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量经济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量经济学研究

篇1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发展;模型设定和估计检验;综述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007-06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空间经济理论和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以建立、检验和运用经济计量模型为核心,对经济活动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自相关)和空间结构(空间不均匀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空间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数量规律的一门经济学学科。空间计量经济学与地学统计和空间统计学相似。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空间计量经济学与空间统计学之间的不同和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之间的不同一样。由于对其理论上的关心以及将计量经济模型应用到新兴大型编码数据库中的要求,近年来这个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由于在区域计量经济模型中处理次级地区数据的需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就展开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并将它作为一个确定的领域。Paelinck 和 Klaassen定义了这个领域,包括:空间相互依赖在空间模型中的任务;空间关系不对称性;位于其他空间的解释因素的重要性;过去的和将来的相互作用之间的区别;明确的空间模拟。Anselin在1988年完成了《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这本经典著作,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空间计量经济学定义为:“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研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

从发展的驱动因素看,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受模型和数据驱动。(1)从模型驱动看,理论经济学的兴趣越来越从彼此独立的决策主体模型转向明确解释系统中不同主体(参数或效用)相互作用的模型。这些新的理论框架在设定和研究主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用社会学术语说,就是邻近效应、模仿效应或其他看齐效应)时,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即个体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集体行为和总体模式。在新宏观经济学、社会交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相互依赖的参数选择、贸易结构演化模型、邻近溢出效应、标尺竞争等领域中,这些理论模型都有发展,并支撑了研究主体间重要相互作用的实证模型。(2)对区位和空间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还受到实证应用中空间数据及其处理技术的驱动。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和相关的地理编码社会经济数据(如包含被观察单元位置信息的数据)推动了处理地理数据独特特征(主要是空间自相关特征)的专门技术的发展。这种专门技术是由于认识到地理(横截面)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标准计量经济学难以处理空间自相关,而得以快速发展。

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一样,空间计量经济学也包括理论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不仅在应用计量经济学中,而且在理论计量经济学中对位置和空间相互作用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等专门化的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1-2]。

在应用计量经济学和理论计量经济学的主流中,最近对存在的空间相互作用的确定、估计和检验的关注可以归结于两个主要因素:(1)在理论经济学框架内考虑原子论式因素(Atomistic Agent)的决策模型的不断增加。这些新的理论框架以邻近影响和其他同等组影响的形式确定并研究这些因子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以及单个因子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集体特性和聚集模式的。如贸易结构发展模型[3]、邻近溢出效应[4]等。(2)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的计量经济技术通常不能用于存在空间自相关的情形中。但是在地理数据集中普遍存在空间自相关,除了需要处理空间模型的方法之外,还需要能够从实践、适用的角度来处理空间数据的技术。模型的性质、GIS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地学编码的社会经济数据集的有效性都对这些处理地理数据的特殊专业化方法产生了需要。

目前,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感兴趣的领域:计量经济模型中空间影响的确定;合并了空间影响的模型的估计;空间影响存在的说明检验和诊断;空间预测。

2.空间回归分析基础

2.1 空间影响

在空间回归分析中,空间影响与空间相关有关,即与空间自相关或空间不均匀性有关。空间相关概念源于时间相关,但比后者复杂。主要是因为时间是一维函数,而空间是多维函数。因此,为获得模型参数的可识别性,必须同时考虑空间自相关或空间不均匀性。根据矩条件,可以将空间自相关表示为属性值相似性与位置相似性的一致程度。

式中:i、j分别指单个观测位置,yi、yj表示相应位置上某一随机变量的值。根据观测位置的空间结构、空间相互作用或空间排列,当非零位置对i、j的特殊布局具有一个解释时,从空间角度看这个协方差将变得有意义。

空间不均匀性以非常量误差方差(不同空间离中趋势)或模型系数(空间状况)的形式表示结构不稳定性。借助标准的计量经济工具,可以处理这种结构不稳定性。然而,对于在回归分析中为何必须明确考虑空间不均匀性,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不均匀性背后的结构是空间的,在决定不均匀性的形式时,观测点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其次,由于结构是空间的,不均匀性通常与空间自相关一起出现,这时标准的计量经济技术不再适用[5];第三,在一个单一横截面上,空间自相关和空间不均匀性在观测上可能是相同的。2.2 空间权重和空间滞后

在具有n个观测点的横截面环境中,不能直接从数据中估计协方差矩阵(式1),甚至渐进性也不再有效(协方差的数量随n2而增加,而样本大小仅随n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当能够获得横截面环境上的重复观测时,有可能使用其他维,并且获得一致的非参数的横截面协方差矩阵估计[6]。总的来说,必须为协方差赋予一个结构。针对这个问题存在三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基于一个空间随机过程的说明;二是基于协方差结构的直接参数表达;三是不指定协方差,而是在一个非参数框架中处理协方差。

与时间序列分析一样,空间随机过程分为两种类型:空间自回归(SAR)过程和空间移动平均(SMA)过程。尽管横截面环境和时间序列的前后关系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别,但更重要的是,与一个沿时间轴变化的明确概念相反,在横截面环境中不存在相应的概念,特别是当所有观测在空间上是不规则分布时。因此需要引入一个空间滞后算子。可以将空间滞后解释为邻近观测单元上某一随机变量的加权平均,或作为一个空间平滑滤波器。为此,空间经济计量学引入了空间权重矩阵,这是与传统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合适地选择空间权重矩阵一直以来是空间计量分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研究空间权重,首先要对空间单元的位置进行量化。对位置的量化一般依据“距离”而定。距离的设定必须满足有意义、有限性和非负性。最常用的距离的有经济距离[7]和空间距离。空间距离的设定方式主要有相邻距离、有限距离和负指数距离权数等。(1)相邻距离。相邻距离是一种最常用的空间距离。通过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定义相邻时,需要根据地图上所研究区域的相对位置,决定哪些区域是相邻的,并用“0-1”表示,即“1”表示空间单元相邻、“0”表示空间单元不相邻。对于一个具有n个空间单元的系统,相邻矩阵W1是一个n×n稀疏的0-1矩阵,对角线元素为0(习惯上,空间单元不与自身相邻),相邻元素为1。按照rook相邻规则,相邻矩阵C具有对称性。(2)有限距离和负指数距离。由于空间距离的设定一直极富争议。Pace提出了有限距离的设定。令dij表示两个区域(不一定相邻)之间的欧氏距离,dmaxi表示最大空间相关距离,对于第i个区域若:dij≤dmaxi,则Wij=1;否则Wij=0。同样W的对角线元素Wij=0。Anselin(1988)提出了负指数距离,具体设定为Wij=e-βdij,dij表示两个区域(不一定相邻)之间的欧氏距离,β为预先设定的参数。

此外,基于经验流量矩阵[8](如贸易额、往来人员数等)、相邻边界长度占总边界长度的比重①、交通便利程度、k个最邻近[9]、距离衰减函数[1]、社会网络结构[10]等也可以设定空间权重矩阵,还可以基于选择上述几个矩阵的乘积设定空间权重矩阵。这些选择间接地表明空间权重的确定是外生的,且相当任意的。

在设定空间权重后,可将变量y在i单元的空间滞后表示为:

[Wy]i=∑j=1,…,nWij•yj或Wy(2)

式中: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n×n),y表示随机变量的观测值(n×1)。

3.空间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总是假定Gauss-Markov等条件,但是在区域经济分析的过程中,空间依赖的存在打破了大多数古典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分析中样本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因此直接将古典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时,通常不能获取这些数据的空间依赖性,会引起各种问题。因此,在处理空间数据时,要引入一些合适的空间统计和空间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当然空间计量经济学也不是抛弃所有的古典经济计量学技术,而是对这些技术加以修改以使它们能够适用于空间数据分析。从这个角度看,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空间回归模型(主要是线性模型)构成了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组织各种模拟方法的框架。通过对通用模型参数的不同限制,可以导出特定的模型,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合并空间相关。

3.1 空间线性模型通用形式

Anselin给出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中空间线性模型通用形式。通过对通用模型的参数的不同限制,可以导出特定的模型。空间线性模型通用形式可表示为:

y=ρW1y+Xβ+ε,ε=λW2ε+u(3)

且满足:u~N(0,Ω),误差协方差矩阵Ω的对角线元素为:Ωij=hi(za),hi>0。

式中:β是与外生(解释)变量X(n×k)相关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W1y的系数,λ是干扰项ε的空间自回归结构W2ε的系数,W1(n×n)、W2(n×n)分别与因变量的空间自回归过程和干扰项ε的空间自回归过程相关,可以是行标准化的矩阵,也可以是二元矩阵或其他非标准化矩阵。

由于误差项u呈正态分布且具有误差协方差矩阵Ω,其对角线元素考虑到不同离中趋势为P+1个外生变量z的函数(包括一个常数项)。P个参数a与非常数项相关,且有:a=0,h=σ2(经典的同离中趋势的情形)。

式(3)考虑了具有不同空间结构的空间过程,这个模型有3+k+p个未知参数[11],其矩阵形式为:

θ=[ρ,β′,λ,σ2,a′]′

当将上式中参数向量的不同子向量设为0时,可以产生几个常见的空间模型结构。在各种文献中,讨论了四种传统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分别与下列情形相对应[12-13]:

(1)若ρ=0,λ=0,a=0(ρ+2个约束),产生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2)若λ=0,a=0(ρ+1个约束),产生混合的回归―空间自回归模型:

y=ρW1y+Xβ+ε(4)

(3)若ρ=0,a=0(p+1个约束),产生具有空间自回归干扰项的线性回归模型:

y=Xβ+λW2ε+u(5)

(4)若a=0(P个约束),产生具有空间自回归干扰项的混合的回归―空间自回归模型:

y=ρW1y+Xβ+λW2ε+u

从空间线性模型的通用形式(3)可以看出,空间计量经济的基本思想是将地区间的相互关系引入模型,对基本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空间权重矩阵W进行修正。根据模型设定时对“空间”的体现方法不同,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空间滞后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相邻机构或地区的行为,对整个系统内其他机构或地区的行为存在影响的情况。式(4)相当于一个空间滞后模型,适合估计是否存在空间相互作用以及空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以反映可能存在的实质性的空间影响。另一种是空间误差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机构或地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误差项来体现,具体又包括空间误差自相关模型和空间误差移动平均模型。式(5)相当于一个空间误差(构成)模型,回归干扰项的空间相关相当于多余(干扰)相关。

3.2 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3.2.1 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空间依存性的估计比时间序列要复杂得多。空间自回归模型由于自变量的内生性,OLS估计是有偏的(biased)和不一致(inconsistent)的。因此,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计量学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是模型估计,Besag(1974)[14]、Ord(1975)[15]和Mardia(1984)[16]分别讨论不同空间自回归模型的估计问题。80年代以后,最大似然估计(ML)成为文献中主流估计方法。最近几年其他估计方法如:Anselin(1990)[17]、Kelejian和Prucha(1999)[18]等提出工具变量法(IV)、广义矩估计(GMM)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

3.2.2 空间回归模型的检验。判断地区间的空间相关存在与否,一般通过包括Moran's I检验、最大似然LM-Error检验及最大似然LM-Lag检验等一系列空间效应检验进行。

(1) 检验回归模型空间自相关的Moran I检验由Moran(1950)[19]最早提出,该检验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使用最广泛的检验,它的最大优点是计算简单,只需要OLS估计或非线形优化即可。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原理方法,首先对被解释变量进行Moran I检验,检验其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如果存在则可以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自相关指数Moran I检验的定义为:

It=ε′tWεtε′tεt

其中,W是空间权重矩阵,εit表示回归方程yit =yt+εit 的残差估计值,εit=yit-yt,并满足均值为0,方差为σ2t的正态分布,i=1,2...,N; t=1,2,...,T。

(2) LM-Error 检验及LM-Lag检验的表达式分别为:

LM-Error= [e′We/(e′e/N)]2/trace(W2+W′W)

LM-Lag=[e′WY/(e′e/N)]2/{[(WXb)′M(WXb)/(e′e/N)]+trace(W2+W′W)},

其中b是回归方程的系数估计值。

LM-Error与LM-Lag检验都渐进服从自由度为1的卡方分布2(1)。这两个检验是针对不同形式的空间计量模型方程做出的,并不存在互相矛盾性,实际检验时需要同时进行这两种检验。同时,这些统计检验方法也可以用于诊断所估计的空间计量模型结果。

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者无效,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最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他方法进行。

(3) 选择SAR或SEC模型的判别准则是:如果Moran I检验显著的情况下,最大似然LM-Lag检验较LM-Error检验更加显著,并且稳健估计R-LMLAG显著而R-LMERR不显著则选择空间滞后模型(SAR);反之,则选用空间误差构成(SEC)模型。其次,在诊断模型总体显著性方面,除了拟合优度R2检验以外,一般使用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Log Likelihood)进行判断(Anselin,1998),自然对数似然函数值越大则拟合的效果越好。

另外,还有Wald、LR和RS(Rao Score)等检验。这些检验基于ML估计,最大的缺点是计算复杂,需要计算包括n阶雅克比(Jacobian)行列式的非线形对数似然函数优化。对于上述SAR和SEC两种模型的估计如果仍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系数估计值会有偏或者无效,需要通过工具变量法、极大似然法或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等其他方法来进行估计。鉴于空间计量经济估计中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一般空间计量模型都局限于一阶滞后模型、一阶自回归或一阶移动平均模型。

4.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从最新发展看,最近二三十年随着Anselin、Bruecckner、Kelejian、Haining、Case等人[20-22]的不懈努力,以及计算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的发展,应用经济计量研究的重心正逐步从时间序列转向空间特性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主要应用于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中复杂的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依存性结构分析。

4.1 应用领域日趋广泛

在一些专门化的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如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而且在更多的经济学传统领域的各种经验调查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需求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地方财政、农业和环境经济学。此外,在一些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文献中,对如何处理与结合数据的“地理”属性的模型相适合的备择模型、估计量和检验统计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4.2 理论验证不断增加

随着空间经济学应用领域的日趋广泛,阿瑟[23]、克鲁格曼[24-25]等重新对与经济地理学有关的马歇尔外部性、聚集经济及其他溢出效应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评论。基于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验证的理论不断增加。

4.3 与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渐趋融合

近年来,不断增多的地理数据推动了从实践、适用的角度来处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的发展。在应用经济学和政策分析中,特别是在房地产和住宅经济学[26-27]、环境和资源经济学[28-29]、发展经济学等领域中,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与GIS技术逐渐趋于融合。

5.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展望

随着国际上有关空间计量经济和新经济地理的研究不断地导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已广泛应用于基于中国问题的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等领域中,研究的重点有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以及趋同和空间聚集模式[30-35]、区域经济溢出[36-37]和差异[38]等问题。同时,目前国内制约空间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仍然较多,如缺乏成熟的中文版的相关教材;缺乏如同SPSS、SAS、Eviews等可以直接做非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的,现成的可以直接应用在实证研究中去的空间计量经济软件;缺乏可用于空间计量的数据基础。

目前,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问题极多。如以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新的空间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实证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包括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上的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区域经济的空间溢出(包括知识溢出)、增长趋同等问题,对传统理论、尤其是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大范围地进行证实或证伪,以实现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从而更好地指导政策和战略的制定,更好地指导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随着国际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以及我国按地区进行统计的基础资料不断积累,尤其是遥感技术应用到统计调查中来,使得按时间和空间排列的数据资料极为丰富,对数据进行空间甚至时空分析成为可能,我国空间计量经济学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 释:

①对于第i个区域,根据区域(i,j)间的相邻边界长度Lij占总边界长度Li的比重来定义相邻权重。

参考文献:

[1] Anselin L. Space and applied econometrics. Special Issu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2, 22.

[2] Anselin L and Rey 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spatial econometric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1997, 20, 1~7.

[3] Ioannides Y M. Evolution of Trading Structures. In 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 II. Edited by Arthur W B, Durlauf S N and Lane D A.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97, pp: 129~167.

[4] Durlauf S N. Spillovers, Stratification and Inequalit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4, 38, 836~845.

[5] Anselin L, Griffith D. Do Spatial Effects Really Matter in Regression Analysis. Papers,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88, 65, 11~34.

[6] Driscoll J C and Kraay A C. Consistent Covariance Matrix Estimation with Spatially Dependent Panel Data.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8, 80, 549~60.

[7] Case A. Rosen H S and Hines J R. 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 policy inter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the Stat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3, 52, 285~307.

[8] Aten B. Evidenc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international price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1996, 42, 149~63.

[9] Pinkse J, Slade M E. Contracting in Space: An Application Of Spatial Statistics to Discrete-choice Mod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8, 85, 125~54.

[10] Doreian P. Linear models with spatially distributed data, spatial disturbances or spatial effects.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1980, 9, 29~60.

[11] Hordijk L. Problems in Estimating Econometric Relations in Space. Papers,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79, 42, 99~115.

[12] Anselin L. Estimation Methods for Spatial Autoregressive Structures. Regional Science Dissertation and Monograph Series 8.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1980.

[13] Bivand R. Regression Modeling with Spatial Dependence: An Application of Some Class Selection and Estimation Methods.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84, 16(1), 25~37.

[14] Besag , J. Spatial interac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attice systems[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74.B36:192~225.

[15] Ord,K. Estimation Methods for Models of Spatial Interac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75.70,120~126.

[16] Mardia , K. V. and R. J . Marshall.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methods for residual covariance in a spatial regression[J].Biometrika,1984. 71 :135~146.

[17] Anselin, L. 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n Applied Regression Analysi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0.30:185~207.

[18] Kelejian H, Prucha I. A Generalized Moments Estimator for the Autoregressive Parameter in a Spatial Mode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9, 40, 509~533.

[19] Moran, P. A. P. A test for the serial dependence of residuals[J].Biometrika,1950.37 :178~181.

[20] Bruecckner, J. K. Strategic interaction among governments: 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2. 44 :438~467.

[21] Case A. Neighborhood Influenc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2, 22, 491~508.

[22] Case, A., H. S. Rosen and J. R. Hines. Budget spillovers and fiscal policy inter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the States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3.52:285~307.

[23] Arthur W B. Increasing returns, Competing Technologies 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Small Events: the Dynamics of Allocation under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Economic Journal. 1989, 99, 116~31.

[24]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25] Krugman P.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8, 12, 161~174.

[26] Anselin L. GIS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for spatial analysis of real estate markets. Journal of Housing Research, 1998a, 9, 113~33.

[27] Can A. GIS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housing and mortgage markets. Journal of Housing Research. 1998, 9, 61~86.

[28] Bockstael N E.. Modeling economics and ecology: the importance of a spatial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6, 78, 1168~1180.

[29] Geoghegan J, Wainger L and Bockstael N. Spatial landscape indices in a hedonic framework: an ecological economics analysis using GIS.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 23, 251~64.

[30]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101~108.

[31] 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2): 37~57.

[32] 吴玉鸣,李建霞.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地理,2006,(V26):728~752.

[33] 吴玉呜.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

[34] 吴玉呜.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 V27):318~324.

[35]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

[36] 苏方林.中国省域R&D溢出的空间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J].2006,(5):691~701.

[37] 苏方林.省域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38] 李序颖,陈宏民.居民收入与城市经济水平的空间自回归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V14.5):396~399.

[作者简介]杨开忠(1962―),男,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的教学与研究。

冯等田(1966―)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篇2

摘要: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应是使博士生具有更严密、深厚的思维方式、实证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针对实际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关键词: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90-03

作为经济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程――《高级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辅以相应的数学证明推导和统计推断结果,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以此刻画、分析、检验及预测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训练博士研究生对于不确定的、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能力,特别是实证分析能力。

国内众多高校都非常重视《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就《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及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2010)[1][2][3];厦门大学洪永淼教授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2007)[4];中山大学王美今教授等对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中的可信性和切适性问题进行了阐释(2012)[5]。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也多次讨论《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方式。

而笔者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博士研究生在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其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需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应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强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因此,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践情况出发,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思路。

一、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级计量经济学》是跟随北美研究生教育体系所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质上是一门集理论性、方法性和应用性且要求较高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其主要内容是,伴随着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的是众多的统计分析思想和复杂的数学推导证明,因此要求前序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中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多年的博士研究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对于培养和训练经济管理类不同专业的博士生,运用数量方法和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博士生并不满足真正意义上《高级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本要求,其学习的基础、专业背景和要求均不一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学过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但在深度、广度和学习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另一类是根本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或者本科或硕士的专业不是经济类或管理类。面对这种情况,《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关于一些计量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处理,如果教师点到即止,不加以深化,对于已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而言,学习没有新鲜感;如果讲解中偏重于方法性质的推导和证明,对于毫无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博士生来说,认为课程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感觉压力很大,不知道如何应对。最终这两类博士生,都对高级计量经济学失去兴趣,教学效果不佳。

毋庸置疑,无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课程。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而言,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要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数学化的教学内容,大幅度的数理方法证明推导;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素质培养,使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感到与经济学课程有相当距离,对如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感到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计量经济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二、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应当说,《高级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管理类博士学历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与基础的较大差异性,对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笔者以为,其教学改革,应在授课对象实际背景的基础上,从一级学科的理念切入,分别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以到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目的。

(一)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适合于经济类各专业博士生教学实际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依然是“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不同层次的计量经济学均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从教育思想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目标去明确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当强调是,计量经济方法是为解决经济问题服务的工具,方法手段要服从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这是与数学根本不同之处。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数量规律,当然离不开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但是,如果离开了计量方法所提出的经济背景、离开了计量方法本身的经济学解释、离开了计量方法应用的经济对象,计量经济学只不过是一些无用的数字和符号。因此,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经济学课程。因此要树立“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证分析能力”的教学理念。

“重思想”是指重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思想,注重问题提出的经济背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思路,注重计量分析结果的经济学解读。对于高级计量经济的理论方法,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的基本思想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尽管《高级计量经济学》中,数学推导证明过程是博士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着重掌握的应该是思路,详尽的数学过程可以通过自学搞清楚,而思路则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掌握;更重要的是,思路是反映理论方法产生和发展的精髓,掌握思路才是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所在,才可能有所发展和创新。能否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博士研究生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这正是我们《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重方法”是指重在用于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不同方法(即“具体怎么去做”),重在各种计量方法怎样通过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高级计量经济学》在不同数据类型、各类设定、估计、检验方法等方面,已形成了庞大、复杂的方法论内容体系,而且新的方法论正在不断地出现。重方法就是要重各类方法的发展沿革与演变过程,关注其各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适应性的不断进化过程,并在重思想理念下予以明晰。

“重应用”是指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计量经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各类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是重方法的重要要素。现有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如Eviews、Stata、R软件等),也在不断地吸取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发展前沿的成果,充实其内容。对于多数经济学类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而言,应当能够正确使用分析软件,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对部分有特殊要求的博士生,应在编程方面有所训练,以实现其在方法论方面的探索需求。

(二)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程论文”三结合,从多方面提高博士生计量经济方法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应是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或范式。

“高级”是相对于中级和初级而言的,因此在课堂讲授环节就应突出“高级”特色。“高级”的特色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笔者以为,无论高级、中级还是初级,教学方式应存在共性。这就是要求教师在不同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应当注重问题导向型的讲授方式,即从实际经济背景出发,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从方法论体系发展沿革出发,讨论研究问题的经济学背景和计量经济学特征,从各类计量经济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性等方面提出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尽量用鲜活的经济事例说明问题的原由,使抽象的高级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具体化。通过实际经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体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即,问题导向,工具驱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博士研究生驾驭各种计量经济软件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过程控制和目标管理双重约束下,提供对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教学的有力支持。各类算法的计算机实现,在有助于对方法论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出新想法新思路。

课程论文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目前,一些高校在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程论文并答辩的教学方式。应当说,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应在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这是因为,尽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方面,从深度和广度方面看,远远高于非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各个层次的学生,但是,在定量分析或数量关系分析方面,仍需要与其专业理论知识训练相匹配水平的训练。因此,通过自己选择研究题目、自己设计研究路线、自己收集数据资料、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撰写课程论文等多个要素层面的训练,应当达到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级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前期工作基础等多种目的。

(三)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一级学科建设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是精选《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基本定位。目前,国内外关于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有其不同的组成。就其内容体系看,在不同的分类标志下,有着不同内容的名称称谓。例如,理论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经典与现代计量经济学、宏观与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同时,现代计量经济学又有不同的各类分支。如何选择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博士生《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内容体系,是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笔者认为,在《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一级学科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原则。从高等教育长期发展角度看,笔者认同按照不同门类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路来设计《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就目前而言,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主体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属性下的各专业博士研究生。这些博士生中,除数量经济学和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外,多数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需求是在自己专业中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同时,考虑到高级计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学中各一级学科与应用经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基本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取舍。不同学校应用经济学科有其不同的研究特色,因此,在高级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设计时,应凸显自身应用经济学方面特色。例如,以金融为特色的应用经济学,应在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等内容方面有所显现。

2.确保高级计量经济学的“高级”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特色,主要是指中级和初级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或是没有涉及,或是涉及了但仍需加深深度的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突出其发展前沿,使之成为名副其实“高级”计量经济学。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以为,高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应主要在现代(或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中进行取舍。基本内容应覆盖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分析、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学以及这些分支间的交叉发展方面等的内容。另外,专门的估计方法,非线性估计、广义矩估计、贝叶斯估计以及分位数回归估计等方法可作为这些内容的基础,也将涵盖其中。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学历教育层次中的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通盘考虑,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建设前提下,进行高级计量经济学中“高级”部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3.“山峰”与“平原”结合的原则。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热萆杓乒程中,“山峰与平原”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里的“山峰”,主要是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前沿,“平原”主要是指成熟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相关部分的内容,正是现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起源,现代计量经济学也是经典计量经济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延续。例如,沃尔德(Wald)、拉格朗日乘数(LM)和似然比(LR)检验,应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在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的现代计量经济学分支中,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扩充与发展,形成具有不同用途的新型检验统计量和统计方法,成为现代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新内容。因此,“山峰”和“平原”两部分的内容,在不同授课对象中,依据其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合适的教学比例和讲授方式。

三、结语

博士研究生《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一方面是以建立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及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则应讨论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上探究理论与方法的数理逻辑关系及证明推导。《高级计量经济学》不仅要使博士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分析的核心――实证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拥有进行实证分析的思维,培养具有应用实证分析方法的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如果学生能够明白所讲授的内容,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能够对所讲授内容中没有讲到的内容产生更多的问题,才是《高级计量经济学》教学最大的成功。《高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3.

[2]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3]李子奈,齐良书.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133-146.

篇3

1 课程特点

1.1 预备知识多

计量经济学的奠基人弗瑞希指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结合”,“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②这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具备相关的预备知识,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等。经济学提供计量分析的理论框架,统计学提供经济统计资料,数学提供模型求解手段。这些预备知识涉及多门先修课程,需要学生在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学习中打下坚实基础。

1.2 课时少,内容多

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一般为50-60课时,在这样短的时间中,授课教师需要对学生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还要指导学生使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在实践中,有的教师选择全面介绍教学大纲中所有内容,教学中重点不明确,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时,似乎对所有内容都有了解,但实际对哪一部分知识都不甚明了。也有教师选择性地讲解,跳过的知识较多,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的系统缺乏认知。③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进行教学组织,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加其对基本原理和知识系统的了解,是对授课教师的一个挑战。

1.3 实践性强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通过教学实践加强理解,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分析中去。但是,目前许多教材在给出案例时都过分追求简明,忽视了案例的真实性和启发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但在初期对这些案例没有兴趣,而且在学习完这些案例以后往往会将计量经济应用片面化和简单化,导致其在研究生阶段或参加工作后进行定量实证研究时,出现大量的问题和错误。

2 教学对象特点

2.1 数学、统计学基础不牢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财经类院校,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生,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反映他们认为与理科生相比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在大一、大二相关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只是应付考试,通过之后,学过的内容基本上忘记得差不多了,导致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大三开设后,产生了恐惧心理,害怕重新学习相关数学内容,在学习课程时有一种厌烦情绪,虽然这些课程的内容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难,但一些同学放弃学习的态度已经形成。也有一部分同学希望学好计量经济学,但在学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见到学习过的内容往往回忆不起来,需要重新演示推导过程或进行一定的提示才能够明白,有的甚至要在课下将以前学过的内容再复习之后才能够弄明白,这部分同学往往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公式上,课后即使弄明白了数学公式,还是不清楚计量经济学的理论。

2.2 学习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快速的大学扩招致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中能够得到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人数极为有限,这使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在课程学习当中只重视毕业后能用到的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会问到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社会工作中有何用处,这些同学在得知这门课程可能对将来的工作没有直接帮助时,就把学习目的确定在应付考试上。有的同学尽管对计量经济课程有足够的兴趣,但认为这门课程难度太大,自己不具备将来在这一领域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所以也同样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目标。这种目标的不明确,容易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产生片面和错误的理解。

2.3 学习方法不当

本科每个专业的课程性质不同,课程的内容也有难易之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不同课程时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笔者所教的经济管理类学生们在大学比较普遍的学习方法是上课听老师讲课,他们在课前和课后很少做预习和复习。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来说可以的,而对于偏数理课程的学习就成问题。学生要想较好地掌握计量经济学学习内容,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并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练习上机习题,这样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很多学生在高考之后就习惯于轻松的学习方式,很难建立起适用于计量经济学的正确学习模式。

3 研究式教学法的应用

3.1 以真实研究案例作为引子

大部分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中,在每章内容开始之前会有一个引子,以案例引出该章的内容。而这些教材中给出的案例过分追求简明性,缺乏真实感。学生在学习引子内容时反映感觉很乏味,不但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反倒增加了其厌烦心理。笔者尝试在每章开始前,收集学术界的真实研究案例作为引子,通过引子给学生介绍在该研究中相关计量经济学内容的作用。例如,在异方差一章,笔者通过现代消费函数构建的过程引入,从Richard Stone的LES模型开始,到Prais和Houthakkerd半对数和双对数形式提出,和他们对该形式下扰动项异方差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办法的提出,帮助学生了解计量问题在真实科研环境中的面貌。

篇4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 计量经济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F019,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36-02

计量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西方工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它在随后的数十年中迅速发展,理论日臻完善,已经成为经济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计量经济学课程逐渐在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经济类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根据2006年暑期的调查,设置经济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98%的学校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60%的学校开设了该课程。{1}《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开设面最为广泛专业基础课程。

一、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际观测资料为背景,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分析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2}本科《计量经济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学科。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的综合。{3}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基础。

2.实践性与应用性。计量经济学自诞生起就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希(R.Frisch)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波动。克莱因(R.Klein)等人在凯恩斯经济学框架下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开始开展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研究,托宾(J.Tobin)、赫克曼(J.J.Heckman)和麦克法登(D.L.McFadden)等经济学家解决了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和估计问题。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在不影响理论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计算机为工具分析问题。应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开展实验教学,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掌握诸如Eviews、STATA、SPSS、SAS等各种计量软件是必要的。通过软件的应用,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对计量方法的清楚认识。因此,在该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应至少熟练掌握一个应用软件。

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课程单一,课时安排不合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综合,以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为先修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并对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目前,在计量经济学的讲授中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望而生畏。教学效果不佳,主要有以下原因:原因一,我国高校经济与管理各专业招生文理兼收。文科生在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对较难的数学推导觉得晦涩难懂,同时在授课过程中缺乏不同学科的交融,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兴趣。再加上在我国高校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一般不开设选修课,致使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无法对基础课程加以巩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量经济课程的学习与提升。原因二,国内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普遍仅开设一个学期,课程也不设置级别,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基础水平讲授内容基本一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原因三,课时安排不充足。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计量经济学为48学时,在如此少的课时内既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还要安排学生上机学习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显然,在较少的课时内教师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大纲要求,有些教师贪多求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都讲,但都没有深入分析。结果就造成,学生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理解不透彻,什么都不会应用。这样的“夹生饭”使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计量经济学的丰富多彩与应用价值,只能是应付考试。

2.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大量应用到高等数学与数理统计知识,仅利用传统的黑板授课,虽然逻辑思维很清晰,理论体系很完整,但是内容乏味,信息量较少。结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甚至厌烦畏惧。另一种情况,是在教授该课程中,过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完全没有任何板书。这样虽然信息量很大、教学进度快,但学生即使经过课后复习,也很难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因此,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尽善尽美,应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法方法。

课程考核方式是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与学的有效手段。我校的计量经济学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和出勤情况,期末考试是开卷形式。期末的开卷考试已是《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的突破,学生不在只是死记硬背概念,照猫画虎完成计算题,对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考试毕竟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且考核相对不是很全面,例如不能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故应在该考核方式上适当增加小论文的写作。

3.计量经济学实验层次模糊,缺乏针对性。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仅是理论课程的巩固与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载体。而目前的实验教学并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面对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本科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同时对于不同专业的背景学生采用相似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显然很难满足差异化学生的各自需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科学设置课程,增加教学学时。高校课程科学化,就要避免课程设计上的逻辑错误,即目前所开设的课程所需要的辅助学科必须提前开设。{4}故计量经济学课程应安排在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等基础课程之后的一个学期,通常在大三学年开设比较合理。主要原因在于,大一、大二基本可以修完所需要的辅助课程,此时开设该课程,使知识体系具有衔接性,尽可能减少由于知识遗忘带来的负面效应。另外,建议计量经济学学时应达到64学时,充裕的时间不仅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也有助于学生深入地学习。

2.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要“两手抓”,即一手抓理论知识,一手抓实际应用能力。然而,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易调动,更谈不上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应在教学中将板书、多媒体与网络综合应用,对于涉及数学中较为抽象的逻辑推导,采用板书形式,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对于涉及大量数据的案例,采用多媒体形式,信息传递速度快、容量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案例的分析过程,依然采用板书方式,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课后复习也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依托网络媒体,教师与学生可以及时进行交流,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还可增加课程论文考核环节,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升运用计量模型的分析习惯与解决能力。

3.科学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基于计量经济学“两手抓”的教学理念,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大纲。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但最终的效果是一致的,就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方法,独立完成实验,能应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三,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紧扣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始终与学科前沿保持一致。

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也已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工作也需要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社会变化与行业发展。

注释: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课程教学中经济计量模型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2}王立平,万伦来.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3}谭砚文,陈珊妮.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5)

{4}陆媛媛.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存量;流量;一致模型;研究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在此次危机中,也充分地暴露出了宏观经济的理论问题,就是缺乏一个有效体系对货币金融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宏观经济学的银行与货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然而在Godley分析中,十分重视对货币金融中存量以及流量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存量流量的一致性(下文用SFC表示),后来引入了过程理性、历史时间、银行与货币这些关键性作用之后,使得SFC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对宏观经济缺点问题的考量,同时也提升了货币金融重要性,在此结构中可以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中经济框架的分析。

一、分析SFC模型所具有的特点

1.过程理性

SFC模型是假设经济的人可以具有一定的理性,这就意味着人能够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许多能力限制性,从而使得企业、个人等作出决策时,只能通过简单地“满意度”进行衡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所指定的许多标准,例如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经验以及公正行为等,需要降低其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危害,在SFC模型当中就集中表现为人对此而制定的存量比率,同时也较为关注销售额和意愿存货的比例,此外,人所出现的错误在市场中表现为产品出价格出清,一般情况下,价格主要由金融、企业或者是货币机构进行管理,因此,在分析存货中波动是一个关键因素,在均衡调整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进行意愿比率的分析。

2.历史时间

在SFC模型中,其主要的方法是重视对后凯恩斯经济理论中历史时间的分析,在此理论看来,对经济的考察时间是一个过程,它能够较好地处理经济均衡中的各种因素,例如外部冲击的影响,在这一模型中,可以较好地展示出反应的速度,但是对经济均衡变动不能同经济运行割裂,因此,历史时间作为一个十分的因素,而SFC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这一路径,如经济中某个参数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中曲线的移动,这是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的,如果新均衡点的出现,就可以马上进行新旧位置的比较。

3.银行与货币

首先是银行具有的重要作用,在生产或者是销售出现不同步的情况时,企业经常需要调动一笔资金继续进行生产的延续,此时就需要对银行进行借贷,能够较好地促进人们扩大消费,但是由于企业家进行了错误性评估,从而使得生产活动出现一定的波动,严重情况下可以会造成经济实体崩溃;其次是货币功能地发挥,货币地出现以及灭失过程都会造成金融债务的灭失,例如银行借贷属于企业所产生的债务,同时也是银行债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债务会产生一定的利息,但是长期性的银行难以回收资产,加剧了银行的不稳定性,最终可能酿成了经济危机;最后在SFC模型中需要具体的分析二者作用,有效掌握经济情况。

二、SFC的模型分析金融危机

SFC的模型首先分析银行的行为、企业以及金额风险等的信心状态,其中信心状态就可以视为信心状态中向美国所传输信息的渠道,在SFC这一模型中,通过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表明金融危机能够对实体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章中基于收入的分配模式重组,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恢复,防止公共债务出现大量的危机;其次,分析SFC模型中还可以建立一个基于企业中债务的结构、家庭中资产的组合以及资本市场中信心的状态,此三者能够较好地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从而能够较好地处理有效性的需求、就业率等的短期动态系统,这就较好地验证了金融的不稳定假说;最后加入了对资金中承担、现金流量等的变量进行非线性的特征SFC模型分析,其中就明确表明了资产以及负债中的期限匹配需要稳定性的重要性,如果当资产在短时间之内能够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那么在负债的积累就会越来,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债务出现在清算中难以有效进行简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中央银行加强利率管理的政策进行经济控制;除此之外,SFC的模型还会对企业中过度的资本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企业中金融负债素带来的生产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问题,而企业则比较倾向于一个持有多余性的资本,因此,在金融市场中,更多地考虑一些多余投资的股票问题、债券等金融性资产,这就使得企业能在借贷的过程中通过金融资产进行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实物投资,这就对企业中的银行的贷款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家庭或者是企业中对不同资产的选择行为,从而导致了资本难于较好地管理,这就可以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出现。

结束语

文章中通过分析SFC模型,掌握其主要的特点,例如考察资本实物、负债以及金融资本,从而对实物以及金融交易中所产生流量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存量流量中核算的一致性指导下,考察存量与流量间实现动态影响的目的,这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预测以及解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SFC模型中可以为宏观经济研究工作带来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温博慧,李向前,袁铭.存量流量一致框架下中国银行体系网络抗毁性研究――基于资产价格波动冲击[J].财贸经济,2015,09(10):46-60.

篇6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定义;科学性;不精确性;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计量经济学的含义

1.计量经济学的早期含义

在17世纪时期,计量经济学第一次在戴夫南特和金的研究中出现,但当时,计量经济学这个专业术语并未出现,直到挪威的一位名叫弗里希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概念。计量经济学表示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在研究中发现在统计学和数学以及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规律,发现这个发现的发现者将其命名为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政治以及纯经济学的主观抽象法则进行试验和数据检验并由此来将纯经济学最大化的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通过经济学与数学以及统计学的有机统一,以实现经济问题理论定量与经验定量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定义表现了计量经济学是由统计学数学以及经济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数学在经济理论领域的应用,也不能笼统得以为是经济理论问题的简单统计,只有将三者构建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特定的效力。

2.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含义

由于计量经济学的早期目的在于科学化经济理论研究,因此在随后的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完善中,计量经济学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定义变的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内涵。第一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学理论数据,将经济学的经验理论包含在内一起分析,通过分析来证明经济理论的正确与否。”第二种定义认为:“计量经济学的目标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学中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模型来确定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对其他变量会造成多大影响。使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工具来解决发生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变量变化问题,并引导人们对此类问题分析和了解并解决。

小结:发展至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但其基础和目标并未有多大改变。还是将经济学和数学以及统计学三者合一共同解决和推断经济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可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因此,计量经济学也可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自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其后果影响至今。作者认为这不一定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其可归结于应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计量经济学的滥用和理解的不透彻所以才无法从理论计量经济学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计量经济学的特性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可以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独特一面。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标志在于其严谨的数学方法逻辑性和正确指向性的统计推断。当然,对于计量经济学科学性的质疑也从未间断过。凯恩斯认为计量经济学是“统计的炼金术”,“蹩脚的魔术”。他认为计量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算不上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此作者统计出了科学标准并表现了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1.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哲学标准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标准:其核心是事物的可证实性。包括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柏林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以及“亨善尔”逻辑主义。证伪主义科学标准。这种证伪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证实和证伪之间的逻辑不对称。凡是可以被证伪的那就不是科学的。

其次,我们可以在计量经济学中发现逻辑实证主义的特性:重视证实,观测,反对因果关系的存在,反对理论实体。从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更能找到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影子,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就在于对原有的经济理论或问题进行模式分析,不断假设推断,通过证实和证伪发掘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在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

2.计量经济学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首先,计量经济学具有不精确性。其实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从基础来源上来看,庞大的经济数据本身就具有不精确性,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也只能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我们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未来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商榷。统计学也是计量经济学的构建者之一,这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是一个随机事件,是否得到想要的结果还需要共同的努力,这与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并未冲突。

其次,与其它学科一样,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之外还有其局限性。从研究方法上而言,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实证的模型方法。这既是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和不精确性所在也是其局限性所在。从经济学的语言层面而言,以统计学和数学为基础的计量经济学的经验实证的模型语言有着其自带的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科学标准的存在的气息太重,这种以不平衡的逻辑为出发点的方法论决定了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

三、结论与展望

时代在进步,人民富有了,消费提高了,伴随的经济危机也爆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加重对计量经济学的质疑。无法准确预测经济危机的到来,在解决经济危机上的能力不足都存在于人们疑惑中。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解决经济问题提供了模型,在此模型中我么能够看到理想的世界,能够正确预测经济的走向,但是计量经济学中的统计学成分决定了其理想结果之外还存在其他结果。我们应当做的事理解透彻计量经济学并不滥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性证明其是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经济领域中变量的变化以及影响的大小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或有制定对策,那么应该会有效的应用计量经济学。

参考文献:

[1]洪永激.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经济研究,2007(5):139-156.

篇7

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在经济学教学和科研中一贯坚持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对一个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完全正确的、非常必要的,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近30年来,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在我国高校呈现出一种被逐步淡化、边缘化、萎缩以至被取消的趋势。在我国的许多高校,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课时越开越少,有些学校干脆取消这门课,只开西方经济学。有一些大学生听到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都觉得好笑,甚至一些经济界的人士都主张把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取代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笔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我国高校必须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核心必修课来开,其理由是:

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政治经济学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已经认识了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用上述哲学的自然观去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中前进的。马克思的光辉巨著—《资本论》正是运用其哲学原理,以严密的逻辑、无可辩驳的事实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规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党和国家才把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作为指导思想载人《》和《宪法》。这样看来,我国高校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核心必修课来开,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认为经济学只是为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为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服务的,而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因而经济学不管用了,要用西方经济学取而代之了的说法。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看法。实际上永远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只能是经济理论。我们研究和考察任何经济问题都必须从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l1

2.西方经济理论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不行的

“西方经济学”其实不是一个科学的名称,按照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理解,指的是西方国家各个时期的主流经济学,当前特指美国各派的经济学说及其教材。说得直白一点,眼下在美国暴发的这场危机,从本质上说是美国政府近30年来加速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金融理论和政策造成的。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学的主要代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一个核心思想: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新自由主义有四大主张:主张实行“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在金融问题上奉行的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各种资产价格是对该资产所代表的各种信息的完全反映,金融市场不可能产生泡沫。在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上,提倡自由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因此,一些学者把新自由主义也称为“完全不干预主义”。上世纪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获得了支配地位,当时的里根、后来的布什、克林顿、小布什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一种经济理论,当它还是以一种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存在的时候,不管其正确与否,它对社会的影响总是不大的。而一旦被决策者所接受,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时,那它对社会的影响就大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政府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废除了大萧条后制定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等;又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让金融资本拥有太多、太大的特权,甚至可以脱离物质资料而独立循环(俗称体外循环),靠自身的流转实现“增值”(完全违背马克思关于资本只能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增值的原理),当然只能形成泡沫经济。此次源自美国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后演变成为一场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和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实质,使我们对资本的本质以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有了充分的认识,更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提醒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能搞市场崇拜、不能以西方的自由经济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金融危机也使我们对资本主义西方经济理论的历史局限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我们在高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决心。依据西方经济理论制定的经济政策是不可能很好地规范经济活动的。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是美国,但由于美国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庄家,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损失的钱主要是别国的(包括中国)。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损害,远不止这些。所以,为了保卫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高校必须开设政治经济学。

3.只有政治经济学才能救“市”

所谓“救市”,就是挽救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在“救市”对策选择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仍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与凯恩斯主义的较量。结果新总统奥巴马不得不放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推动一个总额为8250亿美元的直接救助经济实体(指资产阶级的大垄断企业)的刺激经济计划。与此相对应,我国的“救市”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我国计划用两年时间,启动一个总额为四万亿元人民币的扩大内需计划,安排一半用于改善民生。这就是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救市”问题上的本质区别。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从总体上看,从长远处考虑,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救“市”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原因是以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决定了他们的经济政策只能以西方经济理论作指导。说到底,他们是在坚持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还是坚持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之间作选择。退一步讲,即使他们的救“市”取得了暂时性的成效,也只能是治标,是治不了本的。因为他们所采取的一切救“市”措施是在不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维护华尔街那些“肥猫们”根本利益前提下下的赌注。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经济政策是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作指导来制定的。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正如当代学者程恩富所说:“马克思认为,……从发展趋势上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财产公有制度比财产私有制度更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更能够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公正,这一点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认知恰恰相反。”l2]说具体一点,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决定了生产目的,这就直接决定了我国政府调控经济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所以我国与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救“市”的指导思想和效果方面是绝对不同的。“从本质上讲,我国‘救市’是通过‘救民’达到‘救市’的目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解决好民生难题,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强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文化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收人等工作同步推进,以解决过去在民生问题上的欠账。这些应对措施极大地解决了民生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又为成功应对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圈这一切,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来分析,不能不归结于政治经济学的功劳。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开设西方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不是万能的

按照传统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而实际情况是作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政治经济学只是指资本主义部分,因为马克思在世时,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马克思当然不可能写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经济的运行机制也由原来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150多年前的马克思不可能为我们今天的经济运行勾画出一个理想的曲线图表来。就讲《资本论》这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对18世纪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概括。按照哲学有关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某一个特定对象的认识,只能是近似的、不完全的,因而叫作相对真理。据此,《资本论》只能是巧0年前马克思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近似的、不完全的认识,那些结论即使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但巧O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突飞猛进,资本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后继者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果还用150年前现成的认识去解释和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那只能得出不切实际的结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没有一种理论是万能的,政治经济学,它不可能解决具体的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具体来说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规律,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寻求改变这种生产关系的动力和掘墓人,阐述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回答了人类社会演化和社会变革的一般规律,但是没有回答一种社会形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其经济运行的具体细节。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理论经济学,它的作用和功能也不是回答这些问题的。150多年来,它起到鼓动人民起来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今天仍然是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公有制决定了我们的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行为必须从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政治经济学的职能定位,也说明它不是万能的。

2.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

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计划经济的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也无可否认地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虽然二者建立在不同的所有制基础之上,国情也不尽相同,但从市场经济这一点看是相同的,都搞商品经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都要提高经济效率,因而在对经济现象的描述、经济机制的设计等理论体系方面应该有许多共性。西方的市场经济已经很成熟了,因为它有300多年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为其设计并被实践证明了是比较成功的运行机制,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虽然自己也可以从头开始摸索,但要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当然应该选择研究和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和成果。这一点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时候,就认真吸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思想成果,为我们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提供了一个光辉的范例。改革开放犯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西方经济学在帮助我们设计市场机制、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建立税收制度、打破行业垄断等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马克思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形成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4]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在中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如果我们拒绝西方经济理论的借鉴作用,那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在国际贸易中赢得自己应得的经济利益。一句话,那就是放弃改革开放,坚持闭关自守,最后自取灭亡。要消灭私有制,必须先保留私有制;要实现世界大同,必须先承认多元化格局的存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先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理论。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没有诞生之前,牛顿的力学三定律被人们确认为经典力学,而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问世之后,牛顿力学三定律所描述的则只是物体在作低于光速运动时的一种特殊情况(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但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物体的运动,通常是在低于光速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牛顿力学三定律仍然被现实世界的人们界定为经典。同理,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世界没有实现大同之前,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里存在并为之服务的,而且会被那个社会形态确认为有意义的理论。即使将来实现了世界大同,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的经济理论相对于那个社会形态的正确性,因为根据哲学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涓涓细流,才能汇成绝对真理的大海,相对真理也是真理(任何一个相对真理都是对某个特定对象近视的、不完全的、相对正确的反映)。综上所述,无论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还是从创立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角度,我国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必须开设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

三、开好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中要处理好两门课的关系,摆正好两门课的位置

不管在教学人数还是在教学课时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如何处置,两门课的关系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是指导、是主流,西方经济学是参考、是借鉴。政治经济学以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物质生产条件出发,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只有政治经济学才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最完整、最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当然我们讲坚持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是就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必须占据指导地位而言的。这里所讲的“指导”,是指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评价应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不是说要用政治经济学去代替西方经济学。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既要求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又不局限于要求学生坚持某一个具体的观点或结论,主要是要求学生坚持的立场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导新的实践。在如何对待西方经济学问题上,我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权威学者陈岱孙教授有一些中肯的论述,这里引用两段以表明笔者的观点:“作为一个整个理论体系,现代西方经济学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但不等于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利用的地方,……当然,相反的,由于某些方面有可借鉴利用之处,便盲目地全盘接受,或者食洋不化,对于给纵然有用的技术手段采取生搬硬套的办法更是有害的”;ls]“西方经济学无论如何,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产物。中国的实际在种种方面和西方实际大不相同。要借鉴、利用西方经济学一些理论分析解决中国今日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不但要排除其在本国实践上已证明为谬误者,即使对在其本土已证明有成功经验者,我们也得详察其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le]。

2.有关教学内容方面应注意的地方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广泛而松散的名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可以理解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者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市场运行方式所作的理论概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就是当代西方的市场经济学。其基本理论包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现在本科使用的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高鸿业任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它坚持了用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洋为中用,并且每章都加了评议,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而政治经济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本既理论联系实际,又与时俱进的教材。目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西方经济学双重性质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既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因为它的阶级性、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造成的局限性,又因为它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因而又有在特定条件下的实用性。我们在社会主义大学课堂里同时开设政治经济学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有双重意义:其一是通过比较可以坚定对经济理论的信念;其二是通过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的成分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从笔者了解的一些高校的情况看,两门课的权重比例有不合理(无论从课程种类、课时时数看,还是从学分看都这样)的地方;教学内容是政治经济学太单薄,西方经济学太厚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只讲教学内容,不加评议的情况,更严重的是讲西方经济学时只注重讲它的实用性,忽视了它的阶级性和局限性。比方说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宏观经济学中把工会视为垄断势力并把它视为工资—物价居高不下、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等,这些东西我们不但不能接受,而且要用的观点进行评议和批判。为此,笔者觉得,要适当压缩本、专科学生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微观经济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对本、专科学生应侧重多介绍一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并注意用进行评议(每章课后的评议一定要讲),而且要配套开设《经济数学》这门课程。

篇8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无锡 214153)

摘 要: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质量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对财会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专门面向财会专业教师、学生展开技能竞赛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为推进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技能竞赛;调查问卷;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8-02

会计技能竞赛开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高中扩招后,职业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以及竞赛难度越来越大,技能竞赛似乎与普通学生渐行渐远,有成为少数人游戏的趋势。对提高教学质量、整体学生技能水平的作用有弱化的趋势。许多学者,教师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也产生了许多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基于定性分析,基于经验总结,而极少基于定量分析。因此,以无锡市内三所财会专业的代表性学校会计专业为样本,通过定量分析,研究技能竞赛与技能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决定因子,从而为更好的提高技能教学质量、整体学生技能服务。

一、研究意义与对象

(一)研究意义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引领着职业教育的学校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改革。通过技能竞赛,传递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信息和方向,检验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竞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技能竞赛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是其竞争的核心力。因此,研究技能竞赛与技能教学质量的关系可以为达到上述目标提供依据,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重要的是对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有着很好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选择了无锡市内三所财会专业的代表性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校都分别参加过市级、省级和全国的财会技能大赛,特点是都很重视技能大赛,并都获得过各类各级奖项。调查对象主要是财会专业教师、五年制高职学生和参赛学生。在三所学校中总计发放2150份调查问卷,其中财会专业教师90份、学生 2000份、参赛学生60份,收回教师有效答卷89份,有效答卷比例为99%,收回学生有效答卷1992份,有效答卷比例为99.6%,收回参赛学生有效答卷60份,有效答卷比例为100%。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以无锡市内三所财会学校(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无锡旅游商贸学校和无锡立信学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技能课程:会计电算化、汉数录、点钞、珠算、手工账务处理为研究分析对象,以财会专业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实验室建设、教师业务水平、学生学习等方面讨论技能竞赛对技能教学质量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手段,获取大量相关信息,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指导研究的深化。在此基础上,召集三所学校财会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教师代表,就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研讨分析,并对三所学校历届技能大赛的获奖情况进行数据比照,并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技能竞赛能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哪些课程该设置,哪些课程该淘汰,哪些课程该整合,是人才培训的关键问题。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时代在变,课程体系理应相应改变。如何把握新的技术信息?途径之一是,学校不断调研企业,及时根据企业应用的新技术增加课程,淘汰过时的技术;途径之二,就是通过技能竞赛来把握。综观各类竞赛题目可知,竞赛题目都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代表本专业新的发展方向的项目。

技能竞赛的结构体系配合教学内容,倡导项目化教学,并将实践教学分散到课堂教学当中。在会计技能竞赛中,参赛项目需要综合多个教学项目的内容,而将这一过程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对传统教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构建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培养技能相符的项目教学计划,确保知识点学习、课堂实训和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在此过程中,技能竞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形成以技能大赛引导、推进和检验课程改革的循环模式,使课程改革能充分反映技能竞赛对教学的要求.技能竞赛的内容也提炼转化为课程教学项目,技能竞赛对更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起到了推动作用,技能大赛能够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并通过竞赛来检验学校的教学成果,对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具有直接的积极意义。

(二)技能竞赛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业务水平提高

职业技能竞赛将迫使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名师出高徒,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的训练过程中,既是指导教师,也是伙伴。现在的学校一般都采用有限的几个教师组成指导组来指导学生比赛,而技能竞赛是综合性很高的比赛,指导教师不能仅熟悉自己的一门或两门课程,而是对专业的各方面知识都要了解。比赛出现的新技术,新知识倒逼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职业技能竞赛有理论,更注重动手的实践能力,其指导教师也必须是理论和动手能力都强的双师型教师。而且近年来,会计技能竞赛既有学生组的竞赛,也有教师组的竞赛,对于参加教师组竞赛的老师,要想取得理想成绩,毫无疑问要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2、教学水平提高

传统的教学以理论为主,而实际工作以操作为主,这就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与实际工作脱节。技能竞赛都是以实践操作形式进行,通过技能竞赛,将改变课程的组织形式,由原来的理论讲授变成实践操作。如《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技能竞赛后进行了课程解构与内容重构,以真实的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构建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校内即可完成由“学员”向“职员”身份转换。职业技能竞赛体现出的对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实践性、综合性要求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技能竞赛不仅是参赛学生的技能大比武,也是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的大比拼。技能竞赛要求专业教师不仅需要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竞赛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背后,无不蕴涵着专业指导教师们的智慧与汗水,竞赛学生的成功,首先就是专业指导教师的成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对专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例如: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加强教师的外出培训,加强对实践技能教学的研究,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切实推动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

(三)技能竞赛能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学生职业素质包括两方面的素质。一是专业职业素质,即专业技术、专业能力、方法技巧等技术职业素质。二是综合职业素质,即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创新能力等非技术职业素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不仅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对培养目标的要求,也符合当前社会的人才标准,而组织技能竞赛是有效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方法。

1、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技术职业素质

通过会计技能竞赛活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如将实际问题联系课堂理论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等。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等综合职业素质

篇9

关键词:计量经济类课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74-03

一、引言

计量经济类分析方法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促进经济类本科生对该类方法的熟练掌握和应用有助于经济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计量经济类课程是培养学生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重要工具。高校开设的计量经济类课程主要有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理金融学、数据模型与决策等。由于计量分析类课程对相关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难教”和“厌学”,但该类课程在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被广泛使用,起到重要的研究性作用。

以往文献极少以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对计量经济类方法的使用现状作为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效果的反映,而这正是本文分析的切入点。本文基于对经济类本科生计量经济类能力的现状分析,发现该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二、经济类本科生计量经济类分析能力的现状

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计量经济类分析能力,也是该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效果的体现。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2016—2018届金融类专业(包括金融工程和金融学)毕业生共377份学位论文为样本(其中,2016、2017和2018届毕业生论文数量分别为78、108和191份),详细统计了这三届毕业生学位论文采用研究方法的结构分布(见表1所示)。

(一)本科生计量经济类方法使用的特征

由表1呈现的数据结构特征,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类本科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的比例逐年提升。定量分析方法比例由2016届的67.07%逐渐上升至2018届的86.54%,即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论文fZu5CHyufTN5Yy/ie48E1w==中加入了经济数据的分析,使分析结论更加科学。相对来说,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比例大幅下降。

2.定量分析中,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比例大幅提高,但计量经济分析仍以简单回归为主。在2016届毕业生中,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学生仅有7.32%,到2018届,该比例上升至51.92%,即超过一半的学生采用计量经济建模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在采用建模分析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仍以简单的回归分析(包括协整分析、滞后变量模型)为主,对VAR模型、面板分析等较复杂方法的使用较少。

3.统计学分析方法的比例逐渐下降,该方法中以描述统计分析为主。该类论文中大多通过绘制线性图表现数据的时间序列过程,通过绘制饼图或柱状图对比数据的结构,通过绘制表格对比数据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描述统计方法是最简单的定量分析,严格来说不属于计量经济类课程的内容,只是初级的统计学内容。2016届有57.32%的学生采用统计学方法撰写论文,在随后的两年,这一比例逐渐降低。值得说明的是,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掌握该方法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另外,个别同学通过自己设置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调查、获取、审核和清洗,以此为基础做描述统计分析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二)计量经济类分析在本科阶段广泛应用的原因

经济类本科生对计量经济类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快速提升,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系统在毕业论文审核中的广泛应用。随着高校对学位论文要求的提升,众多高校在本科生毕业论文考核中采取了先再答辩的管理模式。例如江苏师范大学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率不得超过25%,申请校级和省级优秀论文的重复率分别不超过15%和10%,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如果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从理论层面阐述经济问题,并且要保证較低的率,这对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难度极大,因为经济理论是很难创新的。而通过自己查找经济数据,结合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每个人的思路、查找数据的途径和范围、选择模型的指标,以及构建模型的框架都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结论也具有独立性,因此极大降低了与以往论文的重复率。

2.教学水平提高与教学内容拓展。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与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计量经济类研究方法也在陆续更新,为了让课程与时俱进,计量经济学类课程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拘泥于讲授简单计量模型,以往研究生阶段掌握的计量模型也陆续向本科生进行讲解,甚至DID等更加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也可以对学有余力的本科生有所启发。当然,研究生阶段必须掌握更高深和前沿的计量经济模型,这是计量经济类知识不断外溢的结果,也是经济类科研环境的发展趋势。

3.经济软件教学的有力支撑。随着计量经济模型的不断更新,对应的分析软件也在快速发展,以往众多高校在本科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Eviews软件和SPSS软件,而近年来,为了让学生接触更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辅助考研的学生更好地衔接研究生阶段学习,很多高校在本科生教学中加入了State软件或R软件的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本科生对计量经济分析软件的掌握程度。

(三)计量经济类课程研究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计量经济类课程是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该类课程的所有模型都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基础,但教学中应更多地强调对原理的理解而非推导,重视构建适合的模型,再借助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并解释。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把计量经济类课程学习等同于数学公式推导,弱化其应用性,内心产生抵触,很难学好该类课程。

2.数据收集过程粗糙,数据质量不高。可靠的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建模的重要原料,一个有研究价值且有趣的主题需要科学且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而且为保证经济模型的质量,数据审查、清洗、筛选等整理过程也很费时。很多本科生论文中的数据收集过程本着省时省力不问质量的态度,更多地通过百度而非源于官方和权威的网站及数据库,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且样本量较小,分析价值有限。

3.建模过程缺乏推敲,大多选择简单模型。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是一门艺术,模型不深究对错,只关注哪个模型更好,这就注定建模需要多番比较和权衡,经过一次次对变量的筛选、剔除和添加才能确定最终变量和模型的结构。但多数学生没有细致思考,仅通过最易获得的变量建立最简单的模型,完全没有筛选和比较过程,因此估计结果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模型质量不高。

三、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方向

1.从问题导向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计量经济学类课程的第一节课,就建议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选题,选题未必紧扣专业,只要能与建模相关即可。老师可以对每个选题进行建议和讨论,梳理变量选择。例如,爱美的女生可以关注“容貌是否有助于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甚至变通为“整容是否有助于劳动者获得更高的工资”。学生通过课程的深入学习,自行查找对应的指标和确定模型的选择,每一节课学生都可能考虑新模型是否有助于解决自己的选题。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将计量经济类方法用于解决这类有意义且有趣的问题。此外,对有价值的论文选题,老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本科生科研项目资助,最终在学术期刊上进行发表,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也起到了极好的示范效果。

2.教师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教师研究成果中的模型必定经过多番筛选和细节处理,学生通过了解这些模型,能够深刻体会从论文选题,到变量选择,再到模型确定的整个流程与细节处理,不仅能学到建模的技术,还能深刻体会设计思路,这比学习教材中缺乏前因后果与细节介绍的短小案例更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自己在研的课题,让学生体验具体的研究过程。

3.重视通过板书讲解模型原理。现阶段高校讲课均以PPT讲解为主,教师很少在黑板上写字。但讲解计量经济学模型原理时,通过板书更有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因此教师应重视板书的使用。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更多地利用电子板书,即使用数位板进行书写,使板书随时放大和多彩呈现,也能在PPT或PDF上随时标注,并在课后将板书保存后发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在课后整理电子笔记。

4.计量经济类软件教学多元化。部分高校在本科生阶段只开设一门经济软件课程,在这一门课上不可能介绍多种软件,经济类本科生仅掌握一种计量分析软件也是不够的。因此可以在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的课时中拿出6—9课时讲解对应的软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对应的原理。可以在统计学课程中讲SPSS软件,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讲解Eviews软件,在单独开设的经济软件应用课程中讲解Stata软件或R软件,并配合介绍相关的经济模型。

篇10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现状;组织形式;效果评价

案例教学法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的商学院,1910年由科普兰博士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率先使用,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自引入我国之后,许多人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已见的研究成果中已将其成功地引人到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中,并逐渐引人到其它课程[1]。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获得了宏大深远的成功,因而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并推广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将源于实践的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案例作为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2]。

目前,我国的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材料还很缺乏,虽然在一些教科书中附有一些案例,例如:李子奈、潘文卿编著的《计量经济学》,黄浩、白鸿钧主编的《计量经济学》,赵新顺主编的《计量经济学》等。这些教材各有特点,所选案例也都别具特色,对于课堂给学生作为案例素材讲解很实用,但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远远不够。

本文将就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

当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乎都以教师讲授为主,普遍存在重理论课、轻实践课;重主动讲授,轻理论应用的现象。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压力大,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必须将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预先安排了上机实验课,但实验课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实验课基本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但在学生练习的时候,由于相关理论没有掌握好,导致机械性的记忆老师讲授的软件操作步骤,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即便完成了实验内容,结果也多半不正确。

二、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

搞好案例教学需要精心安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是安排在相关理论进行完之后,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3]:

一是案例布置。教师可以事先选择一段同学们熟悉的经济学背景资料,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里面涉及到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可能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课后回去搜集相关的数据。可以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进行建模,即按照理论模型的建立样本数据的收集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的步骤进行。

二是小组准备。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案例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至关重要。事先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名学生,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同时引导学生对案例材料认真阅读和思考,确定理论模型的最初形式,然后搜集相关的数据,接着对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把自己组分析所得的结论、观点及其理由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是课堂讨论。讨论可采用推荐代表发言和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法。每组可内部指定一名同学发言,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具体包括模型为何选择该函数形式,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估计,变量的显著性以及方程的整体线性关系如何,模型当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对模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等。发言完毕,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发言人需对此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

四是教师讲评。对上述发言及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指出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正确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使学生通过上述的讨论形成新的知识,掌握建模的步骤及要点,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把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实际的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评价

笔者通过对本院两个班级的比较发现(在这里,为方便起见,不妨把实施案例教学的班级称为A班,对比班级称为B班):A班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强于B班的学生。虽然两个班级的理论教学内容完全相同,但A班的同学不论是在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掌握方面还是在Eviews软件的操作方面都超过了B班的学生。

举个例子来说,A班的第一组同学建立的是一个江西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选用的数据是一组时间序列数据。选用的被解释变量为旅游外汇收入,解释变量分别为:入境旅游人数、零售价格指数(以1990为100)、平均花费、年平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该组同学在建模之初,即在选取模型的函数形式这一步骤时,能把经济理论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散点图结合起来确定理论模型的形式,这是很值得肯定的。在后面的计量经济学检验这一步骤中,该组同学也能够对本组的这个模型进行序列相关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并能对模型中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处理。如先根据DW值判断出模型中不存在序列相关性。接着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从矩阵表中发现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花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已达到0.8445,说明模型中这两个变量之间是高度相关的。接着该组同学采用逐步回归法寻找最佳估计结果。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手实践,确实有所收获。从上面这个组的同学做的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他们是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这对于他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的掌握及应用是很重要的。对于该案例的Eviews软件结果及模型分析结果的最终得出,完全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同学们自己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完成的。虽然在做案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数据搜集来没有进行处理就直接拿来用,或是时间序列数据没有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等,但这些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完成的。

在做案例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可能每一个问题都能有时间及时问老师,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己和本小组的同学讨论,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过程,是一个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是很有裨益的。现在的他们可能只是处于照猫画虎阶段,但应用能力的提高是源于不断的模仿的。学生可以从模仿中积累经验、掌握知识,达到最终摆脱模仿,能自己独立运用的境界[4]。

另外,在课上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很高,大部分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关于模型的函数形式方面的,有关于数据来源问题的,有关于选用的估计方法的方面的,也有关于模型的检验方面的。建模过程中的每一步骤都有涉及,讨论的场面异常激烈。学生们的参与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所有这些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学生们对于案例材料的精心准备,以及计量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再拿B班的实验课为例,说说两个班的同学的差别在哪里。在上实验课的时候,B班学生基本上是老师做一步,他们跟着做一步,由于实验步骤比较多,教师如果再换一组数据,让学生自己练习,多半的学生实验结果得不出来。有些学生把教师的实验步骤记在了本子上,但由于不清楚每个步骤的含义,虽然照着做能得到实验结果,但结果也多半不正确。实验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选取得不对。原因在于Eviews软件中方程说明的对话框里面变量的输入顺序不正确,应该把被解释变量放在第一个位置。很多同学对于这个不了解,导致所得模型的输出结果出错。再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自由度出错的问题,学生们只是按照教师的操作执行,殊不知数据发生变化,样本的容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进而自由度也会跟着变。究其原因,学生们自己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这样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相对于A班学生来讲,B班学生缺乏的是理解和消化的过程,所学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只是机械的模仿。由于A班学生在做案例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查找资料用以解决出现的问题。而这一过程,同样也起到一个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消化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就是A班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的掌握方面,还是在理论的应用方面都要好于B班的学生。

四、结束语

通过这两个班级教学效果的比较,笔者认为在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是可行的,效果也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首先,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效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学生的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的;其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需要相关的激励措施。因为案例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学生们课后是要花很多时间准备的,如能把学生在案例教学课堂上的表现与他们这门课的期末成绩结合,相信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基金项目:江西农业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参考文献:

[1]单艺斌.《统计学》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J].统计教育.2000(4)

[2]史书良.统计学案例教学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3]陈效兰.以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中国高等教育.2006(1)

[4]余国合.刍议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5]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