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经济学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经济学特点

篇1

【关键词】经济学教育 中外比较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008-03

【Abstract】Overseas economics educatio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eaching method.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 has some weakness, such as too detailed and narrow specialty setting, curriculum lacking support of related subjects, and teachers’ weakness in teaching.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set specialty and curriculum reasonably,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standardize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Economics education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Education method

随着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要在内在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培养的好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类本科生的教育模式入手,先分析了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而总结了我国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最后指出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经济学教育的特点

1.专业设置

在美国,报考本科时并不报考哪一个专业,而只报考哪一所学校,学生入校一年以后才选择主修专业。美国的本科生教育总体来说偏向于综合素质教育。主修专业并不具体到诸如国际金融、财政学、保险学这样的细分学科,而只是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等大类中选。美国本科教育通常分为两轨:一个是普通轨,另一个是优等轨。普通轨的学生一般不需要写毕业论文,而对优等轨的学生要求高一些,除了需要撰写毕业论文外,还为他们单独开一些课程。因为有一流的经济学家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比较规范,特别是在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中。

德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与硕士生教育是结合在一起的。德国大学内不设学士学位,学生获得的第一个学位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大学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相当于我国的本科教育阶段,专业阶段相当于我国的硕士生阶段,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德国大学内经济学类专业分支少,但专业覆盖面广,主要开设4类经济学类专业,分别是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经济学和经济教育学。

2.课程设置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一年级实行通才教育,即学生必修公共课如各国文化、历史、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这些课程属于一个受教育的人应当具有的知识。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往往要上很多其他学科的课程,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二年级选主修专业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必修中级宏观、中级微观、计量经济学(包括概率统计)、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课程。此外,还需选修一些专业课程。

美国大学的专业课程数量众多,具备很强的选择性。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本科课程包括: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微观经济学理论及其数理分析、宏观经济学及其数理分析、价格系统的描绘和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及预测等。这些课程设置体现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重视数理经济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系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多达百余门,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分析、劳动经济学等。课程设置数量越繁杂,就越能给学生以更多更灵活的选择,越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济学理论学习和具体应用的相互结合,也越有利于任课教师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美国高等院校通常每年都要淘汰5%左右的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的旧课程,增加9%左右的新课程,从而不断使课程推陈出新。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德国的大学内,除了经济教育学专业增设教育类课程外,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基础段课程基本一样。基础段课程以必修课为主,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授人选基本没有选择性,从而保证让所有的学生具有扎实和较为一致的经济学基础。专业段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大,不同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课程,即使是同一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的课程。

3.教学模式

国外大学非常重视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大量经济学研究者,从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一般教授,都活跃于教学一线。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经济学系任职的全职教授,也都亲自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在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个人魅力影响着学生。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培养经济学人才提供了基础。日本的大学一方面鼓励大学教师到企业兼职,同时也聘请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讲学,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开辟了途径。

国外大学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置和考试形式的安排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而是采取实验、案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小班授课,讨论气氛很活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扮演主要的角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让学生拼命记笔记,而是注重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国外大学课前和课后的阅读量巨大。美国的大学教师在课堂讲授结束前,通常会推荐若干参考书让学生课后阅读,以巩固和扩充知识,并为下次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讨论的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且往往是该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学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分准备,这样,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既能使他们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在美国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学生是否具备融会贯通、动手实践的能力。美国高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定期座谈,让研究生给本科生介绍他们自己做科研的体会,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某一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本门学科的最新信息。学校还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经费,让学生使用高校的计算机系统,实验室24小时向学生免费开放,以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开展各种科研活动。

二、我国的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从现有的我国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各高校普遍在教师结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

从专业设置来看,显得过于细化和狭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点的增加,经济类专业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单一,缺乏灵活性,仅局限于满足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岗位的需要。长期以来,经济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之上,强调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口”,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这样的专业口径设置过于狭窄,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广博的知识,缺乏知识的综合性和岗位的适应性。学生毕业后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照培养目标予以定格,择业上受到极大的限制。目前,有的大学已开始对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设置过窄问题进行尝试性改革,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分制。

从课程设置看,与细化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是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课程设置。当前,经济学各个分支之间的交叉欠缺,而且经济学学生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等系统知识了解甚少。大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对经济学类专业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不够。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专业课程与非经济专业课程比例失调,非经济专业课程的设置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不够。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偏多,选修课程偏少,必修课程范围过窄,可选择性不大;二是在公共课程中过分强调外语的作用,轻视其他诸如体育、大学语文等课程的倾向,未强调各类课程在整个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上“偏科”等不平衡现象产生。

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来看,侧重于课堂教学和闭卷考核,满足于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现有的经济学课程大部分都是灌输式的讲授,学生来不及消化,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联系实际。由于学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进入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实习。有些学生往往忙于求职或考研,无心从事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的效果并不显著。

从师资队伍来看,当前高校拥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加,这对于高校教育引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需要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支撑,这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术造诣高的教师或从事专门领域研究的学者很少与学生交流,学生很难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

经济学教育应淡化专业界限,缩小专业差异,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可以考虑用单一的专业格局代替原来的多专业格局,实行经济学学科专业融合。将经济学科作为一个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使学生接受更加广泛知识的“无领域”科类的教育。学生入学后的前一两年全部接受基础课程学习,进入高年级后,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即对所有入学新生事先均不确定专业方向,根据学生入学后的情况确定专业方向。此外,逐渐改变单一的学科培养制度,建立富有弹性的主辅修、双学位等修读制度。

2.完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应与国际接轨。

现在经济学学科的课程设置侧重于专业化理论教育,还需要适当扩展基础课程覆盖面。在公共基础课方面,学生的课程设置还要适当增加理工类、人文思想类的课程。构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体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厚通识教育课程、夯实学科基础课程、精炼专业主干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程、完善实践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优化设置中,既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又突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学科课程,又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同时为学生以后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数学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适当增加学时数和课程深度。

3.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之一。在教材选择上优先选用国外优秀教材。欧美的经济学教材较为系统、科学和生动,案例多,知识更新快,能够及时结合经济学学科发展前沿加以完善。推广和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始终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位置。

4.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应将实践教学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纳入培养方案,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实践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实践教学体系应不断完善。

5.创建师资建设机制,优化师资队伍。

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授课技巧,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改善经济学专业教师学缘结构,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积极加大教师的培训和深造力度,并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

6.规范对教师和学生的考评制度

对于教师教学采取诸如学生评议、同行评议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加强对社会实践、论文写作、团队活动以及社区交流等活动的考核,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丁浩.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市场周刊,2008(10)

2 刘辉煌、李峰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6)

3 钱颖一.经济学科在美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6)

4 孙静、柯美录等.国外经济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发――以劳动经济学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5 唐志良、刘建江、杨海余.经济学学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

6 王艳.中日经济学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现代日本经济,2005(2)

篇2

在总结本次大赛的总体情况时,大赛组委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认为,本次大赛从最终提交作品和答辩过程来看,水平比上届有明显的提高。本次大赛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开发板的难度比以往都要大,采用的Intel Core 2 Duo核心产品技术相当先进,几乎代表着当前市场应用技术的先进潮流,无疑让学生能更贴近技术发展前沿,对创新的价值体现更突出。而绝大部分学生仅仅经过几天的培训,就能在这样一个多核处理器基础上完成一定的构思并且演示成功,证明这些学生有极强的自学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至少这些学生在其学校受到的教育水平是比较值得肯定的,也基本实现了我们的教育与时俱进的目标。

本次大赛最终共有146支队伍成功演示作品,其中包含8个境外参赛队(其中印度4队,马来西亚2队,美国和中国香港各1队),境外参赛队数量在逐年增加。在比较中外选手特点之时,王越院士认为,从比赛的作品来看,中外学生的思维方法在逐渐靠近,不过国外选手在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方面比较突出,思维更开放、跳跃性更强,更善于表达自己。国内的学生则在动手能力上比较强,对知识的运用更为有优势,作品成功率也比较高。由于这次参加比赛的国外选手都来自各自国家最好的理工院校之一,因此还是很能体现我国重点理工院校在本科生教育阶段的水平处在世界领先水平的。

来自北航的张晓林教授认为,本次比赛通过作品的审核,能够突出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赛学生对嵌入式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二是对系统体系概念的理解和动手能力都有显著的增强,比赛的开发板让学生对系统并行处理和高速运用、线程调入等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三是大部分学生能够用Windows XP开发作品,难度相对低一些,比较可喜的是有些参赛队采用Linux自己设计并且成功,可以说难度很大,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开发能力,对学生能力的验证比上届更突出。与此同时,本次比赛的开发板可以说很具有市场开发价值,可能会成为引领未来嵌入式开发方向的产品,学生参加此次比赛学到的知识将对她们对嵌入式开发理念、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体系结构的掌握有很大好处。参加本次竞赛能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平台技术,这将让学生受益终生。

来自Intel公司的首席工程师AtulKwatra在谈到本次比赛时高度评价了参赛学生的开发能力,他认为,基于这样一款市场上最新的Core 2 Duo产品,本科生能够开发到这种水平令他感到很满意。特别的,并行处理软件对于许多商业化软件企业都是个不小的挑战,而这次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一些学生就能开发出一定并行基础的软件,足以证明这些学生具备相当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他希望能通过未来的比赛,获得更多学生对Intel产品的反馈,指导Intel更好的开发新的产品。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江志斌教授则从教育方面谈了对本次大赛的看法,他认为Intel杯竞赛是对学生教育的一种延伸,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推进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学校培养未来的人才更需要转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次比赛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出色的平台。可以说,Intel杯不仅仅是竞赛,更是对学生能力促进、启发和再培养的一个难得的过程。

Intel公司的包益平先生在评价本次比赛时,重点介绍了Intel公司组织竞赛的初衷,他认为,Intel公司希望能通过这样的竞赛形式,一方面推广了Intel产品在学生中的认知范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提供学生一个应用知识的平台,Intel希望可以借这个平台帮助中国的大学生更好地锻炼创新能力,从而为中国的产业培养更多出色的人才,促进中国产业的壮大,尽到Intel在中国的社会责任。

在展望下届比赛之时,王越院士充满期待,Intel杯作为一次高水平的嵌入式邀请赛,正在逐渐的走向国际化,今年有8支境外队伍参赛,未来希望能邀请更多的境外参赛队加入,争取能把Intel杯竞赛办成一个真正的中国举办,世界参与的高水平嵌入式大赛。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双语教学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我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1 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1.2 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3 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1.4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2.1 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2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涵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2.4 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3.1 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3.2 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贴于

篇4

论文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1课程理论体系庞大,众多理论派别林立

从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主要研究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依据。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外汇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调整理论与政策、国际货币制度等。微观部分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诸多理论内容,宏观部分中的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内容更是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流派。

1.2国际经济学对数学要求较高

国际经济学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各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数学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这两个特点使得数学在应用到国际经济学中去的时候,能够抽象地表述经济变量,进而建立经济模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国际经济学中大量采用了数学模型的论述方式,这自然要求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高等数学知识。

1.3国际经济学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

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学科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常常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同时开设,这就使得国际经济学教学中需要涉及的一些财政、金融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暂时并不熟悉,由此也给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2.当前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这种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把讲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

2.2学生对数学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理解困难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并且大量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假设前提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创造一个纯粹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中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较多。经济类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大多对逻辑推导、图标、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尤其是难以将这些模型公式和其经济学涵义相联系,从而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

2.3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严重目前国内高校通常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固然有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对成熟理论体系的掌握,但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国际经济现实之间的关系。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即使是被认为完善的理论也需要国际经济现实的验证,因此,过分强调教材建设,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束缚教学双方的思维,导致教师难以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也难以增强学生用理论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篇6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理论性非常强,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国际经济学课程特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国际经济学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economics)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国际间资本、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和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问题。和大多数经济学科分支一样,国际经济学也是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延续和应用,可以说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基础之上,研究各国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科分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学也得以迅速发展,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国际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系统的计划过程。它是教学活动中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通常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许多教师很注重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但对于上课前对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却很少花精力。这种做法的后果往往是课堂上氛围比较沉闷,教学缺乏生动性。尤其对于国际经济学这样一门经济学理论课程,课程本身理论性非常强,存在大量图形与公式,内容较为枯燥,如果不做好教学的设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是非常必要的。究竟如何才能做好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结合几年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感到,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节奏的变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有关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理论课程,教材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理论推导,但是一堂课下来,如果内容一直是枯燥的图形分析和理论的推导,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影响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节奏的变换。教学内容也如同一首乐曲一般,有节奏上的不同,数学计算、图形分析、理论推导等这些枯燥严肃的内容,就是沉重徐缓的乐章,节奏缓慢;时事评论、案例分析等轻松内容,就相当于一首首节奏轻快的歌,在节奏缓慢的乐章当中不时地穿插几首轻快活泼的插曲,立刻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因为内容的枯燥而失去注意力,产生疲劳的感觉,教师也相对要轻松。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部分,即包括罗伯津斯基定理、贫困化增长、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等理论内容,需要讲解大量的图形,如果自始至终,一个图形接着一个图形地分析,教师讲得再生动,由于内容沉闷,学生也很容易疲劳,但是,如果节奏不时变换一下,效果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如下设计:首先以一个轻松话题入手,联系到这次课的内容,然后再详细介绍罗伯津斯基定理,讲完定理后,适时地穿插生动的案例,变换一下节奏,让学生放松一下;然后再接着讲解贫困化增长,之后结合某一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这样,尽管理论性很强,但是由于节奏的不断变化,整个课堂也因此而变得生动起来,学生往往不容易走神,效果自然就好。

2 注重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抓住学生注意力

脑神经专家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20分种不到。国际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决定,每一次课的课时最少也要2~3个课时,也就是80-120分钟,从一节课来看,也有4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内容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也相对比较困难。本人总结自身教学经验,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中要保证每一节课当中的每一部分内容的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每一次课既是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过程,同时讲台也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设计就如同一场表演的编排,节目能不能引人入胜,每一阶段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节目的编排是关键一环,有悬念的节目才能让观众欲罢不能。因此每一次课是否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适时制造一些悬念,制作一些“陷阱”,让学生主动往里跳,这样学生兴趣提上来,自然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能同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好这些悬念呢?我们必须试着站在学生角度来感受,就像一场表演要考虑到观众感受一样。同样以上面提到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讲课之前,学生要进入状态往往有个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快进入听课状态,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先在讲课前,向学生提问什么是“荷兰病”,当然,如果没有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可能都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荷兰病”,该名词必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与疑问,这时,教师可以先大概把“荷兰病”的现象说一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荷兰病’?”学生必然会急于知晓,此时教师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在本次课程的内容中寻找答案,讲解完罗伯津斯基定理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荷兰病”产生的原因,这样学生反过来思考这一问题,既可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自然集中,无形中又能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理论解释现实,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04802

国际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属于外向型课程,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各大高校在开展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了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设置为学校的优质课程,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以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基础,以多媒体教学作支撑,以网上教学资源建设为标志,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优质课程建设,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分析渭南师范学院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对于促进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现对此基于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1 调查对象与问卷发放

以渭南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大三、大四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抽样访谈等方式进行。本次问卷共发放100份问卷,大三学生50份,大四学生50份,回收问卷84份,有效问卷94份。

2 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

问卷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课堂教学、学生课下学习、教学能力以及课程考核6个方面进行设计。调查结果以问卷设计为基础,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有20%的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课程兴趣很大,49%的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有兴趣,31%的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课程兴趣不大。近70%的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课程有兴趣或有很大兴趣,说明学生有想要学习的愿望,因此,把这么课程建设好,让学生们真正学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2.1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设计了几个问题,包括:(1)你支持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吗:A支持;B不反对;C反对。(2)你认为开设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的目的是:A提高学生英语水平;B吸收国外的先进知识;C培养国际化的经济专业人才;D其他。(3)总体上看,你觉得现有的课程设置达到你的期望程度是:A很满意;B基本满意;C不太满意;D很不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1.52%的学生支持国际经济学实行双语教学,45%的学生不反对,2%的学生反对国际经济学实行双语教学。2.25%的学生认为开设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21%的学生认为开设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吸收国外先进知识,49%的学生认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综合人才。

3.17%的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很满意,49%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基本满意,其他学生对课程设置不太满意。说明将国际经济学设置为双语课进行教学是可行的,但是学生对于开设双语课程的目的并不明确,这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阐述,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学过程更顺利,教学效果更好。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现有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周学时为2,一学期下来只能学习国际贸易部分,学生反映对他们感兴趣的金融部分没有学到,因此,从课时上可考虑进行增加。

2.2 教材选择

教材选择方面:你认为国际经济学双语教材应选用的教材是:A纯英文教材;B国内教材;C国外教材但有配套的辅导书。

教材选择方面:3%的学生应为应选择英文原版教材,54%的学生认为应选用纯英文教材加注释,43%的学生认为应选择一本英文一本中文配套。本课程一直选择克鲁格曼教授撰写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英文版作为双语教学的教材,该书观点权威,设计独特,结构清楚,阐述详尽,语言生动简明,易于学生理解,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系统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最佳教材。另外本教材也有相应的中文译本,因此,教材选择比较符合学生的需求。

2.3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方面,设计了几个问题:(1)国际经济学双语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是:A英语为主汉语为辅;B汉语为主英语为辅;C英汉结合不分主次。(2)你期望国际经济学双语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是:A英语为主汉语为辅;B汉语为主英语为辅;C英汉结合不分主次。(3)课堂提问时,你的回答方式是:A英语;B汉语;C英汉结合。

调查显示,32%的学生期望国际经济学课程授课方式是英语为主汉语为辅,33%的学生期望是汉语为主英语为辅,35%的学生期望是英汉结合,不分主次。在课堂提问时,48%的学生使用中文回答,35%的学生中英文结合回答,只有17%的学生使用英文回答。由此可以对于教学过程应侧重于哪种语言,学生的期望没有一致性,因此教师应针对学校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采用英文教材的同时,较多使用汉语教学效果会更好。

2.4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设计的问题是:(1)对该门课程,你的努力程度是:A很努力;B一般;C不够努力。(2)你在课前是否会预习:A会;B不会。(3)你在课后是否会复习:A会;B不会。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学方面,能够在课前预习的学生占27%。能够在课后复习的学生占39%。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应成为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5 教师能力

教师能力方面,设计的问题是:(1)你对该门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观评价是:A优秀;B良好;C及格;D很差。(2)你对该门课教师的英语水平的主观评价是:A优秀;B良好;C及格;D很差。(3)你对该门课教师的总体评价是:A胜任;B水平一般;C不能胜任。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能力方面,28%学生认为该门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优秀,44%的学生认为可到良好,其余学生认为可达到及格。30%的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师的英语水平评价为优秀,49%的学生评价是良好,其余学生评价为及格。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评价,69%学生认为水平一般,25%学生认为优秀。说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还应继续提高。

2.6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方面:(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A考试;B考查;C其他。(2)你期望的考核方式是:A考试;B考查;C其他。(3)你认为,期末考试双语课程的考核分值比例最好是:A平时和考试比例是2∶8;B平时和考试比例是3∶7;C平时和考试比例是4∶6;D其他。

课程考核方面,国际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19%的学生期望考核方式是考试,73%的学生期望是考查,另有8%的学生希望的考核方式是其他。17%的学生希望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考核比例是2∶8,42%的学生希望是3∶7,37%的学生希望是4∶6。

3 分析总结

通过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甚合理,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因此,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提高。

3.1 明确教学目标和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

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就应明确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目的,是培养专业化的国际经济人才,防止学生本末倒置,理解偏差,将英文教材当成阅读理解,单纯的提高英语水平,忽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同时也要强调学习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双语教学的正确方法。

3.2 根据英语水平,实行分班授课

由于高考不划分单科分数线,导致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将国际经济学课程分班授课。对于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采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教学方式,对一些英语基础弱的学生,可选择中文讲解或较低比例的英文讲解。

3.3 联系国内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经常运用中国案例来阐释相关理论,如人民币汇率变动、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中美贸易摩擦、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等。这些案例使得《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更强的活力。教师可以选择某个专题或个别章节作为学生自学、自讲的内容,学生以小组协作形式在课前就相关内容查阅资料并研讨,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报告其核心内容,其他同学提问并参与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如针对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学术争论,组织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在辩论中理清理论问题和政策导向,这一教学方式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4 优化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

国际经济学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国际贸易,另一部分是国际金融。两部分加起来有五六百页内容,要在几时个学时上完难度很大。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分上下两册,据学生反映一学期下来只能学习上册即国际贸易部分,因此对于教师来讲,一定要突出重点,有所取舍,科学规划授课计划和进程,同时可考虑增加学时,优化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如将原来的周课时2增加为周课时4,保证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篇8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F710 文献标识码:A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本专业教学思想的系统架构。课程体系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各类高校有600余所,包括综合性重点大学、财经类大学以及地方本科院校,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目标也不相同,课程体系的设置自然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沿袭传统的高等教育观,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线,强调打牢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朝着理论研究型的方向发展。二是在国外职业培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际知识为应用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无论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学科中心型”课程体系,还是重实践、轻理论、重专业知识、轻关联知识的“岗位应用型”课程体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要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2012年,为了避免高等教育同质化,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竞争,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定位为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它既不同于重点院校的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只掌握机械性操作本领的岗位技能型人才,那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体现出自己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反映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然而其课程体系设计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系统性不够,缺乏内在生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由3个学科构成: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已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有了比较成熟完整的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产生了相应的学科,如外贸英语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法、保险、国际金融等。这些学科都可以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在课程体系中都能找到它们的位置和结合点。从我院国际经贸专业学生来看,缺乏系统性和内在生命力的课程体系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自觉地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对于自己为什么学习,怎样去学习,学习这些有何用途感到迷茫。

2.2实践课时有余,实践质量不高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增加课内实践,在各平台和模块课中划出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进行实践项目教学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二是从实际出发,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三是强化集中实践,设计好集中实践项目及实施时段,将集中实践项目分散在从大一到大四的各个阶段,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类、论文类和训练类。虽然从比重上看,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43.8%,但仍停留于实践项目的数量和形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尚不理想,实践教学也缺乏有效的评价。

2.3必修课程过多,选修课程不足

从数量上看,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计164.5学分,其中必修课138.5学分,占总学分的84%;选修课26学分,占总学分的16%,仍没有达到学校规定最低20%的限额;选修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选修课涵盖面过窄,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缺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交往与中外文化风俗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学生的知识视角,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还存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选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完善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议

3.1设计有内在生命力的课程体系

学科基础课程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是所有经济类专业的理论基础。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这两门课程总计占6个学分,可见其重要地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微观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应把国际经济学作为其后续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之一,从微观、宏观两方面与西方经济学的衔接;学科基础课如保险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国际贸易理论(下转第72页)(上接第62页)虽然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但是它已经具体地涉及经济领域中的各种活动,缺乏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无法深刻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可以把这种性质的课程设计为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是专业区分的重要标志,也是个性化和个人兴趣爱好能得以充分发挥之所在。从本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设置上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运输与保险等课程相互间的结合点更多,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结合点,各个模块的知识相互有机融合。

3.2加强学生专业入门及选课指导

本院虽然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一门16课时的专业导论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该专业,了解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衔接性。但仅有这一门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四年课程,使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核心教学团队应负责编写一本选修手册。该手册强调课程模块横向的联系和结合,实现模块之间的紧凑高效,不仅是设置课程的入门导读,更要揭示各门课程的规律及其相互间的结合点,是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的重要指导。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考核

理论知识学习的规律是在缺乏横向联系的情况下显得抽象且枯燥乏味,一旦有了横向联系或者应用的结合点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我院对实践教学虽已形成空前的重视,但仍存在“重设计,轻实施,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首先,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比如改进和完善进出口模拟训练,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其次,设计一套能体现国际经贸实践教学特点,科学地反映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健全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再次,针对教师实践技能不足的情况,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措施。通过实践课指导教师外出到涉外企事业单位实习和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同时请经验丰富的“老外贸”来校讲学,走出课堂,面向社会。

3.4加强选修课教学,形成自身特色

压缩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时数,除专业核心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作为选修课。选修课的设置尽可能多涵盖不同的专业方向,具有广泛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满足不同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实现同一专业中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需要。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1年校级教改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 庄佩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2).

[2] 洪必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J].吉林教育,2009(4).

篇9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许多地方高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国贸人才,但在培养实践中,过于强调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的掌握,忽略对学生的交叉学科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品德与能力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许多学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但“高级”不意味着“高素质”,在培养实践中,往往把“高级”等同于“理论型”,从而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1.2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存在“重实务轻理论”和“重理论轻实务”两种倾向,导致课程设计也存在偏向问题。在“重实务轻理论”意识下,课程设计往往过于强调实务课程,但事实上,许多高校的实务教学课程中,并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外贸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是简单地缩短理论课时,降低理论知识深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几乎没有针对具体实务技能。强调实务仅仅是增加一些外贸实务模拟课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模拟课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1.3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结构主要存在科研型与教学型教师比例失调的问题,各地方高校致力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得学术型教师多于教学型教师,即使名义上教学型教师多于学术型教师,但许多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迫于职称评定的压力,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用于科研,而对实际教学效果研究较少。2.4国贸人才层次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在国贸人才培养的层次上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并没有结合学校所在地区行业特色、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设定国贸人才的培养层次,另一方面,没有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与学科特色来设定国贸人才的培养层次。多数地方高校在国贸人才培养层次设定方面只是简单跟随潮流或参照兄弟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方式,由此培养出的国贸人才缺乏差异化和地方特色,自然也不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国贸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的具体措施

2.1设定合理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素质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的特点体现在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四个方面,为适应这四个方面的特色定位,“高素质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虑学生的就业与以后职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应用型”国贸专业人才,除了掌握就业必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理论知识,具备从事贸易实务的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就业、择业能力和向深层方向发展的能力。二是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国贸人才需求的变化。应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贸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设定国贸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而实时调整培养目标。三是考虑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一些国贸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技能和素质不符合当地经济与行业发展情况,不能就地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只有充分考虑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国贸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时才能体现出地方特色,所培养的人才才会具有差异化特点。

2.2改革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国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一个逻辑”、“两个并重”、“三个结合”的改革思路。“一个逻辑”是指在国贸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逻辑。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基础的专业理论教学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学重点再转移到实际专业技能的训练,然后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寻找实习平台,实务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工作和学习,最后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提升专业理论深度,形成学位论文。“两个并重”是指知识与技能并重,能力与素质并重。知识是基础,技能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国际贸易技能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能力主要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谈判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学生胜任各种工作岗位的保证,“素质”是“能力”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素质”与“能力”同等重要,“能力”是基础,“素质”是保证。“三个结合”是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结合,分散见习与集中实习结合,校内教师教学与企业专家讲座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对专业知识的新认识。分散见习往往时间较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与集中实习结合可以让学生熟悉企业的外贸业务流程和工作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实现从实习到就业的无缝对接。校内教师虽然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但没有在涉外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而外聘涉外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专家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他们对企业实践运作的介绍和外贸理论的阐述,有利于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技能的全面认识。

2.3设计合理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课程

课程设计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习的实用性。一方面要体现对学生综合理论素质的培养,合理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核心理论课程不仅仅包括贸易领域,还应包括经济学、金融、营销、商业策略等领域,例如除了开设国际经济学相关理论课程,还应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商品学、国际贸易地理等课程,让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同时,开阔专业视野;另一方面要体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既要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特点。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应根据课程模块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关系,合理的分配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在课时的比例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实践课的课时比重。实务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务谈判、商务案例分析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与国际商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4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篇10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当前,在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的内容主要体现平等性与合理性两方面。现阶段,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有着积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它利于维护国与国的公平,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一、公平的概况

 

(一)公平的概念

 

在法律中始终追求着公平与正义,但关于公平的概念,在经济学、法理学与政治学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经济学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平等的分配结果。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家对公平的阐述是借助蛋糕的等份分配实现的,此时社会主体均获得了同等的利益,公平具有一定的算术意义。在经济学中,此类公平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但在法律领域中有所运用,如:民法中的赔偿制度,利用公平的方法对责任主体的赔偿数额进行了分担。在国际经济法中,分配结果中难以体现平等,主要是由于国际经济交往中各个国家的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其权利、义务与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在政治学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平等的获取机会。政治学理论中的平等具有几何意义,此时的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体的财产与荣誉等分配和其地位与贡献等保持着正相关。

 

在法理学方面,公平主要是指自然人与法人拥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此时,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中均拥有同样的待遇。在国际法方面,公平主要是指反对文明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公然歧视,对于任何主权国家而言,其地位是平等的、独立的、排他的,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均没有特殊待遇。虽然,该理论为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利于公平、有序国际秩序的建立,但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公平仍未能实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国际经济法中公平的概念

 

在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中,主权国家拥有平等的地位,各个主权国家均可以参与国际经济法的制定、保持国际经济关系的交往与涉外经济活动的自主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国家间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国际经济法规定所有主体是平等互利的、公平互惠的。

 

(三)公平原则的分歧

 

目前,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存在争议,不同学者根据不同角度、依据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价值、构成等进行了阐述,具体的观点如下:

 

一种观点为公平原则应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学者对国际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殖民体系与后殖民体系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的历史原因,因此,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支持,此想法合情合理,符合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体现了公平与正义。

 

另一种观点为公平原则主要是对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各方主体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并保证其法律地位,但国际经济法中不能将公平原则作为基本原则,主要是由于它对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进行规范缺乏可行性。

 

二、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

 

(一)构成条件

 

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主要是指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最基本法律原则,此时的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它作为特殊形式表现在国际经济法中。国际经济法中的基本原则,其构成条件如下:

 

首先,彰显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法中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可以称之为立法者的价值取向。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国家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它参与着国际经济法的创设,因此,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便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国家的价值取向。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为: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明确国家的主导地位,强调国家主权的平等性、神圣性,构建国际经济的秩序,承担条约义务等。

 

其次,适用性。国际经济法中的适用性主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国际经济法在任何领域均可以使用,此时的基本原则从整体上把握着国际经济关系,借助国际经济法,对经济关系进行着方向性的引导。

 

再次,稳定性。国际经济关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等,使此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同时,在稳定时期,国际经济法均有所发展。对于国际经济法中的基本原则而言,虽然它在逐渐变化,但在理论支持与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基本原则均彰显着法的基本精神,引导着法的稳定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最后,强制性。国际经济法的效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法律法规对特定活动进行着强制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作用得到了发挥。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各个国家,要遵循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进而其基本精神将得到实现,同时也能够保证公平与正义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依据

 

1.体现着国际社会的公理。公平原则彰显着国际经济法的法律内涵,表明了国际社会创设国际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的时期内,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仍为主权国家,并且主权国家的经济制度直接影响着其对外的经济活动;同时,主权国家的国际经济活动目标为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等。公平原则的确定直接决定着国际经济关系,是其可靠的基石。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均要体现公平。因此,公平原则为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拥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目前,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二者面对的国家环境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在殖民地获取了大量的原材料,并对劳动力进行了剥削,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财富的积累,进而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面临着恶劣的环境,此时的发展中国家均曾是殖民地,在政治与经济等方面均被控制过,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世界体系虽然被建立,但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的自决权仍相对较少,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与控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后,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要求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并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对公平有着实质性的要求。

 

3.具备合理的价值支撑。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体现着双重的价值,一方面,关于公平的概念要坚持历史的观点,保持历史的连贯性,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效的结合,此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对二者的差异给予考虑,并为后者提供相应的优惠待遇与发展机遇,具体的有贸易倾斜、技术支持与资金援助等;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环境下,国际经济交往要坚持公平互惠,发展中国家要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与决策权,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才能够实现共同繁荣。

 

4.涉及国际经济法的各个方面。在国际经济法的各个方面均要体现公平的理念,通过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制定,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与意见,同时发达国家要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关税优惠待遇、咨询服务、资金支持与技术转让等。

 

三、 国际经济法中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与实践

 

(一)公平原则的作用与意义

 

在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借助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与劳动力,实现了发展与壮大,此后,发达国家借助自身的优势再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此时的竞争虽然坚持了公平原则,但在实质上却体现着严重的不公平,违背了公平原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积极利用公平原则,对发达国家的潜在剥削进行停止,并争取实质性的平等,在此基础上,世界经济的发展才能够趋于健康与稳定。

 

公平原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它指导着国家主体对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运用,面对新的情况,它弥补着法律规则;同时,它规范着国际经济活动,对不平等的贸易往来进行着纠正,进而逐渐形成了合理的经济关系。公平原则对于法律的运用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规范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公平互利是最佳的状态,利于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但如果双方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则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与长远发展。

 

当前,国际交往日益紧密,为了保证交往的高效性与合理性,要确定国际经济法原则,以此规范国际交往,公平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利于维护世界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利于控制世界经济的风险;同时,公平原则体现着公平互利的道德理念。在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背景下,公平原则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公平原则的运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

 

(二)公平原则的实践

 

1.普惠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展中国家面对着复杂的环境,为了实现公平原则的落实,利用《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对该原则给予了肯定,在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提供优惠的关税制度。

 

在普惠制中,给惠国为发达国家,受惠国为发展中国家,该制度主要是指受惠国在销售产品时,给惠国要接受更为优惠的价格,在此基础上,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国际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惠国的优惠方案制定依据为本国国内法,因而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虽然普惠制规定给惠国要为受惠国提供关税优惠待遇,但并未规定给惠国必须履行此项义务。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给惠国的关税优惠待遇均以自身利益与政治需求来制定,普惠制的形式化较为明显,它逐渐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政治奖惩方法。因此,在国际经济法中要坚持公平原则,进而使普惠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2.S&D条款。S&D条款主要是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对互惠进行了阐述,即:互惠互利安排。此条款的法律依据为公平原则,其内在精神也为公平原则,表明了公平原则的重要性。

 

根据S&D条款,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优惠待遇,但在WTO体制下,优惠待遇受到了限制与转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坚持公平原则,以此维护自身得到合法与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要坚持公平原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公平原则是重要的,它是世界经济健康、良性与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平等。相信,随着公平原则作用的有效发挥,国际经济、国际关系也将更加和谐与稳定。

 

作者:胡启琛 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5年21期

 

编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