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经济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经济学原理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能力建设 问题 措施

[作者简介]李从峰(1965- ),男,江苏兴化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职教育;金榜(1954- ),男,辽宁阜新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学、高职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年立项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Y10031)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22-03

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战略举措正在有序实施。在这种新的大背景下,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各有关方面更加注重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能力,而其基本途径就是在认清现存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切实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有效地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

一、进一步深化对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的认识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的实践活动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与其有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产业升级背景下,用新的视角进一步深化对其认识,仍是非常必要的。

1.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是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要求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改造提升制造业及其他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而产业升级的实质是企业科技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普遍提升,由此决定其根本依托是企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这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的首要前提是产业人才结构的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着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合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正是这种新背景及随之而来的新情况,为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承担该职能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现实来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充分适应各产业领域中企业的用人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尚未达到应有的高标准,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有欠缺。可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科技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条件,是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

2.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质量虽然取决于多方面因素,但所占比重最大的还是教学因素。相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更需要提升。较为明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职院校原有基础比较薄弱,即这类院校大部分是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在素质、教学能力要完全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二是高职院校在发展初期大多偏重于规模即外延的扩大,而对于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建设尤其是教学能力建设则抓得不够实,研究不够深,工作不够细,以致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充分适应客观要求。除此之外,不可忽视的原因还有:一是高职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存在一定困难,即高职教师大多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历,不具备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而作为高职院校虽然能够派出一些教师到企业去进行实践锻炼,或是设法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但其效果难免有一定局限性;二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即与本科院校生源相比,高职院校生源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不免使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难度更大,提升教学能力的任务更重;三是高职院校生源数量难以继续保持,即随着青少年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下降和整个高等教育生源的减少,以及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再加上出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多,原本就对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者缺乏吸引力的高职院校现有生源数量已难以继续保持甚至有所减少,由此将对其办学收入及教学能力建设所需投入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使其更需要依靠提升教学能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增强对需要接受高等教育者的吸引力和自身持续发展的活力。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托,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的眼界和思路不宽。凡属办学主体,其广义的教学能力既包括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又包括学校领导者的教学指导能力,也包括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能力。其中,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直接、主要的推进作用,学校领导者的教学指导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导向和指挥作用,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相互依存,共同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中,一些人的眼界和思路往往仅局限于如何增强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一个方面,至于如何增强学校领导者的教学指导能力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能力则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2.高职院校自身教学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机制不完善。就现实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能力建设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够务实、不够深入和顾此失彼的现象。其具体表现,一是对教学能力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安排有欠缺,不能系统性地、有计划地根据实际需要将人力、财力和物力用于有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有关工作的开展尚未充分实现制度化,即对于教学能力建设方面有哪些事情需要做、谁来做、怎么做等问题的解决,没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性规定,难以保证有关工作开展的经常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三是对有关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的力度不够,未能充分注意保证某些教学能力建设活动的质量和进程与客观要求相适应;四是对有关工作进行认真考评和总结不够,未能完全避免出现片面追求形式、走过场的弊端;五是就教学能力建设问题进行实际情况调研和信息交流不够积极主动,未能通过深入探讨和大胆创新使有关工作举措完全配套。正因如此,高职院校以往在教学能力建设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成效不够显著,从而导致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制约。

3.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的保障体制不健全。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提升教师队伍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能力,普遍采取了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聘请其在职人员做兼职教师,以及面向企业招聘高技能人才任教的办法,但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在于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的保障体制不健全。具体来讲,一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作为两类性质不同的组织,归属于不同的管理系统,没有统一的政府专门机构对其合作进行组织指导与督促协调,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处理与高职院校关系问题上又不能不更多地考虑到眼前的直接利益,以致双方在教学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难以深入、持续开展;二是在促使企业支持高职院校包括教学能力建设在内的办学问题上,虽然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方便”,但至于企业应当如何为支持高职院校能力建设提供方便,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的企业如何得到补偿或享有哪些优惠待遇等,还没有一套明确的比较具体的制度规定,导致企业在支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要不断地与企业同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求拥有向学生传授高技能的教学业务能力,显然很难。

三、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1.促进领导深入学习,提升教学指导能力。应由国家主管高职教育的机构牵头,由相关研究团体具体实施,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面向全国分期举办高职院校院(校)长进修研讨班,使各高职院校主要领导通过深入学习和研讨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国内外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知识、新理念和先进经验,认清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现有不足之处,增强对有关问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开展有关工作应有的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并善于集思广益,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能力建设与教学指导。高职院校有关领导不仅要熟悉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还要了解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掌握与本校专业教学相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为此,有关领导应与相关行业企业常沟通、常合作,以便经常向其征求有关教学指导的意见;还可以利用兼任相关行业协会适当职务的条件,为其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以利于本校与行业企业深入交往,加强信息交流,由此使教学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

2.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提升教学业务能力。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对所需技能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深入企业搞好用人需求调研,明确本校教师队伍教学业务能力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各项任务,在此基础上完善有关工作的制度性规定,并经常检查和定期总结其执行情况,确保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具体来讲,一是根据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现实需要,加紧选送骨干教师到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进修学习某些新知识,由此使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更适应于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二是分期选派教师到管理和技术先进的与本校专业密切相关企业的高技能岗位上进行充分的实践锻炼,使其切实提升适合产业升级所需的某项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这方面的教学业务能力;三是鼓励教师在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工作需要不断进行自修深造并积极从事教科研,同时尽可能减轻教师的业务工作量,帮助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使其有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充实和提升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四是在加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注意用好已引进的这类人才,即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考评并给予适当的待遇,充分发挥其长处,以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业务能力;五是根据专业技能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企业在职人员和刚退休人员任教,同时要考虑到他们与专任教师在教学业务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其教学活动实行与常规有所不同的适度管理和考评,并安排专任教师协助其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升本校教师队伍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教学业务能力。

3.加强培训和绩效考评,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应由各地主管高职教育的机构牵头,由相关研究团体具体实施,分期举办以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能力为目的、以高职教学管理干部为对象的培训班,促使这类人员认清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学的特点及其复杂性,增强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意识,掌握必要的先进的高职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在高职院校内部,一方面应由教学管理部门自身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并对相关人员工作绩效认真实行考评;另一方面应以直接感受教学管理与服务质量及其效果的教师为主体,定期对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工作进行评议,以促进该部门人员不断提升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使之与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能力的实际需要相适应。还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各高职院校相关负责人相互交流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并就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高职教学管理能力如何提升、工作如何改进、效果如何才会更好等问题进行研讨,使相关人员不断深化对其认识,从而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学管理能力建设。

4.深化校企互利合作,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而其依托的平台是校企合作。但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所能做的除分期举办企业在职人员培训班以外,其他能做的事情往往较少,而企业一方所要做的不单是持续地为高职教师实践锻炼和高职学生实训实习提供场所、人力、机器设备等,还要注意处理生产经营秩序、劳动安全保护、特有技术保密等令人担心的事情。相比之下,企业受益往往小于付出,即互利关系不对等,以致双方合作基础不稳固。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讲,关键是深化以互利互惠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让企业从中得到更大利益。其具体办法,一是除了继续搞好企业在职人员培训以外,组织科研能力强的人员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支持该机构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科研攻关,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二是通过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提升本校技术服务能力,增加为企业服务的项目,扩大校企合作的领域;三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在不妨碍校内秩序、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现有一部分场地、建筑物和设施,吸引与本校主要专业密切相关的有适当规模且发展前景可观的企业进校办分厂或分公司,使之成为本校实训实习基地;四是通过提供适宜办公场所,吸引与本校现有专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协会进校设立组织机构,以便双方经常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开展有利于该行业所需人才培养的活动。这样以往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之间利益基础不稳固的临时应付式合作关系就将转变为双方资源共享、各得其利的持久合作关系,从而就会更有效地促使企业以适当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

5.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从体制上充分保障建设。鉴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归属于不同管理系统,其相互关系不易协调,而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所涉及的校企合作等有关高职教育发展的各种事宜往往又牵涉诸多职能部门的现状,应尽快完善《职业教育法》,使之就有关工作中政府的主导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主体作用应如何发挥等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地方政府要从增强本地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实力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利益均衡问题制定为其适当减免税费、用地给予优惠等鼓励性、保障性措施,同时设立专门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各企业来共同支持职业教育的工作机构,以切实加强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督促、协调和服务等工作,从体制上充分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凭借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卓有成效地进行。该机构应从加强区域产业升级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角度,为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得到企业大力支持而搞好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为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有关活动排忧解难,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为加强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提供有利条件;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教学的需要,面向企业搜集可为其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兼职担任专业技能教学任务的各种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基本情况的资料,建立动态的企业人才信息库,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旺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驱动力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6).

篇2

1、学习经济学,应当从西方经济学入手。初学者一般建议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比较浅显易懂,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在具备一定微积分知识的基础上。

2、接下来可以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这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必学的教材),看完高鸿业的书后就达到入门水平了,要继续深入学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话推荐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伯南克《宏观经济学》等。

3、入门后建议广泛涉猎一些经济学下不同门类的学科教材,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级、高级)、数理经济学、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以确定自己的喜好,当然也可以考虑财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书,如黄达《金融学》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Tian Luyang

(①Institut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0,China;②Qinhuangdao Gangcheng Branch of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Qinhuangdao 066000,China)

摘要: 北京奥运会后,大量奥运场馆面临再利用。文章将归纳这些奥运场馆的特性,对其成为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进行必要的分析,并讨论奥运会后奥运场馆的性质、功能及未来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状况。

Abstract: After Beijing Olympics, many of the Olympic Venues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re-using.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and then analyze whether they belong to public products or private products. Finally,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 function, operation mode and operation status of the venues.

关键词: 奥运场馆 准公共产品 拥挤 价格歧视

Key words: Olympic Venues;quasi-public products;crowded;price discrimin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129-02

0引言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将出现大量奥运“遗留”场馆,这无疑是北京奥运会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但运用好这笔财富,使之继续发挥功能却并非是一件易事。我们必须对这些场馆的性质、功能及未来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状况进行足够的分析。

1对奥运场馆的分类

本届奥运会的各个场馆主要是由国家出资建造的,应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但是,在奥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是否实行民营化,抑或是成为纯公共产品还是准公共产品,这应当按照奥运场馆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按照微观经济学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可以得出表1的图表。体育场馆普遍具有竞争性,考虑到北京市的人口规模、体育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状况,奥运场馆应具有更强的竞争性。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场馆均可以在低管理成本的条件下收取门票,所以奥运场馆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所以,大部分奥运场馆应属于准公共产品。所以笔者认为,在奥运结束后,绝大部分奥运场馆应成为准公共产品,少部分奥运场馆成为私人产品。②

1.1 准公共产品绝大部分奥运场馆由于规模巨大,投资量极大,在短时间收回成本,所以难以民营化。这些奥运场馆还能够在为公众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获得部分收入,所以将成为公共产品。同时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定义,这些奥运场馆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而自然成为公共产品。③

由于奥运场馆的正外部性,所以一部分场馆将带来产品和服务的供不应求,最终形成无谓损失。如图1。

图1中D为社会需求曲线,d为消费者需求曲线,s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E1理想状况下的均衡点,E2为实际均衡点。相应的实际供给量Q2也小于理想的供给量Q1,形成三角形的无谓损失。所以将奥运场馆的产品和服务从Q2提高到Q1,单靠市场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政府扶持,使民众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有效率的均衡点。

但应当注意到的是,公共产品会出现供不应求,产生“拥挤”,最终公众的福利会因拥挤成本的增加而减少。具体到本文的情况,奥运场馆可能会因过度拥挤影响到使用者使用效果,如图2。

L1为拥挤线,L2为容量线。这两条线之间的部分为可以忍受的拥挤状况。当Q0时,达到奥运场馆的最大容量。最大容量仍小于极限容量(即容量线与X轴交点),但此时随着人数的增加,拥挤成本已高于消费者剩余,所以使用者人数不再增加。此时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即为均衡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奥运场馆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可能会出现使用不足和拥挤现象。即先后出现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图3。

针对这种状况,应当运用价格杠杆进行调解。鉴于其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奥运场馆的定价应当主要以调控供求为依据,根本目标是避免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

1.2 私人产品部分奥运场馆在奥运会后依然具有民营化、从而最终成为私人商品的可行性。这部分奥运场馆应主要为投资较少,易于赢利的场馆。对于这类场馆,可以基本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经营,如图4。

因为这类奥运场馆已成为私人产品,所以已经不具有正外部性。设任意两个预算约束县不同的消费者,其需求曲线为D1、D2,公共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相交,得到均衡点E*。但其比照一般的私人产品仍然有所不同,这一点将在下文论述。⑥

2影响奥运场馆经营的要素

笔者认为,奥运场馆的供求具有一般产品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殊性,这里将分开论述:

2.1 一般特征

2.1.1 效用效用是消费者自身的一种主观感受,正是消费者对体育活动引致的体育场馆的需求才带来了奥运场馆的正效用。

2.1.2 弹性可以说,体育场馆的建设乃至整个奥运会的举办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体育的影响力,也改变了体育活动(包括奥运场馆需求)的收入需求弹性。同时,不同的体育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其需求收入弹性也有所不同。较高消费的体育项目拥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消费的体育项目拥有较低的需求收入弹性。这也将导致不同项目奥运场馆的需求收入弹性的不同。

2.2 特殊性

2.2.1 成本组成一般经营项目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但奥运场馆有所不同,奥运会已经留下了各个奥运场馆。所以,在以后运营中,奥运场馆的成本将主要是各种维护费用,包括奥运场馆维修、管理人员工资、清洁成本、、水电费用、场馆宣传等。

2.2.2 形象的特殊意义奥运场馆不仅是体育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它依然将作为奥运精神的承载而继续存在。因而不论是作为准公共物品由国家继续经营的奥运场馆还是民营化的场馆都将受到国家特殊的管制,这也是应当的。

2.2.3 偏好对体育产品的偏好相对于其他产品会更加强烈。因而,在预算约束可以承受的前提下,价格的提高并不会明显减少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这对于奥运的相关产品尤其适用。在奥运场馆经营中,这一点应得到重视。

2.2.4 有限资源的分配奥运场馆在软硬件条件上都是国家相关体育项目的一流场馆。因而一定会有许多官方的体育训练和体育比赛在奥运场馆进行。这就会使奥运场馆成为一个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混合体,在奥运场馆经营中必须进行合理的分配。

3经营模式的提出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奥运场馆未来的经营模式应是以准公共产品为主,民营的私人产品为辅。对于规模较小、比较具有盈利潜力的奥运场馆,应当鼓励其进行民营化。同时,如上文所述,鉴于奥运场馆的特殊性,应当在私人经营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监督。对于成为准公共产品的奥运场馆,也应当将其非场馆部分(场馆物业清洁、赛事演出承揽和安排、场馆橱窗柜台的经营、场馆易耗品的采购、场馆户外广告经营)进行外包,实现部分民营化。⑦两种模式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管制与竞争兼容下的效率最大化。其判断标准应当主要包括:

①奥运场馆正常运转,避免以往许多主办城市奥运场馆荒废的局面;

②奥运场馆经营者盈利,尤其是私人投资者收益;

③推动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④推动民众体育事业发展;

⑤弘扬奥运精神。

4政策性建议

4.1 扩大价格歧视利用需求弹性和偏好的不同,通过歧视获得更大收益。奥运场馆在经营中可以根据消费者年龄制定不同价格,也可以将时段区分为黄金时段和优惠时段。

4.2 扩大经营主体,拓宽市场准入鼓励奥运场馆民营化和部分民营化。⑧

4.3 限制政府管制推动在奥运场馆经营中政府管制的规范化,加强监督,促使政府管制的有序进行。

4.4 推动奥运场馆中的经营性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市场化。

注释:

①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P187.

②相信其中一部分奥运场馆将成为供职业运动员进行训练的基地,成为纯公共产品.但鉴于其极少会有民众参与,本文将不再讨论.

③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P189.

④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P244.

⑤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P242.

⑥见本文第三部分2.2.

⑦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P254.

⑧余池明,张海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P179.

参考文献: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

[2]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一版.

[3]余池明,张海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4]柳伯力,李万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篇4

随着研究对象与内容重点逐步转移,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开始没落。该学科经历了多年研究发展历程,并处于不断转型变化中。部分农业经济院系从农业经济学科逐步退出,转变为应用型经济学科;主流农业经济学科,将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具体表现为,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食物供应链生态系逐步升级,转型为食物经济管理;部分学科则是演化为“生物经济学”。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迅速的推进和市场化继续深化,农业产业也在飞速发展,中国农业经济学科面临转型升级问题。由此,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应顺应时代变化,转变研究重点,向市场研究为重心,建立以农产品食物市场为中心的一体新型农业经济学科。

【关键词】

学科转型;农业经济;生物经济管理

一、引言

农业经济学涉及农业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参与到农业生产及其关联的分配、消费与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学科。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安全成为国内的焦点,农业经济学科在短期内仍备受重视,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较大挑战。然而,西方经验表明,伴随农业部门分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深入,以及其它学科快速扩张,该学科应及早跟随市场经济发展步伐,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未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会遇到许多问题,可能遭遇西方发达国家情境。由此,农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该学科转型。

二、农业经济学科演进阶段

农业经济学科的存在,多数是为研究对象服务,其属于应用类社会科学。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可以为社会经济的不断转型提供一定参考。农业经济从诞生之日起,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换之中,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政策研究为核心;二是农村经营为主;三是转变市场研究与政策研究并重。具体来说,以农村经营为核心,其经济发展目的在于,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不断增加作物、畜产品产量,达到农场增值收益目的。而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目的,则是需要从农业角度去分析。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解决食物、贫困及农业调整等多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着重看到农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城市产业提供优质食物。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食物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深化中。在未来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学科需要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此推动社会对农业的产销需求。

三、农业经济学科所面临的危机

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深层次结构问题,已在逐步凸显。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方面,人才市场随之饱和,使得该学科发展与拓展面临较多的困境。具体来说,农业经济学科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危机。

(一)短期危机

一是,新型农业经济学科遭受传统经济学基础学科的压缩。作为应用学科,农业经济学工具及其理论,多数来源于基础经济学。随着近些年公司法、经济法学等多种学科的不断拓展,促使向农业经济领域发展,严重压缩了农业经济学科的生存。仅从学术角度来说,基础经济学科研究影响力较农业经济学科大,由此影响了农业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二是,在政策方面,对农业经济研究的鼓励不足。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需要以政策为导向,但现阶段却严重缺乏,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农民收入等诸多问题,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依然需要许多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目前,多数农业经济研究专家,仅处于旁观者地位,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力弱,决策能力不足。同时,在决策影响力方面也在下降。与其他专业竞争项目和教学资源时,农业经济学科处于明显劣势,特别是在资源选取方面尤为不利。三是,对优秀学生的新引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农业经济学科要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许多专业人才,尤其是大学本科从业学生。但是目前,许多优秀学生,为了生存,不会主动选择农业经济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随着政策对该学科的支持力度降低、被其他基础学科压缩,促使该学科毕业生在毕业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在与经济学、商学毕业生之间竞争存在不对称的劣势。与其相比,农业经济学科难以取得就业优势。这就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思考:农业经济研究专业人才,需要转换研究重心,适应时代变化,并以市场为研究主体。据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使得优秀毕业生难以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

(二)长期危机

现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压缩了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从长期发展来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趋势不断增大。首先,研究经费与人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近十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角较快,超越了经济增长速度。政府预算在前期比较丰富,可以为农业研发投入大量资金。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缓慢阶段后,政府预算开始转向其他产业,对农业投入会大量削减。长期而言,国家对农业投入会逐步缩减。其次,在重视商业研究的时代,专业人员对商业对象的研究,远超过了农业研究的对象。在该方面,农业增加值高,占GDP比重为百分之十。追本溯源,现已超过三分之一认可需要农业,有超过二分之一认可居住在农村。政府工作重点在于,稳定社会与农业生产。如能完成中国的城市化,农村社会经济比较稳定。农业研究对象,也在国民经济体系地位下降。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意义就会收到极大挑战。如此,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为生存挣扎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随着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许多优秀人才对农业经济研究逐步减少。农业作为社会经济成熟阶段的研究对象,在国民经济份额中遭受服务业、第三产业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受到就业市场的影响,以及研究对象的下降,促使优秀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作为研究方向。在此形式下,若优秀人才持续下降,参与程度急剧减少,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学科进一步发展。

四、未来发展之路

农业经济学科存在,其研究对象所处地位成为关键。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提前完成,促使社会经济走向成熟,由此,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逐步下降。并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升级,农业特殊地位正在下跌,使得传统农业经济学科也随之下降。同时,基础经济学不断兴起、管理学的扩张,以及环境科学不断发展,这些研究对象已经涉及到农业部门,造成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出现被压缩的现象。目前,新型农业经济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现状,正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从国内发展情况来说,中国城市化迅速推进,以及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食品产业随之扩大,促使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产生了转型的客观要求。我国农业经济学科要转变研究重点,需要向市场研究为重心移转;构建农业市场为研究中心,成为一体化新型农业经济科目。目前,这种转型依然存在着很多难题,例如技术、制度和就业市场等障碍。相关农业专业人士,应未雨绸缪,共同行动,为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研究全面转型。

作者:赵栋强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晶.新时期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和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张晶[J].北京农业,2015(33).

[2]李想,彭德远.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5(6).

[3]刘喜江.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

[4]郑晓杰.论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4(8).

篇5

关键词:企业成长;内生成长论;外生成长论;评价指标

一、企业成长理论

企业成长理论源自西方,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学者们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从各种领域研究企业成长,形成各自的派系。研究主题涉及企业规模、产业结构、成长动力、经营管理等。由此,该思想源远流长、流派众多,形成了“丛林现象”。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将企业成长理论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外生成长论,基于经济学视角,阐述企业成长的经济学意义;二是内生成长论,侧重于管理学视角,探讨企业成长的管理学价值。外生成长论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AdamSmith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企业成长的根源在于不断扩大的劳动分工。这主要与劳动力的专业化程度有关,本质上是将工作分解成若干小部分。随着内部分工的细化,工人们渐渐操作熟练化,对各自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逐步提升,每个工人都能成为该生产领域的专家,从而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样,劳动者不必频繁切换工作任务,这也进一步节省了时间和生产成本。企业由于分工促进了规模的增长,并由此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之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JohnStuart提出规模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在资本市场中,规模经济有需求,而规模效应起到了作用,因此大企业取代小企业的现象日渐显现[2]。此外,Marshall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企业成长做了进一步研究,包括企业内外部经济、企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家理论[3]。法国学者Gibrat在《非均衡经济学》中,从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展开了探讨[4]。基于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关注到了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外部,企业成长只能被动适应或调整。但是,基于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尚没有关注到企业内部,企业内部成长的研究尚处于“黑箱”状态。内生成长论强调了内部因素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Penrose(1959)首次从管理学领域阐述企业成长这一主题。他指出,无论是有形的管理资源,亦或是无形的,这些都是企业成长的源泉[5]。随后,战略成长理论的代表人物Ansoff探讨了企业成长的主要范畴和具体方向,还针对产品和市场需求,将企业成长战略划分为四类,并指出企业的成长要朝着其优势的方向[6]。同样,Poter(1985)分析了五种竞争力量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这建立在三种基本战略之上,以此促进企业成长[7]。另外,PeterDrucker的经营成长论指出,企业和员工的成长是一致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制定好经营成长的任务,这关乎成长的快慢与方向[8]。此外,Chandler认为,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进步,市场规模日渐开拓,成为了企业成长的根本,这需要借助管理协调来创造机会[9]。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论,更多地将侧重点放于了企业内部。该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内部。企业资源与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成长。但是,基于管理学的企业成长论过于强调内部因素,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二、企业成长的概念

学术界对企业成长的概念观点不一,但是对企业成长的本质大多保持一致意见。企业成长是个过程,既体现在量变的过程,也是质变的过程。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是相互统一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提升,质的变化再次促进量的增长,最终实现企业成长。量变是指企业在规模、数量方面的增长,质变是指企业在运营质量方面的提升。这既体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持续增长,也体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提升。通常,实证研究中,量的增长涵盖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增加、员工规模的扩大、产品类别的增多、销售业绩的增长、盈利能力的提升、市场价值的上升等;质的提升包括企业经营资源的转换、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支配主体的革新等。同样,企业成长不仅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结果。资源作为企业成长的基础条件,企业成长是资源数量增加的结果。具体来说,当资源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资源进行整合与重组,以此增强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企业资源在数量上的增长,在质量上的提升。一方面,数量的增长表现为企业各维度可用数字来衡量的指标变化。一是财务数据,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二是市场数据,如市场占有率、消费者规模、行业水平等;三是管理数据,如在职人数等;四是生产运营数据,如生产总值、产能数据等。另一方面,质量的提升表现为企业运营过程的效率提升和效能优化,是企业能力的反映。一是决策能力,如决策效率、决策准确率等;二是人员素质,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企业成长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动态性,能够基于环境的不同而做出动态反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调整内部管理,以适应外部营商环境,从而优化经营绩效。这既是核心能力演化的过程,也是动态能力演化的过程,但二者皆属于组织能力的范畴。同时,企业成长能力有效地保证了企业价值达到最大数。无形资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的成长既要做大做强,也要做稳做久。企业成长往往能形成规模效应,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名声,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成长的实质是将战略选择加以合法化,而后跨越“合法性门槛”,以此来获取各类生产资源,再加以整合,提升社会认可度,并且嵌入规章制度的全过程。当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时,成长是其必要的手段,否则将遭受严重的威胁,影响企业的存活。因此,本研究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成长能力和成长潜力的集合。企业凭借自身实力,寻找与整合现有资源,从而发掘隐藏的价值;参考企业现状和外界环境,对企业以后的潜在趋势作出评价,从而有效保证企业量的增长,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转化。在企业能力和环境支持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巩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成长潜力积攒能量。

三、企业成长的评价指标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企业成长的研究,对其评价指标尚未达成一致。如何量化企业成长,并评价企业成长,乃是实证研究的重点。在研究方法上,单一指标法往往从某一维度考察企业成长,复合指标法的设计和学者的研究背景相关。在度量方式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是最为理想的,但是现实应用过程中测量难度较大。在量化指标上,有财务指标,如盈利水平、销售额水平、固定资产等;也有非财务指标,如TobinQ、员工人数等。同样,有相对指标,如相对业绩、资产增长率;也有绝对指标,如企业资产、年度利润等。其一,单一指标的研究有:徐宁(2014)提出,上市企业实现企业成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借助外部融资筹措资金,二是利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这些体现在企业总资产上[10]。同样,王维(2021)认为,总资产收益率有效降低了市场通货膨胀和生产效率提升等因素干扰,在一定程度上能整体地衡量企业成长状况[11]。其二,财务指标的研究有:吴斌(2011)在考察168家风险投资企业中高管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时,选择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成长能力,包括盈利水平、现金获取水平、资产运营水平等方面[12]。陈金亮(2019)在探讨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的影响时,选取财务方面,资产增幅、销量增幅、利润增幅等相对指标衡量企业成长[13]。其三,非财务指标的研究有:许秀梅(2016)考察高管技术资本与企业成长能力的内在联系时,以可持续增长率为解释变量,以TobinQ为替代变量[14]。戴浩(2018)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时,选用单一指标TobinQ表示企业今后的组织绩效,以股票市值情况来反映企业成长[15]。李小青(2020)在研究连锁董事网络与企业成长的作用时认为,TobinQ值是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预计期望[16]。其四,相对指标的研究有:杨隽萍(2013)在研究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时,选择相对指标衡量新创企业成长,涵盖市场增长率、职工增长率、销售增长率、产品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维度[17]。其五,复合指标的研究有:倪嘉成(2018)在研究创业者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企业成长的影响时,综合财务指标和市场指标,以技术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潜力测度企业成长[18]。同样,徐尚昆(2020)在研究企业家经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时,选择企业销售额、净利润、员工数量三个维度来衡量企业成长[19]。综上,实证研究中众多学者采用了单一指标来刻画企业的成长,而且尝试了多种单一指标进行验证。这种评价方法计算量相对较小,数据可获取性高,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傅红岩.吉布莱特定律与西方企业成长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8,(8).

[5]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赵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AnsoffH.I.CorporateStrategy:AnAnalyticApproachtoBusinessPolicyForGrowthandExpansion[M].1965.

[7]PorterM.E.CompetitiveStrategy:TechniquesforAnalyzingIndustriesandCompetitors[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1980(2):86-87.

[8]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

[9]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重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

[10]徐宁,任天龙.高管股权激励对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机理———基于双重成本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4,(4):55-63.

[11]王维,宋芳菲,乔朋华.企业家心理韧性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探索式创新与社会连带的中介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3):124-132.

[12]吴斌,刘灿辉,史建梁.政府背景、高管人力资本特征与风险投资企业成长能力:基于典型相关方法的中小板市场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7):78-84.

[13]陈金亮,林嵩,刘小元,葛建新.企业家社会团体纽带与新创企业成长———信息处理观权变视角的探究[J].管理评论,2019,31(5):175-190.

[14]许秀梅.技术资本、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成长———国有与民营企业的对比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2):81-85.

[15]戴浩,柳剑平.政府补助、技术创新投入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6):138-145.

[16]李小青,周建,温丰羽,乔朋华.连锁董事网络嵌入、认知距离与民营创业企业成长———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预测,2020,39(1):35-42.

[17]杨隽萍,唐鲁滨,于晓宇.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J].管理评论,2013,25(1):24-33.

[18]倪嘉成,李华晶,林汉川.人力资本、知识转移绩效与创业企业成长———基于互联网情境的跨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1):47-59.

篇6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范文一: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范文二: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高校近年都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旨在以学生为本,通过经济学实验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动态化、过程化,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模式,牢固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经济专业;本科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一、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性解释并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其理论大多可以用现实经济活动去验证。经济学实验指用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环境,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经济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兼重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去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潜质,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适应社会需要,有着宽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咨询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用人单位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而根据对近五年学生实习和就业所做跟踪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有效专业教学软件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关,学生不懂实务操作,因此在银行、证券、商务贸易公司等单位实习遇到较多困难。因此,经济系迫切需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不仅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同时在主要核心课的专业方面,如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实操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经济学本科教学过去是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主要采取理论阐释、演绎和模型推导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对主要理论进行讲解后,借助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来巩固课堂和教材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会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实验内容

经济学实验主要有验证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本科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经济类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应侧重验证型和模拟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为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整理出实验报告。这一项实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偏重于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的实验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关键知识,并结合现实案例,在系统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而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实验包括:

(一)验证类实验课。

1.微观经济学。市场供求均衡、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边际效益理论、完全垄断市场实验等。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市场货币流通实等实验。宏微观经济学每章内容都有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借助实验去理解。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计量软件相结合,用计量软件进行计量建模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过程,序列自相关模拟实验等。

(二)模拟类实验课。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主要通过传统营销管理的仿真模拟、商战体验、丰富的典型案例训练锻炼市场营销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模拟市场营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

2.商业银行实验。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银行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掌握最新的银行实务操作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银行、证券等业务流程和功能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3.国际商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整个业务流程和做法基本掌握,从交易准备直至最后的核销退税,综合操作和成套设备贸易等,并能够以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角色,包括进出口商及银行等角色去仿真地操作,对业务反馈作出正确的处理。

4.财务会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应付账款、成本、负债核算、报表编制等,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经济实验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理念。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习方向、与学习者双向互动、发现和解决学习疑难为主。在经济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类似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协作法、参与式与互动教学、自主学习法、体验式教学、网上交流、专题讨论等,并通过实验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这些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协作法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由实验团队的多名成员协作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配合的能力。参与式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完成一项实验后,让学生自己介绍过程与经验,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间的讨论争辩,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学习,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专题讨论就是以专题主题为导向,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实验团队的活动适时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网络平台,将相关的经济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答疑、讨论、测试系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讨论和向教师求教,实现超时空的教与学。

三、经济学实验教学课开设取得的效果和展望

近两年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们感受很深,评价颇高。在调查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中,摘录几段:印象比较深的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实验,即让学生进入消费者角色并根据消费者均衡作出决策,合理分配收入得到最大总效用。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在不同的消费偏好下,消费者决策是不相同的,但是总效用却可能相同。上机实验将平时所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一些经济学原理。由于相对真实地进入了这些理论的角色方,我们对理论的接受度更高了,这些有趣的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机实验十分令人难忘和受教。在试验中,我们对这些经济学理论有了直观的而且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观看十遍同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阶段给出看后的边际效应评分,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消费者边际效应递减的状况;在啤酒与电影票的分配试验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人的选择问题与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效用递减理论实验。平时在课本的学习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效用递减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效用水平会成为一个负值。通过这次试验中的视频观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即使是一个能够带来欢笑的视频,在许多次的重复之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人厌烦,这大概就是实际操作带来的更深层的理解吧。由此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的确为做上机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验中,我们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真正用处,更加能够与实践相联系起来。通过做这些实验,我们对于从课本上获得的经济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经济学问题,将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之中。虽说经济学不像工科课程那样要求非常多的实验操作,但在我看来,经济学实验算得上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之一,因为平时所接受的各种经济变量与经济活动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记忆在脑中,若是对其没有足够的理解,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应用,而经济学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以本次在经济学实验室所做的宏观经济学实验为例,我们进行了经济增长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等四项实验,每项实验均是以互动的形式完成,学生、老师和计算机三方互动协作,推动实验进展。想想平日脱离实验所做的各种练习,那都是在纸上通过计算完成的,而计算数据和经济变化过程都是题目所指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算出某项结果,这样一来就少了自己动脑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而在经济学实验中,我们有多方互动,这意味着我们不光巩固了如何进行经济运算,更锻炼了对于经济市场运转的把握能力。譬如老师那边供给货币,而我们作为银行,要留出存款准备金,之后发放贷款,再接收存款,这样的过程一轮轮进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经济数据的结果,更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某一环节,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机制。目前已开设的经济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体验型实验。还可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当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等。研究型实验层次是一种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此实验室平台,对少数拔尖学生强化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其特长,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竞赛。根据形势的需要,将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课程,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同时,根据学校已有项目资源,将具体建设学校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中心。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型思维。同时,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努力探索以科研带教学,紧跟学术前沿,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总之,近几年来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学实验室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对学生巩固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娜.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经济,2007,5(下)

篇7

1.1农业循环经济

“整体、协调、循环、再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综合发展农业资源,以系统物质再生循环来实现良性生态发展,以此达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将现代科技和传统农业精华统一于整体中,既符合生态规律,又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循环农业的发展有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实现了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一是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这种模式根据“食物链”来发展。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很多生物,相互依存、互补,并被食物链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对生物的相互制约影响可以有效地调节物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这种模式以生物群落演替原理为发展依据。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例如利用空间或者地下多层次发展大棚蔬菜、无土栽培、搭配种植等,利用田间方式在相同的土地上种植不同的作物,通过时间演替来有效利用资源。三是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该模式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来发展。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在繁衍中需要时刻在环境里觅食,而环境也依靠生命活动来补充和恢复活力。环境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假如我们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时不根据生态规律来发展,就会对环境资源造成危害。因而我们要合理耕作、保护好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1.2工业循环经济

从系统内部生产中谋求物质循环是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特点。有效利用资源、能源、投资,通过工艺流程来达到资源共享,在工业循环系统中建立“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资源正效益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以循环经济思维进行企业生产,循环利用工业原料和能源,根据环境管理体制和清洁生产方式来利用工业设备和技术,对工业生产流程进行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废物,让下游产业能够充分利用上游产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变废为宝,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的闭路循环和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既实现经济增长,又加强环境保护。二是工业企业间循环。企业和企业间的循环是工业生态园区所采用的发展方式。通过生态工业链和生态产业园来共享资源及副产品,实现产业共生,以此循环使用废物为原料来减少危害环境的剩余物,尽最大努力做到对环境的无污染排放。

1.3服务业循环经济

在社会物资集散、消费过程中,服务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业在发展中产生了大量而广泛的废弃物,比如一次性餐具、包装容器、包装袋、医疗用品废弃物等等。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服务业的废弃物是比较容易进入循环经济系统。实际上,制造商、包装企业或者废品站对服务业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通过这些方式有助于引导人们文明消费、绿色消费,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引导服务业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1.4城市循环经济

城市系统中的经济系统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该主体是由生产、消费以及流通系统构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主体是城市系统中的社会系统。究其原因,经济系统通过整体运作来为社会系统提品与服务,又通过和社会系统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来影响自然和社会系统。城市服务的对象是社会系统,而社会系统又构成了城市管理发展的主体,为社会系统服务就是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城市循环经济有四种模式:一是城市循环型流通服务业,这种模式提倡积极发展废物回收产业,要求服务业的各行各业要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发展。二是城市循环型消费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模式的重点就是鼓励绿色消费,实现城市循环型生活消费方式,倡导生活中要使用绿色产品,减少生活废弃物,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再利用。三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模式需要重视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系统改造,通过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分类处理来减少城市水资源循环使用体系。四是城市生态循环系统,该系统的发展模式要求城市要有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的自我调节机制,重视城市的生态发展。

二、结语

篇8

 

    阿瑟认为存在着两个经济世界,需要我们用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一个是收益递减的经济世界,一个是收益递增的经济世界。由于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共同存在与一切行业之中,两种完全对立的收益机制就交织在一起,相互消长,虽然总的来说,收益递减表现为流水线产业的特征,而收益递增则表现为我们一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产业特征,(athur;1996)但我们在行业上,无法准确确定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的界限,因为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交织;而在时间上,我们也无法确认收益递增是何时发生的,因为收益递增的发生是个渐变的过程。

 

    如果阿瑟的理解是准确的,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将陷入混乱之中。在阿瑟为我们解读收益递增的文章中,(athur;1996) 混乱就已经出现了。首先,阿瑟说,马歇尔观察到的是“金属矿、苯胺染料、生铁、煤、木材、粗制化学药品、大豆和咖啡”的生产,因而他得出了收益递减的结论;而阿瑟自己观察到的是知识经济,如“药品、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飞船和导弹、电讯设备、生物制剂等等”,于是得出收益递增的结论,但他的清单里缺失了马歇尔以前的英国纺织业,它伴随着工业市场经济的起飞;几乎与马歇尔同时代的美国汽车业,它伴随着机器工业经济的繁荣;与阿瑟几乎同时代的家电产业,它伴随着工业繁荣向世界其它地方的扩展。阿瑟无法界定这些产业是收益递减的还是收益递增的。无论阿瑟的答案是什么,这答案产生的问题一定比它能回答的问题要多得多。其次,阿瑟对马歇尔范式的描述虽然准确,说“它总是保持着一种均衡,因此是井然有序而且可以预测的,适宜进行科学分析;它又是平稳的,因而安全;它改变起来十分缓慢因而是可持续的。不太冒失也不太有利可图”,(athur;1996)但这种描述显然不适用于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知识经济出现以前的工业社会,那里面既充满令人激动的经济奇迹,又弥漫着对危机的恐惧和不安。阿瑟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片田园风光。最后,收益方式的变化具有颠覆性的含义,它将导致经济学理论的革命性变化,阿瑟将这种变化描绘成一个渐变的过程,无论对理解收益递减还是收益递增,都将产生理论上的困难。

 

    阿瑟的用意是显然的,他要在保留马歇尔范式的前提下,研究收益递增的经济学。阿瑟明确地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学世界,需要用完全不同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建立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学。如果阿瑟成功了,我们就不只是有了两个经济学,因为在阿瑟以前,已经有人建立了第二个经济学,只不过他从来不敢这样说,这个人就是凯恩斯爵士,由他开创的经济学叫做宏观经济学。阿瑟的收益递增经济学,有可能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宏观经济学的成就,因为收益递增确实是我们身处的这个市场的一个基本规律。但阿瑟的经济学显然也逃不脱与宏观经济学同样的宿命:与马歇尔结构不兼容。

 

    这就是从阿瑟的努力中引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只要是研究在工业化市场中观察到的现象或问题,其理论都与马歇尔范式不兼容?

 

二、问题的关键

 

    阿瑟说,收益递减是流水线工业的特征,收益递增是知识经济的特征,(athur;1996) 前面说过,这种区分所产生的问题显然比它所解决的问题要多得多,而且这种划分也得不到经济学资源的支持。可以得到经济学资源支持的、更合理的理解应该是,存在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基本经济机制,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收益递减是土地赋予我们的增长限制,而收益递增是市场的一个内生机制,它是增长的源泉。

 

    1.  关于收益递减

 

    自从威廉.配弟和马尔萨斯以后,经济学家就不太关注土地的作用和限制了,仍然关注这个限制的一般是生态学家。收益递增的巨大成就使经济学家有足够的资本去嘲笑生态学家的杞人忧天。在威廉.配弟和马尔萨斯以后,土地的收益递减限制对于经济学而言,似乎连一个外生变量都算不上。马歇尔关于收益递减的假设,并不是因为他注意到了土地的限制,而是因为他将土地的收益递减限制误读成市场的一个内生机制,于是他将土地的收益递减机制一般化为收益递减机制,变成了市场的一个内生机制,甚至有经济学家分明看到了市场的正反馈现象与马歇尔的预言不符,((athur;1996。yang;2000)也仍然不放弃收益递减是市场的一个内生机制。正是由于马歇尔的误读,经济学一边继续蔑视土地的(收益递减)限制,一边用不属于市场的收益递减将市场塑造成一个收敛的均衡模型。对收益递减的怀疑并不是在1990年代才开始的,但“主流”经济学直到1990年以后才开始“允许”收益递增进入经济学的殿堂。经济学的“允许”很可能是与阿瑟同样忽略了土地的作用有关。阿瑟对收益递增和收益递减的区分方式,使他既可以解释市场中实际发生的收益递增现象,又保留了马歇尔范式合法地位,经济学没有理由不接纳他。

 

    马尔萨斯在他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中,关心的确实就是土地;而到了马歇尔,以及一直到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家,讨论土地的收益递减时,关心的却是收益递减,并不是土地,马歇尔需要的是用土地来证明收益递减,证明完之后,收益递减是如何从土地的经济规律转换成市场的一个内生机制,从来就没有人做过任何的详细解释,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以来,收益递减都是这么证明的。显然,这里出现了一个概念的人为转换。如果要证明马歇尔范式的存在,这个转换就是必需的,((athur;1999)但经济学有义务明确解释这种转换是如何成立的,但是并没有人这么做过,甚至没有人认为有必要这样做。但是,如果我们对马歇尔范式持一种开放态度,这种转换就可以是不必要的,阿瑟的清单(athur;1996)告诉我们,在今天的市场中,还表现为收益递减的产业几乎全部是与土地有密切关系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能列出的残存的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产业也几乎都是与土地有密切关系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发,收益递减很可能仅仅与土地有关,至少这样的假设比其它的假设在理论上的障碍更少,所引起的麻烦也要少得多。

 

    2. 关于收益递增

 

    阿瑟认为,收益递增仅仅是网络时代的经济特征,他开始认为,因为在马歇尔的时代,收益递增还没有出现,所以马歇尔以收益递减为前提建构他的理论架构也是合理的,(athur;1996)但阿瑟的推理被马歇尔本人推翻了,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至少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收益递增,阿瑟((athur;1999)后来也提到马歇尔本人也注意到了收益递增,但阿瑟并没有解释马歇尔为什么回放弃他注意到的收益递增。在马歇尔的整个著作里,关于经济学规律的精确性的讨论,关于“正常”与非“正常”的理解,都是在为收益递增现象与他的均衡理论不兼容预留空间。他反复强调,长期而言,收益递减总是要发挥最终的作用,他的这个预言无疑是正确的,留下了关于增长的哲学思考线索,但他的本意,重点却并不在这里,他的重点似乎旨在为将收益递增和垄断也能纳入他的均衡结构中提供一个可能性。他明确地说,他希望未来的经济学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汪丁丁在考察关于收益递增的学术历史时,似乎也倾向于马歇尔没有注意到收益递增,他暗示,“主流”经济学家忽略了早已出现的收益递增观察,(汪丁丁;2002)马歇尔明白无误地说,他不仅注意到了收益递增,他也注意到了收益递增对于均衡结构的破坏性,他还做了努力来消除收益递增的对于他的理论的负面影响,(马歇尔;附录8)但并不那么成功,于是,收益递增就被视为一种不“正常”,被排除在均衡结构之外。伏笔是马歇尔亲自留下的,从此,经济学就成了“例外”百出的经济学,由各种互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的理论共同构筑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正是马歇尔本人,首先在经济理论中“不允许”收益递增存在。在马歇尔的均衡结构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以后,收益递增被排除在经济学之外也就不奇怪了。

    杨小凯(yang;2000)对收益递增发生的解释与阿瑟不同,他用角点解分析揭示出,收益递增并不是如马歇尔所说,是市场的偶然现象;它也不是如阿瑟所说,仅仅是网络经济的特点。收益递增的发生,是从劳动分工就开始了,通过劳动分工这种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发挥作用,只要有劳动分工存在,收益递增就一定存在,它不仅是市场的内秉机制,而且是市场效率的根本源泉。杨小凯的工作,不仅揭示了收益递增的根本属性,而且给出了收益递增发生的具体条件和准确时间,不必再像阿瑟的收益递增那样捉摸不定。可惜的是,杨小凯犯了一个几乎马尔萨斯以后的经济学家都要犯的错误,忘记了土地的收益递减作用。(他们对土地的唯一兴趣,仅仅在于可以用它来证明收益递减的存在,然后,收益递减就可以脱离土地而独立存在了。)所以,他只好将分工和市场的出现限定在17世纪的英国之后,(yang;2000)这显然与经验观察有巨大的差距。同时也置马歇尔范式于完全无理的境地。

    无论如何,杨小凯揭示了收益递增是市场的内秉机制,它并不是在市场发展到某一阶段才开始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增长之所以发生,正是来自收益递增的推动。

 

    3.土地的收益递减和市场的收益递增的相互作用

 

    阿瑟(athur;1996)说,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都是市场本身的机制,当产品中的知识含量增加了,收益递增就会替代收益递减,于是他就面临了一个难题,如何衡量知识含量?农业科学知识(包括机械、农药、化肥、遗传生物学知识)算不算知识?要知道,遗传生物学是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它在制药和农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制药业显然是收益递增的,而农业依然是收益递减的。阿瑟将无法解释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的消长。

当我们理解了收益递减是来自土地的增长限制,而收益递增是由于分工而产生的增长动力,这两个相互独立的收益机制就可以在市场中清晰地相互作用了。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土地的概念是与马歇尔的土地概念相一致的;而分工与市场都是由它们的一般定义来定义的,与杨小凯采用的定义一致,与机器的使用暂时没有关系。

 

    对于一切与土地联系密切的生产,我们都观察不到收益递增,任意多的知识投入(机器等都是知识的某种形式)都不能解决问题。土地的收益递减限制远远超出经济学家的想象。明白这个道理是有好处的,至少经济学家可以有机会听得见生态学家的忠告。马歇尔(1920)说,长远地看,收益递减终究要对增长构成终极的限制。

 

    但是在这个终极限制来临之前,收益递增却有机会暂时突破土地的限制,给我们带来财富和增长。可被观察到的收益递增发生在那些与土地联系不太密切的产业。正是这些产业的出现,使分工的收益递增机制能够最终导致整体经济的增长,并使亚当斯密有机会观察到分工与增长之间是有联系的,只不过,他没有找到这种联系的内在机制;同时,这种机制推动下的增长也使马克思观察到,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市场内生的正反馈机制所蕴涵的巨大破坏力,他用劳动价值论描述劳动分工与增长的关系,并发现了其中内生的破坏力,事实和经济学的理论发展都证明,这种内生破坏性是(在经济学上)不可消除的。

 

    经济学在内生增长模型上的努力,已经暗示,马歇尔结构是不必要的,没有它,经济学家的工作将更加简洁。(按照阿瑟的理解,内生增长模型的努力将永远不会成功,因为它不仅要同时考虑收益递减和收益递增的双重效果,而且还要面临一个划界的困难)但对马歇尔范式的放弃,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可以忽略土地的收益递减限制,建立在收益递增基础上的任何模型都只能是一个抽象的市场原理模型,(这里没有包括增长曲线的模拟模型)它不可能解释增长为什么在“往复循环”的市场中不发生。更重要的是,在我们今天的星球上,经济学家不应该忘记土地的终极限制,市场神通再广大,也无法跳出土地的手掌心。

 

三、亚当斯密的传统与杨小凯的工作

 

    亚当斯密的最伟大成就,在于他揭示了劳动分工具有产生效率和增长的作用。由于马歇尔范式的介入,几乎没有人继续亚当斯密开创的工作,以至于他的理论与后来的经济学好象完全没有关系。在这期间,不是没有经济学家对这个有点反常的现象提出疑问。(注[1])但经济学在马歇尔范式的误导下已经走得太远了,无法回到亚当斯密的传统。直到杨小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数学工具,对分工的深入研究才得以继续,尽管这继续的前面留下了几百年的时间,但他毕竟是继续下去了。杨小凯的研究发现,如果引入了“干中学”这样的收益递增概念,分工的收益递增机制就可以与增长的发生,在一个模型中建立起因果关系。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基于他的时代的经济现象,也许正是如此,才给后来的经济学家造成一种印象,以为分工是从亚当斯密时代才开始出现的现象。杨小凯也有这种错觉。

 

    杨小凯(yang;“development economics”)认为,分工是与增长同时出现的。但是,如果我们根据市场和分工的一般定义(尤其是杨小凯在数学分析中给出的定义),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分工早在许多年前就出现了,无论是“干中学”也好,收益递增也好,垄断倾向的出现也好,如果都是如杨小凯分析的,随着分工的出现而出现,那么,它们在几千年前的前工业社会就早已存在了。根据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市场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已经相当成熟。[注[2]]但在这样的经济中并没有增长出现。看来,亚当斯密的分工与杨小凯的分工还有一点差别。亚当斯密是通过观察来揭示分工的意义,当他把分工和增长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理解的分工与机器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adam 1776;pp8-9 ]而杨小凯的定义(yang,2000;pp49-51)是一个一般化的定义,分工的收益递增效应,与机器的使用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主要是来自“干中学”这样的人力资本积累,仅与亚当斯密分工的前两个特征有关。由于这种差别,亚当斯密定义的分工就和工业革命联系起来,与增长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而杨小凯的分工就更具有一般性,可以与市场同时发生在任何时候,事实上,这种分工也确实发生在增长之前。亚当斯密所观察到的分工与杨小凯所定义的分工二者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它们的收益递增效果是否避开了土地的收益递减拦截。

 

    所以,分工的收益递增效应,是否可以在宏观上表现出来,被我们观察到,同时造成经济增长后果,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能否避开强大的土地收益递减效应。

 

    对收益递增的观察,据说早在李嘉图就注意到了,(注1)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附录8)中更是有详细描述。但马歇尔似乎认为收益递增只是经济中的偶然现象,并不值得特别关注,更没有将收益递增与分工联系起来。亚当斯密的传统就这样随着偶然现象和“例外”一起被排除在经济学的视野之外。直到阿瑟,虽然因研究收益递增获得了极高的荣耀,但他并不理解收益递增与分工的关系,他甚至不打算向这个方向努力,他似乎满足于将他的收益递增限制在知识经济发生之后。而杨小凯的理论,则是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收益递减,在他的角点解分析中,完全没有收益递减的位置。即使是这样,他也愿意相信,马歇尔的均衡结构,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结果,这样卓有成效的工作,却落得数学证明工具的下场,缺乏理论建树。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学;原理

一、循环经济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经济学认为,要相实现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使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保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以维持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均衡与功能持续。生态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资源无限的假设,而是以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为研究起点,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研究对象,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目的新兴经济学科。

二、循环经济以资源稀缺论为前提

在经济学领域,稀缺性指的是:相对于人类需求欲望的无限性,人类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总是明显不足,即稀缺(scarcity)。由于物质稀缺性的存在,各种经济问题相继爆发,为了解决这些经济难题,经济学应运而生。因此,经济学的经典定义为:“经济学是一门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三、循环经济以经济效率理论为目标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帕累托最早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概念。帕累托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最优,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

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生态效率被用来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分离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所谓生态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价值量与自然资本(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功能)消耗的实物量的比值,即:生态效率=经济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

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恒定指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看,在衡量经济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时,应该考虑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这一计算方式有效改变了GDP对经济增长真实尺度的扭曲。

尽管循环经济与生态效率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本质都突出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思想,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提高生态效率,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环境压力的增长,直至环境压力趋向零增长。循环经济克服了单一传统经济与单一环境保护思想的弊端,将整个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来建立其运行模式,改进经济系统使之能与生物圈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

而从方法论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和生态效率都强调将经济和环境两个维度相结合,在提高人们福利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二者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用生态效率来衡量。也就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效率不再仅仅是指经济效率,而是更加强调社会效率,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应用,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要求资源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四、循环经济以外部不经济理论为核心

“外部性”又被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对他人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无关于各方应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获得的相应报酬,是外在的影响。对旁观者影响的后果既可能是带来福利的损失(成本)也可能是福利的增加(收益),前者被视为“外部不经济”,后者则被视为“外部经济性”。环境污染(负外部效应)和环境保护(正外部效应)正是外部性理论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在经济学领域,污染被认定为外部不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在外部不经济理论中,污染被界定为未签订契约就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强加给他人,使得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这个角度说,污染是违背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在经济学领域看来,这种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生态环境资源为能够被作为上产要素而界定其产权所决定的。

不得不承认,由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性、流动性、外部性等特征使得其产权难以实现私有化,任何私人和企业都无法独立掌握这种产权并有效实施,降低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只能由国家政府代表社会来实施。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它力图通过私人成本社会化转变为私人成本内部化来减少甚至消除社会成本,在避免污染的同时也不给任何人污染的权力,最终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五、结语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为手段,以解决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间矛盾为目的的经济学科。通过对循环经济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进行探究,不难发现,循环经济是一门综合运用了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经济效率学说以及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的新兴经济学科。循环经济的产生遵循着传统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又对其具体实践模式进行了创新。它触发了世界各国对生态资源稀缺、经济效率和外部经济等经济概念的再认识,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循环经济进行经济学解释,能够使人们了解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解决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间的矛盾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2][美]赫尔曼·E·戴利著.诸大建,胡圣译.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55-156

[3]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第1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

[4]阮洪.循环经济理论的经济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

[5]闫敏,高辉清.从循环经济看传统经济学的缺陷[J].现代经济探讨,2006,(1)

[6]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10

几千年前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创造“经济”这个词时就已经说明了它就是关于平民百姓理财的学问。亚当·斯密在《财富论》第四编开宗明义地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马歇尔说得更直白,“经济学是研究财富的一门学问,也是研究人的一门学问”。我国自古解释“经济”就是“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是研究如何为普天下的老百姓最大化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学问。经济学公开声明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是以谋求无产阶级即大多数人利益为目的的经济理论体系。由此可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大写的人。

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离开了人,离开人的发展,“见物不见人”,就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角度上说的。不言而喻,中国最大的“民”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那些以农业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民。这些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承担起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量成本,因此,在他们的收入与富裕阶层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穷人”表达他们的愿望。

经济学既然是“经世济民”,就应该把如何解决“贫穷”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减少“贫穷”,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新世纪的重任。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到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3%。但目前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若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增加到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0%,而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中国贫困人口就增加到1亿多人。面对着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国人口的“贫穷”,如果经济学依然用“效用”来注解,显然是不够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经济学的最高境界已不是一个概念、一堆结论、一种逻辑,而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

研究“三农”问题需要“穷人的经济学”。中国是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农民是最大的“贫穷”群体,农业是传统的“贫穷”经济主体,农村是典型的“贫穷”地区。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农民富了,全国才能富。在中国,稳定了农民,稳定了农村,就为整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基本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乃是任何政府稳坐江山的“命根子”,这是现代政治稳定的一个基本原理。因此,研究“三农”问题其实就是研究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研究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研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基础,研究我党稳定执政的基础。这是经济学的大局,是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舒尔茨针对“唯工业化”理论造成农业成为“糟糕经济学的很大牺牲品”的状况指出,“必须认识农业研究的经济价值”,认为农民后天能力的提高,实用知识的进步,是未来经济生产率及其对人的福利贡献的关键所在。如果说,在以往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人们无法克服农业对于自然界的依赖,饱受自然界的欺凌而时时要挣扎在贫困和落后的痛苦之中,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技、经济和政治的进步,该到了打破这一定理的时候了。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实现,今天已经与工业并驾齐驱。因而,我们有必要研究农民的经济学,有必要把农民及农业作为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农民是个潜在的庞大消费主体,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中国的农业是实现现代工业部门扩张最坚实的基础,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牢固的支撑。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其中包含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构建区域经济结构的和谐、构建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根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看,市场经济下产生的不公平等矛盾是一种必然,单纯靠市场自身的能力是无法“自然稀释矛盾”的。这就需要政府运用一定的制度和政策,采用税收、转移支付、补贴等手段,兼顾贫困地区、群体和必不可少的产业利益,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