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营销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容营销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曾经研究过很多行业的很多公司,包括跨国公司和民营国内公司,也包括国有企业,最大的发现是,这些计划包括一些共同的内容,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都会对这些关键的问题进行描述。还有一个我认为也很重要的发现是,不少跨国公司的营销计划,它们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从采用的这些模式看,富有逻辑、思考严密、关键的要素和内容一个都不缺,很好的对形势进行了分析(问题、机会、挑战、威胁),确定的战略选择明确、目标具体且易于衡量、营销组合完整、行动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最终的财务结果也有明确的预测。
通过归纳和总结,我想把营销计划的主要内容结构予以描述,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好的年度营销计划具有的典型结构如下:
一、计划摘要
我们知道,审核年度营销计划的高级经理主要是CEO、营销主管和财务主管,同时参与讨论的还有其他相关部门的高级主管。这些高级经理通常要处理很多问题,因此,在正式阅读计划之前对计划的主要内容作一个摘要放在文件的开头部分,将会很有帮助。高级经理可以立即了解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可以挑出自己认为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解。
计划的摘要主要是简单描述目前的形势、选择的战略、制定的目标、主要的行动步骤和可能的财务结果。这个部分一般有2到3页,占整个计划长度的10%左右。
二、分析面临的形势
1、产品类别分析(产品类别市场――市场规模、销售历史、各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关产品的发展形势;产品类别的主要活动――广告、促销、分销渠道、价格变动、新产品上市速度及表现、主要的管理人员异动;销售成本、毛利变化;技术的改进对产品类别的影响,尤其是注意课替代性产品品牌的活动以及划时代的科技革新对产品生命周期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产品类别对市场的吸引力……)
2、销售历史分析(各市场销售数据和市场贡献份额、公司的总体份额、各市场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和趋势、各品中的销售数据等)
3、竞争品牌分析(在品牌力、产品力、执行力、公司财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楚自己的长短优劣;在主要的市场比较销售数据、营销投入、执行结果、策略的优劣等)
4、消费者分析或者客户分析
5、计划的前提要进行描述(任何计划都是依据一定的前提制定的,当前提变化,计划页必须跟着调整).
三、目标
1、 公司整体目标
2、 各市场分目标
3、 营销目标(销售额、销售数量、市场分额、品牌知名度、利润等,有时候现金流
也在包括范围之中)
四、战略
可以选择的方案、目标消费者/客户、确定的战略方案等。
五、营销组合方案
定价、广告、促销、分销、产品开发、市场调研等
六、财务文件
营销预算(费用预算、销售收入预算、品种销售数量预算、调查预算等);成本、收益和利润预测
七、计划的控制方法
确定关键的指标和控制阶段,以便及时衡量计划执行结果,及时找出差异、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篇2
关键词:价值 价值流 营销战略 分析视角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对营销学的研究,尤其是对营销模式、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较多,极大地丰富了营销学的内涵。但是这些研究往往以关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为主要内容,对相关理论的提炼或研究比较少,给人以实用操作充实、理论贫乏之感。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人们对营销学的本质始终存在着认识不足,这种不足导致缺乏清晰的思路和分析框架。本文正是基于此而展开研究:在成熟的营销理论基础之上,以价值流的概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便更清晰地认识营销的本质以及观察营销价值活动情况,为企业制定营销战略和创新给出理论依据。
(一)关于营销学本质的探讨
“价值”的概念由来已久并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对价值的定义纷繁复杂,代表了定义者在不同条件和假设下,站在不同的视角对‘价值’的看法。”例如价值出现在不同学科的概念表达中,都有不同的立场(见表1)。
本文的“价值流”思想是基于营销学理论提出的,价值也是营销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研究中,“价值”概念的界定都包含在营销概念界定当中。早在1954年Drucker就指出:“顾客购买和消费的绝不是产品,而是价值”。Kotler认为:“市场营销是在不同人们或组织之间促进价值交换。这里的交换价值不仅仅是物品、服务和金钱,还包括时间、精力及情感”。Levitt认为:“企业间的竞争并不发生在工厂所生产出的产品上,而发生在他们通过包装、服务、广告、财务、付运方式、储运条件等所有一切能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环节”。他认为价值是核心产品的附加内容,是超出顾客对产品预期的部分。至此,价值的概念已经从单纯指产品本身中脱离出来。
营销学作为管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营销的定义,不同时代、不同学派间也存在着不同的视角,本文选取了以下几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观点: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于 1985 年对市场营销所下的定义是:“市场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这一定义较1960年定义进步之处在于完整阐述了营销活动过程的起始点,并且强调了交换过程。McCarthy对营销的定义强调营销的目标在于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实现公司利润,并从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引出了宏观营销的思想。
营销学发展至今,关于其本质的理解依然缺乏理论之核,无论认为营销是一种过程,还是一项企业职能,或是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都只是由于不同角度的表述。营销学的本质与核心并不会因为外在视角不同而改变。
(二)管理学科中以“流”抽象的核心内容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许多的核心课程都可以被归纳为对“流”的研究和管理。生产运作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OM)是指“将一系列的输入按照特定的要求转化为一定输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依靠物流(Logistics)得以实现,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即是对物流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的定义表明信息系统的实质即是对信息流的管理。财务与会计(Finance & Accounting /F&A)可以被抽象为对资本流/资金流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是对人才流、知识流、智力流的管理。
综上,这些流的概念正是各学科的核心内容。相应的,市场营销学也可以抽象为对“价值流”的研究,而营销管理就是对价值流的管理。
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价值流
(一)营销价值流的定义与内涵
营销的本质是价值,营销管理的对象是价值流。营销学中的价值流是以顾客价值为出发点,以利益相关者价值为基础,描述价值从源头到终点的运动过程的概念。价值流是对价值在营销活动中流动传递的抽象表述。
营销学中的价值流从源点直至终点,经过营销管链中的每个关键节点,通过每一次的价值交换而得以实现。在每一次的价值交换中,我们关注价值流在营销活动中的流动顺畅性、经过每个节点的效率、相关利益者是否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是否存在着阻碍价值流动的因素以及如何消除等。
(二)价值流的性质
虽然营销学中的价值是抽象表述,并不具备物理性质,但“流”的概念的引入使我们可以赋予价值活动以物理性质,同“商流”、“信息流”一样,价值流的状况可以运用物理性质进行表述。可以将价值流直观地想象成沿着营销组织管道(Pipe Line)流动的水流,那么它就有了粗细、方向和速度,影响价值流流量的是管径的粗细、管壁的阻尼、流的速度。
价值流的粗细:价值流的粗细与管径直接相关,管径的粗细决定了流动在整个系统中价值的大小。价值流的方向:价值流是有方向的,在同一个价值流系统中也可能存在不同方向的价值流。价值流的速度:同其它物理运动一样,引入时间要素,价值流便有了速度,管道中的阻尼也会影响价值流速度,从而影响整个价值流系统的效率。
(三)价值流与价值链的区别与联系
在以生产制造产业为主的传统环境中, 价值流表现为一种顺序相连的链状模式,价值链理论中已经存在价值流的内涵,只是将价值流局限在了链式的线性结构中。而当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种顺序相连的链状模式不足以解释分析所有营销价值活动的形态。用图1来抽象价值链与价值流系统,可以直观的区分概念。价值链系统如同顺序相连的环状结构,每一环代表以职能组织或单位为划分的单独个体,边界清晰,价值链系统强调每两环之间的衔接关系。价值流活动流经的企业营销组织如同一条“管道”,而价值流系统中的各参与者则构成了管道内的不同接口,接口截面发生变化体现价值从一个节点流向另一节点时的顺畅程度发生变化,与价值链相比,价值流概念可以分层化,价值流思想中的流强化体现价值活动情况,价值流管道则展示企业营销组织结构情况,以价值流活动情况反映整体系统运行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特征。
价值链理论是一个成熟的模型,尤其对生产、制造型产业分析和竞争力把握是最为适用的。相比而言,价值流思想还是一个并不十分严格的分析视角,但其分析价值活动的灵活性和视野的开阔性也赋予了这个框架以广泛的适用性。
基于价值流分析的营销案例
(一)莱卡的拉式营销战略
拉式营销是指通过激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购买需求,自下而上的按照“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的顺序进行逆向宣传、推广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对拉式营销运用的经典案例之一就是莱卡品牌。价值流为这一经典案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对于B2B产品而言,生产商需要做的只是与自己的直接顾客―商进行交流沟通,对其进行营销,确保织物制造商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并产生该产品的需求,至于与生产商相隔甚远的纺织品或服装最终消费者,一般不会发生直接关系。氨纶纱生产商处在典型的线型价值流系统中(见图2)。
(二)价值流分析框架下的拉式营销
杜邦公司的策略是:除了传统的推动价值流向下游运动的营销方式外,通过直接接触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令其对产品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与关注,从而层层拉动上游产品的销售,最终实现价值的快流动。
公司对最终消费者的营销:莱卡一反传统工业原料的营销模式,直接和产品的最终用户,即纺织品或服装消费者建立联系,不仅提高莱卡的知名度,促进消费者对莱卡的了解,而且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激发消费者对莱卡的需求,形成对购买的产品中含有莱卡成份的期望。“莱卡风尚颁奖大典”与“莱卡我型我SHOW”偶像歌手造星运动成为莱卡营销模式中两个关键阶段性活动。
公司与成品零售商的联系:零售商是离莱卡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最近的节点,是直接影响莱卡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零售商在纺织品及服装行业中起到尤其关键的作用。杜邦公司非常重视与零售商维持密切的关系,并注重借助零售商的终端优势,联合零售商共同对莱卡产品开展营销活动。
公司对中间厂商的营销:杜邦公司对处于价值流系统中间的服装制造商、面料生产商等关键节点,也通过设立莱卡推荐认证工厂的方式,开展了营销合作。对于纤维销售与纺纱制造商,提供特许经销的权力;对面料生产商采取认证工厂的策略,共享新概念技术;原料生产、上游和下游企业结合构成整体的供应链合作网络,共享莱卡的品牌优势。所有的服装厂商,即使是许多大品牌, 也乐于在其产品商标上附加印有“我有莱卡”字样的宣传卡。
作为工业原料的一种,氨纶制造商处在一条简单的链式价值流系统中,氨纶产品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环节再进入零售环节,最终来到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价值流存在的基础,任何一节点的缺失都会造成价值流被切断。
图3中的虚线代表了氨纶生产商对最终消费者的营销活动,这是一种联系,却不是价值交换。氨纶生产商通过对最终消费者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促进消费者对处于价值流上游的产品的了解,激发消费者购买含有该原料的最终产品的欲望,引导消费,拉动对产品的需求,但拉动的依然是实线代表的固有价值流,并不产生其它的价值流途径,也不改变原本的价值流结构。虚线代表的营销活动实质上提高了价值流通过最终消费者这一节点的效率。
本文通过提出“价值流”的概念,为营销战略实践与创新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价值流不但能够抓住营销的实质,找到统合微观营销和宏观营销的关键点;将各类缺乏理论支撑的营销模式的研究划归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来,通过对一个经典营销案例的价值流分析,验证了价值流框架的适用性。价值流反映了企业市场组织形式的本质,决定了企业适用的营销战略(模式)。价值流分析可广泛应用于当今各类存在营销活动的组织中去(不仅是营利性的组织还包括非营利性组织),从而为广大企业或组织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帮助其提升营销活动的效率,提高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的应变能力,本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价值流分析框架的完善和应用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叶巍岭.价值营销循环模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晓玉.顾客价值绩效的测定与提升[J].价值工程,2003(1)
3.苏亚民.现代营销学(第四版)[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4.麦卡锡 E.J.基础市场营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科特勒等著,何志毅等译.市场营销原理(亚洲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马士华,林勇编著.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彭澎等编著.管理信息系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尹莉.财务会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文化 文化营销 文化渗透式营销
文化是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虽然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和认识没有统一,但管理和市场营销理论受文化的影响已成为共识(Hofstede,1993;Tseetal,1988)。近年来,文化对消费和市场营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Soares,Farhangmehr & Shoham,2007)。本文系统梳理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得出了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结论,提出了“文化渗透式”营销的概念,并提出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研究的一些建议。
20世纪50-70年代对文化的早期研究阶段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市场营销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Kotler,1989,1994)。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很少注意到文化环境因素与营销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是市场营销理论的起步时期,对文化的研究也处于启蒙阶段。1955年Levy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了产品的价值,他认为顾客在选择产品时,不仅考虑产品本身带来的实际利益,产品的心理利益也很重要,顾客最终的选择结果是实际利益与心理利益之和,而心理利益由品牌形象(Brand Image)提供(Levy,1955)。Levy的品牌形象理论是市场营销学对文化进行研究的“启蒙”,20世纪50年代的另外一位对文化研究的启蒙学者是Smith在1956年提出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和消费群体这些具有文化意味的概念,并指出市场细分的标准就是消费者价值观念、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进入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cultural elements),并明确的将文化因素引入到市场营销研究当中。1967年,Howard和Sheth提出了消费行为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文化因素被列为影响消费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排在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之前),之后众多与文化有关的因素和概念引入到市场营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当中。1969年Levy和Kotler提出了“扩大的市场营销”的概念,认为市场营销不仅仅适用于产品和服务,也适用于组织、政府等,而且与意识形态有关,这里的意识形态属于文化的范畴。
20世纪70年代,Kotler和Zalman开创了社会营销的理论。他们较多地将文化与营销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认为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他们认为文化(包括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最基本因素之一。Ries和Trout在1972年提出的定位理论中开启了人们对广告文化和品牌形象的深入研究。Hall(1970)开始将文化的分析引入到跨文化营销中。
此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场营销中对价值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1963年,William. Lacer从心理学中把价值观的概念引入市场营销中,提出了生活方式(VALS―value and Life style)的概念,到1973年Rokeach将价值观念分成两大类:关于行为方式的价值观,为“手段价值观”(means values)或“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开始成为市场营销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基础。
在这一阶段,文化作为“文化因素(cultural elements)”已经进入市场营销研究者的视野,但由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丰富,学者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将文化进行操作化的定义,因此这一阶段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的学者们要么将文化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来考虑,要么就使用“价值观”代替文化的概念来研究不同文化群体的消费行为和营销问题。他们的研究更没有触及到文化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机理,这一缺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以弥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
市场营销中对文化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丰富起来。原因是Hofstede(1980)发表了在文化研究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他历时两年通过对IBM公司全球员工的调查,得出了“文化”构念的五个维度,并将其应用到跨文化营销当中。对文化的这一操作性的构念使营销学术界摆脱了对“文化”这个宽泛概念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后人在他的文化构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消费者行为、跨文化营销问题的研究,使得跨文化营销问题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热门的市场营销研究领域之一。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全球营销或者跨文化营销的时代,全球化的浪潮更加促使了人们对文化营销和跨文化营销问题的重视,Levitt提出了“消费多元化”(the pluralization of consumption)的概念(Levitt,1988)。按照他的观点,全世界是包括有多种偏好异质消费者的一个大市场。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共同作用下,文化问题在市场营销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地体现出来,对跨文化营销的研究在顶级的营销期刊上随处可见。Nakata (2003)统计发现,1990-1995年间,在国际营销顶级杂志上25%的国际营销是关于文化研究的,然而1995-2000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44%。对文化的研究,也从认为“文化是静态的”演变到“文化是动态和不断演变的”,营销策略必须跟随文化的演变而改变(Yaprak,2008)。
从研究内容上看,这一时期对文化的研究不仅包括文化对新产品的采用、广告诉求的确定、价格感知、消费者卷入和消费购买决策风格的影响(e.g.,Nakata,Sivakumar,1996;Aaker & Maheswaran,1997;Aaker & Williams,1998)。还对价值观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将其区分为文化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和消费价值观的层面,以及这些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作用机制上。
此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品牌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Aaker,1991;Keller,1991;Smith和Park,1992;卢泰宏,吴水龙等,2009)。品牌科学中对文化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卢泰宏等认为品牌研究经历了五个阶段:品牌、品牌战略、品牌资产、品牌管理和品牌关系(卢泰宏,吴水龙,朱辉煌,何云,2009),每个阶段文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营销理论的热点是全球营销以及品牌理论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学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营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更加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研究了文化影响消费者行为、市场营销策略、品牌选择的作用机理,因此比前一阶段的研究有较大的提升。但这一阶段对文化研究的前提假设仍然是:文化是消费者稳定的一个行为上的倾向,并没有考虑到文化本身是一个演变和动态的特性,更没有对此提出操作性的营销建议。直到21世纪,诸多国际品牌跨文化营销的成功实践加速了这一理论的演进过程。
21世纪的“文化渗透式营销”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营销理论界对文化进行了持续和深入的研究,文化这一概念从纯粹作为营销的外生变量和研究的客体,变成了企业可以运用的营销手段,文化渗透式营销(或者叫文化式营销)的理念呼之欲出。文化渗透式营销是将文化作为一种营销战略,通过对某种商品或服务附加某种特定的文化意涵,再通过宣传与这种文化意涵相一致的诸如“时尚”、“流行”、“现代”、“品位”的概念来达到营销商品的目的,而这些概念和文化意涵均来源于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观。这里的文化渗透,不仅仅包括宏观层面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渗透,还包括微观层面对消费者个体和消费者细分群体之间以及群体内部的相互渗透。此时的营销学者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测量消费者的固有价值观念,他们尝试通过营销上的努力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消费观,甚至通过改变消费者所在地的文化来进行文化渗透,从而达到营销商品的目的。Hong(2001,2003,2009)提出了“文化的动态构成模型”(The Dynamic Constructive Model of culture),将文化视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享的知识体系,其关注焦点在于文化是动态的,一些特定的文化知识会在特定的刺激下被激活,从而指导人们在脑海中构成特殊意义(Hong,2009)。这一理论为“文化渗透式营销”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后续研究中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依照Hong“动态文化”的逻辑,部落营销、文化营销、标志性品牌(iconic brand)等概念相继出现,文化渗透式营销得到快速发展。
Marshall.Sahlins首先把人类学上的图腾崇拜概念来分析消费,他认为被生产的物体是现代社会中的图腾,而消费者群体就相当于传统社会中的部落。在市场营销中,后现代的部落不同于原始部落,它的特点是不稳定、短暂、小规模和情感的,并且不为任何现代社会已确立的参照标准所固定。他们是通过共享的情感和热情而聚集在一起的,而且也只以通过符号和仪式来表明其成员承诺的形式而存在(王,2006)。部落消费是为了建立与社会或社区的联系,建构社会的认同,从而在参与消费或者集体事件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它以集体参与、互动、情感分享为特征,目的是为了在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里找到一个社会性存在的感觉。在营销实务界动感地带和哈雷摩托成为部落营销的典范。
北京大学王建国教授认为文化营销就是激发产品的文化属性,构筑亲和力,把企业营销缔造为文化沟通,通过消费者及社会的文化共振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紧密维系在一起(王建国,1999)。他认为文化营销是把商品作为文化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对物质和精神个性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
Holt(2002,2003,2004)首次将标志(icons)的概念引入到品牌的研究当中,提出了标志性品牌(iconic brand)(有译偶像品牌)的概念,他认为标志性品牌就是具有一定文化标志性的商业品牌(Holt,2003,2004),提出了文化式品牌的塑造方法。McCracken和Grant(1986)系统研究了文化是如何传递到商品上,再从商品传递到消费的过程。McCracken和Grant的文化传递过程理论和Hong提出“文化的动态构成模型”给“文化渗透式”营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研究启示和展望
本文分三个阶段对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在市场营销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营销的中心是消费者,从消费者的层面来看,第一阶段市场营销研究对消费者的前提假设是“理性人”。在第二个阶段对文化的研究中,无论是跨文化营销还是品牌营销,都是基于与顾客保持良好关系来提高企业绩效,因此,这一阶段对消费者的前提假设可以概括为“情感人”。而在21世纪的第三阶段,市场营销中对消费者的假设是“文化人”。即消费者是具有特定文化偏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人,而且消费者的文化偏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可以通过营销的努力来改变,企业不仅要顺应消费者文化的转变,更要抓住和引导消费者文化的转变,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从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Hong、Holt、Sahlins等文化的动态演变、文化式品牌塑造、部落营销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仅仅以Hong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还显得单薄,需要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总体来说,对“文化渗透式”营销的研究还极为缺乏,从个体对文化的接受方面来说,文化渗透与消费者认知系统的对接问题还未深入研究。文化渗透式营销的成功必须与消费者的认知系统进行对接,目前的互动导向理论强调与顾客互动来进行文化渗透,但互动的途径、互动的理论依据等仍然有待探索。此外,文化渗透式营销在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层面应该如何操作的问题还亟待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概念概念营销营销理念
所谓概念营销,是指企业在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将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加以提炼,创造出某一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向目标顾客传播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功能取向、价值理念、文化内涵、时尚观念、科技知识等,从而激发目标顾客的心理共鸣,最终促使其购买的一种营销新理念。
概念营销产生的原因
时代背景的变迁,不断推动市场营销理念的创新。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影响营销理念的关键要素发生了变化,最终促成了概念营销:
信息爆炸引发注意力经济
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信息爆炸的时代已来临。由于每个人的注意力有限,因此是一种稀缺资源。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有限的注意力与无限的信息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就使得企业力求提升消费者对自身及其产品的注意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营销就是通过塑造核心概念来吸引眼球,是一种典型的注意力经济。
个性需求引发个性化营销
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对营销理念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消费者已不再满足雷同的产品,更需要个性化的产品,这在高端产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个性需求的时代已经来临。个性需求引发了个性化营销,而如何实施个性化营销?概念营销是一种重要选择方式,通过概念营销可以把消费者的这种个性需求加以彰显。
产品同质引发差异化营销
目前的市场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在产品同质的情况下占领市场?这就需要进行差异化营销,构造同质产品的不同点,展开概念营销,以此作为卖点来迎合消费者的买点。概念营销是在产品同质条件下的一柄利器,通过塑造概念为产品的有形同质构造无形差异,进而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竞争。
竞争升级引发营销理念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概念营销是市场竞争升级的必然产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低层次的营销方式已无法赢得市场,概念营销理念也就应运而生。
概念营销的基本特征
创造需求,引导消费
如果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没有被挖掘出来的话,是无法形成现实购买力的。概念营销的一大特征就是通过推出某一特定概念,展现产品的核心价值,从而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引导出来,甚至达到创造需求的境界。例如采力率先提出“亚健康”概念,这一概念被消费者认可,很快出现了一片新市场,而采力占据了至高点。
细分市场,主动定位
概念营销遵循STP理论,但是它又有所突破,即在市场细分,锁定目标顾客之后,采取的是主动定位的姿态,有时定位甚至先于细分市场。这是因为概念营销所要推出的概念在还没有推出前,谁也不知道,目标顾客也不一定就是非常清晰的。只有当企业提炼出概念以后,突破了产品的同质,引起了顾客的认同感,产品的市场空间和目标顾客才完全明晰。比如“亚健康”概念就是一种主动定位,即主动寻找不健康与健康之间尚存在的中间状态。
差异营销,个性营销
概念营销的另一大特征是差异营销和个性营销,这三种营销理念互有相通。概念营销既是差异营销,因为概念几乎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概念营销又是个性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为了满足个性需求而产生的。
概念营销的运作方法
如何进行概念营销,有很多技巧与智慧。人的创意是无限,也是无从拷贝的,但是方法却是有章可循的。笔者在此把概念营销的运作方法进行了归纳,提炼为以下五种: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相顺应
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对概念营销来说非常重要,有时可以通过概念营销引导潮流。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包括消费者对社会时尚的追求和社会发展观念的变化等等。目前,社会发展观念倡导环保和节能,企业在概念营销上如能把握住这一点必将事半功倍。
与高新技术相挂钩
高新技术往往能够吸引大众目光,如果在概念营销中把概念适当往高新技术上靠,能够提高产品层次,促使现实购买。例如,以前有家企业利用新型材料发明了一种夜间“发光开关”,产品三次冲击上海市场均告失败。后来进行概念营销,推出“夜视开关”概念,一下子打开了销路。其实,“夜视开关”与“发光开关”在产品层面毫无差异,但是在概念层面却大不一样:“发光开关”只是一种普通的称谓,而“夜视开关”却成功地将小小的开关与高新技术挂钩,消费者很容易联想到曾在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夜视”技术。
与重大新闻事件联系起来
重大新闻事件往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通过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与重大新闻事件联系起来在概念营销经常使用,有时甚至为了概念营销的需要而制造新闻事件。需要注意的是概念营销中的概念与新闻事件要有一定的联系,不能牵强附会,而且新闻事件要有轰动效应,而不能盲目地把产品的核心价值与重大新闻事件联系起来。
与目标顾客的切身利益相契合
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与目标顾客的切身利益相契合,在概念营销中也常常运用。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特别关注,因此在食品概念营销中突出健康概念,往往能够引起目标顾客的共鸣与认同。
与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相匹配
消费者心理需求及其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因此在概念营销中把握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至关重要。比如,日系轿车主打的“省油”概念,虽然其“省油”是建立在车身变轻、安全度变低的基础上的,但是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由“省油”仍然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概念营销运作的注意事项
概念营销是一种创新的营销理念,它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实际运作中,还须注意以下四点:
概念营销须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市场调研是营销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调研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市场、降低营销风险。概念营销必须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如果概念的运作没有需求为基础的话,消费者一般是难以接受的,即使能够接受概念,也不一定会产生现实购买力。
概念营销需要产品质量的跟进
在概念营销中,产品是概念的载体。换句话说,产品本身要能够体现这一概念,否则消费者即使被概念所吸引,由于对产品的不满意,也会造成购买力下降。因此,在概念营销中,需要产品质量的跟进,要确保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要确保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确保产品的内在质量;要确保产品能够体现概念。
概念营销需要营销渠道的整合
从概念营销到现实购买力,中间还隔着营销渠道,因此需要进行营销渠道的整合,从而确保最终购买。比如,在概念层次取得了成功,吸引了消费者,但是没有进行终端的整合,导致顾客在购买中虽认同概念,但选择了其他品牌的产品,概念没有促成最终购买。这就需要对终端销售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并建立激励机制,保障概念营销的效果。
概念营销理应实现价值最大化
概念营销的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须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报酬分析,科学合理地做出是否进行概念营销的决策。此外,还要从整个企业层面来看概念营销,在打造某一概念的同时,也可以带动本企业的他类产品。有时为了竞争的需要,在概念营销中应为跟随者制造进入壁垒,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清豪译.营销管理(第11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陈汉林.“争夺眼球”的营销新方式——概念营销[J].财会月刊,2000
3.章守明.透析概念营销[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
篇5
[关键词]“新零售”概念;营销人才;优化策略
一、“新零售”概念解析
(一)什么是什么是“新零售”
关于“新零售”,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新零售”概念是区别于传统零售的一种新型零售业态。“新零售”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不断普及,得益于电子商务特别是商业领域线上销售模式的开发与不断发展。但是随着电商线上线下联动的不断饱和,纯电商发展的时代显得越发无力,而且电商问题逐步暴露。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国家关于推动零售业转型相关政策的带动下,以重视用户体验为中心,采取线上线下以及多方跨界联动的发展模式备受业界重视和关注。它不是简单的O2O即线上线下联动和物流的简单配合,而是在注重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科技基础上的一种营销理念的变革,一种渠道壁垒的打破和渠道瓶颈的突破。
(二)““新零售”模式
对应到“新零售”模式上,业界一致认同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线上线下+物流。在原有零售业线上线下渠道开辟的过程中,增强线上线下两者的联动性,实现资源互补,从而达到线上线下合作共赢的目的。同时由于物流在当今人们消费生活别是零售产品等资源配置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业内很多人士不是积极构建自己的专业物流体系,就是积极与物流行业进行深度合作。因为在信息社会,速度就是利润,效率体现在速度上。通过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在物流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物流配送高峰期就近配送,实现同款同价,到店就近取货,使线上线下成为销售不可分割、互为一体的关系。其二,构建零售行业内部营销平台。从现代营销理念出发,产品的销售效果在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关注用户需求,同时还在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平台的打造。在这个平台上,数以万计的制造商、营销商以及相关的合作伙伴都能够实现更深度更密切的合作。其三,利用科技打造范围更广更优质的体验式消费服务。顾客就是上帝,从消费场景化构建出发,为的就是更进一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关系,有效影响用户的购物心理,增强顾客与商品之间的黏和度,提升客户忠诚度,最终树立品牌形象。
二、“新零售”在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价值分析
(一)““新零售”的理论基础根植于现代市场营销学
并为其延续发展提供方向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营销学大师杰罗姆麦卡锡在其著作《基础营销》一书中提出了营销4Ps理论,并在随后的市场营销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些年,随着O2O、电子商务以及物流业融合发展新态势的出现,市场营销理论亟待得到进一步探索发展,“新零售”概念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前沿。“新零售”理论的发展为现代高校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向。
(二)““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及“新零售”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2016年,马云在杭州云溪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认为单纯的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将是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的新时代,阿里更是将2017年定为“新零售”元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在2016年“双十一”当天下发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号召实体零售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直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科学技术改变生活的实例,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营销人才的现实需求日益增加,这不仅是“新零售”电商平台网络营销模式的兴起和高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点变化的客观现实。
(三)高校营销人才高品质培养的内在需求强烈
作为管理类二级学科的市场营销专业,担负着培养我国市场营销管理人才的重任。“新零售”理论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最新发展成果,“新零售”模式的兴起使得社会对现代营销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够培养出更合适的社会人才。加强对“新零售”教学的研究,调整我国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是高校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的必然出路。由此可见,重视营销专业,提高现代营销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相关学术界教育界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要从对比中找到优劣势,从现实需求中发现问题,从“新零售”概念的变化中发现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变,加大对行业营销人才教育上的物质和文化投入,促进高校营销专业的高品质发展。
三、当前高校营销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出现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出现,培养目标不明晰不明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实用性不强
高校营销人才培养基数大,但是为社会输送的合用的营销人才却存在着极大的缺口。这既是现代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也是社会营销领域用人的基本情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两难”局面。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使得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在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上极度缺乏,有的高校甚至还在沿用传统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而营销学本身很强调实践性。因此,高校实际培养出来的营销专业人才在符合岗位要求、适应岗位环境以及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此外,从人才市场需求来看,“新零售”要求营销人才不仅需要精通营销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信息素养、网络技术、心理学知识、职业素养等相关行业知识技能。
(二)课程设置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现象
当前,在“新零售”背景下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营销专业课程设置整体上缺乏协调性。其二,各高校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缺乏必要的规范。其三,营销专业选修课没有从企业的具体需要出发,而且缺乏系统性,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对照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完善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高校教师资源有限高校教师资源有限,影响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效果
任何学科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而且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档次、质量和教学效果。专业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师资质量的提升。当下高校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着师资专业素养保守传统,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教师结构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某些专业课程由于没有师资而不能开设、新的教育培训内容无法更新等现象的出现。
(四)实践教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当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经有所发展,不少高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但是也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其一,校企合作的内容如何与专业实践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其二,校企合作中学生如何才能切实深入企业的实际运营和管理中,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合作。其三,校企合作如何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校内实践活动上。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离不开学校政策的支持。
四、“新零售”概念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科学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办学特和办学特色,提高营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要竭力提高营销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具体来说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指导,根据“新零售”业态下营销人才的岗位用人标准,科学制定未来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真正突出营销的专业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形成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牢牢抓住校企合作不动摇。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振兴与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零售业无处不在,“新零售”作为各类零售的必选之路,通过校企合作,把握行业需求,真正提升营销毕业生的实用性。
(二)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遵循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高校营销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育人为本,德能并修首先,针对课程设置缺乏整体协调性的问题,根据高校营销人才培养规划,科学设定培养目标,并依据目标优化自然学科教学内容,合理增加人文学科课程内容。与此同时,从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出发,从实用角度入手,精简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营销专业内容的时间,大力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有效拓展。其次,规范和完善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教材要及时进行更新,选用知识全面、观点客观正确的教材。此外,要提高课程体系在顶层设计上的规范性,加强校际间营销专业教学交流,缩小在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差异。最后,结合“新零售”业态的需求,细化区域行业的真实需求,设置针对性、应用性、实操性更强的课程,实现课程教学与“新零售”业态及岗位工作能力的无缝对接。课程体系设置既要包含营销理念、沟通技巧、产品推广策略、客户心理等内容,也要包含线上客服、软文写作、网图处理、网页美工等,结合线上、线下工作要求综合开展营销实训。
(三)内外结合内外结合,合理分工,统筹安排改善师资
首先,在“新零售”背景下,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要尽快转变营销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教育技术,但又不要完全依赖教育技术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环节。另一方面,紧跟市场形势变化,“新零售”需要的营销人才是线上线下市场均能驾驭的人才,需要加强学生以体验营销为主的软营销能力培养,所以教学内容要随之调整。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诸如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加大实践课程的仿真程度和增加实践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市场的变化和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最后,加强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转型空间。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在深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实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个过程需要学校有为教师转型保驾护航的保障制度、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
(四)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高校在继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逐步改善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局面,建议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地方经济转型的需求来开展深度合作。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首先改变观念,明确高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地位,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办法等,使企业也成为培养高校营销人才参与者、管理者和考核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完善政府相关政策,规范高校相关制度,企业与高校共担风险、共享利益、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扎根理论;营销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在专著《扎根理论之发现:质的研究的策略》中详细阐述了该理论。近些年,国外的学者如Corbin等对这一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扎根理论就是“使用一套系统的程序,建立或发展出归纳性地导出的关于现象的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国内学者还将其引入管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扎根理论可以为研究者提供系统分析定性数据。它通过分析和概念化的方法运用于多种学科来分析所研究的对象。Corbin与Strauss认为质的信度和效度可以通过三步编码程序完成: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二级编码(轴心编码,又称关联式编码)、三级编码(选择式编码,又称核心式编码)得以加强。在一级编码中,研究者为所有关键的概念注以标志。然后把这些开放式登录作为共同主题,在关联式登录中检验。第二级编码在共同主题中再进一步提炼,形成第三级编码。最后,第三级编码需要进行关联式检查。Corbin与Strauss强烈推荐这三步程序,该研究的这个过程由两个独立的编码员完成,其可信度为0.87。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数量的迅速增加、民办高职院校的竞争、生源萎缩等等,都给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高职院校应该运用现代营销观念,合理利用营销资源,提升竞争力,赢得生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分析“高职院的主要营销资源有哪些?”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一系列开放式问题对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贸职院15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附录一),了解在高职院招生宣传信息中他们选择高职院校考虑的因素、原因、所在高职院营销资源的满意度以及了解信息途径等信息,以获得第一手研究材料。
针对高职院学生的访谈记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进行定性分析,探索“高职院的主要营销资源”,通过“开放编码”、“关联编码”和“核心编码”对访谈资料的因果、条件、脉络等进行分类整理,试图在自上而下形成层级理论架构的同时,探析高职院的主要营销资源。
一、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
首先采用“开放式编码”(opencoding),对材料中的所有内容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并界定资料中所隐含的概念及其属性。开放编码的过程类似一个漏斗,开始时登录的范围比较宽,对资料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登录,随后不断地缩小范围,直至码号达到饱和。对经过确认的访谈数据,采用“逐字-逐句-逐行-逐段落”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尽量使用当事人的原话赋予码号,对访谈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本研究开放式编码(一级编码)共39条,详见表格2所示。
二、二级编码──关联式编码
通过“关联式编码”将主要类别与次要类别进行关联,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别”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联系可以是因果关系、情境关系、相似关系、差异关系、对等关系、类型关系、结构关系、功能关系、过程关系、策略关系等,基于此就可形成对现象的全面解释。根据对本文访谈资料“开放式编码”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分析研究,笔者整理出如下三条关联式编码。
1.有形资源
有形资源是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能被人们利用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营销资源,主要包含地理位置、财务资源、各项设施、校园环境等指标。通过对相关一级编码的分析研究与关联关系建立,我们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有形资源关联式编码。
2.无形资源
无形资源是指那些非物质性的、看不见的营销资源,主要包含专业设置、声誉、就业情况等指标。通过对相关一级编码的分析研究与关联关系建立,我们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无形资源关联式编码。
3.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组织所拥有的用以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力营销资源,主要包含师资力量、管理服务服务人员水平等指标。通过对相关一级编码的分析研究与关联关系建立,我们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人力资源关联式编码。
三、三级编码──核心编码
三级编码是对所有已发现的概念类别经过系统分析后归纳和精炼“核心类别”的过程,与其他类别相比较,核心类别必须具有统领性,能够将最大多数的研究结果囊括在一个比较宽泛的理论范围之内,具备“提纲挈领”的作用。在选取核心类别时应遵循如下准则:(1)这个类别必须核心,在所有类别中占据中心位置,它可以连结其他的主要类别;(2)它必须频繁地出现在资料中,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研究的对象对这个概念都会有所指;(3)由概念衍生出来的解释架构是合乎逻辑且具一致性的,决不是把资料硬塞到解释架构中;(4)用来描述核心类别的字词应具备足够的抽象性,进而发展出更具普遍性的理论;(5)随着不断地统整,这个概念也相应地增加了深度与解释力。[9]经过对上述3条关联式编码的分析,我们构建了如图4所示的理论模型。
四、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高职院的主要营销资源包括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有形资源主要包含地理位置、财务资源、各项设施、校园环境等指标。无形资源主要包含专业设置、声誉、就业情况等指标。人力资源主要包含师资力量、管理服务服务人员水平等指标。高职院校可从以上三个方面,十个指标对高职院的主要营销资源认识其主要营销资源,以合理利用营销资源,提升竞争力,赢得生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美)菲利普・科特勒,凯伦F・A・福克斯.教育机构的战略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3]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J].现代教育论丛,2001,6:51-53
[4]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8-63
[5]石玲等.运用扎根理论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及建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7-120
篇7
社会化网络无疑将改变传统营销。大家较为关心的是,营销在此时应作何种改变。当营销不得不直接面对消费者时,作为营销者,我们该如何应对?在社会化网络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究竟应建立何种不同以往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又该如何维系?这些问题,涉及社会化网络营销的根本,但似乎还都没有标准答案。在之前的博文中,我曾几次提到“企业情商”(或组织情商)一词,并希望企业能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情商”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提出“企业情商”,也只是基于我个人的一些零碎思考以及良好愿望,其究竟能否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并不敢奢望。所以,本文的内容,仅涉及我个人在思考“企业情商”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也仅为提出这些问题,而并没有对“企业情商”及相关问题得出任何结论。
相关背景
情商部分
情商(EQ:Emotion Quotient)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风靡一时的心理学词汇。其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约翰·梅耶在1990年提出,但直到95年丹尼尔·戈尔曼的畅销书《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出版之后,情商一词才风靡全球。实际丹尼尔使用的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而并非情商(EQ)这个词。但关于Emotion(情绪)的研究的热潮,除了在心理学领域,同样是九十年代,在神经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飞跃。其中最著名的两位研究者是Antonio Damasio和Joseph Ledoux,前者是《Descartes‘s Error:Emotion,Reason,and the Human Brain》的作者,后者是《Emotional Brain:The Mysterious Underpinning of Emotional life》的作者。两者都在其著作中论述了“情绪”对个人决策的影响。在他们后续的著作中,还都谈到了“情绪”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
对“情绪”及“情商”的研究虽然热度很高(已持续了近二十年),但至今为止并没有形成某种精确的概念,相关研究也还大多是针对个体的。如果仅仅就“情商”的核心内容来说,一般认为,其主要体现个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即:对自身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对自身情绪的管理和调节能力,以及个体的社会情绪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对“组织”相关能力的研究。但无疑,上述能力,似乎也是组织(如企业)所需要的,尤其在当前的社会化网络时代。
社会化网络营销部分
在社会化网络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化网络就是关系网络。但这种关系网络与以往社会学意义上的关系网络有所不同。在社会化网络中,关系可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小的成本得以拓展,也就是说,传统的关系分隔度在缩短(小于传统所谓的六度分隔)。另一方面,相对于关系拓展,关系维系也变得日渐网络化,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网络初期的虚拟关系的维系,进而还把越来越多的现实关系也搬到网络上来维系。
这种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首先,因关系网络中沟通的便利,由用户主导并创造的信息得以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化网络平台上轻易被和传播,导致企业及其产品的透明度空前增强,且这种透明化是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的;其次,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正逐渐回归人际关系网络(或社会化媒体),而企业曾长期依赖的传统大众媒体,其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中,以往企业通过大众媒体进行的单向传播的效率大大降低,现在消费者更愿意在社会化网络上与企业进行直接的双向互动;最后,消费者越来越集中于社会化网络,导致营销面临碎片化:快速变化和海量信息的网络环境、纷繁复杂的个性化特色的需求呈现、千奇百怪的各种信息反馈,都使营销越来越细碎,操作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企业情商所涉及的问题
前面分别介绍了“情商”和“社会化网络营销”的相关背景。从现有的概念上看,两者之间并没有交集。因为情商本身,是一个个体的概念,而不是群体的概念,更不是一个组织的概念。但从社会化网络的性质及其给营销带来的影响当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企业组织,似乎必须有一种类似“情商”东西来化解当前的矛盾。结合前面提到的情商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设想:在社会化网络中,在这种用户成为主导的条件下,为适应这种营销环境的变化,企业应有其去组织化的、“人化”的“情绪”表达能力(新的沟通能力),也应有不同以往的“情绪”管理和调节能力(新的公关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企业还需要有新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就是我提出“企业情商”概念的最根本原因。
但我在思考“企业情商”这个概念的时候,也遇到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理论层面。针对“企业情商”,我们找不到理论依据。企业情商,实质是组织情商。翻遍手头可以看到的书籍及查遍网上的资料,都没有找到相关的研究或理论。在可能相关的学科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心理,或个人在群体中的心理特征,它的研究对象,却并非是社会中的组织。管理学中的组织理论,则重点放在了组织结构和管理上,其即使有涉及到“企业情商”这个词(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学)的情况,也大多是对企业内部而言的,而不是指组织整体的对外情商。没有理论支撑,可能导致新营销无立足之本,无法建立战略。
2.操作层面。“企业情商”是否与“情商”一样难以衡量?与智商(IQ)不同,情商(EQ)至今都没有系统、权威的测试方案可以借鉴,这使“情商”一词在很多层面(只在教育层面有较成熟理论)只是一个流行语,甚至只是个商业名词。个体情商的概念尚且如此,“企业情商”的衡量则可能难度更大。无法衡量,意味着无法确立“企业情商”的培养框架,也无法建立执行标准,这可能使“企业情商”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而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3.结构层面。虽然我个人较为倾向于“企业”应当“人化”,应当与消费者建立一种新的基于人际的关系框架,但毕竟,企业是一个组织,他并不是一个个人。组织究竟能否像一个个人一样与消费者建立社会化关系,我没有答案。这其中的主要矛盾在于,企业从其出现开始,它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市场关系、金钱关系,众所周知的是,它与强调情感、强调去功利化的社会关系之间,是存在根本冲突的。
篇8
关键词: 营销30;品牌传播;泛自媒体;消费者生成内容
中图分类号: 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3)06-0001-04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营销和品牌传播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菲利普(科特勒总结对过去营销60年历史回顾与研究的成果,出版了《营销革命30》一书,提出了营销环境已经经过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10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20时代,迈向了以人文精神为中心的营销30时代。营销环境即品牌传播的环境,新的营销环境下品牌传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本文将基于营销30时代网络环境的变化,从消费者行为和品牌传播的过程对品牌传播的新特征进行探讨。
一、营销30与品牌传播之理性思考
菲利普(科特勒将世界营销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在由工业革命推动的工业化时代,营销活动以产品为中心,营销的目标是销售产品,此谓之营销10时代。在由信息技术推动的信息时代,营销活动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的目标是满足并维护消费者,此谓之营销20时代。随着能够帮助个体和群体保持互联互动的新浪潮科技的兴起,营销正迈入以人文精神为中心,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目标的营销30时代。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30时代是一个营销行为深受消费者行为和态度变化影响的时代,它由合作营销、文化营销和精神营销三部分组成。社会化媒体的兴起给用户参与营销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途径,是合作营销的技术支持。全球范围内经济和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摩擦与矛盾呼唤文化营销。注重精神需求的创意阶层的崛起迫使企业注重人文精神的营销。
唐・E・舒尔茨在《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提出,“整个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与消费者沟通,让消费者了解这些产品的价值以及它是为什么样的人而设计”。同时,属于营销流程中的广告、公关、促销等营销手段都是不同形式的沟通传播。“甚至当产品售出之后,售后服务也是一种传播”。基于沟通在营销与传播中的重要性,唐(E(舒尔茨认为“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二者密不可分”。[1]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使得品牌主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和全面。高效的沟通愈加使得营销与传播的概念趋向融合。余明阳教授将品牌传播定义为:“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持续地与目标受众交流,最优化的增加品牌资产的过程”。[2]营销即传播,新的营销环境下品牌传播也有了新的定义。笔者认为,营销30时代的品牌传播就是生产型消费者将自创的内容通过泛自媒体与独立的精神个体进行沟通,以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的过程。
二、营销30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演进与变化
在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营销10时代,品牌传播的目标是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以维护顾客关系为目的的营销20时代,品牌传播的目标是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和分享行为。在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的目标是在引发消费者的购买和分享行为的同时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价值认同,使消费者与品牌,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价值关系。与之相对应,在不同的营销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式也随之变化。
1898年,美国学者E・S・刘易斯提出了AIDA营销传播模式。该模式经过后来学者的补充发展为AIDMA模式,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和行动(Action)。该模式表明广告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然后引导他们产生兴趣,并激发消费者产生欲望,最终才能促成相应的消费行动。这也是营销10时代品牌传播效果产生的基本模式,品牌传播的最终效果是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本电通公司在2004年提出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正在从传统的AIDMA转变为具有网络特质的AISAS模式,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搜索(Search)、行动(Action)和分享(Share)。该模式中两个“s”(搜索和分享)反映出新的营销环境下品牌传播活动对消费者行为变化产生的效果。在营销20时代,网络使消费者在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内容产生兴趣后的搜索和分享行为的发生变得便捷,企业品牌传播的最终效果不仅仅是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更会产生推动企业品牌二次传播的分享行为。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笔者认为:在营销30时代,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传播的反应模式已经演变为AIVSA模式,即注意(Attention)、兴趣与互动(Interest &Interaction)、价值认同(Value)、分享(Share)、行动(Action)。当消费者注意到品牌信息后,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品牌进行互动。互动的结果既可能是对品牌价值观形成价值认同,也可能是对既有品牌传播内容的分享或消费者原创内容的生成与分享。行动一方面指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另一方面也指消费者参与到品牌传播运动中去,进行下一轮的品牌信息的创作与分享。与营销10时代的AIDMA模式和营销20时代的AISAS模式相比较,AIVSA模式强调了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品牌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整合能力。AIVSA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动态往复的过程,该模式得以持续下去的核心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价值认同。
三、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的新特征解析
(一)传播主体:Prosumer(生产型消费者)
在营销10时代,受传播技术和媒介的限制,企业品牌传播的方式相对单一,广告传播和销售传播是品牌传播的主要方式,广告公司和品牌主是企业品牌传播的主体。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企业品牌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公关传播、事件传播、体验传播等新的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在强调整合传播的营销20时代,能够整合各种传播资源实现一致性传播的专业化的营销传播机构取代了传统的广告公司,与品牌主一道成为品牌传播的主体。但在社会化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人拥有自己的自媒体,任何营销传播机构或品牌主都不可能控制这些自媒体的传播活动。因此,在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的主体是掌控自媒体的生产型消费者。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2006年出版的《财富的革命》中首次提出了prosumer(产销合一者)的概念。所谓的产销合一者即是为了自己使用或者自我满足而不是为了销售或者交换而创造产品、服务或者经验的人。随后,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中也指出:“在参与化的时代中,人们在消费新闻、观点和娱乐的同时也主动创造他们。新浪潮科技使得人们从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了产销者(生产型消费者)”[3]。可口可乐公司 CMO Joe Tripodi也曾明确提出了“从消费者被动形成对品牌的印象到消费者主动表达对品牌的感受”的新营销理念,强调与消费者合作共同创造品牌传播信息。甚至可口可乐的Facebook粉丝主页都是由消费者发起的。在营销30时代,借助社会化媒体,消费者能够创造出比品牌主页更多的关于品牌的信息,品牌传播的主体不是传统媒体而是自媒体,品牌真正的拥有者不是品牌主体而是消费者。
(二)传播内容:CGC
CGC(Consumer Generated Content),即消费者生成内容。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这一数字网络概念在营销传播领域的借用和演变。消费者生成内容强调的是消费者原创的与品牌或消费者有关的内容,为品牌网络传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传播的内容通常由传播主体制作传播。在传统营销时代,品牌传播的主体是以广告主和品牌主为代表的品牌传播机构,品牌传播的内容由这些品牌传播机构创作或外包创作。不管传播内容的创作者是谁,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品牌主的意志服务。在营销10时代,品牌传播内容多以介绍产品功能特征为主,在营销20时代则在传播产品功能的同时,突出企业和产品的定位,维护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在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的内容已不再由传播机构主导生产,更多的是以消费者自创的娱乐性、公益性内容为主。
据用户创作内容(UGC)型业务研究专题报告(胡海波,2008)显示:UGC具有个性化、强调创意、弱利益驱动、内容的随机性四大特点[4]。消费者与品牌的价值关系由弱到强依次分为价值认知、价值认可、价值认同、价值共鸣四个阶段。要使个性化,随机性且不太受利益驱动的UGC为品牌传播服务,品牌主首先要使消费者对品牌价值产生认同和共鸣。这也与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营销30时代需要用价值驱动营销是相契合的。据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白长波估算,全球范围内有关可口可乐的在线内容中,10%―20%来自可口可乐公司,其它80%都来自网友。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信息的创作和传播热情,从本质上说是源自对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观的认同和共鸣。
(三)传播媒介:泛自媒体
在营销10时代,企业品牌传播的媒介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户外等传统大众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企业品牌传播中。在营销20时代,企业品牌传播的媒介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杂志、移动电视、网络媒体、触摸媒体等数字媒体。而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企业品牌传播的媒介极度丰富。在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的媒介不仅包括了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还包括社会化媒体,手机APP等极具包容性的泛自媒体。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最先提出自媒体概念。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传播途径。被媒体及营销业界称为“中国品牌营销第一人”的梁先生对自媒体的概念进行了延伸,提出了广义上的自媒体的概念――泛自媒体(Pan Self Media),即个人或组织在自己掌握的渠道上自己的信息。泛自媒体的定义涵盖了原来的自媒体概念,在整个范围上获得了极大的扩展。在社会化媒体中植入品牌信息,社会化媒体就是自媒体;将品牌信息生成二维码,二维码就是自媒体;在购物袋上印上品牌LOGO,购物袋就是自媒体。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在营销30时代,一切能够传递品牌信息的媒介都能成为企业品牌信息的接触点,都是企业品牌传播的媒介。信息即媒介,信息即内容。
(四)传播对象:独立的精神个体
在营销10时代,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市场商品供给不足,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这样的一个卖方市场中,品牌传播的对象是有相似的消费需求的消费者。面向大众化的受众的品牌传播是大范围标准化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扩大销量,品牌营销开始注重差异化,营销的对象是具有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品牌传播开始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开展品牌传播,品牌传播的对象出现分化。在营销20时代,品牌传播的对象是有不同需求的分众。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经营所面对的市场正日益转变为低信任度市场。菲利普・科特勒也指出,营销30时代消费者之间水平化的信任关系正逐步取代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垂直化的信任关系,消费者对彼此的信任要远远超过对企业的信任。因此,营销30时代的营销是消费者以价值为中心向其他消费者展开的营销,营销的对象是独立的消费者。与此同时,品牌传播也以品牌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展开,品牌传播的目标已经突破经济价值和顾客价值上升到社会价值,品牌传播的对象是相互独立的精神个体。这些精神个体虽相互独立,但又具有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品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者和追随者。
(五)传播效果:分享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在营销10时代,品牌传播是面向大众的一对多的单向传播,传播效果是一次性且不易测量的。广告界都赞同,广告费用的80%―90%是浪费的,但却不知道被浪费在哪里了。营销20时代的品牌传播虽开始面对分众进行一对一的双向互动,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品牌传播的效果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有了社会化媒体和生产型消费者的参与,营销30时代品牌传播的效果具有了分享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许多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社会化媒体做了不同的定义,但这些定义中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社会化媒体是一种型的媒体。以博客、SNS、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不仅是消费者分享个人信息和群体信息的渠道,同时也是他们比较和讨论品牌信息的重要场所。社会化媒体的分享性使信息的方式由B2C转变为B2C2C。品牌信息一旦引起了社会化媒体用户的兴趣,就会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为品牌传播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大数据技术对品牌传播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对庞杂的数据信息的掌握,而在于将这些原始数据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后生成能够指导品牌传播的数据库。将物联网技术、LBS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为品牌传播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追踪全过程提供支持,就能极大地提升品牌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在针对性和精准性的基础之上,品牌传播的实效性也得到了保证。
四、结语
在营销30时代,随着消费者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泛自媒体的日益多元化,诞生了生产型消费者这一新的消费者群体。生产型消费者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愿望,他们在对品牌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品牌信息的创作与传播。这种品牌认同主要表现在对品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泛自媒体和物联网、LBS、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使品牌传播的渠道更加丰富,也使品牌传播的效果更加具有分享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企业在了解了新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变化和品牌传播的新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品牌传播活动,才能使企业品牌传播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唐・E・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余明阳,朱纪达 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本文认为4Ps营销组合理论是市场营销学理论的重要基础,任何流行的理论只能对其完善,而无法取代它。站在继承与发展的角度,笔者提出用整合营销传播对4Ps营销组合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而非全面否定。
随着市场营销观念的不断发展变化,营销组合理论也不断发展变化。从国内外有关营销组合理论方面的文献来看,有的学者主张在接受麦卡锡4Ps营销组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若干补充,即增加更多的“P”内容。有的学者则主张用某种新理论,如4Cs完全取代4Ps营销组合理论,甚至于有时会看到“4Ps营销组合理论已经过时了”的论述。
4Ps营销组合理论真的过时了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笔者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4Ps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贡献。当然,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古板地遵循4Ps营销组合理论也是不妥当的。因此,我们在对现有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基础上,用整合营销传播对4Ps营销组合理论进行适当的修正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4Ps营销组合模型研究的不同发展思路
(一)4Ps营销组合模型的提出
在营销学界,大家一致认同最初提出营销组合概念的是哈佛大学教授尼尔·鲍敦( Neil Borden),1953年他在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就职演说时提出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是指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而进行的一系列直接影响需求的可控制因素的组合。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关于营销组合要素内容的讨论是一个热点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两个人:一是麦卡锡(McCarthy),他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一书中将营销组合要素一般地概括为四大类:产品( 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 Promotion),即著名的4Ps。二是菲利普·科特勒,他于1967年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第一版中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从而4Ps营销组合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引用,成为了所有营销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20世纪60年代,4Ps营销组合模型提出和确立之后,针对4Ps营销组合模型批评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有三种批评的声音:第一,营销组合要素只适合于微观问题;第二,4Ps理论是对尼尔·鲍敦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概念的过分简化,是对现实生活不切实际的抽象;第三,4Ps组合理论将营销定义成了一种职能活动,从企业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授权给一些专业人员,由他们负责分析、计划和实施。
(二)4Ps营销组合模型的发展
从目前的国外研究现状来看,除了上述对4Ps营销组合理论的批评声音之外,还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P”字游戏,即增加更多的“P”。许多学者认为,随着营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4Ps营销组合已经不能概括组合要素的基本内容,主张在接受麦卡锡4Ps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若干补充,根据“P”字的多少,分别有“5P”、“6P”、“7P”、“8P”、“10P”和“11P”等不同营销组合模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传统的营销组合不能很好地适应顾客对服务的要求,有的学者建议增加代表员工或人员推销的第五个“P”(people,or personnel selling),或主张增加的第五个“P”应该是包装( Packaging),即“5Ps”组合理论。1986年,科特勒在强调“大市场营销”概念时,又在4Ps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P”,即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和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即“6Ps”组合理论。而服务营销学者们则提出了“7Ps”组合理论,即在4Ps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参与者(participants)、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和服务过程(process)。
此后,当营销战略规划变得异常重要的时候,科特勒又提出了在4Ps战术基础上的战略规划中的4P过程,即诊断(Probing)、市场分割(Partitioning)、择优化(Prioritizing or pref-erence)、定位(Positioning),即“8Ps”组合理论。最后,根据科特勒的观点,将“大市场营销”观念和“战略营销”观念集合起来,就是“10Ps”组合理论,如果再加上最后一个“P”,即“人”(people),那么市场营销组合就演变成最多的“11Ps”组合理论。当然,“P”字游戏仍在继续。
第二种观点:用4C取代4P理论。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替代论。美国广告学教授劳特朋于1990年在《广告时代》杂志发表了《4P退休,4C登场》一文,提出“4Cs”组合理论,4Cs是指消费者解决方案(Consumer solution)、消费者成本(Consumer Cost)、方便(Convenience)和通信(Communication)。随后,劳特朋与舒尔兹等人合著了《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书中又强化了“4C取代4P”的观点。该书中文版在中国出版后,国内不少营销界人士大势宣扬这种主张。笔者以为4Cs组合理论是在4Ps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对4Ps组合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4Ps”与“4Cs”是相通的,二者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绝非互相取代的关系。产品策略是使顾客满意的手段,价格策略就是使顾客购买成本降低,分销是为了实现顾客购买的便利,促销的本质就是信息沟通。因此,科特勒在《市场营销原理》第七版“营销过程”一节中吸纳了“4Cs”的内容,但并没有否定“4Ps”,而是强调从消费者“4Cs”的角度来看待“4Ps”。
而从目前的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也有多种不同的声音。吴金明(2001)认为,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营销观念、方式也不断丰富与发展,进而提出新经济时代的“4V”营销组合论。所谓“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李振华、王烷尘(2002)在B2C电子商务条件下主张“7Cs”营销策略,在“4Cs”基础上增加以下3个“C”:信用(Credit)、创新(Change)和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但不是要抛弃传统的“4Ps”营销策略,相反,是在主张“4Ps”策略前提下的“4Ps”与“7Cs”的整合。魏中龙(2006)比较了“4Ps”、“4Cs”、“4Rs”和“4Vs”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四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因此,综观国内外关于营销组合因素的讨论,笔者可以归纳为一个以不同字母打头的营销组合模型表。
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营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麦卡锡4Ps理论的批评、补充,甚至取代,新的观点越来越多,分歧似乎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解决分歧呢?
首先,我们要对营销组合概念本身及营销组合要素确定一个规范的定义。在传统理论上,营销学学者把营销活动的因素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目前,大家一致认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是指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目标的活动总称。而关于营销组合要素,绝大多数营销学学者认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直接对顾客需求产生影响;二是可以控制。若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尼尔·鲍敦提出的“市场调研”由于其不直接影响需求而应该不属于营销组合要素,而其他如“参与者”由于其不可控制也应该不属于营销组合要素。科特勒提出的“政治权力”由于其在大多数情况下的不可控制,也应该不属于营销组合要素。劳特朋提出的“4Cs”中也因为不具有第二个特征,则不属于营销组合要素。
其次,如何对待传播或沟通,恰当地将其纳入营销组合基本要素之中,使营销组合模型更趋于合理。所谓传播或者沟通,就是指思想传递以及不同个体之间或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共识的过程;而营销是指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用于在自身或者客户之间创造价值转移(或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如果将这两个概念综合加以认识,就产生了营销传播。所谓的营销传播就是指在一个产品或服务(品牌)的营销组合中,通过建立与特定产品或服务(品牌)的客户或者用户之间的共识而达成价值交换的所有要素的总和。营销学界大多数人都认同,营销传播是由促销发展而来的,但它又比传统促销的基本含义要宽泛得多,在传统促销组合中一般强调的是四个主要构成:广告、公关宣传、销售促进以及人员推销,而且这些促销手段,除了人员推销外,在运用过程中强调的是对销售对象的单向作用。而营销传播则有所不同,它注意到了其中双方建立共识的沟通过程,并且大大地扩展了这种沟通的手段。所以,笔者认为对营销组合要素的认识,必须从促销转向传播或沟通。
二、用IMC取代促销组合策略
(一)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提出
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意为整合营销传播,或译为整合营销沟通。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西北大学舒尔兹教授等人提出,其主要内容反映在他们所著的《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之中,其基本思想是组合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以获得明确的、连续一致的和最大的传播影响。
舒尔茨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发展和实施针对现有和潜在客户的各种劝说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是对特定沟通受众的行为实施影响或直接作用。整合营销传播认为现有或潜在客户与产品或服务之间发生的一切有关品牌或公司的接触,都可能是将来信息的传递渠道。进一步说,整合营销传播运用与现有或潜在的客户有关,可能是为其接受的一切沟通形式。总之,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是从现有或潜在客户出发,反过来选择和界定劝说性沟通计划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二)用IMC无法取代4P理论
随着IMC自20世纪90年代风靡西方广告界、营销界后,有的学者主张用IMC取代4Ps组合理论,即所谓“1P”理论。在IMC看来,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二者密不可分,这也是整合营销传播观念转化的核心所在。这样看上去似乎“1P”理论也有根有据。但是,笔者以为这种说法的依据更大程度上是站在传播学角度去思考的,是传播学对营销学扩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好比广告学家说“营销即广告,广告即营销”。而我们作为营销学学者应该坚定地将传播学所倡导的整合传播(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简称IC)概念吸收到营销体系中来,就像我们把广告学吸收进来一样。
(三)用IMC取代促销组合策略
我们认为整合营销传播仅仅是4P中的一个P的内容,即促销组合策略的发展。显然,用“1P”理论取代4Ps组合理论是不合适的。关于这一点,科特勒教授在《营销管理》(第九版)一书的促销组合章节中使用了整合营销传播概念,作为对促销组合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样则更为科学。当然,如果再大胆一点,笔者认为可以考虑用IMC取代促销组合策略,其内容除了包含传统促销组合中四种工具之外,诸如事件营销、知识营销、娱乐营销和文化营销等最新的一些营销手法都可以囊括其中。
为此,营销组合的基本要素可以归结为产品、价格、分销和整合营销传播(IMC)四个要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模型。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传统而又一直在延续的问题,即“是否要摆脱字母P的束缚”。有两种可供选择,其一是,摆脱字母“P”的束缚,从而本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4Ps组合模型应该调整为3Ps+IMC模型;其二是,保持4Ps组合模型形式上的统一,用整合营销传播这个“新瓶”去装促销组合的“旧酒”。
三、结论
篇10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药品营销 教学项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药品营销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包含了对药品营销基本知识的介绍,对相应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能力的培养,为学生通过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用商品营业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起到支撑作用,在培养从事药品营销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当前,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应用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1 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应用
教学做合一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实践做是一件事,教与学都以做为载体,老师在做的过程中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被高职院校广泛使用。国家教育部门先是提出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后又要求进一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实践了教学做合一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吴江虹①等人在财务管理中采用了“教学做合一”模式,通过比较两届学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对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实施“教学做合一”模式加以评价。张克伟②在餐饮服务教学中贯彻实施了教学做合一,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总结。何小华③以旅游公共关系与礼仪课程为例,对“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2 教学项目的设计
2.1 教学项目设计理念
在职业任务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组织企业一线人员、专任教师、课程专家开发设计典型的工作项目。首先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合理安排专业知识,结合具体的产品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典型工作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学、做一体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能策划实施药品营销活动,具备正确的从业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
2.2 教学项目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围绕五项典型工作任务展开,现对各项目的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调研药品市场。“做”的内容有撰写市场调查方案、准备调查、实施调查、分析资料、写调查报告并汇报。要求学生掌握药品市场调查的概念、作用、类型、内容和方法,掌握分析资料的方法;能进行药品市场调查并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
(2)制定药品市场营销战略。“做”的内容有细分药品市场、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要求学生掌握药品市场细分的定义、作用、原则和方法,掌握目标市场的概念、条件、策略和影响因素,掌握市场定位的概念、原则和方法;能根据需要进行药品市场细分,寻求空白市场,能分析评估细分市场,正确选择目标市场,能对药品产品进行市场定位。
(3)开发药品产品。“做”的内容有定位产品的功能属性、定位产品的品牌、定位产品的包装、定位产品的价格。要求学生掌握药品产品、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产品组合策略,掌握药品产品品牌、包装的概念、作用、策略等,掌握药品定价机制、方法、策略及价格调整。能设计开发新产品。
(4)设计管理药品市场渠道。“做”的内容有设计药品渠道方案、选择合适的中间商、管理渠道。要求学生掌握药品分销渠道的概念、类型;掌握药品分销渠道策略,熟悉设计分销渠道应考虑的因素;掌握药品分销渠道设计方法。掌握中间商的概念;掌握选择中间商的方法;掌握渠道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能调查客户需求,能设计合理的药品渠道并管理。
(5)策划实施药品市场促销。“做”的内容有撰写促销活动方案;促销准备;实施促销活动;评价总结。要求学生掌握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的概念、形式、特点、实施方法与技巧。能策划实施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等促销活动,能鉴别药品广告优劣。
3 项目教学实施
3.1 教学过程
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将大的项目分解成小的项目,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项目法、角色扮演法等,在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小项目的同时实现教与学。以开发药品产品项目为例,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从教材、网络、图书馆中获取有关产品设计的知识,有的学生直接到药店实地观察,参考现有产品设计,然后选择一种产品,初步设计制作出产品样品,老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启发学生改进产品设计,学生在展示完善后的产品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完成产品设计报告。
3.2 实施项目教学的保障
为了提高项目教学的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有力的措施。
(1)小组教学。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小组成员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活跃课堂气氛,但笔者认为要注意两点。一是每组人数要控制恰当,组数太多,容易消耗时间,降低效率;组数太少,则每组人数过多,部分学生难以得到锻炼。以每班30人左右为例,每组5人左右,每班大约有6组较为合适。二是要避免小组中有学生浑水摸鱼。因此在每个小项目教学中设立一名学生为组织记录者,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项目任务,并作相关记录,另一名学生为发言者,负责说明项目完成情况。组织记录者和发言者由小组成员轮换,老师可在项目开始时指定组织记录者,在项目完成时指定发言者,学生的表现作为他们项目成绩的一部分,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2)多媒体课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教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同时将学生“做”的过程融入到课件中。例如调研药品市场项目中的实施调查,将记录学生调查过程的照片、视频加入到课件中,分析讨论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也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兼职教师参与。为加强学生实战经验的积累,聘请了合作企业的员工为兼职教师,他们通过讲座、实习指导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药品营销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4 教学效果
在项目教学改革实践之后,学生在教务系统质量监控中的评教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很灵活,课程内容与事例结合紧密,教学很生动,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非常满意的达到了84.7%。这表明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项目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注释
① 吴江虹,汤静.“教学做合一”在《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5):71—73.
- 上一篇:植物学的意义
- 下一篇: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