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产业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提高认识,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紧抓住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以全区“1235”发展战略为总纲,围绕建设“**最美丽城市”的工作要求,以乡村旅游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镇村建设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逐步构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历史文化,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培育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加强引导,示范带动。抢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休闲旅游纳入全区正在实施的“三大战略、五项工作重点”的历史机遇,以规划标准引导,以项目建设带动,以典型示范引领,以宣传促销造势,努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品牌,指导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市场导向,逐步推进。根据客源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建设有强大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精品,在保证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安全、周到的服务体系,使游客愉快、满足和享受。在产品建设中强调环保性、持续性和安全性。
5.“农”字当头,服务“三农”。加强协调、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区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特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
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明确责任
各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以镇、街为单位,各相关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农村基层组织、旅游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政府办公室:要切实做好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区旅游局:要切实担负起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责,抓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
区发改委:要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区国土房管局:要积极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搞好土地流转。
区建委: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有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
区规划局: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工作。
区交通局:要按照乡村旅游环线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与环线建设相关的旅游交通项目的计划安排和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加强环线公路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提高公路等级和质量,重点推进**镇**村至**镇**村公路、**镇至国道212线路段、**
区水务局:要根据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统筹解决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业灌溉和人饮工程问题。
区农业局、区农办: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负责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努力促进“三农”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实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把高质、优效、高产的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之中,集中人力、物力、科技大力发展以“赏农家景、观农家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采农家果、玩农家乐、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区文广新局:要积极做好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的挖掘、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地域文化综合研究,挖掘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包括巴濮部落及后裔的生活方式、婚丧习俗、节庆活动、音乐舞蹈、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因素,注重特色文化建设,科学编制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区林业局:要抓住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周期延长的机遇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打造“森林城市”、“最美丽的城市”的机遇,根据乡村旅游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林工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关镇街:一是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要按照旅游“六要素”配套的要求,坚持“一镇一品”的原则,编制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准确定位,理清思路;三是要依托场镇、景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以及国道省道交通干线优势,面向市场,打造精品;四是要按照设施配套,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景观独特,服务到位的要求,充分挖掘民俗民风、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特色,注入文化灵魂,切实搞好乡村旅游开发。
三、突出重点,努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一)编制规划
根据《鲜花盛开的村庄—**区乡村旅游总体策划》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由区旅游局牵头,相关镇街人民政府配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确保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规范有序。
(二)20**—2009年工作重点
**镇
1.凭借**航电枢纽、**老街和陶行知纪念馆等特色旅游资源禀赋,依托计划实施的**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园区建设,编制乡村旅游开发实施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力争将**片区打造成为我区融“古镇休闲、大坝观光、素质教育体验、生态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2.依托滨水资源优势,打造1家鱼美食餐馆。
3.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镇
1.完成**龙潭村至**镇江北村公路建设。
2.依托丰富桃李资源和自然风光,策划包装1至2个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将**打造成为我区赏花、采果、农事体验的新型旅游社区。
3.改造现有农业合作社和农村房舍,打造5到10家农家乐。
4.完善主会场及区内道路、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积极筹备2009年桃李赏花、采果节。
5.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6.完成保合街道至关口盐三路公路硬化。
**镇
1.依托**场镇及新农村建设,围绕锅盖山和龙家湾石林等旅游资源,策划旅游招商项目,积极对外招商。
2.开发1-2家农家乐。
3.深入挖掘白橙糖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的特色乡村旅游商品。
4.在**村建300亩荷塘。
**
**街道
1.结合**及半岛开发,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2.按照“近郊依城、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辖区,特别是整合思居片区乡村旅游资源,优化环境,提升素质,实现产业升级。
3.依托**城景区及思居片区乡村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以“花卉苗木”和“滨水”资源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4.创建1—2家星级农家乐。
篇2
一、工作目标
2017年,监督全县旅行社,督促指导A级景区、星级饭店建立完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制度。2017年年底前,初步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体系;构建形成完善的旅游安全准入制度,涉旅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双重预防机制。2017年底,全县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基本建成;2018年,全县旅游行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双重预防体系管理制度。
1、落实防控标准。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按照《全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措施》,落实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标准。
2、确定管控重点。旅行社要摸清出游安全提示,订购合格产品和服务,旅游包车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A级景区要摸清自然灾害防范、景区内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防止拥挤踩踏、反恐怖防范、各类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星级饭店要摸清消防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反恐怖防范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3、实施分级管控。对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辨识出的安全风险,按照红、橙、黄、蓝四个等级(重大、较大、一般、较低)进行分级管理,绘制安全风险、重大事故隐患分布四色图,建立安全风险和隐患数据库。
4、建立管控责任清单。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建立管控责任清单,将每个风险点按照风险等级,落实经营部门、岗位,进行分级管理。制定管控措施清单,对每个风险点都要制定和采取具体严密的安全管控措施。严格实施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岗位责任卡制度。所有安全风险点逐一登记,建立安全管控档案。
5、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对所有风险点,要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设置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三)强化旅游安全管控。旅行社要向合法合格的供应商定购产品和服务;严格实施旅游产品和服务风险检测评估制度,依法履行旅游安全风险提示义务,发现有安全风险的产品和服务,要立即采取安全保障措施;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特种设施设备安全、防止拥挤踩踏、反恐怖防范等安全管控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管控措施到位。
(四)打牢安全生产基础。各旅行社,指导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旅游质量标准,提升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旅游安全各方面投入,确保达到安全生产要求。要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使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各场所、各功能、各流程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状态。
(五)落实事故预防措施。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职业危害防范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资金、时限和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要定期组织涉职业危害的检测和现状评价,严格执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要结合实际编制规范、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与有关部门、机构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配置和储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确保发生涉旅突发事件后响应及时,处置妥当。
(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县旅游局将针对旅游市场存在的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黑社、黑导等违法经营行为;严厉查处旅行社出租、出借、转让经营许可证的行为,使用不合法、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以不合理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安全生产指导检查力度,对安全生产不合法、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督促其立即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向有关主管部门通报,向县政府报告。
(七)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各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要建立健全全员负责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安全隐患上报、核查、整改、验收、消号闭环管理,筑牢生产安全基础。要集中治理旅游交通安全、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防止拥挤踩踏、反恐怖防范、食品卫生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确保旅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到位。
(八)做好日常安全检查。要认真履行旅游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开展经常性的旅游安全生产大检查,特别要加强旅游旺季、节假日、旅游节会活动、汛期、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疫情等重要时段的旅游安全提示、检查。县旅游局要建立健全与各有关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旅游安全生产形势,联合开展旅游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检查,提升旅游安全生产检查效能。
(九)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县旅游局要严把旅行社设立许可审批关、旅行社分支机构备案登记审核关,凡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不予许可设立和发放备案登记证明;凡不符合法定条件、且有安全管理隐患的旅行社,一律不予申报出境游、赴台游、中外合资旅行社经营资质。要严把评定关、推荐关,凡安全生产不达标、不合格的,一律不予评定A级景区、星级饭店;在日常检查中,凡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令整改,整改不力的,取消等级质量。
(十)建立风险提示制度。要建立健全旅游安全提示制度,及时包括风险类别、提示级别、可能影响的区域、起始时间、应采取的措施等信息,提示旅游者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旅游活动安全。
(十一)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要加大旅游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经费保障力度,保证旅游安全管理需求。严格落实旅行社投保责任保险,投保旅游意外伤害保险,A级景区、星级饭店投保相应的责任保险、游客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及雇员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十二)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根据经营产品和服务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强化现场救援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响应及时,应急处置妥当。
(十三)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县旅游局要加强对旅行社、A级景区、星级饭店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和问责。对于因工作失职、渎职,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旅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完善,工作推进不力,安全隐患得不到治理的,要严肃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旅游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落实,制定双重预防制度,确保按照时限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具体由旅游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全县级旅游行业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业股。
篇3
通过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一步促进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促进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安全保障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督查形式
按照管委会统一部署,专项行动由开发区旅游局牵头,在管委会宋晓波副主任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采取企业自查与部门抽查相结合、综合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各a级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要按照《开发区旅游行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方案》(大开旅发〔20xx〕5号)要求深入开展自查。
开发区旅游局组织对全区旅游行业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督查。管委会主管领导组织旅游局、安监局、社管局、消防大队对金石滩街道、港口、码头及旅游重点企业进行综合督查。
三、时间安排
从4月下旬至7月底,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行动;6月中旬前,全面开展自查,旅游局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督查;6月下旬,管委会组成督查组,由管委会主管领导带队进行综合督查。
四、督查内容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基础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及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a级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要把督查专项行动作为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主要领导要研究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督查,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本单位自查工作。
2、狠抓工作落实。各a级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督查方案,明确督查内容、要求和责任。要建立和落实督查工作责任制,健全工作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提出防范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做好应急预案;严重危及安全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改。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隐患。
篇4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贡献区位商法对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旅游产业集群的显著性进行了识别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集群显著性较高,且保持增长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上海、江苏和浙江旅游产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旅游集群绩效水平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上海旅游产业的要素竞争力最弱,但旅游要素带来的集群绩效水平最高;浙江省的旅游要素综合竞争力比江苏高,但在产值集群绩效方面比江苏省低。
关键词:长三角 旅游业 产业集群 集聚度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长三角旅游产业正经历艰难的转型,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重新思考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机制,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而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只有正确判定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性,才能从产业集群的角度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助力,更具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因此,有必要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是否存在集群和集聚度为多少等问题进行探讨。
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空间聚集性和旅游要素(资源)核心性的特征。旅游产业要素是旅游竞争力和集群竞争力的基础。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来说,除了对旅游产业聚集的显著性进行科学识别,还要充分了解旅游要素水平下旅游产业的集群绩效水平。旅游产业集群绩效水平的高低不仅与旅游要素的多寡有关,还与旅游产业的总体集聚度高低有关。只有正确掌握旅游产业的总体集群性和集群绩效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各地区充分、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地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协同效用提升长三角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为此,本文首先对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性和集聚度进行识别和测算,然后进一步对上海、江苏和浙江旅游产业的要素竞争力和集群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关文献回顾
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热点议题,而产业集群集聚度方面的研究则成为新的亮点(林黎明,2011)。产业集聚是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一种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彭耿、刘芳,2010)。旅游产业的聚集度或集聚度指数反映了旅游资源群个体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席建超等,2004),体现了旅游资源群个体之间的关联程度。产业集群的测度方法(或识别方法)从概念的提出到计算结果的展现都必须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产业集群的现象和含义,并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韩云虹,2009)。
当前国内外对产业集群识别的方法和产业集群的判断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Viitamo(2001)对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将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归纳为波特的钻石模型法、图论分析法、投入产出法和对应分析法。从国内外文献来看,旅游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来识别,其中定性方法主要考察当地旅游产业是否具备集群的特征,而定量的方法则关注旅游产业集群程度的测度问题。
从国内文献来看,大量学者对产业集群的识别和判定进了研究,涉及的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图论法或网络流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多元聚类法、区位商法或地点系数法、三角化方法、关联系数测算法和基尼系数法等。其中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聚类分析法和图论分析法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 投入- 产出”(I/O)矩阵或模型进行分析。这些产业集群的识别和判定法,在研究层面、依赖数据、研究目的和关注点上有所差别。
国内外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已经对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给予了极大关注,提出了越来越多与旅游产业集群相关的概念、理念、问题和发展战略,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判定和验证以及集聚度的测算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在旅游产业集群识别和测度方面,邴振华和高峻(2010)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和产业区域集聚度指数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已经出现较强的集聚现象,且地区内部集聚程度并不均衡。杨勇(2010)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对中国旅游产业聚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并进一步研究了1999-2006 年间中国旅游产业聚集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的聚集度呈现上升趋势。
王兆峰(2009)根据旅游产业本身的特点,利用区位商方法从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旅游要素集聚、集群效应、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造了一个综合区位商指数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判定,进而通过投入产出表进行主成分分析来讨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联系,最后将产业集聚和产业联系进行综合从而获得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度指标。孙金龙、李亚青和孙厚琴(2010)通过构建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层次结构示意图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条件、特征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讨论,首先利用区位商法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是否存在问题进行了判定和验证,其次利用CAD指标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关于产业集群是否存在问题,国内学者常使用区位商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和图论分析法对产业集群的存在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区位商法对长三角地区及其两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集群性进行测度从而识别出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集群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一定的管理建议。
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显著性判定
(一)旅游产业集群判定的区位商法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 Haggett)首先提出并应用到区位分析中。贡献区位商法是用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区位商系数模型测度产业集群时,首先确定某个产业,然后根据该产业在某个地区和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进行求解,而前提是该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劳动者效率是相同的,否则用就业人口数的对比例衡量产业的积聚度并不太准确。为此,在研究旅游产业集群时,用旅游总产值(总收入)代替就业人口会更加合适。区位商是一个地区特定部门(旅游业)的产值在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Qij是地区i(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产业j(旅游产业)的区位商;Eij是地区i(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产业j(旅游产业)的总产值,Ei是地区i的总产值(GDP);Ekj 是整个国家产业j(旅游产业)的总产值,Ek是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区位商大于1,可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大于1.12即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在(旅游)产业集群识别中,某地区的区位商大于1,则可以认定该地区的产业集群形成。区位商法从点到面、从中观到宏观体现本土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例,既提供了产业集群存在于特定区域的迹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区域集群的联系。按照贡献区位商的公式,根据全国和长三角的相关资料就可以计算出整个三角地区及其各省市旅游业相对于全国的贡献区位商,从而对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性进行识别和判定,并对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旅游产业集群特性进行分析和比较。
(二)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显著性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但长三角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0-2010年长三角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大多数年份都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甚至有些年份的增长速度在20%以上,历年来的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其中上海平均增长率为13.73%,江苏平均增长率达到17.17%,浙江平均增长率达到16.34%。其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2009年长三角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近年来达到最低水平,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重新回到快车道,达到将近20%的增长速度。
从旅游总产值来看,2000-2010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上海、江苏和浙江的旅游产业总产值(国内旅游收入与旅游外汇收入之和)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全国旅游收入超过1000亿元省份的前四名中,长三角地区内的省市占据三个席位。其中,江苏2010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接待国内旅游者首次突破3亿人次,达到3.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287.9亿元。上海2010年旅游总收入超3400亿元,仅次于广东全省的总和,居全国城市第一,位列全国省份和直辖市第三,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50%;接待入境旅游者7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同比增长45%。 浙江2009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44亿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旅游总收入2643.7亿元,同比增长17.5%;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达到3312.6亿元,位列全国第四名。
得到地区生产总值和旅游业的总产值之后就可以获得旅游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贡献区位商(见图1)。从整个长三角来看,两省一市2000-2010年的总体贡献区位商分别为2.2882、2.3280、2.4949、 2.9769、2.7084、2.7925、2.8505、 2.8655、3.0197、3.1527和3.3664,各贡献区位商均大于1.12,表明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相对专业化水平较高,旅游产业集群较为显著。其中,2000-2010年上海历年的贡献区位商都比江苏和浙江高,分别达到4.1809、4.0270、 4.4524、5.1942、4.2492、4.1613、 3.9641、3.8178、3.7708、4.0012和 5.0068。由此看来,上海的旅游集群比江苏和浙江显著,旅游产业集群化水平更高。
从江苏和浙江来看,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还是旅游业总产值,江苏都比浙江高很多,处在全国前列,但从旅游产业集群显著性来看,两省的差别不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原因就是区位商体现的是旅游业产值在整个地区总产值中所占比例。江苏省的旅游收入全国第一,但地区生产总值基数也较大,导致基尼系数并不高。特别地,2009-2010年浙江省旅游产业集群显著性已经在江苏省之上。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领航者,近两年在构筑“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将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无论是旅游外汇收入还是国内旅游收入都有了较快增长,使得上海处在全国较高的旅游产业集群水平上。特别是,2010年的世博会使得上海旅游产业的贡献区位商跳跃明显,自2003年峰值以后首次超过5,如图1所示。即使排除世博会的影响,上海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显著性也处在相当高的水平。
从2000到2010 年的贡献区位商值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上海、江苏、浙江和整个长三角总体的旅游产业贡献区位商都出现了峰值,但随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上海,从2003年旅游产业贡献区位商达到峰值以后的5年中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似乎表明上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水平有所降低,但实际上是因为近年来伴随着上海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项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且产值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上海总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基数变大,使得旅游业贡献区位商发生如上变化。但从整个长三角来看,2000-2010年的贡献区位商值呈现持续增大的态势,说明与全国的旅游产业相比,长三角地区的集群水平持续提高。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从省际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显现,从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来看集群显著性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从2004年以后三地旅游产业的贡献区位商值均达到2以上。此外,长三角省际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呈现不均衡现象。其中,上海地区的旅游集群显著性最强,2000年以后区位商值都在4左右,而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旅游产业集群水平比上海低许多,且两者差异性不大。由于上海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从长三角整体来看,旅游产业集群水平较高,从2000年到2010年,贡献区位商处在2到3之间。
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绩效水平评价
通过前文研究发现,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显著性水平较高,旅游产业集聚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我们知道,旅游集群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来自区域内旅游产业要素的配置;另一方面来自各市场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好的竞合关系。产业要素是旅游产业发展和集群得以存在的基础。在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中,大多数成果均以产业要素作为评价指标。然而产业要素的多寡仅仅能决定旅游产业竞争力或发展潜力的高低,并不一定反映产业要素所体现的集群绩效水平。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要素并不丰富,但旅游产业的集聚度却较高,那么该地区旅游产业的集群绩效水平就较高。
(一)旅游产业要素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考虑到旅游产业要素的特点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建立了以星级酒店、旅行社、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历史人文和文化娱乐为一级指标的要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为正向指标,即相对于旅游要素竞争力来说,其取值越大越好。
(二)旅游产业要素竞争力指数
在旅游产业要素竞争力评价方面,采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来构造旅游产业要素的竞争力指数。理想解法由Hwang和Yoon于1981年提出,是一种有效的多指标决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构造多指标问题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以靠近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两个基准作为评价各对象的判断依据。理想解法基于数据样本本身,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设有m个方案,n个指标,指标值为xij(1≤i≤m,1≤j≤n),指标权重为ωj(j=1,2,…,n),则决策矩阵X=(xij)m×n。用向量归一化方法对决策矩阵作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Y=(yij)m×n,其中 。
第二,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变异系数法对旅游产业的要素指标进行赋权,具体方法为,其中,为样本均值, 为样本方差。
第三,计算加权标准化矩阵如下:
第四,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理想解:
负理想解:
其中J+是值越大越好的指标集合,J-是值越小越好的指标集合。
第五,计算第i个地区到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到理想解的距离:
到负理想解的距离:
第六,计算各地区的相对贴近度,即要素竞争力指数。按照理想解法的基本思想,最佳方案应该是距离理想的方案最近,而同时距离负理想方案最远的方案。然而,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某个方案离理想方案是最近的,但离负理想方案并不是最远的。因此,需要融合这两个指标来构造相对贴近度函数,即旅游要素竞争力指数:
旅游要素竞争力反映了旅游产业要素的多寡,取值越大则说明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越强;反之,竞争力越弱。
(三)旅游产业要素的集群绩效指数
基于旅游产业的集聚度与旅游要素的竞争力指数,可以构造旅游产业要素的集群绩效指数,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PIi是长三角地区i旅游产业要素的集群绩效指数;LQi是长三角地区i旅游产业的贡献区位商,即集聚度;Ci是长三角地区i的旅游要素竞争力指数。PIi指数值越大说明旅游产业要素的集群绩效水平越高;反之,PIi越低说明旅游要素的集群绩效水平越低。
下面以长三角地区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首先对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旅游产业的要素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上海、江苏和浙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017708、0.448857和0.717897,也就是说,以旅游要素的多寡来看,浙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最强,其次是江苏,而上海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产业要素方面的竞争力最弱。
但从旅游产业要素的集群绩效指数来看,上海的集群绩效水平远远高于江苏和浙江,即虽然上海的旅游产业要素较少,但单位要素的集群绩效非常高,这充分印证了上海在旅游产业方面的较优发展成绩。从江苏省和浙江省旅游产业要素的集聚绩效来看,虽然江苏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比浙江省有比较高的优势,但江苏省产业要素的产值集群绩效水平比浙江省要高;此外,在就业集群绩效方面,浙江省比江苏省要高,如表3所示。
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基于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本文利用区位商法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识别和判定。研究表明2000-2010年长三角地区旅游产业的贡献区位商均高于1.12,说明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在该地区形成,并且集群显著性较高。从对两省一市的分析来看,上海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显著性最高,贡献区位商值均高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对应的年份。从历年的区位商值来看,江苏省和浙江省旅游产业的集群显著性比较接近,而且与上海的波动性不同,两省地区旅游业区位商的值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说明浙江省和江苏省旅游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即集群显著性水平持续升高。
对于旅游业来说,产业要素是旅游竞争力和集群竞争力的基础,而由产业要素水平和集群显著性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绩效水平能更全面地反映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为此本文进一步对上海、江苏和浙江旅游产业的集群绩效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上海旅游产业的要素竞争力最弱,但旅游要素带来的集群绩效水平却比江苏和上海高很多;虽然浙江省的旅游要素综合竞争力比江苏高,且在就业集群绩效方面比江苏省好,但在产值集群绩效方面明显比江苏省低。这说明江苏省旅游产业的产值集聚度比浙江省高。
(二)启示
以上结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现阶段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旅游集群绩效水平上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在旅游一体化的趋势下,各主要产业聚集地应努力强化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各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影响产业集聚的经济、技术和资源因素,因地制宜地发挥本地相对优势。为了更好地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空间布局上,长三角旅游业必须在保持相对优势地区的前提下,促进空间上的合理规划和协调发展,发挥优势地区的带动作用、空间集聚的疏导效应和联动效用,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最终提升长三角整个区域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依靠政府旅游产业集群政策的激励,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在一个区域运行,既能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又能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发展水平(Jackson J, Murphy P,2006)。在长三角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各地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通过建立跨区域信息沟通机制,设计差异化的市场战略,加强区域内不同地区旅游产业的合作,建立集群成员的合作与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等产业政策和措施,合理引导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与均衡发展,努力促成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今.产业集聚的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1)
2.林黎明.论产业集聚度的测度[J].中国市场,2011(23)
3.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31(2)
4.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徐继填.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以全国汉地佛教寺院旅游资源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1)
5.韩云虹.产业集聚度测定指标的评价与改进[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6)
6.Viitamo,E.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Forest Sector Where Are We Now? [J].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IIASA) Interim Report, 2001
7.刘会武,王胜光,冯海红,钱金秋.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度的测算与分析[J].科研管理,2007(5)
8.邴振华,高峻.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研究[J].旅游科学,2010,24(1)
9.杨勇.中国旅游产业区域聚集程度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10)
10.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判定和识别探讨[J].经济问题,2008(2)
11.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篇5
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地理学等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已经成为了新的区域发展理论。然而,目前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制造业,对旅游业甚至是服务业的研究很少。本文沿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与竞争力评价的逻辑思路,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重新界定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探讨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竞争力评价问题,从而提高河南区域旅游竞争力。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学者倾向于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集聚的一种现象,强调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靠近性、明显的地方特色、功能互补的网络组织及经济外部性等特征,旅游产业经济密切联系旅游企业及其支持系统,从而形成集群经济。
二 、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十五”及“十一五”以来,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到 2009 年底,星级酒店由 2002 年的 311 家增至 568 家;其中,四星级酒店 101个,五星级酒店 4个。旅行社由 2002年的 526 家增至 2009 年的 1291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40 家。旅游交通方面,已经形成了“三纵四横” 的铁路交通网。省会郑州至全省 17个省辖市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纵贯南北、连接东西、辐射八方的高速公路网络,105、106、107、207、209 等国道纵贯南北,310、 311、 312等国道横贯东西。目前,全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道、省道为支脉、以县乡公路为依托的景区与景点间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航空方面,拥有郑州、洛阳、南阳三大民航机场,特别是郑州的新郑国际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港之一,开辟国内、国际航线 76 条。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河南省旅游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有关资料统计,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内共有19个已初步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其中,年收入超亿元的大型旅游产业集群有12个,如郑州都市旅游产业集群、登封嵩山旅游产业集群(郑州)、洛阳古都旅游产业集群、栾川山水旅游产业集群(洛阳)、开封古都旅游产业集群、修武云台山旅游产业集群(焦作)等。正在快速向亿元产业集群发展的有7个,如惠济黄河休闲旅游产业集群(郑州)、新郑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郑州)、许昌市古都旅游产业集群等。此外,还有13个正在形成的旅游企业集聚区(集群雏形),如小浪底水库旅游产业集群(洛、济)、巩义名胜旅游产业集群(郑州)、朱仙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开封)、鄢陵花都旅游产业集群(许昌)、中牟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郑州)等( 见表1。)
表1 河南省部分省辖市旅游产业集群统计表
三、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分析
(一) 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就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分解复杂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用相对标度将人的判断标准量化,逐层建立判断矩阵,求解矩阵权重,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并排序。如果我们把旅游产业集群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对其进行层次区分和内部层次细分,筛选适当的评价指标因子,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从而掌握主层次与次层次之间的隶属关系及构成属性与权重排序。本文尝试将其应用于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中。
在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元素,本层次有关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假定A层中元素Ak与下一层次中的元素B1,B2,B3……Bn有联系,构造的判断矩阵采取表2所示的形式。其中, bij(i,j=1,2,...,n)表示对于Ak而言,Bi对Bj的相对重要性的数值表现形式。通常bij取{1,3,5,7,9}及它们的倒数。它们之间的数{2,4,6,8}表示两种重要程度的中间状态,后者与前者比较的重要性标度值用前者与后者比较的重要性标度值的倒数表示。
表2 判断矩阵 A―B
据此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计算与上一层某元素有联系的各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本层元素对于上层所有元素重要性总排序的基础。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Wi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特征向量。W的分向量Wi即为元素Bi单排序的权值。经计算机运算,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值。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二)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哪些要素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更重要 , 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统计计算、指标权重的确定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等要素。其评价的步骤如下:
1.数据的收集。将指标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的数据直接从各类统计年鉴、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是获得相关数据以后再计算所得。主观指标难以用单一数值表示,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描述由专家打分所得。下面主要计算主观指标权重,通过与客观指标得分比较,进行管理决策。
2.数据的统计计算。为解决各指标不同量纲难以进行综合汇总的问题,在完成数据的收集工作之后,还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也即无量纲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用权重大小来反映指标值的优劣。假定评价指标体系A中有m个一级指标, n个二级指标,其中i第个一级指标下包含ni个二级指标,即
(1)
在一级指标中,无量纲化可以表示为:
(2)
式中,WBi为指标Bi的无量纲化后值,Di为无量纲化前的该指标值。
3.指标权重的确定。在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系统内,各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或作用各不相同,进行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评价时,权重用于表示各要素在系统内的重要性。
在建立判断矩阵的过程中,思维判断的不一致会影响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只有当矩阵完全一致时,判断矩阵A存在 ;而不一致时,即可用 的差值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指标 (Consistence Index)表达如下:
(3)
CI值越小,则判断矩阵一致性越高。当CI=0时,判断矩阵达到完全一致。由于一致性偏差还可能是随机原因造成的,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必须将 CI与平均随机变量指标RI/(Random Index)进行比较,得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e Rate):
CR=CI/RI (4)
RI 与判断矩阵的阶数有关,阶数越大,出现一致性随机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大。判断矩阵的RI 值与阶数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
表3 阶判断矩阵的RI 值
一般情况下,对于n≥3阶的判断矩阵,若CR≤0.1时,则可认为A中元素aij的估计基本一致。否则,若RI>0.1 时,说明A中元素的估计偏离一致性程度过大,必须对其中的元素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此外,由CR=0.1和表3中的RI值,以及式(3)和式(4),可以求得与n相应的临界特征值:
(5)
根据AHP法技术要求,以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同一层中的元素相对于上一层的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值,据此构建判断矩阵。经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见表4。
表4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权重参数表
从表4可以看出,在评价体系的权重值分配中,旅游资源垄断度占据首位,反映了旅游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即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区域差异性;旅游收入位于其次,说明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它对旅游收入门槛有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并非所有区域所有时期的旅游产业都可以集群发展。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在旅游七大要素中,游览、娱乐、购物三要素排在前面,表明旅游产业集群不仅要满足游客在吃住方面的需求,而且要为游客提供游览、休闲、购物的等方面方便,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辅助条件中,政府政策支持比重最大,表明旅游产业集群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发挥政府的职能和调节作用。旅游宣传力度作为辅助条件的重要因素,排在该组第2位,表明要提高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在加强旅游宣传、打造旅游品牌方面需要下功夫,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此外,也要重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第三产业比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等影响,只有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而在旅游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AHP评价权重参数和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得出表5。在20个评价因子之中,仅自然环境(自然灾害)C17的权重值和得分次序相同,旅游资源垄断度C2、游览收入比重C10、旅游资源知名度C3等9个因素的得分次序均比权重次序低,这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这几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针对指标权重低于评分次序的情况,则可以在此类指标方面持续投入,不仅能够增强旅游产业集群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对于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个评价指标中,河南省除了娱乐收入C12比重、社会环境C18、交通收入C9、旅游资源垄断度C2、餐饮收入比重C7这5个因子排序较靠前之外,其余15个因子都比较靠后。由此可见,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不高。因此,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从业人员,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力度,提高景区资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表5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纵向排序表
四、结论
篇6
[关键词]西安曲江;旅游产业;旅游产业集群
西安曲江系西安曲江新区的简称,位于西安市区东南部,以闻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遗址为中心,东起马鸣路,西至翠华南路、纬一街、长安南路南段,北起小寨东路、西影路,南至雁塔区南界址,近期规划面积15.8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是西安市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产业集群是指旅游产业领域内地域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旅游相关企业和组织机构,通过商品和辅助活动而集聚在一起的一个有机网络系统。旅游产业集群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与旅游产业领域有关,这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二是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三是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旅游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等,这是旅游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一个地方旅游产业集群经常包括多个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景区之间联系紧密,结盟运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西安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共生。
一、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
(一)文化资源优势
在文化资源储备上,西安曲江历经周秦汉唐,时间长达3000多年,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涉及政治、经济、建筑、宗教、民俗、文学、教育、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饮食等诸多领域。现存历史遗迹主要有秦二世胡亥陵、杜陵、少陵、曲江池遗址、大雁塔、大慈恩寺、乐游原青龙寺、唐夹城堡遗址、寒窑等;历史文化活动主要有唐朝上巳、中和、重阳节时的祭祀、宴庆、巡游活动,其中尤以新科进士的曲江宴饮、杏林宴饮、雁塔题名最为出名;文学方面形成了“唐诗曲江”现象,涉及到曲江的山水个性、四时景致、园林建筑、宗教文化、节庆活动、世俗风情等,包括了《全唐诗》所收录的五百多位著名诗人中的一半多,流传下来近500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文化资源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且具备转化成文化资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价值。也就是说,这些文化资源对塑造独具特色的曲江城市风貌和地域文化氛围,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历史名城、进行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产业基础优势
在产业基础方面,曲江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基础良好。在曲江新区15.88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了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和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在千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在两亿元左右。新区内除了秦二世陵、汉宣帝杜陵、唐代城墙遗址、大慈恩寺、曲江寒窑等文物古迹外,还拥有大雁塔南北广场、雁塔东苑(陕西戏剧大观园)、雁塔西苑(陕西民俗大观园)、雁塔南苑(曲江春晓园)、老西安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艺术博物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大唐通易坊以及唐华宾馆、曲江宾馆、曲江惠宾苑宾馆、曲江商务会所、曲江旅游服务中心、钻石王朝、湖滨花园、中伟外商俱乐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泛美花园、曲江六号、丰景佳园等一批重点旅游商务配套设施及房地产项目,初步形成了一个集“行、游、住、食、购、娱”诸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产业政策优势
在产业政策方面,曲江新区除了可以享受《国务院关于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税务局关于国家旅游度假区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西安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所规定的政策优惠外,还可以享受《西安曲江新区优惠政策》。此外,为了重点发展和扶持文化、旅游、酒店、会展、节庆活动等产业类项目,鼓励各类知名文化、旅游企业、名人工作室或分支机构进驻曲江,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曲江开发和城市经营,新区管委会又出台了十条优惠和扶持政策,并将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文化地产联盟基金、民间文化保护和抢救基金,作为促进曲江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区位优势
在可进入性方面,从大环境来看,西安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上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在中国区域经济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枢纽作用,是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和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城市,是西部的金融、贸易、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和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陕西“一线两带”的核心区,其科技和教育力量位居全国第三位。此外,西安有飞往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线80多条,港澳地区航线2条,飞往日本、韩国的国际航线8条,是陕西省“米”字形干线公路网的中心,有2条国道主干线,3条西部大通道和5条国道在西安交汇,另有7条省道由西安向外辐射或环绕。全市拥有出租车10000多辆,用于接待外宾的大、中型豪华轿车近千辆。这些优势为西安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人才、资本等方面的保障。从小环境来看,曲江新区位于西安市东南,介于西安市二环和三环之间,是西安市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气候由于受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1℃~13.4℃,比较适合全年出游。曲江新区南接长安区韦曲科技园,东临灞桥产业区,西临高新区,北接老城区,临近雁塔高教文化圈和小寨商圈,生活、教育、医疗配套完备方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
(一)缺失系统的集群发展方案
从曲江旅游度假区到曲江新区成立至今,曲江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一套比较系统科学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方案来指导。从近几年曲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一直在摸索中实践着集群发展的理念,并在旅游新城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曲江从根本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曲江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由于过于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了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社区等利益共同体在集群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主人翁作用。其次,新区虽有“文化立区,旅游兴区”和“集群发展”的概念,但由于其旅游产业规划不系统、不完整,没有确立集群发展的原则,也没有制定集群发展的目标体系和战略,更没有建立集群发展所需的多元化筹资渠道,致使曲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无论先天后天都显得营养不良。最后,曲江新区内的主题旅游企业多处在一个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起步阶段,企业间缺乏互动、协作与配合,彼此间的竞争之状远大于合作之态,虽集聚而不成群。
(二)相关及支持性要素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集群,不仅需要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政府、机会、企业战略和竞争结构完备,还需要相关及支持性要素的密切配合。曲江目前共积聚了7大旅游景区(点),10大宾馆酒店,一家旅游服务中心和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除此以外,就只剩下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主题旅游企业、其他相关的娱乐及购物设施、住宅小区等,相关及支持性要素企业和组织严重不足。而在现有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格局中,真正创造效益的也不过只有大雁塔风景区、大唐芙蓉园景区、曲江海洋馆等几家主题旅游企业。此外,区内主题旅游企业、酒店与区内外旅游要素供应层面上的其他旅游企业和组织联系不密切,旅游产业链短,游客通常在游完上述景区(点)以后,就基本上会出现无处可游、无物可购的窘况。为此,曲江新区需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产品,完善相关及支持性要素,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游览体系,同时还要加强与农业、轻工业、部门服务业的联系,以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链条连接。
(三)产品设计中消费者参与性、互动性要素不足
曲江新区是一个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从目前推出的旅游产品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佛教文化类,以大慈恩寺、青龙寺为代表;二是彰显圣唐文化类,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三是海洋文化类,以曲江海洋馆为代表;四是亡秦文化类,以秦二世陵风景区为代表;五是爱情传说类,以曲江寒窑为代表;六是文物古迹类,以陕西历史博物馆、老西安博物馆等为代表。随着旅游产业从观光旅游消费时代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会展、商务、体验等复合型旅游消费时代的过渡与转变,如今的旅游消费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和事件的观光和欣赏,而是愿意更多地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节事活动当中,成为事件或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而不仅仅是观赏者、旁观者。分析曲江新曲的六大类旅游企业,参照旅游业态的新趋势,新区内旅游企业的最大缺憾就是其产品设计中以观光型产品居多,消费者的参与性、互动性要素明显不足。举例来说,像“曲江流饮”、“雁塔题名”等文化典故,完全可以以唐代的科学考试文化为主线,以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为节点,从而把曲江设计成为让全国的高考学子考后都愿意来曲江体验唐代科考文化的朝圣地。此外,围绕“唐诗曲江”和“唐诗三百首”,可以设计全国性的甚至世界性的“诵唐诗,品国文,梦回唐朝”等大型文化主题活动。(四)缺乏灵活的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
综观曲江新区内的主题旅游企业集聚,总体感觉比较散,整体上不像是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体。究其原因,这与曲江新区内各旅游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彼此间缺乏灵活的旅游线路串联和组合有关。截至目前,曲江新区内还没有形成一条旅游线路设计,更缺乏可以很好地把区内的旅游企业串联起来的灵活丰富的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在与区外旅游企业的联系上,旅游线路的设计也呈现出比较单调的情形,除了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可以作为一个点和区外的旅游点串联组合起来,形成几条产业化的旅游线路以外,区内的其他旅游企业基本上还处在一个主要依靠短途的一日游散客维持局面的境地,其盈利和生存状况均不容乐观。其实,曲江新区内旅游企业完全可以很好的利用各自的优势来组合成多条动态化的差异性旅游线路,以旅游套票或组合旅游的形式整体营销,联动互利。此外,区内的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区外旅游线路的设计与营销当中,积极拓展与区外旅游中介组织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区内、区外联动多样的灵活性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这既可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也有利于解决区内企业旅游营销方面单兵作战的困境,更有利于提升曲江新区的整体价值和线路竞争力与吸引力。
(五)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曲江新区内各主题旅游企业在产品的包装和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区内各个景点的门票的包装和设计来看,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是设计和包装流于形式,缺乏创意,不具备旅游纪念的特质,结果是游客一经离开景区,甚至是还没有离开景区时,门票已经不知去向。其实,曲江新区内各主题旅游企业完全可以以各自的旅游主题为出发点,联合或独自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门票系列。比如可以以邮票套票、明信片、纪念章、纪念手册或者以光盘等形式来别出心裁地推出自己的门票产品,延长其生命力。曲江新区在宣传方面具备优势,但由于其在产品的包装与设计方面不够重视或者说是没有足够重视,在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方面力度不够,从而导致曲江新区的旅游产品不广为人知。根据笔者对北京、上海、南京、昆明四个城市的随机电话采访,知道“曲江”旅游品牌的几乎为零,而知道大雁塔的被试却为百分之百。这说明“曲江”旅游品牌在省外的社会认知度非常低,远远不及区内的大雁塔,同时也说明曲江新区在省外的宣传推广活动和力度还不够。究其原因,这与曲江新区在宣传推广方面过度依赖本地媒体和资源,没有或者缺乏全国性的立体和平面媒体在宣传、推广、策划、营销等方面的支撑不无关系。
三、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机会
在社会旅游需求方面,曲江拥有雄厚的国际、国内(潜在)旅游需求支撑。从理论上看,游客出游力的大小主要受到游憩者的心理动机、性别、年龄、可支配收入、文化水平、职业、家庭结构和其他一些社会经济变量(包括地区经济水平、交通状况、出游价格、闲暇时间、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距离、经济距离和心理距离等)的影响。因此,随着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旅游总需求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提高。从实际情况来看,作为世界四大古都和全国五大国际旅游热点城市之一的西安,“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接待旅游者人数9956.6万人次,年均增长9.1%,累计旅游创汇收入14.95亿美元,年均增长8.7%,累计国内旅游收入560.8亿元,年均增长11.6%(见表1)。曲江新区作为西安的重要旅游板块,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主题景区必将对潜在的游客形成巨大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曲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
存在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审批及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曲江新区采取“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旅游产业带动战略”,以大融资大开发促进新区建设的全面启动,涉及内容主要为旅游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旅游项目从评估、设计到投入、产出,资本回收期和收益期一般都比较长。资本是趋利的,在投入产出既定的情况下,哪个项目的风险性较小,盈利周期较快,资本自然会选择它。显然,新区内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会受到来自区外的资本盈利项目的竞争和阻碍,困难比较大。曲江新区作为一个旅游新城区,无论是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住宅小区还是城中村的农民安置区,所涉及的房地产建设项目、拆迁及土地征用等项目都需大量的活动资金。而土地征用和房地产项目由于受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2004]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2004]4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2005]8号)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存在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审批,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甚至是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客观而言,曲江新区如果不能够拿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农用地转用批文和土地征收批文,其旅游建设资金链一旦断裂,曲江新区的很多在建和拟建项目工程便会立即陷入瘫痪的境地,不但产生不了预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反而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比如说土地的废置问题,拆迁农民生活出路问题等。总之,曲江新区内旅游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土地投入和建设基金投入,而这些项目会受到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不被审批及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篇7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生活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伴随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显著,人类对信息时代的认识以及人类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都与日俱增,无疑都强烈的刺激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给人们带来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提高,消除了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使人们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这种节奏快速的生活已经使许多人不堪重负,人们渴望在这种紧张的生活方式中寻求一点喘息的空间,旅游业的兴起恰好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难题。旅游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到如今,必须得注入新的活力才可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而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旅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客观需求变成一种可能。
一、信息化旅游管理的现实意义
资料表明,欧洲是世上国际旅游消费最高的区域,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依靠旅游业的贡献。而如今,人们对旅游也越来越热衷,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将旅游的目的地局限在本国范围内。所以,我国本土的旅游企业要想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要与其他国家的优秀旅游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然而,在旅游产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旅游产业的兴盛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同时,旅游产业还导致了一些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被人为的破坏。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旅游产业兴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且通过各方面一起努力来将这种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要在合理开发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信息时代下我国的旅游管理现状
(一)我国旅游管理所处的大环境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呈现了不一样的经营方式。旅游企业都上网寻找新的机会,这些企业纷纷利用新技术以及配置先进的软硬件环境,拓宽销售渠道。众多旅游企业纷纷利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宣传企业自身的优势并开展全国范围内至全球范围的直销业务,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一种现实。因此,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革新。
(二)我国旅游管理的特点
网络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前沿性,网络时代,信息传递快且传递量大,这也在客观上要求旅游产业的管理必须务实、高效。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要掌握前沿的管理方法,而且在实践摸索中要学会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地管理。通过信息技术技术,在企业网页上体现新颖别致的风格,通过详实的描述和引人入胜的画面吸引顾客,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技巧,将精彩的旅游景点展现在网页上,勾起顾客的欲望,并在服务阶段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我国旅游管理存在的弊端
虽说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体制中,我国旅游企业应该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但是,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存在许多制度上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干扰了我国旅游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若是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就要被时代所遗弃,因此,我国旅游管理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三、信息时代下旅游管理的途径
(一)针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由于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的竞争也逐渐演变成为优秀人才的竞争。是否注重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以及人才的吸引等工作也直接关乎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样一来,旅游高等教育便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为了有效地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也为了提供优秀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有针对性的旅游高等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旅游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关键。在具体的培训教育中要以旅游景点为载体,以学校培训为促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强化从业人员对旅游行业的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另外,还要重视时效性培训,旅游行业管理人员要从管理质量、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等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考核,量化打分,考核后上岗。要善于督促各涉旅单位深化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要鼓励相关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到各式各样的专题培训中,还要通过开展企业内部培训教育活动,切实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整改,提高旅游企业接待能力和水平。
另外,旅游行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旅游行业管理人才应该作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切实理解什么是导游以及如何做好一名导游,要实地摸索调查游客的需求,协调好旅游线路中各项事宜,做到令群众满意、领导放心。一个好的导游往往会带来一次成功的旅行,而一个失败的导游往往会毁掉一次精心安排的旅行。第二、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相关知识,要能够像文学家那样具备渊博的丰富的知识,要像歌唱家那样能够歌唱出动人的歌曲,要像幽默家那样能够带来妙语连珠。第三,要具有人性化的思想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对待游客要如同亲人般,提供主动的服务,热心的服务,让游客感觉到家的温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第四、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热情友好,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的思维。
(二)实施信息化旅游管理的具体方案
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涉及众多行业以及许多相关部门,发展旅游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旅游产业和农业、工业、商业、城建、文化、教育、交通等相关产业或相关部门的互动和联系紧密。如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同国际接轨,发展跨国合作项目也显得极为必要,我们要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
首先,考虑旅游管理的主体的话,应该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不断推进旅游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旅游管理模式正处于转型换代的关键时期,正在逐步向信息化管理方向改变,这就对旅游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旅游管理者在做好当前旅游业务工作的同时,协调各方各面以应付各方面的挑战,同时,还有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促进旅游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另外,我们需要注意到,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应该为游客提供多样性的选择,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服务。利用现代信息化途径,对游客的要求进行采集并尽量满足,听取游客的意见并及时反馈。
(三)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切实提高旅游管理效率
鉴于旅游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发展至今,应该与时代接轨,特别是如今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旅游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早日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为旅游企业的管理增添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响应政府颁布的政策方案。另外,要借鉴国内过优秀旅游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旅游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小结
篇8
旅游购物已经成为香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的不断升级也给香港带来了丰富的外汇收入,对经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提高了香港旅游产业的名气,同时也增大了旅客的数量。旅游购物的管理机制也为香港旅游购物带来了非常大的收益,通过管理机制科学、高效、准确的管理方法,使香港旅游购物形成了一条清晰、连贯的购物产业链。
一、香港旅游购物管理机制的特点
(一)旅游购物的开发机制
香港作为旅游购物的大都市,旅客量非常大,当游客购物时就需要销售人员及时准确的抓住游客的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理念,向其推售出游客满意的商品。这就是香港旅游购物管理机制的开发机制,有了准确的目标才能逐步扩大旅游产业,提高销售效益。正是这种规范的、高效的管理理念才成就了旅游购物产业的繁华盛世。
(二)旅游购物的监管机制
如此大型的购物都市,各种各样的商品以及商家,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不行的,对于商家而言,顾客就是上帝,但是在旅游购物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些矛盾、误解,这就需要制定出明确的监管机制来维护双方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以及对商家的经营方式的监管,商家是否尽到自己的职责,达到旅客的购物要求,满足旅客的购物需要等。
(三)旅游购物的探究机制
对于香港旅游购物而言,要想把这个旅游购物的产业链做大做强,首先商家一定要了解到最新的时尚资讯,最前沿的产品,最发达的科技,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然后根据得到的最新信息,销售人员要不断的探究和学习,来提高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提高旅游购物的效益。只有做好销售前的探究工作,才能在第一时间达到商家理想的效益。
二、香港旅游购物管理机制的启示
(一)旅游购物管理机制带来的效益
香港旅游购物这条产业链的管理机制带来的效益促使了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效率、高利益、高质量的满足了广大购物者的需求。这就为内地的旅游购物产业敲响了警钟,内地的旅游购物管理机制如何做到不断提高商家的销售业绩,不断提高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使旅游购物产业更加规范和一体化。这些都是值得内地的旅游购物产业的管理者考虑和提高的,为什么只有香港可以叫做“旅游购物天堂”内地却不可以,借鉴到香港优秀的管理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壮大内地的旅游购物产业。
(二)需要扩大旅游产业链
目前,我国内地的购物产业还不是十分规整和一体,也没有香港旅游购物产业那样名声赫赫,内地的购物产业比较局限,这也是内地旅游购物产业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造成的。如今,消费者出门旅游,来到一个旅游景点的时候,看到的商家却寥寥无几,根本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所以,单单是旅游商家是不够的,要想扩大旅游购物产业,就必须把商家零售产业融入到旅游购物当中来,随着内地旅游购物产业链的不断扩大,经济、科技等都会得到提高。打响了内地的销售产业,即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壮大内地的综合实力。
(三)更加深入的理解消费者的心理
当旅游调研人员反馈回旅游人数时,销售人员就应该做好销售前的准备。但是现在反馈回的旅客信息都不是很全面,这时就需要销售人员去研究出一套有效的销售方案,首先应该制定出一套针对大多数人的销售方法,在考虑这种商品什么样的旅客会喜欢,旅客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根据旅客家乡的特点,考虑一下当地人的喜好吃穿,当地人都喜欢在什么样的购物场所购物,最后研究一下旅客们的兴趣爱好,选择最佳的购物消费地点。销售人员在整个消费过程中起着连贯的作用,详细的介绍商品的特点,抓住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在第一时间达成交易,才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总结
篇9
随着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对于旅游服务的便利性要求在不断增长。目前单一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仅仅为旅游的人群提供一个中介通道(如订购机票、酒店等),无法满足人们对于旅游便利性、成本低廉性的更高要求。苏州迈捷公司携手微软公司打造的“一站式在线商旅平台”(以下简称Trip-X平台),将提供整套的旅游管理解决方案,为旅游人士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为旅游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供应商、合作伙伴提供沟通、经营平台,使更多中小企业供应商(如票务、二星以下酒店等)更加正规化、专业化、国际化。
Trip-X平台为会员、商、供应商、员工等不同类型的人群服务,提供了我的客栈(My Inn)、我的卡(My Card)、酒店预定(Hotels)、机票预定(Flights)、度假产品(Vacation)、客户服务中心(CCIC)、多媒体旅游终端(VTK)、国际旅游大使(ITA)、授权旅游计划(ATA)等多个旅游发展项目,整合旅游行业产业链上的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实现旅游产品及产品组合实时的在线预订、在线确认、在线支付、在线实施的整个流程。
TRIP-X平台关键技术
在Trip-X平台搭建过程中,微软提供了成熟稳定的产品和技术、完善的服务与支持。Windows系统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合理设计域、服务器组、域用户组、单个服务器、单机用户组、域策略应用等方面。SQL Server 2005的备份与事务时间点恢复、有延迟的日志传送、文件组还原、快速恢复、数据库快照、故障转移集群和数据库镜像保证数据库的高可靠性。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可减少宕机时间。在集群技术方面,服务器集群服务(MSCS)功能被包含在Windows Server 2003 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中,该服务为像数据库、消息系统、文件与打印服务这些关键业务应用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在集群中多个服务器(节点)保持不间断联系。
在网络负载均衡(NLB)方面,Windows Server 2003的所有版本中都包含此功能,该服务可在集群内均衡分布访问的IP流量。在数据库管理方面,SQL Server的可扩展性设计中提供了诸如表分区、快照隔离、64位支持等方面的高级可伸缩。微软的Web Service更是为系统信息的资源共享和交互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微软在防火墙、通信、应用程序集成、B2B集成、软件和数据重用方面都为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客户收益
借助微软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苏州迈捷将IT方案引入旅游行业打造的“一站式在线商旅平台”,使得旅游行业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加集中,能够更加优质地为旅游人士提供服务。通过制定标准的交易流程,该平台使得交易环节更加清晰化,交易过程更加规范化。凭借标准化平台吸引更多的供应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外游客。
篇10
从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局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省实施方案》(川办函〔〕164号)、《省旅游局、省质监局关于印发<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旅发[]164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市旅游行业实际,积极组织涉旅企业学习《实施细则》,认真落实省政府和省旅游局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全市旅游行业正逐步走向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现将我市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二、明确工作任务,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为了确保旅游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市政府下发了《市创建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实施方案》,确定11家涉旅企业为试点单位,用行政的手段来确保标准化工作的落实。二是积极联系市质监局,认真讨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有关程序和方法,以便旅游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实施;三是组织全市旅游标准化骨干力量参加省旅游局组织的标准化工作培训会,以便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四是向市旅游质监局订购《服务业常用标准汇编》、《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旅游标准与法规汇编》等有关书籍并组织全局学习标准化基础知识,以便旅游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开展;五是在《日报》等媒体上报道了旅游标准化工作有关情况,在旅游政务网上对旅游标准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六是建立旅游标准化文档库,收集、归纳标准化工作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资料,以便查阅。
四、旅游标准化工作取得实效
-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特征
- 下一篇:地质勘查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