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量经济学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提高广播操质量的技术途径
(一)思想层面: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1 增强领导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搞好广播操实质就是在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抓校风学风建设。
2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部门主任亲自抓的领导管理班子。要求学生教育研究中心、全体体育教师、各班主任教师参加组织、管理;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使其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协助学校检查,监督、促进广播操质量,实行学生自治管理。
3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准确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1)检查的学生认真负责,总结全面,及时公示广播操的考评结果,及时处理好班级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提高广播操的效果。
4 召开各级会议:行政会上对改变广播操质量进行研究,作出决议,通过研究先后制定出《广播操管理规范》《广播操比赛方案》《广播操管理与考核》《广播操训练方案》等,明确要求,有章可循,各负其责。体育工作会明确学校对体育老师的要求:上操出勤、带操常规以及对各班广播操的评价等。班主任会组织班主任学习《广播操管理办法》,要求班主任加强班级学生的管理力度,配合体育组抓好广播操。召开校会向学生讲清楚学校的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遵守。
(二)操作层面:“三有”的具体途径
1 体育教师:(1)有计划――体育组在学期初制定相应工作计划,针对提高广播操质量做好充分准备;(2)有记录――除带操老师外,其他体育教师在队伍中巡视检查,做好各班做操情况的记录;(3)有反思――下操后体育老师要针对每天学生做操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学生思想问题做好记录和及时评价。
2 学生:(1)有声――做出气势;(2)有形――做出风采;(3)有色――做出效果。
3 管理者:(1)有计划――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把提高广播操质量作为一个内容提出;(2)有检查――由学生教育研究中心负责执行和实施,学校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3)有评价――校领导及时对工作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反馈。
二、实践效果及分析
(一)做操质量效果分析
六次广播操的时间就完成了两套操的辅导和纠正,同学们学起来非常认真,动作掌握也很快。比去年学操时间缩短了近两个月,效率提高了很多。
在学生眼里,做操成了一件乐事,下课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跑来,个个睁大了眼睛期待老师的表扬,做起操来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活力,结束时很多学生气喘吁吁,带队回班口号声此起彼伏,气势非凡。
一次学校运动会上,全体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上场集体做展示,效果极佳。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1 形成良好的广播操锻炼风气,学校领导是关键一环。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学校的领导能全面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认识广播操的深远意义,广播操就不会出现“形同虚设”的状况。实践证明,凡具有良好广播操质量的学校,无一例外地都对广播操高度重视,制度措施落实到位。
2 学校主管教师对学校广播操质量的把握个有更重要的作用。他的教育观念、敬业精神、职业素养、管理能力等,极大影响学生。一个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广播操质量,在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奉献精神。
3 班主任、年级组长、科任教师也是组织、指导和管理广播操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重视”程度,对广播操风气形成有一定影响。
(二)做操质量对比分析
1 以前,抓广播操质量的过程中缺少了规范性和持久性。有阶段性的操作,让学生感觉不适应,形成不了良好的习惯,反而增加了工作开展的难度,最终导致了广播操的质量一直不尽人意。现在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广播操的质量,他们认为广播操不仅仅是学校的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播操活动的形式,为学校班集体建设开设了一个展示实力的平台,广播操比的并不是操本身,而是班级的综合实力。
2 以前学生认为,上操锻炼身体,缓解学习压力,增强体感,这些对他本人没有任何作用;现在在学生心目中广播操的主要功能不单单是身体锻炼,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显得更为重要。当然广播操的其他功能同样不容忽视,教育是潜移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团结、友爱、奋发、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必定会成为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东西,广播操真正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三、进一步工作设想
(一)做操――一种生活习惯 从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广播操质量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常抓不懈,精益求精。制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质量、质量改变效果、效果又会反过来影响态度。当做操成为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并形成了良好的风气。那么我们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广播操本身的作用,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篇2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129-02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萨缪尔森”。
从1982年我国开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教育与研究开始,至今几乎所有的大专院校均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1998年7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列为经济类八门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实证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量经济学学习对于掌握经济理论与方法、深入分析经济等问题至关重要。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研究中重要的数量分析工具,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推理能力与精确的表达能力。
一、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开设的课程更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而不是烦琐的理论推导。虽然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学的必修课程,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计量经济学在开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计量经济学是由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也是数理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三者的交集,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为先修课程,因此计量经济学内容丰富。其次,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的先修课程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讲,大部分为文科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而现行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过分注重理论推导,各种公式充斥着教材,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以文科为主,枯燥乏味的理论推导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畏惧感,甚至出现排斥的心理。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理论联系实际
经济学各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实验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且不被重视、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等特点,容易造成学生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实际应用能力的现象。对于经济类的学生来讲,经济类的专业都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而在实际教学中,以实际经济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数学模型的讲解相对较少,课程更重视理论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理论方法的讲授,缺乏通过实验对计量模型的建模步骤、原理以及模型的局限性及前沿性的深入分析。教学中缺少经典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导致学生学完理论方法之后,不知如何用经济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也不知如何对模型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式也就失去了开设计量经济学的实际意义。
(二)实验教学环节薄弱,效果欠佳
经济类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以上机模拟的形式出现,总体情况不太乐观。原因是班级人数太多,往往是2~3个班的100~150人同时上机,教师在前面演示实验,很多同学看不清楚,并且人数太多,教师指导学生实验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材难度太大,不适合本科生
纵观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很多学校选择李子奈的计量经济学,这本书很经典,不仅适合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样适合。对于本科生而言,这本教材难度太大,其他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对于经济类的本科生而言,更需要一本适合他们自身知识结构特点的教材,理论上能够深入浅出,同时又能结合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使得学生避开烦琐的数学推理,掌握一些更实用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和课时设置不合理
目前计量经济学安排为48课时,其中理论课为32节,上机课为16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掌握计量经济学模型很不容易。课程设置为前面16节课为纯理论课,后面32节课是一半理论课一半上机课,课时数偏少,加上理论的晦涩难懂,一些理论需要反复讲解,导致教学效果欠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改进理论教学,培养应用能力
目前的计量经济学考试都是以理论考试、平时成绩、作业等为主,若将课程论文作为平时成绩,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下载相关计量经济学的论文,并指导学生从统计年鉴下载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并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计量模型,估计方程并看懂相关统计指标的含义,并进行相关分析,为学生写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条件
由于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课程而非数学课程,因此教学过程应当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数学推理,重视理论方法,重点是思路而不是数学推理过程,要重视应用模型和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应当加强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在教学中加强演示实验,结合经济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演示实验步骤,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很多课程都是2~3个班合班上课,对于其他的课程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来说,最好是小班上课。因为要通过软件演示实验,人数太多效果不好,并且在实验教学中,小班上课有利于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更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教师针对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知识背景,应当准确、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搜集实验资料,注重吸收其他课本的精华,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比如《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这类书籍就有不少很好的案例和视频,可以借鉴过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结合SPSS和EXCEL,分析介绍Eviews和SPSS、EXCEL的功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软件的功能、操作,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根据所选教材,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学校组织教师重新编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手册、实验教学案例等,安排学生在机房完成实验操作训练,并加强课堂交流与讨论。有效地将计量课程的专业理论、实验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学位论文的撰写以及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合理安排课程课时
学校应当根据实际的课时总数合理安排课时,在讲述理论时可根据需要引入一些实验内容,加强演示联系,边讲边练,提高讲课效率,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2]谭砚文,陈珊妮.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5).
[3]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2).
[4]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5]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
[6]俞培果,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7]姜树元,虞玲玲.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8]丰田利久,高作宾.计量经济学的动向和课题――怎样应付来自“合理预期”和“时间数列分析”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1982,(03).
[9]张益丰,周卫民.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02).
[10]王锦化,孟庆华,史达清,刘晓红,张立新.完全学分制下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多路反馈模式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3,(04).
篇3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61-02
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等综合应用于经济现象,以定量分析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在1998年7月,教育部确定其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八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已成为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该门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大量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即使对于初级计量经济学,也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三大数学工具,所以,对于本科阶段的经管类学生来说,其难度较大。在传统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的讲授,而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如何与不同专业需求、专业内容联系起来,如何从实际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应用模型介绍的比较少。学生学了不少理论方法,却不知道怎样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更不知道对模型或计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经济解释。这种培养方法使得计量经济学丧失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工具的作用,几乎成为一堆枯燥无味的数字和公式。
笔者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应分两条路走,一是侧重于理论方法的教学;二是侧重于实际应用的教学,而对于经管类本科教学阶段,应以计量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为主,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数学理论的推导证明,但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在这一原则下,实验教学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符合当前高等院校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但在现实中,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一个软肋,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实践教学的模式、内容等。
一、实验教学模式的安排
根据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类型的划分,可以把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模式。
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某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科学内容的活动,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分离,与背景无关,注重探究的结果(事实、概念、理论),而不是探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所以,验证性实验适合于课堂案例教学,即在课堂上讲授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之后,有针对性的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的优势在于教学设计简化,学生通过实验能及时消化课堂所学的理论,便于掌握理论。
当然,验证性实验的本质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深化,无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使用所学的方法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不能结合专业特点,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当中,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参与和体验的实验教学形式,是一种具有严密的学术性的创造活动。在探索性实验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专业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关注的问题,独立自主的利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实验,独立搜集数据和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模型设定、估计、检验和经济解释。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进而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思想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通过探索性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施以全新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事物,为其成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所以,对于实验教学应该分两步走,首先建立对计量经济学的感性认识,即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对于需要实验的教学章节,教师先讲授理论知识,接着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先模拟课本例题,然后完成课后习题。通过这样的基础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知识、加强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的了解,然后进行拓展型的探索性实验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类实验中实行的是严格的实验方案审核制度,学生要先提交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认为具有可行性后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
二、实验教学软件的选择
Eviews是Econometrics Views的缩写,直译为计量经济学观察,通常称为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它的本意是对社会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技术进行“观察”。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设计模型、收集资料、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Eviews是完成上述任务比较得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由于Eviews等计量经济学软件包的出现,使计量经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成为一门较为实用与严谨的经济学科。另外,Eviews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计量经济学软件里世界性的领导软件,引入了流行的对象概念,通过对象、视图和过程实现对数据的各种操作灵活简便。
所以,Eviews作为计量经济学专业性的软件,操作的简便性使其成为本科学习计量经济学首选实验教学软件,而强大的专业为今后的学习、使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本科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实验教学中,利用软件来完成烦琐的计算,将教学重点放在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计量方法的实际应用、回归结果的分析上,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计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这是开设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经管类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的内容,先从验证性实验开始,最后发展到探索性实验过程,因此,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四、实验教学的考核
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实验课程,实验成绩直接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不单独开列。实验成绩应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报告三部分构成。评分标准为:(1)实验准备的充分性;(2)实验过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3)实验报告撰写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创新性。
实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对经济理论的分析、建立模型、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这一计量方法应用的第一阶段,所以是考核的重要环节。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考勤、实验操作抽查,主要是在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求得参数的估计值。通过实验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计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验的最终结果具体由实验报告体现。学生在完成每一个实验后,根据上机操作结果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胡荣才.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J].统计教育,2008,(3):4-6.
[3]王立平,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4):56-58.
篇4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问题建议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教学定位不明,缺乏专业针对性。以我校为例,《计量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不同专业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不同,如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要求定量分析较多,应以理论方法为主,而工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则应以实际应用为主。并且,每个专业都有其专业特点和要求,必然导致计量经济学在各专业的应用和应用程度有较大的区别。然而,现有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规范都过于泛化,难以适应专业需求。特别是教学案例的分析,此专业学生听彼专业的案例,往往会听得云里雾里的,结果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所以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应尽量一个专业一个班,而不是多个专业一起,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设置教学案例。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化。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大体经历了由黑板教学到黑板与多媒体结合,再到多媒体教学的过程。黑板教学多侧重于计量经济学基础方法的数学推导和逻辑推理,而多媒体教学则更多以PPT的板书方式、计量软件辅助教学来展开计量经济的学习。现在比较受推崇的教学方式是黑板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只有在必要时才会用黑板表达相关方法的基本数学原理。一般院校要求计量经济学课时至少要48课时,有的甚至要96课时。那么,对于如此复杂的课程来说,要想在短短的48课时内讲完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虚拟变量、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联立方程和时间序列等内容,来配合事先拟定好的教学进度计划,就算是从事多年计量经济教学的教师也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掌握教学内容、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重点和难点,何况那些专业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刚刚接触计量经济学的学生,他们只能被动地去接收老师所要传达的所有信息,难吸收、理解这些信息的内容和作用,更无从谈其应用。
3、轻能力培养与实际应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应用。然而,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会应用倒还算是小事,更甚者是根本就忘记计量经济学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1)缺乏研究创造性培养,这一点主要体现着案例教学上。现有计量经济学所提供的案例都是与章节内容紧密相连的,但多数案例仍然过于简单化和抽象化,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挖掘的计划,而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我们知道,计量经济学讲究的是由问题入手,然后选择变量—设计模型—收集、处理数据—建立模型—模型检验的过程。以GDP数据处理为例,学生首先应该判定GDP是按可比价格计算,还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然后要检验这个数据是不是存在异方差性、自相关性等问题;最后,通过相关方法的解决处理,才能用这个数据去分析问题。而事实是,我们把所有可能面临的问题都想到了,都提前做好了,那么学生在做案例时就像填空一样,机械地完成教学内容的每一步,仍过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既达不到计量经济学习的目的,也不能锻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计量经济学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性不强。应用计量经济学除了要学会计量方法,还要学会相关计量软件(如Eviews,Stata,SAS等)操作与分析。然而,现在问题是计量经济的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性不强: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计划导致的,48课时除了要上理论课,还包括实践课,这就很难两者兼顾;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的教学条件跟不上,如实验室太小,计算机太少,一次安排不下很多人上机等情况,这样分批次就会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再者,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动环节较少,学生演示机会不多,也会降低其学习计量经济的兴趣,课后不愿动手去练习操作。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若干改进建议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许多老师都会有“难教”的感觉,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作者认为也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有关。比如大一、大二期间学习高等数学、宏微观经济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的学习,大三第一学期就应该紧接学习计量经济学,而不是将计量经济学安排在大四,这样学生就会很快投入到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中,容易理解和吸收,而不是找寻或重拾学过但已忘记的内容。再者,我在教学中就碰到过将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安排在同学期同时开课,甚至统计学比计量经济学晚开课,这样就给计量经济学老师授课时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讲授过程中还得兼顾统计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不但占用计量经济学的授课时间,也会打乱教学大纲安排,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强调专业教学。这样做主要是比较有针对性,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计量经济学在本专业哪些领域应用,如何应用,怎么实践等,从而克服计量经济学“难学”、抽象而模糊或无从下手的局面。以国贸专业为例,就会根据专业背景选取实际利用外资额(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影响等问题来研究,既从定量角度让学生真正了解贸易对中国的影响情况,又将所学计量经济的内容融会贯通,并且一个案例的分析还能启发、衍生出新的问题,就可以跟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发去学习本门课的兴趣。3、重视启发教育。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那么就需要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才能充分展示计量经济这门工具的有效性。为此,要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展开课程论文研究与写作等形式。老师通过有针对性地讲解哪些是好的选题,哪些是不好的选题,这一选题的目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以问题出发,结合所学的计量经济内容让学生参与、判断、分析这些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就会改被动变主动,积极去学习。此外,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取也是很重要的,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因此,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来说,教材的选取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简练,深入浅出,避开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2)重点介绍计量经济方法、计算结果的统计与经济意义分析;(3)详细介绍计算机软件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结果,学会计算操作;(4)教材结构和内容设计要具有继承性和集成性,要能兼顾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精华,介绍计量经济的前沿知识,体现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经济专业;本科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一、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性解释并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其理论大多可以用现实经济活动去验证。经济学实验指用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环境,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经济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兼重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去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潜质,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适应社会需要,有着宽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咨询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用人单位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而根据对近五年学生实习和就业所做跟踪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有效专业教学软件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关,学生不懂实务操作,因此在银行、证券、商务贸易公司等单位实习遇到较多困难。因此,经济系迫切需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不仅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同时在主要核心课的专业方面,如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实操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经济学本科教学过去是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主要采取理论阐释、演绎和模型推导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对主要理论进行讲解后,借助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来巩固课堂和教材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会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实验内容
经济学实验主要有验证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本科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经济类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应侧重验证型和模拟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为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整理出实验报告。这一项实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偏重于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的实验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关键知识,并结合现实案例,在系统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而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实验包括:
(一)验证类实验课。
1.微观经济学。市场供求均衡、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边际效益理论、完全垄断市场实验等。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市场货币流通实等实验。宏微观经济学每章内容都有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借助实验去理解。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计量软件相结合,用计量软件进行计量建模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过程,序列自相关模拟实验等。
(二)模拟类实验课。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主要通过传统营销管理的仿真模拟、商战体验、丰富的典型案例训练锻炼市场营销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模拟市场营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
2.商业银行实验。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银行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掌握最新的银行实务操作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银行、证券等业务流程和功能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3.国际商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整个业务流程和做法基本掌握,从交易准备直至最后的核销退税,综合操作和成套设备贸易等,并能够以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角色,包括进出口商及银行等角色去仿真地操作,对业务反馈作出正确的处理。
4.财务会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应付账款、成本、负债核算、报表编制等,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经济实验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理念。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习方向、与学习者双向互动、发现和解决学习疑难为主。在经济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类似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协作法、参与式与互动教学、自主学习法、体验式教学、网上交流、专题讨论等,并通过实验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这些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协作法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由实验团队的多名成员协作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配合的能力。参与式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完成一项实验后,让学生自己介绍过程与经验,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间的讨论争辩,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学习,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专题讨论就是以专题主题为导向,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实验团队的活动适时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网络平台,将相关的经济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答疑、讨论、测试系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讨论和向教师求教,实现超时空的教与学。
三、经济学实验教学课开设取得的效果和展望
近两年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们感受很深,评价颇高。在调查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中,摘录几段:“印象比较深的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实验,即让学生进入消费者角色并根据消费者均衡作出决策,合理分配收入得到最大总效用。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在不同的消费偏好下,消费者决策是不相同的,但是总效用却可能相同。上机实验将平时所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一些经济学原理。由于相对真实地进入了这些理论的角色方,我们对理论的接受度更高了,这些有趣的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机实验十分令人难忘和受教。”“在试验中,我们对这些经济学理论有了直观的而且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观看十遍同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阶段给出看后的边际效应评分,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消费者边际效应递减的状况;在啤酒与电影票的分配试验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人’的选择问题与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效用递减理论实验。平时在课本的学习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效用递减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效用水平会成为一个负值。通过这次试验中的视频观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即使是一个能够带来欢笑的视频,在许多次的重复之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人厌烦,这大概就是实际操作带来的更深层的理解吧。由此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的确为做上机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验中,我们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真正用处,更加能够与实践相联系起来。通过做这些实验,我们对于从课本上获得的经济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经济学问题,将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之中。”“虽说经济学不像工科课程那样要求非常多的实验操作,但在我看来,经济学实验算得上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之一,因为平时所接受的各种经济变量与经济活动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记忆在脑中,若是对其没有足够的理解,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应用,而经济学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以本次在经济学实验室所做的宏观经济学实验为例,我们进行了经济增长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等四项实验,每项实验均是以互动的形式完成,学生、老师和计算机三方互动协作,推动实验进展。想想平日脱离实验所做的各种练习,那都是在纸上通过计算完成的,而计算数据和经济变化过程都是题目所指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算出某项结果,这样一来就少了自己动脑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而在经济学实验中,我们有多方互动,这意味着我们不光巩固了如何进行经济运算,更锻炼了对于经济市场运转的把握能力。譬如老师那边供给货币,而我们作为银行,要留出存款准备金,之后发放贷款,再接收存款,这样的过程一轮轮进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经济数据的结果,更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某一环节,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机制。”目前已开设的经济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体验型实验。还可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当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等。研究型实验层次是一种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此实验室平台,对少数拔尖学生强化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其特长,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竞赛。根据形势的需要,将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课程,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同时,根据学校已有项目资源,将具体建设学校“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中心。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型思维。同时,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努力探索以科研带教学,紧跟学术前沿,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总之,近几年来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学实验室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对学生巩固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娜.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经济,2007,5(下)
[2]涂晓今.论经济学实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村居民纯收入;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189-02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I麦金农和另一位经济学家ES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金融抑制”,它反映为政府过分地干预金融,实行信用配给,人为地压低利率、汇率,使两者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而政府又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结果造成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要解除“金融压制”,就必须“金融深化”,即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分干预,利用市场调动人们储蓄与投资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放松管制,民间金融机构也能适应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而发展,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将会出现良性循环局面。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农村金融部门的作用,对农村金融采取了金融压抑的政策,即通过把名义利率保持在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水平,从农村攫取租金,使民间部门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为负,结果造成金融发展水平低,机构组织薄弱,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通过上述的理论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农村金融的低水平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收入不高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在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资本产值率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率三个农村金融衡量指标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2指标选取以及数据来源
21指标选取
199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提出金融相关率学说,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相关率(FIR)是衡量经济货币化的重要指标,FIR通用的计算公式为全部金融资产/GDP,从大的角度看金融资产通常包括广义货币M2、股票市值、债券余额三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重庆农村居民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保有的股票、债券和保险的数量极少,因此忽略农村债券和股票在农村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农村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广义货币M2。
资本产出率通常由投资与产出比进行衡量,考虑到指标的可度量性,采用尼尔斯・赫米斯(2001)提出用农业投资占农村GDP的比重代替农业资本产值率的方法。在计算资本产出比时一般采用是农业固定资产的资本产出比来衡量。鉴于此本文选取农业固定资产与农村GDP的比重作为衡量农业资本产出率。
重庆农村金融无论怎样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上来即金融的发展效率的体现,衡量金融发展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储蓄投资之间的转换率。
22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完整性以及有效性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3―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重庆乡镇企业产值、重庆农村储蓄存款余额、重庆农业存款余额、重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原始数据均来自重庆历年国民经济运行报告、重庆金融行业历年运行报告、以及《重庆统计年鉴》。为了减少实证分析中自相关、异方差等现象的出现,影响实证分析的真实性,对数据取对数处理得到LNRFIR、LNRAOC、LNRFER、LNRPCI,如表1所示。
由表4的格兰杰检验中我们得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纯收入的因果关系。农村金融相关率是农民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农民纯收入不是农村金融相关率的原因;农村资本产值率与农民纯收入互为因果关系,同时,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纯收入也是互为因果关系。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发现重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业资本产值率、农村金融相关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民纯收入的提高,因此增加农村金融资产、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加强对农村以及乡镇企业的贷款有益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结论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重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在长期看来存在稳定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在重庆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相对缓慢的今天应该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红,王沫,王春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4(1):28-32
篇7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范文一: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有关经济学的论文范文二: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高校近年都在进行本科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旨在以学生为本,通过经济学实验教学,使理论知识具体化、动态化、过程化,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模式,牢固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经济专业;本科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一、经济学实验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合理性解释并探究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在一定假定条件下,其理论大多可以用现实经济活动去验证。经济学实验指用仿真方法,创造与实际经济相似的一种实验环境,以检验已有的经济理论及其前提假设,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经济学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兼重的学科,需要在实践中去深化对理论的理解。经济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着力培养富有创新潜质,有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适应社会需要,有着宽厚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咨询机构、国际贸易部门等。用人单位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不仅须有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而根据对近五年学生实习和就业所做跟踪调查得到的信息,和有效专业教学软件的实践教学缺少有关,学生不懂实务操作,因此在银行、证券、商务贸易公司等单位实习遇到较多困难。因此,经济系迫切需要建立独立的经济学综合实验室,不仅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方面,同时在主要核心课的专业方面,如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信贷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实操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经济学本科教学过去是传统教学法,基本上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主要采取理论阐释、演绎和模型推导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单一,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对主要理论进行讲解后,借助于计算机模拟系统将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来巩固课堂和教材知识。学生通过参与、体验,会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提升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行为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二、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形式与实验内容
经济学实验主要有验证型实验、模拟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等三大类。本科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经济类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应侧重验证型和模拟型实验。验证型实验是为验证已学的理论知识而设置的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结果,最后整理出实验报告。这一项实验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原理偏重于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传统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的实验课,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关键知识,并结合现实案例,在系统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从而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主要实验包括:
(一)验证类实验课。
1.微观经济学。市场供求均衡、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实验、边际效益理论、完全垄断市场实验等。
2.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市场货币流通实等实验。宏微观经济学每章内容都有一些较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借助实验去理解。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主要是通过统计的方法来验证数理经济模型中各种变量的关系是否和社会现实相一致,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以及计量软件相结合,用计量软件进行计量建模和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计量经济理论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过程,序列自相关模拟实验等。
(二)模拟类实验课。
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主要通过传统营销管理的仿真模拟、商战体验、丰富的典型案例训练锻炼市场营销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模拟市场营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营销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
2.商业银行实验。通过对模拟银行软件和相关银行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银行实务中所涉及的基本业务流程,熟悉业务操作中的关键要素,掌握最新的银行实务操作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巩固和消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各种银行、证券等业务流程和功能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3.国际商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对国际商务整个业务流程和做法基本掌握,从交易准备直至最后的核销退税,综合操作和成套设备贸易等,并能够以从事外贸业务人员的角色,包括进出口商及银行等角色去仿真地操作,对业务反馈作出正确的处理。
4.财务会计实验。通过模拟操作,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应付账款、成本、负债核算、报表编制等,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经济实验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理念。为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从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创设学习情境、指导学习方向、与学习者双向互动、发现和解决学习疑难为主。在经济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沟通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类似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多元化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主要有协作法、参与式与互动教学、自主学习法、体验式教学、网上交流、专题讨论等,并通过实验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这些方法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协作法就是实验过程中的各环节由实验团队的多名成员协作完成,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配合的能力。参与式与互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当学生完成一项实验后,让学生自己介绍过程与经验,和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相互间的讨论争辩,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学习,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专题讨论就是以专题主题为导向,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实验团队的活动适时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教务网络平台,将相关的经济学教学大纲、教案、习题、案例分析、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网上答疑、讨论、测试系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讨论和向教师求教,实现超时空的教与学。
三、经济学实验教学课开设取得的效果和展望
近两年经济学实验课的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们感受很深,评价颇高。在调查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中,摘录几段:印象比较深的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实验,即让学生进入消费者角色并根据消费者均衡作出决策,合理分配收入得到最大总效用。这个实验让我体会到在不同的消费偏好下,消费者决策是不相同的,但是总效用却可能相同。上机实验将平时所学理论与模拟实验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一些经济学原理。由于相对真实地进入了这些理论的角色方,我们对理论的接受度更高了,这些有趣的实验也增加了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的兴趣。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机实验十分令人难忘和受教。在试验中,我们对这些经济学理论有了直观的而且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观看十遍同一个微视频并在每一阶段给出看后的边际效应评分,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消费者边际效应递减的状况;在啤酒与电影票的分配试验中,我们体会到了经济人的选择问题与个人喜好的差异。在这次试验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效用递减理论实验。平时在课本的学习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感受到效用递减的实际效果,甚至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效用水平会成为一个负值。通过这次试验中的视频观看,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即使是一个能够带来欢笑的视频,在许多次的重复之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让人厌烦,这大概就是实际操作带来的更深层的理解吧。由此我们感受到,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的确为做上机实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而在实验中,我们更加感同身受地体会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真正用处,更加能够与实践相联系起来。通过做这些实验,我们对于从课本上获得的经济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更加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经济学问题,将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之中。虽说经济学不像工科课程那样要求非常多的实验操作,但在我看来,经济学实验算得上是课程内容的精华之一,因为平时所接受的各种经济变量与经济活动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记忆在脑中,若是对其没有足够的理解,就很难在现实世界应用,而经济学实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以本次在经济学实验室所做的宏观经济学实验为例,我们进行了经济增长分析、市场货币流通等四项实验,每项实验均是以互动的形式完成,学生、老师和计算机三方互动协作,推动实验进展。想想平日脱离实验所做的各种练习,那都是在纸上通过计算完成的,而计算数据和经济变化过程都是题目所指定的,我们要做的仅仅是算出某项结果,这样一来就少了自己动脑分析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而在经济学实验中,我们有多方互动,这意味着我们不光巩固了如何进行经济运算,更锻炼了对于经济市场运转的把握能力。譬如老师那边供给货币,而我们作为银行,要留出存款准备金,之后发放贷款,再接收存款,这样的过程一轮轮进行,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某一项经济数据的结果,更亲自参与到其中的某一环节,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运作机制。目前已开设的经济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体验型实验。还可根据条件和需要适当开设研究创新型实验等。研究型实验层次是一种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此实验室平台,对少数拔尖学生强化基础,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其特长,鼓励学生参与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竞赛。根据形势的需要,将开设大学生创业实践训练课程,从了解创业、培养创业能力、体验创业,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大量实训让学生体验创业的过程,训练创业过程中及创业后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成功创业者的素质。同时,根据学校已有项目资源,将具体建设学校冯如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中心。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设,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型思维。同时,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形成整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验教学补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努力探索以科研带教学,紧跟学术前沿,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总之,近几年来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学实验室是我们教学科研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对学生巩固经济学基础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闵娜.应用经济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经济,2007,5(下)
篇8
关键词:质量二元性;城乡比较;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二元性是指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并存、落后的农业和先进的工业并存的现象(Lewis,195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现实。然而经济二元性仅仅是我国城乡二元性的一个基础性特征,由经济二元性所导致的社会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又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二元结构。通过对近年来我国质量发展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存在着质量发展城乡不平衡的二元结构,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方面农村要落后于城市。那么,我国的质量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能否得到定量数据的检验呢?一些研究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的产品质量二元性问题(黄东海,2010;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等),但是对于城乡产品质量二元性是否能够得到实证上的检验以及城乡质量二元性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我国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命题,希望从数据上对这一命题加以检验,并从质量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来分析质量二元性的内在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实证研究,对于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检验我国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存在性问题:一个是描述性统计检验;另一个是基于回归分析的计量经济学统计检验。然后,分析我国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原因,除了《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所提到的城乡质量公共服务获得性以及消费者质量素质的城乡差异之外,还分析了城乡在产品售后服务方面的差异。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落后的农村和先进的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是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现状的一个基本假定,发展的过程就是逐步消除二元结构的过程。农村和城市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决定了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差异。研究我国城乡差异的文献很多,但专门以城乡质量为研究主题的文献较少,已有的文献中主要是从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
赵向红、陈胜涛(2006)研究了城乡生活质量差异的问题。其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公共支出扩大,乡村资金缺乏,公共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更多的人寻求进入城市去发展,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对农村生活应有的关注,使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认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原因是城乡生活质量的差异,因此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设计来检验城乡生活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其设计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居住、出行、公共设施、文化、教育、安全生活等共10个方面的质量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评价数据。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决定城乡质量差异的一个基础要素,在城乡经济二元性方面有大量的研究。如蔡雪雄(2009)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三个指标,来实际测度城乡经济二元性;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文献从不同的侧面来度量城乡经济二元结构,但在方法上是相似的,即采用已有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来计算城乡之间的对比数据。
城乡二元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共服务的二元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城乡差别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之一,又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之一。卜晓军(2010)从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基础民生”以及公共安全服务等四个方面具体地测度了城乡公共服务二元化的特征。
而首次提出城乡产品质量二元结构的是黄东海(2011),他指出我国存在着农村产品质量低于城市产品质量的二元结构现象,他认为城乡之间存在产品二元结构的原因是经济发展差异、消费信息不对称、产品资源和监管资源不均衡等四个方面,并提出加强农村产品监管等政策建议。该文仅对城乡质量二元结构进行了定性描述而没有从定量数据上加以验证。
首次以实证数据方式定量地呈现我国城乡质量二元结构的是《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3)。该报告从产品、工程、环境和服务四大领域的质量满意度得分、城乡居民的质量素质以及城乡质量监管与服务资源等方面定量地呈现了农村和城市在质量发展方面的差异性。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发现,城乡质量二元性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表现之一,已有的研究中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二元性的现象以及可能的原因。基于已有的研究结论,本文进一步用质量观测数据从实证的方法上对城乡质量二元性进行检验。更为具体地,就是在控制了消费者个人特征以及收入水平之后,探讨质量的满意度是否在城乡之间还存在显著的差异,并基于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具体表现提出政策建议。
三、特征事实
质量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市场属性,即质量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消费者的选择以优胜劣汰的方式来实现的;二是公共属性,由于厂商与消费者地位不对等,以及质量信息的不对称,自由的市场竞争无法实现社会合意的结果,此时质量需要由政府来提供,如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对涉及重大质量安全的产品的监管等。根据这一分析,消费者从其购买的商品或服务中所能获得的质量满意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其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支付能力,这是由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决定的,更高的收入可以购买更好的质量;另一个是由外部条件所决定的质量消费环境,如政府的质量监管水平,公民的质量素质,社会的诚信意识等,同样的收入水平,在不同的质量消费环境下会得到不同的质量感受。本部分以不同侧面的数据分析来验证城乡之间的质量满意度差异,在购买力与质量消费环境这两个影响要素上的差异性。
分析的一个基本路径是,给定农村和城市同样的一个收入增长幅度,看其在质量满意度上的变化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同样的收入增长能够带来大致相同的满意度增长那么可以认为城乡之间在质量的消费环境上无显著差异;相反,如果同样的收入增长,所带来的满意度增长在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就可以初步地认为城乡之间的质量消费环境存在差异,即存在着质量二元性。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这一检验,一是城乡总体收入增长与满意度变化的比较;二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二元性与质量二元性之间关系的比较。
(一)城乡不同收入组的质量满意度对比
根据质量观测的数据分析,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之间的质量满意度并没有收敛,而这一结果验证了上文所提出的第二种猜测,即农村质量与城市质量之间存在着二元结构特征。
表1-表3的数据共同表明,随着收入的增长,城乡的质量满意度都有所增长,更高的收入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的质量满意度水平。这使得本部分的分析成为可能,这也表明城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但是农村质量满意度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以及由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变化时并无显著增长,其质量满意度增长主要集中于最高收入组(家庭月收入高于10000元),而这一组别在农村样本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仅为3.65%);相反,在城市样本中,随着收入的增长,质量满意度在各个领域都有显著的增长,并且城市的满意度增长主要发生在中间两个收入组,即家庭月收入在3001―5000元以及5001―10000元两个组别,城市居民的质量满意度在3001―5000元收入组相对于3000元以下这一阶段,以及5001―10000元相对于3001―5000元这一阶段的增长,都显著地要高于农村。这表明,同样的收入增长,在农村所能获得的质量满意度提升要低于城市,农村的质量环境要低于城市,即使在考虑同等的购买能力时,农村的质量环境较城市要差,这一特征性事实初步地验证了城乡质量二元性。
(二)不同区域的质量二元性对比
为进一步研究质量二元性的成因,本文比较分析不同区域间质量二元性与经济二元性之间的关系。度量经济二元性的指标有很多,如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蔡雪雄,2006)。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用城乡收入比值来度量城乡经济二元性,该比值越大代表经济二元性越强。在所有48个调查区域中,本文从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取2―3个代表性地区,共8个地区。质量二元性指标是城市质量满意度与农村质量满意度的比值,主要选取了食品、药品、家用电器、汽车、日用品等五个大类商品的质量满意度,各大类商品的总体质量满意度是由各子类满意度取平均值得到的。
本文所选取的8个地区的区域分布是:东部3个,中部3个,西部2个,其城乡收入比从1.90变化到3.42,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对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二元性具有代表性,其变化的大致趋势是从东部往西部经济二元性日益扩大。从表4中的结果可以看到,随着经济二元性的依次降低,质量二元性仅在部分产品和部分经济二元性区间显示出下降的趋势,如汽车在[2.093,2.789],药品在[2.093,2.789],家用电器在[2.093,2.865]等,呈现随着经济二元性的降低而下降的趋势。所有产品质量的城乡二元性,在整个区间内随着经济二元性的降低而下降的趋势并不显著。换言之,随着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的经济二元性出现了下降趋势(根据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但是质量满意度的二元性并没有显著下降,亦即表明农村的收入增长所带来的质量满意增长要低于城市。
这一结果从区域的角度支持了本部分提出的假说,即收入差距仅能部分解释我国城乡质量二元性,除了收入因素以外,质量二元结构还主要是城乡质量消费环境差异造成的。
四、实证分析
根据第三部分的特征事实,城乡质量满意度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绝对水平上的差异,而是结构上的差异,并且这一差异不能由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异唯一地解释。由于质量状况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的复杂系统,因此在分析城乡质量状况差异时应对其他变量加以控制,如果在控制其他关键因素时,城乡变量(即“户口”)对于质量满意度仍有显著性影响,那么就可以在统计上验证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存在。
本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检验:一方面是质量发展状况,主要是从产品的质量满意度来度量;另一方面是质量安全状况,以消费者对于质量安全感受、受到质量伤害的几率以及所受到的实际质量伤害等指标来度量。
(一)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全国宏观质量观测调查,共有2865份有效样本。该调查数据涵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个区(县),是进行宏观质量评价较为理想的数据。
在本部分的回归分析中,控制变量选取了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和家庭收入水平。个人特征主要选取了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之所以选择这些控制变量,是考虑到不同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被访者在质量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于质量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从而会有不同的质量满意度;之所以要控制家庭收入水平是考虑到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可以代表其消费能力,一般而言消费者能力较高的家庭可以购买价格较高质量较好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支出的量也代表了不同家庭接触质量问题的频度,对于家庭消费水平的控制可以分离出城乡质量差异中除了经济发展差异以外的因素的影响。
关于本文所选取的变量取值及其含义的解释如表5所示。
回归中所选取的变量说明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二)质量发展城乡二元性检验
对于质量满意度使用序数统计量回归模型(Ordered Probit Model),其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表7的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户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的月收入水平以后,食品、日用消费品和家用电器的质量满意度均无显著的城乡差异,仅有药品的质量满意度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的。这表明,食品、日用消费品等作为较低层次的需求品,未发现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的现象,同时也没有城市显著低于农村的情况出现。药品的质量满意度在城乡之间的显著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药价太高,使得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村居民对于一定价格水平的药品质量评价较低。因此本文猜测,在较低级层次的消费品城市与农村的质量满意度无显著差异,而在较高级层次的消费品(主要是耐用消费品)方面,存在着城乡二元性差异。为验证这一猜想,进一步对家用电器的质量满意度进行回归分析。
表8的回归结果表明,除了电视机和热水器以外,其他三类家用电器(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质量满意度均存在显著的城市高于农村的情形,这也证实了较高层次的消费品质量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的观点。
(三)质量安全城乡二元性检验
接下来对质量状况的另一个方面――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回归分析的模型选择上,由于质量伤害几率以及质量安全感受是由1变化到5的序数统计量,因此使用了序数统计量回归模型。对于质量安全的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
表9的回归结果表明,当控制消费者个人特征以及家庭月收入等变量以后,食品、药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满意度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食品的质量安全满意度城市居民低于农村居民(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但是家用电器的质量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城市高于农村的情形。
以上三个回归分析表明,总体上在产品安全性方面未发现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的证据,在产品质量满意度方面,初级消费品(主要是食品、日用消费品等)不存在城乡差异,而在较高层次的消费品(主要是如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出现了显著的城乡差异,在这一方面农村地区的质量满意度要显著地低于城市。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质量监管的加强,在保障质量安全底线以及一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消费品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取得了同样的进步,但在耐用消费品方面还存在着显著的城乡二元性。
五、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原因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清晰地表明,城乡产品质量存在着二元结构特征,并且城乡质量二元性并不能完全由城乡的经济发展二元来解释,还存在着质量发展环境的差异;此外控制了个人特征以及消费能力等因素的计量回归分析表明,城乡质量二元性主要体现在质量发展维度,特别是较高层次的消费品。那么对于城乡质量二元性原因的分析,应着重于质量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影响质量发展的因素来展开。
《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中提出,影响一个地区质量发展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质量的公共服务水平,质量公共服务主要包括检测、检验、标准、质量教育等,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以及工作成效决定了质量公共服务的水平;另一个是消费者的质量素质,因为其代表了对质量的需求能力,消费者质量素质主要由消费者的质量知识能力、质量文化以及质量维权能力等方面构成。并且该报告从以上两个方面给出了实证数据的支持。本文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地验证了这一结果。此外本文还提出从满意度的一般性定义来加以分析。
根据顾客满意度的基本定义,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顾客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感受与自己的期望所进行的对比(Fornell,1996)。因此满意度的差别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是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即主要由产品或服务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感受,而对消费者而言,能够获得的产品属性的好坏,又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购买的能力所决定的;第二个方面是消费者的预期,满意度从根本上是预期与实际感受的对比,如果预期与实际的感知相符合,则满意度高,相反如果实际的感受与预期水平有较大差距,则满意度低。
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见表10),城市居民在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需求方面基本得到了满足,而农村地区除了电视机基本满足以外,在其他日用消费品方面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仍有很大的空间。一般而言,对于较高层次的需求,一开始会以数量的满足为主,而对于质量的预期较低;但是实证数据却表明,农村地区的家用电器的质量满意度与城市有显著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不能由收入来解释,因而可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与产品相关的服务存在着城乡差异,由于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商品的使用密度较低,因而服务网点很少,由于服务的缺失使得农村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和城市一样的服务保障;二是可能存在着农村产品质量水平总体较低,同时监管力量薄弱,而这一观点在其他文献中也指出来了(黄东海,2011)。
因此,城乡质量满意度二元性的差异,是由服务差异造成的。而这种服务一方面是与产品的消费相关的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监管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
六、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2年质量发展观测数据,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质量城乡二元性命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检验。描述性统计是考察收入增长对质量满意度的作用是否存在城乡差异,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是通过控制其他特征变量的前提下考察城乡变量对于质量满意度是否显著。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描述性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总体上呈现出质量满意度与收入呈正相关的趋势,因而如果能够验证城乡之间收入增长所带来的不同的质量满意度增长,即可以证明城乡质量消费环境的二元性。基于城乡之间收入分组分析表明,收入的增长能够显著提高各个收入阶段的城市居民的质量满意度,但收入增长对于农村居民的质量满意度增长的作用存在着差异性,在收入较高水平(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组别,收入增长可带来显著的满意度增长,但是对于中低收入组的农村居民满意度的增长并不显著。因而,同样的收入增长对于质量满意度的正效应在城乡之间存在着差异,表明城乡之间在消费环境方面可能的差异。
第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质量满意度二元性与经济二元性之间的关系表明,仅有部分产品在部分区间存在着质量二元性随着经济二元性下降而下降的趋势,而整体上并没有呈现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从宏观数据上也证明了,即使农村地区的收入较快增长,城乡经济二元性下降,质量的二元性(以质量满意度衡量的)并未见显著降低,农村质量消费环境显著地低于城市地区。
第三,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食品、日用消费品方面的质量满意度未见显著的城乡差异性,家用电器质量满意度在一个较低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情形,而药品的质量满意度则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城市高于农村的情形。对质量安全感受的定量分析表明,食品、日用消费品和药品的安全性并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家用电器的质量安全性农村显著低于城市。对于家用电器各子类的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的质量满意度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而电视的质量满意度不存在城乡差异。以上结果共同表明,对于较低层次的消费品,不管是在质量安全性还是质量满意度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但对于较高层次的消费品如家用电器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城乡差异,因此城乡质量二元性主要体现在较高层次的耐用消费品方面,这也是解决城乡质量二元结构的重点所在。
第四,本文的实证结论支持了《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中对于城乡质量二元性原因的基本分析,即主要是由于城乡在产品相关服务、政府的质量公共服务资源上的分布不均,以及城乡居民质量素质差异造成的。同时,本文进一步提出由于产品的服务化倾向而导致农村地区产品相关服务不足,也是造成农村地区质量发展落后于城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家用电器的数据分析也表明,在农村拥有量较高的产品中如电视,其质量满意度与城市无显著差异,而在拥有量较低的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中质量满意度显著低于城市,因而对于较高层次的耐用消费品的城乡质量满意度存在城乡差异。
(二)政策建议
针对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到的我国城乡质量二元性的结构性特征,为进一步消除城乡质量二元性,提高我国的整体质量满意度,本文提出以下具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建议将质量监管与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的工业发展,向县域及镇域推进,将质量服务与质量监管资源与工业生产密切结合,在产业集中的乡镇建立起质量监督与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加强对于农村居民的质量宣传与教育,提升其质量素质,特别是加强基本的质量法规以及质量维权能力的宣传,让农村居民重视质量的同时也能够熟悉出现质量问题以后的维权途径,以改善农村质量消费环境。
第二,加强对于农村地区耐用消费品的质量监管力度。我国城乡质量二元性主要体现在耐用消费品方面,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耐用消费品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是质量低于城市。对于耐用消费品之类的工业产品,其客观属性在城乡之间本不应该有所差别,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监管资源相对薄弱,在家电下乡的过程中,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到农村市场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建议加强对于农村地区耐用消费品的质量监管,严禁企业对于农村和城市的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执行不同标准。
第三,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相关产品的服务提供力度,提升农村地区产品的配套服务能力。由于与质量相关的服务供给需要规模经济性,在大量分散的农村地区,不管是让厂商提供配套的售后服务,还是让政府提供质量公共服务,都需要耗费高昂的成本,厂商在农村地区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是不经济的,这影响了农村地区耐用消费品的质量满意度水平。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于重点耐用消费品的售后服务在乡镇区域的提供,如对于下乡产品的售后网点提供补贴等;另一方面不断地加快城镇化步伐,城镇化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也是解决城乡质量二元性的根本对策,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在一些农村腹地的中心镇提供必要的质量公共服务。让农村居民能够获得与质量相关的服务,这是解决城乡质量二元性的长远考虑。
(三)研究展望
本文用质量观测的数据对我国的城乡质量二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质量发展方面的二元性,但该问题还需要在本文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地加以研究。首先是在城乡质量二元性的度量指标方面,需要将主观性指标与客观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观的质量满意度与客观的质量决定因素到底存在何种关系,对于分析质量的城乡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同样的产品,其品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在城乡之间的质量满意度存在差异,或者说同样的客观属性为什么农村的主观满意度要低于城市,这就是农村和城市的质量二元性的具体表现。其次,在质量满意度的决定模型的选择上,本文主要是基于已有的文献以及经验分析选择了相关的回归变量,而经典的质量满意度模型是由Fornell等学者提出的成熟模型,包含感知质量和期望价值等要素,实证分析需更多地考虑这些要素。最后是城乡质量二元性可能在多个层面存在,如不仅仅表现在产品,而且在工程、服务和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结构性差异,要全面地分析质量二元性,须对这些方面同步地加以考虑。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对以上问题并没有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程虹、范寒冰、肖宇,2012:《企业质量安全风险有效治理的理论框架――基于互联网信息的企业质量安全分类模型及实现方法》,《管理世界》第12期。
[2]程虹,2010:《宏观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质量安全的分析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3]程虹、李清泉,2009:《我国区域总体质量指数模型体系与测评研究》,《管理世界》第1期。
[4]程虹、李丹丹、范寒冰,2011:《宏观质量统计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5]程虹,2009:《宏观质量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6]蔡雪雄,2009:《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历程及趋势分析》,《经济学动态》第2期。
[7]黄东海,2011:《浅析城乡产品质量“二元”结构现状及破除对策》,《中国质量报》。
[8]谭崇台,2001:《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
[9]卜晓军,2010:《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
[10]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质量观测课题组,2013:《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11]赵向红、陈胜涛,2006:《城乡生活质量差距比较研究》,《社会科学家》第2期。
[12]杰弗里・M・伍德里奇,2010:《计量经济学导论(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80-03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突破了传统教学误区,通过叙述式的表达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配合可操作性强、实际的典型案例来沟通理论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帮助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或理论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案例教学需要“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情景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这种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运用典型案例(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群体面临的情景所进行的部分的、历史的、诊断性的分析,因为“案例就是经验学习中的控制的练习”,这种分析“是对引起决策问题的陈述”,同时提供对于分析特定情景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实质的和过程的数据,以此来构建和设计可替代的行动方案,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实证和过程的资料。(2)自主性,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知识的认知范围上均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同时学生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思想双向流动。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虽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控制论题的选择和讨论的方式,但学生却是被关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或者资源提供者经常作为辅助人员而居于次要的地位,这对于师生双向交流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有益。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3)目的性,案例教学法贵在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本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理潜能的目的,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从“空中楼阁”的建立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学习与实训。从案例教学的情景性和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从案例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的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Seminar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Seminar教学法的形式。在现代英语国家中,Seminar教学法有“教学的范式或方法”、“研讨班、研讨会或讲习会”、“大学中开设的一门培训课程”三种意思。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英国,兴起于德国柏林大学,流行于欧美。早期的Seminar教学法主要面向于优秀的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取向。虽然Seminar教学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一般形式:知识的传授者给学习者指定研究题目或范围学习者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撰写发言稿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学习者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习者根据其他学习者的意见修改并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中再次发言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20世纪30年代后,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的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教师广泛采用,而且教学的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了普通本科生中。因为,Seminar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来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实践价值,形成了各种实施方案和教学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或交流目的。
2.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Seminar教学法具有民主性和互动性,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并扩大其阅读范围并提高阅读水平。Seminar教学法具有学术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研究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同时,Seminar教学法具有激励性,它能促使教师教学重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Seminar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表现出多向互动、学生主导的特点,在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中完成了观点的碰撞、分析与归纳、知识的呈现,展现了从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讨论,师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探索,来发现真理、趋近真理,并完善真理,完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1.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不适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单纯使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一定的关系。同时,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区域性和实践性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明显特征,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缺少地方特色,将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缺乏讨论,会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以案例内容和Seminar的结合形式为契合点符合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观点碰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点:来源于社会实际或校园及周边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而Seminar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有脱节现象,特别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本身综合性极强,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该门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通过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宽、寻求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贯彻、运用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案例和Seminar的结合通过充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视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了教师的研究潜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相长”。(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动的案例和活跃的课堂讨论体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本着尊重、平和的宗旨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进行教学互动和学术研讨,使课堂成为智慧修炼的道场、思维激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知识点。使得一些区域经济素材得到了直观的展示,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政策参与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综合性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还强调需重视实践教学。踪家峰认为,应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顶天”即通过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球化和国际视野的形成。“立地”即通过发挥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着重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构建立足于自身教学需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①构建方向,要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一是引进并借助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教辅书,目的是通过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如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空间计量等来加强和充实区域经济的内容;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大家来校讲学,也可以选派部分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人员或研究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②要面向区域化。有目的性、区域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农业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农村和城镇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而非农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城市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如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民族学生的院校可以以选择贴合民族学生身边或家乡的相关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鲜明的趋势,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可以考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基础。要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如微、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教学。(3)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脉络、应用、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2]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57-59.
[4]唐礼智.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09,(2):14-15.
篇10
关键词:农户兼业;土地;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3-2801-06
Effect of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Level on Land Sustainable Use
LUO Fang
(School of Commerce, Huanggang Normal College,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As the procedur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peeded up, the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level increased gradually. In the meanwhile, the main-land contradiction was sharpening because of the serious water loss, soil erosion and soil fertility decline. Land sustainable us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hina’s food safety. The econometric too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and use patterns, such as land abandon and extensive use, tree crop and perennial crop planting, seasonal crop planting, keeping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canal unobstructed, the rate of applying farmyard manure, and building methane tank, etc.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evel of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had dual effects, which was helpful to overcome capital constraint and harmful to increase the motive of investing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because diversification decreased the dependence of farmers 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farmer’s diversification; land; sustainable use
1990年2月,印度农业研究会(ICAR)、美国农业部(USDA)和瓦迪欧研究所在共同组织的新德里首次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并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的破坏并减缓或遏制其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以达到人类生活质量长期改善的目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1]。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人地关系更为严峻,由于人多地少,多年以来,以占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0%的粮食,并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2];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相继迎来人口的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人口就业高峰和人口老龄化高峰。然而,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9.60×106 km2的陆地国土中,有1/3的面积(3.56×106 km2)属于水土流失区域,其中,水蚀面积1.65×106 km2,风蚀面积1.91×106 km2,水蚀和风蚀交错区面积为2.6×105 km2[3]。农村土地资源保护是中国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并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利用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生命线[2]。
农户兼业是指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既从事农业,又从事农业以外多元化经营活动的方式[4]。农户兼业水平是指农户兼业化程度,既可以依据农户投入到非农行业中的劳动力(或时间)占家庭劳动力(或时间)总量的比例来衡量,也可以根据农户所获得的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来量化。若采取后一种方式,可将农户大体分为4种类型,即纯农户(非农收入的比例低于10%)、一兼户(非农收入的比例介于10%~50%)、二兼户(非农收入的比例介于50%~90%)和非农业户(非农收入的比例大于90%)。
关于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一些学者持肯定的态度。如王鹏等[5]认为,农户兼业导致的非农收入越高,越有利于对水土保持进行投资,同时,非农就业也促进了“留守”农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水土保持投资的积极性。还有学者对此持折衷的态度,如Ervin等[6]和钟太洋等[7]的研究指出,非农业收入对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有着双重效应。因此,农户兼业对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也应当是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农户兼业带来的非农收入有助于农户克服采取水土保持所需要的资金制约(称为兼业效应Ι),另一方面农户兼业降低了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从而农户会减少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包括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称为兼业效应Ⅱ)。但也有学者持否定态度,如于术桐等[3]提出,农业收益相对较低和农民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收入的增加降低了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兼业化水平高的农户种田只是为了满足家庭的食物需求。劳动力过度向非农部门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另外向非农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大多为青壮年,而水土保持工作正需要大量体力劳动。因此,高度的兼业化使水土保持投入急剧减少。相关分析也表明农户的水土保持投资对非农收入比例与兼业人口比例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谭淑豪等[8]的研究也指出,非农就业可能使农户土地抛荒或粗放利用土地,致使土地因缺乏管理而退化。
无论已有研究所持观点如何,在研究与讨论的方式和方法上,大都笼统而概括地采用农户是否采取土地可持续利用措施,或是否进行水土保持投资等,这一类提法[3,9]并没有详细叙述在具体的土地经营行为中,哪些是环境友好型的,哪些不是。本文不仅列举出了几种常见的涉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行为,而且还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农户兼业水平、户主个人特征、耕地面积和土地细碎化程度等因素对它们的影响,尤其是农户兼业水平对其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农户微观数据来自黄冈师范学院学生于2010年9月对湖北省的武汉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荆门市、荆州市、鄂州市、宜昌市、随州市、黄石市、襄樊市、潜江市、天门市、十堰市等地农村家庭的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5份,收回有效问卷288份,有效率94.4%。调查采集了户主的个人特征数据,包括户主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和风险偏好等;家庭特征数据,包括农户类型、耕地面积、是否饲养牲畜、细碎化指数、旱地所占比例、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土地可持续利用特征数据,包括是否存在抛荒或粗放利用土地现象、木本植物与多年生作物的种植频度、是否种植季节性作物、是否时常保持灌溉和排涝沟渠的畅通、施用农家肥的比例以及是否建有沼气池等。
1.2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农户兼业水平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非农业户中,存在抛荒或粗放利用土地现象的农户所占比例最高(达43.75%),其次是二兼户(26.32%)和一兼户(22.83%),纯农户(12.96%)最低,可见随着兼业化水平的提高,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现象愈多见。很少种植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农户比例以一兼户和非农业户较高,分别为72.83%和71.88%,纯农户与二兼户较低,分别为66.67%和65.26%;换言之,种植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较多的农户依次为二兼户、纯农户、非农业户和一兼户。种植西瓜、花生、甘薯等季节性作物的农户比例以纯农户为最高(74.07%),接下来依次为一兼户(72.83%)、二兼户(71.58%)和非农业户(62.50%),可见随着兼业化程度的加深种植季节性作物的农户越少,因为季节性作物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时常保持灌溉和排涝沟渠畅通的农户比例最高的是非农业户(84.38%),二兼户(77.89%)和纯农户(77.78%)的比例基本相近,一兼户(73.91%)最低。施用农家肥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非农业户、一兼户、二兼户和纯农户,可见兼业农户比纯农户的农家肥施用比例更大。建沼气池的农户比例最高的是二兼户(20.00%),其次是一兼户(17.39%),非农业户最低(12.50%),可知农户兼业反而使建沼气池的可能性增大。
2模型与变量的选择
2.1模型选择
根据采集的数据特征以及研究需要,在分析农家肥比重(y5)的影响因素时,采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在分析是否存在抛荒或粗放利用土地现象(y1)、是否种植了季节性作物(y3)、是否时常保持灌溉和排涝沟渠的畅通(y4)和是否建了沼气池(y6)等时,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在分析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频度(y2)时,采用Ordered(排序选择)模型。由于OLS法最常见,其定义省略,下面仅就Logit模型和Ordered模型的定义予以说明。Logit模型的定义为:
Li=ln()=β1+β2xi+μi (1)
式中:Pi为概率,Pi/(1-Pi)为机会比率,xi为解释变量向量,μi为残差项[10]。
Ordered模型的定义为:
yi=0, y*≤γ11, γ1<y*≤γ22, γ2<y*≤γ3M, γM<y* (2)
式中:y*为指标变量,y*=x′iβ+ε,x′i为解释变量向量,ε为残差项。由于临界值γ1,γ2,…,γM事先不确定,因此,也作为参数与回归系数一起估计[11]。
2.2变量选择
所选择的变量分为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两类,变量名及其描述见表2。
2.2.1因变量这里选择了6个描述农户土地可持续利用行为的因变量,它们分别是:①是否存在抛荒或粗放利用土地现象(y1)。首先必须将土地抛荒与休耕区别开来。休耕是指在一块土地上种一年作物后,一段时间内不种作物,但仍进行田间管理,如除草、追肥、灌溉和排水等,以恢复地力。抛荒是指对某一地块不仅不种植作物,而且也不进行田间管理,从而导致了地力衰退。此外,粗放经营也会导致地力衰退。②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频度(y2)。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有利于土壤保持[8]。③是否种了西瓜、花生、甘薯等季节性作物(y3)。本研究的调查数据表明,种植季节性作物的农户的比例为67.71%,他们在收获季节性作物之后,任由土地处于状态,不再给土地培肥或种植其他作物的农户的比例为13.85%,而土地的与荒芜将导致土地的退化与水土流失。④是否时常保持灌溉和排涝的沟渠畅通(y4)。疏于农田基本设施的建设将会导致土地退化[8]。⑤施用农家肥比例(y5)。农家肥包括人、畜、家禽等粪便和鱼塘淤泥等,施用农家肥有利于保持地力。⑥建沼气池的农户比例(y6)。农户建沼气池不仅可以提供清洁燃料,实现低碳、环保与减排,而且沼渣和沼液均属于无公害的有机肥,其肥效比一般未经密闭发酵的农家肥的肥效高。
2.2.2解释变量共选择了11个解释变量,分别是:①农户类型变量。一兼户(x1)、二兼户(x2)和非农业户(x3):鉴于前面提到的已有研究关于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性利用的影响存在肯定、否定和折衷的3种观点,这里只能预期农户类型变量对各个因变量的作用不确定。②户主个人特征变量。户主年龄(x4):户主年龄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年龄增长有助于户主提高对土地可持续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导致其土地经营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式较粗放型利用方式的劳动强度大,需要更多的体力支出,但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结果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大小。户主受教育年限(x5):持续发展是人类的一种理,要求人们有较高水平的认识与自觉性。因此,农户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其土地利用行为的可持续性影响广泛而又深刻。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致使农户在土地利用及其经营决策过程中缺乏高层次的理性思维,土地利用行为方式远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12]。因此,预期户主受教育程度高对土地可持续利用有利。户主的风险厌恶指数(x6):若户主厌恶风险,则不敢对土地利用恣意妄为,必定更加珍惜耕地。因此,风险厌恶指数越高,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越不利。③家庭特征变量:耕地面积(x7):耕地面积越大,越有可能采用农药、化肥和机械等粗放经营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不利。土地细碎化指数(x8):土地细碎化是指单个农户的承包地并非连接成一片,往往被分散在几处,通常用土地细碎化程度指数(SI)来表征,其计算公式为:SI=1-α2i / (αi)2,其中,n为农户拥有地块的数量,αi为地块i的面积。SI(0≤SI<1)的取值越接近于1表示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13]。若土地细碎化程度相对较高,土地保护的收益易于外溢从而削弱了农户进行水土保持的可能性[8]。同时,土地细碎化给农田管理带来不便,增加了农业劳动时间,农户不愿在零碎的土地上进行过多的水土保持投入[3]。因此,土地细碎化指数越高,越不利于土地可持续利用。饲养牲畜(x9):牲畜不仅可以提供有机肥,而且可以帮助农户减轻农业生产与进行水土保持的劳动强度,因此,饲养牲畜的作用是积极的。最后2个变量,旱地所占比例(x10)和粮食作物的面积(x11)仅是y4(是否时常保持灌溉和排涝的沟渠畅通)的解释变量,预期它们都对时常保持灌溉和排涝的沟渠畅通起促进作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模型估计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进行,各变量的均值和标准误见表2,6个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3。
当模型y1~y6分别对解释变量x1~x9回归时,根据LR统计值及其伴随概率Pr(LR值)或F统计值及其Pr(F值)可知,除了模型y4的LR值=10.486,Pr(LR值)=0.312 6,说明模型的整体回归效果不佳外,其余5个模型的都在1%或5%水平上显著,即模型的整体效果尚佳。因此,考虑对模型y4增设变量,通过几次尝试,最终发现加入变量旱地比重(x10)和粮食作物的面积(x11)后,该模型在5%水平上显著。
模型y5采用的OLS法,对参数而言是线性的,因此,估计系数可代表边际效应。模型y2采用的Ordered回归,其因变量是离散变量,因此,估计系数也不代表边际效应,只能从其符号看出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但笔者尚未查阅到Ordered模型边际效应的计算方法。
模型y1、y3、y4和y6采用的Logit回归,其因变量是虚拟变量,因此,估计系数不能表示边际效应,只能从其符号看出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Logit模型边际效应的计算方法:由于Logit模型的分布函数F(x)=ex/(1+ex)[11],而f(x)=dF/dx[14],因此,经过求导得到:f(x)=ex/(1+ex)2。令x=x′,对于Logit模型而言,x和可由回归得出,于是,经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到模型y1、y3、y4和y6的f(x′);再根据公式f(x′)・计算出相应的边际效应即斜率[14],结果见表3。
3.1土地的抛荒与粗放利用
在模型y1中,非农业户(x3)在5%的水平上显著,一兼户(x1)和二兼户(x2)不显著,根据斜率可知,二兼户兼业化水平提高1个单位,土地抛荒或粗放利用的概率增加12.24%,非农业户兼业化水平提高1个单位,土地抛荒或粗放利用的概率增加23.32%,斜率由求导得到,因此,它不表示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虚拟变量x2或x3由0变为1时函数值的变化[14]。耕地面积(x7)在5%水平上显著,耕地面积增加1 hm2,土地抛荒与粗放利用的概率反而下降12.72%;这一结果与预期不符,可以解释为由于湖北省的户均耕地面积较小,平均仅为0.435 hm2,还未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此基础上增加耕地面积,有助于发挥规模效益,从而降低了土地抛荒与粗放利用的概率。饲养牲畜(x9)在5%的水平上显著,饲养牲畜增加1个单位,土地抛荒或粗放利用的概率平均下降11.90%;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了饲养牲畜确实有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3.2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
在模型y2中,户主的风险厌恶指数(x6)在1%的水平上显著,符号为正,随着风险厌恶指数的升高,即更不怕冒险,户主种植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概率上升,这一结论与预期不符,可见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生产周期长,不会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因此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于是风险偏好者种植的可能性更大。
3.3季节性作物的种植
在模型y3中,耕地面积(x7)在5%的水平上显著,面积增加1 hm2,种植季节性作物的概率下降1.98%,说明耕地面积增加,季节性作物的种植概率下降,即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率上升,与4.1中的原因相同,是规模效益使然,即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规模效益有助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细碎化指数(x8)在1%的水平上显著,细碎化指数增加1个单位,种植季节性作物的概率提高6.23%,可知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季节性作物种植概率越高,即水土保持行为的概率降低,这是由于土地细碎化导致经营管理成本上升以及外部性溢出效应的缘故,与预期一致。
3.4排涝和灌溉沟渠的畅通
在模型y4中,户主的风险厌恶指数(x6)在5%水平上显著,风险厌恶指数增加1个单位(即户主越偏好风险),保持排涝和灌溉沟渠畅通的概率平均提高12.34%,与预期相反。耕地面积(x7)在5%水平上显著,面积增加1 hm2,保持沟渠畅通的概率平均下降38.02%;说明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保持沟渠畅通的可能性下降,因为面积增加与保持沟渠畅通存在对劳动力和资金投入的竞争关系,与预期相符。旱地所占比例(x10)和粮食作物的面积(x11)都在5%水平上显著,即旱地比重增加1%,保持沟渠畅通的概率提高0.32%,粮食作物的面积增加1 hm2,保持沟渠畅通的概率提高61.34%,与预期一致。
3.5农家肥的比重
在模型y5中,非农业户(x3)在5%水平上显著,符号为正,其原因在表1的注释中有说明。土地细碎化指数(x8)在1%水平上显著,符号为负,可知土地越细碎,农家肥所占比重越少,与预期相符,理由同前。
3.6建沼气池
在模型y6中,户主的风险厌恶指数(x6)在1%水平上显著,风险厌恶指数增加1个单位(越偏好风险),建沼气池的概率提高27.97%,与预期相反。耕地面积(x7)在1%水平上显著,面积增加1 hm2,建沼气池的概率提高30.17%。
4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随着农户兼业水平的提升,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概率增加,这是农户兼业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影响。同时,农户兼业对建沼气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农户兼业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利影响。此外,农户兼业对木本植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种植、季节性作物的种植、灌溉和排涝沟渠的畅通以及农家肥的施用等均无明显影响。因此,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Ervin等[6]的农户兼业对水土保持的双重效应的观点较为接近,即一方面农户兼业带来的非农收入有助于农户克服采取水土保持所需要的资金制约,另一方面农户兼业降低了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程度,从而农户会减少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包括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针对上述结论,建议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化治理水土流失队伍的道路,成立村级水土保持互助合作组织,把零散的家庭投入转变成专业化的集中治理;这种“合作组织+农户”的方式[15],一方面能提高水土保持效果,解决技术指导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兼业农户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
2)积极引导农村企业集团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农业,从而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为区域水土保持投资积累资金[9],将市场机制引入水土保持治理,探索企业化水土保持运作机制[7]。
3)在农户具有水土保持投入意愿的条件下,能否转化为有效的水土保持行为,技术的推广与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重视有关环境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采取“政府+科研+公司”联合的模式,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项目,加强环境宣传与教育,加强技术示范和科技服务,促进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16]。
参考文献:
[1] 丁勇. 非经济因素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J]. 新西部,2010(10):15-16.
[2] 邓蓉,黄漫红. 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现代化农业,2009(10):29-32.
[3] 于术桐,黄贤金,邬震, 等. 红壤丘陵区农户水土保持投资行为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2):136-140.
[4] 周飞,刘朝晖. 论农户兼业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 农村经济,2003(2):17-18.
[5] 王鹏,黄贤金,张兆干,等. 江西红壤区农业产业政策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与水土保持效果分析――以江西省上饶县村庄及农户调查为例[J]. 地理科学,2004,24(3):326-332.
[6] ERVIN C A, ERVIN D E. Factors affecting the use of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Hypotheses,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Land Economics,1982,58(3):277-292.
[7] 钟太洋, 黄贤金, 马其芳. 区域兼业农户水土保持行为特征及决策模型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6):96-100.
[8] 谭淑豪,曲福田,黄贤金. 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土地保护政策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110-114.
[9] 邬震,黄贤金,章波,等. 江西红壤区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机理――以兴国县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3):370-377.
[10] 古扎拉蒂. 计量经济学基础(上下册)[M].费剑平,孙春霞,译. 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 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 陈佑启,唐华俊. 我国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软科学,1998(9):93-96.
[13] 李功奎,钟甫宁. 农地细碎化、劳动力利用与农民收入[J]. 中国农村经济,2006(4):42-48.
[14] 格林 W H. 计量经济分析 [M]. 第五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 曾尊固,熊宁.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合作经济组织地域模式探析[J]. 经济地理,2000,20(4):67-71.
[16] 李虹,章政,田亚平. 南方丘陵区水土保持中的农户行为分析――以湖南省衡南县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5(2):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