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资源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淡水资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重要性

一项水利工程从项目初期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以及后期的工程验收和工程运行管理,在这一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全过程:没有人来制衡;没有专业人才的监督;没有机制灵活的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参与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很难想象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如何有序进行,更难谈及发展。

一、水利事业和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1.构建战略眼光树立人才强水战略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提升

人才是强水之本,拥有怎样的人力资源,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落实到何种程度。科技强水、政策活水、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才强水,这不仅要求我们重视人才的作用,更需要将水利人才开发提到战略层面上,真正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用战略眼光审视水利人才工作。转变传统理念,把水利事业发展依靠人才、依靠人才发展作为重要关注点。把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形成水利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切实有所作为投入水利工程工作关键而紧迫的任务当中去。

2.确立人力资源人本优先发展确保水利工程事业良性的发展格局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水利人力资源开发是早一天播种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先一天赢得主动的重要筹码,容不得半点迟疑,在人才优先发展上稍一迟疑,就容易错失水利发展机遇。水利发展绝不是“瞎子摸象”、想到哪一部分做到哪一部分,出现哪些问题解决哪些问题。而是需要主动,需要从全方位考虑,超前判断。正确决策,需要水利人才能对水的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做出判断、提出规划。需要大批既懂力学、工程学的专门人才,也需要大批懂水环境、水生态、管理、社会、经济、法学、规划类的专门人才。针对目前水利人才实际,要落实好和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念理念。还必须全面规划人才发展格局。做到人力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人才发展格局,才能构筑起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的水平之路,实行具备战略高度的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也是水利事业提升整体管理的必备条件。

3.营造良性的人才工作环境,统筹把握好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各个环节

曹操“唯才是举”以昌魏、刘备“求贤若渴”方成蜀、孙权“得人者昌”以立吴。良好的用人环境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古代历史小说的演绎如此,今天的社会现实如此,水利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要求亦如此,形成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是水利人力资源开发支撑“水利科学发展观”取向的应有之义。这要求在政策、制度、氛围上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培育环境。

①首先要重视育才环境,开发好现有人力资源。水利人力资源开发要以终身教育为理念。大力实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局面,育人要讲求方法,多增加脱产培训,使育人不落为形式主义,浪费教育资源;

②要重视引才环境,有今天不来引,明天就引不来的引才意识,提前谋划人才引进,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用好我市“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和“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政策优势,立足政策引进人才;

③三要重视聚才环境,一切以需要为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制度,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最后是用才环境。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人当以人尽其才为要,人尽其才则百事兴。要形成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环境,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真正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坚持“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不舍长就短,最大限度的保障全才有全才的用处、偏才有偏才的用处,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

④要辩证看待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之间的关系,做到育才引才聚才不可偏废、厚此薄彼,用才紧紧围绕“水利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取向。形成良好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环境,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

二、运筹帷幄,人力资源开发导向应统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水利工作千头万绪,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心任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是支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三支”队伍。管理人才在传统水利向水利科学战略取向转换、把握方向、落实政策起上核心作用,在统筹各类资源、放大水利系统的整体成效上起主导作用,决定着“水利科学发展观”取向的成败。必须突出抓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在把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运用到水利工作中,改变水利发展方式和提高水利发展效益上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水利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技能人才在实施水利设备技术攻关、推广新技术、提炼归纳先进操作方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和效益,传绝技,带高徒,促进技术工人队伍整体提高上起示范作用,是水利工程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政策改变,技能人才引进入口收缩,而探索一种社会化的实现路径提上了日程。

三、创新和构建灵活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用人机制活,则水利工作全盘皆活。用活人才,关键靠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向,打开水利人才工作新局面的“总钥匙”。创新型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顺利实施的“催化剂”。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创新型人才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引领者,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创新型人才,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人才工作机制。为此,人力资源开发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破除论资排辈、破除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传统用人机制,破除传统的选人用人方式,革新用人理念,创新竞争上岗方式方法,创新干部考察考核方法,通过创新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腾位子、给实绩突出的人搭台子、给员工公认的人铺路子。形成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俊英;浅谈喀什噶尔河流域管理处人力资源开发;China,sFozoign Trade;2010年第16期

篇2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

(一)地球水资源的概况

水乃生命之源,安全的淡水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有水地球上的万物才得以生存、生长。据统计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其中咸水占97.47%淡水仅占2.53%。冰川、积雪的淡水难以利用却占淡水总量的87%,而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主要是分布于地球深部的淡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大气水,这些淡水仅占0.26%且最活跃更新最快。如果说缺少石油和其他燃料,我们可以用其他能源来替代,那么,如果没有洁净的淡水,没有干净的可饮用水,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在研讨会上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在21世纪的开端,地球上有10多亿人根本喝不上干净的水。大约24亿人得不到足够的可饮用水,每年大约还有34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有关专业人士预言: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危机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

联合国和斯德歌摩环境研究所报告1995年世界1/5的人得不到洁净的水。2025年面临缺水困境的人将增至2/3,2050年世界1/3的人得不到洁净水。有些地区大水泛滥,而有的地区却因干旱而导致居民死亡——或者沦落成难民而举家迁移。加拿大有着与中国同样多的水资源,然而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中国的2.5%,人均淡水量远高于中国。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资源量居世界82位,不到世界水平的1/3。在干燥的博茨瓦纳,水是如此宝贵以至于用“雨水(Pula)”命名自已的货币。

二、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在自然原因中水资源全球分布的及不均匀,气候变暖改变区域降水的蒸发格局造成了大气环流失衡,使区域性降水造成了分布不均衡。其次,雨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更不均匀。

两个原因当中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人类水资源需求总量正在急剧上升的现象这是不可非议的,相反人类人为造成水污染的程度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当今水污染是全球淡水资源面临的又一大威胁,清洁、充足的水是极其宝贵的。没有清洁、充足的水,人类就不能生存。但是我们却把清澈、干净的水源作为废物倾倒场,每年向湖泊、河流和海洋倾倒数十亿吨的化学品、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同时海上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液体泄漏也给海洋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不当的淡水利用也给水资源带来了无形的浪费。在农用方面,农作物的大面积灌溉使淡水造成了大量的流失,这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一方面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水,另一方面却在继续忽视水的重要性。这不是我们今天人类应该做的,相反我们需要保护和恢复我们的水质。

三、全球淡水资源的国际保护及保护法取得的进步

20世纪许多战争都是因石油而引起21世纪水将成为引起战争的根源。由于全球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国必须对淡水资源的国际公平分享问题和淡水污染的防治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做到广泛协商并用国际条约巩固协商成果。全球面临着严峻的水危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水事委员会提醒大家:“此时此刻,我们面临着世界水资源短缺的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解决不了水源短缺的问题,结果将是粮食价格上升,缺水的国家不得不用昂贵的价格进口粮食,然而缺水的国家大多贫穷落后。”饥饿和干渴也与政治动荡和经济增长缓慢紧密相关。

关于淡水资源的国际保护经历了从单一利用到全方位保护,从保护河流到保护整个水系的发展过程,从创设相对简单和直接的防止重大跨界污染的义务发展到建立广泛的保护共享资源的法律制度。起初,区域性的或双边的国际条约构成全球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如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订的《美加大湖水质协定》。《协定》的宗旨是“恢复并保护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的、水体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完善性”。1998年通过的《保护莱茵河公约》,该公约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将河流、河流沿岸与河流冲击区域一起考虑。

随后,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了《赫尔辛基规则》是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的里程碑,在条约中提出了现代国际流域的概念,为国际河流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赫尔辛基规则”宣告国际流域利用的国际法一般原则;确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国际流域内的水资源;提出并界定流域水的自然分成结构水质;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关于国际河流利用产生的争端,应按联合国精神以和平解决。1997年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这一法典化文件。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2)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3)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4)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该公约的目的保障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保存、管理和保护,并为当代人及后代人而促进对国际水资源保护。

总的来说,当前国际环境法在国际水资源保护制度上已经构建了一整套原则和规则。对国际淡水资源法律制度的研究对指导国内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四、国际淡水资源的保护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国际淡水资源保护法在体系机构上所调整的范围不断扩大,渊源构成多样化,在内容上存在着国家与水道国际化之间的矛盾。保护法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已经签署的双边、多边条约执行的不彻底。国际河流委员履行的职责有限,上下游国家利益的平衡问题尚且存在,国际水资源争端的解决存在争议。

我个人认为,国际环境法应与国内环境法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国内环境法无论在归责问题或保证实施上大多都有明确规定,不可否认国际环境法在这些问题上不可能同解决国内法一样,它面临更大的困难,但及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是刻不容缓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自70年代以后,有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迁往控制不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导致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与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低下,民众的环境意识低下和管理水平低下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谴责发达国家这种举动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迫在眉睫的,只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才能使全世界都积极参与到拯救环境的队伍中来。

世界局势逐渐向多极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建立全球关系,迎接环境与发展的挑战,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结束语: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几千年以前中西方的自然哲学思想,还是当代全方位环境保护的理念,贯彻于全部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就是人类应当与大自然保持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不只是某一国家范围内的任务,是国际各国共同关心的焦点。不论是发展中国家长期深受其害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还是近年来提上国际议事日程的气候变化、臭氧层耗损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消失等问题,都以跨越了国家或地区的界限,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和地区协调一致的努力与合作。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此过程中,人类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遭受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与自然才能和谐。只有全世界共同努力,保护我们仅有的水资源,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3

对于水利建设活动的开展是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农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加大,可是其需求的满足情况不甚理想,针对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加强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这样的发展方式将会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且也能减少自热灾害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加强。就加强农业水利过程建设的作用来看,首先,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实现对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农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淡水资源,通过对水利过程的建设,能够很好地实现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促使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其次,对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用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通过对农村居民饮水质量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其健康状况的改善。最后,就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农村生态活动的促进,主要指的是对淡水资源的节约合理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为建立与发展起节约可持续性社会创造可能。就目前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对于水利过程的建设,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口激增、资源浪费明显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而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其中,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一方面,促使用水的高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能实现用水的科学合理,维护社会的稳定,进而保障农业活动的持续开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村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性得以共同提高。同时,在对农业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必须意识到,我国目前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淡水资源的需求也将更为明显。此外,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染所带来的淡水资源污染事件也是在不断增加,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用水困境。所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农村水利建设活动开展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2.1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

由于受到我国的农业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国情与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村水利建设水平较低,这也就导致了农业活动的开展难以实现高效化、合理化。灌溉效果受到水利工程的自身不足影响而显得不甚理想。

2.2乡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剧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的工业建设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受其生产技术不足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影响,也就使得农业用水受污染现象的不断产生,使得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受到了破坏,致使农村自身的发展难以维系。

2.3受旱涝灾害的影响较为明显

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影响,其所受到的旱涝灾害影响的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重。同时,由于农业水利建设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不足,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

2.4对于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在我国,由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发展技术的不足使得淡水资源的污染现象日益加急。同时,对于淡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也就使得许多地区的淡水资源难以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一方面也使得社会发展受到影响。

3.对于发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式方法总结

3.1加强对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积极发挥创新思维,进而充分实现水利工程开展的意义所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以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防灾功效,实现农业生产对于旱涝灾害的抵抗能力。再者,还需注重于对淡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保护,加强对其的使用管理,弘扬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进而更好地完成对于淡水资源的利用,使得生态环境得以更好地保护,并且也能完成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的正常开展与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积极发挥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3.2注重于规划的先导作用

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加强对于人本思想的体现,突出强调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体来说,基础的水利管理部门在进行水利建设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当地淡水资源具体情况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资源储备、分布状况,按照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再满足生产用水需求这一使用方式来实现对淡水资源的分配;其次,对于淡水资源的开采也需做到先使用地表水后使用地下水这一原则,使得对于淡水资源的分配工作与开采工作得以有顺序的开展,进而形成一个发展的有机体,进而也能加强基础水利部门对于淡水资源的管理与发展。在这样的管理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树立先节约再开源的发展模式,进而提高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与能力。就农业用水的使用来说,也需加强重视,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得以充分保障,严格按照发展要求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用水的分配与调度。

3.3通过建立投入机制实现发展的稳定

篇4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全国2/3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在中国的北方,尤其是西北水资源奇缺,沙漠化、半沙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济南市虽有泉城之誉,但也属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之一,水资源不足始终困绕着美丽的泉城,节水保泉无时不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我国于2015年1月颁布新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为积极落实新水法,建设节约型校园,提高节水、保水意识,我们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广大同学发出倡议:

一、充分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节水意识,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对国民经济建设及居民生活稳定的重要性,在全院形成“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良好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科学的用水态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勤俭节约,杜绝“跑、冒、漏、滴”等现象的发生。

三、用水时避免大开水龙头,减少水的流量,要使用脸盆洗脸、洗手。用完水后要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现象。

四、节约淋浴用水,缩短淋浴时间。坚持使用节水设备,鼓励职工对节水技术、节水器具进行研究改进。对于用水量较大的绿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质使用,将水耗降至最低。

五、依靠科学提高对水资源的充分、反复的利用率。

篇5

水为万物之源,万物之本,人们生活的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正是因为有了水,人类才会生存,世界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地球上的水资源似乎取之不尽,其实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部分才能被人们使用,淡水原本是一种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可是随着工作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量水资源被污染;有的国家为抽取河水在上游建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资源遭到严重的影响,就哪中国来说吧!中国水资源总量居全世界第六位,但人均量却是全球的四分之一,也被称为全世界十三个贫水国之一。

从目前来看,水资源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污染,另一种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资源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主要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导致,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如珠江三角到处都是水,可是却不能饮用,我国淮河流域也不多,在上海一一个水乡水网的地区,一平方公里的河道长度都是8——10公里,这么高的水份密度,而如今却因为工业、农业和生活弃物排倒于水中,导致本身紧缺的水更加稀少了。

你知道吗?在我国666个城市中,有444个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1个,不但如此,仅每日缺水就达到600万立方米,就拿广东省来说吧!目前在农村有几十万的人和几千万牲畜饮水困难,在城市也有三分之一的人饮水不干净,如果我们可以树立起节约用水的意识,随手关紧水笼头的话,一年一个家庭就可以节约几百吨水,相信这笔宝贵的财富可以重新回来。

因而,作为公民,我们更加应该积极参与到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在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一旦人们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聪明愚蠢的人们啊!醒悟吧!不要让眼泪成为我们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

篇6

关键词:雨洪;资源;利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中以河北省为例,探讨我国雨洪资源有效利用的方法。河北省是我国淡水资源短缺较为严重的省份,加大用水管理,采用多种节水方式,加强对雨洪的利用,是实现河北省缓解淡水资源紧张,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1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重要意义

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无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潜在发展动力。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应对措施。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m3,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市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少,其中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m3,人均311m3,亩均208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被列为受到人口、环境双重压力的极度资源性缺水地区。河北省水资源先天不足,供需失衡,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对河北省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解决的对策,除了实行计划用水、全面节水、多方补源、南水北调、强化管理等措施外,充分利用降雨和洪水资源,是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紧缺实现防洪减灾的重要举措。

2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

2.1城市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展起来的,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规和不断学习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发达国家的雨水利用技术,建立了完善的雨水集蓄与透水地面组成的雨水利用和回灌系统。我国雨水利用历史悠久,如北京北海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北京市的雨水利用已进入工程实施和推广阶段,上海、南京、大连、天津、西安等城市的雨水利用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但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市已建成的主要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有奥林匹克公园、未来科技城、大观园公园等雨水利用工程、中水综合回用工程等;上海、南京等其他城市的雨水利用工程有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雨水利用工程、南京银城东苑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和天津市水利科技大厦雨水利用工程等。

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渗透利用。

雨水集蓄利用可以建造拦截坝和蓄水池。拦截坝在我国一些城市应用较早,自1988年以来北京修建了50多座橡胶坝拦截雨水。但拦截坝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城区内难以大量采用。蓄水池在城市内较容易建设,可对屋面雨水、园区雨水集蓄利用。屋面雨水水质较好,便于收集,是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重点对象。经过收集、处理、储存、回用等过程,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进入中水系统,可用于家庭、公共、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洗衣、冲厕、浇灌绿地、消防等;公园或类似环境较好的城市园区,可将区内绿地和路面的雨水径流收集利用,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较大,需要处理好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绿地与道路高程等环节的各种关系。

雨水渗透利用是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使雨水回渗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源的一种雨水间接利用技术。通过绿地渗透、人造透水地面渗透、园林水体渗透、渗透管、渗透井等多种渗透技术,达到雨水收集再利用,缓解城市淡水供应困难,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研究表明,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不同时段雨水累计入渗量呈指数增加,因此城市应加强植被覆盖率,同时考虑到道路排水设计和绿地接纳雨水的能力。根据具体地形和工程条件可将绿地与渗透地面、渗透管、渗透井等各种渗透设备进行组合,形成渗透系统,依据现场条件选用适合的渗透装置,取长补短达到雨水最大利用率。

在城区充分利用各种拦截坝和蓄水池来接纳净化雨水,或采用各种透水性地面、渗透井、渗透池塘等技术截留、下渗雨水,使雨水集蓄利用与渗透相结合,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相结合,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园艺绿地景观相结合,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农村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雨洪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建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干旱山丘区兴建梯田、建设塘坝水池,平原区采取拦蓄回灌、坑塘集蓄收集雨洪资源。农村地区通过建设梯田、塘坝、水池、水窖、水柜等工程,集蓄存储雨水径流,用于补充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和解决人畜用水、发展种植产业。

干旱山区年降雨量少,地面蒸发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极度匮乏。雨水是最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水资源,雨水的利用不受山区地形破碎、地貌高低起伏的限制。因此,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是缓解干旱山区状况的重要途径。干旱山区要重视降水资源的水土保持工程,就地入渗拦蓄。同时,也要减少地面蒸发,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将地面无效蒸发及时转化为作物有效蒸腾。大力推广各种覆盖技术,使雨水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兴修梯田拦蓄雨水,可防止水土流失,为干旱山区提供农业用水,减少泥沙对江、河、湖泊的危害;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修建水池、塘坝,将汛期降水产生的径流蓄积在沟谷的有利地段,在干旱季节使用;因地制宜的修建多种形式的雨水集蓄工程,如水池、旱井、水窖等,可保证人畜用水的前提下,发展庭院经济。

山前平原可修建沟渠等拦蓄设施,拦截汛期雨洪,回灌补充地下水;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进行拦蓄回灌、坑塘集蓄,尽可能多的集蓄汛期雨水与河道来水,回补地下水,在干旱季节进行补充灌溉。

3河北省雨洪资源的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3.1河北省雨洪资源的利用

河北省是个干旱严重、暴雨集中,既有水荒、又有水灾的省份。汛期降雨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80%左右,暴雨强度最大7日可达2050mm,干旱时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公认水资源下限1000m³的1/3。因此,科学调蓄利用好汛期的雨洪资源,既是防洪减灾的手段,又是补充水资源的有效措施。

河北省城区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统筹考虑城市雨水排泄和雨水综合利用,强化政府引导和规划控制社会化管理责任,结合城市道路路面特点,利用道路横向和纵向坡降,集中明排生态净化后,汇流入河渠调蓄。严格政府审批制度,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开发项目上采取集雨节水技术,规划建设集、引、蓄、排综合配套设施。鼓励一水多用、优水优用、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3.2河北省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缺乏对雨洪资源的充分、合理认识。河北省在防洪减灾形式上,过去多以防止洪涝灾害为主,近几年水灾减少,旱情增加,甚至出现“十年九旱,到处缺水”的情况。因此,水利工作者也应尽快调整治水观念,充分认识雨洪资源的重要性,加强集雨节水技术的宣传,将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起来。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缺乏系统试验研究资料。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科学应用需要知道不同雨型、不同集雨面的集流效率,选用不同的雨水蓄存模式、取水方式、配套农业结构和节水灌溉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均需经过试验研究来确定各有关技术参数。由于地域和地质条件的差异,不能简单引用其他地区数据。此外,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如何做到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工程持久耐用,以及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高效集雨农业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试验、示范来验证。

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和多部门协作。发展利用雨洪资源应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工程造价与国家投入最低的情况下,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对防洪、抗旱、除涝、治污、拦蓄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安排,统一调度,通过合理的蓄、泄、滞、引和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实现雨洪资源化。

4 结语

城市雨洪管理针对的是城市中出现的洪害、水资源缺乏、水的再循环利用和优化环境等现象,综合统筹认识雨水的资源使用价值,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雨洪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任立良,陈喜,章树安.环境变化与水安全[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顾辉.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篇7

水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人口增长,环境破坏,水资源局面日益紧张。本文在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简单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策略,以确保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保护;可持续利用;策略

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2420m3,远小于世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而大量农业、工业上的污水不断排入到自然水体,让水资源供求更为紧张。水资源的这种紧张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大不便。近些年随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淡水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在未来极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

1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水资源多来源于降水,总量丰富,但是在分布及开发利用上存在如下问题:

1.1人均水量少我国当前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124×108m3,河川径流量27115×108m3,在世界上位于第六位[1]。但是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2420m3,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1/4;亩均水资源量仅为1770m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及亩均水量数字却不容乐观。

1.2水土资源组合、时空分布不均衡我国的水资源在组合及时空分布上不均衡,存在很大差异。我国南方水资源在总量上为全国水资源的81%,但人口总数却占全国的54.7%,耕地面积占35.9%[2];而北方四区水资源在总量上为全国水资源的14.4%,但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58.3%。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我国降水及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差,年际变化显著,每三年就会出现一次严重水旱灾害,旱涝灾害比较频繁。

1.3河流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鉴于自然条件限制及人类活动破坏,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仅为12%,而水土流失面积却达到了150×104km2,是全国国土面积的1/6,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在这种状况下,河流含沙量很大。

1.4各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平衡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各地并不平衡,南方水资源利用率低,长江、珠江分别为16%及15%,闽浙地区不足4%,西南地区不足1%。但是北方少水地区对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程度却很高,海河、辽河、淮河、黄河的利用率分别为67%、68%、73%及39%,内陆河开发利用率为32%。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上海河浅层地下水的利用率为83%,远高于黄河流域的49%,北方也是高于南方。

2水资源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

2.1可持续发展策略要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1)完善水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流域水管理机制,明确管理机构性质、权力、职责;(2)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国家需要对水政策、法规、监管等方面进行宏观管理,流域机构对水资源直接监管,进行体制创新;(3)在平等协商、资源共享原则下,利益相关者在特定条件下共同参与,对水资源权属关系进行划分,确定水资源使用方式及使用范围,推行水资源有偿转让及有偿使用政策,建立水交易权许可市场,在经济手段下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机制上的创新;(4)建设信息采集传输基础下的综合数据库,对水资源的调度运行进行全程监控,完善水情信息系统及防汛指挥系统,在此基础上建成多目标管理的综合决策调度系统,完成科技创新;(5)在节水导向下建立需水管理模式,对需水增长按照需求管理进行控制,通过用水结构调整还满足需水要求。将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2可持续利用策略要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做到:(1)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已建水利工程需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供水管理机制,不断改善供水的基础条件,加强配套工程的建设力度,对带病运行工程加快改扩建进度,提高工程效益。对规划中的水利工程,需要做好科学调查,并进行全面充分的评价,做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开发利用节水性的水资源:农林灌溉中要推行微灌、滴灌、喷灌等科学灌水技术;城镇中限量供水,最大限度减少供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优化配水,科学管理,为节水提供保障;(3)保护水质,治理污染:划定出水源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之内不能进行废物堆放,限制渔业开发,禁止进行植被破坏,确保水源清洁;加强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让经过处理后的达标水能够按照需要二次利用,提高水利用率,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

2.3综合开发利用策略要确保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需要做到:(1)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水资源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日常生活中能自觉节水;(2)严格参照新《水法》要求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管理中将水高效利用,优化配置作为核心;建立并健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法规保障体系,对水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实现人同自然的真正和谐共处;(3)加强植物造林,利用山区优势,推进绿色家园建设,最大限度净化空气,涵养水分;将区域城市内湖泊充分利用起来,加快湿地建设,对水源不断净化;加强建设清洁能源,将农村养殖污染、生活污染问题彻底解决,田间严禁进行秸秆焚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3结语

总之,我国水资源紧缺,对水资源的高需求同水资源的天然分布间不相适应,有必要对国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变水资源开发及利用中的不合理状况,解决水源紧张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汉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159-159.

篇8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宽大、温暖的胸怀和无私的精神哺育这我们,可是,人类们总是不知道珍惜地球上仅有的资源,还滥用化学品,把地球妈妈伤的遍体鳞伤。

现在,让我给大家讲讲: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使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难以得到清洁水,50%的人口无法得到卫生用水。许多国家用水紧张,近年来美国、日本及东欧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甚至连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俄罗斯与加拿大,有些地区也受到缺水的威胁。非洲的一些国家连年干旱,缺水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有人预计,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珍惜资源。

珍惜资源还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空流。二、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三、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四、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与河流。五、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上几点,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最后,我要向人类大声呼吁: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地球就是伤害自己,让我们珍惜自然资源,共建绿色地球吧!

六年级:童年de美好

篇9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特别是大量城市外人口的涌进情况较为突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外来人口占据了城市人口总数的50%以上。庞大的居民数量给市政给水排水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在用水方面,我国淡水资源较为匮乏,大量人口聚集城市也使得用水量的分布情况很不均匀。另一方面,一些城市重工业发达,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部分企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在水系中,造成城市缺水问题更加严重,甚至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生活用水的限制情况。而在生活用水方面,由于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还缺乏较好的节水意识,水资源浪费情况突出,并且一些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中也缺乏较好的节水措施,从长远来开,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对于现有的市政给水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优化,采取各方面的节水措施,在可持续发展观下合理使用水资源,对于保障城市的长远发展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需要针对当前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一方面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另一方面也应当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

2市政给水排水系统节水措施

2.1推行节水系统推行节水系统主要是是指在居民生活用水中鼓励居民使用更加节水的系统,包括给水排水管道、卫生器具等方面。居民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汇集起来都可能造成大的水资源浪费,便如水龙头的滴漏现象,普通水龙头使用时间较长后可能就会出现滴漏问题,并且也易于损坏。因而可以推行高质量的节水型水龙头,在推广方面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措施。在给水排水本身系统方面,也应当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节水系统、节水设备,如智能水压控制设备等,在技术方面控制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在给水输送方面,可以在管道中加设减压阀,根据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制定更加具有弹性化的供水方案,防止出现水压过剩现象。事实证明,在给水管道中装设减压设施,能够在节水方面取到较好的效果,并且实施起来较为方便、简单。通过在多方面推行节水系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关技术技术的选择应当针对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和改变,制定出更加合理的给水系统应用方案。

2.2充分进行废水回收利用充分进行废水的回收利用也是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节水的重要途径,从国外的中水回收利用应用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相关中水处理技术也较为成熟。中水也就是指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回收利用的水,中水虽然并不能直接利用,但是依然可以作为工业用水中的冷却、农田灌溉以及生活中的冲厕等。近年来,在城市公园中的人造景观中也大量使用了中水。可见,对于污水处理后形成的中水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上水,这也节约了部分淡水资源。因而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应当充分进行废水的回收利用,目前我国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大多数都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但是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情况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部分城市所产生的污水量较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速度有待提高。同时,应当在利用中水的规程中加强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拓宽中水的使用途径,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以在更大程度上使得中水替代上水。建立起较好的水资源循环系统,这对于保护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2.3控制渗漏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由于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如管道材料问题、阀门质量问题、施工问题、设计问题、维修养护问题等等都可能造成渗漏现象。因而应当严格控制渗漏问题,在管道设计方面进行优化,防止出现由于设计缺陷造成的渗漏问题。严格控制管道材料和阀门等构件的质量,在施工中采取更加先进的工艺,提高施工水平,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渗漏问题的焊接等应当提高重视。在管道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针对具体需求选择更加适宜的管道,如PEX管道、CPVC管道、PB管道等等,目前管道材料众多,在选择管道材料中应当严格控制渗漏。其次,应当加强对管道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管道检测,特别是对于易出现渗漏问题的区域,应当加强检查。制定完善的管道渗漏应对措施,一旦发现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维修,防止出现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3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为了更好的做好节水工作,积极依靠在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进行技术优化和设备优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在管理和宣传方面进行加强,例如制定更加完善的水资源使用制度,加强节水知识的宣传等等。这对于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是保证市政给水排水系统中节水效果的重要途径,应当指出,居民的节水意识强弱往往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节水措施效果。在生活中,居民普通的节水习惯长此以往都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并且还能影响他人。因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深入社区开展节水宣传,定期组织宣传人员宣讲节水知识和节水的重要性,呼吁居民一起参与到节水行动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还可以在水价方面进行更加完善的调整,实行阶梯化水价,对于用水量超过一定范围的用户,适当提高单位水价,这对于提高居民节水意识也有着重要作用。组织居民学习节水知识,为居民讲述一些“节水妙招”,号召居民在生活中适当的多使用中水,如在拖地、洗衣服等方面。

4结论

篇10

关键词:雨洪资源;雨水集蓄;雨水渗透;防洪减灾

Abstract: Water resource is a strategic resource limited irreplaceable, only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guarantee. Hebei province is the focus of a serious drought, rainstorm, both drought and flood, the available fresh water resources and reduce the provinces. Make full use of rainwater resource, is to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flood control.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analysis on flood resource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bei Province, and exists in the use process of rain-flood resource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Key words: rainwater resources; rainwater; rainwater infiltration; flood disaster

中图分类号: TV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开发利用雨洪资源的重要意义

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无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潜在发展动力。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应对措施。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200㎡,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市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少,其中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河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3亿㎡,人均311㎡,亩均208㎡,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被列为受到人口、环境双重压力的极度资源性缺水地区。河北省水资源先天不足,供需失衡,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断减少,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对河北省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解决的对策,除了实行计划用水、全面节水、多方补源、南水北调、强化管理等措施外,充分利用降雨和洪水资源,是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紧缺实现防洪减灾的重要举措。

2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

2.1城市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展起来的,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规和不断的开发研制,德国、美国、日本和丹麦等发达国家的雨水利用技术逐渐成熟起来,建立了完善的雨水集蓄与透水地面组成的雨水利用和回灌系统。我国雨水利用历史悠久,如北京北海团城古代雨水利用工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国起步较晚。北京市的雨水利用已进入工程实施和推广阶段,上海、南京、大连、天津、西安等城市的雨水利用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但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市已建成的主要雨水利用示范工程有大观园公园雨水、东庄花园雨水利用工程、中水综合回用工程和十五中学雨水利用工程等;上海、南京等其他城市的雨水利用工程有浦东机场第二航站楼雨水利用工程、南京银城东苑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和天津市水利科技大厦雨水利用工程等。

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渗透利用。

雨水集蓄利用可以建造拦截坝和蓄水池。拦截坝在我国一些城市应用较早,自1988年以来北京修建了50多座橡胶坝拦截雨水。但拦截坝受地理条件限制,在城区内难以大量采用。蓄水池在城市内较容易建设,可对屋面雨水、园区雨水集蓄利用。屋面雨水水质较好,便于收集,是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重点对象。经过手机、处理、储存、回用等过程,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进入中水系统,可用于家庭、公共、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洗衣、冲厕、浇灌绿地、消防等;公园或类似环境较好的城市园区,可将区内绿地和路面的雨水径流收集利用,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较大,需要处理好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绿地与道路高程等环节的各种关系。

雨水渗透利用是采用各种雨水渗透设施,使雨水回渗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源的一种雨水间接利用技术。通过绿地渗透、人造透水地面渗透、园林水体渗透、渗透管、渗透井等多种渗透技术,达到雨水收集再利用,缓解城市淡水供应困难,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研究表明,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不同时段雨水累计入渗量呈指数增加,因此城市应加强植被覆盖率,同时考虑到道路边坎高低的设计和绿地接纳雨水径流的能力。根据具体地形和工程条件可将绿地与渗透地面、渗透管、渗透井等各种渗透设备进行组合,形成渗透系统,依据现场条件选用适合的渗透装置,取长补短达到雨水最大利用率。

在城区充分利用各种拦截坝和蓄水池来接纳净化雨水,或采用各种透水性地面、渗透井、渗透池塘等技术,节流、下渗雨水,使雨水集蓄利用与渗透相结合,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相结合,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园艺绿地景观相结合,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2农村雨洪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雨洪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建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干旱山丘区兴建梯田、建设塘坝水池,平原区采取拦蓄回灌、坑塘集蓄收集雨洪资源。农村地区通过建设梯田、塘坝、水池、水窖、水柜等工程,集蓄存储雨水径流,用于补充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和解决人畜用水、发展种植产业。

干旱山区年降雨量少,地面蒸发量大,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极度匮乏。雨水是最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水资源,雨水的利用不受山区地形破碎、地貌高低起伏的限制。因此,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是缓解干旱山区状况的重要途径。干旱山区要重视降水资源的水土保持工程,就地入渗拦蓄。同时,也要减少地面蒸发,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将地面无效蒸发及时转化为作物有效蒸腾。大力推广各种覆盖技术,使雨水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兴修梯田拦蓄雨水,可防止水土流失,为干旱山区提供农业用水,减少泥沙对江、河、湖泊的危害;利用山区的地理优势修建水池、塘坝,将汛期降水产生的径流蓄积在沟谷的有利地段,在干旱季节使用;因地制宜的修建多种形式的雨水集蓄工程,如水池、旱井、水窖等,可保证人畜用水的前提下,发展庭院经济。

山前平原可修建沟道渠等拦蓄设施,拦截汛期雨洪,回灌补充地下水;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进行拦蓄回灌、坑塘集蓄,尽可能多的集蓄汛期雨水与河道来水,回补地下水,在干旱季节进行补充灌溉。

3河北省雨洪资源的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3.1河北省雨洪资源的利用

河北省是个干旱严重、暴雨集中,既有水荒、又有水灾的省份。汛期降雨量和径流量占全年的80%左右,暴雨强度最大7日可达2050mm,干旱时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公认水资源下限1000m³的1/3。因此,科学调蓄利用好汛期的雨洪资源,既是防洪减灾的手段,又是补充水资源的有效措施。

河北省城区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统筹考虑城市雨水排泄和雨水综合化利用,强化政府引导和规划控制社会化管理责任,加强城市集雨节水技术的宣传推广,引导和调控社会资金投入,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要与城市雨水排泄和综合利用等工程互为一体,统一上下游衔接和设施配置标准。结合城市道路路面特点,利用道路横向和纵向坡降,集中明排生态净化后,汇流入河渠调蓄。严格政府审批制度,引导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开发项目上采取集雨节水技术,规划建设集、引、蓄、排综合配套设施。鼓励一水多用、优水优用、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鉴于河北省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以及防洪减灾的必要性,《河北省防洪规划》充分考虑省区内各个河流的特点,对子牙河、漳卫河、大清河、北三河、永定河流域雨洪资源进行了科学规划和调度,加紧各河系现有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流域河渠串联工程建设,统一调蓄雨洪资源。如,增建滏阳新河北陈海涵洞,当子牙河流域遭遇洪水时,适时将子牙河流域洪水引入黑龙港流域;安平县北郭村附近建闸,将大清河与子牙河联系起来。

3.2河北省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缺乏对雨洪资源的充分、合理认识。河北省在防洪减灾形式上,过去多以防止洪涝灾害为主,近几年水灾减少,旱情增加,甚至出现“十年九旱,到处缺水”的情况。因此,水利工作者也应尽快调整治水观念,充分认识雨洪资源的重要性,加强集雨节水技术的宣传,将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合理利用起来。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缺乏系统试验研究资料。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科学应用需要知道不同雨型、不同集雨面的集流效率,选用不同的雨水蓄存模式、取水方式、配套农业结构和节水灌溉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均需经过试验研究来确定各有关技术参数。由于地域和地质条件的差异,不能简单引用其他地区数据。此外,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如何做到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工程持久耐用,以及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高效集雨农业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试验、示范来验证。

雨洪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统一规划和多部门协作。发展利用雨洪资源应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工程造价与国家投入最低的情况下,使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对防洪、抗旱、除涝、治污、拦蓄地表水、补充地下水、涵养生态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安排,统一调度,通过合理的蓄、泄、滞、引和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实现雨洪资源化。

参考文献

[1]任立良,陈喜,章树安,2008.环境变化与水安全【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顾辉,2006.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

[3]刘昌名,何希吾,2001.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

[4]刘洪禄,吴文勇,郝仲勇,2006.城市绿地节水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