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牛盾表示,数万年来,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努力提供足够的农产品,足够的营养,同时又要保证生态环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尽管人类做了如此大的努力,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00年,世界上有8亿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制定了一个千年发展计划,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能使世界上饥饿和半饥饿的人口减半,但时至今日,这一数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10亿。
牛盾表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很多国家的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气候变化问题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工业化国家用大量的粮食和植物油来生产生物能源,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供给;还有浪费粮食等不当行为。
“在我来看,当前世界粮食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不平衡,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极大不平衡,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粮食消费水平的极大不平衡。”牛盾说。
“中国政府参加这次世博会,目的就是要向世界介绍,在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怎样把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说。
篇2
由此,人们一直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关注。而在城镇化浪潮之下,粮食安全的问题始终是上至国家下至百姓都息息相关并深为关切的问题。
到海外种粮去?
“GRAIN”,一个旨在关注农民利益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非政府组织的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农田购买目标地主要在非洲,但现在已经扩大到东欧、拉美和亚洲。
其1月份的一份的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0.7%~1.75%的农田已经由本土向外转手。由于可耕地减少和人口膨胀,中国一直是最积极的海外农田买家。中国消耗全球五分之一的粮食,却只有全球9%的耕地。
2012年12月14日,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2011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净减 少49万亩,耕地净减少势头得到控制,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这是继2009年和2010年后,全国耕地面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18.24亿亩以上”。排除对基层上报数据真实性的考察,这些数据显示,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的。
“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一是产量增长不大,但消费年年增长,粮食的工业化、能源化、饲料化则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趋势。二是粮食缺乏日益严重,缺乏地区进一步扩大。三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粮食的金融化进一步明显,热钱炒作粮食,和用粮食重塑美元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大了粮食安全的风险。四是粮食贸易量和库存量减少,价格逐渐进入上升通道。”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雅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王雅鹏指出,从国内看,尽管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但粮食安全依旧不乐观。具体表现有,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国际粮源依存度加大。饲料粮缺口很大,逐年增加,缺口很大。大豆和食用油缺口很大,每年进口5000万到6000万吨的大豆及300万到400万吨的食用油。如果用国内耕地生产上述产品,则粮食安全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工业化和城镇化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且也吸纳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推动粮食消费量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人口增长、饲料化、工业化、能源化。
实际上,上述项目只是我国业已存在的众多“海外种粮”项目之一。早在2008年,就有国内媒体报道“海外种粮”或成为农业部推动的一项长期战略。当时,农业部已经部署中国五大国有农垦集团对应中亚、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南美洲五个投资地区。从战略层面而言,到海外种粮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耕地资源和人口不成比例,有一定的供需缺口,又要保证耕地红线不被突破,那么到海外种粮就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另一方面,农业领域的合作也有利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开展多方位的合作。比如非洲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土地资源,而由于管理不善,只有14%得到耕种,发展潜力很大。不少非洲国家也非常欢迎引进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开发耕地资源。而由于“海外种粮”面临一定的外交、贸易、安全乃至国际舆论的问题,国家层面的综合性战略规划和统筹协调则不可或缺。
谁来种粮?
中国社科院于今年年初发表的2012年度《城乡一体化蓝皮书》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已逐步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解决明天‘谁来种地’‘谁来种粮’已是当务之急”。
1995年,全国农村有11.6%的劳动力外出在不同领域就业,为平均每村94个劳动力。而2006年,全国平均每个村外出劳动力为277.7个劳动力,外出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而目前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也是基层农村缺乏劳动力的写照之一。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少是老弱妇幼人员,造成农业主题弱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部分地区即使有现代化的农机推广项目,却因为无人可操作、无人会操作而难以推行。
有农业专家早前指出,“国际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高。因此,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业人员素养的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和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以浙江省为例,该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中,50岁以上的占到53%,30岁以下的仅有6%;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71%,大专以上的仅有1100人,占0.1%。
一方面是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广大乡村仅剩下留守的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另一方面是在耕地不断减少、农村劳动力紧缺的情况下,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需求继而增加的对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这俨然成了当下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悖论”。综合我国城镇化率预测,到 2020年将新增城镇人口1.6亿,加上已经进入城市但户口仍在农村的人口,预计将有 3 亿多人口进城,届时农村劳动力紧缺问题必将更加紧张。另外,作为大量农民进城的连带影响之一,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学界的争论和民间的热议。而与此同时,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各种不同形式的土地置换操作。其间既有顺利实施的,也有强拆事件频发的。解决谁来种粮的问题着实影响范围甚广,任重道远。
“首先,要保证农业的土地供给。一方面要遏制城市盲目扩张,乱占耕地,努力避免大量土地撂荒,另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其次,在粮食科技方面要大力推动创新,从培育良种到农业生产机械化等,都需要科技进步来推动。最后,农产品产销渠道一定要保证畅通,避免农产品滞销或者价格过低给广大农民带来损失,粮食保护政策也一定要落到实处,使惠农政策真正惠及辛勤种粮的广大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王雅鹏说。
城镇化VS粮食安全
城镇化是我国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在城镇化工程中,粮食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总理就多次指出处理好二者间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时候都要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这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很快,城市数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今天的657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今天的19683个,城镇化人口从1.7亿增加到6.9亿,这一过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因非农化而走出农业和粮食生产,使我国的粮食生产供给遇到了严重挑战。与此同时,农民的市民化,所消耗的粮食又不断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中国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粮食消费量增加100亿斤。一个农民转变为一个市民之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变化等导致增加粮食消费80~100斤。城镇化过程中的粮食供给需求的反向运动,使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的背景下,仍然净进口粮食7748万吨,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很多地区出现了耕地资源规模大幅减少、耕地资源浪费及质量严重退化等现象。耕地资源的减少,有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城镇化和灾害毁损四个方面的原因。城镇化是仅次于生态退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既有对非农建设用地合理需求扩大的原因,也有盲目圈地、乱批滥占耕地等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耕地资源更加短缺的现状已形成。1996 年,我国耕地总量为 19.51 亿亩,2008年降至 18.26 亿亩,下降 1.25 亿亩。
而为了应对这一现状,我国一直在积极采取多种应对措施。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种粮补贴,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这“四项补贴”从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28亿元。尤其是农资综合直补水平大幅度提高,2012年补贴规模达到了1078亿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民因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担。2004~2011年间,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年均增长速度已达27.8%,不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政的支持力度。
18亿亩耕地红线的未来
中国目前有14亿左右的人口,以18亿亩耕地为底线的话,人均耕地是1.2亩多。中国目前的粮食平均亩产是320公斤左右,按此计算,1.2亩人均耕地的粮食平均产量就是380公斤左右。有研究表明,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明显的界限,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够基本满足目前的食品消费需要。可见18亿亩应当是中国现阶段耕地保有量的下限。少于此,则粮食安全要出问题。尽管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种子的不断改良等因素,粮食单产可望有所提高,但同时,人口总量也会继续增长,粮食单产的提高将被人口的增长抵消,粮食安全始终不容乐观,所以18亿亩的红线被视作不可突破的粮食安全的底线。
总理曾指出,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是关键。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项基本国策。
然而,具体到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可否突破这一问题上,学者和专家的意见却不尽一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曾多次指出,保卫粮食安全的“战争一定不能输”,尽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高峰期,筑路造房都需要用地,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万万突破不得。对此,经济学者茅于轼则认为,18亿亩红线是不必要的,取消土地改变用途的强制性限制,让市场发挥作用。不但能够保证粮食安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实际上,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可否突破的争论一直存在也一直非常激烈。更复杂的还在于相关土地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问题、少数官员的腐败问题、户籍和城市化进程等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和变化,都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各种不可忽视的影响。
篇3
粮食问题是民生之本,牵一发动全身,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国际粮食大环境剧烈变化,确保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报告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要做到警钟长鸣”,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高度,制订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0),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粮食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也为我县粮食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县粮食购、供、销、监管实际,开展下一步粮食工作做出了指引。
一、我县粮食行业基本情况及变革历程
(一)粮食行政管理情况。*年前粮食局属“政企合一”的一级局,隶属政府组成部门,职工人数29人。*年县级体制改革,粮食局行政管理职能划并贸易局,贸易局内设粮食局,原粮食局更名为粮贸总公司,职工25人,其中行政编制12人,*0年职工减为9人。*年县级机构改革,粮食局合并发展计划局,在发展计划局中设“经贸流通与粮食管理股”。*年5月粮食局单独办公,核定编制8人,领导职数一正一副,目前设有“三股一室”,现实有人数9人。
*年5月26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实施,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和对市场主体准入资格审核的职能,进一步明确了粮食局的行政职责。
(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从*年开始,我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分两块进行,对4户商业性经营企业(粮油加工厂、粮贸宾馆、粮油议价公司、粮贸钢铁厂)实行终止解散改革,至*年底4家企业共安置职工79人,其中解除劳动合同25人,退休职工交付托管46人,一次性安置供养人员8人。其次是政策性经营的粟源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逐步实行减员分流改革,历年来自愿办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41人,办理提前退休50人,公司职工人数从*0年末的364人减至*年底的242人,其中退休职工111人,供养人员47人,在职82人。
*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16号)文件,省州也分别于*年、*年制定《*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文件的通知》(云政发〔*〕176号)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楚政发〔*〕7号)等文件作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要求对粮食企业进行全员改制,彻底打破国有人员身份,所有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年8月**县人民政府以武政复(*)29号文件批准了公司的改革实施方案,**县粮食局积极争取改制资金和各方支持,至*年10月底,协商签订了123名退休职工的托管协议,与61名在职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与49名供养人员签订了一次性供养协议,人员身份全部置换完成。
*年10月**县人民政府以武政复(*)14号文件批复成立新的**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公司于*年11月5日成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告一段落,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机制体制被全面打破。**县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是粮食企业改制后全县唯一的一户国有粮食购销、收储企业,承担各级储备粮的收储、全县救灾粮、农村低保粮、军队用粮的调供任务,通过面向社会招考,现有人员11人。
二、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回顾十年改革改制之路,虽充满艰难险阻,但在粮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执行国家政策,做出巨大牺牲,基本做到平稳改制;始终得到县委、政府和州粮食局的大力帮助和指导;始终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协助,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优惠政策,真心为粮食系统职工谋福利;历届粮食局领导班子及干部始终身体力行,亲自参与改革,化解各种矛盾,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总结成绩有以下三点:
(一)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化解矛盾,做好稳定工作。
(二)始终坚持改革发展并重,以变革求发展,以发展促变革,在变革中始终做到保证我县粮食安全不放松。
(三)始终保持良好的机关工作作风,历届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一心为公,保障了改革改制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粮食行政管理体制经多次撤并分合,人员减少,经费不足,与新时期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要求存在差距,体制机制上存在不适应的地方,许多工作仅能应付日常业务和事务,粮食执法、社会粮食供求平衡统计调查及社会粮食监管检查工作开展存在滞后。
(二)原购销公司改制后所欠的养老保险及123名退休职工的托管费合计270万元尚无资金缴纳,还需各方努力,尽快筹集资金缴纳;
(三)困扰粮食系统的一些遗留问题还未完全处理,新的问题又在酝酿,上访问题不断出现,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积极协调解决。
(四)由于受长期粮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粮食企业人员及其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还有较大差距。国有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在改革改制后正常经营时间较短,抗御经营风险能力弱,企业做大做强能力不足,企业制度化存在差距,阻碍企业发展的困难还比较多。
(五)仓储功能低,管理水平落后,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现有仓储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所建,仓储方面的管理手段也是几十年一贯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仓储设施(包括仓库)无法改造,必要的设备(机械通风设备、环流熏蒸设备、电子测温设备、粮食入库整理和输送机械设备等)不足,适应现代管理水平要求的仓储功能发挥和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迫在眉睫。
四、建议及采取的措施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清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坚定做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20):“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党的*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进了报告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要做到警钟长鸣”,把粮食安全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高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加强领导,为搞好粮食工作创造了条件,所以,全县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充分认识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搞好粮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定搞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以“三牢记,五争先”和“确保我县粮食安全”为主题,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创新管理体制。
(二)牢固树立“三大观念”,确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思维。
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应清楚认识现在的粮食行业管理和粮食企业经营上存在着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找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模式所局限,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清醒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要善于总结成绩,更要善于学习新的观念和方法,要敢于打破旧的观念,树立不创新就没有出路的观点,以科学发展观指引粮食工作。
2、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切实转变职能,履行职责,搞好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粮食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流程,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依法管粮,依法行政。积极转变粮食行政职能,做好全社会粮食服务工作,变管理为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3、以人为本的观念。粮食系统下岗职工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矛盾焦点集中,在处理各项工作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处理好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才能谋发展。
(三)抓住重点,解决好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几项突出问题。
1、多方协调,着力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力求将矛盾化解于基层。一年来,共接待来访案件14件,经粮食局多方协调,正积极解决白伦、李健、李洪彬、腾何民等人事问题。妥善解决了改制企业患癌症职工黄雨馨身份及医疗费用问题,使其基本生活及医疗费用得到保障。安排专人负责清理*0年粮食系统职工集资建房未办证遗留问题,积极与土地、城建部门协调,截止去年底已办理25户房产及土地证,其它户数因涉及多占住房正在清理中。积极解决落实了陈家延多年上访的住房问题。积极筹措资金归还了差欠吴祥工程款19.5万元。积极调处高桥等四处土地四至界限纠纷问题。加强与国土局协调,积极依法处理了环州他贞粮点土地纠纷问题。下一步积极向县委、政府汇报,加强与人事部门协调,制定方案,积极化解托管费用和养老保险欠款问题。继续清理粮食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化解矛盾,做到妥善解决。
2、抓好新组建企业经营管理,确保企业发展壮大。理顺企业经营机制,在*,*年连续两年实现盈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主营业务经营,做好粮食价格趋势变动分析,把握好粮源。同时积极开拓市场,跳出粮食发展粮食行业,充分利用国有粮食仓储优势,资金优势和规模优势,寻找利润增长点,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竞争力。
3、争取支持,加大投入,做好粮食仓储设施的功能提升。在*年粮食局投入100万进行仓储设施提升的基础上,为推进公司持续发展,09年提出了仓储功能、粮食植物油仓储功能、粮油批复交易市场功能提升项目,力争在“*”期末,在全县形成以市场为平台、以储备为重点、购销为中心的相辅相成的基础设施体系。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给粮食企业物流建设新上项目带来的契机,推进公司基础设施,夯实公司发展的硬件基础。
4、严格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我县粮食安全。必须贯彻落实以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按照“确保粮食安全”,“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落实好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好相关考核、奖惩和问责制度。加强储备粮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县储备粮管理办法》。力争做到储备粮管理法制化,轮换运作科学化。完善地方粮食应急预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粮食物流为载体,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运行规范的开放、竞争、效率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
(四)建立粮食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粮食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体制机制是推进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实践、科学管理的原则,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影响粮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打破影响粮食工作科学发展的障阻,积极构建富有时代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相互衔接配套、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
1、转变机关作风,构建依法行政,依法管粮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职责,建立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和加强执法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落实四项制度,建立透明、高效、廉洁的行政职能部门。加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贯彻力度,提高依法管粮的水平。深入开展粮食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
篇4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协议;多哈农业谈判;发展中国家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54—05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界定,粮食安全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取足够、安全和有营养的粮食,以维持其积极、健康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在国家层面,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和进口能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虽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始终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有足够的粮食可以供给那些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但由于粮食产量的分布不均以及进口能力的限制,许多国家仍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生产的粮食基本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严重依赖粮食进口和粮食援助。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显示,1998—2000年间,世界上大约有8.4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其中有7.99亿位于发展中国家。而到了2010年,全球饥饿人口总数上升到9.25亿,其中98%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饥饿人口的比例平均高达16%,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农业维持生计。因此,粮食安全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二、WTO《农业协议》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
(一)《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的分类管理规则事实上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设置了双重标准
国内支持是指政府通过各种国内政策,以农民和农业为扶持对象所进行的各种财政支出措施,包括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直接支持以及其他补贴形式在内的国内保护措施。其政策目标是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保障农民收入。由于许多国内支持妨碍了自由贸易,《农业协议》对于国内支持措施的总体思想是进行削减。根据国内支持对贸易的扭曲程度,《农业协议》将其分为“黄箱”、“绿箱”和“蓝箱”,并对不同的支持实施不同的规则。
“黄箱”支持是指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措施。按照《农业协议》的规定,需要以1986—1988年(基期)国内支持的年均水平为基础,进行综合支持总量(AMS)的削减。其中,发达国家在6年内平均削减AMS的20%,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平均削减AMS的13%。如果AMS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则不需要纳入AMS的计算和削减,其中发达国家的微量允许水平为5%,发展中国家的为10%。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成员方在基期内没有采取“黄箱”支持,它以后也不能采用,除非在微量允许的标准之下。而那些在基期内采取了“黄箱”支持的成员方,除需履行削减义务外,仍然可以对农业维持相当程度的补贴。事实上,长期以来能对国内农业提供巨额补贴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AMS很低,甚至为零或负数。因此,《农业协议》实际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使用“黄箱”支持的权利,从而制约了其选择有利于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由于AMS的削减承诺并不彻底,实际上也给发达国家预留了巨大的农业补贴空间,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仍会产生较大扭曲作用。
“绿箱”支持指的是对贸易没有扭曲作用、对生产没有影响,或只有最小限度的扭曲作用和影响的国内支持措施,免予削减义务。它包括与生产脱钩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收入安全网计划、作物保险计划等。虽然这些支持和农产品价格并不直接相关,但却为农民提供了额外收入,从而间接地补贴了农业生产正如OECD所指出的那样,任何影响生产者财产、资金流动和对风险态度的支付转移都会间接影响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比市场更多的支持。实际上,国内支持措施不可能完全与生产和贸易无关,并因此具有非扭曲性。因此,“绿箱”支持仍对生产和贸易存在一定的扭曲作用,但“最小限度的扭曲作用和影响”的底线是什么,《农业协议》并没有确立任何判断标准,导致“绿箱”政策的范围失之过宽,面临不断被滥用的危险。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为规避AMS的削减承诺,经常将“黄箱”支持转化为“绿箱”支持。据统计,在1986—1988年至1995—1998年之间,OECD国家的“黄箱”支持下降,但“绿箱”支持却翻了两倍。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施“绿箱”支持远远超出了其技术、财政和管理的能力,所以实际上“绿箱”支持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发达国家的生产者。
“蓝箱”支持是价格支持的特例(“黄箱”支持的一种),是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美国和欧盟最后妥协的结果。它允许根据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政府制定的目标价格之间的差额对生产者予以补贴,实际上是变相地承认了扭曲生产和贸易的国内支持政策的合法性。尽管这些支持不能用于扩大生产,受限于固定的面积和产量或牲畜头数或确定的基期水平,但是它仍然违反了自由贸易原则,并且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歧视。根据《农业协议》第6.5条的规定,“蓝箱”支持只有在符合限产要求的前提下才免于削减,即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或享受补贴的产品不超过基期(1986—1988年)平均生产水平的85%,或按固定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补贴。由于固定的面积和产量、牲畜头数、基期水平由“蓝箱”支持国来确定,因此这赋予了它们执行该政策额外的灵活性。依据“蓝箱”支持,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计划下实施的补偿支付免除削减承诺,美国的差价支付计划也得到豁免。
实际上,“蓝箱”支持并未起到限制生产的作用,无法避免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效应。理论上尽管所有WTO成员都能使用“蓝箱”支持,但由于其只能在限产计划下适用,而发展中国家多数面临农业生产的不足,因此,该规定是为发达国家量身定做的。
《农业协议》关于国内支持的分类管理规则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设置了双重标准,它为发达国家保留了充裕的政策空间,而发展中国家却无法利用“黄箱”和“蓝箱”支持,也无财力去填充“绿箱”,因此缺少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充足政策空间。
(二)《农业协议》关于出口竞争的安排实际上允许发达国家倾销粮食,易致使部分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削弱
出口竞争规则主要涉及到如何减少农产品的出口补贴。所谓“出口补贴”是指依出口实绩而给予的补贴,与国内支持相比,它对贸易的扭曲更加直接、严重,且更易产生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因此,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中出口补贴成为谈判的焦点,最终达成的妥协方案确立了两项基本准则:凡在基期内(1986—1988年)未对农产品提供补贴者,今后也不得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凡在基期内已对农产品提供补贴者,今后可继续对相关产品进行出口补贴,但补贴支出和受补贴产品应在基期水平的基础上作一定比例的削减。
事实上,农产品出口补贴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在WTO成立之初的135个成员中,只有25个成员有权使用出口补贴,其中欧盟、美国、瑞士、挪威四个OECD成员1995—1999年间对农产品的补贴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98.9%。因此,该准则意味着发达国家可继续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只要其执行削减承诺,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产品提供出口补贴的权利却受限。
基于出口补贴的减让承诺,发达国家的确在实施期内减少了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然而,出口竞争纪律的不健全同时又为发达国家规避出口补贴义务提供了契机。《农业协议》第10.4条要求提供国际粮食援助的成员方保证粮食援助与商业性农产品出口无直接或间接关联,并以赠与方式进行。但该规定往往因不具操作性而被成员方忽视。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借粮食援助之名大量倾销剩余食品,据统计,美国有近一半的面粉通过粮食援助的方式出口。同时,出口信贷也因缺乏相应纪律约束,而被发达国家用来规避出口补贴义务。美国是出口信贷的最大使用者,年提供信贷达30亿美元。因此,《农业协议》关于出口竞争的纪律未能对发达国家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形成有效约束。
《农业协议》关于出口补贴的安排实际上允许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倾销,这必然导致部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萎缩,外汇收入下降,粮食生产、进口能力也相应遭到削弱,从而使其粮食安全受到更大的威胁。
(三)《农业协议》的市场准入规则实际上并没有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
市场准入规则规定了WTO成员国如何向外国农产品开放的有关措施。关税化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一个核心措施,旨在建立农产品市场的“单一关税制度”,即把各种非关税措施转化为保护程度相等的关税措施。尽管关税化后贸易保护程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但这有助于增加贸易保护的透明度。执行关税化的关键是进行关税等值的计算。然而,各国在折算过程中尽可能选用对自己有利的价格数据,极力扩大一些敏感产品的关税等值水平,加上计算关税等值的基期(1986—1988年)内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差额达到最高值,因此,一些国家实际计算出的等值从价关税率高达百分之几百,大大提高了原有保护程度。不少学者将这一过程斥为“肮脏的关税化”。利用这一过程,发达国家在维持其高关税保护水平的前提下实现了政策转变,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历了结构调整计划,其关税等值大多为负值,因此只能选择使用“上限约束”的方式约束关税。实际上,关税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毫无意义,它最终沦为发达国家提高约束关税的一种工具,这难免会削弱关税减让的价值。
关税化后,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问题就转化成关税减让的问题。根据《农业协议》,成员方必须约束所有关税,并在约束税率的基础上进行关税减让。但是减让承诺只限于所有农产品平均关税,并非针对每一产品的关税减让。这就使得各国对进口数量多或本国生产的农产品保持高关税税率,而对一些本国不生产的产品降低关税。选择性的关税削减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关税高峰。发达国家利用关税高峰阻碍发展中国家主要粮食产品的出口,也利用关税减让的机会,提高原材料的关税削减比例,压缩加工产品的削减比例,通过关税升级压制发展中国家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进而影响其产业升级。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由于一些成员在实施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方面存在困难,《农业协议》允许其保留某些产品的非关税措施,但这些产品必须实行关税配额制度。各成员方应以相对较低的关税进口一定数量(配额)的农产品,确保有效市场准入不受侵蚀。然而,《农业协议》对于配额的管理和分配至今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则。因此,成员方对于贸易配额的管理拥有较大的自。利用这种自,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参照以往的进口构成情况,将配额分配给传统供应商,以延续特定国家之间过去存在的特惠贸易安排,这种配额管理模式明显具有歧视性,发展中国家因此被排除在特惠安排之外,一些对其具有重要出口利益的产品也被征收高关税。事实上,关税配额制度在改善市场准入方面并未发挥有效作用,反而弱化了最低限度的市场准入。
为避免关税化的结果可能使原先受非关税措施保护的国内农产品直接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及过量进口的冲击,《农业协议》规定了关税化的例外条款——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SSG),即在特定产品进口数量大增,或进口价格跌至规定水平时,成员方可以征收一定的附加关税,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按照《农业协议》第5条规定,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的农产品必须经历关税化过程。由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进行关税化,因此失去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利。加之该措施适用的技术门槛高,导致即使有权使用该措施的发展中国家也不能频繁地对其加以利用。2003年行动援助报告指出,在允许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的6072项关税税目中,67.2%适用于发达国家,31.8%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一份WTO刊物统计数据也显示,在1995—2008年有权使用SSG的22个发展中国家之中,仅有6个国家实际援用。
通过肮脏的关税化、选择性的关税削减、弱化最低限度的市场准入、战略性的使用特殊保障措施等手段,发达国家极力规避市场准人的义务,因此《农业协议》市场准入规则实际上并没有打开发达国家的市场,反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更加开放。这严重削弱了关税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农业协议》确立的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市场准入规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它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出口补贴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粮食倾销,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逐步开放国内粮食市场;它为发达国家的国内支持保留了充裕的空间,却令发展中国家与农业补贴失之交臂。这造成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公平竞争合法化,严重地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因此,现行的《农业协议》很难有效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多哈农业谈判不能从根本上考虑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一)多哈农业谈判期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
鉴于现有农产品制度安排的不公平性及南北国家在农业竞争力上的悬殊,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多哈农业谈判,争取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
在提案、磋商阶段,发展中国家均强调农业对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粮食安全,他们认为有必要保护本国粮食生产,给予国内农业政策充足的空间和灵活性。为保护本地的粮食生产和农民生计,发展中国家建议终止蓝箱,改革或移除绿箱,并取消出口补贴。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承认贸易是一种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粮食进口国。但贸易带来的进口激增也会影响进口国国内主要粮食的生产,影响农村发展和减贫。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农产品特别保障机制(SSM),取代只能由发达国家适用的特殊保障措施。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尤其强调特殊和差别待遇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扩大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古巴等11国提出的“发展箱”以及印度提出的“粮食安全箱”包含了所有特殊和差别待遇的灵活性。
古巴等11国提出的“发展箱”要求,发展中国家有权以积极列举的方式指定何种农产品受《农业协议》规则的约束;允许发展中国家重新评估并调整关税水平,以应对廉价进口产品的冲击,保障粮食安全;OECD国家应大幅降低现行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给予发展中国家国内支持方面的灵活性,包括将其微量支持水平提高到20%;禁止发达国家继续援用特殊保障条款,但该条款应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禁止所有形式的倾销,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各种出口补贴应立即取消。之后,印度又提出了“粮食安全箱”,要求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一切与保障粮食安全、农村发展、就业和反贫困有关的国内支持措施应免于任何形式的削减;发展中国家对农业关键性投入所提供的补贴应具有灵活性,给予低收入和资源贫乏农民的具体产品支持应免于综合削减;允许发展中国家保留适当水平的关税限制,免于提供任何形式的最低市场准入;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有权采取一种有别于特殊保障措施的独立可行的特殊保障机制。无论“发展箱”还是“粮食安全箱”均着眼于:在不公平的世界贸易体系中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空间,为贫困人口的粮食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二)《框架协议》未能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
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并未引起发达国家足够的重视。以美国为代表主张农业贸易自由化的国家认为,自由贸易将稳定全球市场价格,同时增加贸易收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购买力,从而有助于粮食安全,因此自由贸易和市场导向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路径。以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农业保护主义势力则主张一个理想的国际框架应充分考虑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粮食安全的需要,以此作为延缓贸易自由化,推行农业保护主义的借口。立场的分歧,导致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僵持不下,几经周折,最终达成一项《农业谈判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框架协议》虽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照顾了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关切,但同时也使许多焦点问题被淡化或模糊化处理。其中,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就未能得到充分的考虑。
在国内支持方面,《框架协议》关于削减模式的选择、政策箱的改革维持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1)削减模式的选择。《框架协议》要求按照分层公式对所有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OTDS)进行实质性削减,总量削减和分项削减同时进行,即不仅要对OTDS进行分层削减,还要分别对“黄箱”、微量允许进行单独削减,并对“蓝箱”进行封顶,但是,《框架协议》规定的削减基础是约束水平或被允许水平,而不是现有的实际支持水平,削减后的支持水平通常比现有的支持水平要高。即使按照以后达成的削减幅度将分层公式适用于每项具体的削减步骤之中,削减的只是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的水分,并不能达到实质削减的目的。(2)政策箱的改革。《框架协议》规定对“黄箱”政策进行实质性削减,同时改革“蓝箱”政策。但从“蓝箱”的内容来看,框架协议显然有意使发达国家运用“蓝箱”政策代替“黄箱”政策。《框架协议》规定“蓝箱”支持按农业总产值的5%进行封顶,将“蓝箱”标准从原来的“限产”扩大到“不对生产进行要求”。这一变革扩大了“蓝箱”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发达国家使用“蓝箱”支持的空间。由此,具有AMS削减义务的高补贴国家,可以通过“箱间转移”(从“黄箱”移到“蓝箱”)来调整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规避削减义务,如美国,其AMS承诺水平为191亿美元,2001年实际使用量为144.13亿美元,比较接近承诺水平。但是,目前美国农业总产值在2000亿美元左右,按5%的封顶要求,美国将有100亿美元的“蓝箱”使用空间。这意味着如果取消蓝箱的“限产”要求,美国只需将一部分措施从“黄箱”转入“蓝箱”便可大大缓解削减压力,甚至可以不作任何削减。这样,美国《2002年农业法案》的反周期补贴便能顺利的从“黄箱”转向“蓝箱”。
在出口竞争方面,框架协议关于削减日期的模糊规定为发达国家继续进行出口补贴提供机会。《框架协议》指出:成员同意制定一个详细的削减模式,以保证在一个可信的终止日期前,平行削减所有形式的出口补贴措施。削减日期待定意味着发达国家可以继续维持高额的出口补贴、出口信贷或保险计划,同时也拥有充足的时间将“出口补贴”向“蓝箱”和“绿箱”转化。《农业协议》出口竞争纪律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消极影响将继续存在。
在市场准入方面,《框架协议》对敏感产品的定位,特殊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的模糊规定未从根本上考虑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1)敏感产品。《框架协议》关于敏感产品的概念允许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继续对某些产品提供保护,只要每种产品的市场准入通过关税配额承诺和关税削减得到改进。“敏感产品”是欧盟和十国集团为使其部分维持高关税的敏感产品少做减让而提出的概念,旨在维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出口利益的农产品高关税,这必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出口。(2)特殊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框架协议》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粮食安全、生计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指定特殊数量产品作为特殊产品,这些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活待遇。同时,《框架协议》也要求制定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仅供发展中国家使用。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发展中国家使用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措施的有限能力,特殊和差别待遇在其市场准入领域的重要性。但是,在特殊产品问题上,《框架协议》的文字相当模糊,几乎所有的实质性问题都被留到下一阶段解决,对如何特适用殊保障机制也没有任何详细规定。
(三)后《框架协议》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关注的分歧依然严重
《框架协议》指出,农业对于发展中成员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必须能够实行支持其发展目标、扶贫战略、粮食安全以及生计关注的农业政策。该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后《框架协议》阶段更为艰难的具体模式谈判。然而,后续谈判过程中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在农业补贴、农业关税等核心问题上依然各执一词,让拖延了10年之久的多哈回合谈判悬而未决,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
在OTDS的削减幅度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始终无法达成一致。面临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削减OTDS的要求,美国和欧盟一直消极回避。从农业补贴的规模看,欧盟农业补贴为600亿欧元,美国为482亿美元,根据2008年7月谈判案文欧盟应该削减75%—85%,美国应该削减66%—73%。但欧盟目前仅许诺削减70%。由于欧盟从总体上讲处于农产品进口入超的局面,且农产品出口的大部分是欧盟各国间的贸易,因此其并未成为众矢之的。美国虽然同意削减至150亿美元,即削减69%,进入了谈判案文的削减范围,但美国2001—2005年实际农业补贴平均为170亿美元,2006年为110亿美元,2007年又下降为90亿美元,因此,印度和巴西认为美国削减的幅度远远不够,要求其必须削减到108亿美元、至少削减到121亿美元即削减75%以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关于农业补贴的对峙成为具体模式谈判阶段的主要阻力。
在农产品的特殊保障机制的适用条件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僵持不下。特殊保障机制是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发展中国家可以动用这个在农业领域的防御性政策工具,在进口产品数量激增或进口产品价格锐减的情况下,提高关税壁垒,保障农民的生存、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由超过40多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33国集团是特别保障机制最积极的捍卫者。他们主张在农产品进口量超过正常年份的5%、10%和30%并造成国内价格下跌时,就可采取追加不同比例关税的特殊保障措施,而且程序应简单、易行。美国等粮食出口国则坚持只有当某种农产品进口突然增至40%以上时,“受害国”才能启动特别保障机制,提高关税。最终,美国以必须界定该机制使用的合法性和防止滥用为由,没有作出让步,导致2008年谈判破裂。
谈判破裂后,农业委员会又组织多次谈判,但没有带来任何实质性进展。2011年伊始,农业委员会主席沃克(David Walker)提出预计在年终结束谈判。然而谈判的进展并不乐观,WTO大使们一致认为,各项议题在年内不太可能达成一致。目前,为挽救多哈,代表们选择了分阶段完成的妥协方案,其中农业问题被列为“慢速通道”。综观十多年的多哈农业谈判,尽管发达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关于粮食安全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而发达国家的削减承诺很大意义上是空头支票。可以预测,多哈农业谈判不可能从根本上考虑发展中国家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
四、结论与启示
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WTO《农业协议》却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空间。为改变这一现象,发展中国家利用多哈农业谈判,积极阐明粮食安全立场,争取农业政策空间,以保护国内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历经十年的“发展回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关注。因此,《农业协议》及多哈农业谈判最多仅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外部环境。如果多边贸易体制不能与国内政策很好地衔接,或者没有附以相应的国内政策激励,发展中国家从农业贸易自由化中获取的利益有限。从这一点来看,国内政策的调整才是最重要的。
篇5
一、因果关系
【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 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 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 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 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⑥①③④⑤ B. ②⑤⑥①④③
C. ⑤②⑥③①④ D. ⑤⑥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通读全段我们会发现本段主要谈论保障食品安全,法律监管对食品安全更重要。由⑥句的“因此”可以看出,此句与前文构成因果关系。前文应谈打击违法的重要性,后文为具体措施。由②中“威胁”可知与⑥成因果关系,⑤起领起作用,紧接首句;③①④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再强化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最终达到“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结果。
【例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
① 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 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 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 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 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 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 ④⑥②⑤③① B. ④⑤③⑥①②
C. ⑤①⑥④③② D. ⑤④③⑥②①
【答案】B
【解析】首句提出我国重视粮食安全的原因,④⑤是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做法,③⑥①②是结果。其中①②又是③⑥的结果。
二、递进关系
【例3】(2010年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
① 并使之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② 让互联网把上海世博会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③ 开创性地推出了“网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④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
⑤ 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
⑥ 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
A. ④⑥⑤③②① B. ④②⑤⑥①③
C. ⑤④③①②⑥ D. ⑤③④⑥②①
【答案】D
【解析】⑤是时间状语,应接在主语之后,③是中心句,紧随其后。由④“利用” ⑥“实现” ②“变成”这几个词可以看出④⑥②是层层推进的关系;由②“变成永不落幕的世博会”与①“成为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可知两句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关系。
【例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________
① 吸收现代文明
② 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③ 继承传统价值
④ 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 以母语教育为本
A. ⑤③①④② B. ⑤③④②①
C. ④②⑤①③ D. ④②①⑤③
【答案】A
【解析】根据提供的句子,③①句之间存在先后逻辑关系,④②句之间存在递进逻辑关系,均不能割裂,故可排除B、C、D选项。
三、转折关系
【例5】(2010年全国卷Ⅱ)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 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 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 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答案】B
【解析】首先通读文句,可知本语段大意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由④中的“然而”表转折,可知本语段大概分成两层意思。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事理关系,分别写了“征服自然“与”天人合一“两种观点。内容上看③后接⑥,①紧接⑤,由尾句“也”可知,①⑤在④后,②与首句关系最紧密,放在最前,故选B。
【例6】下面语句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可见把一切社会现象硬塞到“阶级观点”的框子里,会得出多么荒唐的结论!
② 比如说“美”吧,不同的阶级当然有不同的审美观。
③ 阶级社会里的现象,也并非都是阶级斗争的现象。
④ 然而不同的阶级有时也有共同的美。
⑤ 再如语言,那是没有阶级性的,已有公论。
⑥ 过去封建皇帝、皇后休憩的园林,今天不是成了劳动人民游览的场所,并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吗?
A. ①②④⑥⑤③ B. ③②④⑥⑤①
C. ①⑥②④③⑤ D. ③②⑤①⑥④
【答案】B
【解析】纵观语段,④中“然而”表转折,内容上看只能与②构成转折关系,故放②后。⑥具体列举了这种“共同的美”,应放在④后。②④⑥可排除C、D。⑤句在⑥基础上在进一步举例,③提出观点,放段首。①中“可见”可知是总结句,应放段尾。
四、总分关系
【例7】(2008年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 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 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 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 ⑤③①④② B. ⑤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⑤① D. ④②③①⑤
【答案】B
【解析】纵观语段,本段按照先总后分的关系,⑤是总说,③①是分说。由②中“此后”可知紧接①句,④在②后。
【例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 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 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 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 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⑥ 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 ①⑥②④⑤③ B. ①⑥④②③⑤
C. ④①⑥②⑤③ D. ④②①⑥⑤③
【答案】C
【解析】先通读语段,了解材料大概信息,④谈及科学与艺术,是总说,应放在最先。①⑥是“分说”的部分;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 ,所以, 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 ,后阐明“科学家” ,因此①紧跟④; 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 “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
小结:排序类试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需要考生多角度地寻找解题的切入口。首先要揣摩语段的语义,理清语段要表达的主要信息。其次分析语段中的关联词及语句间的事理逻辑关系,如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因到果,转折或递进等等。一个语段的语句之间可能存在多种语义关联,在做题时要把准确握语句之间的关系,找准其中最明显的一点作为突破口,觅迹寻踪,找出最正确的语句顺序。
篇6
【关键词】农业经济 农民增收 现代化农业
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最近几年,粮价、菜价、肉价成了媒体和居民关注的焦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也就是食品消费占家庭开支的比重,在2008年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37.9%,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43.7%,这个比重仍然很高,这也是农产品涨价对于通货膨胀的贡献率比较大、比较显著的基本原因。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了,但是农业的重要性并没有下降,它同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
粮食安全问题也提醒我们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粮食危机是最近几年国际上的热门话题,西方的政客和学者热衷于将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归咎于中国。我国一直在努力保证口粮的自我供给,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需求的增加,导致粮食进口量不断攀升,对发达国家低价农产品的依赖加大。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要求,以实现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工业原料的供给、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提高农业竞争力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等目的。而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的必然和迫切。
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1、 农产品产量增速无法满足需求量的增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水产品、畜牧类产品的需求正逐步提高,这些产品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但国内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限制了粮食产量的增幅。中国截至2008年末的耕地面积为1.217亿公顷,低于2001年的1.271亿公顷。尽管我国的粮食连续七年增长,而且出口也收到了限制,畜牧业生产的减少也减少了对饲料粮的需求,同时发改委还出台了政策限制利用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生物原料。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缺口仍然存在,就是因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是持续的、刚性的、不可逆的。无论气候适宜与否,农民积极性高低与否,对于粮食、棉花等食品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
2、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过低
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过低,一方面使得农民转种其他经济作物,粮食产量更加减少,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无法满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民的收入同城镇相比差距加大。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约为3.4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7%。从90年代以来,农业领域出现容纳劳动力连续下降的趋势,从1990―1999年平均每年下降0.83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拉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有进城择业的强烈冲动,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表1、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项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8
纯收入 686.31 1577.74 2253.42 3254.93 4140.36 4760.62
农业收入
(所占比重) 344.59 799.44 833.93 1097.71 1303.76 1426.96
50.21% 50.67% 37.00% 33.72% 31.49% 29.97%
工资性收入 138.80 353.70 702.30 1174.53 1596.22 1853.73
家庭经营纯收入 518.55 1125.79 1427.27 1844.53 2193.67 2435.5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相关数据整理。
3、农业污染严重
我国的农业污染主要有两个污染源,一个是化肥污染。由于我国过去主要依靠土地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来获得农业经济的增长,而化肥是土地增产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化肥的使用量是世界首位,2002年全世界化肥使用总量为1.42亿吨,我国为4339.5万吨,约占世界总用量的30%。但是由于我国粗放的施肥方式,每年施用到农田中的化肥能够被植物有效利用的部分很少,剩余的养分则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另一个污染源,就是农药。我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近十年来,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基本上稳定在23万吨左右(有效成分)。但是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不足30%。
三、问题的成因
1、 土地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耕地面积变少。
耕地面积变少的原因是近几年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土地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因而土地价格不断飙升。地方政府每把一亩土地由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用地,就意味地方GDP的增长以及土地出让金的获得。2006年全国官方统计,地方政府通过把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低价进高价出,净赚了2000多亿。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是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巨大的。这个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
2、 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剪刀差再度扩大。
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实行,提高农产品价格,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加快。在1994和1996年,国家先后两次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产品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剪刀差”一度缩小。但在1996年以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幅度小于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使的剪刀差再度扩大。
3、 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教育程度低。
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扩大耕种面积和自然资源的投入量来实现的。中国农业的要素投入比率中,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的比率越来越高,由1952年的0.6吨/公顷,到1978年的58.9吨/公顷,再到2008年的335.3吨/公顷。也就是说,粮食的增产主要依靠的是以化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但化肥的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当达到一定的用量时,单产水平不会再有提升,要想有所提升就要用到生物科技。但我国农业的科技投入占整个GDP的0.5%,低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水平是2%-3%。而且农业科技很大一部分是周期长、投入大,这就更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且农民的教育程度低,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四、如何转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
1、 政府必须制定政策来防止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
中央政府的目标是保证18亿亩农田,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但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则是如何把地方经济搞上去,农民的主要目标则是不断的提高收入。这就需要中央政府进行政策上的引导。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控制地方政府的卖地积极性,其实随着土地价格的提升,地方政府的卖地积极性必然是无法消除,那不如转换思路,国家除了保证18亿亩农田的底线之外,还应规定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所得的收益,必须投入到农业中。这样及解决了财政上的问题,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2、增加农民收入。
(1)金融融资支持
有时候,新的技术无法被农民采用是因为他们没有低成本的贷款。若国家对采用新技术或者高质量的种子进行农业生产,可以提供低成本的贷款,那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将有巨大的帮助。新技术或种子被农民采用则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减少污染。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农民收入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为农业提供有效的金融融资服务即面临着风险大的困难,所以风险的分摊机制是很重要的。
(2)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如果只生产和出售原材料,农民的收入是无法提高的,只有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对其进行深加工,扩展农业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以开创出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产业,促使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及加工的方式不断的发展。在拓展农业产业链的过程中,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3、加大科技投入,培养高素质农民
机械化仅仅是科学和技术的一个方面,农业科学和技术包含更加广阔的方面,比如种植方法,农用化肥的施用方法,适当的应用新品种的种子,肥料的作用必须与其成本相当等。现代的农业都是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的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确定后再做出生产的最优决策,才能改变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式,改变农业生产、贸易方式,进而改变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向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则有助于科技更广泛、正确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山 宋洪远 李惠安.调整结构•创新体制•发展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
篇7
奶牛工业饲料产量占反刍动物工业饲料总产量的95%近年来,在中部四省反刍动物规模化养殖中,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最高,而肉牛特别是肉羊多以散养等较小规模化养殖为主。因此,奶牛工业饲料产量较大,约占中部四省反刍动物工业饲料总产量的90%,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更在95%以上。反刍动物工业饲料呈区域分布中部四省反刍动物工业饲料的分布与这些省的牛、羊养殖优势产区和养殖水平密切相关。反刍动物工业饲料的产量与反刍动物的养殖数量特别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奶牛养殖数量高度相关。就中部四省而言,反刍动物工业饲料产量主要集中在河南。就各省而言,在河南主要集中在沿黄奶业示范带和豫东、豫西南奶源基地“一带两片”奶业优势区域内;在湖北主要集中在宜黄高速公路沿线城郊奶牛产业带内;在湖南主要集中在城步县各村、南山牧场、望城县和长沙县内;在江西主要集中在赣中与赣南地区。今后随着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将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预计反刍动物工业饲料的产区也将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反刍动物工业饲料依然弱势近年来,尽管中部四省反刍动物生产的快速发展与饲料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双向拉动了这些省份反刍动物饲料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目前这些省份反刍动物的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不高,对工业饲料的依赖程度仍较弱,使得反刍动物工业饲料在整个饲料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成为工业饲料中最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为:①现阶段中部四省的反刍动物饲料(即便是奶牛饲料)主要依靠作物秸秆和少量的天然牧草。而精饲料中主要的能量饲料玉米越来越紧张。专用蛋白质饲料缺口越来越大,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短缺。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随着中部四省反刍动物的发展,对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需求将更加明显。②饲料搭配不合理、组成不科学。在反刍动物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70%左右,因而饲料转化率成为影响反刍动物养殖效益的关键因子。有些地区完全放牧,有些地区只喂秸秆,有些地区精料占总饲料的比例高达70%~75%,导致饲料转化率低,产品质量差,如牛奶固形物含量[1]低,经济效益差,如每千克标准乳生产成本[1]增加。我国反刍动物饲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粗饲料方面,发达国家以优质苜蓿干草为主,消化率高,而中部四省反刍动物粗饲料(即便是奶牛粗饲料)基本上停留在玉米秸秆、稻草等低质粗饲料上。奶牛营养的不平衡与饲养管理的不科学多方作用造成奶牛蹄病、营养性代谢疾病(如酮病)与繁殖疾病(如产后瘫痪)频发,降低了奶牛的利用年限,影响了奶牛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只有通过改善饲养管理、供给平衡的营养尤其要确保优质粗饲料的供应来预防。③TMR饲喂技术普及率低。随着中部四省奶牛养殖标准建设的实施,部分牛场已实施TMR饲喂技术,但由于受机械成本高、饲养规模小与粗饲料品种复杂的限制,加之TMR制作、饲喂技术的培训未跟上,目前TMR饲喂技术只在少数大型奶牛场使用。④行业步入高成本时代,企业整合加速。“三鹿奶粉”事件等奶产品安全问题使全社会关注奶牛及相关饲料行业,也使相关企业家们的“安全、环保”生产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中部四省饲料生产形势虽然存在区域性差异,但总体形势基本一致,表现为畜产品价格低迷,原料(主要的如玉米、豆粕、鱼粉等)价格波动(螺旋式上升)频繁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导致成本上升,行业已步入高成本时代。饲料产量同比增长,企业利润下滑,大型企业发展良好,小型企业非常艰难、数量减少。企业规模经营优势明显,资源整合加强。反刍动物工业饲料生产的巨大潜力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发达国家,牛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第一位,一般比重为18%~28%,荷兰高达35%。在畜牧业发达国家,牛奶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例都较高,法、美、德三国在30%~40%之间,荷兰超过50%,而我国目前牛奶产值仅占畜牧业产值的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足2%。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70%以上的农耕地面积用于种植饲料作物,其中80%是人工牧草,20%为饲料谷物,粮食作物只占15%左右,经济作物占10%;60%的农户种草养(奶)牛。然而,我国中部四省的耕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其实,中部四省的草场资源比北方更丰富。目前除荒坡荒地的牧草资源得到低效利用外,耕地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粮草轮作、套种)还没有形成,若通过改良耕牛(含水牛)发展奶业,必能促进牧草资源的高效利用,农民获得效益后,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产牧草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优化中部四省的种植业结构,促进种植业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转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有利于畜产品结构调整在现代农业国家的畜产品结构中,肉类(其中猪肉约占80%)和奶类产量的比例为1∶2,我国仅为1∶0.4,而中部四省则更低至1∶0.04。这个比例极不合理。奶的饲料报酬最高,在欧美及大洋洲等奶业发达国家,奶业产值一般都占到畜牧业产值的1/3左右。我国居民每天人均蛋白质的摄入量为76g,来自奶类产品的蛋白质仅有1.5g,而发达国家高达15g。有利于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奶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发展奶业可促使种植业劳动力向养殖业转移,进而向食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减少农业人口。饲料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将进一步推动反刍动物饲料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饲料市场竞争加剧,猪、禽饲料市场相对饱和,利润率不断下滑,而饲料原料价格却持续攀升,饲料企业经营步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反刍动物饲料以其较高的利润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而受到饲料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饲料企业纷纷调整产品结构,把反刍动物饲料生产作为企业新的重要的增长点。反刍动物饲料生产竞争态势的形成,将直接促进中部四省反刍动物饲料的快速发展与质量水平的提升。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带来的机遇中部四省地处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位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过程中,占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利。中部四省的饲料工业相对落后,养殖业尤其是反刍动物养殖发展后劲足,饲料需求量大,这有利于反刍动物饲料产品的开发,从而为该地区饲料工业的发展增强后劲。
制约中部四省反刍动物发展的饲草因素
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商品工业饲料使用率极低与猪、禽业相比,整体而言,中部四省的反刍动物养殖业,特别是养羊业还没有形成由市场作导向、由龙头企业作牵引、由养殖户和养殖场作为养殖基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链条。企业与养殖户之间、养殖户与市场之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养殖户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和经济条件决定饲养的规模和方式,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规格不一。大多肉羊(牛)加工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大型肉羊精深加工企业更少。企业生产计划缺乏与分散的养殖户之间充分的衔接和有效的服务,以临时随意收购为主。中部四省大部分的羊只(包括部分地区的牛只)都在农户自发组织的“羊(牛)市”上由养殖户自行交易,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市场引导,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差,羊(牛)肉流通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没有专业羊(牛)肉物流企业。这种自发的养殖模式决定了其很少甚至不使用商品工业饲料。对粗饲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利用不合理,饲料转化率低牛、羊等反刍动物日粮中60%~100%是青粗饲料。因此,青粗饲料利用的好坏是决定反刍动物能否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实际生产中,青粗饲料短缺和利用率不高是同时存在的两个限制生产力发挥的因素,在农区表现为,一方面缺乏优质饲草(青饲料轮作及轮供体系不健全),另一方面秸秆饲用率低,饲喂效果差。大部分散户饲养的反刍动物依靠低质粗饲料如秸秆(未加工或粗加工)及少量精饲料维持,对粗饲料也很少进行青贮、氨化及微贮处理,精饲料利用大都无计划,使得饲料转化率低,经济效益差。饲草配合不科学,生产力水平低首先,大规模散养使养殖户对现有草地资源重利用、轻保护或者不保护,导致饲草资源利用不合理,降低了草地生产力。据2008年草地监测报告,河南省草地生产力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其次,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很多草地被禁牧,导致可以放牧的低地草甸、林下草地资源减少。同时长时间的禁牧使草地上优良牧草被半灌木及灌木取代,草地中灌丛增多,草地质量下降。第三,虽然河南省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由于多为直接利用、不合理饲喂,秸秆利用率低,与肉牛、奶牛相比,肉羊的更低,经济效益差。第四,配合饲料使用率低,目前河南90%的反刍动物没有使用配合饲料,也缺乏必要的饲料配方技术,还缺乏适合奶牛不同泌乳期、肉牛不同育肥期特别是肉羊不同性别、生育期、生产用途和饲养类型的配合饲料,大部分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有什么喂什么,而不是需要什么喂什么,饲喂方式上与猪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营养失衡,个体生产性能下降,群体生产力水平降低。养殖成本逐年增加相比于猪、鸡等小型家畜(禽),奶牛养殖是畜牧业中的重工业,不仅整个生产周期长,而且土地、资金、资源和人员等方面都投入非常大。特别是近两年,受饲料价格、电价、工资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奶牛养殖成本急剧增加。据调查:河南鲜奶收购价为3.2元/kg,同比增加42%;生产成本为2.7元/kg,同比增加75.3%,可以看出原料奶收购价格远低于饲料成本的增加。而以玉米、豆粕、DDGS为主的大宗饲料原料和一些牧草等优质粗饲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如苜蓿干草、羊草的价格较上年上涨了30%~50%。饲草种植面积小,精饲料供应能力较低虽然中部四省发展反刍动物养殖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由于中部四省人口的绝对数量不断增长,粮食需求压力重,蛋白质饲料非常缺乏,而以耗粮为主的养猪业仍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内部争粮矛盾突出。因而充分利用冬闲田和荒坡地进行豆科牧草种植,不仅能解决蛋白质饲料不足的问题,而且能优化畜牧业发展结构。据试验,种植667m2紫花苜蓿,1年可产鲜草2500~3000kg,同时从大气中为土壤固定100kg以上的N素,增加有机质500kg以上,从而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减少种植成本。然而,饲料作物在中部四省尤其是其中的湖北、湖南与江西三省的种植业中并没有全面而稳定的规划与保障,据对湖北的调查,目前该省饲料种植面积只有4万hm2左右,还不到耕地总面积的1%,以致大宗原料供应渠道不够稳定,每年须从外省调进160万t左右的玉米、50万t左右饼粕,占该省需要量的60%以上。湖南、江西的情况与此类似。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饲草种植面积小、精饲料供应能力较低,成为提高这些省份反刍动物饲料转化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限制因素。
中部四省反刍动物饲料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建立于化石等高耗能的能源基础之上,而化肥与农药则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所具有的高污染与高能耗不但影响到了土壤有机构成以及食品安全,而且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且排放出巨量二氧化碳等废气,从而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潮流,并且已经广为认可。低碳经济这一低排放、低污染与低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之实质就是要提升能源利用率以及创建良好的清洁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就是应当切实降低生产过程中对于化石能源的极大依赖,从而走出一条高效化与生态化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一、低碳农业相关概念界定
1.低碳农业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化石燃料的逐步耗尽,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温室效应导致的水短缺以及燃料价格波动均会关系到农业生产所具有的稳定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发展,就需要积极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伦用于农业领域,实现农业产业链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的低碳化发展。
2.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是世界气候变暖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巨大挑战,而这一气候现象主要是因化石燃料之使用而形成的。在这一背景之下,低碳经济便应运而生。各个国家的政府为实现生态文明,开始逐步放弃上个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低碳经济模式以及低碳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低碳农业经济概述
低碳农业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其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对能源进行高效而又充分的利用、致力于开发清洁能源、努力追求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其核心是实现能源技术以及气体排放技术之创新。低碳农业技术至少能够消除80%以上的温室气体,这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应对之策。
二、积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
1.低碳农业经济已经成为低碳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已经极大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我国农业资源的消耗又处于全球前位。一直以来,我国农业持续用化肥、农药来提升粮食产量,从而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对于农产品需求之提升。鉴于石化产品的超量使用,我国农业具备了高能耗、高排放以及高污染之特点,从而成为了高碳农业。如今,农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二大来源。尽管农业会产生非常多的温室气体,但是农业生态系统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固碳能力,假如运用合理的农业措施以提升农业土壤的固碳能力的话,就能够对延缓气候的变化产生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开放程序的持续提升,城乡经济之间的关联度也在持续提升,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不断深化,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正面积极因素也在持续积累,各类传统与非传统挑战也在持续叠加。所以说,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中国低碳经济体系的重点内容。
2.低碳农业经济是保护环境与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全球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不断提升,粮食危机甚至已经危及到了诸多国家政局之稳定,可见,粮食增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土地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以往的高碳化发展模式虽然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但是却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长期以来农药、化肥的粗放式排放,导致愈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水污染。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所追求的并不只是粮食的数量上的安全,而更多是要关注粮食质量上的安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专门实施农药残留物检测,施行农药残留物最低限制。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而受阻已经越来越多,农业环境质量已成为我国农业投身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则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根本性举措。
三、低碳经济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强化低碳经济宣传教育
要全面运用各类媒体,更加深入地宣传实施低碳农业的重要性、扶持与支持政策、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农民群体是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其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将直接关系到低碳农业的发展效果。在农村实施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必要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农民朋友们能够了解与接受低碳农业的概念,并且引导农民们从传统的生活方式往现代低碳生活方式进行转化。要应用合理的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加以干预。例如,提升政府对低碳农业经济的支持程度,对低碳农业农户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积极鼓励绿色农产品开发,强化低碳技术推广与应用,完善政策法规等各项措施,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农户们都能真正参与到低碳经济建设之中。
2.建设更加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要积极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各级政府应当更加注重低碳农业的发展,尽快颁布出台《低碳经济促进法》等法规,从而根据法律来制定出低碳农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刺激与引导各类企业加大对低碳农业技术的开发投入力度,实施农业清洁化生产,落实农业废弃物的综合运用以及技术开发,致力于推进效益较好的低碳农业企业尽快启动上市进程。要积极实施低碳制度创新战略,对于不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企业与消费者,应对其征收资源税、生态税以及垃圾税等,并且运用到生态补偿以及低碳农业建设之中。要进一步地规范我国各级政府的决策行为,超前进行谋划,积极加以应对,适时开展行动,并且落实低碳农业核算体制,列入到统计考核体系之中。要积极健全完善我国低碳农业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共享与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全面提升政府部门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要加强低碳农业建设,实施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引领低碳农业进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之中。要不断增加对于低碳农业之投入。从政策层面、资金层面、技术层面等多个方面积极扶持尚在起步阶段的我国低碳农业,抓紧研究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及发展举措。要结合实际予以分阶段推进。
3.切实调整优化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
虽然当前全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主体上依然处在零散化状态下,未能全面普及以形成相应的规模效应。所以,今后我国低碳经济的一个发展重点就是要将目前模式进行推广与应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之调整与优化一定要符合各地区资源与市场配置实际、符合当地技术水平实际、适应于当地关联产业的成熟度等多种因素,而不得单纯地加以复制,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促发展,形成适合于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型模式。要注重于对适应当地大部分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加以总结与推广,对于那些成果较为显著的农户则应进行表彰与奖励,从而推进低碳农业产业化之进程。
4.实施农业行政执法为推动低碳农业发展
要提升农业行政执法的执行力,实施农用资源管理条例与农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强化对低碳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处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切实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用品之安全。要更加坚决地打击各类损害我国农产品安全与破坏资源环境等违法行为。要大力实施低碳打假专项行动,有效维护农民群众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5.增强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的发展牵涉到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不仅投资大,而且见效慢,所以在起步时需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低碳农业发展之初,有关农业主管部门应持续提升对低碳农业之投入,建立起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体系。在增加投资之同时,一定要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社会各界都积极投资低碳农业。要大力鼓励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研发等相关单位进入到这一领域之中,并且和低碳农业基地、农户等共享利益。同时,还可实施财政、税收以及信贷等方面的相应优惠政策,加速低碳农产品开发进程,从而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6.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循环农业
首先是要积极开发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及有机食品。要通过致力于推动附加价值较高的特色化农产品的生产,全面抑制高耗能、高排放农业企业的生产,大力研发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而能源消耗又比较低的农产品。其次是要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业企业进园区活动,切实形成农产品加工集群,并致力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再次是强化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各类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最后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要积极发挥我国广大农村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休闲度假、农事参与、农产品采摘加工等具有鲜明特点的乡村游产品。
四、结语
总的来说,如今我国农村的发展已经步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而积极发展低碳农村经济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实现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保护与改进我国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定要努力发展低碳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艳. 基于低碳经济的宁夏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6).
[2]张 婧. 关于低碳经济转型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农村工作通讯,2012(21).
[3]张莹琦. 浅谈低碳农业经济[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9).
[4]张秋霞.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民致富之友,2014(2).
[5]王祥义,李 楠.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
作者简介:李耀华(1982-),男,汉族,山西祁县人,西北大学经管学院,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陕西省咸阳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立法 农村建设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因为一昧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我国很多农村不仅依靠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而且建造了多个资源密集型工厂。环境问题在发展初期并不严重,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可是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连年干旱,草场退化,湖泊面积缩小,空气质量下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加强环境立法保护已经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和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
2.1我国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土壤受到破坏,水源污染严重。土壤有其本身的特性和结构,但是我国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壤的结构已经受到破坏。植物生长可以吸收化肥中的氧离子,但其中氢离子会残留在土壤中。土壤中氢离子增多,会导致土壤酸化、土壤营养流失和贫瘠化的问题。而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与地下水结合,直接污染水资源。
第二,大气污染严重。农村工业发展落后,工厂较少,加之人口不多,大气本不应该受到污染。但是因为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丝毫不会注意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城市为了维持环境,把一些重度污染的企业搬迁到农村,企业生产中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大量的粉尘等有害物质,也对农村大气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2.2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
我国出台《环境保护法》,已经对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相关的法律保障。另外,围绕该法,还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行政法规以及众多部门规章。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也有相关的法律。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在实施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地方领导和人民群众不能正确认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虽然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但是由于地方领导和人民群众不能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相关法律直接忽视,导致这些法律并不能落实到位。一些领导干部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为了增加业绩,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普通群众也不注意自己生活中的污染行为。所以增强群众、企业、领导干部的环境责任意识,是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关键。
第二,缺乏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影响的监督机制。在现有的农村结构框架中,农村环境治理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农村环境治理难度、管理难度很大,在治理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对整个治理过程进行监督。没有合理的监督机制,在农村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贯彻环境保护法律只能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考虑到农村领导干部和群众环保意识不强的现状,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3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研究建议
3.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增强农民法律观念
意识决定行动,所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增强农民法律观念是环境保护立法的关键。农民比较特殊,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很多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地位。我国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立法,要考虑到农民在这一过程的重要地位,农村环境保护需要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需要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普及,进行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教育等等。另外,应该在立法上明确农民的环境权。我国在农村环保立法层面对农民环境权的保障仍然不够,又因为农民法律观念和环保意识不强,所以农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也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如何赔偿,农民也不会维护自己的权利。农民法律观念的增强还应该包括维权意识的提高,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并积极维护。
3.2农民参与立法,填补立法空白
现有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中,立法的内容和形式,主要由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共同提出。而且参与农村环保立法的人很少有在农村实际生活过,很少有实际调查过。由此立法内容和建议并不能与农村环境问题相契合。这样单一的立法途径和脱离实际的立法内容与类型,势必造成相关法律法规的片面性。所以,拓宽立法渠道,吸取多方意见,是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必然选择。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同时对农村环境问题了解全面、彻底,而且深知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心中所想。所以将农民引入立法,吸取农民的意见,会让法律更契合实际。由于上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我国现有的农村环保法律不能面面俱到,有很多漏洞。将农民引入农村环保立法,还可以填补农村环保立法的空白,完善有关农村环保的法律法规,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农民权益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3.3建立有效的农村环境监测机制
农村环境监测机制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源进行有效监测。农村环境的破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重污染企业的不达标污水、废气排放,农民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等等。必须对这样的污染源严格监测,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第二,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进行有效监测。因为我国农村相关执法者的执法能力、执法素质薄弱,所以必须对我国制定的有关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监测,以确保其实施。必须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执法理念,一切工作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和标准开展,切不可徇私枉法、。
4总结
总而言之,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必须加以重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重要的一个方面,必须不断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将农民引入立法,建立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监测机制,才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必然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083-02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膨胀、观念的滞后、资源的短缺与技术的落后,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全球环境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如何既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坚强的农业后盾;同时又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健康度,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道路中的重大问题。生态农业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所面对的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理念的雏形是英国生态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Howard)于1935所提出的“有机农业”理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W.Albreche)在发展有机农业理论时首次提出了“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系统科学、生态学理论、经济学原理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它即强调吸取传统农业的优点,保持作为生态一部分的农业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促进作用;也强调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其提升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速率。它要求农业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发现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手段遵循规律,促进农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保持农业生态的自然活力。
可见,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原始农业,也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农业。原始农业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相对有限,人们置于还置于自然的权威之下,只是被动的顺应自然。这一时期,农业的产量较多地受气候和自然制约,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不严重。工业时代,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人们妄想科技可以改变一切战胜自然,妄想人类能成为自然的主人,这一时期,由于机械和化肥等人工手段的作用,农业产量有了稳定和巨大的提升,但人们不合理地介入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果说前面两个阶段分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题和反题,那么生态农业就是前两个阶段的合题。它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科技与生态的相互融合,农业与大地的重新统一。具体而言,生态农业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生态农业强调将农业生态视为一个有机的和系统的整体,强调维护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活力和生命力,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综合、快速的发展。农业生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系统,例如大气系统和水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也不是静止存在的,它有自己的生命和运动规律,违反农业系统的规律,戕害农业生态的生命将损害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生态农业要求在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和其他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土壤、气候、空间资源与信息、生物、农业技术,既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开发、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又实现农、林、牧、副、渔系统的、持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农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结合和积极互动。
其次,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经济发展应当实现效率性和持续性的统一。效率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过去我们往往注重效率,大规模地使用非生态的方式以提高农业发展的速度,由此带来了环境破坏的恶果。生态农业将农业的发展建立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它充分地运用人们的生态知识,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实现农业和生态资源的多层次、深程度和可循环的开发,从而遵循了自然生态的规律,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污染,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开拓了农业经济的范围,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绿色与可持续地发展。
2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和相关对策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淡水资源及相关农业发展资源相对短缺,农业经济的发展承担着巨大的使命,面对着诸多的困难。生态农业因其对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的综合、深度、多样和可持续的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导向。但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参照本国实际的自然生态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只有这样生态农业才能切实和广泛的实行。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分析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阻碍,并积极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1)生态农业的观念还未能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的实施有赖于个人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由于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生态农业的观念还尚未成为指导人民行动的主导观念。首先,在农村由于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农民的文化程度还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认识还存在着不足。数据显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劳动力中。35%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而在德国,接受过专门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占了53%,在日本,75%的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虽然文化水平不一定代表着个人素质的高低,但由于生态农业是一门融合多门现代学科的综合理论,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实践产生障碍。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还相对不足。农技推广经费在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1%左右,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其比重也有0.5%左右,而在我国,一方面农业总产值还相对较低,农村人口众多;另一方面农技推广的经费只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2%,这表明我国的农技推广经费的总额和人居额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投入经费的短缺,直接阻碍了生态农业相关理念和技术的传播。为此,国际应当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制度保障,通过切实落实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和培训机制,提升农民和农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确立专门的经费和制度,在农村推广和宣传生态农业技术,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实施生态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涉及到众多领域的学科,比如生态学、生物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他需要这些学科的密切配合和相互融合,因此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系统学科。过去,我们往往只将生态农业作为一门独立和特殊的学科,从而重视了某一方面和某一部分,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这门系统理论的综合提升。此外,我们过去在产、学、研三个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的环节上,
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脱节和分离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如下问题:科学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于实际,从而科研成果不能很好得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和解决,从而实践对科研的指向和推进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产业缺少科技的支持,因而发展滞后,缺乏产业发展的活力;科技也因缺少转化成产业的途径而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要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理论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从学科上加强对生态农业理论的重视,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发挥各门相关学科和理论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这一系统工程的综合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建立相关制度,推进产学研三者的结合,鼓励生态农业科技理论的发展,鼓励知识性和科技性的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研究成果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农业实施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加强理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通过科技发展促进经济进步,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发展;以实践为指向推动生态农业理论的完善,以理论为武装推动生态农业实践的深化。
(3)生态农业缺乏健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包括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的质量和指标评估。虽然生态农业标准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首先,标准的种类还不够具体、详细和细致。数据显示,至2010年止,我国关于农产品农药残余限量的标准不足500项,而在美国这些标准的数目在03年以超过8000项。其次,标准要求较不严格,在我国目前使用的诸多标准中,只有部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而大部分都是采用自己的标准,且这些标准的门槛比国际标准低了很多。最后,标准有效期较长。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标准只有5年的有效期,而在我国标龄一般都长达10年之久。标准化是生态农业的重要指针,标准的落后和不足,体现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和发达国家存在着差异。它不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同时会对我国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带来阻碍,从而不利于我国农场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加大对标准化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力度,使标准体系既体现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也能对我国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既反映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也注重标准在我国的可行性。此外,我们还应当建立广泛的标准化推行体系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通过多种手段,生动、具体地宣传标准化的重要性,使标准化观念深入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经营者与购买者的内心;通过树立示范点,以实际地例子说明标准化的好处;通过对农业工作者标准化技术和理论的培训,使农业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学会运用标准化的程序和理论;通过建立广泛的标准化咨询平台,为标准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保障。
(4)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生态农业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强调在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综合地、循环地利用生态资源,同时保证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定要求其发展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目前,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农业发展状况的限制,我国生态虽已有近2000个试点,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对较弱,还未能较好的实现产业化生产。较小的规模的产业化水平容易增加生态农业实施和运行的成本,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发挥其统一效率和生态的重要特点。为此,我们首先应当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试点的建设,不但要注意到试点的数量,也要注意到试点的规模和质量。以试点为龙头,推进生态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其次,应当在政策和财政上,扶持、鼓励和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从制度和财政两方面,为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祥全,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业经济,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