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老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庭养老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庭养老的特点

篇1

关键词:社会化居家养老;老年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

养老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有所养”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提倡的养老政策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随着政府将社会保障网逐渐向社区延伸,许多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交由社区管理,这就让广大老年人在不离开他们长期生活的社区的条件下,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样,既能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归宿感,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加的趋势和家庭赡养功能弱化的特点,如何依托社区,社区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说,社区应该如何尽快加强能力建设来满足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需求,是一项与社区建设密切相关并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国情,一方面,能帮助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方便服务,是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方法,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另一方面,社会化居家养老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是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方向,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

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志愿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由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即除了需要家庭照料外,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帮助,尤其是强调社区照顾在社会化居家养老中的作用。这种模式具有养老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的优势,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的优点,让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区福利服务,既减轻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又节省了养老福利资金的投入,是适应我国当前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模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当前社会化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1、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006年初,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并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江苏、广东、湖南等省市展开试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化养老保障发展机制尚待尽快建立和完善。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对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尚未在社会上特别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广泛认同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有些领导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主动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前瞻意识不够,导致社会化居家养老仍然仅处于白发的、无序的初始阶段。社区居民群众对社会化居家养老知晓率不高,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

2、社区服务建设不能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随着人们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逐步认同,城市社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社区的硬件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贫富差距”悬殊,不少社区老年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功能单一,尤其是老城居民区和老的转制单位的居民区,下岗失业人员集聚,人口密集,缺少老人活动场所,甚至连一间起码的报刊阅览室都没有。在医疗方面,城镇社区尽管普遍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在医务人员的配备、医疗硬件、服务设施、服务时间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大部分社区没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的西部贫困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普遍还存在看病难、出行难的问题。这些都与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卫生保健需求不相适应。同时,一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虽有“低保补助”和临时救济等帮扶措施,但仅能保障基本生活,社区居委会想提供一些无偿服务也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难于满足困难老人较多的服务要求。不少社区尽管也想尝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但经费实在有限,因此,社会化居家养老只好停留在美好愿望上。

3、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居家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目前,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条抓块管的管理体系,成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领导机构,但各部门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难形成合力。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

4、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在沿海发达城市的试点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效与经验,但也要看到我国目前社会化居家养老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匮乏,且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这方面人才的相关专业不多。据了解,全国仅有少数几所院校设有类似专业,离人数众多的社区养老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专业人才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社区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的策略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转型使得社区事业成为最受社会成员欢迎的一项社会事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使得中国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放大,体现在“单位功能的外移”、“城市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等诸多方面上,这也是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原因所在。因此,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的工作:

篇2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福利性;市场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同时也为适应“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社区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养老及相关概念区分

1.1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主要是从支撑养老的经济来源上来看的。社会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和养老补贴,如城镇中离退休金、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五保津贴等都是社会养老的经济支撑。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和支撑主要由自己或家庭其他成员来承担,而不是由社会承担。养老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应简单将经济因素作为划分的依据。虽然涉及的维度有所扩展,二者的区分主要还是在于承担主体上。

1.2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

目前学界在讨论居家养老的时候,常常将其等同于家庭养老。从内涵上看,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居家养老是相对于机构养老(如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敬老院等)而言的,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侧重点在于养老居住方式上。而家庭养老侧重的是承担主体的问题,即谁提供养老资源的问题。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既可以是家庭养老,也可以是社会养老。

1.3机构养老与社会养老

同样也需要厘清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关系。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集中居住在敬老院、福利院、托老所、疗养院等机构中养老,而不是分散居住在各个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养老费用可以来自子女亲属,也可以由老年人从社会领取(退休金或其他津贴)。所以,与居家养老的实质一致的是,机构养老也是就养老居住的方式而言的,与社会养老及家庭养老涉及的养老承担主体这一内涵是不同的。

2 制约社区居家养老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2.1政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除京、津、沪等城市外,各地对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都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规定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如此一来,政策实施的系统性、连续性、一致性、协调性将受到拷问,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持续性面临挑战。

2.2资金短缺

一方面,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具有社会福利的刚性,社区养老服务支出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社区服务资源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高水平化。

2.3志愿者队伍及专业人员缺乏

从数量上看,虽然部分城市的社区志愿者十分活跃,在为老上门服务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就全国而言,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普遍缺乏,有的社区甚至根本没有建立志愿服务站。

3 推动我国居家养老发展的建议

3.1确立政府总领性地位

在居家养老事业中,政府要确立其总领性地位,既要“责任担当”,又要“抓大放小”。一方面,政府应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重视居家养老事业的发展,将其纳入社会发展和地方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对居家养老发展的经费投入,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引入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的市场化机制,采取措施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居家养老事业。

3.2通过市场机制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

市场化运行机制能够合理有效地配置各种养老资源,通过市场化运行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系统。从服务内容和老年人自身条件来看,可以确立两种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第一,对于高龄,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主要提供康复、护理、生活服务等服务内容的,上门照料方式的服务;第二,对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中龄老人,采用日间护理中心,老年康复站的方式提供生活帮扶、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熊跃根.需要、互惠和责任分担―――中国城市老人照顾的政策与实践[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20,22.

[2]张春艳.居家养老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3.

篇3

论文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3.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养老模式满足各方面养老需要的功能载体可以是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老年人在这样的养老环境中更可能获得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满足。因此,在社区养老模式中,家庭是主要的养老载体’一旦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是社区养老;而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养老住所也应归属于社区养老的模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老年公寓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社区养老方式。本着社区养老模式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应尊重老年人自身的意见,根据老年人的价值观、自主性和生活自理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某种养老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养老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条件的社会环境。

4.社区养老模式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社区养老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1996年,美国人住养老院的老人数量仅为居家服务老人的十七分之一,但护理费用开支总额达到800亿美元,比居家老人的护理费用总额高出1.6倍。在上海,造一个设施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平均每张床位的成本也在10万元左右,一个2、3百床位的养老机构,就意味着2、3千万元的投入,还不包括建成后运作费用的补贴。

三、现阶段我国社区养老保障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保障缺乏系统性,根据国外的经验,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方案的实施,都是有中央和地方的密切配合,总会有相关的法律与制度的先行出台,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和方案才会顺利地推行和实施,我国的社区养老保障还没有形成一种服务体系,还只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另外社区缺乏对养老保障的自主权,目前的社区仅是充当着政府管理居民的中介。

其次,对社区养老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资金筹集方式各不相同,资金的来源不明确。大部分社区活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街道每年有限的拨款,但资金很少用于老年服务,资金也不是专门拨给老年人的,在平等社区接受的退休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破产企业,对于这些退休人员,其生活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补助,属于社会福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另外社区中虽设立了募捐箱,很少有人捐款,即使是募捐到了资金,也要由社区上交给街道。

再次,对社区养老的准备不足,这主要包括:在认识方面,一是主管方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其还没有完全了解社区养老的含义,没有将社区与养老真正地结合起来,对民众缺乏必要的宣传,社区仅是一个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的养老院负责,而一般养老院是要收费的,社区派往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只是起到一个把握政策方向,作为养老院与政府联系的桥梁而己,二是群众对社区养老的认识,很多人对社区养老的概念感到陌生;在组织管理方面,既缺乏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也没有具体的管理和实施的部门,组织乏力、制度缺失,很多社区对辖区内的老年人缺乏统计与了解,对于接受的退休人员也只是对其来去负责登记而己;在基础设施方面,快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老年生活服务、健康维护、老年文化、娱乐健身、家庭照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满足,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满足,很多社区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例如平等社区虽然拥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活动室,但室内缺乏活动设施,图书阅览室的书籍也比较单一,而且缺乏为老年人提供的单独的、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活动场所及设施。

四、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建议

在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国家还无力包办老年服务事业,也不可能指望完全由老年人自己购买服务。因而采取由政府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针对目前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设计予以改善。

1.改善居家养老的观念

1.1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为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而妥善应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社区与老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社区广播中或在各小区的宣传窗中多增添一些关于积极、健康养老的知识栏目和真实的事例教育内容,让老年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2“激活”老年人的社会交往。这里的“社台交往”指广义的老年人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劳动就业、文化学习、文体活动等凡是涉及“交往”的活动。老年人口可以通过各种社会交往增强运动,或者通过交往和运动寻求新的平衡,社会交往是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延长健康期的得力之举。社区应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引导,并注意发挥老年人自身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作用,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以更加自信、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1.3培养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认同感和服务资源利用的自主性。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顺利开展,首先需要得到受惠老年群体的认可。社区工作人员要经常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社区,使老年人形成一定的社区责任感。同时,要帮助老年人充分了解社区为老服务,使他们能切实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更如有效地利用好社区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

2.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一个完整、充实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与非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应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综合福利服务。

2.1做好老年人家属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社区服务的开展离不开老年人家庭成员的基础性支持。一般来讲,老年人的配偶和子女是老年人最熟悉和最愿意依赖的人,且他们也最了解自己家中的老年人。因此,首先要对老年人的家属进行简单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需要,并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知识,使他们尽自己所能,关心自己家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心理健康,积极支持老年人利用好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

2.2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并引入其他各行业的人员从事社区老年管理工作。同时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为老服务行业,对他们开展正规的专业化培训,培养他们对为老服务事业的正确态度,加强对老年人特点的了解,理论和实物操作均合格后发给其为老服务专业资格证书产.在手式上中煎产可安排一段时间的试用期,根据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和老年人的反映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资格认定。加强反馈监督制度的执行,杜绝形式主义。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呼吁其他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助与配合,共同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2.3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

居家养孝的社区平务再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通过组织成“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等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福利服务。也可以鼓励健康的低龄老年人组建自己的志愿者队伍,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其他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增进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3-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服务业产业化发展

社区服务业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要改变我国目前的社区服务杂乱无序的状态,必须坚持规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建立科学规划、合理建设的社区服务建设体制。实行行业准人和认证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美国前老年学会主席舒尔茨在谈到社区在养老中的作用时总结了以下几点:

3.1开展社区的上门服务与邻里互助让长期照顾老人的家庭和亲属有喘息的机会;

3.2由社区成立托老所和老人俱乐部等组织;

3.3对老人的亲属提供培训,传授照顾的技巧与技能;

3.4组织受到专门训练的咨询人员给照顾老人的家庭以指导。

篇4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社区养老;人口老龄化;可行性

自上个世纪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独生子女家庭最多的国家。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得养老问题成了现如今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无疑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使得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新型的养老模式,即以社区养老为主,而以机构和家庭养老为辅。

一、社区养老目前的现状

(一)社区养老资金的投入量不足

社区养老带有很强的公益性,但是在服务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因此,为了保证社区养老的顺利开展,我们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就目前而言,社区养老的资金严重紧缺,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创收、社会募捐以及对各个服务网点的收费等。但政府部门的支持不够,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很多工作的开展受阻,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社会老龄化扩张的需求。

(二)社区养老的收费较高

我国各地区在实践社区养老模式的方式方法上并不统一,使得社区养老的服务项目、服务水平、服务设备等各有不同,况且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使得运营的成本以及资金的投入上要高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进而导致它在服务的收费上也要高出其它养老模式许多。使其由公益性转化为商业性,这样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普通老人无法承担高额的费用,而需要服务的老人也只能望而却步。

(三)社区养老在供给的主体上较为单一

政府是社区养老的主体责任者,而社会自治组织则是具体的实施者。但是目前却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社区养老互助团体发挥的作用较为局限,一般只注重于业余爱好这方面的服务,如表演、种植等,而对于老人的生活照顾以及心理疏通则较少;其次就是在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过程中,管理者一般采用直接开展的方式,而对养老资源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组织和动员;再次就是政府在激发社会供给的措施上较为缺乏,使得很多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这样就制约了社区养老规模的扩展。

(四)社区养老的反馈机制匮乏

反馈机制所指的是老人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对服务机构的满意程度。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反馈机制,才能促进服务机构不断地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社区养老机构在反馈机制的建立上较为少见,并未征求家属及老人的意愿,进而使得服务的提供者处于主动地位,而老人处于被动接受服务的状态。

(五)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的局限性

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局限于文化娱乐这些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老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很多服务的内容其实是针对于健康、低龄以及能自理的老人,而针对高龄、完全不能自理以及不能完全自理老人的服务内容相对较少。当有志愿者上门服务时,居委会也是将接受服务的机会留给熟识的老人,使得部分老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服务。

(六)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偏低

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受到服务目标多层次、多样化的限制,即社区自治组织日常处理的事物除了社区养老服务之外,还包括了环境治理、行政服务、社会治安以及人员管理等工作,这样就使得社区养老服务无法成为专一的服务。二是社区养老服务在硬件设施与场地方面的不足。如冷器设备和取暖设备等,甚至部分社区养老单位只有一个活动室,再加上对其未进行定期的维护,使得老人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三是社区养老服务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样就使得提供服务者的专业服务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且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缺乏相关的保健常识、家政服务知识,在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较为少见。

二、我国目前的社区养老需求量

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13亿之多,占据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并且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在逐步的加快,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其增长速率达到了每年3.2%,我国60岁以上的总人口数量占据了亚洲老年人口数量的1/2,占据了世界老年人口数量的1/5左右。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了800万之多,并且增长的速率达到了每年5.4%。在我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在65岁以上的,已经达到了8811万之多,所占的人口比例达到了总量的6.96%。这充分的说明我国的人口已经步入老龄化,并且程度在不断地加重。

再者就是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呈快速递减的趋势,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数量在逐渐的减少,家庭的结构呈现小型化、核心化。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的家庭人均量为3.44,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调查的结果相比,平均家庭人口明显的减少了0.52人。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相比平均家庭人口减少了0.97。这样就使得家庭的结构主要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

综合以上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以及独生子女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养老的责任主要由独生子女来负责,但是由于工作以及子女再建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老龄化的需求,空巢老人的数量在逐渐地攀升。必须推进社区养老模式,只有逐步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和家庭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才能满足当下的养老需求。与此同时,在社区养老的规模与数量上也要不断地拓展,这样才能保障养老的质量,同时不会制约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三、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基于我国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以及独生子女数量多的情况,我国于1992年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了养老以社区为主的构建模式,以社区为单位为老人提供各项服务和照顾,定期为老人组织相关的活动。并将社区养老的作用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下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养老实践的增多和深入,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发展的社区管理组织,并建立了集地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为一体的服务和管理系统,规范了相关服务和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使社区养老服务进驻到每个老年家庭。这不仅体现出了社区互帮互助的人情味,与此同时,还具有组织服务功能以及情感交流功能。使之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更加的全面和完善,满足了老年人的地缘和亲缘心态,在环境熟悉的基础上,也能够对周围的人熟悉,这是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所不具备的优势。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快速,能够为社区养老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并随着一些相关文件的颁布,如《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从硬件设施到软件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和提升,促进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下面我们将具体从政府政策支持、地点选择、资金、人员、医疗保障等方面来探讨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对社区养老的重视度在逐步地加强,进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保护政策,如土地划拨、财政补贴以及房屋租购等,这为社区养老提供了政策保障。不仅如此政府还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划分到了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当中,实行按项目拨款、按人头拨款,使之在使用上更为合理。与此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保障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

(二)社区养老的资金支持得到不断地拓宽

资金是开展社区养老的物质基础,最初,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但是近年来,资金在来源渠道上得到了不断地拓宽,主要包括了民间慈善捐赠、志愿者协会、企事业单位捐资、福利彩票收入、社区企业税后利润、红十字会、以及居委会所办经济年产值等。对于资金的支持这一点政府也对部分机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民政部在2001年就出台了《“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它要求福利彩票总收入的80%以上必须用于社区养老服务;在2005年出台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中,就要求2%以上的居委会所办经济年产值必须用于社区养老的发展。并且6%以上的社区服务单位年产值必须用于发展社区养老。

(三)社区养老地点的选择

社区养老具有一项机构养老不具备的优势,即地点的选择上通常为老人所熟悉的街、区为单位,使老人对周围的人、事、物较为熟悉,在沟通上和联系上更为方面和亲切。此外,社区养老的地点可以采用二元模式,即聚集地与自家相结合,这样一来对于高龄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及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工作,更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体现了社区养老模式的公益性。

(四)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目前随着社区服务点的开设数量越来越多,对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这其中主要包括培养高层次的综合型人才,要求服务人员在服务的方法、技巧、理念和知识方面具有专业性;同时也应加强了对非专业服务人员的培养。为此,政府可牵头制定相关的培训内容,对拥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以及社区中的老年服务志愿者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服务技巧、知识、方法,使其服务操作更加规范、科学。逐步建立起以专业背景为基础的专业服务人员为主体,志愿者与相关工作人员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部分省市已建立起了对社区服务人员的考核制度以及资格认证制度。根据不同的层次,实施培训、考核、上岗制度,将其分为高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证书和初级资格证书,使得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更强。同时也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的激励制度,使得社区养老服务的队伍正在快速的扩充,促进了社区养老的发展。

(五)社区养老的医疗保障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项政策的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无论医疗设施配备还是医护人员都能够保证老人的身体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相关的治疗。不仅如此,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相关义诊服务的数量和频率在逐渐地增加,所涉及的方面主要包括了心理学、护理学等公共卫生学科,使老人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疾病和基础护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能够做到早期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并加强了老人与老人之间的沟通,能够及时的疏通他们的心理,使他们的身心保持健康愉快。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卫生、安全保障。

(六)社区养老的成本低,而收效却高

长远来看,对每个家庭而言社区养老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较之下,具有费用较低、服务多元化、老年人自主性强的特点,故而使之在我国目前老龄化严重的状态下,可以缓冲我国对老年人的赡养压力。主要是因为家庭养老需要雇佣家政人员或是牺牲独生子女的工作或是照顾自己家庭的时间,而且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往往得不到有效的释放;机构养老更是如此,老人与家人的沟通更加有限。而社区养老所体现的则是一种公共性消费,在老年人口的数量上可以很大程度的扩充,就有很强的可调性,从而使老年人在身体和精神上都能得到较好的照料。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的情况下,社区养老在我国的开展,要明显的优于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模式,它能使老年人的心理得到快乐、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同时并不会为子女造成太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同时经济效益也较高,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养老问题成了我国二十一世纪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之后,我们得出,只有以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为辅,才能充分满足我国目前的养老需求。与此同时,社区养老在服务的模式和方法上更加符合老年人的意愿,与我国的国情更相适应,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地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推行社区养老具有可行性。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逐渐完善各项体制,拓展它的功能,扩大它的规模与范围,促进城乡养老一体化进程,有效的解决养中国的养老问题。

参考文献

[1] 丁煜.叶文振.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1(02).

篇5

一、从养老文化来看

据史载,关于孝的起源,可以沿着历史的足迹追溯到商代。

《尔雅·释训》中,“孝”解释为“善事父母”,道出了孝的实际表现形式。《论语·里仁》中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学而》中也指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为学,吾必谓之学矣。”。《孝经·纪孝行章》规定,“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尚全,然后能事亲”。战国时期,儒家的忠孝仁义成为仁慈政府的宗旨。汉代,儒家伦理成为最高统治的指导思想。在儒家的伦理中,忠孝不仅是赡养问题,还是尊敬问题,因此敬老爱幼和养老的道德思想在家庭中根深蒂固,为整个社会所推崇。不忠不孝被视为一种大罪孽,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有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制裁。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维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历史地位。“养儿 防老”之所以一直成为中国的古训,其原因是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尊亲养亲的思想,这种“事亲”的模式根深蒂固地种植在人们的意识里,成了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老年人希望在自己干不动、做不了的时候,儿孙满堂,尽享孝道和天伦之乐。从尧舜之道到周公孝礼,从孔子的仁孝到孟子孝经。孝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如一壶陈年的佳酿,醇之心脾,甘之如饴,经久不息。中国的孝道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和印度文明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

而西方早期的思想家则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的,西方国家强调人的平等、独立与自由。根植于西方人头脑中的只有“神”与“国家”,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非常明确地划定了每个人责任的等级之分:我们应当对不朽的诸神负责,然后应当对国家负责,再应当对父母负责,最后才依次对其余对象负责。子女对父母的责任被放到相对次要的位置。可以说,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是西方的核心文化价值,它影响着西方几千年的文化,使得西方人的人格构成是以内在的自我为核心的。著名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则把美国人的处世态度称为“个人中心”。他们以“契约”解决各类问题。全然不会提及“伦理”“道德”,在个人完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通过契约关系自由结社,并通过这些社团来弥补家庭功能确实造成了一定的缺陷。这样,维系西方人社会生活的是各种社团的存在,而这些自发的社团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

所以,在这种个人完全平等自由的西方国家,家庭的作用大大降低,西方人通过契约关系自由结社来弥补家庭的功能,而这些自发的社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的社会中,代际间的联系较非西方国家要松散的多,使得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控制极其微弱,老年人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依赖人口”、“从属人口”、“非生产人口”。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就强调“孝”文化并形成了深厚的家庭观念。伴随着“孝”的存在,我们更强调“伦理”、“道德”与“情感”,更注重家庭的作用,根植于中国人意识中的是“孝”与“家”。而在西方社会,“权利义务”的双向性使得西方社会中“家”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载体,家庭的作用被夹在一个很小的缝隙中。

二、从养老方式的起源来说

关于我国家庭养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宗法式大家庭养老,那时的家庭养老虽没有直接提到“供养老人”等类似的字眼,但是从“同宗的人累世共居,共财共货,共饮共食,有共同的祖先祭祀,共同的墓地”的家庭生活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养老的雏形。在这样的大家庭模式中,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共享财货。这样的家庭模式为家庭养老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事实上那时的家庭确实承担着养老的责任。汉代开始盛行的世家大族式家庭、宋代以后祠堂族长的族权式家庭与明清时期祠堂族长的族权式家庭虽然在形式上与之前的宗法式大家庭不同,但是其在家庭养老的内在精髓上却一脉相承。在我国的传统家庭中,这种养老尊祖的观念,实际是“孝”的基本要求,也正是证明了我国家庭养老的存在性与事实性。

而在非东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起源与中国全然不同。西方国家最初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和宗教密切联系的。古埃及的宗教经典文献《死人书》中,就有“我给所有的饥饿者以面包,我给者以衣裳是我神谕”。犹太教传授的福利观念也是“给予即责任”,而“接受”确实被看作是接受者有的“权利”。从罗马后期到中世纪晚期,作为欧洲意识形态中心的基督教在欧洲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是这一时期事实上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控制的机构。整个中世纪,基督教会承担了救助贫民、赡养老人和儿童、进行结婚登记和解决财产纠纷的责任。因此西方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宗教结下了深切的渊源,直到以后的各个世纪,西方国家的养老保障制度依然与宗教、社会有着深刻联系,有学者指明:“西欧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长在于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和私人保险制度”。这样的养老保障制度起源,使得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政府救助等在西方社会的养老保障体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养老保障制度从历史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西方社会非家庭养老的发展选择根植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8],而中国家庭养老的自古存在同样根植于东方社会特有的文化之中。因此,在选择养老保障模式中,我们应站在新的历史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历史环境,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努力寻找适合我国发展的养老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美)奎因,(美)哈本斯坦,卢丹怀等译.世界婚姻家庭史话[M].北京:宝文堂书店,1991:236 -237.

[2]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0.

[3] 周建卿.老人福利[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12.

[4] 基佐.欧洲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9.

[5]周弘.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9-30.

[6] (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86.

[7] 林义.社会保险制度分析引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

篇6

【关键词】以房养老 人口老龄化现状 养老模式

一、以房养老的内涵及一般特点

以房养老,又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指超过一定年龄且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先把自己拥有产权的住房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此期间,房屋所有者可以一直居住在他已经抵押的住房内,定期从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享有老年寓所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当老年人去世时,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将收回其住房使用权,或者由房屋所有者及其继承者通过归还贷款本息的形式,收回房屋的所有权。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以房养老内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以房养老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它对借款人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其最基本的要求是拥有相应的房产所有权且上了一定岁数的老年人。其次,房屋产权在抵押期间权属不变,以房养老的房屋产权依然由借款人所有。第三,房屋使用权也仍归借款人,在将住房抵押给贷款人后,还可以继续居住在被抵押的房屋内,直至去世或者永久搬出房屋。第四,贷款期限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贷款期限,是借款人死亡、出售住房或者永久搬离住房的时候,也就是说,这种贷款期限不是事前就能约定的。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最早起源于荷兰,是为应对住房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应对措施,之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老龄化问题日趋加重,该模式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相继推出,已经成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20世纪70年代,美国老龄化持续加深,老人中存在大批有房无钱者,此时住房又高度自有化,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如能将这些庞大的不动产资源与养老有效结合,将分散社会养老压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加大探索以房养老,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随着各国对以房养老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典型的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模式。

二、我国养老现状

(一)庞大的老龄人口基数

自1999年,中国也步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与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不同的是我国未富先老,因而承受着巨大的养老压力。下表1是我国2013年的人口统计年鉴的部分数据。

表1可以看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12年三十年间,中国仅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就由4991万人增长到12714万人,年平均增长257万人,所占比重由4.9%将近翻一番到9.4%。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的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加之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提升,人口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我国的养老负担更显沉重。下表2是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死亡人口的数据。

2010年六十五岁及以上的死亡人口数499.6万(430+69.6万),远远低于2010年六十五岁级以上的人口数11894万,出生人口高出死亡人口11394万。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以上数据都预示着未来我国的养老负担只会越来越承重。

(二)现有养老方式单一

我国目前主要是家庭养老和政府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单一的养老模式已不能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现大量的“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年轻的夫妇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家庭负担沉重。独生子女的出现,但家庭关注重心转向了孩子。导致对老年人照料的忽视,我国已经出现较多的“空巢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

社会养老方面,虽然我国己经建立了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保障。应对养老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养老投入,但资源有限,政府负担沉重。单靠政府来解决养老的全部问题是行不通的。

当前的养老现状要求推出新型的养老模式来解决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便应运而生,为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三、我国以房养老模式探寻

(一)中国现有养老模模式

以房养老是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本世纪初开始在南京,上海等地探索实践,虽总体效果不理想,但已有实践也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我国主要的以房养老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南京“租售换养”模式。凡是在南京市拥有6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产权,且年满六旬及以上的孤寡老人,按照自愿原则申请将其现有住房进行抵押,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即可入住南京市老年公寓,并且享受终身免交一切费用的待遇,最终该住房产权在孤寡老人去世时归养老院所有。

(2)上海“以房自助养老”模式。2007年10月,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了“以房自助养老”的创新型模式。规定65岁及以上老年人首先将自己拥有产权的住房通过房屋产权交易市场出售给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并一次性取得全部房屋出售款。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再将该房屋返租给出售房屋产权的老年人,其租金与房屋租赁市场价格相同,该老年人可按租赁期限将房屋租金一次性付给公积金管理中心,其他费用均由公积金管理中心予以支付。这种模式其实是售后返租,主要是利用房子的价格与租金的差额来获得养老金。

(3)北京“养老房屋银行”。由北京市寿山福海国际养老服务中心与中大恒基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联合推出。这种模式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先向北京寿山福海国际养老服务中心提出该种需求,并把拥有产权的住房交付给中大恒基房地产经纪公司,然后由中大恒基免费代替该老年人将已交付的住房对外出租,以赚取租金。

(二)探索中国模式

国外以房养老的发展日臻成熟,有较完善的组织体系和政策,这对中国以房养老模式的探究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以房养老的各国实践中,美国的以房养老产品类型丰富,不同老年人群可自由选择相应方案且由政府担保,基本可免除老人的后顾之忧。英国模式与美国大致相同,但其更主要借助保险公司的力量。

与美国模式不同的新加坡模式,其以房养老属于公益性质,其所有产品几乎都与政府密切相关。屋主可出租部分或整套住宅换取养老收入,也能以大换小获得差价,但不允许出售或抵押。日本以房养老的参与人条件则是最为苛刻的,要年满65岁及以上而且是必须是鳏寡孤独者才可享有。

对比中外,可以看出我国以房养老之所以失败主要在于,首先政府的参与度不高,像新加坡,美国等有政府做担保,让民众敢于大胆参与,而无后顾之忧;其次,我国以房养老的品种过于单一,文章中介绍的在北京,上海和南京试点的养老模式都只有一种,不像美国的产品那么丰富,不能满足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也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第三,我国的以房养老的环境还不太成熟,国家不断的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但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加上我国的传统“养儿防老”,及将房子遗传给子女的观点一时难以更改,这都阻碍了我国以房养老的进程。

因而,中国的以房养老模式应该是政府与市场机构一起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引入老年全体参与的一种总动员的模式。

政府参与主要在于担保和监管,担保以降低参与双方的风险,放心参与;监管以规范市场。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以房养老的发展。2014年6月17日保监会颁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在2014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日后应更加健全法制法规以鼓励和规范以房养老市场的发展。

金融非金融机构产品多样化开发,不同群体在财富价值,风险承受,年龄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由此引致对以房养老的需求不尽相同美国有针对财富水平一般的老年人的产品,也有面向拥有高档住房的老年人的产品。在贷款金的发放上,存在按月发放,一次性发放等方式。我国各地如果能够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群体需求,推出不同的以房养老产品,将有助于拓展市场规模。

此外,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老年人的参与程度和认可度,只有广大潜在客户参与进来,才能最终推动以房养老方案的实施。可以预见,中国的以房养老将在“政府参与+市场产品开发+老龄全体拥护”的模式下下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

[1]柴效武.以房养老漫谈[M].人民出版社,2009.

[2]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1).

[3]范子文.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现实选择[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赵慧.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邓依伊.中国发展“以房养老”:问题、经验借鉴与解决对策[D].湘潭大学,2012.

[6]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3.

[7]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篇7

关键词:“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风险 养老方案

中国有句老话叫“养儿防老”。绝大多数老人晚年都希望依靠儿女养老,去养老机构养老的人们通常被认为是儿女不孝顺或者是没有儿女。所以,处于怕别人笑话的心理,外出养老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里面是不能轻易接受的。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中国的养老方式将以家庭养老为主。[1]

“四二一”家庭结构是指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第二代独生子女构成的倒金字塔形势的家庭结构。这是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鼓励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下产生的。

然而与多子女家庭相比,“四二一”家庭中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的唯一性或不可替代性使得他们不得不面临着巨大的养老挑战。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1.目前的养老风险

1.1经济供养困难

对于城市家庭的老人大多有退休金养老金,可以保障自己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农村家庭的老人经济基本靠子女。加之老年人体弱多病,高额的医疗费用又会加重老人的经济困难。许多“四二一”家庭中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刚工作不久,在房贷车贷的压力下,生活费用较高,不但不能给父母提供帮助,反而从父母那里获取经济资源,而且高额的子代抚育经费也占据了独生子女提供给父母的经济资源。所以“四二一”家庭结构下父母的经济供养问题比较突出。

1.2生活照料不足

大多数“四二一”家庭中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跟各自的父母往往居住在不同的地区。当父母身体较好时,尚能自我养老,当父母年龄增大,身体衰老不能照顾自己,或者其中一方丧偶后,他们都希望跟子女住在一起,也就是选择家庭养老。然而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大多工作繁忙,生活上没有充裕的时间,无法很好地照顾父母。甚至需要父母来照顾自己的子女。父母几乎得不到应有的日常生活照料,更不要说生病住院后的家人陪伴。如果独生子女夫妻一方出现意外早亡,父母的养老将难上加难[2]。

1.3精神慰藉缺乏

与多子女家庭相比,“四二一”家庭中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各自都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育培养孩子身上,年老后,对子女的依恋尤为强烈。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受到求学、工作、婚嫁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婚后的独生子女与父母同住的越来越少,甚至与父母相隔甚远[3],他们大多忙于自己的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下一代子女的培养上,容易忽视父母,只有节假日有时间看望父母,平时偶尔打个电话。父母变成了“空巢老人”,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缺乏精神上的慰藉。

2.可行的养老方案

2.1 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要想从根本上规避“四二一”家庭结构下的养老风险,就要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山东省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一方面可以避免政策意义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继续累积,另一方面可以缩小当前和未来的 “四二一”结构家庭的规模,从根本上化解 “四二一”结构家庭的风险。

2.2加大社会保障制度

2.2.1 养老保险

大多数“四二一”家庭父母养老的经济来源是退休金和养老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给仅仅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国家和企业应该根据当前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养老金的金额,以保住老人有足够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2.2.2 医疗保险

国家和企业要加强对“四二一”家庭的医疗投入,放宽“四二一”家庭享有医疗保险的限制,保障每一个“四二一”家庭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这样就可以减轻“四二一”家庭的医疗负担。

2.3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只依靠独生子女不能很好的照顾老人,就需要借助外来的力量,借助他人的帮助。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以便更好的照料老人,尤其是生活部能自理或者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老人。只有照料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子女才能放心请他们来照料。

2.4建立多种养老形式

由于“四二一”家庭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缺乏足够的生活照料的精神慰藉,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其他养老形式。

2.4.1家庭护理

针对“四二一”家庭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妻大多在外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对父母进行生活照料的现状,可以采取家庭护理的方式,雇佣保姆、钟点工等到家里进行照料。

2.4.2机构养老

通过开设各种养老机构,可以对老年人集中起来进行养老照顾,这样既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同时又可以减少两代人因为存在代沟从而导致交流困难或者产生摩擦等,养老机构的设立可以让老年人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结识新的朋友,减少孤独感。

2.4.3社区养老

由于传统观念,加上经济条件限制,很多老人不愿去养老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应运而生。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这样既满足了家庭养老的生活照料,解决了机构养老的经济困难,又不至于因为居住环境的改变而不适应,缺乏安全感。

3.小结

“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养老风险主要体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单纯的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该类家庭中父母的养老需求。因此国家社会应加大力度从各方面改善目前的养老困境,借助于多种养老方式使老年人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晚年。

参考文献

[1]李颖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探析[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28-29.

篇8

[论文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养老保险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受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民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近年来,由于农村家庭小型化、大量青壮年流向城市、老年农民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逐渐淡化、弱化,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存在着缺陷,使得农村养老这个隐性问题逐步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挑战。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1.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最传统的养老方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的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的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建国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保障的形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这种养老方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土地养老。土地养老也是我国农民养老的一个重要保障方式,然而,进入老年后,农民退出生产领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要从子女这种“积累”中提取养老支出,而子女要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必须以赡养父母为前提。直至今日,土地养老在农村养老中还在发挥一定作用,拥有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依靠土地的产出作物或有偿让渡给他人使用获得收益来维持生活。

3.社区养老保障。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独居老人增加,针对老年人在就医、购物、出行等方面的不便,社区助老服务逐步建立起来,服务人员集中料理、帮助老年人,为老年人排忧解难,以补充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不足。社会助老服务机构,一般以农村养老协会为依托或以敬老院为主体增设及扩建的。服务方式多样化,既有采用纯福利的、半义务及邻里互助的,也有收费方式的。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即使子女不在身边,也能安度晚年。

4.商业养老保险。随着农村部分居民生活日渐富裕和保险业的较快发展,一些富裕农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这可以成为将来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也缓解了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社会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养老方式需要农民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适合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保险资金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建立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账户。它具有非盈利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为了切合农村实际经济状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缴纳方式上采取按月、季、半年、全年以及补缴、预缴等多样化形式,在缴纳标准和支付标准上实行多档次。

二、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中国2003年的乡村人口为768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乡村人口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7_35%,远大于同期城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6.3%的比重。按照人口老龄化衡量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的标准,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高于城镇。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据I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73%,而据2004年国家生育计划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这一比例已下降为60%左右,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住逐渐削弱:

3.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低j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土地承包责仟制之后,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家庭,依靠土地这种生产资料,自行解决家庭老年人的赡养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产出难以满足农民养老需要,农村土地保障力度远远低于具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发达圈家和发展中国家。

4农村社区服务几乎是空白。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建立了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的老年服务社区,而在农村社区服务几乎是空白。据2002年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次性抽样调查分折,农村老年人所在的社区,有“上门护理”的仅为4.4%,上门做家务的仅为41%,老年人依靠养老机构以及保姆照料的比例仪为0.4%、

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诸多问题。一是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覆盖面窄,投保率低,保障水甲有限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有限,集体没有资金承担农村老龄人口养老的责任,国家主要制定法律和政策,未提供资金支持,这些因素导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及农村养老水甲有限。二是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直、运行以及保险金的发放,都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一些规章制度来执行的。二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单一,只限于存银行、买国债,投资面窄,收益水平低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足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经济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干旱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社区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养老的实现程度;枉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2.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并不排斥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地位,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模式一是加强社会引导,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依法养老的权益,要宣传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形成浓厚的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强化社会舆论功能,从道义上和制度上规范人们尊老敬老的行为。二是从法律上完善赡养协议书制度,巩固家庭养老功能。从近几年一些农村地区的实践看,签订赡养协议书是目前强化欠发达地区家庭养老功能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签订赡养协议,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子女应尽的义务公开化,使国家的老有所养政策便于监督、执行。

3.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一是政府要规范征地制度,严格保护征地面积,遏制失地农民群体的扩大。二是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征地补偿要以土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公正价格补偿,严禁在征地中采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倾斜政策三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十地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当农民遇到困难和养老的时候,可以及时长期有效地出租或转让土地使用权,将土地收益用于农民养老。网是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通过城镇化,可以带动城镇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家庭养老功能,保障老年人生活水甲的提高,而且提高了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能力和集体经济补助支持社会养老保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4.加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渐扩大社区养老服务范围,培训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理念,加大对贫困地区社区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增强社区养老文化建没和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一是做好群居老人的集体服务。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为了减轻集体的经济负担,在经济发达地区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将个人或企业投资引导到这方面来,这样既可提高服务质芾,又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应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孤寡老人们提供捐赠。二是搞好散居老人的社会服务。搞好居家老人的社会服务是今后社区养老发展的重点。要搞好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争取每个地方至少有一个医疗点,以便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组织。一方面扩大老年协会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在生活、娱乐、法制宣传、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

篇9

一、目前渔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分析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渔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勿庸讳言,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但从现实社会及调查材料看,它已不能承担所有的养老任务,正受到来自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城市化、工业化社会共同引发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家庭结构核心化等严峻挑战,也就是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种种矛盾和困惑。

1、渔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渔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难以较好实现。在岱西我们看到,留守在渔农村的老人,大多是自己养活自己,活到老干到老,是许多渔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旦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因无固定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均高于城镇老人。

2、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原有的优势地位正在失去,年轻一代敬老爱老意识的匮乏,致使家庭养老的主体责任正在淡化、丢失。尤其在当今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活跃,传统养老观念受到挑战,年轻一代在思想上基本认同养老的同时,行为上则表现得更为现实和自我。

3、渔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岱西渔农民主要以晒盐、种植等为主,村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二是给孩子成家和盖(买)房子是渔农民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

此外,随着教育消费的增加和医疗制度改革,使渔农村许多家庭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贫困,有的负债累累。现在孩子从上小学至初中、高中、大学,其花费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人也已认识到读书是改变个人和家庭面貌的重要出路,宁愿自己受贫,也要供养子女上学,这也使老年人成为家庭边缘人而被忽视、歧视,甚至虐待的一个现实因素。

(二)渔农村社会养老发展严重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表现为一是老年服务体系仍属空挡,敬老院只能涉及到部分老年人,老年医疗服务、生活料理服务、不能自理的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都未建立。二是老年协会组织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老年协会组织在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大。

(三)渔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不足。自2006年起,舟山市实施新型社区养老保障金发放制度,实施了新型合作医疗,渔农民参保率不断提升。在岱西,部分社区(村)如摇星浦、前后岸等村还对老年人按年龄给予补助,受到了渔农村老年人的欢迎,但对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作用不大。而且渔农村医疗水平整体上低于城镇,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平。渔农村的低保制度不够健全。岱西有低保户数261人,其中老年人低保户50人,仅占19.2%。大多数低保边缘户游离在低保门槛上,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二、完善渔农村养老机制,妇联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路

如前所述,我国将近70%的老人居住在渔农村。渔农村的养老面之广,情况之复杂,难度之大,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能力,由国家和集体大包大揽起来,实在难以达到。如果靠艺术家唱几首充满爱心的歌曲,靠企业家的一点捐助,靠社会的助老工程,靠政府的救济,靠某个组织的恩赐,都不是解决农村养老的根本办法。我们认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强大的系统工程,靠单一方法、措施只能解一时、一地之急,而不能从根本上、全局上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我们统筹考虑,综合治理,从多方面入手,妇联作为群团组织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切实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效果。

(一)通过宣传先行,改变传统观念,适应新形势下养老机制的转变。其一,改变完全依靠后代养老的观念,树立多方式多渠道的养老观念,包括依靠社区、依靠个人、依靠土地等等,这样可以减轻家庭养老的压力;其二,改变只有儿子才能养老的观念,打破赡养责任中的性别划分,使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其三,改变合居才养老、分居则不管的观念。合居、分居只是各自方便的需要,并不改变责任义务关系。子女要一如既往地尊敬和赡养父母老人。此外,应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一代的尊老爱老意识,努力维持家庭养老制度,为迎接老龄化的更大冲击创造雄厚的人力资源条件。

(二)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机制。其一,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敬老院是我国长久以来最具代表性的老年服务内容,曾受到老人的喜爱和子女们的青睐。随着社会发展,敬老院要满足老人的新需求,必须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增添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发展。同时,妇联要积极开展渔农村老年服务,比如增加包括老年医疗服务、老年生活照料服务、不能自理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等内容,满足各种需要。其二,加强对家庭养老的引导和督促。要积极建设和宣传新的养老观,鼓励和支持签定养老协议书,充分发挥妇联强化家庭养老的重大作用,加大宣传监督力度,对尽赡养尽孝义务好的子女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予以曝光,增强赡养监督的透明度。

篇10

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年轻人的工作也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特别是当前农村中存在较多的五保户、无子女户、双女户以及空巢老人,他们在吃饭、购物、娱乐、就医等方面无人照料,和当前欣欣向荣的社会形势不和谐。传统的分散供养方式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举办养老院集中安置这些老人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院不仅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客观要求。从我市日前的调查情况看,多数老年人是赞成和欢迎建立养老院的,其态度是积极明确的。我国各大中城市养老院发展的实践证明,兴办养老院确实减轻了家庭养老压力,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欠缺,缓解了空巢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照顾老人的困难,消除了中青年夫妇的后顾之忧,起到了家庭养老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同时为下岗待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利于安定团结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养老院不失为解决老年人社会化养老的有效途径和最佳选择之一,是社会化养老的主要方向。

为了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吸引更多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并推动社会养老健康发展,本人决定兴办一所养老院。依照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该院将选建在XX,总占地12亩,建筑占地5亩,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共7层楼房2幢,3层楼房1幢,房间共计224间,计划床位600到800个,配有舒适的居住场所、功能完善的餐厅、诊所、健身房和休闲房等设施。该处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又有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是开办养老院的上佳地段。

本院将坚持以“老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以“奉若父母,情同亲生”为服务理念,依靠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让入住的老人在生活上、身体健康上真正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养老院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福地”。

开办养老院是新时期老年人社会化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新举措和必然要求,恳请领导尽快予以批准,使这一好事尽快实施。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