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性消费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性消费的含义

篇1

一、消费与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

所谓消费(consumption),指的就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与需要,对终极产品(包括物品、设施和劳务)的选择、购买、维护、修理及使用过程,这种过程被赋予一定的意义、并最终导致一定的满足、快乐、挫折或者失望等体验。

(二)消费者行为

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将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林白鹏、臧旭恒(2000)主编的《消费经济学大辞典》将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消费者从购买到消耗消费品的全过程中的内心活动和举止行为,包括需求动机的形成、购前准备、购买决策、购买行为、对消费对象(商品和劳务)的占有和使用的消费效果等一系列行为过程。”

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者行为主要包括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微观经济学视野中的消费者行为,指的是在消费者偏好给定的前提下,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其标准的描述工具为效用函数理论。假如我们将消费者的商品束简化为两种商品的组合,那么,消费者均衡将在消费者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处达到。二是宏观经济学视野中的消费者行为,主要指消费者如何将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进行分割。一般用消费函数来刻画。

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正如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定义所强调的。这意味着作为个体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者以及整个社会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依据恩格尔的定义,消费者行为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消费者是如何获取产品和服务的,而且需要了解消费者是如何消费或使用产品的。

二、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

(一)理性

“理性(rational):形容词,证明的或基于某种原因的、有逻辑的”。“The Concis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词典的上述解释,概括了日常关于“理性”的含义。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理性就有着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心理学家认为理性是指认知、推理或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区别于非理性);社会学家用理性来表示组织目标的自觉适应性;经济学家用理性一词表示靠抉择过程挑选出来的行动方案的属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论述了经济学“理性”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指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指个体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

(二)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计划建立于自身长远考虑,消费、储蓄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当前一时之快,而是充分考虑实现一生跨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这样,他们的消费行为就不会因为当前的一些偶然性经济波动或者临时性心理冲动而改变。

这个定义是基于狭义消费者的角度,运用了效用理论对理性消费进行了解释。但是理性消费也是一种消费行为,所以,理性消费也应该有动态性。

我们可以拿经济学家所提到的合理的消费支出来理解理性消费。经济学家把合理的消费支出概括为三层含义:第一,等于或接近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第二,与个人收入、财力相适应;第三,在资源的社会供给量为既定的条件下不过多地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节俭是“略低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消费支出,是“略低于”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的消费支出,是“较少地”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的消费支出。而“略高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消费支出,“略高于”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的消费支出,“不过多地”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的消费支出都可以称为合理的消费支出。

(三)非理性消费

提起“非理性(irrational)”,人们往往不经意地把它与“否定理性”和“丧失理性”等同起来,进而把经济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当作失去理智的狂妄意念,把非理理解为不道德的交易活动或经济犯罪。

与理性消费相对应,从非理性的角度看,消费者在MUC≠MUS的情况下,即单位收入用于消费商品与单位收入用于储蓄获得效应不相等时进行的消费决策都属于非理性消费。在MUC>MUS条件下,消费者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愿增加消费,其被称为谨慎型消费行为。在MUC

与此相对,非理性消费的居民就不会有明确的考虑,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随时变更自己对一生效用函数的看法,随时调整消费水平,使得消费增长率的变化规律不符合跨期效用最大的要求。“高于”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消费支出,“高于”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的消费支出,“过多地”占用或消耗该种资源的消费支出都可以称为不合理的消费支出,这也是非理性消费。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不利于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消费,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在环境承受的临界点之外的消费都是非理性的消费。

非理性消费不仅指不顾个人收入或财力的过度支出,也指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即:一种缺乏社会责任的消费,缺乏低碳消费意识或低碳消费行为的消费。非理性消费包括冲动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不节约能源和不保护环境的消费以及其他的不对社会负责的任何消费。

篇2

中国互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7月底,中国开业的团购网站已超过400家,在这之后团购 网站增长率有所下降。2011年12月底,我国团购用户总数达到6465万, 使用率提升至 12.6%,团购用户年增长率高达 244.8%,成为我国全年增 速第二快的网络服务。然而,2012年上半年,中国团购用户规模为6181 万,与2011年底相比减少284万,使用率下降1.1个百分点。2012年下半 年,用户数为8327万,使用率提升至14.8%,较2011年底上升3.3个百分 点。团购用户全年增长28.8%,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用户增长率。

2012年是团购行业转型的一年,团购网站整体发展从激进扩张过渡 到保守过冬。在用户增长的背景下,团购市场整合进一步加深,呈现出 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部分独立团购网站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 度过困难,如美团等独立团购网站之间团购信息的重复;另一方面,依 托于老牌电商或者其他互联网服务企业的非独立团购网站在市场上的表 现十分突出,如聚划算2012年交易额达到208亿元,是2011年的2倍。与 此同时,团购模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单纯商品团购到生活服务类团 购,网络团购的发展带动着生活服务类商品以及服务的电子商务化快速 发展。因此,在这种变化的市场中,有必要通过分析网络条件下消费者 的风险感知,以及服务型网络团购营销模式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因 素,从而探讨出一条引导消费者在服务型网络团购中理性消费的途径。

一、网络条件下消费者感知风险

消费者购买过程包含了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心理决策过程指导购 买行为。感知风险则是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因不能够提前得知其购买 以及购买后的使用结果是否能够与预期心理需求相一致而产生的不确定 性心理,这种心理决定了消费者心理决策结果。因此,消费者感知风险 对其消费购买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比而言,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感知风险在信息收集、商品比较、购 买行动以及购后反应等消费行为方面与传统购物模式感知风险相比,还 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服务型网络团购营销模式及其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服务型网络团购营销模式的含义

服务型网络团购营销模式(Service-oriented Online Group PurchaseMarketing)就是将生活服务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 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将同一地域一定数量消费 者的相同生活服务需求进行聚集,形成基于大宗购买的买方优势,以此 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增加消费者群体的消费效用的市场营销方 式。

随着网络经济的极速发展,服务型网络团购营销模式对于商家而言,在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加客流量等方面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二)服务型网络团购营销模式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影响因素

1、时间。尽管消费者在网上选购商品能够足不出户,但是在网上 选购商品的同时消费者依旧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搜集商品信息。

2、便利。哪怕是在同一个城市,不同的地域依旧存在着不同的消 费习惯,并且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的感受不同。因此,一个消 费者在自己日常活动范围外进行消费,会降低其便利性,从而增加成 本。

3、隐私。在网络世界,信用卡/储蓄卡密码被盗、消费习惯被追 踪、电脑中个人信息泄露等等,已经屡见不鲜。

4、身体。经常上网对眼睛、颈椎等造成影响,更甚者会使个人长 期沉迷于网络,影响个人睡眠质量、胎儿发育等等。

5、心理。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会产生经济时间损失,会让部分人 群郁闷、心神不定,以及参加服务类团购在一定场合也会降低亲戚朋友 对个人的评价从而带来心理压力。此外,部分消费者会长期沉迷于网络 团购,浪费过多金钱,形成习惯性后悔心理。

6、信息。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依旧普遍存在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的问 题。搜集到的信息全面与否,可靠与否,以及搜集到的信息过程中还有 哪些未被考虑的因子,都是决定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如何引导消费者对服务型网络团购进行理性消费

要实现消费者在进行服务型网络团购时理性消费,就必须对影响消 费者最终决策的感知风险进行剖析,减少非理性消费对经济体系和社会 风气的不良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不要买不需要的东西。服务型网络团购虽然能够让消费者省一 大笔钱,但是对于自身需求而言,不需要意味着其价值是零。然而,在 购买过程中势必有金钱的损失,这对于消费者自身而言必然是不利的。

2、在商家不停了解消费者心理的同时,消费者也应该去了解商家 的心理。消费者需要思考商家的让利是否合理、是否会是欺诈行为、是 否实物与描述天壤之别。只有对商家的心理进行充分思考,消费者在消 费决策过程中才能做到真正地理性。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双十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突破式”的进步,网购逐渐成为国民消费方式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传统购物来说,网购具有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势。近年来,“双十一”网购节日兴起,其在社会消费领域所创造的“需求神话”与网络电商所营造的节日氛围中逐渐从一种校园亚文化异化为全民W络购物狂欢节,并最终使“双十一”网络购物行为固化成为一种被大众定期礼拜的公共节日仪式(吕欣,2014)。“双十一”所蕴含的丰富隐喻生动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同时也反映出了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渴求,“双十一”也成为中国当下鲜活的“时代标本”。

二、文献综述

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敏捷活跃、容易并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心态开放等特点,并且其拥有能够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与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都使网购这种兼具实用型和时尚型的购物方式迅速风靡于各大校园并被其普遍接受。

1.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当前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健康消费观,即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是合理的;而另一种则持相反论点,认为大学生消费是不合理的消费观。对于前者认为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由少年向中年、由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既存在与少年、中年群体相似的一面,却又与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整体上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秉承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进行合理适度地消费。这是由于大学生已经开始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其在消费时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消费商品的选择上,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使需求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刘志伟,2002)。对于后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并不合理,甚至存在盲目追求、奢侈浪费等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当前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从众性,使得大学生消费偏离了正常轨道(宋佳霖,2011)。例如,超前消费的信用卡、促销打折的广告都引诱着大学生进行不合理的消费。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经常压缩个人日常开支,将省下的钱用于人际交往、娱乐等非必要的消费,导致自己的日常生活面临捉襟见肘的现象。

2.大学生“双十一”网购现状的研究

当代消费文化不仅仅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也是对商品本身的一种消费,其表现为一种符号消费。也就是说人们除了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还将商品作为一种显示自身身份,地位,价值的符号来消费(陈黎,2015)。随着网络消费热潮的升温,2009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诞生更是促成了全民参与网购的热潮。虽说“双十一”作为非传统的购物节日而存在,但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符号,引领着消费热潮。

“双十一”狂欢购物节通过依托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双十一光棍节”,将普通的网购赋予了新的含义,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大学生是极易接触并热爱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双十一网购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特点,使他们在双十一网购这一新鲜的活动中能获得一种新的身份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满足了他们自身对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主体际性的符号交流。

3.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总体来说,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三种。首先,他们认为网购价格便宜,购买方式便捷。对拥有固定生活费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同样的商品网购对其更有吸引力,因为网购商品较实体店便宜,并且能够货比三家,给其充分的比较空间选择合适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网购方式便捷,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可以在网络上逐一挑选,省去外出烦恼。其次,当代大学生都拥有追求个性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在虚荣与求异的心理促使下,他们从网购中追求时髦与个性,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不同。最后,从众性与宣泄性消费。从众性消费是一种追随群体的消费行为,这种随群消费在大学里更是随处可见。而我们所说的宣泄性消费包括正面和负面进行宣泄其内心情感的消费。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到了民事责任年龄,但他们的心理还尚不够成熟,且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情绪起伏波动比较大(宋佳霖,2011)。网购作为他们宣泄的途径,适当发泄有利于其心理健康,但过高消费却也能造成极大浪费与不利。

三、相关核心概念

1.消费观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态度和总体看法,是价值观的组成之一,是人们用来价值判断与衡量消费及有关事物的尺子(罗子明,2002)。在这种判断标准的指导之下,人们通常会选择躲避开不利的、与自身三观不符的、不喜欢的或者不接受的商品和消费行为,而选择去追求积极的、价值判断美好的商品和消费行为。

2.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某种商品和服务时大脑思维活动的态势,即心理态势,是一种内心活动。这种心理态势的形成受到消费者的个性、气质、知觉、想象、感觉、情绪、记忆、兴趣、联想、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顾文钧,2002)。人们通常在消费时,心理也会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这一普通心理学的基本过程。

3.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劳务与消费资料而从事的选择、购买与使用的活动,也称为消费者行为。一般一个完整的消费行为要经历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及购买后评价。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且更偏重于后者。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霍金斯、科尼,1987)。但众多学者强调,消费行为是由影响消费者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4.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是消M者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爱好及其它约束条件选择自己所能购买的商品,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孟超,2015)。理性消费最根本的特征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杜绝奢侈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秉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的消费行为,倡导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没有完全具备“慧眼”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会的诱惑,并不能理性思考,所以常会出现盲目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大学生“双十一”前后消费行为与心理的相关信息。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一种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符号、数字或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以用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风笑天,2012)。通过文献研究能够全面、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核心期刊的搜索,整理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现状、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确定基本的研究目的与方向。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问卷编制、施测及数据分析等方式,共抽取483个大学生样本,获取了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及其对自我网络消费行为与心理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与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别通过对两名大学生及两名电商进行访谈,了解分析“双十一”等消费节日对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五、调研总体情况与样本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主要以江苏和北京的高校为主。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483份。

2.数据基本分析(SPSS)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共有174人,占总样本的36.0%,女性人数共309人,占总样本的64.0%,年龄分布为18-26(21.75±1.747)。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所处高校985或211比例为32.9%,与全国985、211工程占全国高校三分之一的比率大致接近。所以,样本高校分布较好,具有代表性。而在年级分布中,样本大都分布于大三、大四区间,其专业分布中,以文史、艺术类为主,比例最少的为医学类。在日常消费模式调查中发现,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会根据产品的质量价格状况决定。而剩下的多为网络消费模式,选择以实体店消费为主的大学生占极少数,此现象也反映出如今实体消费的低沉状况。被调查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成正态曲线分布,多半集中在1500元左右,更有大半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500元。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且具备较高质量的消费能力。而在主要消费项目上,饮食、生活用品、衣服鞋帽位居消费项目前三位。此外,旅游出行、话费网游、教育支出也相差无几,分列后几位。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消费结构不再似往常单一,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与品质。

3.相关性检验分析

(1)高校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上表为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生活费的Pearson卡方值为10.255,自由度为4,显著性概率值P=0.036

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

(2)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下表为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用于网购费用的Pearson卡方值为13.118,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04

六、结果与讨论

1.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

大学生消费群体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不同,一方面,他们消费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他们经济尚未独立,消费行为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面临许多矛盾。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自身的需求、生活环境以及性别的差异是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

(1)自身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基本的生存需求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本次调研也发现,当代大学生们的生活水平已不同于从前,他们更加注重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即使自身还未能实现收入的自我增加或者在生活费用尚不能完全自我掌控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会选择在最大程度的自我支配中达到自我需求与满足。因此,自身需求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最重要因素,而网络购物所带来的便利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可控范围内自我支配效用最大化的满足感。

表5.4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Y果

(2)生活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加之货币的不断膨胀,物价飞涨,以及商家的促销诱导等,很容易营造一种高消费的社会风气。而心智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形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同时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觉得自己“腹有诗书”、高人一等,在大手大脚的同时又希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且追求标新立异的消费方式,攀比、从众心理也都随之而来。电商利用大学生们不买就亏了的心理,借助“双十一”努力降低价格减少库存,大学生们则在商家的大力促销、社会的鼓吹以及周围人的带动下进行从众消费,消费观也随之产生偏差,理性消费行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表现甚少。

(3)性别差异

生物学将人类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而这不仅仅影响男女性的进化历程,也使其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极大的不同。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归纳男性与女性在网购行为的差异,首先男性较为极端,要么是忠实的网购支持者,要么绝不进行网购活动,女性的作为则更为温和;其次,男性更喜欢看评论,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女性更注重网购互动带来的虚拟体验;最后,男性更加柱状网购过程,女性则更容易享受网购带来的快乐(蒋欢,2010)。根据调研发现,女性网购次数及“双十一”活动的参与度要远高于男性,从女性特质就可以理解这一结果的产生。女性较男性来说更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如促销活动、打折活动等的影响;其次,女性更加注重商品的直观感受而不同于男性购物性价比为首选的经验;最后,女性是感性的动物,消费易冲动,且极易后悔。男性消费较理智、自信,很少购买让自己后悔的物品。

2.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双十一”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过大学生对自我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认知,为引导其树立理性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行为,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

(1)宏观层面

首先,和谐的社会需要有健康的消费环境,而良好的消费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所以在社会中树立理性和谐的消费观以及合理的消费环境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曾经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即使放在如今高消费的社会环境中也应该值得提倡与宣扬。另外,政府也应以身作则,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严惩的现象,并及时纠正社会上的不良消费习惯与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并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中观层面

一方面,大学是个“小社会”,也是大学生大学时光中所处时间最多的地方,合理健康的大学风气对其影响颇大。不论作为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进步。因此,学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奢侈、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生活费用的最基本来源方,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等应及时制止,对待孩子的生活费支配问题,既要给其一些自主支配权,也需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建议,减少不理智的消费。除此之外,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对于金钱的判断具有成熟性,合适的时机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防止其攀比、从众心理的产生。

(3)微观层面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做大学生之应该做,想大学生之应该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盲从跟风,减少不理智行为与心理的出现;其次,要培养自己正确绿色的消费习惯,量入为出,学会理财。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不同,对于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也各有千秋,要杜绝随大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消费水准有合理的心理预期,防止一时爽快而导致日后捉襟见肘的现象产生;最后,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本质上与社会各类消费人群具有区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自身觉悟,适时反思自己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这些都对自我合理消费观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欣,需求深化与赛博空间合力共谋的消费社会陷阱――“双十一光棍节”盛行背后的文化解读[J].现代传播,2014年第12期

[2]风笑天,《社学会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3

[3]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2.2

[4]宋佳霖,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6期,2011,12

[5]陈黎,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双十一网购行为[J].品牌:电子商务,2015,2

[6]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6

[7]顾文钧,顾客消费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9):6

[8]霍金斯、科尼,消费者行为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9]孟超,从“双十一”购物节谈国民理性消费[J].太远大学学报,第16卷第1期,2015,3:35

[10]蒋欢,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篇4

一、从匮乏到丰盈:消费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需要是人类自身因为生理和精神内在缺失所引起的一种追求满足的倾向性状态,而消费则是人类满足自己生存和生活需要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质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从学理上讲,消费是一个历时性概念。汉语消费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王符《潜夫论.浮侈》:此等之俦,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白日。其本义是消磨与浪费,与英文消费(consume,expend)最初的涵义相同。到唐宋之际,消费变成了开销与耗费之义,与现代之意思相似。英语的消费一词同样也经过演化,自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后,其含义逐渐变成 :为了满足生产与生活的需求而消耗物质财富。现代意义上消费一词,不仅指物质财富的消耗,而且也指精神财富的消耗,是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史前社会、农耕社会以及前工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质匮乏是社会的主要表征之一,如何制造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是人类长期面对的首要问题。马克思认为匮乏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真正原动力,同时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来分析匮乏也是社会的内在否定结构,而经济上的匮乏是一切匮乏的总根源。因而保罗 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认为匮乏是马克思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的前提预设和先在条件,整个人类社会就是在与匮乏进行的斗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显然在以匮乏为主要表征的社会中,消费行为对于少数贵族之外的普通大众而言只是满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行为而已。随着科技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诞生,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此人类逐渐摆脱为生存而挣扎的匮乏与危机时代。匮乏由此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淡出而逐渐边缘化,现代意义上的消费行为则逐渐成为大众行为,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真正意义上大众消费现象的出现是在以福特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线诞生为标志的1913年福特发明的工业生产装配线无论是从效益还是其它角度来看是使生产进入标准化、规模化的新阶段,大批量生产构成了福特主义的时代特征,而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求大规模的消费。

由于生产装备线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工人工资等生产成本也随之下降,工人们在单位时间或者在相同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已经远远多于以前 ;从另一方面分析,工厂能够获得较多的利润,企业有条件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而较高的工资收入无疑会增加工人的购买力,相对而言工人们可以较多地出入消费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整个社会进入消费时代。勒费弗尔(Henri Lefebvre)认为随着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大众消费时代已经来临,特别是自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与以前的时代已大不相同,社会的理性控制已经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消费领域,这是一个传统风格丧失的时代,也是走向物的功能化时代。

他在《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批判》一书中依次以工业社会、技术社会、丰裕社会、闲暇社会等概念描述当前的社会,认为它是一个被消费所控制的威权社会(the bureaucratic society ofcontrolled consumption):生产意识和创造性行为的意义变成了消费意识。总之这个时代已经被消费所控制,可称之为消费社会或消费时代。鲍德里亚在《物系列》、《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对消费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西方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已经从以生产为主导与目标的社会转化为以消费为主导与特征的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在现代社会里消费,既不是单纯以消耗物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丰盈的现象学。

人们既不能由所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居住的房屋以及所开的汽车来定义什么是消费,同时也不能由视觉、听觉以及触觉所感知到的物质形态与所包含的信息来定义,而是应当被定义在将所有这些作为指意物(signifyingsubstance)的组织之中。消费是当前所有物品、信息构成一种或多或少连接一体的话语在实际上的总和。因为与以匮乏为特征的社会相比,丰盈社会中的消费者与物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他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这个物,而是从它的全部意义上去看全套的物。显然,物的全部意义实际上对于消费者而言只是一个关于物的符号。在消费时代,人的欲望被大众传媒无形地挑动而日益膨胀,人们所购买与消费的物品并不仅仅是消耗品本身,在它们进入消费领域之前首先必须经过广告的包装与宣传,而消费者在无孔不入的传媒宣传中盲目购买和消费的物品其实只是一个代表物的意象即符号。

此时人们已经被商品所转化的符号所笼罩,信息的内容、符号所指的对象相当微不足道,主体在符号世界中已失去了原有的自主性,逐渐成为被所操纵、被宰割的对象。物品本身的价值不再以传统的使用价值为载体,它所承载的更多是自身的符码价值。在消费社会里人们被无限的物品所包围,消费者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代表物品上,物的符号影响和操纵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变化,因而传统社会的生产控制已被消费社会一种新的符号体系模式控制所取代,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形式。

二、快乐原则 :消费文化对社会的异化与危害

篇5

北京“房地产化”的十年

毋庸置疑,北京近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房地产拉动,呈现出过度“房地产化”的结构特征和住房刚性需求的表象,房价过快高涨、地主不断涌现、社会诟病增多。

房地产投资比重快速上升到50%,难以下降。从1998年到2009年北京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1525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7%。房地产投资比重快速上升到50%,难以下降。

房价快速翻倍超过居民承受能力。2004年北京住宅平均销售价格4747元,平方米,2008年达到1 1 648元,平方米,上涨了1.45倍,年均涨幅21.2%。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2%。2010年1--2月北京四环路以内住宅期房均价已达31220元/平方米,比2009年同期上涨了1.2倍,六环路以外均价也突破了万元大关。

房地产支撑形成了变相的土地财政。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北京土地出让收入466亿元;2007年至2009年为1873亿元,超过了2008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009年更高达932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其中住宅用地600亿元、占65%。由于政策规定土地出让收入不纳入一般预算收入,只纳入政府基金收入,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以官方发言人否认了土地财政的说法。但是不纳入一般预算收入不等于不是财政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同样是财政资金的重要来源,事实上北京政府基金收入主要依靠的是土地出让收益。财政局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收入437.6亿元,土地出让收入494亿元(含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和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形成了变相的土地财政。

各种社会资源继续向房地产领域集中。2008年下半年以来,北京市新增贷款进一步向房地产行业集中。截至2009年12月,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5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277.5亿元,同比增幅127%。从新增贷款(不含票据融资)投向看,房地产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新增贷款3575亿元,占八成以上。2010年1月和2月,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继续占五大行业之首。从新增贷款投向看,1月份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建筑业。2月份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投资房地产成为社会的现实选择。

“房地产化”的三大结果

“房地产化”的结果,已然造成城市空间扩张、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严重、资源环境紧张、社会阶层对立等诸多问题,制约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成本和难度,影响着“三个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的质量。

从经济角度分析:“房地产化”过度刺激了人们各式各样的需求神经。市场上投资投机需求活跃,抬高了房价,过度挤占了基本自住需求、改善型自住需求。房地产宏观调控导向是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政策操作上对投资投机的打压不足,难以挤压分离。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居民投资性购房需求上升。2004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投资性购房比例为17%,而今年上半年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购房目的为投资的比例达36.2%,表示在自住的同时也兼顾投资的受访者占近两成。

从社会角度分析:房地产投资投机盛行,一夜暴富心理侵蚀着按劳分配的社会基础。房地产呈现出的“富人俱乐部”属蚀着社会公平的底线。住房上的贫富差距、攀比和仇富心里,以及滋生出的腐败现象,使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经济风险正逐渐演变累积为社会风险、道德风险。

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分析:“房地产化”使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异常尖锐。总供给的滞后效应总是跟不上总需求膨胀的速度,买房成为每个家庭的大事,在京购房更成为千万家庭的梦想。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长期错位,有钱人侵占了过多社会资源,形成恶性循环。

俗话说,独木难支。“房地产化”现象已经造成了中央政府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面对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面对房地产巨大的短期利益,继续强化房地产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延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此时无论单纯唱高还是唱衰房地产市场,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必须理性对待,一步一步挤出风险和泡沫,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一同抛弃房地产的短期利益,“去房地产化”势在必行。

“去房地产化”的多种手段

“去房地产化”的真正含义是去过度市场化导向,去过度投资投机需求,去少数人过度占用社会资源,去高投资、高消耗、高利润、高房价的房地产增长模式,逐步建立绿色生产和适度消费理念的可持续房地产业发展模式。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保障公民基本的居住权。

基本思路是继续完善双轨制的保障体系:一是住宅市场与非住宅市场分开双轨;二是住宅市场上保障房与商品房分开双轨;三是保障房中租售实行双轨。

贯彻科学发展理念,按照“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强正确舆论导向。限制按家庭购买房屋套数,形成以多占社会资源为耻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抑制投资投机购房;倡导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先旧后新的理性消费行为;从严管理政府官员住房状况;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商的社会道德责任。

适当放慢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速度,延长需求期。一般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均表明,我国正处于房地产快速增长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需求和住房消费需求都很旺盛,政策选择上就不宜再刺激需求,以免造成短期内需求集中喷发,后续有效需求不足。

规范单位集资建房行为,维护社会公平。特别是规范公务员和垄断行业职工集资建房行为。公务员必须如实上报住房状况,禁止多处享受政策优惠,防止集资建房演变为新的福利制度。

篇6

一、慢时尚含义

其实,慢时尚理念是相对于快时尚理念而言的。所谓的快时尚其实就是以服装为主要内容的快速的消费方式,具有和时尚紧密融合、上货时间非常迅速等特点,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城市,快时尚已是当下无法回避的潮流。然而,慢时尚理念并非和快时尚理念是完全对立存在的,它是快时尚理念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产生的新潮流和新思想。可以说,慢时尚理念是以具有灵性的艺术情感的存在方式,它既是对快时尚理念的不足之处的纠正,同时也是对快时尚理念的深刻分析和全面总结。现如今,人们的消费理念日趋成熟,逐步意识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这也是慢时尚理念得意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慢时尚理念的特点

慢时尚理念和快时尚理念一样,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比如,减慢新陈代谢的速度,以生态环保为主,使媒体和消费与万对于商品耐久性的损害逐渐减少这些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减慢新陈代谢的速度

慢时尚理念对新陈代谢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减缓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慢时尚理念提倡的是削弱以人类为中心对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危害,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同时,在物品的生产数量和使用年限上都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化的使用,从而避免社会资源的高度浪费,结合到服装而言,那就是尽可能地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年限,从而降低全社会的新陈代谢的速度。

(二)慢时尚理念以生态环保为基础

可以说,慢时尚理念是比快时尚理念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合理的一种设计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慢时尚理念是允许设计师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自行对服装的设计,不必像以前,一味地追赶潮流的样式,而没有自己的想法,服装的设计上也没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设计师在对服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以生态环保作为设计的基础,不像快时尚理念下的服装设计一样,只注重的是对潮流的追赶以及生产过程的速度的提升和成本的低廉。而慢时尚理念下的服装设计更注重的是服装生产过程中的低碳环保,以及服装的个性化和独特的风格,更注重帮助人们很好地展现自我,减少环境的污染,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使媒体和消费欲望对于商品耐久性的损害逐渐减少

使媒体和消费欲望对于商品耐久性的损害逐渐减少这一点其实和服装设计中的情感设计、低碳环保设计以及情感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却有着更加激进和独到的姿态和视角,慢时尚有着非常明显的可以循环使用的特点,这种时尚虽然有着一些怀旧的味道,但是却对当代人来说,也是极具创新意义的。由此可见,这种带有怀旧味道的“新”,是慢时尚理念能够成型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慢时尚将成为发展的潮流

今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直让人们过着快节奏的生活,而人们也是努力地追随着时尚的脚步。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全方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有很大一部分人从快生活逐渐解脱了出来,而慢餐馆和慢旅行就是慢生活的代表,最好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到慢餐馆去消磨时光。以往的快时尚容易让人产生冲动的消费情绪,而慢时尚则倾向于理性消费。可以说,慢时尚是快时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最终结果。我们从社会的经济发展来看,很多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纸币的贬值,使得人们的消费越来越理性,他们开始注重产品的风格和品质,以及舒适度和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地在提高,人们对时尚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他们不再只是一味地追求那些没有灵魂和内涵的潮流服装,而是越来越在乎设计师对服装所赋予的内涵和情感以及品位。从环境方面来说,快时尚理念下的服装设计,不论是生产过程,还是更新换代的速度,都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特别是在各项资源都面临着日益枯竭的情况,快时尚理念的服装生产,不利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慢时尚理念下设计的服装,注重生产过程的低碳环保,和对绿色材料的运用,对环境污染也很小,可以说,慢时尚理念下的服装迎合了时代的发展步伐,顺应了环境保护的趋势。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人们已经对过去服装的时尚潮流已经有了审美疲劳,现在的他们更注重经典、个性以及有品位的服装,他们更注重通过服装来展示自己的精神和内涵,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是盲目地追求潮流的衣服。所以我们说,慢时尚将成为发展的潮流。

四、慢时尚理念的提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慢时尚理念已经开始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人们更注重商品的环保性、高品位以及高品质等特点,人们这种生活理念直接对服装设计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比如,慢时尚理念对服装风格设计方面的影响、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对服装核心设计的影响、对服装设计方向的影响以及慢时尚理念使服装设计的风格多样化、手工化与经典化成为新趋势这些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慢时尚理念对服装风格设计的影响

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慢时尚理念的提出,对他们展示其才华具有更大的作用。因为,慢时尚理念的出现,使得以往设计师在快时尚理念下的跟风做法减少了很多,慢时尚理念更注重风格和长远发展,特别是风格上的难以复制的独特。可以说,在快时尚理念下,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出的服装没有独特的风格,只知道一味地追赶潮流。而慢时尚理念更注重的是服装的各性化设计,以致成为经典从而达到永恒的目的。设计师基于这种理念下,设计出的一些不会被一时的潮流所淹没的经典的风格和款式,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被人们广为应用,经久不息。

(二)慢时尚理念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的文明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慢时尚的理念已经提出,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为它崇尚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秉持可出现发展的原则。同时慢时尚理念对服装设计理念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慢时尚理念的倡导下,很多服装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大气污染指数,都很少选择要求深加工的材料,同时对面料采取环保的燃料进行染色。现阶段,用可以降解和回收的自然材料作为服装的面料已成为当今的潮流趋势,或者选择容易降解的天然纤维,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服装生产的过程中那些有害物质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要提倡人们对服装的剩余面料的再利用,从而减少浪费情况的发生。

(三)慢时尚对服装核心设计的影响

实用性不仅仅是服装唯一的特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服装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位以及精神面貌,同时,也对这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起着一定的暗示作用。其实,人们在购买著名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不光是为了购买服装的实用功能,还是对设计师设计理念和品位以及价值观的认可。所以,现在很多设计师的设计服装的核心就是注重对服装的品位提升。而消费者由于受慢时尚理念的影响,他在购买一件衣服的时候,会更加看重这件衣服对其本人的品位和气质的体现。现阶段,人们已经不会像以前一样只注重价格的低廉而不注重体现自己穿衣品位的快时尚购物理念。

(四)慢时尚理念对服装设计方向的影响

受慢时尚理念的影响,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样化,由此,诸多多样化的服装设计被设计师设计了出来,特别是一衣多穿的样式或者可拆卸的服装样式都深受人们的广泛喜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还设计出了可以调节温度的服装,同时,多种多样的高科技的面料的产生也使得人们诸多的特殊需求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服装的多样化穿着方式已成为大部分设计师设计服装的方向。

(五)慢时尚理念使服装设计的风格多样化、手工化与经典化成为新趋势

和快时尚理念有所不同的是,慢时尚理念下的服装设计更注重服装的经典化、风格的多样化以及手工化。同时,随着复古风潮的流行,手工艺获得了新生,这使得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多多少少会添加一些手工艺的元素,可以说手工化顺应了慢时尚理念的原则,同时也满足了慢时尚的高品质以及独特风格的要求。同时,我们上文也提到过,慢时尚理念更加注重所创造服装的经典性,因此,在慢时尚的设计理念下,服装设计会呈现出多样化风格、手工化以及经典化趋势。

五、结语

篇7

本文在阐述大众传媒文化含义及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审美观、精神生活、文艺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媒文化中优秀成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众传媒文化;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是信息的传播工具,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和杂志的总称。郭庆光先生在《传播学概论》中明确界定:“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文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原始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原始传播阶段书写工具尚未问世,人们主要靠语言、肢体动作、图形标记、火把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后,出现了报纸,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报纸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但是早期的报纸依旧存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后来,电报发展开来。电报的诞生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的时效性,成功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开启了大众传媒的新纪元。当时的人们认为电报的产生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他们根本无法预料到以后的多元通讯工具能超越电报这让人叹为观止的发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广播、电视等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进行传播的媒介的高速发展,它们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登上了传媒文化的历史舞台。大众传媒是以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为发展基础的,激光照排技术、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技术的普及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到来并风靡全球,有力的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跨入了新的时代。

二、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受到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早已走过了埋头苦学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特点,对大众传媒文化更是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望。但是,与之并存的还有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面前,这一新时代群体又有缺乏辩证能力,无法准确的选择正确的方向。大众传媒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文化并不是单一的,也并非全都是对我们有益处的,它是多元复合、良莠不分的,真、善、美、假、恶、丑,各种各样的因素以五花八门的形式掺杂交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辨认当中的真善美。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大众传媒文化在每个时代相应都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性,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大众传媒文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愉悦效果。大众传媒文化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得到拓宽,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大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视野开阔。大众传媒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军事、伦理道德、法律、恋爱婚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旅游、审美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同时,先进传媒文化对旧观念的冲击,衍生了新的生活观念和特立独行的生活风格。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的单一性。传媒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在各种文化场所和网络、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使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广,同时也能激发艺术灵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他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众传媒文化中包含的礼仪、风俗、民族、艺术、法律、道德和价值理念等各种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通过对大众传媒文化的接触,可以提前了解并适应社会。有学者指出,“个体也正是依托一定的文化价值理念、行动规范的引导而使自身上升成为类的存在,成为德性的存在,成为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境遇之中的自由自主的‘人’”。

2、当代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良文化导致盲目跟风、攀比、非理性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今中国的消费水平正在飞速提高、消费观念变革异常迅速,消费主义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大众传媒文化发展趋于商业化的特征使它倾向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长此以往,大众传媒文化必将受到消费文化的荼毒,从而使大学生走向浅薄、粗俗的一面。 当代大学生多数从小衣食无忧,节约意识单薄。再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问缘由便为孩子的各种消费提供不限量的经济支持。种种原因的叠加累积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在不具备高消费能力的情况下崇尚个人享乐主义,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个性生活。从而引发非理性消费,忽视了合理的消费理念培养。不良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化。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少的关注中国古典文化,凡事追求视觉效果,使得当今文化更倾向于直观表现,而忽视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朦胧美、内涵美的含义。视觉感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感知方式。部分大学生认为对名著、经典论述影视化、光盘化、漫画化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严肃的学术著作进行图解。他们更加倾向于浅显直接的视觉感受,快餐文化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标志。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大众传媒文化

当代大学生固然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丰富生活、开阔视野。但是,通过大众传媒接收到的知识是零乱无序的,更加无法对大众传媒传播的海量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和思考, 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精神状态。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青年的审美观、文艺观、消费观及价值观。这种影响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向性的。由此可见,加强引导,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建设绿色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在面对大众传媒文化时,必须辩证地看待当代传媒文化,大力弘扬优秀精神和文化,突出优秀文化在传播中的分量从而使大众文化品位得到丰富与提升。面对当前的传媒文化,首先应思考为何它会对我们构成负面影响,并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不良影响。要辩证的看待媒介,提高辨别能力,对各种不良影响加强抵御,坚定地拒绝不良文化。对于优秀的传媒文化,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对于外界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上个世纪后半段开始大众传媒逐渐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随着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继报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教育将传媒文化以直观便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传媒文化以其极强的渗透性、丰富的信息量、易于接受以及传播途径宽广等优势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业余生活,使得大众传媒文化成为一种成本极低,但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如果大学生群体能够在大众传媒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充分发挥它的优良作用,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受教育的局限和不足,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篇8

所谓“感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具体的消费品的选择时,所依据的常常是感性原则。也就是说,消费者以对产品的直观、感觉、情感、主观偏好和象征意义作为消费选择的原则。这与理性消费不同,后者侧重的是价格和产品的功能,所依据的是实用原则。感性消费的特征在于,在既定的产品客观性能的前提下,产品的外观、形状、款式、体积、色彩等感性特征和产品品牌价值和符号象征成为产品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消费者行为不是仅仅限于“物的消费”这一经济行为,而且更转化为有关于物品的感性和意象的消费行为。感性消费既注重产品所引起的感官愉悦,也强调产品形式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品位、理念、价值和偏好,感性消费实际就是一种心理或精神性消费。

从产品品牌营销的角度来说,实现感性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产品的工业设计,以往在营销中人们并没有注意这一点。比如原价3000多元的一款手机,只不过在机壳上镶了一颗小小的宝石,身价陡然上涨到8000多元,这个设计仅去年最后一个月就为TCL移动通信带来1个亿的销售收入。还有康佳集团“画仙”系列和“艺术电视”同样凭借出色的工业设计获得巨大的成功。一台14英寸的“七彩小画仙”所获利润竞超过了21英寸的普通彩电。事实上早有测算表明.产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如日本日立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中,工业设计所起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

“性价比”可能是传统经济发展与营销策划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感性消费的体验经济下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如人们出行,大都是自己开车,开经济型车和开高档车的功效没太大区别,但两者的价格及日常花费却大不相同。就实用讲,低档车的性价比应该要比高档车高得多。但消费者尽可能地在自己经济条件容许的前提下,“一意孤行”。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在消费选择中,尽管性能和价格的因素仍起作用,但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感性因素和符号意义,包括“喜欢不喜欢”“时髦不时髦”,等等。这一点对品牌营销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今国外的不少企业正是把握住了这种感性消费的增长趋势,大获成功。韩国三星电子就是典型成功例子。近几年韩国三星电子调整了过去大规模制造的战略,推出了“设计为王”的战略理念,高薪聘用为IBM设计第一款Think-Pad手提电脑的美国设计师,成立设计室。在手机设计上,确立的原则是:即要吸引人,又要力求产品色彩上体现时代性。结果三星的手机销量全球大增。更重要的是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感性消费与体验经济时代是分不开的。2000年《哈佛商业评论》提出“体验式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并提出“体验经济”(theexperienceeconomy)概念。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经济的新纪元: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服务经济之后又一个经济发展阶段。”

从消费者心理讲,追求自我实现是体验经济的精神核心。在体验经济中,企业主要提供的已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提供一种让客户身在其中的体验,充满了感性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愉悦记忆。在体验经济中,客户不是为产品和服务,而是为时间付费,当他购买一种体验时,买的是时间和享受,使一般时间变为自由时间。体验之所以比服务值钱,是因为体验的内容是自我实现,是自由。“”版权所有

篇9

【关键词】 保险销售 销售误导 治理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保险业从未停止过的吐槽点就是保险“销售误导”,例如近一段时间以来,报道很火热的事件:众多顾客去银行办理存款的时候,销售人员就不断向他们推荐高额收益产品,其实所谓的高额收益产品就是穿了衣服的保险产品而已。面对承诺的天花乱坠的高额收益的诱惑,很多顾客纷纷掉进陷阱。最近这几年,类似这种事件层出不穷,投诉率攀升,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保险销售误导的治理是势在必行的。基于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入手进行分析,更要探究其背后的根源,为保险销售误导的未来治理提供建议,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保险销售误导的定义

(一)保险销售误导的界定

保险销售误导,是指在保险领域,尤其指发生在保险产品销售的过程中,由于保险销售员和顾客自己掌握信息的多少不同(信息不对称),保险销售员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多的优势,对消费者进行一些错误的购买诱导,导致消费者买到错误的产品或者买到的产品不是自己想要的,亦或买到的产品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而不是单单指顾客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后感到后悔。

(二)保险误导的表现形式

1、故意夸大保险产品功能

保险销售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保险销售人员在其销售过程中,故意夸大保险产品的功能,进行虚假包装。例如对保险产品的功能进行虚假的陈述和推销。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在进行一些理财产品的推销的时候,只是单单刻意强调产品的所谓的高收益,让投保人被高收益所引诱,产生高预期,而不对产品的风险性进行告知,进而卖出产品,完成自己的产品推销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比如在销售重疾险时,夸大保障的范围,致使投保人投保,而后面投保人可能得不到想要的利益。在2012年,记者就曾曝光了新华保险承诺每年给投保人一定比例的高额关爱金的陷阱,这就是典型的故意夸大产品收益。据购买者吴先生反应,他自己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就得到销售员每年6%的固定分红的承诺,但记者打开保险合同条款时,上面写的是“分红不确定”。其实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保险销售员进行销售误导,损害投保人的利益。

2、诋毁同行

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一直是比较激烈的,理性的厂商之间的竞争向来都是优势对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弱势。但若一个企业故意拿自己的优势与其他S商的劣势去比较,就不仅仅只是公平与否的事情了,这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自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蒙蔽消费者的双眼,造成恶劣的影响。严重的还有,利用不实信息,故意诋毁和诽谤竞争者,进而无形中抬高自己的地位。新闻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某保险公司进行宣传时,直接告诉消费者对手公司的保险产品严重不符合事实,再旁敲侧击地宣传自己产品的各种所谓的优势,无形中指引消费者的选择导向,把消费者带向自己预想的道路。

3、故意混淆概念

因为保险产品很多属于很专业的,存在许多专业术语,并不是那么通俗易懂的,特别是对于没有这方面知识的投保人来说,销售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故意混淆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产品存在的区别,特别是在现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不景气更是为这一现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在推销保险产品的过程中,销售人员故意把保险产品与定期存款、基金等同类银行产品放在一块,让本来就对这些不太熟悉和了解的消费者产生更错误的认识。更有甚者,很多保险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时,甚至对保险这两个字只字不提,相信这样的事情大家也不是听了一次两次。

4、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保险销售人员的义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让投保人履行告知义务,一个就是说明义务。

所谓如实告知,就是投保人有义务不隐瞒,将足以影响承保人决定是否承保、是否决定提高或降低费率的重要事实如实告知给承保人。但保险销售人员因为销售任务的存在,可能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故意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将保单签下,取得提成。但是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进行核保理赔时,会发现保单签订时不符合相关规定,从而成为无效保单,投保人得不到赔偿,损害自身利益。最典型的寿险,寿险销售员经常会故意诱导投保人虚报年龄,从而使原本不能达标的虚假达标,理赔的时候却出现各种纠纷。

而说明义务,设定最初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投保人在专业上的不足,指的是销售员应主动向投保人说明并解释保险合同的各种条款,包括后期的各种费用和后期投保人需要做的工作,比如说对保险标的正当维护和检修等,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保单的签订,只片面地说明投保人的权利,刻意避开应尽的义务。这种现象可以说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家常便饭了,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提高业绩,很多保险公司在进行销售时,都对投保人有利的方面进行天花乱坠的修饰,而对投保人不利的方面甚至有时候一个字都不愿意提起。比如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险等,很多人购买的时候都知道收益性,而对风险性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也是保险销售误导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了。

三、保险销售误导的成因

(一)从保险公司层面看

1、内部管理混乱

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销售误导问题的存在,保险公司内部并未出台过相关的政策,甚至于有时候还在暗中变相为这些行为做鼓励。可以这样理解,毕竟销售员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也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故保险公司很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即使处罚,也是相对而言很轻的处罚,并且公司并没有完备的法规体系来治理这些。尽管国家一直在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积极的整治,但据反映,保险公司的响应并不是那么热情。基于此,政府要制定采用一些措施来鼓励保险公司加强自身的管理。

2、经营理念上的偏差

保险公司目前很多还都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所谓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就是保险公司看中数量比看中质量多,一味追求规模,追求保费的增长,从而保险公司的众多职员都存在一个这样的理念:升职加薪与否的重点是我的业绩多少,签了多少保单,而不是我给顾客带来了多少有益的好处。在这样的经营培训理念下,保险销售人员的职业理念就这么形成了。

3、工资机制的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保险公司的佣金机制是这样的:设置一个很低的基本工资,后续收入完全由提成决定,也就是由你所签订的保单数量决定。且很多保险销售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与保险公司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合同,这就更加让保险销售人员注重短期的利益,不会考虑长远的发展,只要客户投保,自己拿下保单,取得提成收入,就算万事大吉了,而对后续的很多问题直接采用漠视的态度。

(二)从保险销售人员层面来看

1、整体素质水平不够

首先,保险销售人员的学历水平并不是那么高,据前几年一项调查的统计来看,保险销售人员的低层次比例比较高,甚至很多都只是初中学历,专业素质严重缺乏,很多都只是保险公司派遣的临时工,自身不仅缺乏保险专业知识,并未与保险公司签订正式合同,培训机制也比较混乱,故在销售过程中的问题就层出不穷了。

2、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

保险事故的发生是存在一定的概率的,不是必然发生的,而且发生的概率有的时候很低的,这就让很多保险销售人员产生了这样一种心理:只要拿下保单就好,即便是在销售过程采用了不正当的方式去诱导投保人,只要保险事故不发生,我就可以得到佣金,公司还有业绩增长,并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发生。就是在这样的情r下,鉴于保险事故发生的特殊性,销售人员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这样一种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一旦产生,自然在销售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有销售误导这样的时间频发发生。

3、没有诚信动力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保险销售人员与保险公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而是非正式的关系,基于这一点,保险销售人员大多都没有一种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不会想着为这个行业带来什么,更不要谈什么树立行业形象了,大多数销售员都只会考虑眼前的利益,更容易为了这点利益去诱导顾客,甚至于去欺骗。大多数销售员的收入受提成的影响波动起伏较大,这样会让销售员产生不服从管理的想法。

(三)从投保人层面来看

1、对保险产品缺乏认知度

因为保险产品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并不像实体物品那样,可以直接感观到,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感观到,而且产品的用户体验发生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获得保险金给付的时候,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投保人对保险产品客观和理性的认知,好与不好也直接给不出评价,很多投保人对保险行业的认知度也不深,这就为保险销售员的误导销售创造了机会。

2、警惕性不高

据我们的了解,很多人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不会去主动了解,更不会在保险产品的功能上做功课,只要是所谓的熟人、朋友介绍,立马就深信不疑,不会进行所谓的调查性思考,甚至有的对购买的保险产品一无所知,对保险产品解释不清楚,不理解自己所购买的产品的功能在哪里,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其实挺多的,特别是在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不高的时候。

3、没有做到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的含义是要把收入用在最合适,也就是能带来效用最大化的地方。但在我们国家,很多消费者跟风现象很严重,购买一些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保险产品。

篇10

【关键词】后悔权;问题;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87-01

消费者后悔权制度也被称为消费者冷静期(Cooling-offperiod)制度,它源于经营者的一项营销手段――“无因退货”。后悔权的含义是指:在特定的商品买卖消费活动中,经营者承诺,消费者在支付价款、取得商品之后,无需说明任何理由,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无条件退货,经营者返还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款。后悔权的设立的目的和宗旨在于给予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群体以特殊保护,避免头脑发热条件下的不合理性消费行为的发生。

一、我国法律中关于消费者后悔权的规定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白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二)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单方性。消费者后悔权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只有其身份为消费者时才可使用。作为经营者的一方不享有此项后悔权利而是一种相对的义务,因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经济地位的不均衡性,致使消费者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对消费者给予一定的倾斜保护。

第二,时效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行使后悔权的时间是七天,目的在于保证消费者能够及时、尽快地确定是否需要此项交易、检验是否对其权益造成损害;同时也能够将经营者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自主性。在满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消费者行使后悔权无需说明理由,并且直接针对经营者即可实现,不需要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避免了繁琐的维权过程。

二、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消费者后悔权可能被滥用。赋予消费者以后悔权,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有利的。因为消费者可以随意购买、退货,甚至零成本。但相对于经营者而言,处境就不乐观了,如果有竞争对手滥用此项权利,会给正常经营者造成巨大损失。如消费者恶意使用后悔权,也会对正常的商品交易产生冲击,严重时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其次,后悔权范围的限定性可能被虚化。在一定程度、范围内适用后悔权制度,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完善。但如果广泛适用,则可能造成对契约精神的违背。此次赋予消费者后悔权时使用的术语是“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原意是想将后悔权范围局限到“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新兴购物领域,但在实施时可能会遇到恶意扩大范围的解释,会导致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最后,消费者后悔权的配套制度的缺失。新《消法》规定消费者行使后悔权的四类例外商品和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然而在实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各类争议:如何判定商品完好、如何界定是否影响二次销售;“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是以物流系统显示的签收日期为准,还是以消费者实际拿到的时间为准;另外如果经营者不愿意执行后悔权制度,甚至会想方设法设置实施的障碍;消费者的不理性购物行为,乱用后悔权的行为如何加以抑制等。

三、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建议

后悔权制度的设置需要在消费者权益与经营者正常经营之间寻求平衡。构建我国的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本着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消费者后悔权体系。

第一,完善条文,细化规则。新法的可操作性还需要时间进一步完善:一方而因为霸王条款发生纠纷时如何解决,仍而临许多细节问题;另一方而,即使法规列举出不能进行无理由退货的商品,但是很难穷尽。为此首先要做的就是使法律条文更加明确易懂,用词得当。

第二,构建与消费者后悔权相协调的法律运行机制。完美无缺的制度的构建必须有系统的保障机制配合其运行,后悔权制度也是如此。只有完美的保障机制才能促使这项权利的有效公正执行,否则,只会增加经济纠纷,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进步。

第二,充分发挥网络交易平台的积极作用。新《消法》第44四条规定网络交易平台在无法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情况下,承担先行赔偿责任。网络交易平台做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防止承诺不兑现,有助于解决实践中网购异地消费,一旦发生纠纷难以找到经营主体的突出问题。

后悔权制度是一项“双赢”的制度,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更有益于经营者。这一权利的赋予会将消费者导向于商品质量好、信用高的经营者,促使经营者回归商品的本质,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创造,提高生产经营的技术服务水平,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不仅有利于培育社会的诚信氛围,而且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从而达到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