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文化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文化的认识

篇1

中医药学是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合称,其侧重反映的是中医和中药两者是共同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在肿瘤、病毒性疾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等疾病的治疗领域保持优势。

1.1中医药学的起源发展史

中医药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自从人类诞生之后,随之而来的疾病和伤痛自然就需要医药知识和医学技能来治疗伤痛和疾病,那么就有了后来的中医药学。有了中国人,当然就有了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远古时代是中医学的萌芽阶段,到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阶段,而晋至隋唐,则是中医学分化、融合和发展阶段,宋至金、元时期,则是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综合集成和深化阶段,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是中医学从低谷中向更高的地方飞去。历经远古时代、春秋战国、秦、汉、唐、明、清等时期,中医药学无论是在人体结构、生理、诊法、辨证等基础理论方面,还是中药在临床运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最早的医学巨著就是《黄帝内经》,而最早的药学巨著则是《神农本草经》。

1.2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所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人们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要时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普遍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这种机体的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整体观念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所谓的辨证论治也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辨证论治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唯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军事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1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中国文化最早就是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的统一性为出发点,是一种源头型的文化,未来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对这一源头思想的肯定和发扬。如此强烈的意识表现在中医文化当中,这种寓创作于解释,寓创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中医文化具有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的模糊的整体直观的把握,中医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中医理论的发展总是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进步。中医文化是有机的自然主义。有机的自然主义即“天人合一”,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经久不衰。

2.2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及其核心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为代表的养生学,以易学为代表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及各种传统理论融合而成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医药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而中医文化背景和现实临床结合,便产生了独特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由此可见,中医药学体系是由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构成。这其中的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致中和、道法自然和以人为本。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的创新模式

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中医一方面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努力和现代科学相融合,将中医放入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大平台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世界,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人才教学创新的模式有哪些呢?

3.1自学――指导式

主要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主要步骤:第一步,提出要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对自学的范围、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第二步,开展自学;第三步,讨论启发;第四步,练习运用;第五步,及时评价;第六步,系统小结。这种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设计出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要的参考书,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等。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

3.2目标――导控式

主要是设计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程序化目标,通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到最好。主要步骤:第一步,前提诊断,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要的提示、复习和回顾,为学生学会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明确目标;第三步,达标教学,通过讲课,使同学们掌握所学内容;第四步,达标评价;第五步,根据评价结果,查漏补缺。这种模式下,教师要提前充分的备课,分析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3.3传递――接受式

主要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比较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步骤:第一步,复习所学知识;第二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三步,教师讲授新课;第四步,巩固练习,提高熟悉程度;第五步,检查评价;第六步,间隔性复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但相反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2

【关键词】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传播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中医博物馆收藏有各种中草药标本,其中蕴含的中医文化能够不断教育人们,中医药博物馆不但收藏书籍,还有实物展示、药品展览,人们可以在实际观看中真实体会和学习药学理论知识,以最灵活的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一、我国中医药博物馆发展的情况

六十年代,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渐渐发展起来,我国中医药文化也随之得以弘扬光大,我国中医药的文化也得以保留流传下来。在我国各个省市都设有中医药博物馆,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中医药博物馆规模逐渐增大,建设也日渐完善,在全国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也越来越大。有很多中医药企业借助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来宣传自己的品牌产品。现如今,由中医药企业投资建筑的博物馆几乎20所,并且博物馆的建设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到现在为止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近100多所这对弘扬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二、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作用

中医药博物馆集教育、研究、收藏职能于一身,是一个多功能的文化机构,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教育功能首屈一指,博物馆成为传播中医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中医药博物馆中,医学典籍、中草药标本收藏众多,医学规律和发展脉络、医家的成就和贡献,通过展示物可以得以体现,有利于直接、简单的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了解、弘扬和学习。中医药博物馆在传播中医药文化上尤其独特优势。

(一)博物馆中有很多实物收藏,中医药的文化内涵通过实物展示的形式得以直观展示,其感染力和说服力很强[1]。丰富的图片、标本、模型和文物极其鲜活生动,晦涩难懂的医药知识通过实物观摩的方式迎刃而解,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的深奥难测和广博精深被人们充分的认识到。

(二)通过中医药博物馆来传播中医药文化,具有教育形式直观、时间消耗短、文化容量大等优势,人们在博物馆中观展,犹如在极大的知识容器内自由翱翔,并且医学中的细节也能清晰掌握,比起枯燥的课堂讲解、晦涩的书本知识,在中医药博物馆中自由观看、吸收感兴趣的知识更能加深印象。

三、我国中医药博物馆布展遵守的原则

开设中医药博物馆的目的是使我国的中医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人们得到一定的教育,对中医进行了解并能够收藏一些名贵药材。在博物馆设计时也应该重点突出这一功能,促进人文与科学、创新与传承的结合。

(一)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结合。中医药不但应该具备科学精神,而且还应该具备人文精神,因此,在博物馆的布展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人文和科学的结合。中医药科学的内涵可以通过图片、文物以及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中医药的人文情怀可以通过各种音乐或者场景的设计烘托出来,从而有利于人们对我国的中医药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学习,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欲望。

(二)创新和传承的统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传承传统的文化,还应将创新的思想融入其中,使我国的中医药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结合创新的思想和经验使我国的中医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体现出我国中医药的精髓。

(三)现代和传统的融合。在我国中医药博物馆中,不但要对传统实物进行展览,还应加入现代化因素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其展览的方式很多,如光影、声音、电子等互相结合,使标本的展览效果更加生动,这样人们在参观的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医药的精髓,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目的。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使通信网络系统不断完善,从而使中医药博物馆不断实现数字化建设。

四、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中医药文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传承中华文化上担当着主要作用,参观博物馆的一般都是青少年,但是中医药文化晦涩且精深,青年人一般不感兴趣,只有将中医文化渗透到生活细节中,才能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文化魅力,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青少年对中医的认识

经络是中医药的基础,在组织青少年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时,讲解员可以把整理好的医药理论进行具体讲解,使得青少年对经络的发展和起源做到了解;扁鹊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了解中医药时不可避免,为了提高青少年兴趣,可以介绍扁鹊的历史故事,同时将恒动观展和辩证法传播给大家;中医与五行是分不开的,五色、五味和五脏与中医药息息相关,这些也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在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时,青少年可以向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并得到解答,以此提高他们对中医的兴趣和了解[2]。

(二)加强青少年对中药的认识

在青少年参观中医药博物馆的过程中,通过讲解神农尝百草的典故、药物产地、中药名称、可治疗疾病等激发人们对中药的兴趣,发起找寻中药等活动,加强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食疗养生,药食在一定程度上是同源的,能够通过中医药博物馆内的养生食疗大讲堂的分析、讲解,认识到中医药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指导青少年及其家人学习药物养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组成部分之一,其影响力重大,中医的发展、医药文化的弘扬、传承和保护甚至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都可以从中得到实现。上述分析可见,中医药博物馆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可以使人们在趣味中接受文化,还能引导人们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洪.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与传播[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4:7-9.

篇3

关键词:中药专业;中医药思维;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19-0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等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为例,探讨和思考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实践方法和教育模式。

一、中医药思维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中医思维的诠释已经比较完善。据文献记载:冯广义、张养生等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委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断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1]。陈涤平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创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2]。

二、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培养中医药思维

结合已有的对于中医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于中医药思维的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中医药思维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发现、使用、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建立、形成的一种起经常性作用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中医药思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新生而言,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乃至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转变思维方式,是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深刻领会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基础。转变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每一位中药专业大学生从根本上找准学习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找准学习定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发源不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即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辩证论治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专业新生初入校门与其他专业学生思维习惯无异,中医药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结构加强培养以尽快适应中药专业需求。

三、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形成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在学生的教学、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积极进行探讨和实践。

1.在教学环节中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中药思维的培养。(1)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收获知识、养成思维定式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要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2)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对于中药学新生的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法。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中药学专业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一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互动,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学习资源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比如MOOC。在对中药学专学生尤其是新生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传统授课和MOOC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MOOC可以完成教学中的答疑、测验、作业、考试等多个环节,也可以通过它对于学习效果进行自动的评分、评级,以及有效的反馈。这种利用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灌输式学习的局限,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与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药思维。对于新生而言,想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举办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中药学院为了让中药学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会举办一系列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刘昌孝院士“新生入门第一课”与学生面对面地开展交流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让中药学新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让学生了解了中药专业学习任务、成绩查询,以及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借此新生们能迅速掌握中药学的知识架构,他们能为自己设立初步的学习计划,课程开始后进行学习会更加有重点。这些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大学学习生活,也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便于进行人生规划。

在新生的课余时间,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为夯实中医药学生中医理论学习的基本功,加强该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以“读经典、做临床、多读书,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为主题举办了经典背诵比赛,既不枯燥记忆,又能达到理想的背诵效果;举行“校园药植行”、参观标本室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药用植物园、参观药用植物标本展室,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

3.建设校园文化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能给学生,尤其是新生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必要条件之一。(1)从物质层面讲,完善的校园设施可以为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阵地,使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想要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以“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理念,将整个校园建设成药用植物园,徜徉在校园,身边的花草树木均是自己专业课将会涉及到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养成对于专业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习惯,对于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中建立相关中医药历史名人、常识知识、标本展示等的宣传栏,或是在教室中建立黑板报,这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思维也会有正相关的刺激。(2)从精神层面讲,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三风”建设要紧抓。首先是校风建设,这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方面,良好的校风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无形中会受到一种感染和约束。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除了学校层面在校风建设上的努力,中药学院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组织班旗设计大赛,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班风,设计出班级特有的班旗,一方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其次是教风的建设。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等,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扎实的专业技术、优秀的工作作风,是培养中药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最后,中医药高校要有优良的学风。任何一项教育行为,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作为,学生不积极主动,是无法正常进行的,起码结果不会令人满意。紧抓中药学专业新生的学风建设,能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增强对于中药学知识的渴望,对于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中药学思维有推动作用。(3)从制度层面来说,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教学行为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校园中,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本导制培养模式,从新生入学开始,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本科生导师制度,定将会形成老师心口相传,学生心领神会,老师举手投足,学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手把手的传承方式,容易使学生得真传,让中医药思维在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这也是普通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水平能尽快得到培养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冯广义,张养生,丁然,等.从中医思维方式探究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1-13.

篇4

体现中医药特色精神、物质文明等的总和可以统称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认识生命、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为人类健康事业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需要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那么如何提高中医药类院校的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积极探索中医药类院校思政课改革新途径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目前,传统思政课教材基本全国比较统一,教学内容模式化。所以笔者认为增加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专业特色内容在全国统一的思政课程中,不断对思政课教育的改革,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的中医药高校往往承袭一般高校的教学模式,忽视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教育,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强。所以笔者认为应该优化课程设置比例,缩减部分西医课程,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开设中医经典、自然辨证法、古典文学等课程,利用好中医药类古典文献中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医药文献,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工具和媒介。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中就提出了精诚合一的医德思想,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应该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明朝龚信的《古今医鉴》中说:“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不炫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名医,芳垂万世。”[1]也对一名优秀的医生做出了具体诠释。

三、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校本资源包括校训、院训、校徽、院徽、校歌、校史馆(中医药博物馆)、校园建筑(雕像、石刻等)、校园道路、药用植物园、学校的创始人、优秀教师等,可以通过举办校歌合唱大赛、校史知识竞赛、药用植物园识别中草药植物等活动引导学生爱所学专业、爱学院、爱校、爱中医药文化、爱中国传统文化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的人文气息和校园文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德育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象生动,知识内容更易让学生接受[2]。

四、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德育功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新媒体的多维性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多种意识形态。建立中医药类院校网络德育服务平台,通过辅导员、思政教师的飞信、QQ、微信、博客、微博等通讯工具,德育教育开展得更加方面快捷,学生也可以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加深对德育知识的领悟,使得德育教育走下课堂,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力[3]。

五、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要想更好的在中医类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中医药院校要认真做好辅导员、思政教师的选聘工作,在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中要适当增加中医药文化知识培训,同时还要求思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淘汰机制,建立一支专业化德育教育队伍。

六、开展中医药文化课外活动

通过礼仪仪式、名家风范、名师讲坛,既传承亦开创,让学生感受特有中医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

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的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着力营造健康向上、和谐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空间重要集中在居住的寝室,利用“寝室文化节”在寝室中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将中医药文化元素渗入到活动内容中,加深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运用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使得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理论与实际相互补充融合,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

七、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相配合的德育教育

篇5

1.1关键内容宣传不到位目前,中医药博物馆所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中,还是以中国医学史为主线开展宣教工作,目标受众以国人为主。但是对于外籍人士而言,对于中医学的关键内容还涉猎甚少,这样就会导致宣教效果非常有限。这些关键内容包括:中医药文化的根源—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等[3];此外,中医药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中医对重大疾病的突出疗效等。

1.2体验少,说教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沟通的障碍,很多中医药文化很难为外籍人士所理解,如果一味的进行口头的说教还不够,不能让其有切身的体验是很难让其信服的。现在的中医药博物馆体验、互动的项目比较少,如中医舌诊、目诊、色诊、脉诊、刮痧、针灸、拔罐等均比较少见。中医药博物馆与中医的养生保健场所或中医院的分离也可以说是一个先天的缺陷,使得外籍人士不能亲身体验中医药的诊疗过程与切实疗效。

1.3宣传媒介手段传统目前,大部分中医药博物馆还是采用传统的实物媒介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宣教工作,现代媒介应用较少,这就给宣教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一来导致受众获取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机会大大减少,二来也导致宣传的效果不够理想,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概念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宣教的[4],更不要说对有沟通障碍的外籍人士,其宣教效果可想而知。

1.4翻译水平阻碍跨文化沟通翻译水平是摆在中医药跨文化沟通前面的一条巨大鸿沟,目前的中医药博物馆外语人才储备较少。众所周知,中医药涉及很多哲学基础概念,还有中医自身的很多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要理解这些概念,别说外籍人士,就是生活在本土的中医本身对有的概念理解都比较困难,甚至还存在不同见解,要想将此类名词术语翻译出来谈何容易[5-6]。此外,中医药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语言比较含蓄,而包括英语在内的多数语言都属于低语境文化,比较直接,两者之间的沟通很容易产生误读、误解,造成一些沟通的障碍[7]。

2中医药博物馆开展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1加强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融合了易家、道家、儒家、佛家等各家文化的精华,内容涵盖了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军事等多学科知识,其哲学基础为气的一元论、阴阳、五行等学说,其思维特征为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与医学模式逐步为现代医学所认可,而现代医学模式是众所周知的不断改错、不断修正,有理由相信现代医学模式最终将融入到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中来。中医学是经过数千年实践的成熟医学体系,独自护佑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不只是平常的治病救人,还有治未病、抗击瘟疫等,均已载入史册。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需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认知以增强自信。此外,民族的自卑感源于中国近现代的落后挨打,民众经不起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将落后的根源归咎于中华文化,其中也包括中医药文化[3]。然而我们回顾历史,在我国兴盛的近2000年中,随着中华文化圈的扩大,周边哪个不来主动学习中华文化、主动学习中医。现今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崛起,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学习中医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我们没有时间再去自卑,需要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准备迎接这一浪潮。

2.2加强对外宣传的主动性中医药博物馆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医药文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应该思索如何从“文化休克”到“文化适应”[8],通过文化适应开展主动宣传,不仅馆内要有精心策划的方案,包括培养专业的翻译,而不是临时借调的且中医药知识不够专业的翻译人员,详细的多语种的翻译说明等,还要思考、策划如何针对外国人士的宣教工作,将宣教工作拓展到海外,将宣教对象扩大到外国人士。只有提高认识、精心策划对外宣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守为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范围,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2.3抓住主干,突出重点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教中,应抓住中医药文化的主干,突出重点,提纲挈领地将中医药文化主体、中医药突出历史贡献、中医药突出疗效进行宣传。只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不致于本末倒置,忽略根本。应该对中医与易家、中医与道家、中医与儒家等重点根源问题进行宣教,对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基础概念进行阐发,以及中医学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特征进行宣教。此外,突出医家,如葛洪、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均对中医学乃至世界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对他们的贡献重点宣教。中医学对鼠疫、天花、流行性出血热等历史上的重大疫病均有突出贡献,现代中医对流脑、乙脑、非典等也有着突出贡献,还有很多疾病的中医疗效均非常显著,应当有重点地进行宣教,让外籍人士看得到真实的案例、切实的效果。

2.4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在中医药博物馆的互动体验项目中,应该适当增加诸如舌诊体验项目,设置典型舌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设置目诊体验项目,将五轮学说形象化,也可通过设置典型目象模型,让参观者通过镜子来与模型相比较;面色体验项目也需要设置模型、镜子来让参观者进行体验;脉诊除了通过脉诊仪让参观者体验之外,还可由专业人士进行把脉问诊,让参观者体验中医脉学之奥妙;刮痧、针灸、拔罐等也应成为体验项目。此外,尚可让外籍人士体验特色中医药膳,可惜的是大多数的中医药博物馆并不具备药膳制作条件;中医养生太极拳、八段锦等也可现场教学,建议中医药博物馆与养生馆、药膳馆等联合经营,增加中医药文化的体验内容。中医药博物馆还应与中医诊疗机构联合,可以利用博物馆的闲置空间引进中医医疗保健机构,如果受条件限制,也应当通过实时视频将中医医疗机构的几个代表性门诊进行馆内直播。

2.5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开展宣传工作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论坛、微博、微信等开展中医药文化的跨空间宣教。各个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力量开展上述工作,至少也应将自身主页设置多个语种,尽量详尽,有条件还可开展虚拟博物馆建设。此外,应该对中医中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通过制作光学模型、二维动画或三维模型等进行展示。2.6合众聚力,突破语言障碍为了突破语言翻译障碍,有识之士早已献计献谋,有的建议直接由自己培养既懂中医又懂外语的学生,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就与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还有的主张将中医送出国外进修外语;也有的主张充分利用海外留学生,在其学成后利用其精通外语的基础,由这部分人开展中医的翻译工作,如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就读毕业的胡碧丽同学,她作为外籍人士,在中国学习多年后,对汉语、中医的掌握水平已远超出一般的研究生水平,还在广东省中医院出过门诊,可见其水平,如能由这样的人才进行中医的翻译工作,将使中医药对外传播具有跨越性意义[7]。

3结语

篇6

【关键词】 中医药;高校;小学;协作

2011年5月,在我校中药系副主任史志超老师的领导下,我们成立了“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讨”课题组,现将该课题所做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如下:1 立项背景和意义

1.1 中医药基础教育日渐薄弱,面临灭绝危机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沃土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却鲜有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在以现代医学为主流的潮流冲击下,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医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正不断被削弱,民众对中医的信心和认识越来越淡薄。

1.2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 概而言之,本课题的开展有以下几方面意义:①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前所述,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内中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人们对中医药学的了解呈下降趋势,学校和社会对于中医在古代甚至现代为人们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宣传得不够。②此课题的开展是中医药类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与小学协作,开展小学生中医药启蒙教育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可为将来确立一个可推广的成功样本做铺垫,同时还可使我校标本馆等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在落实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同时,还能扩大我校知名度,为我校生源后备力量的培养探索有效途径。③中医药教育从童蒙开始,不仅符合中医药传统教育的规律,也是不断扩大中医药影响的需要。早期教育是中医药成才的一个特点,大多数中医药学大家都是从小耳闻目染、家传师授,才养成良好的习医习惯和兴趣。少年儿童有很强的记忆和想象潜力,这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个很大优势,如果能及早安排他们接触了解中医药知识,将来这批人由于早期接受了中医药基础教育,相信其专业思想牢固、基本功扎实,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也能成为名医。④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能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由于基础教育的缺失,目前大多数高校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缺乏信心、兴趣和必要的常识,对于高校而言,需要从小学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反过来,通过与高校合作,有助于解决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的难题[2],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2] 刘军,冉小丽.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育论坛,2008(4):35. 按蠖嗍咝Q宰婀骋窖狈π判摹⑿巳ず捅匾某J叮杂诟咝6裕枰有ё攀纸饩稣飧鑫侍狻7垂矗ü敫咝:献鳎兄诮饩瞿壳靶ё酆鲜导疃ㄖ敖淌ε浔秆现夭蛔愕哪烟猓,帮助其推行基础教育新课改。⑤开展本课题,有利于落实对小学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学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观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从2011年5月份开始,我校中药系部分老师同附近东裕小学协作,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以其专门的人才优势帮助伙伴开展对小学生的中医药启蒙教育,让中医药启蒙教育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示范,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中医药教育的基本技能。2 研究实施方案、技术路线

2.1 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

2.1.1 对小学生推行中医药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和中医药健康常识的了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小学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协作,可以较快地启动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

2.1.2 通过中药系教师与小学学校教师的共同工作,以及中药系教师的指导、示范,使小学教师能逐步独立地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

2.1.3 研究中医药启蒙教育问题,探索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校有其特殊性,如何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每个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2.2 实施步骤及实施办法

2.2.1 确定合作伙伴 以就近为原则,先在我校附近的小学挑选一两所项目感兴趣的小学作为合作伙伴,并与之共同制定协作计划。

2.2.2 小学方面成立相关的管理机构 小学生中医药启蒙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机构和工作人员作保障。小学方面应成立在校长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及督促班主任搞好班级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参与制定中医药启蒙教育的计划;组织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活动;对班主任和其他小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2.2.3 摸底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情感、认知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

2.2.4 探讨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方法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举办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中药系专业教师开展健康讲座的方式,以讲故事、做游戏等通俗易懂的方法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普及中医药健康常识,促进全体学生对中医药认知程度的提高,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②协助小学建立自己的百草园,作为他们综合实践课的基地,营造学生认识中草药的氛围。③参观中药标本馆。配合小学教师,带领小学生参观我校中药标本馆及校园药用植物。④辅导学生参加药用植物种植实践活动。⑤进行专栏宣传。⑥设计主题活动。⑦辅导学生学习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操。⑧通过对小学教师专门的讲座和实践指导,逐步培养小学教师对中医药启蒙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⑨协助小学编写自己的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

2.2.5 评价和反馈 评价工作是课题的关键操作步骤,应该渗透到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去,以获取对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的方案和方法。评审方案分为综合评审和特色评审两部分,评审应体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精神,并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关系:①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减轻学习负担的统一。②中医药的传承与基础教育如何有机的结合。③高校与小学的合作如何协调地开展。

目前,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以上各步骤工作,对小学教师的指导和小学中医药启蒙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进一步的成果将会陆续公布。

参考文献

[1] 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J].人民教育,2008(7):23-24.

篇7

 

《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药与临床应用联系的桥梁课程。但中药学因涉及的药物数量多、药物间的联系不明确、功效范围广,给中医药专业学生学习增加了较大难度,学生普遍反映中药学难学、难记、难应用,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讲为主、学为辅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是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模式与经历,谈谈个人对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1 结合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以介绍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各药物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为核心内容。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联系紧密,并涉及传统文化,且理论复杂,药味众多,每一味中药其性能功效各不相同或同中有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领悟,采用“精讲-自学-讨论”模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另外,每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其药性、功效与应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这种关系,在推理中学习中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转为活学活用。针对中药数量多、容易混淆的特点,授课时要应用一些容易使同学们记忆的方法,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法,将中药知识总结成顺口溜或歌诀,帮助记忆提高教学效果[1]。

 

2 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专业特点的不同也导致该课程在授课中也应有所差异。

 

2.1 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在授课中可适当利用中医理论知识对中药的药性、功效与临床应用进行推理,适当兼顾临床案例分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学习中药是在遣方用药、救治患者,让学生切实加强学以致用。目前,医学类学生的培养偏重于临床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中药植物与中药饮片识别以及药学技能训练,造成了医学类学生不认识中药、不懂药物的性能,出现“用药不识药”的尴尬现状。针对这一类学生,在讲授药物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的同时,还要适当介绍药物的来源、鉴别特征、炮制方法及其炮制对性能的影响等内容。

 

2.2 药学类专业 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基础了解不深,在讲授时尽量结合临床常见病例进行介绍,讲授中医辨证施治的思路、中药材的选择依据和选择方法,增强学生对“医药不分家”认识与体会,进而培养学生整体分析、解决问题的中医思维模式。另外,药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工作。授课时除了重点讲解功用之外,还可以穿插药物检验、生产、研发、销售等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医理通,药性熟”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专业信心与学业规划。

 

3 加强中药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中药学实验课程。将理论与实验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同时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和中医药思维的能力。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2]:①带学生上山采药或到药草园实习,并制作标本,让其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生长习性及药用部位,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药的认识,加深对药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②强化中药材的感性认识,通过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获知药物的真实性味,再与教材记载的性味进行比较,从而分析药物的性能、功效,进而分析临床主治病症;③开展模拟中药房的实训,培训学生的调剂技能,培养学生“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理念,同时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医药工作关系到大家的生命安全;④ 针对医学类的学生,开展中药炮制实验,让其体会到不同制药辅料、不用加工工艺对药物性能的影响。

 

4 引入中医药文化,丰富教学内涵

 

中药学不仅是一门学术技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且理论知识与中医学相辅相成,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于药物的性能、功效与运用都有自己的称谓。如 “相反”、“凉血”、“温中散寒”等,可以通过生活常识理解其意义,而如“开窍”、“息风止痉”、“养心安神”等中药术语则与现代医学的称谓相差加大。学生对祖国丰富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对中药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甚至存在误解。因此,中药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渗透传统文化,承担起弘扬中药传统文化的重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强化传统文化意识。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中药故事、引入诗文、鼓励学生创作中药故事等,增加教学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从而丰富教学内涵,提高中药学课程教学质量。

 

5 适当介绍现代研究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药学与许多自然科学分支形成了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新的成果、新的应用不断涌现,及时吸收交叉学科内容和中药学最新研究成果,将传统认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中药现代化趋势,有助于学生对中药学知识的运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科研意识颇有裨益。如从黄连、三颗针等中药中提取的黄连素,作为抗病原微生物,对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腹泻。药理研究证实黄连素还具有显著的降糖调脂、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教学在不断进步,为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教学改进亦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要针对课程特点及学生专业,在中医药的文化背景下,将中医药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又能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中医药辨治能力。

篇8

前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的日益兴起,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各种健康理疗,中医药旅游便应运而生了。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养生旅游的扩展,有助于旅游业转型升级。国务院日前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的出台让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健康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总要契机。

伴随着中医药旅游行业的逐步发展,国内对中医药旅游产业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形成一定的成果:郭鲁芳等学者(2000年)[1]认为健康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一切有益于现代人消解第三状态、增进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田广增(2005年)[2]认为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基础,以各种医疗和健身方法、药材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张文菊、张念萍(2013年)[3]提出中医药自然旅游、生态型中医药旅游属于中医药旅游与生态旅游的交集部分,是生态旅游中一种新的实践方式。综上内容来看,对中医药旅游的研究主要还处于概念、现状分析;研究方法也多是描述性为主。因此,本文在“旅游+”理念指导下,对岭南地区中医药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为其发展做出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一、岭南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岭南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丰富

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冬季无严寒,四季常绿等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中医药植物生长。巴马旅游、长寿养生和中医民族医药相结合,继承发扬民间壮药、瑶药的中医药疗法;玉林市发展区域特色中药材种植带旅游资源;云浮市禅宗文化资源,养生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惠州葛洪鲍姑夫妇的养生文化与坡养生文化;鲍^和何仙姑相传留下了许多有关惠州的著名的中医药著作等使得岭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

(二)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

2016年12月6日,《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立场昭告世人,中医药在展馆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意味着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巴马、玉林、云浮、惠州等岭南地区主要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基地纷纷抓住机遇,积极开发自身蕴藏丰富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并结合地方实际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旅游发展的条例措施。

二、岭南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医药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不够深入

岭南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除巴马地区的养生旅游形成一定规模,在国内外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大知名度外,大部分地区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旅游品牌的竞争优势弱,中医药产品价值低,品牌少,且宣传力度不够,客源市场较小。

(二)中t药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在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方面已经具备较好的机构、硬件设施,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扩展度不够广,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需要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中医药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促进中医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既掌握中医药知识又有旅游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将外语与旅游服务技能相结合的旅游业复合型人才。但当前掌握中医药知识、外语导游服务技能及拥有外语导游证的人才严重缺乏,难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四)中医药旅游制度管理不完善

目前,中医药健康旅游业作为产业融合新业态,其产业边界相对模糊,在产业管理、监控、引导等方面具有大的交叉性和复杂性,而具有规范性引导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当薄弱。缺乏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规划及行业服务标准,管理模式方面存在模糊不清、把关不严、缺乏创新等问题不仅影响人们对传统中医药服务的认识和评价,而且造成旅游市场更加混乱无序。

三、岭南地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一)中医药+乡村旅游模式

岭南地区中医药+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与中医药资源紧密结合,将中草药种植园开辟成旅游景点,发展休闲乡村旅游,实现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一体化。对农民加以引导,让农民参与到中医药健康旅游业的生产服务体系中,并从中获取相关的利益。

近年来,玉林市着力打造以“五彩玉林,都市田园”为口号的乡村旅游取得成效。在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16年度四星级(含)以上名单中,玉林市7家乡村旅游区和5家农家乐上榜。同时玉林素有“南方药都”的美誉,中药材原材料丰富,市场交易活跃,是岭南特色中药材主产地。那么玉林可以开发中医药旅游产品,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部分。一方面,发展区域特色中药材种植带,将中草药种植园开辟成旅游景点,将其纳入到乡村旅游线路规划中。另一方面,建设乡村旅游景区时,完善中医药相关服务、人员及设施设备。对景区人员加强服务意识和素质的培训,聘请当地有经验的农民管理中药材种植园并投入建设中医药相关设施设备。

(二)中医药+养生旅游模式

岭南地区中医药+养生旅游模式将中医药与“养生旅游”“绿色、健康”等养生旅游要素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

对巴马、云浮的传统养生保健技术(如针刺、艾灸、香薰、推拿、拔罐、足底按摩、采耳、药寓药膳、药物外敷以及传统医疗体育如太极拳、太极剑等)整理挖掘与创新,形成养生药膳、中医药加工参观体验、中医药疗养服务等产品。再用中医药与养生旅游结合为主要旅游品牌,加大中医药旅游文化的宣传力度,开展中医药旅游的科普宣传,提高中医药的影响力,使群众更加了解中医相信中医热爱中医,从而了解中医药旅游这一新的概念,推进中医药养生产业的发展。

(三)中医药+文化旅游模式

岭南地区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是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进行有机融合,以提供中医药文化传播及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为主题的创意旅游新业态及其产业链条。将中医药与现代化的旅游服务和设施与地方古朴居民、民风、民俗文化等紧密结合,并对名人中医药相关的文化内涵传承发扬,形成地方独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的同时对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有效的保护。

如惠州有中医药文化养生名人葛洪鲍姑夫妇和坡等,在中药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重点要围绕着这些历史名人的中医药理念展开,打造惠州独具恃色的中医药人文旅游资源。打破传统的结构单一的旅游产品体系,把惠州已成型的中医药文化旅游景区,未成形的打造成型,将其连片成块。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中医药;旅游;保健;医疗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005-02

近年来,随着中医热潮的兴起,中医药旅游也随之迅速发展。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产业,中医药旅游结合了医疗旅游和保健旅游的特点,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在人们逐渐注重养生保健并追求新颖旅游方式的今天,医疗旅游充满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中医的辨证论治、中药的简便验廉和针灸推拿的神奇疗效都成为中医药旅游独具吸引力的原因。笔者现从中医药旅游的背景、意义、现状三方面入手,对我国中医药旅游现状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中医药旅游的背景

当今社会崇尚天然药物、绿色自然疗法的潮流在全球兴起,因此,中医药旅游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5万余家,中草药贸易超过200亿美元[1]。中医药文化正不断兴起,中医医疗、教育、商业等多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医药已成为世界瞩目的学科,这为中医药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987-2005年,我国已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4700余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人员;世界卫生组织在亚洲设立的15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在中国[2]。

2 中医药旅游的意义

2.1 推动中医文化传播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也在不断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中国学习中医知识,品味中医文化,体验中药、针灸和推拿的神奇,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2.2 推动经济发展

中医药旅游是在现代兴起的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和依托的生态旅游项目,依赖于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多领域性的特点。在中医诊治、中药采购等中医药旅游过程中,能够吸引各地游客,并由此带动经济的发展。

2.3 扩大就业范围

在中医药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诊治、中药种植、旅游管理和商业推销等一系列职业将增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为多学科人才就业提供岗位和方向,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困难的现状。

2.4 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旅游本身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其模式和体系的建立过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思路。同时,中医药旅游相比传统旅游形式更为新颖独特,内容也更为丰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其开发前景具有深远意义。

3 中医药旅游的现状

3.1 优势特色

3.1.1 天然资源丰富 我国不同地域的日照、气温、水土有很大差异,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目前拥有高等植物34792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3]。同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医学经验的不断总结和炮制方法的更新,数以千计的中药材逐渐形成。1995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药用资源共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且用量较大的品种大都能人工栽培[4]。丰富的资源为中医药旅游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3.1.2 旅游形式独特 中医药旅游最具吸引力的优势之一在于其独特的旅游形式。目前,我国中医药旅游主要有参观、体验、购物、会议等形式。其中,参观包括各地著名中医院、中草药种植基地、中医药博物馆、知名中药厂家和店铺,各地举办的中医药会展等;体验包括品尝药膳、药饮和药酒,参加中医保健知识讲座,学习中医基础文化知识、健身操,尝试按摩、中医浴足、美容及减肥等;购物包括在旅游过程中购买道地药材、特色中药饮片、特制中成药等;会议包括各类中医药国际会议以及各项大型中医药文化活动等[5]。其形式多样,富含中医特色,能够引起国内外游客的旅游兴趣。

3.1.3 文化内涵深厚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历史上的许多著名医家针对带有地域性特点的患者施以独特的治疗手段,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并总结出各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以及蒙医、藏医等民族医学。这种学术上的多样性无疑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传统医学爱好者。另外,由于地域、气候、水土的因素,不同产地的中药往往在功效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故而历代医家都提倡道地药材的使用,如东北人参、宁夏枸杞子、云南三七、广东陈皮和砂仁等都为世人熟知。道地药材不仅具有更强的药效,同时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奇故事等。这种医学流派和道地药材的地域性为中医药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2 存在的问题

3.2.1 体制有待改善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导致在实施和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如由于中医药文化特异性引起的问题难以设定统一的管理模式,医疗和保健之间的严格界限也对中医药旅游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国内和国外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中医药使用的地域特点对异地游客产生的误解和困扰也难以及时妥当地解决,许多国家尚未将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而限制了使用等。

3.2.2 经营规模较小 各中医药旅游点普遍是小规模经营,硬件设施、服务理念和质量难以满足中医药旅游的高速发展,不利于长期发展和品牌形成;且小规模个体化旅游点不具备更深层次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能力,对中医药旅游的统一规划管理也形成了障碍。

3.2.3 人才匮乏 能够同时具有中医药和旅游管理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难以创新发展和规范管理。专业技术水平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抑制了中医药旅游的发展。

4 对策

4.1 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相关政府部门应提高对中医药旅游的重视程度,从政策、资金和人才方面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加快中医药旅游的发展步伐。通过加大对中医药旅游优势作用的宣传,推广中医文化,挖掘潜在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进来。

4.2 统筹发展,规范体制

目前中医药旅游开发还处于简单的个体化经营和原生态为主的状态,未来长远的发展须统筹规划,重视引进相关人才,设计规划方案,开发旅游资源,提高中医药旅游的吸引力,最终确立合理的发展模式。

4.3 结合资源,拓宽形式

中医药旅游独特的形式能够吸引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但仍然需要在现今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性资源,在不同地区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形式。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取得长远和持久的发展。

5 结语

中医药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项目,国内目前尚处在初级阶段,未来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议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引进相应人才,吸收社会资金加入,大胆探索旅游形式,使中医药旅游产业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登波.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中医养生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80-81.

[2] 李泽庚,段志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可持续发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R].2011:44.

篇10

关键词:中医;哲学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1.011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

Wang Songjun

(Institute of Health Service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of Chinese PLA, Beijing 10085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ome releva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which includes whether the Concept of TCM can be Translated in modern manner, whether Physical Ontology can be replaced by Relation Realism, whether the TCM theory can be reconstructed by systemic science or interpreted by complicated systemic science, whether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can serve as straws for TCM, whether Molecular TCM and Pharmacology can save it, what is the real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of TCM and Pharmacology and which is the way for TCM study. It is sugges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s still unclear and merits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 TCM; philosophy

中医科学性争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中医的科学规律,更是为了遵循科学规律发展中医。

1 中医的“观念”是否能够被现代“转译”

其一是中医的“整体观念”能被现代“转译”吗?整体地考察人的生命与疾病,无疑也是一种可取的认识方法。就像以信息论的方法来认识某个事物一样,同样可以忽略事物的结构性质,而仅以信息的产生、传播、存储、加工、分发、接收、应用、反馈等等环节为主要认识指针,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去认识事物,都必须以他人能够理解和接收的方式来加以阐释,并得到认同,才能成为共识。也就是说,科学的知识特征,可能具有独特性;但是,科学的认识特征,不应具有孤立和排他性。无论对于现代科学,还是对待中医而言,现代科学知识的丰富程度都毫无疑问地远远超过古代,以现代通用的科学语言将中医阐释为可为科学共同体理

和接受的概念、原理,为什么如此困难。到底是中医自身的问题,还是这个“转译”过程的问题,还是根本就不能实现“转译”?

其二是中医的“自然观念”能被现代“转译”吗?中医强调宇宙万物的共性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强调认识人的生命与疾病时需要联系天文和地文,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尽管相互联系的哲学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其比附方式和语言,是非常牵强附会的。而现代有些“中医”,还在为证明这种比附的“正确性”而辩护,则是极为荒唐的。如果我们对经典甚至已经失去考究的态度、怀疑的精神和批判的勇气,而将经典教条化,成为本本主义者、唯古唯经者,那么中医也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其三是中医的“实用观念”能被现代“转译”吗?中医的丰富临证经验和大量医药实践,之所以没有成为集理论、方法、技术于一身,融基础、应用、标准于一体的学问,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关,也与近代中国的科学落后有关,更与中医接受近代和现代科学的程度有关。中医确怀“究天人之际”的思想,但“通今之变”严重不足。 其四是中医的“直觉观念”是中医学这座“大厦”在地基上的严重缺陷。只有当中医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五行”、“八纲”、“三焦”、“四诊”能够被现代科学所阐明并被证明科学理性,中医才能真正地科学化,也才能现代化和国际化[1]。

2 “关系实在论”是否能够替代“实体本体论”

有中医学者从哲学基础和物质科学的层次,深入探讨了物质的“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以“关系实在论”代替“实体本体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暗示了“关系实在论”是对中医“关系”理论的哲学理论支持。这个问题既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值得认真研究。

其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影响我们认识中医的中心或“焦点”是应该放在“实体”还是“关系”,甚至决定中医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重心”。其复杂性在于上述论述中有不少问题还没有理清。一是,“以现代科学、数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关系实在论”与中国古代形成的中医的所谓“关系”理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既不同质,也不同类,也就是说,从逻辑学上讲,既不可比较,也不可类比。现代的所谓“关系实在论”是能够通过科学哲学的语言使人明白的“关系论”。而中医理论的“关系论”则是不能够通过现代科学哲学的语言使人明白的“关系论”。二是,“关系实在论”强调“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发生变化,肯定“关系实在”的同时并不否认所有“关系”都是物质的属性,也就是说,并非因为重视“关系”而忽视“实体”,相反,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能够认识实体的应该、也必然是首先认识实体,而只有当不能认识实体或者实体模糊时,才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去“认识”这种存在的“关系”,从而推论可能潜在存在的物质。三是,作者将“系统中心论是系统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作为“科学研究的重心从实体转向关系”的一条重要论据,值得商榷。因为科学系统论在强调“系统”的关系观念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系统的结构,即所谓“部分”。科学系统论强调,必须至少从系统特征、系统结构、系统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系统环境、系统演化等方面去认识系统,才能算是“系统”地认识。因此,第四,“以关系为立足点,破实体本体论,贯彻非实体主义,的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到了东方”的立论不能成立。“关系实在论”并非出于东方,其“以现代科学、数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础”也完全不同于东方思想,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回归”。

现代所谓的“关系实在论”对于我们认识中医,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可借鉴的思想方法;“关系实在论”可以作为“实体本体论”的认识论层面上的重要补充,但绝不是取代。就像认识西瓜可以直接认识和解剖认识,而没有必要从种子、土壤、气候、水分等去推想、猜测,但是目前认识宇宙爆炸却只能根据有限的科学观察和“关系”去推测一样。不可能离开“实体”去表述“关系”。“实体本体论”与“关系实在论”并不矛盾,而且必须共存、互为补充。

那种所谓的“西医就是将人看成机器”的认识,与将江湖骗子看成中医代表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同样可怕的偏见。现代医学从来也没有将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器官、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细胞、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功能大分子、不同的电解质和元素等,看成是毫不相干的孤立存在,即使在其发展过程中,现代医学也一直坦然承认认识的局限性,并不否认相互联系以及潜在联系的可能,从不认为探索已经到头,而是一直在进行不懈的探索。

3 能否以系统科学重构中医理论

不少知名学者提出用系统科学思想重构中医理论体系的设想。未来构建的所谓中医系统论体系很可能是,中医概念意义上的心、肝、脾、肺、肾等“藏象”似乎是系统的模糊结构,相生相克似乎是系统的结构功能关系,风、寒、暑、湿、燥、火等似乎是系统的环境影响因素,卫、气、营、血等似乎是系统的层次,天时明晦、七情六欲等似乎是系统的状态,如此等等。

但是,在哲学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即系统科学所谓的“系统结构”是否也还包括所谓还原论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概念呢?如果是,那么“系统结构”仍然难以描述清晰,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也就描述不清楚,所谓系统论也仍然无法系统地论,也就不是系统论。看来,要真正从理论上构建起完善的、经得起推敲的中医学系统论体系,可能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研究探索,包括其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结构与功能关系、系统特征、系统环境、系统演化等。

4 能否用复杂系统科学解释中医理论

朱清时院士于2006年11月提出“复杂系统科学与中医学可以交汇”,“可以运用复杂系统科学和耗散结构理论证明中医不仅是科学,而且其治病的有效性也是必然的”。朱先生对“五行”的比附和解释都是极为牵强的猜测。

朱先生点准了中医存废之争的穴位,即中医以其固有的中医理论体系去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其前提就是已经默认了五行学说的正确性。而中医存废之争的关键恰恰是作为中医理论基础的五行学说自身是否有科学依据的问题。先生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的四个条件或五个要素可以理解,但中医的五行说为什么是五行,不是六行?有形部分为什么就单是金、木、水、土,没有石?无形部分为什么偏是火,不是气?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出现频度和地位恐怕都远超过火,难道气不重要?朱先生的这种论证,与他上面所批评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明其科学性”所犯错误相同,即以承认五行学说为前提,而不是论证为什么有五行学说。因此,朱先生所论证的命题仍然是一个假命题。至于称“五个要素”与“五行说”和“五个器官”(应是“五脏”)的对应“这是科学的必然”,更是值得慎重考虑,似乎太过轻率。人体符合耗散结构的系统特征和复杂性的系统特征,并不等于“五脏”、“五行”和耗散系统“五要素”的类比正确,更不能说明“这是科学的必然”。将或然说成必然,不是科学精神所提倡的。

虽然用耗散结构理论和复杂系统科学来论证中医理论的思想方法可能可行,也可能有效,既有助于我们用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中医,并有可能因此而清晰并巩固中医理论基础,为中医的现代化指出了一条值得认真探索的途径,但是,定论还为时过早。

5 中医药的救命稻草是否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自1999年3月在北京召开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研讨会以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确实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基因-表达产物-疾病之间的线性相关研究,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复杂相关性研究的方法论的进步。中医药研究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技术等之间的结合也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热点领域。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这样的相结合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否还符合我们对中医药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初衷,是否有助于中医药理论或其科学性的证实,是否有助于中医药科学理论的丰富,是否有助于中医所谓的“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真正的中药组方”的确证?还是在此结合中,中医药只是配角,仅仅起到提供一个最初的线索、一个初步的可能、一个大致范围,而后来的研究指针、观察指标、研究结果、结果阐释、研究结论、结论应用、应用成果、产品方式、理论丰富等等,均与中医药无关,充其量是“受中国传统中医药的某经典验方的启示,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等研究,精取其中若干种有效成分,研制成功治疗何病的新药,取得如何的经济效益,甚至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等等”。实际上,这样的新药已经不是中医意义的中药,也不能说明相关中医临证理论。至于相关的中医理论是否正确,相关的辨证施治是否合理,相关的处方组合是否科学等等事关中医的理论是否科学的若干重要问题,均无人关心,也无人回答,充其量“对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也还只是“验药”。如果如此,这还叫不叫中医药现代化?还能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研究的方向?

当然,对于从事新药研发的药学家和找药人而言,从中医药传统医学宝库中寻求灵感以发现新药,这种药学科学研究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应该积极鼓励的。但是对于以发展中医药为历史使命的中医药仁人而言,则思考问题的角度并不能如此。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医学与基因组学相结合”这样一个结合点和出发点,我们也还需要以中医药自身发展为使命来定好期望目标,以期结果与初衷的一致。

中医与中药的确可以分而研之。事实上,中药学应该也可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必遥遥无期地等待中医得到科学化的实证后再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但是,不能因此认为,这样的中药学研究就代表了中医药现代化,更不能说这就代表了中医的现代化。

当然我们采取“首先实证中医药的实践效果,然后再逐步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这样的策略也是完全可以的。中医药的实践效果对于实证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而言确是必要条件,问题是中医药的实践效果能否成为反推中医药理论科学性的充分的逻辑需求?显然是不能的,因为效果良好并不是证明方法正确、理论科学的充分逻辑。那么,如何才能“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呢?到底什么才是“中医药现代化”呢?是我们阐明了中医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机制,即为中医药现代化,还是证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才算是中医药现代化呢?也就是说,我们中医药所面临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到底是,在中医药的支流上去寻找其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交汇点,以“证明”中医药某些实践效果的科学性;还是要从中医药的根本、起源、主流上去证明其科学性呢?

6 “分子中医药学”能否救中医

仔细推敲“中药作用的分子网络调节理论”,存在太多疑问。根据已有中药药理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中药的药效物质是有效分子组合”,“疾病和证候是分子网络紊乱的结果和表现”,“中药治疗疾病和病证的作用机制是分子网络调节”,即该研究的所谓三大支柱性的理论基础并不玄乎。问题不在于这三点能否成立,而在于按照此技术路线和方法设想,能否真正揭示出哪些是有效分子组合?哪些则是无效分子?分子网络到底是如何紊乱?紊乱成什么样了?应该如何调节?而中药的所谓有效分子组合又是如何调节的?这样的调节是不是就是最佳调节?如何证明它就是最佳调节?……这样一项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即使我们能够弄清并证明某复方的有效分子组合,也能够证明其所谓有效分子组合确实能够起到所谓的网络调节作用,我们又如何能够说明这些有效分子所发挥的调节作用就是并且都是治疗所需要和期望的?有什么样的调节是根本没有必要的?还有什么样的调节是必须的而又是有效组合所不具备的?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这些,那么研究结果除了能够证明某中药复方确实存在一组分子,它们有些在体内发挥了作用,其中有一些是有治疗作用的有效分子,它们在调节机体紊乱状态中发挥了作用之外,对于此方是否科学,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是否是临证辨证的医理问题?即研究者所期望的所谓“以药带医”,似乎并无太大帮助。

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阐明了多个分子针对一个靶点,以及一个分子针对多个靶点的现象存在,因此,“分子网络调节的理论体系”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新内涵。分子网络调节水平的药物,主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阐明分子水平的生命科学机制。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其思想和理论的科学性得以证明,而非“分子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是中医学一切分支、演化和派生学科存在的前提,离开中医理论科学性的所有分支学科都是无本之末和空中楼阁。

7 到底什么才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医药的“国际化”与中医药“现代化”,在时间轴上是同步的,只是在空间轴上有不同。中医药的现代化更加强调首先解决科学性问题,而中医药的国际化则更加看重经济性问题。当然,中医药的国际化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因此,在中医药现代化的辩证中,更多的是定性的问题,而在中医药国际化的辩证中,更多地需要定量的说明。中医药的现代化是基础、是前提,必须首先解决现代化问题,然后才能真正地走向国际化,否则仍然不是真正的国际化,而是被国际边缘化、另类化。

中医药国际化涉及的问题不仅是产业规模和邻国挑战。何谓“国际化”,是国际市场货架上拥有中药即视为国际化,还是中药出口比例达到多少才为国际化?是仅仅中药能够国际化,还是中医科学必须国际化?还是不管你属于中医药的哪个行当,谁能“国际”谁就“国际”?到底是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中医药消费者国际化,还是中药标准国际化,中药产品国际市场化?还是不管是啥,走出国门就都是国际化?

对于日本等国的研究而言,“中药”产品是大事,它关系到市场和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中国而言,“中药”产品是大事,“中医”是更大的事,它关系到传统、文化、情感,并影响科学、社会、政治。

中药毒性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对于中药毒性,既不应该是因噎废食的全否定,也不应该是我行我素的无所谓。从普遍意义上讲,需要加强中药的毒理研究,阐明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及其应用控制;需要将有关毒性中药的知识充实到中医院校教育和中医师继续教育中去,以提高中医临证处方的安全性;需要将中药毒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中国药典中去,使其成为一种对中医临证处方的法律约束;需要加强中成药的毒副作用的毒理学研究和质量稳定性控制和标准化控制,以提高市场中成药商品的安全性;需要加强中药和中成药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以中止更大范围的伤害事件发生;需要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素养,正确规范用药。

“中药基因组计划”是新药研发的一条现代化的可行途径。但是,它是不是“中药”现代化的“转折点”、“里程碑”、“革命”和“重大战略措施”,都还很值得商榷。“中药现代化”的定义还很值得商榷,就连这一提法目前也仍然还存在许多争议。首先,必须明确,虽然中药也有单味药治病,但它有别于植化单体药。其次,中药是指基于中医理论临证基础上的方药,而不是指中国的药。再次,中药的现代化,也不仅是几个经典验方的现代化。因此,中药现代化必须建立在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基础之上,如果中医的临证理论都不能成立,中药的现代化也就不是中医的中药现代化。也就是说,真正的中药现代化,必须首先是作为其基础的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当然,中医理论的现代化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在此之前,中药也并非只能坐等,可以、也完全应该、甚至必须尝试开辟新的道路,但是,那只可以称之为基于中药材的新药研发,而不是中药现代化。

“本草物质组计划”可以从现代生物学的组学角度去研究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与治病的物质基础,无疑是以现代方法证明中药方剂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我是完全赞成的,但也许正是传统中医药者所反对的。如果这一重大科学计划的研究结果能够证明某些方剂是符合现代科学的也还罢了,传统中医药坚持者肯定会欢迎并以此证明自己的一套中医科学如何有理有据。但是,如果证明某些方剂含有大量相反作用的成分,甚至毒性药物成分,我们又当如何?你可以将其中的有效物质成分做成符合现代科学技术规范的药物,叫一个新的名字,成为一个新药,甚至打入国际市场,为国家的所谓新药研发的原始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做出贡献,难道你还能否定中医药方剂不成?你是能改造中医药经典的“六味地黄”,还是能改造“附桂八味”?那是经典,那是不容染指改造、甚至口头批评的。“我中医药是按中医的一套科学理论辨证施治的,你凭什么用你那所谓的科学来验证或者改造我?”既然如此,那“本草物质组计划”庞大的工程对于中医理论的作用就需要认真思考了。虽然“本草物质组计划”高举中医药理论大旗,但其中并没有一句真正涉及中医理论。

从中医药传统经典方剂中去寻找“新药”的思路,是找药人的一条可选的正确道路,但并不是中医药科学的出路。虽然中药可以离开中医而独立存在,那样的中药也仍然是“中药”,但已不再是“中医的药”,而是“中国的药”。

中药现代化研究,“本草物质组计划”是一种选择。中医药现代化何往?“本草物质组计划”并非答案。中医药同仁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2008年1月颁布实施的《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出台的目的是从政策层面给民族医药的药品研制在现行药品严格监管的法制体系上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使民族医药的药品研制在国家监管体系内合法化,从而保护和鼓励民族医药发展。该补充规定特别强调了“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主治为症候”、“疑难病症”等,坦然承认了民族医药区别于现代科学技术范畴下医药研发的自身特殊性,重点鼓励民族医药在疑难杂症和尚无有效现代医药治疗手段的疾病防治方面进行探索,提示了所给出的政策“方便”缺口的有限性。该补充规定并没有、也不能就其政策的科学性做出说明,也无法得到国际医药界的认同,也就是说,无助于其科学性和国际化进程。

8 中医科学研究何去何从

既然中医不能孤立于现代科学的“道”之外孤芳自赏,那么,中医和现代医学如何才能沟通并走向融合?必须寻找到能够考量其理论、方法、技术、实践、效果等的共同准则,而这个共同准则的基础恰恰只能是科学观。

中医存废之争,实为中医是不是科学之争。要回答中医是不是科学,必须首先回答科学是什么?什么才是科学?要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必须重新检视科学观。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观,对于中医而言,还很难以说清是福是祸。中医是医药卫生资源获取的自由竞争中的弱者,但同时也是行政保护转化资源的享有者。

中医药体系是含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混和体,其中有科学成分,有文化成分,也不必讳言有迷信成分。中医药体系的这种多元性,也必然地决定了其走向多向化,即一支走向科学,一支走向文化,而迷信则自生自灭。

与其将中医药作为一个大包裹,说文化不全文化,说科学不全科学,说迷信不全迷信,说不清、道不明,倒不如将这个巨大的“混和体”进行分离、萃取,将科学的成分划归科学,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将其科学化、现代化,甚至于国际化,不断发展、发扬、光大;将文化的成分划归文化,并且系统化,加以继承;将迷信的成分,作为一种曾经的对人类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影响巨大的历史存在,以文化遗产的形式加以保护,成为记忆。这也许才是中医药的最后归宿,也是我们对于中医药的带有强烈民族感情和现代科学精神的理性选择。但是,更多的担心是,这种看似理性的想法会不会因此而解构了中医特有的所谓整体性和文化特性。

中医药现代化应该是让现代人能够理解中医药,让现代人能够认同中医药,让现代人能够接受中医药。那么,如何才能让现代人能够理解、认同、接受中医药呢?首先,要面向现代人,用现代人能够听懂、看懂、理解的语汇来诠释中医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其次,要面向而不是回避现代科学技术,证明中医药的科学性特征。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证明,任何医药都不仅具有科学特征,还同时具有文化特征。但是,任何医学形式,仅有文化特征是不够的,也是不可能被认同和接受的,必须同时具有科学特征。

目前的中医药现代化口号很响,决心很大,热情很高,行动很乱。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目的、使命、任务、方向、目标、重点、课题、途径、手段、技术、工具、成果、应用、效益、科学价值、人文精神、哲学贡献到底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成果才算得上是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国家应该鼓励、支持、奖励、导向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和成果?如此等等,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9 中医发展的道路仍需继续求索

中医的发展面临着两难。一方面是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本体,才不致在发展中迷失自己,才能保证中医体系不被解构。另一方面是在中医理论本体的科学性未能达成共识之前,中医的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还得继续,中药的发展也不能停步。而这些不同方向的突破,事实上已经证明,它们并没有、也不可能将中医现代研究的方向,导向中医理论体系本体的科学性研究。而中医学发展最艰巨的任务恰恰就是中医理论本体的科学性问题。以振兴中医、弘扬中医为己任的广大中医药仁人志士,是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从中医药“宝库”中拿来一件宝贝而沾沾自喜的。也就是说,尽管受中医经典验方的启示可以从组方的若干种成分中提取出有限的几种有效成分研制成治疗药物,甚至“走向世界”,但是,像这样的“中药”并非中医理论意义上的中药,这样的研究也无助于中医理论本体科学性的证明,这样的发展还不是中医的发展。

中医的发展必须开放。中医的整体性不应该拒绝现代医学的还原性,中医的模糊性不应该拒绝现代医学的清晰性,中医的主观经验不应该拒绝现代医学的客观理据。开放就是从不拒绝到接纳、吸收,再到融合。中医的病机、病理、病因、药理等现代研究,都还有相当艰巨的任务。无论是现代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还是现代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基因组学,都可以为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发展所用。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处理好“坚持中医理论的本体性”与“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又要不背弃中医理论的思想方法。这也恰恰是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所在。

现代医学应该、也需要给包括中医在内的所有传统医学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本着科学的精神,向着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共同目标,循着科学的道路,继续在探索中发展。

中医的科学发展,还需要继续求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