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面临当前严峻的生态背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刻不容缓。
一、相关概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思想武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指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所产生的对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两者的关系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一万多人192个国家的参与,给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今天,我们看到了许多科学发展观的包容度和气魄,他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宝,更是今天面临危机的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保障。
1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要义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中国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了太多的环境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恰恰解决了我们的难题。人类在无情的掠夺自然时,总是忘记了我们的一切取自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在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发展,树立人和自然地平等观。把自然环境和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做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耽误。我不能把建设生态文明,简单的看做是要求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要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一点无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
2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体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人不要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是关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关怀的是人类未来的利益。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义所在。
3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和重要标志。这是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脆弱的情况下,实现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走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本质上看,生态文明是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这体现着科学发展观所倡导和追求的协调发展。
三、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全民生态意识
面对多数人为了追逐利益而排放废气废水,白色污染,砍伐森林等破坏自然的行为,我不仅仅是靠国家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更多的应该是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内涵,让人们了解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然性,培养全民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人类的长久生存。
2、改变消费观念,创建节约型社会
我们应当改变消费习惯,尽量避免一次性用具的购买和使用,尤其是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需要大量砍伐树木的卫生筷。我们的地球已经装载了太多的垃圾而无法消化,我们的世界也在面临资源枯竭的明天。人来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当从习惯做起,改变我们平时的一点一滴,节约使用资源,创建一个节约型社会。
3、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篇2
——摘自《党的十报告》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报告中字字铿锵的郑重宣誓。
“美丽中国”,温暖着亿万人;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写在了自己的行动纲领上,也刻在了13亿人民的心坎里……
一个将“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伟大政党改造和创新着,它必将缔建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奇迹、又一幕盛景。
文明形态:从掠夺开发到自律发展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戏?一段文明的风雨飘摇,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生态文明是人类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演进而来的高级文明形态。” 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看来,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践,既是文明的延续升级,又正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一个和谐、美丽、幸福的现实和将来,必将见证生态文明的巨大感召力。
牛文元指出,原始文明表现出的最大优点可以概括为“淳朴”二字,局限性也可用三个字概括,即“盲目性”;农业文明的最大优点可概括为“勤勉”二字,局限性为“依赖性”。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其优点可用两个字“进取”来描述,有能量、有机器、有工具,可以有效实现自己的欲望,更强地放大自己的能力,但这个文明形态也有相对负面的东西,就是具有“掠夺性”和“不可持续性”,这里面包括了对于自然资源的贪婪,对于生态环境的盘剥,对于子孙后代的占有。
生态文明希冀用“自控、自律、自觉”来约束个人行为,用理性和智慧去克服盲目性、依赖性、掠夺性等,让社会进入到一个适应新时代、新观念的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这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必须提升的文明要求。从未来层面解读,人类总是在不停地寻求科学理性的生产行为、简约健康的生活行为、讲求公序良俗的社会行为。因此生态文明更具有先进性和规范性。
生态理念: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恩格斯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与自然关系却是歪曲的,甚至是对立的。
生态文明带来了新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倡导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人应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人类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人类不能随意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点和落脚点
作为一种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发展形态,“两型社会”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基本形态。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党的十报告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重要途径之一。要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认知; 消费行为; 经济性;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3-0043-04
陕北是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区,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对当前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给社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使原有就比较严酷的生态环境更加负重前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一、陕北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征
对陕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要放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中进行考察。需要明确的是,“五位一体”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概念并不是具有严格上下属关系的逻辑概念,也不是五个严格区别的概念,而是从实践出发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基本概念。
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除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丰富的矿产资源拥有量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构成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研究重点。丰富的矿产资源给当地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使本就严酷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单一的产业结构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该地区发展充满变数。
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入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打造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社会。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和个体行为是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要素,具有重大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意义。在宏观上、陕北公众消费作为全国消费的构成部分,对再生产的有效实现、质和量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观上,陕北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将对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行政行为、企业的生产行为形成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他们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的最终力量。当前各地所发生的由于公众反对而产生的高污染项目下马就已经证明这一点,没有比生存其中的人更关注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更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在微观上, 社会公众的生态认知和个体行为决定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他们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具体实践者。
二、 陕北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公众生态文明认知和个体行为的重要性,为客观、具体、深入了解相关情况,课题组利用2013年暑假时间,组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北籍学生开展了此次调研。调研对象以当地年轻人为主,同时也兼顾其他不同人群。年轻人大都受过现代教育,对生态文明的感知较为敏锐和明显,代表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力量,能够反映该地的长远趋势。从调研的可行性考虑,本次调研采取了滚雪球式的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被调研对象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一)公众对生存家园的担忧
图3、图4表明,陕北公众对当地的生态状态高度重视,并表示了深深的担忧。58.82%的被调研对象选择了生态环境作为自己所认为的地区重大问题,21.5%和46.7%的对调研对象认为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这种状况的出现既和陕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相关,又和随着这些年重工业化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发展性需求不断提高相关。同时,从陕北公众视野来看,生态环境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单一重要因素,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都在调查中得到一定的关注。这和人们日常的感觉有所差异,从政府这些年实践来看,陕北政府在教育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从调查看,公众依然有所需求。这说明。陕北教育可能在教育质量、 地区差异等结构性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有待于解决。就业问题则可能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国有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决定。
图5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态势,39.46%和40%被调查对象分别认为未来陕北生态环境将变好和变坏,二者旗鼓相当,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态势。对此问题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陕北经济、产业、社会、心理的结构性差异。虽然此差异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减缓和消除上述差异成为陕北地区进一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步骤。
(二)陕北公众的浅生态意识和背后成因
图6和图7表明,陕北公众的生态意识确实是模糊不清的。对政府已提出和建设多年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21.9%的人理解深刻,而剩余被调查对象了解一点点,甚至不了解。对深层次的较为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半数以上的人仍然将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工具,思想充满人类中心主义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65.77%被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学以上,如此高的受教育程度却没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认知,从侧面说明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非常薄弱,政府在实践中大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边缘化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视和保护。以上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将深刻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一个不能够尊重、顺应自然的地区虽然局限于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和要求,但由于其骨子里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缺乏应有的敬畏和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图8表明,陕北公众对自身生态意识的不足或淡薄是相当清醒的,并主动自觉认识到生态意识的不足和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等原因共同成为生态破坏的原因。在形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上,尽管企业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实施者,公众认为政府比企业行为要付更多的责任,这表达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不满和政府公信力的缺乏。图6、7、8调查结果共同要求政府纠正自身行为,摒弃以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视公众生存环境的思维方式和做法,重新用整体和长远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官员考核体系,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作为考核标准,自觉主动地进行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宣传教育工作。
(三)陕北公众自身消费经济性特征
图9调查数据呈现一种非常好的调查结果,65.78%的被调研对象会有意识地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图10却呈现另外一种现象,只有23.66%的被调研对象十分关注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剩余的被调研对象要么只考虑一点点,要么完全不关注。仔细分析两题的结果差异发现,当前社会公众在对待自身的消费问题时仍然主要以个人为基点,在特定的生态意识下,必然产生不同的资源使用行为和环境保护行为。资源目前大多都是有偿使用,因此资源的节约和自身利益的考虑是一致的,而环境问题则表现为一个公共问题,对环境的保护自我激励则显不足,需要设计更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图11和图12从侧面印证了上述两图反映出来的可能性,陕北公众在绿色消费和价格之间往往从商品的经济性进行考虑,50%的被调研对象对于接受高价格有点勉强,20.43%的被调研对象明确选择不愿意。在更广泛的拒绝绿色产品原因的调查中,选择最多的是价格原因、质量原因,这种选择明确告知在当前发展阶段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依然是经济因素,经济性考虑是消费行为的主要特征。27.27%的人表示不会识别,代表了仍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但苦于相关知识的不具备而无法选择,生态文明知识的匮乏再次凸显。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 出于自身生存家园的担忧,陕北公众面对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日益遭到破坏的生存环境,普遍表示深深的担忧,这种担忧将构成该地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动力。
2. 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担忧和其他社会问题综合在一起,不相上下,说明了矿产资源富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纠结在一起,不同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之间可能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既要求社会公众能够跳出狭窄的个人立场从整体和长远来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求政府有较强的执政能力,能够有效妥善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
3. 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仍待于进一步提高。表现在理念上,大部分陕北公众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社会的了解仍然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没有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大多是从征服、利用的视角去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形成正确认知。在具体的生态知识上,公众也是缺乏的,很多人不知道绿色环保产品的识别。同时根本就没有垃圾的分类,更不要说让公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4. 公众的生态意识虽不深刻,也不丰富,但具有自觉性,同时公众对政府表达了自身的不满意。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够深刻,但公众对此有着清醒、自觉的认识,这种清醒、自觉认识和整体依然脆弱的生态系统会促使公众不断深化其认识。在对当前生态问题和危机的成因上,公众认为政府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这种强烈认知要求政府转变思维方式、执政理念,同时改变官员考核方式,以及实践中对资本的重视。
5. 陕北公众的消费行为的经济性特征明显。这种经济性特征反映出在当前阶段,公众的消费层次仍然很低,对环境等发展性、舒适性消费需求不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和收入领域改革来解决。同时,这种消费特征会影响到生态文明的建设,除了生态理念的树立和生态知识的掌握外,需要政府采取一些了经济、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增强陕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改进个体行为,以生态文明千千万万个参与者为逻辑起点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广大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掌握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商品消费的经济性。同时,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个体行为的改进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作用的积极发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环境。
1. 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掌握的生态文明知识。整个社会要就“生态是谁破坏的”,“谁是生态破坏的受害者”,“谁来保护生态”几个问题反复拷问和反思,使所有参与主体都能够感受到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感觉,克制物质欲望,注意消费行为,从思想深处真正转变,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要明确认知:人是自然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根本上要受制于自然界的运行状况;人类和其他生物不同,人类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人尽管能够改造自然,但自然仍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活动要以自然界的正常运行和承受范围为前提和底线;人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是渺小的,是有限理性的,人最好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在自身不了解的自然领域最好不要恣意妄为。
2. 运用经济、法律各种手段克服社会公众行为的经济性。陕北公众,乃至全社会公众消费行为中明显的经济性特征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应苛责。当前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较之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仍处于生存性阶段,发展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面对消费行为中的经济性特征,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社会总体消费能力,通过消费需求的转变来实现社会公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收入分配改革的意义在于,在现有收入水平下提高总体消费能力,抵消生态文明建设对中下层人群的影响;二是通过资源税、环境立法等经济、法律手段使生态成本反映到商品成本和价格中去,使商品的经济性本身就包含有对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在生态消费的法律手段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税(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税的改革)和环境立法,改变资源免费使用和生产污染环境的局面,理顺定价机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能够有效合理反映其成本,通过价格改变生产商和消费者行为来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消费的经济手段方面,利用税收、补贴、信贷等各种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性产品消费,自觉抵制浪费、污染等一系列行为。
3. 科学发挥政府作用,从更广泛意义上改进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作用要从资源配置领域退出,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角色主要定位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建设,具体包括社会管理、宏观经济稳定、重大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产业发展、市场环境维护和监管、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具体到公众认知和个体行为,政府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思维和行为不言而喻的逻辑出发点和前提。政府需要克服公众在生态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不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平台,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充分了解各种具体信息和知识。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生态消费的认知情况、对环保标识的鉴别能力、政府政策的宣传现状、商品质量的可靠程度深刻影响消费者购买生态消费型商品。[1]121-125例如各种资源的高效率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类产品的具体识别,日常物品的分类和可回收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提供各种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各种设施,比如声控电源、感应自来水、垃圾分类回收箱等,形成行为和思想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除了专门针对消费者的相关措施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使生产者履行“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是指厂商在生产中必须贯彻减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利用(recycle)的原则及其先后次序,明确生产者对于生态环境的责任。“生产者责任”强调社会不是在下游(消费)、而是在上游(生产)考虑问题。[2]91-96生产者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消费问题,和公众认知和消费相互影响,构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朱洪革.居民生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形态;人的生态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33-02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渐发育形成的,其发展同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进步的演变逻辑以及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发展和完善紧密相连。
一、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人的思考
我国学者张国壮对生态人的定义是:生态人是利用或消耗最少的资源创造最符合生态生存要求的最大价值的人和人类共同体,而且也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道德资源和审美资源丰富和约束自身的人和人类共同体。生态人,简单地说,就是指以追求生态利益和实现生态利益最大化为其生存目的,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生态智慧和行为的人。更确切地说,即是指人的“身体―精神―心灵”接纳、热爱和关怀一切事物,按照生态生存和生态创造的世界观、创造观和价值观为人行事,同时强调和维护关系存在和生态生存的整体性,并在关系存在和生态生存的整体性中生存和创造的人。“生态人”概念的提出,是在生态文明体系下,是在人学与生态学学科的结合中诞生的。
学界有学者研究认为,“生态人”在概念的界定上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生态人”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的同时,还追求个人与他人、人类自身的和谐,这其实是一种观念上和理想中的人。狭义而言,“生态人”指的是单纯意义上的环保人,在当前阶段,笔者认为,我们既能不主张这种完人,也不能单纯主张环保人,“生态人”应该重点突出的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向往,因为当代社会所有危机当中最为根本性的是生态危机,同时,生态人也理应把人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作为自己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由此,笔者认为,可以将“生态人”定义为具备生态意识的,并在各种活动中能够做到尊重自然规律,约束个体和集体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生态人”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人,也可以指国家、政府和企业。“生态人”更加强调从人的本质内涵来诠释人对自然的依赖性,而不是从纯功利的角度。
笔者认为,生态问题的解决不能也不应该是人类生存在某一特定阶段上用来应付生存境遇危机的一种权宜之计,而是一种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根本生存原则。更进一步而言,“生态人”希望通过对生态生存和生态创造思想的不断研究和推进,完成对人类非生态生存世界观和非生态生存机制的创造性转化,并希望借助这种关于人的生态学思考,在一个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为构建一种新的人学――生态人类学奠定基础,从而为回答在生态学或在有机整体论上“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探讨人的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呼唤人的发展向度的转变
人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人的生存方式,包括人类生产方式、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制度、文化等层面,同时也涉及以下几种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如何探讨这几种关系成为人类社会永恒探讨的主题,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生存状况的衡量指标。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未来社会进行展望时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阐述。他曾指出,实践不仅是人与自然物质能量进行交换的过程,也是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换言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的关系本质上是统一的。
一个个体之人,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同时置身于三个不同且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境中: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三是自身内部环境。这三个不同的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在这三个环境的存在过程中,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境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两个环境甚至是整体环境的和谐产生影响。同样,人自身内部“身体―精神―心灵”也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体,一旦其中一个方面受到打击和摧残,其他两个方面就会受到同等程度的影响。人类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和进行创造活动的同时,也破坏了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给人类生存带来无限物质和精神享受的自然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破坏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生存方式,而且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人自身“身体―精神―心灵”的和谐。
生态文明观是以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自身和谐共处,良性发展,持续繁荣,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人类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发展观的升华,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发展新的阶段,生态文明无疑会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转变。笔者结合学界“生态人”的相关理论,从人自身所处的关系链出发,认为正是因为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和其自身之间这些关系链的存在,人才之所以为人,这些关系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人的发展维度,当然也可以从这些关系中找寻和探究。
笔者认为,人的生态发展是指在把自然生态因素纳入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把生态文明的元素纳入人的发展过程中,使其作为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维度之一,追求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其自身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的生态发展。人作为主体,造就和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向前发展,人类社会文明也会反过来推动人的发展。人的生态发展是按照作为主体的人的内在需要尺度与客体环境的外在要求尺度有机结合的原则,根据人自身的理想、需要、目的、能力等来改造人的外部环境,又根据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内在本质、发展特点、现实条件等来塑造人类自身,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抗,以及人与人、人与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以此为逻辑支点,建立起人与其自身内部生态环境、人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平等互利的、双向的、全面合理的新型发展关系,从而实现人自身发展朝着生态向度的转变,即人的生态发展。
三、人的生态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区别
马克思在克服前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的局限性的基础上,科学而系统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相关问题。马克思从人的活动、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维度把握人的本质,坚决地反对从抽象的理性角度研究人的本质,认为不应该把人仅仅局限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和抽象的人。在马克思的视域里,人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劳动才是人的本质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原始社会中,人的活动不受分工和不平等社会关系等异己力量的制约,具有多样性、自主性等特点,但人的发展处于自然必然性的严密束缚之下,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导致的物质财富贫乏,使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造成自己丰富的关系,并且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空虚之中,也是可笑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剥削制度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开始独立,并作为与劳动相对抗的力量控制和奴役着劳动者。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其在劳动中并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即“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对人类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在这样的社会,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劳动者和非劳动者都处于不全面的发展之中。单纯地就人的发展而言,资本主义社会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可以这样说,人类自身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在矛盾运动中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其形成、发展呼唤新的文明形态主体来进行表现和建造。人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建设的主体,必须对其自身的发展做出相应适度的调整,以迎合生态文明和新社会发展观对其主体的新要求,真正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历史使命。人不仅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自身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自身的关系中处于能动地位,因此也决定了要真正实现社会文明形态的彻底转型,就必须同时实现人自身发展向度的转变。
实质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从和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链中获得解放,进而实现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的关系,来全面创造人自身的本质,丰富和完善其本质力量。人的生态发展过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的是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人与其自身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过程,又是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谐有序发展的过程。人的生态发展,关注人的生态意识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人不但在观念上而且关键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全面把握和实现人与其自身内部生态环境、人与外部生存环境的和谐有序发展的关系,而且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和步骤。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和完结,要经过朝着生态发展向度转变的个体的发展的逐渐积累,才能最终得以实现。从“生态人”到人的生态发展,从人的生态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彻底解放自身,全面发展自身,从而真正实现自由的过程,更是人未来生存发展的最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国壮.生态人――人类困境中的希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5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着、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计划的教学改革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更注重大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改革对象,全面分析与探讨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然性、基础与措施。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校内外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学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卓越工程计划及在其它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项目和重要举措,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创新型的工程类人才,进而实行强国富民的目的,这将对国家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①②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全校乃至全国的全面开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性
1.1国家人才的需求传统经济不顾环境健康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危害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尤为严峻,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国家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及应用型相关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③作为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对日益严重且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现状,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2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我省所颁布了《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④实施重点目标为将我省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因此,不仅要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端的环境工程工程类人才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础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2009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教学中心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室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国家审核;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从2005年至今,环境工程专业已有10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有的直接进入环境方面的工作岗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有的继续进行深造读研或读博以便将来从更高层面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科的创新型,通过不断输送教师外出调研、学习和参加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组织多人次成功申报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几十项,其中十余项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手段的转变、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3.1制定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环境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针。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按照CDIO标准⑤来制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需要培养出适于社会发展的工程型人才,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制定环境工程培养计划时以工程项目为导向。
3.2根据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工程型人才,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知识。因此,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建立以“通识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可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条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自己,以便于学生后期从事工程实践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3.3根据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倡自主和引导式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实行导师制,让学生跟随老师进入实验室、进入工厂企业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通过实地学习,完成一系列项目的方案的构思、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运行结果的考核等,使学生真正地从课本走向实际。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完成的前提。在坚持高学历高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学术梯队和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的需求,培养和引进1~2名具有相关工程背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3名,聘请一些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作兼职导师,同时扩大对外交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合作制度,不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与进行学术交流。
3.5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和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环节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改革较大的是实验教学,对所有开设的实验进一步整合、优化,按照“必做、选做、综合设计”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紧贴未来工作岗位、紧贴实际工程项目展开。既可在学校进行,也可在企业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志向、就业前景而定。
3.6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保障。在巩固和完善“国帧环保集团”、“皖维集团”、“安徽丰源生化有限公司”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业务水平较高、责任性强的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或设计院项目,加强与“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江淮汽车”等单位的广泛联系与合作,扩大实习基地。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建设2~3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基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现有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打造本专业省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3.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另一保障。设立院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对专业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督查,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4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工程类院校专业培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建立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的变革、建立校内外实践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的改革实践,这对探索出一种适合安徽省地方土建类大学的实践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案例。
注释
①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0).
②杨子江,姚大飞,郭波.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3).
③王健胜,刘沛松,杨风岭,文祯中.中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
篇6
[关键词]生态系统;科技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Z)05—0014-04
一、科技文化的实质与当代内涵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
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
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
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
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社会生态文明根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理性化,人的实践行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最终是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系统化。而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道德化,这是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生态由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文化生活全面的科技化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明化的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所以,文化生活领域的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全面科技化基础上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就难以产生创新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更新,社会生态的文明建设就只能是空想。
文化生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是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化教育,通过学习,通过独立的理性思考,用现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利益的平衡流动性的本质理念,来改变传统非系统和非整体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具有最开阔的眼界,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具有最全面、最合理、最科学和最强可操作性的规划和设计。这就是人的思维活动所内含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性思维和改造(价值)性思维,以及相应的认识性实践(科学实验和考察,社会调查和考古)和改造性实践(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改良)。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和整体性的社会价值观,来改造或取代传统片面自私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使各种社会行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和联系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价值实现和利益。在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关爱和彼此沟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统一。其三,在系统和整体的思维视角,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相应的全面性技术,逐步成为同一门科学和相应的系统化现代技术。其四,以整体和系统性的理性精神做支撑,生产出系统化展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系统化体现真善美的道德观念逐步取代假丑恶的片面狭隘的价值观念,并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人们的行为,使利益矛盾冲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篇7
“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最先阐述这一思想的是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今指导意义
人与自然的和谐。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
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步,人类应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反对片面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董仲舒他在《立元神》中说:“何为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意即:天生长万物,地养育万物,人成就万物,他们之间分工合作,不能破坏,否则就会有“自然之罚”。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四大”既不是相互冲突,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的,这集中体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尊重天地万物自然存在的状态及其运行规律,尽量克制自己的占有欲、好奇心无限制地扩张,尊重其他物类存在的权益,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物类发生矛盾与冲突”,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与和谐统一。
现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我们不但需要进行现代化文明建设,还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权威论述中,谈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的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应有之意。如今,我们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自然意识的全面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更深理解和把握,更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方面,在儒家思想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儒家知识分子人生信条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思想都强调“修身”和“治国”。“修身”说的是个人修养(道德、知识等)。在儒家看来,人人都具有从善的趋向性,即孔子说的“仁者爱人”,这是一种的自律管理行为,“但是如果仅凭自律管理,而无外在的他律管理则难以保证所有的人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故管理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外在的强制性”[2]因此,孔子又把“仁”作为依据上升到“礼”的高度,以强调社会管理的必然性和强制性。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对于管理的存在属性的认识,正是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来揭示的。”[3]这里的“天”就是指他律管理的“必然性”和“强制性”,“人”就是自律管理的可能性(仁)。每一个社会都要有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来指引和约束社会公民的行为。“八荣八耻”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可和重申。虽然道德的教化和规范作用有利于“人和,但是人的道德水平是有层次高下之分的。当下,在中国社会上,奉金钱和物质至上的人比比皆是,社会道德底线屡屡遭受挑战,诚信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触碰道德和法律红线的事情层出不群,正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超过了精神文化的发展速度,造成道德缺素质发展滞后所致,在社会中的表现就是“道德滑坡”现象。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以“道德仁义”立国的传统文明古国,何以会出现这么多的社会道德问题,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经济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人民的整体国民素质却是整体上比较低下。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加强社会监管外,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齐头并进,而不应该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管理模式。它推崇人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批判了人的异化物对人的限制,肯定了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相对于儒家“道德至上”的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无疑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内涵。因为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说等着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无不为”是说不要让妄为产生反效果,也就是不能妄为,一切都要遵循“道”的行为方式,不乱作为,顺应事物的一般发展本性。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无为而治’思想与现代管理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的契合,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今日仍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4]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之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5]管理作为对“人”的管理,能充分考虑到人的自然情感和自然生理需求,这不能不说是“天人合一”的管理思维模式在当今社会正确运用的又一大印证。
总而言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面对诸多生存危机,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这也是中国古代贤哲给全人类留下的“天人合一”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
[1]唐雄山.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与重构[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C]济南:齐鲁书社.2003.08
[3]孙聚友.儒家管理哲学新论[C]济南:齐鲁书社.2003.08
篇8
关键词:园林养护与管理 存在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园林养护与管理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周围环境的“绿色建设”越发关注。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是这座城市精神面貌的体现,也间接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其它发展。为此,做好一座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的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作为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园林建设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的园林建设可追溯到殷、周年间,早在三千多年前园林就以“囿”的形式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我国古典园林因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闻名于世。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上海豫园都是十分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其造园手法取材与自然景观奇特,通过模拟自然山水风光使人们虽在方寸之地却能窥见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我国现代园林的蓬勃发展主要始于2001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政策的提出,园林养护作为一种新兴行业也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由于发展时间尚短,目前国内园林绿地建设的养护管理工作的现状并不乐观,仍存在绿化市场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养护管理经费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管理规范、市场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了绿化行业的薄弱环节。
在理论上,我国园林建设中的规划设计、施工建植和养护管理三个环节关系应十分密切、相辅相成,园林建设的“三分种,七分养”观点正逐渐得到园林工作者的认可。但实际操作中,规划设计、施工建植和养护管理这三个环节却脱节严重,重视园林的设计和施工、忽视养护和管理的问题十分普遍。
我国园林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养护和管理由于发展时间短、机制不完全,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我国现阶段的园林养护管理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养护管理体制建设问题
我国的园林养护和管理体制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和统一。因为我国特殊的地形、气候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等特点,全国各地的园林建设规划无法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验收标准,也没有一个健全的养护和管理体制,这就造成了我国现代园林的管理易出现混乱现象。
在体制的建设上我国应该学习日本、德国,它们的园林养护和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园林养护管理建设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2、养护管理资金投入问题
我国养护资金的投入比起其它投入一直很少,投入比例少于20%。这种现象正是养护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重视的最直观体现。养护管理工作比起园林设计和施工而言,其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决定了其见效慢的必然性。在当今这个以速度和质量求胜的社会,见效慢就成了园林植物养护的软肋,在见不到显著成效的情况下,就必然无法引起决策者的重视,投资者对其关注也会减少。
3、农药使用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其农药使用过分问题严重。在园林养护和管理中也存在农药使用过分这一问题。农药的过分使用不仅会使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也会使该地区土壤质量下降、修复功能被破坏;更甚的是不同农药配合使用所造成的叠加效应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使环境变的具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特点。
4、养护管理人员水平问题
由于园林大部分的养护工作是简单的浇水、松土、施肥剪花等基本操作,这使得大部分园林雇佣的养护管理人员是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民众。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园林护理知识和技能训练,不了解如何利用植物特性、气候特点养护植被,更不会使用专业的养护器械。因此要做好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对养护人员专业技术的指导, 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更新其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园林养护管理人员的作用。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点现阶段我国园林养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方案。
1、完善园林植物养护建设体制
第一,针对全国各地地形气候差异、植被种类多样、养护管理规范不一的现象,首先要制定一个全国园林植被养护行业范围内唯一权威的行业规范,从整体上用法规约束与园林植被养护相关的行为。同时按地形、气候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不同区域,各区域按自身特点再制定更加精细化的行业规范。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招投标制,全面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健全养护市场,避免不正当竞争对园林市场的干扰,促进园林行业提高整体素质1。招标、投标活动全程应透明化作业,公开招标、投标和邀请招标、投标,都必须坚守诚实信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在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其满足投标资格后,严格按照园林植物养护工程招投标流程进行招投标,最后由评委会评选出最合适的团队。
最后,要建立明确的“问责”制度,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职能划分应详细到个人,每个人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对超出权力范围的行为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这项措施可以防止长官意识对园林植物养护的影响,避免只遵从某个人的意愿而违反科学规律的胡乱指挥。在发生问题之后,能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解决问题,这可以防止问题发生时责任人间的相互推脱,有利于问题的尽快解决。
2、增加养护管理的投入
在现代园林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养护管理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想要提升养护管理工作的地位,就必须有更多的人和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的研究中来,充分论证养护对整个行业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养护潜在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必然能使养护的地位得到提升,进而加快养护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减少农药使用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可以代替农药减少虫害的方法,如生物法。提倡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在一般剂量的农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时不可随意增加用量,应考虑更换其他药品或者考虑药物防治之外的方法。其中生物抑制剂有美国白蛾病毒、茶尺蠖病毒、苏云金杆菌等;寄生和捕食性天敌有赤眼蜂、瓢虫等;引诱剂包括松褐天牛引诱剂、沙棘木蠹蛾引诱剂、松毛虫性引诱剂、美国白蛾引诱剂等。
4、提高养护管理人员水平
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水平关键在于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熟稔,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将新员工分配给有技术、有经验的老前辈,指导新员工到一线工作,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快速掌握技术、积累经验,提高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逐步发展完善的养护行业。其次,组织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参观国外的优秀园林,借鉴人家的管理经验,通过对比能发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激励自己发扬优点,不足之处要改正并虚心求教。另外还可以通过高薪、高福利等手段聘请园林专业的专家,对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提出指导和帮助。
四、结论
随着我国园林的日渐增多,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也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系统性的分析发现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较少都成为了制约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重点在于解决园林养护和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和成本投入过少、农药过分使用、技术人员水平不足等问题,希望能对我国后续的园林建设有参考借鉴的作用。
篇9
一、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生态农业就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来指导、组织和发展生产的农业。它的特征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大效益。它要求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式,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生产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解决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生态农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拓宽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生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更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统筹兼顾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村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农村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推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以,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必然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目标,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科学发展观对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具有丰富的含义。在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上,所谓全面,就是克服过于强调农业生产或过于强调生态这两种片面性,既看到农业发展需要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一面,也看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恢复要依赖于农业发展的一面。所谓协调,就是妥善处理农业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搞好统筹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将农业经济中心论转向生态中心论。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拓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后生态农业建设更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面临来自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有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挑战。在当前情况下,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建立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把加快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
首先,我们要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要在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前提下,依靠农业新技术,按照品质优良、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目标要求,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创新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拉长产业链,加大附加值,实现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我们要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把建设生态农业与美化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前提下,继续做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沼气池建设等工作,改变农村能源供给,治理工业“三废”,防止水土污染,控制水土流失,减少农业灾害。
再次,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相结合,加快无公害化建设进程,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乡村休闲农村转型经济发展
休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村休闲尽管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已展示出强劲的发展趋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乡村休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机遇。本文选择从乡村休闲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重点阐述乡村休闲的方式、农村经济转型的方向以及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和着力点。以期能够丰富乡村休闲产业的理论体系,起到对乡村休闲发展的指导作用。
农村、乡村与休闲概念的释义
(一)农村与乡村的概念
大多数学者把“农村”和“乡村”视为城市的相对面,并不区分“农村”和“乡村”在用词上的差异。学者袁镜身先生在《中国乡村建设》一书中也把“农村”和“乡村”合二为一进行论述,认为“乡村,是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的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农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通称为农村”。
从字面意思理解,“乡村”和“农村”的区别可能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乡村”是从生活和居住的角度来看,表明乡村中的聚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农村”可能更多地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认识,意为从事“农事活动”的人群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未必是农民,而“农村”聚落的居民则一定是农民。很多城里人居住乡村,他的身份可能依然是城里人;而很多农村居民居住在城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也与农业生产活动无关,可他们依然被视为农民。本文为了论述的方便,将不对乡村和农村的概念进行严格的区分。
(二)休闲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休闲”,理论界已有许多界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著名的休闲研究教授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受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于光远先生在《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中指出:“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它是人的行为,是可以自我做主的”。
从语义上讲,汉语中的休闲包含两层含义:休,停止劳作,休假,休息;闲,闲适、悠闲的状态。本文更倾向于休闲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与心态,是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地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中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快、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真正的休闲不是消遣,不是打发时间,而是在休闲时间里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总之,休闲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较高目标。
乡村休闲方式
乡村休闲产业。乡村休闲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综合性产业,当然,这里所说的乡村休闲,并不一定是在村庄里休闲,也不仅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景点景区,而是一个包罗范围较广的环都市乡村地带。这个地带与城市保持有一定的距离,环境主体是生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尚未或很少侵入,大体上保留着山水和田园生态面貌,交通条件一般较好。乡村休闲以其乡村性、平民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适应了人们对原生性和生态性的要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
乡村休闲方式。由于乡村消遣、乡村旅游、农耕体验和其它“发生在乡下”的乡村休闲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一种生产活动,休闲消费者所获得的只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所指,“经历”和“体验”产品供给是相关厂商群的彼此相互协作、有机组合的“共同产品”。因此,乡村休闲产业至少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乡村娱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休闲度假产业等。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乡村需求强力促进了乡村休闲的发展,目前乡村休闲的内容形式主要包括乡村旅游、采摘农园、农家乐、体验农园、乡村娱乐、农家美食等。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大城市附近的农家乐;高科技农业体验观光园;农业新村,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古村落的开发,如江西安义的古村群、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等;农业的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乡村娱乐和休闲度假。
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乡村休闲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村经济转型方向及问题
所谓经济转型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体制转型,即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结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经济转型是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形态的变化。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由资源约束转变为市场约束。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改革开放30年来,在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也必须看到,农业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而且农业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约束变为现在的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可以说当前面临的挑战更大。要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使农业向质量和效益型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而乡村休闲则是当前农村经济中最具附加值的产业之一。加强乡村休闲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高效、优质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整体的发展进程。
乡村休闲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和着力点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乡村休闲能促进一、三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发展中具有立体式的乘数联动效应:可以使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扩大就业;能使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跨越流通环节适时缓解农业产业化中购销体制不畅等诸多难题;能有力地推进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环境等。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休闲是农村地区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可以推动广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乡村休闲能够充分发挥和挖掘农业资源的价值和作用,发展乡村休闲能把农业的生态环境、农村民俗文化和空间环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因此,顺应时展潮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摆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开发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和技术,发展乡村休闲,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业经济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而产供销一条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休闲的发展在促进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可打破产业界限,有助于形成产供销、服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购销渠道,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休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休闲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多,其基本的服务工作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或是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可以胜任。而且乡村休闲产业的关联度高,它与餐饮、娱乐、交通、建筑、食品、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转移,农民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乡村休闲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休闲的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便利性,因此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譬如道路交通、通讯、医院、商店等基础性设施。乡村休闲的开发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乡村休闲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要维持乡村休闲市场的持久性,就必须注意并保持乡村生态系统的持久性。乡村休闲把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它的生产要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遵循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准则。通过乡村休闲的规范开发,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之中,更好地创建清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维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使整个农村成为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的生产基地和生活乐园。
乡村休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发展乡村休闲,可以将先进的文化和观念引进农村地区,有利于打破农村地区信息闭塞的状态。在与外来游客交往的过程中,当地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视野逐渐开阔,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乡村休闲产业是服务产业,又是文化产业。如果没有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立足于市场,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乡村休闲产业还可以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
乡村休闲方式与农村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可见图1所示。
结论
综上所述,乡村休闲的发展缘于旅游者的消费动机所形成的新的类型和休闲市场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乡村休闲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乡村休闲,能够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罗书林.发展我国休闲产业的必然性研究[J].苏州工职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