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人观摩过不少信息技术同仁们的公开课,结合自己从事十几年的信息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受到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课堂也不再单调,一会儿师生互动,一会儿生生协作,一会儿教师讲解演示理论,一会儿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大家都围绕着“任务”动了起来。但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呢?教学目标和任务得以完成了吗?我们又该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任务并保证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呢?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关系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然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往往被误解,如过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没有做好“导”的工作,教师只负责布置一个任务下去,没有研究这个任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和必要的指导,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果差。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首先要研究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任务的执行者,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负责设计教学情境,处理教学细节,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二者紧紧围绕着“任务”这根主线展开活动,各司其职,不可偏废。
二、设计有效的任务
有效的任务从哪里来?设计任务时要遵从哪些原则并考虑哪些细节?简而言之,肯定离不开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教材和学生是必然的研究对象。
(一)、钻研教材
首先要从整体上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设计的任务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学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教学目标为: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常用软件了解和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其次,要全面了解教材,清楚每册书、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清楚某一知识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具体到某一课时,教师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能够灵活运用。通过钻研教材,教师要做到:
1.能分析出教学重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难点。
2.对于教材中设计到的某个教学内容,教师要知道都需要哪些知识的铺垫,知道此知识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奠定什么基础。
3.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保证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技能得到提高。
4.能准确熟练操作教材中设计到的教学内容及任务。
(二)、研究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又是教学的对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设计出符合学生情况的有效的任务。只有事先深入研究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关于任务的落实
一旦学生开始独自上机操作,课堂秩序就比较难以把握,初中学生好动自由度太大,对老师来说,课堂秩序的管理就是一件难事。特别是装有网络的电脑室,教师面临的压力更大。很多一线教师对此都有同感。那么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课堂有序进行,让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呢?
首先,教师严格要求.在许多学生心中,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总是和玩联系在一起,所以从主观上就没有认真对待。加之有的教师也认为信息技术课没有得到重视,玩就玩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升学压力。在某些课堂上,教师三下五除二地布置完教学任务之后,就给学生“放羊”了,自己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自身在思想上要端正态度,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当作“闲杂课”或者“游戏课”,要充分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担当起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责任,为学生任务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证。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否则,困难得不到解决的学生任务没有办法向下进行,就会”不安分”起来,任务也无从完成。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任务驱动;任务;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2-20ppp-0c
"Task" Design of the Task-motivation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DING Ai-ping, LV Zhen-lei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Kaifeng 475003, China)
Abstract: Task-motivation Teaching means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the content of courses, with implementation of each specific task as clues, will be skillfully implied in each of the tasks. In designing "tasks" in the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we should take the approach of "coming straight to the point" : turning complexity into simplicity, not only making all the tasks better cover the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course, but also having the students finish their learning tasks in a pleasant situation.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task-motivation; tasks; content of courses
1 引言
目前,在高等院校的各专业教学中,都把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专业教学中的技术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担任《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接触计算机应用课程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计算机应用》课却没有兴趣。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适应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方法,如何探索切实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任务驱动式教学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和推崇。但是,在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又存在许多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偏差,为提高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实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对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任务”设计进行探讨和辨析。
2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特点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3 “任务”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3.1 化繁为简,单刀直入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单刀直入法”或“黑箱方法”。
“黑箱”(Black Box)是只知其输入和输出不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或者说“黑箱”是内部结构一时无法直接观测,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系统。从外部观测那些具有某种功能而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通过输入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响应,分析系统的状态过程,推断系统的行为,这就是“黑箱方法”。
计算机应用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往往使得初学者在入门阶段,感到陌生的名词多、难点集中、头绪繁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电脑的信心。利用“黑箱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科学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特别是在学习某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时,可以把深层次的系统视为“黑箱”,可以先知其然,而暂不深究其所以然。
经常有初学者向笔者咨询“如何学电脑”的问题。笔者的回答是,首先给自己提出一个明确的要在电脑上完成的“任务”。我一般建议他们首先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一段中文(对于少年儿童,我主张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会在电脑上玩益智游戏,然后是画图),并且告诉他们,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完全没有必要(至少暂时没有必要)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知识,更没有必要学习计算机发展史以及数制转换等知识。我们可以“单刀直入”地按照某几个步骤,进入某个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环境,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文章就可以了。
“任务驱动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其它的可以一概先不涉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
“任务驱动”学习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采用这种学习方法,伴随着学生的是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不再是那种片面追求所谓“系统”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给初学者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
3.2 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升学生技能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电脑软硬件的发展十分迅猛,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学生现在学到的一些具体的知识不用多久可能就会过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读书,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要让学生知道,虽然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掌握了某个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或自学该学科的能力。
(2)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计算机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只能靠实践。应提倡学生自己上机实践获取知识和经验,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在学习使用电脑的过程中,读书和上机实践都重要,但比较而言,实践更重要。很多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多次上机才能学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3)要向学生讲清楚,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钻研教材和上机实践,同时应该向他们指出,学习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过程,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需要反复,因此,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先知其然,而暂时不深究其所以然,但应该注意在学过后面相关的知识后及时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前后联系,加深认识和理解,而且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总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明采用“任务驱动”学习方法的意义,而且要培养他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4 设计“任务”的关键技术
好的学习任务,应该适应不同的学生,并能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任务”。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1)“任务”要较好地涵盖课程知识点
计算机应用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罗列,然后按章节内容设定若干个“任务”,将不同的知识点归纳到某个特定的“任务”中,通过该“任务”将需要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从而达到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需的知识。注意,在设计“任务”时,既要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又要避免知识点的遗漏。
(2)“任务”设计要照顾学生个性差异
学生是有着个性差异的,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因此,我们所设计的任务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使他们能够共同发展,又要给能力强的学生留有适当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这样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能力基础上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同时由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开放性,学生的个性差异虽有所体现,但并不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不同的学生在完成不同的专题任务时都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成果。
(3)“任务”要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完成
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4)“任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有效办法是:老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出真实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角色,并且唤起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知识。使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与此相关的学习过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上课时只告诉学生一些常用按钮的使用,然后详细讲解帮助菜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内容时,就可以自己利用帮助菜单或帮助按钮自学了。教学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创设情境之后,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事件作为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刻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时,老师课前用PowerPoint制作一套贺卡。上课时先让同学看,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问学生想不想亲手体验一下?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积极地随着老师的讲解进入学习情境,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5)“任务”要结合现实实际
任务的设计应该密切结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给学生以更多的创造空间。例如,在圣诞节来临之际,让学生用Word设计一张销售平安果的招贴画,学生兴趣高涨,充分利用各种Word排版技术来进行创作。因此,一个联系实际而富有创造性的任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5 结束语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周全,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之真正有利于实现计算机术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小娟. 谈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2007,(21).
[2] 朱美松. 试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任务[J]. 科技信息,2007,(8).
[3] 黄红艳, 李霞, 才秀凤,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07,(7).
[4] 杨洪雪.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 教学与管理, 2006,(10).
收稿日期:2008-02-15
篇3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主要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因此,在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改革逐渐受到重视。笔者在《电机检修与控制》教学改革实践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将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讨论交流。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没有人能够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确实如此,正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观点:“学生学会的知识最终都是通过自己建构、内化完成的”。因此,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下,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基于上述理论基础,以能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一种先进教学方法。它能够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溶入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于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能够激发学习动机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体现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明线、以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为暗线、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电机检修与控制》的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任务中蕴含了学生应会的知识与技能, 也蕴含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在兴趣与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与技能真正内化, 教师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起启发和引导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电机检修与控制》课程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要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交流评价三个阶段来完成教学过程。任务设计的阶段具有导向作用,是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蓝本。任务实施是学生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的阶段,它是工作任务的实现过程。评价阶段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是知识掌握和提高的重要阶段。
1、任务设计
任务是知识与能力的载体,是来源于实际工作岗位,能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与具备的能力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学习趣味性的工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就是任务的设计。因此,任务设计必须依据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目标性原则:任务设计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即“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整个过程应贯穿企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必须与企业需求、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
(2)涵盖性原则: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细致的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各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及相互关系,工作任务的设计应能涵盖教学内容绝大多数知识点,使各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3)问题性原则:工作任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启发学生研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一个有价值与意义的结果。
(4)开放性原则:任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恰当的控制动机水平,给学生留出创新能力发挥的空间,允许学生发挥自身创造力,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5)操作性原则:工作任务必须是可操作的。任务设计应分析当前教育教学条件,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个体探究和小组协作的基础上,依靠现有条件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按照上述原则,笔者在《电机检修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13个任务,主要包括交直流电机的拆卸、故障检修、装配调试及运行控制等,主要培养学生对电机进行装配、检修和控制的职业岗位能力。
2、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过程,就是任务完成的过程, 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更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主要包括任务提出、知识学习、分析实施、任务检查等环节,下面结合具体的任务实施案例进行说明。
(1)任务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提出任务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角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比如,在《电机检修与控制》教学中提出任务:结合启动平稳、节能、转速控制等调速要求,完成工业生产中大功率三相异步电机(10KW水泵电机)的调速控制。
(2)知识学习:这个环节中,比较注重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不是把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去自主探究,而是把学生探索学习和教师解惑答疑相结合,一些基础性的新知识还需要教师进行传授。比如,在上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变频调速的相关资料,教师进行指导、讲解、答疑,学生自主完成异步电机调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3)分析实施:这是教学过程的重难点,教师可采取头脑风暴法、情景教学法等先进教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工作任务,通过个人思考学习和团队交流合作,提出任务的解决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各种方法、途径组织实施,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比如:上例中,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制订10KW水泵电机调速控制实施方案,绘制配电、电气控制原理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方案的交流审核,安排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按照方案组织实施。
3、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启示,发现同伴的优点,找出自身的不足,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提升。它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部分。
(1)学生评价:在学生分组完成了工作任务后,各小组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相互评价。在这一阶 段,应该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由各小组代表交流经验和体会,谈谈经过和感受,有利于学生吸收他人之长,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方案,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协作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从知识学习过程、任务实施效果、职业素质养成、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给他们一个科学公正的评价。评价应以激励鼓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引导学生反思,使他们能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学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三、教学效果分析
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之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学生学完理论知识之后,再到实训基地实训,只是机械的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课堂搬到实训基地,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课堂气氛较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作为主体,在具体 “实践任务”的激发下,兴趣和积极性很高,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后,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提出相应的探究任务,因此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是同一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目标,每个学生只要努力了,自己纵向比较有进步,教师就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人人都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得到加强,收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4
摘 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主导,以应用为目的的自然科学课程。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是通过观察、实验、抽象、假说等研究方法,并经实践的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在职业教育中,物理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基础学科,如何使物理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特点;实例分析;反思;方向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把学生对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评价。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学习情境”这个中心而展开,最终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设计:
1 确定主题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确定课程任务的主题,再通过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和重点难点。
2 创设情境
创设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情境,为教学创造条件。如在案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提出了三个问题:①你乘坐电梯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②在游泳时为了提高速度要用脚加速打水,为什么?③在交通法规中为什么要规定车辆不超载?这样的情境创设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争议,使学生很快进入主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引发思考,开阔思维,尽快进入角色。
3 独立探索
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应适时地给出导学提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的欲求。在案例中我首先提出两个生活小发现:①同一辆静止的车,分别用10N和5N大小不等的力去推,哪种情况下小车获得的加速度大?②用同样大小的力推一辆满载车和空车,哪种情况下车的加速度大?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马上能得出a与m、F的关系,并初步总结出定性的结论,为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随后师生一起做小车实验,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得到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总结出定律的内容。
4 协作学习
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开展专题讨论,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问题设置,将讨论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在案例中我设置了三个专题引导学生对定律进行递进式剖析:①表层性剖析:合外力指什么?如何分析?②内涵性剖析:加速度与合外力的一致性分析。③延伸性剖析:定律所揭示的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其中每一个专题都切中问题的要害,使学生在协作学习、合作讨论中将知识逐步引向了深化。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学生发言,不足之处由其他小组补充,然后由教师进行指正和点拨,并对小组讨论中的观点加以评判或进行个别辅导。
5 效果评价
为检验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在经过上述学习阶段后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最后由教师作出评价,将三方评价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更加有效客观地评价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的理解。
6 深化理解
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作补充学习与练习,以深化与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验证的能力。在案例中我采用了“练一练”巩固学生对定律的理论应用能力,再利用“议一议”使学生利用定律解释三个情境问题,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的特点,并使得整个课程主题达到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反思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
②要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取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的、片面的。
③教学的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形式的、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④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效的信息和资料。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①教学模式的实施受到章节的限制,比较适用于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章节,不适于理论性偏强的主题设计。
②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施的效果,或是仅停留在比较浅层的尝试上。
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子商务实务;任务驱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212-01
《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它融合了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基础、实操以及营销、网络安全技术、物流、法律等相关课程的知识,是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应用课程。结合课程的特点,最适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教学。本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就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简介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电子商务实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有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中的B2B实验,可以创设一个虚拟的购物与销售情境,让学生扮演供应商、采购商和物流商的角色进行自由买卖,完成由采购到入货,再到库存,再到发货,再到送货,最后结算的整个交易过程。在这一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亲身体验到购物与销售及物流中的各个环节,也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确定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课程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正好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例如: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中的支付方式,需要学生掌握网上支付的种类及安全风险,这时应该向学生提出“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常用的支付方式有什么,每个支付方式有什么利弊?”。在这个问题中,学生既可以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回答,也可以自己加以分析得出答案。经过学生自己的仔细思考分析和总结后,再由教师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学生便会更深刻地掌握这个学习任务。
(三)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中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这个学习内容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关于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的调查问卷。由于是分组设计,所以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设定问卷的内容,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出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在交流中也可以得到更多自己意想不到的观点。通过讨论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协作性。
(四)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例如:上述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调查问卷设计,由学生设计出来的问卷可以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体现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协作性。这些都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任务驱动”型教材的缺乏。要想更好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必须要有一本适合的教材来配合。目前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以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实践内容。而《电子商务实务》是一门综合应用很强的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巩固知识点,所以需要一本“任务驱动”型的新编教材。
针对这一问题,职业学校可以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编写一本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任务驱动”型教材,使任务驱动教学得到真正全面的应用。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的缺乏。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利用旧式的教学方法,条规地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但学生们对知识点学习不够深刻,而且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职来学校可以让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探讨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任务驱动法是以发散思维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就像出行一样,任务驱动法只给出学生目的地,而不要求学生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不要求是坐飞机去,搭火车去或是走路去。《电子商务实务》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符合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趋势,对于完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华江.电子商务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篇6
一、创设任务,任务激发
上课初时,小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对教师的讲授表现出了一种渴求。因此我们要创设任务情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动式自主学习。
上课时,我精心准备了一张有关自己的自我介绍的幻灯片,里面设置了PowerPoint的图像、声音、动画等,并导入:“今天是老师第一次和大家见面,免不了自我介绍一下,现在老师就请电脑来帮老师介绍下,出示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你能用这种方法来介绍一下吗?只要学习了今天这节课,认识了这个新工具,同学们也能制作出这样的名片来,有没有兴趣?”生:“有。”“那我们就来探索认识一下这个新工具。”
二、自主任务,探索新知
第多斯惠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是传授给学生的,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幻灯片(PowerPoint)的界面,为此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任务:“你能在电脑上找到这个工具吗?你能介绍下它吗?”学生蛮有兴趣地动手操作起来,在介绍幻灯片界面时,我在备课时觉得难以说明的大纲视图,放手让学生介绍后,学生说:“这个好像是我们写作文时的提纲,真是太贴切了。”
三、互相协作,突破任务
同学之间及小组之间的有效交流协作,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知识互补的优点,也利于情感目标中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学中应合理分组,做到优劣互补,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互帮互助。如,在这节课中我提出:你知道这个工具与我们先前Word有哪些不一样和一样的地方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个难点,为此我让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去完成这个任务。通过协作,有些学生就充分利用了小组的优势,让一个学生打开Word操作界面,一个学生打开PowerPoint界面,进行了观察比对,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四、分层任务,体验成功
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驱动教学;含义;特点;实践运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明确指出:“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符合高中阶段学生认知实际的英语学习任务。”新课标的这一教学理念为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含义”“特点”及“实践运用”这三个方面入手,就任务驱动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展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将具体的学习内容嵌入一个个联系紧密的学习任务之中,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化学习认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究其本质来讲,任务驱动教学法摒弃了以往“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呆板教学理念,改为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此外,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而这很显然有利于其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有利于其丰富想象力与联想力的扩散。由此引申开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知识素养与学习能力均衡发展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利于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高中英语设置教学任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英语素养与技能的更好发展,这就决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为只有目的明确,才能保证学生有的放矢地探究学习活动,也才能最终实现以任务为载体推动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更好提升。
2.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帮助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则是一种密切、融洽的互帮互助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独立完成任务,还是合作完成任务其实质都是具有强烈互动性质的学习探究活动。因此,互动性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
3.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合作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探究氛围较强的学习活动之中。囿于自身视野范围、认知习惯、理解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不足,学生个体很难真正完成探究性较强的探究学习活动,更谈不上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了,这就决定了学生采取合作形式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必要性。也正因为如此,任务驱动较强的合作性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又一明显特征。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笔者仅结合“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教学过程,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进行探讨。
1.新课导入
(1)复习定语从句的定义,并引导学生说出几个定语从句的例子。
(2)向学生展示几组对比鲜明的句子,几组句子分别如下:
第一组:
We all like the man who wears clean.
I like the man, who wears a big smile.
第二组:
This is the best book that he ever read.
The book, which she read yesterday, is very funny.
第三组:
Beijing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which our family visited last year.
Beijing, which our family visited last year,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
……
2.引导学习,明确任务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并尝试找出上述几组句子之间的异同点。教师可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大致方向:形式、意义、作用、翻译、关系词等。
通过自主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得以初步感知到几组句子之间的异同点,并依次填写了如下的表格:
3.教师指点迷津,深化学生认知
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是定语从句。其中,被定语从句限定的词是“先行词”,引导定语从句的词是“关系代词”或者是“关系副词”。其中“关系代词”包括that,which,who,whom,whose,“关系副词”则包括where,when,why。
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先行词不可缺少的部分,若是去掉了先行词,主句的意思往往不甚完整。
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是先行词的附加说明,即使去掉了也不会影响整个主句的完整意义。
4.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并提供“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相关练习题
习题具体如下:
我们的英语外教是一个英国人,他非常擅长烹调。
那名小女孩学习很努力,她的妈妈是位杰出的教师。
我有位老师,他一辈子服务于高中英语教育,下个月他就要退休了。
……
由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充足空间,使学生在发展自身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同时,得以对“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可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节内容的实践运用具有真正促进学生英语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更好发展。
高中英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在丰富高中英语教学手段的同时,真正获取高效率、高质量的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一)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一个明确的任务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任务就是将所学知识点逐个包含在所设置的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思考问题,通过用脑、动手达到知行统一,循序渐进地掌握和理解课程知识,同时也掌握了操作技能。“好”的任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融和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任务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和要求来设置,也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提出,这样设置的任务会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电子商务基础》的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典型的实验。以B2B实验为例,实验要求三个不同的企业角色(采购商、供应商、物流商)在网络环境中互相协作,按照正确的业务流程,各自独立进行不同的业务操作,依次完成网上单证的流转,直至完成实验规定的各项业务活动。
(二)合理分解任务,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一个比较大的项目让学生单独完成,难度较大,时间也来不及。可以将它分解成一个个较小的任务给学生做。在B2C实验中我们将实验分成了“注册和登录个人银行”“、银行转账”“、网上购物和电子支付等”几个小任务,学生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很感兴趣。类似于B2B这样的实验,参与角色较多,让一个学生完成实验显然是不适宜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具体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每组3个学生。每个学生担当一个角色,在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后,老师可以利用PPT或是流程图将本次实验具体要求、实验步骤和实验的最终目标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引导,对于关键步骤,特别是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特别提示。由于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他们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老师将任务讲解后,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和梳理,对各自任务目标就比较清晰了。
(三)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完满完成任务虽然学生已经明确了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目标,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还必须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完成任务,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来学习知识,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学生要弄清实验的流程,在实验开始做好各自的准备工作,当他们理解了自己的操作任务和业务流程后,可以按组讨论,商量角色之间如何配合协同,随后开始进入交易流程。在B2B实验中各个操作步骤是环环相扣的,一旦有哪一个角色未实施操作或操作失误,其他双方就无法继续进行。例如,倘若供应商不能及时生成配送单并作配送处理,物流商端就不会出现入库单,也就无法完成入库操作,这样,供应商的商品就进不了物流商的仓库,随后的操作无法进行。学生除了弄清各自各业务流程外还要理顺相互之间各项操作的顺序和逻辑关系,只有这样,各项业务操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老师可以作指点和引导,一旦学生在某一步骤发生错误,老师会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出错原因,并指导学生设法纠正错误,以便实验正常进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与沟通,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直至完成整个实验。
(四)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实验,实验的效果究竟怎样呢?在任务驱动法中很重视学习效果的评价,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B2B实验是十分完整和严谨的,只有当物流商端的“应收款”栏目中呈现“已结算,已收款”时实验才算完成,与此同时,可以看到物流商端已经对采购商完成送货任务。实验中跳过任何一个环节是达不到这一步的。实验怎样才算是完成得好呢?可以从三个角色的实验数据中得到结论。采购商采购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否合理;供应商是否及时向物流商配送货物,使得物流商仓库内商品数量是充足的;物流商、供应商的应收款是否已经到位等等;这些定量指标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实验的实际效果。当然还应该从各个小组各成员的协作情况以及完成实验的速度来评判实验的效果,通常哪一组学生认真讨论,齐心合作,则完成实验的进度就快,反之,三个角色中只要有一方不能全心投入,实验就不会做得那么顺利。老师应该及时地记载各组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实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实验作出点评,学生可以按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老师对本次实验做出总结,表扬优秀,总结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并给各小组打分。学生完成实验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的方式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用流程图或者用文字阐述实验的流程和步骤,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心得和体会。对于实验中配合得特别好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能提出新的思路和想法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经验,也可以由老师介绍他们的思维和做法。只要是认真实践、积极思维的学生,老师都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每当完成实验,都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会使他们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习也就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和愉悦。
二、“任务驱动法”的积极效果
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内涵上是符合探究教学模式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它适用于学习技能型知识,尤其适用于电子商务基础实践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双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电子商务基础实践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后,初步达到以下效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的,这种方式不仅重视教师的作用,更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来的“一言堂”、“满堂灌”等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主动,这正是素质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在被动的教学状态中,容易感到厌倦,实施任务驱动法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上,学生在一个典型的“任务”的驱动下开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地思考,认真地探索,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适当的努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任务驱动法不仅鼓励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独立钻研和思考,更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合作解决问题。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一个人单独做难度很大,依靠学生之间紧密的配合和协作,进展会顺利得多。就电子商务B2B综合实验而言,实验由3个角色组成,具体业务都在角色之间进行,如:采购商要成为供应商的特约商户,必须先向供应商申请,获得供应商的批准;供应商必须向物流商申请物流服务,经物流商审核批准后,才能请物流商发送货物;采购商的订单必须经过供应商的受理……这些业务之间逻辑关系严密,只有正确和紧密地合作,实验才能继续进行。当学生在不断地讨论、探究,不断地克服一个个困难的时候,他们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会感受到,角色之间认真投入,密切协作,完成进度快,实验效果好,反之,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受挫,甚至不能及时完成实验任务。
(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基本要求。学生是有自尊心的活生生的人、是不断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理解、尊重和鼓励。
(五)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当学生完成了实验任务后,在课堂上我挑选几个完成得好和快的小组,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成功的原因,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之后,笔者会进一步总结,对他们的紧密合作和认真探索进行表扬和鼓励,然后,其他学生也可进行提问或质疑,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个阶段是学生最活跃也最体现学习成效的时期,他们往往会提出一大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使大家豁然开朗。当然,有时为了一些问题也会有些争论,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使争论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最后,由教师总结,着重指出成功的经验和在实验中有待改进的方面。通过分析与评价,肯定了学生的成绩,也指出了一些存在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
三、注意把握几个要点
篇9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侧重于探究式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设计的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同时又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教学内容的任务为载体,使学生在完成教师所布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对于技能和知识的获得要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典型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学生完成教师任务为明线、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
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首先,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看到的往往没有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所体会的深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教师任务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非一味的“听”和“看”,而是真正自己动手实践去“做”。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引导,真正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完成任务;这样的学习才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认知,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个个的任务都完成了,同时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产生成就感,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自然更加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计算机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其三,任务驱动教学法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发现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的模拟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他们能够很熟练的了解计算机软件各个工具的用法,能够按照老师的步骤完成所学的内容,但是当要他们动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典型任务来获取知识,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多次尝试在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认为要较好的完成整个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按照以下四个主要步骤来组织教学。
1、准备资源、创设情境
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教师可以根据本次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课堂上精心创设的情景应该尽量真实贴近生活,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实践中,例如可以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职业工作,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来完成任务。同时在提出任务之前教师应该做好资源的准备工作,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课件、微课、评价标准、网站资源、文字、光盘等资料供学生使用,我在教学实践中会创建一个本课程教学的专用学习网站,将教师上课和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时所需用到的资源上传,同时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参与后面的任务提出以及作品评价。
2、提出、分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和编排,只有任务明确、编排合理,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前需做精心的准备。首先,任务的提出要根据任教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注意新、旧知识的过渡与联系,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层次的进行;其次,任务应该是典型的具有实践意义的,避免将“任务”变成传统的“习题操作”,例如,在进行资源管理器操作的教学任务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电脑文件的分类整理任务,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剪切、粘贴操作任务。其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任务的提出,学生的参与可以让教师最大程度的了解学生的兴趣意向,同时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作欲望,他们才能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中。教室在给出任务之后,应该与学生一起来讨论、分析任务,引导性的帮助学生指出哪些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的提出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老师主动提出,但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在完成一个AE视频的剪辑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的步骤分解,以及素材获取和处理应该如何完成?需要用到哪些操作工具?等等。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任务
有了前面的分析和提示,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任务,这时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的特点和难度选择由学生个人或者分组去完成,笔者认为分组实训时,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前提下教师要注意各组员间的能力互补,应加强督导尽量避免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各组员单干或者一个组员把其他人的活都完成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巡查的方式或者参与一个小组的方式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程。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问题,便于统一讲解,对于学生在技能操作方面的不足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把握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对于操作较为熟练,提前完成的学生或小组鼓励他们去和其他个人、小组学习交流,互帮互助,同时可以布置拓展任务进一步提高。对于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要鼓励他们多去向其他同学探讨、学习,教室也可以适当的给出引导性的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4、交流评价与归纳
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参照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给出自我评价,同时要求个人或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先鼓励同学和小组之间进行作品的总结评价,指出其他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最后应以鼓励为主,总结性的对学生作品做出评价。同时评价不能只针对任务结果,还应面向学生任务实践过程,对学生的纪律、学习态度、课堂氛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作出评价。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总结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中职技能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然而中职计算机课程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同时学生的特点也复杂多样,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教学的探索。
作者:吴艺彬 单位: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
[1]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1.着眼教学分析,确立课堂目标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要实施这一理念,教学分析是基础。教学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一改以往从分析教材入手,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知识存量和学习能力的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一堂课的新授内容必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样才可能将新知纳入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中。我们既要分析在一堂课教学活动开始时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即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能做些什么等“实际是什么”的问题,又要预期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必须达到的状态,即反映教学任务、学习目标等“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当我们明确了“实际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两者的差距,才有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二是教材分析。学科知识体系的组织形式是通过教科书表现出来的,学科知识内容也是以教科书为载体的。在学情分析的同时,有必要围绕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展开,并进行科学处理。例如在进行上述教学设计时,从学生对数据库知识掌握的程度分析入手,明确学生已经基本了解数据库在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实现高效检索等方面的知识点,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用已有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能力不强。从信息技术素养的角度看,学生可能尚没有构建起科学的、合理的数据库知识体系。为此,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提出课堂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熟练创建数据库,并在其下创建数据表;能熟练修改库结构,并进行数据记录维护。
②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在使用数据库进行学生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任务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管理身边信息的意识;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团体协作能力。
2.着眼项目设计,突出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知识结构的实用性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系统性。学习任务通常又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项目或任务的设计,还要做好两项工作:其一,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设计项目。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教师应当为学生在新的学习目标和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间构建一个“脚手架”,这样有利于他们通过这“脚手架”达到新的学习目标。因此,项目内容的挑选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时展的背景,可以从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选择他们所关心的、好奇的事物作为教学项目的取材。其二,着眼于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项目。要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每章节的编排意图,然后通过分析、理解,内化为教师自己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例如在进行上述教学项目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创设任务情境。
为了便于本班学生的信息管理,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为班级管理创建学生信息表。例如,姓名、性别、住宿情况、生日、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通过这张表与学生进行其他途径的沟通了解,如QQ、E-mail、Blog等;最后设计的这张表还能满足班级学生信息管理的其他效果与要求。这些要求或问题由学生自主设计,并自主完成、自主解决。
该项目以本班级学生基本信息为素材,任务设计又坚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任务。在进行项目与任务设计时,教师实施课程化改造,以综合性、实践性、运用性、探究性为基本原则,突出任务驱动教学的特征。
3.着眼路径优化,坚持自主探究
任务引领的教学路线是,从具体的工作环节或知识运用出发,从具体的、局部的知识逐步扩展到全面的、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对一个任务的剖析和完成,把教学与实践的知识及其运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教学路径设计中,我们坚持自主探究。在对上述任务展示以后,分解了“关于库结构”“字段属性”“数据维护”“数据查询”“综合应用”五个子项目,并要求学生逐步探究完成。例如,关于库结构子任务如下:
根据要求进行数据表设计。围绕该实例,让学生自主完成库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相关任务。
① 从管理班级实效出发,这张“学生信息表”还需要增加哪些字段(家庭住址、E-mail、特长)。
② 有些字段是不是一定需要,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字段(班级、身高、体重)。
③ 修改一些字段的数据类型,使其更合理(简历)。
- 上一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
-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