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教育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国务院提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资源,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并建立灵活的使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制度,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而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中职计算机教育对社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育;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就简单分析一下中职计算机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几点作用。
一、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社区居民是社区活动时活跃的主体,社区教育的设施、场地为社区居民共享。现在的社区活动大都需要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社区居民的计算机知识可以使他们在社区活动时崭露头角,居民在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为自己服务,让他们对计算机的学习充满无限热情,从而有助于形成全民学习计算机的热潮。在社区居民获取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时,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社区居民都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并跟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脚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中职计算机教育为社区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社区是将教育、服务、文化集于一身的团体,计算机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接受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问题。在计算机教育中,培养的是学员的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精神水平,文化素养。因此,当计算机教育为社区居民服务时,也会将其渗透到知识的传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另外,居民利用计算机知识,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能够逐渐养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进而开阔心胸,促进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教育为社区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从而提高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三、促进达到学习化的社会目标
以前人们常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鼓励人们读书要趁早,省得“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但是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接受知识的手段不仅仅是书本,网络上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们获取知识最便捷也最有效的工具。中职计算机教育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动手操作技能,还能为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添彩。比如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视频功能边学边跳,还可以随时暂停、回退,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计算机的作用当然不止如此,在社区教育中,计算机知识只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学习工具,真正要培养的是社区居民的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以这种思想为指引,进而促进社区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社区教育的有效执行,促进学习型社会目标的达成。
四、结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育对社区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从而促进社区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全民学习的社会化风气的形成。将计算机教育合理适当地应用到社区教育中,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为工具,以培养自主、职业、创造意识和能力为主线,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技术高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社区优秀人。
作者:吴凯 单位:海门三厂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社区教育资源;作用
有效合理地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转变当前幼儿教育的模式,让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全面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思考较多的问题。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幼教实践工作者需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社区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关联性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城市发展越来越具规模,社区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社区的服务职能也得到强化。社区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既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内容,又直接将幼儿带进了具体的生活,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是幼儿教育必须联系起来考虑的问题。
2.从幼儿园的角度看
幼儿园教育更多地侧重课堂教育,虽然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教学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但从幼儿特点上说,课堂教育有时会局限幼儿的思维,而相对封闭的环境有时会让少部分幼儿产生不适感。而社区教育却是促进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外部补充。适时适度让幼儿融入社区教育,既让他们认识了新天地,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3.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
现在的幼儿教育面和视野都相对单一。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除了强调对幼儿的正规学习教育之外,在其他素质教育方面并没有太多有益的补充:(1)因为孩子在家里缺乏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2)家长普遍工作忙,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3)考虑到社区的安全性,很多家长并不愿将孩子放在社区与同龄人交流;(4)除开幼儿园上课时间,幼儿还有两个假期近百天时间生活在社区里。所以必须把社区资源的开发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补充。
4.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看
成长环境和地位决定了独生子女普遍孤僻、任性、独霸,不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品质。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尽快尽早地让孩子融入社区这个大俱乐部,让他们尽早得到锻炼和成长,并在其中体验社区集体生活的快乐,显得非常必要。
二、幼儿教育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意义
1.适应了世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已进入终身教育时代,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从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中解放出来,扩展到家庭与社区,这一精神现已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共同发展的方向。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环节,社区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2.适应了幼儿教育现实的需要
幼儿园、家庭与社区作为幼儿生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空间,其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认可。但就实践层面而言,家园活动的开展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内容单一,不能很好地挖掘合作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所在。三种教育力量常常孤立、分散,难以优化整合、合力共进。因此,让幼儿真正走出课堂、走出幼儿园,投身于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之中,受到更为丰富、实在的教育,对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才能及幼儿人格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3.适应了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幼儿教育来说,主要立足于知识化的教育,让孩子通过书本和课堂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内容。但就孩子发展而言,孩子对很多事物缺乏感性认识,更没有直观体会,对培养孩子意志力和坚韧品格更是无从谈起,社区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4.适应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家园社区三方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优化与互补以及提供对方所需要的服务,对幼儿综合素质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家长课后对孩子所学知识的考量、引导和补充,是孩子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的必然过程。社区教育,则是孩子知识升华的最好途径,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幼儿园在有限条件下实现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三、幼儿园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策略与方法
1.深入社区调查了解,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城市的少年儿童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等设施都是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应当经常性地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打开通往社会的大门,引领幼儿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让孩子们在丰富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学会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2.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架设幼儿园和社区沟通的桥梁
树立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区独特的教育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例如,我院专门请交警指导在院区建立了一个交通道路模拟场所,请交警前来给幼儿讲解、示范交通规则等安全常识,生动的讲述和直观的演示使幼儿对交通规则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
3.丰富活动形式、内容,合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1)立足当地人文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赣州拥有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根据这些人文资源,经常性开展“我爱祖国”、“我爱家乡”、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当地景点、利用美工材料表现当地风光等活动,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特色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增添了热爱赣州、热爱祖国的情感。(2)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充分利用家长们的一些专业特长,有条件地把他们请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如是口腔医生的,请她到园里来为孩子们检查牙齿、讲解爱牙的重要性;是建筑设计师的,请他来为孩子讲解各国的特色建筑等等,以此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开阔幼儿视野。
4.以家长学校为阵地进行辐射性开发
通过举办家长会、专题讲座、亲子游戏、家长开放日、宣传栏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及社区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宣传幼儿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及科学的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5.利用社区自然环境,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让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世界。如针对绿地、花草和小树,开展“我和小树共成长”“我是护绿小使者”等活动,增进孩子对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三大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它们之间的有效合作,拓宽了幼儿教学的视野,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实践内容,开阔了幼儿活动的空间和区域,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在资源丰富的社区大环境中拓展和训练,幼儿有机会体验以往并无机会体验的劳动和活动,在让他们童心得到有效释放的同时,完善了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结合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和教育,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社区教育主要以互动为基础、联谊为前提、诚信为依托、深化为目的。通过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孩子们能力的提升,在园区互通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有机合作,也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尊重理念。
总之,社区教育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让幼儿从小就融入社区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让他们尽早感知和认识世界,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能够大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充分亲身体验到爱与奉献的快乐等等。因此,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要尽量做到立足幼儿园、放眼大社区,课堂为本、课外为辅,老师主导、多方参与,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和谐一致的教育合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妇幼保健工作涉及面广,社会性强,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妇幼卫生工作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是促进妇幼卫生更好开展的好阵地。我们在辖区设宣传栏,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科学育儿等科普知识,印发健康教育处方,围产期保健手册,针对不同时期,开展系列健康教育。
1开展健康教育与围产期保健相结合
及时建立围产期保健卡,提供营养、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预防低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出生,孕妇应保证适宜的营养和足够的热能摄入,指导不能完全按自己的爱好来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达到营养均衡。指导早期注意事项,忌滥用药、忌放射线、忌病毒感染、忌烟酒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怀孕的中晚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要求定时产前检查。教会孕妇运用“胎动计数”观察胎儿宫内状况。预防和减少高危因素的发生。
2健康教育满足了孕产妇的知识需求
调查资料证明孕产妇对待产、分娩及产后的知识迫切需要,做好各个阶段异常情况的预防工作,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殊情况给予细致讲解,使孕妇能早起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就诊,使孕妇对自身的生理变化有所了解,减轻对分娩的恐惧感并愉快的接受分娩,顺利完成分娩全过程。
3健康教育促进新生儿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心脏病;保健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自觉采纳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社区健康教育的定义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从而增进健康,减少残障。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①社区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医院健康教育的最根本区别。②社区健康教育具有广泛性。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社区的所有居民,包括患者和健康人。③社区健康教育具有连续性。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即从出生到死亡。
2 社区健康教育服务对心脏病患者保健的作用
2.1 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 通常谈到的健康管理是指狭义的健康管理概念,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是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是运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健康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必须不断循环运行。在健康管理期间,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确定高危患者,定期评价与干预,预防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疾病管理是着眼于一种特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其特点是以人群为基础,重视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强调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的合作,提倡资源的早利用,减少非必需的发病之后的医疗花费,提高卫生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施医疗保健干预和人群间沟通,与强调患者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协调的系统。
2.2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社区居民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意识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保健知识传播技术及针对不健康行为的教育和干预方法,以期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来达到促进健康目的的一门科学。健康教育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核心是使被教育者摒弃不良行为,实行健康行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预防慢性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缺乏运动、吸烟、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过度饮酒、过少使用蔬菜、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健康教育应教育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平衡心态,坚持有氧运动,合理膳食,少量饮酒,戒烟,劳逸结合。同时应教育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心血管疾病,了解科学治病方法,掌握基本的疾病常识和自救方法,综合提高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知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健康教育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至关重要。在卫生保健领域,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特点的。健康教育通过信息传播、认知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是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提高居民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并进一步降低疾病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1]。
2.3 培训社区医生-提高社区医生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水平 社区医生是社区防治慢性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提高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是提升社区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但是,社区医生是全科医师,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于专科医师,因此,培训社区医生需要特殊方式。强调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的合作,提倡资源的早利用,减少非必需的发病之后的医疗花费,提高卫生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施医疗保健干预和人群间沟通,与强调患者自我保健重要性相协调的系统。
篇5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防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R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43-01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我国有高血压、动脉硬化一亿多人,西北地区占得比例最高,可能与高原气候、水质及生活方式有关。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是通过血液中的高血脂及无机盐的沉积共同作用于血管壁的结果,同时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造成血管病变,危害心、脑、肾、眼、大血管等其他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占我国中老年死因第一位。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宁夏石嘴山市成立了社区慢病管理系统,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建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按年龄、病程、男女分类管理,经常随访筛查病人,并采取社区健康教育巡回讲演,强化督导,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系统管理。
1工作方案
1.1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技能,对各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掌握和认识,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有专门的医生护士负责管理。
1.2为社区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具体工作有定期出宣传栏,举办专题讲座如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现场义诊咨询,解答群众所问的医学常识和疑问,发放宣传资料,定期到社区入户随访或电话询问病情。每年定期一个季度下社区到居委会作义诊、体格检查,筛查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给他们建立档案,进入慢病管理,定期组织病人学习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预防和治疗知识,让社区病人和居民了解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的病因及严重危害。如年龄、体重或肥胖以及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吸烟大量酗酒,饮食摄入过细、过高热量、运动少精神紧张等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以此为鉴,提高居民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病的预防认识。
1.3为居民免费查体、测血压,规定30岁以上社区居民每年组织一次体检,对发现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的患者,立即登记,进行一个季度三次复查,确诊以上疾病后,建立档案纳入慢病管理系统。
1.4社区医疗与辖区居委会联动,并在活动场所免费安装健身器材,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并宣传鼓励大家做有益的健身锻炼。
2干预督导措施
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病较重的有危险信号的如二三期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其它并发症,指导他们尽早住院治疗以及出院后如何巩固治疗等。
2.1对在其他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出院后,立即建立档案纳入慢病管理,将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系统管理,定期随访,治疗方案个体化,动态观察病情,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2.2加强社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除用药物治疗外,必须配合非药物治疗,如改变生活方式,科学均衡饮食,减轻体重,循序渐进地做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并劝告戒烟戒酒,每日钠的摄入量低于6g,劳逸结合,调节心态舒缓压力等方法。同时要求患者严格遵守医嘱,坚持有规律的服药。
2.3让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参与到高血压等病的监督管理中来,共同改变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不良影响的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加关怀病人和亲属,督导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使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除此之外,社区医生及其患者单位都应积极地从心理、生活方面给予关怀和帮助。
3效果评价
本社区经过长达7年不懈有效的健康教育,对2.4万社区居民及1228名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和重视程度有明显的提高。每次在健康讲座时,大家都积极主动的来听讲及咨询健康知识,使居民对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有所了解,知道这三种病早期是可以预防治疗的,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及其家属都提高了认识。大部分患者改变了过去不良的生活习惯及以前认为没有症状或者血压通过服药正常后可以停药或不吃药,或适合别人吃的药也适合自己,或者不测量血压自作主张购药的错误观点。通过学习后,大部分患者能经常按时监测血压、查血脂、查血糖、测心电图等,明白必须按医嘱服药,不自购药及其他保健品药。使本社区高血脂、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得到有效的控制。近几年高血压脑病、脑血栓、脑出血、心血管病致死致残率有所下降。
4讨论
篇6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服务中应用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措施采取印制成小册子下发、定期出版教育园地、定期到学校、厂矿、老年大学举行讲座、到居民家里讲课、或设立咨询室接待来访等形式,始终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社区预防、保健、康复及护理患者中。结果和结论:我们通过此方法,使社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全面理解、掌握了日常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妇儿保健及优生优育、合理用药知识及各种疾病的防护知识。
我院于2005年开始尝试将健康教育运用于社区服务工作中,经过3a的分析、总结及跟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准备阶段
(1)深入社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达到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增加感情的目的,为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保证计划及措施正确有效、快速的落实。(2)运用护理程序找出个人、家庭、及社区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问题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处方,并印刷成册,为下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3)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并安排专门工作人员配合我们深入社区家庭,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提供固定的宣传教育园地,为创建健康教育宣传栏作好准备。(4)与辖区内的学校、厂矿、社会团体(如助老联合会、老年大学)取得联系,配合我们开展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2健康教育内容
2. 1社区层面的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并符合社区的特点,它是老人、儿童、妇女及康复期患者的聚集地,因此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合这些人二。健康教育的内容广,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环境、饮食、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针对目前中国的健康状况,疾病谱的特征与有关国家政策,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传染病、职业病及慢性病的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日常生活中易出现的意外事故防治,自我保健、食品与营养卫生、环境与健康、生殖卫生与计划生育等。
2. 2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单位,也是我们社区服务的重要场所和对象,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家庭健康教育的开展。主要内容有:疾病的防护知识、用药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锻炼保健知识、计划生育知识、突发事件的处理常识、康复技能等。
2. 3患者的教育主要在社区门诊及家庭访视中进行。教育的内容为:疾病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存在的护理问题、应采取措施、避免诱发因素及增加家属健康知识的教育。
3健康教育的实施
3. 1健康教育处方的实施根据每个家庭的人员结构、年龄层次、所患疾病及存在问题的不同,我们选择预先印制的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他们,并逐条进行讲解和指导,以保证其正确实施。
3. 2健康教育园地的利用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宣传园地的作用,进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并对家庭生活中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溺水、电击、煤气中毒、烫伤、噎食等的急救方法给予详细讲述。对教育园地内的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对重要常见的健康知识采取反复循环宣传,加深居民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3. 3专题健康讲座的举行社区居民应根据其需求(如反应多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突然发生的问题)、根据发病的季节、根据突发流行疾病及公共卫生方面的知识进行专场讲座,每季度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举办专题健康讲座,每个学期为辖区内的学校举行一场儿童期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讲座,根据厂矿的工作特点及工作环境进行职业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
3. 4建立健康教育咨询室设有咨询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各种健康教育杂志等,安排有专职的工作人员随时接待个体和群体健康咨询工作。播放健康知识片观看,以便更形象、更生动地进行预防疾病知识的传授。
(1)领导的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政策和社区各部门的重视、各单位的支持、协调与配合是顺利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获得成败的关键。社区健康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单靠社区工作人员是不行的,应依靠社会的力量,共同合作,人人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准备工作和社区服务人员熟练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全面的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是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
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讲座;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体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in the role of 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Methods For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 (mainl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bronchial asthma ) patients on a regular basis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observation period of 12 months. Resul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 popularize lung function for 12 months, for all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swot analysis of diseas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can improve the number of hospital compared with before (P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随着工业社会化进程,大气污染逐年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以社区为平台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对所在辖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观察1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阻肺、哮喘患者49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所有对象均为辖区内居民,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治标准[1]以及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纯慢阻肺患者28例,单纯哮喘13例,慢阻肺合并哮喘8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71.5岁;男性29例,女性20例。
1.2方法 将每位入组患者建立社区管理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每周定期电话回访,每个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次,讲座内容主要涉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吸氧、常用吸入药物的正确用法、何时复查及复诊以及免费监测肺功能检查等等,并对其近期不适及时记录健康档案中,同时对上述不适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参会率100%,观察期为12个月。
1.3 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干预期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每位入组患者的肺功能,所用肺功能机器为德国耶格Master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仪;评价标准为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前后进行评估,根据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主要有以下内容:①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药物、注意事项、家庭护理要点等;②治疗依从性:包括戒烟情况、坚持吸入药物、长期家庭氧疗、是否定期呼吸专科门诊随访或治疗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49例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1年后给入组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9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疾病(chronic disease,chronic condition)”定义为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治疗的健康问题,包括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肿瘤、艾滋病等[3]。慢性疾病是一个广义的健康问题,相对于我们过去重点关注的急性病、传染病和发作性疾病而言,这些“慢性疾病”对疾病防治体系(医疗体系)、医疗机构、患者个人及其家庭提出了新的并且相似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慢性疾病的一体化防治体系势在必行,而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 一[4]。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疾病正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和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所在[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工业化进程、吸烟等理化、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不容忽视,尤其是慢阻肺和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国际上定期更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但是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仍不乐观,本研究组织入组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同时普及肺功能检查,讲座内容为与慢阻肺、哮喘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健康教育前后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FEV1、FEV1/FVC(%)较入组前明显改善(见表1),统计其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较前有所减少(见表2),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健康教育讲座是一种开放性的健康教育手段,与会者之间、与会者和授课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习、互动,甚至现身说法,引起集体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以往,患者出院便意味着患者与医院的关系结束,患者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才能得到相关的康复信息,患者的需求有时很难得到及时满足[6]。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是让医患之间再次沟通的一个桥梁,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慢阻肺、哮喘这两个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症状、延缓肺功能,所以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是建立慢性病防治体系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医疗体系存在的不足:①疾病防治主要或基本依靠医务工作者,②患者是完全被动接受治疗,③忽视社区工作者的作用和地位,④未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⑤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随访治疗机制和保障。本研究在辖区内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加强患者对慢阻肺、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电话随访,随时解答患者问题,使其树立健康行为方式、坚持规范化治疗。开展讲座的同时,在医患之间开展娱乐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医患之间、患者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干预期12个月,干预前后比较,入组患者活动耐量均较前增加(见表2),生活质量随之得到提高。以人群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讲座,真正的做到了医疗卫生系统-患者及其家庭一体化、预防-治疗-随访-监控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7]。
据统计,所有慢性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72%在低至中等收入的国家,因此慢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在发展中国家[8]。全球40%的医疗资源用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9],对于常见的社区呼吸道慢性病慢阻肺、哮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0],哮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约有3000万人罹患哮喘[11]。这两者也正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医疗负担最主要的消耗者,因此它们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的重点。
健康教育作为综合性质量手段之一逐步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还有很大差距,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临床、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刻不容缓,建立适合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健康教育讲座对设立防治体系是必要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85.
[3]WH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J].Rev Pannam Salud Publica,2002,12(1):71-74.
[4]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5]ATKINS R C.The changing paRern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the need to develop stzategi for prevention relevant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countries[J].Kidney Int Suppl,2005,(98):83-85.
[6]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5.
[7]邹和群,建立慢性病一体化防治体系[J].现代医院,2008,8(5):99-100.
[8]ACH D.Towards a long term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ading chronic diseases[R].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9]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th Report 2004:ChangifIg History[S].Gent8,Switzer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篇8
一、我国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规定
自20__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又下发[:请记住我站域名/]了《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的通知》,20__年司法部制定了《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20__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加强法律监督的通知》,20__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直至今年刑法修正案(八)才首次将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明确规定下来。
二、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1、职责作用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同样由检察机关来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开展法律监督,其目的就是要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依法开展。20__年司法部制定的《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实施社区矫正,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__年下发的《关于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加强法律监督的通知》中要求,人民检察院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要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社区矫正工作是否公正进行和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法律监督。可见,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就是要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开展社区矫正活动的合法性进行法律监督,这既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也符合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2、监督的内容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__年下发的《关于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加强法律监督的通知》中作出了规定:人民检察院要加强对试点工作中交付执行、执行变更、执行终止等各工作环节、社区矫正监管措施以及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情况的法律监督。由此,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内容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对交付执行环节的监督。即对监外执行罪犯交付执行和交付执行法律手续是否完备、合法等进行监督,保证适用非监禁刑的对象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促进交付执行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防止和纠正不及时、不依法交付执行等原因造成监外执行罪犯“漏管”现象的发生;二是对执行变更环节的监督,即对执行机关是否对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监外罪犯依法收监,是否对矫正考察期间违反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的监外罪犯依法给予处罚,是否对符合减刑条件的监外罪犯依法予以减刑等进行监督;三是对执行终止环节的监督,即对执行机关是否对执行期限届满应当释放、解除管制、恢复政治权利的监外罪犯或执行期间死亡的监外罪犯按期办理相关手续等进行监督;四是对监管措施的监督,即对执行机关是否及时建立帮教组织、建立矫正管理档案、落实日常的监督管理措施以及对监外执行罪犯发生脱管漏管时是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等进行监督;五是对执行人员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渎职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进行监督和查处。
三、目前检察机关要全面履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1、社区矫正立法不规范
刑法修正案(八)虽然将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明确规定下来,但并没有对社区矫正的程序、 具体工作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他的两高两部等文件对社区矫正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但缺乏权威性,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中的权利义务、如何开展法律监督都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法律依据问题,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依法对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利义务。
2、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组织机构有待建立健全
目前,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都是由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来承担,但由于监所检察部门人员有限,而所辖社区矫正点又多,即便在各社区设立社区矫正联络点,监所检察部门人员的监督检察时间仍然有限。因此,应当建立派驻社区检察室,以便更好地对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不统一
篇9
Abstract: "Web design and making" is a very practical course,mission-driven teaching method is a method based on bold and open classroom,task-oriented line,teacher-led,student-centered,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omplete the learning task and timely assess student achievement. In this paper,how to design "task"in the "mission-driven" is described,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o improve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for the student learning,it provided guarantee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ourse teaching.
关键词:任务驱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法
Key words: task;web design and make;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87-02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提出
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因素很多,首先就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科学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已成为中学计算机课教学应接不暇的难题。信息社会中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要求我们必须教学生会用电脑,而硬、软件的不断更新,又使“会”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于是,使学生“会”的“教”和“学”也必须随之变化。
传统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以“知识点”构筑的知识体系,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各门学科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也就是以前称之为“双基”的部分。但计算机学科情况却有所不同。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络型的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并没严格的规定性。这就使得它的知识体系较难把握。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又在飞速发展,不仅是原有技术、知识的更新,还伴随着技术门类的不断增多。以前,我们只要教操作系统、文字编辑和数据库技术,就觉得差不多了,但是现在,还必须加上多媒体,加上网络,还有各类层出不穷的新型应用软件。对此,怎样应对确实成为难题?
其次,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学生的信息来源增多了,过去,学校和老师是学生信息来源的主渠道,绝大部分信息和知识要靠教师向学生传授。但是现在不同了,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和信息,不一定非得要靠课堂上获取知识。那些在计算机方面发展较快的同学,往往都是通过课堂外的渠道获得进步的。
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的推进,对计算机学科提出更高要求和厚望。信息时代的特殊需求和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殊魅力,促使人们希望中学计算机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在宏观上对课程规定了一个总任务:使学生了解、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处理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问题的探索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任务驱动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主动合作的意识。一个任务完成后学生会有满足感、成就感,这种感觉进而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信心,使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逐步形成。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的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网页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网站的设计,这就设计因特网信息检索、信息的处理、网页规划与设计、网页框架布局、网页元素的定位、图片的插入、超级链接、网页的修饰和文件存储等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到网页制作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与技能、相关的扩展知识的连接。然后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分步骤的指导学生去完成。综合诸多方面的因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
3.1 创设情境、设计任务。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刚刚开始时,教师可推荐一些富有特色的网站供学生欣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他们去思考如何建设网站、设计网页,由此确定课程的总体任务――建设一个完整网站。然后,教师要针对课程中每一部分知识点将总体任务细分为若干大任务,如文本、图像、链接、表格、框架、CSS样式、层时间轴、模板和库等,再将这些大任务进一步细分为一些小任务。任务应从易到难,小任务应紧密围绕总体任务去一个个地实现。教师要充分结合网页的特点创设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以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
3.2 分析任务、提出问题。
任务提出之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先让学生对呈现的任务进行仔细思考、分析和讨论,提出完成任务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即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的,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能解决;另一些是没有学过的,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比如,在对文字应用CSS样式的教学中,教师先演示某一网站中文字效果,引导学生将其与学习过的网页文字效果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学习现成的结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问题的提出时,要采取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办法。另外,学生不可能一次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对于一些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相应步骤时才有可能提出。同时,也只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并解决相应的问题才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3 自主学习。
探索研究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做,而应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要以问题探索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自行完成任务,通过自主探索或者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而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最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个性化网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有意识的技能运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围绕设计主题搜索资料,进行探索,深入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比如,要求学生做一个公司的网站设计,学生就会去上网了解一些公司网站的设计思路及效果,然后再尝试自己设计。当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随时准备好为学生提供支持,让学生能尽快掌握所学,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4 评价反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而应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获取的经验与教训。
评价是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要注意,评价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缺点,以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充分发挥。对每个学生完成的任务,都要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进行交流展示,大家讨论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应请创作了优秀作品的学生讲一些关键性的步骤或操作技巧,以便大家共同提高,达到交流的目的。
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鉴于网页制作课程的特点,这时应按照不同的网站类别,如个人网站、公司网站、学校网站等,给学生布置几个完整的网站设计主题,让学生了解常见网站设计制作的流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论
篇10
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特点
“网页设计与制作”不仅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所包含的实践性、技能性、创新性也相当强。它要求学生不但要扎实地掌握好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实践技能,而且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网页设计与制作”也是一门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它不仅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它对学生的策划、设计、制作能力都有要求。综上,“网页设计与制作”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才能学好这门课程。
2“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练习与现实应用脱节
多数《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科书,其讲授的知识点及课后练习比较基础,与实践相割裂,学生学习并动手实践之后只能掌握零散的知识点,却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在具体的网页设计中,可以怎么用、用在哪里。由此,会出现大部分学生在独立制作网页时茫然、不知从哪里下手的情况。
2.2过于关注工具软件的使用
还有部分教科书将焦点集中于如何使用网页工具软件,这样做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学生对基础代码掌握不够扎实;二是使学生缺乏大局规划的能力。基础代码不熟悉,在出现错误时,学生们往往不知所措,且在后续学习中不能很好地与一些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对接,难以实现动态网站的制作。有些网页设计教学往往将80%的教学时间都放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上,结果是虽然学生学会操作设计工具,而且用得很熟练,但是就是不能独立地进行网站规划和页面设计。即使是完成的作品也达不到应有的功能效果和视觉效果。课程内容上重“技术”轻“设计”,这样导致学生不会从全局的角度开发设计,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2]
2.3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一部分学生学习只是为应付教师的作业,应付期末考试,所以一学期过去,只掌握了基础的皮毛知识,而缺乏实践的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缺乏主动探索的动力。纵观国内外,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学、强调教学质量,而质量体现在教、学两方面。缺乏学生的主动学习,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注定会打折。
3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构建
3.1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就是按照软件工程思想把某一网站建设项目展开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使学生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所学知识,明白使用所学知识“可以做什么”和“如何做什么”。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精神。[3]
3.2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与项目驱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项目进入课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项目驱动法”的关键在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两个环节,所以,本研究重点集中于项目设计与项目实施。
(1)项目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先将整个课程设计成一个大项目,再将大项目分为若干个阶段性的小项目。而本门课程的初级目标即是要求每名同学能独立建设网站,所以,大项目定为建设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网站类型与网站主题自拟;再将实现电子商务网站这个大项目细化为:简单基础网页的网站、添加了表格布局网页的网站、添加了框架布局网页的网站、添加了CSS+DIV布局网页的网站等若干小项目,每一阶段实验项目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2)项目实施。本研究的项目实施可以分解为四个环节:确立目标、探索实践、作品分享、项目评分。
第一,确立目标。首先,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自行确定总体目标,设计并建立某一类型的电子商务网站;其次,引导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项目分析与项目设计,完成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即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网站的主题。在这一阶段,学生初步确立自己网站即将实现的功能、内容、设计风格等,为后续的网站建设画好蓝图、打下基础。这样,后期学生可以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点,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
第二,探索实践。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首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将网页设计与制作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继而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完成项目的具体途径。其次,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学习,学生独立思索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点可以怎样用、用在哪里,并逐步实现自己的项目,解决自己的问题。其间,教师所承担的角色转变为解惑者。学生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自己的项目目标,独立寻找相关资料,自主学习;也可与同学分析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第三,作品分享。学生完成项目后,要进行作品展示及成果汇报,每名同学要分别将自己的网站作品在班级进行公开展示,并汇报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谋求的解决方法、项目完成后的心得体会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且可以充分体验到自己作品展示时所获得的喜悦感。
第四,项目评分。接下来进行项目作品的分析点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果进行评价;二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有成就感,而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评分也将从多角度进行,不仅要检验学生网站的美观性、可靠性、操作性等,还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性。这也意味着,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知识、独立开发静态网站的技能,同时要具备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这样一种“学习―实践―分享―评分”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在面对自己的网站成果时更有自信和成就感,而且自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就此得到培养,才能真正达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3.3项目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1)准确设计项目。项目设计是蓝图,也是地基,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所以,项目驱动方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导学生较好地设计自己的项目。首先,要求学生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领域或者商品品类;其次,要求学生大量地浏览此类网站,并总结每个网站的优缺点、成功与不足之处;最后,根据之前浏览网站总结的经验,从功能、内容、架构、设计风格等多个方面来设计自己的网站。
(2)教师角色转变。本研究是在“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项目案例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每个知识点讲授完,学生即带着自己项目中的问题去理解、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的每次作业主要体现为项目的阶段性的设计与实现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转变,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还要有引导、答疑和监控。
第一,引导者和答疑者。教师在讲授完基础知识点后,主要角色即转变为引导者和答疑者。在学生有想法却没方向时要为其指导可选择使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摸索实践,找寻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面对问题迟迟不能解决时,要参与讨论,指出问题所在,纠正所犯的错误。
第二,监控者。项目历时时间较长,至少为一个学期,中途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倦怠的心理,主动探索的创造精神会慢慢减退,所以,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引导和监督,保证同学的参与热情,并杜绝偷懒现象。
(3)授课地点、学习形式的改变。将授课的地点从教室转换到机房。在机房上课时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隔时间短,学生能够及时的实践,知识点得到巩固,便不容易遗忘。在机房授课,方式更加直观,学生掌握更快。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学习形式: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学生合作完成项目。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工作量,不会出现浑水摸鱼的情况,而且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合作完成项目,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激励,共同提高。但要注意分组的方法,在编组时要注意搭配合理。
(4)实行过程评价激励机制。在“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也就是对学生每个阶段完成的内容都要进行考核,并且记录成绩,将其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一是让学生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教师也能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二是杜绝了部分学生的偷懒现象,教师可以及时地对进度慢、效果差的学生进行督促和帮助,确保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终成果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应包括成果的美观性、可靠性、创新性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学并多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社区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