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链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我接触的无线互联从业者中,绝大多数在面向今天的技术特征和市场状况开发应用。在无线互联这样一个变化如此迅速的市场,这种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的做法无疑是“刻舟求剑”。为方便无线互联开发者看清方向、把握机遇,我们对未来两年后无线互联产业的形势做了详细预测,并归纳为如下三大特征:
操作系统功能日臻完善、运营商丧失主导地位
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体系曾经造就了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的繁荣和sP的崛起,但在移动应用软件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逐渐失去作用,而移动的Mobile Market的合作管理体系没能继承梦网的经验,难以延续昔日的繁荣。中国电信受CDMA-2000制式所累,每发展一个用户都要送一部手机,因此重点将是以超低端手机配合低价策略抢夺话音用户,在数据业务上难有作为。中国联通虽有W-CDMA和iPhone的优势,但管理水平稍欠,若不开放数据业务市场,将会作茧自缚,其优势将难以发挥。
而以iOS和Android为代表的操作系统,随着应用和合作伙伴数量的增多,将逐步承担起支撑无线互联产业链的作用。
产业链纵向分层、开放功能带来业务模式多样化
在原来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功能基本都是由运营商提供的,随着运营商失去主导地位,将会有更多企业充当功能提供者的角色,进而形成产业链的纵向分层:功能层和应用层。这两层各司其职,功能层向应用层提供有普遍需求的功能,应用层则专注于挖掘用户的需求,并开发创新的应用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应用开发中需要的功能则直接向功能层的企业调用。
但是要实现这样的产业链分层合作,功能层的功能调用接口的标准化和开放是必要条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层企业意识到了这一天:新浪的微博一直是能力开放和标准化的典范;百度继在互联网上推出开放应用平台之后也在积极推进在无线互联网上的开放能力调用,我们也在积极协调无线互联领域的各家企业进行应用功能开发调用的标准化工作,预计10月下旬将有十几项可开放调用的功能向应用开发者公开。
产业链横向分层,营销和社会化应用前景光明
在传统产业里,产品要最终交到用户手里必须经过生产和销售两大环节,在无线互联产业也是如此。
在移动增值业务时代,生产和销售都是由SP完成的,但销售主要是和运营商搞好关系、把业务绑到用户身上,因此搞定了运营商就搞定了收入,产品反而变成无足轻重的事情了。在无线互联时代,由于有了对开发者更加友好的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移动应用开发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应用的迅速增加和应用提供途径的狭窄(AppStore和Android Market)形成了新的矛盾,因此,新型的、直接和用户互动并能对用户需求提供针对性应用推荐的营销方式在未来两年将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篇2
内容摘要:本文以知识链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分析的微观视角,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为宏观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对以往知识链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洞察了以往知识链研究在知识链与管理活动之间关联不明确的缺陷。在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其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各种关联的管理活动取向,力求为知识链、产业集群等理论与管理活动的结合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知识链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核心网络 辅助网络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具有耗散结构的经济系统,是一个经由资源输入、系统整合与转换、资源输出和系统反馈的运作过程。作为一个空间组织综合体,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来源于各种正式的系统化知识与各种默认知识的创造与共享。本文以知识链为理论基础,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集群创新系统一般由核心价值系统、支持价值系统和环境价值系统三部分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系统。核心价值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它包含垂直网络和水平网络两部分。集群创新系统的价值要素构成(魏江、陈劲,2006),如表1所示。
传统知识链研究的缺陷
知识链( Knowledge Chain)是指以拥有不同知识资源的组织为主体,以实现知识流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为目的,通过知识在不同组织之间流动而形成的链式结构(顾新、郭耀煌、李久平,2003)。在参考大量文献之后,本文对知识链的内涵总结如下:知识链是一种管理机制或管理方法;采用知识链的目的是为知识用户提供信息、知识;知识流贯穿于知识链始终。
从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在1998 年提出的知识链概念及知识链模型(见图1)和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提出的一种改进知识链模型(见图2)来看,知识在经历了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环节后贡献于竞争力的形成。邓卫华、易明认为改进的知识链模型较好地反应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的本质联系,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认为,原始模型刻画了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的过程,并且加入了伴随着知识流所进行的相应的管理活动,但没有揭示出知识流与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体现知识与管理系统其他要素的关联;刘冀生的改进模型尝试构建了知识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但没有加入管理行为要素,模型中的“外部知识源”和“竞争能力”也应改为“外部知识溢出”和“竞争能力提高”更为恰当。此外,这两个模型均是以企业自身为界刻画了知识在企业中的流动,没有涉及企业外部知识流动。
本文尝试将知识链的基本模型融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进行分析,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并力求通过模型的构建反映企业外部知识流动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来揭示知识流动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在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知识溢出、创新环境要素(金融、政策等)是影响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指创新网络要素构成及其关联关系。一个关联密切、结构稳定的创新网络,其创新能力相比于关联疏松、结构稳定性差的网络要强。知识溢出就是知识的外部性,它是指知识一经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接受者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获得知识的应用;或是将获得的知识与原有知识整合并产出新知识的过程中,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成本的价值),因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全部收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该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孙兆刚、徐雨森、刘则渊,2005)。知识溢出是创新网络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知识溢出降低了集群创新的成本,是非正式创新网络支持创新的主要模式,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综合以上分析,文章构建基于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特征如下:
第一,核心网络、以及由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高校及科研机构所构成的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价值要素系统和支持价值要素系统,与外部网络一起构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这是学者们多年来对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受曾德明等人研究的启发,本文将高校及科研机构、核心企业、竞争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企业归纳为创新主体网络,以上各要素为创新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与各类企业之间的关联体现的是产学研体系对产业集群创新的支撑作用。核心网络中的客户也与创新主体要素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创新主体网络创新的出发点都是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因而客户引导了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而客户是市场创新的主要受益者。
第三,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创新辅助网络,是产业集群中的支持要素和环境价值要素。
第四,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是市场交易关系,知识与信息的转移往往是伴随着物质与资金的转移而发生的。核心企业与竞争企业、相关企业之间是竞合关系,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合作创新以减小创新风险,但竞争关系也使得各种资源(人、市场等)在这些企业间流动。高校、科研机构则是企业创新的智力支持者,两者之间是以创新成果为标的的市场关系,它们能够发挥对集群创新的知识支持作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也常常通过市场交易在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价值。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则为集群创新活动提供了资金、信息和政策等环境资源,是创新网络的辅助体系。
第五,各要素之间关联对产业集群管理的启示为:对于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市场交易关系就应严格遵守市场准则,通过合同管理、调研、预测等手段来降低集群创新风险。对于各主体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则应把握客户是创新网络最终目标的方向,确保管理活动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强化管理伦理。对于创新主体与辅助体系要素的关系则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以更有效地确保各种资源能够顺畅流动。
本文以知识创新为主导,重新建构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管理活动方向。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伴随着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内部的知识流动,知识从源头经知识创新到产出的过程则是知识链的运动过程,因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流的运动是基于知识链的运动。
参考文献:
1.进.产业集群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1湖北农业产业链现状与特征
1.1农产品链种类丰富多样
湖北是农业大省,其优越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湖北省农产品品种繁多,除海水养殖和少数其他省份特有物种外,湖北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等领域均有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产出,而且基本上与全国性的大宗农产品构成相近,许多农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在通常年景下,湖北粮食居全国第9位,棉花居第3位,油料居第4位,生猪和茶叶居第5位。近几年湖北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确立和形成优质稻、棉花、蔬菜、名特水产品、优质三元猪、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魔芋、奶牛、家禽、食用菌、蚕桑、蜂产品、板栗、茶叶、中药材等9种特色农产品。与这些农产品相对应,构成了诸如粮食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油料产业链等众多的农产品链。
1.2农业产业链正在延伸
湖北省农业产前产业已有较大发展,化肥产量已达273万吨(2003年),居全国第2位,农药产量5.10万吨(2001年),居全国第5位,配合饲料306万吨(2001年),种子、苗木等品种较为齐全,农资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到2001年,湖北省仅国有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911.9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倍,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6.3%,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78∶1,均比1978年有所上升。
1.3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些年来,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截至2002年,全省县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4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68家。这些企业加工了数量巨大的农产品,网络了一大批农民,规模和效益突出。以纺织业为例,2003年,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64户,实现总产值378.62亿元,出口创汇9.22亿元,实现利税17.94亿元。
1.4农业产业链运行环境条件逐步加强近些年湖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涉农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强,使农业产业链的软硬环境大为改善。另外,产业链的运行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农业科研不仅是农业产业链产前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也作用于产中生产环节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科技支持上湖北具有相对有利的条件,湖北也是高教大省,有普通高校75所,有两所农业高校,2001年湖北高校有科技人员5.4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9万人,位居全国第2位,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1218人,其中高级职称492人,中级职称381人。除高校外,湖北还有几十家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2湖北省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下游产业发展滞后
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现实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提升需要相比,仍显滞后,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3.7∶1(美国3.7∶1,日本2.2∶1),而我国在2001年只有0.9∶1,湖北为0.78∶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目前我国不到1/3,湖北为16%。
2.2产业链衔接机制不完善
(1)人为割断产业链。一方面是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在我国不仅省级之间,而且省内地市之间乃至县级之间,以行政边界和行政分权为基础,以超经济垄断为条件,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得市场被划分为众多的相对独立的子市场。在农产品跨区运营中经常遇到路卡和路霸,“索、拿、卡、要”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农产品进城也常有各种税费或摊派。另一方面,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进出口贸易分别由供销、粮食、农业、外贸等不同的部门分割。这些做法分割了市场空间和市场联系,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阻隔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发展。
(2)信息流通滞缓,交易费用较高。湖北省目前信息化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涉农领域仍很薄弱。主要由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性特征较为突出,湖北省单个农户平均生产规模不足0.5hm2,农户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传递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了产业链联结。虽然目前湖北已有一些农业网站,但针对性不强,功能不足。同时,受小规模分散性特征的作用,使得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加之诚信问题和机会主义,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
(3)技术一致性难以保证。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是指产品从起端经过若干中间环节直到终端的过程中,技术联结稳定,产品性能相容,整链衔接协调。目前,湖北省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在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一致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对下游生产的满足程度有所降低。例如棉花产业链中,随着服装衣着品向中高档、多元化和多用途演进,棉纺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随之加快,对原棉品质-强力、成熟度和整齐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总体上,我省“高等级”原棉和专用优质棉缺乏,还不能满足纺织工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2.3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
(1)分散性和小规模特征突出。近年来,湖北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部分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兼业多,生产分散,大多数原料基地的规模仍然有限,产业化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加工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产业集群不够。
(2)农民并未成为产业链的主体。我国的传统体制把农业产前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后的生产加工界定给工业部门,把农产品经营流通界定给商业部门,使得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被阻断,农民更是被拒于产业链之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进入产前、产后环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迄今为止,农用生产资料(化肥、种子)与农民的需求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处在农业、林业、经贸、外贸、劳动以及水利等不同部门的分割之中,产加销各环节多为买断关系,农民经营的仍然仅仅是初级农产品,并不是农民充分参与的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链。
(3)社会中间组织发育不够。农业产业链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需要专业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来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湖北省目前各类专业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不仅数量少,且大多没有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尚未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2.4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湖北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影响和制约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部门,从而使得各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速度有较大区别。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较来看,2001年全省17个市州中比值高于1的有5个,其余12个市州的比值低于1,最高的武汉市为1.875∶1,除神农架林区外(其比值为0.087∶1),最低的十堰为0.179∶1,武汉是十堰的10倍。
3提升湖北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3.1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延伸产业链的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二是增加产业链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大多数农产品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应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2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要在充分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当前,湖北省各级政府要支持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姻”,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创立湖北名牌产品。同时,要在避免重复建设原则下,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创建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增长极”。
3.3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
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让农民(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3.4依靠技术创新壮大产业链
在产前环节,要围绕“种、药、肥、料”四个重点进行科技创新,强化“优质、安全”的提升,特别要注重高产、优质、专用性强的新品种的培育,为下游创立发展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既要注意引进、开发高产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形成规模,也要注重优质高效的技术。既要强化湖北的优势农产品的技术进步,也要提高在特色农产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在农业产后领域,不仅要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也要在保鲜、贮运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另外,在各个环节技术创新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根据下游产业或者最终市场要求,力求上下环节之间技术衔接合理,产品性能协调,使整链在现代技术基础上高效运作。
篇4
>> 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状况与策略研究 大连基地:上游拉动全产业链发展 养猪产业链发展趋势 抢占商业WiFi产业链上游 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构建的博弈分析 基于产业链的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分析 定制模式重构手机产业链 移动支付发展状况、产业链及其制约因素
">上游面板商掣肘大陆彩电发展 政府出台政策完善相关产业链
移动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通信产业报》创刊20年暨2016新春产业链寄语 进军LED 产业链上游 前景可期 产业链上游的“三座大山” 电子信息产业链上游之痛 段子手产业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的动态耦合分析 天津动漫产业发展与产业链构建研究 沈阳手机产业集群形成半小时全产业链(1) 沈阳手机产业集群形成半小时全产业链(2) 手机电池“杀手”背后产业链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精实新闻. 高端芯片联盟,助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系加 快发展[EB/OL]. (2016-08-05). .
[7] 我爱方案网. 2015年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排行榜[EB/OL]. (2015-12-09). ?1468893848.
[10] 群智咨询. 2015年手机面板出货排行榜,京东方居首,夏普出货达成率仅6成[EB/OL]. (2016-02-19). .
篇5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 特色经济 价值特征 价值实现
特色经济是指某区域依托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构建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所形成的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特色经济以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为核心内容,并由于其独占性、效益性、辐射和扩散性以及可持续性,成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内生力量。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一个特定区域应该以怎样有效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来发展特色经济的问题,仍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指导。笔者认为,在价值链的分析视角下,产业价值链理论能够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十分明确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条新的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思路,即从产业价值链分析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战略途径,由此寻求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和特色经济价值实现战略途径的又一理论指导。
一、 特色的来源及特色经济的价值特征
产业的特色源于区域特色资源,在形态上,特色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两大类。有形特色资源主要指存在于区域的、可供人类生产和生活利用的特色自然资源;而无形特色资源主要指由人的经济社会活动创造出来、依区域而存在的文化、传统、工艺、技术等各种知识性资源。依托具有优势的特色资源,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大致依照如图1所示的流程而实现:
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形成的特色经济,应该具有以下重要价值特征:
一是由特色的独占性使地区获得来自整个产业的差别化利益。由于特色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中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要素禀赋,如弘扬和光大突出的民族文化特征、以独有资源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这使其它地区难以模仿和学习,由此形成特色的独占性和市场竞争优势,从而为地区带来较高的差别化利益。
二是由特色而获得的价值增加蕴于提供特色产品或服务的任一环节中。无论是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其一般流程都可以看作是这样的过程,即:利用初始资源(或原材料),通过一定工艺技术、方法等进行开发、加工制作或实施服务,最后到达最终用户。特色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流程亦是如此,但是,其特色却能够体现在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如对特色资源的利用、在生产中采用的有特色的工艺、技术、方法等。无论流程中哪一个环节体现了某种特色,则最终产品或服务便能够获得由特色带来的价值增值。
三是特色产业的辐射和扩散能够带来产业价值的延伸,使地区经济获得更大发展。通过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特色产业成为地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特色经济后,根据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将形成强劲的驱动力,促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分解细化,向上、下游延伸,影响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集聚的产业群,由此获得产业价值的延伸。
上述特色经济所显示的价值特征如图2所示。
二、产业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及其价值特征
在现代生产中,没有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是由一家企业完全提供。一个企业要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形成分工合作关系,才能完成用户所需要的产品价值的创造。所以,任何企业的生产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产业链中。产业链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产业链的核心是产业价值链。
1.产业价值链的涵义
价值链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它指一种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阶段或者是一些群体共同工作的一系列工艺过程,不断地创造价值,为顾客服务。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认为,公司通过完成一系列作业而产生价值,构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前者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销售转移以及售后服务等各种活动;后者主要指为基本价值活动提供服务及支持的各种活动。这是从一个企业角度对价值链涵义的阐释,称为企业价值链。
事实上,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依存于一定产业,所以从一个产业角度,产业中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价值增加过程,形成相应的产业价值链。所以,产业价值链是指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和关联关系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产业价值链实际上是一种在产品的加工制造、服务对象、最终用途等多方面具有上下游衔接关系,以及对上述活动形成支持和服务关系的企业的集合,这种集合并非是随意的组合,而是以某种核心价值如技术、工艺、文化或模式等为基础,并以能提供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一种效用系统为依据而整合起来的具有相互关联性的整体。在企业价值链结构图的基础上,笔者试图构造了产业价值链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2.产业价值链的价值特征
产业价值链的价值特征主要表现在:
(1)构成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是一个不断的价值传递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加和价值延伸的过程;
(2)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加工制造、服务对象、最终用途等多方面存在着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价值之和的隐性的、不易被识别的价值增值,即所谓“1+1〉2”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使地区产业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3)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拥有各不相同的资源,其效率水平和盈利能力也各具差异,因此,从经济租金角度分析,产业价值链是经济租金的储藏地。所获得的经济租金一是得自自然的属性,即对独特资源的拥有,二是得自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即对较高租金领域的追逐;
(4)有效率的价值链产生于系统之中而不是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节点,因此只通过单个企业价值链环节的生产性的增加,并不能提高整个价值链系统的价值,有效率的产业价值链的运行必须依赖相应的治理模式。
三、基于产业价值链分析的特色经济的价值实现
通过以上关于特色经济的形成及其价值特征、以及关于产业价值链及其价值特征的分析,笔者注意到,特色产业的价值实现实际上要依托特色产业链,使链上各环节通过对特色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间关联关系的实现,不断进行价值传递和价值增加,从而构造具有系统效率的特色产业价值链,并从产业价值链的分析视角,寻求特色经济价值实现的战略途径。
首先,源于特色资源的产业特色所带来的差别化利益,是有差别的核心价值通过相互衔接和关联的企业,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不同环节之间不断进行价值转化、传递和增值,最终提供了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并为市场所接受而实现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加以理解。第一,并不是有特色资源就能获得差别化利益,特色的资源、文化、传统或加工技术要转变为更加隐性的、难于模仿而独占的知识或核心价值,差别化利益才有可能获得;第二,核心价值要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不断进行价值转化、传递和增值,差别化利益才能形成,否则,如果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处于“断点”状态,则核心价值无法实现传递和增值,差别化利益将难于形成;第三,所形成的特色产业要提供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效用系统才能使差别化利益最终实现,这是发展特色经济最根本的前提。
其次,尽管由特色而获得的价值增加蕴于提供特色产品或服务的任一环节中,但在众多企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每一环节都是经济租金的储藏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更能体现特色的异质化的产品和服务才更具竞争优势从而收获经济租金,使由特色所带来的价值增值得以实现。而这需要在价值链上实施有意识的追逐高经济租金的行为,如在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更新理念,将特色资源进行异质化产品开发;在产品设计中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特色产品而进行产品创新;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用先进方法或加工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使特色更突出或更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等。
再次,特色产业的价值延伸,依赖于产业价值链上价值活动向上、下游及旁侧的不断延伸和扩展。只有当特色产业价值链有充分的长度,各项配套服务或中间服务活动已相对完整时,产业的价值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扩展和延伸,并实现特色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行业在生产中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逐,组成特色产业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也在不断变化,如链外的企业有可能进入到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中、链上的企业将其价值活动进行重新组合或延伸到其它价值环节、为产业链服务的人才、运输或其它中间服务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等更加充分和完善等,这都将使特色产业链结构以及企业集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发生不断的变化,产业价值不断延伸和扩展。
最后,从特色经济整体出发,特色产业持续竞争力的获取必须依赖于整个特色产业价值链的系统效率。因为随着价值链的分工环节越来越细致,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内隐,这就要求价值链各环节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实现更有效率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价值链治理结构便关系到这些合作、配置和组合的协调运行问题,由此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同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第117页
[2]李国平等: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J].地理研究,2002.3,第229页
[3]陈小悦译:Michael petitiveAdvantage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第一版,第38~43页
篇6
一、产业链的内涵及其与产业的关系
对于产业的认识,相对统一。所谓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本文以此为例,重点突出了作为产业集合中微观层次主体――企业的同类联系。
而对于产业链,学界说法不一。郑学益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论证了产业链,认为“产业链就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这样,一个企业的单体优势就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李仕明认为“企业经营要有好的‘上家’和好的‘下家’,这种经营环境中的上游―中游―下游,对企业而言,通常称为供应链,对于政府,则称为产业链”。其突出了对于不同主体而言的产业链概念的差别。芮明杰、刘明宇从产业整合角度指出产业链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
综上,笔者认为产业链是产业的横向与纵向拓展,二者在主体部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包含了对具有某种经济技术联系的企业群体的表征,内涵是相同的;而其研究客体的重心则由同类企业群体转移到内在联系更为复杂的产业利益相关者群体上。因而提出了产业链概念,其目的在于在对产业链的定义、结构、功能、利益分配等诸多方面问题解析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产业内部组织架构与联系机制,并结合价值链、供应链等较为成熟的理论,为产业内部企业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因而,从产业本身出发,其结构上的链式特征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而这种链式不是单纯的二维平面结构的点与线的横向延伸,确切地说,产业链是一种处于时间与空间二重维度中的组织形式。产业链中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其发展兼有时间上的同步性与继起性,空间上呈现双向的立体网状结构。
二、分工在产业链中的应用
分工理论贯穿于以斯密、杨格等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发展始终。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分工与市场范围的扩大存在正反馈机制。但其对于分工的描述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马歇尔继承了斯密有关分工的研究,并在《经济学原理》中描述了“地方性工业”的原始形态,也就是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特定区域的聚集,并称之为“工业区域”。杨格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进一步论述了劳动分工、收益递增和市场规模的作用关系。杨格认为产业的运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随着分工的不断演进,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分工链条不断加长,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会带来最终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市场交易的增加,而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并提出了作为分工最大特点的迂回式生产的概念。之后施蒂格勒、罗森、杨小凯等人运用现代的分析工具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的分工思想。
从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规模报酬递增密不可分,而产业链正是一种以收益递增为特征的纵向产业内分工和以比较优势为特征的横向产业间分工为主导且相互交织的产业组织形式。分工的深化是产业链发展和市场扩大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迂回生产”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拉长。分工所带来的产业链网络结构中新增的节点或称之为中间环节,既是价值的新增长点,也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产业链因其时空的二重维度和复杂的网络结构,决定了其内部企业的分工,较之于其他经济组织,必然更为复杂。具体表现为:
(一)从产业链时空维度看,企业分工呈现出动态性和地域性。产业如同能动的生命体一样,存在着从成长到衰退的生命周期。在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素投入、产出规模与结构等都有不同的表现。伴随着产业发展的不同形态,企业所处于分工链条的位置亦有所区别。在需求导向的现实经济中,企业将以市场为定位,通过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动态变化适应外部环境。分工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在特定地域空间的聚集,当然,与集群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企业分工还可能以现代信息技术下虚拟组织的形式出现。
(二)从分工所涉及生产流程的方向,可以分为纵向分工和横向分工。若是把原材料作为起点和最终消费者作为重点的整个供应链或价值流看作是生产制造过程,那么在其中不同生产深度的阶段或层面之间进行分工是纵向分工,在相同或类似生产深度的阶段或层面上进行的分工是横向分工。
(三)从分工的主体层次性,可以分为企业内分工与企业间分工。企业内分工与企业间分工是分工经济微观层次的、最普遍的形式。企业内分工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协调的分工形式,包括同属于某个厂商分布的不同国家的附属企业,以及运用母公司资产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控制手段进行协调的分工方式。企业间分工是独立的厂商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协调的分工方式,它可以是不同的厂商原材料和生产工具设备的供需关系,也可以是同一个产品不同部件生产的关系。
三、产业链分工下企业的协同效应分析
所谓协同效应,即单体之间通过一定方式的结合,发挥单体简单相加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其实质强调结合方式的有效性。Michael E.Porter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从分析产业结构出发,以五力模型为核心对产业中竞争力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企业竞争战略的构建,而现实经济中企业关系已不再是单纯的竞争或者合作关系。复杂的分工关系使得同一产业链中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面临更为多样化的联系方式。这种联系的构建目的在于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平衡作用取得企业的共赢发展,即取得竞合的协同效应。事实上,产业链作为大量专业化分工的独立企业结合成的紧密协作的有机体系,内在企业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
(一)生产协同。产业链通过专业化分工,上下游纵向关联,企业间可以在生产品种、批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以正式契约或其他关联形式形成顺畅的生产链条;同业横向关联企业可以通过差异化等战略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在良性竞争的态势下取得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协同效果。
(二)销售协同。渠道是销售的关键环节,产业链内企业可以共建分销渠道,或以合同方式共享第三方提供的分销网络。共建销售队伍、联合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共建售后服务网络等方式有利于企业销售成本的降低和渠道整合优势的建立。
(三)技术协同。产业链相关企业可以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减少单个企业新产品研制费用,分散企业投资风险。同时,对专利、专有技术等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提高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
(四)管理协同。产业链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关系长期性和行为稳定性。因此,产业链企业协调发展需要企业在战略的高度保持协调,以避免资产专用性高、机会主义行为等情况的出现,在企业群体中形成信任机制和文化认同,通过非契约化降低交易成本。另外,成功的管理经验能够很迅速地在产业链内扩散,发挥产业标杆的作用,改善企业管理效率。
篇7
【关键词】品牌商 商业形态
一、前言
“业态”一次开始用来分析中国零售业,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专卖店等零售企业,其组织结构和赢利模式各有不同,但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却没有本质区别。有人便将此概念延伸到产业链研究领域,裴中阳在《百年基业》中指出:不同行业的产业价值链不同;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价值链同一环节上也存在着不同的企业模式,即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相应形态。我们将业态概念提高到产业链层次:不管何种行业或某一行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如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零售商和运营商。在商业形态的研究中,产业链上的商业形态并未做明确分类,对品牌商这种商业形态更没有清晰的定义。
二、产业链上商业形态分类
“业态”这一概念在零售业中得以普遍应用,“零售业态”表面上是指相同形式的经营方式,虽然其组织结构和赢利模式各有不同,但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却没有本质区别。而产业链上总是存在着不同的产业层级,企业总是在产业链上寻找一个节点作为价值增长点,以“零售业态”延伸到“产业链业态”,可以理解为业态是以自然资源为始、以消费市场为终的产业链上,在每一个价值产生的节点,针对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形态。具体来说,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有投资商、资源商、加工商、品牌商、提供商、流通商、服务商七种商业形态,其中流通商又可分为分销商和零销售两种商业形态。
三、品牌商上游、下游商业形态
制造商主要是向客户和社会提品、服务,他们拥有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且规模可观,关键是掌握核心制造工艺和技术;自有市场销售渠道,但主要销售自产产品,产品品牌和商业品牌有一定影响力。提供商品牌影响大,产品开发能力强,掌握价值链关键环节,市场渠道完整,对代工合作厂商有相当的控制能力。制造商与供应商所拥有的生产能力、渠道控制、研发能力、产品影响力有所区别,拥有此类元素的权重不一,导致企业选择不同的商业形态作为生存、发展方式。
四、品牌商定义
篇8
关键词:低碳 产业链 经济 模型
判断一个国家的碳排放密度要从总体上进行考核,同时低碳经济的实现也要求从整体层面进行测度。对于我国而言,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从高碳到低碳经济的过度发展,这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取决于产业链的协同作用。
一、低碳产业链的内涵
传统经济模型下的产业链以低成本追求以及功能适应为主要联系,而在低碳经济时代,通过多种手段降低碳排放密度以及打造全程低碳产业链成为产业链各环节的责任。我们所说的低碳产业链就是在产业链所涉及到的所有环节都使用低碳运行方式,包括研发、制造、包装、运输以及服务等环节都要使用低碳标准进行衡量,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绿色竞争力的形成。
低碳产业链的考量一般以产业链整体为对象,可以是横向的考量,例如这一行业较之其它类似行业的碳排放密度的高低;也可以是纵向的考量,例如本产业链的过去到现在碳排放程度的改变。
二、低碳产业链视角的低碳经济推进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有三条:发展具有可再生特点的清洁能源或者是提升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或者新兴产业等低碳特征的产业;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将其运用于产业链全过程。而实际上要切实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综合应用三种途径。
1.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低碳经济推进模型
上述三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中推进低碳产业链是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途径。这一途径不仅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或者国家在当今绿色经济条件下谋求国际竞争力的诉求,同时也说明了国家转变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为此,基于对低碳经济下我国低碳经济推进路径的内在机理探究,提出了推进模型(见图1)。
从图1的推进模型不难看出,要有效地推进低碳产业链需要低碳半成品供应、低碳原材料供给以及低碳制造过程的联合推进。而低碳经济推进模型所涉及到的要素则需要低碳半成品以及低碳原材料等供给,如果没有以上要素,低碳经济就无从谈起。从低碳经济设计的过程来看,低碳产业链的完成需要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以低碳的标准要求自己,并且上下游产业链之间以低碳化的程度作为供应商选择的重要因素。
由低碳产业链得到的最终产物即为绿色竞争力的表现。但是这一竞争力并不等于市场竞争力,为此要实现这一转化还需要市场形成低碳消费理念。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使得低碳消费成为时尚,从而消费者愿意为低碳产品付出。有了消费者的支持,低碳产业链也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这里认为其形成还有赖于政府关于低碳产业的规章制度,甚至企业对绿色竞争力的追求,从而构成产业链所要的外驱力与内驱力。也就是说低碳产业链形成的充分条件为消费拉动、政策支持以及对绿色竞争力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实现低碳经济的“三驾马车”才能更好地为之服务。
2.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低碳经济推进路径
通过低碳产业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客观规律的指引下进行,我国推进低碳经济主要有三种途径:
第一,依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采用新材料、技新术以及新工艺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对传统企业的改造中,通过采用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化发展,加速了推进步伐。
第二,依靠园区的规划引导来吸引低碳产业的聚集而形成低碳产业链。这种模式以构建低碳工业园区为目标,通过产业链的聚集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在企业采购中融入清洁生产、生态设计、环境管理、绿色招商等,从而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及产生。
第三,部分企业带头以及协作伙伴参与形成低碳产业链,进而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带头企业一般具有自身技术优势以及品牌效应,为了延续以上优势需要打造绿色竞争力,此时要求其他企业加入构成低碳产业链,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绿色竞争力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低碳产业链必将会被更多的产业、国家、地区所利用与推广。可以说在当今国际环境下,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各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低碳产业链构建以及能源结构优化来加速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对我国企业形成绿色国际竞争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数字出版;出版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116-02
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内涵
数字出版产业的基本链条是以内容即作者、出版社为源头,以数字图书馆、网上电子书店为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等手持电子书阅读设备为读者服务。其中技术提供商围绕着数字图书的出版、发行、阅读,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并贯穿其中。这样作者、出版社、图书馆、网上书店、技术提供商、手持阅读设备提供商和读者等就形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
2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特点
数字出版这一新的产业链有着和传统出版产业链不一样的个性。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拥有着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2.1 速度快
传统的出版产业链把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信息从出版者传播到读者,需要少则数天,多则数月的时间,而数字出版产业链是简化了出版流程,缩短了流通环节。它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出版社、网站、图书馆等许多地方方便、快捷、直接地获取到数字内容资源。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现在产业链上,则意味着出版活动从传统的图书产业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
2.2 简便
在传统出版产业链条上所发生的劳神费力的事情,如编辑流程、统计销量、商务信息,物流配送等问题,都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而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上这些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在纷繁复杂的编辑流程中,有了互联网,编辑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某一选题的出版情况以及搜索到最新的资料,避免选题的重复。还可以通过现行的编辑软件实现编辑加工的数字化。
2.3 与技术挂钩
与传统出版产业链相比,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最大特征是设备制造商和技术提供商的地位凸现。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都与技术相关;位于上游的作者、出版社与制作技术、版权保护技术相关;位于中游的分销网站、图书馆与管理技术、发行技术相关;位于下游的读者与阅读和显示技术相关。
2.4 最大的交流度
传统的出版产业链的成员可以仅仅依靠高超的内功和配合好与已密切相连的上下游成员,就能在产业链上稳居一席之地。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不论是处于上游的作者、出版者还是中游的销售商、技术提供商甚至下游的读者都要有密切的交流,不是处在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某一成员通过自身或局部的努力所能完成的,而必须依靠整个产业链的协调分工、高效运作才有可能。
3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在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下,经历了艰难的摸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时至今日,已经涌现出了方正、万方、书生等这样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各自竞争优势的专业数字出版企业。然而,与全球化的专业数字化企业相比,国内的数字出版企业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从市场份额来看都显然无法与跨国厂商相抗衡。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较为成熟。大型出版集团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也高。因此这些集团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数字出版产品。而在我国这种实力雄厚的致力于数字出版的大型出版集团还不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存在的问题首当其冲。
3.1 版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出版产业链循环顺畅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由于数字作品的版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位于产业链上游作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以及网络传播商没有取得版权的数字作品的合法传播权,再加上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广大网民用户缺乏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数字消费观等,导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不完善,无法进行正常的产业循环,数字出版业难以得到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建立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大部分是将传统出版物数字化,上传到网上,供读者阅读,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3.2 盗版现象也很严重
常常在网上检索和阅读数字内容资源的读者很容易发现,一些新的畅销图书也被做成电子书在网上流传,但往往是一些个人网站未经授权擅自制作的。这些明确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因为网站“散兵游勇”的状态而成为漏网之鱼。而另一方面,正规企业如超星、方正等要取得出版社对这些畅销书的授权,却往往需要艰苦的谈判,这严重阻碍了出版社和技术提供商投入数字出版的积极性。网上盗版的危害使许多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传统出版社和杂志社对数字出版兴趣不高,即使出版商涉足数字出版产业,将自己的版权作品制作成数字出版物,面对严重的网上盗版现实,也很有可能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3.3 缺乏统一的标准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另一特点是简化了出版流程,缩短了流通环节。它使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从出版社、网站、图书馆等许多地方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数字内容资源。出版从传统的物流转变为信息流,从单向传递转变为双向互动,从以产品为主转变为以产品和服务为主。体现在产业链上,则意味着出版活动从传统的图书产业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的一部分。而对于这样一个产业,标准问题是制约其发展又一重要因素。数字资源的标准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存在。
3.4 数字出版行业的跨国企业正加速进入中国
拿贝塔斯曼集团来说,早在 1995年就进入了中国。提起贝塔斯曼,中国的读书爱好者们会立即联想起贝塔斯曼书友会,贝塔斯曼也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公司之一。在 1998 年,贝塔斯曼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米德尔霍夫就看准了电子商务市场,下令将所有贝塔斯曼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数字化,这样就可以在网上直接交易。如此深厚的市场基础,无疑已经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合无疑也是一大威胁。
4 建设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应该是企业群落内形成一个合理的分工链条,这个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合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优势。数字出版产业链是以出版价值链为基础的具有追加价值关系的出版关系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因此,数字出版产业链上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各要素之间应该协调好各自的利益和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合理健康的出版产业链是提供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实现信息及时有效传播,以及达到公众利益平衡的需要。
从我国数字产业链现在存在的问题出发,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建设应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加强数字出版市场法制建设,适时进行出版产业的管理及维护
首先,加强出版市场法制建设,完善出版市场法制体系,加大对失信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以提高企业的失信违法成本。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相关政策也相续出台。在法律法规和版权保护方面,我国已经出台了《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同时,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透露,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版权局正拟出台《互联网传播保护条例》,不久的将来,《互联网游戏管理办法》、《网络传播权行政保护办法》等规章即将公布实施。而更为重要的是,备受业界关注的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在紧张地起草之中。此外,《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规定》也进入草拟阶段,该规定将对互联网著作权进行行政性保护。同时,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将建立并启动“24小时网络出版内容实时动态审读监管”机制,清理整顿非法网络出版活动,并积极筹建国家网络出版管理中心等,这一切都为我国数字出版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加强企业自律也很必要。提高出版关联企业的诚信,确保加入出版产业链的联盟企业能够忠实履行加盟时承诺履行的义务。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出版相关媒体等应加大对出版关联企业诚信建设的宣传力度,宏扬出版关联企业的诚实守信,力争早日建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出版市场氛围。
4.2 制定统一的标准
国际上数字图书标准的格式是PDF和XML格式,而我国制定的标准不统一,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提升数字出版的整体竞争水平。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和强势出版企业尽快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推动数字出版业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定一些适合网络数据描述和组织的相关标准,围绕SCML、XML、HTML等应用环境已产生多种元数据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DUBL、INCORE(2)PLCS(3)MCF(4)RDF。这些规模化的数据,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只有数据标准化并完全共享,才能把成本降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4.3 积极投入出版产业的竞争
我国出版企业,应深入分析当前出版产业的竞争环境和所面临的挑战,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选择适当时机,融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出版产业链,形成整体优势。把握出版产业数字化的规律性特征,不断创新思维方式,调整竞争策略,实现出版产业做大做强。
国外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较为成熟,而且还致力于将产业链扩展至电视、电影、游戏等一系列领域,除了出书外,赢利的另一部分来自出售书的内容,如出售书的电影、电视版权,推销书籍的国际版权,经销与书的内容相关的产品,如广告画、咖啡杯、T恤衫以及贺卡等。许多西方的出版社坦言:如果没有这些方面的收入,它们将无法维持经营。比如《侏罗纪公园》一书的电影版权费就高达250万美金。而2005年好莱坞大片《金刚》上映之际,《金刚》游戏也随之推向市场,二者相得益彰,大获成功。国外出版集团延伸产业链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广纳世界先进文化、吸取具有市场潜质的出版项目。以内促外,以进带出,以资源换资源,以市场换市场。在合作与融入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出版产业品牌的翅膀在风雨中强劲起来。积极、稳步地推进外向性策略,通常的方法是“借船出海”,规避我们的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经验不足、实力尚不雄厚的窘境。就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借力于国外已有品牌作为的出版机构,通过他们的宏大的渠道直接进入到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寻找新的拓展契机。
尽管当前我国出版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很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良性循环,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形势喜人,十分乐观,数字出版业作为未来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许多企业投入数字出版产业,这就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尽快加快整合步伐,相关产业联合发力,共同打造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产品连锁经营趋向虚拟化发展。虚拟化经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组织形式虚拟化;二是运营虚拟化。基于全球价值网络的视角,本文对虚拟连锁经营这种新型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连锁经营对农产品标准化、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及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价值网络 虚拟连锁经营 产业链
传统农产品连锁经营主要是实体运作。无论是直营连锁形式,还是加盟连锁形式都采取实体店铺和有形组织的方式。直营连锁(或正规连锁,简称RC),即所有的店铺(store)都是由同一经营实体,即总公司所有(company owned)。加盟连锁(或特许经营、契约连锁、特许连锁,简称FC),以单个店铺经营权的授权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也就是特许经营。虚拟连锁经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连锁经营的整个商务链条进行专业分工和整合,实行连锁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的虚拟化,从而克服传统连锁经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固有的困境。
虚拟连锁经营的组织模式
虚拟连锁经营是具有逻辑层次的网络型组织,主要由核心层、支持层和操作层所构成的扁平化组织,如图1所示。
核心层是虚拟连锁的网主企业,拥有该组织体系进行生产经营的核心知识,是整个连锁组织中的规则设计商。规则设计商通过规则体系获得了包括品牌、商誉、市场准入、客户关系和社会资本等基于体系的优势(罗珉, 2006;李海舰,2007)。在整个产品经营的链条上,网主企业不但制定产品内分工的原则,而且制定分工的协调原则,这些原则直接决定产品生产、运输、销售活动的效率。网主企业本身是具有核心知识体系的模块化独立单元。
支持层是连锁经营过程中为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经营提供辅支持的专业型组织,是传统公司中的人事、财务、市场等职能部门在专业化进程中独立出来的模块化职能型企业,这种企业本身可以是实体型公司,也可以是虚拟型公司。比如:会计事务所,它可以是具有固定办公地点和固定职员的实体型组织;也可以是网络上的虚拟组织,所有活动借助互联网络通过以外包或众包的方式实现,不需要办公地点和固定的从业人员。
操作层是虚拟连锁经营过程中进行生产、运输、销售的专业型模块化企业。它们按照网主企业所制定的规则,打造各自的核心能力,并将核心能力封装成具有标准界面接口规则的模块,因为专业化模块型组织的结构简单,接口开放,所以很容易在市场中进行灵活的组合和分拆,并且,专业化使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专门从事某项事情,从而更能强化其自身的核心能力。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的运营机制
虚拟连锁是网络化、立体型、全方位的连锁。传统连锁是单体式的,以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进行连锁,这种连锁在传统经营中,有效地解决了产业链薄弱环节所造成的产业发展困境,比如:零售企业的连锁克服了产业链在销售环节的瓶颈。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将逐步取代区域分工格局,产业发展在各个环节都将面临国际市场强有力的挑战,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升级和优化,实行再分工和重新组合。虚拟连锁经营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从产业链的纵向构成上看,虚拟连锁将产业链在区域的成功模式在全球市场中进行复制,实行宏观上的全产业链连锁;从产业链构成的各个环节上看,虚拟连锁将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横向连锁,实行微观层次上的专业化连锁。这样,虚拟连锁从宏观到微观构成了一种多维化的网络型立体式连锁。由于虚拟连锁在全产业链统一分工的基础之上,实行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这种模式不但能充分满足市场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规模化的经营效率。
虚拟连锁是企业垂直权威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的有机统一。虚拟连锁由三层网络所构成的运营体系,网主企业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处于控制地位,其功能是保证体系运行的协调、有序。支持层和操作层是体系的行为主体,按照核心层的规则,行使其功能。这种扁平化的垂直结构克服了所固有的诸多弊端,它通过规则来规范连锁经营各主体的行为,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指示各行为主体如何行为。在具体运营中,虚拟连锁以市场机制为核心,通过竞争机制保证连锁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因为,虚拟连锁组织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具有自主能力的模块化型企业,这些模块化企业并不是固定在连锁体系中的,它们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以市场的交易契约为基准,自由加入和撤离连锁体系,并不受企业的权威命令指挥。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使加入连锁体系的企业始终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效率企业,从而在根本上为连锁的效率提供了保障。
(一)虚拟连锁经营超越了农产品经营在时间上的局限
农产品经营所固有的季节性特征制约了农产品连锁企业在区域范围的经营效率,尤其是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特征。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连锁打破了这种局限,在网络空间中,虚拟连锁组织主要体现为一个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是置于全球市场之中的,不再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市场,在全球市场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特征将被消除。对于某一个特定区域市场而言,农产品供给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时差效应,某一地区的农作物处于生长季节,而在另外一个地区可能刚好是该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在现代化发达的国际物流体系的支持下,任何地区都可以实现跨季节农产品连锁经营。
虚拟连锁不但打破了农产品经营在季节上的局限,而且还超越了经营的时间边界。过去,连锁企业都采取实体店铺经营,每天有固定的营业时间,顾客的购买行为只局限于工作日的营业时间,给顾客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在,虚拟连锁将所经营的农产品以数字的形式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进行逻辑再现,由于互联网络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顾客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虚拟连锁店铺进行农产品购买。因此,虚拟连锁不但从供给上打破了农产品供给季节性特征,而且,从经营上打破了传统经营在时间上的界限。
(二)虚拟连锁经营超越了农产品经营在空间上的局限
农产品的生长不但具有季节性特征,而且,多数农产品具有不易存储和运输的特点,从而使传统农产品的经营主要局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虚拟连锁是立体化的连锁模式,不但包括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的微观连锁,还包括整个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的宏观连锁。通过全产业链连锁,整个产业链所有环节的运营模式可以在全球各个市场进行复制,从而克服一些农产品不易储存和运输所带来的空间困境。因为全产业链连锁不同于产业链某个环节的连锁,它需要高效率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机制,在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支持下,虚拟化连锁有效解决了全产业链连锁对于信息的要求,通过虚拟化运作全产业链连锁能够以低成本在全球市场中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消除连锁企业因为产品在地域分布差异上所带来的困境。
虚拟连锁经营超越了农产品经营在空间上的边界。通过虚拟化运作,虚拟连锁将经营的农产品以数字形式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再现,因为虚拟空间是一个无边界的世界,它没有现实世界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从而为连锁经营带来了新的突破。
首先,可以连锁的农产品种类将无限拓展。传统连锁企业以实体店铺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受市场空间的限制,加上店面的租金、商品的存储和保管维护费用等,它只能选取部分热销产品进行经营,其他产品自然就变成了冷销,这种模式不利于农业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使农业增收受到限制。虚拟连锁在虚拟空间以虚拟店铺形式开展经营活动,而且,还可以采取订单式销售方式,直接将其经营的农产品从农户或者农业种植公司配送到顾客手中,则节省了传统连锁企业的店面租金费用,从而经营的空间成本降低至零。
其次,虚拟连锁经营置身于全球市场之中,相对于传统连锁经营,其市场空间是无限的,从而其经营的农产品的潜在顾客将随互联网的无边界延伸而不断增加。冷销产品可以通过小市场+小市场=大市场,从而变为热销产品,同时,热销产品则可通过大市场+大市场=更大市场,从而变得更热销(李海舰、陈小勇,2011)。 总之,虚拟连锁打破了农产品供给在地域上的边界,同时超越了农产品经营空间的局限。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总称,农产品是农业的核心,农业产业化也可以认为是围绕“农产品”的产业化。传统农业都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农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各自独立发展,生产出的产品品质各异,产量也波动幅度较大,这种松散的产业链条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规模化经营的实现,使得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难以提升,从而导致农业发展始终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
虚拟连锁驱动农业实行标准化运作。虚拟连锁引入模块化机制,将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模块化封装,并要求各个环节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链接,则处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运营主体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如图2所示。
规则设计商是虚拟连锁经营的控制中枢,它通过一整套规则体系来协调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产业链环节之上的种植户、采购商、加工商、物流商、销售商在虚拟连锁经营中,成为一个个具有标准化功能的模块,通过这些标准化模块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标准化的规格。比如:种植户从种子规格,农药用量、批次,施肥到收割都必须按照规则设计商制定的规则进行。每一环节都实行这种标准化,可以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交易费用,尤其到产业链末端的消费者环节,标准化的产品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赖程度。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将农业带入全球市场的分工体系之中。虚拟连锁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对资源的配置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界限,将各种资源置于全球价值网络之中进行配置,从而使稀缺的农业资源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去实现其效率配置。因为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是高度专业化的经济,围绕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必须按照全球化的要求来进行分工和协作,专业化分工将促使农业结构自动进行调整,并逐渐实现产业升级,向标准化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的知识农业发展。
结论
农产品虚拟连锁经营是连锁经营业态的一种创新,这种新型的经营方式,首先,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农业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发展基础;其次,模块化策略为提高农业专业化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模块化策略的运用,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不但实现了专业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分工是在统一协调的原则保障之下进行的,从而有效解决了专业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提高的问题;最后,全球化的市场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无限的市场空间,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市场,集合了全球范围的资源,稀缺的农业资源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可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实现更高的效率配置。
参考文献:
1.李海舰,郭树民.企业市场化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2.李海舰,陈小勇.企业无边界发展研究:基于案例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3.贺华丽.大型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构建―以沃尔玛为例[J]. 现代商业,2008(36)
4.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