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

篇1

[关键词] 陕西;中药产业;建议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67-02

陕西省政府在2003~2005年3年中实施以发展陕南中药材种植,重点实施以规范化种植为主的中药资源战略,从2005年9月“陕南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之后逐步实施以加工转化为重点的战略转型,一年多来,陕南中药工业比重显著增加,但是在实施“陕西中药科技产业发展调查”中发现,在产业转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陕南乃至陕西中药产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以快速、健康推动陕西中药产业发展为目的,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品牌竞争力、投资导向、平台建设、科技服务、人才结构等内容做以探析。

1 中药材种植面积不稳定,资源优势难以保持

保持陕南中药材资源优势是发展陕南中药现代化产业的根本保障,2005年统计陕南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为我省实施陕南中药现代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但在陕南以加工转化为重点的战略转型的过程,使中药材种植迅速降低,中药材种植面积急剧缩小,部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处于停止状态。针对这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1.1 问题发生原因探析

一是陕南广大药农长期形成的重农轻药思想的存在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发展中药农业的认识不足;二是我省在发展陕南中药材种植的过程中药材产销脱节,出现药材在产地滞销,加之部分药材品种种植上没有完全弄清楚市场的需求,生产供过于求;三是部分品种在发展种植过程中没有全面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四是中药材种植技术不十分成熟,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品种退化、连作障碍、病虫害发生等深层次问题凸显;五是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产业宣传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及种植药材经济收入强于粮食作物的实际情况没有很好地普及;六是示范作用力度不够,仅单靠企业难以承担起示范带动和技术推广作用。

1.2 问题解决办法探析

针对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在陕南实施中药现代化,建立陕南中药材种植技术保障体系很有必要,重点是做好中药材良种的选育、种植示范推广和宣传,对发生的深层次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建设和扩大药材销售渠道。以上工作部分单位进行了良好的探索,如商洛市农科所在商洛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建立的秦巴良种繁育中心,为推动当地丹参、桔梗、连翘、五味子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为陕西天士力植物有限公司、香菊药业等企业提供了优质种苗,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投资压力。山阳县药业发展局建立的种植示范基地和科技局建立的引种研究示范基地,起到良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山阳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使发展中药材种植来发家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药材种植持续快速地发展,被誉为“药材之乡”。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商洛中药材集中分布乡镇建立中药材收购连锁店,对商洛市地产部分药材实现统购统销。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①对陕南中药材野生资源和人工种植资源进行普查,建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域和人工种植区划,为实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优势品种区域奠定良好的基础。②在陕南三市由科技局主管,依靠农业科学研究所或植物研究所联合各地市的GAP工程中心、当地企业建立市级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种植示范中心,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和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建立县级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示范中心。对以上中心的建立应进行专项政策扶持。③实行中药材种植、购销登计制度,主要倡导和保护订单种植,对部分品种种植根据产量实行资金补助,稳定生产,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④建立升级中药材种植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从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购销行业的专家进行整合形成,为指导我省中药材生产提供政策、技术、市场咨询。⑤通过建立各级中药材行业协会和鼓励企业建立专业中药材收购连锁店等方式,进行优化当前乡村中药材购销渠道,实现各级购销组织有效对接,同时利用“陕西中药现代化信息网”、《陕西中药现代化》杂志、《医药健康周刊》等信息网络、报刊信息媒体,对药材产地信息进行全面及时报道,最终建立一个便捷、快速、网络化、多途径的中药材供销体系。⑥加快我省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立法工作,切实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中药生产加工企业缺乏品牌产品,在中市场竞争力较弱

2005年9月27日,省政府在汉中召开“陕南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地总结了在陕南实施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研究部署以加工转化为重点的战略转型,这一决策是完全符合陕南中药材基地建设实情,陕南中药材资源必须在产地经过加工转化后,提高附加值才能更好地带动陕南经济的发展。一年多来,由于政策扶持导向,以生产中药饮片的中药材加工企业逐步壮大,通过GMP认证的有西安凯兴中药饮片厂、陕西盘龙中药饮片厂、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中药饮片厂,当前陕西共有中药饮片厂30多家;部分企业和科研院所针对陕西大宗和特色药材进行了治疗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已经上市的产品有以秦艽为原料开发了艽龙胶囊、以绞股蓝为原料研发了股蓝泼尼松、以葛根为原料研发了葛根素注射液、以沙棘为原料开发出天癸宝软胶囊,进入二期临床研究的有秦艽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的一类新药“秦龙苦素”粉针剂,正在研发的品种还有以酸枣仁为原料开发的酸枣仁软胶囊和以山茱萸为原料开发的肾炎消片剂。这些中药产品的逐步上市将会有效提高当地中药材的附加值。下面重点针对中药三大产品之一,中药饮片企业存在的问题作以下探讨:

2.1当前制约中药饮片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一是品牌问题,大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没有建立专属品牌,没有和当地的GAP药源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树立品牌,过分追求产品品种数量,致使市场推广缓慢;加之由于陕西中药饮片市场长期以来受到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原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大部分中药饮片是实行购进分装式,致使品牌弱化,流通企业直接从专业药材市场购进,致使饮片生产严重萎缩;二是中药饮片购销渠道混乱,由于中药饮片产业自身的复杂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饮片没有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同时因为中药饮片企业GMP认证的迟缓,致使中药饮片市场监管薄弱,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经常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诸多因素使中药饮片购销渠道混乱,优质难以优价,GMP认证后的中药饮片厂,产品优势没有有效得到政策保护,因而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处于半生产状态。

2.2 针对中药饮片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

①针对当前所有中药饮片进行检查,进行生产规模评估,有步骤,按照市场需求新建中药饮片厂或扩大生产规模;②设立中药饮片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工艺改进,培育中药饮片名牌产品,为实现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打好基础,同时也为《陕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颁布、实行奠定基础;③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加大中药饮片市场监管力度,引导中药饮片使用机构积极采购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的产品; ④政府在批准新建中药饮片企业上马时,要求企业必须和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结合起来,使饮片企业依靠当地的药材资源发展自己主导产品,而不是求全求多。

3 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应注重发挥导向作用

陕西省政府为扶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从2003年起就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当前已经建立了以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厅资金投入为主,各地市政府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年投入产业扶持资金已经超过1亿元。我国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比例一般在1∶5左右,按此计算,陕西省扶持资金导向资金将达到5亿元,这些资金合力在陕西省科教强省背景依托下,将会迅速使一批企业崛起。但从目前扶持的单个项目内容看,出现了资金过少,投入分散的现象,致使项目投入难以形成合力,投入导向不明确,致使近年来少有大企业和大产品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①陕南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应从全省的高度规划和发展陕西中药产业,引导关中的中药生产加工企业和科学研究院所,积极参与和扶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②针对陕西中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探讨论证后,进行项目招标,加强投入导向引导,集中力量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产业发展;③进一步健全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陕西省中药产业实施的重大项目实行评估,并协同政府管理机构对项目实施进展进行检查,同时对项目实施开展动态技术指导。

4 应注重创新思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陕西省建设的中药创新平台主要有新药研发工程中心和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主要围绕药物这个主体展开,但是很多中药材自古就药食同源,当前在养生保健产业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广东凉茶”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产品开发思路,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现代化研究和开发体系,紧紧抓住中药养生保健这个主题开展中药药膳、饮料、保健品等产品,以中药养生保健产品促进中成药研究、生产,为充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陕西的中药资源,创造新型的产品,提高药材附加值以满足迅速发展的陕南中药种植产业发展需要。

具体做法:引导在陕南建立中药材药膳保健品有关企业,同时依靠陕西的大专院校建立陕西省中药饮食保健品研究工程中心,运用现代养生理念,依靠药品研发技术,采用陕南地道中药材开发现代中药保健品,高中药材附加值,迅速提升陕南中药材产业。

5 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药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

在我国全面启动科技行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同时,如何架起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北京市2006年统计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9 000余家,据报道我省科技服务机构不足500家,针对中药行业进行科技服务的机构更少,因次我省要从政策上引导中药产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相结合,开展项目咨询和企业诊断,同时对中药产业科技服务进行项目扶持,让科技服务机构有机会参与我省与中药有关的软科学研究或者产业调研。重点加快扶持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长期开展项目立项调研,包装并组织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研究院所向国家申报课题,获取国家的支持,提高项目层次和项目质量。

6 调整人才结构,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随着我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各类相关企业的巨增,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从现在中药产业从业人员学历来看,本科学历占12%,大专学历占13%,中专学历54%,其他占19%。从他们的技术职称上看,高级职称占4.3%,中级职称占19%,初级职称占50%,无技术职称占25%。在中药人员队伍中,初级职称和中专以下学历占绝大多数。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研究领域中,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它还涉及到组合化学、计算机科学、中医药信息学等多学科,涉及到纳米技术、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扩展中药技术人才的层次结构,培养出更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中药产业迅猛发展对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调整和改善中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为企业所需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从事技术创新的熟练技术人员显得十分迫切。因此,有必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在陕南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建立陕西中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针对现有中药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健全人才支撑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篇2

【关键词】 粤港合作 中医药 发展策略

自古以来,港人就有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传统习惯。根据香港的地域、经济影响以及传统市场,香港一直是我国中药集散出口的重要基地,回归后的香港必将在我国中药出口创汇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由于香港的高科技优势及资金优势,其中医药学术研究必将成为内地中医药领域的有力补充,对促进中医中药走向世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 香港中医药现状

香港的中药市场与我国内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在香港可买到的药材品种约一千九百多种。在药材铺出售的药材约九百种,其中常用的有约四百种。香港市场市面出售的中成药品种约三千三百种左右,中成药在香港的销售主要靠零售店,一般西医和医院都不用中成药。港府现行的“不良医药广告条例”,名义上对中西成药一视同仁,但对中成药的推广影响较大。主要销售渠道有国货公司、药行、超级市场、免税店等。药酒在香港被列为有税品,进口要交纳酒税,无论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均需执有酒牌。药酒业与药材业、中成药业相比,销售金额虽小,但较为稳定。近来,每年进口值约为五千万港元左右,药酒进口批发商只有几家,零售主要集中于国货公司、超级市场和一些士多店[1]。

近年来,香港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已有一定的发展。除了香港中文大学中药研究中心外,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等也陆续建立了中医药研究中心。还有一些学会、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等也致力于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一些学术杂志。目前,香港中医药研究机构对中药毒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为保障公众健康,香港中医药工作小组通过调研后,以在内地限制的28种毒性中药为基础[2],依据香港的实际情况,把31种毒性和烈性中药列入名单内,编制了一册“毒性和烈性中药应用常识”,分发给中药调剂人员及其他中医药业内人士。其内容较为深入,其中包括毒性和烈性中药的图片及正名、别名、来源、处理方法、性味归经、功用、用法、使用注意和中毒原因及症状等,并附有一份“中药材零售行业执业指导建议”,旨在为中药材零售行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了把香港发展为国际中医药中心的构想。为实践 理想,特区政府推出了包括成立法律规管架构,设立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及促进科研发展等多项措施,在公共医护架构内增设中医药服务,并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关于加强和促进中医药的规范管理及发展的设想,并规划了综合发展蓝图。之后特区政府制定了《中医药条例》,并获立法会通过。此外,特区政府通过办巡回展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设立电话热线和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网页,以及借助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中医理念,宣传中医药疗效,加大对中医中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通过上述努力,近年来香港的中医药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中医药一直被排斥在香港公立医院医疗体制之外,但在内地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型性肺炎良好的疗效面前,香港医院管理局以科研为本引入中医治疗,邀请了内地中医师来港会诊,中西医生第1次在香港的临床治疗上并肩作战。医管局辖下现设有多间中医药诊所,旨在发展一个以科研为主,与多方合作的中医运作模式。

医管局同时积极与非政府机构和大学研究发展伙伴关系,希望善用他们对中医药服务的管理经验和研究培训心得,有助于公立医院引进以科研为本的循证临床中医药服务。使中西医疗法在公立医疗系统内能成功结合,为病人提供更适切的治疗。

转贴于

2 香港在发展中医药方面享有天时、地利和人和

在中医药发展方面,香港可借助内地的中医药人才和丰富的中药物资、研究成果等,内地亦希望以香港为合作伙伴。香港地处中国与世界的中枢地带,不但可成为内地中药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外地的产品亦可透过香港入口中国。香港在文化、语言、资讯掌握、国际市场经验和资金筹集方面都占有优势,加上与外国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和知识产权制度,为产品研究、发明和创新意念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明确的支持,明确表示要通过应用创新科技,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并计划研究设立中医药科研中心,协助及推动中医药发展。相对于邻近地区,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只属起步阶段,故可取人所长,兼容并蓄。同时又可根据现时国际情况计划一套针对不同市场的发展策略,大大提高了香港在中医药发展方面的可塑性[3]。

3 发展策略

香港中医药服务的发展目标是透过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医药的国家,香港最大的优势是背后(即内地)有大量的中医药人材,只要政府在输入人才政策上给予支持和配合,则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可在短时间内见效。香港中医药发展策略的第一步,是发展中医服务,这包括由政府设立中医医院、中医门诊和中医专科医院,以及由私人开设现代化和专业化的西医形式的中医联合诊所、专科诊所和私人诊所等。中医医院不须投资昂贵的仪器和设备,只要政府制订了有关政策,便可在短期内成事。至于私人诊所方面,近期已有不少此类诊所开设,若政府有明确的发展和推广中医药政策,则商机当前,加上适当的推动和监察,相当数目的高质素中医诊所可在半年至一年内开办。中医服务的发展重点是走向国际化,吸引外地病患者来港寻求治疗,使香港的中医治疗闻名于世,向各地输出中医服务。在中医发展方面,香港可采取多元化、多方面发展的策略,既发展中成药(包括单方和复方),亦发展保健食品和美容护肤品,同时继续担当药材贸易集散地的角色。在中药研究及拓展方面,可先以内地已上市及具疗效的中成药为基础,加以科学化的成分分析、临床测试和包装,再推出市场。中药保健品打进外国市场较药物容易,且回本期较短,尤其适合本港的中、小型药厂。西药形式的中药新药,回报很高,但投资风险大,又需要高新技术配合,香港药厂可考虑与外地药厂或跨国药厂合作,利用其资金、提炼技术和跨国公司原已占有的产品销售市场优势,扩大中药的国际市场。

4 建议

中医药发展须靠政府、院校、中医中药界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建议政府尽快成立跨部门专业小组,推动中医药发展及制订一套获外国药检当局认可的中药检定标准;设立中医医院,将中医纳入公共医疗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及各方面的支援。建议院校及学术界将中医药系发展成为国际性卓越学科,吸纳本地及外国留学修读中医学位;加强中医药的应用研究,与产业界、未来的中医医院及外地有关机构合作发展;加强与外地和本地学术机构的交流和合作;在现有教学诊所的基础上,设立临床教学中心,甚至中医学院。建议设立国际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与政府及其他有关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香港的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可由马会及政府拨款成立,主要功能包括进行研究及发展、处理对外和本地的中医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设立国际中医药资讯中心、推广中药贸易、负责对外交流及公众教育等。

香港中医药发展目标是将香港建设成国际中药港,使其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多个国际中医药中心,具体包括国际中医治疗中心、国际中药检定及注册中心、国际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国际中医药科研开发与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中药贸易中心、国际中医药知识产权注册中心、国际中医药资讯中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香港中医药发展应遵循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原则,积极而谨慎地稳步前行。通过继续加强有关中医药的规范和管理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常用中药材标准、设立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控制度、加大对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发展和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培养中医药的专业人才、建立国际化的中医药诊疗、把内地科研技术商品化、促进中药贸易的发展、加强地区及国际合作,把中医药这个瑰宝推向全世界,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药材商品知识编写组.中药材商品知识[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50,14.

篇3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20-04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j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ENG Haiyuan1 ZHU Xiangzhi1 HONG Fan1 WANG Fangren2

1.Fu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3,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indust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al industry has varied degre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nside som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TCM culture deep city and area where ha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ujian TCM cultural industry, this paper is 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uiting its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ujian TCM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文化多样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日益显现,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2009年我国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1],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因此,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其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5]。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机构开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超中[6]开展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提出了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方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周钊和等[7]从中医药文化研究保护、宣传教育、行业文化、文化产业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对湖湘中央医药文化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黄冈师范学院江军民等[8]通过对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同时,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呈现逐步壮大的趋势。如浙江现代联合集团投资超过60亿元筹建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投资近十亿元建成了省内首座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安徽启动了中华医药科技文化产业项目;黑龙江也明确了2014年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等。福建省在中医药文化开发方面也有所成就,但仍存在中医药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较少、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福建省(以下简称“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

中医药文化产业是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主要借助传媒、科技手段,将中医药的属性,蕴含的历史、地理、民族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人文元素进行文化加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其经济价值的的全新产业,涉及科研、教育、医疗、休闲娱乐、国际交流合作与传播等各个领域[9-11]。

中医药文化产业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联的历史、人物、文物等为内容,利用图文、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制作的书刊、包装、广告、广播、影视、戏剧、曲艺等产品;另一类是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各种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及平台,包括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医药主题公园、医药文化会展、文化养生机构等文化服务性消费行业[12]。

1.2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优势,福建省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建省在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及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1.2.1 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优势,引领了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我省积极推广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弘扬传统文化。据统计,我省从2006年开始开展并认定了三批共53家“福建老字号”,其中34家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领域包括片仔癀、灵源、采善堂等品牌[13]。这些品牌企业依靠中医药“老字号”涉及医药、食品、餐饮、酒业等行业,牵起了整条产业链。如以漳州市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中医药骨干企业依托传统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从药品、保健食品到饮料、家庭药膳,从原料、片剂到胶囊、口服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条。漳州片仔癀公司在四川阿坝州和陕西秦岭山脉以南的凤县投资建立养麝基地,产品由单一的药品发展至保健品、特色化妆品、医疗器械、日化产品及其他护理用品等多个品种,逐步覆盖了上游原材料、中游研发、下游生产销售产业链。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打造“灵源”牌,产品由“灵源”万应茶延伸至茶剂、散剂、饮料、食品和中药饮片等多系列品种。

1.2.2 加大了中医药文化宣传 发展中医药文化会展业。利用地缘优势,我省坚持办好“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闽台中医药学术论坛”“海峡两岸慈济中医药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推广中医药品牌,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等各方力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漳州片仔癀公司就常通过展览、视频及作为馈赠礼品等方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示了源于宫廷秘方、历经弥新的传统名贵中成药文化。

开发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产品。近些年,我省反映中医药内容的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等中医药文化产品深受观众喜爱。比如,中央电视台慕名采访、拍摄的片仔癀专题片――《国宝秘药之秘》上下集在CCTV国际频道播出后,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同时,为了弘扬片仔癀文化,宣传国药普济苍生的MTV《爱的传奇》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唱;与原卫生部、国家药典委员会合作制作的大型系列专题片《中华特色药―片仔癀》专集,翻译配音了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广泛宣传;与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合作的介绍国宝名药片仔癀的专题节目播出后也在海内外引起较好反响[14]。另外,福建三明市也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并正式出版发行了保护民族中医精华的2部民间医药专著――《三明畲族民间医药》和《三明畲药彩色图谱》[15]。

参与大型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在“中医中药中国行”福建活动中,我省也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走进社区和农村培训社区及乡村医生、举办义诊与健康讲座等,并为现场群众发放扑克牌、团扇、科普小册子、单病折页、中国中医药报特刊等宣传用品,开展草药辨识、药膳制作、膏方介绍、中药炮制、制药等服务项目,颇受群众欢迎。此外,利用地缘优势,加入海峡两岸中医业务交流活动,组织我省中医药专家奔赴马祖等地,开展肾病、胃病的中医治疗和饮食宜忌、中医保健养生等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

1.2.3 推动了中医药文化融入旅游产业 在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省越来越多企业,尤其是中医药企业选择开发品牌文化,与旅游业“结缘”,将智慧和创意注入冰冷的产品,让其华丽转身,成为给旅客带来欢乐和惊喜的时尚旅游产品。如漳州片仔癀公司打造片仔癀博物馆、中药标本馆、植物园、中成药生产车间等组成的片仔癀中药工业园浏览路线,通过物化形式,形象、客观地反映片仔癀的文化特定,展现片仔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同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工业旅游示范点供游客参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个团[16]。灵源药业也参与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打造以灵源山风景区、灵源禅寺、公司等为核心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使企业产品、管理、文化与游客无缝对接。

1.2.4 筹建了一批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 为实现中医药相关产业有机整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我省积极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设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由万好国际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投资2.5亿元,以纯药用植物为景观的中医药文化创意博览园将于2014年7月开放,园内拥有神农谷、体质辨识园、万博园、经络园、中医药文化博览馆等十八个贯穿中医药发展史的文化互动景点。2012年3月,尤溪县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提出建设一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园内包含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2013年2月22日,融合两岸中医药科技、金融、产业等优势要素的海峡两岸中药现代(福建)产业园落户漳浦,将重点建设两岸药用植物园示范区、两岸药材集散中心、两岸现代生命科技园、中医药文化体验园等。

1.2.5 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和凸显中医药特色的平台、宣传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我省确定片仔癀博物馆、海沧青礁慈济宫景区闽台中医药博物馆、万好药博园等为我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另外,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联合打造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内容涵盖中医药文化起源、古近代名医介绍、杏林典故、养生保健知识、中医特色疗法及用具、常见中药展示等。

1.3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3.1 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中医药文化产业空间巨大,中医药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目前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主体较弱,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品牌较少,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发展能力明显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仅少数如漳州片仔癀、厦门中药厂等企业的经济规模、企业规模、品牌影响力等具有抗衡能力。如漳州片仔癀已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居我国中成药行业50强,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20强。近几年,该公司产品畅销海内外,年出口超千万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单项中成药出口金额首位。

1.3.2 中医药文化遗迹开发与利用不足 我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规律和思路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中医药文化遗迹开发与利用不足。如武夷山地区是早期福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区域,该地区的医籍医事是古代福建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出现了法医学家宋慈、理学家研医有成就者蔡元定、为官习医者钱闻礼等[17],但该地区开发利用名人品牌明显滞后,没有真正把名人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中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1.3.3 尚未形成集群优势 纵观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基本还处于单兵突进状况,布局分散,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漳州片仔癀位于漳州,灵源药业位于泉州。另外,可集群化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尚未完工,大量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政策等多因素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我省还存在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区特点不突出、地域同构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业配套不到位等问题。

2 发展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2.1 制订相关发展方针,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关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从政策、机制、投入、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影视、出版等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扶持扩大中医药文化事业;并积极引导、鼓励中医药企业和文化产业链相关企业联合,深度开发医药文化内涵,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健康成长。同时立足全省中医药发展大局,统一规划全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结合区域文化资源特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体系,避免出现特点不突出、地域同构化等问题。

2.2 发挥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培育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

政府应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一是培养国际中医药文化名人、国际中医药文化品牌、国际中医药文化著名企业、国际品牌中医院等,通过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多种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二是采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措施,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2.3 调研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

福建省孕育了众多著名医家,如东汉建安时期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长乐人董奉、宋代建阳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著名的医学理论家、临床家和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18]。因此,应对福建省各地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包括中医药文化古迹的考察、传统中医药地方风俗民情的考证与开发利用研究、近代中医药贸易故址与文化研究、知名中医药种植基地、企业与医院文化的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等。通过深度挖掘、整理、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把名人古迹等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

2.4 重视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力度

2.4.1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文化内容的传播者往往较难替代,中医药文化产业需具有中医药知识、中医药事业管理知识、文化产业化专业知识等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因此,我省应建立集中医药、文化、创意、市场运营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中医药文化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4.2 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 我省可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等方面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北京、广东、台湾等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引进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那些闽籍的在外工作的高端人才,以提高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

2.4.3 搭建中医药人才交流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专院校、中医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产业基地等应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达到人才培养机制共建、师资队伍互动、课程体系共享、科研项目合作等目的。

2.5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影视、广告、书刊音像、演出活动和动漫等形式多样、科学实用、健康向上的中医药文化精品,通过生活化、时尚化的创作,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向人们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开发新兴传播方式,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医药文化。如以魔方为基础,融合五行和阴阳元素的中药魔方,就是借助益智类玩具传播中医药文化理论,进而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加强闽台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我省可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福建对台“五缘”优势和中草药资源丰富等独特的有理条件,以及台湾在现代中药制造业的优势,积极开展闽台中医药科技文化交流。通过筹办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海峡西岸区域内中医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人才流动、产业合作、监管联动、标准互动,实现两岸中医药优势互补;建立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中草药产业基地,使福建成为两岸中医药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和对台中草药供应集散地,形成两岸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通过闽台民间共同信仰的医神“保生大帝”吴加强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2.7 深化中医药文化与金融合作,建立投融资平台

我省中医药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因此应将中医药文化产业与资本进行有效对接,为投融资双方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应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如在相关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争取政府的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成长性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国内外社会资金,银行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

3 结语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独特,地域性鲜明,同时也孕育了众多著名医家。因此,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发挥特色优势,通过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等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从而使中医药文化得到弘扬、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2009-05-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Z].2012-04-20.

[3] 高彦彬,赵慧玲.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J].世界中医药,2011,6(6):461-464.

[4] 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6(5):372-374.

[5] 官翠玲.中医药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 34(11A):75-77.

[6] 张超中.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5-7.

[7] 周钊和,徐海燕,范霞,等.湖湘中医药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9):165-166.

[8] 江军民,陈中文.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3,(2):100-102.

[9] 赵立冬.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意义重大[C].北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09:893-896.

[10] 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1-136.

[11] 蔡光先,陈志鹏,宁泽璞.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0-04-08(3).

[12] 秦伟民,刘蔚.简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桎梏及对策[J].湘潮,2013,(10):82-83.

[13] 刘文艳.泉州再增一家福建老字号[N].泉州晚报,2014-06-18(10).

[14]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宝秘药之秘――中央电视台慕名拍摄并将播出介绍片仔癀专题片[EB/OL].[EB/OL].2012-04-18/2014-07-22.

[17] 吴童,王莹颖.理学与宋代武夷山地区中医药文化[J].中华医史杂志,2011,41(4):214-216.

篇4

 

证候的诊断标准化、客观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证素辨证”体系的建立是在继承以往辨证经验的基础上,约定病、证、证候、辨证等概念,凸显 “从症辨证”的原创思维,以病位与病性证素的获取与辨识为基础,遵循以象测脏、从症辨证的原则,以病位结合病性的内涵贯穿辨证始终,以规范化原则体现出证的基本特性,确定证的诊断标准[3].笔者主要分析了证素辨证学对中医药标准化的有利影响,并提出抓住中医药标准化的契机发展证素辨证学的建议,以期能为促进证素辨证学及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发挥作用。

 

1 证素及证素辨证原理

 

朱文锋等[4]提出证素具有如下基本特征,证素是根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证素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位和病性,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是辨证的基本单元。病性证素是对正邪相争的本质概括;证素为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则;某些证素间可有重叠涵盖关系。朱文峰等[5]根据证素的基本特征和临床实际,将证素分为53项左右。

 

其中病位证素有20项,包括:心神(脑)、心、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精室、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皮肤、肌肉、筋骨[关节];病性证素约33项,主要有:(外)风、寒、湿、(外)燥、火、暑、痰饮、水停、虫积、食积、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动风、动血、毒[6].病性证素反映疾病的病变本质,而病位证素反映了病变部位[7].由辨证基本内容组成的证难统计,临床各辨证要素也并非可以任意组合,因而需要有一些常用的规范证名,以适应临床辨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共收临床常见证800条。这些证名以脏、腑、体病位为主进行归类。

 

证素辨证原理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性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即“依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8]”.其中辨别证候是基础,辨识证素是关键,辨定证名是目的。证素辨证在临床使用中,对辨证要素的贡献度进行累积相加,所得的贡献度之和,作为该证素的积分。积分小于70分,认为该证素的诊断不成立,即说明临床基本无病理变化;积分介于70~100分之间,认为该证素的诊断属1 级,即说明存在轻度病理变化;积分介于100~150分之间,认为该证素的诊断属2级,说明存在中度病理变化;积分大于150分,认为该证素的诊断属3 级,说明存在严重病理变化[7].

 

2 中医药标准化及现有的中医药基础标准

 

中医药标准是指对中医药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制定的各类技术规定。中医药标准是为在中医药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实现最佳共同效益,以中医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经各有关方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各相关方公认的机构批准,以一定形式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国际交流等领域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9].

 

中医药标准化是指综合运用“统一、简化、协调、最优化”的标准化原理,对中医药医疗、科研等各个环节、过程和对象,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实施管理,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促进中医药成果推广与传播,规范中医药行业管理,保障中医药质量安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引领和支撑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得到国际认可的重要因素[10].随着传统医药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日益显现,中医药在世界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其各种价值也得到了许多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对中医药标准化的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纷纷实施了传统医药标准战略,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尤其是近年来日本、韩国加快推进传统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设法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取得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并在标准制定中有“去中国化”的趋势,使中医药标准化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11].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明确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是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在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已经的中医药基础标准有:《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腧穴名称与定位》、《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等中医药基础标准。

 

3 病证标准化、规范化是证素辨证的前提

 

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是在原“中医数字辨证机”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进行修订、完善而成的“中医诊疗标准软件”,是中医标准化工作的重大突破[13].首次规范了中医病、证和治疗术语的概念,从而完成了中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诊疗标准化、客观化工作的进程。对中医临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4].《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规范了证名。

 

临床上通用而又比较完整、规范的证候名称,一般是由病位与病性的53项具体内容相互组合而构成的,如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凡规范的证名,必有病性,一般应有病位。共收临床常见证800条。这些证名以脏、腑、体病位为主进行归类。证素辨证原理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诊断标准化、客观化的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性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

 

在证素辨证的理论基础上,朱文锋教授的团队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定疾病、证候、治法等内容,研制成“WF-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该诊疗系统建立起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整体方案,使病、证、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全面反映了中医诊疗的基本规律。朱教授于2003年建立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证素辨证研究平台,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准确提取证候辨证诊断的权值,制定出证素、常见证诊断标准,形成了完整的证素辨证体系[6].

 

证素辨证是基于国家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的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对中医药标准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4 证素辨证学对中医药标准化的影响

 

中医辨证方法较多,是学习中医入门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中医临床诊疗疾病难以形成统一、规范体系的重要原因。中医也因此被很多人诟病为玄学。

 

中医要发展,要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那么中医药标准化就不可回避。无论如何,一门医学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好的疗效。要取得好的疗效,必须要正确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这其中,准确辨证又是选方用药的前提,证素辨证学正是基于此而创立的。证素辨证所设计的以“病位”和“病性”为核心证素因子的全新辨证方法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5],也为中医诊断标准化开辟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4.1证素辨证学的发展能够有力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的进程 证素辨证体系是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数字中医药具有的前所未有的精确性与通用性推动了中医的诊断技术和标准化研究进程。

 

4.2证素辨证系统是中医药标准化的具体实践 通过对证素辨证学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等进行梳理,运用现代标准化的形式,将其已有的理论成果系统、完整地保持下来,制订证素辨证标准,可以系统总结中医临床安全有效的诊疗经验和方法,形成最佳诊疗方案,能更好地促进证素辨证学推广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证素辨证的应用推广体现了中医药标准化的实践成果。

 

4.3证素辨证学的发展能提高中医诊断学的国际竞争力 辨证论治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检测的定量性参数较少,因而具有一定的不清晰性和随机性,易受假象干扰,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此外,辨证论治中的一些名词概念尚不统一或不规范,在法律诊断、劳动力鉴定等方面缺乏明确标准。这些因素使辨证论治的运用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医疗的需要。证素辨证如果能够在临床得到验证和推广,必将使这个状况得到改观。

 

中医药标准化是在对中医药的实践经验、科研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用标准化规范形式呈现的技术规定,是中医药技术积累、创新与传播的平台。标准化具有权威性、共识性、制度性,一旦,易被广泛传播和应用。通过中医药标准化推动证素辨证的广泛传播,能够更好地增强中医诊断学的国际竞争力。

 

5 中医药标准化是证素辨证学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5.1抓住机遇 标准化战略是我国科技发展三大战略之一,“十二五”时期,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16].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证素辨证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建议抓住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机遇,在对前期所做的工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找准突破口,制定标准,实现以标准化推动证素辨证学现代化的目的。

 

5.2明确目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实施推广,指导实践。中医药标准是用标准规范的形式将证素辨证的实践经验、成果等系统整理结果呈现出来。通过标准的实施使其成为积累、创新与传播的平台,从而扩大证素辨证成果的推广和重复利用。因此,要努力探寻学科与标准之间的结合点,以需求为原则,注重可行性,统筹规划,重点突出。

 

5.3制定措施 汇集一批具有深厚的证素辨证学功底、熟悉中医药标准整体情况的专家进行研究讨论,通过研讨会等形式为证素辨证体系实现标准化发展,提出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制度、机制、技术和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5.4培养人才 人才缺乏是制约证素辨证标准化工作的瓶颈问题。懂证素辨证学的不懂标准,懂标准的不懂中医药技术,两者兼备者甚少[17].在当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对各种学术造成“倒逼”机制的形势下,需要尽快地培养一批既懂中医、计算机技术,又懂中医药标准化的专业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可初步开设证素辨证学及中医药标准化的相关课程,培养一批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5.5构建平台 建立并完善证素辨证体系及标准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证素辨证体系、中医药标准化在医、教、产、学、研等多类机构,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的普及,最大限度地扩大证素辨证体系的推广和利用;同时加强国内证素辨证学相关的资料收集、分析,形成证素辨证体系积累、创新与传播的平台[18].

 

6 结 语

 

证素辨证体系是一种新的辨证体系,它不同于传统中医通过直观的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病情资料,然后按照中医理论结合实践经验作出病证的判断,加用“量”的客观指标和现代研究技术为中医辨证服务,体现了中医辨证的客观、规范、标准、科学。

 

总之,证素辨证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数理统计方法的结合,有利于辨证论治向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逐步实现中医诊断标准化进程[19].

 

证素辨证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来吸纳现代文明的成果、吸纳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经验来丰富和完善自己[20].证素辨证体系亦可以通过走向标准化的过程,来完善自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引领和支撑着证素辨证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宗明。中医认识中的不确定性原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0,21(11):45-47.

 

[2] 王志伟,赵丽娟,赵琼姝,等。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主要原因的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9):676-677.

 

[3] 吴承玉。研读《证素辨证学》,探析朱文锋老师的学术成就[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18-20.

 

[4] 朱文锋,张华敏“.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

 

[5] 朱文锋,黄碧群,陈新宇。病性证素辨别的意义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6,24(2):204-205.

 

[6] 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90.

 

[7] 朱文锋。证素辨证钩玄[J].河南中医,2009,29(1):1-4.

篇5

关键词: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平台构建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1.006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1-0020-03

Re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of TCM Literatur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Based on App Store QI Xing-hua, YU Shu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service ar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CM literature modernization, and the model based on App Store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of the platform of TCM literatur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CM literatur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d a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App Store, and further elaborated the function, design and technology of the platform.

Key words: App Store; TCM literature; electronic public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正如报纸、期刊等媒体的电子化,中医文献的信息化、智能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发掘新知识的方法,为提供更规范、更专业、更易获取的中医文献知识,方便广大读者的学习、检索和利用,本文就当前中医文献电子出版平台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而提出一种基于App Store的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转化平台,以促进中医文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增强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

1 中医文献电子出版平台的现状

1.1 中医文献数据库平台

古今中医药文献资源浩如烟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满足不同研究目的,国内相关机构建立了大量的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自1984年开始进行中医药大型电子数据库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开放课题(WX2013-07)

的建设,截至2014年共有48个,数据总量达120余万条,包括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疾病诊疗数据库、各类中药数据库、方剂数据库、各类国家标准数据库等,基本涵盖了中医药行业的各个方面[1]。各大高校也在积极进行中医文献数据库建设,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古籍原文图像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建立了中医古籍数据库[2],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中医药古籍书目数据库”、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善本书目提要数据库”、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古籍目录数据库”、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等[3]。

但总体而言,我国中医文献数据库发展存在分布不均、重复建设严重、持续建设状态不好、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利用度低等问题[4],因此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发展。

1.2 出版社移动出版平台

早在2010年,我国出版行业App类电子出版物就已出现,不少出版社建立了移动出版平台。如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与香港港嘉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该社畅销图书中的8个系列36册新书以App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在App Store中上线,以按次收费进行结算。随后,外文出版社、凤凰出版集团、广州出版集团、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纷纷加入移动出版的热潮。

目前我国出版社移动出版平台存在投入大于产出、盈利模式不清晰、内容资源授权和整合难等问题,制约了移动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多终端的移动阅读成为大势所趋。迄今为止,我国中医药出版业尚未涉足该领域,因中医药文献有其自身特色,对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很大的空间。所以,建立一个中医药文献移动出版平台势在必行。

2 基于App Store模式的电子出版

App Store即application store,是苹果公司于2008年7月11日推出的应用程序商店,为各类数字终端产品提供了一个应用平台。随着开发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成熟和市场化的日益普及,App Store模式对电子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App Store模式具有其他电子出版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首先,苹果公司的各类数字化终端产品技术先进、具有便携化的技术特征,功能定位明确且做到了差别化,具有庞大的市场占有率,保证了硬件的标准化和市场受众的稳定性。其次,App Store应用软件包含了2个最为重要的市场功能:①为产品开发者提供了销售平台,开发者可运用开放代码制作电子出版物,在App Store内上线销售;②为用户提供购买平台,用户必须注册用户名、密码及信用卡账号,才可在App Store内实现交易结算,下载并安装到其所持的数字终端上,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有效解决了电子出版物销售平台、计价和结算难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App Store提供了版权保护技术,只支持应用内购买,App内容无法复制,不易被破解,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防止了用户任意复制其所下载的电子出版物作品,避免了侵权行为的发生[6]。另外,App Store有其独特的渠道,苹果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生态链,使出版物可面向全球发行,促进了出版物的共享和利用,以及在国际上的传播。

3 基于App Store的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转化平台

3.1 基本内涵

基于App Store的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转化平台将纸质文献转化为电子信息,实现文献的存储,提供接口以方便用户检索与查阅,并能即时统计出版物的发行量,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支持多种方式的应用内购买,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还能为作者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另外,中医文献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量中医古籍的整理和校注书的出版,平台开发过程中体现了中医特色,建立中医专业术语检索库,并收集和整理中医古籍善本书目。该平台是一款具有中医特色方便中医药工作者使用的工具,且界面友好,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该平台包括读者端和作者端。前者即平台App,基于iOS开发,包括用户登录与注册、用户书架、文献列表、文献阅读、购买支付、历史记录等模块。后者即采编系统,采用B/S架构,包括出版物管理、内容管理、内容预览、出版物、系统管理、出版物分类等模块。

3.2 主要功能

该平台的作者端是采编、制作出版物,通过后台调整出版物的状态,以及查看读者情况、销售情况等,供文献作者使用。读者端即面向用户通过App Store发行的App,用户通过App可查看已的文献资料,支持App内付费阅读。可以说,作者端负责制作,读者端负责呈现。现简要介绍该平台几个比较重要的功能模块。

3.2.1 创建出版物 作者使用平台首先要创建出版物,选择文献分类,填入文献名称、上传封面、作者、出版社信息及文献简介,即完成出版物的初创。

3.2.2 管理出版物 出版物建立后,通过管理出版物可实现内容添加。首先要设置好内容分类,即成书后的目录,然后依照分类将内容填入。内容添加支持文字、图片、PDF等多种形式,添加好后可通过内容管理查看与编辑,最后通过文献预览查看出版物的最终效果。

3.2.3 出版物 出版物内容做好后即可。这里需要设置出版物发行方式,支持整本免费、整本付费、先免费再付费3种方式。

3.2.4 文献列表 在用户的App上首先呈现出该平台所有出版物信息,包括封面图、名称、作者、出版社等。用户通过列表选择需要的文献。若文献整本免费,则自动进入用户书架;若文献整本付费,则提示用户确认付费情况,付费后出现在用户书架中;若文献先免费再付费,则提示用户付费的起始页码后进入用户书架。

3.2.5 用户书架 列出了所有用户有权限阅读的文献,用户选择封面图或名称,进入文献阅读界面。

3.2.6 文献阅读 这里通过富媒体格式将文献以文字、图片、PDF,甚至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示,供用户阅读。对于先免费再付费的情况,则当阅读到收费页码时提示用户需付费。该模块不支持文字复制、图片保存。

3.3 特色及创新点

3.3.1 面向文献作者 该平台提供了一个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转化工具,将纸质文献转化为电子信息,方便了信息的存储,可供各中医药院校、名老中医、临床医生在线创建、出版、管理自有版权的中医文献。如各大中医药高校珍藏的中医古籍、自建的中医数据库、部分已停版的中医著作等,均可通过该平台实现电子出版物转化,生成基于App Store模式的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还能即时统计出版物的发行量和收集用户反馈意见与建议。并且,App Store特有的商业模式和版权保护机制,可有效维护应用开发者和版权所有者的权益。

3.3.2 面向文献读者 通过该平台实现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的转化,使App Store内中医文献数量得以丰富,增加了中医文献来源,使读者可以准确、快速、便捷地获取有价值的中医文献,为中医药行业工作者提供新的文献检索途径,能促进文献资源的共享利用和知识的传播。同时,App支持超文本、音视频、动画,而不局限于传统的平面二维呈现方式,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3.3.3 具有开放性、全球性、模板性、交互性 作为一个开放的文献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制作工具,只要是授权的用户,均可使用该平台制作电子书。通过App Store,可面向全世界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拓宽了受众范围,有利于促进中医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平台内置各式模板,可轻松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支持App内社交网络登录,支持意见反馈和社会化网络分享等功能。

4 展望

中医文献承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医文献数字化和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我们结合App Store模式下电子出版的优势,提出了基于App Store的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物转化平台,并完成了平台的设计与构建,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一个中医特色明显、使用方便快捷、具备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医电子出版物转化工具,可有效解决中医文献电子出版目前存在的问题,满足了中医文献数字化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和中医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于琦,崔蒙,李园白,等.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建设规范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11):2304-2307.

[2] 吴桂英.中医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31(4):54-56.

[3] 漆胜兰.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1):60-62.

[4] 黄玲玲.我国中医药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2):18-20.

[5] 郭晶,张志强.我国出版社App类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J].科技与出版,2014,33(2):66-69.

[6] 陈庆,周安平.我国数字出版三大难题、新解答范式与知识产权法思考――以苹果App Store模式下的数字出版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 2013(8):71-75.

篇6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调查报告、思路与对策

“营养与食品卫生”是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专业,山东中医药大学于2007年与韩国培材大学合作办学开设的。本项目引进韩国培材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与山东中医药大学营养学专业相结合,充分利用韩国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把积淀千年的中医养生经验与现代西方营养学理论相结合,培养出具备中西方营养学理念的高级双语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的临床、教学、科研以及食品烹饪、药膳、食疗的设计与开发应用等相关工作,在中国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学生成绩合格并符合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条件者,颁发山东中医药大学普通专科毕业证书。完成学业后,可推荐到韩国攻读更高层次学历。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韩合作办学专业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该专业的影响力,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力度,特对三年来该专业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于下。

一、情况调查

组织该专业2007、2008、2009三个年级共136名学生,以问卷的形式作了深入的调查,主要涉及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教学计划、教材建设以及他们、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等情况。现将主要情况列述如下:

1.1 对所学专业的认识:72.9%的学生表示喜欢,只有14.1%和12.9%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无所谓。对专业设置,大部分学生认为该专业新颖有特色,对将来就业和创业的前景比较乐观。

1.2 对任课老师的总体评价:1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58.8%的学生认为差强人意。学生普遍反映任课老师多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课堂式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和灵活,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授方法有待改进。

1.3对课程设置的看法:58.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反映较多的主要有:课程重复的问题,在一年级未学到基础课,到二年级学专业课时严重脱节;专业及专业方向课与中医类课程的关系未处理好;专业课程未由专业老师任课等,这些最终导致专业课的知识掌握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1.4 关于学习状态:2.4%的学生表示很好,34.1%的学生表示还可以,54.1%的学生认为一般。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状态未处于最佳状态,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加之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低、对课程设置的不尽如人意等,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有些懈怠、得过且过的思想,甚至出现逃课等现象。

1.5 关于学习方法:多数同学还停留于课堂听课、记笔记,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书本一扔的状况。缺乏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广泛涉猎的精神,学习方法比较简单。

1.6 对外籍教师的评价:96.5%的学生表示满意和认可。外籍教师参与教学,既引进了优秀的教学方法,又借助PPT教学、课堂论辩、演示教学及社会实践等方法,使学生接触和了解了境外教育机构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丰富了知识并拓宽学习思路,切实加强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2.1专升本的问题

中外合作班为三年专科,学生今后能否专升本,扩大职业上升空间,是他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中韩合作办学的特殊要求,学生的外语是韩国语。但据了解,目前专升本考试中可选择的外语只有英语、日语和俄语,不包括韩国语。因此,学生们是否有资格参加学校的专升本,能否用韩国语参加专升本外语考试,都是现实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调查可看出,学校对该专业培养目标模糊、课程的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对接不顺畅、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等,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2.3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合作“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但目前实践教学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模拟配餐实验教学设施、实践配餐基地标准化建设等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三、思路与对策

3.1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支持力度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建议学校派相关人员赴韩进行考察,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否则,会导致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削弱该专业的成长,同时导致受教育者付出了高额学费,但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优化课程设置应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3.2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行为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而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教育消费者能否享受到等值的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与其他教育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就是能直接和及时地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建议除了不断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外,还应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把国际合作办学推进到更高的层次,这是学院乃至学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招生规模和合作办学项目能否延续等问题。

3.3完善政策制度,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发展

建议学校加大对该专业的扶持力度,在专升本的问题上,在师资、教学设备、实验以及管理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使得这一新兴专业能够规范、有序地发展,最终成长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4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知程度

任用一些懂得管理学、谙熟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从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帮助引导学生及时转变角色,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和认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尽快掌握学习方法。

发展国际教育是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人类保健事业的必然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从政策层面给予了中外合作办学明确的身份。高等中医药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的重任, 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加强,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医药科学和技术创新,促进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加快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1]

中国中医药教育标准化建设主要针对的是本科院校的医学教育,国际社会还没有建立基于中医药国际发展和行业认证的全面人才培养标准。因此,现在发展国际中医药教育,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科学、严谨、合理、可行的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目前,因规模、师资、课程设置、实习基地等条件限制,中医教育设置还不尽完善,水平也差别悬殊,人才培养标准各不相同。制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标准,规范院校基础设施、教学师资、教学计划、临床教学基地、考核等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制定办学定位时,也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来制定[2],即学校的政策支持、地域环境、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师资状况、生源质量、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也就是一所高校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各类条件保障状况。中外合作办学应该是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外方资源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创造出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与人才培养模式[3]。

总之,中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使我国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刘秋颖,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问题探析,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6:26

[2]徐洁,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22

篇7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服务;市场机制;SWOT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不但严重冲击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更不利于我国健康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既包括公共服务,也包括私人产品,既有政府责任,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既是普惠利,又是个性化需求。[1]本文拟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出发,对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进行SWOT分析,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就如何发挥优势,迎接挑战,克服劣势,把握机会,规避威胁等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概念

1、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定义

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提到,健康服务业包括基本与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教育与培训、健康咨询、健康保险、康复医疗服务等诸多方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中明确: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

2、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它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

3、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就是在市场机制体内,社会资本参与的中医医疗、保健、护理及康复机构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使中医药资源在健康服务的市场上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的SWOT分析

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既包括公共服务,也包括私人产品,既有政府责任,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既是普惠利,又是个性化需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应是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2]通过对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进行SWOT分析,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1、优势

(1)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与健康服务业的目标、价值相一致。“治未病”理念是中医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其包含“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的思想,和健康服务业“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标相一致,为人们提供中医预防、护理、康复等服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在健康服务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中医药健康服务有利于缓解医疗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中医药强调“自然疗法”,包括节气调理法、食疗调理法、形态锻炼调理法等疗法,具有价廉、方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于降低医疗费用,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及缓解医疗保障体系的压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中医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人所接受。近年来,随着政府和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设定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多地开设儒学讲堂,传统文化的回归已成为不可扭转之大势,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2015年10月,屠呦呦更是凭借中药青蒿素治疗疟疾斩获诺贝尔医学奖,中医药终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世人所接受、认可。

2、威胁

(1)法规标准滞后,监管体系不健全。国家虽然大力鼓励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但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氛围和社会环境亟待建立;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良莠不齐,如何对该行业进行有效监管,指导其自我监管,确保该行业健康发展,有序竞争,值得去进一步的探讨。

(2)西医及公立医院对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而中医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是“治未病”,其特色是保健与预防。对于已病的治疗,中医与西医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就医时,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西医。同时,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大力发展公立医院,它们已具备绝对的市场垄断能力。国家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行业,与公立医院进行健康、有序的竞争,但由于公立医院的市场垄断能力,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具有一定的障碍壁垒,不易进入该行业。

3、劣势

(1)中药材野生资源的匮乏,中药材种植不规范影响中药材质量。随着市场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于野生珍稀中药材的私挖、乱挖,不少野生珍稀中药材资源已经或正在枯竭,取而代之的是中药种植业的兴起。但有些中药材并不适合人工种植,中药材的种植也未能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从而影响到药材的品质,这些都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

(2)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目前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主要还是以中医医疗服务为主,独立的中医预防、中医保健、中医康复、中医护理机构较少。中医药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更是新兴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供给方主要还是以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为主,社会资本虽然参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但是提供服务数量所占比例很小。

4、机会

(1)大力促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在党的十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方式的背景下,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标志着发展健康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年―2020年》鼓励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并认为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3]

(2)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伴随着老龄化的问题,我国疾病谱骤然巨变,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及公立医院造成巨大压力。而中医对于慢性病的预防、保健、护理相对西医更加便捷,有效且可以缓解医疗卫生体系的压力。

三、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对策建议

1、调整中医药健康服务的产业结构

丰富中医医疗的服务模式,以中医医疗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方法,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4]建立健全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网络,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养老的健康发展,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压力。

2、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政策法规,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指导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有序开展;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对健康服务进行有效监督,指导行业建立有效自律机制,为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

“治未病”是中医药的核心优势,将“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的思想与健康服务的价值理念相结合,指导居民采用节气调理法、食疗调理法、形态锻炼调理法等疗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保健。

【参考文献】

[1] 申俊龙,彭翔.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4.08.24-27.

[2] 杨沛莲,林旋龄,林毓霞,邓丽丽.广东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3.326-327+339.

[3] 杨思进,徐厚平,汪建英,陈孟利.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595-1598.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4.32-39.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建设信息化发展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58-01

中医药是中国的卫生事业的重要部分,在国家的卫生信息化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中医药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研究并制定:“十二五”中医药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年,也是其信息化进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该如何将机遇抓住,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加强其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进行谋划,加强中医医疗的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慢慢地建立起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透明公开、统一高效的中医药学的信息系统,使得中医药的信息化能成跨越式的发展。这是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的课题。

1发展中医药的信息化意义

1.1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促进我国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有利于中医药的持续健康的发展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传统医学,它承载了我国上下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在中医药的事业快速的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医的诊疗信息进行规范,对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对中医药的“辩证论治“进行新的创新体系的构建,建立起中医药的电子病历,对名老中医的思想和诊疗经验进行继承和创新;同时也要建立起中医药基础信息的数据库,能够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用途的关联的检索服务,能够为中医药的临床、科研、管理、生产、教育等提供出相对十分丰富的资料;对中医药的信息网络的服务平台进行建立,对中医药的文化进行传播,使得中医药的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共享;提高其信息标准化的水平,对中医药的信息化体系进行健全,从而能够使中医药的事业能够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而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

1.2有利于深化医药卫生的体制改革,对中医药的信息系统进行完善。信息系统被刚出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列为了主体框架,作为“四梁八柱”里的8项重要的支撑之一,提出大力建设医疗卫生的信息化,对医疗卫生的信息系统进行共享,对医疗保障的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建立并完善起国家、省、市3级的药品检测检验,药品不良反应的检测、药品监管的信息网络,对基本的药物供求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建立。这为实现每个人都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医药的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为完善和建立中医药的信息系统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1.3能够满足中医药的服务要求,有利于提高中医医疗的质量。中国已经迈进了小康社会的新的阶段,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健康的理念和意识在不断增强,同时人们在中医药的服务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国家逐步完善了医疗卫生的服务信息网络,将服务水平进行了提高,使其服务的范围得到了延伸,质量得到了提高。中医医院能够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实现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减少看病者的排队与等候时间,使就医流程得到优化。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患者的异地咨询、医生的远程教育与在线调用,以及专家的远程会诊,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诊疗的费用,从而可以解决民众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满足民众对于中医药的服务要。

2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策略

2.1进一步加强对政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在通过了“十一五”的努力与建设后,我国的中医药的信息化进步明显。各个级别的中医药的管理部门,加强了政务系统的信息化的建设,开展了网络应用,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的信息交换,政府网站系统的建设,建立起中医药的政府网站与网络的信息平台,可以及时的将政务信息在网上公布。山西、江苏、吉林、浙江、北京、河南、山西、四川、湖南、甘肃、安徽、陕西11个省市的中医药的管理部门他们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站,而其他的地区在国家的卫生部门的网站上设立了中医药的专栏;天津、北京、湖北、成都等地方的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广安门医院建设了数字图书馆,山西中医学院,北京中医管理局等将传统博物馆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结合,建立起中医药学的数字博物馆。

2.2建设和完善的中医药的医疗服务信息的网络。通过对中医医疗的质量检测中心的建立。初步的实现质检数据上报的网络管理。设立院际、区域等可以共享的信息网络,开启远程的医疗会诊、用电话网络进行预约挂号等网络服务项目。很多的中医的医疗的机构都在不同程度的建立了具有中医特点的电子病历的系统,这其中包括了辩证、处方、四诊等中医内容。在这个阶段的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2.3完善和建立信息化标准,促进中医药体系的标准化以及信息化。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来说,在未来的发展路上应当积极推进其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要积极构建相应的标准体系,比如网络系统的相应标准、管理体系的相应标准以及技术规范标准等等,同时还应当和国际进行合作与教育,推进信息的标准化,真正掌握标准制定中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会使得我国的中医药发展有所进步。

3结束语

近几年,中医药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我国医疗卫生的改革以及提升整个医药信息化建设有很大的意义。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加强其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进行谋划,加强中医医疗的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的中医药建设来说,其发展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以及长期性的工程,应当抓好这样的发展机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会促进我国医药改革取得相应的成效,才会使得我国的医疗改革有序进行,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贡献相应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中医药膳食疗; 现代经营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化

关于我国药膳食疗发展诸问题,作者曾在2005年著文予以探讨。本文现提出进一步研究结果,拟作为引玉之砖,意在引起有关同仁贤达的共同关注,以期群策群力,促进我国药膳食疗的加快发展。

1 扫除中医药膳食疗发展的障碍

笔者提出“中医药膳食疗”的概念,是因为多年来中国传统的药膳食疗因为文化转型的剧变和受现代科学技术文明的冲击,失去古老环境和传统文化支撑的大气候影响,受到严重的阉割、扭曲和贬低,不但发展迟滞,且已到面目皆非的地步。中医药膳食疗面临着被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所替代的生存危机。

1.1 中医药膳食疗和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而文化比较的方法主要在于差异,而不在于优劣。我们不能用一种文化为指标去度量另一种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不可否认的,都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当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单边主义的强势冲击,已迫使所有国家、所有民族不能不提升文化自觉。在维护文明多样性,倡导各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尤其不应重蹈文化优劣比较的覆辙。

包括中医药膳食疗在内的中医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和自主创新潜力、最具原创性的学术领域。我们应该站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继承和保护好这份遗产。而不是在“与国际接轨”(西方国家并没有中医药膳食疗标准,勉强要接轨,必然是阉割中医药膳食疗的精髓和灵魂)、“药膳食疗现代化”的大旗下,以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对中医药膳食疗偷梁换柱、李代桃僵。这不仅是可笑的,而且也是可悲的。我们不能忽视、容忍对我国历史悠久的医药文明的背叛。

1.2 中医药膳食疗的优势和特色与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是一致的。根据一些学者的意见,其优势和特色是:①中医不是疾病医学;②中医不是物质科学;③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西医的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的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是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对本质的认识,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而中医首先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然后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是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

西医科学化过程中要求的是对靶点的直接对抗,都是对生命现象的抑制和阻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抗生”的。而中医则要求的是“卫生”和“养生”。中医的优势和学术本质,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为人们应该“赞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标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作者在此换个说法,中医实际上是一种和谐医学、生态医学、中庸医学,是为人类生命的健康、发展、进化服务的方法、技术、工具。而中医药膳食疗则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中医药膳食疗和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疗学的差异区别,很多学者曾有论述,笔者不再赘述。笔者在此特别指出的是传统中医药学体系中的“食品”和“药品”的概念与现代医学(即西医)的“食品”与“药品”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为通用的同一品种,这几乎囊括了中医药膳食疗的全部材料。卫生部曾明文“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76种物品(均为传统中药材—后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113种物品、“保健食品禁用”的59种物品名单。很多地区药监和卫生部门即依据此名单对中医药膳食疗进行生搬硬套的管理,这使得包括传统补益中药材人参、鹿茸等在内的主要中医药膳食疗的原料,在未办理保健食品手续的情况下禁止应用。卫生部还专门发文禁止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中药材胎盘的药膳食疗应用。笔者认为,这些管理规章措施用于保健食品和普通工业包装食品还无可非议,但不适用于应分隶于餐饮业或家庭烹饪膳食范畴的中医药膳食疗。另外,中西医甚至对毒性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中医历来“聚毒药以供医事”,“以毒攻毒”,并非有毒就不能使用,而在西医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按国际管理食品和药品的相关规范标准,按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物营养学、现代食疗学的模式机械的让中医药膳食疗与国际接轨,来实现中医药膳食疗现代化,等于是按照西医的思路要求中医、发展中医。中医药膳食疗应在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经验研究创新,实现中医药膳食疗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医药膳食疗现代化的反思,实际上是对传统与现代,西方和东方,文化与科学的矛盾反思的延续。

2 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的中医药膳食疗管理体系

我国中医药膳食疗业现在还只是中餐业中的点缀,还未成为有重要地位的主流分支产业。既无宏观的统一步调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又无行规业约。总之还未建立科学的符合国情的管理体系。卫生、药监等相关部门则依据国家有关普通工业包装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相关规范,就好像用咖啡的标准要求豆汁;用汉堡的标准要求饺子;用歌剧的标准要求京剧;用拳击的标准要求武术一样来对中医药膳食疗进行管理,有些地方较为宽松,有些地方较为严格。这使中医药膳食疗的学术活动往往成为清谈。很多传统方剂、创新品种由于受到现行法规的制约不能面世,或只有“打擦边球”、“走曲线”才能面世。这是中医药膳食疗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的悲哀。

2.1 结束“三国演义”,建立行业协会我国中医药膳食疗学界现有国际药膳食疗学会(香港)、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中医药学会药膳专业委员会等三个全国性学术团体。长期以来,这三个学会为我国中医药膳食疗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各自拥有一支(其中有交叉)专业队伍。但由于三个学术团体宗旨相同,专业领域、学术活动相同,甚至组织机构也大同小异,无形中导致了我国中医药膳食疗队伍力量的分散,甚至还有的团体为了突出特色以别其他,不惜在名称和学术活动中加上现代食物营养养学、现代保健医学、现代食疗学的内容,类似于选择“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而多年来提倡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西医的一统天下,是抛弃中医的内核精髓(阴阳五行学说),结合的仅是一些可以为西医所用的药物和疗法。我们不应该再在中医药膳食疗发展中择取“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了。

笔者再一次呼吁,为我国的中医药膳食疗发展大计,应该结束“三国演义”,以我国三个全国性中医药膳食疗学术团体为基础和核心,建立“中国中医药膳食疗协会”,完成学术团体到行业组织的过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中医药膳食疗发展的需求,开辟我国中医药膳食疗发展新局面。

中国中医药膳食疗协会应是行业管理组织,作为政府与中医药膳食疗生产经营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行行业自律和维权、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同时兼有开展学术研究,转化科研成果的职能。政府和企业都是协会的服务对象,其角色定位应当是做中医药膳食疗行业发展的设计者;行业政策的建议者;业户利益的维护者;协会会员的服务者,实现自律、管理、维权、沟通、协调及服务六大功能,进行行业的调查研究工作,受相关部门委托承担行业监督管理工作,协助制定行业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并开展相关评审认证。

2.2 取得认证资格,严肃资格认证我国现存三个全国性中医药膳食疗学术团体都曾程度不同的对经营业户的经营资质、专业人员的技术资质及产品资质等进行过认证。但这仅是团体内部的不具法规效力的认证。

转贴于

严格意义上的认证是由认证机构实施的一种合格评定活动,认定的依据是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认证的结果是由认证机构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形式,来证明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要求。所以必须由专门的认证机构来进行。目前全国共有110多家认证机构获得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授权而进入认证机构目录中,而我国3个中医药膳食疗学术团体尚不在其中。中国中医药膳食疗协会建立后的当务之急,是依靠这三个学术团体的专业力量,取得国家对中医药膳食疗领域的企业经营资质、业者技术资质、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资质的国内唯一正式认证资格,以具权威性。

2.3 拓宽思路,科学管理中医药膳食疗的管理,笔者认为,除了根据治疗作用、辅助治疗作用、保健(功能性)作用、预防(养生)作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外,还应区分处方药膳(应经中医师、药膳师以上有资质专业人员审定方可应用)和非处方药膳(不用专业人员审定,可由业户或消费者自主选定,自主应用)的管理方法。这是笔者参考现行药品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中医药膳食疗的新概念和管理思路。处方药膳多为具有治疗作用和辅助治疗作用的药膳品种,而非处方药膳多为以亚健康为对象,具预防保健作用的药膳。当然,处方药膳和非处方药膳的认定,须由有资质的、权威的机构来认定。

3 其他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中医药膳食疗业界要引入现代经营方式第一是标准化,首要条件是方剂的合理科学,然后是原料、卫生、口味标准化,再扩散至制作步骤,色括各种原料的含量、制作流程、原料贮存之后的还原,甚至制作时的水温,都要求是机械的可以复制的。第二是投资,目前中医药膳食疗业界一小部分是专营,绝大部分是兼营的小规模生产的作坊式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也不知道如何吸引投资商,如何融资,自然无法将生意做大。第三是运行机制,中医药膳食疗业界缺乏严谨的运行与扩张的现代化运行机制。开一家、两家没问题,一旦要全国连锁,由于缺乏良好的机制,很多企业开始走向衰落。

中医药膳食疗业界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该从筛选产品,建立完善的运营模式入手,锁定主打产品并将其标准化,如果做连锁经营,那么包括网络营销、中心厨房、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化经营方式都一定要完善。

3.2 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正式启动,进入工作程序根据200310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术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中医药及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膳食疗就都属于这一类。

国务院在20051222颁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路,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其所提出的“保护、抢救、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与中医药界及中医药膳食疗界历年所提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膳食疗,既是历史文化“遗产”,又是鲜活的医学科学。“申遗”实关中医药膳食疗的生存和发展。最近,我国粤、港、澳三地把我国传统的中医药膳食疗珍品——“凉茶”申遗成功,其中包括54个凉茶配方。而前些年因为“凉茶”未办理保健食品手续而标示有清热、祛暑、解毒等功能,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经营并通报批评,还予罚款,并一直在打官司,闹得乌烟瘅气。现在申遗成功,一切云消雾散,畅行无阻。中医药膳食疗存在很多相似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申遗成功,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笔者呼吁三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同仁行动起来。莫失宽松发展良机,共同努力,争取中医药膳食疗作为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申遗(据笔者了解,中医药膳食疗尚未列为中医药申遗内容)。或中医药膳食疗单独“申遗”,可先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而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3 2006-07-04,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其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医药保健品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也给中医药膳食疗的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中医药膳食疗的优势与特色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将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医疗卫生保健模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膳食疗的基本原理,核心理论及关键技术的重大创新提供方法和手段。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有着从分析向综合,从局部向整体的发展趋势,中医药膳食疗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有望重新认识,中医药膳食疗也将因此成为科技重大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平台之一。因此,我们应首先考虑在对国内专业队伍的巩固提高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坚持原创性为根基国际化为动力,人类健康为本,传承创新并重,产学研结合,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中医药膳食疗科技合作网络,吸引、培养、集聚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膳食疗国际化人才队伍。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研究团队;其二,提高中医药膳食疗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的份额。其三,是基本形成一批中医药膳食疗国际标准,初步建立区域性注册协调体系,这些标准和规范适应中医药膳食疗的特点和各国(地区)具体情况。并建立多语种的中医药膳食疗国际信息中心,建立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教育培训国际区域中心和示范中心等,以促进中医药膳食疗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宋胜利.中国药膳食疗发展诸问题刍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63.

[2]王者悦.中国药膳大辞典(修订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1.

[3]彭铭泉.中国药膳大全[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1.

[4]姚海扬.中国食疗大典[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计,1994:1.

[5]刘昭纯,鲁明源,张令德.实用药膳学[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6]中国药膳研究会.中国药膳美食文化节文集[C].2006.

篇10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曹洪欣教授向记者谈及这次调研活动时说:“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已成为制约医改目标实现的瓶颈,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随后,围绕这个话题,本刊记者对曹洪欣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基层医疗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普遍存在

曹洪欣教授首先说:“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在这个大背景下推进实施的分级诊疗制度,对基层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如何完善有关政策机制,激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把重点培养与引进用得上、留得下、适应基层岗位的医疗专业人才相结合,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十分重视基层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他们实施了‘市考’、‘县招’等措施,有的地方政府采取激励机制,每年给予几万元的生活补贴,吸引本科以上的医疗专业人才到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然而,本科以上医疗专业毕业生到县以下医疗机构咨询得多,能够留下工作的少。”曹洪欣教授举例说,“比如福州市某区的一家医院,计划招聘104名医药专业人员,但3年来只招录了68人,同时也离职了15人。由此可以看出,基层选用医疗专业人员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据了解,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措施加强面向基层的医学生培养工作。对此曹洪欣教授认为:“尽管如此,基层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仍缺少顶层设计,国家政策支持落实也不到位,专业人才数量缺乏,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结构与基层需求不相适应,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普遍存在。”

据此曹洪欣教授表示:“完善、稳定、优化基层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问题。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督导,完善符合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构建国家与地方联动的用人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大力提高基层专业人员待遇,切实解决基层医疗专业人才匮乏现状,为深化医改与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支撑。”

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才极为短缺

提及基层中医药专业队伍的建设问题,曹洪欣教授首先介绍说:“2012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颁发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此后通过3年的组织实施,基层中医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从业人员数量与结构得到改善,中医服务总量持续上升。然而我们调研发现,大部分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中医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仍然是制约中医药在基层发挥作用与深化医改的瓶颈。”

曹洪欣教授进一步表示:“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基层中医药专业人员队伍总量不足,大部分县中医院的中医师未达到该医院执业医师人数的一半,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师所占比例仅有1/5,有的甚至没有中医专业人员。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和提升,一些乡镇卫生院乃至贫困地区县中医院,本科以下学历甚至初级职称以下的人员所占比例较高。”

曹洪欣教授对此分析说:“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才短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受医疗条件、待遇和发展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专业人才不愿意长期在基层、特别是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从事中医药服务;二是对基层中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缺少规划设计与政策支持,导致专业人才数量缺乏,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结构与基层需求不相适应。”

鉴于上述调研情况,曹洪欣教授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设计与政策支持,构建国家与地方联动的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中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大力提高基层专业人员待遇,立足当前、着力长远,切实解决基层中医专业人才匮乏现状,为深化医改与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支撑。”

“健康中国”对中医药队伍

提出了新要求

在采访中曹洪欣教授继续介绍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社会发展目标。健康中国建设既要实现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等硬性指标,也要构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与实践,全面提高健康人群的数量和质量保障。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其‘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对养生保健、亚健康调理与慢性病、突发性疾病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提高国民整体健康素质,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曹洪欣教授还介绍说: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七方面任务,对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完善政策机制保障措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维护健康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从以疾病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转变的医疗保健策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在发生之前、传染病控制在感染前,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医根据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信息把握疾病的动态变化,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证候),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方法,能有效实现个体化诊疗与早期干预,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发生,患病后防止病情发展,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理、法、方、药防治体系以及中药、针灸、推拿等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与医疗保健费用不断增高等矛盾。因此, 坚持中医理论自信、实践自信和学术自信,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既是党和国家、民众的期望,更是中医药人的历史使命。可以说健康中国建设对医药卫生人才,特别是中医药人才队伍提出了新要求。

曹洪欣教授还认为:“传承创新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应立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提高防病治病能力、调整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注重传承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医药领军人才与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与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求。二是要注重面向基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别是面向养生、养老与疾病康复的广泛需求,发挥民间中医师作用,培养中医健康调护师、中医养老服务员等技能型人才,以适应转变基层健康服务模式的需求。三是要注重加强全科中医师培养,提高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能力,以适应县乡镇中医医疗机构人才需求。四是要注重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培养一批适应综合医院中医科工作的中西医结合人才,推进中西医优势互补。同时,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目标,在推进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标准化行动项目中,加强中药种植、生产、炮制、饮片、制剂与新药研发、标准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全链条中药产业发展的需要,构建提高中药疗效与保障中药质量的人才队伍。”

“总之,我们要积极构建适应健康需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努力实践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减少突发事件,使中医药在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形成健康幸福的社会格局中贡献力量。”曹洪欣教授表示。

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

“面向百姓所需”

由“医”的问题说到“药”的问题时,曹洪欣教授首先阐述说:“随着民众健康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中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掺杂使假甚至‘毒中药’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中医药的疗效,影响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更阻碍中医药‘走出去’的战略发展。不少业内人士疾呼,长此以往,中医将亡于药。因此,构建中药质量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曹洪欣教授坦言:“当前中药频现‘质量门’,究其原因,事实上主要是缺乏与之匹配的全产业链系统性中药标准化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设中药标准化体系,优化中药生产各环节技术规范,建立产品优质标准,从而引导全行业‘种好药、造好药、用好药’。”

曹洪欣教授认为:“中药标准化是潮流所向、大势所趋。中药标准化是中药安全有效的技术保障,是中药质量竞争的技术杠杆,还是中药国际贸易的支撑手段。推动中药标准化建设,一是要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中药,满足百姓用药品质需求;二是要培育一批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三是要构建和完善中药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中药质量评价基础条件和标准化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向高标准、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那么,对于曹洪欣教授的担忧,国家层面的中药标准化项目建设情况究竟如何?对此问题,曹洪欣教授表示:“已经全面启动了。”他接着介绍说,为解决标准缺乏问题,“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已经于去年8月全面启动。这个项目将以中药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应用为核心,打造一批从原料药材到药品的中药标准化示范产业链。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5月,国务院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而去年8月启动的这个‘中药标准化项目’,就是对这两个《规划》的具体落实。”

“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的组织模式,体现了国家和地方联动、产学研用联合、社会共同参与的特点。”曹洪欣教授解释说,简单来讲,就是由中央、地方共同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完成顶层设计,确立实施方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地方发改委(局)、中医药管理部门联合组织申报及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和验收。资金则由国家投入引导性资金,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地方配套、企业自筹、社会融资等多种形式筹资,共同推进。

曹洪欣教授继续介绍说,在“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中,有两项重点任务要着力完成:一是制定60种中成药、100种临床常用饮片的全程质量控制标准和优质产品/等级标准,制定的标准还要通过专业技术委员会审核,形成行业标准;二是建成中药质量标准库和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平台,形成中药标准化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曹洪欣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这些任务设置的宗旨是“面向百姓所需”,选择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的中成药品种和临床最常用中药饮片,开展重点产品标准研究;同时强调全过程质量控制,即中药种子、种苗,中药材栽培、野生采集、产地加工,中药饮片炮制及中成药制剂成型产业链各环节,不仅要在每一环节进行质控,还要将各步骤之间的质控关联性阐述清楚。重点产品项目由产品生产企业牵头,以产学研用联合方式实施,使形成的标准可推广。为支撑该项目,中药标准库的建设为中药质控各环节提供各类标准物质、参照实物及质量数据,质量检测技术平台还将引入国际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此外,项目将建立优质中药品种的行业认证体系,引导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中药产品质量信息,推动优质优价,形成中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采访中谈及前不久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中医药界的重大成就时,曹洪欣教授认为:“屠老师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来之不易的。我认为有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是医药创新的源头。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青蒿截疟在唐代、宋代,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时期一直有记载。所以说,青蒿治疗疟疾,来自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升华,是青蒿奠定了青蒿素产生的源泉。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中医药宝贵财富,屠老师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并将引导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三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对人类的贡献,实实在在地挽救了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曹洪欣教授还介绍说:“我曾经跟屠老师一起工作了8年,我觉得应该学习屠老师爱国、敬业、创新,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我在中医科学院工作时,每年跟屠老师接触不少于六次以上,每次交谈,屠老师谈的都是青蒿素的发现、耐药性、临床应用等话题,这是一种忘我的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