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理学的理解和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药理学的理解和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教学内容
绪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的发展史及药理学学习方法。除了讲清以上4个问题,药物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药物的定义及药物、毒物、食物三者的关系也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其有科学、完整、明确的认识;另外,本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也是讲授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本学科任务可以重点介绍药理学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意义,引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药品说明书,展示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针对专业特点,着重介绍跟学生专业有关的部分。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绍,采用大量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使学生了解和重视药理学实验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5]。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熟悉的药物也应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降压药的选择;为什么利尿药作为运动员的禁用药物,该类药物能否用于减肥;感冒药物的处方,各组成部分有何意义;的相关问题;影视剧中关于药物的使用实例;广告词跟药理学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教材有了进一步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又能唤起学生思考活动。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授又不完全脱离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教学方法
2.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开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在没有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他们对本学科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比较和讨论中得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6]。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使用过的药物也应作一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篇2
关键词: 药理学 实验兴趣 培养
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科学,也是我校药学、护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而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药理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兴趣是不用忽视的。笔者针对学生对药理学实验态度谈谈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兴趣的几点体会。
1 学生对待药理学实验的态度
1.1 对动物及其气味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药理学实验大部分以活体动物为实验对象,如小白鼠、家兔、青蛙等。学生往往第一次见还比较感兴趣,一旦叫他们亲自去操作时,就有些害怕了。一怕伤着自己,二怕动物大小便及其气味,总觉得又脏又臭,多数不愿动手。
1.2 轻视实验教学,产生敷衍心理
对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动机,认为实验教学仅仅是验证理论,只要学好理论即可,因而在实验操作中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遇本组结果不理想就抄别组的,或根据理论填写。
1.3 独立操作意识差,产生依赖心理
有的同学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动脑,给机会也不好好练习,结果独立操作能力差,进一步发展就会对实验产生消极逃避的态度。
2 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选择[1]。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他们自己愿意做,愿意探讨,才能真正达到我们开设实验课的目的要求。笔者就多年来的实验教学经验谈谈对学生药理学实验兴趣培养的几点粗略看法。
2.1 使学生明确实验的重要性和地位
首先,让学生明白药理学实验是将理论知识形象的一种手段,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逻辑思维方法,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找出药理学实验与其他相关科目和今后工作的联系,向学生分析其所处的地位。
譬如,我校开设此门课的专业有药学、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需着重要求掌握好各种给药途径的操作技术,如动物静脉注射是临床静脉穿刺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临床对患者护理的基本知识。对药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除掌握一些基本操作、基本知识的用处外,还可以要求其学会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如中药的开发前景较广,有的偏方、秘方或单位药,可通过相关科目如应用《天然药物化学》知识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经《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等知识,再利用《药剂学》等知识制成相应剂型,最后用《药理学》等知识在动物体上作初步研究、探讨,让学生觉得掌握好药理学实验技能,自己也能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2 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和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基地,为了保证实验时有一个较好的环境,这就要求实验环境清洁干净,一切室内设备及实验用品的摆放井然有序,整齐规范,并尽可能地使实验药品、仪器齐全,数量足够,光线充足。同时应注意改善实验室的通风条件,如安装换气扇等,以增加实验室的空气流通,使空气自然清新。
2.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近几年我们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互动式教学法立足于素质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开拓学生思路,挖掘其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对教师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2]。
.4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操作更直观、清晰、易懂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视听结合、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很快了解实验全过程,掌握关键技术,且扩大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节省了实验经费。
篇3
1.1知己知彼
第一次上课先让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所在单位、所在科室及专业,使老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有个初步了解,同时使学生之间有了初步的交流,便于后续的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环节的开展;然后老师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授课计划,这样她们就可以自己决定哪些内容需要重点听老师讲,哪些内容可以自己学,让学生对将来的上课时间根据自己的工作提前做好安排,使她们一开始就做到心中有数。
1.2明确任务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围绕相关的病例讨论来分析问题。授课前教师把专业相近的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组长一名。把收集相关专业案例的任务提早下达,列出同学们工作中的疑问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前一周再次提醒组长安排同学们收集案例、查阅资料。这样学生带着任务、上课能帮助自己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的欲望或动机,到课率得到了保证和提高。
1.3课程实施
授课过程中,先让小组长代表本专业的学生抛出问题,当然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与本部分学习内容相关;然后其他小组同学展开讨论,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接着请来自不同医疗单位的学生介绍各自单位对同一药物的用法、护理措施的不同做法和不同理解。最后教师讲授解释学生普遍不懂的部分,并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做总结。
2在成人大专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收获
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成人医学教育中,一直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少,内容枯燥,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也影响学生到课率。而PBL教学法是学生提出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目标明确。通过收集案例、查阅资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堂上采取讨论交流的方式,气氛轻松,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PBL教学中围绕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组织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将药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结合,打破了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问题背后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协作完成收集案例、查阅资料任务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讨论课上锻炼了学生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对临床用药的分享讨论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将各学科所学知识互相渗透,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相比传统的教学法PBL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成人学生多有临床实践经验,工作中经常接触新药。而药理学教学内容多是传统药物,且有的药临床现已很少应用;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又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平时经常查阅文献、关注药理学最新前沿进展、关注新药的上市及临床使药情况;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临床实践,如介绍老药的基础地位、与新药的关系、老药与新药的对比;增加新药、旧药新名及复方制剂的介绍。在教学讨论过程中学生也常常会把药物的临床新用途、新用法反馈给老师,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实现了教学相长。采用PBL教学法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改善。
2.4有利于提高护士专业技能
成人护理大专生都是在临床的第一线工作,她们即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又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对她们来说学好药理学非常重要。PBL教学法以临床护理问题为中心,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学生扎实掌握药理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树立整体的护理观念和服务意识。案例分析讨论既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加深对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的理解。扎实的药理学知识提高了护士专业技能,为护士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有利保障,有利于全面提高医院医疗和服务质量。
3PBL教学在成人大专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大量时间做准备工作,而成人大专护理生大都在医院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忙,业余时间少,收集案例及查阅文献的过程必然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另外学生抛出的问题往往不能紧扣本次教学内容;其次在讨论环节学生往往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引起争执,教师在解释时涉及其他学科知识而对药物的讲解时间减少。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把布置收集案例的时间提前2~3周;另一方面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和问题给学生做参考,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把握引导技巧。
篇4
1小组学习
该方法是指将班级学生均匀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5~6人组成,小组自选组长。教师布置题目(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各小组自行组织学习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制定具体计划,协商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完成任务。之后,各学习小组展示汇报成果,全班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最后教师总结。例如,在镇静催眠药这一章教学中,在介绍了苯二氮艹卓类、巴比妥类等药物后,给各学习小组布置任务:①收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非处方药,包括氯美扎酮、谷维素、乙酰天麻素等,并制成课件(PPT);②如何指导患者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准备:各小组接受任务后积极讨论,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多方收集资料,制作PPT。实施:各小组代表按抽签顺序上台采用PPT演示结合讲解,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介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OTC),每人限制时间5min。评价:每组推选一个同学作为观察员,从收集的药品数量、PPT的质量(清晰、美观、简明等)、讲解的情况三方面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其他同学也可主动参与评价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而如何指导患者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可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完成。小组学习法适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讨论,在药理实验实训中更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各组间学习任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经过多次的实践探索,发现只要教师能够选取内容和难易程度适宜的教学章节,该方法能够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两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小组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咨询和辅导作用。在运用小组学习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也在同步提高,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
2案例分析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这些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感觉抽象,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完成这些内容的理论教学后,给出以下病案,作为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查资料,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案例:患者,80岁,男性。酒精中毒,肝脏疾病,前列腺癌(施行摘除术),吸烟。服用氨茶碱100mg每次,每日3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给药西咪替丁300mg每次,1日1次。为了简化服药方法,将氨茶碱改为200mg每次,1日2次。4d后,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到急诊室治疗。增加西咪替丁的用量300mg每次,1日4次,3d后,又因恶心、呕吐和精神错乱入院。入院后,出现痉挛,脉搏快而不规则,收缩压60mmmHg。发现房颤、室性心动过速,胸部X光片诊断为肺气肿。为治疗心动过速追加钾剂。入院24h后,静脉注射洋地黄,开始痉挛,虽然给予地西泮,血压仍低下,后因心动过缓死亡。学生们课后看书查资料想答案,手脑并用,在课上讨论发言时,各组代表侃侃而谈。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讨论,同学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年龄、肝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明显加深。合理运用案例分析法既达到了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目的,又使抽象的药物知识具体化,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会处理问题,其形成的情况则是参与者、观察者一起卷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并急于得到结果,角色扮演的过程给人的行动提供了生动的实例,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和角色,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这样的实训方法学生参与兴趣高,情境强,效果好。在药理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模拟药房或药店轮流扮演患者、药师、观察员角色,开展“询病荐药”“用药指导”实践,既可使学生体验未来职业岗位的情感,深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可使学生在感悟职业角色的内涵中,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把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规范的职业行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如在感冒、疼痛、失眠等常见病症的治疗药物的教学中可采用此法。
4先做后学
正确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正确识读药品说明书,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导患者用药,这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使学生有效掌握此知识和技能,运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如在学习“药品分类管理”与“药品说明书阅读”这两个内容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利用周末时间到药店去见习,观察药品摆设,同时收集处方药、甲、乙类非处方药(OTC)包装盒及药品说明书各一份。学生们尚未学过药品分类管理知识,不知什么是处方药与OTC,于是便带着问题去认知,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已获得部分真知。而后,大家对着自己手中的包装盒和药品说明书听老师讲解,感觉特别直观,易于理解。讲完后,做练习,要求学生两两相对,交换药品说明书,并根据药品说明书互相回答下列问题:①药品名称有哪几种表现方式?②根据批准文号说出药物的类型。③说明有效期标注的方式,说出药品具体可使用到哪一天。④假若你是药师,应如何指导患者用此药?通过练习强化知识的记忆和应用。
5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为脑图或概念图,是一种开发思维潜能、提高思维能力的简单高效的工具。人类的大脑思维呈现出的是一种放射性的树状结构,而我们日常在总结这种思维时往往采取诸如1、2、3、4这样的直线型方式,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思维导图”则采取一种独特的画图方式,将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的呈现在图中。药理学内容丰富,每章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二十多个药物,各类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应用注意事项等似是而非,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追忆,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清晰思维,牢固记忆。如β-受体拮抗剂思维导图(见图1)。
6实验实训
医药行业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服务对象是人,工作的终结目标是维护人的生命和促进健康。因此,对于未来医药行业的从业者,对其综合职业素质应有更高的要求。在实验教学中,涉及到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等,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质教育资源。作为一个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如其分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和严谨规范、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促其职业素质的养成,并将此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周密的设计;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一个具体的操作都要求做到准确规范、一丝不苟;并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认真分析和总结实验失败的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进一步规范操作规程,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篇5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教学团队;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生物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ADME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与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学科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药学专业人才整体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生物药剂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数不断压缩,如何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且在有限的课时数里保证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度,成为新时期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简要总结了教学团队在提高生物药剂学教学质量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与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1建立教学团队
集合团队力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我们于2010年成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团队,该团队由参与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授课的老中青三代教师组成,并推选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性学术思想活跃、团队协作精神与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兼备的教师任团队首席教师。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体包括:①定期组织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内容研讨,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调整教学重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删减陈旧落后、重复的章节内容,增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②组织师生教学座谈会,把师生请出教室,在一个轻松的氛围里面对面地畅谈对教与学的想法与建议。让学生真正了解教师对教学的想法与态度,也让教师真正了解现代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需求,显著促进师生间的互相理解,大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③开展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结对子,一帮一"活动,通过新老教师合作,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帮助青年教师准确理解教学目标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因此首先要让新教师深刻理解教学目标;备课质量对教学的影响显而易见,新、老教师对教案和课件进行逐一探讨,精雕细琢,力求完善;上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新教师每学期不定期听老教师课4节,自找不足,学习提高,老教师每学期不定期听新教师课4节,课后及时反馈听课意见,从教学态度、语言表达、师生互动、教学工具的利用、教学节奏的掌握等各个方面给予提点,帮助新教师更快成长;④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有计划地输送骨干青年教师出国学习培训,近5年已先后有5位青年教师分别去往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交流学习,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还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2改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生物药剂学的课程学习至关重要,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消化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3]。但是,长期以来生物药剂学实验缺乏正规的教材,采用临时打印的讲义,学生在实验前无法预习,影响实验完成质量;实验内容的选择缺乏系统论证,多年来一成不变,跟不上学科发展的脚步;此外,生物药剂学多以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实验操作要求较高且耗时长,所需的手术器械、仪器设备较多,实验费用高,故长久以来生物药剂学实验都以实验示教的形式进行,限制了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由资深教师领衔,组织教学团队编写实验教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精简、精心选择,引入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使实验教学内容紧跟学科的发展[4]。其次,团队获得学院的支持,添置了大量的手术器械与实验设备,使实验不再只局限于示教,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提高对预实验的重视程度,从实验讲解,到供试液配制、手术操作、仪器使用、样品分析测定等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准确无误,以确保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
3优化教学方法
现今是信息爆炸的年代,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板书、投影等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PowerPoint技术已在课堂上得到广泛应用[5]。然而生物药剂学课程知识容量大,涉及各种给药途径的药物体内过程,抽象的文字描述及静态的图片很难将过程描述清楚。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掌握,我们采用3DMAX软件制作了药物从口腔吞服以后在体内运行的3D动画视频。视频动态描述了片剂在胃中的崩解、溶出及药物穿透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全过程,并且清晰展示了胃肠道生理结构,如小肠绒毛、微绒毛等,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药物口服吸收的过程及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各种因素,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药物学与人们的健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提高学生对生物药剂学课程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注意将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且将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医药问题引入课堂,比如在口服吸收教学中,开展"毒胶囊事件"的讨论,探讨去除胶囊壳后直接吞服或用馒头夹药粉吞服等做法的可行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来说将会是一个长久的命题,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在生物药剂学课程的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改进,在学生中获得了较好的反响。然而,要在有限的课时数里保证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并能让我们的教学内容跟得上学科发展的脚步,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与应用能力,我们仍需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新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1.
[2]刘建平,王柏,尹莉芳.生物药剂学实验教改尝试[J].药学教育.1998,14(4):34-59.
[3]刘道洲,成颖,崔晗,等.提高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1):861-862.
篇6
小规模研究有增进青春期学生记忆力效果
作为第三代保健品在美国各大超市广泛出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惊世力作
“你是谁呀?”明明是天天相见的亲朋好友,却无法相认;“回家该往哪里走呢?”刚刚出门不久,就忘记了回家的路。老年人在记忆上出现明显的健忘,或者在行为上有一些明显的错乱,按传统的习惯,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老人家“老糊涂”了,并不把这些变化看成是一种病,更不会将老人家送入医院治疗。过去,在我国是这种看法,在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都有相似认识。
阿尔采末引出一个世纪顽症
1906年,德国一位神经病理学家阿洛依斯・阿尔采末(Alois Alzheimer)在一次医学会议上第一次报告了这样一位女病人: 病人在51岁开始出现对丈夫的嫉妒妄想,并逐渐产生健忘症状。开始时,医生给她看一样东西,她能讲出正确名称来,但后来,她慢慢地就忘掉了这样东西。阅读一本书,她会无缘无故地跳过一些句子,或者会把一个德文单词的字母逐个地拼读出来;书写时,她会反复地书写一个音节而完全忽略其他音节;说话时,她常常语无伦次,内容似是而非,或者把牛奶瓶说成是茶杯,等等。总之,女病人的智力明显下降,有时说话间会突然停下,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人们向她提出的任何问题。
女病人最后因重度痴呆并发瘫痪,55岁时死亡。阿尔采末在解剖了她的大脑后发现,其大脑脑组织明显萎缩,脑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管腔变小变窄。将脑组织切成薄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脑细胞周围聚集有老年斑,细胞内充满一种细丝(医学上叫做“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特殊病理变化:神经原纤维增多并变粗,有许多已排列成束状,或者相互缠结在一起。这种变化数量很多,有时甚至占据了整个细胞的空间,把细胞核和细胞浆都破坏了。在大脑皮质的浅层细胞内尤为明显,有的细胞甚至完全消失。
多年后,随着类似病例的出现,医学上才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为纪念首例发现者,人们专门把它叫做“阿尔采末病”(过去曾叫“阿耳茨海默氏病”)。这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早老性痴呆”或“老年性痴呆”。
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统计表明,在65岁以上人群中,早老性痴呆的发病率达6.9%,85岁以上人群则高达40%~ 50%,从发病到死亡约为3~8年。早老性痴呆被认为是一种世纪顽症。随着世界范围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早老性痴呆还会构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早老性痴呆的发生呢?它的根源在哪里呢?
祸起“乙酰胆碱”
早在50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曾经预言,记忆与大脑内部的某些化学成份的变化有关,这个预言,今天已被科学家们所证实。
美国心理学家麦康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开灯的同时对涡虫进行电击,多次重复后涡虫一见灯光便蜷缩起来。然后他把这些涡虫磨碎,给未曾训练的涡虫做饲料,当这些本来有趋光性的涡虫吃了这种饲料后,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对光的逃避反应。另有人从通过训练变得好动的兔子中提取一种物质注射到不太好动的兔子脑内,那不太好动的兔子竟变得异常活泼好动。这些实验表明:记忆肯定与某种物质有关,而且在生物体内,记忆还能够转移。
这个发现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人类如果掌握了这种能使人增加记忆的物质,世界将会发生更大变化。那么,这种神奇的物质是什么呢?美国内分泌专家乌德曼博士认为,有一种叫乙酰胆碱的神经化学物质,它与调控记忆功能密切相关。
最近10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证实,早老性痴呆病人脑内作为神经信息传递物质的乙酰胆碱运转出现异常。这些病人脑内乙酰胆碱的水平明显下降,调控学习、记忆功能脑区的胆碱能神经细胞明显退化、死亡。不过,乙酰胆碱在早老性痴呆发病中是引起疾病的起动原因,还是疾病发展的结果,或者是其他可能性则有待于深入研究。
如果能够详细研究出这些病理过程,找出这些化学物质改变的特点,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某些措施调整和恢复这些脑细胞和化学物质的正常运转,从而,也许就有可能有效地治疗早老性痴呆症。
寻找现代“记事珠”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名叫张说的宰相得到了一颗“记事珠”,要是有谁忘记了什么,只要摸一摸这颗珠子,一切就可以重新记起来了。为了这个美丽的传说,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找到现代“记事珠”。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已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中枢胆碱能系统在调控学习和记忆等高级心理功能的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胆碱能神经细胞功能的衰退,可以导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据此,可以从提高脑内胆碱能神经细胞功能策略着手筛选和研制认知药物。然而,我们不能利用健康人也不能利用病人直接进行药物试验。因此,首先必须来建立一种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
用来建立学习和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方法很多,有给脑部通电产生休克,电毁损调控学习、记忆脑区的方法,有使脑缺血缺氧的方法,还有将神经毒剂注入脑内的方法,等等。不过,由于东莨菪碱具有阻断胆碱能功能的作用,临床也观察到,病人应用后出现记忆障碍,因此,国际上通常应用东莨菪碱来制备学习和记忆障碍的动物模型,不仅方法简单,而且重复性好。
早老性痴呆所引起的学习和记忆障碍问题,特别引人关注。临床研究表明,早老性痴呆病人记忆功能失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和退行性变化,以及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等脑区的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降低。所以,不少研究者常把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障碍作为模拟早老性痴呆的动物模型。然而,近年来,有学者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这种模型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些研究已经证实,东莨菪碱所引起的特殊的记忆缺失和早老性痴呆所表现的记忆障碍有所不同。
为了减轻早老性痴呆病人脑内胆碱能功能的不足,欧美发达国家采用胆碱能补偿策略,寻找治疗早老性痴呆药物。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成功地开发出胆碱酯酶抑制剂,已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有毒扁豆碱和他克林等。然而,医生们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早期开发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治疗早老性痴呆时,常被许多问题所困扰。比如,毒扁豆碱不仅有明显副作用,且在体内存留的作用时间较短以致影响药效,而他克林在治疗剂量时可对40%病人产生肝脏毒性。为此,开发新一代胆碱酯酶抑制剂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各大制药集团的研究热点,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正在开发的多达40个,但均为合成的化合物。
石杉碱甲浮出水面
近10多年来,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从天然植物内寻找治病药物的研究热潮。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能不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出抗早老性痴呆的促智新药?
蛇足石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林荫下湿地或沟谷石上,分布于我国东北、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各地,这种人们称为“千层塔“、“狗牙菜”、“铁板草”、“打不死”的草药,有清热利湿和消淤止血等作用。在民间和临床应用时,医生们观察到病人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胆碱能副作用,如腹痛、流涎、肌肉抽搐等。
这种人们习以为常很不起眼的治疗副作用,却引起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家的注意。服用蛇足石杉引发病人的外周胆碱能副作用,提示该植物内存在兴奋胆碱能功能的有效成份。能不能从这种草药内研制出治疗早老性痴呆的新药呢?神经药理课题组组长唐希灿研究员、原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白东鲁研究员、中科院资深院士嵇汝运及植物化学课题组组长朱大元研究员等人着手开始对这种草药进行研究。
分离、提纯、化学结构及药理活性鉴定、合成......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专家小组终于从蛇足石杉分离到的60余个化学物质中得到一种他们梦寐以求的活性物质,这就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早老性痴呆及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病症的石杉碱甲,它对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远优于近年国外开发的同类治疗早老性痴呆药物。
研究成果震惊世界
科学家们利用成年和老年小鼠、大鼠及猕猴等动物研究了石杉碱甲的促智作用,结果表明,石杉碱甲对上述动物产生的多种实验性记忆障碍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如注射东莨菪碱诱发的短期记忆障碍,电刺激脑区产生的乙酰胆碱水平下降,脑内注射神经毒剂产生胆碱能功能损害诱发的模拟早老性痴呆的记忆功能缺损等。研究证明石杉碱甲的改善记忆障碍作用优于毒扁豆碱、他克林以及近年美国FDA批准的安利申(Aricept)。研究还证明,石杉碱甲不但能改善胆碱能功能损害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还能改善脑缺血诱发的记忆障碍,并已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对血管性痴呆有治疗作用。
石杉碱甲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为改善早老性痴呆记忆障碍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目前临床治疗病例已超过百万例。研究表明,该药在进入体内后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较多地分布于额叶、颞叶、海马等与学习和记忆有密切联系的脑区,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减弱它对乙酰胆碱的分解,使脑区内的乙酰胆碱含量升高,达到提高调控记忆功能脑区的神经传导功能,增强记忆信息的传递,从而起到增强大脑学习和记忆功能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证明,石杉碱甲有抗氧化应激以及β-淀粉样蛋白(一种与早老性痴呆病理密切有关的有毒物质)对神经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石杉碱甲的保护作用与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有关。这一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服用石杉碱甲有可能对早老性痴呆达到标本兼治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在世界权威医药杂志《美国药理学杂志》、《欧洲药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报》《神经科学研究杂志》、《神经报道》及《神经通讯》等处陆续发表了70多篇科学论文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到国际医药界同行的高度重视。日本、以色列、法国、瑞士、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的医学机构随后都相继在他们的研究工作基础上也投入对石杉碱甲的研究。国内外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均已表明,石杉碱甲是一种极有前景的治疗早、中期早老性痴呆以及由多种因素引起记忆障碍的较理想治疗药物。
不仅如此,近年来有些临床研究显示,小剂量石杉碱甲还可以提高健康人的记忆与学习能力。研究人员采用双盲法对68例初中学生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服用石杉碱甲1~2片组的记忆商明显高于对照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名从事石杉碱甲合成研究的著名教授考斯考夫斯基教授经常每天服用一片石杉碱甲,他认为对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很有帮助。作为一种功能因子明确的提高记忆功能第三代保健品,石杉碱甲还在美国各大超市广泛出售
ZT-1渐露曙光
石杉碱甲具有的独特的化学结构及对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高选择抑制的独特生物活性,引起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以色列等22个国家医药学家的极大兴趣,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以石杉碱甲的全合成及以它为先导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寻找开发新一代治疗早老性痴呆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篇7
[关键词] 药物化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c)-0161-02
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我国高等药学院校中肩负着中华民族药业发展的重任,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反映着高等药学院校的现实,在相当程度上预示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药业的未来。它包括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化学两个学科,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在人类防病治病的生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然药物化学既阐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性质,又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方法、结构鉴定及结构优化,以寻找新型先导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是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及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和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化学药物性质、探索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两者均是以化学药物为研究对象,为药学领域尤其是新药研究领域中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重要学科。从学科的进展中,可以看出增强药物化学学科建设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生物医学背景下培养高质量药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应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优秀药学人才。
1 药物化学学科的进展及其培养目标
药物化学学科在众多医药高校中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内最早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之一。纵观药学学科的发展,自上世纪40年代末国内药学就形成了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药剂学及药理学四个二级学科,与药学相关的化学更早就已经形成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二级学科。当时无论是药学的四个二级学科还是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都只局限在本学科圈内完善各自的理论、方法及体系,形成早期药学学科经纬分明的学科群环境,这种学科群环境分离于医学和生物学之外。上世纪50年代,药学的四个二级学科及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都积极关注医学和生物学进展,都希望利用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创造本学科的前沿,导致了药学学科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随后,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使病理、生理现象与药物分子的依赖关系明朗化,从药物分子的结构式既可以解读它的化学性质,又可以解读它的生物学性质,包括药物化学学科在内的药学四个二级学科形成的前沿方向存在广泛联系,这些联系最终表现为二级学科的前沿方向之间出现交叉点,药学二级学科的界线在医学和生物学层面上模糊化,药学二级学科的界线在医学和生物学层面上更加模糊、广泛交叉融合。上世纪60年代之后,医学和生物学进步同样引起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出现了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和物理药学,生物学作为桥梁使化学学科之间的界线模糊化,特别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内源性标志物测定方向广泛交叉,并于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化学生物学时代。如今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针对相同的医学问题做着各自的事情,特别是在细胞化学领域广泛交叉下,学科界线更加模糊。
可见由于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计算机模拟设计及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和技术向药物化学中渗透,使药物化学学科取得诸多方面的进展。这些进展深刻地影响着药物化学的自身行为,制约着药物化学专业的目标,现代药物化学已与大多数人熟悉的经典药物化学有本质区别,已由传统的“化学”向“化学+生物学”到“化学+生物学+医学”的模式转变并已经被同仁广泛认同且产生积极的影响,把握药物化学学科发展,增强药物化学学科建设,调整药物化学学科教育目标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可回避。
2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进展及培养目标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至今,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19世纪初,化学家们对已确定的大量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按照生源、药理活性或结构进行分类,并不断地揭示出不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如甲戊二羟的结构单元为萜类共有的生物合成材料,生物碱的前体是莽草酸和α-氨基酸等,即生活细胞合成天然化合物的奥秘被逐渐揭示。20世纪在“药味”浓郁的药学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以色谱技术如柱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谱学技术(如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试验(如高通量筛选等)普遍开展为主要特点。有专家[1]预言,21世纪将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药物实验化、定性和定量化再评价研究;研究生药基源化学成分以开发新的药用资源,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寻找创新药物研究的候选化合物、发展新的天然药物筛选模型及作用机制探讨;设计合理的活性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仿生合成及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有效性/毒性;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进化;充分利用天然手性化合物资源,大力开展手性药物研究。在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方面,成熟的药学院校中有相对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理念,并随着国内外大药学学科变化动态适当修正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研究生在这种随学科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大药学学科理论熏陶下,对学科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动态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待开展科学研究时更敏锐的科研思路和更有能力开展相关性实验研究,这应归为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新增专业普遍化、招生规模超常化、培养目标模糊化、课程设置随意化和经济利益主导化的办学行为给药学教育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2],致使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笔者认为药物化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应加强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鉴于笔者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下面从偏向于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药物化学研究生理论教学方面,在原有教学成果基础上,提一些个人看法,便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高层次药学人才。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天然药物化学方向研究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上好这一课程,对培养天然药化研究生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它囊括了多学科交叉内容。这门课是在天然药物化学基础上开设的,重点介绍天然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新动向,拓宽天然化合物类型,如海洋生物及低等植物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3-4]等,更深入地阐明其结构的波谱及光谱特征,使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除加强高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外,还应丰富相关课程内容,如在高等仪器分析教学中增加如太赫兹时域光谱[5]之类的新方法、新技术;增加天然产物研究进展相关内容,如如生物转化技术[6]、药物动力学[7]、分子生药学[8]、转化医学[9]、基因工程、高通量筛选、中药复方研究方法、天然产物活性筛选新技术和中药质量控制等药学研究成果。
3 小结
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带头学科,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在人类防治疾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药学教学模式已在药学院校中被广泛认同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新增药学专业的师生对这种办学模式并不太熟悉,不能很好地在药物化学学科教学中发挥作用。充分认识药物化学学科在高等药学教育和民族药业发展的重要地位,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加强新增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等途径可以实现使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
[参考文献]
[1] 杨秀伟.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性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1):9-11.
[2] 王威威,崔国辉,赵明,等.以医学进展为依托发展药学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J].药学教育,2005,21(3):1-4.
[3] 冯洁,杨秀伟.长松萝中新的二苯骈呋喃和蒽醌[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7):852-853.
[4] 冯洁,杨秀伟,苏思多,等.长松萝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708-711.
[5] 刘囡,徐开俊,周建平,等.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8,32(9):398-406.
[6] Li Fei,Yang Xiuwei. Biotransformation of myrislignan by rat liver microsomes in vitro [J]. Phytochemistry,2008,69:765-771.
[7] 杨秀伟,徐嵬.中药化学成分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9-26.
[8] 黄璐琦,肖培根,郭兰萍,等.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09,39(12):1101-1110.
篇8
目前,世界上的结构药物已达5万多种,用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1]。如何正确用药,对于病人及医护人员,仍存在许多问题。
1开展药物咨询的意义
药学服务(药学监护)是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包括药物选择、药物使用知识和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2]。药学服务是一个过程,它包括3个功能:(1)发现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与药物有关的问题;(2)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3)防范潜在的用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3]。现代药房的服务理念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工作理念,缩短药剂人员与病人之间的距离。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是医院管理新模式组成之一,是门诊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
1.1患者的特殊情况决定:我院门诊药房采用敞开式柜台发药,病人可与药师面对面的交流,核发药师可向病人详细介绍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禁忌证等。但由于门诊人流量大,病人与核发药师交流的时间很短,有时并不能真正弄明白,甚至有的病人拿药回家后还要再回来问使用方法。实行药物咨询窗口,病人有不明白的可以在拿药后直接去询问,全面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同时,有的病人需同时服多种药物,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药师有必要为病人提供必须的帮助,开展药物咨询可为病人解决这一难题。
1.2为医生、护士提供药物咨询: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种类和品种数目与日俱增,医生和护士并不能全部了解这些药物的正确使用、禁忌证、不良反应、配伍变化、药物的剂量、用法疗程等。特别是药品商品名的使用,一药多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不少医生弄不清药物通用名与商品名之间的关系,比如1张处方上会出现2个商品名不同而实际上却是1个通用名的药物,医生会经常向药师进行咨询。药师也有义务对医生、护士所咨询的问题作出详细的回答。
1.3增强病人对药师的信任:在过去的很长时间,旧的医疗体制导致病人过分依赖医生,而不信任药师,病人拿药后不问药师如何使用,而是拿药去问医生,让医生告知如何使用。同时病人对药品说明书的理解较差,自我药疗能力薄弱,药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为病人的用药提供合理的解释。开展药物咨询,可从根本上改变患者对药师的看法,增强病人对药师的信任度。
2开展药物咨询对药学事业的促进
2.1有利于药物资料的收集:我院在门诊药房专门设立了一个药物咨询服务窗口,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药师轮流值班,值班药师建立药物咨询登记本,对咨询者的情况、咨询内容、解答内容、解答时间、解答形式作出详细的记录,对暂时不能解答的问题也应进行登记,在找到正确答案后可通过电话等形式通知咨询者。药师定期将收集的药物信息、药物不良反应信息、药物相互作用信息进行整理,及时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提供准确有价值的药学资料。
2.2有利于药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医院药师给人的形象就是“营业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也要求药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人们对药师的看法。在药物咨询窗口工作的药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药学知识,还应有临床药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及掌握大量的药学信息,这就要求药师不但要参加医院规范化培训教育和药学继续教育学习,还要积极引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的充实自我,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执业素质,以便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2.3树立良好的药师形象:在用药咨询窗口工作的药师,每天应准时到岗,衣着整洁,配带标志牌,随时准备为患者服务。良好的态度不仅表现在热情、耐心、细致的接待,更重要的是具有发自内心的为病人服务的真情。药师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所提出的问题,病人也可以感受药师对他们的帮助,使病人从内心相信药师,提高对药师的信任。
2.4有利于临床药师的发展:我院已经在普外科和呼吸科实行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医生一起参与查房,协助医生拟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并根据所观察的结果提供更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3药物咨询的内容
药物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1)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慎用及使用方法、剂量及疗程。(2)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注意事项。(3)老年病人、孕妇、哺乳期及婴幼儿用药有关问题。(4)药品潜在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问题。(5)药品的储存及批号、有效期的问题。(6)忘记服药的处理方法。(7)各种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及同种药物不同部位的用药方法问题。(8)药物与食物配伍有无禁忌(俗称忌口)问题。(9)药品价格信息。(10)特殊投药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中毒的解救等。
门诊药物咨询是病人诊治过程中的必要补充,为病人与药师的交流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向病人解释与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有关药品知识的咨询解答与用药教育,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门诊药物咨询也提高了药师在整个医疗行为中的地位,赢得了病人的尊敬,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在卫生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白夺龙,吴瑞英.21世纪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J].海峡药学,2001, 13(4):125.
[2]胡晋红. 全程化药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2.
[3]陈小燕,田洁,陶金成. 将药学服务观念渗透于护理程序中[J].中 国药物,2004,2(15):119.
篇9
关键词:器官学 基础医学课程 课程设置 高职护生
生理学、含医用化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等,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为中心”,逐门学科系统教学的课程体系。为了适应高职护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三结合”和“五适应”的原则[1],我院试点2011级三个高职护理班对“以器官学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选择、优化和重组,构建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以结构—功能—人体与环境”为主线的正常人体结构学(含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异常人体结构学(含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笔者通过对参与本院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医学教师问卷调查,以及对同年级同专业点随机抽取同学测试基础医学的成绩进行了分析,以了解重置后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教学效果。
1方法
1.1调查问卷
1.1.2对象参与本院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共30人。分为以下2组:组Ⅰ为基础医学教师组(16人),即对本院学生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护理学院基础教研室的教师;组Ⅱ为护理专业教师组(14人),对本院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的护理学院教师;
1.1.3问卷内容设置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教师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评价调查问卷,经专家修改后完成,由于问卷选项的特点,无法进行赋值,故未进行信度的评定,而修改后问卷的内容效度为1.0。问卷包括两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职称等;第2部分为教师对基础医学课程效果的评估及建议。
1.1.4调查方法由研究者本人亲自将问卷发放给同意参与本调查的教师,请其分别根据问卷要求独立填写,并根据情况当场或于2~3d后收回。
1.1.5统计学方法所收集数据输入SPSS11.5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数来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各条目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1.2突击测试
1.2.1对象2011级试点班和非试点班同年级点同高职护理专业点学生,采取按学号随机抽取各30名。
1.2.2考试内容基础医学学科内容,题目分选择题、名称解释、简答题、综合应用题三个题型均为题库中抽取,测试是一次突然袭击的考试。
2结果
第一,表1中表明:两组老师都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对高职护生十分重要;传统的课程设置和重置后的课程设置在内容上都是符合整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在内容系统性方面基础医学老师(1组)认为重置前要强于重置后(占81.2%),在与临床结合方面护理专业教师(2组)认为重置后的要优于重置前的(占71.4%)。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度、学生在知识面拓展方面两个组老师都认为是传统的课程设置要好于重置后,总量分别占90%和83.3%。第二,本次突袭考试是学生无任何准备情况下的随机测验,主要是了解课堂教学学生及时掌握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试点班和非试点班学生成绩都偏低,这个在预料之中;从学生成绩分布和统计学分析看两者是没有差异性的。第三,考试题型由基础教研室全部教师参与,从题库中抽取审核商定的;题型由选择题、名称解释、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组成。从表3中得知,选择题和名称解释学生成绩通过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平均成绩及成绩分布接近;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学生成绩统计学分析p<0.05,试点班的简答题平均成绩要高于非试点班,而综合应用题平均成绩非试点班要好于试点班。
3讨论与分析
3.1基础医学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地位、课程设置的依据及课程重置的必要性
基础医学课程是高职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临床学科的学习。现代护理改革一致认为基础医学应该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2]。本调查中所有教师也对基础医学在护理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持肯定态度的:基础医学课程的设置必不可少。但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长期讨论的问题,通过本调查也可发现,传统的课程设置与重置后的课程设置两组老师对其看法有着不同的观点:基础医学老师认为在内容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度、学生在知识面拓展方面传统的课程设置要好些。这可能是基础医学教师更注重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可能与“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材相对陌生,教学方法和方式及学科之间的衔接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关系。护理专业老师认为重置后课程设计与临床结合更为紧密些,可能因为临床带教老师更加重视基础医学对临床工作的有用性和实效性,更强调课程设置应以临床应用为目的。而“为以器官学系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正好突出了正常人体结构机能与异常的区别,适合于临床学习的特点。
3.2重置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上
总体上重置前后学生成绩统计学上没有差异性,也就是重置后学生试卷上的反映并不优于传统的课程设置。但从考题题型分来上看两者是有差别的:试点班学生简答题要优于非试点班,而综合应用题平均成绩非试点班要好于试点班。这说明在局部知识的完整性的掌握方面“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教学要好于传统的课程设置教学,而在全面知识应用和系统性及知识深广度方面还是传统的课程设置教学合理些;当然这可能与我们教师在课程内容选取和传统教学思维有一定关系。
3.3重置课程的思考
国外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课程以后,不能把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实践相联系,不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3]。如何将基础医学与护理临床紧密结合也是长期困扰各职业院校基础医学教师的问题,本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与临床结合度上看此次课程改革是达到预期了即优于课程重置前的。但学生也面临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面拓展不够等相关问题,这要求我们在后一阶段中要在课程内容选取、不同专业教师授课衔接、教学手段以及对学生的考核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4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试点2011级高职护理班对“以器官学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重置的教学效果,研究数据中并没有反映重置后的课程设计明显的优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在适应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情况下需要注重实效,不能一改了之。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教师在基础医学课程重置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科之间的衔接等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刘文庆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7).
[2]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改革介绍之一[J].中华护理杂志,2002,35(10):613-615.
篇10
关键词:医学专业基础化学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1)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颇具绩效。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卡内基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1st Century)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我国教育界于90年代初引进了该教学法,并逐步推广。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在法律、管理、经贸等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较多的推广和应用,而在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运用不够。
1、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改革需要案例教学法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并成为高职教育领域中一个新的生长点。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基础化学作为高职医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部分学生感到基础化学理论深奥,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学习被动。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尝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将基本理论与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实例相结合,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案例教学法是学生们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或问题的直接讨论,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基础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担负着为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卫生学等打好基础的任务。它包含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多门化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知识面广,化学专业知识跨度大,而且目前大部分高职医学院校正在压缩医学基础化学课程学时。这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教师只有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该门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而案例教学法最大的优点便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基础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案例教学法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呈现案例、设疑问难、讨论探究、整合升华四个基本环节 。
2.1呈现案例
呈现案例,教师可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1)先案例后概念、原理或规律;(2)先概念、原理或规律后案例;(3)两者同步;(4)提供多个案例解释不同的概念、原理或规律。案例资源可以丰富多样,有书面、音频、视频等形式,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相应的案例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参与能力以及高职教育的规律,所选择的案例应突出技能性强、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呈现案例时要创造良好的问题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融入教学情境中,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和讨论做铺垫。
2.2设疑问难
学生“进入”案例情境后,教师应立即设疑,要求学生剖析解惑。教师的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全盘托出,而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目的。否则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失去“探究”的信心。教师设疑后,要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如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等。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基础。通过设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诱发,他们会认真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比如以胺类这一章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三聚氰胺的化学结构式是怎样的?(2)婴幼儿在食用了三聚氰胺后为什么会有肾结石?(3)明知婴幼儿食用含有三 聚氰胺的奶粉后会发生肾结石,为何三鹿奶粉中还掺有三聚氰胺?(4)如何快速检测奶制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而在实验教学中主要是将下一次实验的内容、重点及相关问题 ,比如“应该如何设计”、“为什么要这么做”、“能否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体验,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寻求真谛。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由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2.3讨论探究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的机会,利于培养合作的精神。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修正、补充。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非达成共识不可。在这阶段,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空间。给学生讲授渗透压的内容时,先设疑问问学生是否知道护士给病人输液时常将药物溶在什么液体里?它们的浓度是多少?浓度过大或过小会不会对病人产生不良后果?如何比较渗透压?如何运用渗透压的计算公式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这些问题对于医生、护士来说很简单是个常识,但是对于初入高职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却是个难题。教师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这章节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在自学了书本内容后分组讨论。5~6人为一个小组,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作好讨论记录,准备在班上交流。教师往返于各小组进行现场指导。如果仍有学生搞不清问题的重点,教师就可以加以点拨 。
2.4整合升华
班级交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任务是解决上阶段遗留的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升华,巩固和强化大家已达成共识的知识、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肯定每个小组集体自主探究的成果,给学生展示自己、欣赏自己的机会,从中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其次,学生还可以进一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一阶段的讨论,教师要让其沿着预期的方向前进,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这一阶段的交流,要力争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如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的案例后,学生不仅要知道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会利用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归纳整合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还有如讲授硫代硫酸钠时,给出实例归纳整合:硫代硫酸钠从从氧化还原性、配位性、不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可作为药用可内服或静脉注射用作卤素、重金属及氰化物的解毒剂,并且可外用治疗疥疮这些功能。
案例教学的最后是教师的总结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完善、情感的升华、能力的提高。以正面激励为主,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以调整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基础化学案例教学法的启示
基础化学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加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能够始终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在与学生互动地讨论中,需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还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多媒体的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特别感谢我院加大投入建设了多媒体教室,完善了校园网络环境。
案例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探讨,可以对案例较为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这种专题性的案例教学,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项有效策略,使学科教学逐步向研究化方向发展,拓宽了教学的空间,为研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深化学科课程的相关内容,拓展学科课程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1.
[3]陆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论课程的应变与对策—关于案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J].化学教育2004,(8):22.
[4]邢军.案例教学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