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隐患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数据时代的隐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数据时代的隐患

篇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法益保护

大数据时代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的同时,其中的信息安全隐患也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而面对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各种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作为惩治犯罪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刑法却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刑法保护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安全隐患

(1)数据技术处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元数据的技术处理是大数据动态过程的主要表现,大数据的价值在生成有价信息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而在这个技术处理过程中从数据抽取、集成到数据的解释、分析等各个环节都潜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就数据的抽取和集成而言。我国数据的存储已跨入云时代,大量的信息存储在方面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服务商享有优先访问权,极易出现未经用户许可而私自访问存储信息的情况;其他恶意用户或黑客未经授权擅自访问存储信息造成信息损坏或泄露;在数据的传输、流动过程中,增加了企业的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被截取泄露的风险;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和其他技术性故障造成的信息丢失等问题。

其次,就数据分析和解释而言。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云计算的技术环境不稳定。在云技术中虚拟机技术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它摆脱了对计算机硬件的依赖,利用计算机软件即可实现与客户端的数据传输。而计算机与客户端之间的传输、运算环境却是由软件所创造的,由此造成了云技术技术环境的不稳定,易出现虚拟机被滥用、虚拟机逃逸、多用户间隔离失效以及虚拟机的安全策略迁移等问题。其中虚拟机逃逸被认为是威胁虚拟机安全的最大因素,恶意用户或黑客一旦突破虚拟机管理器,便可控制宿主机,进而可以控制所有宿主机下的用户,这给用户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信息的安全隐患

这里的信息从法益保护的角度结构的话,主要指国家安全信息、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三个方面的信息。首先,就国家安全信息而言。对大数据的支配控制被誉为继陆权、海权、空权之后的第四大国家核心资产,由此可见大数据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而由于数据存在跨境流动的问题,在跨境流动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国家信息安全的风险。云服务商可在世界范围内对虚拟机镜像和数据进行动态迁移,而对国外大数据分析和技术的过度依赖,必然会造成国际安全信息被窃取泄露的风险。为此,2012年美国政府曾就该问题提出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以此增强国家信息安全系数。

其次,就商业秘密而言。大数据开启了商业运作的新模式,且成为可取代人才智力的重要商业智商载体,它在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优化经营模式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与日俱增的同时,其自身的安全隐患也在逐步暴露在不法分子视野中。通过大数据窃取商业秘密成为了违反犯罪分子惯用的伎俩,这个商业交易安全带来的巨大的风险。最后,就个人隐私而言。随着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社交软件、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工具的日益普及,大量信息数据的汇聚势必增加了个人信息或隐私泄露的风险。如一些聊天工作中的位置共享会暴露自己的日常行踪,而聊天记录的自动存储也增加了个人隐私被窃取泄露的风险等等。

二、刑法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保护方面的不足

(1)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缺乏系统的罪名体系

当前我国并未出台针对网络犯罪的单独刑法罪名,在刑法典中也未将网络犯罪设置专门的章节加以规制。虽然我国刑法典规定了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罪名,但这种以计算机信息数据系统保护为重心的计算机犯罪体系难以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法益保护需求。在大数据的时代话语下,犯罪对象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计算机犯罪体系已不合时宜。

(2)对信息安全保护缺乏系统的罪名体系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单独的信息法,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散见于《著作权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民法或行政法体系当中。虽然相对于数据处理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刑法保护有了专门的章节设置,如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设置侵犯商业秘密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中设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其罪名体系较前者要完善的很多。但均为将信息作为法益进行规制,而是以正常的经济秩序以及公民的人身权益作为犯罪客体加以规定的。

三、大数据时代完善信息保护的刑法完善建议

(1)加强司法解释,扩大刑法保护范围

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失范行为,立法者试图通过立法来加以规制。但社会环境瞬息万变,法律一旦制定出来即具有滞后性,而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稳定性又不宜经常修改法律。司法解释很好的平衡了法律稳定性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不破坏法律权威的前提下,根据现实情况适时的对法律适用进行解释,以增强法律规范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契合度。而对大数据时代信息保护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司法解释:一是,对技术性关键词进行解释。我国刑法自1997年制定以来,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社会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信息保护犯罪体系中的一些词语其含义如果不进行扩大解释难以适应当前对信息安全法益保护的需要。如“数据”、“信息”、“系统”等词语在信息时代话语下的含义相对于大数据时代语境下的含义过于狭隘,应进行扩大解释,进而扩大刑法所保护的范围;二是,对规范性关键词的解释。立足于法益保护,对信息犯罪构成做实质性解释,而非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之上。如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解释,不能仅仅局限于“特定公民个人信息”,而是从刑法所保护的个人隐私和安宁生活的法益出发,将实质具有侵害公民隐私或安宁生活的行为均纳入到刑法规制范围,以此全面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增设罪名条文,完善刑法体系

法律漏洞是进行司法解释的前提条件,但不是所有的漏洞都是可以通过司法解决加以弥补的。况且涉及到人生命自由权利的剥夺上,罪刑法定原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为此,增设罪名或条文,成为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刑法保护价值体现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增设新的罪名。建议在现行《刑法》第六章妨碍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第285条增设第三款罪名,即非法利用技术资源罪;在刑法第286条下增设滥用数据罪。通过增设两条新罪名,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息犯罪体系。其次,增设新条文。建议将“数据”作为关键行为模式下的特殊对象,具体可设置在《刑法》第111条和第219条下,可表述为:为实施上述犯罪行为,非法对信息网络数据进行拦截、提取、分析、存储的,依本条规定加以处罚。同时,建议加大对大数据经济经济犯罪组织的打击力度,可在《刑法》第219条和253条之二下增设新条款,可表述为:为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上述行为的个人或组织,以本条规定从重处罚。

参考文献:

[1] 赵今,周阳.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护[J].技术与市场,2016.05

篇2

关键词:大数据;网络;安全;隐私;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7)01-0216-02

1 引言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人类社会由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迈进,进入20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崛起,人类社会再次向前进步逐渐建立信息王国。21世纪在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双重动力推动下,数据时代帷幕即将拉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将趋于个性化、定制化,这将颠覆传统商业统一生产模式,将为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新气象。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矛盾,我们需辩证统一的审视其利弊,并保持其平衡发展。诚然,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同样是矛盾的,它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个体信息的泄露。2016年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利弊的探讨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并我国诸多企业都已经着实布局大数据市场,譬如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云”、百度的“百度云”以及“腾讯云盘”、“迅雷云”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众多占领大数据市场的企业都将目光转向“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上。2016年博鳌论坛对大数据的探讨重点也已然放在了“隐私保护”问题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2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2.1 网络病毒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逐渐成为承载个人信息的主要阵地之一,身份信息、银行账户、就业就学信息等个人隐私都“裸”的暴露于网络之上。网络病毒作为不法分子窃取、窥测个人隐私的传统手法,现目前已然是网络安全隐患之一。在信息技术还不够完善且大数据体系还未建立之前,传播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盗取用户账号,如QQ账号、百度账号等,其危害性相对而言存在局限性。然而大数据时代下,用户账号信息的泄露则更加容易暴露个人隐私,甚至可能造成用户生命财产损害。譬如现目前较为盛行的微信、QQ诈骗,即是犯罪分子通过转播木马病毒而窃取并控制用户社交软件账号,并根据社交软件所含有的用户信息,掌握用户一般情况从而对亲戚朋友进行针对性诈骗,其诈骗成功率大大提升。因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用户的个人信息较多的暴露在网络上,无论身份信息、就业信息、居住地信息都在大数据系统的监控之中,除此之外交际软件中的聊天记录也将成为犯罪分子直观化分析依据,为犯罪行为的实施提供的更加“可靠”的基础。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病毒传播造成的用户信息泄露现象并不少见,因信息泄露而导致用户及其亲友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这也就凸显了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这也就强调了建立网络安全屏障的迫切性。

2.2 网络安全管理不到位,网络自身漏洞引发的安全问题

任何网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网络系统维护是保证网络安全的第一防线。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系统并不是是大企业的禁脔,小企业、机关单位、学校甚至个体商户都有可能建构契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数据系统。无论是哪一类的信息数据系统都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只是大型企业对自身数据系统的维护力度较大,填补漏洞及时因此发生信息泄露的几率相对较低,而部分小企业甚至是机关单位在自身信息数据系统维护上的投入较少,漏洞弥补周期长,安全隐患更加严峻。然而实际生活中,正是由于诸多信息数据系统存在漏洞,这也就造成了网路安全的紧张形势。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即是网络犯罪事件、电话诈骗事件的激增。譬如近来曝光度较高的大学生被骗的案例中,诈骗团伙大多都清晰的掌握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甚至连学生的专业、班级信息都“如数家珍”。这样的案件使人不禁发出疑问,诈骗团伙是通过何种渠道得到如此详尽的个人隐私信息的。从实际案例分析来看,诸多诈骗犯罪分子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即是利用数据系统存在的漏洞,对其进行非法攻击从而获取受害者信息,最后有的放矢的实施诈骗,这样的诈骗手法成功率高,其受骗金额普遍较高。由此可见,数据系统漏洞正逐渐成为影响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言以蔽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个企业及单位应该做好数据系统维护工作,防治因系统漏洞而造成用羰据泄露,以此减少网络犯罪几率。

3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正如上文所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关系这广大网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关系这社会的和谐发展。正因如此,我们就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具体细则有以下几点:

3.1 做好病毒治理

病毒是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病毒防治的促进网络绿色化、健康化、安全化的必要措施。做好网络病毒防治工作,首先应该提高网名防范措施,引导诸多网名自觉养成病毒查杀意识,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工作。其次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即针对在校学生及社区群众展开针对性网络安全宣传讲座,促使学生及群众建立网络安全知识体系。最后是做好网络安全监控,即加强网络涉黄、涉暴信息的监控,因为这类信息是病毒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

3.2 加强数据系统管理,做好系统维护工作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数据系统承载了客户大量隐私,因此做好的数据系统维护管理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对于企业与机构而言,需要立足于宏观视角,辩证认识网络安全重要性,以及数据系统维护与网络安全的内在联系,在维护管理工作上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并积极加强系统维护人力资源建设,全面建构科学合理的管理维护体系。

4 结语

综上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针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在网络系统中的逐步健全,提升用户安全管理的防范意识,推动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大数据背景下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浅析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5,12:367.

篇3

大数据为企业会计信息化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帮助提升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促进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但是由于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不够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本身的缺陷,会计信息化法规和标准不完善,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安全隐患以及操作人员水平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防范相关风险需要加快共享平台的建设,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完善会计信息化规范,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风险;防范对策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国家的社会发展方向、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逐渐步入到大数据发展时代。如今,企业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使企业会计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推动会计信息朝着多元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一、大数据时代简介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是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的,麦肯锡认为:“数据,逐渐在每一个行业或领域开始慢慢的渗透,并对未来的生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借助大数据人们可以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和运用。如今“大数据”在生物学、物理学、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数据具有的特征包括:(一)数据量大。目前其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E或Z;(二)价值密度低。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但是其价值密度相对比较低,因此如何借助强大的机器算法来实现对数据价值的有效提取,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三)类型繁多。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网络日志、地理位置信息等,正是因为类型繁多的数据对其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四)速度快、时效高。该特征是其与传统数据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大数据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分析、处理,但是这些大量的数据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是无法通过人来完成的。而大数据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对不同领域的规模化信息实现有效的处理,以实现对资料信息的高效利用。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数据对不同领域的信息传播和保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宏观概念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属于特定生产经营领域,对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准确的信息,提高会计资源的利用率。

三、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及影响

(一)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特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属于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企业会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会计信息化通常是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与会计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会计工作中的财务处理和业务审核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往往具有普遍性、渐进性、集成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普遍性是会计信息化中比较常见的特征,集成性主要是将不同工作领域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动态性则是对会计信息的不断改变和充实。

(二)大数据对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1.大数据为会计信息化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

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出现使会计信息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了借鉴。但是在使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极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无法更好的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

2.大数据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会计信息化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此时用户往往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来完成所需要的服务,有效的提升了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企业内部发展来看,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仅能够有效的生成各种相关的报表和指标,而且企业管理者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迅速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后期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从企业外部发展来看,企业会计信息化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外部进行联系,提高企业间交易的速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3.大数据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化成本

在传统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往往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而且所需要的成本比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如网络、机房等;(2)会计信息化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3)在对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软件和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面对大量的会计信息时,都放弃了传统的信息处理技术。而自从出现了大数据之后,有效的降低了会计信息化的成本,企业往往可以按照资源量的大小和使用时间的长短来进行成本的控制,避免了大量的基础投资。

四、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

(一)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不完善

要想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就需要构建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这样一个共享的平台,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以百度云为例,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信息上传到百度云中,供他人使用,同时也可以在百度云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今,在会计行业领域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完成,会计信息化的共享平台同样需要计算机的辅助。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导致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构建还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使一部分人对会计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完整的理解。同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推广比较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本身存在缺陷

与国际发达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会计行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大部分会计工作者对会计信息化缺乏准确的理解,同时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致使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增加了会计信息化发展中的风险。虽然,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有效的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在提高软件通用性的同时,将会导致个别会计用户无法对会计信息核算进行全面的处理。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从而导致其系统工作量比较大,增加了计算机资源消耗,提升了会计人员核算工作的难度,导致会计信息化的风险不断增加。

(三)会计信息化法规和标准不够完善

物联网环境下,要想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化就需要做好会计信息的统一收集和整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法规和标准已经无法更好的满足其发展需求,导致相关的技术标准混乱不堪,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所涉及的法规和标准还不够完善,企业在使用云会计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非法问题,将无法及时寻求法律保护,从而影响了企业会计人员对使用云会计的积极性,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四)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存在安全隐患

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安全与否将会对企业的成败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人们开始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商业机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进程。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将企业的会计数据被别人掌握,因为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可以借助木马程序或病毒来获取共享平台中的信息资源。我国会计信息化属于新兴领域,相关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从而使共享平台中的安全隐患时有发生,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五)操作人员的水平偏低

在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为止,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虽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经验,但是无法更好的满足大数据时展需求,从而导致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比较低,经常会出现信息数据计算失误的现象,增加了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五、防范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措施

(一)加快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

在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中,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我国共享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可以通过采取完善共享平台建设的方式有效规避风险。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以更好的推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二)建立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具体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加强身份认证。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平台身份认证过程中,最好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按照要求制定系统化的操作防护机制,以确保云计算中会计信息的安全;第二,完善数据的加密程序。实际上,供应商可以加大对虚拟机软件的研发,以更好的模拟具备完成功能的硬件系统,保证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存储、传输安全。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

在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对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法律的手段对会计信息化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以确保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在制定与云会计相关的法律和规范的同时,加快信息安全立法的进程,完善会计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外部监管机构,对各大供应商的云计算服务许可进行监管,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其定期整改,从而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有效预防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关键,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最好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已经制定好的执行制度进行管理;第二,企业对每一项新技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并掌握与之对应的安全保卫制度,从而保证会计信息化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第三,加大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对每一位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给予相关的约束,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优化岗位人员管理制度,以更好的实现对内部人员行为的约束,确保其工作的有效性。

(五)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作为支持,并要求他们对相关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所掌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了解和认识。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利弊进行分析,对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这些对于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虽然我国会计信息化起步较晚,而且相关技术手段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相关技术人员比较匮乏,大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更好的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此时就需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还能有效的推动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六、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逐渐发展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做好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制定出一套与之对应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而且还能降低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作者:毕巧 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文钦.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当代经济,2015,8(26):186-187

[2]王晓婷.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1):90-91

[3]宋化福.浅谈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15,2(16):87-88

[4]王淑娟.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6,8(23):53-54

[5]葛勇.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风险和防范对策[J].财会学习,2016,2(13):114-115

[6]方墘.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会计信息化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6,4(19):91-92

[7]汤长胜.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6(2):78-79

[8]贾希玲.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6,12(8):62-63

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电子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关联的互联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平台、物联网等等新生事物深深地影响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巨大的信息在网络中流转,日积月累不断地增加形成了大数据时代。面对如此海量大数据,常规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无法从全新的角度去筛选和加工处理,同时确保这些数据信息的安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人仅需要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还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同时还要保证信息的安全,这些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二、大数据时代特点

(一)大数据的形成和优势

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移动设备的应用和普及,大量的计算机和移动设备分分秒秒中就会创造出数以亿计的数据信息,这些数量惊人的数据信息不停地在加速发展,不仅包括人们自身的信息还有其它事物的数据,非常复杂化、多样化。在大数据时代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地形成虚拟数据化,降低了生产生活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交流和交易的规模和空间,加快了交流和交易的速度,同时大数据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考察和决策的依据,对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具有前瞻性,是引领未来社会发展与繁荣的重大技术变革。

(二)大数据对信息处理的要求

大数据、智能化和无线网络是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三大技术革新,庞大的数据信息利用“云”概念系统,随时随地得到分享和利用,原始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已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海量互联网资源的虚拟数据的处理需要,从不断生成的海量数据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分析这些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找出相关联的依据和规律,同时还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性,保护个体信息的隐私问题,界定数据信息的查询和使用权限问题等等,这些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关键技术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对数据的传送、收集、筛选、分析和处理的综合技术,其中包括互联网络、微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网络信息和通信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完成数据信息的收集、分类和加工处理,实现对大数据信息的存储和有效利用。如今大数据的分类分析和聚类分析、遗传算法和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新挑战

(一)挖掘和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从互联网络中获取的海量信息中进行筛选,通过分析处理找到数据中的联系和规律,这个数据的收集、找出规律和联系的过程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挖掘过程。简单的数据库录入、查询和统计不能满足复杂多样的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无法挖掘其中信息的有效价值。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最新数据感知和获取技术DEEPWEB技术,可以获取规模庞大的数据信息,并掌握数据信息的分布和访问等动态变化,准确地进行分析处理找到数据中隐藏的价值规律,加快海量数据的优化和有效利用。

(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新问题

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信息大数据,能否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信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和价值性是显而易见的,为适应我国产业的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要不断的创新。大数据的存储、检索、安全和处理技术都实现了新的突破,GFS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BIGTABLE数据高效索引技术,以及逐点、逐对、逐列的排序学习算法和借鉴生物学规律的遗传算法,SPA信息管理系统等,为大数据的检索和分析处理提供了更加方便、快速、有效的方法,为数据的传输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方向

互联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大量数据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需要特殊的技术手段加以保护和限制使用,企业中的商业信息同样需要分出等级以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利益。数据信息的大规模化和复杂化为计算机信息处理增加了难度和安全隐患,在数据信息的集中和存储利用过程中,由于价值潜力巨大,同时计算机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容易受到窃取信息黑客和病毒的恶意攻击,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和技术保护的难度。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成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人们需要深入地挖掘和有效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同时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性,这些都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出了更高的更严的技术要求。结合新型电子和通讯等现代科技成果,不断研发和创新信息处理核心技能,提高大数据信息的价值潜力,提高国家信息的安全性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春雷,乔治纳汉.“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J].世界科学,2012.

[2]冯瀟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22-23.

[3]应桂芬.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探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20):85-86.

篇5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机遇;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社会各界都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希望,它强大的时效性为各种信息资源的流通共享开创了新的平台。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以往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目前,为跟随时代潮流发展,高校教育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开创全新的教学方式,深化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创新创造精神,积极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探寻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新道路。

1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新信息技术的进化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开始迅速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1.1利用大数据有利于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当代高校大学生都正值青年,思维方式还未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而新数字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增添许多光彩,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较高,实际运用性强,不论是利用网络查询和整理资料信息,还是以网络为平台自己的心情和日常生活,大学生都能做到将互联网的时效性和开放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融合[1]。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数据,广泛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动态,抓住学生的根本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工作,有效避免高校大学生不良事件的发生。

1.2大数据有助于教育管理的科学决策

大数据不仅仅能掌握事件总体的现有状态和未来方向,还能够探索分析出微小事件。利用大数据构建教育数据库,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科学化管理和各种教育决策,找到最为合适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具质量和水平的学习服务。

1.3大数据可以促进高校完善教学模式

(1)促进教学决策科技化在如今,仍然有许多高校教师沿用以往传统的教学决策方法,依赖以往教学经验,这样传统的教学决策方式所受的影响因素较多,大大降低了决策的科学化和真实化。在当前时代,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强大的分析汇总能力,掌握学生真实情况和有效信心,进行更为客观、科学的教学决策。(2)促进教学设计合理化大数据技术能够将各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便于人们探索内部规律,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重新整合和利用。因此,高校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大数据数字信息技术分析高校大学生的相关学习数据,准确把握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状态,对教学环节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设计,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3)推动教学方式个性化预测功能作为大数据众多功能中的核心部分,可以迅速高效地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精准计算和预测。高校可以利用预测功能,广泛收集和分析学生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学生各方面需求进行真实有效地科学预测,以此为基准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设计创建更加具有个性化的高效教学方式。(4)推进教学评估客观化大数据技术强大的分析整理能力,能够将数据结果更加客观地展现出来。在以往的高校教学评估中,依照的标准较为单一死板,往往只依赖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业质量等基础数据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较为片面[2]。高校教学评估可以适当引入大数据技术,收集更多的线上线下,校园内外的各种相关信息,更加全面生动地进行教学评估,让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化。

1.4大数据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除了借助大数据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手段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更加细致地了解,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与家庭成员组成较为特殊的学生进行信息动态收集和管理,例如学生日常消费信息等来具体把握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不同程度的需要,高校校方可以提供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补助措施,让学生更加体会校园温暖,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同时,针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形势不乐观等问题,学校还可以建立每位学生的个人专属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奖励奖项、实践活动表现等多种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功能与企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相匹配,实现毕业生精准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有效降低学生就业压力。

2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也受到了许多影响,许多社交与学习活动都开始以网络为基础,网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所展现出的网络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多。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共享平台,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开放性,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和性质、形式复杂多样。大学生思维意志能力较低,自我约束力不强,常常容易被各种不良信息所诱导和腐蚀,受到心理和物质上的双重伤害。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高校网络教育不容松懈。(1)高校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病毒作为最早的网络安全危害来源之一,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高校网络也难逃其害。有些高校的互联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对计算机疏于有效管理,导致计算机病毒迅速侵袭校园网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许多高校严重缺失网络管理人才,自己的网络管理人员技术能力欠缺,不能有效解决网络问题,导致校园网络常常暴露于危险之中。(2)高校网络社交安全问题高校大学生充满活力与热情,社交活动多种多样,近年来,网络社交形式更是得到广泛地使用和推广[3]。然而,网络社交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大学生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常常因为思维方式不够成熟,轻易相信他人而受到欺骗和伤害,同时,大学生如果过度沉迷于网络社交,就会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局限自己的社交范围,影响身心发展。(3)高校网络学习安全问题网络学习平台作为大数据时代的新产物,也具有互联网技术的很多功能与隐患。比如恶意软件侵扰、不良广告弹窗、木马病毒植入等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问题,都严重影响高校网络教学的正常进行与师生的个人信息安全。

3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究

(1)增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网络学习环境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时间都在不断增长,为此,学生和学校都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增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主动远离不良信息诱惑,更加有效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2)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想要彻底有效地规避网络安全隐患的不利影响,不仅要在管理手段上增强力度,还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转变思想观念,让大学生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道德意识,提高自身网络道德修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篇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0引言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时代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时展信息,更新人类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为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虽然大数据时代存在诸多优势,但是也增加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如果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信息数据失真,还会影响人类使用信息的实效性。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我国需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针对大数据以及网络信息的特点,制订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方案,以免出现信息安全问题,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化信息建设进程。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大数据主要指内容庞大的信息数据体系,但如果仅仅了解名称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真实存在的大数据不会通过某些手段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本质上是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中简捷、迅速提取重要信息的一种科学技术,且与这种技术有关的技术也列入大数据的范畴中。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信息数量比较多。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数据信息的使用要求日益严格,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精准性,数据信息的加工筛选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第二,数据信息的内容丰富多样。数据信息内容多样主要针对交流沟通方式而言,包括图片与视频等,同时和传统的单一化数据结果存在差异,如果出现多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大数据信息技术在筛选信息时便会更加复杂。总体而言,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处理大数据信息时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增强数据传递的速度与数据处理效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信息安全问题也时常发生,甚至会侵犯人们的隐私,因此为了确保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安全,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工作环境,从而才能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效率。

2大数据时代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

2.1网络的开放性

计算机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计算机网络体系具有不稳定性与脆弱性。同时,在网络开放使用期间,互联网背景下的TCP/IP协议无法体现自身的安全性,导致网络基础设备的安全性不足,以至于网络系统在运行期间自身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缺失,进而造成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

2.2自然灾害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比较固定的设备,且网络设备无法全面抵御外部侵害,导致计算机在遇到灾害和污染时不能及时进行自我保护,从而会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3黑客攻击

对于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信息,黑客攻击是降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的一个因素,所谓的黑客攻击就是人类对网络信息进行恶意破坏的一种行为,包括主动性攻击与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性攻击,存在一定的针对特征,通过攻击信息目标毁坏网络信息的完整性,进而会影响网络信息的正常使用。对于被动性攻击,属于网络信息被破解与截获的一种手段,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阻碍网络的顺利使用。这两种黑客攻击行为都会对网络信息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网络信息缺失或者失真,进而会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甚至会造成网络系统瘫痪,引起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风险。

2.4病毒侵袭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无疑会增加病毒侵袭的可能性,而计算机网络病毒存在一定的隐藏性与保存性,在病毒入侵计算机程序时,其潜伏性与毁坏性也会影响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此外,计算机网络病毒需要软盘与硬盘作为传播媒介,大幅增加了病毒侵袭的危险性,尤其是熊猫烧香病毒和CIH病毒,一旦侵袭计算机网络,将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3大数据时代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的策略

3.1依据法律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大数据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已经渗透在人类的工作与生活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逐步走进智能信息化时代,也就是说人类在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社会上发生的事件,比如人类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能够了解物流的实际变化趋势、身体健康水平以及电器设备的使用现状等,充分说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诸多有利信息。所以要想有效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一方面要健全大数据时代信息使用的相关法律条款,另一方面要制定专门的信息安全防护机制,体现法律的权威性与说服力,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此外,国家相关机构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法律,促使人们在应用计算机期间能够保证个人信息安全。

3.2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也在日益提高,并具有多重价值。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开发计算机技术,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却忽略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且系统地对计算机相关企业加以管理与约束。此外,相关机构需要成立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专业化管理部门,同时要求相关人员定期对网络运行的相关代码信息进行防毒核查,以人为的检查为手段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3.3注重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为了提高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我国需要将相关法律与安全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因相关法律仍在不断完善中,我国需要注重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培养出更多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专业人才,切合实际开展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管理工作,将信息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进而防止出现黑客攻击与病毒侵袭,从根源上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1)防火墙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需要利用基础的安全技术进行防护,将防火墙技术应用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可以科学地隔离网络内部与网络外部,确保网络内部的实际操作过程足够安全,进而防范网络外部黑客入侵。同时,相关企业应借助防火墙技术防止出现非法入侵行为。(2)防病毒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在开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应用防病毒技术来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人员应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杀毒系统,这也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同时,相关人员应借助杀毒系统与相关软件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病毒,进一步降低病毒侵袭的概率。一般来说,常见的计算机网络防病毒系统包含360安全卫士与腾讯管家等,但是在设置杀毒系统时需要保证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一个防病毒软件,以免出现各个杀毒软件之间存在干扰的现象,且时常更新计算机网络系统,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级。(3)网络监控技术。要想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相关企业应借助网络监控技术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并加强网络系统安全监控,定期排查安全隐患,依据签名标记法与统计研究法,及时检测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出现的信息风险因素。同时。工作人员要结合统计学的相关理论找到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文件,进而全方位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结语

篇7

关键词: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分析

随着档案数量的不断增多,纸质档案的利用率大大缩减,计算机,网盘,网络数据库的应用方便了数据的录入及查询,面对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库,虽然也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但其安全问题却存在很多隐患,进步带来的。

1 “大数据”时代有关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不稳定问题

计算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的一样工具,起着帮助人们学习娱乐和生活的作用,但它的安全性一直都不能得到保证,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储存、数据的查阅都离不开计算机,这样就给档案的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虽然现代计算机和网络不断的在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因为网络环境错综复杂,计算机的硬件虽然及时更新,但也抵挡不住网络上的人为攻击,比如黑客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病毒的入侵获取档案资源和各种信息数据,给档案资料库带来严重的损失,导致档案资源被泄露,网络管理系统崩溃的现象。

1.2 信息存储安全问题

在改变传统档案储存的纸质结构后,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电脑磁盘,光盘,硬盘储存,虽然给信息的储存带来方便,提高了档案的便携性,但是和纸张对比说,电子产品的寿命并不是永久的,它有一定的磨损率,在耐用性上面也不是很乐观,对储存的环境要求也相当的高,在不适的环境中,有时候一杯水,或者一次磕碰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数据损失,如今科技发展快,生产计算机的商家因为竞争关系,几乎每天都在有所变化,我们固有的档案资料储存框架格式在计算机新科技的不断更新中,可能会失效无法操作更改,数据库的升级跟不上计算机的脚步,导致很多档案的信息变成乱码、破损甚至丢失。

1.3 非法访问问题

从前的档案安全管理,因为是档案的实体性,只需要提防有不法分子偷偷进入档案馆窃取档案信息资料,或严格规定档案管理者提取档案必须进行登记和写清详细情况便可,现在的档案管理与网络对接,网络的范围之大,背后的每个网民都可以使用其资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非法访问数不胜数,网络上的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对档案资料库进行攻击,从而窃取其中的档案信息,有些重要的档案信息也在其中不保,非法入侵的频繁得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有些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电脑不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未开,管理系统的密码过于简单,权限用户的分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不法分子可以轻松攻破电子档案数据库,随意对其中的档案资料进行更改、窃取、阅读,在防治非法访问的问题上,也采取了办法,但也都只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不能长远防治,防治在进步,黑客等不法分子的手段也在跟着变化,目前我国对彻底抑制网络攻击还没有研究出完全的办法。

1.4 风险的种类

1.4.1 自然环境风险。计算机机房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环境风险因素。

1.4.2 硬件系统风险。网络、服务器、客户端、存储设备等损坏、故障、老化风险。

1.4.3 应用系统风险。应用系统架构、应用系统功能、应用系统性能等方面,不完备、设计存在缺陷。

2 提高“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安全的手段

2.1 制定目标,减少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明确我们要运用档案来做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高效地进行档案管理,妥善保留有用的档案信息,销毁没用的档案信息,从而有效地节省查找档案信息的时问。确定了目标,才能把人力资源和时问资源利用在有用的档案信息的查找和管理上,以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还应该把档案信息安全分类管理,可以将档案信息管理安全分为档案数据采集安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档案数据提供利用安全,设立专门的档案部门,安排专门的档案人员负责各个档案部分的管理工作,每个环节都设立问责制,以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内容过于庞大,造成了档案信息失真和不规律,一些错误的信息参杂进来使信息混乱,这对于档案信息数据分析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档案信息数据分析人员在检验和查询时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因此,在收集档案大数据信息之后,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进行分析和效验,成立不同的数据模型,将数据分类存放,删除不准确的档案信息,确保保管的档案信息真实有效。

2.2 掌控“大数据”进展,随大数据的发展而发展

运用“大数据”信息改变了各行各业的运营模式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具备数据量大、运作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当然还具备随机性和复杂性,一般以文字、音频、视频为载体进行储存和传播,但是很多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会出现格式不符的问题,这是一大挑战,信息的传递应该更具便捷性。随着人们对信息的处理工具要求更高,档案信息应该不断借鉴“大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库的处理方法,应避免因为非内容性问题导致的档案信息流失的现象。

2.3 建立档案数据库,保证档案信息安全

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最重要内容是完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用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内容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是否安全。由于档案信息具有数量繁多、种类繁多、构造复杂等特点,增加了建设档案信息数据库的难度,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数据库的精准筛查是保障数据库准确性、稳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条件。此外,建立档案数据中心也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随着档案数据信息的累计,档案数据问题的不断涌现,以往的档案数据中心由于设备落后、空间狭小、监控缺乏,己不足以支撑档案数据信息的安全,因此,档案数据中心的建立应该以运用现代化技术为标准,以提供快速化、自动化、管理集中化的服务。

结束语

档案的信息安全工作,在大数据的时代下,显得十分重要,档案信息安全工作从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多方面的下,长久坚持阵地,在管理工作上制定上完善的管理机制,工作人员在档案的安全信息管理方面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数据库的管理,不能在出现安全问题时才想到挽回,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稳步向上发展路线,循序渐渐的完成,慢慢积累出安全问题的对策,长久的坚持才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陈洋华.档案数据管理与信息分析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

篇8

一、互联网时代下带给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强大的数据基础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事先能消除隐患,事件发生后也能快速作出正确反应,更加有效地应对事故和灾难。以往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问题,资源、数据来源比较单一、零散,限制于科技和技术手段,绝大部分有关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问题的数据信息无法获取、或难以识别,不能完全在安全事件处置中发挥作用。因此,公共安全治理问题常常表现信息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信息、甄别信息、分析信息并快速作出决策,对于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至关重要。例如在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前及之中,来自不同渠道的报警电话、安全情报、新闻报道等大量信息蜂拥而至,让美国安全部门和警方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当局应对这一事件的能力。直接原因都是当地政府未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与数据,未能进行事件预防,事件发生后也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应对。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带给城市公共安全的大数据为我们处理相关安全事件提供了有力抓手,与大数据相关各类感知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等,可以快速将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各类数据进行全方位采集和快速传输,使得公共安全治理得以基于完整的数据图谱而不是单一、零散的数据源,从而保障了危机决策与应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全新的数据处理方法

如何对数量巨大、类型各异的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是公共安全事件中危机处理的一个难点,对于一些来自媒体、网络、监控、检测设备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据统计,城市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的数据分别占16%、84%。特别是在大量鲜活的、碎片化的信息在突发性的公共安全事件中突然涌出,短时间内不可能进行结构化处理。在以往的技术条件下,对这些数据只能依赖人工来进行分析和处理,严重延滞了事件应对的时机。例如某国曾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警察为了解犯罪嫌疑人行踪,动用1000名警察翻看监控视频录像带,耗时一个月时间,而实际上犯罪嫌疑人就一直住在公安局附近并经常外出活动。而借助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的自动提取与语义分析、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警察可以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产生的大量鲜活的、碎片化的、原生态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快速挖掘出事件的原因、规律、趋势、后果,并采取相应对策。

(三)高效智能的预测手段

以往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一大难题是无法对可能的风险点进行定位,对公共安全隐患问题进行预测。实际上,人类行为看上去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但只要群体够大、数据够多,仍可以被有效预测。全球复杂网络权威巴拉巴西认为,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1]。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相关部门可以对城市运行中有关公共安全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整合、处理、加工,归纳整理城市运行特点,为城市运行安全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提供服务,充分发挥数据潜在价值,以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在犯罪防范领域,相关部门利用公安互联网大数据进行预测预警,分析挖掘隐含关系,对重点人员信息关联分析以及案件规律分析应用,分析案件与案件之间,大型活动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关系,推演出相应规律,预测和预防犯罪案件的发生。如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超级计算机以及大量数据”来帮助警方定位那些最易受到不法分子侵扰片区的方法,利用大量数据创建一张波士顿犯罪高发地区热点图,为警察更具针对性地锁定犯罪易发点、抓获逃犯提供支持。在突发事件防范领域,政府利用大数据可以监测人群活动、车辆流动、设施运转状况,在危险发生的临界点前进行预警和事先处置,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疾病防范领域,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对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状况进行及时跟踪,防止疾病传播失控。谷歌公司曾对5000余万条最频繁的检索词条数据进行测试,总共处理了4.5亿个不同的数学模型,并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报告对比,追踪流行性疾病的准确率达到97%。[2]

(四)智能的风险评估手段

城市的公共安全风险是需要评估的。通过事先的风险评估,相关部门可以知道各个区域、各个机构以及各个对象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这对于人们合理配置力量、加强重点布防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在实际中,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错综复杂。对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后果,理论上有多种阐释。[3]风险管理理论认为,现代公共安全问题源于工业化大生产的不确定性,社会风险原子化分布加剧了挑战;政府规制理论指出,产业因素是众多公共安全问题的根源,产业结构影响企业素质,企业素质决定生产经营行为,生产经营行为关乎质量和安全水平;危机管理理论主张,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救援和处置水平高低。可见影响公共安全发生和后果的因素十分复杂,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有预测力的风险评估体系并非易事。基于大数据,政府部门可以对城市、区域或特定场所的安全水平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同时借助于各项虚拟技术,政府部门可以在互联网的大数据基础上,对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各类处置方案的有效性以及社会可能的反应进行模拟,在模拟的基础上对各种处置预案进行评估和优化。

二、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

(一)城市的基础设施覆盖面不足。

互联网时代下的处理技术是依赖于全面详细的数据为基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公共安全治理,首先需要有全面、准确和详实的数据作为支撑,这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类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捕捉。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城市中对于捕捉这种数据还存在许多的缺陷,无法实现运用大数据来进行城市公用安全管理的基础。感知设施和传感网络中存在许多盲点,大量与公共安全相关的人类活动、生产经营、设施运转中产生的数据无法被及时有效捕捉,或虽已捕捉但未有及时传输到决策系统,使这些活动成为无法捕捉的活动。例如公共交通管理中,许多人不使用公交卡等电子支付工具而是使用现金,使他们的活动动向难以被察觉;在危险品管理中,一些化工企业未能及时记录危险品生产、运输和存储数据并上报,使政府无法对其进行监控。大量无法查询的活动存在,使得互联网时代下的数据分析成为无用之刃。

(二)城市的数据不能及时共享

当前,我国发生灾害的时候,是由各个部门组成的临时小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彼此的工作流程不一,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各类公共安全信息缺乏整合,公共安全信息数量大、内容杂、来源多,但在实际中这些数据往往分散于各部门、各机构和各企业,没有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普遍。这样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政府部门难以及时了解事件的完整图谱。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常常按功能分而治之,在不少地方一个平安城市系统中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安防平台,且大多数之间没有实现互联,缺乏业务的有机整合。[5]例如不少地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自成一体,覆盖面小,应用面窄,缺乏与应急联动、警务指挥、城市管理、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他公安信息的有效联动。

公共安全治理系统与其它电子政务系统缺乏协同,未能与公共安全治理相关的医疗、社会保障、房屋管理、宣传等系统进行有效的协作,在公共事件发生后往往依赖于领导之间的协调会、碰头会等来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问题。

(三)城市公共安全的数据采集与数据安全之间存在矛盾

在公共安全治理领域中,许多公共安全数据本身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们涉及到公共安全保障,从而具有“公共性”;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公众隐私密切相关,又具有“私有性”。这两种属性之间的矛盾会给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大数据管理带来难题。例如政府在公共场所大量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一方面固然有助于保障公共安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人们的隐私被暴露。笔者曾就智慧交通问题做过调研,一些车企反映,许多车主之所以不愿意安装车载系统,有些车主甚至将汽车自带的车载系统停用,一个重要原因是车主普遍担心启用车载系统后本人会被监控。尤其是在大数据环境中,政府需要将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由此形成的庞大数据库完全可以勾绘出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的全景式图像,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将随时处在政府部门的目光之中。美国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身份识别号码体系,主要原因就是民众担心由此会导致自身的隐私被暴露。我国虽然具有强势政府的传统,但公共安全大数据管理中的隐私问题却不容忽视。

三、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安全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技术支持

1、公共安全数据采集的多样化,夯实数据基础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各类社会活动和城市运行数据的感知与采集,确保城市中的人、机器、设施等物体的各项动作都能捕捉到活动,为公共安全监测、预警与处置提供充分的数据基础。城市中重要的商业圈以及生活圈是人口密集、设施较多的场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也较大,例如踩踏事件、电梯事件等,这就需要加强城市的网格化管理,将数据采集的体系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有风险的地方,防止露空,从而实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城市公共安全处理的基础。

2、公共安全数据存储的融合化,加强数据关联对于来自电话、视频监控设备、感知、互联网、物联网等各个渠道获取的类型多样、结构各异的公共安全信息,能进行充分的关联,使得原生态的公共安全信息能从粗放无序的数据真正转化为精细可用的信息,并最终实现高效应用。

3、公共安全数据分析的实时化,保障处理高效一个城市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庞大的公共安全信息,公共安全保障系统要能对这些海量、异构、动态数据进行迅速分析处理,从而事先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突发事件后能迅速找到最佳的处置对策。

4、公共安全事务决策的智能化,促进科学决策要加强公共安全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对海量的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作出科学判断,帮助政府管理者能事先对安全隐患进行尽早察觉,事中对安全事件进行合理应对。

(二)制度层面上

1、完善城市安全的数据管理网格。要对城市中重要的商业圈、产业圈、生活圈等人口或设施密度高、安全隐患大的区域进行梳理,加强网格化管理,完善各网格区域内的数据采集体系,使城市安全监控网络的触角能延伸到任何一个风险点,防止出现盲区,从而夯实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大数据基础。

2、推进公共安全数据整合。由于我国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使得彼此间的信息缺乏流通,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降低了办事效率,建议城市政府部门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大数据管理云平台,将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各类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有效带动公共安全信息在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依职能、按需求进行交换与共享。同时鼓励各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以大数据云平台为基础,开发各类公共安全管理应用系统,从而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3、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既要推动公共大数据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又要保护好公民隐私和商业秘密。为此政府在获取公共安全数据之后,其一要保障数据不泄露,防止其它机构和人员非法获得这些数据;其二要保障数据不滥用,即使是政府自己,也不能将这些数据为所欲为,而只能将这些数据用于公共安全管理以及其它合法的公共管理职能,不能用于其它目的。

4、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我们应该首先加强城市的重要领域、重点活动、重点环节等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切实制定应急规划,找到应急预警点及时风险预警信息能够有效的预防灾害发生,即使无法避免也能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些预警方案应该定期进行培训与演习,并不断进行完善,使得真正在应急处理中能够有效挽救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艾伯特-拉斯洛 巴拉巴西.爆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维克托 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 库克耶.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3]胡颖廉.公共安全需整体治理[N].学习时报,2015-07-13.

篇9

关键词:大数据;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智慧消防应用

大数据技术提升消防管理服务效能,提升灭火救援战斗力,是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也是消防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求。在消防队伍改制转隶以后,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破解消防工作短板和难题成为有力抓手和突破口,充分借鉴各行业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做法,逐步升级消防指挥中心,强化指挥中心信息资源汇聚、集成可视化展示,消防信息分析研判,预警指令推送、督导检查,火灾预防与应急联动协调指挥等功能,将消防指挥中打造成为“指挥部、作战部、参谋部、信息中心”。

一、大数据在消防指挥中心的作用及意义

消防大数据是指建筑消防涉及到的消防设施生产企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公共场所、公共消防设施、各类重大危险源、周边救援人员、消防救援装备、灾害现场、战勤保障物资、社会应急救援与保障力量等各类信息数据的有机整合。通过对消防大数据的分析研判,提供技术防控、社会监督、齐抓共管的消防隐患排查手段,改变传统隐患排查模式。以便更好的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积极响应消防应急救援,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消防服务[1]。(一)大数据为消防指挥中心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通过数据的标准化汇聚,动态获取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信息,实现信息数据的高度共享,通过数据工具、数据模型的普遍应用,实现灭火救援调度指挥可视化、科学化,公共消防安全预知预警。消防现代化指挥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逐步实现了对各类型数据资源的整合挖掘,创造性开发了大数据智能指挥系统,逐步实现了将执勤实力、车辆定位、道路水源、重点单位信息、现场图像等数据进行“一张图”显示,提高了消防指挥决策的判断力和准确性,使得辅助指挥决策体系规范化、科学化。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消防救援工作人员需要迅速对火灾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加以判断,人工方式来判断火情,很可能消耗更长的时间,对于火情的控制十分不利,同时也给消防人员自身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大数据技术在分析灾情方而有着很强的先进性,有利于帮助消防员对建筑物中的火情做出迅速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控制火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根据火灾的不同情况,消防人员必须要确定不同的救援方案,大数据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消防人员确定火灾的位置和发生原因,有利于消防人员了解更加详细准确的情况,降低了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有利于迅速的制定出合理的救援方案。(二)大数据时代指挥中心的物联互通。物联网作为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目前已在诸多领域获得实践应用推广,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在消防监督检查中,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消防设施、消防高危场所的实时监督,实现问题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的目的。在消防装备管理中,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采用网络共享、WebService、二维码等开源技术平台,实现了对车辆、器材实时巡检,数据共享、实时掌握。通过物联网,丰富大数据来源,提高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海量数据进行不断的挖掘,指挥中心可以通过物联报警设备,精准定位,提前调派力量,准确掌握执勤实力,评估现场人员、车辆、器材是否符合灭火救援需要,掌握周边消防水源是否好用,管网压力是否达到灭火要求。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传回的数据,分析当前火灾形势和特点,提醒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三)指挥中心辅助决策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包括采集、预处理、存储、分析,消防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完善了调度指挥机制,提高了信息化实战应用。对现有消防业务数据进行汇聚、整理、分析,能够实现多角度对比、智能化研判、可视化展示,有效提升业务指导水平。通过对警情类型分布的分析,能够研判高层建筑火灾、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主要分布,时间、季节特点,为执勤训练、业务培训、作战指挥、装备建设等工作提供依据,能够提醒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内存在消防隐患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尝试和探索,2018年通过分析吉林省松原市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事故数据、当地工业情况、交通情况等,向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在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研判风险点,派出消防前置力量,加强值班执勤。研判警情类型,归纳总结相关辖区灾害事故特点,提醒消防站加强针对性训练。研判城市发展规模、市政建设程度、消防站到场时间、处置难度,确定消防力量覆盖的薄弱区域,对下一步加强消防力量建设提出建议。(四)大数据下的智慧消防实现了全要素联合战斗体系在精确的大数据辅助下,消防队伍改变了以往的救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大应急”的救援能力。各级指挥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与各作战要素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一方面在实战中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及时开展分析研判,除调度第一出动力量外要向预增援力量发出预警,命令其准备好现场所需车辆装备器材,时刻做好增援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灭火救援现场的协调与指挥工作,在车辆停放、水源分配、力量布置、技战术选择、安全提示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指挥,有效发挥合力,提升灭火救援指挥调度效能。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汇聚、平台系统的接入和应用,与应急、公安、气象、交通、地震、联动单位等系统的互通,打通多张网络,实现协同共享、应急联动,提高应急救援情况下的灾情快速感知、应急力量的集中调度以及救援现场的有序管理,构建“一处接警、多点出警、多线出击、协同联动”的新型灭火救援格局。

二、大数据在新时代消防指挥中心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简单来讲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感知现在和可以预测未来。感知现在:重要历史数据与当前重要感知潜在数据实时融合,潜在理论线索与思维模式的实时挖掘,对重要事件现在发展以及状态的实时感知。预测未来:通过全面预测数据、流式测量数据、离线测量数据的准确关联属性分析,态势与波动效应的准确判定与有效调控,揭示事故事件发展趋势演变的新规律,进而对未来事物发展趋势走向进行有效预测。取得数据存储器所采集的消防系统数据存储资源,然后对其进行消防数据采集清洗、比对、整理及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成为“智慧消防”大数据,供消防系统自动调取并实时进行大数据分析综合利用[2]。未来,在新时代消防作战中,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大致如下:(一)消防指挥中心逐步向智慧方向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推动消防指挥中心快速发展,用信息化手段、智慧型系统将大数据融入到指挥中心业务当中。在智慧消防的框架内,对警情接报、应急信息处理、应急响应、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等核心业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3]。大数据技术对指挥中心实战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数据分析利用力度,将各种情报“数据”转化为“结果”,并最终上升到指挥员的“认知”。要在消防指挥调度领域夯实数据基础,推广大数据整合分析应用,推进消防指挥调度体系标准化、结构化、程序化、完善化发展,实现“数据可视化”与“智能辅助决策”相结合。(二)互联互通构建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大数据平台要依托政府、社会的大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在数据上形成共享,凝聚合力。建立智能化系统平台,定位警情后,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周围监控、互联网信息、报警信息等情况,准确调度救援力量,可以比对住建部门信息,显示出建筑基本情况,比对公安、工商、税务、民政部门等信息,显示出单位或者个人情况,判断建筑内可能人员情况,给消防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迅速通知相关部门配合处置,联动单位出动,遇到地震,全面掌握震中情况,遇到台风、暴雨等,可以提前预判风险点和重点地区,前置救援力量。(三)指挥中心大数据建设中的物联互通。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消防指挥中心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信息中心,对信息采集更要注重实效,队伍内部各种车辆、器材、消防水源等纳入物联网络,指挥中心能够随时调用数据信息,了解作战实力和供水能力。社会单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控摄像、居民建筑内的报警传感装置等,通过物联手段,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准确性。

三、大数据在消防指挥中心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一)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实战应用。消防大数据建设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在满足现有消防工作需求基础上,不断汇聚消防内、外部数据,形成海量的全样本数据,建立科学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模型,进行挖掘应用、分析研判,形成消防信息数据环流,为消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在使用大数据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度。数据的研判和结果应用基础就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在信息录入和采集环节、接警调度、作战指挥、信息研判、舆情处置等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处理规则,确保各个工作环节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完整。(三)将大数据与消防指挥人员的科学决策相结合。在实战中,科学决策是关键,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致灾因素增加,火灾和救援现场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要求指挥中心要把信息、数据触手延伸到现场,根据汇聚来的数据,运用智能化系统,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成为作战要素之间的枢纽。

四、结语

消防工作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指挥中心在处理警情、实战指挥、辅助决策更是争分夺秒,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立"智慧消防系统",有效整合各方信息,建立大数据平台,成为掌握灭火救援主动权的关键,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预警指令推送、督办与反馈,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置联动协调指挥等功能,把指挥中心打造成数据汇聚展示中心、分析研判中心、联动指挥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史杰.关于“智慧消防建设”的有效探讨[J].消防界,2018,(4)2.

篇10

1.1大数据的概念释义

对于大数据,维基百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由于对大数据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人们目前尚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定义,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有许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根据大数据的特征来进行阐释与归纳。

1.2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大数据特征可以总结为4个V,即Volume(规模巨大)、Variety(模态多样)、Velocity(生成飞速)、Value(价值无限但密度也低)。首先大数据以计量单位P,甚至E或Z来计数。据IDC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10年里全球大数据将增加50倍。其次,大数据种类繁多,包含着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而且近年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度增长,占据了整个数据量的绝大部分。再次,人、机、物的高度融合使得数据爆炸式增长,日常生活是大数据飙升的主要来源。例如截止2014年淘宝网会员数量已超过5亿,在线商品数达到10亿件,淘宝网和天猫的交易总额超过1.5万亿。最后,数据复杂相关而又频繁交互,从海量的数据中剥离出有用的信息就好比深海里淘金,稀疏而又珍贵,价值的密度很低也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

2大数据的社会价值挖掘

2.1大数据为政府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大数据在政府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实现数据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省目前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2016年11月在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召开的“2016年京津冀信息资源管理高峰论坛”就是一次在大数据背景下,将大数据、信息资源建设运用于政府治理的研究论坛,是大数据与政府管理结合的大讨论、大结合。这可以充分证明大数据对于政府治理和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它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科学决策水平,能够有效地整合来自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2.2大数据与新媒体的融合推动社会智能化

大数据与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多元世界高度融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新格局,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另外,大数据在云计算的配合下,加快了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发展的步伐,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建设进程,有效提高了社会服务效能,促进社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2.3大数据应用广泛性推动信息社会化

大数据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广泛性已经彰显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逐步让信息走向社会化。从经济领域来看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功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阿里平台通过海量交易记录预测出经济指数的下滑,提醒广大的中小制造商提前做好准备,预防经济危机。大数据分析也成为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不再需要抽取部分数据,而是基于海量几近完整的数据做出高度准确的预测,进行精准营销。正如亚马逊的最终期望那样:“最成功的书籍推荐应该只有一本书,就是用户要买的下一本书”。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健儿甚至可以运用数据取得成功,利用数据建模定量分析不同队员特点,合理调整,科学组队。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世界冠军,这成功离不开总教练郎平的正确指导,也离不开袁灵犀的数据分析。赛中每个回合他都利用代码将有价值的细节录入系统,实时提供技术分析数据,帮助郎平做到知己知彼,及时调整队员布局。

3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安诸多方面的挑战。从理论研究视阈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发展产生巨大的支撑与推动作用,但从实际应用研究的角度来说其根本挑战在于其安全保密性、不确定性和预测涌现性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威胁和隐患,这也影响着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大数据的研究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需要一个完备的新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

3.1大数据的安全性存在信息泄露隐患

“棱镜门”事件更加剧了人们对大数据安全的恐慌。即使经过匿名处理,个人隐私仍会有泄露的风险。租赁商Netflix曾为提高电影推荐系统的准确度,公布了约50万用户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其它数据源结合时,部分用户竟被识别出来。大数据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也终将由大数据来解决,而今天对于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手段与法律法规相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3.2大数据的预测涌现性引起隐私恐慌

大数据在没有全局控制和预先定义的情况下,通过对来自大量自发个体的语义进行互相融合和连接而形成语义,整个过程随着数据的变化而持续演进,从而形成大数据的涌现语义,也可以称之为预测涌现。大数据这种预测涌现性对人们行为进行预测也构成了所面临的威胁。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即是北美Target数据营销事件,销售商通过分析历史记录,捕捉用户怀孕的事实,并向其推荐婴幼儿优惠券,引起了《大数据功力:比父亲更了解女儿冲进大卖场》的深刻反思。

3.3大数据的不确定性影响社会稳定

原始数据的不准确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粒度、应用需求与数据集成与展示等因素使得数据在不用维度、不同尺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这些本身带有不确定性的数据并非可以说明事实,因为可能数据本身就是虚假的。存在需要核实、考证与分析,不确定性的数据一旦进入公众社圈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危害社会稳定。诸如在点评网站中的虚假评论有目的地诱导民众接受并传播某种思想或服务的例子不胜枚举。

4关于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对策设计

4.1完善大数据的顶层设计,建立良性大数据生态系统

国家应在宏观层面上做出全面系统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国家应在大数据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以及行业应用方面提供人财物多方面深层次的资源支持,同时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同社会各界建立起良性的大数据生态系统。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契合当下,放眼未来,内容全面涉及范围广,而要保证其贯彻落实,更要及时跟进,制定配套制度予以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同时在新的国际背景下也应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作战能力,加强国家信息安全,赢得新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

4.2加强政企合作,搭建准确高效的大数据合作平台

大数据企业应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大数据的数据源以企业为主,政府利用企业数据可以完善补充统计数据,提高统计信息质量,为社会治理谋求最大利益;企业则可以根据更为准确的大数据把握市场信息,占据市场份额,赢得发展机遇,政企合作是当代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个必然选择。2013年国家统计局与阿里、百度等11家企业一同启动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平台便是政企合作的一个缩影。

4.3深化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提升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

注重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是解决大数据信息安全的关键途径。数据是分析的基础,只有全面而真实的数据才会产生价值,片面的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偏差;深度发展大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大数据认证技术、威胁发现技术、水印技术、网络匿名保护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部分领域已有所应用,但同时存在反应速度慢、缺乏安全性、用户负担重等某些方面的不足,只有克服相关技术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解决大数据信息安全问题。

5结语

大数据既是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飞速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它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接这项挑战不只是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责任,而是时代赋予我们整个社会每位公民的责任。大数据没有那么神秘,真正拥有力量的也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拥有数据掌握技术的我们。今后应不断加强大数据理论研究,完善学科发展方向和体系,为大数据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持续切实加强政企合作,搭建大数据合作平台,建立良性大数据生态系统,使大数据真正推动科技繁荣、社会发展、人类进步。

作者:郁肖亚 巩建宇 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国杰.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8(9):8-15.

[2]BigData.Nature[Z].2008,455(7209):1-136.

[3]BigData.ERCIMNews[Z].2012,(89).

[4]宗威,吴锋.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质量的挑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09).

[5]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6]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47-657.

[7]冯鹏志.对象、主题与特色—关于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学术界,2002,(6).

[8]覃雄派,王会举,杜小勇.大数据分析—RDBMS与MapReduce的竞争与共生[J].软件学报,2012,23(1):32-45.

[9]樊伟红,李晨晖,张兴旺.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11):63-68,77.

[10]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