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养老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养老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养老现状

篇1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一、研究背景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城镇为4631万人,乡村为9930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镇为3102万人,乡村为6667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1.69%,乡村为14.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为7.8%,乡村为10.06%;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城镇为1.35%,乡村为1.8%。这说明与城镇相比,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更高,高龄化程度更严重。

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前中国农村老龄化压力下养老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问题更加不容乐观。乡镇部门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在为本地区老年人生活考虑的同时,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的综合考量。良好的养老惠及政策,既可以有效的保证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趋于平稳,又能够为当地的社会事业建设奠定安稳的后方。在此种情况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目光投向老龄化压力下的老年人物质生活改善方面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在一定意义上导致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容易被忽视。

文章正是基于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脱节现象严重。虽然现在外界对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关注度逐渐升高,但政府及各有关组织的实际措施依旧贫乏。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深入了解,总结得到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需求聚焦所在,对其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方案,期望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参考资料。

二、关键概念说明

(一)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一般由民政部门牵头,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职工以家庭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进入生活有困难的孤老家庭,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养老院”的形式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居家养老主要是政府购买服务推动的,服务对象只限于较小的范围:“三无”老人等,其费用主要由政府负担。一些地方鼓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对此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二)精神文化生活

认为:“真正的人=思维着的精神”,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根本需求。北京大学穆光宗教授指提出,一个健康的、幸福的和成功的老龄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积极的老年文化的发展和支持。精神空虚为部分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尤其在农村地区,处于老年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文盲率偏高,进入老龄后,基本无事可做。尤其以农村空巢现象突出,精神生活更为匮乏,宗教迷信因之盛行开来。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亟需正确的引导,并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性。老年人自身也应清醒认识到自身能力和不足,扬长避短,热情拥抱社会,化老龄压力为社会再发展的新动力。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访谈的20位老人年龄均在65岁以上,他们基本上在健康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高位病症的隐患,而且基本上都是以独居为主,十分缺乏子女的关怀和照顾。但即便这样,他们不愿意住进养老院中享受专业的照护。我们可以看到被访老人基本处于独立生活状态,在经济上也较为宽松,可以过上一个舒适的晚年,而且即便是有较多子女的家庭老人也已自己生活为主。而且老人本身健康状况都存在令人担忧的方面,需要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人数较多。

(二)老年人自我生活评价

老人普遍表示虽然缺少了子女的陪伴,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进步,他们的晚年生活基本上是可以达到衣食无忧的。所以,除了对于子女因工作忙碌而无法抽空回家看望老人略有微词外,老人对自己现今能过上的安稳生活,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

相比于另外长时间单独生活的老人所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和不愿交流,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的健康状况也更为良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良好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尤其是精神心理状况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独居老人基本上都属于单身、失独或子女长时间未回过家甚至在较远地区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中。再加上子女工作忙碌的原因,老人甚至会长达数月与子女间断联系。这种长期的寂寞环境与不被关心的失落感都造成了这些老人逐渐形成的自我消沉意识,缺乏融入周身环境的积极性。

(三)老年人内心向往和真实愿望

对于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文化生活项目措施以及对自我发展实现的要求方面进行问谈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在镇政府的主引下,各村庄都相继建立起了与城镇相契合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各类配套的健身设施。硬件的发展实际达到了一个高度齐全的水平。各个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村庄文化娱乐活动承载体,近年来也有计划举办了系列教育宣传娱乐活动。对外文化引进有力度又有效度。教育宣传类活动更是让老人们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淘汰,有能力融入年轻人的生活。这带给了他们极大地鼓励,帮助提高了他们对于社会文化的汲取,保持了一个健康先进的思想观念。

四、存在问题

农村老年人往往局限于封建迷信思想,他们注重为儿女考虑,习惯于为家庭延续状况感到忧心。在他们的思想中,自我需求始终不是最重要的一端。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对老龄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养老保障举措的施行力度日渐增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更为优质的保障,但是对于精神赡养这一方面,政府政策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社会组织为之付出的努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改善还存在着巨大的弥补空间。

在生活中能够实现的程度往往止步于物质生活的改善,而精神文化的严重脱轨似乎已经成为了难以改变的现状。人力物力的贫乏,农村居民养老观念的一时难以转变,乡镇政府的实践经验累积不足等因素都使得一系列养老服务建设的滞后。在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力量很难自然的融入到养老体制建设中,甚至很多社会组织无处安放。这些都成为一整个体系共同作用影响着农村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发展,只有综合考量各方面利弊轻重,整合有效力量,共同推进农村老年人精神养老,才能真正活跃老龄社会力量,转变社会发展中的老龄化压力成为社会进步的再生能量。

五、对策与建议

前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亟待调整与改善。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情感依赖显而易见,而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方面则是老年人自我意识不够强烈,他们在晚年几乎更加轻怠慢自我的生活质量,一心为子女的想法长期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一因素不仅使政府工作开展缓慢,更使得各方面措施施行受阻,力量介入困难。而且,农村老年人尤其重视安居故乡,搬离农村与子女生活在城镇中并不是其诉求所在。因此,文章不想重提已经被论述过多次的政府举措、社会力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在此,本文希望可以将本次调查后所得体悟,并参照日本养老方式,给出参考建议。

在日本,他们鼓励老年人以自我管理的方式加入养老管理行列。积极投身完善法律政策,推动养老方式的渐进式改革,日本政府通过此种方式,逐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归属感。

文章借此提出如下建议:在着力推进政府居家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时,各有关组织部门亦可以适度的考虑启用老年人群众的行政组织能力者进入到养老管理体系的管理中。这不仅能够在实际中帮助老年人寻回社会价值和归属感,更好的保持与社会的并行发展状态,另一方面,社会的需要感也可以减轻其对子女的观念,在精神上找到依靠,促进老年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目前农村中的组织管理群体基本以中青年管理为主,老年人的组织参与少,活动的开展与举办,老年人也经常是盲目的被推着走,不能够从老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致使老人实际参与热度不高,自然其目的达成度也低。

同时志愿活动或者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社会组织活动都应该更好的统筹协调老年人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发展服务计划目标。通过衡量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情感关系,健康状况,能力水平等要素,合理安排服务内容,小而精的开展有关活动,更好的照顾到每一位老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不过分量求的实现,逐渐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蔡茜,向华丽.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1).

[2] 李成龙.从精神文明建设看老年人精神文化诉求现状及解决[J].青春岁月,2012(10).

[3] 李建平,周绍斌.浙江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1).

篇2

关键词:漳台;养老产业;合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9日

一、台湾地区养老产业基本概况

(一)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制度提出了挑战。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发生较早、老龄人口比重较高。建立一个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照护制度,对于一个老龄化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台湾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以上。台湾地区的一份老年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正在逐年下降,老人夫妇同住及独居的比例不断升高,更加肯定了社会照顾网络与社会服务提供的重要性。为此,近十几年来,台湾当局以经济安全、健康维护、生活照料三大规划方向为主轴,对养老服务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构建起一个社区照顾和机构安养并重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台湾现行的居家服务政策理念独具特色。在老年型社会里,如何使老年人维持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成为台湾地区整个社会包括老人本身、家庭、民间组织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台湾现行的居家服务政策理念可概括为:(1)服务提供以失能评估为基础;(2)重度、极重度失能者才能予以机构安置辅助,其余较轻度失能者,鼓励其使用居家养老及社区照顾;(3)持续推广“使用者付费”观念,依据经济能力来调整付费,政府不强制规范服务提供者的收费,仅参考市场机制,决定公共部门的辅助标准;(4)重视居家服务人员的工作权益,开放长时数补助、最高可达每月160小时。为减轻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荷,给他们一定的休息时间,体现人性化的特征,发展“喘息服务”,为老人的亲属提供短期的代管看护。此类服务虽然也见于欧美国家,但均没有像台湾这样将其单列开来,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近十几年来,台湾当局以经济安全、健康维护、生活照料三大规划方向为主轴,对养老服务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构建起一个社区照顾和机构安养并重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台湾地区养老模式的启示及借鉴

(一)我国养老模式现状。我国当前制定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政策,未来全国将有90%以上的老人在家养老,与台湾小区化照顾为主的概念雷同。

1、制定专项“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显示党与国家对养老事业的高度重视。目前,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服务仅限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活需求,缺乏特色和个性化服务,对老年人身体康复、心理慰藉、精神赡养、文化娱乐等更高层次需求的供给不足。另外,部分养老机构或硬件设施投资不足或收费较高,使得老年人“望而却步”。为了解决与满足日益增加的老人照顾需要,政府积极介入与参与,并力求社会力量的全力关注,近年来经常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养老机构代表、金融保险、老人社福专家学者、民政单位以及民间团体组团积极探讨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模式、交流先进经验、研究老人建筑设计等多个议题,借以促进中国养老产业、养老地产之开发与经营管理,使老人能获得老有所养之目标。

2、建立符合国情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我国快速老龄化虽然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蕴含广阔商机。不过目前提供的服务产品种类很少,市场需求大、供给却不足,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大都未建立,养老产业尚处于“沉睡”阶段。政府已察觉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的开发必要性与发展性,除了积极主导,投入资金发展老年人系统建设、筹集土地、制定税收支持政策和产业标准,也不断采集他国经验,鼓励和支持多元化资本投入养老产业。2015年,我国城镇养老服务业产出占当年GDP的比率已达9.11%,而且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的加快,养老服务业产值也将快速增加,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长期稳定的产业。

(二)启示及借鉴

1、政府应当吸引更丰富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产业发展上,避免以开发商为主导的过于功利和短视的养老地产模式。目前,大陆最大的问题是开发商在做的养老产品都是针对健康老人的,而针对非健康老人的后半段服务层级无人做。这一方面源于观念,以大陆开发商为主的养老产业开发模式,“赚快钱、赚大钱”仍是首要目标,而养老产业本身是一个更具公益性的低收益行业;另一方面在于大陆缺少专业的运营机构,难以为非健康老人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与台湾相比较,目前大陆地产商开发养老项目的痛点之一就是如何能够持续经营,尚未想清楚提供哪些服务内容、怎样找到服务团队、如何保证服务品质、整合何种医疗资源、配套由谁经营等问题。

2、建立全覆盖的多层级照顾服务体系。当前大陆逐步推广居家养老模式,与台湾有更广泛深入合作,体现了“汲取台湾在养生、保健、养老的优势”。政府应当对养老服务提供多层级的优惠政策,合理制定各层级养老服务产品的政府和个人出资比例,促使养老服务向低收入老人和非健康老人市场拓展,避免在当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场化的养老服务过度集中在高端健康老人市场上。除了大型综合中医医院联手养老机构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创新外,如福建省民政厅近日亦出台《福建省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试行)》,以星级制评定推动养老机构建设水平,从规模、运营情况、环境、设施设备、管理和服务六大方面,对二星级到五星级养老机构的评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福建省内具备条件的台商投资区,正在积极引进台湾知名养老服务集团和连锁机构,主动承接台湾养老服务业转移。

3、尽快研究制定养老行业服务标准。避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养老服务参差不齐导致服务不到位埋下安全和纠纷隐患;政府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培训事业,解决养老产业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在台湾,一个养老专业运营团队要由医生、药剂师、护士、护理员、社工、心理辅导师、复健师、营养师、厨师、工务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律师共同组成。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作业流程,有助于大幅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在团队软件建设上,注重作业规范、人力招募、品质监控和信息化平台建设,但这需要长时间经验累积和摸索。

三、全面推进漳台养老产业合作探索

在漳州,“富美乡村”建设与养老产业发展互为拉动,两者既能深度融合,又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其融合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把漳州市建设成乡村养老的重要基地,既可以有效解决漳州市养老难题,也可以满足城里返乡养老的需求,同时又能吸引台湾、厦门、泉州、广东等周边地区老人到漳州养老,带动漳州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跨越发展。

(一)漳台深化海峡两岸养老产业合作开发呼之欲出。借鉴台湾经验合作发展养老服务业独具“五缘”优势。闽台血脉相通,有着相同的文化、语言和便捷的大三通优势。在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占75%,讲客家话的占13%,两种语系的人口构成了台湾族群的社会主体。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为两岸养老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天然纽带。在台湾同胞中,还有不少老人因为历史原因年轻时离乡赴台,有着强烈的思乡情结和落叶归根的意愿。漳州养老产业如果能够满足这些老人的愿望与需求,打造优质的养老产品,并提供完备的服务让更多台湾老人来漳养老,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服务项目。为此,通过创设漳台老龄服务业合作机制,可大大提升漳州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借鉴台湾成熟的养老产业模式,开展养老服务业合作正当其时,而文化同源性恰是漳台合作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化基础。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两岸养老产业所呈现的交集相对较小,人口老龄化为两岸养老产业发展及其模式借鉴提供了合作的动力基础,而不同时间序列下两岸整体养老产业在速度、质量和模式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岸养老产业在技术水平上的互补性,为漳台养老业建立合作机制提供了很大的产业空间。当前,探索适合漳州市情的养老新路径,即“富美乡村”建设与乡村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二)“富美乡村”是发展漳台养老产业的最佳载体。近年来,漳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富美乡村”建设,把“富美乡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开展“双百”行动,积极推进“富美乡村”建设,农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打造出像田头、三坪等一大批“富美乡村”示范村。漳州市的“富美乡村”由于资源集中、基础良好,具有吸引大量外地人、城里人观光旅游、养老休闲的巨大潜力,无疑是发展漳台养老产业的最佳选择,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优美的生态环境。富美乡村远离城市,没有城里的喧闹,而且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越,有山有水有田园,有的甚至拥有森林、温泉等养生资源,老人可开展种植、养殖、采摘、垂钓等活动,贴近大自然,满足自己的田园梦,快活自在,丰富养老内容;二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富美乡村”大多拥有古村落等历史古迹,文化内涵丰富,加以挖掘,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就可以打造成文化休闲、生态宜居的特色乡村,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升养老品位;三是低廉的养老成本。在乡村养老,生活成本较低,比在城里养老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而且经营灵活多样,只要加以引导,一定会吸引深受“城市病”困扰的都市退休老人以及广大追求健康长寿的人群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乡村养老,享受美丽的“田园生活”。

(三)把“富美乡村”建设与漳台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1、科学制定规划,扩大示范效应。富美乡村是展示漳州特色和魅力的主要窗口,也是发展乡村养老产业的重要依托,它的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漳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潜在养老客源的吸引力。因此,应根据乡村养老产业的特点,不断加强“富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着力营造休闲氛围,基础设施建设要体现人性化,突出生态、休闲、养老特色,尤其是要增加各种无障碍设施,创造有利于老年人生活的农村环境。可以适当开发诏安、长泰、漳浦、云霄、平和、南靖、华安及漳州港开发区的乡村养老基地。也可以选择基础较好的田头、三坪等村落作为示范点,结合“富美乡村”建设,集中资源全力打造“农家乐”式的养老示范村,以农户为基础,由村里成立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开发,统一营销,规范服务,为客人提供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也可以考虑整村开发的模式,将村民整体搬迁,以企业为主体,采用出让、合作、租赁、村民入股等方式进行整村开发,建成较高档次的休闲养老村,进行酒店式经营。

2、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乡村养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给力支持,所以抓紧制定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促进社会资本有效进入,对于乡村养老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漳州市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开发适应乡村养老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研究探索适合企业的融资授信形式,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大力推进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特别是本地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在注册资本、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放宽条件,降低准入门槛。可以在政府指导下成立老年人事业投资公司,以乡村养老模式为基础,投资、建设、营运专业化养老服务实体,促进乡村养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减轻企业负担。可以按照建设规模、床位数量等,给予企业补助,减免相关行政性收费;建立专项发展资金,对新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给予开办补助,对养老服务机构代养的城市老人每月给予一定标准的专项补助。出台政府资金统筹使用办法,统筹使用乡村养老产业所涉及行业的政府扶持资金,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是保障土地供给,提高审批效率。国土部门要按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做好土地预留,对生态产业项目要在用地指标上优先安排,对投资规模达1亿元以上的项目可通过一事一议确定供地方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土地供应不拖后腿。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和闲置的乡村学校、粮库等国有(集体)房产,兴办乡村养老机构。

3、积极拓展市场,打造养老品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明确各区域发展重点,大胆设想,编制一批独具漳州特色的乡村养老项目。坚持内外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政府网站、微信等各种公共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推介,吸引有投资意向、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投资乡村养老项目,积极拓展客源市场,扩大漳州乡村养老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篇3

关键词:养老产业;河南省;产业化发展;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河南省老龄化现状

根据全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7858799人,占河南省总人口的8.36%,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4个百分点。很明显,我省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省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较大。2005年的老年人口比重,市为7.70%,镇为8.09%,乡村为8.41%,乡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镇。不同区域内老龄化状况也有所差异,以各辖市老年人口比例为例,漯河、信阳和驻马店超过9%,而鹤壁、济源和濮阳分别为6.5%、7.3%和7.4%,这个差距是很显著的。河南省老年人口绝对量大,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但河南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都比较低,无法跟上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社会抚养和社会照料问题将更加突出,向社会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服务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养老的产业化发展成为我省改善老龄化问题的必由之路。

二、河南省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问题,河南省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2010年,省民政厅联合十个厅局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深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2011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意见》,鼓励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领域。与此同时,河南省各地市也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但从实践上来说,河南省的养老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虽然各级政府在政策上进行了扶持照顾,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但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养老服务理念中,政府把机构养老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把它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一个补充。再加上对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相关监管措施还没有落到实处,这样一来,使社会养老机构处于尴尬的境地。此外,由于社会养老机构具有市场微利性,再加上当前人们并没有完全接受机构养老,因此阻碍了养老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三、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

1.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无法避免的人口发展过程。人口老龄化将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河南省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因此政府需要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了解其规律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因势利导,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分配制度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加大对养老理念的宣传

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居家养老为主,较为排斥机构养老,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比较保守,所以应当从多个层面不同角度加强对养老产业的宣传,挖掘出养老产业的闪光点加以宣传,引导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养老产业的发展需要从人们的观念上的突破开始,要加强老年人及其家人对养老机构、养老产业的认识,以引导老年人的需求。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河南省各级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并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人力和物力等资源有序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充分吸纳社会资本。要充分鼓励企事业单位、集体组织、民间组织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参股等各种方式兴办养老机构。第二,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激发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调动大家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调动更多的人志愿地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同时要拓展慈善捐赠渠道,募集更多的资金投入养老产业建设。

4.政府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

政府既要主动协调社会力量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的参与,实时掌握各级各类组织对养老产业的关注与实际支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还要对有条件的组织进行先进示范教育,积极引导涉足养老产业、行业与产品的组织及个人,充分激发其积极性,积极使其健康规范有序地参与其中。

5.创新养老产业经营方式

养老机构运营的高成本导致其收费较高,较高的收费把中低收入人群拒之门外,在加上养老机构具有市场微利性的特点,因此让养老产业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上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养老机构应该在经营上有所创新,把筹集到的资金进行资本化运作,产生的收益用来弥补养老事业的投入,还可以利用闲置的资产,如经营不善的医院、厂房、疗养院、宾馆等,从而减少成本。

四、结语

养老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有福利性,又有营利性,它涉及到老龄人口衣、食、住、行等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目前河南省的养老产业发展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吸引和协调社会力量有序的参与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笠萍.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征及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3):73-75.

篇4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扶贫;城口县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3-02

1 引言

贫困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人们对它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45 年联合国成立之时就把“消灭贫困”写进了《联合国》[1]。曾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近年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被列为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之一。据统计,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一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以带动70%的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集“老、边、山、穷”于一体,现有90个贫困村、1099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7567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重庆市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全域旅游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传统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旅游发展要求,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随后,全域旅游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探讨。厉新建[3]重点研究了全域旅游应具备的核心理念,提出要有全新资源观、全新产品观、全新产业观和全新市场观的四新理念,以及落实全域旅游理念的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架构。而张辉则认为,全域旅游不应从“全”的角度来认识,而应该从“域”的角度来解释,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实践,实现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4]。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并公布了首批包括262个市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开放共享式的发展理念,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5]。我国关于旅游扶贫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总结而兴起的。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往往与贫困乡村有很大的重合性,这便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增强内生动力的产业扶贫方式,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正成为我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2.3 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的关联

2.3.1 以“共享”为特征的全域旅游为旅游扶贫理论提供了新支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旅游扶贫作为一种产业扶贫方式,其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指出,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是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域旅游强调“共享性”,即旅游发展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目前还处在以景点旅游为主,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与民争利”、“受益不均”和“社区排斥”现象。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致力于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通过全域旅游推动和助力我国扶贫战略目标,让广大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因此,以“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全域旅游内含了“共富”的理论基因,为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而实现“共富”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6]。

2.3.2 以推进“旅游+”为核心的全域旅游为旅游扶贫的开展指明了新路径

跨界融合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7]。乡村旅游资源是旅游扶贫的重要资源基础,立足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旅游+”的手段,通过加大旅游与农业、商贸、金融、文化、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将有效地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提高旅游产业链本地化水平,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因而,“旅游+”不仅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扶贫开发的新方向。

3 城口县全域“旅游+”扶贫发展模式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缘,四川省、陕西省、重庆市三省(市)交界处。全县幅员面积3292 km2,人口25万人。城口生态优势明显,常年平均气温13.9 ℃,夏季平均气温23.0 ℃左右,颇为宜居。森林覆盖率达64.5%,是难得的天然氧吧,享有“中国生态气候明珠”的美誉。建有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综合指数69.62,居全市第一。此外,城口的物产资源亦相当丰富。城口山神漆器、九重山牌野生山核桃被列入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首批保护产品;城口山地鸡、城口蜂蜜、鸡鸣茶叶等多个生态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目前,城口仍是全市发展最滞后的地区,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高寒深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①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连接周边大中城市的快捷交通,是全市唯一没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覆盖的贫困县;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体量不大,工业效益低,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特色产业优势不突出。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旅游扶贫,已成为城口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3.1 “旅游+农业”农旅融合推动旅游扶贫。

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自然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质朴的农家生活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生态农业旅游,将有助于激发传统农业的潜在活力。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是农业,立足点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对象是旅游者,本质在体验。通过创意活动的设计,满足游客对农业活动全面体验的需求,将成为贫困乡村旅游脱贫的突破口。

自2012年起,城口县政府引导村民创建了“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农家乐品牌,时至今日,挂牌评星的已有280多家。做好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优美绿色环保的自然环境。二是增加游客真实的农业生产体验。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生活压力,享受乡村田园式生活,因此应充分挖掘乡村田园的体验要素,吃农家饭、干田间活、赏梯田景、住田园居,使耕作、采摘、烹饪、科普等体验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诉求,有效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基于此,常住游客在当地的消费将成为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体验型农业旅游可以使农民全面展示农事特长,全面参与旅游经营,且从业门槛降低,一年四季均可接待体验旅游者,接待周期的延长也将增加农民的直接收益[8]。

3.2 “旅游+养老”农家养老助力旅游扶贫。

老年旅游是新兴旅游市场。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居民超过1.6亿人,到2020年将超过2亿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旅游需求大幅上升,旅游消费潜力巨大。旅游养老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假、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9]。一般来说,宜人的气候、优质的空气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候鸟式”旅游养老者目的地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城口县依托其突出的生态优势,可发展为老年人休闲养老的不二之地。

城口旅游发展应正视外部交通瓶颈的问题,将“长宿”作为城口旅游的核心认知来塑造,依托其处于大山深处良好的生态优势,把交通的距离的劣势转化为营销上的卖点和竞争上的特色吸引力,引客并且留客。将闲置农宅统一承租给合作社或公司,根据养老需求进行统一管理和改造,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养老。由于老年人时间充裕,多选择错开大众旅游高峰而出行,并且会在农村停留较长时间,这不仅可以化解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休闲设施的季节性闲置问题,还可以缓解城市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从旅游扶贫的角度,拓展旅游养老市场不仅可以使村民获得房屋的租金收入,按年度获项目盈利分红。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养老产业中的服务岗位上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

3.3 “旅游+互联网”信息网络加速旅游扶贫。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O2O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费习惯、支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旅游扶贫应更加注重市场环境的变化,立足消费者体验角度,从资讯获取、购物流程、服务体验、评价回馈等多角度建立贫困户与旅游客源市场的联系,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旅游扶贫模式。

2015年,城口全面启动“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村建设。将贫困村内的乡村旅游、农特产品等资源与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但服务内容单一,仅限于食宿预定和农特产品网购。为扩大扶贫的效果,可规划将“网上村庄”升级为“e老乡”乡村旅游云平台。平台由老乡筹、老乡游和老乡汇三个板块串联农业项目的筹资、生产、销售三阶段,打造一条消费者体验产业链。其中,老乡筹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募集社会分散资本的“众筹扶贫”模式,让都市人群与农村贫困人群互动起来,帮助贫困户的农业项目筹集资金。老乡游是指游客通过互联网认购一定面积的田地或果树,委托贫困户代为管理,并预付所需的生产和管理费用。游客闲暇时可来地里亲自种植和采摘,体验农耕的乐趣,将虚拟的“开心农场”在线下实现。老乡汇则是指在农产品成熟S收后,由贫困户直接将产品通过物流回馈给曾经参与众筹的出资者以及认种土地果树的消费者,既让城里人奉献的爱心有了回报,又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了合适的销路。“e老乡”乡村旅游云平台的建立为乡村经济的提质增效以及精准扶贫的落实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 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2]李金早.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开创新局面[EB/OL].http:///xxfb/jdxwnew2/201601/t20160129_759445.shtml,2016-01-29.

[3]厉新建,张凌云,崔 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4]张 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9):15~17.

[5]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19(3):32~36.

[6]胡志毅.全域旅游的精准扶贫机制分析[N].中国旅游报,2016-10-04(3).

[7]石培华.“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N].中国旅游报,2016-05-11(3).

篇5

〔关键词〕农村老龄人口;社会适应;公共政策;四川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3-0097-05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都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老龄化水平倒挂明显。日本2005年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4.5个百分点,韩国则超过13.8个百分点。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同样是乡村高于城市,2000年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较城市高1.2个百分点,到了2010年提高到2.38个百分点。①研究表明,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大规模的城乡人口迁移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口因素发生改变时,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市的城乡倒置状况才将会发生转变,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最终将超过农村。〔1〕乡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普遍高于城市的主要驱动力是持续性的大规模农村年轻劳动力乡―城转移。

然而,我们既有的养老保险政策、农村公共服务政策、农村产业政策等并未充分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以及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快速发展的实情,城乡发展差距的巨大鸿沟凸显在老年人群体上。2012年城乡养老金收入差异达到24倍,农村老年人养老风险不断加大,养老、医疗、照料等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不良后果将由农村来承担。〔2〕因而,正确认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并及时调整农村政策,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和人口大省――四川为例,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老龄人口的社会适应,探讨农村政策调整领域与方向。

一、四川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四川是西部人口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跨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保持在900万左右,农村社会承受着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

1. 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二位。2010年,四川省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12.26%(居西部第二位,仅次于重庆市),在全国则处于第四位(排在重庆、江苏、浙江之后),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与江苏、浙江不同,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人均经济总量、人口城市化水平等指标大大落后上述两省,乡村“未富先老”特征十分突出。从纵向来看,四川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0年的7.84%提高到2010年的12.26%,十年增加了4.42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同期2.56%的平均增长幅度。

2. 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2010年,全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三个市分别为:资阳市(15.07%)、眉山市(14.91%)和广安市(14.4%),①南充、绵阳、自贡、乐山等人口老龄化水平均也都超过了13%,成为全省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的第一梯队。处于第二梯队有广元、德阳、内江、遂宁、达州等5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26%)。第三梯队成员有泸州、成都、巴中、宜宾和雅安,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低于全省但高于11%。第四梯队的攀枝花和阿坝州,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程度较低(10%以下)。处于第五梯队的甘孜和凉山是全省21个市(州)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两个州,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不到7%。

表1四川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特点

农村65+人口占比市(州)≥13%资阳、眉山、广安、南充、绵阳、自贡、乐山12%~13%广元、德阳、内江、遂宁、达州11%~12%泸州、成都、巴中、宜宾、雅安7%~10%攀枝花市、阿坝州≤7%甘孜州、凉山州 3. 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基本同步。图1 是全省各市州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直观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有明显影响,广安市等跨省转移劳动力较高的市同时也是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眉山、资阳两市,尽管跨省劳动力转移水平不高但紧邻成都,农村劳动力向成都的转移同样形成了较高的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成都、攀枝花等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而较低。随着跨省劳动力增量的逐年回落与存量劳动力的回流,因跨省劳动力转移而造成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望得到缓解;但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以及省内跨区域转移,将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老龄化形态。

四川所实施的劳务输出发展定位在成功解决了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扶贫的同时,也铸成严峻的农村人口老龄化。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四川流出人口总量达到890.5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位),流入人口只有112.9万人,净流出人口达777.7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位,排在安徽、河南之后)。从流动人口的年龄与居住地属性来看,无疑净流出人口的主力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来自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是当年跨省转移劳动力为907.23万人,大于人口普查数据),与农村人口的乡-城转移叠加,进一步推高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而且,随着人口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年轻人还将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不断加深。

二、四川农村老龄人口生存现状审视

1. 老年人口以高比例参与社会劳动且集中在传统农业领域。在传统农业社会,老年人口一般不参与社会劳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等活动,年轻人是农村社会劳动的主力军,老年人则退出一线生产而回归家务劳动,如照顾子孙、做饭等。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农村传统家庭结构与功能发生变迁,老年人替代转移的农村年轻劳动力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主体,农业劳动参与率随年龄增加而提高(表2)。在45岁及以上年龄组中,从事农业的比重也从81.2%(45-49岁年龄组)增加到97.6%(70-74岁年龄组)。分性别来看,男性50岁及以后年龄组从事农业的比重达到83.7%(50-54岁组)-97.5%(70-74岁组),女性为88.3%(45-49岁组)-98.4%(70-74岁组),农业生产劳动力的高龄化与女性化两大特征非常突出。

3. 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随年龄增加而减弱且城乡差距大。健康是老年人力资本的最主要指标,也是能否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四川农村老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表4)。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在70岁以后急剧下降,70-74岁年龄组健康老人比重下降到不足两成,随着年龄增长农村健康老人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相反,城市同龄组的健康老人比重均高于农村,在70-74岁组两者相差达到22.2个百分点,最低也有10.6个百分点(百岁以上老人年龄组)。与城乡健康老人的比重差异不相适应的是,同龄组老人们养老资源中个人收入占比却呈现出农村远高于城市的反向特征,也就是说,尽管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低于城市但依靠个人收入来源满足自己的养老却是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农村养老得靠自己,在自己不能提供养老的情况下依靠家人,反过来进一步恶化农村老人的身体健康。

三、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适应检视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ion)是指个人的观念、行为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适应就是指农村老年人的观念、生产行为、养老策略等随着农村年轻人大量乡――城转移后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老年人对养儿防老观念的变化、老年人社会劳动、资源利用方式以及家庭照料等领域的改变。这种改变随着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而逐步强化,老年人在养老观念、家庭劳动力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结构、社区组织建设等方面均得到良好体现。

1. 养老观念适应:自养与家庭、社会养老相结合。传统农村老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养儿防老,60岁退出农业生产活动并由子女承担养老是极正常的。但随着农村年轻人的大量外出,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与养儿防老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自养成为低龄老人的首选策略,但高龄老人以及失能老人仍然依靠家庭养老。现实生活中,部分低龄老人还用自己的收入反补儿女。笔者在崇州市采访过多名70岁左右的农村老人,他们不仅自己承担着看护园林的任务(常年独居在园林的护院房),还在园林下种植豆类等作物,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有一半的收入是给孙子交各类培训费与外出打工路费。老人们对子女、孙辈外出务工多持积极态度并主动承担了照顾孙辈、耕种承包地、协调邻里关系等任务。老人们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所需的数万元费用,也多来自自己的积蓄。有的老人将为子女带孩子戏称为“婚嫁服务”。

2. 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主体适应:老年人口挑大梁。农村基层组织(村民委员会和基层党建组织)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特别明显,成员年龄普遍偏大且文化水平较低。这种年龄结构是适应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结果,也是农村基层组织结构的一种常态化趋势。目前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的活力,但大学生村官对个人发展前景的担忧很难留住村官。因此,村级基层组织管理服务人员老龄化将是一个长期的现实,越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边缘村落,村级服务者的年龄越大。不仅如此,农村广泛实施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其参与主体大都是老年人。

3. 土地权属改变适应: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耕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是农民最后的保障。近年来,耕地流转速度在不断加速,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所形成的人口老龄化是重要驱动力量之一,也是农村老龄人口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调整。四川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从2010年的975.83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9.1%)提高到2012年的1195.8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0.5%),合同流转面积也从2010年的527.7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646.5万亩。①五分之一的农村家庭承包耕地实现了流转,其中一半以上是合同流转面积(也就是规范化的土地流转形态)。以成都近郊的崇州市羊马镇为例,全镇农村承包耕地大部分被城市商业资本租赁而流转。此外,农户之间流转也比较多,流转形式各异,或转给亲戚朋友,或转给邻居。

4. 作物品种适应:商品作物取代传统大宗农作物。耕地不仅流转速度加快,利用方式也发生较大变化:传统作物被商品作物所取代。流转后的土地,以商品作物为主;未流转土地的利用形态同样发生变化:园林绿化植物、水果蔬菜等大面积种植。笔者走访的一名农户,家里4.5亩地,一亩被租用(年租金2000元,另支付地内树木3.5万元),其余3.5亩全部改为种树,原因是种水稻、小麦、油菜等传统作物太累人,一家3口又吃不了那么多粮食,还不如种树,自己带着孙儿打工挣钱。当树的市价好时,就出售一些,市价不好就留着,反正也没有指望从地里赚钱。在大邑县的一些山村,农民也将坡耕地变成了园地,栽树种竹,成片的树林竹林犹如绿色银行,源源不断地为农民提供财富。笔者还了解到,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将竹子按一定规格劈成细条出售给香蜡厂赚取手工费,一天可以有20-30元的收入。随着老年人身体精力的下降,季节性较强的大宗农作物种植受到抑制,耗时少又环保的园林(观赏树、竹子等)作物受到青睐。

四、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政策调整方向

1. 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并达成共识。尽管社会各界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已经形成共识并提出了诸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社会政策,但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却缺少足够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重点依然保持着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优先的思路,养老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城市优先,城乡差别巨大,农村承担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成本。正如前述,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老人生存状态更差,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重视。农村老年人口尽管在努力适应年轻人转移后的农村社会现状,但相对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养老服务设施、养老产业以及医疗健康、居住分散等,农村养老政府投入较低,不仅养老保险未能全覆盖,而且养老资源(如养老机构的建设)严重不足,农村政府型机构养(敬)老院的养老对象为农村三无人员(五保户等),而设置在农村的市场化养老机构的定位对象又多为城市中产及以上老人服务,农村老人只能在家孤独地自我养老。因此,农村养老责任承担应有家庭与子女承担为主转向以政府与社会承担为主转变。〔3〕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乡养老资源分配,加大政府补贴型养老机构建设,主动承担起农村养老的托底责任。同时,通过多方渠道筹集农村养老资源,鼓励农村富裕阶层投资养老产业的发展。

2. 超前布局农村养老服务中心以应对村落调整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农村村落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消亡,据统计中国前十年已消亡90多万个村庄,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年轻人流入城市而留守老人逐渐去世,还将有更多的村庄在未来20-40年消亡。面对村庄消亡与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的事实,超前布局农村养老服务中心,让农村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愉快地安度晚年。一是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废弃设施如学校、活动室以及农户废弃的房屋等,将其加以改造建成村级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与交流、娱乐服务;二是完善中心村与镇的规划,在中心村建设多功能活动场地(这种场所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在中心镇规划老年服务中心与养老中心,可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

3. 提供与农村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与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地方政府将农

①2012年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http:///scnq/2661.jhtml。村公共服务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各地都实施了医疗卫生、教育、乡村市场、乡村图书室、活动室以及信息化建设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较大水平的提升。但是,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更多是着眼于农村正常的人口结构,是以农村整体人口为主的,缺乏人口年龄结构的针对性,尤其是缺乏乡村人口老龄化意识,老年人不能分享到这些基本的服务。对此,应针对老年人口比重提高、老年人口的农村人口主体特性,提供与老年人口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如社区养老机构建设、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农资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等等,应该体现出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需求倾向,帮助农村社区建立老年人自助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

4. 大力开发低龄老人的养老服务潜力。农村低龄老年人口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也是目前农村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力军。低龄老人主要是指70岁及以下老年人口(男性为60-70岁,女性为55-70岁),健康状况较好、社会劳动参与率较高,是农村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随着农村耕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这部分群体的农村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具有参与农村养老产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一是在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相应的护理与照料服务。他们自身也是老人,对老人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也熟悉老人需求,是养老服务中心最为理想的员工。二是成为农村养老产业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村养老产业不仅是养老服务中心,还包括老年人的医疗、陪护等服务型产业,也有文化、娱乐、餐饮、食品、保健等系列产业,农村低龄老人均能参与这些产业的发展。三是居家养老的服务提供者。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与子女在居住空间上出现分离,老人的日渐陪护照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居住在同一村落的低龄老人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政府则对低龄老人的服务进行补贴或购买,既可增加低龄老人收入又可减少农村高龄失能老人负担。

5. 为农村高龄农业劳动力提供相适应的农业综合配套服务。农业生产劳动者高龄化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年轻人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极少有农业情结并留在农村务农,即使是现在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也都年龄偏大。高龄农业生产者面临着文化水平较低、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不足、现代科技(电脑等)认知障碍等。据统计,四川省农业劳动力中有8.6%未上过学,48.3%的仅有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占39%,高中文化占3.7%,大专及以上只占0.4%。①鉴于此,农业部门应针对农业生产者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提供图文并茂的技术综合服务,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开展技术培训,在服务时间、培训内容与形式上,更多体现年龄与性别特点,帮助老年农业劳动力改善农业生产技能。

6.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农村老人定期免费健康检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将老年人的年龄界定为60岁,60岁以上的老人有获得社会养老资源的基本权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自养与家庭养老特点突出。2010年,四川农村65岁以上人口中,有低保的老人仅占农村同龄老人的4.8%,有55.7%的同龄老人靠家庭,34%的同龄老人靠自己。农民工市民化战略的实施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乡―城流动,依靠家庭养老将面临养老生存危机。政府应在养老资源的分配上给予农村更多倾斜,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农村养老金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在农村老人养老资源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政府应逐年提高高龄老人的经济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也可以减轻流动人口的家庭供养压力。同时,建立农村老人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为农村老人提供免费隔年体检。

〔参考文献〕

〔1〕 杜鹏,王武林.论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转变〔J〕.人口研究,2010,(2).

篇6

关键词: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 稽核 现状 对策

一、尤溪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稽核现状

尤溪县自2011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以来,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深入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县15个乡镇42.5万人已有21.41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5.51万人,适龄居民参保率高达99.02%,基本实现了对城乡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随着参保人员的不断增加以及受保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多险种重复领取和死亡冒领养老金的现象的时有发生,不断凸显稽核工作的重要性,尤溪县高度重视稽核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全面稽核工作,确保养老金的准确发放,避免基金流失。截至2015年12月31日,通过稽核已经对251位已死亡冒领待遇领取人员停发养老待遇,并在稽核工作中比对出403人多险种重复领取待遇人员,终止发放异地重复领取待遇人员32人,同时对冒领和重复领取的养老金进行全额追回,对未及时进行年度生存认证的待遇领取人员从2015年1月起暂停发放待遇。

二、尤溪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稽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多与受保覆盖范围的逐年扩大,尤溪县社会养老保险稽核工作出现了许多制度机制与工作进程方面的问题:

(_)参保人员信息不对称,稽核工作不成体系一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稽核工作中存在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与民政部门信息交流不协调。死亡丧葬管理登记是稽核工作获取参保对象生存信息的主渠道。但是由于殡仪馆在登记中,经常出现亡者的姓名、年龄与户口本和身份证信息不一致问题,导致经办机构无法准确掌握实情,影响待遇发放准确性。二是与公安部门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管理上的盲区。一些参保人员居住地发生变化时,特别是有些老人随子女或其他原因移居外地,尤其是大批街面水库老年移民,随子女到福建泉港和德化等地生活但户口未迁,没有及时到当地派出所登记,导致登记地与居住地分离,对其生存信息无法做到动态管理。辖区外居住的待遇领取人员,给稽核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种管理水平的滞后与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全面导致稽核工作的不成体系,同时稽核经费的短缺与信息化工作进展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放大了稽核工作与现实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影响了稽核工作的准确性。

(二)土葬陋习和冒领心态,稽核工作存在漏洞。核查享受养老待遇人员是否拥有养老金领取资格是稽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了解参保人员的生存状况和待遇水平。目前稽核管理的工作存在一个死角,在许多偏远农村,依然沿袭着土葬的方式,不经过死亡丧葬管理登记,使经办机构无从管理。虽然为调动居民主动上报生存状况的积极性,尤溪县已于2014年1月起建立了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制度,参保人员死亡后2个月内,其法定继承人可申请一次性领取丧葬补助金,标准为20个月养老金,逾期申报则取消领取资格。但还是有一些人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及侥幸心理,故意瞒报信息,有意放任欺诈行为的发生,造成了稽核工作的漏洞。

(三)稽核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稽核手段落后。缺少专业的稽核工作人员是影响稽查工作成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规定,对于稽查工作的实施需要由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共同进行,但是目前尤溪县城乡保中心工作人员紧缺,只有一名兼职稽核工作人员,且不具备专业素质,目前,主要采取日常稽核与专项稽核,书面稽核与实地稽核相结合的方式。实地稽核工作量大、成本高,书面稽核覆盖范围小,效果不理想,缺少指纹认证识别,网络视频等高科技高效率的手段支持。

三、强化稽核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和依法治理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印发宣传单、悬挂宣传条幅等全方位宣传解读政策,公布举报电话,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欺诈冒领行为是可耻行为,对欺诈冒领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依法享受保险光荣,欺诈骗取保险可耻”的氛围。对有意瞒报信息存在各种冒领行为的人,要进行有效的处罚,提高全体参保人员及家属的法律意识,推动养老保险稽核工作有效开展。

(二)加大对死亡冒领现象稽核力度。针对城乡居保待遇领取人数多,居住散,流动大,不易管理的现状,采用“两项比照”的方法,一是积极争取公安部门支持,每月就公安部门出具的人口死亡户口迁移等户籍变动资料与城乡居民保待遇领取人员的变化情况进行比,查看有无漏报、瞒报现象。二是建立死亡注销登记报表制度,根据殡仪馆的火化信息,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到实地核实,对于确认死亡的参保人员,由村提供死亡证明复印件,并填报生存认证表,由家属签字认证,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对于土葬现象多发的偏远山区,专门委派群众基础好的本地人做代办员,确保及时核实上报死亡人员信息。

(三)开展常规生存认证工作。每年底,从信息系统导出待遇领取人员名单,提供给乡镇劳动保障所,发放统一表格,明确调查方法步骤完成时间和具体要求,由乡镇保障所组织乡村干部进行调查认证,认证结果由驻村领导、工作组组长、村劳动保障协理员包片村干部签字确认,对土葬情况比较多的乡村进行重点核查,进行实地随机抽查,减少和杜绝冒领问题的发生。

篇7

论文摘要:土地是农村最大,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在当前农村养老保障资金奇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土地资本收益,充实农村养老保障资金。

1、问题的提出

长久以来,在我国农村养老主要是一种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非正式形式,正式的养老形式(社会保险)几乎没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家庭规模缩小与农村经济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加重了养老负担,致使传统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方式举步维艰。同时,因经济发展、农民分化等原因的存在使得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薄弱、农村养老保障对象数量庞大、养老基金奇缺的现状促使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国社会现实、农业性质和农民特点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模式。

2、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农民社会保障意识的缺失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广大农村“养儿防老”的养老思想仍然占很大的比重。传统的家观念、小圈子、重人伦、讲孝顺的深厚乡村文化决定了农民对家庭养老的期望值很高,不仅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受阻,而且也影响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发展。

很多农民认为土地即是保障。千百年来,农民视土地为自己的“命根子”,有着深厚的土地保障情节。加之,我国实行土地长期承包的制度,更是赋予了农民长期的一种土地保障权,农村社会保障又由人民公社和集体化时期,集体所有制下的社会保障的退回到了家庭保障。农户强烈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的依赖意识,在一定程度卜阻碍了农村开展社会保障进程。

2.2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着种种困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我国农民的家庭养老保障正面临着种种困境。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的规模大大缩小,由拓展型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养老资源随之减少,单个子女的赡养负担极为沉重。另一方面土地保障能力不断的弱化。家庭土地保障重要性取决于土地收人在家庭总收人所占的比例。土地收人占家庭总收人比例高意味着家庭土地保障作用重要。反之,则意味着家庭土地保障在弱化。且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必须有劳动力加于其上。而随着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人城市,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土地收人在家庭收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因此土地的保障能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被弱化了。

2.3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和筹资方式单一,缺乏法制化和制度化,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够

旧农保规定,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以农户缴纳为主,集体补贴,国家政策扶持。由于大多数的农村集体组织在实际中收益甚微,集体补贴很少,资金的筹集最终就落在农户身上。但我国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农民的收人很少,其缴纳保费的能力就更低。这种单一的筹集方式,使得农村养老保障基金很难在较大的范围内得到充实。国家的政策扶持,使得政府的支持仅仅是停留在政策的出台和执行上,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够,公共财政处于严重缺位状态。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继承法》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同时,面对家庭养老中可能出现的养老纠纷,也没有一种较好的法律监督机制。

3、以土地为依托,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

面对当前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出现朗实际困难,要打破主观上的思想束缚。一要多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保障,让更多的农民了解社会保障相关知识,逐渐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土地即是保障”狭隘思想。从而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层面上接受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保障政策的顺利实行。

二要有效利用土地,扩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我们不能忽视土地—农村最大,最宝贵的财富。以土地为依托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并不是说依靠土地单纯的劳动产出来筹措资金,很显然,土地单纯的劳动产出是无法满足构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需求的。而是指从农村最宝贵的资源一土地入手,合理分配土地资本收益,充实农村养老保障资金。

3.1农民转让土地经营权享有经济补偿

当前我国土地的利用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矛盾,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力转移、户口外迁等原因,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撂荒现象。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方面对个体农户来讲可以减少其负担,增加其收人(土地流出的农户可以得到土地租金收人,土地流人的农户通过规模经营可以增加农业收人);另一方面,对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来讲,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承包费用的收取,增加或增强集体收人,减轻集体负担,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现实中的土地流转是以农户的自发流转为主,缺乏有效的社会化的服务。转让方(农户)较多关注的只是短期的经济效益,而缺乏对土地收益金的合理安排和规划。如果我们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取部分注人农村养老保障账户中,将极大地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建设。

为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培育一个专门的为农户土地流转服务的中介组织。通过某种合理的制度安排,让该中介组织为土地流转服务,做好长远的养老准备。

3.2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充实保障基金

篇8

 

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庐山国际学校项目征地

工作方案的通知

 

白鹿镇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庐山国际学校项目征地工作方案》已经2021年3月23日市一届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1年3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庐山国际学校项目征地工作方案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4〕69号)等文件要求,为做好庐山国际学校项目征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征收土地的规划用途及范围权属

征收土地规划用途:教育用地。

征收土地的范围及面积:拟征收的土地位于白鹿镇秀峰村,征收面积约223亩,具体征地范围以庐山国际学校项目规划范围内征收宗地勘测定界图为准。土地地类原则上按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认定,结合征收时土地现状予以确认。

拟征收的土地权属性质为集体,涉及白鹿镇秀峰村集体。

二、征收标准

该宗地按照原土地类别依法进行征收补偿,征收标准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赣府字〔2020〕9号)文件规定执行。该宗地位于白鹿镇,具体标准为水田、耕地、园地、人工高产油茶园、养殖坑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40900元/亩,林地、其他农用地16360元/亩,未利用地12270元/亩。

三、工作经费

原则上,征地工作经费按照耕地1200元/亩,非耕地600元/亩的标准执行。1个月内完成土地征收任务的,按上述标准拨付乡村征地工作经费;2个月内完成土地征收任务的,按上述标准的80%拨付乡村征地工作经费;2个月后完成土地征收任务的,原则上不安排征地工作经费。

四、测量费用

该项目土地征收测绘单位由庐山国际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选定,测量费用列入项目土地征收成本统一核算支付。

五、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主要对征地范围的土地权属、界线、农户、耕地面积、人均耕地、人口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二)征地实施阶段。征地告知书,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需要组织召开听证会的,依法组织听证,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决定是否修改方案。

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持不动产权属证明材料办理补偿登记。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测算有关费用,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就补偿、安置签订协议;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在申请征收土地时如实说明。

(三)组织报批阶段。相关前期工作完成后,整理征地报批材料上报审批。

(四)批后落实阶段。用地经省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将征地信息主动公开的内容予以公告,全额支付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及时落实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规定的留地、养老保险等安置措施。

六、责任分工

(一)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征地工作方案、征地告知书,调查确定土地权属及地类,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根据被征收集体组织意见组织听证会,依法按照相关程序组织用地报批,按程序拨付土地征收补偿款。

(二)白鹿镇:积极做好被征收土地涉及群众的思想工作,调处纠纷矛盾,协商签订土地协议及地上附着物、青苗补偿协议,及时支付土地征收补偿款,做好被征地失地农民的摸底工作,确定达到人均不足0.3亩以下的失地农民初步名单。同时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做好所涉及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收回注销或面积核减工作。土地现状与二调数据库不符的,由被征收权利人举证,经村、乡镇审核确认后,按实际情况认定。

(三)市人社局:根据乡镇提供的失地农民初步名单牵头核实失地农民人数,并按照庐山市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落实参保办理工作。

(四)市财政局:落实征地补偿资金及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

(五)市委政法委:负责做好土地征收社会风险评估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白鹿镇和相关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紧密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二)坚持原则,依法行政。要严格按程序开展征收,按政策兑现补偿,按规定落实安置,及时兑现各项安置补偿政策,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

(三)认真负责,按时完成。要深入基层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征收工作。

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90-03

党的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写入报告,为未来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紧迫的课题。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怎样,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结合省情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及显著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按照联合国的衡量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21世纪初我国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9.9%,2010年上升到13.26%,预计2015年将达到15%,届时老年人数将增加到2.2亿左右。我省的人口历史变迁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省属于人口净迁入地区,人口平均年龄较轻,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类型。改革开放之后,我省人口迁移流动趋势发生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人口净迁出省份,虽然我省人口老龄化步伐稍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迈入“老年型”社会步伐较快。2000年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2005年时达到7.6%,超过了7%的人口老龄化衡量指标,标志着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2010年“六普”时老年人口比重已达8.3%,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但十年间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比重提高幅度高出0.83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40年左右我省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900余万,将占总人口比重约30%,全省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将达到50岁左右,届时汹涌的“银色浪潮”将呈现在全社会面前。

2.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据“六普”数据显示,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7.3万人,比“五普”增加了105.6万人,增长了49.9%,同期全国增长了34.5%,而全省总人口仅增长了0.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是79年左右。中国只用了27年就将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我省将同全国一样呈现较快的老龄化增速。

3.高龄老人比重快速上升。从2010年老年人口分年龄段看,65~69岁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38.5%,70~79岁的老年人口占50.9%,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0.6%。与2000年相比,65~69岁老年人口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而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高龄老人的比重持续、快速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在延长。这就对今后的社会养老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4.老龄化程度城乡、区域差异显著。2010年,全省城镇总人口达2 132.4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5.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0个百分点。乡村总人口为1 699.0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由于经济条件、生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城乡间老龄化进程呈现显著差别。我省老年人口规模、还是老龄化程度城镇均要高于乡村,而且从老龄化速度看城镇也要快于乡村。这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相同,也是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但与中国目前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三个百分点来看,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正好相反。这是我省老龄化不同于全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另外,人口老龄化在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据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我省老龄化程度伊春市最高达12.1%,第二位是鹤岗市10.49%,第三位是鸡西市10.26%,第四到第十二依次为牡丹江9.86%、大兴安岭9.49%、双鸭山9.21%、哈尔滨8.52%、齐齐哈尔8.46%、黑河8.29%、佳木斯7.93%、绥化7.59%、大庆7.14%,只有七台河接近人口老龄化边缘为6.91%。我省林城、煤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主要受资源枯竭影响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全国呈现不同的特征。

5.老年抚养比逐渐提高,赡养老年人口流出量大。由于受近十年间我省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及老年人口总量增加的影响,我省人口总抚养比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但老年抚养比逐步提升。

当前我省每10个劳动力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2000年相比基本持平,表明我省目前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十年来人口总抚养比在不断下降,但其中的趋势是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上升了2.7百分点,即0~14岁少年儿童数量在大幅降低,而老年人口在快速上升。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人口总抚养比将不断攀升,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条件“人口红利期”将逐渐消失,全社会养老压力将加剧。

2010年“六普”资料显示,我省人户分离人口为505.14万人,已占户籍人口的13.21%。这部分流动人口与十年前相比增加166.96万人,增长49.37%,其中61%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他们正是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主要力量。由于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制度身份隔离等多种原因,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化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同时,家庭中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只能留在原住地。赡养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异地居住,是我省人口老龄化又一重要特征。

6.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较为稳定。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占72.3%,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10.1%。丧偶的老人占25.9%,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10.7%。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中离婚比例为0.9%,与2000年时0.7%和2005年时的0.6%相比,分别上升了0.2和0.3个百分点,尽管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总体上仍保持着较低的水平。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未婚率为0.9%,与2000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以上数据表明,我省老年人口婚姻整体状况较为稳定,呈现出有偶率高、丧偶率低、离婚率低、未婚率低的特点,反映了我省老年人口家庭稳定和睦,健康程度较高。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人口发展态势表明,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我省也不例外。从欧洲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实践表明,老龄化社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组织体系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分析黑龙江省实际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是:

1.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从世界范围来看,首先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都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 000~10 000美元以上,而我省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省人均GDP仅为2.7万元,整体经济实力还比较弱,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是“未富先老”。应对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2.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等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养老、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据调查,2010年我省仍有37.3%的老年人口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乡村的水平就更低。这一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享受离退休养老金及社会化保障的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单位离退休职工,城乡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差距较大。另外,由于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3.城乡社会养老机构不足,老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伴随独生子女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形成“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年轻人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来照料老人,使得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养老机构少使大量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据统计,2010年全省拥有社会福利院、光荣院,优抚安置单位等731个,共有床位95 594张,但是面对老龄人口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另外我省农村地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庞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仅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完全实现养老目标,老龄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各级政府要将人口老龄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开创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1.树立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老年人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都要关心重视老年事业发展,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各级政府、机构、宣传部门要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搞好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起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一位的仍然是如何“做大做强蛋糕”,只有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才能提高养老支付能力。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告诉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既要充分挖掘当前“人口红利”,更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抓住我省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好时机,扎实推进“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

3.积极推进老龄产业和事业的发展。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它包括所有与老年人口物质和精神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和服务。老年产业是一个前瞻性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从政府职能看,要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从社会上看,要逐步培养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老龄事业发展的格局。要加快建设普惠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营造让老年人放心消费的服务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上门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对老年设施、产品、服务、娱乐、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这样即能解决养老机构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也有利于老年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赡养人口人户分离的后顾之忧;另外,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从金融、税收、土地使用等政策法规上对民间资本参与老年社会服务事业给予大力扶持,解决资金短缺的状况,为民众办实事。这样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保障事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4.适当调整生育等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由于人口结构老化造成社会负担沉重和养老问题突出,计划生育政策使新生儿数量减少,人口老化趋势加快。建议适当放宽“一胎”的生育限制,以缓解越来越严峻的人口高龄化趋势,积极主动地引导人口结构向平衡、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此外,应努力建立起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全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尽快推进从目前保障体系制度全覆盖最终达到保障体系的实际全覆盖。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农民工城镇身份问题,为老有所养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等等。为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侠.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2]董凯等.黑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及对策研究[Z].黑龙江统计要报,2011:11.

篇10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社会保障

一、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覆盖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的是能给农村一部分丧失了劳动力的老人提供一些生活保障。但是受到各地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每一地区的养老保险实施现状都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农村都积极开展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希望可以有效地提高当地的社会保障水平,让村民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所提高。

二、农村养老保险

1.定义

所谓农村的养老保险,顾名思义,它所针对的保险对象为农村户籍的村民,让农村的村民在老了以后丧失劳动力的时候生活能有所保障。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全国的农村都进行了养老保险改革,希望可以通过此项改革创新能够覆盖到我国农村8亿人口的生活保障项目,进一步减少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并且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行,提高农村村民的生活质量。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加上在农村中的养老保险项目施行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数量正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就和城市有所差距,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的人群,他们平时大多都在城市里面打工,他们既没有农村的养老保险,也没有城市的养老保险,属于被边缘化的人群,在这点上需要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的对象范围,让这部分的农村人群能够老有所依,希望可以早日解决当前这种保险支付水平过低的问题。

三、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要想研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定义,主要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一类人群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内容,内容为人群的薪酬福利待遇,社会资金的运转和管理项目以及政治经济制度的完整化程度,可以说社会保障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一类人群生活质量的高低。

1.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我国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般要具有几个方面的要素,以养老保险为主要保障项目,同时还有农村医疗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几个项目,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农村的村民都能够生活有依靠,办事有保障,为人民提供安定、和谐的农村生活环境。由于国家把社会保障项目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社保体系的建设当中,在农村社保改革时,政府部门对于农村改革的重视力度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在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滞后性,如果政府层面不能够加以补贴支持,那么未来的农村养老保险项目的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2.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的对策研究

(1)构建农村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关于创新改革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改革设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构建一种科学的、规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就是要拿起法律手段作为武器,通过法律来规范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以及保险费用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违法法律规定乱收取保险费用的问题必须严肃进行处理,要保障农村养老保险项目的权威性。受到农村教育文化氛围的限制,很多的农村老人文化素质水平都不是很高,非常容易受到蛊惑而上当受骗。

(2)规范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流程

其次是要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化并且规范化来设计养老保险的具体操作流程,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当地的社会保障水平,让每一个村民都能安享到幸福的日子,比如说在各个地区下属的人社部门,相应地设立一个专门从事养老保险业务工作的监管部门,同时可以对农村工作中的养老保险项目进行指挥,通过规范养老保险的项目流程,也是为了使得养老保险业务得以顺利进行,例如保险单子的派发上,保险项目资金的筹备方面,都要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来实施,政府部门在其中起着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进而保证农村的养老保险项目能够在村里面实施开来。

(3)开设多元化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需要大批量的钱财资金投入,有关投资渠道方面的问题,不要局限在政府思维当中,而是要走出市场,打探好国情,想要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来大幅度提高农村村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光靠政府的努力则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面很广,因而需要开设多元化的保险资金投资渠道,让社会各界各种机构组织都能够积极参与这项社会保障事业项目当中,由社会、个人和政府一起来承担农村的养老保险项目,使全国的农村人口都可以受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需要社会各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多方面努力,同时也需要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和配合,通过构建养老保险法律体系的方式,可以更加规范化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操作流程,进而开拓多元化的保险投资渠道,从源头上提高村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让我国农村的村民也可以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养老待遇,也不枉他们辛辛苦苦为人民劳作过的一生。

参考文献:

[1]穆怀中,沈毅,樊林昕,施阳.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及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分层贡献研究[J].人口研究,2013,03:56-70.

[2]刘峰.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推进中的困境与突围[J].湖南社会科学,2011,05:108-114.

[3]丁少群,王信.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可持续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2,02: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