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形象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形象概念

篇1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概念辨析

作者简介:蒋亦璐(1986-),女,浙江嘉兴人,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成人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3-0053-05

自学习型城市(Learning City)的概念被提出以来,对于“学习型城市是什么”的讨论从未停歇,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基于自身立场,对其表达了不同的理解。与此同时,与其相近的概念也在终身学习的推进过程中不断“崭露头角”并与学习型城市“纠缠”在一起。所以,在对学习型城市的概念进行梳理的时候,我们一方面需要剖析概念本身,另一方面还需要分辨相近观念间的关系,从而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本文将基于教育学(特别是成人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就不同组织和个人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进行概括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辨析学习型城市与相近概念间的关系,进而更为清晰地把握学习型城市的丰富内涵。

一、学习型城市概念研究综述

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教育型城市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if Educating Cities)在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举行,指出城市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实体[1]。学习型城市这一概念用语正式形成,并逐渐受到世界各国及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9年,时任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把上海建成适应新时代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这个词儿开始被广泛传播,拉开了国内探寻学习型城市建设及其相关研究的序幕。

(一)来自国际组织的理解

学习型城市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如此迅猛地扩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和推动。其中,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合组织、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三大组织在全球的学习型城市推进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鉴于这些国际组织的职能定位和组织影响力,它们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经合组织认为,学习型城市的功能或作用包括:促进城市范围内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立部门和私立部门)的合作;整合工作导向和闲暇导向的教育与培训;协调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运用当地的媒体;推动社区共同体的学习[2]。可以看到,该组织非常强调在学习型城市中的“合作”和“面向全体”,认为学习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范围内,借助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并运用多种手段(如媒体),来为每个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欧盟认为学习型城市最为基础的工作是协调并利用社会各部门的资源,来开发市民潜能,进而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融合与繁荣创新[3]。该组织推行了多个与学习型城市有关的项目,其中在地区终身学习(Regions of Lifelong Learning,R3L)项目和“迈向欧洲学习型社会”(Towards a European Learning Society,TELS)项目中,其分别对学习型城市做了如下界定:其一,学习型城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公正且积极地为市民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以挖掘其潜能,进而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市民积极参与、具有文化意识以及经济稳步发展的人文环境;其二,学习型城市形成了一个组织结构和心理结构,有助于社会各界认同并理解学习在促进社会稳定繁荣、个体潜能挖掘及社会各方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创造性的利用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帮助市民去认知社会的转变并做出回应[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只能通过一个一个省、城市、社区来建设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5]。基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之快以及城市所具备的基础条件,该组织首选将城市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的“主阵地”。该组织对学习型城市内涵的理解表现在对其特征的诠释,包括:调动好配置(城市的各项)资源、促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提升家庭和社区学习的活力、促进工作场所学习、推广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提高学习质量、培育终身学习文化[5]。

这些组织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认知,都基于自身的组织立场,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寄希望于更好地发挥学习型城市建设在推动全球抑或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经合组织尽管是从“教育”出发,强调在城市中借助教育的手段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该组织对学习型城市根本任务的认知主要围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且最根本的期待是提升市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之相似,欧盟的认知也多少带有经济理性的价值取向,但随着社会公平观念的引入,这种价值取向发生了一些转变,表现为该组织对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融合发展的愈发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知除了强调社会包容外,还突出学习在提升个人能力方面的作用,倡导为城市每一成员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其次还涉及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来自学者们的理解

随着学习型城市的发展及其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展,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学者纷纷加入到学习型城市概念的讨论中,并各自产生了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国外学者方面,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将学习型城市为知识和观念的收集者和储存者,认为其能够营造促进知识、观念和学习传播的潜在环境和基础设施[6]。朗沃斯(Norman Longworth)认为学习型城市是在城市范围内,设计计划和策略,以开发市民个人潜能并建立所有机构或组织间的合作,进而有助于个体发展、社会凝聚和财富的可持续创造[4]。法里斯(Ron Faris)基于国际组织(主要为经和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阐释,提出学习型城市需要以终身学习作为组织原则和社会目标,一方面将市民、经济组织、公共组织、教育机构和部门、志愿服务组织中的学习资源利用起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营造融合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有助于市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彼此信任并分享各自的价值观,以使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在(城市)学习网络的构建中得以完善[7]。瓦尔斯特(Waters S.)基于经济、社会和全球化竞争等方面的考虑,提出学习型城市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并与终身学习密切相关[8]。卡恩斯(Kearns P.)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提出学习型城市的传统关注点包括:终身学习、社会公正和平等、社区建设计划等;此外,他认为学习型城市需进一步关注环境、健康、文化、福祉等主题[9]。

国内学者方面,马仲良、吴晓川基于学习型城市与学习型社会间的密切联系,将学习型城市界定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逐步实现市民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工作生活化和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城市[10]。杨进立足个人和社会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学习型城市是能够在区域内充分动员全部资源开发和丰富人力潜能以便促进个人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创造社会繁荣的城市、城镇或地区[1]。

鉴于研究视角、出发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等的差异,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概括而言,他们共同的关注点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个人和集体学习需求的满足;终身学习的推进;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组织的理解相比,学者们的理解也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相比之下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理念对学习型城市的指导意义。

二、学习型城市内涵探究

我们可从“学习型城市”这个词中,拆分出两个关键词“学习”和“城市”。这两个词汇本身内涵极为丰富,两者结合构成了内涵更加丰富的“学习型城市”。就“学习”而言,我们可将其广泛地理解为: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1]。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个人发展,也能转化为社会及其城市发展的动力。在学习型城市中,学习主要存在如下特点:对象覆盖面广,面向城市范围内的所有人;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个人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组织形式灵活多样,诸如个人学习、集体学习、正式或正规的学习、非正规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等。就“城市”而言,如芝加哥学派大师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所言:“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2]。学习型城市可以说是学习型社会实践的表现形式,而之所以将城市作为“主阵地”,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漫长的发展历史赋予城市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功能;其二,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更加具备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和条件。在了解各国的行政区域设置、文化并分析与学习型城市相关研究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国家、地区、组织或个人对“城市”本身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我们可将这个“城市”放在相对广泛的意义上进行理解,它是一个能为所属居民提供终身全面发展的空间载体,集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保等多重功能。

基于以上对“学习”和“城市”概念的理解,我们从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可以明确学习型城市需围绕人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实现,并强调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给城市带来转变,表现为知识水平的完善、市民的终身全面发展、城市凝聚及竞争力提升等。其中,学习的推进过程强调知识的积累、市民个人潜能的挖掘、各方学习资源的凝聚与整合等,且与社会各要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等)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全球学习型城市的实践进程,得出学习型城市具备一些动态构成要素,包括:领导力、伙伴关系、信息与沟通方式、学习庆典(活动)、调查与研究、教育支持框架、学习动机和权利、持续改进策略等。由此,我们首先需明确: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在城市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实践途径。基于这一基本定义,结合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学者们对学习型城市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学习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范围内,调动所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贯彻并落实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促进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全面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与思维品质、维护社会的融合与稳定、推动城市各方面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一个“学习型社会”缩影。

依据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界定,我们可进一步挖掘其基本特征,以使内涵的探究更为清晰和饱满。目前国际社会引用率较高或者说普遍较为认同的是英国学者朗沃斯对学习型城市主要特征的概括,包括:领导能力、就业和就业能力、愿望、资源、网络、信息、需求、生长、应对变革、投入、技术、参与、环境、家庭策略[13]。这14项内容所涵盖的内容,构成了学习型城市的理论框架,主要诠释了学习型城市的作用、任务和基础条件等。据此并结合之前对学习型城市概念定义的阐释,本文进一步将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终身学习,强调学习涵盖人的一生,并需要适应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第二,全员参与,强调参与需囊括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不仅包括学习者也包括学习提供者;第三,资源整合,强调城市中各种有助于推进终身学习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第四,全面发展,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提升,一方面通过学习完善人性以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学习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以使个体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

三、学习型城市与相近概念间关系辨析

我们在对特定概念进行辨析的时候,除了可以直接研究特定概念所指代事物的本质属性外,还可以间接通过辨识特定概念与相近概念间的关系来加深理解。在对学习型城市概念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会将其与一些概念相混淆。下文从这些易混淆的相近概念中,挑选出目前受关注度较高且容易被混淆的几个概念,进行基础性的辨析与说明。

(一)学习型城市VS学习型社会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赫钦斯(R. M. Hutchins)在《学习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中,提出“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在这个社会中,每个处于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年男女们提供可供其空余时间参与的成人教育,最终在社会所有部门的帮助下,通过学习、自我实现和完善人性这些目标来促进社会本身的价值转换[13]。在他之后,许多学者都为学习型社会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代表人物包括舍恩(Donald Schon)、伊里奇(Ilvan Illich)、博希尔(Boshier. R)、胡森(Torsten Husén)、兰森(Ranson, S.)、贾维斯(Peter Jarvis)、门德依(van der Zee)等。从这些学者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社会与终身学习理念之间的紧密联系:前者以后者为思想引领,后者在前者的发展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如贾维斯所理解的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学习、自我实现和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对照学习型城市的概念,两个概念内涵非常相近,均是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得以延续和拓展,且具备共同的旨归。其中,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内涵为学习型城市概念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学习型城市VS学习型地区等

依据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地区大于城市,城市与乡村相对应,社区及其街道隶属于城市。在此基础上,还存在学习型地区(Learning Region)、学习型乡村(Learning Country)、学习型社区(Community)(强调空间概念)等这些与学习型城市相对应的具有地域空间指向的概念提法。读者们可能会对这些概念间的交替使用感到有些混乱,并对其间的关系产生疑惑。就此,朗沃斯在他的书中专门提到了这一现象及其处理方式。在他看来,这些概念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但为了避免使读者混淆,他统一选用学习型城市这个概念。所以,这些概念只是在空间指向上存在差异,而本质上都是在限定的地域范围内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在此,我们可能需要了解一些词汇在中西语境中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在相关概念上的理解差异。如“社区”(Community)这个词在西方语境中既可以被表述为一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组织,也可以被看成一个由空间地理条件构成的邻近区域,包括了地区或城市。相比之下,我国的理解更多基于地域空间视角,多地将社区理解为城市组成要素,是人在一定地域范围聚居形成的共同体。

(三)学习型城市VS学习型组织

在对学习型城市理论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是一个“高频词”。朗沃斯在其著作别强调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类似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解析学习型城市如何促进工作场所学习时,突出帮助公立和私立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5]。上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一书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当时,一些组织和个人正在寻找学习型社会的实现路径,受该理论启发,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强调组织概念)、学习型家庭等被认定为学习型组织的表现形式而得以推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型城市是一类学习型组织。然而,目前的文献资料中,较多地将学习型组织置于学习型城市的下一层级,认为组织是比城市更小一级的组织单位。就此,结合目前的实践,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型城市的一项基本特征就是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化。学习型城市作为学习型社会在城市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实践途径,其对学习型社会的推进,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基于此,我们可将学习型组织建设看成推进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手段或途径。

(四)学习型城市VS教育型城市

上世纪70年代,经合组织提出教育型城市(Educating city)的概念,并从其成员国中选取七座城市作为试点①。教育型城市工作最初主要关注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之后才慢慢转变为面向全体的终身学习;同时,地方政府在教育型城市中发挥核心作用。相比之下,W习型城市从最开始就明确学习应该是“时时,处处,人人”且贯穿人的一生,所以其最初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同时由于强调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其实践主体更为多样化。然而,两者可以说都是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具体的实践方式和途径,并且基于相同的教育维度和社会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的意思大致相同,但学习型城市似乎为何更受到“追捧”呢?原因在于“教”向“学”的转变,学习者正受到更多的关注。这正符合美国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Malcolm S. Knowles)在成人教育中对学习者地位的捍卫,在他看来,成人教师(成人教育工作者)是帮助者、指导者、鼓励者、咨询服务者和资源提供者,而不是知识传递者,学科主宰,法官和权威[14]。

(五)学习型城市VS智慧城市等

伴随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Smart City)、无线城市(Wireless City)、数字城市(Digital City)等概念盛行,它们强调城市需利用先进技术来管理和运行,旨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朗沃斯认为,学习型城市与智慧城市(这类概念)可以等同,后者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在促进个人和城市发展中的作用[4]。从教育出发,两者都希望通过实践去挖掘个体潜能、开发人力资本,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比较而言,学习型城市列举的途径更为广泛,包含了智慧城市等这类概念所专注的现代信息技术途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前者涵盖后者,而后者为前者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综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型城市与以上这些概念之间存在诸多异同点,但可以说均为终身学习理念引导下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此,我们可将以上分析进一步提炼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型城市可被视为学习型社会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而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原型;第二,学习型城市与学习型地区等具有空间意义的概念在内涵上最为相近,其主要区别在于这些概念指代不同的行政区域层级,同时不同国家对行政区划及其隶属关系存在不同的认知;第三,学习型城市中更加具体的实践主体是众多不同类别的学习型组织,尽管它们在具体实践中基于不同的组织范围或空间载体,但与学习型城市秉持一致的理念主旨,即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第四,学习型城市的概念由教育型城市演化而来,前者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以学习者为主体,并吸引了更加多样化的实践主体,其囊括的内容更为丰富;第五,学习型城市为智慧城市等类似概念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可以作为前者的重要“生长点”,为其建设增添动力与活力。

四、小结

综合以上对学习型城市概念及其与相近概念间关系的辨析,我们可总结出学习型城市通过学习来推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学习型城市带来了一个终身学习理念贯穿始终且更具包容性的时代,其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倡导借助学习来挖掘城市中每个居民的个人潜能,从而推动人力资本的集聚并由此促进社会资本的增长。然而,就教育而言,学习者是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要素;同时,就社会发展而言,“人”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朗沃斯所言,我们需要牢记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最终依赖于市民,而不仅仅是其社会部门(组织机构)[4]。也就是说,在辨析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时,需要认识到并时刻把握住“人”这一最为核心的要素。此外,本文之所以对学习型城市概念进行辨析,目的不在于限定这一概念,而是希望进行符合时代特点及本国国情的解读,以为我国学习型城市实践内涵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一定参照。

注释:

①七座城市分别为:加拿大的埃德蒙顿(Edmonton)、瑞典的哥特堡(Gothenburg)、奥地利的维也纳(Vienna)、苏格兰的爱丁堡(Edinburgh)、日本的挂川(Kakegawa)、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Adelaide)、美国的匹兹堡(Pittsburgh)。

参考文献:

[1]杨进.国际社会构建学习型城市 推进终身学习策略[J].天津电大学报,2012(2):9.

[2]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y prepared for the Congress on Educating Cities[R]. Gothenburg(Paris, OECD).1992.

[3]Longworth, N. Making Lifelong Learning Work: Learning Cities for a Learning Century[M]. Kogan Page Limited, 1999:109,187-188.

[4]Longworth, N. Learning Cities, Learning Regions, Learning Communities ―Lifelong Learning and Local Government[M].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2006:23,9,37,137.

[5]UNESCO. Beijing Declaration on Building Learning Cities――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Promoting Inclusion, Prosper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Cities[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Cities, Beijing, China, October 21-23,2013.

[6]Richard Florida. Calibrating the Learning Region. Local and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 Economic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1998(14):19-28.

[7]Ron Faris. Learning Community by Community: Preparing for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J]. Education Canada, 2003,43(1):4,6-7,42-43.

[8]Shirley Walters. Researching indicators for a learning region[C]. 36th Annual SCUTREA Conference, 4-6 July 2006.

[9]Kearns, Peter. Living and learning in EcCoWell cities: Discussion Paper[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dult Learning, 2012, 52(2):392-396.

[10]窍川,马仲良.建设学习型城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50-51.

[1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12][美]帕克・麦肯齐.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宋俊岭,吴建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

篇2

关键词: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认同;品牌承诺;品牌忠诚

中图分类号:G3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4-0136-05

1引言

如今的品牌不仅是企业用于辨别产品或服务的代号,而且是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工具。随着消费观念逐渐从理性转向感性,在购买产品时,消费者不只关注产品的功能利益,而且更为注重其品牌的象征利益。在消费者权利高涨的时代,企业需要从品牌的象征利益角度实施企业或产品的定位战略,以抓住顾客的心智资源,进而赢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学者们提出自我概念一致性理论以揭示品牌个性与自我概念之间的感知相似度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实际上,在品牌个性与自我概念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消费者就会逐渐产生对某一特定品牌的认同,即品牌认同。有研究发现品牌认同对消费者的品牌忠诚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购买决策[1]、品牌偏好[2]、顾客忠诚[3]、品牌承诺[4,5]、顾客满意和高重复购买率[6]、以及正面口碑相传[7,8]。但是,上述文献很少研究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等多维构念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差异化影响。此外,这些研究对品牌认同与品牌忠诚之间关系的传导机制剖析得并不充分[5]。因此,有必要对多维度自我概念一致性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其与品牌忠诚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由于顾客的替代性选择更多、新顾客获取成本更高等,网商的品牌忠诚更为脆弱但也更为关键。在网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各大网商都面临着同一难题:如何建立和维持顾客忠诚?基于此,以自我概念一致性为起点,对网商品牌认同、承诺与忠诚的传导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以弥补理论缺陷和指导网商实践。

2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21自我概念一致性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自我属性的认知评价。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构念。基于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自我概念分为真实自我、理想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社会自我[8]。由于个体会将自我投射到他物,当持有物与个体的自我概念高度一致时,持有物便会被视为自我的延伸[9],所以个体的持有物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个性是对人的心理特征的描述,是人们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0]。品牌个性是一组与品牌相关的人格特质[11],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拟人化,与消费者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品牌个性如同人格特质一样,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但是人格特质来自于文化、家庭、社会阶层等,而品牌个性却是由企业营销所塑造和消费者对品牌的拟人化所赋予的[12]。

从价值契合角度来看,自我概念一致性实际上就是消费者的个人价值与对品牌的感知价值的契合性[13],这种契合性是消费者通过对自我概念、品牌个性等进行心理比较得出的,当契合度高时,品牌认同度就高,反之就低。品牌认同本质上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认同。品牌是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的工具,如果某一品牌能够表达和提升消费者的身份,那么消费者就会倾向于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品牌认同度的高低取决于品牌表达和提升消费者身份的程度[3]。品牌认同分为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7]。其中,个人认同是指某一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形象的契合程度,而社会认同是指某一品牌向他人或社会展现自我身份以凸显隶属特定群体的程度。由此,品牌的个人认同是指消费者对自我的看法与其对某一品牌所持看法的契合程度[14]。换句话说,品牌的个人认同是基于对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所持有品牌个性的一致性评价后产生的。从个人属性角度,本文只对真实自我一致性和理想自我一致性与品牌的个人认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提出假设:

H1:自我概念一致性(H1a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H1b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品牌承诺

承诺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在人际关系,还是组织关系中,承诺都起着核心作用[15]。品牌承诺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在消费过程中逐步产生的情感或心理依恋[16],表明消费者愿意与某一品牌建立持久稳定交换关系的态度倾向[17]。品牌承诺分为情感依恋承诺和社会顺从承诺[5],其中,情感依恋承诺是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依恋,而社会顺从承诺是源于对品牌的社会规范。除涉及到的主客体不一致以外,品牌承诺中的情感依恋承诺和社会顺从承诺与组织承诺中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内涵十分接近,都是主体对客体形成的主动承诺。

在组织行为学中,已有研究显示,员工与组织的价值契合度越高,对组织承诺的程度就越高[18]。由于消费者有自我一致性和自尊的需要,所以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也会尽量寻求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即自我概念一致性,这不仅能够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而且也能够带来对品牌的积极态度[5],例如品牌承诺或品牌忠诚。但是,很少有文献研究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承诺的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2ab: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承诺(H2a情感依恋承诺、H2b社会顺从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cd: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承诺(H2c情感依恋承诺、H2d社会顺从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学者们普遍认为员工的组织认同对组织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营销学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发现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都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19],而且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是品牌承诺的关键前因变量[19,20]。实证研究发现品牌认同对品牌的情感依恋承诺和社会顺从承诺都有显著的直接影响[5],因此提出假设:

H3: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H3a情感依恋承诺,H3b社会顺从承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3品牌忠诚

品牌忠诚包括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表现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持续购买行为,主要测量指标有钱包份额、重复购买率。但是,消费者很有可能是由于转换成本高、替代选择少等而表现出对同一品牌的持续购买,由此产生虚假的品牌忠诚。所以,只有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两者同时得到满足,才能实现真正的品牌忠诚。一般来说,对某一品牌的态度忠诚必然会导致行为上的重复购买,所以品牌忠诚实质上是一种态度驱动的忠诚[21]。据此,本文所界定的网商品牌忠诚是指网购消费者对某一网商品牌产生的深度承诺,具体表现为对该品牌的长期偏好和重复购买。由于行为忠诚的测量数据较难精确获得,又考虑到品牌忠诚中态度忠诚是根本,所以本文只从网购消费者的购后行为意向(重复购买意向和正面口碑相传)来测量其对某一网商的品牌忠诚。

消费者的品牌认同不仅会显著正向影响品牌承诺[5],而且还会正向影响品牌忠诚[22]。企业若要与消费者建立持久稳定的交换关系,应该先让消费者对品牌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并形成积极的品牌联想,才能刺激消费者对品牌做出有利的反应,由此才能与消费者建立忠诚的品牌关系,即品牌忠诚。有研究发现,消费者的品牌认同会显著影响重复购买意向和正面口碑相传[6,7],因此提出假设:

H4:品牌认同对品牌忠诚(H4a重复购买意向和H4b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消费决策中,消费者倾向于做出与品牌承诺相符的消费行为。承诺对忠诚有显著的直接影响[23],品牌承诺是品牌忠诚的关键前因。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依恋承诺越高,意味着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倾注了很多情感,并很难割舍与其建立的品牌关系,进而会提高重复购买意向和正面口碑相传;品牌的社会顺从承诺越高,意味着消费者为遵从社会规范而选择与某一品牌建立持久稳定的关系,在社会规范的约束下,同样会带来重复购买意向和正面口碑相传,因此提出假设:

H5ab:品牌的情感依恋承诺对品牌忠诚(H5a重复购买意向和H5b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5cd:品牌的社会顺从承诺对品牌忠诚(H5c重复购买意向和H5d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3研究设计

31变量测量

借鉴Sirgy等[24]对自我概念一致性的测量方法,将真实自我概念、理想自我概念和品牌个性三者的量表题项进行一一对应,各有15个测量题项。为避免测量误差,一是对三者的测量题项进行重新排序,二是在自我概念的测量题项中加入干扰项。品牌个性量表采用经典的Aaker[11]量表,包括真诚、刺激、称职、教养和粗犷5个维度15个题项。本文采用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相对应测量题项得分的绝对差的算术平均数来测量自我概念一致性。

借鉴Tuskej等[5]的研究,形成品牌认同量表,共计3个题项。分别形成品牌的情感依恋承诺量表和情感顺从承诺量表。参考Maxham和Netemeyer[25]的研究,分别形成重复购买意向和正面口碑相传量表。基于前面量表,再结合后续的深度访谈,最终形成正式问卷的测量题项。

32数据收集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网购经历十分丰富,所以选取天津某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基于课上的多次调查,选取的网商品牌有卓越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商城、淘宝商城(天猫)、好乐买,并在问卷开始设计甄别问题,要求受访者从中选出最常光顾且最熟知的网商品牌,否则停止调查。在多个同事的帮助下,分别对15个本科教学班和5个研究生教学班进行问卷调查,对没有网购经历的学生不做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81%。

33分析方法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其统计检验方法主要有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协方差分析法和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方差分析法,前者要求较大样本量,且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后者对样本量和数据分布没有严格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克服观测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教学班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所得数据很难满足正态分布要求,同时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带来的估计误差,选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4数据分析

41信度分析

从表1可知,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 а系数都超过了0669,表明设计的量表都达到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此外,除自我概念、品牌个性之外,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各潜变量的组合信度都大于08,表明同属一个潜变量的一组观测变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路径分析

(1)初始模型的路径分析

如果以显著性水平005的临界值197为标准,从表4可知,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相关的假设H1a、H2a和H2b,与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相关的假设H1b和H2d,情感依恋承诺到重复购买意向的假设H5a,社会顺从承诺到正面口碑相传的假设H5d,都没有通过假设检验,因此都没有得到支持。由此,很有必要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

(2)修正模型的路径分析

对表4中不成立的路径系数绝对值大小进行比较,发现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相关的路径系数的绝对值都很低,都未超004,所以,将H1a、H2a和H2b路径删除后,进行重新检验,结果发现情感依恋承诺到正面口碑相传和社会顺从承诺到重复购买意向的路径系数均未达005显著性水平,又将其删除,进行再次检验,得到最终结果。从表5可知,修正模型路径系数的绝对值都超过014,且各路径系数T值都超过显著性水平005的临界值197。此外,在修正模型中,各潜变量共性方差值都大于06,表明各潜变量对相应观测变量的变异有较好的解释力,其中,内生潜变量品牌认同、情感依恋承诺、社会顺从承诺、重复购买意向和正面口碑相传的R2值都达到或超过020。所以,修正模型的内在结构更符合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

5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自我概念一致性为起点,以品牌认同、品牌承诺为中介,对网商品牌忠诚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

第一,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认同没有显著影响,但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不仅对品牌认同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情感依恋承诺、社会顺从承诺都有显著影响。这充分说明很有必要从多维度角度对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影响进行研究。由此,在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相互碰撞的过程中,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消费者品牌关系的建立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反而,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的作用十分显著,理想自我与品牌个性的契合度越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就越高。

第二,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的关系强度更大。由于品牌承诺在品牌认同与品牌忠诚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所以三者之间一般的优先次序是品牌认同、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实证检验结果既符合理论逻辑又符合现实逻辑。其中,品牌认同对情感依恋承诺和社会顺从承诺的作用强度的差异不大,但品牌认同对重复购买意向的影响显然强于正面口碑相传。

第三,情感依恋承诺只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顺从承诺只对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积极影响。Tuskej(2011)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只有社会顺从承诺对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其没有研究品牌承诺对重复购买意向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再次验证了Tuskej(2011)等的结论,而且是对其研究的有益补充,进一步发现只有情感依恋承诺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上述结论表明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的交互作用对品牌认知、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据此,可以指导网商们的品牌管理实践。

第一,基于消费者的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进行品牌定位、品牌营销和品牌审计。在品牌定位时,网商们可以对消费者的理想自我进行分析,从中寻找亮点以抓住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在品牌营销时,网商们不能一味地以自我为主导开展品牌营销,更要从消费者的理想自我概念出发,采取各种营销手段以迎合消费者,使品牌个性与理想自我更为契合,进而使消费者与品牌产生共鸣。在品牌审计时,一定不能忽视对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理想自我概念契合程度的审计,而要从中找到品牌个性和理想自我的契合点,并实施不断监测。

第二,基于品牌认同、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等心理变量及其关系,制定和实施营销战略。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的直接作用很强,所以网商们若想提高品牌承诺,需要想方设法去提高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度。由于二维度品牌承诺对二维度品牌忠诚的差异化影响,所以若想提高重复购买意向,网商们需要加大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依赖承诺,要尽量使品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联想和共鸣;反之,若想提高正面口碑相传,网商们需要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社会顺从承诺,要强调品牌作为社会资本的意义。因此,基于心理分析的营销战略会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Ahearne M,Bhattacharya C,Gruen T.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Expanding the Role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5,90:574-585.

[2]Tildesley A E,Coote L V.This brand is Me:a Social Identity Based Measure of Brand Identifcation[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2009,36:627-628.

[3]Kim A C,Dongchul H,Aeung-Bae P.The Effect of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Identification on Brand Loyalty:Apply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J].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2001,43:195-206.

[4]Casalo L V,Flavian C,Guinaliu M.The Role of Satisfaction and Website Usability in Developing Customer Loyalty and Positive Word-of-Mouth in the E-Banking Servic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08,26:399-417.

[5]Tuskej U,Golob U,Podnar K.The Role of ConsumerBrand Identification in Building Brand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9.

[6]Kuenzel S,Halliday V S.Investigating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Brand Identification[J].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2008,17:293-304.

[7]Del Rio A B,Vazquez R,Iglesias V.The Effects of Brand Associations on Consumer Response[J].Marketing Science 2001,25:740-759.

[8]Sirgy M J,Grewal D,Mangleburg T.Retail Environment,Self-congruity,and Retail Patronage:An Integrative 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0,49:127-138.

[9]Belk R W.Possessions and the Extended Self[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8,15(2):139-168.

[10]赵卫宏.消费者自我概念结构维度对品牌个性的相对影响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1):84-90.

[11]Aaker J L.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7,34(3):347-356.

[12]Wee T T T.Extending Human Personality to Brands:the Stability Factor[J].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04,11(4):317-330.

[13]Johar J S,Sirgy J.Value-Expressive Versus Utilitarian Advertising Appeals:When and Why to Use Which Appeal[J].Journal of Advertising,1991,20(3):23-33.

[14]Carlson B D,Suter T A,Brown T J.Social Versus Psychological Brand Community: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Sense of Brand Commun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8,61:284-291.

[15]徐彪,李心丹,张.基于顾客承诺的IT业品牌忠诚形成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1(11):1675-1681.

[16]Warrington P,Shim 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 Involvement and Brand Commitment[J].Psychology and Marketing,2000,17(9):76-88.

[17]张初兵,黄怀,易牧农.满意与忠诚的路径剖析:来自天津寿险业的实证[J].经济经纬,2010(2):103-107.

[18]Foreman P,Whetten D A.Members' Identify Cation with Multiple-identity Organization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618-635.

[19]Brown T J,Barry T E,Dacin P A,Gunst R F.Spreading the Word:Investigating Antecedents of Consumers' Positive Word-of-Mouth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in a Retailing Context[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5,33:123-138.

[20]Bhattacharya C B,Sen S.ConsumerCompany Identification: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Relationships with Brand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2):76-88.

[21]高媛,李阳,孟宪忠,谢佩洪.品牌体验如何影响品牌忠诚――兼论产品卷入的调解效应[J].软科学,2011(7):126-130.

[22]金立印.基于品牌个性及品牌认同的品牌资产驱动模型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8-43.

[23]Bove L L,Johnson L W.Customer Relationship with Personnel:Do We Measure Closeness,Quality or Strength?[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2,54(3):189-199.

篇3

1.1靳埭强设计的特点

靳埭强的设计,有一种现代感与时代感,记得老先生表述自身的创作过程十分艰辛。在政府的参与下,作品需要非常严格,它面临着一种社会力量的审核。靳埭强擅长书法,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一生的创作过程中,将许多作品与书法结合起来,“人人重庆”中“人人”的手,就是应用了靳埭强本身的书法特征。可以说,书法感显示了靳埭强的大师感,同时表达了他的设计特征。从“庆”字着手,我们可以感受到先生在设计方面概念的表达非常清晰与明了,这在他以前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这样的特点来。中国的字体体现在银币上的“中”字,借用铜钱来象征银行。很明显,重庆的标志设计,也蕴含了以上的概念。

1.2地方各界智慧的设计结晶

可以说,当设计的要求传达到靳埭强公司,作为学术界的大亨,他马上意识到集结大学生们的智慧结晶,重庆几乎很多有名气的大学开展了设计方面的交流。正所谓有沟通才有发言权,沟通能够使人们进步,正因为大师在进行沟通方面的组织十分到位,导致能够出现许多新型创意概念与思路。我想,这也间接的为大师创造重庆标志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与智慧源泉。在进行标志筛选的时候,经过重庆市民的投票选择,最后确定了以上的标志设计,可以说,重庆城市标志设计,既是靳埭强智慧的结晶,更是地方各界智慧的设计结晶。

2、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成功的基本特征元素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形象品牌是其影响源之一。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大元素来客观分析重庆城市标志设计的成功。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支撑,才能够说明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组成的各类元素。

2.1城市形象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城市形象的客观性:指城市形象的存在是历史事实。城市的本来面目和发展前景等客观存在是城市形象形成的基础。城市形象的主观性:尽管城市形象具有客观存在的基础,但城市形象在民众心目中的印象,必然受到民众自身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审美取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2.2城市形象的系统性与创新性

系统性:城市实态形象本身是由复杂因素组成的,因此构成它的各个方面必须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形成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形成整体系统。创新性:凡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完整形象能得到社会和公众的承认,都必须有其独到之处。

2.3城市形象的价值性与相对稳定性

价值性:城市形象价值性的根源在于它是城市独特性的表达。相对稳定性:城市形象是民众对城市产生的一定认识和看法,一般来说,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和消失,而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3、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构成

理性分析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构成,对于发展和改善城市形象设计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城市形象构成:

3.1环境形象、总体形象与社会责任形象

环境形象:环境形象是城市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城市环境和表现,也是城市的直接形象外观构成。城市在总体形象下还应该展开环境形象管理,它涉及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城市外貌和乡镇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城市总体形象:城市总体形象是城市形象管理的灵魂和灯塔。城市总体形象是城市决策者根据城市长期发展战略,在对城市现状调查、公众调查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为城市确定的总体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素质标准、市场定位和个性特征的总和。城市社会责任形象:城市以总体形象为指导还要开展城市社会形象管理。城市靠人民生存,与人民是利益共同体。城市在其规划与运作过程中,一方面为人民提供有使用价值的各种道德与社会观念,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向人民索取各种资源,同时还可能给人民带来负面效应,对此,城市管理层还应对社会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

3.2城市形象与品牌形象

城市形象是在城市总体形象基础上,通过城市样貌的开发、城市规划、城市改造、城市品牌、城市包装、城市地位、城市定位及城市服务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所塑造的形象。城市形象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外观形象;包装形象;品牌形象;标志形象,服务形象等。品牌形象同样影响城市形象,从城市形象的管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服务于人民。因为“名牌”是城市信誉、服务质量以及城市发展前景的象征,是城市整体中各个环节与各个层次的综合体现。

4、总结

篇4

【摘要】城市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大数据时代,超级计算机、无线接入、传感技术、“云计算”等是实现城市形象进一步广泛而有效传播的基础,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也开始发挥作用。本文以杭州为例,分析城市形象传播如何借力大数据,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传播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影响力。

关键词 大数据 形象传播 杭州

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①这一概念最早在美国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于1960 年出版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提出。他的研究侧重把城市形象看作是对城市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时代变迁,城市形象的内涵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政府行为、市民素质等内容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国际数据公司( IDC) 的数字宇宙研究报告称2011 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超过1.8ZB,且增长趋势遵循新摩尔定律( 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预计2020 年将达到35ZB。②数据的多样性、复杂性、实时性等特征日益明显,大数据时代随之而至。

可以说,现今数据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行业和领域,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城市”遇见“数据”,两者的结合必定会催化出不一样的结果。一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数据,传统的传播方式在大数据时代很难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城市的形象重塑和优化传播也需要大数据的支持,即充分挖掘各类数据,并合理有效的应用到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

一、数字理念:为城市形象传播确立实现手段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被数据所“监视”着。以智能手机为例,无论是在地铁车厢还是聚会餐桌上,只要你连接上网络,你的信息很可能被作为数据收集。换句话说,掌握人的生活、休闲、购物习惯,分析其思维模式、生活习惯、兴趣喜好等信息并将之反馈到无线网络、通讯平台和一些智慧应用上去不再是难题。这使得城市形象传播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举例来说,杭州在利用大数据进行的城市形象传播中,科学的决策使得“硬件”和“软件”都实现了价值。从硬件的建设看,如通过对杭州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社会信息的数据挖掘,确立“无门票游西湖”政策,树立旅游口碑,提升影响力;从软件的开发上看,国际日、杭州日、西博会等节庆活动成为传播主流,不断加强杭州的开放度,提升其精神气质。

另一方面,大数据改变的不仅仅是信息生产力,更是信息生产关系,受众很可能成为内容提供方。平台已经不再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传播渠道正以技术开发的多种可能性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主导要素。传播指向由大众化传播向小众化、由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从共性传播向个性传播转变,这样的传播目标受众准确、受众忠诚度高。

由此,城市形象伴随着受众的观点与评论以更加立体动态的形式呈现,而这种呈现往往会带有精确的实时反馈,城市形象传播可进行实时的互动和调整。从这一角度来看,大数据赋予城市感知和计算能力,实现全面、准确、实时、分类感知和掌握信息,形成创新氛围的城市形象传播主体和平台载体。

二、数字技术:为城市形象传播奠定现实基础

大数据时代的形成是建立在超级计算机、卫星通信、数字通信、云计算等高科技基础之上的,相应的,它的传播渠道就更为广阔。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硬件设施是得以实现有效传播的首要条件。超级计算机、无线接入、传感技术、“云计算”等划时代信息技术的诞生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大”体现在它要的是全体而非抽样,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帮助下,收集全面而完整的数据成为可能。

在2012 年—2013 年间,杭州市连续两年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硬件设施的提升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伴随着生活方式和形态的改变拓展城市形象的内涵,并对周边区域形成集群效应。此外,作为电子商务发祥地的杭州领先进入“云生活”时代,“云学习”、“云分享”、“云浏览”、“云存储”开始流行;杭州数字图书馆成为全国第一家可同时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随时随地提供数字图书信息服务的图书馆,2013年总访问量111.5万次,数字资源浏览量422万次。③同时以微信、微博、易信、来往等为代表的新的交流沟通方式形成“微圈效应”,微圈交往在数量和交流领域上将进一步拓展,更多商家也将借助“微圈”进行互动营销,可以说依托数字技术的“微圈交往”将成为杭城市民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也为城市形象的传播奠定了现实基础。

三、数字网络: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有力保障

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顶层设计,不仅依赖于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和知识创新,而且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管理,能有效地推动良好的城市形象传播,实现城市跨越性发展。“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休闲城市”、“创新城市”、“宜居城市”、“幸福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使得杭州的城市形象有了宏观的愿景。

然而,城市形象的塑造并非空洞的口号和意向,而是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撑和文化的涵养。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下一个阶段,信息积累与大数据应用对城市形象传播是一笔无形的生产资料。以杭州建设智慧城市为例,“公共服务”、“无线城市”、“数字城市”、“宽带城市”、“感知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比如在2012 年,杭州实现全城免费开放wifi 服务,它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在公共场所让居民免费使用wifi 的城市。这种以公共服务创新带动的城市形象传播,使得市民在享受改革福利的同时,也构筑了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基础。“微生活”、“云生活”、“艺生活”成为品质生活的趋势,顶层设计的内容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还有传播方式的变化,过去以数字、文字形式储存和加工的数据开始大量以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在新兴媒体上出现。比如2013年由新华社制作的《中国名片——杭州》城市宣传片不仅仅通过电视输送和报纸宣传,微博、微信开始接力。受众的主动性大大提升,通过新媒体上的分享、评论、转发可以达到“几何级”的传播效果。

而事实上,城市宣传片的形式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新型的传播载体开始将其取代。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形象获得成功传播并不一定要受众亲身到场体验,比如使用微信街景功能就可达到目的。受众若想了解杭州实时街景,只要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对准想要识别的街道一扫,即可辨别附近街道的信息,并且还可以把该信息分享给朋友。

四、数字生活:为城市形象传播创造具体形式

数字生活是依托互联网和一系列数字科技技术应用为基础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和工作便利。在大数据时代,杭州城市的数字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智能化的生活,这是一种新的城市形象,为城市形象的传播创造了更多新的形式。

比如说,以智慧物流为标志的新型生活形态正在杭州成长。2014 年杭州建立“便民E 邮站”,让更多快递智能柜走入社区和商务区;2014 年1 月全国首个电商物联网产业外包服务基地——储仓快杰电商园区在滨江成立,数据化物流供应链运营将使24 小时之内包裹送达成为可能。④“智能菜箱”、“无人化快递箱”、“智能物流柜”等“无人化服务”逐步进入社区、大专院校、写字楼,极大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也提高了杭州社会运行的质量和品质。

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成为杭州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并扩散影响周边,宁波、温州、台州等地随即响应,这也正是新的城市形象的影响力所在。当前,依托庞大的网络消费平台,通过大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个体消费需求不断推动大工业,标准化式的生产服务向个性化、订单式生产服务转变,在生活服务领域个性定制不断涌现,让杭州生活更加精致化⑤:如个人旅游纪念品定制、个人或团体特色出行线路定制、特色美食定制、各类礼物定制……“定制”成为杭城市民的消费主题,也是智能化生活的一种体现形式。

结语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不管是企业、媒体,还是不同类型的受众。当然,从目前来看,大数据的概念及其价值更多的是被IT 业和企业营销领域所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政府机构应进一步重视“大数据”这一现象,在新的传播时代如何更好的挖掘和运用各类数据,以建构良好的政府形象,对内和对外传播城市更美好的形象,这是政府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杭州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近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所确立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充分依托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微电影展、杭州国际日、市民体验日、杭州西湖博览会等一系列的展会、节事等传统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平台、新形势下,以数字理念为城市形象传播确立实现手段,以数字技术为城市形象传播奠定现实基础,以数字网络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有力保障,以数字生活为城市形象传播创造具体形式,在信息社会中不断创新,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

【基金项目:2013 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基于“美丽城市”建构的城市形象传播战略系统研究——以杭州为例》(13NDJC170YB)】

参考文献

①陈映,《城市形象的媒体建构——概念分析与理论框架》[J]《. 新闻界》,2009(5):103

②Gantz J,Reinsel D.2011 Digital UniverseStudy: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M].IDC Go-to-Market Services,2011

③④⑤《2014 年杭州生活趋势调查》[N]《. 杭州日报》,2014-2-21

篇5

关键词:城市形象;城市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工业社会发展的成果,在现代城市意味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城市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区域。城市的组成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无论城市的大小几乎所有的城市在主体功能区的构成上都是几乎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城市会具有特有的地方,由于受到特殊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状况的影响城市的构成又会出现细微的不同,正是这些细微的不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形象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内部构成上而且体现在城市的文化内涵上,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名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又提出了城市理念形象的概念,所谓城市理念形象就是城市形象设计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具体包括城市的职能、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定位、城市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实质、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的风土人情等部分,城市的形象设计必须把这些构成部分有机的协调起来,城市理念形象设计指导着整个城市的设计与建造活动。

在城市形象的指导下要进行城市形象的设计,对于城市的组成部分的空间要素以及布局特征进行宏观上的安排以及微观上的改造,使得城市的整体构成能够体现出现代城市的精神,通过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的布置、道路的安排等工程实现城市的有序布局。城市形象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城市的时代特征和人文气息,在根植本区域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特有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布局特点塑造城市特有的形象。要在城市形象设计的环节中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体现历史的延续性;对于本区域固话下来的风土习惯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得历史文化传统还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的整合;同时要体现对于自然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要受到城市形象的制约,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要更好的维护城市的形象。

二、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基本构成形态

第一,城市的基本形态结构。城市基本形态是城市的直观表现形式,通俗的说就是城市在地图上的表现。带状的城市形态、环形的城市形态等不同的形态对于城市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的建设中一定要努力的符合城市形态的基本结构,这样能够体现出建设的符合自然性的特征,这样的城市建设能够起到维护城市形象的作用。

第二,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特有的环境特点,地形、地势、地貌 以及气候特征对城市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把地势、地貌的特点考虑到城市建设的环节当中去,只有这样的建设才是和城市结构一体化的建设,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展城市的形象。

第三,城市建筑物的具体特点。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城市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布局实现的,同时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筑物的建造。城市中的建筑物是城市的主要物质表现形式,对人们会产生直观的、强烈的刺激,它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基本构成结构和整体的风貌。建筑物的材料要努力实现和当地环境的协调,寒冷地区要多采取暖色的建筑物材料,炎热地区要多采用冷色的建筑物材料。标志性建筑物往往能够构成一个城市的重要代表,具有很强的知名度,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的重视标志性建筑物的建造,努力通过标志性建筑物起到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第四,城市的街道。城市的街道是城市功能发挥的主要联结者,现代城市都非常重视城市街道的建设,街道不但具有了进行交通运输的职能还具备了审美的职能。城市街道对于城市形象有很大的影响,街道的宽敞形态、街区的环境吻合性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城市绿化。现代城市对于绿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绿化面积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决定因素,城市绿化的比例、面积、树木的种类、花草的种类等都构成了城市绿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城市绿化中轴线以及绿色走廊、城市公园绿化、道路绿化都对城市形象有重大的影响。

(二)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设计与建设趋同化的趋势,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相互模仿相互抄袭的现象,导致了城市特色的缺失。在城市建设的时候没有充分的重视城市的风土人情,只是单纯的重视楼房等建筑的建筑,使得城市的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缺失了艺术性的设计,离开艺术设计城市的建设就容易出现缺乏个性的情况。城市的建设过分重视了建筑物的建筑对于城市整体格局的安排显得不够合理,城市绿化也没有引起城市建设与规划者足够的重视。城市的建设和城市形象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相互背离的情形。

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努力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议

(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视城市的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设计能够保证城市建设活动能够符合城市形象的要求,城市建设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城市形象设计的要求。在确定城市形象地位的基础上,对待建设的各个功能区给予充分的设计和安排,使得该区域的建设能够符合城市的整体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的环节中要广泛的吸取普通市民的意见,使得城市形象设计以及城市建设真正的能够体现普通市民的意见和呼声。

(二)城市建设要努力体现出城市的特色

城市的特色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外城市的显著标志,城市特色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城市的形象。在城市的建设活动中要努力的体现出城市的特色,在建筑物的结构以及建筑物的规模上要体现出当地的地理特征以及人文气息,使建筑物以及街道、公园等设施的建设能够更好的彰显出城市的特色。对于街道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建设要努力体现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保证公共服务设施既能体现出城市特色又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三)城市建设要体现人文性的气息

人文气息是城市形象的应有之义,只有具备人文气息的城市才能称的上受人尊敬的城市。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努力的彰显人文的气息,努力的增加对普通市民的精神关怀,使得普通市民能够从城市的发展当中获益。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时候,能够从城市的发展体验出精神的享受,是城市发展带给社会大众最好的成果。城市建设中艺术气息应该得到重视和弘扬,努力的体现出符合老百姓需要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城市形象;主题公园;旅游导向性;策略研究

1 城市形象的内涵

城市形象是近年来城市规划的热点话题,是城市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旅游资源以及提升国内外知名度的新思路和新的行销手法。所谓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的整体特征和感知。其丰富的内涵包括外在视觉形象和内在感知形象。视觉形象包含城市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公共标识、基础设施、民居景观等;内在感知则包括城市的人文风貌、社会秩序、服务水平、道德水准等。两者在直接和间接感知上共同塑造了一座城市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固有资本和价值,可内化为城市品牌,焕发独特的生命力和魅力。在现代商业化竞争中,一座城市必须提炼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核心形象价值,给予市民群众一种独特的城市生活体验,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差异性,失去独特的吸引力。因此,提炼和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可以转化为独特的城市品牌效应,对于提升现代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常州城市形象的问题所在

常州市地处苏南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区,北接长江,南临太湖,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古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的美称。围绕常州城市形象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也展开了众多的研究与探讨。有的从城市文化构建展开研究,如2006年常州日报的钱月航发表了题为“常州城市文化面临的三道课题”的论文中将常州城市文化建设定位于文化保护、传承及展现;有的以点带面强调常州城市文化的复兴,如南京大学黄娟于2011年发表了题为《从淹城谈常州的城市文化复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常州城市文化复兴运动的十大主张。可见,常州城市文化、城市形象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常州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我们发现,在苏锡常地区,常州在城市形象上,历史不及苏州知名,自然资源不如无锡丰富;而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常州的历史遗存、风貌也逐步淹没在了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建筑之中,流失了大量的城市特色和资源。因此,常州选择了资源再造,依托文化引领、旅游支撑的发展理念,成功开发了环球恐龙城、淹城春秋乐园、环球动漫嬉戏谷多个大型主题游乐公园,为常州打造出了一定的影响力,使常州跻身“主题公园之都”。另一方面,常州近年来实行了绿地公园全部免费对外开放的政策,并斥巨资改造公园环境,提升城市绿化面积,让常州市民共享绿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设施。开放的常州主题公园文化已经成为常州的一张闪亮名片,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预示着常州城市形象复兴之路的新契机。

3 常州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

(1)主题公园效应。常州在发展公园特色文化上,借助几个主题公园平台,整合了旅游、动漫、文创等多个产业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城市产业链体系,吸引大批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不仅在旅游产业收入上连年创收,还实现了城市形象和知名度的大幅提升。以常州恐龙园为例,作为常州主题公园的龙头品牌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恐龙园集主题乐园、文化演艺、休憩型商业、温泉度假、动漫创意、科普教育等于一身,突破了传统景区的功能和界定,承载了多元的产业功能和形式,成了常州旅游发展的风向标。因此,主题公园对于常州城市发展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产业盈利模式,不仅影响着市民的居住生活,还成功辐射周边省市,成为常州城市形象对外的一块金招牌。

(2)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城市形象的主体是公众,旅游形象的主体是旅游者。从理论上讲,每位公众都是潜在的旅游者,都有旅游的需求。因此,旅游者的概念范畴也不断扩大,使得城市形象主体和旅游形象主体的区别也越来越小。从另一方面来说,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客体都是城市,也使得两者之间的趋同性愈加明显。因此,城市形象与旅游形象虽然在理论上有所区别,但在内涵和实际操作上又容易结合在一起,反映一座城市在物质环境上的各种信息,影响着城市对外界的吸引力,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的标准之一。同时,随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许多城市在城市形象定位中的旅游导向性也日渐明显。例如,提起全国名列前茅的几大知名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首先映入眼帘的必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征。每座城市都有自己城市形象定位的指导思想,常州也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导向。基于城市形象和城市旅游形象的趋同性因素,以及众多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特征,我们从目前看来,主题公园为常州成功打开了另一特色的知名度,以主题公园特色定位常州城市形象具有极强的创新力和城市内涵改善力,与常州打造旅游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的发展路线不谋而合,并能与其他周边城市地区产生差异化竞争,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4 主题公园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可行性分析

(1)主题公园特色是一种趋势。城市形象的效应在于,对内形成目标、共识,对外提升美誉度、吸引力。常州大力发展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以主题公园为载体形成产业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可持续地发展,形成主题公园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推动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是经济,城市形象的定位也必须最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城市形象的塑造如同城市发展的行销手段,必须考虑到所在城市的主要经济模式,产业优势、历史文化和民生需求,最终融入当地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常州当前已经把异军突起的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恐龙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会展经济等层出不穷的经济形势面前,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手段和生命力,承载了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中整合和推动等多元功能,势必会成为城市形象的发展趋势。

(2)主题公园特色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主题公园特色的城市形象定位使常州应该向花园城市、旅游城市、生态城市的目标发展,必须美化环境、提升内涵,在城市建设和艺术审美上突出主题公园的特色文化与形象标志。这一选择,也要求城市必须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给予居民生活更新更美的体验,使城市形象深入群众中间,提升市民的荣誉感和认同感。主题公园作为常州旅游业的龙头品牌,是常州对外展示的一扇窗,公众可以通过这扇窗审视常州经济、科技、服务、旅游、商业、文创等各个领域的实力与面貌。因此,这必须要求各行各业协同奋进、加速发展创新,共同营造大力发展的势态,培养国际化视角,争创全国一流,将目标转化为城市前进的动力和催化剂。另一方面,通过打造主题公园特色,将常州先进的制造业、服务业展示在全国公众面前,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城市的友好、智慧与创造力,这对提升城市软实力,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高端人才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3)主题公园特色的局限性。以主题公园为特色的城市形象定位,也有着其客观局限性。主题公园特色虽不易产生雷同,能在城市竞争中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但主题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城市资源的整合性,容易冷落其他行业领域,不易形成合力。其次,城市形象的定位,也需要考虑公众的情感诉求,使对内提升市民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对外产生足够的好感和吸引力,然而主题公园特色在情感上人情味不足,缺乏以情感人的群众感染力。因此,在宣传手法和行销策略上,城市形象部门需要不断创造新的渲染力和亮点,形象维护难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大。

5 主题公园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策略分析

(1)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实现共赢。主题公园作为综合的大型旅游场所,通常集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时(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代特征、尖端科技、娱乐演艺等要素于一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进行地区的各类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时间、空间上各类具有市场反响、市场效益的旅游资源。例如,恐龙园就是在国家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地矿博物馆等科技资源和实物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了地产业、休闲商业、酒店、交通、广告、零售等多个行业的资源,推动了地区的多元发展。短短几年间,在恐龙园附近就增加了两个五星级酒店,一个大型商业街区和不计其数的周边地产业、餐饮业、零售业等,还在文创产业、动漫产业中崭露头角,获得了市场的共赢。

(2)品牌营销,打造城市名片。要打造主题公园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必须考虑长期经营、树立牢固的品牌形象,使公众形成对常州城市特征的良好概念,并且维护和保持这一鲜明特色。例如,可在城市环境中导入主题公园的视觉识别系统(VIS),从视觉上打造主题公园的概念形象,深化品牌形象,加强城市主题公园特色的景观设计,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其次,可将城市形象定位与其他城市资源进行形象捆绑,通过大型活动宣传城市品牌,强化主题公园这一特色鲜明的城市符号。最重要的是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报,使优势资源获得相应的法(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律保护。

(3)建立城市形象传播的长效机制。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城市品牌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这需要时间的累积和实力的堆叠,需要几届政府和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建立城市形象传播长期有效的机制,确保目标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不随意松懈和变更,造成城市形象的混乱和间断。城市形象的连贯性不等于一成不变。因此,还需要建立一套城市形象传播的有效评估机制,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科学评估传播形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及时调整策略方针,避免资源的浪费,并为传播提供进一步指导。

(4)为城市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培养城市精神,引领市民群众增强团结意识和荣誉感,使其自觉维护城市的形象和声誉;良好的城市环境与形象也为招商和人才引进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城市形象对城市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提出主题公园特色,是指常州在大力发展主题公园旅游平台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以点带面,多面协作,带动城市各行业繁荣发展。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建立城市形象的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的均衡发展,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带动城市产业发展的和谐、健康、稳定和均衡,为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 结束语

寻找城市形象的定位,必须深入挖掘每座城市的优势资源,找到契合城市发展的特色与理念。我们研究基于主题公园特色的常州城市形象,一方面是看到了近十年来,主题公园发展对常州城市对外形象宣传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主题公园的平台,将常州优秀的城市文化与行业资源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再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宣传方式,优化城市内涵,突出城市形象,形成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参考文献:

[1] 李永文.论主题公园的区域经济影响、建设和发展[J].经济地理,2005(9).

篇7

关键词:地域文化 城市文化 城市形象 地域性策略

改革开放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的二十年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谓成就空前。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然而城市的特色却在不断弱化。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像孪生兄弟,相似的布局、相似的街道、相似的建筑、相似的小区,城市的个性正在消失,城市形象趋同性日趋严重。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形象设计有利于我国城市参与世界城市文化形象的竞争,增强城市竞争力。

1、城市形象与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形象,是指社会大众对某一城市的空间印象和人文形象之印象的评价总和,是城市空间内各显性和隐性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在与社会沟通作用下产生的互动的机能表现形式,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们居住活动与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真正把城市形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学科来引起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受西方企业形象设计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先后有学者提出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并出现一系列相关的研究成果。如王建国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1990年),罗治英的《花都市形象设计课题报告》(1993年)与《地区形象论》(1990),陈俊鸿的《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1994年),朱铁臻的《建立现代城市形象》(1994年)等,为后来城市形象设计的本土化进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城市形象设计是对城市组织结构中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形象设计是城市形象定位的具体化,它包括宏观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 城市结点空间、街景、以及建筑单体的微观设计等。在明确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形象定位,对反映城市形象的各个方面进行设计, 努力创造和谐优美的城市形象。

2、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

人类社会已经有了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城市文明只有六千多年,人类在没有城市的茫茫荒野中度过了95%以上的时间,不过一旦走进了城市,整个社会就进入了加速发展的状态。随着后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增强,物质环境得到改善,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烙印。经济全球化导致城市特色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自身文化传统的积极价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新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形象。

2.1地域文化孕育城市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历史条件下 ,由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 、经济形态 、 、传统民俗等决定的,在历史上形成的、定型化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在此地区的历史发展中遗存与积淀下来。

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形成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抽象的、综合的概念,是通过历史传承和空间限位这两方面来体现的,即从时间和空间来限定的。时间代表着历史性,沿时间轴的是地域文化发展历史;空间标志着区域性,沿空间轴的是地域文化纷呈异彩的写照。地域文化即是一段时间内、一定空间范围内文化的有机整体。

地域文化起源于乡土聚落文化。城市文化正是由于城市和乡土聚落之间不断影响而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特征。同一地域内,城市是文化的中心,或者至少在某一方面成为一个区域的核心,城市和乡土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在该地域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别和文化传统差别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顺应其自然和人文传统的、相对稳定的风格面貌和习惯。

2.2城市形象承载地域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记忆。从自然环境到文化景观,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的技能到社会的习俗,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形态组成了一座城市的记忆。可以说,城市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脉络和城市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和行为方式的综合。

城市文化是一种超地域、融汇多种地域文化的复合性文化。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居民来源多源化和城市社会阶层多层化以及商业广泛流通、辐射功能所造成的。近代的城市,由于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介的现代化,使传统的地域之间遥隔逐渐消失,更加强了文化一体化进程。同时,城市文化获得了超越地域文化局限而成为区域文化、全国性文化乃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城市是历史形成的,不能脱离区域环境而孤立地存在, 因此城市和城市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便深深地烙上区域文化的烙印,城市文化在超越地域文化的同时,又深受地域文化的潜在影响,形成了城市文化最基本的个性特色。城市形象就是在城市文化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个性,这种因区域文化而烙上的个性印记不仅表现为文化具体形式,如语言、艺术样式、风格习俗,而且更深刻地体现于城市人的性格特征之中。

2.3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建筑、雕塑、公共设施,甚至是城市的建设模式都可以进行复制和模仿,但城市的精神是不能被复制、被模仿的。因为城市的精神凝集的是该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情与形态,它集中反映的是该城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结晶。因此,城市形象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地域文化形态。如南京的金陵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郑州的殷商文化,重庆的巴文化,由青岛啤酒、青岛海尔和青岛海港等凝聚而成的青岛文化,美国底特律的汽车文化,法国戛纳的国际电影文化等。同时正是这些独特的地域城市文化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优化了城市的投资环境,有效地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城市形象设计中凸显出地域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形象设计的地域性策略

3.1提炼城市自身独有的精神与品格

城市文化精神是对于城市文化的总体的涵盖、抽象与升华, 是人们在一定地域文化氛围与背景下的浓缩, 是城市赖以生存和不断传承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当这种精神为人们共同认可、向往和遵循之时, 便会化作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一定的条件下, 甚至会产生具有一定信仰的力量和权威的作用。城市文化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精髓, 它通常须经过漫长岁月的陶冶, 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同步, 凝结着市民的观念与意趣, 表现着人们的价值与理想, 同时也清理着一些污浊的和消极的文化构成。经由人们不断创新、聚合与凝结的文化内涵, 逐渐获得定格, 便成为代表该城市最具核心价值的文化精神, 成为该城市的精神坐标。城市文化精神, 通常是由一些重要的文化遗存、社会习俗, 以及对城市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们的精神形态中显现出来的。它渗融于城市的政治风尚、民风民俗、伦理道德、艺术创制、建筑器物、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存等不同领域, 集中体现于市民的价值观念及其文化品位。城市文化精神不是凝滞的和一成不变的。城市的文化精神往往形成于该城市历史发展的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人们对于城市文化精神的共识并深入人们的血液, 便化作巨大的精神力量, 成为人们不约而同地自觉恪守的思维及其行为规则。人们在恪守这种精神的同时, 又要对于城市文化精神予以新的充实和完善, 甚或有着些许的改变。作为一种习惯的社会化的精神与信念, 其力量的巨大是难以估量的,提炼和挖掘城市自身独有的精神品格将为城市形象设计的外在形式提供精神支撑。

3.2 明确城市文化的定位,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体现着城市的风格和形象, 独特的理念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名片, 城市文化所形成的影响力常常超越城市本身。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 是城市的生动写照。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 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世界上著名的都市,都有高品位的、甚至是独特的城市文化做支撑。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具有魅力的城市文化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吸引各方面的人才来到这里安家落户。 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在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文化定位属于城市建设标准的深层次问题, 它是城市建设水平的反映。它体现的是城市内在的素质美, 也是城市外在设施协调统一的形象美。因此,城市建设是一定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建设, 它体现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的建设与管理都要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渗透文化理念,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3.3 挖掘城市的历史渊源,发展特色地域文化

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文化传统也存在差别, 因此, 城市形象建设应考虑城市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特点, 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比如, 根据地理环境不同, 可以有海港城市, 山地城市, 水乡城市之分, 因地理位置不同, 各地区在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方面呈现差异。一方面, 自然地理条件是城市形象特色的制约因素, 人们只能选择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很难加以改变, 建设活动要受到它的限制, 另一方面, 自然地理因素又是城市形象赖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根据城市性质不同, 可以区分为工业城, 商贸城, 政治文化中心, 旅游型城镇等, 石油工业城市要反映出石油工业景象, 首都或政治中心要有宏伟、庄严的气氛, 旅游城市则要突出景观环境特色。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随时间延续的历史过程, 在城市形象定位时, 应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历史环境和文物建筑往往成为城镇的标志, 体现着城市形象的内涵, 如北京的故宫, 武汉的黄鹤楼, 曲阜的孔庙, 茨坪的井冈山等。挖掘散落于历史文献中或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的神话、历史典故和名人轶事, 选择适当的有形形式来展示丰富的有价值的地域文化, 可以创造出有内涵的城市形象。

4、结语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城市形象设计的意义正是要让市民生活于此,生活得更美好。城市形象设计只有扎根于本土地域文化,突出城市的精神和文化品格才能达到塑造城市形象,吸引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增加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和完美的城市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馨.城市形象设计研究―以济南市城市形象设计为例[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5

2、 邱德华.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色彩设计策略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12:74-76.

3、段轩如、张建华、王永胜编著.城市形象个性化建设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2011,2

4、张t.城市形象定位、设计与塑造研究[J].当代建设,2003,6

5、 张树俊. 论城市文化的延续与集聚[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6、李维哲.城市形象定位与设计探讨[J].经济与管理,2002,8

7、 曹锦扬.论塑造城市文化品牌[J].江海纵横,2008,4

8、田川流.论艺术与城市文化精神的传承[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篇8

品牌视觉形象与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

1. 品牌视觉形象的相关概念

品牌视觉形象涉及到很多内容,例如名字、象征、包装、色彩等元素,因为消费者在判断某个品牌是否是好品牌时主要就是从这些方面来判断的。而对城市而言也是如此,其品牌形象也包含上述元素。

2. 城市文化

《辞海》中把文化解释为:从广义上来看,文化指的是人类通过社会历史实践聚集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观念,用来评价以此相符合的制度与组织单位。狭义概念的文化,体现着某个社会的政治与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某个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站在文化结构的立场上将文化归成三个种类。第一种类型是物质文化,包括取得食物、贮藏食物、加工食物、建设房子、制造衣服等环节以及物产运输形式等。第二种类型是社会关系,包括普通的经济形态、财产权、部落关系,部落里个体的地位、部落成员的通讯方式、性别与岁数等。第三类则是艺术、宗教、伦理,包括绘画、故事、舞蹈、雕刻等。

3. 城市品牌的概念

城市品牌指的是建设城市的人研究、归纳和整合该城市别具一格的地理特点和人造自然要素的性质,以及历史文化、具有优势的产业等内容,给城市利益相关人作出不断的、可信任的、有思想的别具一格的承诺,从而让他们认同城市、对城市满意,并团结市民,扩大城市的规模,增强城市的影响力。

辽宁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定位(沈阳)

在树立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反映出该城市的特点,而城市特点又要受到城市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侧重点放在文化结构、人文景观、地理环境、城市功能上,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城市别具一格的特点。

1. 城市形象和城市地理环境

在城市形象的众多因素中,地理环境是基础因素,人们将房子盖在那里要看哪里有水源。水源众多之处,通常也是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的地方。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慢慢地在水源众多的地区就出现了水运,促进了经济贸易的进步,推动了地区和地区之间的沟通,进而促进了城市的进步。由此可知地理环境是形成城市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环境不同,城市文化也就不同,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一起形成了多样化的城市特点。

2.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结构

所谓城市文化结构,指的是城市在演进过程中产生的别具一格的文化结构,要想探究城市的文化结构,就要探究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反映着城市文化与城市品位,对城市文化特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开放包容,五湖四海兼收并蓄使辽宁人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更加强烈。而沈阳独有的满清文化和多元的各族文化使沈阳的政治经济不断的发展,从而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的设计。

3.城市形象和城市人文景观

地区不同,人文景观就不同,地区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文景观,形成别具一格的体现该地区特点的人文景观。而在城市形象的建设中,城市的现实景观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具有思想的表现和象征性,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特定的价值,这在体现出一定规律的彼此作用或彼此依赖中联系而成的对象所组成的一个集合,通过自然或者人工的力量形成一个全面的、有组织的、有机的单元集合。

4.城市形象和城市功能定位

在树立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功能定位起到了实际的作用,它涉及到经济结构安排、基本建设安排和城市今后的发展趋势。而对城市功能的定位,不能只单单地去关注城市的自身的状况,而是要把城市放在区域发展中去观察。在定位城市功能的过程中,要受到城市资源和城市发展程度的影响。

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视觉结构建设

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内容。本文研究了城市文化领域的视觉形象,认为视觉形象结构应该涉及到设计城市象征物、设计城市色彩、设计事物体系等。城市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城市,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应该从城市自身的情况出发,要和别的城市相互区别。依据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而从中找出最具有活力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设计,以突出自身的个性,防止城市形象大同小异。沈阳市设计城市文化品牌视觉形象的过程,也是实践检验其文化内涵的过程。其设计应该体现出对沈阳市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的思考和对现存的城市建设视觉形象的改进。

结论

篇9

【关键词】 金华市;城市形象;微电影传播;条件

一、“城市形象”概述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城市形象主要包括:精神、行为、视觉、风情等感受系统。近几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城市形象”的传播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至高科技领域,简单的说是从线下延伸至线上。更甚至衍生出了“城市网络形象”的概念。随着微信、微博、微电影、博客主页等普及,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只需几秒钟在互联网更或者是人手一只移动互联网终端上的点击,一个城市的网络形象便会全方位地呈现在人们的视觉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自身良好的形象曰益成为城市参与竞争,谋求更多发展的重要手段。金华市政府早在两年前就提出 “精品城市”的建设目标,引起了全市上下的强烈反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发表建设“精品城市”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的呼声非常高。2012年9月20日,金华市委宣传部设置5万元奖励,面向全社会征集城市形象广告语。此次征集的目的是充分挖掘金华城市特点,体现金华城市精髓,展示城市形象,提升金华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金华城市形象片拍摄做好前期准备。由此,金华城市形象营销兴起,所谓城市形象营销就是向公众推介城市形象信息的传播活动,“是把城市形象作为一种产品来营销传播。和一般产品相比较,城市形象产品的内涵呈现出丰富、多层面的特征,其包含的物质实体信息和精神文化信息比一般产品或企业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良好的城市形象凝聚和体现着城市的功能、理念、整体价值取向以及由内向外的辐射力和由外向内的吸引力。”打造城市形象对内可以激发城市的自信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微电影传播的优势

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开放和社交网络的壮大,使过去不被重视的内容如微小说、 微博、微电影等日益崛起,“微内容”的崛起必将带来注意力的“碎片化”,现代人们已很难抽出一大块时间,安静地做一件事情,反而上下班途中、无数等待的时间、特定的封闭时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时间。注意力的“碎片化”造成媒介使用方式的“碎片化”,这种“微媒体”正是“微电影”诞生的沃土。

所谓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最早诞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期,多是在地下室、咖啡厅等休闲场所放映,主要群体只是小范围人群。时至今日,“微电影”概念已在全球广泛流行。在我国,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触即发》、《11度青春》等系列剧的热播使微电影呈现井喷状态。微电影和传统影视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微电影的互动性是传统影视作品无法触及的。微电影也更适合这个全民娱乐体验的互联网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适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是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互联网延升到了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电脑更是“微电影”的最佳展示平台,更是将“微”特征发挥到极致!

1、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改变传统传播形式

微时长是微电影最核心的特征,这就要求微电影必须有创意且高度凝练。微周期是指制作周期比较短,一般在几天到数周内完成。微投资是指制作成本在几千到几万元每部。这三个因素就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电影艺术有了接地气的可能。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用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了《印象金华》系列微电影。这部完全由几位学生自行策划拍摄制作完成的微电影通过镜头语言生动真实地展示了金华这座城市从清晨到深夜的风光和生活,呈现了一个具有别样风情的美丽金华。这种改变简单堆砌画面,展示城市风光的传统形象传播,通过延时拍摄这种特殊技术巧妙的凸显金华这座城市的个性,挖掘金华城市文化内涵;加上年轻人新颖的视角和故事内容,让金华城市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建立起了有效记忆。

2、新媒体传播成主要途径

《印象金华》系列微电影在拍摄制作完成之后,作者就把短片上传到了土豆网、优酷网等视频网站。然后依靠网民之间的分享推荐一时成为金华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视频点击播放更是超过几万次。这样一部由几位在校大学生拍摄的金华城市微电影居然可以得到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力,这就是新媒体传播时代最好的范例。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应该看到只需深入研究城市内涵,做好精准的城市定位以及宣传片的策划制作,微电影这一新颖、时尚的营销方式必将为城市形象营销开拓出不可想象的发展空间。因为在当下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大多数人会在上下班途中、无数等待的时间中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观看各类影视作品。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及终端的轻巧便捷,让传播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开创了一个更具个性、更贴身的新媒体传播时代。

3、故事性强,观赏性高

在这个快速节奏、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一部微电影想要在第一瞬间抓住观众的心,取得好印象,那就必须在前期策划时注重短片的故事性。传统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缺乏真正的创新创意,广告模式乏味且缺乏新意,导致难以被区分认知与理解,无法发挥出城市形象广告的功效。如我们常常在国内某城市宣传片中可以看到套路式的大航拍城市景观街道、建筑设施等等;拍摄手法还停留在传统城市风光片层面上,会让观众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这类城市宣传片拍摄主题剧本缺乏创新创意,故事性弱;结果必然导致观赏性不足,传播力薄弱。

在故事性、观赏性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是苏州首部城市形象微电影《苏州・情书》。全片采用两个交错的情感故事,结合苏州人文风景,来展示城市的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魅力。《苏州・情书》通过唯美清新的镜头画面、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着眼人性细节表现城市精神。此片的编剧用人的情感来展现城市的微电影,让观众耳目一新。因为这样有故事有情调有内涵的城市形象微电影,更能深入人心。

4、大众参与,互动性强

传统的城市形象传播很大程度上都是当地政府或者宣传部门的行政职责。城市普通居民几乎无法主动参与城市形象传播内容及产品的创意表达过程;更不可能参与到城市形象传播内容的创造过程。在传统的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普通社会民众无法在传播过程中参与互动,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的良性传播。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臻完善,让微电影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日常生活的碎片化时间正因微电影的应用,被重新赋予前所未有的价值。微电影借助网络平台彻底摆脱了传统电影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极具开放性和互动性。受众可以自由点播、 暂停、回放自己喜欢的城市形象宣传片,还可以主动下载、分享、传阅,寻找讨论主题并在微信、微博等社区网站进行口碑宣传,甚至可以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当中,只要受众有兴趣、有想法,就能与专业团队起进行剧本的修改与创作,将自己对城市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出来。

三、金华城市形象微电影传播具备的条件

金华在城市形象微电影传播开发中具有独特的先天条件:第一,历史条件:金华人文底蕴深厚。纵观其历史文化脉络,金华传统文化既体现了婺州文化“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多元并存、内敛稳重”,又融入了吴越文化“精致和谐、开放大气”的特征。第二,地理优势:金华山川秀丽,极目金华,北山和南山葱郁对峙,婺江水穿城而过,五佰滩、燕尾洲静卧江心,是一幅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独特的秀美风景画,传统文化中的婺江情怀又特别浓厚。第三,产学研结合:金华地区拥有中国唯一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东阳横店影视城。还有以“打造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等本地高校的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影视动画专业,对微电影人才具有一定的培养能力。第四,“非遗”丰富:金华拥有婺剧、黄大仙传说、浦江迎会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金华城市形象微电影创作打下了厚实基础。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完善和普及,微电影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断扩张,微电影行业正在成为新的传播利器。金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若能搭上城市形象微电影这趟新媒体传播快车,必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城市设计 城市特色 法库 东湖新城

中图分类号: TU984

1. 引言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快速城市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的建设和更新节奏也在加快,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城市形象的一体化,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地方环境文化资源流失,城市的可识别性和特色逐步消失。同时, 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以及对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的重视,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的被当作一种手段或途径,在规划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历史名城保护、市容环境景观提升等工作中,尝试对城市形象和空间形态进行精细控制和有效引导。

2 对城市特色和城市设计的认识

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内涵与外在形象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与特质。城市的内涵,是指城市性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外在表现即体型环境(赵士修,1998)。

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已逐渐形成了一套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层次分明的规划体系,而城市设计同其相比确实在编制重点、内容构成、评价标准、工作深度等方面存在固有差异,也没进入既有的法定规划体系,但从其本质内涵、目标内容和历史演化来看,城市设计长期以来就是城市规划本身的有构成之一,而非独立于城市规划体系之外另增的体系与层次(吴晓,2011)。

城市设计概念从时间的发展来看经历了如下过程:(1)城市设计最初定位于偏重视觉艺术的布局,实际上是建筑学的方法在城市规模上的使用;随后强调重视情感、文化,讲求文脉的设计手法;进而强调人与环境、社会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现在的城市设计还进一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注重城市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包括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等。(2)城市设计的目标从单一目标向多重目标的综合,经由环境的外观和功能,发展到意义和交流,发展到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目标。(3)城市设计的范畴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4)城市设计的具体实践活动也有这样的发展,从强调固定的空间结果到强调对于发展建设的组织过程;从专业设计活动到商业活动、政府行为、开发活动以及规划设计的综合;城市设计的成果从形态布局到政策、决策等控制手段(刘宛,2000)。

通过对当前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内涵的整理分析,作者认为当前城市设计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城市设计指解为城市形体环境设计的一种构思、方法、手段,它贯串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编制阶段,不同编制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赵士修,1998)。而狭义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陈占祥,1988),亦即对指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

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会根据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容和成果要求,分解为的不同操作层面(吴晓,2011)。当前仍以中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居多,而宏观层面的总体城市设计近年也逐步开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一起来指导城市的发展建设,并指导下层级的分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如天津市自2008年开始展开了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了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各分区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区县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实现了中心城区及各区县各层次城市设计的全覆盖。苏州、石家庄、哈尔滨、大庆等也编制完成了总体城市设计。

本文所引用的是狭义的城市设计内涵,是针对法库东湖新城区的中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通过法库新城城市设计,改善和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提升城市活力,塑造个性鲜明、可持续再生的城市特色。

3. 法库东湖新城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塑造

3.1 法库东湖新城简介

法库县是沈阳市的郊县,位于市区北部,处于沈阳经济区一小时交通圈内。作为沈阳市北部重要的经济区域,尤其是借助沈阳市对法库县强有力的拉动作用,法库县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东湖新城位于法库县城城区的东部,与县中心城区相连,是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法库县总体规划中“生活居住向东、产业发展向西”的发展构想,法库县做出了建设法库东湖新城的战略决策。

3.2 城市特色定位——“山”、“水”、“绿”、“城”

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首先解决的是城市形象的科学、合理定位,即明确符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和规划对新城的功能定位要求的发展目标与定位。

法库境内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交错,构成了“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天然格局。东湖新城东部和南部群山环绕,山体植被茂密,丛林叠嶂,如天然的森林氧吧,是法库城区天然的生态屏障;位于城南和城北的尚屯水库、泡子沿水库更是周边山地是最重要的景观生态资源,其中流入尚屯水库的沙河从城区中心自东向西流过,为东湖新城增添了“碧水蓝天”的灵动空间。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了法库“青山城边走,秀城谷中流 ”的天然格局。

东湖新城在法库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一轮的法库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东湖新城的总体功能定位为:法库县中心城区的东南门户;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未来法库行政、科教、文体核心区和高品质商贸新城区;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区。

综合以上分析,东湖新城城市设计将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以建设现代化城市、生态城市、沈阳卫星城市的建设目标,将“山”、“水”、“绿”、“城”作为城市特色定位,通过对规划区空间结构、景观形象、建筑形态、交通组织、道路绿化、生态环境等景观要素的控制,建设“东部青山入半城,蓝天碧水到我家”的法库新城区。

3.3 城市特色设计理念

东湖新城城市设计把“山”、“水”、“绿”、“城”的城市形象定位作为空间设计的主线,同时引进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理念,建设具有“山水”特色的现代化生态新城。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注重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本着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将各绿化系统合理地融入到各项功能区之间,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园区内部景观空间与园区外部景观有机结合,形成合理有序的环境景观系统。

2、城市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应强调整体性和序列感,注重各功能空间的整体和谐和景观结构的有机构成,充分利用现状条件,结合用地布局形成景观轴线和景观节点。

3、充分利用沙河滨水景观,并通过合理改造,在重要的景观节点规划各类点状、面状公园绿地,打造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东湖新城。

4、引入仿生学理念,提出“城市廊道”新概念,规划利用河流、景观大道、城市开敞空间等将新城周边的大体量生态绿地引入城中,城市色彩以绿色为基调,丰富的植被掩映着湖光山色,真正实现“山”、“水”、“绿”、“城”的完美境界。

3.4 城市特色景观格局设计

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形体环境,设计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城市用地、使用活动及空间布局等三方面,其中使用活动是城市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城市土地使用和空间布局形态的合理性。

东湖新城是法库县城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在东湖新城规划范围内,依托城市主干道路及用地功能布局,形成“一心、两带、三节点、四组团”的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即金牛街、兴法路交汇处形成的新城主中心区;沿东西向兴法路及南北向金牛街两条现代综合服务带;龙山路与金牛街交叉处形成的商业节点、晓东街与兴法路交汇处形成的新老城区连接节点空间、外环路与兴法路交汇处形成的法库东部入口景观节点空间;以主干道路和服务带为界线形成的四个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功能组团。

3.5 重点空间设计

规划依据“城市廊道”的设计理念,通过大型开敞空间将新城周边的山地和水体引入城中,使远山近水与生态城区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本文以兴法路城市景观绿廊和沙河滨河景观廊道为例,介绍“城市廊道”在法库新城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东西向的兴法路为法库县城的东部入口和衔接老城的主要干道,两侧主要布局公建类用地,主要包括商业中心、体育馆、绿化广场、休闲娱乐中心等,为实现“城市廊道”的功能,规划将道路两侧各预留15米绿化用地,且用地界至少后退绿线10米,为城市主干道绿化及景观设计留足空间,将城中绿化与东部山体有机融入,展示清新、舒展、个性鲜明的“山水城市”气息。

沙河滨水界面是法库整体城市形象特质的主要展示区域之一,规划在新城东部入口处建设全县规模最大的东湖公园,在新城西部与老城交界处建设全县第二大的滨水公园。其中,东湖公园作为进入新城后给人第一印象的主要视觉冲击点,是突出展示“山水城市”特色的景观节点,与兴法路景观绿廊一起,充分展示了东湖新城的生态城市特色。

4. 结语

东湖新城城市设计是法库县重点规划编制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优化城区功能结构、塑造特色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同时推动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层面联动发展提供了保障。

东湖新城城市设计把“山”、“水”、“绿”、“城”的城市形象定位作为空间设计的主线,提出“城市廊道”概念,规划利用河流、景观大道、城市开敞空间等将新城周边的大体量生态绿地引入城中,打造“东部青山入半城,蓝天碧水到我家”的法库新城区的城市形象。并将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与公共活动组织紧密结合,通过绿地、公共广场等开放空间,在交通、公共活动和视觉上将公共活动系统连成一体,将优化调整了用地布局,使得开放用地空间的数量与规模得以增加并形成体系,同时提高了利用效率,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赵士修. 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1998年04期

吴晓. 城市设计面面观. 城市规划(年会自由论坛,吕斌主持),2011年第2期

刘宛. 城市设计概念发展评述. 城市规划,200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