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降雨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降雨方式

篇1

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标志的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的迅速发展,对电气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实践手段、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以“强化辩证思维、促进研究探索、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率先在2006年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成果第一完成人负责的6项国家质量工程等支撑下,实施“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的五位一体改革思路,营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整体性,实践与研究体现多样性。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大类专业覆盖电力、电机、电子、IC、控制等多个方向,具有培养强弱电有机融合人才的优势。但是传统专业化培养方案单一,电类课程多且相互独立,内容繁、难、旧,强弱电知识体系相对分离,信息化渗透不足,创新性教学环节过于单调,导致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偏弱。为解决电气工程大类学生共性与个性培养的融合问题,强电类专业的基础电类课程强弱电融合问题,贯穿大学四年一贯制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融合问题,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通过:(1)制度创新。制定柔性化的电气工程本科生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在低年级学生中建立导师制,多样化的创新研究平台与学生成效激励政策相结合,在学生中尽早建立创新学习意识。(2)课程创新。基于系统观整合关联课程,构建内核宽泛精炼、外延交叉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开发、实验设备研制同步进行,并依托课程练习形成问题导向的启发式、研究探索型教学新模式。强化强弱电的融合,将电工、电子、信号等课程进行整合,构建集成电子电气的课程体系。(3)过程创新。贯穿四年一贯制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理念,建立以探索性课程实验、开拓性工程实践、自主性学科竞赛、创新性项目研究为主体的一条龙的创新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提出“爱迪生班”电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全过程教学中灌输创造、创新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开放式、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个性化、课程体系系统化、工程能力教学实践化、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多元化培养新方法,实施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科学训练等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教学资源与培养方案开放式

提出“电气工程-爱迪生班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案,从培养计划源头进行调整,精炼电气大类的基础课程、提高学生自主选课比例(达到总学分的40%)、加强实验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与考核。推进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特色实验平台的全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式、开放式培养的需求。

学习计划和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电气工程大类内制定电力、电机、电子、控制、IC设计等方向的贯穿4学年个性化、柔性化的培养计划。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瞄准专业方向制定各异的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内科训、校外实践、国际交流等多种学习平台,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并通过多种自主学习的学分互换机制实现个性化培养目标。

电类课程体系的系统化

以提升拓展探索能力为目标,按照知识递进和认知规律进行电类系列课程内容的整合,率先建设“内核+外延”式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以关联为中枢的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强弱电知识融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了系统关联的课程体系。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核”涉及电路、电子、信号系统、场与路的核心知识点的精炼与整合,“外延”则体现工程应用及专业课程衔接。课程体系既有“精、宽、新”的内容,又能使得强弱电核心知识按螺旋式递增。

电气工程能力教学的实践化

以50余个创新性课堂实验和自制6大类20余种先进教学设备为支撑,构建了“四阶段(电气认知、电气基础、电气融合、电气电子集成),三层次(基本技能、综合能力、研究能力)”实验教学平台;与27个国际著名企业建有校内联合实验室,与国网浙江电力、飞利浦电子等26家电气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学生长效实践基地。既能适应低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需求,又能满足高年级学生工程实践需求。

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化

除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外,还依托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构建开放式大学生智能汽车、智能电网、IC设计等大学生研究平台,完善多种激励与奖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开展高水平研究、发明专利提炼等能力提升,并通过大量的SRTP、导师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环节得到充分体现。

成果的创新点

在培养方式上,提出了“开放式、个性化、系统化、实践化、研究化”五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形成了电气大类强弱电专业学生多样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率先创建了“爱迪生班”电气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验与实践环节、科技创新、教研互动等全方位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体现微电子IC设计、功率器件设计、功率转换装置、复杂电子与电力系统等知识教学的全面性培养特色,有机地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专业学生的交叉培养与个性化培养。以开放式与个性化转变知识的接受方式,以系统化转变知识的传授形式,以实践与研究型学习转变知识的迁移过程,最终达到“三个转变”的教学效果。该项教改得到10个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支持,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课程体系上,强化电气工程强弱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电类专业课程关联性集成化的新颖教学体系

面向新能源、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强化强弱电融合、电气与信息的交互,率先以系统观整合优化了原有电路、电子、信号等基础课程内容与结构,重新建立电子电气课程教学体系。结合专业方向,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探究式”的专用IC设计、电能转换、系统集成等整体化大类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编写完成了电气新技术发展的立体化优秀教材73部,含“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部。

在培养过程中,提出了实验―实践―科训一条龙的研究型学习方法

首先在低年级电类基础课程学习中实施探索性实验,建立了课程实验-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的四年一贯制大学生研究实践平台,提出多样化的学生科学训练以及导师制的个性化教研结合学习方法,达到学生在合作研究与探究中获取新知。从基础到专业建有“十一五”“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首批“十二五”“机电类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际500强等企业建立了26个工程实践中心。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学生培养质量

该成果以“爱迪生班”为试点、辐射到电气工程大类3个专业,受益学生数已达到2280名,已毕业人数1020名,其中继续深造的学生获得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0%,实施前少于5%,55%应届就业学生进入国际500强企业工作。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Power System(导师第一、本科生第二)以及第一作者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国内顶级期刊上217篇,其中SCI、EI收录89篇。

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3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2项,公开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29项,获得国际学科竞赛一等奖18人次、二等奖11人次,国内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56人次、二等奖35人次。

课程体系与教材独具特色,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集成电子技术”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版了体现电类课程整合的教材73本,其中“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9本,“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教材与课件已经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100多所高校参考使用,部分教材连续使用15年以上,同时也得到包括李衍达、马伟明、韩英铎、严陆光、臧克茂、唐任远6位院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指委主任胡敏强教授,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指委主任王志功教授,自动化教指委主任周东华教授等35位专家的推荐与好评。

自主开发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与设备广泛应用

强化电类课程基础实验的启发式与探究式,研制开发了模块化、关联性的实验设备与组件,并列入由全国实验示范中心电子组牵头编写的“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材,得到推广。此外,相继开发6大类20余种实验教学设备,涵盖电气信息类所有基础课程,通过与教学仪器公司合作,辐射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50多所院校。

篇2

从远古时代起,能够呼风唤雨就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梦想。东方龙王的传说、西方宗教的祈祷、美洲的原始祭祀,人类一直为了追求农业的丰收和自然的和谐而努力。直到194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科学家文森特•谢福(Vincent Schaefer)与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因为偶然的原因发明了采用干冰人工降雨的方法,此后他的同事伯纳德•冯内古特(Bernard Vonnegut,小说家柯特•冯内古特的兄弟)又发明了使用碘化银人工降雨的方法。几十年来,人工降雨技术趋于成熟,在云中撒播催化剂实施人工降雨的方法沿用至今,古代祖先耕云播雨的传说成为现实。

激光也能产生凝结核

人工降雨的核心是通过人工播撒催化剂(如碘化银)形成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形成微小的水滴,当水滴足够大的时候形成降水。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所能供应的水分较少,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自然降水过程和人工催化过程依然存有很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能否采用其他方式形成凝结核呢?瑞士日内瓦大学的杰罗姆•卡斯帕伦(JéromeKasparian)所在的研究小组使用了激光来实现这一目标。

卡斯帕伦和他的小组成员在实验室里向一个湿度很大、温度在-24℃的房间里发射极短的红外激光脉冲。在激光轨迹上可以看到线状云的形成,关掉激光后对这个房间里的空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它内部的浓缩水珠总量增加了将近一半,而云团里的浓缩水总量增加了将近100倍。

该科研小组在秋季集中向60米的柏林上空发射激光脉冲时,虽然用裸眼什么也看不到,但是气象激光雷达利用激光监测大气里的光散射情况,发现当他们发射激光时,空气里的水珠密度和大小都提高了。该科研小组计划采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器、改变激光光束直径和发散角、不同的激光脉冲时间来获得最佳的激光降雨方案,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激光降雨,科学家相信,未来向天空扫射激光,就能够在一个较广阔的范围内创造凝结物,最终形成大范围的降水。

激光预报降雨已获得成功

也有科学家对此有不同意见,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大气学家丹尼尔•罗斯菲德表示,在湿度很大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在大气里不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他说:“进行的这种实验与自然云团没有任何关联。”但卡斯帕伦小组宣称向含有水蒸气的实验装置中发射这种激光,可以马上观察到直径约50微米的水滴形成,这些小水滴还会进一步合并为直径约80微米的大水滴。户外实验也显示,在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发射这种激光可以促使空气中水滴的形成。

激光在降雨预报中的应用已经有成功案例,受海洋气候影响的欧洲大陆,传统的方法很难对气候做出准确预报,德国与法国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利用激光测量大气中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以对局部地区的降雨做出准确预报。这一原理和激光降雨的原理一样,科学家们首先向空中发射一束高频高能的激光,激光脉冲穿过大气形成独特的凝结核,而后利用另外一束激光对凝结核上聚集水分的情况进行观察,借此测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度,并最终对该地区的降雨做出预报。

关键在秒激光器

不论是利用激光预报降雨还是希望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激光降雨,其中最关键的是高频的脉冲激光器,这就是近几年出现的飞秒激光器。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飞秒激光是一种以脉冲形式运转的激光,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个飞秒,1飞秒是10-15秒,也就是1/1000万亿秒,它比利用电子学方法所获得的最短脉冲要短几千倍。

飞秒激光具有非常高的瞬时功率,可达到百万亿瓦,比目前全世界发电总功率还要多出百倍。它能聚焦到比头发的直径还小的空间区域,使电磁场的强度比原子核对其周围电子的作用力还要高数倍。因此,物质在高强度飞秒激光的作用下会出现非常奇特的现象:气态、液态、固态的物质瞬间变成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可以辐射出各种波长的射线的激光,离子化过程将改变激光束横截面上电荷的分布。激光穿过大气后这些微粒相互作用、交替变化的过程,使得这些离子化的空气分子在最终达到稳定态后会生成天然的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为水滴。

比传统降雨手段更美好

传统的人工降雨需要向云中撒播催化剂,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这些催化剂本身会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制作和包装这些催化剂成为适合播撒的状态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撒播催化剂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用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在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这些播撒方法需要的设备和耗材都较多,十分不便。

激光降雨改变气体分子状态时间非常短,能够更有效的快速形成降雨所需的凝结核。激光器消耗的能源只有电能,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而且只需要将激光器机载或是车载,便可以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地方进行人工降雨。看起来激光降雨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

实现还有待时日

目前飞秒激光器的价格比较昂贵,激光降雨技术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处于探索和试验研究阶段,激光降雨技术的成熟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和如何对大范围的气体分子发生作用是激光降雨面临的两大难题。雨云一般都离地面较远,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功率损耗是非常大的,所以如何有效的传输激光,使脉冲激光能量集中于雨云处的气体分子而发生作用,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此外激光的光束较细,能量集中,单束激光影响的范围非常小,即使采用激光扫射的方式来发射激光,也和发生降雨需要影响到的空间范围相差巨大,如何使非常小的激光对大范围的大气空间分子发生作用,是又一个技术难题。

篇3

天空中像棉絮一样飘浮着的云彩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自然景象了。那么,哪一朵云会下雨呢?这是关于天气的一个最大的谜题。

众多的科学家(普拉瑟就是其中之一)致力于回答“哪一朵云会下雨”这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的问题。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烟尘和粉尘是水分子的最佳附着微粒。但最新研究发现,天空中充满了各种细菌,而其中一些细菌携带的基因能令它们形成冰晶。

这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他们着手对漂浮在天空中的数千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在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成核的云滴中究竟含有什么样的奥秘呢?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寻找能够让大气中的云滴在较暖条件下形成冰晶的神秘粒子。

促使冰晶形成的神秘粒子

回到本文开头,普拉瑟在10千米以上的高空发现了碳、氮和磷。我们知道,碳、氮和磷都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因此它们的存在暗示生命的存在。在普拉瑟的眼中,天空并非没有生命的世界,天空中充满肉眼看不见的生命。

在过去20年中,遗传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帮助研究人员更方便地从云中的成千上万种微生物中找出隐藏其中的少数像丁香假单胞菌这样的成核微生物。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克里斯特纳的实验最终证明,细菌的确能促使水冻结。

对地球生态影响巨大的空中生命

在天空中寻找微生物生命,还有可能让我们重新认识已知的细菌种类。

科学家认为,空中微生物对生态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人类活动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森林可以通过将细菌和其他有机成分释放到空中,形成局部降雨;沙漠里的灰尘和细菌飘到远处,在与湿润空气相遇碰撞后,甚至可促成千里之外的降雨。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森林砍伐和荒漠化会对地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沙漠沙尘的研究已持续了几十年,他们追踪着它们蜿蜒盘旋在世界各地的轨迹,试图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现在看来,尘埃颗粒只不过是一种载体,隐藏在其中的细菌可能才是对我们星球的气候产生极大影响的掌控者。每年以各种方式进入大气层中的细菌总计多达200万吨,更别说还有5500万吨的真菌孢子和难计其数的藻类,人们之前一直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但如今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地球大气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多样化的系统,高空生态系统对明天的天气或明年的收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云中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对这个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还不了解。

微生物人工降雨的设想

早在40前就有研究者提出,某些“制冰”微生物有可能在云中产生冰晶促成降雨。虽然目前仍不清楚大气中的微生物是否真的能够影响天气,但这并没能阻止一些乐观的科学家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将细菌作为一种工具来增加雨雪天气。事实上,这方面的需要十分紧迫。有科学家预计,受全球变暖影响,到2050年,地球上大约1/4的冰川将消失。

篇4

关键词:典型草原;牧草生长;气候;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4.058

辽宁的典型草原基本都分布在西北部,与内蒙古典型草原相连,并且在辽宁省总草原面积中比重较大,对于辽宁省的生态平衡以及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辽宁省典型草原的牧草产量明显下降,很多地区都可以看到牧草覆盖下的地皮了,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其畜牧业也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气候条件对典型草原牧草生长的影响因素,才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气候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1.1牧草高度受降雨量影响

经过对辽宁省典型草原进行为时两年的观察,可以发现牧草的高度与当地的降雨量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就辽宁省而言,每年的雨季均集中在6~8月份,这段时间的降雨量与一年中其他时间段相比会明显较多,而通过观察以及测量也可以发现,这段时间是牧草的生长旺季,牧草在天然降雨的影响下,生长速度有了明显提高,并且牧草的高度也比一年中其他时间要高,证明了降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牧草的高度。

1.2牧草覆盖度受降雨量影响

而受降雨量影响的还有牧草的覆盖度,在降雨量比较大的6~7月,可以明显发现牧草的生长情况较好,再加上这个季节辽宁省境内的风比较多,能够带动草籽的传播,伴有较强的降雨量,使牧草的生存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草原中牧草的覆盖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经过观察发现在6~7月之间牧草的生长率几乎到了一个高峰,使得8月时牧草的草原覆盖率达到全年中最高值。

1.3牧草产量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牧草也像一般的农作物一样,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气候湿润、温度适宜的夏季最有利于牧草生长,因此从6月份开始牧草已经进入了生长旺季,生存条件以及气候条件都能够保证牧草很好的生长,而牧草的生长发育情况就会直接影响牧草的产量,也就是说6~8月就是牧草产量的保证期,牧草产量的多少直接由这段时间牧草的生长情况为判断的依据。8月份已是初秋,这段r间降雨量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气温会有明显的降低,会相应抑制牧草的生长,牧草也会开始变黄,逐渐停止生长,这时牧草的产量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不会再有很大的改变。

1.4牧草产量受当地气温影响

经过研究发现牧草的产量与当地的气温也会有一定的关系,首先就辽宁省而言,属于典型的北方地域,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对于牧草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就间接的影响了牧草的产量。在温度较高的6~7月份,牧草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并且有较为充足的水分补给,就能够相对较好的生长,并且保证其产量。到了8月份,东北地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就会影响到牧草的正常生长,并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牧草停止生长了,产量也就不会再升值,将达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因此牧草的产量还会受到气温影响。

2相应的改善措施

虽然牧草的生长环境以及气候不能够改变,但可以利用一定手段,加强对牧草生长有益的条件,使之能够在自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提高产量。

2.1 采取人工降雨的方式提高降雨量

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发现,降雨量对于牧草的高度、覆盖率以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因为温室效应,导致每年的降雨量不稳定,大自然的不确定因素会直接影响整个牧草的生长,随着科技的进步,比如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相对简单的科技手段,通过选择适当的时机,利用飞机低空作业在云层之上播撒干冰等催化剂,使云层中水汽迅速凝结呈水滴降落,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违背自然规律,又能够实现降雨的目的,对于降雨量不够的地区影响较大。

2.2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归根究底,影响大自然的还是环境保护工作,我国近年来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大,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也能够有较好的生存环境,而植树造林应该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式,针对典型草原地区水土流失会对牧草的生长有较为严重的影响,而植物造林的目的在于防风固沙,树木的种植不仅不会影响到牧草的正常生长,又能够有效降低草原水土流失的情况。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降雨量会影响牧草的高度和覆盖率,而牧草的产量除了会受到降雨量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温度影响,并且牧草的产量也确实会有一定的生长时间和规律,而牧草的生长旺季一般会集中在6~8月,这段时间里典型草原的气候适应,有较为充足的降雨量和适宜的温度,会促进牧草的生长。总之,气候条件确实会对典型草原的牧草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是通过人们的努力,一定能提出更多有助于牧草生长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永利,云文丽,王炜,侯琼.气候变暖对典型草原区降水时空分布格局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01).

[2]侯琼,魏学占,宋学峰.不同水分因子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牧草产量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5,(02).

[3]李启良.气温和降水与天然草地牧草产草量的关联度分析[J].青海草业,2009,(02).

篇5

1、地面灌溉:地面灌溉需要很少的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是生产上最为常见的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漫灌、树盘灌水或树行灌水、沟灌、渠道畦式灌溉等。

2、喷灌:喷灌又称为人工降雨,是利用喷灌设备将水分在高压下通过喷嘴喷至空中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半自动化的灌溉方式。

3、滴灌:滴灌是直接将水分或肥料养分输送到植株根系附近土壤表层或深层的自动化与机械化结合的最先进的灌溉方式,具有持续供水、节约用水、不破坏土壤结构、维持土壤水分稳定、省工、省时等优点,适合于各种地势,其土壤湿润模式是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最佳模式。

4、地下灌溉:地下灌溉是将管道埋在土中,水分从管道中渗出湿润土壤,供水灌溉,是一种理想的灌溉模式。该方法具有利于根系吸水、减少水分散失、不破坏土壤结构、水分分布均匀等优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XX早报》的采编分为时事新闻、财经新闻、文体新闻和视觉四个中心,其中视觉中心又分为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四个部门,是国内首家以视觉中心主导报纸的图片新闻采集、编辑、设计、制作,以及将报纸的新闻视觉化为理念运作的媒体。

作为中国第一支平面媒体视觉团队,《XX早报》视觉团队在运作中提出了新闻视觉传播时代的概念,开创性的、探索性的完成了媒体文本系统和视觉系统的并行,实现了视觉系统的整合传播与新闻的视觉化,而新闻视觉化与版面标准化、媒体个性化、评价市场化构成了我们所提出的视觉传播时代的报纸特征。

一、“东早模式”的产生形成

问题的提出缘起于中国报纸的激烈竞争,新闻内容高度同质化,新闻的文体和类型基本成熟,新闻文本评价体系渐趋完备。而媒体文本系统的广泛化、标准化、技术化却对应了媒体视觉系统开发现状的不对称性,国内几乎所有的报纸在图片和视觉语言的使用上没有统一与公认的定义与规则。与此同时,对于读者来说,报纸的传统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在现代资讯环境下已形成解读障碍与资讯损伤,他们更倾向于报纸符码的形象化与简单化,要求大信息量的同时要求低阅读量,报纸的视觉形态已是报纸商品质量与阅读价值的第一要素。

视觉传播就应遵循规则:

1、文本、图片、插图、制表、漫画等内容产品是平等的信息传播元素,使用的原则是:宜文则文,宜图则图,恰当选择,优化组合。

2、视觉设计是整合内容产品、表达传媒观点、体现媒体个性的重要手段,报纸视觉设计的原则是:目的决定手段,形式服从功能。

报刊使用图片的三个要素:

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

2、怎么说:是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

3、说成什么:是媒体的观点传播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媒体的观点需求。

二、“东早模式”的运行

1、部门职能

图片采集部:XX早报的摄影记者负责对本地新闻的图片采集。部门共有14人,传统的摄影记者部门,但更加强化了对新闻事件的图像采集功能,摄影记者在现场不仅仅拍摄新闻照片,他们同时要完成文字报道和设计素材的采集工作。如摄影记者采访某个知名商业

人士举行的活动,除了拍回需要发稿的新闻照片外,还应该拿回该商业人士的各种照片:开心的、尴尬的、无奈的等,还应该拿回该活动现场的其他知名人士的肖像和该商业人士所在公司的标志等照片,供其他部门使用。

图片编辑部:7人,图片编辑部在采编环节中属于关键的中间环节,《XX早报》所有见报图片均是经由图片编辑选择、编辑后落版的。图片编辑的具体任务可概括为:组织、选择、把关。即:采访阶段的选择题材、组织报道、技术把关,和编辑阶段的选择图片、组织版面、事实把关。

视觉设计部:18人,报纸版式的设计者,将各样的新闻内容有效的组合起来,方便读者阅读,该部门同时有信息制图编辑和插图编辑,在新闻视觉化的方面又增加了多样性,图

片、制图、插图等手段的使用,拉开了同质化媒体的竞争距离。

后期制作部:8人,好的新闻照片,版式设计需要整齐质量的色彩处理,对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能传递给读者对报纸品质的信心。

2、流程

日常采编: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

重大选题:视觉设计部、图片编辑部、后期制作部提出特殊需求──图片采集部采访──图片采集部──图片编辑部──视觉设计部──后期制作部

举例来说,一次两会的选题:图片编辑可能提出编辑思路,要求拍会场的照片、人物的特写照片(很多人都是上海比较出名的公司老总)以备将来财经用,视觉设计部可能会提出记者要拍国徽以备报头设计用。后期制作部可能会根据编辑及设计思想提出拍摄格式、提出技术上的要求。

3、建立视觉手册――意识到行为的连贯

《XX早报图片采编手册》第一版分为:XX早报视觉理念、图片评价标准、技术要求、图片说明写作规范、日报图片编辑流程、图片使用原则等等内容,从图片理念、职业道德、版面需求、说明写法等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视觉手册的科学性、标准化、可执行性对视觉从业人员的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三、“东早模式”的运行效果

直到今天,批评家们对于报刊图片的评价标准仍然争论不休,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报刊使用图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直观、有效地传播信息。那么报刊使用图片理由就是将新闻视觉化。而“东早模式”的推行正是为了加速新闻图片化的进程与提高新闻图片化的质量。

1、发挥图片的视觉直观的优势,给其表现的空间,将其作用最大化。在“皇马”云南行报道时,XX早报采取了对开版打通的方法使用前方摄影记者的图片以海报形式连续刊出。

2、配合重点报道,重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在今年的全国大运会中,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由图片编辑和摄影记者的报道小组。从策划到选题,最终出了四个版的大运会图片专题报道。

3、在日常新闻中,图片独立新闻占据多数,对独立的图片新闻,我们会有一个相应的分来鼓励摄影记者。我们对摄影记者分条线,鼓励摄影记者拿回独立的新闻,并鼓励摄影记者发现行业内的既是新闻,又适合用视觉表达的东西。

4、摄影记者分口跑线,既和文字记者相互配合,又和文字记者相互竞争。现在,东方早报的摄影记者已经与120、119接线员、外报文字记者、职业报料人等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报社内有相当多的新闻报料是来自摄影记者。摄影记者每逢有条线上的重大新闻,总会发挥自己的攻关作用,拿出自己独特的报道方案。

5、大事件的运作经验。XX早报视觉中心成立一年来成功运作了重大事件的采访和编辑。今年8月上海在高温居高不下、能源告急的情况下,不得不实行人工降雨的方式实行降温。人工降雨是采用飞机喷碘化银弹的方式进行,起飞地为无锡硕放机场。在当地机关极不配合的情况下,对此,摄影记者先是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关活动。包括在机场苦等哈尔滨气象专家9小时等,成功地说服了外地气象专家和飞机机长,为早报拿回了空中拍摄人工降雨的照片。在此情况下,摄影记者还分别守在88层金茂大厦、解放日报大楼、天文台等地以及地上各区降雨的照片。

四、视觉中心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运作一年半以来,我们体会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篇7

虽然说是巧记,但是也要与知识进行融合。

同学们必须要了解各类物态变化的典型实例以及会判断其吸放热情况。

1,汽化和液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较缓慢的过程,而沸腾则是一个剧烈的过程,它们的共性都是吸热,例如,水或酒精滴在人的皮肤上蒸发时会感觉凉爽,原因是吸收了人体的热量;液体(水)在沸腾时,如果停止给液体加热,沸腾就停止,这说明液体要保持沸腾,必须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

液化的例子很多,不过同学们对液化放热的体会不是很深,因此必须借助典型的事例,例如,人感觉被100摄氏度的水蒸气烫伤更疼,就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2,熔化和凝固

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实验发现固体要进行熔化过程都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热,可通过感性的例子说明,例如将冰棒含在口中感到冷,是因为熔化吸热,冷冻食品可以保鲜也是应用了冰熔化吸热的特性,还有冬天雪熔化时,通常比较冷也是这个道理。

通过实验发现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除了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外界温度还必须低于凝固点,这说明凝固要放热,寻找凝固的例子不难,但是要从例子中理解凝固过程是放热的就稍有难度,同学们可以记住几个典型的例子例如北方的冬季较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量,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还有在医院里面利用石膏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扩张皮肤血管,增强抗炎作用,来对患面部痤疮的病人进行治疗护理

3,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是物体气态和固态之间的直接转变,同学们在生活中很少去注意这两种物态变化,理解它们的吸放热特点仍然要从实验和生活实例两方面入手

书本上的人工造“雪”实验说明了碘可以升华和凝华;白炽灯用久了玻璃内壁会发黑,也是钨的升华和凝华造成的:另外利用干冰人工降雨,舞台上的人工制取白雾也是应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通过对一些典型例子的理解同学们就可以对升华、凝华的吸、放热有所了解例如,利用干冰人工降雨,原理是干冰升华使周围空气降温,水蒸气凝结,再加上空气尘埃作为凝结核,于是形成降雨。

凝华要放热,不过在生活中凝华放出的热量一般不会被察觉。

以上结合实验和实例对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规律做了一定的介绍与分析,同学们可以对每种物态变化选择一个实例或实验进行记忆那么如何才能巧记吸放热呢?这就要熟悉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关系图。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把同态称为低态,液态称为中态,气态称为高态,从低到中到高或直接从低到高的物态变化,均是吸热:从高到中到低或直接从高到低的物态变化,均是放热,看上去只要记住一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就能推出剩下的五种,然而有的同学总是通过猜测来应对,问题出在没有认真地对某种物态变化的某一典型例子的吸放热特点理清楚。

比如,若知道皮肤上的水蒸发,人感到凉爽,即为蒸发(汽化)要吸热,随即大脑中出现物态变化图表,就能很容易地推理出其他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因此要巧记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必须要对典型的例子理解分析到位,然后结合上图可以把其他种类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理清楚。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检验一下,

例1 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解析对着杯口吹气,加快了液面的空气流速,加快蒸发。蒸发要吸热,水温会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液化放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本题要求同学们对典型物态变化的典型实例吸放热情况要会叙述若提问其他物态变化的吸放热,可以通过关系图推断。

例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解析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发生液化,放出热量,因为上面的蒸笼盖较冷,水蒸气跑向上层遇冷液化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上层蒸笼盖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遇到热的馒头,汽化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

本题许多同学容易写下层馒头先熟,虽然上下层的馒头都会受热,但是上层的馒头因为水蒸气液化会得到更多的热量。

例3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示意图”,途中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

热;处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

,同时伴随着放热。

篇8

[关键词]延安市;水土流失;监测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41-02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四大任务”之一,愈来愈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自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特别是近些年来,全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按照中央确立的新的治水思路,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心工作,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水土保持工作内涵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1.1 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来讲,监测工作还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口新月异,水土保持工作内涵也不断更新与完善。其涉及领域已经从农业、农村、农地,逐步向非农领域、城市、矿山等一切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扩展:其内容也从预防监督、治理开发扩大到监测预报、行政管理和科研教育等整个水土保持工作中。其中监测工作好比水土保持工作的先行官和监视器,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程度、危害、发展趋势,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和效益状况等都要靠监测手段来完成。因此,加强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2 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重要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水土保持条例》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对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监测机构的职责等也有明确规定。因此,监测工作是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的重要职责,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监测机构,做到依法监测。

1.3 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等宏观决策的基础

水土流失防治、规划的制订、执法部门的监督和依法行政、综合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均需要及时、准确和翔实全面的监测数据作为依据。如果缺少监测工作提供的监测信息,就难以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就会存在盲目性,“数字化水保”就难以实现。

2 延安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状况

延安市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还刚刚起步。近年来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市少数县根据不同需求结合现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日相继建立了一些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径流小区、径流场等,亦获得了一定的观测资料,为进行土壤侵蚀规律、水土保持效益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土壤侵蚀规律研究。以向阳沟小区试验场等观测小区,以及我市16Ol座中型淤地坝泥沙淤积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利用人工降雨在全市林地和坡耕地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获得了土壤侵蚀与降雨、坡度、植被等因子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批单因子和多因子的数学模型,为全市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提供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

水土保持基础效益研究。分别利用了延河、洛河、南川河等河流的径流泥沙资料和上游水土保持状况,完成了诸河流泥沙动态变化研究,对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成果进行了专门的分析评价。

3 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全市重点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现状进行调查

从1986年到20O1年,结合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我市已进行了3次大范围土壤侵蚀调查。利用新版万分之一地形图解译方法从目视解译到以地理信息软件(ARC/INF0)为背景平台,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其成果一次比一次更科学。初步应用3s技术,初步建立了全市一个小流域的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模型。为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水平,搞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也应该看到,与其他监测先进省市相比还有‘定差距。在机构建设上,虽然延安市监测分站成立较早,但人员配备和软硬件环境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监测工作的要求。全市在8O年代建立的一批水土保持观测站点,规模都比较小,而且由于资金有限,大多数的站点已不能正常工作。几乎所有站点的观测工作相继停止,很难保证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因此,为完善全市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精确定量、定位监测,必须加快全市各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的步伐。

4 监测工作总体设想

4.1 搞好监测网络建设

宏观决策是通过数据来实现的,而数据是通过监测网络获得的。监测网络建设要以市监测分站为核心,根据不同区域、流域、水土流失类型、河流、水库、国家重点治理区和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区、泥石流和风沙区等,分别设立区域监测站、流域监测站、类型区监测站、河流监测站、水库上游监测站、重点项目监测站、特殊区域监测站。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可研报告”和“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全市“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完善1个市监测分站,l2个监测站,2O一3O个固定和临时监测点,构成全市监测网络系统,纳入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4 2 信息处理系统建设

该系统应是水土保持智能决策系统 其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围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治理开发、监测预报、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水文气象、地理信息、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等基础数据信息。各类数据可形成独立的子数据库管理系统,并通过相关程序进行链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处理系统应具有监测信息的读写、录入、接收、统计、计算、分析和传递、反馈、检索等功能。通过对比分析,反映出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和水土保持成果,将作为制定政策、公告的依据。

4 3 围绕重点项目开展监测工作

市县各级监测机构要紧紧围绕辖区内重点项目,开展监测工作。市监测分站主要是对全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进行宏观监控,分析归类,建立完善全市水土保持信息数据库。其监测重点区域及项目为:(1)市属大型水库,以及延河、洛河、清涧河、无定河及其主要支流,泥沙变化、径流、水质富营养化演变及其上游水土保持情况监测。(2)国家重点治理区延河、洛河流域治理成果、泥沙、径流、河床演变及效益的监测。(3)风蚀区监测。以安塞县、子长县、志丹县、吴起县的北部边界,逐步向南推进,监测土壤质地、肥力和水份的变化,分析风蚀沙化区的发展动态:监视大气粉尘及沙尘天气动态。(4)泥石流易发区监测。重点是延安市区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主要监测泥石流产生机理、发生频率、形式、规模、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研究。(5)全市开发建设项目宏观监测。全市在建开发建设项目(相对人)基本情况、建设内容、项目分类、占地面积、破坏面积、弃土弃渣、规模属性、位置、流失情况,以及恢复治理情况等长期宏观监测。(6)大型开发建设项目重点监测。对短期大型开发建设项目,诸如高速公路、铁路和水利大型开发建设,要重点监测其破坏及恢复治理情况。

4.4 监测技术方法探讨

针对监测内容和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最重要的方法是以3s技术为基础,以卫星遥总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结合GP8定位观测,建立以GIS为操作平台的土壤侵蚀及其影响因子地理信息数据库,宏观掌握大、中流域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状况?:以不同类型区的小流域作为定位监测小区,结合人工降雨野外测试,采用大比例尺新版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作为背景值,通过不同时段的遥感信息、对比小区或人工降雨野外测验信息对比,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在不同侵蚀类型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已治理的小流域作为定位监测小区,结合人工降雨野外测试、水文站点资料、社会调查、产品产量测试等,进行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监测。

4 5 监测成果公告

监测成果公告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每5年公告一次全市市、县和区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状况和发展动态:每年全市水土流失防治状况及相关监测信息:根据需要,对主要河流、水库上游、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项目的监测结果进行不定期公告,可以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及时掌握辖区的水土流失分布状况和流失程度,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发展趋势,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及其效果,以引起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关注。

5 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自延安市水土保持监测分站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上级的要求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经费投入远远不足。虽然我市成立了监测机构,但是并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投入机制。分站的运行经费和管理经费明显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工作经费的不足限制了我市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的建设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发展,更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而靠单位自筹经费来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也是相当困难的。

其次,监测技术水平落后,监测项目单一。我市承担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但是开展起来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操作技术人员虽然进行过水土保持专业培训,但是缺乏实践经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测技术落后,监测方法单一,监测内容仅仅限于水土流失量、植被覆盖度等一些影响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因子。

6 未来展望

随着全国监测网络的建成和完善,西部开发的推进,地球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理论研究也将迅速发展。和土地覆被监测一样,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遥感手段将仍然是水土保持宏观监测的主要数据资料来源。GIS技术作为地球信息科技的核心将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美、欧、日、印和我国都在制定新的对地观测计划,其它国家和一些商业公司的小卫星计划将提供米级分辨率的数字图像。作为本世纪的前沿遥感技术, 高光谱遥感迅速走向实用化。这些都将为水土保持监测提供更详尽可靠的基础信息。3S集成的发展, 将继续提高数据采集、信息提取、制图等方面的智能程度和工作效率, 减少人工处理量 。

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土壤侵蚀特点, 全市开展区域水土流失监测评价和分析预报是最近的未来之重要任务。为使评价和分析结果与水土流失的实际生态影响更加接近,笔者认为无论监测内容的指标体系还是水土流失评价的指标体系,都可以各大自然地理区域分别拟定,但评价的综合标准应该一致。我市地域差异甚大,经济基础薄弱,生态脆弱,当前的开发建设更需要水土保持监测研究深入探讨合理的监测管理组织方式、科学快速的监测手段, 开展大区域水土流失分析预测。我市有必要对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监测评价。南部林区虽然水土流失面积小, 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土地利用强度不大, 但也应更加强调对常态水土流失发生的面源污染动态和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危害, 以及具有区域特点的土壤侵蚀的监测, 为水土流失危害和隐患评价预测提供支持。

网络化是水土保持监测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快速建设的今天,网络化则显得更为迫切,资料、图形图象数据的网络共享、传输需求将越来越重要。今天的网络化工作可以依托现有的INTERNET,在网上实现各级各类水土保持机构和社会团体、公众对水土保持监测资料不同程度的共享,以加强水土保持研究、管理及与相应部门、社会的联系交流、协作:降低管理工作中信息传递的成本、提高传输速度与质量。网络化是实现微观层次实时监测的重要基础,对宏观监测,网络化是未来管理海量数据更为必要的要求。不过目前获取大面积水土流失数据信息尚有许多技术上的限制, 如传输速度、数字压缩技术等。目前GIS发展到组件式GIS, 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基于INTERNET的WebGIS和其它分布式GIS逐渐成熟,第二代互联网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这些都可望为网络化监测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许峰,郭华东,郭索彦.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理论与发展之初步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1.6(4)65-69.

[2] 杨胜天,朱启疆.人机交互解译在大尺度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作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 (3):88―91.

篇9

园林树木栽种后,必须浇足水才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使其枝条伸展,花朵盛开,发挥其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

新栽植的苗木要浇一次保活水,加速土壤与根系的密接。5月、6月气温升高,植物生长日益旺盛。在北方一些地区容易出现早春干旱和风多雨少的现象,为了促进树木萌芽、开花、新梢生长和提高坐果率,必须及时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要。盐碱地区早春灌水后进行中耕还可以起到压碱的作用。7月、8月天气炎热干燥,是多数树木的新梢迅速生长期。北方各地地面蒸发量大,此时新种树木必须经常浇水。灌水量应达到灌饱灌足,切忌表土打湿而底土仍然干燥。一般已达花龄的乔木,大多应浇水渗透到80至100厘米深处。适宜的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至80%为准。入冬前,北方地区严寒多风,应灌一次冻水,使树木免受冻害和枯梢。

全年的灌水次数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的灌水次数不同。一般全年应灌水8次,从3月份到11月份各一次。干旱年份和土质不好的地区应增加灌水次数。

正确的灌水方式,可使水分均匀分布,节约用水,减少土壤冲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并充分发挥水效。沟灌是于栽植行间开沟,引水灌溉,此法省工省力,但较为费水。盘灌是向树盘内灌水,此法适用于行道树,省水,成本低。喷灌是用管引水进行“人工降雨”,适用于大面积绿地草坪。

浇水的水源以河水为好,用池水、溪水、井水、自来水都可以。在城市中要注意千万不能用工厂内排出的废水,因为这些废水常含有对植物有毒害的化学成分。灌水前要做到土壤疏松,土表不板结,以利水分渗透,待土表稍干后,应及时加盖细干土或中耕松土,减少水分蒸发。7月、8月,天气炎热,应在早、晚浇水。因中午温度高,一灌冷水,土温骤降,会造成根部吸水困难,引起生理干旱。

篇10

气象灾害是什么

大鸭梨听说气象专家有“法宝”能治气象灾害,赶忙跑到南宁市气象局,找到了认识的专家姐姐。

法宝嘛,有。不过我要先考考你。

没问题,随便考。我知道,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是天气、气候引起的灾害。我还知道,广西主要的气象灾害春季有干旱、雷暴、大风、冰雹、大雾等,夏季有洪涝、热带气旋、高温等,秋冬季有霜冻、低温冷害等……

这不算什么,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我要考你的是更实用的知识:气象灾害预警,是对付气象灾害的第一个法宝,下面常见的预警信号图标,你知道分别表示什么气象灾害吗?

这、这个嘛……哈,有啦!我的手机短信、微信上都接到过预警信息,我翻翻看就知道啦……

你呀,临时抱佛脚,真遇到灾害就来不及啦。同学们,咱们平时就要弄清预警信号的含义,可不能学大鸭梨哦。

(答案在第23页,你答对了吗)

知识传送门:大家注意到了吗?预警信号图标的左下角有个颜色说明,写着“蓝”“黄”“橙”“红”等文字。它跟图标的实际颜色是一致的,用来区分灾害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严重程度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减灾法宝是什么

嘿嘿嘿,知道啦。还有没有其他法宝?快让我见识见识吧。

行。请看――即将执行人工降雨任务的飞机!

知识传送门:气象部门不仅能预报天气,还能让局部天气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转化,这个过程叫“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等。它是用科技减轻气象灾害的一大法宝。

人工影响天气可在地面或飞机上进行。

啊啊啊!这可真酷呀。

我们知道,云中的水汽要凝结成雨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降低,二是有凝结核。如果温度不够低,或凝结核太少,就形不成足够多的雨滴。飞机上天后,会先在三四千米的高空寻找合适的降雨云。如果云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工作人员就点燃机翼两侧的烟条,把催化剂播撒到云层中,增加凝结核,并降低云中气温,促使水汽凝成雨滴降下。

知识传送门:有意思的是,人工消减雨的原理跟人工增雨其实是一样的哦。如下图,一种方法是在雨云移动到保护区之前,通过人工增雨让雨水提前降下,就能在短时间里让保护区内不下雨或少下雨;另一种方法则是播撒更多的催化剂,反而能使雨“憋着不下”,这是因为云中的凝结核太多,凝成的雨滴就会太小、太轻,落不下来。好玩吧?

真威风!我好想坐上去试试呀。

看起来挺威风是吧?其实这项工作很辛苦也很危险呢。

知识传送门:这种飞机的机舱不是密封的,飞上高空后就像上了高原,会遇到低温、缺氧等问题,头晕、呕吐那是家常便饭。同时人工影响天气需要一定的气象条件,通常要在恶劣天气中飞行,飞机颠簸得可厉害了;而工作人员又要不停地走动工作,所以不能系安全带。不是勇敢、身体棒而且意志坚强的人,是做不了这项工作的哟。

终极法宝是什么

除了人工增雨雪、消雨、防雹、消雾,一些科学家又开展了更高难度的研究,如人工削弱台风、抑制雷电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能变成现实。

哇,真棒!这就是对付气象灾害的终极法宝了吧?

不不,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所以真正的法宝,是防患于未然。

防患未然第一招:

建设生态文明,治标更要治本

大家可能都有切身体会,今年我国遭受的洪涝灾害格外严重,好多城市都开启了“看海模式”。近年来,极寒、高温、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频频来袭,给全球都带来了惨重损失。有研究认为,正是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造成更多、更猛烈的气象灾害;而全球变暖,又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恶果。

可以说,这是地球妈妈在对伤害她的孩子们发脾气,为了让她恢复往日的温柔可亲,除了保护生态环境别无他法。党的“十”也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式很多,大家熟知的“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都是咱们力所能及的好方法。咱们就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开始,把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好吗?

防患未然第二招:

防范工作要做好,学会自保很重要

今晚有暴雨、明天台风过境、局部地区有冰雹并伴随雷雨大风……接到这些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后,你知道该做些什么防范准备、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吗?快仿照下面的格式,自己建一本“安全手册”吧,让它成为你和家人、朋友的“保护神”!

知识传送门:“海绵城市”――这是近年来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打造宜居城市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要把城市变成一块“大海绵”,下雨时可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减少积水、内涝发生;没雨时又可将蓄存的水“挤出来”加以利用,缓解用水紧张。一举两得,是不是很有创意?

咱们的首府南宁作为“海绵城市”的试点已开始了规划,同学们也不妨在家或学校里打造个屋顶小花园,为建设生态文明添一块“海绵”!

信号等级及含义

1.黄色――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2.橙色――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

防范措施

1.危旧房屋或地势较低处的居民,应及时转移。

2.暂停室外活动,如外出、田间劳动等。

3.……

安全案例

清晨,小杰走出家门,发现外面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小杰吃力地走着,突然前面闪出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两人撞到了一起。幸亏叔叔的车速不快,小杰才没有受伤,看到前方有两束灯光在移动,小杰这才想起来,自己的书包里有一个手电筒。他赶紧把手电筒打开,心想:“现在的我和小汽车一样,别人远远就可以看见了。”小杰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他就安全地到了学校。如果出门遇到大雾天,你会怎么做?

安全贴士

1. 不要盲目奔跑

在大雾天出门,一定不要盲目奔跑,否则很容易撞到其他行人甚至车辆,引发危险。

2. 使用醒目的物品

遇到大雾时,你可以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也可以使用荧光棒等物品,提醒他人小心避让。

3. 待在安全的地方

如果雾气实在太大,让你迷失了方向,可以暂时待在安全的地方,比如商店、街心公园,等雾气散去后再前进。

4. 遵守交通规则

在大雾中行走,为了确保安全,走路时要尽量靠右。大雾使能见度降低,穿过马路时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能闯红灯。

安全小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