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平衡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平衡特征

篇1

关键词:生态观;我国高等教育;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03-02

生态学这一观念被应用于我国的教育界这一领域起始于20世纪初,教育“生态平衡”的提出和发展是教育事业的一大发展和创新,给教育界带来了光明和新的发展契机,由此出现了新的教育世界观、认识观以及方法论。后来,各种以生态观的视角来思考、探索、解决生态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越老越多,高等教育领域的生态平衡研究正式出现。

一、对生态观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平衡的阐释

生态学本身是一种研究生物和环境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学科。其中生态学的观点、理念等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论,各个领域也逐渐对其进行借鉴和应用,包括政治、文化、经济以及教育,政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各种名词也相继出现。将生态学这一观念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不仅与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所出现的问题相吻合,而且为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高等教育生态学这一观点,最早由英国的教育学家提出,逐渐被引入到中国,开拓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空间和范围,其中以生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观念来确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高等教育的体系,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而又复杂的系统,其中各个因素之间是互相关联、互相制约的,随着其动态的变化,会呈现出平衡和不平衡的两种状态。其中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观是目前的根本问题,生态平衡观并不意味着这个体系各个因素保持静态的平衡,它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即需要保持在结构和功能之间,物质、信息等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平衡。高校教育体系的平衡观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据近几年来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呈现上升趋势,高等教育已经发展到了大众化的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在面临着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其与资源的迫切的矛盾更加深化了,最终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失衡,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这种失衡状态将会愈演愈烈,最终教育界出现了“生态危机”,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生态学的视角,以生态学的认识论来分析这一问题,以其方法论来指导这一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走上生态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平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指的是高等教育这个体系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性、运行的高效性以及功能的优异性等。要想保持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需要从根本上了解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观,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需要准确地把握教育生态观的实质以及要求,遵循其发展的根本规律,最终保持其生态上的平衡发展,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起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新时期的社会讲究生态和谐,其中人是促进和谐的主导力量和根本保障,只有在人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最终和谐。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生态指的是社会的主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状态,其中的各个生命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作为高等教育这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主要构成部分是学生,其主要发展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将其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要想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首先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生态观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人才培养的生态观,其中需要做到促进人才的全面性、可持续性以及和谐性的发展,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生态人”。这一概念指的是其不仅能够做到在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做到顺应生态需求,实现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综合相关人的研究,本文认为生态视角观下培养出来的生态和谐发展的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保持着对生命的信仰和敬畏,将生态的整体价值放在首位。这样的人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将社会、生态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另外,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将整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保证社会利益和生态整体利益的和谐发展。(2)追求物质获得和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的平衡,不仅需要培养出在追求自身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基础之外,而且还能够将道德的追求作为自己所奋斗的目标。(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可持续发展不仅讲求长久发展,还更加注重综合性地平衡发展,即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共同发展,生态观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需要具有这样的特征。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发展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将生态和谐作为根本的发展目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落实人本思想,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性发展。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需要做到保持一致性,将生态的平衡发展作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高等教育一共分为三种类型的学校:一是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大学,二是本科类院校,三是高等职业技术类学院,其三者之间虽然为三个不同的独立个体,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保持定位的统一性,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在总体上的和谐、可持续、平衡地发展。

2.形成有利于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具有一个保持着平衡、协调、和谐的整体的生态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如今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下,要想实现生态平衡的发展,各个高等院校就必须要做到使自身的教育系统与整个的高等教育相适应。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等教育需要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二是社会要为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对此,一方面高等院校需要在充分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育体系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融入到自身的教学目标中,从而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另一方面,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社会需要给予高等院校充分的支持,包括加大经济上的投入。在立法方面,建立健全高等院校教育的相关法律,优化高等教育的政策,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根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中资源短缺是很多高等学院都面临着的严重问题,并且已经成为了限制其生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高等教育的自身的生态发展来看,首先需要在资源上保证充分地给予,不然将对高等教育整个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最终可能会造成整个教育体系面临困难。要想保证高等教育资源的充足,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系。

3.全面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根据生态学的观点,生态系统要想维持自身的生态平衡,在其结构上需要保持一致性,在生物种类上需要做到多样化,这样的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是如此,不仅需要在其功能上保持协调统一,还需要做到多样化,这样的高等教育系统才是生态平衡的。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性是需要不断进行优化的,一是适应性优化调整,二是战略性优化调整,二者都是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服务的。在适应性优化调整方面,即在对自身系统进行完善的同时,从而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不仅说明高等教育系统不仅需要具备促进自身发展、培养社会人才等方面的基本功能,还应该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并且保持其相互之间的平衡性。

4.坚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等教育体系逐年呈现增长趋势,一方面数量得到了增长;另一方面规模也迅速得到了扩大,然而高等教育的系统并没有在人才培养方面或者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具有更大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没有做到整体上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因此,高等院校首先需要意识到数量、质量、结构以及效益这四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互相共存的整体,单纯地做到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大,而忽略其他三方面的因素将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即导致其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各个高等院校需要具备一个全面发展的观点,保持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视角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它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观点,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长久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众多高等院校的发展模式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违背生态平衡的做法,因此迫切地需要加强对生态平衡的重视,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最终实现自身的长远而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素玲,苏世宽.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审视[J].高等农业教育,2008,(09).

篇2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66

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 “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

2 “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

2.1 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

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2.2 现代林业的经济特征

经济是林业生产的功能3大功能之一,现代林业应为人们生产与生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林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所决定的,只有林农能获取丰富的经济收益,才能更好的推动林业向更强更大目标前进,这也是现代林业最为显著的特点。

2.3 现代林业的文化特征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的突出表现,也是构建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特征是现代林业的显著标志。因此,客观认识林业发展规律,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是人类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体现,以森林文化为出发点,减少各种冲突的发生,有助于人类走向更为和谐、健康的未来。

3 加速“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接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改变我国各个林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就需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开拓一条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高层次之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推进我国林业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水准,需要做好林业资源与产品的科技研发,让更多的林业科技发挥其自身强大作用,为现代林业管理与生产体系的树立更为广阔的科技远景,从而能够真正满足科技兴林的需求;促进现代林业的社会化发展进程。通过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进程,鼓励更多的社会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我国林业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当中,对林业发展有更为清晰的定位,从而可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这是做好现代林业的重要一步;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林业经济要实现绿色增长,就要兼顾林业经济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这才是现代林业的真正内涵意义,这就需要加快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以区域为中心着重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立林,真正发挥出生态林业的示范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业生产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走一条特色化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生产在规模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只要能够坚定不移的推动林业产业化与生态化进程,赋予林业生产更多的科技感,就能够全面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目标。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1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1.1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1.2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1.3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1.4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1.5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2生态学理论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2.1应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

(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2.2基于生态调控原理,利用并再生场地现有的材料和资源

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2.3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

2.4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1)植物材料的选择

篇4

生态权:农民的基本生存权

生态权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在所处系统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对生态安全、生态利益、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所拥有的各项权利总和。农民生存在农村生态系统中,是农村生态系统的拥有者、使用者、经营者和维护者,农民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农村生态系统,生态权是农民在农村生存的基础,是农民最基本的权利,农民没有生态权,农民就不可能进行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态权遭受破坏,农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农民的生态权是农民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基础,是农民的基本人权衍生的权利,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生存,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连接点,只有享有对生态系统的安全监督权、利益享受权、生态保护权、生态发展权和选择生态系统的权利,才能够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下去。

农民生态权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有其一,生态安全权。生态安全权是农民生态权的第一权利,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间,农民的一切都必须依靠生态系统供给,生态安全是农民最重要的生态权。其二,生态利益权。生态利益权是农民对所处生态系统利益的享有权,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所在。其三是生态选择权。农民对生态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状况,因此,在合法的途径和条件下,农民应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的选择权利,就是农民自己为了生存,可以选择哪个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其四,生态保护权。农民应该拥有对自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权利,有权跟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一切行为作斗争,有权对破坏自己生态系统的行为请求赔偿或补偿。

生态权: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障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权益的基础,是农民生存发展的保证,同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农村自然生态和谐,没有生态权,农村的自然和谐环境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是新农村建设主体权利保障的要求。农民是农村生态建设和维护的主体,是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生活在农村生态系统中,他们的权利衍生于生态权,没有生态权,他们就不能生存,其他权利也不再存在。保障农民的权利,必须有生态权作为根据和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社会,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他们最大和最亲近的环境,生态变迁会影响农民的生存、发展,他们对所处的环境理当可以主张权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之权利,有维护新农村生态平衡的力量。

2、是构建和谐生态农村的保证。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生态和谐是农民的夙愿,特别是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人与自然的的关系日益显得紧张,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资源紧张、粮食短缺等问题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很大程度都与农村生态有关。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环境恶化向农村的转嫁,这种转嫁使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和谐的建设。因此,给农民以生态权,是农民有权利抵制城市生态恶化的挤压,能够使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为构建农村生态和谐提供权利保证。

3、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供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农村生态问题不是农民本身造成的,也不是农民自己引起的,而是农民生态权缺失引起的。农民是农村生态保护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但是,由于我国农民至今生态权缺失,农民不能拥有保护农村生态的权利,眼见生态环境被破坏却无能为力。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权在国家,环境保护局代表国家行使生态保护权,环保局本身的权威有限,在加上其对农村的监管有限,还有许多破坏农村生态的行为都以城市建设为名,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项目。因此,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量不足。只有赋予农民强有力的生态权,农民有权利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才能抵制来自各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建立起解决农村生态问题的长效机制。

4、为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增强主体力量。生态平衡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基础,生态平衡不是政府单方的事情,也不是政府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它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组分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大事。维护生态平衡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要动员全社会人员参与。农村生态的平衡是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为农村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本营。当前,我国主要在环境保护基础上促进生态平衡,进而保护生态系统,没有赋予社会广泛的生态保护权利,这就造成了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弱小的局面。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还没有保护生态平衡的主体资格,没有形成主体力量。因此,只有赋予农民保护生态的权利,使他们成为保护生态的主人,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

切实保障农民生态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制是一种国家本位主义的环境保护理念,把环境保护的权利通归国家所有,造成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缺位。农民对侵犯自己生态权的行为缺乏保护的主体根据,因此,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自己没有保护的力量。这种理念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只能由国家统一行使保护职权。这种理念对我国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主体的日益多样化,仅仅由国家保护的机制也日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创新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公民自力保护环境的权利,让社会所有公民形成环境保护的合力。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理念,赋予农民环境保护的权利,使农民能够对自己的环境权利进行自力保护,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这也是农民环境意识日益增强的要求,还是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2、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我国过去在地大物博的环境观念下,形成了一种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在农村,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远远不够,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被错误的资源观隐没。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增强农民保护生态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农民生态权利意识,是我国新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首要问题。生态权是现代社会里日益重要的权利,对于当代农民,生态更加重要。我国农民保护生态权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但是自主保护意识不够强。生态权是一项随着生态危机而发展和凸显的权利,在以往的社会发展中,因为生态危机不严重,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的生态权也没有觉醒。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日益被生态危机影响,农民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态权利的重要性。我国农民要求生态权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渐增强,生态维权意识急剧上升,有农民和政府要生态权的,有农民不准企业上马的,不准企业开工的,但是,自主保护的能力和力度还是不够,不能有效的维护自己的生态权。

3,完善农民生态权保护的法律,为农民生态权提供保障。我国现行的生态保护法律几乎都存在于环境保护法律之中,可是环境保护法律还只是恢复性的保护,没有建设性和超前性的生态保护。对于农民自主保护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还缺乏法律保障。近年来各种在农村的项目开发、工业事故等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农民没有相观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自我保护,只能由国家进行行政处罚,并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也缺乏相关依据。因此,我国应该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有关法律,明确赋予农民自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权利,为农民生态权的行使提供平台。

篇5

[摘要]论述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内涵,分析信息生态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要在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和人本观指导下对信息生态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学信息链

[分类号]G350

信息生态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目前的主要构成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生态学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作为一个发展尚不成熟,体系尚未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应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把握。

1 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内容

自Davenport 1997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以来,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涉及信息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信息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传递以及系统的合理构建和优化等问题。

目前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比较零散,包括基本的信息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企业信息生态、信息生态失调等概念及其内涵的探究。在研究信息生态理论时,要避免与自然生态简单和机械的类比。自然生态虽然也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人为干预,但自我调节能力仍是主要方面,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系统,人的行为是主要方面。因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思维方法、规律、观点的运用必须立足于“信息”这一领域。

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人、信息环境组成,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信息环境的范畴比较广泛,既包括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等是信息环境的显性构成部分,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生产经验等是信息环境的隐性构成部分。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空间广阔,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研究:

信息生态学的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在研究信息生态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产生过程和背景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为内核,进一步厘清信息生态学基本概念、特征,深入探讨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信息、人、信息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探究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形成条件、构建机理、构建模式等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信息生态失衡的核心原因分析、和谐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因素都需要通过运行机制的剖析来破解,为此要对信息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运作规律和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信息流和能量流在信息链中流转的规律和方式,得出运行机制。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的信息组织模式与策略研究。通过对信息链的分析以及信息链节点触发信息生态失衡的认识,对信息组织方法、原则、策略进行新的探索,以促进各种信息群落的生态平衡为目的,研究信息组织生态模式,探讨信息组织生态模式的功能、成功条件和实施策略。

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管理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基于知识管理及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知识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容及过程。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在企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以企业信息群落为核心,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环境的策略和模式。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系统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研究实现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措施等。

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问题。

要大力推进实证研究。可结合某地区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其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方式和方法,提出在具体生态系统下的信息组织、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

2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方法

从宏观上,要运用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中观上,要运用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这四大信息生态理论基本观念来指导研究工作。从微观上,要运用情报科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应用问题。要灵活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态仿真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手段,强化实证研究方法,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演绎。

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是指导信息生态理论研究的核心观念。

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和运行机制。这是因为信息生态是由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中各种要素和资源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信息生态中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它们的变化都是系统性的,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理论得以发展受到生态平衡观的很大启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失衡状况严重,信息生产者的无序生产导致有序化信息传播的困难,造成信息供给和信息消费需求严重失调,信息分解环节极为薄弱,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彻底删除。为了促进这种失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态,要探寻信息生产、信息传递、信息消费和信息分解四个环节的运动规律,使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数量比例、运行模式、功能结构、资源配置和能量交换等都可以处于相对

稳定的状态。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但由于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所以人类的积极干预是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失衡――平衡之间变化的主导力量。

一个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生态系统,它自身的各种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磁吸、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促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平衡态和不平衡态之间变化的主要力量,也是促使信息流在信息链中快速流转,带动能量流动的主要方式。要构建和谐的信息生态系统,必须以互动观为指导思想。

在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人本身。人们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信息环境的改善。信息活动的真正主体是“人”,要加强对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信息的接收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信息生态是围绕着人而形成和展开的,其生成、演变的状况既是由人引起的,也反过来建构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息存在状况。维护信息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人在系统中受益最大化。

3 信息生态理论对信息管理实践的启示

信息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观察、分析和处理组织内和组织间信息产生、组织和利用的方法论,可以和已有的信息管理理论和工具很好地结合,进而丰富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信息管理实践。

目前信息管理实践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信息供需失衡及信息污染问题。各信息群落的信息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信息冗余、虚假信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信息垄断;信息污染的主要表现是虚假信息、不道德信息、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篇6

关键词:河道修防整治;生态系统;治理;方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91

河道修防整治不仅在城市而且在乡镇建设中具重要意义,河道作为一个城市生存与发展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助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持以及功能完整,具备恢复和抵抗能力,才能长期为人类服务,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河道修防整治通过对流域内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可持续治理方案,营造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河道流域水环境,使得经济、生态、社会和人文效益平衡。

1 河道修防整治现状

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要求提升,河道娱乐、休闲、生态和景观等功能重视程度逐步增加,但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河流过度开发,造成一系列问题。河道修防整治通过促进水环境和谐健康,维护河流流域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有效提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

(1)水体污染。由于城市工业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河道,造成河流污染加重,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污水排入,致使河道水质变差,富营养化加重,水生植物过于茂盛,环境负荷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农田污染源未得到足够重视,缺乏有效管理措施。而且各种污水治理措施严重滞后,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根源上预防工作不足,加之生产生活中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导致河流污染加剧。

(2)护岸建设。目前许多城镇主干河道的防护堤过于单薄,与防洪标准不符,有些甚至没有建设防护工程,而防护坡过低或不坚固,容易造成汛期两岸居民居住区和农田被淹。由于防护坡建设不够良好,导致河流不断侵蚀冲刷两岸土壤,或者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上游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从而造成河道底部泥沙淤积,使得河床抬高,出现河道拥堵问题,严重时造成水面抬高导致洪水隐患。以往河道防护坡建设时考虑主要问题是防洪,侧重水土保持和河道冲刷侵蚀,多利用水泥混凝土建设,使得河岸水体和土壤之间自然交换分离,造成河流中微生物和鱼类等水体环境无法更新,长此与往导致河水变黑和发臭,影响着城市环境。

(3)水面面积。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房屋修建、工厂建设等对河道挤占十分严重,从而导致河道水面缩窄,抗洪能力减弱,人类受到洪水威胁增大。而且人们对于河道保护意识淡薄,各种废弃物的堆放、违章设置等导致水流不畅,水质破坏的同时也使水面面积减少,河道横截面缩小变窄,水面运输能力锐减。

2 河道修防有效治理方案

河道和滨河地带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提供大量饮用水、灌溉水和工业用水,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有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传统河道整治主要侧重于水土保持、除涝泄洪和航运等功能,对于人和水环境和谐、河流自然清洁功能重视程度不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产生负面作用。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类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面对河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可持续治疗方案。

(1)合理规划护岸工程。护岸工程应充分考虑水面线和堤内自然条件,选择更加有助于创造和保持生物生息环境与自然景观方案,河道防护堤堤身型式与结构应按照当地交通条件、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因地制宜,在保持经济合理的同时保证安全可靠性。此外,还应注重生态平衡问题,不过度改变河道的自然特性,充分遵循河道自然规律,少用混凝土和石护坡,从而实现保护天然河道目的。慎重进行扩宽河道堵口和截弯取直,扩宽河道堵口在增加下泄的流量同时还会增大下游淹没损失;而河道进行截弯取直能够改变洪水的流向,增加河槽比降、水动能和流速,同时对于水流冲刷河岸以及河槽下切现象加剧。因此,进行扩宽河道堵口和截弯取直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损失和下泄流量,多方案进行比较,采取更加科学方案。

(2)增强河道社会服务功能。首先要进行污染源控制来保证水安全,对发黑发臭河道段采用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水生花草建立小型生态链,通过植物吸取河流过度营养,从而达到水流自净功能恢复;而且水生植物在减少水流冲刷侵蚀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还能形成城市独特河流景观,有助于城市环境美化。对于农业污染面源比重较大现象,可利用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技术等进行治理,同时对农民进行科学施肥指导,从而促进传统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达到经济和环境和谐共处目的。其次加强防洪功能,除原有水利工程之外,还可设置水系形态,通过对河道结构调整来减少防洪压力;利用河湖水位升降和采取合理河床断面来控制城市滨水景观。此外,对河岸带设计合理景观,需满足整体优化和自然优先原则,对河流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实现河流周围和河岸带景观自然相连。而且景观建设要特别关注亲水岸线和防洪水位线协调,河流流速和水生生态的协调,使得城市景观和河流景观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3 结束语

现代河道修防整治生态河道建设为重要发展趋势,因此治理方案应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制定为主要理念,细致分析河道两岸特点以及河流走向、水文特征,在有效改善河道生态系统同时,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河道修防整治方案将环境科学、生态学、水利工程学、美学、园林学等有机融为一体,实现河道水流自净能力恢复、水土保持功能增强,维护河道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朱伟,姜谋余,蔡勇等.倡导“亲自然河道”治理模式―对我国农村河道治理的思考[J].水资源保护,2015,32(01):1-7.

[2]赵天义,王昊,姬瀚达等.黄河下游畸形河势治理研究[J].人民黄河,2014,36(01):1-2,5.

[3]侯婷.义合河集镇防洪工程方案探析[J].陕西水利,2014(04):67-68.

篇7

一、金融生态的特征

金融生态具有显著的演变特征,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金融生态指的是金融市场自身具备的能够调节平衡状态的能力,政府是维持金融平衡的重要力量。金融生态还具有竞争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下,任何行业都避免不了激烈的竞争,金融资源的局限性更是增加了竞争压力,金融工具、企业兼并、企业收购、银行倒闭、银行股份制改革、金融全球化都是激烈竞争环境的产物。金融生态还具有良好的制度特征,金融环境决定了金融活动是否能够高效率和低风险进行,一方面良好的环境能够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行制度,协助金融主体抵御一定程度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维护经营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和交易权益,提高金融市场的生产效率。

二、金融生态和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经济学中的法律制度

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也是分析法律制度的重要工具,可以完善法律制度的整体结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影响经济提高效率的最大因素是制度不是技术,因此实现法律制度的最大向效率是完善金融生态的根本方式,而制度经济学可以为完善法律制度提供管理方向和方式。按照管理形式、惩罚力度、执行机构的权威性可以将制度分为两种,即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法律则属于正式制度,在金融生态平衡中发挥的作用较多。

(二)法律制度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金融生态体系中包含的各种产品和工具,以及交易双方的贸易过程都建立在签订和履行合约基础上,因此金融市场的平衡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护。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市场更是和法律共同发展,有共进退的关系,法律制度为金融市场营造了良性竞争的氛围,改善了调节机制,降低了金融从业人员的操作风险。

三、完善法律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执行制度

每一项法律要想发挥其本身的作用,都离不开法律背后强有力的执行。因此,对法律有效的执行至关重要。完善法律执行制度,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提高金融执法效率。无论是金融机构诉讼案件还是金融债权,时间拖得越长,势必带来更大的损失。要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对因个人原因而耽搁延误工作的执法人员,进行问责。第二,规范收取相关费用。避免重复收费、乱收费,对于有争议的收费项目,可召开价格听证会,广泛收集意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第三,加强执法人员行业自律。执法人员应按规定办事,依法办案。

(二)完善法律?O管制度

监管是维持金融平衡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效率市场运作的保障,因此完善法律监管制度能够提高金融生态的监管效率,具体完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提高监管工作的时效性,建立监管问责体制,落实金融市场的监管责任;针对监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制度,发生问题后直接实行解决制度,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第二,提高监管效率,建立金融市场法律制度的稳定框架,调整调节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处置制度之间的关系,尽快落实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第三,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建设技巧,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监管道路。第四,运用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方式,培养金融主体的自觉管理和自由签订合同意识,让金融主体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经营能力、风险防御能力克服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性因素。

(三)调整法律制度

金融生态属于开放型环境,其运行和发展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此相关部门要及时调整法律制度,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首先,要提高诚信法制建设效率,出台信息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完善征信系统和金融账户管理体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其次,要完善中介运行制度,提高中介机构的诚信度,使其能够成为独立于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最后,要规范司法制度,强化权利保护观念,追求司法公正,将国家金融政策和法律制度结合在一起。

篇8

关键字:生态学、景观设计、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

正文:

1969年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编写了《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作者提出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景观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的科学景观设计的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早已不是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的思想使景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更多的体现了生态理念。

生态学与景观设计相关的主要理论

(一)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它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城市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在现代景观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二)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是没有其他植物的;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三)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己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园林建设的道路,如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深圳等。

(四)生态调控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中心事物是生物群体,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消极地适应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因而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无论是生物种群的数量、密度的变化,还是生物对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均表现为“通过自然选择的负反馈进行自我调节”的特征。而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尤其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人积极地、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其系统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所做出的决策,因而它的调控机制主要是人为的而不是负反馈的调节。生态园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使其具有合理的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系统本身可以自我调节,达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就需要以生态调控原理作为指导,使整个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在生态园林这一生态系统中,由于人的社会性与能动性,表明了它同自然生态系统间的重大区别,它可以通过人类进行有限度的协调,使系统的生态效益最高,使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协调,使系统更加适应外部环境。

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一)在景观设计中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新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主要手法有: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尊重自然发展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景观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及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 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二)充分利用生态调控原理的循环再生能力

生态调控原理中的循环再生,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了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三)土壤的保护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特别是在景观的生态恢复设计模式中,土壤因子很重要,一般都需要对当地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测试,选择相应的对策。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如在美国西雅图油库公园,旧炼油厂的土壤毒性很高,以至于几乎不适宜作为任何用途。设计师哈格没有采用简单且常用的用无毒土壤置换有毒土壤的方法,而是利用细菌来净化土壤表面现存的烃类物质,这样既改良了土壤,又减少了投资。

(四)植物配置设计

1、选择植物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择配置植物种类,避免各个物种对空间和营养的争夺,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长良好,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根据各种植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如干旱、贫瘠、土壤密实、污染严重、病虫害严重等),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选择植物种类,尤其是高大乔木优势种的选配,直接决定了园林生态效益的发挥程度。园林生态设计中要求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营养,各个种才能协调共生。

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物种多样性主要反映了群落和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群落的动态与稳定性,和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生态学家认为,群落结构愈复杂,系统也就愈稳定。因此,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比单物种中群落更能有效利用资源,具有更大稳定性,即保持各物种多样性如动植物种资源多样性、各种文化特质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深远的生态环境意义。

(五)水的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增进,生态学的理念也进一步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工程技术的支持、多学科、各专业的合作是未来生态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urban green spa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of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dea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建设成为研究的热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营建成为组织城市空间景象艺术和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科学生态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城市化背景条件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本文提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概念,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囿于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研究上,没有能够跳出城市的范围,没有从区域生态的角度来建立科学的规划生态观;改变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停留在城市绿化种植、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及改善城市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层面上,忽视对人精神心理环境的关怀和环境文化的塑造。

1相关概念界定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象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笔者认为城市绿地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一种绿色公共开放空间,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以绿化种植面积占主体的城市建设用地(或水面)。城市绿地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一种生活场所,它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只有处于生活状态(相对于生存状态)的人才有能力营建和享用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发展过程,城市绿地系统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拓展,这是对其功能特质和真实内涵不断认识的结果。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是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城市绿地有机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功能。

为了整合城市绿地系统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以及赋予城市绿地系统真实内涵,笔者拟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概念来弥补城市绿地系统概念的研究空间上的不足,其目的不是否定城市绿地系统,而是试图从概念上统一其应有的园艺、生态及空间的真实内涵。为了保持与国家标准的衔接,从而使之更具应用价值。在英文译名上与国标名称保持一致,即“Urban Green Space System”而非“Urban Greenland System”,以体现其生态空间的涵义。在此思想指导下,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作如下界定:狭义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指在城市区域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空间景象艺术和居民休闲娱乐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市郊农田、森林及绿色通道(Greenway)和自然的水域;广义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指对大自然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在人居环境中发挥平衡功能、对城市生态有直接影响,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绿色生态空间和自然的水域。

2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及其功能特质

2.1 空间层级结构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系统性必须以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为基础,我们以往形成的误区在于每个城市构想自己的城市绿地系统,却忽视了城市是在大自然中的这一基本事实。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城市网络中的基质,而不是单个城市的留白。因此,划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使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各个空间层级规划的工作重点,也能使我们更加清晰认知各个层级的功能特质和生态内涵。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应分为三个层级: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针对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圈保护而言的;其规划的界域应突破传统的以地区行政界域来确定规划界域的方法,应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保护系统为原则,按照区域生态域的实际状况、城镇空间分布、自然地貌空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态域,其规划的界域是不尽相同的;其功能特质主要是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区域生态平衡、提供农业经济生产、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输入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郊野游憩功能需要,它也是城市生态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是针对城市自身生态而言的,其研究范围应该是城市市域及影响城市生态的周边地域的绿地系统。其功能特质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复合。微观的城市绿地主要是城市公共和住区的绿地,其功能特质是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精神心理健康的环境保证以及环境文化的塑造。从城市生态的物质层面上来看,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微观的城市绿地不可能解决城市生态的本质问题,城市的生态主要靠周边地域生态系统乃至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完成。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研究才是解决城市生态本质问题的关键。

2.2 功能特质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通过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层面结构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已经不是单纯的土地、植物两大要素,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面不是单纯的城市范围,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全方位的认识其功能特质才能指导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也必然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全方位的功能。

3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三者之间的关系

3.1 空间范围

笔者提出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和传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的空间范围是有很大区别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空间范围的确定,即规划界域的确定应突破传统的以地区行政界域来确定规划界域的方法,应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保护系统为原则,依据依照区域生态域的实际状况、城镇空间分布、自然地貌空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态域,其规划的界域是不尽相同的。

传统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范围的确定,即规划界域的确定是按城市行政界域来确定的,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域的整体结构,对城市生态不利。城市绿地的空间范围一般按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地块的划分来确定,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见缝插针的布局形式,大规模成系统的城市绿地建设尚属少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的生态服务效益。

根据城市生态的理论研究,我们必须考虑城市生态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整体耦合和生态协调。因此,考虑到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界域的弊端,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范围理论上是包含城市绿地系统空间范围,笔者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归结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中观和微观层级,一并纳入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研究之中。

3.2 针对主体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的针对主体是有所侧重的,一共构筑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三个层级——宏观、中观、微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针对的主体是城市的区域生态环境,其目的是追求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乃至生物圈保护。城市绿地系统针对的主体是城市自身,其目的是追求城市自身物质空间环境的生态。城市绿地针对的主体是人,其目的是追求居民精神心理健康和环境文化的塑造。

3.3 功能侧重

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微观的城市绿地三者的功能侧重是不同的。从城市生态的意义上来说,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和中观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物质生态上,强调对大自然和城市生态的作用;微观城市绿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精神生态上,强调对人的作用。

4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特质及其生态建构

4.1 生态特质

基于前文关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理论的层面结构的界定以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和功能特质的认识,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生态特质是功能特质在空间层级上的反映。即宏观上针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中观上针对城市生态的作用,微观上针对人的作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实现具有与城市生态实现相类似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对象,其生态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4.2 生态建构

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首先应遵循城市科学生态的理念,在建设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时应坚持城市生态的原则。其次,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必须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三个层级: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来研究具体的生态建构途径,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生态”。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针对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和地球生物圈保护而言的,它是城市生态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宏观层面的绿地生态中,城市内部的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城市需要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持,这决定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大小影响整个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城市用地属于生态消费型,而区域的自然环境则属于生态生产性,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的区域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遵循“生态学金字塔”规律的生态系统。从宏观层级上分析,城市用地应科学紧凑,保持城市用地面积在整个区域生态系统中占有尽量小的空间比例,同时必须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小用地规模,不应盲目的扩大城市用地面积,给城市周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过重的负荷,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或者全球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此外,还应加强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用地整合,进行区域生态空间管制。

(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是针对城市自身生态而言的,除研究市域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构筑和生态保护外,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城市绿地系统。在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中,城市绿化用地的合理比例要讲究生态科学性。在以往的绿地生态研究中,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生态功能的发挥,很多人认为城市绿地整体数量越大,城市生态环境越好。笔者认为一定规模范围内的绿地可以改善和调节城市气候,增加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但是过量城市绿化用地会导致城市规模的相应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不足,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利,这同样会给宏观层级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造成影响。此外,人为干扰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绿地远比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绿地生态效率低。坚持城市绿化用地规模的合理科学性不仅能够对城市生态有益,更有益于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

(3)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城市绿地主要是针对城市公共和住区的绿地,其功能特质除一定生态功能之外,主要是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精神心理健康的环境保证和环境文化的塑造。城市绿地的生态建设分为物质生态建设和精神生态建设以及相对意义上的环境文化生态建设。物质生态建设为城市公共和住区绿地对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作用,精神生态建设则是城市公共和住区绿地对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和精神心理健康的功能,并从环境文化的塑造上,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和城市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开拓。

总之,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中,城市绿地的物质生态环境建设与精神生态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站在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和人文精神的情怀,我们应该对城市绿地的精神和文化生态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加强绿地的游憩功能,为城市居民塑造更多的户外游憩和交往的绿色空间。

5结语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必须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入手,针对不同的研究层面,其研究的主体对象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宏观上应强调城市用地的科学节约和紧凑;中观上应强调城市绿地规模的科学合理和城市绿地的连续有机;微观上应强调城市绿地的精神生态建设,注重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和精神心理的健康,并从环境文化的塑造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J185-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篇10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平衡;渔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71-1

1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生物与无生命的(非生物)环境,彼此是不可分隔的,他们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有生命的生物包括多种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无生命的(非生物)环境由水、热、光、土、空气和无机物等因子构成。它们之间并不是静止不动或孤立的,更不是偶然聚集在一起,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途径进行能量流动,形成营养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在自然界中各种成分有规则地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统一体。从营养关系的观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成分,即自养成分和异养成分,通常彼此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部分的分隔。自养成分在其中固定光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建成复杂的物质占优势。异养成分在其中利用、重组和分解复杂的物质占优势。所以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区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互相作用的统一体。

任何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无机物环境所组成的统一体都可以称为生态系统。一块草地,一片森林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沙漠,一个池塘,一座山脉,也各自是一个生态系统。小的生态系统组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由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巨大无比而精密的生态系统,即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和其生存环境的总体。

2 生物圈

根据环境特征和生物的栖息地,生物圈大致可分成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由于生物群落种类多,生态环境变化大,两者的结合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各级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虽然水域生态系统的面积较之陆地生态系统大,但其次级生态系统远不如陆地那样丰富多彩。另外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又产生了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即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系统等。尽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种多样,但根据它们摄取营养和能量的方式以及在能量流通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群,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属自养型,主要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的细菌。消费者属异养型,以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维持自己生命活动的异养型生物。分解者专门分解动植物尸体、残渣的异养微生物和某些原生动物以及小型土壤动物。)这三者和无生命成分在能量获得过程和物质循环中,各以独特的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联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了一个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位。

3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当然,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很多,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互相联系的纽带,也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如果食物链出现了障碍,必然会导致生态系统各功能系统之间联系的中断,使能量停止流动,物质停止循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例如在水体中排放大量有机物废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需要溶解氧,浮游植物死后腐败也需要溶解氧,致使水体中溶解氧几乎等于零。腐败后的浮游植物体内的有毒物质污染了水体,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或逃遁,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渔业生产和养殖业产生不利影响,间接给人类带来了危害。

4 渔业环境

凡是适宜于捕捞、养殖的水生经济动植物生长、繁殖、索饵、越冬的自然环境条件,可称为渔业环境。因为经济动植物与非生物性及生物环境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联系中的一个体系的改变必然引起另一体系的改变。

各种水产经济动植物所需的生存条件各自不同,各有其特定要求的环境条件。如有的栖息于海水,有的栖息于淡水,有的栖息于咸淡水交汇处;有的则需洄游,有的只能定居。各种水产经济动植物的每一个生存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鱼、虾有索饵、产卵、越冬等各个生存阶段,需要洄游到适合于索饵、产卵、越冬环境条件的场所。说明它们在各个生存阶段对环境条件需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在进行捕捞、养殖生产之前,首先要进行渔业环境的调查研究,以便摸清情况,选准适合于养殖的品种及研究形成渔场的条件,预测渔场中心的移动,进行渔业预报以及海洋环境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