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文化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

篇1

[关键词]公安 理化检验 资质认定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79-01

1 前言

随着各地公安机关实验室作为向社会出具公信力检验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检测结果和服务质量。理化实验室作为各地州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日常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本文针对公安机关理化检验工作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2 涉及因素与对策

2.1 检验鉴定人员

在基层日常的理化检验工作中,理化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各类检验项目都需要由理化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这就要求人员首先具备过硬的物理、化学等各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娴熟的仪器设备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验室应制定检验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定期开展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考核,经考核合格的人员可颁发上岗证,允许其持证进行实验操作。对于大型精密仪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操作许可证方能上岗。检验人员所取得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应由专人进行整理记录,并保存于其个人技术档案中。

2.2 仪器设备

实验仪器的稳定性对检验数据的质量影响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为了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应配备与理化检验项目相对应的仪器设备,并安排专人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委托国家法定计量检定部门开展仪器检定校准,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未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不得投入使用。对于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实验室还应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以保证仪器设备各项参数符合使用要求。每台实验室仪器设备都应具有完整的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从购进到使用过程的全部内容,如设备基本信息参数、购买合同、设备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检验检疫证书、设备验收合格记录、仪器检定证书、仪器维护核查记录、维修记录等。

2.3 检验方法

实验室应根据各类检验项目配备相应的技术标准方法,在选择标准时,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其次是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在取得技术标准文本后,实验室应统一进行分类整理,登记造册,加盖“受控编号”和“现行有效”章后发放给相关检验人员;在技术标准作废后,应立即进行回收,加盖“作废”章,必要时进行销毁处理,以保持技术标准的受控性和唯一性。新的检验方法需经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以确认其可靠性,在保存实验全部资料的基础上,经技术主管签字批准后方可使用,并及时上报资质认定部门申请能力扩项或变更。

2.4 试剂与消耗品

在理化检验中常常会使用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化学试剂和标准物质,其产品质量的优劣对检验质量同样具有重大影响。选择一家产品质量稳定的化学试剂供应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前提。实验室在购进试剂后,应立即根据试剂的技术指标进行验证试验,如符合实验技术要求,方可继续使用; 如经验证后不符合要求,则应立即联系产品供应商,进行退货处理。同时记录并保存好试剂验证记录,将合格产品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为今后试剂采购提供参考。标准物质供应商应提供国家计量部门出具的标准物质证书,符合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的要求,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化学试剂和标准物质应保存在独立的试剂室中,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空调设备,保证温度、湿度符合试剂储存条件,选派责任心强的检验人员担任试剂管理员,每日记录温度、湿度变化情况,确保试剂安全有效。

2.5 实验室环境条件

实验室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通风、电力、照明等对检验结果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理化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每日记录实验室各项环境指标,对检验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尽可能降低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对办公区和实验区进行合理布局,实验区与实验人员办公等非实验区域相互隔离,并满足人流、物流要求,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干扰,特别是使用酸碱试剂的房间,其排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材料,以确保检验人员及实验室周边环境的安全。

3 结语

以上仅是各地公安机关理化实验室进行资质认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在诸多影响检验结果因素中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和资质认定过程中实验室会不断发现新的质量控制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室管理体系持续加以完善,以提高理化检验管理水平,提升理化检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蓉,刘海礼.实验室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几个关键点[J].

职业与健康,2010,26( 10) : 1184-1186.

[2]王俊,徐赵平,叶肥生.疾控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科学管理及应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5) : 373-390.

[3]王炫征,乔春艳.浅谈疾控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 12) : 1812-1813.

作者简介:

篇2

1中医内科学术语标准化的意义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备条件。科技名词术语是反映科技专业概念的一种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中医内科学的名词术语属于应用在中医学领域的科技名词术语的一部分,是反映中医内科学专业概念的有效形式。随着几千年的发展,中医现有的内科常用术语词汇已形成了具有独特自身语言特点的术语词汇集合。但从科学意义角度出发,术语词汇不应是简单的术语集合,而应成为具有完整概念体系并与之相对应的始终贯一的术语体系。术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医内科学术语标准的制定,既要符合术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要符合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与规定。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内科学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目前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需要中医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1.1标准与标准化标准(standard)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和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效益为目的”

[1]。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1]。

1.2术语标准术语(term)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2]。术语标准(termnologystand-ard)是指与术语有关的标准,通常带有定义,有时附有注释、图表、示例等。即由标准部门公布的规范化的术语系统。

我国的名词统一工作,有着古老的光荣历史。从2000多年前的《尔雅》和1700多年前的《说文解字》到近现代的辞海、辞源及中医大辞典等都贯穿着我国名词统一工作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在我国,初级状态的术语标准化工作是“古已有之”的。

2中医内科学(治法学术语标准化的意义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备条件的发展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内科学用语是在汉语发展的背景环境下的专用词语。其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医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属于汉语语言结构。其逻辑结构反映出中国传统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就概念系统而言,中国传统思维对概念的第一要求是名实相符,故不完全具有纯抽象的性质。

2.1词的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现象中医内科学词汇的发展,符合汉语发展的一般特征,其中,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就是其较鲜明的特征之一。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如中医学中的平肝熄风法。平肝熄风,其既是中药功效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又是中医内科学治法的一个常用术语。在表述其定义的时候,应该按照标准的制定原则,分析原始资料(资料搜集而定),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进行定义。并对其上位概念及下位概念进行界定。既对平肝熄风在中医治法领域中的概念进行标识和界定。再则,《我国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和规范化的九项原则》中规定,科技术语必须具有单义性,即科技术语是单一的、专用的。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也即是一词一义。对个别一词多义者则分别定名。在治法领域对“平肝熄风法”分为清热熄风法和凉血熄风法,确保语义的单一性。另外,一义多词也是中医内科学治法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概念的确定及定义的表述中,需要根据标准的制定原则,“如存在同义词,建立只选择一个为优先术语。”将不同表述的词语,根据表述的含义特点,明确其所属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分析其历史源流的发展,确定为同一概念表述的的,统一到同一术语的表述中,其它归属到同义词等其它范畴中,如攻下冷积法,攻逐寒积法。

2.2词性的无固定形态和不确定性汉语词性有两大特点:第一,基本上无固定的形态;第二,词性非常灵活多变。就中医内科学治法术语而言,也兼具有这两个基本的特点。汉语的构词法就是汉语语素构成词语的方法。汉语的构词法类型主要是合成法,还有少数类型是派生法和缩略法。

由于中医术语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文化、宗教的影响,使其词性是随时而变的,较为灵活自由。在中医治法术语的语义分析的时候,应由僵化的“语义为准”原则到灵活的“功能为准的原则转变,就可以自然地理顺许多语法现象,而且可以令分析更加简便。

中华医学发展历史悠久,其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中医术语,短语,短句,它们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这些语言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大量的中医文化特征和中医特色。因此中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3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标准化的方式探讨标准的制订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在本项研究中,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标准的制定也严格遵循既定的工作程序进行。

3.1拟确概念数量从标准的角度来讲,概念的范围只包括本学科领域的专有概念,概念的数量:一般来说,概念的数量不超过200个,如果超过200个,就应将该项目划分成若干子项。并保持标准的完整性、系统性,可划分为章、条。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确定概念208个,其术语标准采用章条划分法。分为清热法、温里法、解表法等21大类,其清热法,又分为6个亚类。

3.2术语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在术语数据的采集方面,确定较为权威的教科书、原有标准、政策法规、准则等作为术语数据采集的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信息收集信息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部分委员会》、《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等10余本书籍的内容,收集信息包括同义词、近义词(以便于比较和分析)、反义词、缩写形式、完整形式、符号(如果有)、术语的解释,术语名词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等。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信息收集的记录包括:源文献、源文献页码、采集者。其每一术语的信息采集,必须规范、全面。

3.3遵循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在标识该领域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术语表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遵循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术语出现的频次来决定术语的取舍。选择中医内科学较为权威的4本著作,统计术语在书中出现的频次,并计算出总的频次,初步筛选术语表。当科学性与约定俗成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科学性。如存在同义词,只选择一个为优先术语,并所用术语符合公认的构词原则。

3.4中医内科学(治法部分)术语的定义术语定义表述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根据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中的规定进行。术语标准避免重复,在对某些概念建立有关术语和定义之前,查明在其他标准中如GB/T16751.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该概念是否已有术语和定义。

篇3

关键词:两微一端;中医药文化;发展

1 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与必要性

拥有3500年发展历史的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是吸收了我国汉族及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优秀医药学理论,在结合中医预防治疗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东方医学体系。它拥有世界传统医学上最系统的理论体系、最丰富的内涵以及最广泛的应用,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重大贡献。在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药运用阴阳互动的平衡观、脏腑经络的整体观、三因治宜的辩证观领悟出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真谛,不仅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上,而且在提高人类健康指数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从未停止其探索的步伐,在糖尿病、冠心病等现代生活疾病,中医运用其独特的治疗手段 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

2.1“两微一端”环境下中医药发展现状

“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主要有三大载体――微博、微信、新闻头条客户端,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三种媒介发展迅猛,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根据官方的数据,截止2016年一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而微信的活跃用户达到5.49亿,附带面超过200多个国家,同时使用语言超过了20多种。而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也不错,其中今日头条客户端,目前用户已超过5亿,同时单用户使用时长超过65分钟。三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持。“两微一端”独特的发展优势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带来了希望与生机。

借助新媒体这个“两微一端”平台,我国的中医药产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一方面企业发展了新的产业模式,形成了新的产业结构。如康美药业近年率先结合“互联网+”,以中药饮片生产为核心,全面打造“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体系的“互联网+中医药全产业链”,成功地在全国多个省份推行网络医院等多形式的网络销售平台,走出了一条新型企业发展之路[1]。另一方面,在对外宣传方面也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作为我国最大的民营医药企业的九州通医药集团在我国医药行业排名第四,同时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从2016年开设电商平台,并且开设了“药急送”业务的微信平台轻资产模式,优秀的产品搭载“两微一端”技术,企业不但扩大了知名度,而且迎来市场的再次发展。但是最需要也是最适合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传播,没有搭上这个快速的列车。

2.2“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两微一端”同时兼备了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功能,打破了传统媒体技术物理上的障碍,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广阔的传播性和及时的互动性,起到了拓宽中医文化的传播渠道、扩大中医文化传播的受众面和提升中医文化传播效果的作用。然而,中医药文化“两微一端”环境下的传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以微信公众号为例,这次调查了十家知名中医药企业的中医药文化推广公众号,他们存在的问题如下:

1.受众人群定位不准确,传播过于盲目

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上尤其是在微博与新闻客户端上,确实存在一些关于中医药文化的信息,但是其消息的推送过于盲目,未能根据人群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作出有意义的消息推送,结果就是对中医药文化化感兴趣的人群看不到,而不感兴趣的人整日被推送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所烦扰,消息的推送没意义也没价值。除了千金药业这个专注做女性健康产品的企业外,访问其他企业官方公众号并未发现什么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消息的分类。

2.中医药信息良莠不齐[2]

“两微一端”上出现的中医药信息来源千差万别,有的来源于专业的医师,中医药产品销售人员,但是有不少来自病患,这种现象在新闻客户端上尤为凸显,这些消息鱼龙混杂,权威性不足,可信度较低,不能满足人群对专业的中医文化需要。如在微博和新闻客户端上的“每天八杯水”的问题,同一平台出现的不同文章对这个八杯水的定义就不尽相同。

3.传播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完整的传播体系

新媒体下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往往体现了分散性、偶然性的特点,大多数是消息者心血来潮的产物,在传播形式内容上不固定,更别提完整的传播体系。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成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传播方式,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4.传播形式过于局限,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结合了音频、视频,是多元化的传播媒介[3]。但在中医文化的传播上,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元化,绝大多数都还是利用“两微一端”平台,依然采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采用文字的传播方式,如在调查中的10家企业的官方公众号,只有华润三九一家公司引入视频元素介绍中医药知识,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新媒体下延续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这是相当落后的,也是对“两微一端”的极大浪费。

5.互动性不足

新媒体以其强大的互动性著称,然而“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真正体现到互动性的也仅仅是对文章的转发、点赞以及极少数的评论,关注有余,互动不足。而在这10家中医药公司中,在微信公众号的模块上体现“互动”两字或是体现出互动意味的有7家公司,但是他们所谓的互动要么是像修正制药的企业宣传,要么是像同仁堂健康频道的产品或门店介绍,真正做到开设中医药治疗及中医药功效探讨区域,实现人群线上讨论的一个也没有,结果不尽人意。

3“两微一端”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建议

3.1“两微一端”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

“两微一端”技术给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两微一端”技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闻客户端占据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大部分,其中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单用户每日平均浏览时间就达到了65分钟,这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极其广阔的传播环境及极其庞大的受众范围[4]。其二,“两微一端”多元化的传播是高效的,共享的。这些特点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相比之下,同等时间内信息传播的范围会更广,覆盖面机会更大,那么传播效果就会越好。其三,“两微一端”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下,大众获得信息都是被动的,而在“两微一端”下信息的流向是双向的,大众具有选择权和主动权,这大大加强了公民的参与感。

3.2“两微一端”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带来的挑战

“两微一端”在带来巨大的传播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两微一端”虽然不能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但他的传播范围相对传统媒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其传播中的最大缺陷就是信息传播的严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传播的来源――新媒体下的信息传播者科学素养参差不齐。二传播内容中伪科学现象,如虚假的科技报道与夸大的产品疗效。三传播信息的监管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必然导致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科学性、权威性得不到保证,连中医药文化的正确性都得不到保证,那何谈弘扬。

3.3“两微一端”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建议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基于对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知名中医药公司的以中医药知识传播为目的的官方公众号,对“两微一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出如下的一些建议与意见:

1.信息来源准确性

中医药文化产业要想在“两微一端”环境下得到长远发展,就必须完善其传播体系,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源头信息的把握是中医药文化能否弘扬,中医药产业能否发展的基础。针对新媒体下中医药文化知识鱼龙混杂的情况,我们必须做好信息来源这第一步。新媒体信息工作人员经验不足这是事实,但我们不乏高中医药文化素养的人员、各大经方验方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各个中医院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以及各大中医药高校的中医学教师与学生,他们都具有专业的中医学文化素养,发动起他们,建立像传统媒体的报纸书刊的网上征文体系,征集中医药话题的视频、文字等,这就自然而然的保证了信息来源的科学性,权威性。这一点,中国中药杂志和千金药业的官方公众平台做得就不错,他们开展了微信投稿功能,一旦征用就有相等的回报,这大大激发了大家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保障了中医药素材信息的来源。

2.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

发掘“两微一端”文化传播特点与中医药文化传播需求的相通点,寻求中医药文化“两微一端”环境下的传播渠道。新媒体下信息传播为碎片化,注重舆论炒作,这与中医药文化的严谨性相悖,用哲学思想考虑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求二者相适应的部分,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两微一端”中医药文化发展之路。例如,白云山潘高寿公司就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推出了一款战霾小游戏,以跑酷的游戏方式引入最新的雾霾话题,在游戏跑道中加入口罩、梨、咽喉糖、枇杷膏等防霾必需品,达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同时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宣传效果。

3.信息展示模块化

打破常规,走创新型文化传播之路。纵观当下,不管是“两微一端”平台下还是在各大中医药网站上,体现出创新的极少,很多都未能建有体现中医的特色板块,即便是做得比较好的《养生堂》公众号也是按照媒体传播模式仅仅分为视频、文字板块,而不是按照中医特色诊断方式开设模块,如开设针灸模块、刮痧模块、日常中医妙用模块等。用新媒体的思想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融入新媒体元素,如可以在一个中药公司的官方公众号上开发中医药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欢乐中潜移默化的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如中医与开心消消乐的结合。

4.信息精准投放人群

准确定位文化消费人群,针对性的加强互动性。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网络搜索数据按需求向搜索人群推送不同中医药信息,而不是采用无差别的信息推送方式。针对互动性不足的情况,可以根据年龄、中医药文化素养的高低开设不同的讨论交流平台,允许大家讨论,增加中医药的话题性。千金药业一直致力于保护女性健康,这点在其微信平台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其“闺蜜课堂”的小模块中,引入了“情感说说”、“健康咨询”、“职场技能”、“生活知识”四个子模块,从情感、职场、健康等方面全面呵护女性健康,精准的定位,很能讨得女性欢心。千金药业在人群定位上为行业树立起一块模板。

4 总结

篇4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播,文化传播。

在中华文化中,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增强其文化影响力,强化我国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采取各种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播,扩大其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1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播

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是必要的。就目前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网络已经在各个地方实现普及,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各种各样的消息。而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互联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限制,迅速地传往世界各地。而且就互联网传播本身来看,其既具有开放性,也具有自主性等,所以其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互联网传播文化中的问题

传播内容影响力。各国之间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医药文化有所不同,尤其是医学文化。就中医药文化本身来看,其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而在西医大行其道的当下,中医药文化艰难求生。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说,西方更加注重科学,所以其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度不强,不愿意深入的了解中医药文化。中外文化差异。中医药文化仅仅是中华文化的特有文化,传播力度不广,西方国家对其甚少了解,有些外国人完全不知道中药文化,其眼中只有西医,可见中华文化差异之大。虽然互联网媒介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对其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制约了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虚假信息泛滥。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的传播缺乏约束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中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其真假,不需要承担任何代价。但是有些网友在网络中发文具有随意性,没有注重文化的科学性,没有认识到中医药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意义,仅仅信手拈来,对自己的言语不负责任,这样就导致互联网中虚假的中医药文化信息泛滥,进而对外国友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3应对措施

内容形式优化创新。对于外国友人而言,中医药文化是十分陌生的,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文化,所以极可能对其具有抵触心理,不愿意了解中医药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中医药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对相关的内容形式进行优化创新是必要的,基于外国友人的角度,使用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这样可以使其对中药文化产生兴趣,并了解中药文化,并爱上中医药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世界传统中医药的融合与影响的过程中,以儒家文化为基本属性的“载道”概念的渗透与选择,可以将地域医学,文化艺术纳入基础价值体系中,促进人类资源共享。《易•系辞》说:“物相交,故日文。”简而言之,“交”是一个交叉组合。“化”是指进化和转化。“文”和“化”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向外传播和传播的文化艺术图画;由于传播是人们文化艺术传承,融合和自主创新的关键媒介和积极动力,这种突出“民族化”和“个性化”的策略可以成为面向世界的良好中医药体系,当它有效地成为民间文化的输出媒介时,它可以逐渐消除其原始特性,并成为一条国际连接的传播链。信息技术媒体。在中医药对外传播的效果上,电影,电视机,互联网技术,多媒体系统,微视频等多种视觉效果等虚拟化技术可以解开中医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正在改变观众对“真实形象”的看法,并改变了另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世界”。在中医和文化中使用越来越多样化的电子信息方法,传播充分发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优势,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可能性和文化创造力主要表达方式的广泛性,使其在当前历史时期的传播具有独特性和以问题为导向。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多种信息内容方法可以扩展传播者的创新思空间,并完成了原始传统制作和传播效果无法比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可以给三维空间带来“浸泡式”感的虚拟现实技术展示针灸穴位,展现中医文化,使学生获得听觉系统的视觉效果方面非常实用。这种智能数据媒体将最终构建一种新型的中医药传播行为主体,在智能化背景下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促进中医药的开放和传播以创新的角度,更随意,更具文化艺术美感。构建中医药跨文化交流课程。传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是基于跨文化交际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该内容由“跨文化交流”课程和相关行业的学者根据实际的社会现象和比较进行了分析。提取出来的具有高长宽比的抽象,严格的思维逻辑和普遍的意义,属于“泛文化艺术”的范畴。在此基础上,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对外开放与“跨文化交流”过程的普遍性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已完成,“泛文化艺术”已完成。结合“固定文化艺术”的内容,实现“文化融合”和自主创新的目标。实际上,可以从五个级别完成内容连接。(1)从“文化艺术与跨文化传播”到“中医药开放和传播的历史时代与现状”。详细介绍“跨文化交往”的定义,含义和表达方式,并以某种中医药治疗或医学为例,详细介绍和讨论其历史悠久和今天对外开放的情况。此外,根据“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多样性”这一热门话题,中医文化的“民族化与全球化”关系应得到正确处理。(2)从“语言文化”到“中医汉译中语言表达的对等问题”。详细介绍语言表达的含义和外延。整合中文翻译实践活动,特别是中文医学英语翻译案例,并详细介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的五种词义对等关系。此外,从语言交际风格的差异(例如高语境和低语境之间的差异)看出西方医学管理系统中的专业术语的差异。(3)从“非语言交流”到“中医药与外国文化空间”。“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语言,副语言表达和自然环境语言表达的三个层次,即时间和空间。这种方法将主要从“文化艺术空间”的角度来考虑,以探讨中药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趋势。(4)从“价值观念”到“中西医结合比较”。详细介绍“价值观念”的基本要素和现实意义,特别是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和艺术自变量基本理论。主要从“整体观”和“二元论”的角度,比较了中西医结合的“主导基因文化与艺术”与“潜在文化与艺术”的区别。

4结语

中药文化是在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走向世界对在我国文化发展具备实际意义,既有益于提高在我国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实力,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翔,程晓璇.参与无界:互联网模因的适应性与跨文化传播[J].学术研究,2016(09):45-53.

[2]王磊.试论互联网时代的中医文化传播[J].医学与社会,2015,28(06):31-32.

[3]郗戈,张继栋.“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交流的新特征与新问题[J].北方论丛,2017(04):37-41.

[4]曾钦,孙晓生.模因论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1):193-196+198.

[5]徐永红.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思考[J].中医教育,2015,34(03):49-51.

篇5

一、标准和标准化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标准的定义是:得到一致(绝大多数)同意,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作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规则或特性要求,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从以上定义可知标准具有以下含义:

(一)建立最佳秩序和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二)标准产生的基础是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结合,制定标准,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同时,标准要反映全面的经验和全局的利益,即标准的民主性(合理性)。

(三)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因此不同级别的标准,是在不同范围内统一,不同类型的标准是在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统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标准化的定义是: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为制定(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定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

所以,标准和标准化既是不同的概念,但又不可分割。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是一项工作,其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标准化的过程是人类实践不断积累与不断深化的过程。

标准化的目的一方面是起到规范市场作用,另一方面则起到设置贸易壁垒的作用,以争取市场利益的最大化。

二、世界中医药标准战略的现状及对策

因标准是专利和产品的度量衡,故较之传统的微观物化的产品竞争和价值有限的专利竞争而言,标准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及具市场屏障和主动作用,其竞争更具市场意义。所以,运用标准战略,保护本国的贸易利益及形成对他国的技术壁垒,是许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举措。

2002年,国家科技部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列为三大发展战略,随后,国家标准委提出了建立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的思路,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已将其列为国家“十五”和“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2003年4月7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明确提出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和中医药教育机构都遵从一定的标准;<<中国药典>>公布了一些药品标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了新药注册的质量标准问题。我国政府对技术标准战略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中医药学是我国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领域之一,显然,我国在制定中医药国际化标准上占据着毋庸质疑的优势,也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然而,日本、韩国、美国等一些国家正在与我国争夺中医药(尤其是中药及天然药物)标准化市场。因此,开展和制定我国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在中医药标准化过程中急需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

(一)因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要使中医药国际化,必须尽快制定和推广中医药国际化行业标准;

(二)利用中医药行业组织总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设在我国的有利条件,逐步把我国标准化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国际行业标准;

(三)加强国内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中医药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国内中药及天然药物技术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在中药及天然药物方面已制定了多项国内技术标准,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提取物标准、中药指纹图谱及中成药质量标准等。然而,这些标准还存在着一些科学性(先进性)和民主性(合理性)不足的问题:

(一)标准虽然规范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和天然药物提取等过程,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没有开展相应的药效学研究,故仍无法回答规范化种植、加工和提取的中药即是疗效好的中药这一关键问题。德国银杏叶制剂标准化过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另外,一些名优传统中成药虽然临床疗效较好,但其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不清,不仅不能制定出合理的质量标准,也无法写出一个被国外患者所接受的药品“说明书”。

由于以上因素,目前我国的中药和天然药物质量标准的水准较低,难以被世界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认同,这是我国中药制剂产品占世界中药及天然药物市场份额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如何制定出先进且合理的中药及天然药物质量标准?

加强中药药效成分研究,是制定出具高技术内涵(自主创新技术)且合理的中药及天然药物质量标准、实现中药标准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因为:

(一)中药药效成分是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

(二)中药药效成分对照品是中成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物质;

(三)中药药效成分是申请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内容;

(四)中药药效成分的研究成果不仅可用于重新修改、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标准,提高技术壁垒;还可研发成新一代产品,在原有产品市场铺垫基础上求得更好发展。

五、广东省中药标准化战略中应重点开展的工作

广东省是我国的中医药大省。一方面全省的中药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岭南特色的中草药品种较多;另一方面,广东中药生产历史悠久,百年老字号企业和名优传统中药制剂较多。因此,广东省中药标准化战略应围绕着这两方面的特色开展工作,建立起国家认可、国际认同的广东南药标准。目前,应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

(一)广东南药药效成分对照品库的建立。

1.针对广东极具特色的南药,同时结合南方地区传统用药特点,有重点和选择地选取广东地区主产、特产和习用中药约100味,在“十一五”期间系统地进行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析方法研究,确定其药效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广东南药药效成分对照品库”。

标准品库中每个标准品的纯度98%以上,数量1g左右,并建立有各标准品的定性定量方法。

2.药效成分对照品库为全广东省公共资源。不仅为约30个广东主产中药材的GAP种植、生产和加工的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标准对照品;而且还将对指纹图谱在中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有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修订及广东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起促进作用。

(二)广东省名优中成药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

以有效靶点为指标,对最具广东特色的名优中成药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进行研究,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实现中药标准化战略,为传统中药注入新的科学内涵和提高技术壁垒,为广东省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六、小结

篇6

“非物质文化遗产”术语一经传入中国,立刻就成为文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文化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传统文化重要方面的中医药文化理所当然在其关注和研究的视野当中。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我们可以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研究中医药文化,这对于近现代以来在科学技术理念挤压下日益萎缩的中医药文化来说,无疑是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遇。

中医药不仅是一门技术知识,更内涵着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凝聚着深刻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七情”等理论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思想,而且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人体和生命系统的独特认识,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人了解自己,认识疾病,分析现实,预测未来。这些知识和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中国人所特有的生命态度,凝练出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智慧,造就了无以伦比的技巧工艺和方式方法,它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民族身份的标志。中医药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知识文化体系,但从它产生到现在就一直活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并且不断在发展变化,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技巧工艺日益创新。对这些具有历史感和认同感的,并且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敦促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义对其进行关注和保护。至此,中医药文化完全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域。我们再无需依据西方科学文化的标准对其进行“先进”与“落后”的观念定性和“有用”与“无用”的价值判断,更无需遮遮掩掩,而是应该认真地将其归纳整理,进而准确无误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全面阐释这种文化被认同的历史渊源。这是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中各种民族文化应该担当的责任,也是构建文化生态平衡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推动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制度,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估工作,并于2001年5月18日公布了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传统医药有9项。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其中传统医药有13项。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中医药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2007年9月确定了第一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录,包括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等9个项目。201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与民俗、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其他传统文化事项的申报相比,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在数量上不够丰富,在种类上还很不全面,在文化特性上也不够细致。中医学界内部对申报工作热情不高,甚至有些地区的申报工作至今还未启动,这种态度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对于中医学界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概念,人们很难将“非物质”的概念与具有形形物质现象的中医药文化联系起来。其实这种困惑不仅出现在中医药文化中,也是困扰文化学界的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不是来源于学术界,而是国际性的官方组织给定的一个文化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补充完善“文化遗产”的概念提出的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的一个文化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启动的保护世界遗产工程,制定了《世界遗产公约》,将世界遗产划分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而其中的文化遗产则是特指文物、古建筑和遗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质文化遗产”。尽管这些文化遗产都有“物质性”的特征,但“物质性”不是它的唯一特性,甚至也不是它的根本特性。如果认真地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文物、古建筑还是遗址,它们都蕴含着某一时期特定的知识技能、审美情趣和价值理想等非物质的文化元素,只是这些文化元素已经随着这些特定的物质材料固化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里了,它们既不能变化,也不能发展,只能作为已经逝去的文化形态遗留下来的物质形迹供人瞻仰。也就是说“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并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物质材料成份和内含的文化意蕴的凝固性和确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语中的否定词“非”否定的不是遗产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凝固性和确定性,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统文化中那些在一定民族文化心理或风俗中被认同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方式,其中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非物质”的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对这些特定文化形态生命活力的维护。中医药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在中国人心理上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并没有凝固在某种特定的物质形式之中,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在世代传承,并不断发展变化着,因此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科学技术理念对中医药文化的挤压。五四以来,在西方科学与技术的强势挤压下中国文化一直努力朝着西方文化的标准向前发展,希望以此克服传统中所谓的“愚昧”和“落后”,对传统的中医药进行科学改造几乎成为现代中医的共同理想。从目前中医药开展的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制剂、针灸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来看,大多数研究方式都是按照西方科学模式建立的。对中医药的这些改造的确让它显得时尚而科学,中医药也逐渐摆脱了传统的阴影走上了科学的路径,2005年11月,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费尽周折才取得了科学技术某种认同的中医药文化,也就没有强烈的亲近传统的愿望。但是,在中医科学化的道路上,我们的研究大多只是沿用着已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模式,中医药科学化的结果是中医越来越像西医,或将成为西医的一部分。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观念是不相符的。

篇7

本文首先对中医现代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我国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策略。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对策 国际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导致人们对医药卫生需求的提高。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看,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已不再源于有限的、历史的、单纯的经验性总结和已有文献的整理,而必须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中医现代化以中医学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线索,要求运用包括现代西医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中医理论的实质,用现代科学继承、发展中医理论,寻求一条在现代使中医学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路。

1 中医现代化的含义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辨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以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自然)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张伯礼院士的定义,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 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2.1 认识方面模糊不清 有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不敢变革创新,认为重新就要走样,走样就不是中医。思想僵化,以偏概全,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而忽略疾病的特异,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而忽略病有专治,其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使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吸纳。研究思路不清。对如何着眼于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提高,如何处理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关系等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

2.2 缺少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在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 缺少哲学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理论内涵出现萎缩,诸如病机学只剩几条筋,病因学不外七情与六,有些历代丰满的论述,未能系统准确而被割裂肢解,或压缩异变。

2.3 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规划 一方面投入不足,难以集中力量攻关,另一方面自发分散,出现低水平重复,形成资源浪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1]。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经费3~5亿美元,而我国研制一个中药新药仅用几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人民币。(2)科研费的比较:国内一个中医药课题,研究费一般几十万元,而同样课题在香港是1500~4000万元港币,在经济发达国家则更多。事实上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

2.4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由于基础研究难度大、周期长,以致应用开发性研究大大多于基础理论研究,“一片”有所放开,“一头”稳住不够。以上有些是思想认识的原因,有些是学术自身的原因,有些是管理方面的原因,应从不同方面加以克服。值得重视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3 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对策

3.1 加强创新 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2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希望加大投入,以保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速立法,健全管理体制 中医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医界热切希望加速立法进程。目前已有 16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布了地方的中医法;泰国和澳大利亚有的州也颁布了中医法,而我国的中医法至今尚未出台[2]。2001年全国政协曾组织专题调研,到三省六市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条例》,应该说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希望早日颁布执行,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影响。此外,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理顺关系,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医、假药,打击伪科学,也是十分重要的[4]。

3.4 加强中医队伍的建设 近年中医队伍人才流失,素质下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不足,影响了医疗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医队伍的素质,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设立中西医结合学系,加强中、西、医、药及各方面的团结合作,加强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3.5 实现中医国际化 在中医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增强国际意识,注意加强文化宣传及国际合作交流,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在文化上能接受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亲中医药派,争取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合法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2005年中国医药经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2006-07-18.

2 李习平,邹开军.浅议加强营销渠道成员合作的策略.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1) :69-70.

篇8

摘 要: 目前,中医药高校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鲜见报道。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结合相关方面的教学理论,探索中医药高校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的课程设置。通过对人文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让学生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使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成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

关键词: 中医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 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由“general education”翻译过来的,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把“general education”翻译为“博雅教育”、“ 通才教育”等。通识教育这一概念是从19世纪初被提出来的,起源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自由教育思想。从通识教育的目的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具有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关注的是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是一种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1.2 通识教育的特征

1.2.1 普遍性和基础性

通识教育的普遍性是指它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也是全人类都该接受的普遍教育。通识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可以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个人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1.2.2 综合性和多元性

通识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涉及到自然、艺术、文化、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识教育的多元性体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类别的通识教育具备不同的特征与内容。

1.2.3 教养性

通识教育的教养性是指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广泛的领域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塑造健全的品格,提高文化素养,全面、和谐地发展。

1.2.4 与时俱进性

通识教育的与时俱进性是指,随着时代变迁、文化的差异的出现或地域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也应该随之不断地进行更新。 只有不断地调整其内容和实施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2.1 通识教育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

1828年美国耶鲁大学在耶鲁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general education”, 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第一次呈现了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1979年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 课程的报告》中重新定义本科生的教育目标,使通识教育在哈佛大学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至此,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在美国演化成了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并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识教育研究在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已经相对成熟。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很多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也已多年。1995年10 月,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在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召开, 我国高等教育确立并开始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 的基本理念,并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活动来贯彻这一理念。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已进行了大约20 年。虽然取得了不小进步,然而研究内容大都是理论分析,中外比较,现状调查等,实证性研究较欠缺,因此缺乏可信度和推广度。

2.2 中医药高校通识教育的研究进展

部分综合性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已走在了前头,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内地的中医药高校对通识教育却仍旧缺乏足够的重视。此外,台湾的中医药院校也设有通识教育课程。相比之下,内地的中医药院校的通识教育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中医药高校的通识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专业课多、通识课程太少,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知识性课程过多,方法类思考类课程较少等问题。

目前,我国中医药高校正在探索开展医学与其它学科相融合的通识教育系列课程。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同济医学院开设有医学美术学、医患交流课程;福建中医学院开设有中医学与民俗文化、古代文学与中医等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开设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与释梦课程。这些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在搭建起了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全方面、多方位发展。

3. 在中医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相关人文核心课程设置研究的必要性

3.1 中医药学高素质人才日趋匮乏,在中医药高校中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中医学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学模式,需要加大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提高中医药高校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医学,能够加强和促进中医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中医药高校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由于目前通识教育的缺位,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传承遇到阻碍,造成了中医药学高素质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强等局面。中医药高校的毕业生质量近年来有比较明显的下滑,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较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这主要是培养过程过分专业化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在中医药高校中积极开展通识教育。

3.2 中医药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相关人文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探索迫在眉睫。 这些问题包括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设置理念过于陈旧,盲目地模仿西方国家的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了不同地域下的教育环境差异等。

基于以上原因,中医药高校应该更加重视通识教育,理性地思考与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通识教育,推动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与探索,以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4. 对中医药高校通识教育人文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教学实践上,应从素质教学入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教学。在有限的学分限制下,按照教学要求,遵循训练设计,精心设计几门共同的“核心课程”。

应该完善学分制机制,采用主辅修制、跨系选修制等制度。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思维能 力的训练。同时,应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式上,对学生可采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对教师可采取督导团和专家团同行评价与学生网上评教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此外,可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追求的精神。

5. 结束语

本文从通识教育角度,探讨了人文核心课程的设置,力求为广大从事通识教育课程的一线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维模式,为中医药高校人文核心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注:该研究为河南中医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药高校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 ”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3JX31;河南中医学院2013年度科研苗圃工程项目“从通识教育视角对中医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的调查及分析”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MP2013-53。)

参考文献:

[1] 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曼丽, 杨莉, 孙海涛. 中国高等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 2 ).

篇9

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不仅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不够细致深入。蔡慧贤[9]从社会制度、利益关系和文化观念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医药文化出现传承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若干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张建中等[10]基于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提出了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建设的措施与构想,并设计了实现建设目标的保障措施。孙光荣[11]从战略视角,论述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提出了其传承和发展的战略措施。靳琦[12]、王键[13]、杨丙红[14]等对中医药院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作用、思路、方法、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徐桢等[15]分析了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魏一苇等[16]从传播环境的严峻性和传播者自身的窘迫性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困境。目前研究仍多是从中医药文化的人才培养、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等老生常谈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分析、普遍功能、方式、模式、路径、策略、机制、理论依据等方面的创新挖掘少之又少。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实现,需要依赖新的传承与传播的理论机理和路径创新,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利益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主体的积极性。

2中医药文化价值传承与传播的新理论依据

2.1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时代机遇

不可否认,西方科学主义在诸多方面对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客观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帮助,但其片面、静止、孤立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和不足。在科学主义思维下成长起来的西方医学,亦不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局限。一是还原论的局限性,忽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机械地把人体当做一部机器来看待,力求在最微细的水平上研究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最终没有办法解释整个机体的各种情况。还原论对于很多复杂性疾病的研究,比如高血压病发生原因的研究及各种自发性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等,凸显出它的局限性。二是单纯的医疗“治病”模式,忽视了人体健康的整体性及健康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在西医机械的生命观下,通过各种仪器观察和检测生理、生化指标,按统一标准判断病症,对症下药,重视病的普遍性,不注意人的特殊性,不注重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所产生的影响,不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三是治疗上多采用对抗、攻击性疗法,少有调动机制、自身平衡、修复作用、养生保健疗法。西医在对疾病治疗中少有充分运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来对抗疾病,这在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下凸显出越来越多的不足。随着世界科学知识的发展,在多元文化、多种知识的深度交流中,中医药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特色技术被世界重新认识,慢慢为世界所接受,中医药文化价值也渐渐走向世界。如在中医学中处于“圣度”地位的“和”的理念,不仅仅是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气的和谐,要求人的心身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再如“仁”的价值内涵,是中医文化价值中内涵极其丰富的关于个人道德情操修养的部分,“医乃仁术”和“医者仁心”有利于突破纯技术主义的框架。同时“仁”不只是蕴含医道和医德方面,普通人同样需要在道和德方面具备“仁”的思想高度,在处理情志及人际方面要有宽容的心怀。对中医药文化中这类价值观念、认知方式、审美情趣的传播,从实际意义上讲,有利于促进当代民众的身心健康,让人们在嘈杂的现代社会中在心理上寻找到归属,促进个人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这些优秀的价值观念逐渐传播,让世人更深刻地领悟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内涵,对促进社会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公众对中医药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药核心文化价值得到了公众的重新认识,不断积累着更加深厚的传承与传播的土壤。由于西方科学主义及西医科学面临的困境,西医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解决之间脱节、疾病谱的转变使医疗成本大大增加、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及医学实践三者需要整合,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促使人类寻求新的医学转向。在此背景下,转化医学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加强研究与应用之间的结合,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个双向转化的桥梁。转化医学遵循的是循证医学的原理,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整合,聚焦于具体疾病,以疾病诊疗为研究出发点,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患者为目标。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要求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问题,然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解决问题。显然这体现和吻合了中医药学的特征:实践性、经验性及中医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疾病个体实施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发挥自身优势的契机。与此同时,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也充分体现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时代价值。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完好状态。并且规定了有充沛的精力;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敢承担责任等十项健康标志。人类健康观念从只关注生理健康到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且关注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与中医药文化中诸多生命观、生活观、治疗观、养生观,尤其是“治未病”理念相吻合。这些都为中医药核心文化价值的传承与传播创造了新的机遇。

2.2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和市场分工协作的理论依据

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达国家的社会再造浪潮,是“管理主义”或“新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管理部门的结晶。其本质是重新发现公共品的价值,试图通过企业方法实现社会公益目标和公共品异化。大卫•奥斯本和泰德•盖布勒的《重塑》一书提炼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十个方面:起催化作用的,掌舵而不是划桨;社区拥有的,授权而不是服务;竞争性的,把竞争机制注入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的,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讲究效果的,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受顾客驱使的,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有事业心的,有收益而不浪费;有预见的,预防而不是治疗;分权的,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以市场为导向的,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17]。较之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不同的特征。首先是重新定位了与社会的关系,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要增强对“顾客”需要的响应力。其次,更重视活动的结果和产出及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充分放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公共需求。三是强调竞争机制,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性,即并非所有公共服务都要由提供,而是应根据公共品的内容及性质,灵活采取供给方式以满足需求。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是在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制度价值等方面进行丰富和创新的基础上,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提出的一个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务员要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不是试图通过控制使社会朝新方向发展;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在思想上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具有民主性;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得以最有效并且最负责地实现;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公务员不仅仅要对“顾客”的要求作出回应,而且要集中精力与公民以及在公民之间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责任并不简单。除市场外,公务员还应该关注法律、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重视人,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18]。新公共服务理论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

2.3多中心治理理论提供了公共服务有效实现的路径

关于完全提供公共产品的“失灵”,一直都是一个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福利国家“福利危机”的出现,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低效受到很大诟病。面对公共产品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与“失灵”,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要么“市场”、要么“”的二分法模式已不能满足公共事务治理的需求[19]。基于此,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市场和这两个极端之间,公共事务存在着其他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由于各类主体在功能、结构、外部运行环境等方面的互补性,可以有效解决采用某种单一的公共产品供给方式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供给的优化配置[20]。显然该理论强调公共物品供给结构的多元化,主张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区组织均可提供公共物品,把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来[21]。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网络化,即超越了企业治理的局限,单纯的范围。以公民为主体,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精诚合作,可以提高治理效率、增加效益,缓解治理的压力。

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新探索

3.1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品凝集界定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都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无不重视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市场配置的重要弥补作用。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如中医院、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及中医适宜技术等,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尤其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普及,是一种共同资源。依据准公共品的“拥挤性”的特点,难以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针对广大群众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巨大需求,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中医药公共资源的功能,提高中医药文化价值提供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3.2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公共服务中的特色与优势

依据多中心治理理论,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性为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及传播的路径提供多元性思维。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为满足群众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医疗机构、高校、社会团体、企业、民众共同参与治理,既需要推动,又需要市场的补充;既需要学术建设的发展,又需要经济建设激励,以建立健全合理的、长效的运行机制。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主导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方向、政策,制定与组织传承、传播发展的计划,负责监督、考核,引导资金的投入。非社会团体可进行资源调研,推出公益服务。高校或中医药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知识技术优势,可进行学校和合作、校企合作,让知识真正服务公众,加快知识向实践转化。营利性组织在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活力,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多方协作,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承担各自的责任,分享应得的利益,满足群众需要[11]。

3.3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实现的路径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健康管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同时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开展健康管理已成为趋势。虽然我国也逐渐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但由于资源的不足,仍普遍“重医轻防”,忽视各种健康风险因素的危害。要充分调动各个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中医药文化价值在社区健康管理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内容丰富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具体措施,在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中医锻炼方法、中医药知识、医疗药膳、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等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的诸多内容,在健康管理的实践中,应通过多元主体及多种路径,推广到各类人群中去。再者,从中医药文化价值自身角度,操作简单、安全,设备、场地的要求较低,诸多具体适宜技术简、便、廉、验,极适合在社区开展[22]。因此,应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努力探索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健康管理。

4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传播的创新方法

4.1领航掌舵建中医药特色健康社区

中医药文化价值对社区健康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社区是中医药文化价值实现的前沿阵地,是传承和传播的基础,是中医药特色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场所,是最能为民众提供可及的地方。建设中国特色的健康社区,中医药必然能发挥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应发挥领航掌舵的作用,协同各方主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发挥战略导向作用,进行长期及短期发展的政策规则制定,为各主体的参与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管理的实现。二是充分发挥资源投入的主导作用,弥补民间资本投入的不足。对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健康社区建设,应主导优先配置资源,保障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培养与投入等等,有利于健康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发挥最重要的管理与监督作用,完善管理与监督体系,监督各方主体提供服务的质量,以群众满意度为指挥棒,及时调整政策,激励与规范各方行为,有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4.2中医药文化健康社区模式: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市场、社会多元共治

依据多中心治理理论及上述论述,中医药文化价值在社区的传承与传播中,不再是唯一的决策中心,以公民健康为中心,、企业、非组织、公民应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社区健康自主治理新体制,实现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的多元化,实现“权力分散、管理交叠和、市场、社会多元共治”。这为其他非机构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公共服务社会化,最大的优势是各方都能发挥自身最优势力量,相互整合、相互弥补、资源互补、协同增效,提高了供给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4.3中医药健康社区的协调效应:中医药文化价值增值,实现各方效益最大化

中国特色健康社区治理模式,公共品的利用可通过价格歧视增值。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中医药文化服务及产品,企业可依据消费者的偏好、品味、收入、阶层等因素对不同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情况收取不同费用,使消费者都能以合适的价格获得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区别定价,尽可能利润最大化,增进收益;公众又可最大程度上使个人福利最大化;中医药文化价值以这种市场制度获得社会认可,加快传承与传播,同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非部门主动参与功能的扩大

以中国特色健康社区为平台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价值,除部门发挥领航掌舵作用,高校、医院、各社会团体等非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高校尤其是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医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之地。其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之地,不能局限于自身范围内搞实验和学术研究,师生应当走出校园,深入社区群众,采取各种方式,给社区提供知识和技术,将中医药文化价值普及并应用,用中医药知识惠及群众。这不仅造福民众,同时能够更好地让中医药文化价值获得民众认同,促进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和传播,促进高校的自身建设发展。医院同样是知识密集的地方,公立性医院应该采取短期或长期的多种措施,如开设社区中医服务门诊、举行各类义诊活动等,将中医药文化及技术传播到基层。各类社会团体亦应在健康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公益性作用,以各种形式补充资源。

4.5市场发挥基础性的资源配置竞争机制、效率机制主导、非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社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可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健康需求。为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人群的需求,市场应当发挥资源配置的优势,将一些资源配置到有偏好的人群手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俱乐部的“选择性进入”是使中医药文化价值资源更体现价值和效率的有效方式。企业组织依据市场对中医药技术与价值的不同需求,以企业力量提供设施、人力等资源,组建俱乐部,充分满足和尊重特定主体的选择性,以人为本设定具体内容。设定合适的准入制度,既提升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传承与传播、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同时增进社会福利价值。

4.6组建自主治理的健康俱乐部,民主程序化

篇10

关键词:中药知识库;建设思路;推理机

中图分类号:TP18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从以光盘为载体的数据库逐渐过渡为以网络数据库为主的中药数据库存储与处理模式。这种现代信息技术是在中医药信息研究过程中,针对原始资料信息量大、不规范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整理、补充与完善而逐渐建立起来的[1],并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技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中药知识库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新兴的知识库技术,又被称为人工智能数据库,可以理解为是由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技术有机结合而成的,是中药知识库建立、发展的激素和基础。

1 中药知识库建设意义

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或者某些若干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

中药知识库研究,是一项关系到子孙后代,造福人类的工程,也是中医学继承和发展颇具实效的知识工程。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药知识库有利于古籍的保护、中药文献的保存。通过数字化、复制、转存,可以相对真实、永久地保存古籍原貌。(2)中药知识库将中医药的期刊、会议成果、研究报告、教材等以数字信息化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提供上传、查询、检索等功能,实现了广泛的资源共享,也避免了信息的冗余与过度重复[2]。(3)完善的中药知识库可以实现基于知识层面的中药知识传播,提高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和利用水平。有利于中医药资源的传承,是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4)便于普通用户获取中药知识。中药知识库通过方便自然的检索方法不仅可以原文再现,而且可以进一步实现对知识的统计分析和知识控制。用户可以任意地通过知识元概念或属性词进行检索,获取与这个概念或词语相关的完整的一组知识。如方证关系、药证关系规律等。(5)中药知识库可以为学术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学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随时便携地进行资料检索,也可以采用便携式存储器下载知识库部分内容进行进一步开发和研究工作。(6)有利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求中医药诊治疾病的规律、有利于发现中医的诊治规律,并创新诊治模式,提高诊疗水平[3]。(7)推动实现中医现代化。运用现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将这些古代文献的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数字化知识,使之成为适应时展需要的更具有价值的新资源,以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教学、临床、科研与产业开发。(8)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必要条件。数字化中药知识库工程,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整理,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也是为中药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武器。(9)相较于传统纸质书籍,成本大大降低。

2 知识库建设原则

中药知识库是专用型知识类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中药文本内容的规范统一、中药媒体的信息的整合。因此在收集、加工中药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必须反复考究,做到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在规范统一的基础,中药知识建设的最大愿望便是便于民众的使用。中药知识库根据文献创建时间、空间、文献重要性、流派等进行多种分类归纳整理,首要任务是能够实现交叉索引查找,其次是推理机合理,使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够按照需求方便、准确地获取中药知识。

3 中药知识库建设思路

中药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中药知识库的建设更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总体总体规划、审核、规范的同时,还需要细致、耐心的计算机技术研究与多学科的支撑,建设思路见图1。

图1 中药知识库建设思路

3.1 中药知识采集。中药知识采集,首先需要数字化,建议首先采集权威期刊、会议成果、研究报告、诊疗经验、中医药教材等中药知识。其次,进行元数据定义。最后运用ETL技术,对采集的知识信息进行数据清洗、规范化处理、格式转化、过滤等,最终沉淀积累形成有组织的知识库。

3.2 分析内容和结构进行中药知识库总体规划。根据中药文献的数量和内容,中药知识库应能够包含几乎所有重要文献与大多数一般文献,包含几乎所有有据可查的中药知识。中药知识库的结构根据中药学总论可分为七大类:(1)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2)中药的产地与采集;(3)中药的炮制;(4)药性理论;(5)中药的配伍;(6)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根据具体药用还包含二十一个个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4]。还应根据论文期刊、会议成果、教材等类别进行结构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