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轻工业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工业建筑设计轻钢结构特点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轻型钢结构指的是由钢材所构成的结构,即由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焊接或者高频焊接轻钢结构、热轧轻钢结构、轻型钢管结构以及板壁较薄的焊接组合梁焊接组合柱而构成的结构。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这一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在分析该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一 轻型钢结构的特点分析
随着技术的发展,轻型钢结构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轻便、精巧且成型方便的优势,正是具有这些特点,才能够使该结构得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下面本文就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轻型钢结构具有轻巧的特点。一般来讲,轻型钢结构的截面较小,并且自重较轻,承重结构截面能够根据受力的情况进行精确的设计,这样一来会比普通的钢结构使用的槽钢和工字钢截面的受力更为科学且合理。根据资料统计可知,轻型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含钢量基本上在25到80千克之间,彩色压型钢板的重量仅仅为10千克,因此说,轻型钢结构的自重只有普通钢结构的30%到50%左右,十分轻巧。
其次,轻型钢结构的主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和其他建筑材料相比较而言,钢材料的容重和屈服点比重最小,并且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材质均匀,能够达到很好的抗震和抗压效果,这样就会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轻型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为钢结构,采用的钢材塑性、强度以及韧性都很好,能够承受住较大的动力荷载。
最后,轻型钢结构施工周期短。轻型钢结构最大的优势特点就是其所有的构件都能够由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这样就会比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工期缩短一半左右。施工周期短,就能够使建筑提前投入使用,这样能够提前获得投资的效益。
二 工业建筑设计中轻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轻钢结构,能够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能。在工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设计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轻钢结构的优势。下面本文就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首先,从建筑屋面的选材和坡度的选择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轻钢结构的屋面材料有了很多类型,如压型钢板、太空钢板等,但是当前应用的最为广泛的还是金属压型板、夹芯板以及金属压型复合保温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板材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选择,最大限度的发挥它们的用途。
对于坡度设计的问题,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般的工业建筑来讲,其屋面的坡度越大越有利于排水的实现,但是需要把握设计的度,如果坡度过大的话就会增加排水的流速,进而出现溅水的现象。反之,如果说工业建筑屋面的坡度较小,这样排水的速度也会减小,水流的速度也会变慢,这样如果雨量大的话很容易会在屋面形成积水,给压型板带来严重的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在对工业建筑的屋面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地区气候条件科学的选择屋面的坡度,并且要以经济要求和施工要求作为参照的依据,合理确定屋面坡度,既能够有效避免屋面坡度过大而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发生,又需要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的使用,节约设计和施工成本,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其次,从金属压型钢板屋面的构造设计角度进行分析。金属压型钢板屋面的设计也是轻钢结构屋面设计中关键的环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选择板型、压型金属板,并确定屋面开洞的方式和防水处理的措施。对于大部分轻型钢结构来讲,为了更好的实现采光和通风的效果,需要在屋面上部开凿一定的孔洞或者是进行通风和防水设计,所以说,在金属压型钢板屋面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屋面的开洞、防水以及通风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在屋面开洞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孔直径或者是边长较小的孔洞,能够直接在横梁上面插入一根圆形钢管,或者是其他工艺管对其进行处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泛水的现象,则需要在开洞缝的位置涂上足够的硅酮胶进行防水。而一些开孔尺寸较大的孔洞,则通常将泛水裙板和底座设计成一体进行处理,为了降低积水对屋面的影响,可以设计波槽盖板进行防护。
在屋面防水结构的设计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搭接缝的问题,需要防止因为搭接缝的存在导致的漏水现象,所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搭接的结构设计作为防水结构设计的主要环节进行控制。
再次,从轻型钢结构的夹层设计角度进行分析。对于轻型钢结构夹层设计来讲,其除了需要具备普通夹层的共性外,还需要具备轻型钢结构的特点,所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到夹层的共性,还需要考虑到自身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夹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设计。
轻型钢结构夹层的主要方式是在原有的旧房主体结构上直接加高,并紧密的依托原来的主体结构,进而达到优化和加固的目的。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定既安全可靠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方案,并科学的选择夹层的方式。但是由于轻型钢结构夹层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因此说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出足够的纵向和横向支撑,这样才能够确保该结构的固有刚度,进一步保证其稳定性。同时,在设计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轻型钢结构中夹层结构的地震效应,使板块的刚度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结构之中。
最后,对工业建筑中轻型钢结构的墙面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工业建筑来讲,可以根据墙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内墙和外墙两种,根据受力特点的不同能够将其分为非自承重式轻型墙体以及自承重式轻型墙体。在工业建筑中,较长应用的墙体材料一般以轻质材料为主,如PC板,涂彩金属压型板等,能够根据建筑物的建设要求和设计标准科学的选择各种墙体材料。
以金属压型板墙面的系统构造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该墙面在设计中主要对对压型板具体的长度选取和钢板墙面系统的细部构造设计为中心。在选择金属板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板块的承载水平力和板块单位面积材料的有效覆盖能力,科学的确定各种数据,最大限度的降低压型板长向搭接情况的出现,并减少材料的浪费。对于其中夹心板墙板构造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夹心板的结构布置和节点的设计防范,科学选择板块的放置方式,并重点对踢脚、墙转角处等节点位置进行设计。
结束语: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广泛的应用轻型钢结构,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工期,使建筑更快的投入使用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能。本文就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轻型钢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指出了该结构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对今后的设计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守芳 工业建筑设计中轻型钢结构的特点与设计方法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年第5期
[2] 宋祥 轻型钢结构工业建筑设计研究 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3] 贾彪 工业建筑中轻型钢结构的设计浅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第20期
篇2
关键词 工业化 政府
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组成的新兴工业。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第二种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前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特点是:速度快,对巩固国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视农业、轻工业,使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第三种是民间和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其特点是民间和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一、前苏联模式的特点
所谓前苏联模式,即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就是由政府指定规定,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和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迅速地建立了国内的现代工业化体系,而这种突变特征,是由这些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前苏联开始工业化时,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大批国家先行完成了工业化。这样,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的存在给后起国造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后起国为了追赶先进国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又为后起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业化经验提供了可能性。后起国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学习、引进和模仿先进国的生产技术和工业组织。
中国、印度、巴西3国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了前苏联的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从前苏联、中国、印度实行计划经济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巴西来看,其工业化道路的共同特点是:
(一)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前苏联主要是由于当时国际政治环境所迫,中国、印度、巴西3国则是由于追求经济独立、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羁绊的愿望。其优点是,赢得了时间,打下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巩固了国防。其缺点是,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忽略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从工业发展速度来分析,前苏联在二战前及二战后发展速度是快的,但是忽略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的发展主要靠外延方式,不注重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折旧的时间太长,新的科技发明不能得到及时推广应用。因此,在6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在70-80年代,工业结构中的矛盾日益严重,工业发展的速度也显著下降,新兴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都显著地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差距,使前苏联经济形成了严重停滞局面。中国工业发展上的问题,与前苏联大致相同,但更突出的是大起大落,有的时期过分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有的时期只好被迫调整。印度的工业发展速度,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因为整个经济发展不够协调,被迫调整下降,或往往完不成计划的指标。巴西工业发展,除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不协调外,还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80年代的发展陷入低谷,高通货膨胀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外债的包袱一直很重。
(三)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前苏联、中国、印度和巴西4国的工业经济发展,均以进口替代为主这样做,有利于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本国国内市场的需要,减少对外国经济的依赖。但是,缺点是没有积极介入世界经济和世界市场,不能适时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更新技术及设备,参与国际分工及竞争,跟上世界工业发展的步伐和新水平。
(四)由于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需要,前苏联、中国、印度、巴西4国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都以建立国有企业为主要依靠。前苏联、中国的国有化程度都非常高,并在相当时期内生产关系越发单一化。印度、巴西虽然侧重于国有企业,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但又相应地实行混合经济,复制私营企业的发展,巴西还鼓励外资企业的发展。中国在80年代以后,才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前苏联、中国和印度长时间内实行基本上闭关自守的政策,没有对外开放和积极介人世界经济,使自己的工业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进行了以上共性的分析之后,接着将就几个单独的国家分析各自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十月革命”以后的前苏联,也研究过美国工业化的道路,认识到这条道路的优越性的一面,但又看到资本主义剥削的另一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渐进的工业化,需要逐步积累,逐步发展,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和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前苏联存亡的问题。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斗争,他们最终选择了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历史的实践证明,前苏联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毕竟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赶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1913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仅占40%。国内战争结束时的1920年,前苏联的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13.8%,重工业被破坏得最为严重。前苏联从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法西斯进攻前苏联,时间只不过是短短的13年多一点。就在这个短短时期内,前苏联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1940年,前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1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8.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前苏联一跃为当时世界第二位工业强国。
应该说,前苏联这种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应特殊需要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其显著缺点是,农业、轻工业的相对落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为了高速发展重工业,长期以来从农业拿得多,给得少,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整个工业从1926年到1940年增长了10倍多,而农业从1926年到1953年,仅增长了21.5%。如果考虑到耕地面积的增加及其他因素,实际上农业比过去更差,1953年的粮食总产量还低于1913年。农业的落后,不能不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因为许多轻工业的原料是来自农业。再加上,前苏联对轻工业的投资也很少,长期以来,轻工业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5%左右,最高也没有超过7%。而对重工业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均在30%左右,有时甚至高到40%。
篇3
一、1—7月轻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产值略有回落
2012年1—7月,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7813.6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半年减少0.5个百分点;7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4794.1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6月回落2.2个百分点。
(二)出口快速反弹
据海关统计,2012年1—6月,轻工累计出口额232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6%,比1—5月提高1.34个百分点。出口额排名前11位的轻工行业,除农副食品加工外,增速都比1—5月有所提升。
2012年6月,轻工月度出口额450.7亿美元,同比增长20.8%。5月轻工出口额出现快速反弹,6月轻工出口额及增速虽出现一定回落,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决定了我国轻工产品出口不会长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轻工出口走势必将有所波动。随着下半年出口额基数的提高,增速适度的回落仍属于正常。
2012年1—6月,轻工业累计外贸顺差17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6%,是全国贸易顺差总额(689.1亿美元)的2.55倍。
(三)利润增速趋稳
2012年1—6月,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80875.9亿元,同比增长16.3%;累计利税总额6876.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实现利润4486.7亿元,同比增长16.6%。2012年1—6月,轻工业效益指标继续回落。
轻工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主要原因在于综合成本上升和库存压力较大,而受供需关系变化影响,产品销售价格难以提升。在企业运行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从业人员的增长已经从2011年末的9.4%下滑到当前的1.0%。
(四)格局分化明显
轻工业具有行业门类众多、产品涉及领域广泛、企业数量庞大的特点,轻工各行业表现有所差异,行业结构存在互补。
1、食品等刚性需求行业引领发展
2012年1—7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酿酒、软饮料等刚性需求行业合计占到轻工业总产值的44.4%,增长速度也处于领先地位,家电、造纸、五金等行业产值增幅相对较小。行业表现出现分化。
2、中部地区保持高速发展
轻工业区域表现也有所不同,东部地区在轻工总产值中占比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在轻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在发展速度上实现了较大的提升,1—7月,中部的安徽、河南等省轻工业增长速度超过了20%。
二、当前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居高不下
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已经逐渐在经济运行中表现出常态化,虽然近期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工业的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下行,但与去年相比,轻工业的综合成本仍居高不下。
目前融资难、融资成本加大是削弱企业运营活力的主要问题。国家已经关注并着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1—6月,轻工规模以上企业的负债、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的增长都显现趋缓态势,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增长仍高于大型企业。
(二)库存压力较大
去年上半年轻工产品消费需求强劲,部分企业对市场走势判断过于乐观,保持了大量的生产。然而进入2012年,受国际形势影响,旺季并未如期而至,且淡季表现更淡,使得行业库存大幅增加。2012年1—6月,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4.3%,钟表、工美、缝纫机械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0%以上,并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目前,随着规模以上轻工企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减慢,库存增长也有所趋缓。但较大的库存总量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压力。
三、全年走势预测及政策建议
(一)全年走势预测
2012年,轻工业将在调整中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在政策稳定的前提下,预计2012年轻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将达到15%—17%,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9万亿元以上。
受复杂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影响,预计2012年轻工行业出口额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速与2011年相比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全年同比增幅为10%—15%。
2012年轻工业结构调整中的利润增速回落不可避免,预计全年轻工业利润总额增长在13%—15%,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仍将保持低位运行,预计全年的销售利润率将在5%左右。
(二)政策建议
1、加快实施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负
(1)恢复造纸等行业再生资源税退税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发展
随着以废纸、啤酒瓶再生资源税退税政策的取消,企业利用再生资源支出迅速扩大,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2)调整白酒消费“从量税”计征办法,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国家对白酒消费税执行从量税计征办法,对百姓消费量较大的低档白酒带来重大影响,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白酒产业高端化、奢侈化趋势明显。
(3)加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建议对农副产品加工、皮革、文体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适当减税。
轻工行业反哺农业,解决就业能力显著,建议对该类型行业给予适当税收优惠,尤其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相比于工业企业,农产品企业多承担了4个百分点的增值税税负,建议尽快调整。
(4)暂缓废旧家电回收基金征收,适当降低废旧家电回收基金的征收标准,支持正规家电企业进入回收行业
随着废旧家电回收基金的开征,家电企业在微利环境和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形势下,遭遇新一轮成本抬升,由于无法进行有效的价格传导,企业生产经营无异于雪上加霜。
篇4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轻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连续上升,到1981年首次超过50%,1982~1999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比重略低于重工业的比例,都在50%左右, 在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轻工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 我国经济实现了近20 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随之进入了调整期, GDP 增长率从最高年份的14.2 %降至1999 年7.6 %;到了1999年以后,重工业占工业比例明显上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头, 2003、2004、2005 年分别提高到9.1%、10%、10.1%。表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与上一轮经济增长相比, 这次增长起带头作用的主导产业是汽车、住宅、通讯和基础设施等行业。 这些行业拉动了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的增长,即新一轮增长中的主导产业大多数属于重化工业,中国的重化工业趋势显著。很多经济学家指出,无论从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看,还是从国际的比较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可持续性较强的新的重化工业阶段。
二、我国重化工业的特点
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的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资本有机构成高。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是一种规模经济, 能够支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重化工业属生产资料工业,它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提供生产手段和装备,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二是增长周期长。重化工业是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的产业,附加价值比较高,市场生命力比较强。三是重化工业的高关联度特征。重化工业的高产业关联特征主要表现为内部产品自我循环量较大,不仅是中间产品的最大供给者,也是中间产品的最大需求者,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产业波及效果。
另外,重化工业还有能源消耗大、规模经济及负外部性的特征。从生产环节来看,重化工业的负产品较多,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定废物较多,对环境的破坏较大。
三、重化工业对就业的影响
(一)重化工业对就业的直接影响
重化工业的显著特点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同样的投资吸引的劳动力少。刘世锦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在轻工业为主的阶段,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能安置300万人就业,而在重化工业阶段,则下降为70万,还不到轻工业阶段的1/4,这可以部分地解释近一两年经济增长较快,但就业压力很大的现象。我们统计了从1980~2005年主要年份我国第二产业资本劳动比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资本劳动比从1992年开始明显上升,体现出重化工业的特点。资本劳动比从1993年起超过1.0,以后迅速增加,资本劳动比由1992年的0.82上升到2005年的4.81,几乎上升了5倍,这是因为重化工业技术含量高,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的缘故;而且又由于资本劳动比上升的同时,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下降(见表2),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重化工业对就业的间接影响
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是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重化产业具有高关联度特点,不仅带动第二产业内部相关行业发展,而且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1.促进相关行业的就业需求
从产业整体上看,由于重化工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前后向投入产出联系效应大的特点,在加速发展重化工业的同时,会增加与重化工业关系密切的上下游产业的就业需求。
贾晓峰(2004)计算了我国主要产业的关联度系数(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重化工业前向和后向的关联系数都较大,体现了其较高的关联性。所以重化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单从重化工业本身来看,其本身所吸收的就业水平并不高,但是重化工业的高关联性,它们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上游的开采业和零部件加上制造业和下游的服务业,同时会对相关行业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表中,后向关联度系数是某个产业所使用的由各个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与该产业总产出的比重;前向关联度系数是某个产业向各个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占该产业总产出的比重。前向关联度和后向关联度大小的标准,是看其系数位是否大于或小于平均值(0.64 )。如果大于平均值,则归于大者,否则相反。表中产业名称后括号中的两个数据(a, b),前者a表示各产业向后关联度系数;后者b表示各产业前向关联度系数。而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的2000年投入产出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2.从长期看,重化工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到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足40%,而世界平均收入的国家,其三产产值比重在60%以上。同时我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消费品服务业,而信息含量高的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不足。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第三产业相比较,我国的金融业、信息及房地产业明显滞后。目前,金融保险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内部的支柱行业之一,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一般都达到了4%,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以至于我国金融保险业长期落后, 2003、2004、2005年3年金融业就业比重均为0.47%。目前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一般在10%左右,可是到2002年我国的房地产业比重仅为0.65%。
由于重化工业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中间产品比重高、产业链条长,因此重化上业的加速发展必然会对资金、原料、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及各种中介服务产生旺盛需求,这为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产业整体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过程。同时,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所以重化工业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必将促进我国就业的发展。
四、如何处理重化工业阶段的就业问题
(一)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所谓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是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扩大就业作为一个基本目标予以优先考虑, 将“就业效应”作为选择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财政投资的方向应从追求“增长效应” 转向追求“就业效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向劳动密集型项目, 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国内外经验表明, 由政府创造就业机会安置失业人员的成本大大低于给予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障。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与重工业相关联的三产服务行业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扩大就业。由于重化工业具有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周期较长、中间产品比重高、产业链较长等特点, 因此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必然对资金、原料、能源、信息等生产要素及各种中介服务产生旺盛需求, 这为现代金融业、物流及交通设施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是重化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促进重化工业发展的同时改善我国的就业形势。
(三)实施教育与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我国的就业问题既有数量方面的矛盾, 也有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当前, 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发展战略应更具预见性。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力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会带动其他新兴的相关行业或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所以,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既满足产业结构升级的顺利进行的人才需求,又缓解我国就业形势。
(四)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
重化工业的产业链条长、前后向投入产出联系效应大, 对相关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所以,可以通过积极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开发新的重化工配套产品和服务项目,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来扩大就业。
(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篇5
(大庆市肇州县双发乡经营中心,黑龙江大庆166400)
[摘要]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工业所占比重比较大,服务业所占比重非常低,这就使得在其未来发展中,要注重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工业产业,以此达到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
关键词 ]非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023
在非农业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所占比重要明显超出重工业,这与农业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现状也足以说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正处于轻工业阶段,这一阶段所带来的产值并不高,因此还需要国家加大发展力度,促进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应该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农产品原料加工企业。作为新农村发展重要举措,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1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程度已经超过了50%,大量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中,选择其他的生存道路。再加之,农业逐渐实现机械化,农业产量增加的同时,劳动时间却大为减少,所以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发展之初,并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所以待到非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调整依据的是非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产业构成来看,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城市人口显著增加,但是农村务农人员依然很多,非农业产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比较低,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比重非常低。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农村非农业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的一直以来都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迟迟都没有发展起来,正是如此,大多数农村人员都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收的劳动力人口非常少,比重非常低。农村非农业产业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基于两点:农村乡镇企业并没有集中布局,通常情况下,劳动力进厂不进城,尽管放弃了务农,但是却没有离开家乡,大部分都是就地转移,所以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化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小,因此影响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缺乏经济基础,这使得农业非产业中的第三产业一直都没有机会发展。
其次,从部门来看,农村非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依然是转换主线,工业产值每年都有所上升,尤其是运输产业与建筑产业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商贸饮食产值却有所下降,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中可以说明,农村非产业结构调整依然需要依靠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增长幅度大,而第三产业的增幅却有限。因为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历史非常短,所以从整体上讲,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并不高,即我国农村工业产业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与工业化初级阶段十分类似。
最后,我国农村非农业产业偏重于轻型结构,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轻工业所占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比较高,尽管在某一时段可能会略有下降,但是始终都超过了50%。这足以说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处于轻工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顺从这一特点。在轻工业产值中,增幅最为明显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村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是垄断政策,所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几乎都在城市中,所以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一直都没有发展起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农产品价格实行的是双轨制度,为了发展城市工业,工业企业可以低价购买农产品原料,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却需要花费比工业企业高很多的成本来购买农产品,因此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考虑到成本、运输的问题纷纷落户于农村,因此农村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2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
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所考虑的并不是自身产业发展问题,其还承担着一定的历史使命。因为我国的工业化程度与城市化程度极其不协调,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城乡分割体制,所以农村非农业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以使城乡达到一体化的程度。笔者认为,农村非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三农政策,所发展的产业应该时刻关注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通过非农业的发展,既要做到带动农业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创新,以此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站在这一高度来考虑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发展趋势有两点:一是促进城市与农村非农业产业融合,尽快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注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村企业发展,同时还需要注重农村服务业发展。其具体的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2.1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农产品加工业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有“1.5产业之称”。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尽管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对农产品的最终需求趋于下降,但对农产品的中间需求,也就是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则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首先,在产品结构上,要适应市场细分化的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着重发展潜力大、加工比重低的产品,如粮食、水果、畜牧产品等。这些农产品目前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开发潜力大。其次,在产品质量方面,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再次,在产业组织方面,要扶持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鼓励兼并、联合等产权重组,形成大中小企业并举、分工协作的产业组织结构。最后,在农产品质量方面,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走产加销一体化的道路,要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对产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的形态、成熟度、轻重、营养含量和卫生标准符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殊要求。
2.2开展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的城乡工业体系
城乡工业具有不同的优势,其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强,培养了大批人才,在管理上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农村工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其劳动力、原材料与土地都是成本较低的资源,因此,将城乡工业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扬长避短,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首先是横向分工,由于城市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土地,所以在工资与土地价格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大,而且近些年工业成本还在不断的上升,又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其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所以应当在国家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政策指引下,将加工业的规模作出适当调整,减少其生产规模,将一般加工业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至乡村,尤其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向农村扩散。城市因具有人力、资金、技术与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突出特点,所以主要发展新兴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与高技术产业。其次是纵向分工,城乡工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进行纵向分工,这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分工。在进行工业产品的生产时,其技术上要求具有高度的可分性,产业链不同或生产工艺的不同就会造成对技术与规模的要求产生差异。应当适应这一特点,对技术水平与规模经济要求不同的企业在不同产业链以及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开展专业化的分工,以此形成的垂直分工体系,不仅能够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还可以对技术水平与规模不同的企业进行优势互补。
3结论
综上所述,对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一直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牵动着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发展非农业产业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的非农业产业发展非常晚,产业结构还需要进行调整,而在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对其现有结构特点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依据特点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制定发展规划,所以笔者对其进行研究现实意义非常大。
参考文献:
[1]刁怀宏.经济类农产品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联性实证研究——以玉米为例[J].特区经济,2011(4).
篇6
1 河南省食品加工业金融支持现状
1.1 信贷资金投入食品加工业力度不断加大
截至201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325.1亿元,主要投向了房地产、轻工业、交通运输、商务服务业及能源五大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在新增轻工业贷款中,食品加工业贷款达44.92亿元,占轻工业比重达63.04%,占全省新增贷款总额的19.3%。
表1体现出2010-2012期间农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三家金融机构在食品加工行业的贷款增长状况,农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三年的年平均增幅分别是30.5%、47.6%、38.3%,这说明信贷重点向食品加工业倾斜的趋势明显,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保障。
1.2 贷款品种多样化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根据信贷政策,针对不同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制订不同的贷款品种以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
2 河南省食品加工业中的金融支持问题
2.1 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窄
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银行贷款苛刻,资本市场够不着,其资金来源以内源融资为主,有限的资金限制了企业发展。总体上,中小食品加工企业所需资金主要靠民间融资、银行贷款、自身积累,在现阶段,中小食品加工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而其他渠道融资模式尚不够成熟。
2.2 信贷资金集中于优势企业
从总体上来看,随着河南省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的资金规模也会越来越大,食品加工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总量不断增大,但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双汇、三全这些资金富裕的行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却难引银行眷顾,银行贷款旱涝不均严重制约了河南食品加工企业的均衡发展。同时,银行间为争夺有限贷款对象随意降低贷款门槛,加大了银行金融风险的隐患。
2.3 融资方式单一
贷款是中小食品加工企业解决资金需求的主要手段,在资信等级评价中,中小企业达标难。而一笔贷款从资产评估到审批结束,环节多、时间长、收费多,审批结束资金到账时,往往已过了企业发展的最佳期间,不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小、急、频的特点。
2.4 信贷时间短,难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
银行对食品加工企业发放的贷款多是一年期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简单的扩大再生产,这种贷款期限短、风险低、回收期短、效益明显,企业不能用于技术的更新和改造,不利于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长期发展。
3 改进河南省食品加工业金融支持的建议
3.1 切实可行的推进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政府牵头、鼓励引入股份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河南扩充金融服务体系。农业发展银行加强发挥自身作用,拓宽商业领域,加大对食品加工产业和涉农产业的支持力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适度下放审批权限。
3.2 创新金融工具,开发信贷品种
银行创新信贷品种,开发适合中小食品加工企业的信贷产品,同时简化审批程序,改进抵押形式,积极促进河南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3.3 调整信贷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银行在贷款对象的选择方面,要逐渐改变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局面,适当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对于那些技术先进、企业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食品加工企业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篇7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轻工业在全国各工业行业中表现较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生产总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一)2013年我国轻工业产值规模、增速与效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1―12月,轻工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16%,高于全国工业0.46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总体稳中向好。
2013年,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2种轻工主要产品中,69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家电、电池、电动自行车、食品类产品增速较快)。产量下降的产品主要是以纸、革等原料类产品和消费转型替代产品(其中,轻革、新闻纸产量降幅分别为23.7%、5.7%;家用电风扇、白炽灯泡、脚踏自行车等消费转型替代产品降幅分别为4.0%、3.55%、1.8%。
2013年,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4.89%;实现利润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1%。2013年,轻工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6.47%,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其中酿酒、饮料、日化、洗涤行业销售利润率均超过10%。2013年四季度,行业效益持续转好,全年行业亏损面收窄,行业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增速以及资产负债率较前期均有所下降,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二)我国轻工业产业结构及投资导向
2013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主要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主要轻工行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投资增速超过上年同期。
(三)我国轻工业出口状况
2013年,轻工产品出口总额5583.38亿美元,同比增长9.99%,全年月度出口增速总体呈“V”形走势。2013年二季度轻工出口表现低迷,出现了月度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情况,下半年恢复增长,从10月份起出口增幅有较大幅度回升,四季度累计出口增速已逐步恢复到10%左右。
二、轻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小、散、多”的企业组织形态。引发一系列后果: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慢、新兴行业发展不足;协作配套水平低、规模效益差、自主研发资金严重不足;在海外需求增速下降的情况下,供求矛盾来严重。
(一)自主创新能力弱
我国轻工业基础研究起步晚,科技人才缺乏,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也较为薄弱,重大工程与装备研究更是相对落后,加之,长期以来,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轻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滞后:一是我国大部分轻工企业的技术装备仍停留在90年代中期以前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差距很大(比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左右)。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太少(占轻工企业99.5%以上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没有研发中心;长期间核心技术依赖进口、很多行业专门技术和精密装备被发达国家所垄断;能源、资源消耗大,如洗衣粉我国平均消耗能源折标煤267公斤,国际水平仅118公斤,制糖企业每吨甜菜用水我国为5至6吨,国外大多数在1吨以下)。三是成果转化率低。以食品加工业为例,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科研成果转化率一般为60%―80%。四是技术上的落后状况,直接导致产品加工程度和附加值低,盈利水平差,且极易受原材料、技术购买价格的波动影响,加之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因此,难以形成企业自身积累和研发所投入。
此外,我国95%的变频空调压缩机、LED关键部件芯片、高档手表机芯等依赖进口,制浆造纸、乳制品、饮料、肉制品等行业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从国外引进。
(二)“小、散、多”的企业组织形态,分工协作程度低、规模效益差
一是轻工业行业多、跨度大。包括农副食品加工、家具、造纸、文体用品等大小45个行业。各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差异很大,关联度小,很难集中形成大的、完整、集约化程度高的主、配套行业;加之,轻工业起源于手工业和城乡集体经济(作坊式小生产),小微企业多(中小微企业占轻工企业总数高达99%,产值所占比例高达77%),“先天”缺乏有效的分工与协作,后又因部门和地方利益分割及管制放松,布点较多、重复建设较严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积重难返的“小、散、多”企业组织形态。同一种产品品牌林立,生产厂家众多。二是一些宜于规模化生产的行业,企业规模也普遍偏小。如造纸企业,全国6000多家造纸厂中,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约6000吨左右,与世界平均规模4万吨以上相差甚远。从生产集中度看, 我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25家造纸企业的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7%,比重很低。
(三)产业、产品结构转型明显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
1、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处在转型时期,以冰箱、洗衣机、彩电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的第二次消费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均已基本完成,正进入以住宅、汽车、文化教育、保险、通讯、旅游、保健、娱乐等多样化、高档次的新的消费升级阶段。
而我国轻工消费品总体供给结构还停滞在第二次消费升级阶段,能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产业转型明显滞后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总量供给过剩;二是结构性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多,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2、产品结构
20世纪80年代,由于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轻工业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迅速外延扩张。但此后,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外延扩张老路的生产供给(限于自身能力:技术基础差,盈利和积累水平低,自主研发激励不足等)却并未跟着改变。加上投融资计划体制中存在的部门和地方利益,资产存量得不到及时转移和重组,因此,供需上的结构性偏差就逐渐扩大、积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推行节能减排是轻工行业“十一五”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积极成效。造纸行业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废水排放总量没有增长,做到增产不增污。发酵行业在产量年均增长较大(20%)的情况下,主要产品的能耗和水耗都有较大幅度下降。
但是,基于目前的设备、技术和工艺水平,主要产品的能耗和水耗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难度大大增加。
三、轻工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
轻工业市场准入门槛低,中小微企业“扎堆”,为典型的大分散生产结构;同时,长期以来又“重生产,轻营销”,市场体系和销售渠道建设严重滞后;再加上技术基础差、核心技术依赖海外(“两头在外”的组装和加工型企业占相当比重)以及经济转轨时期存在的市场“条块分割”,这些情况相叠加,就形成了目前体制、机制上严重落后、问题较多、也较突出的局面。
(一)市场体系建设
近年来,轻工批发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皮革、家具、五金、家电、文体、塑料、缝制机械、制糖等专业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市场数量、营业面积逐年上升,成交额大幅增加,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物流平台(目前,全国与轻工业有关的专业市场总数预计超万家)。二是各地依托不同的特色产业带动,形成了一批上规模的轻工商品集散枢纽、进出口基地和批发辐射中心。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一些产业集群地区,一些专业市场已初步成为国际采购和贸易中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专业市场,已成为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的重要市场)。
但总的来看,轻工专业市场建设,与生产大国的现实要求)相比,仍然是“短板”(严重滞后),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国内市场体系不完善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的“条块分割”始终存在,并且其表现形式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换,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保护本地资源,限制资源流出,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主要以封锁市场为主,同时出现了利用“技术标准”壁垒保护本地商品的新手段。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加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轻工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公平竞争。
2、缺乏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
轻工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及其产权构成较为复杂(国有、私有及其他性质所有者均有)。投资主体及产权的多元化造成批发市场难以统一、前瞻性规划。由于普遍缺乏规划,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过度集中(两个类似性质的产地市场距离过近、辐射范围交叉);有的地方又过度分散。
3、经营方式原始、管理落后
轻工批发市场起源于集贸型个体化市场。虽经多年来的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总体规模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原始初创阶段,本质上没有多大提高。表现在:一是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多是对手交易(这种简单、原始的交易方式,价格难以公开,市场引导作用弱,且不便于采购商采购)。二是市场功能主要是交易功能,其他配套功能(信息、物流配送、会展、结算等)很弱。三是管理落后。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通常采取摊位租赁模式对外招商,引进批发和零售商租摊经营,对市场的管理仅是“物业管理”(能够统一收银、统一进货渠道的批发市场寥寥无几),市场上往往是名品、精品与普通品牌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混杂经营,很难让消费者放心。同时,商户本身的分散化经营、批零兼售也很难上规模、上档次。
4、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轻工产品的流通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20%―40%,而发达国家仅为9.5%―10%;我国轻工商品的库存周期为30―40天,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库存周期一般不超过10天。总体效率低、成本高。
(二)市场准入
改革开放以后,轻工业最先打破计划经济模式、率先推进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目前产品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仍存在要素大量涌入和投资快速增长的现象,市场准入制度的再次改革(由放松转变为收紧)变得非常突出。
近年来,工信部已先后制定和出台了造纸、制革、农用薄膜、食品等多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抑制轻工业过剩产能扩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但效果均不达预期。主要是目前的市场准入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
1、设置的准入条件不尽合理
从限制类条目看,有些采取质量限制。比如在家电行业中,限制达不到国家《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标准的冷藏箱、冷冻箱、冷藏冷冻箱(电冰箱、冷柜)项目;有些采取规模限制。在造纸、制革等行业的准入标准上,均过多地采取了规模标准。
2、执法监督体系尚未理顺
比如,目前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检、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近10个部门,但各个执法部门交叉管理、分段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屡见不鲜。
3、第三方机构发展滞后
在国外,第三方机构,例如协会、检测机构均在商品的市场准入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有些协会就是标准的制定者、准入的把关人。而很多大的检测机构均具有国际权威,在把好国门和国内市场大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国内的协会、检测机构实质上均没有能力担起对企业有影响力的第三方。
(三)技术创新体系
“十一五”期间,以轻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开始形成。一些大型轻工企业与高等院校、轻工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不少企业组建了围绕企业核心技术开发的研发机构,26个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建立了8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12.6%。但是,与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研转制院所科研开发与成果产出能力下降
轻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后,行业科研院所、学校下放地方,缺乏轻工科研宏观指导,科研院所实行企业化经营,相当一部分力量不搞科研,行业基础性研究、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大幅度弱化,研究队伍逐渐分散、流失,有关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落后。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带头人缺乏,尚未形成有效的高、中、初级梯次技能人才队伍。这些已经成为制约轻工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2、轻工企业仍无法担当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轻工业技术基础差,国家对轻工业的科技投入少,且投资主要侧重于轻工科技的基础研究和重大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针对具体产品品种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则主要依赖于企业的研发投入。然而,轻工行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资金有限,通常只够维持产品生产,很难挤出一部分从事研发投入。即使挤出了一部分,也因科研实力较弱,难以组织重大科研课题。甚至科研实力相对较强的轻工大型企业,组织、承担了一些重大科研课题,研究进展也往往较慢。
3、管理机制落后
轻工企业对研发的管理较薄弱,基本上仍处于技术人员自发创造型和投资驱动型相结合的较原始模式(缺乏研发的科学程序、机制、方法和习惯,研发只看成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职能,而与财务、采购和生产等部门的人员无关;研发的动力单一,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研发投入不足和管理方式落后,致使轻工业关键技术难以实现本质突破。从而造成产品品种少、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
(四)品牌建设
“十一五”期间,轻工行业品牌建设呈现出多层面创建、多行业覆盖、品牌集中度、影响力、附加值快速提升的特点。中国名牌、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多种创建形式并举,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有机结合,互动式发展。但总体而言,轻工大国与品牌小国的严重反差局面,仍无大的改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轻工企业不愿冒险,急功近利
创品牌虽能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品牌附加值,但是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成功率低。我国轻工企业由于长期擅长生产而疏于营销,尤其是缺少国际营销经验、销售渠道,因此,往往宁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而选择经营风险小、成本低、见效快、利润来源稳定又可减少复杂的市场营销管理活动的贴牌生产。在轻工行业,满足于搞贴牌加工甚至是无牌加工较普遍。只要有订单,自己有无牌子无所谓,以至有的企业产值做到几个亿,连自己的商标还没有。
2、缺乏核心技术
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是品牌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大多数轻工企业长期作为海外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主要从事产品的加工制造,虽然也积累了一些生产技术和经验,但离核心技术环节较远,对核心技术的了解和掌握较差,且缺乏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能力。此外,我国大量从事贴牌生产的轻工企业规模较小,多为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创牌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这些情况,均无疑制约、阻碍了轻工自主品牌的创建。
3、低价、无序竞争,挫伤了企业创立品牌的积极性
一是轻工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一直依靠价格取胜。产品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状况,客观上降低了创牌的实际价值。二是市场上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始终屡禁不止,中小企业维护品牌形象和利益成本高昂。三是如前所述,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保护本地市场和企业,不惜利用行政的、经济的、乃至技术手段,限制商品自由流通。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小企业品牌的区域扩展增加了许多困难。这些情况均严重挫伤了部分轻工企业创立品牌的积极性。
4、品牌认证和评定条块分割,秩序混乱,对企业创牌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目前,我国的品牌认证和评定机构多、杂且缺乏统一规范。工商局、质检局等许多政府部门及各类行业协会均有评定资格,但分割认证和评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市场上名牌数量过多且良莠不齐,与消费者实际感受反差强烈。对企业创牌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四、全面深化轻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全面深化轻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政府、市场、企业关系的理顺,也涉及产业和企业产供销各环节,投入、产出各方面。
(一)市场体系建没
1、加强轻工批发市场管理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工业消费品市场指导,增强调控市场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流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流通环境。
2、加快批发市场转型升级
轻工批发市场要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向完善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为主。特别是要在停车、仓储、展览展示、信息集散、价格形成、物流配送等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以及商场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形成功能完备、交易灵活、管理高效的新型市场。
3、加强分类引导和政策支持,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轻工批发体系
扶持发展规模较大、辐射范围较广、配送能力较强的大型专业批发企业。鼓励发展具有品牌优势的连锁化批发市场。引导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的批发市场进行整合、规模化发展;鼓励工业企业自建营销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轻工批发体系。
(二)市场准入
1、修订、完善、统一市场准入条件
如前所述,有关行业安全标准、排放污染控制、资源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准入要求还存在着缺失、简单、陈旧等问题。而且行业与行业比较,统一性差。要尽快修订、完善、统一。
2、严格市场准入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专项市场准入要求。质量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未通过准入条件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3、强化监管
质量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定期环保等准入条件不达标的生产企业名单。对达不到准入条件要求的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依法予以关闭。
(三)技术创新体系
1、建立自主创新的引导、补偿机制
针对轻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要采用综合性、强有力的财税政策,建立自主创新的引导、补偿机制,对企业自主投入进行利益补偿,让其愿意创新并有利可图。可考虑设立行业专项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自主创新与应用开发项目的贴息;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可允许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子项资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引导资金额度可以低些,项目设置多一些,投向也可分散一些;但补偿资金额度则可以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也可集中一些,以提高使用绩效。
2、建立自主创新的风险分担机制
针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不足问题,需要完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分担轻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让企业敢于创新。可考虑在行业专项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自主创新与应用开发项目的风险补贴。风险分担资金额度可以低些,项目设置多一些,投向分散一些;也可以额度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视具体情况和使用绩效而定。
3、健全、创新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针对企业创新能力弱的问题,需要健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以降低轻工企业产学研合作成本,让企业自愿推进开放创新。可考虑在行业专项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开放创新项目的补贴。合作补贴资金额度可以低些,项目设置多一些,投向也可分散一些。
(四)品牌建设
1、建立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认证和评定
工商局、质检局等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做到统一认证和评定。在此基础上,制定整体规划(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品牌梯队,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品牌培育制度)和统一扶持政策(按统一评价标准,制定有计划、有重点的扶持政策)。
2、建立自主品牌建设的引导、补偿机制
针对轻工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动力不足问题,可考虑设立行业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品牌建设项目的贴息和补偿。根据品牌建设不可能量大面广的特点,引导、补偿资金可考虑额度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而且可按不同档次的品牌标准,分批进行,以提高使用绩效。
3、建立自主品牌建设的风险分担机制
针对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差的问题,可考虑在品牌建设资金中适当安排子项资金,用于对企业冲击或突破核心技术开发项目的补贴。风险分担资金可考虑额度高些,项目设置少一些,投向集中一些,而且按不同档次的品牌标准,分批进行,以提高使用的绩效。
五、推进轻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市场体系
1、建立健全统计指标体系
推动建立轻工市场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行业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反映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2、重点推进批发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一是建立并完善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并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终端用户相连接,形成畅通的信息网络。二是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投资建设运输、配送、装卸、包装、仓储、电子计量等物流设施和设备,逐步发展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发展现代交易方式。广泛采用与现代化市场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现代交易方式和营销组织形式,加快改造传统交易方式的步伐。从传统的摊位制交易向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电子结算等现代交易方式发展。
(二)市场准入
1、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由地方政府分管工业的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场准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重大问题的组织协调、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等。
2、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工作问责
加强对市场准入的督促检查,严格工作问责,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并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完善企业的退出援助制度
企业的退出援助制度,可考虑整合“关小基金”、“淘汰落后产能基金”等相关财政支出,设立统一的企业退出扶助基金:建立鼓励性退出机制。
(三)技术创新体系
1、突破关键薄弱环节
长时间以来,轻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重要原因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中间环节薄弱,中试条件差,工程化水平低。要着力促进和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间环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化实验条件,提高成果的成熟性、配套化、工程化水平。
2、加强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是建立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二是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青年创业创新,支持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 三是构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且依靠重大科技项目、重大产业项目,为轻工企业培养和引进研发人才。
(四)品牌建设
1、加强品牌建设的基础工作
引导企业制订创牌的发展规划,建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引导企业谋划好品牌的开发、推广、运作和经营。实现自发创牌向自觉创牌转变。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支持企业培养和引进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加快质量工程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其在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
3、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篇8
一、韩国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在20世纪50年代,朝鲜爆发了南北战争,对韩国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创伤,同时也促使韩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强国梦的重要途径就是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的发展战略就定位为“增长第一、出口第一”,集中力量推进工业化。到1996年的时候,韩国工矿业产值已达到1300多亿美元,当时,韩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钢铁大国,世界第五大电子生产国,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造船大国。
进入新世纪,韩国工业的国际地位并未动摇。2004年,韩国工矿业产值达到1979亿美元。当年,粗钢产量为4752万吨,居世界第五位;汽车产量为347万辆,居世界第六位;新接造船订单量1631万标准货船吨数,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工业更是提升到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尤为迅速。
二、韩国工业经济发展历程
从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表现看,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20世纪60年代所经历的轻工业阶段。在贯彻落实第一跟第二个五年经济发展的计划时,韩国大力推进其轻功产品的加工、发展,对其自身所拥有的丰富廉价劳动力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当用进口产品代替自己生产的轻工业产品这一发展趋势饱和时,韩国及时将国内市场转向了国外,积极发展轻工业产品的出口业务,大力出口胶合板、纺织、服装等,同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为迅速进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奠定基础。
其次,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所经历的重化工业阶段。见效快、投资少的轻工产品所具备的价格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已消失殆尽,韩国及时将其产业重心调整为重工、化工工业。在这段时间里,被韩国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包括化学合成纤维、钢铁、石化、机械、汽车、造船等,促使这一系列的产业得到了异常快速的发展进步。
最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所经历的后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韩国的突出表现是其国民经济比例中工业所占据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在韩国工业的内部,发展速度越来越缓慢的是其传统的工业,由于政府的培育、支持,新型工业发展很迅速,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等愈加受到韩国的关注,促使材料工程、生物化学、电子信息等工业尤其快速地持续发展。
三、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特点
第一,工业化速度非常快。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发展来看,韩国的工业化速度堪称世界奇迹。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大约200年,日本用了100多年,而韩国仅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及时。从60年代的轻工业到70、80年代的重工业,再到90年代以来的高科技产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韩国都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同时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及时地实现了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大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大企业集团是韩国工业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最高曾超过一半以上。在对外贸易中,大企业集团更是表现出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最大的30家企业集团的年出口总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以上。
第四,产业区域分布集中。韩国工业主要集中在原首都圈和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在2000年地区制造业产值中,原首都圈占38.1%,东南沿海地区占28.1%,而西部的湖南地区仅占10.4%,光州只有1.6%。
四、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韩国工业经济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其中,产业政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韩国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及其成功实施的制度原因是提炼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经验的关键途径。同时,产业政策是一国中央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主动干预产业经济活动的各种政策的集合,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贸及外汇等调控手段的一套政策体系。因此,借助“产业政策”这一分析工具,可以全面、系统地将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为我们进一步思考韩国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提供了一个深刻的逻辑框架。
(一)从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中看韩国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因此,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分析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经验:
1.从产业结构政策中看经验
按照存在于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对一定阶段之内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以及变化趋势进行揭示,同时分析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促使产业结构的顺利发展得到保障,最终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就是产业结构政策。
通过仔细分析并研究韩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历程,了解到韩国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发生变化的轨迹,同时,也了解到其产业结构政策目标都得到了甚为理想的实现。那么,为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韩国推出了哪些具体政策和措施呢?
篇9
〔关键词〕 沿海经济带 腹地经济区 互动发展 SWOT分析
1 优势(STRENGTH)分析。
1·1 拥有一定的重工业化基础。
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是闻名中外的重化工业高度聚集区,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生产基地。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国有企业在艰难的调整和改革,其重化工业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尽管受到严峻挑战,但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辽宁依然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机械装备工业基地,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依然是全国最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其中,钢及钢材产量、石油加工能力仍占全国产量的1/5~1/6之多,其重工业和原材料产业仍然有一定的基础。
此外,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化工产业框架形成之初就是以产业关联性而打造的,即矿山能源工业冶金机械装备产业链条。
从而形成其产业互补性和关联性很强。
1·2 区域资源丰富。
1·2·1 矿产资源丰富。
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废弃盐田、盐碱地和荒滩,其中大部分尚未开发。4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3位,拥有占全国1/4的铁矿保有储量,占世界1/4的冶金辅助矿菱镁矿储量,占全省2/3的煤炭储量,超百亿m3的煤层气,储量36亿m3的油田页岩,还有储量较大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水泥石灰岩矿)等。资源禀赋成为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重化工业基地形成的基础。
1·2·2 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在地域地处土地肥沃、降雨适中,气候温和的下辽河平原,是辽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菜篮子基地,也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由于农业区紧靠密集的城市群,都市型农业特点鲜明,现代化、市场化、商品化农业较为发达,实行产业化经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2·3 水资源补给潜力较大。
沈阳经济区是全国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地区,但由于经济区背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辽东天然的“绿色水库”,每年通过已建成的大型和特大型水库———大伙房水库、观音阁水库、窝水库、清河水库、汤河水库、柴河水库等为沈阳经济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极为重要水资源供给支撑。而辽宁沿海经济带处于沿海,水资源十分丰富。
1·2·4 地理资源丰富。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毗邻黄海和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面向经济活跃的泛太平洋区域,与俄罗斯、蒙古陆路相连,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沿海经济带拥有沿海大陆岸线2290公里,占全国的1/8,宜港岸线100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线400公里。
1·2·5 教育资源丰富。
单是沈阳经济区(市区)就拥有高等学校37所,占全省(市区)高校拥有总数的56%;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255753人,占全省57%;专业技术人员数量96·9万人,占全省57%;此外, 50余年工业化进程中造就了一大批数以百万计的技术熟练工人,也是实行新型工业化的宝贵财富。
1·3 城市化程度高。
沈阳经济区作为辽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区域内城市密集。在以沈阳为中心,百公里半径内,汇集了人口超百万人口的3座特大城市(沈阳、鞍山和抚顺),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3座大城市(本溪、营口、辽阳),一座中等城市(铁岭), 7座县级市, 441个小城镇。城镇化水平高达54·2%,为全国城市化之前列。
辽宁沿海经济带共拥有6个省辖市和8个县级市,城镇化率高达58%,且与辽宁中部城市群互为支撑,辐射和带动力较强。大连市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
1·4 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密集。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共拥有5个主要港口, 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最大靠泊能力30万吨级,同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通道。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400万标箱,分布有沈山、哈大等区域干线铁路和烟大轮渡。以沈阳为中心基本形成了一环五射的现代化运输通道,沈大、沈山、丹大等多条高速公里,铁大、铁秦等输油管道,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劣势(WEAKNESS)分析。
2·1 沿海区域和腹地区域没有很好地互动发展,市场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市场分割严重。
区域内产业关联度低,各区域间,各城市间缺乏合作,各自为政,彼此在资源、产业、技术、人力、市场等方面缺乏联系。国家给予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一些优惠政策也不能实现共享,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很难体现出来,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的优势产业没有更好的实现对接,两大区域没有实现双赢。这两大区域和各个城市之间缺乏沟通合作,整个市场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相反,各大城市之间埋头发展自身经济,缺乏全局观和整体观。在组织机制和政策制定上也缺乏一个全面布局和整体构想,无法发挥沿海与腹地经济的优势,实现互动发展。
2·2 重复建设严重,区域内产业趋同。
因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至关重要,所以,为了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各地区政府纷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各地区港口开发无序,港口泊位设置不合理,一般性的中小泊位发展过剩,而专业性的深水码头相对稀缺。一些政府和企业在自身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发岸线资源,不顾已有码头,港口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一味做大做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以造船业为例,仅仅从大连北端的长兴岛到旅顺开发区这147·4公里长的海岸线和港湾上,就聚集着大连船舶重工,中远船务,韩国STX集团造船基地等多个造船厂。此外,营口市提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规划发展1万吨级以下船舶制造及甲板机械等配套产业。盘锦船舶工业园区发展5万吨级以下的各类中小型船舶修造及船舶配件产业。葫芦岛船厂作为中国军用舰艇制造基地,也兴建了第二个30万吨船坞,将造船能力提升到了500万吨。这样,辽宁6个沿海城市都在计划或是正在兴建造船、修船业。
除了各大沿海城市纷纷兴建港口,发展造船业,装备制造业,各大城市还纷纷建设高尔夫球场,大型体育馆等设施,重复建设风电,甚至有些城市还重复修建汽车站、火车站。单单葫芦岛市, 10年间就修建3个长途客运站,耗资高达1·4亿。这些重复建设都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使得区域内产业趋同明显,各城市一窝蜂的投资一个行业,造成区域内恶性竞争加剧。
2·3 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的沟通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发达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市场发展差距仍然存在,制约了一体化进程。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地方公共品投资决策和制定地方投资规划的时候,对靠近行政边界的投资没有腹地的力度大,造成行政边缘地区经济发展滞后,难以发挥经济辐射作用,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增加了政府间协商的难度和成本。分割了统一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以及优化配置。区域内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中横向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致使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大战政策时,存在矛盾和冲突。如果不加以改正的话,将会削弱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形成生产要素与经济资源地域空间配置优化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
此外,区域内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各城市各自为政,甚至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台不利于区域合作的政策,从而忽视并损害了全局利益。
各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不断。这样只强调竞争而忽略合作,就会产生“零和博弈”,即使个别城市,地区经济有所发展,可是从整个区域整体的角度来看,经济总体发展没有实现突破。
2·4 缺乏完善的筹资渠道,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和民间信贷。投资意识差,民间创业差。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民间投资融资渠道狭窄。近年来资本市场虽然发育较快,但除了短期信贷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金融信用体制不健全、中小民营企业资信等级较低和可支配的信用资源匮乏限制了银企之间的稳定合作,致使中小民营企业始终普遍存在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由于各级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再加上直接融资渠道十分狭窄,导致民间投资仍主要靠内部积累和融资。2002年我省全社会民间投资中的银行贷款仅占13·0%,其余绝大部分都是靠自我积累,滚雪球式发展。以辽阳市为例,截至到2010年5月,辽阳有142户企业缺少流动资金46·1亿元,52个项目资金缺口近50亿元,大多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成本高,企业负担重,限制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行为,使其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往往比较看好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所以投资项目很难上规模,在同行业中就缺乏竞争力,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而对于民间投资来说,缺乏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仍然存在许多限制,许多行业仍存在着严重的行政性垄断,从而为民间投资的准入设置了难以突破的“禁区”。目前,在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设置了一系列前置审批等严格的准入限制,使各类民间投资难以进入。在竞争性行业中,也存在着严重的行政性垄断。例如,电力、石油石化、铁路、民航等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部门的基本特点是自然垄断特征明显,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审批制等手段排挤系统外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进入的同时,通过指令性的方式授权行业垄断企业担任项目业主,从而构成了民营资本进入的天然屏障。再如,国家对某些特殊的公共服务贸易行业往往给予了严格的准入限制,各类民间投资往往难以进入。此外,集团过度垄断和高度保护的投资体制阻碍了民营企业投资汽车、电子、船舶等支柱产业。而对属于特殊行业的科、教、文、卫、旅游等社会服务行业,需要由地方政府颁发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一些行业甚至允许外资企业可以进入,但却排斥民营企业进入。市场准入的限制和行业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生存发展空间。据统计, 2002年我省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占59·9%,在第三产业投资中3/4又属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一、二产业仅分别占8·3%和31·8%,与非民间投资比重大体相似,带有浓重的传统经济色彩。民间投资对采掘、钢铁、石化、煤电水气、交通、城市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和科研领域涉猎很少,这些行业的民间投资仅占全部民间投资的10%。
2·5 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少。
从辽宁地区自身来看,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及技术结构确实不合理,其突出表现是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比重过小,农业基础落后,农、轻、重结构严重失衡。一般来说,重工业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产品利润率低的特点,而轻工业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见效快、产品利润率高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工业的产业优势及特点能够依靠国家计划得以保持与发挥,因为它服从于国家发展计划目标及长远利益要求,而不从属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最大化原则。但在市场经济中,它显然就远不如轻工业能尽快地适应市场竞争,获取利润最大化要求了。轻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承担着繁荣市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
可是辽宁的轻工业明显弱于重工业,占工业的份额较重工业也小很多,轻工业的增长速度也低于重工业。在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后,其工业经济增长的显著特征是“重快轻慢”,重工业增长速度高于轻工业。即使在2005年滞后,这一局面得以扭转,但相对于其他省份和区域,辽宁的轻工业仍然处于比较劣势的水平,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也很有限。
2·6 科研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
虽然依托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在机器人,纳米材料,嵌入式软件,燃料电池,非标电器网络接入,网络住宅总成,智能人机交互平台,高性能树脂合成,转基因疫苗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可是由于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造成高新企业规模不大,发展不足。以东软为例,2009年东软的年产值只有12亿元人民币,而华为,联想等企业年产值都在数百万亿元以上。
此外,缺乏品牌优势。相对于珠三角区域高科技品牌众多,辽宁地区的高新科技品牌可谓屈指可数。而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单单广东省生产的计算机就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0%,计算机主板达到86%。而辽宁的高新科技产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确是微乎其微的。
2·7 对旅游资源的包装运作不足,缺乏区域形象整体宣传力度。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背靠东北平原,拥有东三省唯一的出海口和海滩,具有非常庞大的海滨旅游资源,此外,与北京动车到达只有4小时,高速公路网络非常便捷,对于北京,天津等地的旅客来说,在地理上也十分具有优势。辽宁省内拥有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辽宁省山海秀丽、自然景观优美,历史遗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厚,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辽宁省又是44个少数民族聚集区,民族风情各异精彩,具有优越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
但是,由于对旅游资源缺乏宣传推广,辽宁省的旅游业仍然只是停留在单一层面上的观光游,旅游设施比较陈旧,服务观念有待加强,配套服务产业还不完善甚至出现空白。以2009年为例,辽宁旅游收入只有2000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省GDP的10%左右,浪费了辽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
另外,由于缺乏整体推广和宣传,其他地区尤其是南方很多游客对辽宁的印象还停留在冰雪游和民俗游,一些投资者也对辽宁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招商引资。
2·8 环境保护不足,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辽宁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很多城市过度开采挖掘煤炭、石油等资源,造成城市地质塌陷,地下水资源枯竭,再加上辽宁属于高寒地区,直接导致土壤沙化和沙尘暴。虽然在后期,各地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但是在实际执行上,仍然存在盲区和侥幸心理。在以后的开发上也可能存在这个问题,例如,锦州港的开发就间接破坏了笔架山风景区。此外,由于非法采石,沈阳市新城子石佛寺乡境内的七星山风景区也遭到严重破坏,七星山主山被挖出了4个深坑,直接导致沈阳市失去了七星山这一天然生态屏障,无法阻挡风沙,造成沈阳市春秋两季沙尘暴肆虐。另外,以绥中为源头,在环渤海的海面上非法盗采海砂,给沿海生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造成海岸线内移,海岸线受侵蚀非常严重。
原有重工业污染严重导致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但后期的恢复和治理仍然没有跟上,直接影响区域内生态平衡和城市形象。这些如果不尽快解决的话,对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都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对于整个区域的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恶果。
3 机会(OPPORTUNITY)分析。
3·1 政策的大力支持。
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国家对东北地区给予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建设项目倾斜。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
2010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第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两大经济区先后建成后,各级政府纷纷下发各种文件,给予了相应的倾斜性配套政策,给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开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也为整个东北地区的开放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3·2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各国政府纷纷调整经济政策,重塑产业结构。尤其是伴随高新技术的发展,各国的经济中心普遍转移到低耗能,高附加值,高科技环保型企业。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果牢牢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个有力契机,淘汰原有的落后产能,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环保生态产业,加快兼并重组,就可以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产业优化升级。
4 风险(THREAT)分析。
4·1 区域恶性竞争。
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和利润的有限性,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稍有不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彼此间会争夺区域内资源,尤其是各大城市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政策,会产生一些短视行为,甚至恶性竞争,对两大区域的互动发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果。
4·2 周边环境的不稳定因素。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毗邻朝鲜和韩国,但朝鲜半岛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一旦发生变动,势必会第一时间影响到距离他们最近的东北地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一的韩国,其订单必将大额减少,出口贸易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另一个主要贸易伙伴国日本。以出口贸易为主要产业结构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将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在互动发展过程中,应该正视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利用各种机遇,才能最大化地规避风险,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实现双赢。
参 考 文 献。
1.林木西。沈阳经济区的启示[J].决策, 2007,(9): 38~39
2.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辽宁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课题组, 2006
3.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纲要。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 2
4.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务院, 2009, 7
5.关于加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的若干意见。辽委发〔2007〕16号
篇10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区域产业类型划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系数的确定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联系或组合方式的体现形式。本文根据不同产业的性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强度的不同,在三次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区域产业结构划分为以下9种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其他产业,各产业内涵、主要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系数见表1。
(二)计算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根据表1的分类,把各时期不同产业类型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其产值比例进行加权求和,可以得到各期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它表示区域中一定的产业结构比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和干扰状态。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IISNE(t)表示t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Sit为第i类产业t时期的产值占当期总产值的比例,Ei为第i类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i为本文在三次产业基础上细分的9类产业,从1-9分别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其他产业,n为所分类产业的个数,本文中n的值为9。
(三)计算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随着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由某一时段中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SE表示区域中某一时段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幅度,IIISNE(t1),IIISNE(t2)分别表示t1,t2时期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当SE值大于0时,表明该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当SE值小于0时,表明该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比较IIISNE在不同时期数值的差异,就可以动态定量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四)资料基础及数据来源本文原始数据均来自1981年~2013年的《新疆统计年鉴》,其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比例由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部门产值数据计算得出。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新疆产业结构变化1.三次产业发展轨迹。1980年以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三次产业产值占新疆GDP总产值的比重如图1所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为: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的40.4%下降至2012年的17.6%,1990年~1993年这4年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幅度在2.5%左右,样本期33年间第一产业比重虽在个别年份有回升现象,但总体趋势为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在2003年之前基本稳定在35%左右,2003年以后上升速度加快,2012年第二产业比重已增加至46.4%,是三次产业中占GDP总产值比重最大的产业;第三产业产值从1980年~200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19.3%上升至2002年的最大值42.2%,在某些年份甚至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但在2002年之后开始下降,由2002年的42.2%下降至2012年的36%。总体来看,新疆产业结构经历三次重大转折,1980年~1991年呈现“一二三”结构,1995年~2003年呈现“三二一”结构,2004年之后呈现“二三一”结构,可以看出,新疆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符合佩蒂-克拉克定律。2.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发展变化轨迹。本文在三次产业结构划分的基础之上,对各产业内部结构又作了进一步细分,细分后的各产业产值占新疆GDP总产值的比重及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内部包含的四类产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呈明显优势,1980年~2012年这两类产业合计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比重在90%以上,林业和渔业产值比较稳定。在第一产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的大背景下,内部结构的变化也比较显著,总体都为下降趋势,其中种植业产值占GDP总产值的比重变化最为显著,从1980年的30.54%下降至2012年的13.39%,其次为畜牧业,从1980年的8.69%下降至2012年的3.76%,林业的下降幅度较小,从1980年的1.13%下降至2012年的0.33%,渔业产值比重有小幅的上升,从1980年的0.04%升至2012年的0.12%。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第位次没有太大变化,样本期间均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12年已成为新疆三次产业中产值比重最大的产业,其内部包含的三类产业中,重工业变化幅度最大,占GDP比重从1980年的19.25%上升至2012年的33.5%,虽然在1980年到1991年有小幅的下降,但1991年以后上升幅度明显加剧,到2012年成为本文所细分产业中占比最大的产业,轻工业占比在样本期内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80年13.65%下降至2012年的4.5%,建筑业比重在1980年~1990年稳定在7%左右,而在1990-1992年上升明显,之后逐渐稳定与8.5%左右,1998年为一个转折点,之前轻工业比重大于建筑业,之后建筑业比重超过轻工业。第三产业比重整体稳步上升,占GDP比重仅次于第二产业,本文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运输业从第三产业中单独划分出来考察,从图2中可以看出运输业占GDP比重在样本期内呈倒“U”型,最大值出现在2000年,其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第三产业占比呈上升趋势,至2012年已成为除了重工业之外占比最大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