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范文

时间:2023-04-06 13:5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工作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工作者

篇1

档案工作者应成为社会工作者,是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

档案工作的社会性,首先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对象具有社会性。档案工作的对象―――档案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它产生于社会,反映社会,又利用于社会,为社会所共有。长期以来,档案工作一直被视为机要性工作和机关工作,档案馆馆藏的主体是作为“归档范围”的机关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书。但是,这些属于“归档范围”的档案,只是社会档案的一部分,并不能反映社会历史的全貌。社会是由各个社会细胞所组成的,构成社会的方方面面所形成的真实记录的总和,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由于社会实践具有广泛性、多样性,产生于社会实践的档案的领域也是广泛、多样的,大量游离于“归档范围”之外的档案,也是反映社会历史的真实记录。它既包括那些属于归档范围的历史上各个时期文书档案之外的各种载体的档案,如甲骨、金石、缣帛、简牍等;更包括反映当今时代特点而未列入“归档范围”的档案,如民营私营企业档案、社区档案、家庭档案等;还包括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有待发现有待征集的档案。无论是从档案的产生还是从档案的分布上看,它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档案馆虽然不可能无所巨细地囊括社会所有门类、所有载体的档案,但档案的社会性,决定了档案工作不能囿于档案馆馆藏的档案,而应在顺应时代要求改变和优化馆藏结构的同时,关注社会上各门类、各载体的档案,使社会各个方面的档案都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得以保存和利用,这样才能履行好档案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职责。

档案工作的社会性,又体现在档案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具有社会性。档案工作是以依法治档为核心的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以档案馆为主体的档案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两者都是社会性的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实施档案法律法规,依照法律管理档案事业,做好档案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其社会性是不言而喻的。“档案馆的性质应当是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档案馆已从“机要重地”、“石室金匮”开始走向社会,正按照党和国家重要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和现行文件利用中心的方向,建成面向社会的开放型、服务型的档案馆,使档案馆收集、征集档案的门类、载体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教育功能日益突出。档案馆的开放特别是现行文件的开放,则使档案馆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群众。特别是随着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使档案馆能以高速信息网向社会提供更快更多的信息服务。

档案工作的社会性,还体现在档案工作的发展环境具有社会性。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分工的一种产物,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档案工作只有通过提供服务,满足各项社会实践的需要,才能使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成为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总书记所说:“档案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档案工作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它也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发展。档案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部门,也不是权力部门,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必须有赖于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必须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接受,必须有赖于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提高,必须得到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支持,等等。可以说,离开了社会,档案工作就没有存在价值,离开了社会,档案工作就没有发展的需要,离开了社会,档案工作就没有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政治性集中体现在档案工作要服从于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个大局。档案工作的机要性体现为在搞好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的同时,要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利益。档案工作的科学性面对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其内涵更为丰富。而对于档案工作的社会性,尚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档案工作观念落后,封闭保守,方法不多等问题,都是对档案工作的社会性缺乏认识的表现。所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强化对档案工作社会性的认识是必要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要求档案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档案工作的社会性,否则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上,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档案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社会性,学会做社会工作,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档案工作者应成为社会工作者,又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社会化服务的工作。

档案工作的社会化一方面是指档案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档案管理是一项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要面向社会提供社会化的服务,并以社会化服务的实践作为检验档案工作的标准。只有通过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对档案工作、档案信息的需求,才能使自己与社会融于一体,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为各级领导决策和各部门服务,是档案工作一项最基本的职责。社会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都有前后相继的必然联系。各级领导在作出决策时,既要研究现实情况、现实经验,同时也要研究、利用、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档案工作者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把相关的档案资料提供给领导借鉴参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上海市档案馆为市领导提供的同业公会史料,武汉市档案馆为市领导提供的武汉历史上产业结构情况,都对市领导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九八抗洪、抗击“非典”等重大事件中,各地档案部门为领导决策及时提供档案资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参考作用。做好为领导决策和各部门的档案服务工作,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档案的社会功能,还能进一步取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档案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同时,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又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需要重视和加强而又往往被忽视的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适应时代要求改进档案馆工作的同时,协助、指导社会各方面加强档案基础工作,是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当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国有制企业面临二次创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的时候,他们越来越理智地在企业管理上下功夫,包括加强档案工作等基础工作,档案工作者应不失时机地对他们提供主动的服务;在社区建设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下,及时帮助社区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社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等等。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档案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为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宗旨。在档案工作由封闭型、保守型转为开放型、服务型的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务公开,人民群众的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要求日益增加。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是档案工作者的宗旨。近年来,档案工作者在优化馆藏结构,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利用的同时,向社会开放现行文件,建立档案网站方便利用,适应家庭对文化的要求开展家庭档案工作等,受到了社会的赞扬,群众的欢迎。实践告诉我们,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融入社会,档案工作才有发展的社会基础。

档案工作的社会化,需要档案工作者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把握服务社会的切入点,使档案工作向广度和深入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

档案工作者应成为社会工作者,还因为只有加强社会互动,档案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互动的方式是多样的,依托、联合、协作等都是档案工作加强社会互动的有效形式。

依托领导机关的威望和影响,对机关档案工作等依法加强行政管理手段的运用,当前对于推动档案工作的开展仍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依托社会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可以借助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推动各行各业的档案工作。除此之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案部门还可在档案服务、档案数字化加工、档案编研、展览等方面,探索依托经济组织,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发展道路。这样可以弥补档案工作者市场经济知识和经验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档案工作还可采取联合的方式加强社会互动,形成合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档案法》的深入贯彻,各项事业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加强档案工作这一重要的基础工作。档案部门应当加强与社会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有关主管部门齐抓共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促进各行各业的档案工作。近几年来,各地档案部门在实践中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的联合以推动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合以推动社区档案工作,加强与农业主管部门的联合以推动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等,都取得了好的效果,在推动各行各业档案工作的同时,也推进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化。

档案工作还要加强与相关文化事业机构的协作,实现互补。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他们的工作对象与档案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尽管收藏对象有差异,但其保存和延续人类文化、传播人类文化的目的是一致的。这些相关的文化事业机构,如果各行其是,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还会造成资源、人力、物力的浪费。近几年,武汉市档案馆与博物馆协作举办展览,与图书馆交换资料,与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档案科研等,不但加强了档案工作的社会联系,而且以协作互动的方式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档案工作者在敬业爱岗做好档案部门自身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会做一名社会工作者,并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融入社会,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大潮,在为社会服务中进一步发展档案事业。

参考文献:

1. 陈兆礻吴、王德俊主编:《档案学基础》

2. 刘东斌:档案与档案工作的关系,《中国档案》2002(2)

3. 薛匡勇、张斌:论档案馆的社会信任论,《档案学通讯》2002(1)

篇2

职业定义:

社会工作者属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国家新职业,并于同年7月1日作为第九批新职业正式向社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并收编入国家职业大典。

社会工作者(Social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篇3

关键词:职业社会工作;人员素质

为了更好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职业社会工作者素质状况,为本次调查提供有力依据,我们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郑州市二七区职业社会工作者素质调查。调查进行的地点为康桥社会、大学路区、黄淮社会。为保证本次调查能尽可能得出科学的结果,在正式调查进行之前,我们首先在我康桥社会进行了试调研,并针对试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对问卷做了修改。在此之后我团队成员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选定地点进行市场调查,历时3天,共完成了100份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通过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一、郑州市二七区社会工作者现状分析

(一)社会工作者基本情况

发放社会工作者基本情况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一、具体情况如下:1.性别。男性25人,占25%;女性75人,占75%,性别比为1∶4和3:4。这一数据说明在社会工作者中女性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2.年龄。各年龄段降序依次为:40~50岁为41%,30~40岁为32%,20~30岁为23 %,50岁以上为2%。表明社会工作者以工作能力、人生阅历经验丰富的30~50岁之间的中青年为主体,占73%;同时社会工作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20~30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将社会工作岗位作就业选择,其中不乏应届大学毕业生3.文化程度。按学历层次升序排列依次为:小学1%,初中4%,本科及以上13%,高中32%,

大专50%。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者队伍中具有绝对优势,占63%。这表明社会工作者的学历层次较高,并呈现出向本科以上学历层次的发展趋势。4.上岗途径。有40%的社会工作者是通过“社会居民选举”,“居民推荐上级任命”的占10%,上级“指定”的占3%,“毕业分配”到社会的1%,“其他途径”上岗的46%。这说明社会工作者的上岗途径是多样的。

(二)社会工作者岗位工作的情况

1.工作喜好及就业原因。“对于目前的工作”, 5%的感到“厌烦”,有80%的社会工作者选择“喜欢”。对于“您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主要原因”,39%的社会工作者是因为“自己喜欢”,28%的人认为“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22%和11%的人分别是迫于“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才选择社会工作。2.工作内容与知识。在“您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的11个选项上,各选项被选的比重降序排序为:“社会文化宣传”为13.%,“社会管理”为12%,“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为11%,“社会服务”为13%,“社会环境卫生”为9%,“社会就业”为10%,“社会保障”为8%,“社会教育”为8%“社会经济发展”为7%,“其他”为5%,“路政管理”为4%。社会工作的内容涉及面宽,因此为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在“您常使用到的学科知识的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社会工作知识”、“法律知识”、“社会学知识”,分别占20%、18%、14%;排在第四位的“心理学知识”,占12%;另外“管理学知识”、“社会保障知识”、“统计调查知识”分别占10%、9%、6%;“经济学知识”、“医学知识”也是开展社会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其比重分别为5%和6%。社会工作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能较好地解决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3.工作困难。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从宏观层面的问题调查,如“您觉得目前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降序排列依次是:“缺乏经济投入”占36%,“缺乏民众理解”占22%,“缺乏政策支持”占20%,“缺乏专业手段”占14%,“其他”因素为“8.%”。在这几个因素中,政府的经济投入、政策支持等是开展社会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工作者存在的问题,如“在您目前的工作中,您觉得您最缺乏的是什么?”按照选项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知识技能”37%,“社会经验”36%,“工作魄力”14%,“吃苦耐劳”8%,“工作热情”5%。调查显示缺乏专业知识是社会工作者的最大缺陷。4.素质条件和角色认知。在“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的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是“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社会经验”,分别占23%、22%、21%,而“专业知识技能”、“工作魄力”排在了第四和第五位,占17%和17%。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认同,大部分社会工作者认为社会工作者首先是政府政策的具体宣传者和执行者;其次是社会的建设者、居民的服务者、民情民意的反映者;最后才是社会的领导者。5.学习经历与学习方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经历”,51%的人选择“有”,49%的人明确回答“没有”。目前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市民政局和区民政局等部门统一组织的培训学习。“您希望参加专业的社会工作学习吗?”表示“希望”的占91%,“不希望”为1%,还有8%的选择了“无所谓”。在“您学习常用的方式是什么”问题上,采用“阅读书报”的占30%,“参加培训班和讲座”的占24%,通过“电视网络46%。

(三) 对社会工作者工作认可度的影响

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您知道专业社会工作吗”问题上,20%的人认为“很熟悉”,73%的表示“了解一点”,7%的表示“不知道”。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工作力度,使现有社会工作者进一步深入了解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您认为社会现有社会工作者是否足够”的调查,23%的人认为“足够”,44%认为“较少”,33%认为“太少,忙不过来”。认为社会工作者存在人才缺口的达到76%。对于“您觉得您所在社会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吗”的问题,91%的社会工作者认为“需要”,仅有9%的表示“不需要”。而在“如果有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来应聘社会工作职位,您是否愿意接纳”问题上,表示“非常愿意”的占33%,“愿意”的为48%,“无所谓”、“完全没必要”的分别占15%和4%。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压力”之下选择社会工作者岗位的缘由。对于“您从事社会工作前是否属于本社会居民”问题,有46%的工作者“是”,有54%的“不是”,超过半数的工作者并不是在为自己所在社会的居民服务。在“您是否认为社会居委会工作只能由所在社会的居民来做”的问题上,仅有2%的人表示“是”,有71%的认为“不一定,但最好是本社会的居民”,另外26%的选择了“这个因素不必考虑”。这表明在实际工作中能干好社会工作的工作者并不一定就是来自于本社会的居民,户籍问题不是社会工作者就业的障碍因素

二、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定位,工资待遇,质量规格,引进与“出口”条件等问题,已经成为建设一支稳定的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的根源性问题。

(二) 男性社会工作者缺乏

缺少具有开创性工作精神的男性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是一项极具开创性的工作,从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来看,进一步吸收适当数量的男性社会工作者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改善目前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性别构成失衡状况也是有利的。

(三)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修养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大局意识、爱岗敬业的乐业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工作者搞好自身工作应首先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经过高校社会工作或社会管理专业系统培养的社会工作者比例非常少,制约了社会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程。50.5%的表示“有”专业学习经历的社会工作者,其主要是参加过市民政局或区民政局等部门统一组织的社会干部短期培训班。培训班学习时间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不系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乏成为了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主要障碍。

(四)强化社会工作者的流动途径

社会工作缺乏合理的专业人才进出口机制首先是职业化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承认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并颁布了职业标准,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化资格认证。其次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一方面多数社会工作者是在原来的工作单位进行结构性调整中转岗就任的,他们工作能力强,但不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缺乏运用专业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众多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社会管理专业人才因为就业途径不够通畅、待遇低等原因而从事非专业对口的工作,专业人才严重流失。第三是社会工作人员就业的户籍等制约问题。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选拔社会工作人才主要是通过区、县人事局牵头、由街道执行的“公招”方式。合格者在进入社会后产生了一个明显的问题:为解决本地的就业压力而在招考条件上严格要求本地户籍等,将具有专业背景的社会专业人才排挤在外。第四是社会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问题。

三、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 提高社会工作者物质待遇

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是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可以将社会工作者和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起作为三大储备人才,由组织部门组织考核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资格,人事部门核定人员编制,省市财政统一发放工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年收入的平均水平,并购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二)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个人素养

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要用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守则,如“以人为本”、“公正、公平”、“助人为乐”等来约束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实践;要加强社会工作者对其工作态度和行为、对自身工作岗位、对所服务的社会居民特别是有困难的弱势居民、对社会各方面工作的职业操守的规范和培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

(三)解决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重视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政府部门首先应为社会工作者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再教育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其次要丰富培养的方式、方法。如轮岗培训、参观学习、情景模拟、实例操作等。第三,坚持广博与精深相结合,丰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内容。

(四)提升社会工作者的流动机制

建立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进出口机制必须建立合理的社会人才进出口机制。第一,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社会工作职业化,更多的人才将其为一种事业追求。第二,实现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将社会工作者作为单列的人才或专业技术人员由人事部门统一考核管理。第三,解决社会工作人才的入行门槛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公招”条件时取消户籍限制,给有社会工作或社会管理专业背景的非本地高校毕业生提供对口就业的机会,这也是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第四,绩效考核,优胜劣汰。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的管理办法对社会工作者实施管理,建立一套长效的激励奖惩考核机制,对社会工作者实行全面考核,将不合格者淘汰出局。

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不仅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紧密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形成一个互动的体系。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历经了百年,而且至今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建设在职业环境、职业保障和职业发展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的职业社会工作者与他们的国外同行相比可能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与不理解。笔者认为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应该以加强社会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和管理为核心,而改进队伍建设和管理则应该以社会工作者的需要为核心。只有突出’“以人为本”,将社会需要与社会工作者的个人需要相结合才能解决目前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使社会工作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对其的管理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政府与社会对社会工作者有了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但这与社会工作者的付出相比还远远不够。在对这一职业进行规范的同时,应给予他们支持与理解,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使这些为他人和社会带来“阳光”的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生涯也充满了阳光与希望。

参考文献:

[1]查尔斯·H·扎斯特罗,等.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M].晏凤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徐永祥.社会发展论[M].南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篇4

2015四川社会工作者报考条件如下: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 ,并符合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2 年;

(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四)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五)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3年;

(四)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1 年;

(五)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 2 年。

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证书、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证明。台湾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试的办法另行规定。外籍人员申请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篇5

摘要:文章利用169份调查资料,以社会工作者为对象,分析他们遭受案主暴力的状况。研究发现,多数社会工作者在职业生涯中曾遭受某种形式的暴力攻击,其中以心理伤害为主;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社会工作者经历过多种形式的暴力;案主的暴力威胁并非偶然事件;机构年资、工作经验、服务领域与案主暴力的发生有显著关系。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案主暴力

基金项目: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度青年专项重点项目“广西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研究”(编号:QNZD13004)。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1-0098-09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1.010

包俊林,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桂林541004)。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专业和职业,服务领域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老人、家庭、医疗、公共服务、心理卫生、犯罪矫治、行政管理等(林万亿,2006),这使得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案主和问题复杂而多样,尤其是与人接触最为频繁的一线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面对情绪不稳定或具有暴力倾向的案主,他们可能遭遇到案主暴力的威胁。

关于什么是案主暴力?学界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Breakwell与Rowett(1988)在有关英国社会工作者面对案主暴力的研究中,对暴力定义为“造成受伤或痛苦的实际身体攻击”。除此之外,有研究将暴力的范围纳入骚扰、威胁或身体上的攻击,而Brady(1993)则将暴力看成是程度由轻至重的语言侮辱以及致死的攻击。由此可见,界定暴力有不同的方式,而暴力的范围可以涵盖攻击、威胁与恐吓等行为。

Macdonald和Sirotich(2001)把案主暴力定义为“是由于与案主的专业工作关系,而发生案主对社工的骚扰、威胁或身体攻击的情形”。这种暴力的发生是基于双方的专业关系,由于服务上的接触以及服务的供给,致使案主以及相关重要他人,因为各种的原因而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施予任何形式的伤害,即谓“案主暴力”(client violence)。简而言之,案主暴力专指专业人员服务的目标对象及相关重要他人对其所施予各种形式的伤害。

就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来看,针对社会工作者案主暴力的研究不多。欧美学者对暴力及案主暴力的界定、范围、受暴力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一定研究,但研究的内容较为分散。我国大陆目前还没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在社工教育、职业化以及社工职业倦怠等方面。台湾有部分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主暴力的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社工受暴力的比率等方面(包俊林,2014)。

从以上论述可知,案主暴力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是否遭受过案主的暴力对待?遭受的暴力类型、频率是怎么样的?与哪些因素存在显著关系?等等,都是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研究试图根据调查资料开展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本研究以来自不同背景的社会工作者受暴力威胁的情形、暴力发生的类型、时间、频率等信息为依据,将案主暴力行为分为心理伤害、身体伤害及财物损害三类。心理伤害包括口头侮辱、口头威胁、跟踪或意图性的攻击行为;身体伤害包括任何实际接触身体的攻击行为;财物损害含意图与实际对公共或私人财物造成破坏。对案主暴力的情况分析,从社会工作者、机构、专业角色三个维度开展。其中,社会工作者维度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教育背景、机构年资、工作经验、执业资格与职位八个方面没计指标;机构维度从服务领域和与案主接触频率来设计指标;专业角色维度从专业角色特质因素考察。在对相关指标进行设计的基础上,研究者编制了关于社会人口基本资料和案主暴力现状的调查问卷。

考虑到研究条件不足和社会工作人员中从事保护性、福利救助业务以及医疗护理工作的社工与案主有更多面对面接触的机会,本研究将范围限于广州、深圳两市从事该领域工作的社工,其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分别为家庭暴力及害防治中心(以下简称家防中心)、社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服中心)、医疗及精神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为医务社工和精神科社工)。

家防中心与社服中心的工作者包含临时和正式聘用的社会工作者(含一线社会工作者、主任与督导),会计、出纳、文秘等一般行政人员未纳入在内。医疗机构方面,包括社区医院及市级医疗单位,调查对象为该机构登记在册的医务与精神科社工。

研究者于2013年5月上旬以电话和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初步调查联系,联系到社会工作者包括家防中心39名、社服中心78名、医务社工81名及精神医疗社工37名,共235人。考虑到样本数大小及为使研究更具代表性,本研究不进行抽样,而是采取全面性的调查,以电子邮件和挂号邮寄问卷方式进行资料搜集。发放问卷前先征询各单位受访者意愿,经联系与沟通后,于7月份正式调查。本次研究共发出235份问卷,回收问卷174份,问卷回收率74.04%,经检验获得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97.13%。调查样本的分布可参见表1。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案主暴力发生率

本研究样本中约有81.8%的社会工作者曾经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案主暴力对待,其中以经历过一种暴力的人最多,占总样本的46.1%;经历过两种形式以上暴力的人数比例也不低,约占有总样本的30.3%。根据各服务领域来看,社服中心约有86%的社会工作者曾经历过案主暴力。家防中心社工的发生率约为91.4%,医务社工为68.8%、精神科社工有84.4%。(参见表2)。四大服务领域中以家防中心社工遭受案主暴力的比例最高,医务社工最少,显示从事保护的工作者受到案主暴力威胁最高。以受暴种类数来看,有效样本中超过30%的社工曾经历过两种以上类型暴力,显见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暴力威胁的形式并不是单纯一种。

从暴力发生的类型来看。以发生心理伤害的情形最多(80.6%);财物损害的情形次之,约26.1%;发生身体伤害比例最低,约为16.4%。各服务领域发生暴力事件的类型均以“心理伤害”为最多,其中家防中心比例最高,超过90%的社会工作者受到过心理威胁(参见表3)。

分析发现,医疗及精神医疗机构、从事保护的社会工作者发生实际身体伤害的人数比例与社服中心服务者略有差异.前三者各约有18%左右的社会工作者遭受过案主某种形式的身体攻击,后者约12%(参见表3)。研究发现这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特性有关,保护工作由于涉及较多权益问题,因此较易有激怒对方的情形发生;医疗相关机构则由于较可能出现精神疾患或暴力倾向者,因此发生身体伤害的情况会比从事福利的社会工作者多。

前述结果中,各服务领域所发生暴力事件中,以心理伤害类型为最多。进一步分析社工所遭受的心理伤害状况,发现心理伤害暴力以“语言侮辱”的形式为最为普遍,有效样本中约有77%的社工在其职业生涯中曾被案主或其重要相关人语言侮辱,被语言威胁的情形次之(67.9%),被跟踪的情形则较少(7.3%);发生财物损害的情形以威胁意图破坏社会工作者本人或机构财物的情形最为普遍(24.2%)(参见表4)。

(二)案主暴力发生频率

有效样本中高达72.9%的社会工作者曾遭受过不止一次来自案主心理方面的暴力威胁或伤害;身体伤害发生的频率较低,只有一次被伤害的工作者人数较多(约占77.8%),有过一次财物伤害的社会工作者刚好占总人数的一半(参见表5)。

从各服务领域来看,社服中心及家防中心均约有80%的社会工作者曾遭受过不止一次心理暴力威胁或伤害;医务及精神科社会工作者中则仅有60%左右有过不止一次心理威胁的经历。社服中心与家防中心社会工作者发生暴力伤害的频率比医疗相关机构的社工高,面对心理伤害威胁,家防中心社会工作者不但发生比例高,且再度发生的情况也很普遍。

再以身体暴力威胁而言,家防中心、医疗及精神医疗单位中都有超过80%的社会工作者仅有过一次被案主直接暴力伤害的经历,而社服中心却有60%的社会工作者不只经历一次到身体伤害,说明社服中心的社会工作者面临被案主直接身体攻击的频率较高。

以财物损坏而言,家防中心及精神医疗单位多数的社会工作者不只一次因为案主而造成财物上的损害,社服中心及医疗单位的社会工作者财物损害的频率较低,由此可知,社服中心及医务社工是四个领域中发生财物损害比例较低的两个单位,家防中心及精神科的社工较多面对来自案主或其亲人破坏财物的威胁。

(三)不同工作背景社工遭受案主暴力的差异

由于社会工作者遭受案主暴力可能受到社会工作者不同背景特性的影响,因此,运用交叉表配合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背景特性的社会工作者受暴经历是否具有差异。由于本研究的限制,后面分析所指称的受暴经历其操作性为“近一年遭受案主暴力经历”。此外,本研究中少数几个变量所形成的交叉表超过25 010的Sig观察值小于5,为避免造成分析偏误,故该项分析将会采用Fisher´s Exact Test修正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发现(参见表6),机构年资、工作经验及服务领域三个变量达到统计显著。不同受暴经历的社会工作者其机构年资具有显著的差异(X2值=6.019,P<0.05),由交叉表分析结果可看到,机构年资居中者受暴比例较高,在现任机构年资较浅者(未满1年)及资深社工(超过5年的机构服务经验)受暴比例远比年资1~5年者低。研究认为,未满1年年资者,在机构中尚未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因此在个案服务上不会全面接触到所有类型的案主,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后,各机构才有可能完全放手让新手社会工作者接案,因此会出现年资最浅者受暴状况并不多的情形;而比较1~5年及5年以上年资的社会工作者受暴经历来看,可发现年资较浅者受暴比例明显较高。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工作年数(工作经验)与受暴经历间呈现显著差异(X2值=6.327,P<0.05),此变量分布的状况类似机构年资,然而再仔细分析发现,工作经验未满一年者受暴比例相对其他两组为低(41.7%),拥有l~5年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者约有76%的人曾受暴,5年以上经验者减至60%,此结果更加证实上面的推论。对于服务经验不足的新任社会工作者,仍需时间提供训练及累积服务经验,因此在工作上机构可能采取必要的筛选,这就使得新任社会工作者未全面性接触到个案,在案件的难度上与拥有较多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不同。

在服务领域方面,本研究中社服中心及家防中心社工近一年受暴的比例最高,约为80%,精神社工受暴比例排名第三位(68.7%),医务社工比例明显较低,仅42%,卡方检验显示差异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X2=21.827,p<0.01)。不同服务领域的工作性质及服务对象不同,社会工作者受暴的状况也不同,尤其是家防中心的服务,易于激怒案主或其重要相关人,因此受暴比例较高。

其他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教育背景、持有证照情形、职位与案主接触频率及专业角色等8个变量均未达显著水平(参见表6)。根据交叉表的分析,男性近一年内的受暴状况确实比例偏高,研究者认为两性在受暴经历上仍有其差异性存在,男性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相处时,可能较易因为性别的特质而促使与案主的负向互动关系,国外的研究结果中,多数认同男性是受暴的高风险因素(Newhill,1996)。就国内社工实务现状而言,未持有社工职业资格证照仍可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工作,因此机构中的社工是否持有证照,是研究者提出有别于国外的研究变量之一,研究发现,是否持有证照与案主暴力之间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无论持有或没有证照,社会工作者曾有被案主暴力对待的比例都很高,可见机构未必会因为社会工作者持有证照而给予不同工作任务,社会工作者面对的危机情境都是类似的。即无论工作者年龄、是否持有证照及教育程度为何,投身于此四大高风险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者遭受案主暴力对待的情形都很普遍。在与机构或服务相关的特性中“与案主面对面接触频率”亦非统计上显著的变量,仅可由交叉表发现,常与案主面对面接触的社会工作者有70.1%在近一年内有过受暴经历,相对较不常与案主接触(62.1010)比例高出些许。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频率多时,产生磨擦或直接被案主威胁、攻击的机会就会相对的增加。

(四)影响案主暴力事件的重要因素

研究将进一步了解社会工作者、机构及专业角色等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对案主暴力事件产生影响。在分析上选择逻辑回归分析法(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将变量投入模型后分析各变量的效果与意义。

逻辑回归分析变量的选择包括与“近一年遭受案主暴力经历”相关性较大的变量,但由于机构年资与工作经验在操作性定义上类似,而工作经验所包含的范围更大,为避免产生偏差,故选择工作经验为分析变量较合适,因此研究者选人“工作经验”及“服务领域”两变量。除此之外,“性别”及“与案主接触频率”在交叉表中的表现上有差异,因此也选人分析中,最后“证照”为本研究与国外研究最为不同的变量,也选人模型。

本研究总体样本的分析数据上,模型一2对数似然值为180.621,在自由度为7的情形下,卡方值为26.418,模型已达统计上的显著(P<O.OOl),此模型具有一定程度的推论效果。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中会以R2作为预测变量对因变量解释力的依据,在逻辑回归模型中,笔者以Nagelkerke的Rz值作为参考值,本模型Nagelkerke的R2值为0.208,解释效果不错,可以说四个变量与案主暴力发生与否的关联度达到20.8%。见表7

从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来看,最为显著的影响变量为服务领域,即精神科社会工作者比医务社会工作者较可能遭受来自案主的暴力对待。由于除服务领域外,其他变量的影响力较弱,笔者在后面尝试控制“服务领域”,分别进行四个领域的逻辑回归分析(见表8)。

针对四个领域的受暴经历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者原先投入四个变量(性别、证照、工作经验、与案主接触频率),发现“性别”变量在四个模型中的效果不一,此涉及各领域男、女性工作者性别比例问题,例如在家防中心的样本中男性社工有3人、精神医疗单位则仅有1人,因此,笔者决定在控制服务领域的分析中,仅投入“证照”、“工作经验”、“与案主接触频率”三个变量。

以社服中心来看,三个变量均对其社工近期受暴经历无显著影响,模型亦未达显著。社服中心社会工作者无论工作经验是否丰富、是否取得证照、与案主是否经常接触,与受暴经历间无明显相关。

以家防中心而言,可看到“与案主接触频率”为显著的变量,模型本身具有推论效果(LRX2(3)=9.019,P<0.05),在家防中心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常与案主接触,受暴的可能性大为提高,面对面与案主互动,将增加工作者与案主产生磨擦或直接被攻击的机会。

就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分析结果而言,笔者无法找出显著的模型,三个变量也都未有显著的效果。对精神科社会工作者的分析发现,“证照”是重要的变量,在精神医疗领域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拥有证照者受暴的可能性较低,证照为研究者对“专业技能”的操作性定义,由此结果发现证照的取得对精神医疗领域的社工相当重要。从样本的基本人口背景来看,本研究中精神科社会工作者呈现出高度专业化及高知识的特征,同时有这些特质的人又可能有较少的受暴经历,笔者认为专业技能对于受暴可能性的降低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鼓励社会工作者继续进行取得证照或增加专业技能的相关学习和培训,以面对日趋复杂的服务对象。

四、研究结果与启示

归纳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约有81.8%的社会工作者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案主暴力攻击,各领域中又以家防中心社工遭受暴力最为普遍,医疗单位社会工作者发生比例最低,显示保护工作是案主暴力风险高的从业领域。整体来说,约有40%的社会工作者受到不止一种类型的暴力,高达72%的社工有不止一次的暴力对待,这说明来自案主的暴力威胁并非单一形式的偶发事件。

在暴力发生的类型中,以发生心理层面的暴力最多,高达80.6%的社会工作者有类似经历,其中语言侮辱最常见,语言威胁次之;以过去一年的经历来看,仍有过半数的社会工作者曾遭受心理上的伤害。社会工作者中发生身体伤害的比例相较最低,仅有16%左右的人被攻击,过去一年来只有7.9%的社会工作者有被身体攻击的经历。虽然被殴打的情况不多,但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却常常需要面对案主语言上的攻击或伤害,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除了解决案主问题的责任之外,还要担心案主的言语及行为是否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研究结果还发现,服务领域是案主暴力发生的显著影响变量,在各服务领域中,经常与案主接触及工作经验较少的社会工作者,在近期内有被案主暴力对待的比例较高。

基于上述结果,笔者建议:

(1)社会工作者必须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面对暴力风险较高的案主时,社会工作者本身如果拥有适当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危机技能,将能有效减缓当时可能形成的危机情境。社会工作者自己的信念是很重要的要素,社工不要总是持有自己可以处理好所有事情的想法,团队思考与合作才是较好的选择;也不要觉得求助于他人是无能的表现,进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质疑;更不能认为被威胁是很正常的事或事件并不严重,自己应该承担这些压力。暴力事件的发生不应该归因于社工个人,不应将暴力事件个人化。只有社工自己先改变对案主暴力的意识与态度,才能进一步营造出接纳、合作、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及友善的工作环境。

(2)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应该开设人身安全等相关课程。社会工作者在学校除了接受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外,对自我保护和人身安全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是很必要的。经调查,许多社工认为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确实需要增加社会工作者自我保护、相关防卫和保护社会工作者权益等相关课程。

(3)社会服务机构应该完善保护政策与服务流程,注重社工人身安全的问题。办公场所是最常发生暴力事件的地点之一,因此,维护工作环境的安全是机构应该负起的责任,也是有效减少发生暴力风险的策略。机构是社会工作者的靠山,如果其缺乏支持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及良好的保护政策,相信社会工作者也无法长期地只靠自己的力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如果机构有明确的政策与清晰的通报流程,员工将有规则可循,进而增加暴力事件的透明度。

在研究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建议机构应更重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提供薪资的保障等,更有人以开玩笑的态度建议社工应该配枪。这种嘲弄式的说法反映出目前社会工作者面对高危险的工作环境,时时与暴力为伍,但却缺乏可以足够保护自己的工具,实在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

因此,机构有责任替社会工作者多着想,不论是从硬件的设施设备上,还是从软件的制度规划上,都应有更多对社会工作者有利的具体作为,而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书面文字上,只有机构真正看重社会工作者的人身安全,社会工作者才能更安心地继续提供专业的服务。

[

参考文献]

[1]包俊林,2014,《社会工作者的案主暴力风险探讨》,《社会工作》第5期。

[2]林万亿,2006,《当代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书局。

[3] Breakwell,G.M.and Rowett,C.,1988,Violence and s70cial woik InKBrowne(Ed.), Human aggression: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London: Routledge.

[4] Brady,E.,1993,Coping with Violent behaviour:A handbook for social work staff(ed,), Harlow: Longman.

[5] Macdonald,G.and Sirotich,F,2001,Reporting client violence.Social Work

篇6

实习的开始我和同学与社区的负责人联系,开始通过短暂的接触,与社区的负责人建立关系,建立关系的方式很多,包括聊天和谈话。随后社区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社区状况,带我们参观了社区的状况,在参观的同时,社区的负责人的还给我们介绍了目前社区状况,比如社区外的沟渠疏通清理问题。

了解社区工作的方法很多,开始接触的实地观察就是一个方法。透过仔细的观察,能够洞察通过口述阐述的问题。

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正因社区住房出租收入、餐饮娱乐等收入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但是在当地居民追求经济收入的时候,一些细节被忽略了,给社区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西南石油学校侧门外的同心路,是以小吃、超市、文具店等为主的街道,外来零散的摊贩,散布在各个角落。走到同心路,摊位之间的空隙不大。这样,各个摊位之间,卫生的界限不分明。尽管社区每天都有专人打扫、清理垃圾,可是,摊位每天乱弃堆放的纸屑仍旧不少。卫生是社区环境清洁重要的任务。

在社区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征询社区工作人员良好的建议与意见。我们在社区人员的指导下,制订了一份针对社区卫生、治安、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等态度满意情况的调查。而后,我们访问了正因社区的居民,根据调查问卷的内容随即调查了一些店铺,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把我们在本科中学的社区调查和社会统计相关的知识和内容用在了实习中。

而后,刚好碰到社区统一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社区工作,我们也随即参加了解社区的日常工作,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社会保险的缴纳的困境,这让我们的社会保险开办情况有所了解,也增加了社会保险宣传和收缴的知识。

作为社会保险工作,这是关系居民切身福利的一项工作,其包含的内容和任务多样,包括收缴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等等。社区工作人员要开展收缴工作和服务内容的咨询,每一天社区工作人员都会接待来咨询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往往会反复地宣传国家政策和方针。

此外,通过真正地接触社区工作,我们了解了社区发动的一个动向:即是文明、xxx。正因社区尽管建立时间不长,但是,它也积极配合国家的宏观的社会发展方针,积极地进行各种工作的整治,将文明xxx社区的建设作为社区发展的方向,创文明、争先进。

篇7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角色;医务社会工作作用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一)信息收集与工作促进

医务社会工作者需引导信息认知,收集相关的信息,并提供给相关的对象,如引导患者的倾诉与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心理需求和相关家庭、社会问题。即病情、心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些与患者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为医务社会工作评估患者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参考并制定相应的介入方案,也为医务人员的有效治疗提供信息参考,同时更应积极帮助患者得到更多诊疗和医疗资源方面的信息。

工作促进。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促进患者的疾病治疗,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疾病知识辅导,通过倾听方式对患者境况遭遇表达理解,以让他们获得精神方面的支持,以促进病症治疗。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发掘潜在的各种资源,包括医疗的、社会援助的,自身经济的,让他们有信心去应对问题。这些工作,从侧面也促进了医院单位对患者治疗工作的效果。

(二)资源整合

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充当患者与医生、治疗单位、社会及社会资源间的桥梁。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全面准确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知识、自身病情,增强患者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患者了解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专业特色,治疗项目等,同时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需求的患者,多数面临经济方面的困难,因此,帮助患者建立与社会弱势群体援助系统的联系,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一项资源整合沟通的任务,让需求者找到相关帮助,让相关资源得以优效利用。

二、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发挥

(一)实质的服务帮助构成医务社会工作者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发挥,即为需要医务社会服务的对象,提供实质的医务社会方面的服务。目前,医务社会工作者服务的实务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模块:一是帮助患者享用医疗单位的医疗资源,如帮助患者和他的家属熟悉医疗单位的环境,指导他们如何熟悉、适应整个的治疗过程,如何高效的享受用医疗单位的资源等; 二是提供治疗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咨询与辅导,目的是促使服务的患者及其家属在情绪、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积极的状态,有利于身体的治疗与康复,如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为绝症患者的临终前后提供临终关怀,对其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对突发事故中的患者,如火灾、车祸、恐怖袭击等灾难中的患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进行心理辅导;三是整合与患者医疗相关的各种资源,帮助患者度过难关及解决医疗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如帮助患者找寻所需要购买的物资,帮助他们申请需要的帮助资源,像民间慈善基金、医疗救助资金、红十字会医疗基金等,还包括促进医患沟通、帮助改善医患关系等。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个案分析

个案概况:王大爷今年60岁,有一个儿子,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他们收入较低,同时要照顾先天残疾的孙子。王大爷在家独自一人生活,经济方面主要依靠做市政卫生工作的收入维持,每月工资1500元,王大爷患有高血压和腰间椎盘突出,每月需要支出相应的治疗费用,因此,王太爷家庭生活困难,经济压力大,就怕得大病住院。去年12月,王大爷由于在极寒的天气下做马路清洁,病倒了,因重感冒、疲劳诱发重度高血压,病情严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王大爷一家子基本没有什么积蓄,由于住院治疗费用不菲,加之生病影响工作,让他们陷于困境。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在对王大爷家的问题与医务服务需要进行了解和评估后,我们为王大爷的医务社会服务工作制订了目标:一是协助王大爷配合进行住院治疗,让他尽早康复;二是寻求社会的支援,让王大爷一家缓解经济方面的困难;三是尽量帮忙建立后续的弱势群体社会扶持关系,以对其一家提供帮助。

介入方式上我们选择了个案介入的方式。第一阶段,我们在接触王大爷后,说明了身份,初了解了其身体及治疗情况,表示了同情和关心,较快赢得了王大爷一家的信任。我们首先安抚了患者及其家人的情绪,让他们安心治疗,不必过于当心治疗费用,而过早结束治疗。并向他们说明了当前重度高血压的危害,如若治疗不当可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中风瘫痪等,对患者身体和家庭将造成更大的危害。我们帮王大爷制订了一份康复计划,计划内容主要为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调节和放松身心,缓解生活压力,如何配合治疗等。

第二阶段,寻求适当的经济支持,缓解王大爷治疗方面的经济压力。我们先是经过与院方沟通,获得院方住院减免病房费用的帮助。然后再去寻求其它的社会援助和后续的弱势群体社会扶持。我们争取从当地的社会弱势群体援助基金,为王大爷和他的孙子申请了相关的经济援助,并帮助王大爷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以减轻他每月的高血压等疾病治疗的负担。

介入效果。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帮助王大爷一家缓解了这次因疾病引发的生活困境,后续的社会援助改善了王大爷一家的生活状况,在当地弱势群体援助组织的帮助下,王大爷的儿子、儿媳回到本地并获得与外地打工一样收入的稳定工作,因为王大爷的身体原因,建议他辞去市政卫生保洁工作,并为其找到一份相对轻松的门卫收发工作,在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和调养方面,他也有了较高了认识,使得病情逐渐趁缓。

三、结语

本文结合社会医务工作实践,介绍了医务社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途径。在实务操作过程中,也认识到在操作与制度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职业化队伍建设,并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的舆论宣传,让患者与医生加深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解,以获得各方,尤其是来自医疗单位的支持。理论和实践说明,医务社会工作是有重大作用和光明前景的事业,我们应充分让医务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__,男,汉族,19__年5月生人,大专学历,__区__街道__社区党委书记,中级社工师,第七期全国社会工作(实务)督导班学员。__同志连续30年从事村居(社区)社会工作,担任村居书记以来,在农村城市化改造、城市社区建设、社区社会治理、专业社会工作等方面大胆实践,把__社区打造成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暖心工程先进服务站、省级文明单位”。__也荣获“全国社区社会工作之星、__市劳动模范、__省敬老模范个人、富民兴__劳动奖章、感动__百佳先模人物”等荣誉。并在国家级刊物《社区》、《__日报农村版》等报刊稿件多篇,多次为全国各地社区干部培训班介绍经验做法。其工作做法《__的治村宝典》刊发在2014年12月1日《__日报》,区委书记李辉做了专门点评。

近年来,__运用社区发展模式,带领__社区先后完成了“城中村改造、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造、村改居”三项改革,实现了“平房变楼房、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市民、村庄变社区”。建成了5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10500平方米的养老中心、5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社区幼儿园、四点半学校、老年大学等。在城中村改造中引入低碳节能技术和智慧服务技术,在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中运用“互联网+”概念,建设了集社区政务、物业服务、在线商城于一体的智慧社区o2o服务平台——欧乐生活,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了__区所有社区,2016年被评为__省绿色住区示范项目。

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开展“四社联动”工作。注册成立了“一家亲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并将社区内的23个社会组织组建了“阳光文化社”、“德馨教育社”“康乐生活社”、“夕阳关爱服务社”、“志愿服务社”五个社团;带头参加并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社区已有持证社工9名,占社区工作人员的75%,持证率位列全市前茅;建设了“爱之家志愿者服务站”,建立社工带义工制度,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和专业社工工作。先后开展了心理介入、困难帮扶等个案工作三十余个,开展书画、微机、戏剧、健康支持、小学生兴趣等小组工作二十余个,开展暖心工程、社区养老、智慧服务等社区工作近十个。在社区服务中探索了“党建区域化、管理网格化、工作标准化、服务信息化、协商多元化”五化模式,提升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2014年建成了规划床位300张的金色阳光养老服务中心,配套社区医疗机构,实现医养结合,现已入住全托老人142位;开展文化养老,开办社区老年大学,现有学员230余名;2015年建成了“好孝心中老年生活馆”;2016年结合欧乐生活智慧服务平台开发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等。初步形成了集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打造__社区养老服务第一品牌。

篇9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环境保护;角色;水资源污染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水资源污染问题。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以上的有1500条,其中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海河、雅鲁藏布江等都是著名的大江大河。大小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500亿m2,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5%以上。我国也是多湖泊的国家,面积在1k㎡以上的湖泊有2300多个,总面积71787k㎡,总储水量7088 亿m3,其中淡水含量占1/3。在我国西部高山地区发育许多现代冰川,总面积达59651k㎡,冰川储量51322 亿m3,年平均融水量为563亿m3,此外,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和广阔的平原、盆地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此外,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000 亿m3,占全球陆地降水总量的4.7%。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700 亿m3,其中有6200m3补给河流,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地下水约4800亿m3,北方地区约为2900 亿m3。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亿m3,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34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已被列为世界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①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主要河流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其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排入河,污染物大量增加,河流富营养化趋势加速。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基本上成为排污沟,北方地区季节性河流也已经成为了排污道。下面是城市和农村的水污染现状分析。

1、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 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2、农村水污染现状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湖北省为例,就对湖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②

三、原因分析

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

就我国而言,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与动力。在价值最大化经营管理目的的驱使之下,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以再生产的扩大为直接目的的,由此导致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指标在工业生产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江海湖泊,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管道流干形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农民往往超标使用具有高毒性与高扩散性的化肥及农药。这部分农药在附着于农作物表面的过程当中会直接被农作物植株所吸收,一部分挥发,而另一部分则被吸收与土壤与水分当中,由此经地表径流与雨水冲刷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氮肥的施作在无形中加重了温室效益的蔓延,从而形成了一种由自然水体污染到空气污染的蔓延式污染,危害极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

我国政府在核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过程当中主要依赖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产品产量等直接性指标,对于资源消耗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相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关注不多。一方面,不合理的产业布局使得部分高污染企业直接设厂在水体流域上流位置,加重流域覆盖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使得与日俱增的废水排放量无法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从而加重水资源污染。

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受到宣传力度不到位与国家政策导向偏差性问题的影响,社会大众对干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生活垃圾随意的倾倒使得城市水体在雨水冲刷下更为严重,进而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源多样,最终使得水资源污染防治难度加大。

四、从社会工作者角度浅谈对策

有研究者认为,“在社区中开展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有以下角色:服务者、社区权益维护者、组织者、教育者、辅导行动的角色、研究者。”③“社会工作者是否合格,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正确把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身份十分重要。”④而随着中国的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所以深入探讨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角色与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仅仅在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具有多重身份: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等等。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应该配合政府在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宣传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活

动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

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高素质的社工群体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措施,让人民群众参与活动,提高节水意识,对企业的污染行为予以谴责,迫使其采用先进技术,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从而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社会工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志愿者,应多方采取调研,考察当地的水资源保护状况,并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当地的媒体进行合作,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耗水量大的农业结构,要选择高效且无污染的绿色化肥,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农业面源受到更多的污染。

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维权者,社工应敢于与水资源污染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作法律上的较量。“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法律已经对污染行为作出了处罚条例,社工要敢于站出来,对污染行为进行维权,强烈谴责这种破坏生态的行为。

社工也是水资源保护的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配合节水理念,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

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已经令人堪忧。社会工作者作为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者,应当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充当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从而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对于促进我们社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具有多种角色意识,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引文注释

①孔繁德.生态保护[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46—148.

②邢艾莉,刘俊肖.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立法思考[J].黑河学刊,2007(02).

③贾敬,王庆林.社区工作者角色辨析[J].知识经济,2008(10):57.

篇10

武姣宁,女,1987年生,汉族,河北衡水人。现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0级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以成都市精神病医院的精神病患者为例,对其16名精神病患者分成两组开展了“德康小组活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性康复进行了介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工作在巩固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心理和社会支持,对其社会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路程大大缩短,为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性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小组工作;社会性康复

引言

精神病是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导致患者在感觉、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疾病。这类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传统的住院治疗将病患同社会完全割裂隔绝,这避免了患者治疗期间被外界环境所干扰,也造成了患者社会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功能的衰退。使得患者无法重新回到社会只能栖身医院,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即住院越久的病人越无法离开医院,成为习惯性住院病患。

如何有效的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提供社会支持,有条件的建立病患同社会接触的渠道,促使病患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对病患认知、行为、心理方面的矫治和其生理能力、心理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文献回顾

目前,学界对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的干预与帮扶的研究不少,但大部分集中在“一头一尾”两个阶段,即病人患病较轻的初始阶段和病患治愈后的恢复修养阶段。例如,方亚明等(集体心理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干预二年的随访研究,2009)提出了“最少一次系统住院治疗,出院后病情稳定,并排除目前仍在住院治疗者”的研究对象选择标准,显而易见主要针对的是出院后的患者进行研究。

相对于前两者,正在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其小组工作的相关研究却显得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

童敏提出西方精神病患非院舍化和社区照顾运动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社会工作应当也有能力承担精神病康复工作的重任,并强调了这种模式的推广需要注重手段和方法的本土化1。

孙淑敏等通过对研究组进行:医护主动询问、针对家人的健康教育、组织病患参与娱乐活动、鼓励病患相互支持、组织社会团体慰问演出等方法,得出了社会支持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病人应对危机的能力,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的结论2。

晋长华从病患家属对专业陪护者的需求,以及小组工作的基本理论方面进行了精神病患陪护小组工作的本土化思考,提出了社会需要精神病陪护的小组工作3。

吕书杰等提出了传统药物治疗并不理想,而小组工作能针对患者认知、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发挥作用,并通过对某医院展开精神病康复活动小组活动,得出了小组工作的介入能够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回归社会的路程4。

通过对上述学者研究的梳理不难看出,虽然是针对小组工作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童敏的研究更偏重非入院的患者通过小组工作模式得到社会支持,而非针对住院治疗的患者;孙淑敏提出了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但其采用的方法是以院方为主体向患者提供社会支持,而非是通过小组工作提供,这可能会在具体操作的有效性上存在问题;晋长华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提出了精神病患者康复中小组工作的必要性,却没有对小组工作对患者康复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吕书杰从理论和实际案例入手论证了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康复工作的积极意义,不过,其没有对“为什么小组工作会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二、小组工作与精神病患者社会性康复

1.传统治疗无法实现患者的社会性康复

精神病是由于人体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导致患者在感觉、记忆、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疾病。这类疾病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行为方式。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患病类型的不同和患病程度的轻重而有很大的差别,严重的患者往往采取封闭式的入院治疗。相对于国外技巧训练、同辈支持、职业服务、社区资源发展四位一体的精神病康复模式来说,在我国,精神病患的康复模式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医疗单位或其他专业机构来进行,方法也局限于传统的集中住院、封闭管理、药物治疗。这样是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的治愈生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却往往无法实现患者社会性的康复。所谓社会性康复是指患者社会:如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方面的康复。这种康复,无法在封闭住院的治疗方式下得到。

首先,住院治疗的封闭环境割裂了患者同社会的联系,使患者失去了接触社会的机会,无法与社会进行沟通与交流,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逐渐丧失社会交往的能力,自我感觉迷茫、焦虑和受到歧视,产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

其次,住院治疗的命令式管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交流的自主性,使其在封闭环境内部的人际交往明显受到抑制,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日常行为被动、不愿与他人接触、自闭与独处、逐渐丧失社会交往能力等,不利于病情的治疗,甚至造成病情的波动与反复。

2.开放管理模式与医院工作模式评述

目前,学界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开放式管理模式”、医院为主体提供社会支持的“医院工作模式”以及小组工作模式等。

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在理论界较为流行,其目的是试图使病患同社会进行更多的接触,这无疑能更好的解决患者与外界封闭隔绝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其管理成本和人员成本过高,对经费本就紧张的此类医院来说,不适宜广泛的采用。同时开放式的管理,对病患接触外界的可控性不高,这意味着患者所接触的不一定全是积极的、有利于病情治愈的方面,其也可能会因接触外界而引起病情反复。因此,这种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下,不具有普适性。

医院工作模式是指医院为主体向患者提供社会支持,例如孙淑敏(2007)的研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其一,患者与医护人员长期以来地位不对等,前者对后者表现出了相当的惧怕。其二,医护工作人员长期生活在一起,在患者眼中,医护人员不能代表院外社会。通过与医护的交流不能达到患者与外界社会沟通的目的。其三,患者交流沟通是基于的是一种“自主性”,医院的管理目标是追求“有序性”,两者在根本上存在相悖,院方不可能保证向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的长期性。因此,这种模式同样不具备广泛推广的意义。

鉴于此,具有康复、能力建立、矫正、社会化、预防、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等功能,既能作为联系社会的纽带又能平等有效的促进患者间沟通交流的小组工作模式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三、小组工作模式与患者的社会性康复

1.什么是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方法,它是在小组成员的互动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在小组工作中,组员在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与其他组员的互动,得到支持,改变其情绪、态度、行为,从而增强其应付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和自信心,使其更加的适应社会。

2.小组工作对患者的社会性康复作用

由于小组工作更注重实务的操作,因此其对心理障碍甚至是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封闭环境下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通过小组工作模式的互动与参与、交流与沟通、协作与竞争、游戏与训练等手段和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病患的兴趣、激发病患的潜能、释放病患的压力、消除病患的紧张与不安,最终实现患者社会的恢复。

除此之外,小组工作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来说,还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工作者来自院外。外界社会同患者之间,通过社会工作者作为媒介进行了连接。患者可以根据通过对工作者的观察来达到对外界社会的了解。第二,工作者与患者间身份平等。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工作者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而非医护人员式的询问;工作者偕同患者参与小组活动,而非管理者式的命令或组织。这种身份地位上的无差别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安与紧张,有利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恢复。

因此,我们说,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小组工作模式,既能够实现患者与社会的初步沟通,又可以过滤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还可以有效的促进了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并能够借助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帮扶,在患者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以上这些,正是其他模式所欠缺和不足的。

鉴于此,我们以成都市精神病医院的16名病患为对象,进行了为期7周的小组工作,并进行了评估。

四、德康小组工作――以成都市精神病院为例

1.德康小组活动简介

德康小组活动是针对成都精神病院在院治疗的患者所开展的,参与此次活动的16名患者均属于住院治疗,且长期与外界社会相隔绝。我们按照“人人平等、充分尊重,自主自愿”的原则,引导他们组成小组,由社会工作者担任组长,共同完成了7周6次的德康小组活动。

第一次小组活动主题为:“认识你我”。首先,让小组成员与社会工作者相互认识,并且通过共同订立小组规范的方式,使组员对小组更有归属感及承担责任,确保组员能在以后的活动中更有秩序、更规范。

第二次小组活动和第三次小组活动以各种类型的集体游戏为主要内容,充分激发了封闭式住院治疗的患者与他人进行沟通互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有利影响。

在前三次小组活动的基础,又开展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第四次小组活动和“强调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的第五次小组活动。这两次小组活动均是以矫正小组成员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方式为目的的,旨在使组员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理解身边的人、尊重身边的人,并且使组员能够明白,他们不应该孤立自己,他们是需要其他人的。

最后,在第六次小组活动中,我们的主题为:“我们的收获”。即请组员说出自己和其他组员在加入小组前和小组后的变化,并请他们说出对整个小组的活动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工作人员对组员的进步进行总结说明。

2.德康小组活动效果评述

通过六次的小组活动,我们观察到,大部分组员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表现在:情绪良好,神情比较放松,组员之间交谈次数增多,状态较为稳定。通过16位组员社会性的量表的我们发现,25道题目中:a、“社会性”改善的有25道题,患者中改善人数超过50(不含50)的题有16道题,所占百分比为64。b、“社会性”无变化的有20道题,患者中无变化人数超过50的有5道题,所占百分比为3125。c、“社会性”明显改善人数超过50的题目为零,“社会性”变差或明显变差也都为零。

根据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绝大多数的社会性活动方面,小组工作的介入对于16位精神病患者社会性的康复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目前,小组工作由于其具有康复、能力建立、矫正、社会化、预防、问题解决和社会价值等功能,已被成功的运用到精神病患者康复活动中去。但是,针对于在封闭环境下的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的小组工作还极为罕见。而处于封闭环境下的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生活在孤立、隔绝的世界里,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惧怕外界环境,再加上患者之间交流很少,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衰退,无法适应外界的社会生活,往往更需要小组工作为其提供社会支持。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小组工作的解决模式:通过作为“来自院外”且“身份平等”的小组工作者的介入,患者加入小组,参与游戏、体验互动、进行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分享情感体验;打破患者与外界绝对封闭隔绝的状态,改变患者自闭、孤独、不愿与他人接触的状况,逐渐恢复患者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消除病患对院外社会的恐惧与不安,解决封闭住院患者社会退化的问题;有效的调动病患的兴趣、激发病患的潜能、释放病患的压力、消除病患的紧张与不安,实现患者社会的恢复。

若能在医院推广实行传统治疗模式(药物模式)和小组工作模式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无疑将更好的实现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等方面的康复,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回归社会。(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梦等.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吕书杰等.小组工作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介入研究――以天津市南开区某医院精神科患者为例[A].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09.42-44.

[4] 童敏.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

[5] 李秀珍等.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7.(18):64-66.

[6] 郑春霞.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探讨[A].天津医学杂志.2007.(15).260.

[7] 胡凤娟等.技能训练在住院精神病病人康复中的应用[C].中国医学研究.2008.(22).122.

[8] 孙淑敏等.社会支持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B].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53.

[9] 晋长华.精神病患陪护小组工作的本土化探索[A].社会工作理论探索.2009.(7).16.

注解

① 童敏.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

② 孙淑敏等.社会支持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B].中国民康医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