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勘查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内部控制意识弱,财务管理状态混乱
作为我国传统的单位企业,地质勘查行业大多遵循着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的全新企业管理发展模式,这就使得企业缺乏内部控制的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极为薄弱,使得对资金的流向控制程度较为欠缺,这就使得企业的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较为严重的风险问题。此外,一些地质勘查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却欠缺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极为低下,这就导致企业出现了财务漏洞,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并没有发挥原有的积极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财务管理制度。现阶段,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制度仍旧主要是针对资金审批与会计核算而设定的,它缺乏对财务部门的宏观调控管理,这就造成过往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地质勘查企业及单位的发展需求,为单位的资金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地质勘查企业的财务部门最初并未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使得财务部门的岗位配置较为混乱,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乱象,这是极不符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的。因为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资金挪用、财务账务混乱等较为严重的风险发生。与此同时,在地质勘探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得财务部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往往年龄偏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甚至一些从业多年的会计工作人员未考取会计资格证,造成单位存在财务会计人员未持证上岗的现象出现,这也使得地质勘查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等状况,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实行高效财务管理的难度。
(四)缺乏有效的?务监督机制
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在地质勘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目前尤为欠缺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审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加以实施。再好的财务管理制度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够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制度的效用,这就需要对财务部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将财务部门的人员工作情况及财务状况及时反馈到上级部门,使企业能够对资金流向和企业的资金发展状况都有着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对财务部门形成有效地监控管理。
二、基于内部控制角度改善地质勘查行业的财务管理方法
(一)加强预算管理与控制工作
为了改善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必须对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首先,对部门预算进行合理编制。预算编制要围绕预算目标,紧扣重点任务,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实际,科学谋划各项预算安排。主要包括了业务(经营)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投资预算和资金预算。部门的预算通常情况下都需要提前一年进行预算的编著准备程序,只有对预算尽早编制,才能够对部门的预算支出进行细化工作。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董事会在预算管理中的领导和管控作用,强化预算对管理层的约束作用,保障预算目标科学合理、资源配置高效稳健;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管控,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增强各部门业务协同联动,深化业财融合,发挥全面预算对财务和业务的管控作用。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执行力度
一方面,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这是为了能够对会计的权限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所有会计的权利都被限制在工作所要求的范围之内。并且,会计管理制度必须将与会计和经济业务有关的全部财务部门的工作岗位都囊括其中,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强化执行力度。只有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层实行考核制,使其具备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对内部的管理,包括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对不相容的岗位实现岗职分离、对会计财务的工作数据进行备份整理等,从而有效控制财务混乱的现象。
(三)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考核机制
首先,必须加强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作为财务部门中核算资金数据、填写财务报表等财务工作的核心人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能力,才能够高效处理财务工作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不定时举办会计知识竞赛,鼓励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其次,建立考核机制。对财务工作人员实行奖惩制,只有让财务部门的人员具有责任紧迫感,才能够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借助先进的科技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四)健全内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防止财务部门出现数据错误、资产流失、资金挪用等财务管理漏洞,因此,必须对地质勘查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功能强化的建立健全措施,只有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使其工作发挥到监督与审计的真正效用,才能对整个财务管理工作形成完整的循环反馈机制,弥补地质勘查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隐患。
篇2
一、地质勘查公司经营特点分析
地质勘查公司,在经营业务范围方面,主要是地质矿产勘察、工程测量勘察、地质灾害防治、矿山施工、土石方及基础工程勘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地质勘查公司的这些业务范围内容,决定了地质勘查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有着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地质勘查公司经营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地质勘查公司经营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的地质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由于大量高新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要求地质勘查公司在业务开展方面的投入较高,为了确保地质勘查公司的效益收入,必须加强对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另一方面,地质勘查公司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方面,整个地质勘查行业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保障地质勘查公司在市场上的稳定有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管理。
二、地质勘查公司的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在市场风险方面,导致风险问题的方面主要是地质勘查公司盈利模式以及盈利能力方面。在地质勘查行业领域,市场环境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地质勘查公司也应该积极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果地质勘查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资格抢占大项目,地质勘查业务总量不足,则会对整个地质勘查公司经营带来严重经营风险。在战略风险方面,由于地质勘查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以及高素质人才,需要地质勘察公司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规划来制定经营发展策略。如果地质勘查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不当,很容易影响地质勘查公司在设备、技术、人员方面的投入规划,进而对整个业务造成影响。在运营风险方面,重点是在项目管理方面,风险产生的隐患主要是有的地质勘查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不规范的问题,无论是项目组织结构设置、项目财务管理、项目考核分配、业务结构还是资质合同管理等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容易造成风险问题的发生。
三、地质勘查公司风险评估与控制
(1)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流程。在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方面,首先应该选取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现阶段应用较多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风险辨识与评估流程图法、映射矩阵法、风险图谱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几种形式,在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选择上,应该根据地质勘查公司的实际情况等来选择风险评估方法。其次,在地质勘查公司的具体风险管理流程方面,应该进一步优化完善风险总体流程,按照地质勘查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建立地质勘查公司风险事件库,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风险分类,对经营管理相关风险事件以及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提高评估分析的准确性。(2)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在明确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流程以后,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纵横整合的评估方式,在风险评估范围上应该确保横向覆盖地质勘查公司的各个部门、各单位重点业务事项,纵向方面从政策、制度及执行、组织职责、人力资源、技术等各方面对风险进行分析,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地质勘查公司的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生产安全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事务风险等的识别评估,并全面深入的查摆分析风险产生原因、风险发生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从制度建设、完善管控措施、强化监督执行等方面制定应对策略,在源头上加强风险评估管控。(3)完善地质勘查公司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在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管理方案。对于地质勘查公司的战略规划风险,在风险控制方面,重点应该科学的整理分析有关的行业政策、动态信息,明确地质勘查公司的经营发展环境,妥善的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以战略目标导向引领地质勘查公司的发展。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重点是完善地质勘查公司项目组织架构,加强风险的动态管理,重点对地质勘查公司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地质勘查公司项目的整体管控力度。在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风险管控方面,一方面,应该注重根据地质勘查公司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地质勘查市场细分,并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妥善的制定地质勘查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的资源分配、合同管理、资金管控、客户管理等,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还应该加强地质勘查公司的技术创新及应用力度,积极采用各种新的地质勘查技术及装备,增强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进而强化对风险的规避应对能力。
四、结语
对于地质勘查公司来说,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应该重点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战略规划管理,加强项目动态管理风险,并注重改进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运营管理,全面地加强地质勘查公司的风向控制管理,以确保地质勘查公司经营发展的稳健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常培斌 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0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参考文献
[1]徐帅.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J].硅谷,2015,(3):252.
[2]刘军.如何避免在矿产地质勘查中的风险及诱发风险的因素[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11-112.
篇3
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建设,降低成本支出,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勘查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增产节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流失现象,为地质勘查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与预期生产目标保持一致。提高成本支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实现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的高效利用与配置,进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勘探任务。同时,合同预算价格的降低,需要在管理上寻求效益,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地质勘查行业自身发展潜力。由此可见,加强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对于地质勘查行业来说具有着实质性的作用和意义。
二、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少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看,在预算标准中,预算参数、地区差异性、取费额度以及预算方法在采用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于不同项目来说,存在不同的区域困难系数,不可确定性因素比较多,采用相同预算标准来做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无法正常完成项目。过后再重新进行预算调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被浪费,项目执行进度受到当务。同时,预算编制参数的选择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定额选择过于细化,一本预算标准沿用很多年,每年实际动态化更新尚未实现,野外施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这样不仅加剧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而且使得预算结果的可信度难以保障。(二)项目资金管理比较混乱。1.对于地质勘查专项经费来说,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无偿拨款,在管理方式中,主要采用项目实施单位自主负责制,缺少监督机制的构建[2],很难管理项目资金。首先,在地质勘查项目中,季节和施工条件严重影响着探矿工程施工的进行,存在着较多变动性因素。而且各个地质勘查单位在项目野外施工中,实行承包制,内部财务管理与野外施工管理工作没有进行紧密结合,难以判断出费用支出的合理性。此外,项目资金与实际工程质量较不契合,在资金管理监督中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而且实际找矿效果也并不理想。2.一些部门为了能够补贴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混用专项资金和项目支出资金现象经常出现,这与专款专用目标相背离。3.地质勘查项目由于支出控制力度不足,野外项目施工本身艰苦性不确定性因素过多,再加上缺少充足的人员开支费用、公用费用,造成地质勘查项目人员经费超支。其他费用与预算存在偏差,无预算超预算时有发生。(三)监督检查力度缺失。现阶段,从地质勘查行业内部控制监督与外部监督来分析,外部监督力度比较薄弱,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外部监督中的政府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而在内部监督中,部分地质勘查行业缺少内部监督机构的构建,其独立性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使内部监督呈现出流水化趋势。
三、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统一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编制。要对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标准加以统一制定,严格规范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编制,必要时要予以一定的强制性,进而保证预算编制较高的可操作性。在预算标准中,对于参数和定额的采用,要具备高度的适用性。对于不同地区和矿种来说,要不断调整和改进相应的系数,与变化莫测的市场物价指数保持一致,按照年度来进行更新。地质勘查行业要加强相同标准编制项目预算的采用,保证预算较高的可信度。(二)加大过程监督力度,强化预算控制。1.地质勘查行业要积极构建项目专项资金的跟踪管理机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与监督,项目主管部门要在各类地质勘查项目的资金使用中,发挥出自身的协调性作用。必要时可以实施监理机制。同时,项目日常质量监督、野外工作验收要与资金使用情况相契合,其差距要控制在最低程度。项目野外验收专家要在成果报告中保持着较高的参与度,做好资金决算的审计工作。2.地质勘查行业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强化预算控制,首先,要提高对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对于部门预算而言,主要围绕政府机构而展开的。要提前准备一段时间来进行预算编制,将预算进行细化,考虑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保证能够渗透到具体项目和部门之中,以防出现“重决算、轻预算”现象的出现。其次,要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在预算批复下达后,带有一定程度的法律效力。地质勘查行业要按照批复完成的预算来执行,要与预算执行所对应的需求保持一致。根据预算安排计划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编制,避免随意、盲目预算支出现象。(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想促进地质勘查项目内控目标的实现,保证内部控制水平的稳步提升,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地质勘查行业要了解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综合素养,设计科学严谨的内部授权制度、财产保全制度以及内部审计制度,为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予以强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取得良好的内部控制效果。(四)建立预算执行情况预警机制。通过地质调查项目支出的控制系统,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的应用,提高监督项目日常支出的有效性,实现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预警目标。通过预算执行情况预警机制的构建,可以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财务管理工作的预警功能。(五)开展检查监督工作。在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中,开展相应的监察监督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地质勘查行业要加强内部审计,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内审部门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确保部门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督性职能。加强先进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的应用,积极引进内部审计方法,保证较高的内部审计效率。此外,地质勘查院要善于发挥财政机构和中介机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检查监督工作的开展储备力量,保证监督检查工作结果的准确无误。(六)强化项目预算审核。在预算编制完成以后,要进行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保证预算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经过批复的预算是地质勘查项目经费执行的参考依据。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出现预算标准高套现象,确保项目预算支出结构和比例的合理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建设势在必行,可以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地质勘查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助益,推动地质勘查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朝着规范化、系统的方向发展,顺应新时期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要高度重视专项资金预算管理这一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姚桂霞,陈杨.地质勘查项目经费审计难点与管理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09):63-65.
[2]唐前章.浅析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新举措[J].科技,2016,(07):26-27.
[3]栾鹏,刘晓燕.地勘基金项目资金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5,(17):43-46.
篇4
一、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主要意义
(一)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使用企业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全面严格的进行成本核算,能够真实反映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有利于准确的核算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与收益。首先,可以分清成本超标的责任,可以实现对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具体监控,有助于落实成本考核的制度。其次,可以强化地质勘查单位的成本管理意识,使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从本职岗位出发,有效防止出现成本超标问题,从而实现了在事业体制下无法实现的高效成本管理目标。
(二)成本折旧核算优势
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成本折旧的核算更科学,更有利用在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余值。首先,采用企业化的成本折旧方法,可以减轻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资产状况。其次,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固定资产的损益情况,可以在细致的数据分析中,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实现了地质勘查单位资产合理配置的目标,对于满足地质勘查单位进行资产的优缺点分析,科学的选择筹款方式有重要意义。
(三)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使用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消除了财务管理工作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问题,方便了地质勘查单位与业务相关单位的账目往来,提高了地质勘查企业的办事效率。首先,提高了地质勘查单位抗风险能力,有效的消除了财务管理中的隐患,为地质勘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财务环境。其次,稳定的提高了地质勘查单位的盈利能力,对于促进地质勘查单位的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质勘查单位适应市场化竞争的需要和基本前提。第三,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地质勘查单位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可以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确定战略发展方向,从而找到合适的项目,助推地质勘查单位的有效发展。
二、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基本特点
(一)财务管理目标特点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有双重任务目标体系,不仅体现出地质勘查单位追求地质勘查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体现出地质勘查的经济效益。强调在财务领域反映出地质勘查工作的成本,为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和勘查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地质勘查工作价值的最大化。首先,必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地质勘查单位的日常业务活动进行全新的核算,尽可能的在当前体制下扩大收益,实现地质勘查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要通过社会化地质勘查项目来弥补公益地质勘查项目中的亏空,通过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来实现收支平衡。第三,还要通过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运行实现积累目的,为地质勘查事业发展提供必要动力支持,做到科学确定地质勘查财务管理目标。
(二)财务管理任务特点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运行,使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地质勘查单位既要承担事业单位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同时还要承担企业性质的财务管理任务,不仅要完成针对公共财政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预算编制,履行财务监督和迎接检查等任务。同时,作为企业性质的地质勘查单位要构建新财务管理模式。例如,地质勘查单位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人,必须依法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从而有效应对国家对地质勘查行业投入日益减少现实和满足社会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围绕着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筹集勘查资金,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等任务,以及进行必要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科学的进行利润分配,在真正实现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自收自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技术水平,促进地质勘查事业快速发展。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特点
信息化是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必须围绕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总趋势,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构,提高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效率,更好滿足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财务需求。首先,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对内财务管理强调在财务数据统计支撑下,实现财务成本的有效控制,切实减少不必要的财务开支,强调财务支出与收益的合理比率。其次,地质勘查单位对外财务管理要求往来账目清晰,保证财务数据如实反映收支情况,同时能够在数据信息分析基础上,实现财务资金的高效利用,全面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发挥出企业化财务管理积极作用。
三、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注意事项
(一)注重创新管理理念
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与地质勘查单位更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地质勘查单位按照企业化的方式进行有效运营,才能不断提升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好满足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需要。财务管理企业化应当从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念出发。首先,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改变过于那种单纯的记账管理模式,要在科学进行财务管理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核算,体现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作用,将财务管理企业化运营模式与地质勘查单位的需求相结合,更好的满足地质勘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其次够围绕着行业发展趋势,地质勘查市场动态,以及地质勘查单位现有技术水平,科学的配置有限的资金,实现合理调配各种资源目的,做到以市场为中心,有效解决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实现全面成本控制预算。第三,树立成本意识,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将财务管理与其它单位管理相结合,实现围绕财务数据开展科学的成本控制工作,消除地质勘查单位运转中的浪费问题,全面降低日常工作损耗。
(二)注重做好会计核算
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会计核算,实施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式,全面清晰的计算每笔地质勘查业务的收支情况,从而依靠财务会计核算,为地质勘查单位寻找现代化的工作经验,使地质勘查企业更好满足现代地质勘查需求,并且促进地质勘查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必须做好现有资产估算,在全面清算现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实现对现有资产的統一管理和科学实用,这样有助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出企业化资产流动特征。其次,采用企业化的财务核算方式,围绕着主营业务的需要,切实改变传统的不适应市场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采用新版会计制度中的科目,全面反映出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活动。第三,通过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不仅要做好具体的会计工作,而且还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在相关数据的支撑下,从财务数据中总结企业的运营得失,促进地质勘查单位快速发展。
(三)全面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意味着绩效与成本控制挂钩,只有注重地质勘查中的成本控制,才能提高地质勘查的效率,满足社会对地质勘查单位的实际需求,也只有降低地质勘查的成本,才能在同行业中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首先,树立成本核算的理念,使地质勘查单位的基层职工认识到成本的重要的意义,从而全面节省成本支出,强化员工的节约意识,切实降低管理费用与勘查费用等。其次,及时收集成本信息,在具体软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有效的节约地质勘查工作成本的方式方法,使各种野外作业,内业分析,工程计划部门等进行全面的优化改革,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绩效。第三,不断总结成本控制的有效经验,形成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这些才能发挥出财务管理企业化的真正意义。第四,形成激励性机制,以财务成本控制数据为基础,对有效节约成本的人员和部门进行必要奖励,这样才能促企业化管理方式的全面推广,使人人重视成本控制。
四、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具体措施
(一)科学界定地质勘查单位性质
为了推动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的企业化,从根本上有效贯彻落实财务管理企业化的各项制度,消除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必须清晰的确定地质勘查企业的性质。首先,真正的实现事企分开,探索地质勘查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按照市场化的经营管理规律,全面科学界定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章程,完善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企业化制度,不断提高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的水平,发挥现有人员财务人员的作用,实现优化财务管理目标。其次,落实地质勘查单位财务管理企业化的责任,由法人对国家投资进行全权负责,充分保障法人的自主经营权,从而对内部进行优化管理,对外保证以企业化的方式来运营勘查项目,实现对地质勘查项目竞标、财务支出审核、勘查业务成本核算,勘查收益计算的全面有效执行。
(二)完善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
财务管理的企业化运营,必须从地质勘查单位的内部做起,要完善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内部管控机制,坚决制止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不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制度约束力较差,地质勘查成本超标等问题,全面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首先,认真落实各部门和具体人员的财务工作职责,切实发挥所有人员的财务管理作用,实现全员参与财务管理。做到财务往来票据和佐证材料的齐全,认真执行外业食宿等支出规定,完善经手人制度,保证地质勘查的往来账目符合企业化运做程序。其次,完善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按照财务管理的岗位和职责不同,形成相互约束的监督体系,注重合理划定地质勘查单位领导的审批权限,重大财务支出事项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决定,采用利益相关人的回避制度,有效地质勘查单位人员在企业化运营中谋取私利问题。
(三)做好微观层面的把控工作
篇5
一、前言
新时期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矿业和矿产勘查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矿产勘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勘查投资不断增长。但是在我国,矿产地质勘查一直属于国家计划的工作范畴之内,一般的勘查工作经由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并组织开展和进行,相关的费用也是由国家财务划拨,上述这种情况,导致矿产地质中的相关利益责任机制变得淡化,相应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因此需要不断的探索规避地质勘查中的各种风险的方法与措施,根据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实施措施,保障矿山开采事业的长期发展和有效进步。
二、矿产地质勘查现状分析
随着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我国地质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投资方面也是阶梯性的增加,增长明显,探矿权登记空前活跃趋于调整回稳,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同步快速增长。地质找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期处于地质找矿的低谷期;随着矿业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勘查投资也逐步回暖,近年来地质找矿处于上升期;同时,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繁荣与政策利好因素叠加,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地质找矿活动空前活跃。随着钻探工作量投入的增长,矿业权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固定费用在勘查投入结构中趋于稳定,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三、矿产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
1、“探、采”的体制性障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国家投资低效、社会投资进入受阻”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的发展。
2、勘查权益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滞后,政策法规的稳定性、透明性等还不能完全满足商业性投资的要求。
3、市场发育的程度不高,矿产地质勘查要素市场不发育。矿业资本市场缺失,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的投入规模偏小;专业技术服务市场和中介组织不发育,数量少,不规范。市场主体改革滞后。国有地勘单位和国有老矿山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继续依赖于旧的运行机制,对市场信号和市场调节不灵敏。我国符合完全市场主体要求的涉勘企业并不多,大多是事企混合运行的地勘单位。
4、探矿权流转不畅。我国目前探矿权的流转不活跃,转让方式单一。商业性矿产地质勘查市场仍然是为“大而全”的国有地勘单位所垄断,缺少机制灵活、经营有进有退的中小型勘查公司和找矿人,整个矿产勘查市场缺乏活力。在矿业权融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往往作为矿产勘查风险企业的股东参与运作,并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财务等专长,一方面保证矿业权融资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又在谈判中保障了风险企业原有股东的权利。
5、地质勘查人才的缺失。
6、有的勘查单位还一直在使用比较传统的勘查技术,对于遥感、物探、化探等新方法的掌握不够深入,难以应用到勘查工作中去,这对地质勘查工作的迅速开展是不利。
7、勘点向隐伏矿、深部矿转型。我国矿产地质勘探的重点是露头矿、高品位、浅部矿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那些矿山目前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
四、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经济
风险三类。首先,市场风险就是由于预测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
长期走势的不确定性,而这些预测不确定性对矿产勘查经济效果的影
响所产生的风险。其次,技术风险即自然风险或找矿风险。我国找矿中,
由于地表矿和浅部矿多数已被探明和各种自然矿藏丰度的下降,虽然矿
点众多,但探获经济矿床的成功率只有1%~2%,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风
险也就越来越高。最后,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矿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
导致预期收益的变化,即投入和产出与期望值的背离所产生的风险。以
上三类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普遍存在于不同矿种勘查工作中的不同工作
阶段。随着工作程度的加深,各地域(成矿区带)和各矿种之间的成矿
条件和赋存形态的不同,地质勘查风险及风险系数亦存在一定的甚至
是较大的差异。
五、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应对措施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防范要综合考虑矿产地质勘查中三种风险因
素,而不是孤立的考虑一种风险,某些程度上三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是相
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是知识技术的载体,发挥人的主动性是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对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而言,人才队伍建设是资源开发技术力量的保证。降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风险,既需要工作人员发挥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也需要人力储备加强勘查者工作经验、方法等。投资者聘用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及行业相关的财经法规学专家等都是必要的。通过专业团队、专家对市场需求强度、矿质价格波动周期的分析和对投资矿产项目所在区域的政府关系、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量化分析,确保矿产地质勘查
投资的回报,最大限度的降低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
2、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
首先是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是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的分析,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上对矿床的矿化强度、规模控制和各种示矿要素进行综合提取,对找矿前景做出科学预测,对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做出评价。地质勘查项目的准确研判能够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以及进一步勘查开发的计划。其次是地质勘查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应用。矿产地质勘查只有严格遵照各环节工作的量化标准,尽量避免因为人为而产生的风险,才能进一步抑制风险的延展。因此严格按照国家勘查技术规程施工,对规避各种风险有重要意义。最后是安全操作技术流程的创新与应用。实践证明有效安全管理可以避免事故发生进而控制成本,对规避经济风险效果显著。
3、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市场化建设。
市场化意味着资源共享,要配套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地质资料共享、技术成果共享平台以规避风险。目前地质勘探单位还是以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居多,这就造成勘查行业市场化不足,大量地质资料、技术成果、地质勘探信息都掌握在少数单位手中,技术、信息、资料的垄断,不利于勘查行业资源共享和风险规避。实际上,建立国家级省级资料、技术、信息共享平台既可以避免行业重复投资,亦可以为新上项目获得规避风险的大量资源。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规范的矿产交易市场,尽可能降低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预测的不准确性。
4、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在政策方面,应规范矿业权出让和矿业开采审批制度,谨慎监管矿业投资者矿业开采进度,设置更严格的资质和行业准入门槛,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勘查力度并鼓励和拉动社会投入。避免地质勘查项目盲目上马,就要从提高矿业开采门槛和地质勘查资质门槛上下功夫。风险的源头是利益的驱动,国家应对矿业开发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强矿产开发的宏观管理,提高矿业集中度及矿业
产值。还要对地质勘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审定,保存实力雄厚的力量,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单位追逐利益而造成大的风险。另外,还应通过政策的推行以及资源宏观管理去除市场泡沫,避免矿产地质勘查盲目投资,促进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发展。
篇6
关键字: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序言
在建筑行业逐步发展的时代,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建筑施工之前对地质的勘查,排除原本地质环境的干扰因素。只有有了对建筑工程详尽的地质勘查,才能够保证建筑的长久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在这里讨论建筑工程中的地质勘查技术,希望全行业,无遗漏和失误的对建筑的地质勘查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来弥补个人对建筑工程地质勘查认识的不足,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掌握建筑区域地质的情况,并且能够找到更好的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优秀方式和优良的技术,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地质勘查工作的内容
地基勘查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勘查问题地质的类型、分布范围、成因、危害程度以及发展趋势,并且针对这样的地质提出整改的方案;第二,有沉降特点的建筑物,要对其沉降性进行计算,计算出建筑地基的变形情况的具体参数,通过计算监测出建筑物内在属性发生变形的特征;第三,要有建筑地形以及坐标的平面图纸,建筑工程需要的整平标高,所要建造的建筑的规模、结构特点、荷载、埋置深度、基础形式等等资料;第五,勘查建筑区域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勘查地下水位和水位的变化范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可能存在的水分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对建筑的腐蚀;第六,勘查建筑区域当中岩石土层所属类型、分布、深度、工程特性,在会出现季节性的冻土的建筑区域,勘查土壤的标准冻结厚度,然后评价、分析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均匀性和稳定性;第七,勘查在建筑区域范围存在的沟浜、河道、孤石、墓穴以及防空洞之类对建筑工程不利的事物,并对这些事物进行排除,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技术
2.1粉性土质液化的勘查
粉性地基土质的液化指数等级,对建筑地基的后期保护和建筑本身的稳定性都有影响,如果建筑的是高层建筑物,那么就需要采取刚性桩复合型的地基处理方法,这种方式要求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好,土质特性的研究工作十分到位,争取粉性土质的地基也能够达到安全、稳定。
2.2湿陷性黄土的勘查
这类土壤为了保证地基稳固,将湿陷性土壤转变为干固型土壤,从建筑地基开始避免建筑物的整体出现沉陷的现象,所以在建筑之前做地基的地质勘查过程中,需要对土质的覆盖面积、周边情况以及深度湿陷的种类、湿陷的等级进行勘查,得出密实度、合水率、干燥度以及湿陷指标数据,为地基施工过程提供有力的现实依据,充分的展现出地基处理措施的实效性以及适用性。
2.3水文地质的勘查
水文地质的勘查,主要针对建筑区域内,存在的地下水的一系列性质,要了解地下水所在的水层,它的补给源、排泄渠道、水位深度、变化情况,如果地下水分布较浅,有浸没或者浸湿建筑基础的可能,那么就要对水质的腐蚀程度进行测量,并且对建筑基础的防腐蚀采取一定的措施。
2.4勘查点布置和孔深
勘查点的布置,要按照规章制度,根据建筑区域地质的特点以及地质类型,进行确定,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孔深,也要考虑土壤类型、特点、土质来进行确定,还要根据建筑物对地基的具体需求。勘查点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超过三十米,当土质变化程度剧烈的情况下,可酌情适当减少勘查点之间的距离。
2.5新兴建筑地质勘查技术
建筑工程行业中,新颖的反射地震技术,能够对地质内在的影响建筑安全性的事物进行检测,能够监测出溶洞、岩体的不良地质和暗河等等。测量时,发射的密度越大,测量精确程度就越高,根据这些测量后的结果,对地质的刨面进行总结分析和定性的判断,然后结合具体的地质情况、地压因素等,详细的研究,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3.1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测量
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测量,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要单纯的认为,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就能够得到建筑地基承载力测量的正确结果。一般情况下,要通过五种测量方式相结合,得到正确的建筑地基承载力的结果。首先,要根据建筑地基的相关规定进行测量,然后根据静载荷进行试验的方法进一步细化过程,第三,由动力以及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方式勘查建筑地基可能发生的形变,第四,根据土质强度的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有针对的分类计算,第五,调查周围建筑物测量结果,加以比对进一步进行准确的分析,防止出现大的数据错误。通过综合以上五种方式,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之后,结果就要比单一的计算结果更准确,确保建筑地基的稳固。在这五种测量方法中,静载荷这种测量方法,在地质种类相对复杂、土质情况分布不均、工程庞大的情况下,设备很难满足这类大型工程的需求,因此这种测量方法有时是无法采用的。
3.2建筑地基承力与形变的内在联系
这是一个十分容易出错的环节,设计建筑的相关人员,不仅要懂得设计,还要能够分析、阅读建筑地质的勘查报告,并且能够从地质勘查报告中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阅读地质勘查报告的时候,要关注多项数据和多种情况,关注建筑物可能发生的形变、倾斜以及裂缝的情况,地基承载力的测量结果不能直接作为承载力的计算数值带入,应该结合建筑宽度和修正以后承载力设计值,得到正确的承载力结果。因此在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的报告中详细的分析带入数据的合理性,并且加入建设性意见也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目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质勘查的工作,能够找到在土质中影响建筑工程稳定的因素,并且通过这些测量的结果,对这些隐患进行排除。在建筑工程动工之前,先应用高端完善的地质勘查技术对建筑区域的各种地质特征进行勘查,将勘查的地质特征结果反馈到建筑工程当中,从建筑工程的地基开始,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为建筑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孟令军.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技术[J].江西建材,2012(1):13 - 14
篇7
[关键词]固体矿产 勘查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11-1
1固体矿产勘查的重要性
矿产资源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扮演着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的重要角色,世界各国都能通过贸易、投资等形式,实现矿产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但是全球矿产资源分布并不平衡,并且矿产资源对各国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矿产资源的竞争力度,矿产资源消费国受到供应国的外交、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发达国家都加大了矿产资源保护力度以保护本国利益。这种情况造成固体矿产资源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固体矿产资源作为实现我国工业化进程必需的能源储备,准确、快速勘探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2固体矿产勘查的现状及问题
2.1固体矿产勘查体制落后
我国现有的地质勘查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在解放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国家既是出资人和收益人,而且对矿产勘查行业管得过严、过死,这样就导致私人无论是在资产、人员、装备、机制、特别是独立融资的能力、抵抗风险的能力与市场匹配的条件差距甚远。私人投资矿产勘查行业变得举步维艰,但是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阻碍了矿产勘查的发展,不利于矿产勘查行业的扩大发展,以前的勘查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2.2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更新、更好、更准确的地质勘查技术被发现。但是我国的勘查技术人员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勘查技术,对于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还不能熟练掌握,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勘查工作中,从一定程度上使矿产勘查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极大的阻碍新的矿产矿地的发现。
2.3固体矿产勘查人才稀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矿产地质勘探投入不足,勘探地质行业一度从解放时期的繁荣景象走向衰退,很多以前的技术人员放弃地质找矿,从事其他的行业,甚至是整个勘查团队转行,造成矿产勘查人才大量流失,同时一些开设地质学的科研院校也取消了此类专业。由于地质勘查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性、这导致了地质勘查行业出现了技术人才的断层现象。地质勘查工作需要大量的实践性探索,因此对于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无法胜任。
3固体矿产勘查的质量管理措施
3.1加深矿产勘查体制改革
解放时期的矿产勘查体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规范矿产勘查市场,以矿业法为标准,以矿权管理为导向,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矿产勘查开发活动的管理,全面实行对矿权市场行政监督作用,完善市场监督机制,使市场有序地进行。此外,还应根据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通过及时的信息和合理的政策,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采取适当的调控,确保矿产资源的供需保持相对平衡。还应加强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处理能力,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勘查开发活动提供科学依据和准确的信息指导。加快矿产勘查体制的改革,使其尽快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断完善矿产勘查市场,从法规上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以及市场中探矿权和开采权的关系,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实现矿业监督活动全程化、制度化、公众化。让更多的投资方和受益方从政府转向市场,这样既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又增加市场的调控性。
3.2引进先进矿产勘查技术
先进的矿产勘查技术对整个勘查活动意义重大,引进先进的勘查技术,可以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效率和准确度。目前地质矿产勘查的先进技术主要有以卫星和雷达为技术手段的卫星遥感技术、以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信息采集为应用的物理探索技术、以化学为基础的地质分析和各种偏心提取技术、深部钻探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这就要求地质勘查人员能够熟悉操作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因此必须加强对勘查技术人员的仪器操作技术培训。
3.3大力培养矿产勘查人才
我国地质矿产勘查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对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国应该鼓励各个科研院校重点培养一批能吃苦耐劳、专业水平高的学生,来壮大矿产勘查队伍。不断加强学校和勘查企业的合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勘查活动,明确学生的专业方向,使他们走出大学后,能尽量胜任交给他们的工作,为地质勘查贡献自身力量,同时还应改善勘查人员的福利待遇。地质勘查行业一向都是环境比较恶劣、艰苦,而且在矿产勘查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这是大部分从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人员转行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勘查单位应该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管理,充分了解矿产勘查技术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难处,主动表示关心,解决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他们在矿产勘查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身心愉悦地投身到艰苦的矿产勘查工作。不断改善矿产勘查技术人员的待遇可以挽留经验丰富、技术扎实的地质勘查技术骨干,这对地质矿产勘查的开展也是意义非凡的。
3.4保护现有的矿质资源,开发深部矿等资源
对于现有的一些露头矿资源,我们要采取保护措施,不能去开采也不能去破坏;对于一些耗费大量矿资源的企业,可以鼓励他们采取其他的资源来代替矿质资源进行工作;对于一些开采率比较低的机器要及时停止机器工作,防止造成矿质资源的浪费;对于一些深部矿,隐伏矿,低品位矿的开发一定要设立一种完善的开发计划,要请一些专家学者来进行踩点。我们的开发一定要有目的,就是一定要按照特定的地方进行开采, 不能盲目的进行开采, 否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开发深部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毕竟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所以安全首先要得到保证。
4结束语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地勘单位管理的各层次和各阶段,并且受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整个地质勘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地勘单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所有勘查项目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8
在地质勘查行业运行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的勘查单位之间,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运行模式和制度,就可以称之为勘查管理的运行机制。所以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运行机制简单的看,就是规范市场、政策和市场之间的相互制约。运行机制本身就形成了对行业的规范和管理制度。在这个体系中政府的地勘部门是权威的主管部门,而行业协会、学会等行业组织和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各类市场主体就构成_r被管理的客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整个地质勘查的行业管理要素。从现行的运行机制看,国土资源部门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勘查行业的管理机关,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研究和制定相关的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技术指标、市场准入门槛等,以此保证勘查市场监督和信息服务质量,并指导两个客体的运行。省级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对本地区的地质勘查行业进行具体的监督和服务,维护地区性勘查_市场的秩序,指导当地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各地地质勘查的行业协会、学会等行业组织是政府与勘查企业之间的桥梁机构。主要负责的是促进行业规则建设,开展市场调研、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研发等,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意见。各个勘查企业则负责具体的勘查工作,为市场提供地质信息和资料,以此获得相应的利润。
2我国勘查行业运行机制的弊端
我国的地质勘查行业一直受到经济模式限制,其运行模式一直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因为国土资源的国有化和计划惟管理,导致地质勘查行业的计划经济色彩浓重。而且到了今天,一些管理和运行机制还是不能完全摆脱国有地质管理的影子,这样的管理运行机制面对市场经济时就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1)因为勘查工作的主体为事业单位,其工作主要是围绕计划进行,而且对于勘查的结果不需要负担经济责任,找矿的效果与效益没有关系。首先,勘查企业只能按照计划完成“工作”,没有盈利的能力,导致企业缺乏发展动力;其次,企业对勘查工作的资源投入逐渐减少,因为经费制度的影响,虽然是勘查成果与经费相互挂钩,但是按照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企业有固定的经费支持,“保本”的心理导致勘查资源投入减少,形成了:费用低一投入小一成果少一经费减少的恶性循环。
(2)勘查内容的界限过于分明,按照矿种进行划分管理部门,隔断了地质勘查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勘查部门的管理和支持,也使得勘查部门和企业不能融人到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与外界环境脱离导致了基层勘查单位对计划经济机制的依赖,不能向市场化迈进。
(3)国家计划对勘查机制的影响。计划性勘查指导制度,影响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进入到地方勘查部门(企业)中。首先,多年来我国的勘查工作一直由国家计划进行统一管理,公益性和商业化的勘查项目混合运作,勘查企业按照计划的为企业和市场找矿,而形成的效益与勘查企业无关,所以找矿的效率不能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排斥了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往勘查中起到的正面作用,造成了勘查和开发需求的脱节。其次,勘查企业不能自主创收也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资金占用和浪费。最后,地质勘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投资的主体较为单一,不利于市场经济对勘查行业的优化作用的发挥。
(4)在勘查中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勘查队伍,也容易造成勘查生产力与地质条件脱节,使得某些勘查单位在没有矿的区域内长期无事可做,导致效益的下降,消耗了本有的优势技术、人员、设备资源。
3地质勘查行业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
(1)从政府角度整合勘查管理部门在勘查行业运行机制的改革中,首先应当按照政府和市场向分离的原则对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必要的整合和职能调整。将政府级别的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到宏观调控的高度。而消除其对基层市场和企业的过分的干预。利用构建协调和沟通机制消勘查行业管理交叉的问题。利用职能转变将政府部门提升到宏观高度,即提高从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明确政府级部门监控的重点,从行业标准、t场规范、准入制度、监控措施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宏观管理体系,以此从第三方的角度管理勘查行业的市场环境,并可以有效的控制其发展。
(2)利用行业协会辅助执行国家调控政策行业协会和学会可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客观资料和数据,并可以从基础层面对勘查企业或者单位进行管理和指导。虽然是基层组织单位,但可以起到联络平台和与政府沟通的作用,是国家对行业管理的终端和参谋。发达经济体的行业协会都可以起到带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规范化的作用。我国对勘查行业管理中也可以借鉴此种模式。适时的指导转变行业协会学会的作用,提高其在勘查市场中的影响力,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勘查协会,并按照市场化模式制定管理规范和工作目的,以此保证行业协会和学会等起到上下沟通协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3)加快政企分离的进程勘查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主要与其深厚的计划经济背景有关,因此将勘查单位推向市场实现企业化,是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手段。政企分离是必要的步骤,而且此步骤应当加快进行。征完成政企分离的时候应当符合市场规律,即将勘查企业市场化的时候,应保证其成为市场的主体,即一面扶持一面分离,通过对原有的勘查计划的市场化运作,利用投招标的方式将“计划”项目推向市场,以此刺激勘查单位进人到市场化运行中,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以其原有的优势形成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以此实现勘查单位的市场化。
篇9
[关键词]地质工作 水工环 措施 勘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99-01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科学技术与科技生产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就使得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当前社会中实现高效化、安全化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相关部门与科研人员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1.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与常见问题探究
水工环地质工作在我国不断发展与推进的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开发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水工环工作在实践当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致使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应用环节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严重抑制了我国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通过对我国当下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解,可以明确了解到其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一是受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单一性与片面性,真正将我国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水工环项目极少,致使我国的水工环工作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并未有太多的改变,逐渐显露出管理阶段与实践操作阶段中的落后情况,严重影响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二是国内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地质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从我国政府机关的完善层次上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了解到,水工环地质人才梯度不完善,往往会严重影响我国整体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2]。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都存在严重缺乏先进人才资源的情况,这一情况直接导致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能单纯的依靠老一代的人员,严重缺乏新生力量,在工作调度与新老更替的过程中,会直接导致当前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严重影响我国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是随着我国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深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阻碍我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因素之一。我国疆域广阔,矿产资源与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极为丰富,通过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可以为我国创造出极大的财富,帮助我国更快的实现经济总体发展。但由于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时间较短,在实践开采矿物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浪费与污染,长此以往,致使我国生态环境在长期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受到了严重污染,导致河流、土地等生态环境在当下社会中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污染与灾害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严重抑制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阻碍了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
2.加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在水工环地质工作当中运用新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改善与优化过程中,科研人员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展开研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的实际应用到水工环地质工作当中,以此实现高效化、安全化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三维可视化技术具体指的是三维虚拟模块与空间数据模块结合应用的一种图像处理与编辑技术,在实践应用环节广泛利用了现有的物理力学、医学影像、生命科学与数学分析等尖端领域,结合RS与GIS技术,直接利用地质数据进行三维肢体建模的一种计算机系统[3]。在我国当下的水环地质工作中,这种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极大节省地质勘查的工作时间,改善传统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节约了地质勘查的经济耗损,直观、清楚的为工作人员带来分辨率较高的水工环地质图像,帮助工作人员实现更为高效化的地质勘查工作,如图2-1所示。?
2.2 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改革
针对我国传统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相应的改善与优化过程中,科研人员与地质勘查管理人员应通过不断地探究与分析,积极促进我国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进行改革,对传统单一化、片面化的工作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制定更加符合我国地质特点与环境因素的地质勘查技术,帮助我国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最优化发展。
通过对我国地质特点及地质开发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流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技术流程转变为以地质观测为主、地下水及地下资源观测为辅的综合性地质勘探工作。在实践工作中,首先应对钻孔静止水位位置进行测量,并且需要抽取钻孔区域的样水进行试验,进行简易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测,有效判定区域内矿产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储量。同时,还需要进行钻孔岩芯工程的地质编录工作,依次作为参考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将长期观测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且对钻井区域内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合水质数据分析,计算出钻井区域内的岩矿石放射性程度,通过采集实验,实现区域内气象资料的收集,综合多种勘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正确判断。
2.3 促进我国地质行业进行改革
针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帮助我国地质行业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我国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促进我国地质行业进行改革,解决这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在进行行业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促使传统水工环地质工作与我国市场相融合,实现行业结构与发展模式的优化与改进。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改革内容进行学习,帮助我国构建更加符合我国市场的地质资源勘查工作,使水工环地质工作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为我国发掘出更多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我国今后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进行系统性的革新,改变传统的运作模式,优化生产方式,使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能够更加适应我国的经济市场,帮助我国社会实现更加快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进出.新型技术实际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先进意义[J].信息技术教育,2013,12(09):23-24.
篇10
1.1勘察技术不完善
要进行有效的煤炭地质勘查需要运用高科技、高精准、高标准的勘察设备和技术,需要掌握高效的钻井技术和测井工作方法,以贵州盘县平关平迤煤矿的地质勘查为例,都需要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完成现场测井数据的实时采集、监视和记录,这些都需要高精度的科学仪器和设备。我国对于煤炭地质勘查的技术掌握还不能做到科学完备,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可供建井的精查储量严重不足,对于地质勘查的设备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普遍比较落后。近几年由于许多新能源的不断发展,煤炭行业多年不景气,又由于煤炭地质勘探受多方面问题的制约,投入和产出不能达到一个均衡状态,所以许多企业都放弃了对煤炭勘查的投资。这样更加不利于对煤炭地质勘查的发展,虽然国家加强了对煤炭资源发展突出重视,但煤炭地质勘探的技术和设备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1.2对矿业权的获得较难
虽然我国已经推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扶持和支持煤炭地质的勘察,但由于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煤炭资源的开采的权责界线区分不清。导致不能有效利用各方的意见不能在勘察技术上进行创新。尤其我国规定矿业权的获取一般采用有偿的方式,国家对采矿业和和煤炭资源有较强的控制和管理。关于煤炭的有效资源和资源可靠的矿权都高度掌握在中央政府的手里并暂停了对煤炭矿业权的登记。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管理我国的煤炭资源,但却不利于一些新兴煤炭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他们很难获取煤炭资源的矿业权,只能采用招标的方式,所以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经济实力弱,经营的实际规模较小和国有大型企业很难形成竞争力。这也是制约煤炭地质勘查的重要方面。
1.3煤炭地质勘查队伍能力不足
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对于煤炭地质的勘察都需要高素质、高专业特性的技术型人才来实现,所以煤炭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变得尤其重要,但是从我国现今所掌握的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许多高等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许多学生都局限在应试教育的传统中,不能深入实际的进行社会实践,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所以造成在后期的实际工作中不能适应高精度地勘察工作。另一个现象就是,对于煤炭资源的勘察需要勘察队伍具备不怕脏累、不惧酷寒的精神,这样会使很多从事煤炭地质勘探的从业人员要远离家乡到艰苦的环境中去,所以有时会造成人才的供给不足,从而缺乏优秀的人才资源。并且进行煤炭地质的勘查的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勘探和调查、分析、报告。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对煤炭地质勘查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今却还存在着一些队伍为了应付工作,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勘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煤炭地质勘查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有效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煤炭地质勘探的研究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如何有效应对煤炭地质勘查的问题
2.1建立行之有效的煤炭资源勘察协调机制
煤炭资源的勘察需要集结各方面的努力,国家和政府应该有效发挥其对煤炭资源开发的管理职能。明确权利和职责分工,不断提升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并通过其管理职能进行宏观调控,避免市场的盲目、无序的竞争而损害煤炭地质勘查的工作。但是我们所说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并不是忽视市场的作用,要想有效的实施煤炭地质勘探工作还需要加强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市场化。将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发挥市场在竞争中的独特优势。真正做到勘探单位的企业化、勘探行为的市场化、勘探资金的社会化以及勘探成果的资本化。
2.2加强对煤炭地质勘查的整体规划
对于煤炭地质的勘查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有效的探测和规划。需要不断的分析和研究煤炭地质勘查整体布局。我们分别从大的国家层面和小的煤炭地质勘查的实际工作中来进行分析。首先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指国家对整个煤炭地质勘探的统一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规划区。在规划区的范围外,一律不准不经允许就无序随意进行勘探,实行勘探规划区的准入制度。不断地加强煤炭地质勘查的资格认证制度。有效制约和控制煤炭资源无序勘察。从小的方面则是指对煤炭地质的勘察任务和工作量进行有效的规划,比如要对当地的地质状况、煤层厚度、煤层的稳定程度、矿区水文地质特点、钻井方法和技术运用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和规划,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勘察规划策略做好勘探方法研究和工程的布局。
2.3加强煤炭地质勘查队伍的建设
人才仍然是各个行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撑,关于煤炭的地质勘查更需要具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素质人才。从国家的总体层面上来看对于煤炭地质勘查的队伍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国家对中央企业的管理,使我国煤炭地质勘查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具有实际的国际竞争力,要不断地扩大煤炭地质勘查的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有效借鉴国外对于煤炭地质勘探的丰富经验,积极的吸引外资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自身的优势,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的勘察质量和水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