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4-06 18: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制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制度研究

篇1

[关键词]制度化管理;工业革命;科学理性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2-0051-05

一、制度化管理的西方历史现实

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制度化管理

在资本主义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类实践能力的限制,人类的认识被局限在相当狭窄的范围里,认识的内容充满了想像和对以往经验的肯定。那个时候的权威关系主要依靠习惯和信念以及对神灵的崇拜、信仰来维持。这种权威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是较为强烈的,但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却是脆弱的,因为其权威得以建立的基础是脆弱的。建立在感情和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会充满不确定性从而变得不可控制。资本主义“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捍卫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人类的理性发挥了从来没有过的作用,展示了从未展示过的力量,这时的权威形式也就随着成为包含理性成分的权威。科学、理性的发展和运用使得人类行为前所未有的统一于某些共同的制度规范。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从物质生产到经济和政治生活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无不深深打上了科学理性崇拜的烙印,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制度权威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旧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必须采用新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管理必须服从技术的客观要求,从而促使制度化管理成为工厂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选择。

资本逻辑的支配是西方企业制度形成、发展、成熟的基本力量,也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基础。资本作为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通过产权形式在企业制度中体现自身,借助契约形式整合其它要素,通过财产保值增值要求支配企业全过程。资本逻辑是说资本不仅仅代表了有价值的物品,而且代表了物品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利;不仅代表了物品或财产的权利,而且代表了财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不仅意味着符合财产保值、增值的要素组合、经济活动本身,而且意味着相应的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不仅意味着既定的、单一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而且意味着变化着的、运动中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简单地说,资本运动的逻辑支配企业运动,强调企业建立在财产制度基础上,企业决策服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决策权按照财产权利构成行使,企业制度由财产权利的构成和逻辑决定,企业的经营、扩张、发展、投资、兼并都以资本增值保值的要求为转移。[2]

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要素在经济活动,企业运转中发挥支配作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理性的制度权威作为各种管理方法、手段、过程的核心。与信仰、感情、经验基础之上的传统权威相比,理性的制度权威使组织摆脱了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管理更符合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作为经济体的企业的追求。

2.制度化管理随工业革命出现

制度化管理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制度化管理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展的产物。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交通、通讯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因此,那时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

工业革命后,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使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普遍建立,组织规模扩大,内部结构复杂。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使管理难度空前增大,管理成本人为上升,大量工厂的经营不善和破产倒闭使传统的经验管理遇到了挑战,改进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以小瓦特、欧文、亚当•斯密、巴贝奇等人为代表,人们开始真正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从此生产计划、技术和劳动分下、设备的合理使用、劳资关系等成为管理者的研究专题,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但在此之后,尽管工厂制度及其管理经验从英国推广到其他国家,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动力,因此管理理论没有大的进展。这种情况直到美国铁路企业出现后才开始改变。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铁路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如协调困难,发生事故,运输成本高等等,面对这些严峻挑战的是大批新型的支薪经理人员。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在1841年10月5日的一次铁路事故后,乔治•W•惠斯勒为西部线设计了现代化的分工仔细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使西部线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以职业经理通过严密的管理系统而经营的现代企业;1846年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的本杰明•拉特岁布经过对财务会计理论和铁路管理精确性的精心研究,将财务活动从铁路作业活动中独立出来,首次提出了记录铁路运营的款项并编制日报表、月报表以便考核的制度;1852年就任宾夕法尼亚铁路总经理的J.汤姆森以明确中央管理机构、区段管理机构中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为重点,形成了一套分权的、权力机构与职能部门分设的组织形式――这就是后来M型组织结构的雏形。于是分工严密、结构合理、协调控制的铁路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逐渐形成,而与之相适应的近代财务会计、统计制度的基本方法也在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究其根本来说,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制度规范,因为这时的生产过程中的制度规范是以经验方式获取,并以传统和惯例的方式来保留和延续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在给生产方式带来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工厂的制度和管理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人们考虑问题的重点已经转到厂商内部的各种问题中。如加工过程、设备排列、场地布置、生产技术、刺激制度,以及其他等等。”[3]工业革命和机器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达到了空前精细和严密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规范性要求变得空前严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个人权威已经开始让位于制度权威。从19世纪末的泰罗制,到20世纪初期出现的法约尔等人创立的管理组织制度,再到二次大战以后出现的管理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制度,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制度规范的严格性及其权威性。

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变革中,工厂里的技术对各种活动和关系的结构起了重大作用。从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因为蒸汽动力的应用,效率更高的技术不断出现。类似大规模生产装配线的流水技术,可以以较低的单位成本生产出大量的标准化产品。由于产品的生产流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操作过程,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部门。随着部门数目的增加,就需要设立管理部门来协调各道工序的工作。结果是产生了等级组织结构,而且建立起了更高的管理层和更为详尽的程序和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组织内的各种努力协同起来。[4]从根本上讲,技术影响了组织的结构。早期的“批量”生产方法并不那么要求正式的程式,但是,由于蒸汽动力的应用,产生了新的工厂技术――流水式生产,这种技术要求组织在设计上要具有更为正式的程式。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开始了运输革命;电报和越洋电缆则引起了通讯革命。这些力量的综合,创造了大型组织的成长。企业的成长产生了一种需要,就是通过制度化规范以便于协调和控制。在大规模生产中,为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制度是必需的,制度化管理成为对大型企业成长的反应。

二、制度化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 现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

现代工商企业是从19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开始兴起的。当时美国的食品加工、烟草、冶炼、石油、机器制造和运输设备等工业,由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采用,企业开始向前结合产品分配和销售活动,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同时,为了确保原材料等投入的稳定供应,又进行后向结合,建立自己的原料采购与生产组织。当这个过程完成后,企业制度便实现了从传统工厂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变迁。现代工商企业正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而形成的”。在现代工商企业产生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管理制度的产生。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在这几十年里,美国经历了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革命性的改变。一方面,随着无烟煤和蒸汽动力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大量采用,铁路的兴起以及电报和电话网的建立,为大规模生产和分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及技术条件;另一方面,铁路庞大的规模和系统性,要求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及时调度。因而,在美国经济中率先建立了多职能的、拥有多层级经理的企业组织,并率先发展了直线参谋制的组织管理原则。

生产上,蒸汽动力在生产中的使用,使制造一件产品的几乎全部过程被集中到一家工厂之内(即所谓的内部化),少量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大量的产品。而科学管理运动在工厂管理中的推广,使技术带来的“速度经济性”得以发挥。分配上,铁路和电报所创立的新型物流和信息流通方式,改变了商业形态。独立的批发商取代了实行佣金制的商,百货公司、邮购商和连锁商店等零售商蚕食了传统小商店的份额,进而又侵蚀着批发商的势力范围。新兴商业形态的优势在于所售商品的低价,而低价来自商品库存的快速周转。大规模分配由此兴起。在独立的销售商无法吸收大量生产所带来的高额通过量的产业中,制造商不得不实行横向结合。例如在肉食加工企业中,领先的企业如阿穆尔和斯威夫特,由于要将西部的牛肉销往东部的城市市场,因此必须建立庞大的冷库和冷藏运输的网络。这样,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的联合。当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时,现代工商企业就诞生了。

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现代工商企业的诞生是因为管理协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能增加资本金的竞争能力;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料供应,经过生产和分配,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由领薪经理所管理的企业,已取代了传统的家族小公司而成为管理生产和分配的主要工具”。[5]管理上的“看得见的手”已取代了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

现代工商企业是通过垂直和水平结合成长起来的。垂直结合的企业一般是采用连续批量作业技术的企业以及产品要求特殊分配和销售服务的企业。进行水平结合的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家族或个人拥有的企业。这些企业为了控制产量,抬高价格,实行合并或兼并。但这些企业很快就发现,为了使合并后的企业继续成长,必须进一步向上游和下游行业实行垂直结合。因此,垂直结合才是现代企业形成的最基本的途径。

垂直结合并不单纯是企业的一种竞争策略行为,其实是一种制度创新。现代工商企业能够将一部分由市场组织的社会分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克服了因采用新技术或生产新产品引起的市场失效。由于垂直结合,现代工商企业内部分工的范围已包括原料生产与采购,零部件加工生产,产品生产以及分配与销售。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还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进行长期规划。现代工商企业因此需要对企业管理的体制与方法进行改革,这就导致其层级管理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层级管理制度确定了现代工商企业内部决策与日常管理之间的分工,使得企业能够以更大的规模、能力和更高的效率管理和协调内部日趋复杂的分工与交易。

2. 制度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1)组织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生产制度,同时带来很多家庭生产中从未遇到过的管理问题。如何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组织问题和方法问题是许多管理实践者面临的难题。麦卡勒姆将制度化管理带入了铁路经营,他认为,良好的管理要以严格的纪律、具体和详细的职务说明、经常准确地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工资和提升、明确规定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结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为基础的。他以正式的组织图规定了权力和责任的层次、各个业务部门的劳动分工以及报告和控制的通讯联络线。对麦卡勒姆的做法的仿效,促使美国第一流的大企业实现了制度化。追根到底,正如亨利•普尔所言,没有其他任何方法能使这样一部巨大的机器安全而成功地运转,只有通过秩序、制度和纪律才能做到。制度化管理的复兴是企业成长的需要,通过建立规章、建立标准和程序,制度化管理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安德鲁•卡内基这样的钢铁巨人。[5]

(2)人事方面。工厂制度兴起之后,很多管理者注意到,生产效率低下的起因大概是怠工或者故意限制产量。规章制度可能改进工厂的经营,但必须同时提供一种激励,以取得工人的合作,刺激他们对增产的需要做出反应。建立某种根据劳动表现付酬的制度,也就是工资激励和计件工资制是制度化管理人事问题的标志。法国经济学家A•R•J•杜尔哥提出一套有关利润分红的建议,查尔斯•巴比奇也大力提倡这种做法。亨利•R•汤在此基础上,提议工资等级的工资制度方法,为每一个工作单元或部门确定成本和生产定额,根据表现返还赢利。弗雷德里克•A•哈尔西则批评了利润分红和个人计件制的缺点,提出“支付劳工奖金计划”,认为激励应当建立在过去产量记录的基础上,加上确保最低数量的工资,再加上对超额工作的奖励。弗雷德里克•温•泰罗提出了一种计件工资制度,作为部分解决劳动力问题的进一步措施。为了实现预想目标,制度化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从那以后,制度化管理运动更加稳步地发展起来。

在工业化革命中的企业生产实践中,制度化管理能够从组织、人事等方面提高效率主要是因为:

第一,制度化管理塑造组织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当公司和其它工业开始成长的时候,也面临着管理大型组织的难题。它们需要制定获取人员、材料、设备和资本的计划;需要通过劳动分工、委派权力、分配责任以及将生产活动组织成为部门,以组织这些资源;需要通过提供激励、协调人际关系、在组织内部提供通讯手段,以领导和协调人的努力;需要通过衡量表现、比较实际结果与计划、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协调和控制。只有将技术、材料、人力、资本等因素和生产过程有效结合,才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度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这些资源,使企业的相关活动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从而使企业的资源契合了组织生产的需要,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第二,制度框架使大规模生产有可能,而且更有秩序。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最有效的制度,为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都需要这种制度。制度意味着建立规章、建立标准和程序,以掌握生产车间中增长的活动总量。制度化管理还包括建立工具的标准、工作的质量和数量、通过选择工艺和制定时间表来协调工作流程、工资的激励、成本核算、确定岗位职责,以及妥善处理诸如怠工之类的劳动力问题等等。通过规章制度,大规模生产井然有序,促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第三,制度化管理把人事和组织有效融合。规章制度不仅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而且为了实现生产目的,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按照制度要求配合组织安排,成为组织机器上的零件。这种融合才真正发挥了制度化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功效,促进了大型组织的成长。

三、制度化管理与科学理性

西方国家在经历了近代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个性解放,交通、通讯条件改善,资本冲垮旧有的社会纽带,社会关系世界性的流通和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变革后,脱离传统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资本的力量、个性解放的力量和社会流动性增强突破了传统社会管理中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以等级、身份为基础的,建立在传统的权威、魅力型权威基础上的管理秩序;另一方面,以个人私欲为动力,以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契约规则、自由竞争逻辑为基本规范,以资本运动的逻辑为支配力量,又受制约于技术内在规定性约束,逐步萌生和发展出一套以形式化、制度化为特征的管理体系。

组织的理性是因为组织有着自身的价值尺度,它有着稳定的目标,这种目标又可以使组织取得最大的效能。理性不仅为组织提供目标的选择,而且也提供了目标选择的工具。组织借助于理性而建立,以理性为媒介对组织成员进行沟通,从而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目标达成认同的结果。[6]组织具体明确的目标可以为相应的行为提供明确标准,使行动具体化,规范行为,并且对设计组织结构有指导作用。结构形式化、角色形式化可以准确、清晰、系统地解释控制行为的规范,描述在该结构中处于特定位置的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岗位标准化、规范化、形式化使行为变得更确定,成为形式化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斯•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经典论述,明确指出建立在“法理的权威”基础上的科层制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方面优于历史上任何组织类型,确立了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的地位。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以来形成并逐步占统治地位的根深蒂固的科学信念,使得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成为西方管理最突出的方法特征。从泰罗的时间动作研究、计件工资制,到今天林林总总各种管理方法体系,无不强调标准、规范、程序、职能这样一些外在于个人的,形式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法和手段。这跟动不动强调积极性、情感、态度、表现、思想这样一些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更富有个性色彩的因素形成鲜明的对比。

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把组织锤炼成为一个实现既定目标的高度理性化的结构性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理性面,使个体的行为成为组织机器的一个部件,大幅度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用,成为成功且有效的管理手段体系。可以说把形式化、制度化的作用,把组织理性层面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制度是让组织管理得以进步的理性工具,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和制度权威的确立过程同时也是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规则是在追逐效率的过程中被发现以至占据支配性地位。在组织中,成文的规则往往被作为直接的管理监督的替代物而使用。这种替代具有节省管理精力、将由于区分地位而导致的功能性失调的后果最小化的优点,并且这种做法避免了涉及利益冲突的直接对抗(Gouldner,1954;Crozier,1964)。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只有让管理者对组织作有效的计划,以此为根据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并预见到组织发展未来的方向,这样才能算是高效的管理。而要建立高效的组织,就必须理顺组织内部成员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组织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并以制度和规范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

四、总 结

工业革命前,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集中阐述生产的两个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后来又承认资本为投入的要素。亚当•斯密把企业家作为一个要素进行过论述。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则是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有第四个要素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管理作为资本、土地、劳动力之外的第四要素是使组织发挥最高效率的关键。

伴随工业化革命的是技术和文化的革命,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驱动了大型企业的成长,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制度化管理的构建是企业在追求效率、效用时解决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组织问题和方法问题,以及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等工厂制度和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基础(要素)尤其是技术、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革时,职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化管理是组织理性的极致表现,制度化管理的实行有利于企业解决面临的组织难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工业革命前到工业革命的管理,再到科学管理,现代管理,整个西方管理史以及西方的社会经济史、企业发展史表明,管理的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制度化管理是组织理性的表现,组织的制度化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的管理水平。就制度化而言,制度权威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制度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化某种意义上是对理想的科层制的追求。但科层制本身纯粹是一个排除了不确定性的封闭的理性模型。这个模型将组织视为精密仪器,它对人的假设是排除爱、憎和一切纯粹个人的因素,把人当成了科层制这个大机器上的零部件,完全剥离了人性。但人有别于物的特性决定了“人的关系”不可能被置换为“物的关系”。而且个体的需要、情感、价值追求即使在理想的组织中也不可能全部获得充分满足,个人的完整人格必然兼具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理想的制度化忽略了人的某些特性、需求,所以管理制度化必然存在限度。从组织目标来看,在追求的效率前提之下,也应当在组织发展中考虑到对人的发展的平衡,制度化的限度不仅是必然,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

[2]王利平.中国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2 .

[3]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美]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 .孔令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

[5][美]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Zhou Yan,Ge Jianhua

(School of Busines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政工;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23-01

一、引言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国家大力实行企业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新世纪新形势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国家各个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面临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在现代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企业制度改革中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必须做好以先进的思想来教育企业员工的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中小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变经营制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指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运行体制,科学的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职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的性质和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依旧发挥着自己本身的作用。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企业有了董事会、监事会,就不再需要企业政工队伍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要真正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讨政工工作的新方法、新载体,充实新内容,寻求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发挥出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三、政工人员要树立服务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观念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必须抛弃陈旧的观念,加强先进性教育,与时俱进,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彻底摆脱政治为主经济为辅的计划经济工作模式,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握生产经营的切入点,结合点、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地发展经济。此外,企业政工队伍必须具有效率意识,政工工作不能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来换取工作的表面活跃,而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加强时间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脚踏实地为党和国家为企业做贡献。

四、企业政工队伍要继续学习新知识为企业转制服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政工工作正在逐渐被赋予新的涵义。在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不仅要做到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开展活动,而且要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作用。首先,企业政工队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维护员工利益。例如,在股份制企业,许多企业的干部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还相应的获得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成为企业的小股东,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员工的最大利益,才能更加广泛、紧密地把员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其次企业政工队伍要从多方面为员工服务,积极开展政工工作,用新方法新思路帮助和服务员工。企业政工队伍团结员工和凝聚员工主要是通过服务员工来体现。如果不能适应员工的需要,为之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服务,员工就不会选择企业政工队伍。例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会更加严格,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员工择业、上岗,都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企业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可能被辞退,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帮助广大员工学习新知识,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积极向企业领导推荐和选送员工人才。第三,企业政工队伍要仔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政工工作新的运行机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企业政工队伍才能更好的为企业转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适应企业转制要求的工作方法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政工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如:企业定岗、定员、定权、定责后占用生产时间集中大量人员去搞活动,客观上既不允许,也不可能;高效、精干的企业运行制度,必然使管理人员得到较大削减,必然使专职政工干部减少而兼职政工干部增多。因此转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效益、效率,既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企业政工队伍的自身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要进行新形势下的定位,尽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变企业政工队伍独家经营为借助技术部门或人力部门多家经营;变一味无偿活动为有偿与无偿活动相结合;变简单的突击性劳动创造活动向以科技为先导的劳动创造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雅新.政工工作是企业稳定的基石[J].党史文苑,2006,(12).

[2]汤飞.加强政工工作构建和谐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4).

[3]黄志毅.开辟网络政工新天地[J].政工研究动态,2005,(14)

篇3

关键词:投资者保护;企业制度;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8-0089-04

一、引言

自1998年LLSV首次提出投资者保护的概念框架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围绕投资者保护的经济后果展开。鲜有文献探讨在制度变迁中,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变化以及相关制度设计在缓解这一问题中的关键作用。然而,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离不开其根植的制度环境,从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分析投资者保护问题的源起及演变,探索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合理制度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实质上。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根植于公司制度变迁中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导致的投资者所有权不完整,并且这种所有权的分割随着企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因此导致了在不同企业制度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并不相同。并且,由于企业契约理论用“剩余控制权”来定义公司所有权(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并认为契约上的“剩余控制权”天然地归企业所有者所有,通过“剩余控制权”(主要通过投票权行使)所有者可以收回其投资收益。因此企业契约上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投资者保护问题的关键方面。另外,La Pona等(1998)认为,契约上设计的企业所有者获得投资收益的这种权力(pow-er)不是天然的,需要法律系统的保证,此时,各国法律制度体系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Bede和Means(1932)认为尽管在现代公司中,投资者的利益可能被企业控制人侵害,事实上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但他们仍然愿意投资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投资者获得了“流动性”并预期能从中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

因此,下文中我们首先分析了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以及其随企业制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以便明确在不同企业制度环境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接下来分别从企业所有权结构、法律环境和资本市场三个影响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面分析保护投资者的关键问题和有效途径。

二、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投资者保护问题源起于企业制度的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在早期的古典企业’中,企业所有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权益的职能、权力的职能以及对企业行使权力的职能,企业所有者既承担着企业经营的风险又能获得企业经营的利益,对企业利润的追求,一方面吸引人们冒险将其财产投入企业:另一方面驱使人们尽其最大努力使企业盈利。既最大化了企业效率。也达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早期的古典企业中投资者拥有完整的所有权,不存在所有权的分割,投资者有能力获得自己的投资收益,从而也不存在投资者保护问题。

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分工的细化,19世纪以后的企业中。“对企业行使权力的职能”逐渐分离出来,由另外的集团――受雇的经营者执行。而随着经济的集中和股权的分散,在现代公司制中,“对企业拥有权力的职能”也从所有权职能中分离出来,公司中的所有者在公司中仅拥有一系列合法的、实际的利益,公司的控制者则对企业拥有法律和实际权力。在这种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公司中所有权的不完整,财产的传统逻辑和利润的传统逻辑失去其功能,所有者失去对公司的控制能力,相对控制人而言处于劣势地位。此时。如果控制者的目的是个人收益的话,所有者与控制者的利益就会存在极大的对立。而控制人则可能利用其控制权进行自利主义行为,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最终影响社会财富的增加。因此,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显得颇为重要。

显然。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投资者所有权不完整是投资者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程度不同的企业制度条件下,存在利益冲突的主要集团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保护投资者利益,使企业经营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不尽相同。此时,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企业契约上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安排,因此所有权结构的不同安排既反映了不同企业制度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问题,又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途径,无疑是投资者保护的核心。

三、企业所有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由于所有权结构影响企业的契约构成,致使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中存在利益冲突的对立方并不相同,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面也不一样,其相应的解决途径也会产生差别。因此,分析企业所有权结构一方面可以知道不同的契约条件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在哪里,以便针对性提供解决途径;同时,由于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契约的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在所有权结构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改变企业契约,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在企业制度演变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时,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所有权结构,一种是“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一种是“股权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这些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问题和有效措施也会不尽相同。

对“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的描述较早来自于Bede和Means(1932)的研究,他们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初前后美国公司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股权高度分散是当时美国公司的重要特征。并且,随着经济的集中和股权的进一步分散。公司的控制权逐渐从股东手中转移到职业经理人手中。从而在这种“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下,所有者和控制人的矛盾表现为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矛盾,投资者保护则表现为一方面,激励和约束管理者的自利主义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增强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的能力。在具体的解决途径方面,Jensen和Meckling(1976),从委托一理论视角,研究了股东和管理者的冲突问题,指出当管理者没有拥有公司全部现金流的所有权时,管理者有动机去占用公司资源为自己所有,或不尽力为股东创造利益。委托人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以克服这一问题,包括:监督成本(monitoring cost)、承诺成本(bonding cost)以及损失成本(residual loss)。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董事会设计、管理层薪酬制度设计以及外部市场约束等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者的冲突。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途径,甚至一些研究认为在投资者保护不力的国家和地区。股权集中是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La Porta et al.,1998)。

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认为,与Berle和Means

(1932)所描绘的“股权高度分散”现象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大企业由家族或政府等大股东控制(LaPorta et al.,1999),即“股权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并且,Demsetz and Lehn(1985)认为,尽管集中所有权模式能够确保控股股东不受经理人的掠夺,并且能够享有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好处。但由于获得或维持企业控制权往往需要股东保留很多股份,而这种股份的过度集中使得大股东无法享有多样化的分散投资带来的好处,而承担过多风险。所以现实中,控股股东通常采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的方式控制企业,这样控股股东在保持控制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流权的持有。La Porta等(1999)则指出在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中。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基本冲突不是Berle和Means所阐述的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问题,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显然,这种股东集团内部的冲突在改变企业契约关系的同时,也改变了投资者保护制度设计关键方面。而相应的解决途径主要是探索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机制和方式。并寻求抑制大股东侵害的途径,以及通过股权制衡机制的设计,降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

因此,公司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安排下,投资者利益受损害的方面也不尽一样,研究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需要首先考虑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状态,以便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合理安排所有权结构的也是保护投资利益的重要渠道,比如通过改变所有权结构,改变企业契约上的权利构成,进而缓解投资者保护的主要冲突,甚至可以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这样的制度安排限制控制人的自利主义行为,增强中小股东的力量,最终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

四、法律制度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企业契约理论显示,权力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所在,而La Porta等(1998)认为所有者的权力不是天然的,而需要法律权利予以保证。因此。无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如何,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无疑影响巨大。以La Pona等为代表的法与金融学派的研究发现,各国与投资者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则及其执行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而决定各国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法源(La Porta et al.,1998)、文化(Licht等,2005)、政治(aaian和Zingales,2003),或者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是,各国法律体系的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程度不同,对各国投资保护研究无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在英美等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执法效率较高的国家,通过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制改革,必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水平:而对于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下的新兴市场国家,法律体系不是很完善,国民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通过法制改革来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水平可能收效甚微。此时。就需要其它制度安排来提升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水平,比如La Porta等(1998)指出,在投资者法律保护比较薄弱的国家,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当股东难以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时。有能力的股东将不会放弃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股权集中成为公司控制人,来保证其投资收益。但对于广大的中小股东而言,往往因为财富约束等原因难以成为公司的控制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大股东通过股权集中的方式成为公司的控制人,保证了自己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可能面临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双重侵害,处于更恶劣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则需要探索其它的机制以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比如通过所有权结构方面的制度创新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投资者契约上的权利,并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无疑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法制改革的渐进性以及其实质起作用的缓慢性,在中国这样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探索有效的法制改革路径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更具体的规则设定以及能够自动履行的相关制度安排。

五、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在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资本市场是中小投资者为其股票期望值寻求评估的场所。是其期望得以实现的场所,也是吸引其向公司投资的关键所在。Berle和Means(1932)甚至认为投资者在利益可能被企业控制人侵害的条件下,仍然愿意投资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是用“控制权”换取了“流动性”。由此可见,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极为重要。并且,Bede和Means(1932)从维护证券持有者权利的角度,描述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第一,资本市场通过不断集合大量买者与卖者来为交易提供机会场所与设施,这涉及了维持“自由市场”问题。第二,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维持持续的价值标准,使得证券能够大体以其在交易所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信用和交易的基础。这涉及到需要有可供利用的足够信息,并以此作为价格评估的基础。第三,在投资者需要将其资本用于其他投资或用于个人消费时,资本市场为其提供了唯一的能将其资本撤出的实际手段。

显然,资本市场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保证股票能迅速转化为现金。但是这种转化行为不是建立在不合理的价格之上。而是以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这时就需要资本市场提供可信赖的信息资料,交易者据此进行价值判断,形成交易。因此,资本市场效率、波动性、以及流动性甚至投资者结构都可能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在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时,不能忽略市场制度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制度建设;系统规划;顶层设计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装备制造、房地产、现代服务三大产业,搭建合理有效的管控模式,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动作流程、权限,降低集团管理风险,提高各子公司经营自主性;通过制度和机制为保障进行程序控制,确保子公司规范动作,实现经营目标。建立战略协同、资源配置有效、整体利益驱动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二、××集团开展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是确定集团管控导向,形成××特色治理模式,保障管控体系落地的需要随着集团高速发展,多产业结构形成,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管控模式已经难以跟上集团发展脚步,需要通过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运作流程、权限。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制度,逐步填补管理空白。基于快速、科学、合理搭建集团集分权有度的管控模式需要,我们的思路是:以建立××特色的管理模式为目标,通过对集团“1333”战略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梳理,明确总部、子公司两层级管控定位;基于价值创造总部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结构优化,明确总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强化对制度体系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理清权责界面,形成分类合理、层级清晰的制度框架体系,确保管控体系有效落地。(二)是保证依法治企,推动集团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是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化,推进依法治企,一切按制度办事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分类别,对制度内容和业务范围进行规范,有利于防止出现制度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实现制度与业务的紧密融合,为制度信息化打下基础。通过明晰制度层级标准,规范同一层级制度内容,明确各级组织的制度管理责任和制度之间的联动。通过明晰制度类型标准,规范业务的管控深度,使制度规范由粗到细、由原则到实施,制度易执行、落实过程可追溯。(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集团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的必然选择总体上看,当前集团制度体系尚不够规范和标准,与国内外先进同行企业相比,在制度管理、制度建设、制度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完善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制度管理责任,充分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已经成为集团目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现阶段已经搭建了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但从集团制度建设现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管控体系设计不合理,没有解决有效支撑集团战略目标落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团当前的管控体系没有解决好管理深度与宽度的问题,没有处理好系统控制与适度授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之目前集团总部职能和能力不足以支撑集团战略的落地,导致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的匹配性较弱。2、制度设计时存在合理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全部是由集团各专业部门负责制定,由于单个部门对部门之间责、权、利难以全面界定,而制度制定方、相关部门、制度执行方之间在制度前沟通不够,所制定的制度难免出现职责界定发生偏差、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等情况。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各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制定制度,部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做到全覆盖,对部分工作、部分管理环节的管控存在缺位。3、制度管理上存在不完全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度归口管理方、制度制定方、信息系统管理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未真正落到实处,制度修订建立没有广泛吸纳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等共同参与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制度会签存在走形式现象,各制度相关方对非本单位主责制度重视程度不足,自扫门前雪,对制度前的把关不严。4、制度管理体系没有实现信息化支撑,主要表现在制度文本、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动态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部门制度缺乏表单、流程支撑,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不佳。

四、××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架构和主要做法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架构按照制度适用范围,将集团制度划分为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子公司业务制度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基本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和母子公司管控模式,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和专项管理规范,反映公司基本行为准则,适用于全集团范围的制度。第二层级:通用业务制度。由归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建立的规范集团某一业务领域,适用于全集团范围的制度。围绕“人力、资金、设备、材料、信息、技术、市场”等核心要素的管控,通过梳理职能部门与子公司的职责边界,实现对某一业务的有序管控。第三层级:子公司业务制度。以集团基本制度和通用制度为基础,根据自身管理要求制定的适用于本单位业务运行的制度。(二)××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1、为实现法人治理结构运转的有效落地,健全集团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以“权限管理”为核心价值观的决策体系,修订完善了《××集团章程》、《××集团党委会议事规则》、《××集团经理层议事规则》,形成定位清晰、权责对等、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2、以集团“1333”战略及“十三五”规划为导向,厘清集团总部和各业务单元职责,把集团总部定位为战略决策、资源配置、资产运营、风险管控和服务支持,突出战略性和全局性职能,有效支撑三大业务板块的高效运营。各业务单元充分履行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拓等经营性职能。设计××集团的管控总纲,编写管控基本制度,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化集团管控相关规定,作为集团管控遵循的基本法。各业务条线,基于管控基本制度,提升、优化、强化部门职能,进一步完善通用业务制度,梳理各自业务领域业务制度。组织制度相关方对重要制度进行审核,按照制度审议审批层级进行。3、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架构体系,健全子公司层面各类制度,围绕OA平台扩展应用,推进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提高制度执行力。

篇5

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

经营性、市场化是出版产业公益性的重要保证。用市场来主导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就是既要保证公益性出版事业的发展,又要推动经营性出版产业的壮大。从发展思路看,公益性出版事业要由政府来主导,经营性出版产业要由市场来主导。公益性出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以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出版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出版事业的社会效益为根本任务;经营性出版产业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以繁荣市场,生产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出版物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任务。

完善的出版物市场体系是各项出版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从生产要素市场入手,通过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联合、重组,通过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变目前出版物市场存在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市场封锁、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促进出版物和生产要素的合理市场机制与流动,努力推进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减少交易成本,扩大出版物市场容量。研究制定出版物市场准入规则和退出办法,逐步推动出版物市场的开放,在开放中加以规范和引导,鼓励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地发展资本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重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调节功能,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的微观主体是必要的基础条件。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绝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将逐步转制为企业。因此,对于出版体制改革来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出版单位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制度。对于已经转制的出版企业来说,只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活动主体。从目前的企业形态看,出版企业基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建立清晰、合理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企业的基本制度,是企业治理结构赖以建立和作用的基础,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产权制度界定了公司资产的归属、分配,和处置的权限、责任和利益范围。对于现阶段的出版企业来说,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就是进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要使出版企业真正享有独立于所有者权利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的经营活动范围急剧扩大,不仅要进行商品生产,还要进行资产和资本经营;不仅要进行直接融资,还可能通过资本市场间接融资;不仅要经营有形资产,还要经营无形资产。因此,没有经营授权,出版企业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也是出版社作为事业单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因素。另外,转制后的出版企业一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这种制度安排在产权结构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在我国其他经济领域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已经得到验证。

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以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局面。对于出版行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结构,可以通过不同隶属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法人企业、各类基金共同持股,达到分散产权而又不改变国有资产的控股地位。同时,通过《公司法》规定公司中国有资产不同比例条件下,相应的持股法人或国有投资公司的最少个数,或规定每个法人或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可以持有同一家公司股份最大的比例,以保证公司产权的分散程度。当然,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与目前的出版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是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出版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进一步突破。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制度;和谐理论;耦合机制

和谐理论下的“和”字,意在组织中嵌入“合意”;“谐”字是各种物要素的“合理”投入。总体而言,其中包含了“协调、一致”之意,只有二者为实现目标而寻求优化性时,和谐理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问题。

一、企业文化及其制度耦合机理分析

作为一个物理学概念,耦合是指两个或以上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彼此影响之目的。基于耦合内涵来看,其前提是各方应当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性;结果是各方属性发生变化。企业文化与制度,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二者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以及促进和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二者相得益彰的功能,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与制度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从容实质、目标、手段以及发展和依赖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文化与制度的重合性

基于内容实质的视角来看,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彰显和体现。企业制度是规定企业内部员工行为的规范,不仅可以看出企业推崇的理念,而且能够看出企业的做事风格和方式与,因此企业制度能够体现其文化。比如途牛网的发展机制――途家愿景:帮助业主更好地管理异地不动产、使旅行者享受家一般的旅途;途家使命:让人们尽享大自然及美好建筑的恩泽;途家价值观:诚信、责任、尊重、激情;途家口号:让不动产增值,与家一起旅行。从途牛的序言可以看出,和谐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的文化与制度,以问题导向进行优化设计,并且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互动耦合,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制度也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体现了企业以及员工的精神。同时,将企业推崇与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有效地转化成具有实际可操作的管理机制、员工的行为,即企业文化的制度化转变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无形文化借助有形制度这一载体得以彰显。如果制度内涵没有被企业员工认同,则制度只能单纯的是管理者单方面的所谓“文化”,仅仅反映了企业管理规范、条例而已,对员工无法产生内在约束力;相反,若制度的内涵能够被员工们心领神会,就能够自觉的遵守,此时制度也就成了文化。基于管理目标的视角来看,企业的文化及其制度之间,虽然二者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异,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均为了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企业文化与制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视角来看,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非理性化,注重内在价值的开发以及集体感受,同时还要充分发挥非正式规则以及群体氛围的重要作用,这对企业可以赋予一种生命力、精神源泉以及价值动力,从而引导企业正确的发展。对于制度而言,其在管理应用中强调的是理性化,重视规范、科学标准的作用,致力于结构框架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程序的规范性以及制度的标准化。企业文化在管理系统中,所起的是根基、保障的作用,这也决定可企业制度管理效率和特色;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员工在价值取向上以及组织目标等方面产生高度的认同感,从而使群体与个体达成一致。基于发展特征视角来看,企业制度促进文化的发展;企业加强文化管理,应当以完善和健全的制度为支撑,以此来促进文化能够获得员工们的认知和认同,并最终转化成他们的行为,进而实现文化管理之目的。企业制度体现了核心理念,能够有效的强化文化建设和发展,长期的实践与不断的完善,使企业文化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扎根,使员工能够达成思想共识。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文化及其需求不断出现,循环往复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企业的文化又促进了制度的实施与创新和改进。文化是制度规范在企业员工价值理念层面的集中反映,反过来文化又会对制度起反作用。思想决定行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必然要求员工理念以及价值观的创新与提升,企业制度也随之得以创新。

从依赖性方面来看,企业文化作为制度指定的指导思想,全面贯穿和落实在制度执行全过程之中。在指定企业制度时,内容应当符合文化理念。对于现行的企业制度而言,应当及时纠偏,根据已确认的文化理念以及行为准则,确保与文化理念不发生相背离的现象;同时,还要强化与文化相融合,修正与文化不相容之处,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杜绝刚性制度侵蚀文化理念。企业制度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和要求,可以使企业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更加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这有利于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化与合理化,以此来确保文化的形成以及巩固发展。从实践来看,现代化的制度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成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且也是典型的管理理论形式。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企业文化与制度之间是耦合关系,二者之间具有互动性。文化、制度两种管理模式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目的在于企业的管理秩序、管理绩效以及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管理理论下的企业文化与制度耦合策略

根据和谐理论的特点及其要求,建立健全与之相符的和谐企业管理和发展秩序。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支撑战略目标以及阶段定主题得以实现。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追求目标以及阶段性主题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对其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事实上,从国内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也体现了该点。企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虽然各时期的阶段性主题存在较大的区别,但是从整体管理和发展视角来看,企业在追求目标以及阶段性主题过程中也是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制度与文化之间是互动耦合的,而且是潜移默化中实现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是共同支撑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

1、基于企业文化诱导的企业自主演化,以保持其自生秩序良好性

和谐理论下的企业,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特性与人的能动性,以此来获取最大可能的自生秩序。根据和谐管理理论,能动演化机制所要解决的是企业文化及其诱导下的企业如何自主演化与相关问题。为了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自生秩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接受“企业人”的干预,同时企业还应当在企业文化的诱导下进行自主演化。企业建立伊始,在各主题阶段均引导围绕着“人”来开展管理活动,企业一直都重视“人”所具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人”富于的烙印,从而使企业在文化诱导下向高层次秩序演化。企业的“人”既有员工也有企业家,具有高度责任感、公众形象、精神境界较高的老总,只有这样才能带出具有敬业、创新意识和精神的管理班子和队伍,这样企业才能追求先进、健康以及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为社会提供可靠、卓越的产品。对于企业而言,其文化培养是发展的最高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员工的个人素质提高,既是企业的立足点,又是企业发展决定要素和基础。企业的“人”问题,有助于人与组织的相互信任,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企业制度优化控制,有利于企业管理秩序的保持

实践中可以看到,任何优秀企业均与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为企业的运作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了基础。企业通过利用“控制机制”构建预期秩序,在企业管理制度层面上,对职能部门以及子系统管理机制、规章条例等进行优化和完善化。在企业管理机制层面上,完善和健全顺畅的管理机制、协调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和疏导机制,从而为制度以及规章条例的执行提供基础和条件。通过该种方式,实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合理化、完善化,并且进一步提高管理机制实施过程中的科学化。从整体上来看,管理制度与文化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促进。在企业组织系统中,存在着很多的制度规范合理程度,严重制约着更高层次的制度科学有效性;处于高层次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组织设计的制度能否执行和实施。

3、企业管理制度的优化与文化自主演化之间的耦合

和谐理论下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管理模式应当是各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物,同时也是耦合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管理制度与文化之间的耦合,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简单叠加,而且也是组织一致性的形成与实现,更为重要的是文化诱导、理性设计下的耦合结果。根据和谐管理理论,有机整合称为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能动至变的演化机制之间的耦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和谐主题的优化选择,和谐与主题越一致,则组织业绩就会越高;从理论层面来看,越接近管理秩序,越接近于和谐状态,则企业制度与文化之间的耦合互动也就越密切。从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正是领导在组织的各个发展阶段,对内外环境的准确分析,正确确定企业发展战略,选择与之相应的和谐活动来支撑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以此来提高业绩水平。从实践来看,和谐理论下的企业文化与制度中的共同元素叠加,促进了环境诱导的科学演化以及理性职能的耦合互动机制落实与增效。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实现二者的融合互动,从而使战略目标以及企业阶段性主题得以实现,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营企业指的是全部的非公有制企业,这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中产生的。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言的,而和任何一个非国有独资企业这是相容的企业,主要包括有国有持股以及控股企业;在小范围来讲的话上只是指私营企业以及以私营企业当做主体的联营企业。在近些年来我国的民营的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大范围以及小范围上的挑战。于此同时,在民营企业自己也有着相当多的困难,不管是制造业以及金融业,民营企业都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以及麻烦,如何实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和制度上的创新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1、企业管理制度的含义

企业管理制度(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活动来进行组合、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这些职能的合称。其的范畴,站在管理对象的角度来分的话,可以把管理分成业务管理以及行为管理。而业务管理比较侧重在对于组织的中华资源上的管理,比如财务、产品、材料这些有关的管理。但是行为管理比较侧重于对于组织成员行为上的管理,所以因为这样而产生组织的设计、机制的改革、激励、工作计划以及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合作等等的。可见,企业上的业务管理以及行为上的管理这是互为补合的,应该有效地配合起来这样才会发挥出管理的作用。不管是哪个方面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对管理的整体带来损失,甚至使得企业管理出现一些问题,受到严重的阻力。制度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管理底线,即企业员工必须做到的。刚性的制度是企业构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的骨架。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是理性的。以管理为依托,规范人但其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得,就是企业管理制度。

2、改革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必要性

2.1、企业改革应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一些发达国家有名的企业管理者的更换,对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最为重要的原因则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存在一种经验管理的状态之中,那么这就影响以及限制到了企业的发展,领导者的随意性以及模式化管理同管理的科学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果要企业获得持续的经营活力,应该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应该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变成了时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已经逐渐转向国际化的特殊的要求,同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随着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应该依照这些规则来在我们的企业内部进行改革,使用模式化的管理和国际的规则相适应。

第二、这是企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需要。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去参与国际范围内资木、商品、人才、技术、信息五大要素的自由流动。再次这也是法制化的要求。法制本身就要求模式化,要求在财务管理、税务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模式,以便依法管理。最后这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我们企业必须从网上获取和大量的信息,而电脑化的条件是企业管理必须规范化、模式化。

2.2、民营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站在民营企业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要短于国外各国,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多数只是留在“能人”管理公司的模式之中,而企业的命运则是完全寄托在创始人身上。管理经验以及资源同企业的发展速度以及扩张规模不相适用,一些不了解企业的运作以及发展方向的人担任着管理者的位置。他们控制着企业以及把握全局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此种情况之下,企业在正确定位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结果则是不尽如人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没有好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建立适应该企业发展而需要的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企业如果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获得一席之地,则就应该必须改革企业发展的模式,使得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3 、民营企业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方面可以使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研究制度的形成以及变革的整体过程。使制度创新变成了现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制度创新通常都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全新的制度构建这样就可以得到追加利益的活动。它通常包括有三个力面。第一、反映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第二、这一种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在一种组织的环境支配行为以及相互关系规则之间的变化。

本文主要将从民营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视角来理解企业的制度上的创新。它主要包括有企业的人本能力以及企业的文化力。

3.1、高管团队的制度创新

董事长以及总经理两职兼任将会有效地避免冲突。可以使得民营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董事长同总经理的担任者分离将会反映出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以及执行层上创新自由的空间。这两种职能的合一将可以使得具有更大的权力。将会第一时间地应对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同一些内部董事之间是相同的,肩负总经理的董事长应该有更多的在企业和相关产业上的知识。相对于外部董事长来说,对公司应该具有较大的责任感。当前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小企业来说当前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具备着天然合一的特征。

此种统一性的主要表现在经营者可以高效地避免的冲突。同时可以敏锐地洞察以及发现其外在的机会以及威胁。这样就可以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进程。

高管薪酬将会激励变成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相当重要的内容,高管薪酬激励对于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而言通常也起着更加直接以及更加深刻的作用。在人才竞争逐渐变得激烈的当前,怎样使用薪酬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这样就可以能够有效吸引、组建、发展以及保留一支高素质且颇具竞争力的高管队伍。这是中小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民营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应该其绩效挂钩。基于绩效的薪资制度改变了管理的导向。有效实行按绩效付酬。其管理的重点不只是限制任务指派使其与岗位级别一致,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以及提高高管的潜能。

企业文化的制度创新所谓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同员工全部拥有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以及企业的管理风貌。主要包含有价值标准、管理制度、思想教育、经营哲学等。

企业行为文化、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以及企业精神文化。在组成各个层次组织文化的之中,应该塑造以及确立好企业科学的内涵,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企业文化形成重要的基石,并且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较高层次。

企业文化的形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具有着长期稳定的特点。特别是这之中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所以,当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之时企业之前的创新不相适应之时,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重新确定适宜的新核心能力的重要保证,世界上诸多百年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优秀的组织文化确保了企业创新的平稳更替。

结语

从改革开放之后,民营企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之下,其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要想获得一席之地的话,那么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重要的变革。企业管理模式这是面向企业具体管理实践的,现在管理理论以及方法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比较稳定的组合以及综合应用范式。我国民营企业应该恰当的调整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作亮.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制度创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2:57-61

[2]张惠忠.实施管理制度创新,做大做强做长浙江民营企业[J].嘉兴学院学报,2004,02:45-49+63

篇8

一、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概念研究

企业法律顾问即企业配备的,专门服务于企业的从事法律事务的企业工作人员。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指关于企业专门设立的法律顾问部门或者是配备的专职或兼职从事本企业法律事务的法律工作人员的一整套制度。

企业法律顾问的任务主要有:为企业草拟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等各类法律文书并进行审核确认,使其符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而使企业的内部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在企业制定重大经营决策,进行各类项目讨论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服务及项目可行性与否的论证,保证企业的各项决策活动可以依法运行,从而使企业规避各类风险;为预防企业与相关合作商发生合同纠纷,替企业草拟各类合同,对合同进行相关审查,并为企业代签各类合同,使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健全而完善,避免各类合同漏洞的出现;为企业各类经济纠纷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参与企业的各类纠纷处理及调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害。

企业法律顾问的服务内容主要有:提供法律咨询,在企业起草各类规章制度时,参与其中,给予有关法律方面的各类参考,并审核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顾问要对企业的各类合同进行审查,重大合同的起草与谈判法律顾问都要参与其中,给企业提供法律帮助;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全面的法律参考,对各类重大项目进行法律论证;工商登记、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有关法律事务由法律顾问委托代办;企业参加诉讼和非诉讼活动;在招投标、资产转移、合并分立、投资、租赁等重要经济活动中,法律顾问要提出法律意见,处理法律事务;对员工进行法律培训等。由企业法律顾问及其制度的概念研究,任务及服务内容可见其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一)企业法律顾问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经营中防范法律风险。我国的社会经济随改革开放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中,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多元化的客观环境,利润越多越好的主观意识,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必然要追求最大的利益,如果利益追求与所存在的环境间得不到平衡,就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风险。为防范风险,减少损害,就要求企业在事前进行风险预估,在事中进行风险管理,事后进行风险处理,这些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法律顾问部门或聘用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使企业及时有效的防范各类法律风险。

(二)法律顾问制度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企业法律顾问的参与,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样需要企业法律顾问的存在,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更需要企业法律顾问献计献策,付出努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法律顾问可以规范企业管理,使企业可以防范风险和减少损失,企业做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规范化的运作,有序的市场竞争,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当前,我国的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情况。如,整体发展不协调,主要发展律师诉讼服务业而忽视了其他的服务内容,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弥补了法律服务行业在除律师诉讼服务之外的法律服务空缺,使法律服务行业的服务多元化。另外,法律服务行业收费较高、市场不稳定,服务对象也不稳定,中小企业不愿接受法律服务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原则可以使我国法律服务行业的市场和服务对象趋于稳定,并有利于法律服务行业收费的合理化。由此可见,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法律服务行业更好地发展。

三、当前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依法治企的理念淡漠阻碍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发展。依法治企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虽然近些年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并大力推进法治化的建设,但是由于时间短,各项法律法规还有待建全,并且法律的普及度在我国也不是很高,因此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不强,社会对依法治企业关注不够,相关政府部门认为依法治企业是企业内部的事情,缺少对企业依法治企业的监督管理,以上原因最终导致企业的法治化程度低,很多企业为了追逐利益,企业的领导者一心只为企业获利着想而对法律事务则没有充分的认识与重视,只有在企业出现危机时,才想到法律服务。社会及企业对依法治企的淡漠导致企业法律顾问制度难以发展。

篇9

关键词:企业;公司治理;内控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063-02

企业风险存在是由于市场因素导致的未来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够防范和化解一定的企业风险,并不能消除风险的存在。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结构复杂化,企业抵遇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但要持续性快速发展,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1 企业内部控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方法,它的提出和实行经历了很长时间,通常认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要确定企业内部行政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拥有的职权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据以确定其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内部控制要明确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规定程序和手续,即每一项经济业务需要经过哪些手续,由哪些人员负责办理,他们之间如何沟通联系,应当采用哪些具体的处理方法等;第三、内部控制要制定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的方式,即某人办理的业务是否经过其他人员的核准和同意,是否置于其他人员监督之下,相互之间能否形成制约关系。

1.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观念落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的操守及价值观。目前,有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操守及价值观,把公司上市和配股作为“圈钱”的主要手段,“圈钱”成功后都忙于谋私利,把投资人的“血汗钱”视同儿戏,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各级管理层。同时,有些企业的管理者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对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界定不够明确。另外,管理层不太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严重制约着制度的有效运行。

(2)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在存在多级性关系的现代企业里,我国企业治理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缺乏相互制衡的有效治理机制和监督机制。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独立于所有权的经理,但在实际中,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严重侵害所有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3)企业组织控制存在缺陷。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评、淘汰等人事管理制度;严格制定单位业绩与个人工作表现挂钩的薪酬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具备和保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对重要岗位必须在回避的基础上实行委托制和定期轮换制等,以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4)信息化技术条件落后。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时间不长,信息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目前还基本上处于模块单独开发和运行阶段,无法做到企业信息的集成化。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信息化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制约性条件。

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2.1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所有者与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监督、控制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既能保证董事会行使控制权,又能保证董事会代表并切实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对股东履行诚信报告,控制监督企业经理按照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从事经营活动。当经营者因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立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过度的职务消费等。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使所有者及时制止或发现经营者上述违背所有者意志甚至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有利于双方与信息的制衡。

2.2 加强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经营者在利益上与所有者的利益并不一致。企业经营者对会计信息的关心主要基于个人利益目标以及对其政绩、声誉的考虑,所以如果企业内控不严,则经营者提供给企业所有者的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被扭曲。同时,由于企业经营者与绩权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债权人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也可能是虚假的。为了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3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近几年来,通过改革、改组、兼并、资产重组和加强管理等,企业改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从现实情况看,在两权关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有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并存。特别是后者,问题更为严重,经营者失控,即经营者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必然会产生经营者,牟取私利,独断专行等问题,使“两权分离”下的企业约束机制流于形式。改变企业所有者缺位和经营者失控的状况,解决国有企业财务滥收乱支、国有资产流失和提高经济效益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所有收支业务行为均在有效、合理控制下进行。

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措施

3.1 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多级性控制系统

由于现代企业存在多级性关系,有效的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的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之间的业务,并从这种制度安排中有效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以实现企业目标。在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的企业多级性控制系统,是针对企业内部不同级别的委托――关系采取的相应控制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

(1)配置和行使控制权。企业有效内部控制所要求的治理结构,关键是要保证公司控制权的相互制衡和相互监督,即明确界定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权力制衡。表现在:一是股东会的权力,即决定公司董事会的组成和通过或者否决董事会的重大决策;二是加强董事会的作用;三是界定清晰经理人员的权力,防止滥用权力的越权行为。

(2)健全监督和评价机制。建立对内部控制系统各级人员的绩效评价以及内部控制系统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是各级控制的重要内容。

(3)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激励机制是多级性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的授权控制机制、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4)加强内部和外部审计。对现代企业各级人的审计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机制。

3.2 实行全面预算控制,构建内控制度环境

如何把公司进行经济活动的权力与承担的经济责任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结合起来,建立预算责任网络,实行全面预算控制是构建内控制度环境,是防范企业风险的前提。

企业通过预算控制,使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致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受控单位的约束条件,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编制预算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进一步分解,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预算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控制,评定工作成效。同时,由于对预算结果的偏离将更容易查明和评定,因而,预算也为控制过程和纠正措施提供了基础。现代企业呈现出资本、投资和经营分散化的趋势,其分支机构可能遍布国内外不同区域,且从而有着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控制就成为组织协调和保证经营目标实现的一种内部控制方式。

3.3 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责任会计控制系统

现代企业由于组织结构复杂,大多实行分权化管理。在这种条件下,为使组织有效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实施可以考察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活动,并能够评价单位业绩的会计系统,即责任会计系统。责任会计系统在现代企业分权化经营和会计集中控制条件下,将成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防范企业风险的重要方式。

明确责任主体是建立责任会计系统的前提。根据企业内部责任单位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特点不同,可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责任单位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然后为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并按责任中心组织核算工作,最后通过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比较来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责任中心是一个由负责人领导的对其行为负责的组织,其本质为:责任中心使用输入的资源――原材料、人工工时及各种服务,通常还需要流动资金、机器设备以及其他资产等;经过责任中心的作用和控制,提品或服务的输出。按照责任中心输入、输出性质可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费用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等主要形式。各责任中心之间通过内部转移价格进行结算,按照会计核算方法和确定的评价指标,对各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考核。

3.4 应用作业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管理是针对作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的有效成本控制。它不仅关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而且还要关注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实施作业成本管理,须注意几点:一是要对作业进行分析;二是在进行作业分析的同时,还要挖掘成本动因;三是要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实现产品成本的有效控制。

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法,进行成本控制,通常需要进行作业成本预算控制和作业成本考评。作业成本预算控制包括作业成本预算编制和作业成本预算控制,而作业成本考评通常有作业成本考核和成本控制业绩评价制度两部分。

参考文献

[1]钱燕霞,陈传枝.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石油科技论坛,2004,(2).

[2]王勇.关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度建设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2,(5).

篇10

0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也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和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1自身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企业自身基础比较薄弱,在融资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首先中小企业创办者多为个人,企业的管理模式经常会发展为家族式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其次是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雄厚,在融资中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较大,不能吸引投资者;最后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容易隐瞒财务问题,造成信任危机,难以从银行获得?J款。

1.2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机构不健全

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历程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多问题,信用担保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这样的担保体系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另外在金融机构中,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服务,国有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较少,而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也较少,地方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实力仍有待发展。这样的现状造成了中小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存在着重重阻碍。

1.3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融资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在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设计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实施的困难。法律法规的缺失,风险投资基金制度的不健全,缺乏资金退出机制,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受到约束。

1.4资本市场不健全

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层次性和全面性。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受到限制,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同时在监管上又存在着很多漏洞,资本市场受到行政干预,这样的资本市场是不健康而且不能长久发展的,因此也影响了机构投资者的进入意愿。

2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制度创新路径

2.1所有权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所有权制度上与中小企业不匹配,所有权制度不兼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政府应该进行所有权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允许民间资本合理合法进入金融领域,消除市场准入歧视,完善民间资本和私人资本提供服务的制度环境,用制度保障其合法权利,使得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本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2.2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我国金融市场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从2006年开始,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为中小企业融资上次提供了保障,创造了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相应的法律制度也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其次,地方性政府也要根据本地特色加强制度创新,适时推出相应法律制度。此外,中小企业投资退出机制的创立也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3市场制度创新

市场制度创新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创新:(1)积极拓展股权融资渠道, 为中小企业直接上市IPO做准备,借鉴国外经验适当放宽条件, 推进私募市场建设,对于私募市场合理监管和规范,保护双方利益,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中小企业创立便利条件。(2)创新融资方式,融资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股票、债券、贷款等形式,积极依靠大企业,借力大企业发展自身,争取获得大企业的资金支持;(3)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业务规模,发现市场商机,拓展市场,解决自己的资金问题。

2.4完善资本市场建设

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平台保障,搭建多层次的资本平台,利用创业板、中小板加强股权融资,发展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高贷款服务,相应的监管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监管到位,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