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平衡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平衡理论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有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在所难免的,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堂。对此,水利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一定要理清水利工程建设同生态平衡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绿色化、生态化的水利工程建设策略。

1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平衡之间的辩证关系

1.1 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以水资源的控制为主,实现防洪、灌溉、发电、航运、饮用等功能,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改变原有水流的流动方法,打破了原有水系统的生态平衡,甚至使原先的水系统脱离原有的生物群落,降低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进而产生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总之,水利工程建设会对周边生态环境改良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开发建设不当也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要想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理清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因为满足人的需求而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2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追求生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食物,还在净化空气、维持水循环、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同样也不例外,我们唯有在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多采取预防性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才能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良性循环

随着一系列生态失衡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很多人缺乏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了解。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上,而且存在过度使用的问题,所以造成了生态用水的大幅减少,产生了生物群落衰退、河流断流、河道污染等生态失衡方面的问题。但是只要实现水利工程的科学设计与绿色化建设,坚持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就能够实现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2 水利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2.1 坚持水利建设与自然相协调的建设理念

要想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同自然相协调的建设理念,在加强生态水利、绿色水利等相关理念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化水利的建设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与自然环境的主动协调和积极适应。例如,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实现其供水、发电、防洪等基本功能,还需要让其在修复生态系统、调水调沙、改善水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功能有所作为,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同周边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 ,在舟山市岱山县的水利推进工作中,就应当充分结合当地岛屿较多的特点(由404个大小岛屿组成),多以建设小型水库、山塘工程、灌区工程和高效节水工程为主,避免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否则可能会引起海水倒灌等问题。

2.2 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机制

为了降低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后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在建设前,对水利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正面效益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并以此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和周边生态保护的主要参考依据。通常情况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机制的建立主要涵盖水利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内容,而且要重点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这样才能将水利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布局的科学性,才能真正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周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制定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做到扬长避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例如,对于岱山县这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来说(在2010,岱山本岛年缺水900万m3衢山岛缺水540万m3,秀山岛缺水86万m3),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会打破原有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所以有必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对可能引起的水环境破坏进行评估,进而达到水利工程建设趋利避害的预期目标,提高水资源的节约水平和利用效率。

2.3 建立对生态系统的补偿机制

为了减轻和缓解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和生态失衡,减少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水利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在交付使用之后,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有时甚至要开山断流、大动草木,如果在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后不进行及时的修复,单靠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在短时间内往往很难恢复原状,这就凸显了构建生态系统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就是本着 “谁损害,谁补偿”和及时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和具体范围,从而使周边生态能够尽快的恢复到平衡状态。

2.4 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基本的建筑技术作支持,还需要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撑。因此,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后加强技术创新,对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河流演变、水位变化、动物迁徙、植物繁衍、泥沙运移、气候变化等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科学处理移民安置等问题,这样才能够防止和减轻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岱山县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拦蓄能力差,该县降雨又主要靠梅雨和台风带来的降雨,集中在4-9月,占全年总量的70%,所以必须加强多学科之间的技术研究,增强该县的蓄水能力、蓝水能力、节水能力才是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加深对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要在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交付使用后的管理等各个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实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化和科学化水平,使水利工程真正的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敏.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利用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 王吉生. 万家寨引黄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和环境管理及保护措施[J]. 山西水利科技,2009,(02).

[3] 崔玉霞,王振东.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J]. 水电站机电技术,2011,(04).

篇2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生态设计;城市规划

一、园林景观生态思想及发展

1.生态环境意识的产生

人类和所有动物相同,他们在宇宙中出现时,只是作为自然中一个普通的组成部分。可是,发展到当下,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与自然环境的矛盾都已经岌岌可危。由于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大自然带给他们的资源,渴望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智慧与本领越来越大,再加上地球上的人数与日俱增,便开始无视其他生命的自然规律,把自然环境异想天开的进行自我改造,以至于全球各个角落都变得面目全非。现在,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地球不是自己的,人类不可能在地球上单独存在,他们与其他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不能破坏以任何一种生物的环境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至此,一个备受关注的词语呼之欲出,那就是“生态”。只要人类想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生态”一词所衍生出来的其他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首先,“环境问题”在世界成为研究的焦点,而环境意识是改善环境的基础。人类从心理,意志,情感,知识等方面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把握的总和就是环境意识。它是以和谐发展为前提,生态平衡作为基础和核心,全面且具体的把握人和自然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

2.园林景观的发展

在30-40年代间最早提出了“景观生态”一词。但从1980年之后,景观生态学自己的规律性才真正被研究和总结出来,一门有别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应运而生―景观生态学。研究设计过程与景观结构的关系变化是它的特色。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充裕已不再成为是人们的梦想时,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与能源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始在景观设计中表现出来,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

园林格局是园林元素的空间布局,园林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等。园林景观的格局或者发展过程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所以,景观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其过程和格局及其演变的科学。

二、城市景观

城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形成的,是居民在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要素,例如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等。这些要素通过人类与自然的循环演变等过程,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拥有人类生活特征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也具有共同的性质,并且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内,这就是城市景观。城市园林景观在区域尺度上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尤其体现在它的镶嵌性和格局中。

三、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绿化

1.城市生态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伴随城市进步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给环境造成了大量有害物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受到严重危害。抛弃污染源和建立应用新的生态平衡系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唯一办法,现实证实抛弃污染源是不可能的了,建立新生态系统便成为了必行之路。生态学,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实质上是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大自然生态环境循环系统表现更加充分,但人类的城市环境循环系统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城市环境循环中,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最直接、最有成效的作用。植物通过其生理的能量流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是城市中其他生物所不能代替的。对于人类所需要的生活环境条件来说,植物的覆盖率是人类城市绿化的当务之急。

2.城市绿化的发展

现在,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化。在人类与生存环境关系已经面目全非时,人类意识到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城市绿化已经是以环境保护,维持人类生态、身心平衡为目的进行发展,而不再单纯停留在休闲游览的基础上。

谈到环境,“风景园林”在我国已经是由古传今。而在日本它称为“造园”,在西方国家又称为“园林景观”。对于自然环境的修复,风景园林的改造占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发展到今天,城市绿化从“风景园林”逐渐转变成“园林景观”。

随着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深入,逐渐使园林景观设计的形象发生了改变,它的思想和方法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园林景观设计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花园式设计,而是寻求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一种生态平衡设计,从“小我”意识转变到“大我”观念。

四、生态学理论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1.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进行园林景观改造前,生态平衡的要求在重中之重。保护现有自然环境,使它们尽最大可能少受到或避免不必要的破坏,因为在改造后想要形成新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很长时间。根据生态平衡原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进行充分的保护利用,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

2.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改善利用现有环境

循环再生是生态平衡理论的核心,所谓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就是能够使能源与物质进行循环利用,杜绝一切污染,不必要的破坏,在循环利用原有环境资源的同时,减少新材料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材料生产的能源索取,其他材料也要达到环保要求。

3. 土壤的设计

土壤是植物生命的源泉,生态设计中,植物是主力军,土壤是否适合植物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土壤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是否肥沃,二是保水性能如何。如果说土壤是植物的载体,那么现在该分析植物的主体了。根据植物不同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合该植物的生长土质。在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土壤是基础,在改造首先就要对现有的土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再根据现场和设计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策。如果整体土质都不适合植物生长,通常做法是将其替换,把旧土挖出换走,或者有必要可以进行技术处理,如果只是一部分土质不合适,那么就可以直接在旧土上覆盖种植土。

4.水的循环设计

在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为了对自然环境建设有优越的改善,水设计的合理利用也尤为可观。比如在这几方面:水质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并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植物对水资源的作用也非常大,它不仅能够对自己的自然环境进行净化,也可以净化污水的同时对植物生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结束语:

篇3

一、传播生态学的理论内涵

1.传播生态学理论中对传播生态环境的解析

传播生态学的发展和研究起源于北美洲,其中主要是学者Nile—Bosoms提出的“媒介生态学”和传播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当前我国对传播生态学的界定普遍认为:传播的生态环境是在某一个特殊时期,整个媒介的组成部分之间、媒介相互之间、媒介和存在的外部环境之间,各自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实现的一个相对平衡状态的结构。这种结构涵盖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情况等多种外界因素。传播生态这一行为的完成,是协调受众、各种媒介、经济形势、社会区域这一复杂系统,从而实现的较为稳定的变化过程。传播生态学除了借鉴生物领域的生态学含义之外,引申为一个系统的含义。传播生态学包含媒介、经济条件、社会状况等复杂的传播生态要素,强调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系统的生态平衡,即怎样实现这些要素的协调发展、共同演化,传播生态学更重要的是强调可持续发展。

2.传播生态学对传播介质之间的互动和平衡机制的解析

在传播《生态学》一书中,对文化并不是全部由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范式决定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释,但是文化却是通过这一因素更好地运行的,并且看起来是合理的、能够理解的经验和此类范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传播的文化愈来愈展现出其成为后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文化。按照这一个理论,大众传播媒体,尤其是拥有高素质的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电视在新时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邵培仁是国内传播生态学较早的研究者,他在《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以及《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中,对我国的传播生态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我国目前关于传播生态学的定位实际上放在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研究区域进行”。传播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保持传播媒体、受众之间的生态平衡,控制好传播的内外因素,寻求更好的保持传播生态环境平衡的途径,使传播生态学成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力量。

二、我国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现状和传播生态学研究

1.我国电视音乐文化传播

我国的大众媒体对当前的音乐传播和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是在我国电视成为主要媒介之后开始的,时间大约为20世纪的80代开始到现在的20多年,我国的音乐文化的传播经历了这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音乐文化的每一个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电视媒介的发展。首先,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画面和音乐之间的融合,构成了一个电视音乐的有机整体并进行广泛传播。在荧屏上播放各种娱乐节目,如广告、电视剧等等,更多的节目成为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科技和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当初的无线传输到卫星电视再到有线传输,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影响着观众对音乐文化的理解,从而影响着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播。

2.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成为了导向

大众性音乐是包含着多领域的音乐文化构成的一个文化范畴。在我国的大众音乐的演变系统里,主要有以下几种构成:革命音乐、儿童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流行音乐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最普及的传播媒介的电视,使得千千万万的音乐创作人在努力进行创作。所以说电视音乐节目和音乐创作这两个行为之间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联度。在目前音乐传播的动态过程中,电视成为了一种主要的音乐传播媒体,一方面通过电视进行传播,使受众能够在音乐的陪伴下得到一定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激情;另一方面电视的传播能够很快地使传播内容成为一种主流的娱乐内容,提高社会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成为大众音乐的一个潮流和导向。

3.音乐流行的激发

音乐文化的流行,指的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构成的群体,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由于因为某一种特定的心理的需要,而乐于追求某一种特定的音乐风格,使得这样的追求行为和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领域内得到扩展并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流行音乐的内在特征是社会上人们对音乐追求的连续性、模仿的演化过程,对此类追风行为的不断传递,使得更大领域内的群体对这样的文化进行认可和模仿。鉴于电视媒体在进行音乐文化传播时,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优势,有其特有的普及型和权威性,使得音乐流行加速。作为音乐流行的本身,加入能够进行权威性的参与和激发,那么流行音乐的扩大化和快速化能够有效的完成,使得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音乐流行在一定的程度上,对音乐、音乐人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得他们能够迅速得到社会和人们的认可。

三、电视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生态失衡和重建对策

1.电视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的失衡

当前的电视仍旧是覆盖面较为广泛的强势媒体之一,我们生活中的各类信息更多的是由电视给我们提供的,我们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接受,更多的是取决于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可以这样说,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对音乐的形式、风格和题材等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也改变了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中国的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目前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它的传播在不断构建着我们身边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电视音乐文化传播是电视的文化传播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视,其特征给与了它特殊的大众文化的属性。这种大众属性,首先表现在电视音乐传播的受体的数量多、受体的影响范围较大等;其次,电视音乐传播的娱乐性以及传播的商业属性,在娱乐化商业化的基础上满足受众的爱好。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把收视率作为主要工作的电视音乐文化的传播,主要以青年群体为受众的=对象,把歌星的演艺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它的娱乐性越来越强。电视音乐基本上变成了流行音乐的新符号。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各种各样的晚会、演唱会等支撑着中国电视音乐的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的音乐领域内,流行音乐占很大的音乐文化空间。这样的媒介条件,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在总体来看,其生态是不平衡的。这样的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反映中国传统音乐精髓的中国民族音乐较少,其次是缺乏来自生活的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形式。

2.对我国音乐文化生态平衡的构建

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处在失去平衡的边缘,我们要具备音乐生态发展壮大的理念,不断寻求保持我国电视音乐传播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并不断的尝试和使用。传播学的平衡理论认为,在媒介的管理工作和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媒介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受众,大部分是不能得到他们的影响或者限制的,相反更容易受到小的信息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像经典的木桶理论所分析的,决定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子,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因为在整个木桶作为一个系统来看,最短的木板的长度限制和约束最长的木板发挥作用的能力,所以说决定媒体的影响力和战斗力的,除了最优秀的外,还要整体提高系统的能力。对于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和民歌等文化的缺失,电视媒介在不断地探索这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受众通过电视这一媒体收获到民歌等音乐信息后,原生态的音乐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壮大和发展,使得音乐生态失衡得到了一定的补偿,这也正符合木桶理论的补救措施,使最短的木块得以延长,提升整个木桶的盛载能力,实现整体的平衡。实现传播生态学木桶理论的平衡,需要每一块木板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水平和效果。而且要对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劣有一个充分全面的认识,通过媒体对市场进行培育,发展观众数量,从而实现积极使用电视传播的能力来平衡音乐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央电视台开设的音乐频道以流行音乐为主,但是也为我国的古典、民族乐等非主流的音乐类型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得流行音乐、民族音乐、高雅的音乐在和谐的舞台上共同发展壮大。

篇4

何谓酵素?

酵素(酶)是生物体内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由蛋白质组成,能在机体十分温和的条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代谢活动。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生殖都是其促反应过程。酵素是细胞赖以生仔的基础,人体肌肤细胞中也存在着大量起着不同作用的酵素。 酵素还对细胞外组织的代谢活动起着平衡的作用。保持其处于良好的状态,肌肤自然完美姣好。CPB破斛这一美丽密码,深入研究与肌肤息息相关的“九大酵素”,创立的酵素管理理论,获取了开扁美丽肌肤之门的密钥。

CPB,酵素管理倡导者

掌管肌肤细胞生命活动和细胞外组织代谢活动的九大酵素,可分为起活性促进作用的酵素和起活性阻碍作用的酵素。各种诱因(紫外线、干燥、氧化等)以及增龄影响,引发其活性的低下或增进,平衡性被破坏了,肌肤的烦恼接踵而至。所谓的“酵素管理”,就是通过珍贵的有效成分对酵素活性或促进或阻碍的控制,精准维持它的平衡性,从根源滋养肌肤。

CPB酵素生态平衡理论中的九大酵素:

Cle de Peau Beaute管理

关键的九大酵素(即酶),调节肌肤的防御机能,令肌肤时刻散发美丽光彩。

专享尊贵成分,集纳天地恩惠

CPB的所有产品都富含维持肌肤细胞酵素平衡的尊贵成分。

1 L一丝氨酸

氨基酸的一种,令角质层中的胰蛋白酶和谷氧酸脱氢酶活性化,令多层化的角质自然脱离肌肤,提高角质层的保湿机能。

TC复合物(纤维蛋白溶酶控制成分)

由Hypericum Erectum Thumb和黑点叶金丝桃精华提炼而来,同时还添加了甘油和木糖醇。抑制表皮肌肤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化,从而令肌理细腻,表皮的代谢机能顺畅。

栗子玫瑰果精华

富含维生素。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化,防止皮肤皮脂氧化。

ATP

被认为是人体内细胞能量的来源。促进蛋白激酶的活性化,同时还具有促进机能正常和扩张务管的作用。

酪氨酸酶的活性阻碍成分

(维生素C诱导体APM、黄岑精华,虎耳草精华)

抑制黑色素生成,淡化色斑。

大豆精华

富含细胞膜所需的卵磷脂,促进纤维芽细胞中蛋白激酶的活性化,促进透明质酸的合成。CPB历时五年实验,才成功将其添加到产品成分中。

欧洲米心树叶精华

米心树被誉为常青树,树龄往往高达100年。其高活性成分,具有促进纤维芽细胞内的脯氯基羟化酶的活性作用,从而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

黑尔茶精华

常绿灌木植物黑尔茶树盛产于马来半岛及马六甲海峡延岸,其树叶和树曲的萃取精华对于分解弹力纤维的弹性蛋向酶具有活性抑制作用。

CPB前沿科技升级崭新成分

CE促进复合物(CE Generating Complex)

促进肌肤最外层角质层的成熟,强化肌肤的自身修护机能,令外界损伤堆以入侵。

细胞IC规律成分tCellularJf Normalizer)

将外界刺激以及压力所引发的表皮细胞离子通道紊乱现象正常化,促进肌肤机能的回复。

精华

平衡真露,

凝练

CPB美肌哲思。

CPB卓越品质,

从肌肤表层第一道防线角质层开始,

层层深入呵护肌肤本源,

还原女性天生丽质。

这一季,资生堂前沿的科技孕育了崭新成分,令CPB基础护肤实现崭新升级!强化配方巩固表皮层和真皮层,抵抗外界伤害,每日滋养,肌肤如心,纯净光彩,时刻保持完整一面。

平衡论酵素美肌管理,精确掌控肌肤9大酵素

滋润平衡,触觉、视觉……感官体验与众不同

持久滋养,呵护肌肤各个层面

先进成分健全肌肤最外层一角质层,加强肌肤外界抵御能力,

预防肌肤问题产生,抑制恶化

CPB全新保湿露

(Softening) 150ml 820元

CPB经典力作。凝取珍贵精华成分,基于酵素管理理论和肌肤离子通道稳定技术,修护受损细胞,提升表皮细胞活性机能,补水更锁水,持久保湿。令人迷恋的触感、效果,美誉满载。

(清爽型/湿润型)

细腻丰富的泡沫,温和有效洁净

CPB全新洗面膏

(Cleansing) 100ml 500元

触水瞬间产生丰润泡沫,有效洗净成分,温润洁净肌肤,抑制有害细菌繁殖。L一丝氨酸等珍贵配方提高肌肤角质层保温机能,实现有效美肌管理第一步。

(清爽型/湿润型)

守护肌肤,时刻明艳动人

CPB全新日间防护乳/霜

(Daytime Moisturizing) 50ml/30ml 920元

CPB酵素管理理论配合肌肤离子通道稳定技术,高科技防护技术抵御紫外线及外界环境刺激。并抑制皮脂氧化。凝萃珍贵植物精华,维持肌肤细胞活性,保温、亮肤,兼具板前底霜功效。

(清爽型/湿润型)

整夜期待,只为明日新生美肌

CPB全新夜间修护乳/霜

(Nighttime Moisturizing) 75ml/30ml 980元

CPB酵素管理理论配合肌肤离子通道稳定技术,先进科技萃取珍贵植物成分,平复日间疲劳肌肤,有效利用晚间细胞新生的黄金时期,维持酵素正常活性。每晚,期待翌日清晨肌肤的黍滑触感。

(清爽型/湿润型)

全新保湿露,

乳液化和化妆棉,

让护肤进阶

想象过近1元钱1片的化妆棉吗?

那是什么感觉?

CPB高级化妆棉是与其它护肤品同等重要的美肤产品!如此奢侈优质的化妆棉,让护肤达到崭新的高度!让所有使用过的女性朋友都大呼“物超所值”。

CPB高级化妆棉

严选高品质的棉纤维,全部采用超长超细纤维棉,超长,可以确保更好吸收化妆水,超细,可以确保在接触肌肤的一霎那轻松释放化妆水。“吸收力”和“释放力”超群。

篇5

基于生态学视阈对高等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方法。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形成了研究教育与环境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规律与机理的学科特色。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本体和本体周围的多种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历史环境、心理环境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生态系统。[1]在这一系统中,教育生态因子包括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育发展产生各种作用和影响的环境要素,如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社会环境中的经济因子、政策因子、家庭因子以及规范环境中的道德因子、科技因子、民俗因子等。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些表征教育生态发展特点的规律,主要包括整体关联规律、动态平衡规律、协同进行规律、教育节律、富集规律、限制因素规律和耐度最适度规律等。[2]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的宏观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以生态理念为价值取向、遵循教育生态规律发展生态教育的战略和路径进行思考。

一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理论依据

高等教育生态作为生态平衡在高等教育管理上的移植与嵌入产物,需要人们遵循生态学的原则与方法,对高等教育进行动态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按照生态和谐的要求,确保高等教育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显然,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一种基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教育形态,这种教育形态是基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而出现的。[3]在高等教育生态观下,实施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为了优化人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把人置于生态发展的大体系,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使之与周边的政治、经济、人文、教育等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进而通过这种和谐机制保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高等教育生态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学理基础,通过生态文化及生态知识的传播,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有效提高师生的教育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并通过文化生态自觉实现教育生态之综合效益的新型教育范式。因此,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生态兼有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策略之双重属性。高等教育选择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必然选择。以下从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价值选择进行诠释。

(一)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历史选择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对高等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面向所有的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强调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内涵发展必须通过质量型增长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第二,主张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相协调,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及其与教育形成要素的协调;第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教育以人为本,通过公民终身学习体系的建构,发展学习型社会。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思想和实践,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生态本性的本能反应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由主体、客体以及环境诸要素组合而成,在这些要素中,存续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吸引的关系。在生态本性的实现过程中,每一要素的价值均通过另一环节的要素体现出来。同样,高等教育和社会诸环境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生态性和生态关系;这种关系生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高等教育和其周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学等要素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输送。当社会资源以师资、资金、场地、生源、政策等方式进入高等教育机体后,高校借助其生态功能对资源进行转化,进而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效益。此外,就内部结构而言,高校是由各学科和专业组合而成的,不同学科与不同专业之间也存在着不同方式的信息交流,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资源,反过来促进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内外机制都与大自然中生物物种间的生态发展规律是一致的,都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生态性,从而表明我们可以用生态本性的理论发展高等教育,进而从生态本性的理论维度思考和研究高等教育问题。

(三)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是高等教育规避生态危机的有效机制根据生态平衡理论,高等教育在生态演化过程中,和周边环境各要素构成一个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网络。[4]在这个网络中,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通过信息交换实现基本平衡,维系整个网络的良态运行。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高等教育生态平衡,高等教育机体内已出现生态危机。如从生态结构分析,高等教育的层次、专业、类型、区域分布等结构,以及高等教育软管理中的评价机制、科研导向、政策投入机制等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和生物界的生态危机具有相同的性质,引变了高等教育结构上的困惑和矛盾。因此,用生态危机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的需求平衡,是很有意义的。

二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现实基础

从应然的维度看,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对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注与尊重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要坚持教育生态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诉求,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人文精神、生命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对学生行使教育责任,在教学诸环节上体现塑造学生人格和精神世界的思想。

(二)教学过程凸显实践性高等教育生态化是一种联结多种因素多元发展的网状系统。在这个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方面应当保持显性教育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一方面需要通过实践教育将显性课程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而通过学生的行为将之转化为生态技能。

(三)传统教学方法与生态教育思想相结合的创新性高等教育生态发展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传统教学理念和实践只能在生态教育的认识层面发挥一定作用,对于优化学生的生态意识明显存在不足。为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贯彻高等教育生态思想,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新的生态思想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教育视阈和方法。这是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等教育生态发展观如何在教育环节中加以体现呢?国内学者近年来开展了诸如教育生态位、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模型构建以及教育生态效果评估手段等研究,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但尚未在教学实务中取得全面进展。在开展教育生态探索的高等学校,由于理论与实践环节在机制与体制构建上未能有效衔接,出现了许多制度设计和实施层面的困难。此外,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p#分页标题#e#

一是教育理念滞后。高等教育生态发展应该成为一种普及型理念和行为。高校师生既是教育生态发展的的倡导者,也是组织者、参与者。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传统导向以学术性为主,加上通过追求排名、追求规模获得政策性支持和政府投入的现实趋动力的影响,高校的生态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环境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现实对教育生态的需求。因此,大学教育生态观并未真正在高校师生的内心形成。

二是教育内容单一。教育生态是高等教育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通识教育,使高校学生提高生态修养,优化生态理念,建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但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校在生态教育内容上存在不少误区和缺失:错误地将生态教育理解为具有专业色彩的工程课程,或者仅在显性课程中进行生态相关内容的简单传授,而未能从通识教育的层面促进学生内化生态教育知识,生成生态思维,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相融。

三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路径设计

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应从以人为本的基点出发,按照协调、平衡、系统的原则,促进高等教育生态资源的转化,提升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益。

(一)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生态理念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受教育者在教育生态体系内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态意识、先进的个人生态道德,提高生态素养。管理学的“佩劳二元结构”认为,组织体系中决策者、管理者对教育生态的重视,将会较深地影响基层成员的重视程度。[5]因此,高等教育生态理念的形成,首先需要进行高校组织体系中居于体系上游的决策层、组织层规划,然后再由执行层完成。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内容,在政府层面主要包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化考量,对教学评估导向的走向转化,对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转化过程的引导与监控等;在高校层面主要包括对校本教育之教学个性和特色形成的培育与发掘,对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生态化调整与重构,对学院显性、隐性课程生态线索的布设,对学校硬管理的生态化介入,对校园生态的载体式移入等。

(二)调整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从教育生态发展的过程化需求出发,对高校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重组机构,形成生态化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从以行政或学术为中心的激励与引导转向以生态影响因子综合效率为中心的激励与引导范式。[6]第一,按照教育生态发展的需求和规范,重构高校的价值标准,以综合生态指标确定人才标准;第二,充分发展生态管理的张力,提高教师和专业人员在学术生态上的积极权重,按照生态教育的逻辑和发展模式行使高校教师的学术话语权;第三,给予教师和科研人员充分的学术生态空间,提倡生态学术价值观,建立以生态学术影响力为核心的学术机构和学术运行机制。

(三)在教学活动中注入更多的生态教育元素在显性教育环节,基于教育生态的刚性需求,对高校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进行重构,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教学制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生态思想;同时,注重通过隐性课程的精心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建立生态思想。高校的校园也需要在硬环境中注入生态教育元素,利用学校的景观、建筑风格、雕塑、标识等能体现校本色彩的载体强化生态价值符号;同时,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过主题性教育使学生形成贯通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生态判断。[7]

篇6

一、行政环境的历史沿革:静止-----动态-----生态

何谓行政?对这个概念最广义的解释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即行政;狭义的解释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学,又称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实质是揭示行政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它的理论概括即行政管理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等。

行政学的思想自古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十九世纪末才有的。自十九世纪末以来,行政学的研究,,即行政学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行政作静态的研究,将行政作为一个客观的组织实体来研究。它主张用行政组织的合理化、行政过程的制度化、行政方法的标准化来提高行政效率;它重机关组织,轻员工个人,视个人为达到机关组织的工具。人们称之为“硬性学派”。第二阶段是对行政作动态的研究,将行政作为其成员行为的过程,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动机有目的的,主张对行政员工要人性激励、民主参与、提倡尊重人格、满足人们的正常欲望,使工作人员愉快的工作;认为只有愉快的情绪才会有高效率的工作。人们称之为“柔性学派”。第三阶段是对行政作生态的研究,将行政放在社会、乃至自然界的大环境来研究,认为行政是整个社会大系统、自然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和这些大系统之间有着互依、互动的生态平衡关系。据此,行政系统要受社会、自然界的制约,其生存与发展首先要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需要,其次是行政系统在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社会和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能动地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因此这种学派认为,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着不同的行政系统,没有一成不变的行政原则和方法。人们称之为“权变学派”、“系统学派”。

综观行政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前两个时期,都是将行政隔离于周围环境之外孤立地研究。先是孤立地静止研究,后虽是动态的研究,但也是离开了外在环境单纯地从人的一般行为规律去研究行政的.只有第三阶段的研究,才是将行政系统放在外在社会环境、乃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再对其静态的组织、动态的行为进行权变式的研究。因此,第三阶段的行政学是第一二阶段行政学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是对它们简单的否定。.

任何行政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该系统又生存在更大的系统内,“与其它系统有输入和输出关系”。行政管理的产生、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周围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一定时期的行政环境。行政环境对行政职能、行政体制、行政行为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可见,如把行政学研究视野局限于纯粹的行政现象内,就无法揭示现代行政管理活动在复杂环境下的运行规律。因而有必要将行政内在系统与外在系统一行政环境联系起来,用一种新的大系统观深入研究行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与规律,这样就步入了“行政生态”世界。

生态,就原本含义而言,生态或生态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条件,包括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两部分,它与生物有机体一起构成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是“生态关系”及其作用规律的揭示,它需要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资源的关系,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此外,生态学还要研究生物系统不同层次水平的结构组成特点及其功能作用过程在空间、时间、质量以及能量、物质、价值流动的动态关系与规律。

行政生态学指的是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社会圈的关系,即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首先提出行政生态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

行政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问题的交叉性学科。它借用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从行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来探讨行政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行政生态学认为,一个国家的行政与这个国家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的行政,必须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察,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该国行政发展与运行规律。

从生态环境出发研究行政,行政的生态环境包括些什么呢?行政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地球环境和地球之外的宇宙环境;社会环境有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文化、教育、科技环境,民族、宗教环境,阶级、阶层、社团环境,人日环境等等。其中最重要、最深层、最基本、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就是经济的生态环境,这是决定行政的阶级性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权力划分、运行方式、人员素质的最重要的因素;行政对经济的需要能否满足与适应也是决定和衡量行政的稳定性、权威性、效率性的主要因素。

从静止的行政环境到动态的行政环境再到视为有机生命的行政生态,这一系列的研究是为了能促进行政环境更好地发展。于是,行政环境发展的最优选择是什么呢?

二、可持续发展:行政环境的最优选择

持续发展已经变成未来的最优选择。而持续发展的执行,必然落实到一个特定的空间,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区域。区域,无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也无论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抑或从行政管辖的角度去认识,它均表现为一个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紧密联合的综合体。然而,持续发展研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国土整治、区域开发、环境治理、资源分配、经济增长与自然改造等,无一例外地都要在“区域”这个舞台上,被充分地表现出来。

对于行政发展而言,行政环境无疑是这个特定“区域”的最好诠释。

区域持续发展评价为了对于区域的持续发展状况作出诊断,也为了对于区域的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仲裁,都必须把区域的持续发展评价放在首位。此类评价,既与过去的区域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发展评价等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也与上述的评价理论与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可以肯定,区域持续发展评价的着眼点,首先在于它是两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从纵的方面讲,即从过程的角度出发,持续发展评价强调资源的世代分配、强调过程的顺畅运行、强调社会发展 的稳定健康、强调人类在发展上的伦理道德与责任感;从横的方面讲,即从区域系统的瞬态场景出发,持续发展强调结构的均衡、强调生产链的协调、强调供需关系的平衡、强调社会管理的有序。学者们倾向认为,唯有从纵的和横的交叉认识上,才可能把区域的持续发展评价和规划,作出有水平的内涵揭示。从这里可以感到,区域持续发展评价与规划,事实上是一种战略性的、根本性的、指导性的,也是带有风险性的管理行为。

三、七条原则:支撑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区域持续发展研究中,人们已经总结出七个基本的原则,作为区域持续发展评价必须遵从的理论(也有人称之为“假性公理”,即有待进一步证明的公理)。这七项原则从系统的整体观、空间分布理论、时间过程规则与区域质量内涵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在持续发展中的全部注意事项,并且给出了共同遵守的基础。

(1)区域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在区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上,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基本要

求。它意味着区域的持续发展要发挥出较好的整体效益,它成为区域系统调控与优化的基本依据。与此同时,它还应当很好地表达出“等级有序”观念和“自组织能力”的水平。

(2)要素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

由此出发去判定组成区域各要素对于系统整体效应的贡献率排序,同时,根据这个排序去确定区域生产力与区域生产潜力的临界条件和阑值,进而去确定区域载荷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它是完成区域系统分析与系统优化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也是区域质量判定的基本依据。

(3)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过渡原则

这是所有区域开发与评价时普遍遵从的一个基础原则。这是由地球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即由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特性所决定的。这个常常被视作空间的“背景原则”或“隐性原则”,普遍地制约着空间分布的格局。由此去认识地理空间中的分界,地理空间中的充填以及地理空间中的网络,无一例外地要受制于此种连续过渡的客观存在。

(4)地理相似性与地理差异性的互补原则

在区域系统中,在所规定的等级水平上,“无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形成互为对立的一组事件。人们不可能找到完全相同的地理实体,同时亦不存在完全差异的地理实体。假定两种地理事件“完全相同”的概率为1,二者“绝对差异”的概率为0,则客观上的地理事实的相似性比较,其真实概率总介于0-1之间,相似性越高,差异性越小,反之亦然,二者之和恒等于1。这种互补的、对应的概率特性,在其等级水平发生变换时,也会同时有新的变动。该原则构成了一切区域比较、类型比较的分析基础。

(5)区域系统演进趋势的趋稳性原则

它特指区域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具有某种自发趋稳的特性。只要外部输人中的“扰动”在允许的阂值范围,则该稳定态在系统的自我调节下得以保持。因此,系统的不稳态只是一种过渡的形式,它总是追寻自己的稳定态。

(6)区域过程的震荡节律原则

区域过程随时间的变化是一种动态的随机行为,但是该随机行为的进一步分解,常常是某种节律、某种周期的迭加体。这个原则保证了进行区域预测与模拟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7)要素功能的双向递减原则

篇7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承德 067000)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 067000,China)

摘要: 文章将信息生态学引入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用信息生态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和解决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出现的问题;用信息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组织机构和体系,提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into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and guides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by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It also optimizes the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by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关键词 : 信息生态学;网络资源库;网络教育资源库

Key words: information ecology;network resource database;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bank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64-02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项目“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JJS2013-18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房健(1979-),女,辽宁鞍山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和计算机语言。

1 信息生态学

信息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信息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信息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与社会学有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张新时院士在国内较早提出了信息生态学的概念,不过,其研究主要局限于生态学领域,以自然生态系统而非信息为研究对象,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建模并加以分析,为国内对信息生态学研究的开端。此外,还有许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生态学进行了界定,使信息生态学在国内得到很大的发展。尽管如此,关于信息生态学在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总之,信息生态学所研究的是人-信息资源-网络工具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信息生态系统,目的是在这个系统核心价值的指导下,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信息生态系统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产生和发展;用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信息生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来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

2 网络教育资源库及国内建设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逐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桎梏,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渠道。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网络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网络教育效率的核心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建立了具有多种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多样形式的资源库,如中国知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数据库、大学博物馆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各省市地方的教育资源库等都为教学提供了快捷的教育资源。但是,我国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没有统一建设标准和开放的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网络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资源库系统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技术含量低;教学资源不能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网络资源库建设要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地域性、多样性,注重以人文本,提高资源的流动性,提高资源开放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3 信息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对策及建议

信息生态学中强调的是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信息空间中人、人类组织、社区与其信息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核心要素是人、信息、信息环境;具有人为性、整体性、层次性、地域性、开放性等特点。信息生态平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是指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种类和数量等合理匹配、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高度适应、整个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基于此,以信息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以下四点针对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3.1 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的特征,建设合理科学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 网络教育资源库是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科学化和标准化是其重要特点。在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如果缺少必要和统一的标准体系、评价机制和审核标准,资源的检索就会杂乱,资源的共享就是空谈,资源的科学标准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教育部“信息化标准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学科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我国各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区域性状况,制订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体系,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元数据规范。

3.2 针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各因子的关系,注重教育资源库建设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 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以人为中心,而系统中又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人。因此,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要协调好人、教育资源和网络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有年龄、学历、职业、学习方式、学习专业等的差别,而且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教育资源传播途径的不同,这些因素要求网络教育资源提供者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采用不同的网络环境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育资源,注重网络教育资源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者要依据相关要求规范和自身条件,适应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3.3 根据信息交流和信息循环特点,提高资源的流动性和使用率,最终保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生态平衡理论中强调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转畅通高效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努力使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的价值在流动中实现增值成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库建立,避免现在中央和地方多头投资、重复建设的教训,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安排。一方面要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获取一定效益,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网络教育资源质量,使网络教育资源不仅有富有吸引力的在线视频呈现,也能够提供测试、即时反馈、学生分级问答、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讨论等功能。

3.4 利用信息生态系统规律,加强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科学合理规划和管理 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网络教育协调机构,全面系统规划国家网络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制定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战略规划。由于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一个跨各个教育阶段、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的系统工程,建议国家主管教育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其他相关部委全面参与。国家教育资源库要建立按照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专家委员会,认真审查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将经过严格挑选的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远程方式与全国大学生以及全社会分享,同时在网络考试、学分、学制、老师角色转换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各地方教育部门也要按照国家整体规划部署,因地制宜,制定针对地方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从国家到地方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一盘棋”。

总之,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信息生态学相关原理和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科学性,解决当前网络教育资源有效资源匮乏、利用率低下、主体和客体存在矛盾、缺乏合理规划与管理等问题,以达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优化现有资源结构和体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增和与共享,满足个体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萍.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10.

篇8

 

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无不包含着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创新在节能环保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这个领域技术创新的水平,技术创新的模式还没有完全

 

转到生态化的道路上来。因此,顺应时展的要求,将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大力研制开发节能环保型技术,走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之路,就成为实现绿色国防、绿色国防科技工业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研宄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价值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党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指导思想。技术创新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的理念逐步地结合,并逐步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用生态化的技术替代传统的技术,并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价值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属性以及战略产业竞争的特征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要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今各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技术的同时,我们仅凭现有的资源是难以应付未来的战争,难以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张云川在2007年1月8日指出,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在全系统列出30家重点耗能大户和30家重点排污企业,限期开展降耗减排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并严格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环保评审,加强降耗减排工作,推广综合节电、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提升节能和环保水平的先进适用技术。这一举措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可以说,国防科技工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模式,直接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永续发展的要求。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就是企业学习,模仿其他企业先进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改进,完成本企业的技术改造或创新;引进创新一般指企业从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身情况为我所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即不同企业、不同行为主体为进行某项技术创新共同努力。

 

根据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推动模式和双重推动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指技术创新主体拥有某种技术,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产权明晰;需求推动模式的优势在于: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自身利润来考虑选择是否进行某种技术的研发,以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主;双重推动模式是指技术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发明或发现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按照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的不同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划分为计划组织

 

模式、自行组织模式和联合组织模式

 

计划组织模式是指由企业外的组织(一般指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自行组织模式是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去组织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模式是指政府对创新任务的确定和创新企业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按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程序可将技术创新分为线性创新模式、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

 

线性创新模式所包含的三种类型一一科技推动型、市场拉引型和计划推动型。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创新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本系统内完成的,而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都是非线性的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预期模式和随机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可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现行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主体、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可将技术创新分为完全竞争模式、计划创新模式和混合创新模式。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

 

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范畴、生态平衡理论范畴和生态效益理论范畴,可以将技术创新模式重新划分为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和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

 

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关理论,技术创新属于人的行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要正确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客观规律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的因素,对于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要始终贯彻生态和经济相协调的观念,技术创新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且要看到长远利益,从而保证新技术对未来环境是完全无污染的、完全环保的。

 

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面对日益扩大的需求,人们从生态中获取物质将越来越多,而面对有限的生态资源,我们不是靠限制经济的发展来维护生态的平衡,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来研宄和开发出更有利于节约资源,更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新型技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永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充分权衡技术创新的利弊得失,按照生态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在优先考虑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需要,暂时容忍新技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在以后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再使这种污染不断解决得到解决。例如,目前各国都在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需要而发射的各种卫星。这些卫星在废弃以后势必会对太空的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抉择

 

为了使得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综合研宄,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那些“放开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比如军需生活用品生产等一般军用技术,可以而且应该鼓励地方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使其选择生态型即合作或模仿技术创新模式,有利于减少国防开支,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限制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比如钢铁、船舶等允许地方企业进行参与的技术,应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可以选择亚生态型的合作或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对于其中的高科技和核心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产生垄断效应,应选择自主创新模式。

 

对于“禁止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要实行国有制,如航空航天、核武器、导弹、潜艇等战略武器制造等国家严格禁止泄露的尖端技术,考虑到特殊地位,其技术创新模式一律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同时也是非生态型的创新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竞争已逐渐成为国际间竞争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动力。然而,为了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加强国防工业企业的能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对国防军队建设中的那些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在国际局势急剧变革的今天,应该采取亚生态和生态型的自主创新模式。为了加速我国国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努力。

 

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各大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战略联盟。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将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重视R&D能力培养,建立自己的R&D机构。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研宄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的中心在企业。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宄机构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要有科研管理机制。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是研发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科研活动客观规律入手,建立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

篇9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篇10

关键词辽宁;风沙区;退耕还林

1辽宁风沙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林工程是辽宁最重要的林业生态工程之一,自2001年启动至今,经历了小范围试点、大规模推广、结构性适应性调整和稳步推进、巩固成果阶段。工程区由试点阶段的3市4县,发展到14市65个县,工程覆盖了辽宁的833个乡(镇),7430个自然村。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程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辽宁的生态建设。辽西北风沙区是辽宁省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也是生态建设需求最为迫切的地区。辽宁沙化土地面积为54.96万hm2,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60.66万hm2,其中约有95.4%分布在辽西北风沙区。区内“三农”问题是辽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沉重包袱,严重阻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辽宁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和谐的音符。此外,辽西北风沙区接临科尔沁沙地,其中彰武县距离省会沈阳市仅为126km,作为辽宁西北部防沙屏障,所发挥的生态作用不言而喻。据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5年后,地处辽西北风沙区的彰武县,年风沙日数由2001年的46d减少到2005年的18d;省会沈阳市2002—2005年的风沙日数分别为22d、12d、19d和5d。风沙危害状况明显减轻,输沙量和土壤风蚀量逐年下降。可见,风沙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于促进辽西北风沙区生态建设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与长远意义。

2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条件改善所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2.1沙区农户对退耕还林缺乏积极性虽然退耕林分所有权归属农户,但营造的林分都是生态公益林,农户并没有实际经营的权限,也就是说农户退耕还林仅为了换取国家给拿的补贴,对林分管理态度消极。2.2退耕树种较为单一沙区退耕树种基本以杨树为主,仅有少部分大扁杏、山杏等经济林树种为辅,存在退耕树种少,林分结构较为单一的问题,而且部分地区规划不合理,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影响退耕林分的群落稳定性。同时,各地区开展退耕还林年限较为集中,林分成熟后会面临一起更新的局面,恐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2.3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低以阜新市为例,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是:生态林分两轮,共补助16年,前8年2400元•hm-2,后8年1350元•hm-2。经济发展伴随着通货膨胀,到今天这种补助额度都不够退耕农户维持基本生活的需求,为了生存和增加收入,农民在间种退耕地之后,会继续寻求承包荒地,或增大花生种植面积,甚至破坏现有退耕林分,滥垦滥耕。这必然会引起风沙区土地次生退化,违背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初衷。这些问题的长期累积会引发出新的矛盾,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完成质量和后续发展,严重制约着风沙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条件的改善,使退耕还林工程提出的“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的要求面临严峻考验。

3对沙区退耕还林及后续森林培育的建议

3.1科学规划,丰富退耕还林树种、林分模式在着手退耕还林前,应做好科学规划。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对退耕地分类利用,从林种配置、林草(农)比例、树种优选等方面入手,把握生物多样性原则和生态平衡理论,利用生物种群和类群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培育混交林、复层林,避免出现大面积纯林,实现风沙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同时对退耕还林后续形成的不同林分模式进行监测评估,根据林分稳定性、对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一步筛选和确定优良生态模式。加强科技支撑与示范作用,逐步在辽西北风沙区推广建立树种丰富,林分稳定的退耕模式。3.2加强管理,提升政策灵活性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与管理队伍,实施有效管理,保障退耕还林工程推进和后续发展。对已完成退耕地区做好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建立相关档案,做好后续指导与服务。退耕之前就要考虑到今后林分更新问题,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同一地区分类、分期进行退耕还林,避免出现一起退耕,一起更新的状况出现。同时,为了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还可以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对现有林业生产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寻求建立分类补偿机制,在符合规划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对灌木等退耕林分提高补偿额度,在农户所拥有林分难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也有稳定、满意的收入;降低乔木等可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退耕林分补偿额度,但可在政府统一管理下放开经营权,提高退耕农户对林分的经营自主性。3.3加强科技支撑,倡导发展绿色产业要想解决退耕还林的根本矛盾问题,调整、转变沙区产业结构是重点。政府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对沙区现有落后的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提高土地生产力,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有机食品等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同时,扶持经济林、苗木生产等占用土地资源少、效益高的绿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和农户收入,进而缓解沙区土地生态承载压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沙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晓峰.阜新地区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5(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