人文环境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环境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人际环境校园文化文化特征文化现象
论文摘要: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这就是大学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文化形式特征、文化结构特征和文化功能特征。
大学德育人际环境是指围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发生作用的一切人际关系因素的总和,它是大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人际环境在表现形式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与人际心理氛围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人际环境的文化特征。
一、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本质特征
人既是文化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处于共同体之外的无论什么人都不是一个人。费希特曾说过:“只有在人群中人才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回把人放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来研究,即需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以及该社会的文化。人只是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同他人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人创造的特定形态的文化才能决定人们社会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此只有“文化”才能准确地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揽括在内。鉴于人与文化的互动构成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点,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可以说,人、社会、文化一开始就是三位一体地出现的。人虽然有先天道德本性,但也表现为社会文化的本质”。
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看,德育就是要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个体如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圈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人际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人际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途径进行的。一方面,离不开个体的自主的、积极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与之有关系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体社会角色的教育或者学习,实际上就是掌握并遵循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从社会(主要指政府)对德育目的设定来看,德育就是要培养适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的公民,其前提是事先已经设定了公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的标准。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这些素质与道德品质。两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指向。
这个指向就是实现国家的秩序与和谐和实现社会生活环境的秩序与和谐。不管从个体社会化还是国家设定德育目的来看,两者都不能脱离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道德与思想政治规范。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规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而这恰恰是德育人际环境的本质所在。
二、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形式特征可以归结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心理氛围与道德行为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是指在大学校园中,由无数大学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理念与价值特征。这些价值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人才观、知识观等,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消费观、荣辱观、纪律观等,还有师生关系的理念。虽然在大学校园中,具体到个别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这些是有一定差异的,但是形成这些共同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的德育活动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大学德育活动中,大学生也容易接受大学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
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非学校内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实践中的心理状态与态度等。心理氛围往往与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在师生关系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状态,这本就是一种心理氛围的表现。而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亲其师,而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出现相反的情况,由于目的差异、经验差异与知识水平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少形成融洽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疏远,因此教师的教学、个人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水平等对学生影响很小。另外心理氛围与情绪一样,还具有弥漫性。某一个大学生生活在不良心理环境中,就自然会产生心理保护机制,甚至形成个人的心理封闭与对外的敌对心理。这样的心理氛围还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是教师心理状态,导致在整个教育情景中,产生不良的人际关系。而在良好的人际心理氛围中,就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源于/
道德规范本来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约束作用的文化遗产。道德规范首先是一种约束机制,它的作用是对大学生形成制约,指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道德规范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的追求。由于有比较多的关于道德规范的性质与作用的研究,这里我们不再作过多的讨论。
三、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系统的文化结构主要表现为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简单说,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是由教师、学生与非校园内的社会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系统。德育环境系统中的文化环境是有特定意义的,它指大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的总和。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是一种纯粹客体性文化,其存在方式与内容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而德育人际环境却是由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结构最大特征在于自主性。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人际交往的对象与人际交往的方式,这就是说德育人际环境是不断在变动的过程之中。我们说德育人际环境具有文化属性,并不是把它归类到德育环境中的文化环境这一类别中。
大学德育的人际环境的文化结构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内部的要素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不断地完善德育活动场域内涵,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实效性;二是德育主体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学生个体完成学业后离开大学校园,则对于该个体来说,大学德育活动结束,而且人际环境系统在吸收外界信息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也会适当地引导整个系统内涵发生变化。另外作为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个体所朝夕相伴的大学生个体、正式群体乃至非正式群体都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身进而完善组织的功能,而且交往对象的变化也会导致人际环境系统各要素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
四、德育人际环境的文化功能特征
德育人际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就是校园文化。西方研究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处理周围事情的方式”,它包括群体的标准、价值、信仰、礼仪和传统,它是学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是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潜在的规范作用。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校园环境和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它是在学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就学校来说,各个学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传统,这些特点和传统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承袭下去,形成一种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逐步形成以学校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的意志作风为主的环境氛围和集体舆论,从而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以潜在的规范性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不断调节自已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这种环境熏陶;使一些不能适应这种环境要求的人和事,受到群体的批评甚至谴责,而改变原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培育出各类优秀人才来。
其次是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非强制性的。校园文化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通过特定文化心理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地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地选择代替简单地全盘接受或盲目斥责,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虽然对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习惯具有潜在的规范性,但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来说,它并不具有强制性,而只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再次是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在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环境中形成的群体需要、目标对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激励总是由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引起的,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制约其人格及“三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上深刻的烙印,具有持久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高校德育人际环境刍议[J].职业与教育,2006,(35).
[2]转引自[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I.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0.
[3]冯青来.文化与教育——教育理念的文化哲学沉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篇2
【关键词】人文环境 职业道德素养 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作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更加强调具有行业特色的医德医风职业素养。因此,如何在学生迈出社会之前,在学校教育氛围(特别是人文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养成符合医院文化氛围的职业道德操守,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是中职卫生学校教育一个重要内容。
1校园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
校园人文环境包括: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如校训、校风、教风等办学理念体系;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如墙报、板报、标语、名言名句、图书馆、陈列室、校园网络等;教学平台;见习实验环境;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建设;专业特色主题氛围;榜样效应体系等。
2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职业道德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而且,职业素养的高低不仅决定了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多少和就业能力的强弱,也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由此可见,在校园人文环境下,加强学生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
2.1转变学生情感道德信念
人的情感道德并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通过不断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使思想观念逐步形成的一个过程。学生在特定的校园人文环境中学习、生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会因人文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特别是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大爱精神等情感要素的形成。经过具有风雅气息和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自然熏陶,往往能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升华。
2.2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素质
现在的中职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仁爱”之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仁爱”之心是医疗卫生行业特色医德医风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仁爱”是医德医风的核心,救死扶伤是医德医风的宗旨。在儒家思想中,“仁者,人也”,即学会做人的道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德行,主张以自己的能力发扬“仁爱”之心,并推己及人,使更多人感受到温暖。要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不仅是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人文环境下的教育,潜移默化自我养成。
3校园人文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
3.1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首先,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要体现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学校要有明确符合学校历史底蕴的校训、校风、教风等办学理念体系,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第二,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墙报、板报、标语、走廊文化、图书馆、陈列室、网络平台等宣传作用。适当增加学校发展历史展览活动,注重宣传先进的医院文化以及名人名句,特别注重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效应。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多举办一些与专业特色有关的竞技竞赛类活动,营造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国内外重大事件等,开展特色鲜明、富有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3.2从学生日常生活抓起,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笔者认为,在校园人文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上好入学第一课。我们要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让他们逐步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和专业特色,通过详细介绍专业性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前景。并组织交流和讨论所见所闻,使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和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二是结合时代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在校园人文环境下,大力倡导“仁爱”思想,进行知耻求荣思想教育,提倡“自省、慎独”修身美德,促使学生信念、理想、人格、品德等情感道德观念的转变,形成包容的、积极的、健康的个体情感和心态。三是做好点滴,抓好细节。要严格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自我养成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素养交叉结合。
3.3利用课堂和实训平台,规范职业道德素养
国家教育部规定,中职学校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德育课程。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的安排,通过理论传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课堂中涵养学生的道德境界,在课堂中规范学生个人形象和品德。其次,学校更应该利用校内实训平台,围绕专业特色,创设按医院科室要求布置的模拟病房环境,学生按医院上岗要求进行操作训练,教师以医院管理者的身份进行管理和考核学生。
3.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学校在抓好教学过程培养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养成。学校可以在每学期假期到来之前,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按学校规定的体验方向,更多地接近岗位、接触社会,多方位感受职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假期结束后,按规定写出假期实践活动体验报告,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在理论到实践中逐步提炼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文化遗产业 经济学分析 可持续发展 制度
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特别价值的物质载体,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及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文化遗产仅指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
文化遗产业是指围绕文化遗产本体,以展示传播及商业化传播为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总和。文化遗产本体不应成为直接出售的商品,其真确性价值是通过展示传播出售的,而以真确性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开发则可以通过销售和商业交换实现。本文对文化遗产业的相关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而进行的。
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和教育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及休闲旅游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各地掀起了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热潮,而过度开发导致文化遗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理论界形成了主张对遗产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的“产权转移派”和强调文化遗产非经济价值的“国家公园派”。如何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是突出发展还是突出保护,抑或是二者协调。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来协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化遗产业中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
文化遗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本着代际间公平分配的原则、在保证不破坏文化遗产资源和环境质量及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利益最大化。文化遗产属于人文环境范畴,由于各经济主体动机和最终目的不同,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同经济主体的综合影响。
经济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经营主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标,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决策行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这是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但是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环境理性的。就文化遗产而言,其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人文环境理性的。从人文环境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两种:人文环境理和人文环境非理。
人文环境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既满足经济理性的要求,又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人文环境理性的约束下,各类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中,会考虑到人文环境的保护;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内化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投资于人文环境保护产业,给该产业以倾斜政策,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理时,受追求经济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约束,经济主体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和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处理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降低破坏人文环境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经济主体懂得人文资源现在及未来的价值所在,懂得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会更加珍惜遗产资源,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会制定一定的法规和政策,来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减少其对人文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行为。此时的文化遗产业发展是一种低成本的经济发展。
人文环境非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非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只满足了其经济理性的要求却未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其行为的后果是仅仅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实现人文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非理时,经济主体是以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过程中,只会顾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的保护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将人文环境破坏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外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人文环境成本外化给社会,以增加地方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就业,从而有利于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也未能充分考虑毁灭人文环境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使得环境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主观及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人文环境非理的强化,最终形成高代价的经济发展后果。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与制度安排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是文化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和损失(包括现在的、未来的,物质的、非物质如价值方面的),当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不断增加时,会使人类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支持系统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文化遗产业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抵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最终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的配置效果。当这种发展成本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形成文化遗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图1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图,曲线Cd代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本曲线,Y=f(K)代表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曲线,它随资本投入的变化而变化,两曲线相交于N点,在N点以下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大于其发展成本,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也是发展的;在N点以上表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成本大于收益,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并没有得到发展,遗产地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的;而在N点上,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本与收益相等,达到了均衡状态,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果以N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以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以M表示文化遗产业的中间投入,以Cd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那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表示为:C=M+Cd,其净收益可表示为:NY=Y-M-Cd。其中M为生产成本 ,即中间投入,它是由挖掘、开采、保护等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Cd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文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经济发展成本,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成本和体制成本等,它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
要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最大,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只能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生产成本M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也是既定的,因此,Cd的最小化就决定了文化遗产业的净效益最大化,而Cd又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程度。所以要使文化遗产业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配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本一方面是由于产权界定问题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利用开发的便利性进行低成本开挖运营,造成文化遗产的极度浪费及毁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生产的社会成本增大;加之由于对文化遗产独特内涵及价值缺乏准确的认识,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其机会成本,使价格偏离了稀缺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应有价值;同时政府干预的无效性也是形成经济发展成本的制度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类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总和,其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占主导地位,可以“由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由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
文化遗产业发展模式
为使文化遗产既能发挥经济效用,又能完成历史传承重任,本文认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应以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准绳,适度保护、合理利用,遵循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巩固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
以保护促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身历史和文明的符号,具有多种价值,并且肩负着传承历史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公共资源特征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发展巩固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需要财政支持,这种财政压力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当沉重。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经济资源,文化遗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实行产业化运作,只是这种产业化要在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原真性基础上,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和传播为目的而进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正确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也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有了部分保障,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实际上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浪费。
科学利用、保护和管理协调统一
经济主体的行为来自内部与外部两种动机的激励,内在动机是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外在动机则取决于外在环境,而制度体系就是外在环境最重要的体现。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文化遗产是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应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正式制度而言,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尚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体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下级单位的考核标准只明确在经济目标这一唯一层次上,下级为了取得政绩,就以牺牲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必须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质量标准和保护的评估及监督体系,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大文化遗产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犯罪成本,扭转各类经济主体的非理及价值理念,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遗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理想模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06)
3.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图书馆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87-02
【Abstract】Construct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new century. The paper suggests the initiatives of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and its significanc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ibrary, humanistic service, humanistic care of the reader and library website construc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ibraryHumanistic environment
高等职业院校承载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保持职业教育独特性以及因社会变迁的教育自省力之下,必须兼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不仅要培养有技术的专门人才,更要培养有人文气息、有艺术气质、有通识气魄的技术人才。”[1]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体师生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综合能力起着重要的渗透作用,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创新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图书馆人文坏境,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和育人作用,在培养现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布局设计
美国著名学者Kurt Lewin 通过研究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是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图书馆建筑、馆舍布局、室内环境和室外周边环境的建设应体现出人性化特点,营造具有浓厚文化蕴意、舒适宁静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建筑应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应在一个比较适度的范围之内,为人们提供安静、舒适、稳定、亲切的人文环境,以提高工作、学习、研究的效率。图书馆整体建筑应处于绿地之中,四周栽种一些四季常青的灌木,并配以一些闲亭、座椅,再配上一些蕴含人文内涵的雕塑,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怡人环境气氛,形成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图书馆的外部建筑设计应遵循大方、庄重、典雅的原则;室内一般应采用明亮淡浅的颜色,以营造出幽雅、宁静、清新而又不失温馨的阅读环境。阅览室、大厅、走廊、休息处等应摆放一些装饰物,如一些绿色植物,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视觉,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馆室内墙壁上可以适当地以风景画、字画加以装饰,以营造出一种温馨、亲切、充满人文的阅读环境;大厅内还可通过展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烘托出图书馆的人文氛围。
二、促进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人性化服务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体现,其要旨就在于人性化的服务,即理解、关心、尊重读者,以开放的形象,平等自由的理念,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和优雅的人文环境,缩短馆员与读者、文献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提供便利、快捷的资料空间和传送过程,为读者创造一个亲切、温馨、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1.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不仅具有知识传递的功能,除了具有借、阅、藏的作用外,还应该具备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的功能,在服务流程中应以读者为主体,“整合图书馆各种资源和服务功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以读者需求变化为动态响应的服务体系”。[3]馆内各个部门标识牌要清晰明了,服务设施齐全,如读者凭借借书证可以及时在馆内得到复印、打印、扫描等自助式服务。馆内还可以开设具有文化气氛的学术研究室和咖啡厅等设施,使读者能够享受到快捷、舒适、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还应当考虑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如设计无障碍通道,以方便残疾读者能够平等地利用图书馆,更方便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2.倡导图书馆员的人文服务
人文服务的核心就是关爱读者。让读者有到馆如到家的感觉,感受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馆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营造图书馆和谐的人文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图书馆员要注重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与读者交谈时,处处体现对读者的尊重,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其次,图书馆员要维护好图书馆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在图书馆的读者调查中,有95%以上的大学生喜欢到图书馆学习,这不仅是因为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而且还因为图书馆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合读书。图书馆员应维护馆内安静、有序的环境,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图书馆员应为读者提供专业的图书查询服务。馆员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借还图书服务,还要具有一定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而且要掌握图书馆本身的专业知识,并且了解一些学科相关知识,使读者得到更便捷、更专业的服务。黄静[4]认为,“图书馆员只有自身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职业理念的强化、敬业精神的增加、学识能力的提高,才能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在与学生相处时,才能从人格上感化学生,才能由内而外地、自如地将高尚的情操渗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在图书馆学习的幸福,或是一种享受。”
3.积极开展图书馆人文教育活动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5]图书馆可以借助本身特有的人文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等。陈勤[6]认为,图书馆开办学术讲座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求知问学、拓展视野、陶冶性情、塑造自我的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目的是对他们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思想境界的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或书评活动,促进学生辨证地去阅读、去欣赏作品;促进读者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带给读者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三、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一般来说,读者与图书馆的直接沟通主要体现在图书借阅环节。实际上,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及对读者的服务应该开始于图书采购、图书编目,到上架流通,注重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比如,图书采购员在进行图书采购之前,要通过直接深入到读者中,或发放问卷的形式征求读者的阅读及学习需求,还应该经常与图书馆借阅部门沟通,利用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图书借阅情况,以便及时购入读者急需的文献资料。采购员还应当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及时调整购书计划,以便满足新专业及特色专业资料需求;在图书编目过程中,对图书进行严格的科学分类,做好各个字段的录入,以便读者从多角度、多途径都能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资料;到馆新书在编目加工后应及时送到流通借阅部门,以便读者能够及时借阅新书,减少滞留时间;在开架借阅中,图书馆也应重视图书的及时上架整理工作。图书馆应从方便读者的角度考虑制定图书排架的原则,达到“人书一体而无阻隔,使莘莘学子如鱼入书海,任其畅游”,[7]从而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
四、突出图书馆网站建设的人文特色
高校图书馆网站资源建设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网站内容清晰,便于读者使用,体现了网站建设对读者的人文关怀。网站内容做到及时更新信息,如把最新上架的图书、期刊和定购的电子资源等信息及时到网站上,让读者了解最新的图书资源信息。高校图书馆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专业特色,注重挖掘和开发特色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最终以特色赢得读者。[8]另外,为了方便读者,体现人文精神,还应该开发网站信箱、BBS、留言簿、网站咨询等设备服务,读者只要有疑问,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如读者通过图书馆网页可以及时查询个人借阅信息,还可以进行网上续借和网上图书预约等服务。通过留言版和Email地址登记,也便于图书馆员将图书的过期通知、催还通知、预约取书通知等发送到读者的电子邮箱。图书馆网站的人性化服务还体现在网站的拓展功能,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馆际互借、制作网络课程、特色资源上传及下载等服务。同时,图书馆定期举办用户培训,使读者掌握使用网络查询信息的基本知识,或针对师生进行课件制作等培训,全方位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五、结束语
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通识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大力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对于促进高等职业人才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设,为读者全方位地构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的图书馆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16
2 Paula Silv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M].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1983:205
3 李 雪.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人文关怀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40
4 黄 静.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与德育个体价值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76
5 王英杰.试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动态),2001(3):51
6 陈 勤.高校图书馆人文学术环境的创设[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2(5):17
篇5
与物质环境相对立的就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客观世界当中的主观映象,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当中的特定精神现象,人文环境包括个体的行为规范、伦理关系、综合素质、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诸多要素。融洽的人文环境能够促进人类个体之间心理的彼此相容,这不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也是高尚积极的一种态度;优越的人文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规范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和谐的人文环境促使每个个体主动地去接受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进而将整体的修养与素质提高。在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当中,学生既可以认识与学习到各种体育制度文化、人文知识,还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且能够促进综合体育素养的提高。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学校实施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切实的教授给学生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体验体育。然而,学生往往都不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却喜欢体育运动,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体育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无法体验到体育课程的乐趣。因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创设有助于学生发展的人文教学环境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一)学校体育教育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1.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人与人交流、接触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及意识。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生理健康、增强个人的体质,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控制情绪、如何面对挫折与困难等均有真实的锻炼机会和感悟机会。3.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许多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不管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有多高,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当今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也迫切的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学校的体育教学则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集体责任感以及团队意识。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体育活动不仅需要团结协作,同时也需要竞争,需要团队间的角逐,培养竞争意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和自我超越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3]。
(二)学校体育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有着独特的优势
1.学校的体育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肢体实践活动,其寓教于乐、调节节奏、强身健体、审美育德、修身养性、增添情趣等一系列功能及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2.学校的体育教育具备着独特的时空属性,不会受到有限活动空间的限制和束缚,也不会受到有限时间的局限和约束,可以在学生体育课堂或者业余时间的每时每刻,同时也可以在辽阔的室外,甚至是校外的自然环境当中,能够促使学生与人类原生状态的学习环境更为接近。3.学校的体育教育可以更为自然的加强直观性、示范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前的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便利,从根本上体现出了体育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显著的优势,体育教学的巨大作用是学校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这为学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奠定了可行性的重要基础。
三、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的有效措施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一种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极易给人们带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奋斗的激情、坚韧的意志以及向上的精神等优良的生存状态,所以,优化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但需要具备丰富且扎实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而且还应当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当以其自身的优秀人文素养来感染学生,这也是育好人、教好书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对某位教师的喜爱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程,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与个人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的,所以,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加强自身人文素养,全面展现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4]。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育是一个以身体锻炼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体育教学不但需要师生对普遍的教育规律加以遵守,而且还必须切实的符合体育教学的诸多特殊要求。在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要想创设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那么就应当及时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不单单只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组织性的行为,从教学活动组织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利益,而且还需要照顾到每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求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拥有及享受体育的权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素与内在需求,从总体上来看,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关系建立及形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过程。教学课堂人文环境指的是以班为单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被学生所体验与感知的人际环境,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行为、认知以及情感等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是最佳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切入点,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积极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及基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充分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尽可能地创设出师生民主交流、心理相融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展开体育学习。
(四)转变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型的终结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差异,导致身体素质出众的学生仅仅重视考试结果,最终养成了平时不运动、不锻炼的不良习惯;而对于身材矮小、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进而造成了学生自卑心理的加重。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体育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建议采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考核方式。所谓形成性评价指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能够大大地弥补传统评价考核方式的不足。两者的有机结合更加有助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以及正确的体育意识。
四、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参会人;会议名城;参会决策;城市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9-0083-06
引言
美国每年约举办27.1万场会议,吸引近6700万位参会人士,提供75万至130万个就业机会,带来约107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同时,会议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亦相当明显,美国旅馆业总营业额的36%和航空业总营业额的22%皆因举办会议而带来。受此驱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会议产业,投入创建会议名城的大潮。
在创建会议名城的过程中,赢得参会人的青睐乃重中之重。不被参会人所青睐的城市,很难赢得高级别、大规模会议的举办权。因为潜在参会人的数量与质量,是主办方衡量申办城市时的重要指标,即使侥幸赢得,也有可能因参会人数的锐减而难以实现“名利”双收。不被参会人所青睐的城市,难以形成大、中、小型会议百花齐放,国际、国内会议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无法培育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会议产业。如果依然为了沽名钓誉而不计成本地承办高级别、有影响的大型会议,短暂的风光之后将是会议设施的长期、大量闲置。
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在吸引参会人参会方面举足轻重。因此,有效识别对参会人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特征,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改善,培养城市的独特魅力,显得尤为必要。但遗憾的是,只有很少的研究聚焦于作为会议产品最终顾客的参会人,只有有限的成果是围绕参会人的参会决策过程来开展。为此,本研究聚焦于参会人,解析对参会人参会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特征,并结合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的实际表现来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过程可加深学术界与实践界对参会人的了解,研究结论不仅对会议名城的创建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以参会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组织或个人改善其服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影响参会人参会决策的城市特征
总结归纳其他学者所提出的会址选择影响因素,从参会人视角进行合理调整,并有机整合有关参会人参会动机方面的研究结论,即可初步识得影响参会人参会决策的城市特征。而后,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讨,得出本研究环节的研究结论。
1 会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对会址选择决策过程进行解析,是既有利于买方(协会、公司等会议主办方),又有利于供方(会展中心、会议与观光局、当地政府、饭店等)的事情。对买方而言,会议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议的成败;对卖方而言,赢得一个会议可能意味着数百万美元的滚滚流入。故此,会址选择研究成为会展研究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也积淀了许多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成果都在试图识别影响会址选择的重要因素。近期的代表性结论归纳为表1。
现有的会址选择影响因素研究,虽然多从会议组织者的视角进行,但因参会人的数量与质量为主办方、举办地共同关注,故会议组织者在进行会址选择时所关注的因素中,有很大比例也是参会人所关心的。因此,剔除会址选择影响因素中非普通参会人所关注的因素,如会议设施、会场空间容量等,即可作为潜在的影响参会人参会决策的城市特征。
2 参会人的参会动机
不管是会议的主办方,还是会议的主办地,都极为看重参会人数的多少。对于主办单位而言,参会人数的多少不仅是会议是否成功的标志,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其财政收入,如协会年度预算的33%要靠年会会费收入来分担。对于会议主办地而言,其销售收入等于参会人数乘以人均花费,参会人数越多,会议对其当地经济的贡献越大。因此,有关参会人参会动机的研究,成为近期的一大研究热点,代表性结论见表2。
参会人的参会动机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参会人个人因素,如身体健康、拜访朋友等;二是会议本身因素,如会议内容、演讲嘉宾等;三是举办地因素,如住宿成本、交通成本、周边环境、景色宜人、治安、可达性等。显然,只有与举办地相关的参会动机可作为潜在的影响参会人参会决策的城市特征来供专家们讨论。
3 专家研讨与判断
基于上述两个步骤,笔者初步将对参会人参会决策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特征界定为15项:(1)旅馆质量与价格;(2)市容市貌;(3)饭店质量与价格;(4)市内交通(出租、公交、地铁等);(5)观光景点;(6)夜生活;(7)治安状况(人身与财物安全);(8)气候条件;(9)购物;(10)特产;(11)市民素质;(12)服务业的总体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13)风土人情与地方方言;(14)往返便利;(15)会议设施与办会声誉。而后,广泛征求意见,并邀请6名业内专家学者集中研讨,将影响参会人参会决策的城市特征确定为12项,分别为:(1)住宿设施(旅馆数量、档次、价格等);(2)市容市貌;(3)餐饮设施(饭店数量、质量、价格、风味小吃);(4)市内交通(出租、公交、地铁等);(5)观光景点的数量与质量;(6)服务业的总体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7)治安状况(人身与财物安全);(8)气候条件;(9)购物环境(物价、商业区、特色产品等);(10)人文环境(市民素质、方言、民俗民风、文化沉淀);(11)往返便利程度(航空、火车、高速);(12)会议设施与办会声誉。
二、问卷调查
为测量参会人对12项城市特征的重视程度,并据此排序它们对创建会议名城的重要程度,本研究对300余名高学历人士展开问卷调查。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测量了北京、上海等九大城市在12项城市特征方面的实际表现,以期能得出些许对创建会议名城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
1 问卷设计
鉴于本次调查在网上进行,故将调查问卷设计为可直接选择与填写的Word文件。问卷由10个题目组成,其中:第3题列出了影响参会人参会决策的12项城市特征,请被调查人勾选它们的重要程度,用李克特5分量表来计分;第4题依次列出12项城市特征,请被调查人对9个城市在12个方面的表现分别排序;第10题是开放题,请被调查人对本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其他题目请被调查人勾选性 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信息与参会频率、到过城市等参会经验方面的信息,用以分组分析以及核验问卷的有效性。
问卷中的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南京、西安、昆明、天津等九大城市,是基于国际会议协会(ICCA)于2009年9月出版的《国际协会会议市场1999~2008统计报告》而选取。报告中,基于2008年举办的国际会议次数对世界主要城市进行了排名,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巴黎、维也纳、巴塞罗那、新加坡、柏林、布达佩斯、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首尔和里斯本;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南京、西安、昆明和天津是9个排名最高的中国大陆城市,分别排在第14、28、128、153、164、234、234、265和265名。
2 问卷发放
调查问卷于2009年10月28日在博士部落网站正式。博士部落(网址:http://;备案号:津ICP备08002162号)是一个以博士等高学历人士为主要受众的网络社区,会员的学历层次极高,约60%为博士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30%为硕士或硕士生。为了保证调查的效率与效果,采取了以下激励措施:
一是在博士论坛发帖,并将帖子总置顶,以使更多的会员看到。
二是向每位答卷人赠送500博士币或1个邀请码。博士币是博士部落的一种虚拟货币,可用其在网站内购买资料,或者用于向他人进行有偿咨询。邀请码是为了限制注册而设置的一组数字或字母,没有它,则无法成功注册为博士部落的会员。
三是利用E-mail、QQ等电子工具,对3000名会员进行特别通知,提醒他们填写问卷。
四是开通E-mail、QQ、论坛等多条回收问卷渠道,方便被调查人将问卷发回。
三、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368份①,其中有效问卷325份,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 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虽然为随机抽样,但由于问卷是在博士部落网站发放,故样本的突出特点是学历层次极高:85.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8.1%为博士与在读博士。鉴于会议的最为核心功能在于交流信息、传播知识、沟通思想与促进学习,因此,学历较高的样本较适合于进行会议产业调查。更具体的样本统计特征,见表3。
2 相关城市特征的重视程度
描述性统计显示,参会人最为关注的是城市“治安状况”,紧随其后的是城市“会议设施与办会声誉”,“往返便利程度”位居第3,“购物环境”是参会人最不关注的城市特征。具体见表4。
在运用ANOVA分析来判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水平、不同职称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时,发现:
①男女差异存在于多处。在0.05的置信水平下,男女间在购物环境、餐饮设施、观光景点、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5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皆表现为女性的重视程度高于男性。
②年龄差异仅存在于对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的关注。在0.05的置信水平下,不同年龄段间在对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的重视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年龄越大,越重视服务业的总体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
③不同学历水平、不同职称的被试问并无显著差异。
3 九大城市的实际表现
基于被调查人对九大城市在12项城市特征方面的排序,计算出九大城市的综合表现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大连、广州、西安、昆明和天津。为进一步说明九大城市在12项城市特征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与参会人重视程度的关联,表5列出了九大城市实际表现与参会人重视程度矩阵。矩阵纵轴按参会人的重视程度依次列出了12项特征,横轴列出了九大城市在12项特征上的排名。
由表5可以看出,综合表现最好的城市是北京,且优势明显。在所测量的12项城市特征中,北京的实际表现有8项雄居第一,独霸前5大参会人最重视城市特征的榜首。美中不足的是,北京在“气候”方面排名很靠后。
上海位居第二,虽然与北京有一定的差距,但能够较牢固地锁定第2名的位置。在所测量的12项城市特征中,上海仅有两项排名首位,且有1项是参会人重视程度最低的“购物环境”。不过,上海还是成功占据了前3大参会人最重视城市特征的榜眼位置。上海排名最靠后的城市特征是“观光景点”。
在举办国际会议次数排名中位居第3的广州,在本次调查中的综合排名仅为第6。其在参会人最为重视的“治安状况”和较为重视的“人文环境”两项上排名垫底,仅在“往返便利”、“餐饮设施”、“购物环境”等3项排名中位居北京、上海之后,位列第3。为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使用t检验来进一步分析“去过广州”和“没去过广州”的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时,检验结果显示:在对“治安状况”的评价方面,192名“没去过广州”的被试和133名“去过广州”的被试并无显著差异;在对“人文环境”评价方面,“没去过广州”的被试和“去过广州”的被试存在显著差异,“没去过广州”的被试对广州“人文环境”的排名比“去过广州”的还低。
大连与南京的综合表现分别位居第5和第4位,且在量化分数上相差无几。两城市既没有表现太好的城市特征,但也没有表现太差的,在12项城市特征上的表现较为均衡与平庸。
杭州的表现堪称不俗,综合表现超越广州与大连而位居第3。在所测量的12项城市特征中,它的实际表现有7项冲进了三甲,剩下的5项也位列前5名,足见杭州发展之均衡。
昆明在12项城市特征上的表现呈现出走极端态势,既有“气候”一项排名榜首的优异表现,也有5项垫底、3项排名倒数第二的拙劣表现。西安在“人文环境”和“观光景点”方面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但其他各项皆未能进入前5名。天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竟然无一项城市特征的实际表现排进前5名,着实令人有些遗憾。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对参会决策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特征归纳为12项,并基于实证调查将它们按参会人的重视程度排序为:治安状况(人身与财物安全),会议设施与办会声誉,往返便利程度(航空、火车、高速),人文环境(市民素质、方言、民俗民风、文化沉淀),市内交通(出租、公交、地铁等),住宿设施(旅馆数量、档次、价格等),服务业的总体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市容市貌,餐饮设施(饭店数量、质量、价格、风味小吃),气候条件,观光景点的数量与质量,购物环境(物价、商业区、特色产品等)。此研究结论与奥帕曼(Oppermann)针对专业会议管理协会(PCMA,Professional
Conven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600名会议组织者的调查结果有差异,尤其体现在对不同城市特征或影响因素进行重视程度排序时。比如,治安状况(人身与财物安全)位列参会人所关注因素中的首位,但仅位列会议组织者所关注因素中的第5位。因此,尽管会议 组织者在选择会议地点时会充分考虑参会人的需要,甚至是为了吸引参会人参会而刻意迎合参会人的需求偏好,但他们之间在关注点与关注度方面是有差异的。
参会人的重视程度排序,即是创建会议名城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排序。在进行重点分析的九大城市中,表现最好的是北京,独霸前5大参会人最重视城市特征的榜首;上海紧随其后,成功占据了前3大参会人最重视城市特征的榜眼位置;杭州虽然尚未对北京、上海构成威胁,但其表现已经足已令人振奋,不仅成功占据前两大参会人最重视城市特征的探花位置,而且呈现出7项进三甲、12项全部进前5的均衡表现。反观被誉为我国三大会展名城之一的广州,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不仅综合排名仅位列第6,且在参会人最为重视的“治安状况”和排在第4位的“人文环境”两项上排名垫底。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根本没去过广州的被试,也对广州的“治安状况”和“人文环境”评价很低,这意味着广州不仅要实质性地改善其治安状况与人文环境,而且要设法改善其城市声誉与城市品牌。
男女间在购物环境、餐饮设施、观光景点、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5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皆表现为女性的重视程度高于男性。因此,参会人以女性为主的会议,或者是虽然以男性参会人为主,但允许带配偶参会的会议,在选择会议地点和进行会议安排时,需对购物环境、餐饮设施、观光景点、气候条件、人文环境这5个方面给予较多的关注。而对于上海等在“购物环境”方面表现出色的城市,可以考虑优先举办、承办以女性参会人为主体的会议。
不同年龄段在对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的重视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重视服务业的总体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此研究结论在服务消费经验与年龄成正比的假设下,与服务管理领域的学术观点相一致,即服务消费经验越多,对服务的期望和重视程度愈高。
五、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篇7
针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从政治、人文、技术和经济四个角度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希望可以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优化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网络信息中的发展,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的环境、信息主体和信息用户。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可以为更多的网络用户提供信息资源。近几年,由于网络信息污染、冗余问题比较严重,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影响,导致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出现了生态失衡的问题,所以需要对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以此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
1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受到的主要影响
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国政策的约束,对现实社会的人们有潜在的政治影响,例如在网络信息生态环境中传播某种危害网络安全的信息,现实社会的传播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中还会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特征,主要包括文化传统、信仰、地方习俗等等,这是由于人文环境的影响。因为网络信息用户都处于不同的地区,每个人会把现实环境中的人文习惯带到网络信息环境中;技术环境对网络信息的影响是指网络信息在应用不同的技术时,信息传播的方式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各类新技术在网络信息中的应用,使网络信息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服务模式也产生了改变;各国经济状况发展不一样,如果该国家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将会导致网络经济下降,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需求量降低,造成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发展的滞后。
2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
2.1建立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保证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避免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有失公平。评价体系主要对网络信息的流畅性、稳定性和信息价值进行评价,对流畅性进行评价时主要是评价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组成是否合理,各类信息之间的衔接是否紧密;对稳定性进行评价是指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是否会轻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保证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拓展能力;对网络信息价值进行评价是评价该网络信息对网络用户是否有用,会为网络用户带来多大的帮助,对网络信息价值的评价可以体现出网络信息的经济性。
2.2确定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具体指标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的具体指标分为政治指标、人文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四大类。政治指标包括了相关政策法规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监督、对网络信息行为的规范以及对网络信息企业的扶持等;人文指标是指网络用户的价值观、网络用户的综合素质以及不同地区的民俗习惯等;技术指标是指相关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经济指标是指网络信息的消费趋势、网络用户的数量等。
3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优化
3.1政治环境的优化
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与网络信息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要求网络用户进行实名制认证,提高网络信息使用的对称性,避免网络用户信息不真实,出现虚假信息的传播。政府部门加强对不法信息制造者的处理力度,使网络信息的生态环境得到净化。
3.2人文环境的优化
在网络环境中充分的渲染传统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渲染来完善网络信息生态文化环境。适当提高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人文环境中的主体意识,支持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方法,创造民主的网络信息人文环境。网络信息的人文环境体现出了网络用户对我国政治、经济、公共服务的一些具体看法,这些看法可以成为政府改进的参考,所以网络信息生态环境应该加强网络用户的主体意识,重视网络用户的看法。
3.3技术环境的优化
对技术环境进行优化需要加强网络信息新技术的应用,消除网络信息冗余,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并运用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网络信息生态环境遭到黑客的恶意破坏,影响网络信息的正常使用。相关部门也要对传统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革新,保证网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4经济环境的优化
网络信息企业要对网络信息的服务模式进行拓展,让更多的网络用户可以享受到网络信息带来的便捷,促进网络信息在人群中的消费。目前我国网络信息的消费群体主要以中青年客户为主,为了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发展,网络企业要扩大网络信息的服务范围,增加网络信息的客户数量,让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覆盖面可以更广。
4结语
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环境中的映射,会受到现实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通过对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评价,从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四个方面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加强网络信息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马小刚 单位: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冷晓彦,马捷.网络信息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5:10-14.
篇8
当前,构建和谐、健康的生态课堂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本文拟依据新课程理念,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就构建和谐化学生态课堂作初步的探讨。
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本文中的“生态”则包含平衡、绿色、健康、和谐之意。化学生态课堂是指由教师、学生、课堂自然环境、课堂人文环境4个要素组成的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微观生态系统(见图1)。
如图1所示,化学课堂生态系统的主体要素是学生和教师,客体要素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课堂布置、卫生状况等;人文环境包括化学课程内容、班级文化氛围、师生文化素养、师生关系、男女性别比等。化学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客体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维护化学课堂的和谐、平衡。
化学课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有序。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化学课堂作为一种微观生态系统,也是开放的。化学课堂生态系统不仅要与外界生态系统通过信息流和知识流的输入与输出发生联系,而且其系统内部各组成因子之间也在发生信息的输入和输出。[1]教师通过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使学生认识化学的作用,学会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学生之间也在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
2)互利共生。共生性是进化过程中生命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互利共生是指双方的共生关系有利于彼此的存在和发展。化学课堂中的互利共生,表现为构成课堂生态系统的教师和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教师的教学推动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两者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
3)多样性。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多彩。按照生态学观点,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比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更为稳定。化学课堂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性。这表现在:化学课堂中学生是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也是多样的。
4)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特征。化学课堂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的重任。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传递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使之学会终身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二 构建化学生态课堂的途径
构建化学生态课堂需要从7个方面着手。
(一) 创设良好的生本学习环境
良好的生本学习环境是开展有效化学教学的前提。良好的生本学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部分。在自然环境方面,要建设生态化的校园自然环境,保持教室内充足的光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合适的颜色搭配,尽量采用先进的教学设施等;在人文环境方面,要吸收学校的文化历史底蕴,营造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师生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二)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
化学教师应树立以下先进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重视学习结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使之追求更好的发展。[2]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建立开放有序的生态课堂。
(三)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新课程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教师的角度看,应转变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角度看,要尊敬教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正确指导,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在日常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等。
(四) 丰富化学课程内容
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意指:当某一生态因子不能满足个体的最小需要量时,就会阻碍个体的正常生长。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丰富化学课程内容,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如何丰富化学课程内容呢?教师要善于发现、搜集和整理社会中的热点化学问题,找出化学与工业、农业、环境、材料、能源和生命方面的联系;注意整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大气、水、土壤的污染与防治,居室和厨房里的化学知识等,将这些内容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丰富课程内容时要遵循生态学的最适度法则,即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自己的适应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提供的课程内容不能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 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生态学观点强调:要通过丰富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各种简单与复杂、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交往,使课堂呈现动态的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营造学生互帮互助、良性竞争的生态环境。
(六) 开展绿色化学实验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改革化学实验为途径,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例如:在
篇9
关键词: 农村 人文德育环境 创建策略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是以人为主体,以培养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新的课程理念加强了对人文因素的关注,并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文理念倡导“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培养出高尚的人格,让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正切合现代教育的本质内涵,并逐步向教育各领域渗透,使人们在看待教育本质、认识教育归属方面有了新的视角。基于以上对人文理念的理解,我们感到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人文环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创建人文教育环境,创新德育策略,实现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从人文理念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农村学校的人文德育环境创建策略,并进一步思考人文德育环境整体优化与学生道德成长、品行养成、学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宏观布局,微观设计
我校从学校长远发展的角度,以践行理念、创新德育为目标,依托学校原有的环境和自然条件,整体构建人文德育环境框架,给各种人文元素以外在形象与内在文化的交替形式呈现,让学校所有的人文元素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形成富有立体感的人文德育环境,折射出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成为推进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也就是在整体规划和精心布局校园环境建设时,着力将“人文教育链”与“人文教育区”作为打造人文教育环境的两个主要媒介,生成五大教育主题及人文景观,构建相应的实施机制,将诸多教育元素全面渗透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强调办学思想与教育目标的高度统一,人文资源与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师生关系的亲和融洽,力求全方位体现“环境是育人的力量”的人文理念。
二、精心设计,相互兼容
校园人文环境不仅能彰显学校个性与特色,还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建设和打造人文德育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以“各有侧重、相互兼容”为原则,以“外造氛围、内强素质”为策略,精心打造五大人文教育区,将学校德育的各项教育主题活动涵盖其中,突出人文资源的生成和利用,凸显学校德育的特色与功能,让学生能够与人文环境相拥,在人文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达到立德、启智、怡情、激趣、展能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美观、人文的学校德育环境。我们在创建五大人文教育区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和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巧妙命名。
1.静思小道。在办公楼和教学楼之间,我们搭建一条长廊,供学生闲暇之余在此休息。同时,在小道两旁竖立一些写有警言名句、友情小贴示的告示牌,让学生在纷繁的学习之后,能到此或静思默想,或彼此畅谈。因此,我们取名为“静思小道”。
2.少年花圃。圃内种植各类花草及绿色植物,集体艺、科技、人文为一体的多功能花圃,以“少年”命名,意为少年就如同花草,鲜艳而美丽,短暂而珍贵。
3.温馨港湾。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因此,以“温馨港湾”命名。
3.书香之家。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资源,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资源拓宽视野,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汲取精神食粮的地方,因此,以“书香之家”命名。
4.梦想之墙。充分利用校园内走廊墙壁,张贴大量的学生书画作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因为是学生放飞梦想、展示理想的地方,故用“梦想”一词为其命名。
三、融入理念,透射意境
我们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将“践行5字教育,放飞梦想,励志成才”作为办学理念。所谓“5字”,是静、敬、和、博、竞,具体而言:静——静思,敬——敬畏,和——和谐,博——博学,竞——竞争,是集学校各项教育目标为一体的核心和精髓。我们在创建并形成五大主题“人文教育区”的基础上,借助各人文区的风格和特征,巧妙地将“5字”办学理念融入其中,将各教育主题与之一一对应起来,既涵盖教育思想,又整合教育内容,让人文德育环境透射出其独有的教育意境。
1.静思。借助“静思小道”,在学生中实施以“梦想是什么”为主题的“品行教育”。通过新生入学仪式等系列教育活动,注重在校良好行规的养成,培养礼仪好习惯。组织学生细细品读“警言名句”、“友情小贴士”,或与同伴坐一坐、静一静、想一想,懂得“吾省”,学会思索,懂得善良宽容,成就宽广胸怀。
2.敬畏。以“少年花圃”为平台,在学生中落实以“梦想是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通过“我与花儿共成长”、“入队仪式”等系列活动,结合科学等课程,让学生观察了解花草植物从发芽、开花、凋谢的成长过程,感受生命的稚嫩与美丽,懂得阳光少年就如同花圃里含苞欲放的鲜花,这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花样年华,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敬畏,对长辈敬重。
3.和谐。在“温馨港湾”里开展“梦想是幸福”主题教育。通过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建立和谐、民主、合作、友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环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并知道如何与人为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养成文明习惯,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然地接受一定的道德文化熏陶。
4.博学。以“书香之家”作为推进“知识教育”的载体,在学生中开展“梦想是求知”实践活动,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学科“知识抢答”等比赛,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览室、图书室中得到激发,从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5.竞争。以“梦想之墙”为媒介,在毕业班通过“梦想是未来”主题活动践行“志向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无所畏惧、坚韧不拔的品格,积极进取,勇敢向上,做一个谦虚正直的人,做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做一个有竞争意识的人。
总之,人文德育环境的打造并形成,为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实践平台。但这仅仅是完成预设目标的第一步。如何做好后续跟进,将人文理念辐射到学校各个教育领域,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追求完整的人文教育,这是我们今后所要面临的崭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兴华,马章安.人文教育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0.
篇10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确立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由此形成的一种集体风貌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巨大影响。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促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相融合,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心理归属上更早地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从而提高职业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缩短适应岗位的时间,尽快融入企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制度文化中。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需要有制度文化作保障。在学校常规管理中,职业院校可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规章制度,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制度的制定、修改、完善以及运行等方面渗透、彰显企业文化。同时,将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努力吸取企业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如诚实、正直、勤奋、守纪、敬业等,注意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取以企业冠名班的方式,以企业的架构组建班级,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班级,并在班级文化中融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人文精神,使学生提前感受现代企业文化,适应纪律严明、职责明确、赏罚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第二,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人文环境构建中。学校人文环境的构建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关键,职业院校可利用各种载体将企业文化精神落实到学校人文环境构建中。例如,可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社团活动,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栏等,大力宣扬企业文化,在校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的楼名、路标等形式的设计理念之中,展示企业文化精神;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优秀企业校友进学校,举办各种讲座、企业文化论坛、专题报告会等,使学生近距离了解企业文化。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依据行业的不同,职业院校有不同的类型,如机电职业学校、水利电力职业学校、交通学校、卫生学校、石油学校等,它们的办学理念各具行业特色,所要宣扬的企业文化与行业是紧密相联的。为此,学校应根据行业特色,有的放矢地将不同企业文化融入学校人文环境的构建中。
第三,将企业文化融入校企合作中。文化的融合是校企融合的关键,只有校企双方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校企合作才能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校企双方应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营造学习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开发项目等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企业的价值理念、品牌文化,全方位了解企业的文化,从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企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