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工程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工程理解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问题;生态工程原理

1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1.1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影响

大型的水利工程在施工前一般会对周围居民进行遣散,而对于基层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要求则比较低,由于基层专业的技术人员比较匮乏,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噪声污染也是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污染。噪音影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施工设备及工程设施操作所产生。由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资金不到位,施工设备比较落后,与现代化的施工技术相脱节,因此工程建设施工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等,都会对工程建设周围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产生噪音影响最大的是施工设备在施工中所产生的噪音,例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施工设备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对石料的挖掘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等。

1.2 水利工程的施工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域所造的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排放大量污水所造成。污水排放易使建设施工区域被污水污染,污水会在施工区域的土壤中逐渐渗透,甚至会对大面积的地下水产生污染。例如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建设施工中,对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或者坝体的灌浆操作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污水或者污染物进入河水中,就会对河水的水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水,这些污水会含有一定量的污油,如果这些污水在排放前不经过合理的处理加工直接排放,会对施工工程周围的环境以及水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施工建设水域周围的环境和居民产生危害,不利于水利工程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3 施工过程中对空气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对施工周围的大气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有工程建设施工使用的部分材料在运输、搬运或者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与灰尘和建设施工过程中地面产生干裂等现象产生的灰尘。这些灰尘以及废弃物会对施工周围的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甚至对工程施工周围的居民、农田以及家畜等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周围环境的生态循环。

1.4 工程建设施工中固体废弃物对施工周围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在回收前必须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加工,若直接进行排放,会对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区域内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弃物,如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煤灰、边角料、水泥及石灰粉等,这些废弃物在搬运途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颗粒,如不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会对施工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中,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比较匮乏,对于废弃物的处理存在严重弊端,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2 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施工环境问题的应用准则

2.1 互补共生准则

互补共生主要是指在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环境问题中应互利互惠并共同合作共同生存发展。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在基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采取多种手段共抓的方式,对运行管理进行有效的协调规划,本着互补共生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工程施工的平衡发展,使其达到最佳的平衡稳定状态。

2.2 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协调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人类和自然环境以及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遵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从人类生存环境长期发展的角度来处理建水利工程设施工中的问题,改变之前水利建设中单纯的施工管理模式,做好生态环境和生产安全协调发展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应积极做好对环境保护的应对工作,尽可能的将施工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使工程建设和水利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达到良性循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长期发展。例如可结合水利工程周围的环境发展相关的旅游事业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的经济快速发展。

2.3 主体空间的有效利用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应有效的将生态环境工程种群分布原则和水利工程实施理论相结合,合理的利用主体空间。物种的种群分布一般为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两种模式,做好种群的管理,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带来便利,有利于保护周边的自然环境。对主体空间的合理有效管理利用,可以有效的协调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及周边环境的管理,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做好统筹安排,实现科学的管理,从而将水利工程施工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实现科学循环的发展。

2.4 循环利用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应本着循环再利用的原则,有效的提高素材及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在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对使用过的废弃物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处理,并循环再利用,既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资源浪费,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施工设备,培养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根据生态理论,有效的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降低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使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对水利工程的安全建设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广友,高建华,高立山.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大众科技,2005,12(05):231-232.

[2]张小玲.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16):429-430.

[3]胡凤霞.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11):296-297.

篇2

关键词:生态工程;水利工程; 管理理论;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利行业也相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各种环境问题,比如水体的污染程度加剧,土地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施工噪声污染等问题,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所遇到各种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破坏等问题,本文在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改造水利工程的施工,以此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重目的。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一)水体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1.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水体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拦河筑坝工程就会淹没部分的区域,成为一个人造水域,且抬升地下水位,造成工程项目建设周围的土地出现盐碱化现象。第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建筑污水没有经过相应的处理就被排入到水域中去,导致工程项目建设周围的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下游用水的安全。第三,通过人工建筑来拦截水资源蓄水,容易造成水量的分布不均,特别在枯水阶段,很容易造成下游的用水量锐减。

2.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因上砂石等材料的运输以及开山炸石等作业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同时大型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以及施工车辆频繁进场所排放出来的尾气等均是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地域的空气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甚者还会危害到施工人员以及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

(二)地质环境影响以及噪声污染

1.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其本身就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其施工管理没有到位,出现废渣随意倾倒等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因开山炸石和拦河筑坝等作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内地质构造发生改变,为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留下了隐患,甚者可能还会导致河道淤堵。

2.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的爆破作业以及大型机械设备的运作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对于工程建设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周围人们的休息质量。

二、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原则

生态工程是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学科,通过系统的调控手段以及系统优化设计来多层级利用物质的一种先进工艺系统,其主要是指把一定生物集群范围内的物质循环、物种共生以及能量利用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改善与恢复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拓宽资源和优化生产方式的目的。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处理好工程和人类以及自然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上,以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协调发展的原则,从以往单纯的只是采取施工管理变为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全面管理,从以往只是单纯考虑工程的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和工程效益相结合的一种最优组合。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施工阶段,应该尽量将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同时根据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寻求一种最优的生态环境后发效益,比如如何向下游提供优质且可靠的生态用水和水利旅游业的发展等。

(二)共生互补的原则

共生其实就是指一种互利互惠与合作共存的现象,在处理工程施工或者其运行和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共存方法,对这些方法不断进行协调以及规划,构建一种工程和自然环境相平等和谐的关系,以此实现最的效益,这就是共生互补原则。 比如工程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基础开挖所产生的大量弃渣、工程运行的生活场所以及生产,均需要占用土地,若将这二者分开来考虑的话,各自形成两个不同的土地占用系统,就会很浪费土地资源,如果结合来考虑,共生土地利用系统,既能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还能节约相应的资金与劳力。

(三)可循环再生利用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可循环再生利用的材料,按照循环再生利用原则,处理好施工垃圾,将废变宝,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主体空间的利用原则

所谓主体空间利用原则就是指利用生态工程中生物群分布的原则,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相关施工理论所提出的一种原则。众所周知,生物种群的分布主要划分为两种格局,即平面与垂直格局,按照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以及对象,对其生物种群进行合理地安排,可便于工程预定效益的实现。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这一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中其施工区域空间的组织问题,合理利用区域内的相关土地,有效控制其水流,减少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等,科学安排和全面的规划。

三、基于生态工程来构建水利工程施工系统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引入生态工程管理理论,建立一个生态化水利施工工程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着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其思路的构建主要如下:

(一)系统边界的明确

明确系统边界作确保生态喜用稳定的基础,具体一点讲就是需要通过测定蓄水总量、下游用水量、环境质量数据以及土地的占用面积,以及在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所涉及到关于环境保护相关条款,对其施工范围进行有效地划分,以此明确系统的边界。

(二)系统结构的优化

生态化水利工程施工系统主要还是以工程作为其核心内容,该系统是由水利工程系统中各区域生态系统所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生态学原理,按照既定的工程经济发展目标来优化系统结构,综合利用各层次中的能量以及物质,确保其生态效益。

(三)系统层次的科学规划以及分析

按照多级分层控制具体需求,将水利施工工程系统科学的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数学模型参数自行识别并实施修整的自适应层;第二,按照既定的目标以及相关的约束条件来实施最优控制的监控层;第三,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以及维持其变量稳定的直接控制层;第四,按照系统的总体目标对下层控制所采取策略的自组织层。通过阶梯式管理来对整个工程系统实施递进式管理。

(四)识别系统控制中的变量

按照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结合影响生态环境的相关因素,将水流控制与土地利用作为其优先考虑的控制因素,在系统中输入相应的变量,即上游的径流、工程的用料、 永久工程的征地量、开挖弃渣量、下游的用水量以及临时工程的征地量等,通过合理地征用土地,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从而增强水利工程生态效益,有效改善其环境质量,推动其经济发展,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蒋晓东.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0,(16):113-114.

[2] 冯涛.水利工程施工中关于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3] 李世有.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2):12-13.

篇3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为搞好“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我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苟晓蓉同志任组长,副局长杜康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二、职责明确,督查到位

为搞好“五乱”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工作,我局一是制订了《“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做到行动有具体内容,有具体时间安排;二是制定了《各股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标准》;三是做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日志,做到责任落实上墙,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成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全力支持,密切配合

为切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在经费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筹资3000元用于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加大督查力度,对所挂包的街道及农村,做到随时掌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态,及时解决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具体问题;三是加强问题交流力度,在参与、配合、指导开展城乡环境治理中对发现的问题随时与社区衔接,交流情况,提出整改建议。 四、整治有力,效果明显

在我局及街道的密切配合和努力工作下,“五乱”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负责的街道公共区域“牛皮癣”基本消除。二是街面基本整洁无卫生死角。三是车辆停放有序。四是临街店铺牌匾安放规范。

五、下步打算

为深入推进“五乱”治理和“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更好地完成省、市、县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部署,下半年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进一步加大“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

2、按照工作计划继续派专人前往挂联街道及农村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调研,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

3、继续营造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件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好事。

篇4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水资源还处于一个有待开发的阶段,因此必须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然而在水力工程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同其他工程相比,这一工程的环境影响更加广泛,对社会环境、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水文情势。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一个地方天然的水文状况与水文主体结构。例如:在大江大河上修建坝堤,来减缓水流速度,水体深度增加自净能力就会下降,库区水体体积上升后,水体温度也就出现了变化,水温变化意味着水体浓度、内部微生物以及水生生物的含量都发生巨大变化,影响到水中一些生物,例如:鱼类的生长。在水库内部的水满了以后,也会造成四周环境的变化,地下水位的上涨,水体对环境包括对周围的土壤带来影响。

2.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同时也会对水库四周以及水库下游河道产生影响,例如:影响泥沙的淤积或者转移。

3.水利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对局部地区环境的调节作用,例如:四周的水库水温结构、水质---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库会对水库四周的气候与环境产生改变性的作用,如:温度、湿度以及降水量。水体的变化会对内部生物的生存带来影响,同时由于水质的变化也会对人体活动带来非常不利影响,而且在水体不断集中的情况下,也会为一个地方的地质结构带来非常不利影响,一个地方在水体的长期作用下,容易引发地震,给人们安宁的生活环境带来强烈的威胁。

4.水利工程施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对四周土壤环境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的,积极方面:在坝堤对水体的拦截下,四周的农田能够免遭暴雨、洪水的危害;通过对天然径流的拦截能够有效补充地表土壤的水分,然而,消极方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有效控制了下游淤泥,造成土壤肥力减少,而且由于地下水位上涨也会出现大片的土壤质量下降的情况,例如:盐碱化、沼泽化。

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导致人口迁移与移民安置问题的出现,所占用的土地就是对农业发展构成威胁,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一旦移民无法被妥善安置,就会出现垦荒开荒的现象,甚至引发一些自然灾害问题,例如:水土流失,地震、地质灾害。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废水、废弃物,这些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一些旅游景点构成威胁,也就是说一些古建筑资源以及自然风光等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此外,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效益,也就是说,水利工程能够为当地人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水利工程能够发挥调洪、防洪的作用,减少一些洪灾对于当地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威胁,而且水利工程能够为运输提供良好的条件,改善河流运输状况,因为水运是一种相对廉价的运输,这样能够降低运输费用。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对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的认识

水利水电工作人员要积极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作用,要身兼两份责任,一方面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要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意识,也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所以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生态问题放在主导地位,正确处理生态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生态问题才能真正维护水利工程的作用,使水利工程真正支持国家经济的建设,所以,作为水利工程的建设者,要树立工程建设与环境维护双方面维护的意识,要承担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环境生态维护的任务,明确这是历史使命,众多的水利工程建设者要积极努力,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在对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时刻顾及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针对这一方面国家要在宏观方面加强管理,制定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持工程建设的发展,例如:制定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控制水污染问题,加强对排污权的管理,引入市场的调节与控制,再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等来对水体污染情况进行控制。

2.完善生态水利改革

第一,完善流域管理制度革新。水存在于每一个流域内部,需要将流域作为水资源的管理单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协调不同流域、水流以及河岸相互的关系,协调水体的各种功能,流域管理要通过一定的管理机构,例如:流域管理委员会来专门管理,其中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引入市场机制调节,对不同流域进行民主协商,各个用水户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流域的高效与协调运作。要加强流域内部的协商,也就是说流域内部有很多的省区与市区,而且不同的区域内都设有流域管理委员会,不同的省区之间要进行科学的民主协商,一旦出现一些与水有关的事物都要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去解决,抑制矛盾的激化;同时也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功能,因为水市场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非一个完全意义的市场,水权要在科学的条件下进行转让与交易;用水户参与管理,就是要全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热情,使他们积极参与水资源的监督与管理,时刻警惕水体与水质,只有这样全面发动人员,召集各方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对水体资源质量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加强流域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从具体的每一个方面入手,例如:供水、节水以及排水等等都要加以调控与监督,甚至对于污水的处理等也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水务的统一管理,这也是区域水资源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三,节水型社会建设。可以通过建立节水型社会来达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达到对水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市场机制的引导,鼓励社会大众参与其中,以此来促进流域与区域水资源之间的一体化管理,其中政府要具有主导作用,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达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加大资金投入,要完善相关的规划、方案以及其他制度方面建设,而且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节约水源在法律法规指导范围内进行,同时也要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社会宣传,鼓励广大社会群体积极节约用水,以此促进节水的社会化。

第四,加强水利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由于一般的水利事业都属于国家的事业,因此,要全面完善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完善对水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以此来促进水利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的制度化,对于一些比重较大的水利国有资产可以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来进行运营,要确保权利和责任的明晰,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使其支持水利国有资产的管理。

3.完善社会舆论的监督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建立健全公民的参与机制,因为公平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实行专家评议、举行听证会等方面加强对水利生态工程建设的监督,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顺畅的言论渠道,使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例如: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评估,尤其是对现场的规划建设要严加重视,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集体决策,注重协调多方利益,完善内在机制的建设,建立起全面有效的水利事业,为全体公民提供充分的参与表达的机会,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全面监督。

篇5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活舒适的提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和不完善的施工体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造成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运用生态工程系统确立科学完善的施工体系、优化系统结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1 生态工程的运用原理

在水利工程中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在运用生态工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理:第一,循环再生的原理。将水利施工中所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维护,保证其循环利用。同时,将施工垃圾和建材废料,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第二,资源合理规划原理。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防止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在专业的设计和规划下进行对具体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因地制宜建设合理的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荣。

2 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水利工程的施工会对环境造成以下几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水污染。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涉及到大量地排放施工污水,机械设备的检修过程也有废水产生,且带有油污,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水。其次,水利工程建筑中涉及到蓄水工程,水资源被拦截,从而引起下游的水资源的不均匀分配。第二,空气污染。实际施工中,车辆、机械设备的使用,大量的汽车尾气和机械废气被排放到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建筑材料的装卸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爆破工程所产生的灰尘,不仅仅影响着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健康,而且给附近的农田、植被等带来污染。第三,建筑废料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一般规模较大,耗材较多。施工人员需要在附近驻扎,带来一些生活垃圾,同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材和残渣,这些垃圾的清理不及时,直接污染土体和水体,空中悬浮物增多,造成不利的影响。

3 生态工程原理在水利工程中的运用策略

(1)系统结构优化。在水利工程设计时,运用生态工程原理以及具体的施工环境综合进行设计,将施工方案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制定出能够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最大化的施工方案。牢记工业时代对生态环境破环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将自然资源全面地运用起来,完善资源的管理。同时明确水利工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程的监管部门也要做好把控,按照相关制度和规范严格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设备使用标准以及后期工程竣工后的合规检查,同时检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是否合理。利用信息的多元化和资源的规模化进行优化施工系统结构。

(2)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在施工中实现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首先关于工程的设计、管理、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是关键。使其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意义,现在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护未来的自己,不能只顾眼前,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水利的建设,只有水利工程长远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科学地规划施工体系。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施工技术得到了优化、管理理念得到了创新。在水利工程中,科学的规划施工体系包括规划科学的施工布局以及运用生态理念进行施工。同时,对系统的内容了如指掌,包括施工范围、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等,在环保局的明确要求中对施工的环境、占有土地面积、蓄水量等方面数据进行综合地测评,得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篇6

元旦、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嘉陵区治理办:

为了创造整洁优美的节日环境,让全镇人民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根据嘉陵区城市管理局《关于转发省治理办<关于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嘉城管[2014]86号)文件精神,我镇于2015年1月6日起至2015年2月28日组织镇、村、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集中治‘五乱’、整洁迎新春、文明庆佳节”的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集中对机关办公环境、街道、背街小巷、村社道路、院落、企业周边等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现将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发动,明确工作任务

在接到通知后,我镇即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健全相应机构,专题研究分析,明确治理重点,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定了《集凤镇人民政府元旦、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随即召开了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工作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各阶段工作。并要求层层召开会议,制定治理方案,突出治理重点,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节日放假期间,进一步落实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由值班领导具体负责元旦春节期间的环境整治督导工作。

二、强化宣传,营造工作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橱窗、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目的和意义,营造工作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政府、社区、学校、卫生院组织了文明劝导队、宣传队上街宣传,开展文明劝导,很好地遏制了“乱吐、乱扔、乱倒”等不卫生、不文明行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逢场天组织全体镇村干部、驻镇单位同志、社会自愿人员义务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对长期来形成的脏、乱、差等死角进行清理,对日久形成的一些陋习进行了纠正。在街头,对道路两侧乱扔垃圾进行了清运,对电杆、墙面上乱涂乱贴乱画的广告进行清洗,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专项活动期间全镇开展文明劝导活动12次,开展志愿者服务8次,极大提高了群众环境卫生意识。

三、持续推进“五乱”治理,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和常态管理

重点整治了街道路面、门市、垃圾堆放点等场所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和街道两旁面包车、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进一步规范了街道摊点、游商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现象;突出整治了场镇周边及城乡集合部、国道公路沿线等重点地段节日期间的保洁和秩序维护工作,各村也分别组织村民参与各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专项治理期间,全镇共清理公路沿线垃圾51吨,清理场镇卫生死角垃圾12吨,清淘堰塘、水沟淤泥3吨多,规范店招、店牌7块,清除小广告“牛皮癣”52处,规范摆摊设点11起,治理机动车辆违章停放32台次,治理施工现场乱象2起。集中规范市场秩序一个月,做到窗明几净、地面整洁、物品堆放有序,创建了整洁优美的节日环境。

四、强化垃圾清运力度,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针对春节期间人多车多、市场活跃等具体情况,临时增加了二名保洁清运人员,清扫保洁人员实行轮班制,每名清洁工增发春节加班费600.00元。强化了对清运保洁人员的监督力度,治理办每天不定时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立即要求整改,对保洁不彻底的每发现一处扣20.00元,对垃圾未及时清运的每发现一处扣30.00元。

五、措施有力,整治效果明显

篇7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和迎接2012年元旦及春节的到来,努力营造“欢乐、祥和、文明、整洁”的节日气氛,根据《关于切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11〕17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志愿者清洁美化城乡环境,为整洁城乡庆佳节、靓丽城市庆佳节、文明新风庆佳节的要求,团区委将组织全区青少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活动。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营造欢乐、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现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经我委党组研究决定,从2012年1月6日至2012年1月31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月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重点实施“城区环境美化工程”、“公民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动员全区青少年和广大志愿者积极投入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来,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热潮,按照整洁营造一个清洁、整齐、优美、文明的城乡环境,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目标

节日期间,通过发动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志愿者的力量,以“保持清醒求巩固、转变观念求深化、扎实推进求提高、正视问题求延伸”为指导思想,深入组织开展好“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城乡环境共清洁、革除陋习我行动”等各种主题活动,强化对“五乱”的治理,集中解决影响我区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的突出问题,高标准完成节日期间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任务,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全面提升我委城乡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了促进元旦及春节期间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活动有效开展,做到细化责任,强化落实,经我委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四、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环境整治我知道——宣传活动

动员志愿者和少先队员,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带动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全面参与的推进态势,做环境综合整治的倡导者,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社区宣传专栏、宣传橱窗、各种形式的集中宣传活动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良好公共行为”、“爱护公共设施”等系列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全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同时积极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让整治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整治的具体行动中。

(二)除陋习 树新风——文明劝导活动

1、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全区主要街道、广场、红路灯口开展文明行为监督和劝导活动,开展“文明出行、安全回家”主题宣传活动,以遵守交通信号、文明行车、文明停车为重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停乱放车辆等不良行为。

2、 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交通铁序专项治理活动,在各大交通路口、旅游景点组织志愿者向市民发出倡仪并开展“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爱护公共环境”等内容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掀起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道路交通铁序治理的,把各项志愿服务举措落到实处。

(三)爱护我们的家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活动

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容貌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清除“牛皮癣”,清扫街道、保护母亲河等环卫活动;同时组织志愿者参与治理违法违规建设及主干道风貌、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环境,搞好建成区绿化和重点区域的亮化。

(四)旧貌换新颜——整治前后对比活动

对城乡环境整治过程中新旧、前后进行对比,形成对比照,广泛宣传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珍惜和爱护美好环境。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委成员要迅速行动,继续充实和扩**乡环境综合整治志愿者队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激发群众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立足共青团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青少年及家庭成员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肩负起宣传、整治、监督、管理的重任,号召少先队员勇于和毁坏市容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做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者。

(三)佩戴标识,展示风采。团组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服务队在工作服务当中要举止文明,从我做起,树立良好形象、佩戴统一标识,进一步展示青年志愿者风采,展示年青人应有的活力。统一标识为:志愿者“小红帽”、志愿者服装。

 

篇8

国家实行工程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工程中资金的高效利用,对私藏资金,私自投资的行为进行严肃管理。属于国家的建设项目必须要进行工程审计,一些独立的企业可在合理的范围内自行解决审计问题。各高校也要加大对审计方面人才的培养,向社会输送严谨、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

1 常见的问题

1.1 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

缺少标准或者体制,是牵制管理工作不能良好发展第一要素。因此,缺少相应体制,各个部门不能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各个管理者也不能了解自己的责任。这就造成了管理出现空缺,管理者懒散怠慢。需要被指挥,被引导的工作,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员,工程施工没有专门的监管人员。

1.2 人员不合格

在工程审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需要有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的思维。然而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很强的技术,专业水准也不高。对其他的知识也没有了解,因此自己的知识修养也不高。

1.3 招标过程存在漏洞

招标工作在国家和相应的管理单位的监督下进行,一系列操作都需先通过有关公司审批,但是在这样的层层把关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手续办理问题,我国已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招标指标。

1.4 签订合同流程出现的问题

对合同另一方公司的资历还不够了解,如果对方没有一定的资质或者过期的执照,那么它的信誉度也会很低,因此在将来的合作中会遇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签署的合同要严格按照范本,以前出现过因合同双方私自篡改文本,后来引起纠纷的案件,因此,技经管理者要进行细致的审查工作,不能允许出现对公司有损害的条款。

1.5 现场造价控制出现的问题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有资金变化的情况时,要提早签订手续。一些施工单位随意变化施工方案,产生比预算高很多的资金,想要纳入到最终结算中,谋取不法收入。因此合同双方必须沟通好,施工需要按照预先规定的方案进行,如果施工中途必须有所更改,那么需要向设计公司、建筑公司等提交申请,并且由对方公司带领施工团队进行材料的购买和施工方案的重设工作。

2 解决途径分析

2.1 招标文件进行严格审查

对招标文件需要严格的审查,公司要对文件中关于施工时长、工作量、和大致费用进行审查,将文件中施工所需材料与另一份采购表进行对比,将两份文件的计量单位、购买材料的地点和材料等级不同的地方进行酌情修改,达到统一标准。另外,不要将不同的招标混杂到一起,将招标范围划清楚。技经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核实工作。

2.2 进行现代化发展

要想实现工程审计的良好技经管理,必须要进行现代化变革,清楚当展的新形势,在整个工程的管理上进行全面研究探讨。在符合现实条件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工作,不断完善审计与技经管理水平。要能够清楚在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不同问题,如建设投资方面的变动,固定资产可能的损耗。

2.3 规范财务管理

对工程中所需的费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因变换材料、赶工期等需要多支出的财务进行严格管理。在资金的管理上也要讲究创新,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将财务浪费,也不能将财务闲置。使资金能够运用到最恰当的地位,不但能提高工程质量,还能最大效率的利用资源。

2.4 合同方面注意事项

对签订合同对方要进行严格的信誉及资质审查,检验其各个执照是否属实,并且要求对方将必要的证件复印,交由公司保存,并且将合同上升到法律规范上来,随时进行复查。在签订合同时,要有明确的工程期限规定,一些施工单位会在开工时间上耍一些小伎俩。双方一定要在期限上达成共识,以免后患。

2.5 最终结算的管理

在最终结算时,技经管理者要明?_材料所需的综合价钱,对所开发票进行审核,将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挑出。对购买材料数量,使用材料数量以及最后剩余都要有详细的账目,所使用的的材料种类和质量都应和合同中一致。

篇9

【关键词】 人工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方法 对12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开展围手术期系统的功能锻炼,对部分高危人群辅以预防性抗凝治疗。 结果 术后124例中6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为4.83%。 结论 术前全面评估,确定高危人群,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围手术期锻炼计划,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普遍应用,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继发的肺动脉栓塞(PTE)引起了医护人员的警惕。有资料显示,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50%~70%,病死率为0.10%~0.38%[1] ;国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2] 。早期预防是防止术后发生DVT的关键。2003年1月―2005年7月,对12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锻炼指导,同时对高危人群辅以低剂量肝素预防性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4例,男51例,女73例。年龄39~94岁,平均(62.5±8.3)岁。其中单侧全髋关节置换94例,双髋关节置换1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全髋翻修5例。伴有高血压32例,糖尿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患侧偏瘫3例。

1.2 DVT的诊断 局部疼痛不适,腓肠肌、大腿肌肉压痛,Homans征阳性或阴性,严重病例患肢肿胀,皮肤发亮,出现浅静脉曲张并伴不同程度的低热;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

1.3 DVT 术后发生DVT6例,发生率4.83%。其中1例发生PTE抢救无效死亡。该6例患者症状出现在术后2~15天,均为高龄,分别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例有血栓史。

2 护理

2.1 明确DVT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1856年,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其中血流滞缓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术前有深静脉血栓既往史的患者,术后DVT的风险明显增加[3]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有DVT史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DVT。因此护士应针对上述情况,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结合术前检查,确定高危人群。

2.2 认知干预,做好高危人群宣教 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DVT发生的原因、危害性、常见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②劝其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③讲解卧床期间活动的重要性,并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2.3 严密观察DVT的症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分为远端DVT(腓静脉血栓)和近端DVT(包括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后者多由腓静脉血栓发展而来[4] 。远端DVT症状多隐匿,可无自觉症状,或只有患肢轻度疼痛和沉重感,逐渐出现膝关节以下肿胀、腓肠肌深压痛。急性近端DVT可出现高热,下肢明显疼痛、肿胀、皮肤轻度发绀、皮下静脉扩张。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高危期是术后1~4天[5] 。因此术后应多倾听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温度的改变,有无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深压痛,必要时测量两下肢相应平面的周径并记录,若同一部位周径之差大于0.5cm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大于1cm则有临床意义[6] 。

2.4 早期积极活动,促进静脉回流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易发生DVT[7] 。因此应定时更换,早期进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促进静脉回流。我们针对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术中情况及假体的性能等给每个患者制定围手术期的锻炼计划,明示于床尾,责任护士除利用查房或治疗之便为患者指导外,每天分时多次到病房讲解、示范,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转贴于

2.4.1 术前 ①鼓励患者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或辅以弹力袜。股骨颈骨折应做好牵引治疗的护理。由于骨折,患者伤口疼痛且担心活动会加重骨折,多不合作,我们则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活动的目的、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力求获得患者配合。②指导患者行三点(双肘及健康下肢)支撑,引体抬臀,每1~2h一次。不仅有效预防骶尾部皮肤压疮,还起到变换、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的作用。

2.4.2 术后 按以下程序进行:①术后患肢处于中立外展位,给予被动活动踝关节(即背伸跖屈)及肌肉挤压运动,自跟腱向上挤压患肢小腿、大腿肌肉,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麻醉作用消失后,督导患者主动锻炼。一日3~4次,每次20~30下,逐日增加,直到下床行走。②术后第1天从简单的动作开始:指导患者深呼吸,双上肢外展、扩胸练习,增加心肺功能。以平卧为主,翻身时两大腿之间放5~10cm软枕,并翻向健侧,禁止患肢内收、外旋,以防髋关节脱位。③术后第3天可坐起,并行患肢屈膝练习,从30°开始,逐渐增加,但不超过90°。④根据病情术后5~7天可借助习步架下床行走,专人守护。

2.5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 对高危人群适当给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0.4ml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输注。老年人使用时,后者应慢滴,防止发生肺水肿。

3 讨论

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作为护士应熟悉DVT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我们通过加强术前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并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地降低了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因此,全面评估和积极预防成为护理患者的关键。另外,由于住院日的缩短,拆线后患者即出院,要及时做好出院指导,告之复诊时间及地点,若能定时回访,将利于患者康复,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

[1] Wroblewski BM,Siney PD,Fleming PA.Fatal pulmonary embolism and mortality after revision of failed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J].Arthro-plasty,2000,15(4):437-439.

[2] 吕厚山,徐 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5-157.

[3] Sharrock NE,Hargett MJ,Urquhart B,et al.Factors affec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rate follow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under epidural an-esthesia[J].Arthroplasty,1993,8(2):133-139.

[4] Kim YH,Oh SH,Kim JS.Incidence and natural history of deep-vein thrombosi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sed clinical study[J].Bone Joint Surg Br,2003,85(5):661-665.

[5] 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84-185.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性基础产业,目前建筑业正处速发展阶段,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工程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理念和建筑内涵不断丰富,但与此同时,建筑业内固有的和不断衍生的问题束缚着本行业的健康发展,其矛盾日益显现。如何有效地代表政府对建筑业的工程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一直是质量监督站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环节与途径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环节

(1)建立科学的质监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站长与各质监室负责人、质监室负责人与质监员签订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同时抓好质监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促进质监人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业务技能的提高。责任质监员对所监督的工程按照监督计划书和质监站的有关规定,认真实施监督工作,加强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质保体系和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监督工作到位率100%。责任质监员对所监督的工程负全面的质量监督责任,特别是对抽检点的质量、对核查的工程技术资料质量、对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质量安全负全面监督责任。

(2)加强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监管力度

1)规范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各方共同活动的结果,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机构的质量行为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必须严格规范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①对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违法肢解分包、对承包单位的建设活动进行不合理干预;使用于未经审批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的行为严格监督,严肃查处;②对建设单位违反其质量责任和义务以及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记入不良记录,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人员到位且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严格按图纸和相关规范规程施工,按规定进行检查评定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对其选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以及质量不合格的要责令整改,必要时要进行处罚。

2)严格监督施工图审查,确保设计质量及节能要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施工图未经审查批准的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用于施工。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①建设单位办理监督手续时,无施工图设计审查批准书不予办理;②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大设计修改变更和技术处理方案,必须重新报审。在图纸会审或技术交底的时候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必须有专家论证报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未经审查和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通过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可使勘察、设计质量有保证,确保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

3)规范见证取样检测,确保材料质量。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应严格检查见证取样检测有关资料。①明确进行见证取样检测的范围:凡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取样数量不少于规定检测数量的30%;②确保见证取样检测的程序: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将“见证取样检测备案书”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工程施工中,见证人员对试样的采样、留置以及送检要全程见证,并如实填写见证记录;③不定期抽查见证取样检测的执行情况,核查见证记录是否及时、真实、准确,对违反见证取样检测有关规定的要下发问题处理通知书并督促整改。

4)加强施工过程监督检测,确保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查中要根据结构部位的重要程度及施工现场质量情况对工程结构实体质量进行随机抽样,科学定量分析其内在质量,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隐患,确保工程结构安全。①配置钢筋扫描仪,数字显示式回弹仪、混凝土快速测定仪、激光测距仪等结构质量检测设备。特点是快速、准确、智能、便携,非常适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②确定工程监督检测范围、监督检测程序,监督检测内容,监督检测抽样方法及数量、监督检测记录及报告形式、不合格检测结果的处理方案等;③用科学数据对结构实体质量进行判定,实现由人工定性判断向仪器定量检测的转化,维护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通过加强监督检测,强化了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控制。

5)严把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样板引路”制度管理。“样板引路”制度要求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前做出“样板间”和“试验段”,在施工过程中“用典型引路”,在检查验收时“让样板说话”。要求做出样板的项目包括:墙体施工前要做出样板间;外装饰工程要做出样板墙;设备安装工程要在标准间做出样板间或样板系统;门、窗工程在施工前应做出样板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道路工程的土层、基层、面层应分别做出工程试验段;大型建筑群体、住宅小区应在施工现场建立样板示范间。并要求所有 “样板间” 必须做出节能降耗样板。作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未进行“样板间”和“试验段”施工管理的工程项目,将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责任单位进行不良行为记录等处罚,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6)严格把好分户验收关。2009年12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通知》(建质〔2009〕291号),对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2011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将分户验收作为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必备条件,凡未实行分户验收或分户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住宅工程整体竣工验收,不予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不予参评工程质量奖项;对未严格实行分户验收、在分户验收中弄虚作假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7)严格竣工验收监督,把好备案和交付使用关。①严格审查竣工验收条件:审阅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和施工合同,掌握工程是否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审查质量控制资料、建设单位制定的工程验收方案。审查日常监督抽样中所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整改报告;②严格对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进行监督,重点监督:是否按所提交的工程验收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参加人员是否到位,审查工程质量,查验的工程部位要有代表性和一定的数量。通过严格竣工验收监督,可确保工程质量;③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监督检查建设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出具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报告中要明确同意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单位按规定到有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后方可交付使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途径

(1)提升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意识。不断深入质量安全教育,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灌输安全生产的理念和重要性,并结合真实案例,警示负责人应落实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2)明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首先,应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同时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等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进行检查;及时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检查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并对已经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工程要求停止施工,进行整改。

(3)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是每一个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而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决定现场质量安全监督效果的关键。因此,建立和健全施工人员的各项技能培训,并积极带领人员参与技术探讨、交流等活动,完善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监督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过硬的技术和全面的监督意识。

(4)强化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认可有能力的员工,鼓励更多的员工积极努力工作,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这也是一种约束手段。很多单位采取事先考核,例如缴纳保证金等,其目的也是为了增强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

(5)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制度。建设部《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为信息管理办法》和《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的分布实施,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按照市场规律,使工程建设中涉及的责任主体及中介机构的失信行为受到法律和、市场的惩罚。我们将做好以上两个文件的宣传贯彻工作,以施行统一的诚信标准为契机,以建立诚信信息平台为手段,以完善信用将惩机制杠杆,加快推进建筑市场秩序日趋规范。

(6)探索快捷、公正的解决用户投诉新途径。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有些质量投诉单靠质量监督人员现场观察、询问,很难找出质量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或找出原因不准确、不全面,给质量问题性质的判断和责任的界定带来困难。同时,引入诚信建设机制,将那些违法违规、不履行保修职责、推诿扯皮,给用户带来严重损失的企业予以曝光,并把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以此引导企业顺应市场经济潮流,增强信用意识,做好售后服务和质量保修工作。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涉及方方面面,要把工程质量安全管好,必须有一个健全、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为企业的创优提供了一个具有统一基本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标准,以增加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协调性,增强施工单位之间的可比性。因此,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结合本单位情况和自身特点,在提高工程质量意识、管理水平、队伍素质、创新能力,打造建设工程质量品牌上同执利导。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实施创优良工程活动,树典型、促全局,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