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议

篇1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已成共识,而且成为法律。1834年,希腊有了第一部保护古迹的法律。这是国际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国家立法。1840年,法国公布了首批保护建筑567栋,1887年通过了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规定了保护文物建筑是公共事业,政府应该干预。俄罗斯圣彼得堡法律规定,涅瓦大街的建筑不准拆。尽管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但外观不许作一丝一毫改变。20世纪60-70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和建议,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方法,协调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的主要文件有《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1964年5月,简称《威尼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年11月,简称《内罗毕建议》)、《保护历史城镇和地区的国际》(1987年10月,简称《华盛顿》)、《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1984年)。

《威尼斯》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连同《奈良文件》阐述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1)真实性原则。要保存历史遗留的原物,修复要以历史真实性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对遗址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2)可识别的原则。修补要整体和谐又要有所区别,不可以假乱真。(3)要保护文物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它们都保存着历史的痕迹,保存了历史的信息。(4)完整性原则。连同环境一体保护,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它所处的环境,除非有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得迁移。

《内罗毕建议》和《华盛顿》是针对历史地段保护的,它们的制定有其历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时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要大规模地建设住宅,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拓宽马路,盖起新楼房。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建筑改善了,历史环境却被破坏了,城镇的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留城镇的历史记忆,保持城镇历史的连续性。在历史街区内,单看这里的每栋建筑,其价值可能尚不足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但它们加在一起形成的整体面貌却能反映出城镇历史风貌的特点,从而使价值得到了升华,所以有保护的必要。

1987年通过的《华盛顿》总结了各国的作法与经验,归纳了保护历史地段共同性的问题。文件列举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内容:(1)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2)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3)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4)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5)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从这些内容看,历史地段保护更关心的是外部的环境,强调保护延续这里人的生活。所以,关于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文件强调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要精心建设和改善地段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要控制汽车交通,在城市中拓宽汽车干道时,不得穿越历史地段;要有计划的建设停车场,并注意不得破坏历史建筑和其周边环境;在历史地段安排新建筑的功能要符合传统的特色,不否定建造现代建筑,但新的建筑在布局、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要与传统特色相协调。

篇2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城市,进行了十余次专题讲座及交流,特别是通过对具有典型特色的海德堡、威玛、波茨坦、巴黎、富尔达等城市的重点考察和学习,使我们对欧洲古城保护工作的发展历史及工作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使我们亲身感受到欧洲各国对古城保护工作的重视及工作展开的深入细致。现将此次培训考察所获知识及感受体会作一简要整理,从而对我们今后所进行的城市规划、古城保护、城市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古城保护工作的历史及发展变化

1.近代文物保护及修复工作

欧洲的古城保护工作普遍开始于19世纪初,当时的所谓保护工作主要是对旧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人们理论上追求"修旧如旧",追求"风格复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为追求纯粹的形式统一而随自己的主观意愿将破旧的建筑进行整修,成为一种对旧建筑的改造。当时对许多中世纪的教堂进行了这种类似"破坏"的改建。

到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人们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认识和实践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开始认识到对古迹的主要工作应是保护、加固而不是修复工作,任何对古迹文物进行的建设都应以考古的证据为依据,而新添的部分必须与原迹有所区别。

例如在德国,通过模仿古代风格样式来完成古建或使其"完美"的做法一直从19世纪初延续到20世纪,在当时的德国文物工作者看来,这才是风格"纯正"的修复方式。但在1900年前后,有人提议要修复建于1556~1563年的海德堡城堡内的奥特·享利希宫,而反对派认为用当代技术模仿古代风格的任何做法总会露出破绽,对古建筑只能稍事修理或干脆保持现状。反对派的最终胜利标志着保护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2.现代古城保护工作

现代古城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确立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是伴随着一系列国际法规公约的产生而展开和深入的。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的《雅典》最早提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段的保护问题。它指出,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同时指出①应保护真能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者;②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③在所有可能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筑区,并使交通不增加拥挤,亦不公文写作首选网站--公文网使妨碍城市有机的新发展。同时对在古建筑附近的贫民窟,如作有计划的清除后,既可改善附近住宅区的生活环境,并保护该地区居民的健康。

二次大战后,针对战后重建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下,先后成立了国际文物工作者理事会(简称ICOM)及保护和修复文物国际研究中心(简称ICCROM)。

1964年ICOM在威尼斯召开会议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著名的《威尼斯》提出以下一些重要概念,使古迹保护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促成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城市历史建筑和遗产保护的国际潮流的出现。

①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还适用于随时光的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

②古迹的保护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日常维护,保护与修复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为社会公用之目的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的保护。

③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

④修复过程是高度专业性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和历史价值,应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

⑤各个时代为一古迹之建筑物所做的正当贡献必须予以尊重,修复的目的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预先就要禁止任何的重建。

197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于1976年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遗产资金会",力求把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工作国际化。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第十九次大会上正式提出保护城市的历史地段的问题,并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针对历史地区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当代建设中遭受破坏的现状提出了以下一系列的保护建议。

①首先特别强调历史地区的重要概念:"历史和建筑(包括本地的)地区"系指包含考古和古生物遗址的任何建筑群、构筑物和空旷地,它们构成城乡环境中的人类居住地,从考古、建筑、史前史、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其凝聚力和价值已得到认可。在这些性质各异的地区中,可特别划分为以下各类: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

②历史地区及其环境应被视为不可替代的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国家和公民应把保护该遗产并使之与我们时代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作为自己的义务。

③每一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从整体上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其协调及特性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联合,这些组成部分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及周围环境。

④历史地区及其周围环境应得到积极的保护,使之免受各种损坏。

⑤在建筑物规模、密度大量增加的现代城市化情况下,建筑师及规划者应谨慎从事,以确保古迹和历史区的景色不致遭到破坏,并确保历史地区与当代生活和谐一致。

⑥在单一化的今天,保护历史地区对维护和发展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作出突出贡献,也有助于从建筑上丰富世界文化遗产。

《内罗毕建议》还从立法行政、技术、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提出具体保护措施,同时就研究、教育、信息、国际合作提出相应建议。

1977年12月,一些规划师共同签署了《马丘比丘》,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②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③在考虑再生和更新历史地区的过程中,应把优秀设计质量的当代建筑包括在内。

1979年,华沙会议推动了文物建筑的普查、立档、登记工作。

1987年10月,在国际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理事会上通过《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即《华盛顿》,它是《威尼斯》的补充,规定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目标和方法。

①应将历史城镇和历史地区的保护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并列入各级城市及地区规划。

②保护的内容应为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特征及表现这些特征的物质、精神组成部分。包括街道格局、建筑与绿地及空地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规模、风格、材料、色彩等等。

③居民的参与对保护规划的成功起着重大作用,应加以鼓励。保护规划应得到该历史地区居民的支持。

④历史城镇和地区的保护需要认真、谨慎以及系统的方法和学科。

⑤日常维护对有效地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至关重要。

⑥新的功能应与历史城镇及城区的特征相适应。为适应现代生活需要,仔细增添新的功能及改进公共设施。

随着这一系列国际法规的颁布和推广、欧洲古城保护工作稳步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和城市的文物古迹及古城保护工作均普遍走过了一个由单体保护单体及周围环境的统一保护历史地区的整体保护的发展过程,保护的内容也由仅保护宏伟的皇宫、教堂等特殊建筑发展到保护那些所有能够表现历史的进步、城市的发展的地区及建筑物、构筑物,如城市普通居住区、商业区、桥梁,以至工业区、工业厂房及仓库。总之,保护的内容在日益丰富,保护的手法普遍趋向于整体化。

三、古城保护方法

在欧洲各个国家和城市特别是那些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对其古城及文物的保护工作都极为重视,要根据各自城市的不同特点,制定各具特色的古城保护计划,确立不同的保护方法。下面仅以我们走访的几个典型城市的实例加以说明。

1.区域的保护方法

为保护古城的环境和特色,要从城市所处的更大区域范围进行分析研究,统一规划布局。

海德堡是位于法兰克福南部的内卡河边的一座古城,城市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洪荒时代,十四世纪这里曾是欧洲文化中心之一,创建有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海德堡二战时期没有遭到轰炸,现在的老城城市面貌形成于18世纪。海德堡现有15万人,其中1.6万居住在老城区,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及大学城。

当地规划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城市规划及古城保护规划,全区域性地对老城进行保护。

①与其西北部的曼海姆市一起制定《曼海姆与海德堡共同发展计划》,区域人口70万,共分为16个居民点,从工业布局、区域交通等方面疏解海德堡市的压力,减缓海德堡市的现代城市有障古城功能的扩展。

②在海德堡老城东部为森林茂密的山区,为保证老城的良好环境,规划规定在老城东部一律不得建设,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自东而来的内卡河峡谷为老城区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也保证了老城与自然的良好协调关系。

③在海德堡市本身的城市用地发展计划中将城市发展区划定在老城区的西部、即老城的下水下风位置,新的城市建设包括新的居住区及古老海德堡大学的新扩充均位于这一区域内,且城市形态为与老城垂直的南北方向,这样就保证了老城的规模及城市基本形态的保护。这实际是一种通过建设新城以保护旧城的方法。

2.城市整体的保护

对于象巴黎、海德堡这样的完整古城,即制定全城的保护计划。

巴黎是悠久的历史古城又是世界大都会,巴黎城区占地面108平方公里,人口215万,分为20个区。经调查巴黎城80%的地区均为历史保护范围,因此制定了全城性的保护规划。

①首先如海德堡一样制定了一个建设新城保护旧城的计划,即在巴黎西部建设德方斯新区,使巴黎的现代金融设施、高层建筑向那里集中,以保证旧城范围内不作高密度、大体量、大规模的开发,从总体上保护旧城。

②将巴黎全市划分为67000个地块,规划部门规定无论进行任何改造,地块的外部边界及景观不得改变,这样就保证了城市街道格局的稳定,保护了整个城市的城市格局及景观形象,突出了城市的几条景观轴线。

③对巴黎全城进行限高规划。1977年颁布的法律规定,巴黎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向城市边缘,作由低向高的锥状高度限制,其中中心区限高为12米,外部最高处为37米,使巴黎的空间尺度及城市天际线均可保持传统的形象。

④在巴黎城区的任何建设均必须符合规划意图,必须作到与古城环境的良好结合。

3.片区保护

对于那些历史遗迹丰富的古城,划出在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古迹丰富的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对维护古城的风貌、格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威玛是一座1100年历史的古城,曾经作为德国的文化中心,歌德、席勒、巴赫均在此生活过。其现状人口6万,有音乐学院和包豪斯艺术大学两座著名学府,是一个旅游城市。威玛老城古色古香,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全城共有800个文物保护点。为保护这座历史名城,除明确各古迹点范围之外,在全城划出火车站地区、中心城区、城市南部三片重点保护区,三片保护区的总面积大约占全城总面积的30%。其中,中心城区保护区的面积为90公顷。这三片划出的重点保护区充分体现着威玛的历史及城市建设特色,因此对其中的街道、建筑均要特别加以保护,任何改造重建均要以历史为依据,要与传统的形式、环境相协调。

4.主要城市特色保护

对于城市别有特色的内容加以特别重点保护,使城市特色更为突出。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是一个现代化的大港口,人口170万,全市分7个区。在其市中心区古城保护工作中,特别强调对圣米歇尔大教堂等五个大教堂尖塔所形成的城市天际线的保护,对新建建筑体量的控制成为其古城保护工作的重点。法律明确规定在市中心不得建高楼,所有建筑的高度必须低于这五座教堂的尖塔,促使从阿尔斯特湖边向南望去,耸立天空的五个教堂塔尖成为汉堡一景,也成为这一古城的一大特色。

5.对文物分等定级、重点保护

古迹的分级保护是古城保护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城市中的古迹划分等级,再根据其等级制定不同的保护政策,有利于突出保护重点,有利于古城保护及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海德堡老城虽然确立了全城保护的政策,但对其的建筑也分为三级进行保护。

①有价值的建筑:对其外墙、屋顶、结构、内部装修……均要保护。

②中等价值的:主要对其外观进行保护。

③价值较小的:可进行适当改造,但其尺度、外观、材料要与周围环境协调。

四、文物古迹保护方法

1.五种基本方法

根据威玛包豪斯大学维尔特教授的介绍,在德国文物的保护维修方法共分以下五种:

①保存现状的方法:维持古迹的原貌,主要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

②按原貌对已损坏建筑的修复与重建,即所谓修旧如旧的方法。

③为使文物保存下去并保持活力,对文物进行必要的功能改造,增加现代必须之功能的作法。如为古迹增加采暖、照明设施及消防楼梯……。

④将文物古迹搬迁至使其更易于保护或更易于展示的环境中,又可分为整体搬迁和拆零搬迁两种。

⑤复制对已损毁丧失的古迹,根据历史旧貌整栋重建的方法。

通过我们在各个城市的考察发现,近年来第①~③种方法比较常用,而第④种和第⑤种方法使用的较少,在必须使用时也往往比较谨慎。

2.文物的新旧结合

为使文物古迹适应现代生活,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就有必要对文物古迹进行必要的改造,增加新的现代功能设施;而文物古迹也只有在现代的使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有效保护,才能充分展现其永久的魅力。

贝聿明对巴黎卢浮宫的改造,使卢浮宫作为博物展览空间的功能流线更为合理,无论玻璃金字塔与古老卢浮宫的外观结合,还是玻璃金字塔所创造的明亮通透的室内大厅的实地观感都是那样完美,真正使文物古迹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展现了它的永恒魅力。

柏林国会大厦的改造是在古建筑国会大厦的中间增加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这个玻璃穹顶不仅与古建筑精美结合,而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态原理创造出巨大、舒适的会议空间、参观大厅……。

在科隆,其文物局和规划局局长为我们专门介绍了他们对一个二战时期因轰炸而遭到毁坏的古迹的改造。他们使新建的部分与旧建筑的遗迹结合在一起,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时时会看到历史留给我们的过去,在旧与新、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转换中,让人得到心灵的振憾,产生一种美感。过去的历史,现在也是历史,未来也终将成为历史。

3.文物构件的利用

利用已损毁或实在无法再继续保留的建筑的一部分,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或用于现代街道建设,使城市时刻、点滴向我们展现着历史的积淀。

在柏林革命广场旁的原民德中央委员会大楼其大门即利用的是二战时炸毁的原德国旧皇宫的大门,民族的历史隐约其中。

在科隆的一幢现代重建建筑中主要立面已采用了现代手法,而将原建筑仅存下来的一部分嵌入其中。

在布鲁塞尔,为保护传统的街道景观形象,许多现实已无法继续保存的古建筑拆毁重建时,特意将沿街立面保留下来,再与新建筑结合在一起。

五、古城保护及文物保护的推进

为推进古城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欧洲各国家各城市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政府行政手段

海德堡老城自60、70年代以来城市面貌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年轻人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纷纷离开老城,老城日益衰败。由于土地私有化及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人们无心对自身所拥有的古建进行维修。自1975年开始,政府开始启动一项旧城维修活动以恢复老城的活力,使其重新成为购物及居住的中心。其措施是由政府收购那些得不到修缮的房屋,经维修改善后再出租给个人使用。在维修过程中对老城的每一幢建筑无论新、旧皆受到保护,保护其外观形象、内部维修……,对那些实在难以保护的可拆除重建,但其尺寸、外观、材料……都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自1975年起至今,政府已完成了老城2/3部分的维修,预计再有7~8年即可全部完成。通过这样的维修,一方面保护了老城格局形象,同时带来了游客、繁荣了商业、增加了税收、吸引年轻人返回老城,使老城经济重新繁荣。

2.经济保障

古城保护工作必须有经济保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在德国,1972年议会通过的古城保护议案明确规定了古城保护的资金来源,即联邦政府、州政府、城市政府各负担文物维修资金的三分之一。这一般是指那些有重要价值又属公共财物,即由公共组织占有的文物。而对那些由私人或企业占有的文物,各城市政府则主要采用各种税收调节的方式来推动文物古迹的维修。如波斯坦市文物的拥有者可得到减免税收(个人所得税、地皮税)的优惠,必要时(极少)政府可给占有者进行文物维修的费用,德国文物保护资金会也可供人们申请资助。

在巴黎,政府为文物占有者维修提供优惠代款,提供临时周转用房,同时成立咨询机构帮助提供免费的设计咨询,以帮助政府实现其保护和规划的意图。

3.公众参与

在《华盛顿》中明确了历史城镇、历史地区保护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欧洲国家各城市普遍重视古城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中市民力量的作用,往往通过积极主动、深入细致的工作,将政府对古城文物的保护意图、工作计划、保护方法等宣传到市民中,促使市民主动工作与政府共同实现古城保护的目标。

德国波斯坦是位于柏林西南、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城,城市人口14万。它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及文化中心,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城市的文物管理部门即通过以下一系列手段将其城市古迹保护意图宣传至市民当中,促使市民主动参与工作。

①文物部门印制波斯坦文物保护名录,上列全市所有的2万多处文物,每隔几年更新一次,并向每位市民免费发放。

②文物部门印制介绍文物申请工作程序、文物修缮公司、文物保护法、文物单位减免税收知识……的小册子,免费向每一位文物拥有者发放。

③文物部门向文物拥有者免费发放介绍如何对文物进行细部维修(如窗、门的作法,墙面作法、屋顶作法)的小册子,宣传文物维修方法。

这样市民就可以主动按照政府的宣传积极参与到城市的古迹保护工作之中。

4.人才培养

古城保护、文物保护、维修工作的深入展开,必然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在德国,这种人才的培养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首先是学校教育。在包豪斯大学的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中有专门的文物评价课程、文物保护课程等,学生在学校既可学习文物历史发展情况、文物现存的形式与结构、如何评价文物,又可学习各种文物维修方法。

其次是专业培训。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专业的职业培训是其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德国共有四个专门进行古建维修、古迹保护方面技术培训的场所。其中位于黑森州富尔达的州文物保护委员会所办的培训学校即是其中著名的一个。凡建筑师工作三年后可来此进行专门的古建修复培训,培训结束通过考试,即可得到工商局承认的资格证书,证明此人有对古建筑进行修建的资格。在这里学生们可系统地学到木工制作、石膏拉模、雕塑、绘画等传统工艺,学习传统材料的运用手法,学习损毁的古建修复方法等。没有经过这种正统的专业培训的人是不能进行古迹维修的,这就保证了古迹维修工作的基本质量。

六、几点感受和体会

1.在欧洲,古城保护、古迹保护修复工作经过一百多年来的逐步发展,已形成一个从法律、行政、经济、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成系统、成体系的工作,工作的细致与深入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努力学习。

2.文物古迹只有融入现代的生活,使其得到现代的利用才能焕发其活力,也才是对古迹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保护。这种利用有可能是实用型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3.文物古迹、历史地区对形成各个城市的城市特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的城市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物古迹、历史地区的作用,对建设适宜现代人生活的优美而有魅力、有特色的城市十分重要。

篇3

【关键词】遗址;遗址区;周边环境;协调 

【正文】 

大遗址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遗址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大遗址的保护已经由原来只对遗址本体的保护,扩展到了对遗址本体和遗址周边区域的综合保护;从对遗址的消极保护,改变为通过遗址展示、利用等方式实施的积极保护;立法保护的层次不断提高。但我国国内遗址保护却存在保护水平低下,立法不完备,观念落后等问题。 

一、大遗址与大遗址区的界定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转变,各国趋向于将遗址与包含遗址在内的遗址区域区别看待,并试图整体保护发展。所谓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按照《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章程》的规定,“遗址”一词应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遗址实际上是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该地方具有特殊价值,是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产物,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动性。所谓大遗址,是指那些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遗址。大遗址的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等三个基本特点。大遗址的界定仅仅指遗址本体,而不包含遗址周边区域在内。 

遗址区是一个新名词,目前尚未有明确概念或界定。遗址区名称首次正式出现是在2007年11月西安市关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方案中。该规划方案将大明宫遗址区分为三个层次:以即将建设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区,属于遗址本体部分;以周边改造区域为第二层次,包括建设控制地带在内;以北二环以外集中安置区为最外层,属于建设开发区域。也就是说西安市关于大明宫遗址区的规划实际上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遗址本体,还包括了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和一定范围的周边发展环境,这突破了我国以往对遗址保护的基本思路,将其扩展到周边区域和城市环境构建中,也给我国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现有的立法文件中,很难找到直接将遗址周边区域纳入到遗址保护规划的的范例,目前也只有极少数地方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略有提及,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将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应当纳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良渚遗址环境风貌应当进行整体保护等。 

比较而言,国外立法中关于保护区划定、保护机构设置、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等方面都有国内立法可借鉴之处。 

二、关于大遗址区保护发展的国内外立法比较 

通过划定大遗址区实施遗址保护,很多国家都逐步走上了遗址保护与周边区域保护发展同步的道路。 

(一)通过划定遗址区域的方式保护遗址本体 

《保护考古遗产的欧洲公约》第二条规定:“为保证对埋藏有考古物的堆积层和遗址的保护,每一缔约国承允采取可能的措施:1.划定并保护具有考古意义的遗址和地域”。《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保护不应只限于自然景观与遗址,而应扩展到那些全部或部分由人工形成的景观与遗址。因此,应制定特别规定确保对那些通常受威胁最大、特别是因建筑施工和土地买卖而受到威胁的某些城市中的景观和遗址进行保护。《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规定:……土地利用必须加以控制并合理开发,以便把对考古遗产的破坏减小到最低限度。考古遗产的保护政策应该构成有关土地利用、开发和计划以及文化环境和教育政策的整体组成部分。……考古保护区的划定亦构成此种政策的一部分。 

马耳他《开发规划法》规定了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其中可以包括被登录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设立保护区的原则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间及单体遗迹、建筑、遗址或景观风貌特色。 

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规定,凡属国家所有及本法实施前作出的决定、命令,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视为文物古迹区域的土地,根据本法均属文物古迹区。该地区内的任何一块土地,如经文物局核实,其内没有文物古迹或被划在经批准的文物古迹整修线区外,根据主管文化事务的部长的建议,经总理批准,可划为非文物古迹区或非文物公益区。 

可见,上述立法均认为,可以通过划定遗址保护区域的方式来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同时在该区域内围绕遗址本体保护开展一系列开发或发展措施,将其作为遗址保护发展的组成部分。2005年10月《关于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周边环境的保护西安宣言》,更是肯定性的提到,“周边环境”被认为是体现真实性的一部分并需要通过建立缓冲区加以保护,这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国际和跨学科合作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确定遗址保护区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法律条件。 

(二)保护发展机构的设置 

在保护机构的设置方面,目前国外立法主要有三类形式,即国家机关、国家成立的专门委员会及ngo(非政府组织)。其中,国家机关作为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情况比较常见;其次就是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这种机构可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国家部门,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单独由非政府组织成立的保护机构在国外实践中尚不存在,目前只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中提及,政府可在某些情况下,将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委托给当地人民或非政府组织。 

首先,以国家机关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的立法例包括但不限于: 

日本《文化财产保护法》明确,文部大臣有权决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使用,遗址等考古遗产直接归属于文化厅长官直接管理。埃及《文物保护法(83版)》明确,埃及文物局系负责管理各博物馆、文物仓库、古遗址和历史文物地区(包括偶然发现的文物考古区)的一切与文物考古有关的事务的专门机构。1975年颁布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希腊的文化部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工程部负责大型工程、城市规划与建设。 

其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立法例有(包括但不限于): 

智利1970年1月27日第17288号法律规定,国家纪念物是指地产、废墟、建筑物及其他具有历史、艺术特征的物品……。国家应妥善保管这些物品。这些纪念物的保护和保养应根据本法的规定通过国家纪念物委员会进行。 

西班牙历史遗产法规定,历史遗产委员会应促进有关西班牙历史遗产的具体计划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国家历史遗产委员会由省长任命的各自治区的代表组成,国家有关行政当局的首长亦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同时亦是该委员会的主席。主要负责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实际上,由单一的政府部门对遗址文物进行管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扯皮,但对于需要由其他部门配合的工作,却比较难以协调。采用专门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内部可能由多个部门派人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但相互扯皮的现象却不可避免。民间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在遗产保护方面具有天生缺陷,权威性不够,因而不宜作为持久性的保护机构。另外,就保护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功能而言,各国立法及国际公约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及,但均未将其作为保护机构的核心职能。目前我国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 

(三)建设控制地带划定范围及遗址区保护和发展相协调问题 

1、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 

所谓建设控制地带,就是为保护文物安全和环境风貌,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周围,划定的必须进行建设控制的一般保护区。随着文物保护理念的更新,世界范围内通过政府规划手段划定一定区域实施建设控制,保护发展遗址等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保护相适应已成为各国的不二选择。 

《考古遗产保护与管理》第二条明确规定,采用遗址整体保护政策,划定一定范围作为考古保护区,在考古区内,各国政府应当保证区域内的环境风貌与遗址本体相适应,而不得毁坏、损坏和改变。 

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在遗址和文物古迹区内颁发进行建筑的许可证,禁止在该区域取土、沙等行为。对与该地区比邻的非居住区内3公里或由文物局划定的距离范围内的区域前款适用,以保护这些文物地区的环境。 

1992年马耳他开发规划法也规定,不允许任何会对这些遗迹或遗址的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开发。在其周围设有至少100米的外围缓冲区,该区不允许任何开发项目,该地区属于最优先保护区域。除此之外的区域内从事建设应取得当局的许可。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可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一般是基于保护遗址周边环境风貌的需要,但从各国立法来看:第一,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一般都列入政府规划中,满足规划权限要求;第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具体应根据遗址保护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第三,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并不意味着在该区域内不得从事任何建设,而是应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或法定机构的许可且该建设不破坏遗址周边环境风貌。这一点,我国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颁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第五条和第六条中均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只不过该规定并未涉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保护发展的问题。 

2、遗址区保护和发展问题 

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主要是对遗址本体的保护和对遗址本体及除本体之外的遗址区内其他区域的利用乃至发展问题。但这种保护与发展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和矛盾。遗址本体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文物范畴,虽然各国文物保护立法一般都对遗址文物的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但随着保护观念的逐步发展,如何更好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利用遗址文物,各国立法均做了一定程度探索。目前,不外乎就是通过展览展示、收集相关信息资料、进行考古研究等活动,进行有限的利用。例如,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可以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发挥文物的作用;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中规定,各国可以通过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的方式对遗址采取保护措施,这为遗址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至于遗址区内除遗址本体及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各国立法规定不一。澳大利亚《icomos文化遗产(巴拉)》规定,在澳大利亚亚瑟港遗址保护过程中就明确亚瑟港的保护和开发项目是一个区域性开发项目,内容包括对塔斯曼半岛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除对亚瑟港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之外,该保护和开发项目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工程,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建设。在进行遗址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在历史、地理及其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认识遗址。在其他国家立法乃至国际公约中,对遗址区保护与发展作出原则性规定的较为普遍。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保护单位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施工等活动的法律规范,但对于如何发展遗址区内其他区域,我国文物保护法并未提及。 

可见,对于在遗址区内对遗址本体进行保护与对区域本身进行发展这一问题,各国很少采用消极保护文物的态度而忽视区域发展,基本的共识是在以保护为核心的理念下,适当进行利用乃至发展,以促进遗址文物更好地发挥其经济社会文化功能。但各国对于应当在多大的范围或程度上发展遗址区,发展的程序和实际手段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 

(四)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 

从目前来看,周边环境与遗址本体风貌相适应问题是国外立法的必备内容,如埃及(文物保护法1983)规定,经文物局同意,有关方面可获得许可,在居住区内的与古迹区毗邻的地方进行建筑。但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保证建筑物的高度,照顾该区域的基本特色和特征。《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规定,当需要修建新建筑物或对现有建筑物改建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在规模和地段大小方面。与周围环境和谐的现代因素的引入不应受到打击,因为,这些特征能为这一地区增添光彩。还有《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规定,在保护景观和遗址的风貌与特征时,也应考虑到因某些工作和现代生活的某些活动而引起的噪音所造成的危害。 

虽然我国文物保护法也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但这些规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环境风貌一致性的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内而不包括整个的周边环境风貌。 

另外,对于遗址等文物保护经费的来源,从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来看,一般通过政府拨款、鼓励捐赠、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及接受国际援助等方式获得。当然我国法律对此也有规定,《文物保护法》就规定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文物保护单位事业性收入和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等方式来筹集保护经费。2005年国家财政部、文物局共同颁布的《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则更为具体的规定了政府财政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但该规定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主导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工程,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工程及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三、对我国大明宫遗址保护发展的启示 

针对国内大遗址保护的实践,通过对比各国立法乃至国际公约的规定,就大明宫遗址保护实际情况,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借鉴和学习。 

(一)更新保护观念,实施整体保护发展战略,即对遗址本体保护与对遗址本体以外周边区域的保护发展相一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划定一定的遗址保护区域或者设立一定的遗址保护特区,在该区域内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实施遗址本体保护的同时,通过合理利用遗址文物资源及保护并发展遗址周边区域的方式,使遗址和遗址周边环境乃至历史区域在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及旧城改造中,达到协调一致,减小城市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破坏,从而更好的保护遗址资源。 

(二)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在大明宫遗址区域内,可以建立遗址公园,也可以设立单独的具有管理职能的遗址保护特区,组成相应的保护、管理机构,赋予该机构单独的管理职权,执行相应职能。与此同时,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通过规划手段确定大明宫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实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的具体措施范围及程度;正确处理遗址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即管理机构的职能方面要将保护与发展并重,以保护为核心,将发展作为保护遗址文物的积极手段,采用合理的利用、开发等措施达到发展中更好保护的目的。 

2、正确处理遗址保护发展与旧城改造、城镇居民房屋拆迁安置的关系,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保护不是最终目的,保护是为更好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所采取的措施。对于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发展工程而言,遗址区被拆迁人的福祉是遗址保护工程是否完满的重要衡量标准。 

3、正确处理遗址本体风貌与周边环境相一致相协调的关系,即就是在遗址本体保护方面贯彻相关国际公约原址性、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周边区域的发展保护过程中要注意新发展区域应当在绿化、色彩及建筑物风格、高度、距离等方面与遗址本体的风貌相协调,减少强烈反差的建筑或环境风格对遗址区内整体风貌的破坏。 

篇4

关键词:古城保护;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苏州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历尽沧桑,几经兴衰,如今,不仅依然保持了“河街相邻、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人家”的特有风貌,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还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多年来,苏州成功实施了“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内所留存的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最具魅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区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工作进人了新的。

1 平江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基本情况

1.1 街区基本情况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面积约116.5公顷,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至今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内有世界文化遗产1座—藕园,文化保护单位9处,控保建筑43处,以及为数众多的古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至今还保留着古城墙遗址。

1.2 保护建设历程

1986年苏州古城区保护详细性规划;

1997年完成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

1997年苏州市的古城区的控制性规划,建设部优秀规划一等奖;

2002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作为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的先导性试验工程;

2003年重新修订街区保护规划,开始平江路的整治修建设计;

2004年5月,街区内最重要的一条历史街道──平江路完成保护与整治工程;

2004年6月苏州召开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国际专家对平江路的保护方法和实施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5年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2 苏州古城保护和平江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成功经验

2.1 保护古城的有力措施

2.1.1 保护古城风貌,建设现代化新区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不是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进入2000年以来,苏州城市经济发展迅猛,社会经济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政府致力于增强新区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治本措施,为古城保护理顺了内外部关系,把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推向了新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1.2 精心改造旧街坊,激活古城记忆

为了便于有计划地实施古城保护与更新,根据古城内街道、河流的自然走向,确立了“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普遍改善、局部改造”的方针。这些年,苏州还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投放大量资金,对市内的园林及其他文物单位也都作了大量的维修。大至整体布局,小至地面铺设,都依据历史原样进行修复,保证了文物的真实性。

2.2规划编制的新探索

2.2.1规划框架构建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城市土地紧缺,滥用很难控制。二是利益主体多元,各方利益很难平衡。三是拆迁安置的矛盾,很难协调。这些问题给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带来了新的课题,保护规划作为一种特殊的发展规划,它既要保证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作为脆弱的、不可再生的社会共有资源在法律框架下得以保护,又要鼓励在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各种有利于街区发展的可能。因此,在城市经济背景下保护规划要更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引导性和操作性。

完整而有效的规划应该包括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管理这几个过程,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贯穿全部这些过程,建立了具有城市遗产保护自身特点的历史文化研究、现状综合调查、保护发展规划和及时的规划实施反馈四个层面的工作框架。

2.2.2建筑风貌保护

对历史建筑,要坚持“最大程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限制”的原则,即首先要积极保护,不能弃置不理,更不允许大规模的成片拆除。同时,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遵照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现状复杂,应该根据它的价值与现状实施不同级别的保护措施,以宽容的态度探索多样实效的保护方法,这对文物古迹的修缮也必将有所裨益。

2.2.3弹性用地控制

城市紫线的划定体现了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在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规划在土地使用调整上,更多要为街区的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上的余地和功能上的弹性。

一是文物古迹用地。规划将现有各种使用性质的文物古迹统一划归文物古迹用地,目的在于强化文物古迹的重要性。优先恢复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如寺观、会馆、园林等,对于现有居住功能的文物古迹,除了保持居住功能外,只要是符合其历史文化内涵,不破坏原有建筑特色和环境的所有使用功能都应鼓励,如作为文化展示、旅游休闲、社区服务等。

二是规划新提出“更新发展用地”。更新发展用地目的在于通过地块更新为街区保护提供后备拓展空间,不规定其具体用地性质,只提供用地兼容性和规划要点,为不可预测的未来留有余地。

2.3规划实施的新机制

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规划编制的完成不是街区保护的终极,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实施及后续管理才是街区保护的真正开始。平江历史街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街区保护的经验和方法,正确处理政府意志、专家意见、社会意愿三者的关系,促进形成政府理性执政、专家科学指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方合作机制。

2.3.1政府的理性执政与主导

政府执政,需要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各种关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公益,而非开发。政府理应是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平江历史街区的规划实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策扶持、部门支持”的模式进行。由政府成立项目公司,负责实施工程的前期工作、地块动迁、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招商引资、资金运筹等。在资金运作方面,既有政府投资,又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同时将工程实施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使工程能滚动推进,为实施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2.3.2专家的科学规划与指导

历史街区保护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规划在科学编制的基础上,在实施阶段为业主提供良好的咨询指导服务,主要加强规划与实施的技术衔接,定期对实施工程进行指导,尤其是对历史建筑的修缮,一般意义的施工图纸并不适合,对建筑构件的保留、替换、修补等往往需要边施工边调整边处理。因此,规划是现场式的设计与推敲,跟踪式的服务与指导。

2.3.3社会的广泛参与与理解

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政府意志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居民是街区真正的主人。规划在编制阶段即开始鼓励公众参与,及时反映和听取社会各阶层关于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在规划实施中,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工程采取公示方式,既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又有利于街区保护的顺利实施。

3 结语

历史街区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规划编制的完成不是街区保护的终极,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划实施及后续管理才是街区保护的真正开始。规划实施是历史街区保护的难点与重点所在,既要面对物质空间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种种技术层面的问题,又要面对拆迁安置、功能调整等政策经营层面的问题。

历史街区的发展不仅指历史风貌的保护,物质环境的改善,还包括产业经济的繁荣,社会结构的稳定,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历史街区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条件,只有将其纳入到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层面加以考虑,才能创造出历史街区保护的最好机遇与条件。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瑰宝,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的成就、价值和信仰,其历史传承性和不可复制性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应有作用,建立文物保护的有效法律机制,使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应有的保障,则是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法律对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借鉴外国经验,弥补文物保护法律空白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论文关键词 文物 文物法律保护 中国

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物采取一系列防止其损害的措施这个过程叫文物保护。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瑰宝,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的历史传承性和不可复制性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以笔者所在的浙江省为例,浙江人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这些文化遗产是浙江历史的见证,也是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支撑。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该省对文物的保护、传承、利用、投入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截止2011年底,该省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和急需保护项目共9项,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文物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对于文物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随着收藏热的升温,文物收藏价值带来的投资价值加剧了黑市文物价格的飙升,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笔者所在县检察院仅2012年上半年就对6件盗窃文物案件提起公诉。此外,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和基础建设建设,导致破坏文物建筑、占压大遗址、损毁古墓葬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文物保护面临新的课题。因此,梳理我国文物保护立法现状,分析文物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文物保护法律的建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物资源丰富且现实中遭受严重文物流失的国家来说龙为重要。

一、我国文物保护法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对文物保护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成为一项全球性事务。我国作为一个文物大国,积极参与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根据制定主体及适用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宪法中的相关规定;二是相关法律;三是行政法规;四是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五是权威部门的关于文物保护规定的文件,它们共同筑成了我国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结合近些年来文物保护法律在文物保护实践中运行的情况和学术界对文物保护法律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文物保护法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规定的内容缺失

我国文物保护法律多达40余项,但从实践运行看,在文物保护的部分领域仍存在一些内容缺失、规定空白。我国在涉及文物保护的各种法律、规章、办法中,只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第27条涉及预防灾害对文物毁损的原则性规定:预防灾害侵袭。没有任何实施细则。在汶川大地震后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指出,在地震中和地震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同样,在文物保护规划、文物影响评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地公园建设、流失文物调查追索以及在列入文物保护名单后到省政府公布前这段时间文物保护单位如何执法等领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立法空白。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要充分估计各类灾害对文物古迹和游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制订应付突发灾害的周密抢救方案。

(二)保护措施有待完善

我国现有文物保护法律规定过于空泛,缺乏必要的制裁机制和保障手段。如《文物保护法》第31条规定:“凡因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以前很多建设单位都是国有企业,都是国家为文保事业出钱出力,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建设单位越来越多,为了国家个人掏腰包显然不容易了,何况还要忍受因延误工期带来的其他损失,所以当前在城镇扩建、老旧街区改造、新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及其他基本建设工程中很多工地发现的墓葬,要么被偷盗一空,要么被一毁了之。还有如笔者所在县2011年遇到的一棵古树生长触及电线案件:文物部门提出古树作为文物保护本体,不能随意砍伐;电力部门提出树木生长已经触及《电力法》规定的安全隐患范围,必须砍掉。双方都能拿出相关法律依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导致事件扩大化。而现有法律对法人违法造成文物执法损坏、法律之间规定相互矛盾等问题缺少有效的惩罚和适用规定,使得法律规定内容在实践中难以到位。

(三)文物行政执法亟待加强

据公安部门统计,近年来,文物遭破坏现象仍然严重,全国每年破获文物犯罪案件约2000余起,且发案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文物保护法》第8条规定:“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承担文物保护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但实践中,我国未设立文物警察,文物保护部门在面对形形式式的文物违法犯罪行为时无力及时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制止,造成文物屡屡惨遭破坏。同时,一些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人民群众文保意识薄弱也使得文物执法艰难。

二、完善文物保护法律的建议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面临我国文物保护的严峻形势,笔者认为应通过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促进对文物的法律保护。

(一)借鉴外国经验,弥补文物保护法律空白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完善文物保护法律的过程中必须引入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科学的立法技术。各国的文物保护有不同的模式。就如日本,它就针对地震多况制定了周密的防范措施,它的文物大多都是用底座固定在柜子上的,即使柜子倒下来,文物也会没有事。而且,日本的博物馆抗震级别也非常高,通常会成为地震发生时人们的躲避之所。还有如埃塞俄比亚、埃及、秘鲁等国,近来为了为追讨流失文物可谓“不择手段”,取得的硕果累累。鉴于此,我国应以汶川地震、2009年初在法国的兽首拍卖事件应对等为例,通过立法途径,在中国如何在灾害中对文物的保护、如何实施“准文物”的保护、流失文物调查追索等方面作出规定。总之,只有在先进的文物保护立法理念指导下,为断弥补法律漏洞,形成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才能实现文保护法律的威慑力,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增强文物保护法律的可操作性

法律要在文物保护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前提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新修订的《文物法》就地下文物归属、文物流通、文物经费以及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但法律客观存在的滞后性决定了仍然存在有些法律条文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各部门的职能界定模糊、执法尺度大、对文物保护点和文流通领域的规定甚少以及前文提到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第27条、《文物保护法》第31条等,这些都增强了执法难度,造成执法尴尬,甚至无法可依。因此,完善文物法律法规仍是当前主要任务,按通常的做法,应针对较为原则的法律条款,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来弥补法律法规中的不足,通过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来实现法律的可操作性。

篇6

关键词:环境状况 不可再生 脆弱性 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138-02

承德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境内现存史迹文化价值很高,避暑山庄、外八庙及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而这财富是脆弱的,不可再生的。因此,如何降低被破坏程度和减缓被破坏速度是我们当代环保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

1 保护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重要性

承德市城市的兴起,是和避暑山庄的修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是先有山庄,而后才有承德的城市发展,山庄是主体,城市是附庸,而现在,城市成为主体,山庄是附庸(成为城市公园),山庄服务于城市。

这种变化,如果是在山庄、外八庙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被认识前是自然的,但是,当它们的价值被充分认识之后,至少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确立了它在世界的地位以后,它就不再是承德市的遗产,而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这座世所罕见的自然型皇家园林,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充分理解和对自然的无限创造力,反映了中国人的山水文化观,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层境界。它具有生存的合理性和生命力,对世界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能否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关键问题也在处理好山庄、外八庙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上。山庄、外八庙这个完整统一的风景,是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质空间,是城市的本源,如果不注意其环境的保护,过早毁了它,承德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不再存在。

2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环境现状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这些史迹从建成那天起.就在遭受着风雨的侵蚀。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满、环境污染、史迹环境又遭到新的危机。大气与水体受到了的污染,空气能见度日愈降低,地下水位日渐下降,自然泉瀑消失,著名的热河泉被阻塞,山庄湖泊失去住日水温,冬季开始冻冰,那种荷花、晚菊、寒梅同韵的奇特景观已不复存在。

由监测结果可知,离宫湖水总氮、总磷严重超标,pH值偏碱性,影响了水生生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2006年至2010年共采集降水样品102个,其中酸雨样品9个,占总样品数的8.8%;二氧化硫五年均值为0.054毫克/标立方米,超标1.7倍,年均值范围0.037~0.078毫克/标立方米最大年均值超标2.9倍,为2006年的年日均值;最小年日均值为2010年的0.037毫克/标立方米,超标0.85倍。日均值范围0.002~0.401毫克/标立方米,最大日均值出现在2006年,超标19倍。其中Ⅰ级、Ⅱ级天数占监测总天数的88.5%,远远高于市区平均水平。总体上避暑山庄空气质量良好,但是以国家一级标准还相差很多。

山庄外城市扩大,人口增加,环境植被遭到破坏,大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损失严重,山庄内,历史上原有植被被砍伐,湖面添淤,虽经近几年的努力环境已有所改善,但就生态质量而言,远未达到应有效果。

所有这一切加速了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古建筑的腐蚀,往日图象鲜明、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木雕彩绘已变的锈迹斑斑,甚至一些已经完全失去了文物的存在价值。上述的一切都是城市的发展超越了自然环境的容量,对污染源处理不力,没有摆正风景名城的建设与保护山庄和外八庙之间的关系所带来的恶果。

3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环境保护

3.1 生态景观是避暑山庄亟待保护的重要文物

近年来,承德市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对避暑山庄加以小规模修缮,但多集中于人文景观部分的维护和保养,而对园林生态景观的保护就显重视不足。园林的生态景观,是自然式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园林的审美对象,意境创造的来源,避暑山庄与外庙一但失去它,也就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了。因此首先应尽快保护现有生态景观不再遭受破坏,维护山庄现存的生态体系,逐步绿化,完整水系,提高环境质量。

3.2 空气质量的保护

在旅游区的保育范围内,如果存在着带有污染物的厂矿企业,尽快将其迁出保育范围。对一些重要的生态保育区域,应限止车辆的进出,以减少废气排放量。停车场应设在下风处,在通往旅游区道路的两侧营造成不少于20m宽的防护林带,用于防治大气污染。承德市旅游区域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GB3095-1996)。

3.3 水质要求

山庄内湖泊供水主要是通过山庄内营建的“暖溜暄波”把武烈河水引入湖中,与山区的清溪、湖区的高压水泉汇合,形了湖泊的水源,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山庄内的生态已被破坏、武烈河已被污染,导致高压水泉已不存在、山区的溪流夹带着泥土汇到湖中,湖水已严重污染。因此在承德避暑山庄要执行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标准。为达到这个标准,水上游乐项目尽量先用无污染设备,严禁在水体中倾倒各种固体废弃物,及时清理湖水面及底部淤泥。向武烈排放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山岭绿化,减少冲入湖泊与武烈河的污染物。

3.4 噪声控制

承德市避暑山庄及外庙主要噪声来源于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笛和水面游艇的马达轰鸣声以及某些设备产生的噪声,因此对这些汽车及设备噪声应减少在最低限度,在避暑山庄及外庙周围严禁汽车鸣笛,水面不准用噪声过大的摩托艇。对设备噪声可采用隔声、减声装置或干脆在避暑山庄及外庙周围禁止新建产生噪声的装置。山庄及外庙的噪声值应控制在55分贝以下。

3.5 固体废弃物

山庄及外庙内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区域内的游客,物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因此要制订卫生环境管理条例等措施,禁止生活垃圾随意乱倒。

3.6 山庄及外庙整体环境保护

山庄及外庙保护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除注重其本身保护外,还要注重其所处环境质量的整体保护,包括空间布局、景观效果及环境卫生等。因此山庄与外庙附近一些违章建筑及其一些不和谐构筑物都应尽快拆除,对一些保护建筑应加以修复与恢复,修复时应注意整归如故,以存其真,还其历史本来面貌。

3.7 落实各项管理职责

凡在山庄及外庙周围进行的各项建设,都必须先到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其对山庄及外庙没有危害后方可开工。

对文物古迹都有应建立档案和标志说明,制定具体的保育措施;对文物史迹所处的环境和历史地段,必须加以保全,以保证文物史迹的整体性;对文物史迹的修缮,须遵循不改变原状、不任意添加的原则,以保护文物史迹的历史原貌和价值。

山庄及外庙内严禁伤害和滥捕野生动物,切实维护动物的栖息环境,维持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态平衡。

山庄及外庙内及周围应维护自然风貌,严禁开山采石,砍伐林木,开垦农田。除按规划统一设置的游览设施外,不得新建与游览无关或者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植树绿化、封山育林、护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的规章制度,按照植被规划要求进行抚育管理。

3.8 进行文物古迹承载能力研究

要更好的保护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就要进行承载能力研究,以达到保护文物古迹和景观与合理开发地目的,如果开发超出其承载能力,就会由于人的活动造成侵蚀文物古迹与自然地貌,使其逐渐失去价值。因此必须进行文物古迹承载能力研究。对那些不适合对外开放的,能够要妥善收藏,要收藏,不能收藏的,要限制开放,只能供学者研究。但为了人们观赏的需要,可以利用现在的高科技手段制作复制品来满足需求。

参考文献

[1] 康乐.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现代生态学透视[M].科学出版社,1990.

[2] 蒋高明,黄银晓.承德市避暑山庄植被生态规划有关问题的探讨[J].1999.

[3] 薛兆瑞,马大明.城市生态规划研究[M].气象出版社,1993.

[4] 任久长.环境生态学[J].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1998.

篇7

关键词: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

一、邯郸市历史文化简述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都城长达158年之久,此后邯郸又作为汉代赵国都城400余年。绵绵7000多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历史文化层次————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据多年考古调查,邯郸历史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文物古迹多达1500余处。其中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即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磁山窟(包括磁县漳河流域和矿区滏阳河流域),北朝墓群(128)邺城遗址、娲皇宫、129师司令部旧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主要有丛台、黄粱梦吕仙祠、张庄桥墓群、清泉寺等。有市级文保单位近300位处,县保文物150余处。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磁山)古墓葬(赵王陵)、古建筑(黄粱梦)、石窟寺(响堂山)、石刻、古文献、革命纪会旧址等多方面的内容。成为邯郸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金紧张,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有限;2.宣传力度不够,文化遗产价值未充分体现;3.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缺乏文化内涵;4.旅游资源开发为单向开发;5.开发主体单一,以政府主导型为主。

三、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针对邯郸历史文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开发时应考虑到长远利益,明确历史文物旅游资源首先是“文化遗产资源”,然后才是“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必须制止破坏性的商业行为,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利用。针对保护方面资金不足的最大难题,要从旅游收人中划出专项资金用于其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创造条件,争取将该历史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备选名录,这样既能使该资源获得全面的保护,还提高了知名度,使地区性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对外知名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邯郸历史文化。如政府与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密切协作,利用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期刊杂志、宣传画册等等传播手段,印发有关体现当地磁山文化、赵文化、石窟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及民间文化传统,展现当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册;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代办点,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游交易会,邀请国内外记者进行考察、拍摄专题片、进行专题报道;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如永年广府太极文化节、成语典故文化节、梦文化节、磁州窑文化节、响堂寺庙会等活动,不断扩大邯郸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力,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3.编制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把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与旅游设施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三者同步规划为其指导思想,对旅游业发展作出战略构思。在市场定位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周边地区为发展重点,着重面向晋冀鲁豫四省地区以内的游客,采取阶段性发展的步骤,逐步扩大影响;在景区规划上,应以磁山文化遗址、赵邯郸故城、赵王陵、响堂山石窟寺、娲皇宫等国家重点文物资源为核心,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形成颇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旅游专线,打造旅游品牌。在项目开发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环境,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使文化遗产游与自然风光游、民俗文化游等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针对过去历史文物古迹旅游知识性强而趣味性弱的情况,加强其参与性与娱乐性,把以观光为主的单向旅游开发逐步发展为观光、度假、疗养、娱乐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双向旅游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经济。

4.突出地区特色,加大开发力度。旅游的本质在于其吸引力因素,因此,应遵循特色原则,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突体现文化遗产一定时间和地城范围内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价值,同周边的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如磁州窑文化旅游开发应收集磁州窑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建设磁州窑博物馆和陶瓷会展中心,利用手工制陶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传统陶艺制作旅游项目等,为保护磁州窑文化遗产,弘扬磁州窑文化,发展陶瓷旅游提供了更好的载体;而响堂山石窟开发就应将其与周围的风月关、老爷山摩崖石刻、寺后坡、皇姑庵、水浴寺、小鬼道等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响堂山南北朝佛教文化旅游专线,并根据元宝山风景区与南响堂寺石窟一衣带水的地理位置,以滏阳河水为媒介,结合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资源,建设成为集文化、山水、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提升其整体吸引力。

5.搞活发展机制,加大投资引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文化遗产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支持和旅游部门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鼓励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和经营旅游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进一步调动民营资本、区外资金投资文化遗产旅游的积极性,并与驻区大企业、区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的旅游资源。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景区附近的群众投身旅游产业。如鼓励赵王城景区附近左西村、引豹村、张庄桥村、小屯等村的群众在景区周围发展旅游商贸、服务、游乐等项目,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活力和后劲。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予以支持,其中占重要地位的有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行社及导游素质等。

参考文献:

篇8

2003年,三峡电厂首批机组蓄水发电,大坝坝前水位涨至135米,淹没区扩展到四川境内的涪陵,有13个市县或全部或部分位于淹没线之下;

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蓄水位高达175米,从四川省江津市到湖北省宜昌市共有632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江水吞没。

据最新的考古调查表明,三峡工程淹没水线下的地区,可考历史上溯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下延新石器时代以及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消各个历史时期:其中有至今仍是一个历史之谜的古代巴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这里遗存的文物古迹,经初步发掘已有不少惊人发现。在三峡工程分阶段水位上扬之前,能否对淹没区文物进行系统地发掘、保护和研究,事关华夏文明史以及人类文明史是否能添补辉煌的新篇章。

海内外知识界对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对工程本身。日前,有关三峡工程淹没区现存文物古迹的“摸底”和保护规划大纲终于“亮相”。这一由权威方面开列的长长的“清单”来之不易,所涉及到的大面积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去年年初,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确定: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负责落实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工作,并成立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在此前后、国家文物局和规划组先后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近30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门队伍进入库区,开展文物遗存的调查、勘探、测量和试掘。去年12月,野外作业已基本结束;今年3月,一个初步的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规划大纲已经形成。

根据规划组的初步统计,在三峡工程淹没区内,已发现文物点1208处,其中地面文物441处,包括各种结构的古代建筑215处,石刻造像123处,桥梁及其他103处:地下文物767处,包括古遗址460处,古墓葬(墓群)307处,地下文物的埋藏总量达2200余万平方米。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定,三峡工程淹没区内,除已公布的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又有8处文物遗存已列入申报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待国务院批准;还有相当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不了50处。

这一系列载负沉重历史的数字,首次展示了三峡工程淹没区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文化遗产状况。这是300多位科学工作者在湖北省的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川省的巫溪、巫山奉节、云阳、万县、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武隆、涪陵、长寿、江北、巴县、江津和重庆共20个市县,历经一年多艰难跋涉考察的结晶、堪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文物考古系统工程。

然而,这是在资金严重不到位的困难条件下完成的――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仅得到1000万元预拨经费中的200万元,近一年多不得不靠举债维持运转。据悉,各种借款已达290万元,而规划组欠支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各种款项已累计达230万元。有专家担心,这预示着随之展开的抢救性发掘与保护将面临更大的资金难题。

难以估价的珍贵文物遗存清单

位处长江中游的三峡,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方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地区。这里地理复杂、交通不便,国家有组织的文物考古调查工作仅在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小范围进行过两次、发现的文物点不过100余处。由于三峡工程久拖未决,库区文物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考古发掘、科学研究及核定文物保护单位等项工作落后于全国甚至四川、湖北两省其他地区。三峡库区文物遗存分布的状况及其所包蕴的历史,在这次大规模考古调查之前一直锁在重重迷雾之中。

目前,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组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他称此次三峡考古找到的东西比预想的要好得多,三峡工程淹没区遗留的大最珍贵的文物古迹,充分说明三峡是华夏文化遗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对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史研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据俞伟超介绍,经过这次初步发掘,已可证实,三峡库区至少有3万年的可考历史,许多惊人的发现,不但填补了历史空白,而且还为解开历史之谜提供了契机。他开列了一份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遗存清单。

清单之一:在这里首次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并多达50余处,还发现了10余处古生物化石地点。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对三峡地区有没有早期人类活动的疑问作出了回答,为探讨中华大地人类的早期分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令科研人员激动的是,已发现的我国南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工艺截然不同,而在这里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工艺,正好是介于南北之间的过渡形态,这说明早在远古时期我国的南北文明就已在三峡地区交融。这一发现有助于展开我国旧石器文化南北差异及过渡情况的研究。

清单之二: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73处,包括首次在巫峡以西发现的属于另一种文化序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3处。科研人员发现,虽同属长江流域,巫峡以西和巫峡以东,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造工艺和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俞伟超风趣地比喻为:“就跟一个穿中装,一个着西服一样。”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文化差异虽经各个历史时期的磨合,却一直延续下来;三峡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分界线又与后来的楚与巴、楚与秦的分界线重叠。这是一个对于探知人类文化起源及历史沿革具有重大价值的发现。

消单之三:共找到相当于中原夏、商、周时期的巴人遗址168处,有几处大得惊人。如巫山县双堰塘巴人遗址占地10万平方米、经初步发掘,可以断定是距今3000年前后巴人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还发现了毫不逊色于中原地区的青铜铸造工艺,风格与前几年在成都平原三星堆发现的蜀人青铜器非常相似:云阳县李家坝巴人遗址占地5万平方米,与双堰塘巴人遗址相距80多公里,年代相同、是巴人的第二个经济文化中心。巴人是生活在三峡地区的古代渔猎民族。在相当于中原夏朝前后,巴人中心区在西陵峡一带,后来楚人在江汉平原强大起来,巴人西迁,战国时至涪陵、重庆一带,开始汉化。以往缺乏实物资料,神秘的巴文化一直是困扰史学界的一大谜团。随着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发掘的深入,被历史长河所湮没的早期巴文明定将重放异彩。

清单之四:据此次考古调查与发掘,已可明确楚文化向西分布的界限在四川省忠县一带,并发现大量楚人墓葬。最为重要的是,在云阳县找到了《水经注》记载的6个楚国大墓中的一座。对这些墓葬的发掘,将为巴、楚文化势力的消长及楚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清单之五:发现大显秦汉至明清时代的地下文化遗存。《汉书》记载的位处三峡库区

的10多个县城,已确认两处,即可见云阳境内的汉代朐忍县和现万县境内的汉代南浦县。在找到的大量墓葬中,以汉至南北朝的崖墓最为突出。通过试掘,发现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现象。一是在大巴山和小巴山地区,汉代仍有被称为板蛮的巴人活动,虽已开始汉化,却仍有本民族特点。若进一步发掘,可望摸清巴人的汉化过程:二是在奉节发掘的少量三国时期蜀汉墓葬、墓葬体制与东汉大体相同,却与巫山以东的东吴墓葬异。有趣的是,在奉节发掘的西晋时期的墓葬,体制却与东吴相同,而东汉慕葬体制则随朝代的更迭消失。此番墓制兴替的过程,包含着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内涵。

消单之六:淹没区现存的枯水题刻和洪水题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据史书记载,三峡地区共有5处枯水题刻、由西向东依次为重庆灵石、长寿莲花石、涪陵白鹤梁、丰都龙床石、云阳龙脊石,绵延数百里,全部位于淹没范围之内。著名的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有自唐以来黄庭坚、王世贞、李渲等历代名家题字170余段,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最早的枯水题刻是重庆灵石、始刻于东汉初年,清末民初还露出过一次,但此后一直深藏水中。此次科研人员找到了除灵石之外的四处枯水题刻,灵石的具置也已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的水下查明。另外,忠县汪家院子宋代洪水题刻,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长江洪水题刻。峡还保存着明、清洪水题刻多处,这些洪水纪录是研究历史上长江洪水频率、洪水水位等的重要依据。

清单之七:发现淹没区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是忠县汉代的无铭阙和厂房阙。这两处重檐结构的特点,在国内目前已找到的不足30处汉阙中,绝无仅有。

消单之八:淹没区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建筑。数量众多的宗教寺庙、祠堂、古衙署、民居、桥梁、城门城墙等,依山傍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等宗教纪念性建筑,以及巫山大昌古城、秭归新滩民居群、陆安桥、石坊古塔等民俗民风建筑,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当地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重要实物例证。

清单之九:沿江发现大量石窟造像和摩崖石刻。隋、唐、元、明、清各代均有,以宋代以后崖刻居多。重庆弹子石大佛、奉节瞿塘峡壁石刻、忠县临江岩摩崖造像、下岩寺摩崖造像等,是研究三峡地区历史和古代宗教艺术、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迹。

大面积抢救性发掘与保护迫在眉睫

据了解,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规划大纲形成之后,进一步的详细规划开始展开。这项工作将于今夏完成,年底报国务院审批。

俞伟超焦急地说,由于时间紧迫,三峡工程淹没区大面积的文物抢救性发掘,不能等规划完成之后再进行,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启动。

――5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都必须发掘,因为太珍贵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应如此,特别是首次在巫峡以西发现的属于另一种文化序列的3处遗址,必须做全面的发掘;

――双堰塘、李家坝等3处巴人中心遗址,都必须全面发掘。这3处遗址的海拔均只有140至150米,距淹没时间仅有10年左右,要尽早发掘。对这3处遗址的发掘是解开巴人之谜的关键、否则巴人的历史将永远被江水吞没;

――已找到的古代墓群,每处均有成百上千个墓葬,必须有重点地发掘。《水经注》记的云阳故陵楚墓必须发掘。这极有可能成为已发掘的最大的楚人墓葬;

――有7处地面文物非保不可。无铭阙、丁房阙必须迁移;建于明代的忠县石宝寨,是三峡地区最美丽的人文景观,大坝建成后,水将淹至建筑物的第二层,可筑堤围护,原址保存:云阳张飞庙是清代建筑群、从年代沦,不是最珍贵的,但是当地群众要求保护的呼声极高,应迁移保护;巫山县大昌镇和秭归县新滩有大量明清民居留存,可各选择一条典型的街道迁移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鹤梁枯水题刻,对于长江的水文史有重大价值,一旦迁移则价值全无,因此可建水下博物馆,原址保存;

――大量摩崖石刻,可迁移保护,无法迁移的,可考虑筑堤围护。

面对经过核查的文物遗存“清单”,俞伟超估算三峡工程文物保护资金约为20亿元人民币,多则可定到30亿元人民币。但具体数额须等到规划方案具体完成之后才能明确。二三十亿元对于现已找到的1208个文物点是什么概念呢?俞伟超坦言,只能保住十分之一,而其余九成还须另寻资金保护,否则将会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葬没江底。

尽管这已是一个令人叹息的资金计划,但是面对前期规划资金极度匮乏及难以到位的现实,人们不禁要担心保护住1/10文物的计划能否落实。

根据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是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的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专业规划一样,规划经费由移民开发局统一拨至长江水利委员会。

去年6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邀请国家文物局与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进行协调,形成了《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根据《纪要》,用于淹没区文物抢救保护规划的1000万元,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合同形式全部交由文物保护规划负责单位统筹使用。可是,长江水利委员会除于去年4月预拨200万元外,至今未再支付用于文物保护规划的任何费用。

近一年来,在专款不到位的情况下,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利用有限的预拨款和借款,连同国家文物局先期垫付的经费,安排了一批为完成规划急需进行的项目。目前,预拨款和借款已全部用完。为继续完成规划除还清欠款外,尚需经费280万元。据介绍,距离完成规划的时间只有短短几月,如规划经费再不到位,整个规划恐难完成。

按照工作程序、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资金总额将在规划编制完成之后确定。可是规划组最近获悉,在年前确定的三峡工程水库移民补偿总投资测算报告中,文物古迹保护被列入“专业项目改建、复建补偿投资”项目的第10项,投资额仅为3亿元。这引起许多专家的不安。专家们认为,不宜在规划工作尚未完成之际就确定具体金额,应按程序办事。另外,3亿元概算也太少了,这和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意义之重大、时间之紧迫、困难之多的实际相去甚远。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老教授闻讯后说:“中央美术学院要搬出王府井,资金尚需10亿元,而三峡库区这么多珍贵的文物要发掘、迁移和保护,3亿元怎么够呢?!”

勿让巴楚遗韵成绝响

翻开共和国的建设史,我们能够看到,在国家基本建设中重视对文物的保护与发掘,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方针。5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国家曾投巨资保护淹没区文物。山西省永济县境内的永乐、存有大量珍贵的元代壁画,为免遭淹投,当时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将整个建筑物迁建复原至芮城县新址。

针对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总理生前曾多次指示,必须坚持“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既对文物保护有利,又对基本

建设有利”的方针。有不少专家指出,我们现在已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理顺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而这正是做好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这一浩大的历史工程的重要基础。

资金投入,无疑是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的最大难题。文物保护专家们对此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有关决策层要重视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保护,真正坚持“两重两利”的方针,切实认识到这同样也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

专家们呼吁,应该及时落实完成保护规划的经费。鉴于三峡工程已经开工,留给文物保护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能否先行支付一笔保护专款,以便于整个规划在年底被批准以前,就对部分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和保护。

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专家们说,要求三峡库区所有的文物都由国家出资保护是不现实的,更何况时间如此紧迫。因此能否仿效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做法,在文物抢救性保护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组织资助。因为三峡库区的文物是民族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遗产。

60年代埃及政府在修筑阿斯旺大坝时,在文物保护方面也遇到资金方面的巨大困难。埃及政府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寻求国际援助,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难题。如菲莱岛神庙群被全部迁移到阿基里基亚岛,历时20年完成,所耗3000万美元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筹集。埃及政府同时允许国外的学术机构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渠道,与埃及政府合作,共同发掘库区文物。阿斯旺大坝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这些成功经验,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同类难题时,可资借鉴的例证。

专家们建议,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空间应该是十分宽广的。在目前时间和资金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允许国外的考古科研组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适当的渠道,来华合作参与三峡库区的抢救性文物发掘,并立即着手制订有关政策。按照国际惯例,通过国际合作展开的文物发掘,实物资料归本国所有,而文字记录双方可各拿一份,研究报告双方联名发表。如遇到本国技术上处理不了的实物标本,经政府批准,可拿到境外研究,但必须适时归还。

在三峡工程应否和国际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一样,把环境与文物保护经费优先列入预算的问题上,专家们表示,有了充分的环境与文物保护评估,工程建设就能够在寻求世界各大银行的贷款方面争取主动,而文物保护所需的贷款,又可通过工程发电后的收益来偿还。三峡工程的“投入一回报”、“借贷偿还”的机制不容忽视,有了这种机制,文物保护经费作为工程预算的一部分,就可通过拆借、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因此,能否尝试通过经济的手段面向海内外筹集文物保护资金。

三峡库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能否让海内外华人都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这项跨世纪的文物保护工程?专家们认为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可建立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基金会,接受海内外的各种捐助。另外,欢迎台湾的学术机构积极参加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程。据悉,海协会与海基会最近已就此达成共识,两岸合作发掘三峡库区文物已指日可待。

专家们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应由中央机构统一调集全国力量,以便统一协调;制定相应的吸引投资政策,在文物所有权归国家的前提下,把文物的发掘、搬迁等,与今后的旅游、开发项目结合起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

在众多的建议中,专家们认为最关键的是一个“快”字,就是各项措施的落实必须抢在淹没时间的前面,否则,文物一旦沉至水线以下再给多少钱也难以补救。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对待。这种历史回归的现象,反映了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我们在解答“我们到哪里去”这一永恒的命题,必须首先回答“我们从哪里来”。

篇9

1964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即著名的《威尼斯》,成为此后国际上古迹保护的权威性文献,它所确立的文物古迹的价值观及保护这种价值的方法论,为人们普遍服膺,迄今不失其先进性和成熟性。

从《威尼斯》伊始,历史古迹的概念从纯粹的建筑古迹被扩大了,人们将那些能见证“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富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包括城市、园林、历史地段等亦纳入古迹范畴。这种理念的形成无疑对历史园林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1981年5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起草了一份历史园林保护,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12月15日登记作为《威尼斯》的附件,即《佛罗伦萨》。开宗明义地指出:“作为古迹,历史园林必须根据《威尼斯》的精神予以保存,然而,既然它是一个’活’的古迹,其保存亦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进行,此乃本之议题。”

《佛罗伦萨》产生迄今已20年了,作为国际上关于古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重要和公约之一,用以具体指导园林领域内的历史古迹保护。这里,参照《威尼斯》保护古迹的原则和方法,解读《佛罗伦萨》关于保护历史园林——“活”的古迹的原则和方法,对其整体思路和各条文间的逻辑做些梳理,以增益对精神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就《佛罗伦萨》对于我国历史园林保护的指导性和适用性略作探讨。

1 针对“活”的古迹的理性策略

园林,“近乎理想化的世界意向”,在形态上有唯美倾向,但一旦随着岁月的流转有幸成为历史园林,担当“某种文化、某种风格、某个时代的表征”或者“具有创造力的造园家的独创意匠的见证”,则已经如文化标本般被赋予科学理性色彩。

《威尼斯》指出:为了后代,将共同的古迹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和建筑古迹相比,园林的主要素材——植物,所具有的生命特征,使历史园林有四季循环的季相、盛衰荣枯的变迁,有规律的、必然的新陈代谢以及外界因素的作用,使园林总处在动态之中,《佛罗伦萨》称之为“活”的古迹,如何才算将其“真实地、完整地”保留下去呢?

如果说建筑古迹保护旨在保证“原物”的最大化存在,历史园林保护则旨在借助人的维护抵抗自然变迁,保证一种寓不变于变的“原态”的最大化存在,始终不偏离原初的造园意匠、构图和意境。因此,《佛罗伦萨》将历史园林保护的宗旨表达为实现一种平衡:“四季轮转”、“自然的变迁”、“造园家和园艺师力求保持其长盛不衰的努力之间不断的平衡”。同时强调任何的保护行为“必须同步兼顾其所有的构成特征,把各种因素孤立开来处理将会破坏其整体的协调”。在时间坐标中关照园林的整合状态,意味着历史园林保护应是一个宏观的、长期的协调和监控过程。

与此同时,《佛罗伦萨》所引导的保护与泛泛奢谈保护以及囫囵一体的粗犷保护格格不入。在“定义与目标”部分,即将历史园林的“设计营构体系”分解成几个板块:“其平面布局和空间布局;其植物配置,包括品种、面积、色彩、间隔以及各自尺度;其景园布局结构和景观特征;其映照天空的水体,动态或静态水景。”将园林可作为保护效果参照蓝本的经典形态分解成可以用定量、定位和固定属性描述的几个构成单元。进而,又换一个角度指出“历史园林的真实性依赖各个部分的样式和尺度”、“景观特征”、“每个部分所采用的植物素材和无机物素材的选择”等。这种分而解之的思路提示园林保护应不惮于复杂性,对园林构成的各个层面和基本因素一一有所关照,才能臻于精微的、忠实于原态的保护。

上述整合与分解,作为保护方法是并行互补的,作为保护理念则共同指归于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态度,一种求甚解的、严谨精微的文物保护精神。如此这般理性地看待园林,与西方讲求形式美的造园手法是一脉相承的。那种置于严谨的几何图案中,适宜通视线的远观,讲究图案完美、构成精确的西方古典园林,应是造园、赏园理性思维之滥觞。

和《佛罗伦萨》界定的保护相比,恐怕要承认我国一般所认同的保护与之尚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对单元分解的保护思维方式显得生疏。我国造园本身所讲求的是随游线一层层展开意境空间,对物质构成精确性的要求要相对宽松;往往茂林曲池,“近景以凭、中景以隔、远景以借”,其物质构成解析起来,甚是复杂;传统上对园林的随意更改平常看待。作为历史园林,其首要职能是作为文物古迹而存在,园子本身客观物质构成的恒定性是整体风貌忠实不变的基础,是需要进一步建立的概念。否则,天长日久园林形态较“原态”似是而非,历史信息逐渐损失,历史园林作为古迹的价值则大打折扣,只怕后人真该有“赏心悦目谁家院”的疑惑。 2 维护与保护——动态平衡的精心守护

《佛罗伦萨》把历史园林保护分为“维护、保护、修复和重建”几种类别,对专业人员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予以指导。

维护,维持、养护固有状态;保护,有未雨绸缪、防范不良发展倾向和防止外界伤害于未然之意。园林中“建筑、雕塑或装饰部分”的维护可根据《威尼斯》的原则予以实施,但园林主要以植物为素材,又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与外界沟通的环境综合体,《佛罗伦萨》所强调的“对历史园林不断进行维护至为重要”,更侧重一种动态平衡的精心守护。

2.1植物的养护与“定期更换计划”

对于园林的主角——植物需要日常呵护,免于萧条没落和过度生长,维护工作应持续不断地追踪园的随时间的动态变迁,对那些生命有限或因生长而形态变异的植物,“既根据需要予以及时更换,也有一个长远的定期更换计划”,进而摸索正常性替换规律,参照“植物生长规律和园艺栽培经验”,有预见性地确定需要定期更换的种类,建立苗木库存,以备定时和不时之需。

植物在园林中的角色有集体存在和个体存在两种形式。西方古典园林常见的刺绣式花坛,绿篱组成图案的植坛,修剪齐整的树丛、树篱、药圃、丛林,所体现的是众多植物的整体形象,维护主要是让植物外观始终满足结构需要。当植物以个体的存在形态表现时,一般来说,园林立意本身已经关照了植物的生命特性,如有些寿命长久的古树名木,天长口久日积月累的人文价值,使之成为不可再生的“活文物”,从而强化了园林固有的意境,对这种植物的维护主要是涵养其健旺的生命态。对于中国历史园林中将植物拟人化的运用和孤植树木的欣赏,当更加慎重地对待。

有人说中国园林属于自然风致式园林,造园难,一旦建成,比西方园林的维护难度要小很多,原因在于中国园林趣味多在于天然,植物群落多意在模拟自然中的有机生长状态。因此可以适当放任自然生长,让景观群落自然演替,“更换计划”可能周期很长或仅需在较小的局部进行。当然也不能一劳永逸,全然顺从于自然变迁,需要在长期实践、研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保护标准和策略。

2.2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护

《佛罗伦萨》指出:“历史园林必须保存在适当的环境之中,任何危及生态平衡的实体环境变化必须加以禁止。”并且强调这一要求“适用于园林基础设施的任何方面,包括内部和外部设施”。

历史园林绝不是独立的世外桃源,而是大的环境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常常需要在工业化进程中沧桑巨变的大环境的逼仄下求生存。极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系统循环与再生功能很容易扰破坏,这是历史园林保护中需要给予足够关注的问题。净化河流、水体,控制污水的排放,加强植被保护,建设区域内的基础设施,都应列入园林保护范畴。

苏州园林以群体的身份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之后,更为重视园林内外环境整治,据媒体报道今后数年还将斥资千万,“完成拙政园1.37万m2面积的综合改造,在拙政园东部二级保护范围内拆除一座大烟囱及占地1.3万m2的厂房,改建成停车场和综合服务设施,动迁35户,建设狮子林南部的停车场……”改善中国历史园林处境之任重道远,由此即可见一斑。在此同时,也必须依照《佛罗伦萨》的规定,照顾到历史园林的存在环境,避免造成负面的影响。

3 修复与重建——研究与保护两位一体

历史园林,每个地方都有其自然与文化的过程。园林的保护远不止于园艺工作,更要有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和理性论证作为具体操作的基础。《佛罗伦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保护行为中一以贯之的研究精神,提示出相比较于园林艺术的近于艺术创作,历史园林的保护更近乎理性化、科学化的工作。

论及修复和重建,特别强调“详尽的前期研究”,指出修复的前提首先是审慎地求证出该园林的“原态”是什么;“在未经详尽的前期研究”、“确保修复与重建工作能科学地实施”以前,“不得对历史园林进行修复,特别是不得进行重建”。的诸多策略与国际现行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如真实性原则、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可读性原则等异曲同工。例如:强调珍视历史沉淀和信息重叠形成的现状,一般情况下,不能为了回复到某个时代、某个风格,造成现存的真实历史信息损失。于是对狮子林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添加物的去留问题就不必争论了;必要时的重建必须根据“尚存的遗迹”和“确凿的文献证据”;没有实物支撑、有臆测成分的重建物,不被承认是真正的历史园林。通观我国现状,至今有些历史名园热衷“修缮”、“整治”,兴土木、立花石,似乎名正言顺,这种建设性破坏离的精神相去甚远。

这里笔者以为有必要强调一点:按照《威尼斯》精神,在实体“硬件”保护的同时,“软件”的保存和备份至关重要,对于历史园林应该有与维护同步的连续跟踪的文档记录。如《威尼斯》指出的“一切保护、修复或发掘上作永远应有准确的记录”,即“配以插图和照片的分析及评论报告”,这同样适用于园林保护,以保证历史园林在岁月的流逝中记忆不再缺失和空白。鉴于园林的动态性,这些文档本身也是“活”的古迹的构成部分。将详实的文献和园林实物一起传递给后人,方算对历史园林尽到了保护的责任。

4 保护框架内谨慎而明智的利用

在保护理念、技术基础上,《佛罗伦萨》阐述了对历史园林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以及历史园林的法律和行政保护策略,把历史园林的保护推广到社会生活的范围。

目前,有学者指出,古迹的知名度和被重视有时在某种程度上又影响了古迹本身的安全问题,因为这种重视背后有对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片面强调的倾向。

《威尼斯》言:“为社会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远有利于古迹的保护”,可谓意味深长。保护古迹,旨在让其文化价值为当代人和后世人共同永续享用,在维护其可持续的文化价值的同时,焕发其在本时代的文化光彩,也应是古迹保护工作的议题之一。但鉴于古迹作为有可持续价值的遗产,其在当下的现实中,利用应该涵盖在保护框架之下,不能僭越。《佛罗伦萨》即持此立场,将历史园林的保护放在首位:“其接待量必须限制在其尺度和容量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根据时节安排的维护和保护工作,以及为了恢复该园林真实性的重要工作应该总是优先于公众游园的需要。”如果因不当的使用,破坏了历史痕迹,抹去历史信息,没有可读性,也就失去了可持续性。

《佛罗伦萨》态度有保守的一面,但更显得清醒而明智。它给历史园林作为场所的基本定性是“是一个有助于人往、回避喧嚣和了解自然的宁馨之地”,应永葆其文化气质和幽谧氛围,“确保该地点的特质能得以保存”。否则,不能算是物尽其用,也容易因不当的使用威胁保护的安全性。

《佛罗伦萨》对园林作为游憩场所、组织节庆活动有专门的论述,可利用这种氛围形成园林的特殊景观效果,引以为弘扬园林美誉、有益于保护的契机,但指出这种“短时间的特殊使用”应严格控制在保护限度之中。《》提议“毗连历史园林划出适合于奔放活跃的游乐和活动的早独区域”,缓解一种静与动的矛盾,对园林来访者充分关照。这些不失为变通、切实的保护策略,而且有利于管理者和业主投入与收益的平衡。转贴于 5 社会协作与人文背景改良——更高的保护境界

历史园林古迹保护一般作为公共资产和事业的一部分,需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协作促成。《佛罗伦萨》描绘了历史园林保护的社会运作模式:政府部门“采取适当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制定空间和土地计划以及稳定的财政措施;稳妥地管理好民族的文化遗产,体现政府的文化品位和智慧。各个学科专家,包括“历史学者、建筑师、风景园林设计师、园艺师”、“植物学者”,作为受公众和政府委托保护历史园林的从业人员之敬业精神和业务素质,可谓保护工作最基本的保障。公众是古迹保护的受益者和支持者;古迹保护工作如果拓展到对公众情趣、公众历史意识的影响,将是对历史古迹意义的弘扬和时代人文背景的改良。《佛罗伦萨》提倡“促进科学研究、信息材料的国际交流和传播、出版”,利用媒体力量提高自然和历史遗产的约定俗成的威望,,总之,将园林保护运作为社会集体协作的文化行为,达成一个更高的保护境界。

6 我国历史园林保护法规应与《佛罗伦萨》良好衔接

若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深入的保护与管理,应如《北京共识》所言:“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更加具体的法规体系”。我国有数目众多的历史园林遗产,现虽有文物保护和风景区保护条例,但尚无针对历史园林保护的专门法规和条款,《佛罗伦萨》无疑是未来法规的依据和参照。

学习《佛罗伦萨》,除了了解国际上保护历史园林——“活”的古迹的原则策略,还应学习以理性、精微的文物保护精神解析复杂问题,将理念、目标予以落实的方法。从出发,结合我国历史园林的特质研究和保护实践,形成我们自己的具有操作性的保护规范文本,使我国历史园林保护向《佛罗伦萨》提倡的全面的、精微的保护水平靠拢。

文化方面的国际一般用以表达某个领域人类认识的先进水平及达成的原则性共识。有学者指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系列文献有以西方为本位的倾向。但正如《威尼斯》所指出的,本身即要求“各国在各自的文化和传统的范畴内实施这一规划”,具体行为策略应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文化遗产资源的情况确定。2000年9月,日本历史名园冈山后乐园建园300周年纪念之际,第3届日、中、韩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在冈山举行,会议通过了《从传统园林到城市(冈山)宣言》,就三国有着密切渊源的东方历史园林的共同特征和价值进行了归纳,并就传统园林的妥善保存、正确利用和继承发扬达成5点共识。类似的工作无疑对中国历史园林保护与《佛罗伦萨》之间的衔接大有裨益。

附录:

佛罗伦萨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共同设立的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于1981年5月21日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会议决定起草一份将以该城市命名的历史园林保护。本即由该委员会起草,并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12月15日注册,作为适用于有关特定领域的《威尼斯》的附件:

定义与目标

第一条 “历史园林应是以其历史性和艺术性被广为关注的营造兼园艺作品”,同时它应被视作历史古迹

第二条 “历史园林是主要以植物为素材的设计营造作品,因而是有生命的,意即有荣枯盛衰,也有代谢新生”:因此,其表象反映着四季轮转,自然的兴衰与造国家和园艺师力求保持其长盛不衰的努力之间不断的平衡。

第三条 作为古迹,历史园林必须根据《威尼斯》的精神予以保存。然而,既然它是一个“活”的古迹,其保存亦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进行,此乃本之议题。

第四条 历史园林的设计营构体系包括:

——其平面布局和空间构成;

——其植物配置,包括品种、面积、色彩、间隔以及各自尺度;

——其景园布局结构特征和景观特征;

——其映照着天空的水体,动态或静态水景。

第五条 园林作为人类文明与大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体现,作为适宜静思、闲处的优游场所,因而被赋予了若干非凡意义:近乎理想化的世界意向,近乎词源意义上的“天堂”;又是某种文化、某种风格、某一个历史阶段的表征,而且常常还是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独创意匠的见证。

第六条 “历史园林”这一术语同样适用于小型花园和大型园林,不论其属于几何规整式的还是自然风景式的园林。

第七条 历史园林不论是否与某一建筑物相联系、与之不能分离地共存,它都不能隔绝于其本身的特定环境,不论此环境是都市的还是乡村的、亦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

第八条 历史遗址是与某个值得纪念的场景相联系的独特景园,此场景可能是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一个著名传说、一场值得颂扬的英勇战斗或一幅名画所描绘的内容等等。

第九条 历史园林的保存策略应在对其进行鉴定和编目基础上确定。对之需要分别实行维护、保护和修复等若干类别的保存行为。在特定情况下,重建会被提到议事日程:历史园林的真实性依赖各个部分的形式和尺度,同样依赖其景观、意境特征和每个部分所采用的植物素材和无机物素材的选择。

维护、保护、修复、重建

第十条 在对历史园林或其中任何一部分的维护、保护、修复和重建工作中,必须同步兼顾其所有的构成特征。把各种因素孤立开来处理将会破坏其整体的协调。

维护与保护

第十一条 对历史园林不断进行维护至为重要。既然其基本素材是植物,保存园林形态不变既要根据需要及时予以替换,也要有一个长远的定期更换计划(彻底砍伐并重新栽植已长成的合乎标准的苗木)。

第十二条 那些需要定期更换的乔木、灌木、单本花卉的品种,应参照园林所属地区内已经被确认的植物生长规律和园艺栽培经验加以选择,旨在确定这些苗木的品种并予以储备。

第十三条 构成历史园林整体的组成部分的固定或可移动的建筑、雕塑或装饰部分,只有在其保护或修复之必要范围内方可予以移动或替代。任何具有这种危险性质的替代和修复必须根据《威尼斯》的原则予以实施,并且必须注明所完成的任何替代的日期。

第十四条 历史园林必须保存在适当的环境之中,任何危及生态平衡的实体环境变化必须加以禁止。这种要求适用于园林基础设施系统的任何方面,包括内部和外部设施(排水系统、灌溉系统、道路、停车场、栅栏、防护设施,服务设施等)。

修复与重建

第十五条 在未经详尽的前期研究之情况下,不得对某一历史园林进行修复,特别是不得进行重建;前期研究应确保修复与重建工作能科学地实施,并包括从发掘到收集该园林以及类似园林相关资料等一切事宜。在任何实施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制定一个计划,并将其提交专家组,予以联合审查和批准。

第十六条 修复必须尊重有关园林演变的各个相继阶段、原则上说,对任何时期均不应厚此薄彼,除非以下例外情况:迫于园林的某些部分损缺或毁坏的程度如此严重,以致决定在尚存的遗迹或确凿的文献证据基础上对其进行重建。这种重建工作尤其应在最靠近园内建筑的部分进行,以显示出其在布局中的重要性。

第十七条 在固有园林已彻底湮没或只存在其曾经历的各个相继阶段的推测性证据的地方,重建物不能被视作是一真正的历史园林。

利用

第十八条 虽然任何历史园林的设计都旨在提供观赏和游憩,但是其接待量必须限制在其尺度和容量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便其实体构成和文化信息均得以保存。

第十九条 由于其存在的性质和目的,历史园林是一个有助于人往、回避喧嚣和了解自然的宁馨之地。这种常规的利用概念必定与它在提供节庆活动时偶一为之的使用形式形成对照。因此,为了能利用任何这种节庆活动本身来提高园林的观赏效果,而不至造成滥用或损坏,应对历史园林的此类短时间的特殊使用予以明确的条件限定。

第二十条 虽然历史园林适合于一些幽静的常规游憩,但也可毗连历史园林划出适合于奔放活跃的游乐和活动的单独区域,以便可以满足公众在这方面的需要而不伤及历史园林和风景本身。

第二十一条 根据时节安排的维护和保护工作,以及为了恢复该园林真实性的重要工作应该总是优先于公众游园的需要。对参观历史园林的所有安排必须加以规定,以确保该地点的特质能得以保存。

第二十二条 如果一座历史园林筑有围墙,不经过事先检验拆除围墙是否可能导致园林气氛变化和影响园林保护的各种可能后果的话,则不能拆除该围墙。

法律和行政保护

第二十三条 有关责任部门应该根据资深专家的建议,采取适当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对历史园林进行鉴定、注册和保护。这类园林的保护必须在土地利用计划的框架之中予以规定,并且这类规定必须在有关地区性的或当地的规划文件中正式指出。有关责任部门亦应该根据资深专家的建议,采取有助于维护、保护和修复以及在必要情况下重建历史园林的财政措施。

第二十四条 历史园林是具有如此特点的历史遗产,鉴于其性质,它的保存需要受过培训的专家长期不断的精心护理。因此,应该为此类人才,不论是历史学者、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园艺师还是植物学者提供适当的培训课程。还应注意确保维护或恢复历史园林所需的各种植物的定期培植。

第二十五条 应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公众对历史园林的兴趣,这种活动应强调历史园林作为遗产一部分的真正价值,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其的了解和欣赏。活动包括:促进科学研究、信息资料的国际吏流和传播、出版(包括以普通民众为读者的作品),鼓励适当指导下的民众参与,以及利用宣传媒介提高对自然和历史遗产需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之意识。应推举最杰出的历史园林列入世界遗产清单。

附则

篇10

一、海口市文化遗产现状

海口文物古迹众多,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达1566处(全省不到4000处),占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25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6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处,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8处,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100处。此外,历史文化保护街区2处: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府城历史文化街区。海口骑楼建筑街区比较完整地保存了骑楼建筑街区的空间形态、走向和尺度,基本保存了南洋风格骑楼建筑群。目前,骑楼建筑多数年久失修,不协调的现代建筑陆续取而代之,地下管网、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建筑立面乱拉、乱挂、乱建,严重破坏街面景观,机动车交通秩序混乱等,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现象。府城传统民居建筑街区呈矩形平面、不规则的方格路网结构,城内主路呈错位十字相交,仍保持东西主轴线(文庄路、忠介路)和南北次轴线(中山路)的原有格局和走向,比较完整地体现出府城城市特色。目前,府城街巷两侧已有相当数量的民居、商铺被改造为现代建筑形式,整体街区历史风貌已遭受破坏,“一线天”街巷日趋严重,如鼓楼街、关帝巷、尚书直街等。

二、海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在妥善处理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上,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二)文物保护制度体系还不够完整。在引导社会参与、协调基本建设矛盾、做好社会文物监管、加强责任考核等方面,还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和规定。

(三)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物保护经费匮乏是制约我市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瓶颈。经了解,我市文物部门每年的正常项目支出不足40万元,因此,历史街区和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最基本的维护,濒临损毁的文物保护单位没有资金修缮,周边环境风貌破坏严重,甚至连文物保护规划、修缮设计费也负担不了,严重制约了我市文物事业发展。

(四)全民文物保护意识还不强。全社会保护文物、发展文物事业的认识水平还不高。一些单位和群众对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认识和重视不够,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出现了个别“建设性破坏”情形,如府城传统街巷整体历史风貌日渐消退。

(五)文物资源利用有限。在文物和名城保护的宣传上做得还不够,名城中的文物景点知名度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同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内部设施落后、创新能力不足,文物展示水平较低,亟待进一步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六)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文博专业人才不足,制约和影响全市文物保护和名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效、高质量开展。据了解,海口市文物系统100多人的队伍中,具有文博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3人,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全市文博工作的需求。因此,引进文博专业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加大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是文物工作取得长足性进步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海口市历史文化遗产,特别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

(一)落实“五纳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议根据《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文物事业“五纳入”(将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要求,调整对文物事业的投入比例,每年固定投入文物保护资金,并逐年增加,以确保文物事业发展。

(二)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组织成立文物保护协调机构,进一步加强文物、发改、财政、公安、工商、海关、国土、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加大执法力度,有力打击文物犯罪,净化文物市场;积极开展文物行政执法,遏制文物违法行为。

(三)加强文物保护人员队伍建设。随着近年来事业发展,人力资源上的青黄不接问题,已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岗培训和离岗培训等其他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工作显得十分紧迫,“走出去,请进来”,需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解决。

(四)以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范围和影响。利用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