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医药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承;自觉性;路径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凝聚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实践经验、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哲学智慧。它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医药院校学生不仅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还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继承发扬的历史重任。所以在校期间,有必要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教育。
一、中医药院校学生应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理论、本草学、针灸学、病证与治法、养生、医家、医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周易、儒家、道家、太极哲学等文化的融合。[1]传承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不仅传承精湛的医术,还教导学生修身、立品、济世,传承高尚的医道。
所谓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2]先生不仅对文化自觉性做出定义,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性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全盘接受外界影响,也不是简单的固守文化传统,而是始终保持一份自知之明,清醒而自主的认识文化谱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取得自主的文化地位。
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当代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备素质,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键。目前,西方医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已成为医药体系的主导,本文就中医药院校学生应该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概括为三点。
1、主动性
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主动性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基础。具体表现能主动阅读中医药典籍,自觉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厚重浩然。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被世界称誉为中国第一“国粹”。[3]中医药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自觉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是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2、甄别力
中医药文化的甄别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甄别包含两方面,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优胜劣汰。深入研究是优胜劣汰的前提。
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指深入精髓,研究其核心价值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4]具体表现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悬壶济世。
中医药文化的优胜劣汰是指对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思想、人文精神、理论方法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是对经典文献文本进行演绎,承者通过对经典文献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启发,不断实践,有了新的领悟与发现。二是基于师承教育模式,师徒之间相互理解,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观摩体会、临床实践,不断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在不断地互动中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融合创新
目前,一方面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西方医学强势崛起;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可。目前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并同176个国家进行了中医学术交流,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医医疗机构,其总数已超过8万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每年有3成当地人和7成以上华人接受中医药服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接受过针灸、按摩、中草药等中医传统疗法诊治。[5]
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270个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中,“中医”列位第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签,中医药文化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要坚持中医药文化主体地位,增加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克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抵触情绪,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借鉴和融合世界各民族医药文化,博采众长,在时代的背景下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生命及活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中医药文化为世界所知、所用、所爱。
二、当前中医药院校学生欠缺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表现
当前中医院校及学生大都注重中医药理、医术等知识技术层面的学习,忽略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理解,更不用说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对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主动性欠缺
文化理解和认同感的欠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医药院校学生课程繁多,课业繁重,大多数同学了解中医典籍及典故主要靠课堂的教授,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在课后主动阅读;二是很多中医药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成绩限制,无法报考西医相关专业而被迫选择中医药相关专业,缺乏对中医药典籍学习的动力;三是中医药典籍大多晦涩难懂,学生对其缺乏阅读的兴趣,自学难度大,不求甚解。
2、甄别力欠缺
首先,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考生,重理轻文,多数只重视中医药技术的学习,忽略其价值核心和文化内涵;最后,由于条件限制,多采用西方医学教学模式,一名教师授课,50多名学生学习,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师徒之间的互动更不用说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文化融合观念欠缺
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的传承的动力,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我国的医学教育以西方医学为主体,中医药院校授课是较多采用西方医学授课模式教学,学生习惯用西医的思维和视角来审视中医药文化,用西方医学的长处来对比中医药的短处,仅把中医药当作西方医学的补充。二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尤其在“取消中医”论战之后,更是对西方医药文化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认为西方医药仅仅是医疗技术,根本没有文化可言,而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而中医以病人整体为治疗对象,辨证施治,不仅疗效好,对人体伤害小,更是能治病根的绿色医疗。片面狭隘的眼光最终导致的是文化的断灭。三、传承中医药文化,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从温病学说到体质学说,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师古不泥古”,这就是中医药文化能传承两千多年的原因。当代,中医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不仅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更被利用在抗击SARS、H1NI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中。这都是中医药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全面培养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提升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1、师者为先,文理并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医药文化重在师承,更是讲究言传身教和尊师重道,一名缺乏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教师难以教育出具有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学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文理并重,方能成就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中医药院校的各科教师都需博览中医药文化典籍。如要求刚入校的非医药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学习《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典籍,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熟悉其哲学思想、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在教师讲课比赛中,将本专业知识及中医药文化的结合程度也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如在进行西方临床医学教学时,介绍西方“牛痘接种术”是在中国创立的“人痘接种术”的理论之上形成的,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是华佗研制的麻沸散等等。
授课时,教师需将中医药文化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引入《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等中医药经典,介绍董奉、张仲景、华佗等中医药大家悬壶济世之事。如陕西中医学院将体育和中医相结合,开设了选修课程――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其《孙思邈健身法》获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并于2008年8月进一步成功举办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九届传统体育保健运动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里掀起了学习太极、五禽戏、八段锦、长拳的,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将中医药文化及其精髓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课内,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2、精勤不倦,无私奉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云:“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欲博及医源必先精勤不倦。这要求广大师生不仅勤于学习中医药文化,更是要勤于剖其精髓,解其内涵,甘于奉献,用生命诠释内涵。如陕西中医学院将“精诚仁和”的价值核心进一步的演化,对学生提出应在品德、行为、学识、才能方面具备“精、诚、仁、朴”的要求,并以此作为校训。“精”即“精勤不倦”研学问;“诚”即为人诚笃修医道;“仁”即仁心仁术济苍生;“朴”即淳朴质朴济世人。学校入学教育时组织新生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历年来,学生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奉献中实践着当初的誓言。上世纪80年代的大三学生邵小利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她英勇献身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陕中医人。目前,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邵小利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志愿服务及义诊,尽自己微小绵薄之力。老一辈德艺双馨的陕中医人更是淡泊名利,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思想,精勤治学,精研医道,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校充分发挥师承教育模式,设立“导师论坛”、“名师名医讲坛”,举办“分享名人经验、成就中医梦想”系列讲座并邀请邀请“国医大师”张学了题为《对中医人才成长的几点体会》的讲座,学生们深受勉励及启迪。
3、以中为主,和而不同
篇2
中医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记者:毛主任。作为我国专业从事中医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专家。您对“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对“文化”的解释有很多,虽然实质上人们已经对“文化”太熟悉了,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却并不容易。迄今为止,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数百种之多。在这些繁杂的定义中,有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即“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所以,有专家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总体来说,文化就是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的概括。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审美、宗教、信仰、习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要素。
记者: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识,您又是怎么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包括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认知思维模式、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医患关系和运行体制等医学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发展中医是不是必须从发展中医药文化入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从文化人手发展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往常不少人认为,中医药文化工作就是讲中医历史故事,写名医传奇,传授中医养生知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对中医药的影响等。我们认为,这些虽然没错,也很有必要,但仅仅如此却还不够,因为这没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那么,中医药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似乎有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一切中医药工作都可以纳入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很显然,这样又太宽泛了,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中医药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高谈阔论、附庸风雅,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即挖掘和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记者: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体工作呢?
毛嘉陵:根据以上对“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医药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是价值观,即“天人合一”;二是认知思维模式,即“象思维”;三是行为方式,即“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中西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
因此。我们必须围绕这三大核心,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大造声势,宣传中医药的“价值观”。创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推力”和“造势”;塑造良好形象,维护中医药利益,与有损中医的言行进行“斗争”;宣传中医药的健康观和临床上的特色优势;二是,合理解读中医药“认知思维模式”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医药知识体系,如何认识科学,科学应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中医药是不是科学,为什么说中医药是东方科学,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三是,创意策划和推广中医药的“行为方式”。汇集中医药发展思路,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产业模式的制定,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发展中医药创意产业,构架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和连锁机构;实现中医药学术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有效传播。
以上这些,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奋斗方向。我们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时,也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努力。
记者:为什么说做好中医药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毛嘉陵: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人们发现,在信息时代,仅将眼光盯住GDP、军事、资源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关注“软实力”,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现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一是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二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三是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东方科学”:认识发展的新主张
记者:毛主任。您首先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您能否解释一下“东方科学”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东方科学”的概念,据我所知,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而我仅仅将其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以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更准确的诠释。现在有人认为,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科学不是文化,只能有一个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
因此,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科学并非只有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这一种认识方法、一种表述形式和一种评价标准,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
产生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我认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认知思维模式、评价方法和学术标准。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难以相互“沟通”的。以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或科学。必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分别称为“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
记者:那么,“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具体界限或区别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学”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背景,起源和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影响,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知识形态,也即现代主流观念所认可的“知识真理”。它以现代逻辑思维方式为主,强调以物质为中心的可证实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解、还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西方科学”常常通过对低层次物质运动的研究来解释高层次的物质运动,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高层次物质运动的问题,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学“强调可视的物质性、理化性、空间性、结构性,重视普遍规律性,具有微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了解到较为准确的物质变化情况,从而得到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不足是忽视了对人体整体的把握,忽略了对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东方科学”起源和盛行于中国,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东方国家,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东方科学”以“象思维”方式为主。包括灵性思维、模糊思维等,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东方科学”常常通过一些宏观的观念、经验和理论来诠释所有的事物变化,但也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微观研究的认识;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类别属性、时间性、功能状态,重视个体特性,具有宏观化、定性化、非标化、个性化、随机化、非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在不破坏对象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研究,并获得有关知识:不足是难以避免一些较主观的臆想,缺乏数据的支持。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是“东方科学”最重要的价值观,“太极”、“阴阳”、“五行”、“气”是“东方科学”最基本的学术表述形式。“东方科学”的这些特色和以“人学”为中心的世界观,与“西方科学”以“物质”为核心的还原论思想正好相对应,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共同造福人类。
记者:您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是出于何种思考的呢?
篇3
关键词:留学生 中医药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9-02
目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中医药专业仅次于汉语言专业位居第二。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结晶,更是其中一颗璀璨明珠。因此,高等中医院校应加强对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 加强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医药教育
中医药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的中医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因此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医药教育理论体系。因此,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快中医药国际人才的培养,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教育俨然是中医药国际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和主要形式,通过留学生教育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认可中医药。
1.2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别也出现了扩大化,最初来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以中国的近邻日、韩国家的学生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洲、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的许多留学生也把中医药学作为来华留学的首选专业。但是留学生很难理解中医学的内涵和精髓以及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东南亚的留学生,虽然能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毕竟还是与本国文化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盲点和障碍。
因此在中医药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国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会说流利的汉语,会日常的交际,还要懂得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中国文化课程是汉语言的有力支撑。正因如此,高等中医院校不但要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更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不能让文化成为专业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而要使文化学习成为专业学习的良好基础。
1.3 高等中医药院校在留学生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留学生学习中医,汉语言是基础,没有过硬的汉语言水平是肯定不会在专业学习中取得成绩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汉语课程的学习,打好汉语言基础。但是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日常交际口语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系统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国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背景、人文地理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否则只是表面肤浅的认知记忆。但目前各高等中医院校此类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造成在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的时候显得尤为吃力,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人文学科、文化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很难形成中医思维和逻辑。
因此,中医药国际教育不但要加大汉语言课程的教学力度,还必须加大人文课程的教学,优化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其教学地位。开设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经典著作鉴赏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显得尤为必要。这种新问题的提出就要求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外事管理干部不仅要拥有渊博的中医药知识,更应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思辨和领悟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把握中医灵魂和命脉的大医精诚的高级人才。
2 重视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保持中医优势特色的途径
2.1 拓宽文化教育空间,创建文化教育新模式
为增进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校应力求为学生营造氛围,无论从教室的布置还是体验活动的安排,都要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打破以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应努力创造具有烘托中医文化氛围的活动,使学生积极营造有中医药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定期举办人文、社科类讲座,举办艺术节等以提高留学生人文素质为宗旨的大型活动。定期开展中外学生联谊会,不但能增进中外学生感情,同时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我校近年来连续举办了中外学生中医基础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既有中医学知识又包含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种竞赛不但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记忆。此外,我校部分留学生代表参加了“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天津”、“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北京―― 大型科普晚会”的活动,通过文化娱乐活动留学生们对中医药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热爱,并能切身体会到中医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2.2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引进高水平人才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就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大多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只对其中某个领域有比较深的研究和造诣,若要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就此问题,高等中医院就要从引进师资方面考虑如何解决。如果只引进医学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人文学科的教学任务,那么就要考虑从文科院校直接引进具有人文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迄今为止,能独立承担本学科教学任务的老师还占少数。
此外,也可重点培养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一些即将毕业的本校本专业的学生,使其成为适应课堂教学的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以致用,在留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做文化传播的使者,而不是照本宣科,更不可以视留学生教学为儿童教学,只讲一些肤浅的,皮毛知识,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贯彻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3 创新文化课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上课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按照PPT宣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只会让学生认为中医教学就是陈旧的,呆板的。而PBL启发式教学法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发展的一种教学大趋势,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效率,引导学生自主式学习,在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中尤其适用。PBL即“问题导向学习”,它与传统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问题式教学方法促使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国文化的深邃以及留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都会增加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难度。因此,当前教育存在的一大主要问题是留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而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以问题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无疑可以减弱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困难,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尝试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查找信息,探究答案,总结规律,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以讨论的形式汇总大家的观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
3 加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3.1 是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说明了他们对中国,对中国文化、对自己所选院校和专业的热爱。但是由于受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语言、等的影响,会让留学生在新的环境中产生陌生感、恐惧感和思乡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严重影响到他们在华期间的学习生活。
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使留学生尽快的熟悉中国国情和民俗习惯,还可以大大提高留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是向世界宣传中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
留学生这个群体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让留学生从初来中国的陌生感、恐惧感,到逐渐了解中国文化、认识中国文化并且接受中国文化,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是我们外事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中医思维培养途径[J].四川中医,2008,26(8):41-43.
[2] 周仲瑛.加强中医传统文化研究,保持中医的优势和特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63.
[3] 胡森.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必要性及思考[J].中医教育ETCM,2004,23(3):81-83.
[4] 薄彤,张杰.中医文化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篇4
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专业英语学习建立在公共英语教学的基础上[4]。而对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应区别于大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其中医药知识素养。只有专业教师本身对中医药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才能把备课做到更细更好,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当学生开始面对阴阳五行、数百味中药,数百首方剂及针灸穴位的时候,他们会把大量时间用于记忆和理解,单独留给专业英语的时间相对较少,有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失去了兴趣、忽视它的重要性,甚至有些同学选择放弃。此时专业英语教师应该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医药,使专业英语教学成为对所学知识的又一次巩固和加深。
2优化英语教学模式
2.1改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这两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的。公共英语作为学生掌握基本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必修课,是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前的基础[2]。我国大多数中医院校基本采用大班授课和公共的授课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往往会为了应付期末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听课,没能给中医药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语言基础。中医药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应摆脱以教师单独讲授的“高中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网络教学,比如观看医疗题材的美剧如《HouseM.D》、《Coma》、《cis》和《Grey’sAnatomy》等,将医疗专业知识与美国的社会、人文风情融为一体,实现人机之间的互动式学习;针对性的增加健康、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情景对话与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5]。在情景模式的锻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在情境中遇到的专业术语,在情景结束后由教师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词汇运用能力进行评估,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引导其在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学习,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发现、解决问题的地方。笔者将中医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归纳于表1。
2.2优化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学习属于英语的应用与提高阶段,经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后,专业英语教学就应更具“中医特色”,专业英语教学也应该有“君、臣、佐、使”之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中医药学知识在整个中医药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处于“君”的位置,只有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才能做到准确的翻译;专业英文术语则处于“臣”,具有专业术语的英文翻译才能准确表达中医药学知识,更好发挥中医药优势来服务于医疗[6]。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辨析中引导学生掌握专业英语。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复杂系统,很难将人体或疾病作为简单的机械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对某一具体病症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比如:“肝郁侮脾”的具体病理表现为因生气(anger)或者病毒(virus)因素导致肝功能(liverfunction)受损,从而影响胆汁的分泌(bilification),进而引发消化不良(dyspepsia),患者往往不思饮食(loseappetite)、面色萎黄(sallowcomplexion)、形体消瘦(emaciation)等症状(symptom)表现,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属木,脾主运化属土,木对土有相克(restriction)的作用,“肝郁侮脾”即是脾土对肝木的反克(anti-restriction)作用。相比单纯的专业词汇记忆和机械的翻译,这种科学辨析的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思维来理解和解释中医抽象概念。笔者用以下概念图(图1)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概括性表述:图1.专业英语教学思维模式:
篇5
(1)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应急救治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性病等,完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应急救治功能,开展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2)发挥区县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承担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业务的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3)发挥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承担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职能,通过托管、重组、联合体等方式促进中医医疗资源合理流动。(4)建立城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口支援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制度,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医药事业。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要与县级中医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5)通过公立医院改革,改进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缓解病人看病难问题。(6)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要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作用,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
2中医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的若干问题探讨
2.1中医药特色的发挥中医医疗机构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上的不足,主要问题在于特色没有成为优势,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贯彻落实还不到位,管理体制“高位截瘫”、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具有浓郁中医药特色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发展不快。二是在中医医疗机构的管理上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不够,对中医医疗机构及人员的考核、评估、评审等未能充分考虑中医药的特点和自身规律,临床分科过细影响了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三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缓慢,创新不足,中医药特色的成果推广不力。同时,中医药理论和术语不易理解,中药服用、携带不便,疗效较慢,执法不力致违法中医医疗活动大量存在等,影响了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中医药的接受。四是法律层面上的不利影响,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以西医理论为主要依据,中医医院所有病人也必须有西医诊断;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不符合中药特点,限制了中医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五是中医药服务成本相应较高,但服务项目收费长期偏低,补偿不足导致中医医疗机构“以西补中”,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六是中医药院校教育培养的医生临床思维西化明显,中医思维比较欠缺,没有正确理解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西化的区别。七是部分中医医疗机构还需要承担一定数量的区域医疗综合服务功能,一些中医医院则是从综合医院转制而来,中医药服务资源和能力相对不足。上海中医医疗机构在发挥中医药特色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近年来通过实施“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加强了中医药内涵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中医医疗机构之间的发展也不够平衡。当前要进一步促进上海中医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建议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①进一步健全区级中医药管理体制,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加强各区县中医医疗机构人才队伍、专病专科、特色疗法等内涵建设;②与中医医疗机构及中医药人员有关的各类考核、评估、评审、鉴定活动,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建立和应用反映中医药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③逐步调整中医药服务价格,建立中医药特色服务的专项补助机制,对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牵涉范围较广的中药饮片的加成率是否取消应深入研究、慎重决策;④出台专项鼓励政策,推进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加强易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建设;⑤进一步发挥浦东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围绕影响中医药特色发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投入补偿、价格调整、中药管理、学术创新等关键问题,重点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在全市其他区县的推广应用。
2.2综合服务与中医药服务功能的关系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医医疗机构的整体实力,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也有利于中医药特色发挥,有利于中医药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以“治未病”为核心观念的中医预防保健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一,中医药文化宣传也是促进中医药深入百姓、服务群众、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学、科研、产学研合作、对外合作交流等工作都有助于中医医疗机构的创新发展。中医医院开展必要的西医诊疗活动,不仅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法律框架下,中医医院承担区域综合医疗服务、提高应急救治能力的需要,也是开展中医临床研究、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医疗机构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发展为主要目的,必须姓“中”而非姓“西”。因此,在中医医院建设中,需要正确处理西医诊疗和中医药服务的关系。中医医院一般只需配备同级别医院基本医疗和应急救治所需的西医床位、科室、人员和设备条件。对于因中医学科发展原因需要增加西医专科诊疗力量的,应明确规定其准入条件和审批层次,并由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承担审批责任。至于中医医院配备以辅助诊断为主要功能的大型仪器设备,属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应一分为二、正确认识,不宜片面以“西化”看待。此外,中医类门诊部、诊所的服务功能过于单一,其临床带教、师承、研究、科普宣传等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欠缺,不利于这类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对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的组织管理、服务内容、服务形式、项目收费以及不同类别、等级中医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等,进一步给予明确规定;重点加强二级中医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在申报市级科研项目上实施倾斜政策或设立专项资助计划;逐步开展中医门诊部、诊所老中医的传承带教工作,推动知名中医专家举办中医诊所或门诊部;对中医医院(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二级中医医院)西医诊疗进行梳理、规范,健全中医医院西医诊疗项目的审批制度。
2.3中医康复、护理功能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老年人整体带病生存时间明显增长,群众对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等延续性医疗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鼓励发展康复医疗和长期护理也已成为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的重点之一。中医康复吸收了中医治疗、养生的理论和方法,以标本兼顾、动静结合、医疗与自疗相结合为原则,根据不同病情综合应用功能训练、传统体育、气功、针灸、按摩以及中药等中医康复疗法,具有简便验廉、易学易用的特点,现已形成全面系统的中医康复学,并与现代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体系有机结合。加强中医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强化中医康复、护理功能,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上海市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到25%。近年来,上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转型,推进了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功能转型为康复或老年护理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场总的需求相比,上海的老年医疗护理资源仍然严重缺乏。虽然上海中医药大学设立康复专业已逾10年,2010年还正式成立了康复学院,但全市尚无一所专门的中医康复医院或以中医康复为主要功能的中医医院。目前此类病人主要集中在中医医院的针灸、骨伤等科室,一些中医医院现已专设康复床位(如杨浦区中医医院已把老院100张床位主要用于收治中风康复病人),但总体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全市中医康复的服务需求。影响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康复、护理功能发挥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效益欠佳。中医康复疗法项目收费标准普遍较低,病人日均住院费用相对较少。二是管理规定的制约。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对平均住院日等指标有明确规定,康复病人住院时间长,会影响全院的质量管理分值。三是分科过细影响综合治疗。中医康复综合治疗所需的针灸、推拿、康复等大多已单独设立科室,难以有效集中医疗资源。四是中医康复、护理人才匮乏。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康复专业学生数量较少,高层次的中医康复、护理人才严重不足。五是综合支撑不足。医院对中医康复的装备条件未足够重视,其他科室的综合服务支撑还不到位。建议: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整体转型为中医康复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康复医院,鼓励现有中医医院发展康复专科;对中医康复医院、中医康复专科在服务收费、项目补贴、质量控制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扶持;将中医康复、护理人才列为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增加相关培训内容;结合各中医医院传统医学示范中心建设,鼓励开展相关病种中医康复治疗;加强中医医院中医康复的基本条件建设。
2.4以联合体形式协调发展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区域医疗联合体是上海在公立医院改革中首次提出并实施的创新举措。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定义,区域医疗联合体是由三、二级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联合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联合体多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所组成。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优化配置,还包括教育、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以区域中医医疗联合体的形式协调发展不同功能定位的中医医疗机构,是值得探索的一种发展方式,能更好地配置、共享中医药资源,促进各中医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的完善,推动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发挥积极作用。上海的中医医疗联合体最早以医院集团形式出现,在医改重视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背景下,宝山区曙光社区中医联合体、市中医院—闸北中医医疗联合体等逐渐形成。现有的中医医疗联合体都是在不改变医疗机构产权关系和独立法人地位的基础上,形成的契约型合作,通过成立理事会来负责联合体所属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以及重要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合作内容涉及医疗、教育、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特别是管理输出、双向转诊、专家坐诊、学科建设、跟师学习、进修培训、申报课题等方面的合作比较多见,但由于配套政策不全以及产权、隶属关系不同带来的管理机制问题影响,目前的联合体还缺少必要的调控和约束措施,稳定性不强,联合体内医保额度等资源的分配还未有实质性进展。建议:通过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完善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以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本市的中医医疗联合体,并加强医保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将中医门诊部、诊所以及综合医院中医科纳入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范围,探索支持发展、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创造条件,突破资产权属、行政隶属等条件的制约,努力建设紧密型中医医疗联合体。
篇6
[中图分类号] R1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296-01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 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篇7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化;对策建议一、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现状
1、针灸疗法被广泛接受
由于中药和医药的治疗机理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国家对中药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因此,西方社会对中医药不是特别重视。但是这种状况在上世纪70年生了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针刺麻醉原理研究的突破震惊了世界,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医药的作用。西方社会对中医药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我国中医人才的不懈努力,针灸学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认可和推广。目前,由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在中国专家和世界针灸爱好者的共同推动下,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为中医药在国际上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现代中药产业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中药种植业发展非常快,中药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也断提升。大量的中药以及保健产品企业不断建立,中医药专业团队不断发展壮大,包括中药加工、中药贸易、中药种植的现代化中药产业初步形成。中医药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不断改良制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1、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中医理论经过几千年医疗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中医是中国独有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世界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知识和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西方国家还不是完全接受中医。另一方面,世界现在的主流医学与中医的诊断与技术标准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因此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还存在缺陷。中医水平主要依靠医生的从医经验的积累,这种诊断体系对中医的国际化传播有很大的阻碍。
2、中药基础研究滞后,缺乏现代质量标准和规范
在我国的中医界,中药还缺乏科学的临床药理根据,并且对中药药效基础物质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对中药里面特别是复方中药里面其主要作用的成分确立,以及该成分的治疗机理等问题,还不能作出科学有效的回答。中药临床医疗的认定与现代科学认定方法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传统的中成药临床医疗绝大多数还停滞在医学经验基础上,当今仍然缺少依照循证医学原则、采纳“随机分组,多点观察,双盲对照”等现代临床科学实验得到的数据,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医学界和卫生部门很难认可中医药的科学实验数据,这点是中医药国际化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另一方面,中医药尚未建立一套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也是一大阻碍。
3、中药创新不够,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在中医药的长期发展中,我们虽然继承了祖先的中医药事业,但是缺乏创新思维,没有把中医药发扬光大,目前所有的成就主要还停留在对古代药房的运用上,而对古代的医药书籍中的古方挖掘发扬力度严重不足。古人给我们流传下了六万多个古方,还有一些民间偏方,现在我国大约有十多万种古方。现在在市面上使用的一万多种中成药,雷同现象比较严重,虽然名字不同,方子也有所不同,但是它的功能却大同小异。这种现象造成了资源浪费,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自古以来,社会各界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而我国的中医药企业也不例外,它们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历史上,很多老中医在长期行医中总结出了很多临川经验,但是取法专利保护机制,他们对自己的秘方保护的特别严,不会轻易传授给他人,导致很多珍贵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得不到传承,甚至有些会失传。而西方国家的专利保护机制比较完善,他们不断的获取各种核心技术,立即申请为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其他国家建立起该技术的垄断地位,这成为了我国中医走向全球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中医药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1、用现代和通俗的语言解释中医药
我国的中医随着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体系,几乎上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但是中医药要想能够成功地全球普及,首先是实现现代化。主要包括中医药名称的语言现代化,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疏肝理脾”、“滋阴壮阳”等专业术语,西方人对这些很难理解。所以不但要不断探究和整合传统的中医药古籍,而且更应该用现代语言来阐述这些医药知识。
2、加强中药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我国对中医药的基础性工作研究严重不足,应加大力度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药理基础。目前,我国在中药化学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要想全面的参透中药的作用机理,首先得弄明白中药的药效基础。所以,研究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中药的研究方法与医药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差别,如果我们研究出了中药的作用机理,那么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将会获得质的突破,这将使其他国家能够进一步认可中药。
3、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中药标准,这样才能快速地进入到国际市场,但是我国的中药标准要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借鉴西医的一些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中药质量标准,以便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
4、加强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包括对专利和植物品种的保护,中药配方是中医核心部分,因此要加强对配方的专利保护。国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并且不断完善中药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彤,浅谈翻译工作与中医药国际化进程[J].经济观察,2007,1
篇8
【摘要】中医药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瑰宝,但是璀璨的这块宝却在渐渐地喑淡下去,国人应如何重塑其光辉?随着西医的发展,中医不断遭受冲击,渐居末席。要继续保持其继往开来的强大生命力就必须清楚了解中医学的传统与现状,寻找合适的出路。在继承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勇于开拓,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关键词】 中医药;现状;前景
一 中医的现状
中医学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自我完善与发展,但是发展保持的是一种渐进性缓慢发展,面对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已退化到医疗市场的末席,颇有成为西医的替代医学之势,确实令人担忧!中医界曹东义总结了三点:
一是历史的经验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石家庄50年代治疗乙脑,80年代初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的疗效是非常好的,但是没有得到西医的认可,也没有被世人了解,更没有鼓舞中医界的信心。几十年来中医的地位直线下滑。中医的滑坡不在西医的歧视与现代科学的要求苛刻,归根结底是自己失去了传统,而跟在人家后面跑。二是用什么来指导我们的思想。绕着西医的质疑去寻找答案就会失去传统的中医,只能跟着西医的方向越走越远。西医与中医的理论基础不同,因此不能追求完全相同的发展方向与过程。西医是一种科学,但中医走的是另一条路,提供一种另外的思路。三是靠什么提高我们的疗效。中医不应该是从实验室里面筛选药物,而是应该靠几千年来积累的历代名家的丰富经验,还要把所有符合体系的新成果都纳入进来。
中医药的传统是什么?首先,中医的传统不是疾病医学。第二,中医不是物质科学。第三,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
二 中医药在国外的状况及启示
发达国家的医学理念,随着崇尚健康观念的产生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医学目的正由治疗疾病转为维护健康。西方国家医药体系由于日益突出的药物毒副作用、耐药性以及不堪重负的医疗费用等问题而举步维艰。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好,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药)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中医药很早就有了国际交流。中医药对东方和西方医疗保健和医药学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现在承认并使用中医药的,基本上都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以及应用于西方国家的华裔社区。西方国家的主流社会,使用范围仍然十分局限。中药的出口主要在东方国家,主要的出口大国有日本、韩国等。在教育方面,有中医教育的国家比较少,而且也有比较多的国家没有正式承认中医药。
中医药的国际贸易、国际地位和教育培训各国对中医药的研究启示:创造良好法律法规环境,有效保护和利用中药资源;大力推广中医药理论,正确理解和使用中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在国外开展中医药教育,培养人才,造福人类;选好主攻方向,加强我国中医药的塞袖研究;将古老的中医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三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1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创新是中医学术体系自我完善的必然.中医学根植于实践经验,融合古代哲学的自然学科,是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经验累加、认识创新中发展而来。但是发展保持的是一种渐进性缓慢发展稳态,采取的是遵经复古、固步自封的守势,精华尘封,面对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健康理念更新、疾病谱变化的冲击,中医学已退化到医疗市场的末席,颇有成为西医的替代医学之势,确实令人担忧!
2 中医学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构想
2.1 补塑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是医学核心内容,对中医学数千年来学术的发展和临床治疗起着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其理论体系自身的劣势和缺陷,中医学根植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古代哲学思想,以经验技术为依托的意向概念。使中医学蒙上了浓重的文化遮蔽,又包容了诸多缺乏证据、思辩推理的臆测玄想,有人将中医理论特点精辟地概括为:超越形态结构和实证方法,重思辩轻逻辑,重实用轻理论,理论超稳定高度泛化,能自圆其说而无法突破。中医理论的补塑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更新,科研方法的逆转, 借鉴现代学科,重新审视自我,多角度反思,廓清其科学内核,调整中医重功能轻结构之不足,做到宏观整体认知与多层面、多结构微观分析融合。另一方面,建立中医学开放机制,多学科向中医学渗透。任何传统学术,总有其饱和点,得通过开放机制萌动新思想,引进新技术,起用新材料,汇通新信息,创新中求发展。
2.2 寻求新的科研契入点:究之以往中医科研,其研究方向多为如下几个模式:(1)某法、某方、某药对临床某一病症的研究;(2)某一中医理论实质的研究;(3)中药药理药效的分析;(4)剂型改革、用药途径变换方面的研究。
2.3 拓宽中医治疗病谱:现代医学在21世纪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挟雷霆之势相继席卷了诸多中医传统临床领域,留给中医的生存空间更加窄缩。中医学必须要在注重疗效、扬长避短、发挥特色的基础上,拓宽治疗病谱的广度。对一些目前中西医尚无确切疗效的疑难重病,宜做深入研究,挖掘文献,寻求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传统保健理念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在“亚健康”调整、延年益寿、预防保健等方面大有可为,且有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西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作用纠正、治疗增效亦是中医潜在的优势项目和研究走向。
2.4 中医药工程学的突破: 中药生产工艺与制药工程技术的陈旧落后是制约我国中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应用先进的制药工程方法及工艺技术,对落后的中药制造方式进行整体现代化技术改造,突破传统中药工艺局限,推进剂型改革,发展中药制造工艺创新思路与实现方法是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大任务。
2.5 中医教育体制的革新:“好的中医在民间”、“亡中医者,中医也,非西医”这并非言过其实的谬说,其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现行中医教育体制下的学生中医功底薄弱、职业信念不坚的现状。粗陋空泛的中医教材将中医精髓分解的支离破碎, 医学生无法按照辨证、整体、理法方药的中医法度学习,当务之急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重新考订、规划教材,用浅显的现代语言将中医精髓、内核本质加以诠释,能将中医学全面系统地施授给后学者,搭配中西教学比例,穿插古文化、现代相关学科的学习,讲究临证,注重总结,加强教师质量建设,配备良好的科研环境,提供多种办学模式,呼唤学术争鸣,远离纸上谈兵……培养出既能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又能深入理解西医知识,既有继承又不乏创新的现代中医人才,中医才能后继有人,长盛不衰。
3 中医学创新发展必须把握的方向
3.1 合理继承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孟子说过“水盈科(坑)而后进”,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永远离不开对根柢和源泉的承袭。中医学发展提倡创新,但要建立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之上。抛弃了遵经复古、因因相陈的合理继承不仅可以保持中医学术的特性和价值,而且也是创新的内在源泉和涌动力,没有继承同样也就无法创新,对中医学全面肯定和全面否定的态度均是不可取的。
3.2 科学态度是创新发展的关键:科学来不得半句虚假,虚假的成果仅会是昙花一现的泡沫, 应提供科学严谨求实勿虚的学风,知耻后勇,埋头苦干,同时敢于质疑,勇于否定,切切实实为中医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四 中医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近百年来,关于“中医药学是否是科学”的纷争和对“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探索,是海内医药学界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线。1914年,余石帕发表《灵素商兑》、《医学革命论》,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提出了根木性的质疑,拉开了纷争的序幕。
科学的内容不是绝对化的,构成科学的具体内容不是永远的真命题。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药学课题时,也要保持谨慎态度,当事实和理论出现矛盾时,应该尊重事实,防止由于某种成见的影响对事实视而不见。现有的科学方法也不是绝对有效的,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然而这样的途径目前看来是不存在的
中医药学现代化是要认清中医药学的优缺点,以整体理论为核心,努力吸收当代科学技术,学习西医的微观科学,但是不能西化。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是宏观医学,两者都是科学。但现在大家只承认西方的科学模式才算科学,虽然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了的病,但是与该模式不符,便是“不科学”。
中医药产业化存在目前困境的主要症结是没有按中医药自身规律与特点找到中医药产业化之道。
参 考 文 献
[1] 陆广莘、曹东义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
[2] 赵新力、贾谦、傅俊英,中医药在国外的状况及启示. 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5期
[3] 曲环汝、苏 励, 关于中医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医学与哲学.2003年6月第24卷第6期总第265期
[4] 刘家强,王洪光,张媛媛, 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探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年1月第11卷第1期
[5] 王睿、杜文斌、赵宜军, 关于中医药学百年纷争的断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5月第27卷第3期
[6] 倪光夏,石学敏,韩景献, 浅探现代科技革命下的中医学发展思路. 天津中医药2003年12月第20卷第6期
[7] 邓铁涛, 游向前, 刘力红, 再这样下去,中医前景堪忧――医家三人谈.南风窗. 2004.7.1(上)
[8] 李红, 孙迎节, 国外中医药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中医药.
[9] 李红,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6年第21卷第6期
[10] 蔡定芳, 变亦变 不变亦变―论中医学发展大势.
[11] 潘嘉珑,十一世纪中医药之展望. 前进论坛. 2000(5)
篇9
“光有疗效还不够”
有一位中年女性,因为长期咳嗽,曾到北京的多家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过多种西药,但是她的咳嗽却一直没能治好。最后,她来到总医院。在看完呼吸科后,她忽然想到:“是不是应该再试试中医?”于是,她就到中医科挂了杨明会教授的号。杨教授先详细询问了她的痛情和病史,看了她的舌脉,然后开出了一则只有6味中药的处方。这位中年女性患者拿到杨教授开出的方子后心中颇有些嘀咕:“我吃了那么多西药都不管用,这几味中药能管用吗?”不过,后来她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取了药。谁知回家服用了7付之后,她的咳嗽竟然奇迹般地止住了。在杨明会教授诊治过的病人中,像这样效如桴鼓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什么对别人治不好的疑难病杨明会教授却能药到病除呢?这和杨明会教授对中医的热爱、钻研和理解是分不开的。他对多种疑难柰症有着独到的经验,强调必须注意寻求众多疑难痛的共同规律,掌握其病因病机特点,同时辨证求准、用药求精。他提出了“逢疑难必用活血化瘀。遏怪疾定当祛痰化浊,疑难久痛注意扶正祛邪”等治疗原则,并灵活运用补肾活血、通利二便、痰瘀同治、妙施虫药等方法,使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他还认为:“光有疗效还不够”,一个人如果热爱中医,就要在继承中医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中医;如果没有发展、创新,中医就会走进死胡同。因此,杨教授从医20余年来,一方面强调继承,特别重视整体观点,力主通过调整整体而达到治疗局部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创新,积极主张中西医结合,倡导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并发展中医,将传统中医的证候辨证方法与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中医治病的本质。他根据自己治疗老年痛的经验,提出了帕金森病“病位在脑,病机在于肾精亏虚、痰瘀阻络”的观点,突破了“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传统观点,深化了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为了探索中医疗效产生的机理,杨教授在临床研究上引进了PET技术,用于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理和判定疗效。此外,他还在国内首先将脑内微透析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化学技术运用于中药对脑复杂功能过程中的化学调控的研究。通过基础和临床的研究、验证,杨教授还研制了一些中成药。他在治疗老年病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气虚肾虚血瘀症和免疫功能紊乱是老年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并且揭示出其细胞分子免疫学基础,以及益气补肾活血法的作用机理,开展了中药制剂“保元活血颗粒”的开发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得为病人省钱”
一位熟悉杨明会教授的人告诉记者,杨教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无论对什么样的病人,没见他急过、烦过,对病人真地像对亲人一样。不仅如此,行医过程中,他还处处为病人考虑,在开方治病时尽可能地给病人省钱!
家庭并不富裕的杨教授深知老百姓的钱来之不易,更深知患者在承受疾病痛苦的同时还承受着经济压力。他还认识到。因为看病贵,老百姓对医务人员有一些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此,他总是对科室人员说:“要关爱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有一点特别值得重视,那就是得为病人省钱”。
和一些经常开大处方的医生相比,杨教授走的是“辨证求准,用药求精”的思路。他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从提高疗效方面来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面来考虑。如果辨证不准,就不会有好的疗效,患者花了钱,但治不好病。如果辨证准了,开处方时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药还用不用呢?对此,杨教授的做法是尽量精减,而且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为患者用便宜的药。
到总医院看病的患者中,有许多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对他们来说,在北京待一天的花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了缩短患者在北京逗留的时间,杨教授就“挤兑”自己,经常上、下午连轴转。他曾算过这样一笔账:“我中午不吃饭或吃一个盒饭。就能节省出时间来多看十几个病人,这些病人就能在当天返乡。一个病人少在北京住一天,就可以少花一二百块钱,十几个病人就可以节省好几千块钱,这多划算啊!”,杨教授就是这样,为了病人常常忘了自己。
“对中医充满自信”
当前,有一些人对中医提出了质疑,甚至一些中医界人士对中医的信心也不足。那么,杨明会教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他的回答是:“中医不仅教会了我救死扶伤的方法,还教会了我辩证的思维方式。我不仅爱中医。而且对中医充满信心。”
杨明会教授告诉记者,中医药学之所以历经千栽而不衰,在现代防治流脑、乙脑、SARS等重大传染病的工作中仍取得了显著成就,继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自有它的道理。如果中医治病没有疗效、治不好病,它就不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欢迎,也根本不可能传承至今天。因此说,中医有自信的基础。当然,那些不真懂中医药学理论或对中医理论仅有一知半解的人,那些没有中医药实践经验、只知照方开药、不讲辨证论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人。那些将中药简单地按西医病名对号入座的人,的确很难用好中医药。他们对中医产生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及译法;中医英语教学
一、中医药术语及翻译标准简介
中医药术语源自中医基本理论、生理、病理、各科临床治则、医史等领域,它们作为中医学理论及实践体系的基石,具有中华文化色彩浓厚、内涵深奥抽象、规范性差等特点。中医药术语一般分为基本理论术语和名称术语两大类。在中医药术语的翻译工作中,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现象较为普遍,翻译难度往往较大。目前涉及中医药术语的英文翻译比较权威的国内外标准主要有:《中医药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4)、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2007)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08)。这三部术语标准是我们从事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科研工作的基础,对中医英语教学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中医药术语翻译原则
关于中医药术语英译原则,不同的学术组织、个人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中医药学名词》应用的中医术语英译原则有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及约定俗成,并提出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这些原则成为其他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制订中医术语翻译标准时认为:要准确反映中医术语的原始概念,避免使用拼音,不创造新英文单词,与WHO标准针灸术语保持一致等,并着重考虑对医学意义进行翻译。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英译原则在制订过程中,经多次会议探讨,认为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对应性、简洁性、同一性及约定俗成。在中医英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原则,尤其要把握好对应性、简洁性及约定俗成原则。
三、中医药术语英译方法
中医药术语英译常见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及仿造法等。当代中医英语翻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魏杰(Nigel Wiseman)和谢竹藩等。魏杰认为在译入语中创建词汇有四种最基本的方法:①使用现有的名词;②借词,即音译;③仿造;④根据原文定义创造新词。他倾向于以仿造为主要译法,他的模式是选定对应词程序的系统化原则。非专业名词宜以非专业对应词翻译,如:“鼻”nose,“心”heart;专业名词宜以仿造翻译为主,如“命门”life gate,“三焦”triple burner;仿造法未能产生合理对应词时则根据定义造新词,如:“证”pattern,“脘”stomach duct,“痹”impediment,尽量少用音译法。他反对应用西医名词进行翻译,只在可确保中医概念完整且不引入西医概念之处使用西医名词,如:“舌苔”tongue fur, “遗尿”enuresis,“疫”epidemic等。谢竹藩教授等人认为魏杰的这种译法不顾汉语中以词为意义单位的原则、不顾汉字多义性事实,把这种对汉语认识有严重错误的译法换成一般仿造翻译法。关于西医名词的选用,谢竹藩不同意以一般认知作为选用西医名词的原则,而应考虑词义的对应。对于他不反对向西方的普通群众传播中医,但作为一门医学,首先须考虑西方的医学界。
四、中医药术语翻译及教学
中医翻译教学的重点首先需要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英语多用名词或名词结构,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常用名词来表达汉语中用动词表达的概念(如,抽象的行为名词),而且动词的兼类情况非常明显,加之英语有词形变化,许多动词词尾加上后缀,如:“-ment”“-tion”“-ance”“-er”“-or”等,即可变成名词。相反,汉语却是动词的使用占优势,而且一个句子可以几个动词连用,这种特点造成了在进行中医翻译过程中,汉语中的动词也常译成英语中的名词或名词结构。所以,在英汉翻译教学中要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词性的转译,即将汉语的动词转译成英语中的名词。其次,通过阐述文化渊源以加深对中医理论及术语的理解,增强对术语翻译处理的意识。譬如在讲解中医“气”的概念时,可以比较生活中的“气”、古代哲学的“气”和中医之“气”的区别。再次,教师在教学中可辅以比喻、形象化等手段使教学生动起来,便于学生从生活实践的观察中加深对中医药术语的理解。最后要重视中医英文版教材的选用。国内编写的版本,往往存在英语翻译的问题,但是能更好地让人把握中医的原意,建议选用刘占文教授主编的Essentials of Chinese Medicine,左言富教授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英汉对照),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这些译本各有优点及不足,可以互相对照参考。国外编写的参考书英译规范、观念新颖,可作为教师备课及学生自学的参考书。在此推荐三本:Choa. G. H. 编写的“Heal the sick” was their motto: The Protestant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China,Karyn.K. L. 编写的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philosophy 和Unschuld.P. U. 编写的 What is medicine : Western and Eastern approaches to healing。
关于译法,笔者认为应以意译为主,必要时配合使用音译法。鉴于中医药名词术语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其中很多词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意译能够更好地促进外国读者的理解。有些中医药术语找不到能确切表述其内涵的英译词,可以采用音译法处理。如,有学者把“气”译为“energy”,但它无法解释中医“气”的全部内涵,因为中医之“气”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因此建议把“气”音译为“qi”。此外,中医术语中还有很多词跟“象” 有关,譬如:天象、气象、色象、面象、脉象、舌象。为了确保“象”之翻译不失原意,建议音译为“xiang”, 不建议使用“imagery”。只要阐释清楚其中的文化背景,西方人也能理解“xiang”的含义。有时既不能完全意译,也不能完全用音译,就可音译加注解。如:有人把“失笑散”翻译成“powder for lost smiles”,会让读者误以为“失笑散”是治疗表情肌麻痹或心情郁闷不畅的药物。建议译为“Shi Xiao San”,再加上注解“a 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t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有译者将“黄帝内经”直接音译成“Huang Di Neijing Su Wen”,这样外国人很难理解;也有译成“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s”,需注意的是此处译成“S色的帝王”有失偏颇,“黄帝”的“帝”也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帝王,因此建议译成“Huang Di’s Inner Classics”较为妥当。此外,还要避免简单的直译。譬如,中医学讲的“天气”往往不是指weather或climate,其内涵和外延更为深奥和广泛, 在《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笔者建议采用“heavenly qi”释义天气。中医学文献中的“伤寒”,广义指一切外感热病,狭义伤寒指外感寒邪即发的疾病,英文词“typhoid”是感受细菌所致,二者有区别,因此中医之“伤寒”我们建议译为“cold damage”比较合适。还有“肺痨”,现代一般认为是肺结核病,故而把它翻译成“tuberculosis”,其实从“痨”字本意来讲是指积劳损削之病,即消耗性疾病 (consumptive/wasting diseases)。这种消耗性疾病在其他脏腑也会出现,如《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所提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等“五劳”。所以建议把肺痨或肺劳翻译成“lung wasting”。
当然对于一些约定俗成名词之译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跟学生反复阐明其差别,避免误解。譬如,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各个脏器名称,“心” heart,“肝”liver,“肾”kidney,“脾”spleen 等,与西医中的概念差异迥然,教师应跟学生强调是heart system、liver system、kidney system等,避免学生理解上的混淆。此外,很多中医典籍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它们包含诗词的结构,音韵的平仄。翻译时,在体现典籍原意的同时,也应该尽量使音韵如诗歌般平仄优美,让读者感受到中医经典之美。 譬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纪纲,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文树德先生之译法值得学习借鉴:Yin and yang, they are the Way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myriad beings, father and mother to all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he basis and beginning of generating and killing, the palace of spirit brilliance.
中医翻译近百年的历史跨度、目标语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译者主体的差异,这些都会给不同的译本打上明显的时代烙印和文化标记。譬如早期译本,Ilza Veith套用了大量的西医术语,把经脉翻译成动脉或静脉arteries (veins),将天癸翻译成menstruation(月经)。如此翻译虽然提高了西方人的接受性,但极易造成读者的误解。随着中医药逐渐传入西方世界,外国人对于中医药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译者们主要侧重于传达中医学知识,多以释义为主。教学中我们推荐采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专家文树德(Paul U. Unschuld)先生的译本,他侧重翻译与研究并重,而且重视原文的深刻内涵。
五、总结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中医的英语教学应在把握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强调中医的语言特色,根据授课对象的文化背景,多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比喻、情景、图示等形象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好中医药术语的真实内涵,在做好中医药翻译教学的同时促进中医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Z].2007.
[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