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贸流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贸流通发展

篇1

第二条《实施方案》中所指的商贸流通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会展业。

第三条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定位。按照“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总体思路,以完善功能、扩大消费、科学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我市商贸流通业体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商贸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服务网络,发展新型营销业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全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陇东南乃至全省商贸物流中心。

第四条提高商贸服务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积极构建“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落脚点”的城乡市场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商贸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我市商贸流通服务业规模效益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5亿元,2015年达到180亿元,2020年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以商贸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市GDP比重的50%。

第五条优化商业服务业网点布局。根据《xx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对秦州区大众路、麦积区商埠路两个核心商业区,继续提高集聚程度,完善服务功能,提高设施品位,形成传统特色和现代信息相结合的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对城区原有街道商业网点,要引进多元投资主体,通过直营、加盟、特许、入股、租赁和重组等方式,对街头巷尾的杂货店、小百货、食品店全面进行改造,重点进行配套设施改善,丰富网点类型,提高网点档次。

第六条加快建设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秦州西十里、麦积甘泉物流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力争2009年使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把园区建设成集仓储、配送、货物托运、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作为联系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同时,整合物流资源,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改造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细化专业分工,提高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到2015年做大做强3—5家区域范围内占绝对优势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集团。

第七条振兴批发商业集聚幅射能力。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信息集散、价格形成、引导生产等方面的作用,使批发市场成为xx商贸业的重要增长点,以促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甘谷冀城商场、秦安小商品市场、秦州瀛池果菜批发市场、武山洛门蔬菜批发市场、麦积东部果品蔬菜批发市场等现有批发市场采取改造、整合、迁移的方式进行布局优化和改造升级。鼓励批发市场群内的同类市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把受用地、交通等因素制约,但有较好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批发市场迁移到城市交通便利区,重点建设一批粮食、果蔬、中药材、水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

第八条发展商贸服务业新型业态。进一步提升xx零售商业实力与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区都市型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建设,优先发展大型百货店,鼓励发展专业店、专卖店。在中心商业区,要推动特色商业街建设,扶持“老字号”的创新发展,对传统百货店加强改造升级和功能更新。在区域商业中心,着重发展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专业店和专卖店,突出品牌经营,发展品牌和特色消费。进一步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主的营销方式,重点发展以经营生活日用品和副食品为主的连锁便民店、连锁超市、连锁专业店和服务业连锁店。

第九条不断增强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实施“5强20户”工程,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利用5年时间,培育5户销售过5亿元,20户年销售过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从鼓励开办、方便注册的角度出发,简化设立审批程序,积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合作、连锁等方式,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服务品牌、多元投资主体的优势中小流通企业。第十条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消费流通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家店建设改造覆盖面,2009年、2010年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保证质量,建设一户,成功一户;每个县区建设2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不断加大商品配送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服务功能。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提高农家店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在重点销区和特色农产品主产区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贸综合市场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和检测系统改造与建设,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推动“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继续实施县乡集贸市场“退市还路”工程项目,积极引导马路市场、街边市场向“方块”市场转移,力争2至3年内在一些重要交通枢纽、重点乡镇和繁华生活区基本解决占路为市、交通堵塞、交易混乱的问题,方便消费者购买,扩大农产品流通规模,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工程。从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监管,确保下乡家电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切实把家电下乡工作抓实抓好,扩大农民家电产品消费。认真落实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结合我市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利用农产品销售网络平台,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促进农民增收。

第十一条加快推进商务电子信息化发展。鼓励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统一规范管理、批量集中采购和及时快速配货的经营优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促进居民消费。支持有条件的专业市场、大型超市逐步建立网络管理、网上交易、结算、价格指导、资源统一配置和其他支撑辅助功能为一体的商业门户网站。加快实施国家发改委大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国债项目。对商贸流通企业电子管理、交易信息系统,其软件和硬件配套设施投资较大的,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第十二条积极培育做大做强会展业经济。加快启动xx商务会展中心设施建设,鼓励和动员有实力的企业或投资主体,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办好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会展。至2015年培育出一批品牌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辐射力强的品牌展会,充分发挥会()展业的拉动效应,带动相关的住宿、餐饮、交通、通信等消费,拓展xx会展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旅游度假业,围绕“吃、住、行、游、娱”等生活要素引导假日旅游消费,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发展xx旅游商务经济。

第十三条提升餐饮服务业规模和档次。按照经济型、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要求,通过连锁加盟、招商引资、集团经营等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整合我市中低档饭店、旅馆资源,培育地方特色餐饮街区,扶持传统“老字号”创新发展,提升我市餐饮服务整体质量和档次。积极推进“放心早餐”工程,倡导和组织若干个餐饮龙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开办早餐服务,发展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推进早餐经营规模化、规范化,为居民提供价廉物美、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早餐服务。

第十四条增强城市商业网点便民服务功能。积极实施“以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加快建设和配置生活服务业网点,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提供安全便利的家政服务。选择一批菜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求。改造发展传统的洗染、维修、洗浴等生活服务业,重点培育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生活服务业网点。大力发展旧货市场,在市县区居民社区和城区结合部建立旧货收购点、慈善捐助站和旧货交易市场,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满足低收入家庭和贫困群体消费需要,促进城市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新旧汽车置换业务,建立二手车信息平台,促进汽车更新换代。整顿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营、连锁、加盟、股份等经营形式,新建、改造、完善和规范一批居民社区生活废旧物资回收点、专业化分拣中心和跨区域集散市场。进一步拓宽拍卖领域,扩大汽车、房屋、耐用生活资料的租赁业务,加强对典当准入资质的审核与监管,不断推进拍卖业、租赁业、典当业、旧货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业和二手车交易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第十五条加强流通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加快全市“放心肉”监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的监控,建立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体系,对现有中小型肉类生产企业进行机械化、标准化改造,切实提高肉品安全保障水平。以绿色食品、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为中心,加大市县区豆制品生产上规模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流通环节检疫检测体系,实行无害化管理,对技术改造投资的相关费用,由财政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进出我市城乡市场的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和鲜活农产品,市交通、城管、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在政策和工作上给予配合与支持。

第十六条加大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监测力度。健全市场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监测制度,明确检测人员职责,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储存和预测预警系统。选择重点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重要生活消费必需品的货源、购进、销售、库存、价格等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根据市场波动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控,并研究制定出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保障市场供给平稳运行。

第十七条建立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对不同时期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市场稳定的重要商品建立公共储备和商业储备,建设xx大型储备肉基地,形成政府公共储备与民间商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资金储备互补的新型商品储备体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八条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将重点商业网点建设项目纳入招商引资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资本、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推进重点商业网点项目发展。要健全招商引资网络,采取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商。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对重点商业项目进行包装、策划和宣传工作,树立项目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品牌招商。要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形成一整套健全、完善、宽松、便捷、高效为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管理服务体系。

第十九条加大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投入,逐步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2009年起,由市财政设立100万元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以后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投入),采取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重点用于支持农村物流体系服务设施建设和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项目建设(资金实施细则由财政、商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各县区也要根据当地财政情况设立一定数量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基金。

第二十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促进商贸业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要根据商贸流通企业特点,创新产品、服务和担保方式,制定差别化的授信条件,通过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质押等方式,安排专项资金,解决中小商贸企业贷款抵押问题。引导各银行和非金融机构支持商贸业发展,积极推荐新型商贸业项目,加大银行贷款支持力度。同时吸引大量社会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存量盘活、增资配股、上市募集、股权转让、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商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第二十一条扶持商贸服务业设施项目建设。对列入全市重点培育的商贸流通企业扩建、改造、易地新建大型商业网点设施的项目,涉及有关行政性费用按优惠政策执行。对符合商业网点规划,经批准重点建设物流设施项目、农产品仓储配送项目、连锁企业物流配送项目的用地,按工业仓储最低价标准实行招拍挂出让。落实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商业用水与工业用水同价的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新建各类综合专业市场、城区社区市场、农产品市场、物流企业、会展中心、酒店、大型娱乐业和在符合规划的特色商业街内开店设场,按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第二十二条建立商贸流通企业激励机制。每三年对全市商贸流通企业按规模、效益、纳税、诚信等情况进行考核,评出全市重点骨干流通企业前五强,最佳商贸流通企业20户,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营造诚信商业交易环境。要建立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有序开展商业信用企业测评活动,引导企业和商户依法经()营、公平竞争,杜绝经销私宰肉、假酒、劣质奶粉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假冒伪劣商品,对经销假冒伪劣商品、价格欺诈、欺行霸市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完善监管法规,促进安全消费。

第二十四条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各级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能,加强对商贸行业协会指导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商贸行业协会也要加强协会自律,不断开展行业调查、行业统计、行业协调、行业监管和行业服务等工作,积极发展壮大。对新筹建的商贸行业协会可适当给予组建工作经费;对已开展活动的各类商贸行业协会,工作成效明显的可给予奖励。

篇2

(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新要求。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形势、新时期,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推动以商贸流通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大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二)新区建设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十三五”期间,可以充分发挥新城区新建优势,合理规划和实施商业布局,配置新的商业设施,完善市场载体,畅通商贸流通渠道,促进我县商贸流通业的跨越发展。

(三)“大交通”发展为__带来了“大流通”的机遇。随着交通骨干网络工程加快推进,__已成为湘粤赣边际区域的交通枢纽,城乡交通网络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大流通”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

(四)商贸流通业发展总体滞后的现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流通方式滞后、信息化水平滞后、政策规划引导滞后、体制机制滞后等问题,导致我县商贸流通业无论在总体规模上,还是发展水平上均滞后于我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商贸流通业必须迎头赶上。

(一)主要发展目标

通过 “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初步建成要素健全、载体完整、功能齐备、渠道畅通的商贸流通体系,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对GDP的贡献率持续增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20年达到20亿元。

(二)发展重点

1、推进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城区商贸流通集聚区。切实加强城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发展大中型商业网点,培育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建设商品交易市场,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商业网络。二是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培育1-2个功能齐备、特色鲜明、集散能力强的标准化专业市场。三、继续抓好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城区重点抓好新区农贸市场建设和卢阳农贸市场改造,全面完成乡镇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四是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提高农村连锁网点覆盖面,构建以城区配送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2、完善商贸流通业态种类

一是大力发展批发零售业。加强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及专业市场建设,发展新型零售市场业态。二是创新发展餐饮业。引导餐饮业转变经营方式,发展特色餐饮服务和大众化消费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元化、高质量的餐饮服务网络。三是提升发展住宿业。充分利用温泉品牌发展温泉主题酒店,发展一批清洁卫生、方便舒适的商务酒店、家庭旅馆,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促进多产业互动发展。加强商贸业与农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之间的联动,着力形成商贸流通业与农业、其他服务业间的互促、互动和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

3、培育流通市场主体。

一是壮大流通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具有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性大型流通企业,力争规划期末,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骨干流通企业。二是扶持中小商贸企业。通过提供融资担保、信用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支持中小商贸服务企业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展特色经营。

4、提高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一是着力推进流通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逐步普及销售网点信息管理系统、银行刷卡设备等装置。二是稳步推进连锁经营发展。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连锁经营,规范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建设__电子商务平台,引进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知名网站建立__分站,引导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大力推进农村商务信息化服务,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四是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平台,支持大中型商贸企业完善物流配送设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对繁荣城乡市场、方便群众生活、引导生产消费、推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商贸流通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业战略地位。

(二)强化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__实际,制定我县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水电气及土地等方面,加大对流通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

篇3

所谓的“互联网+”实际上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即对传统行业经营模式的一种技术性转化,并在转化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业务模式。“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融合的过程(宁家骏,2015),是一个系统性概念,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乃至互联网金融等各个方面。“互联网+”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梁海红,2016;孟妍、王亚民,2016)、物流管理创新(郭金勇,2015)及经济发展(方巍巍,2017)等方面。”互联网+”促使信息更加对称(孙韬,2016),搜索成本大幅度下降,交易效率则大幅提升。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一轮互联网创业浪潮正在形成(辜胜阻等,2016),“互联网+”背景下国内创新创业的热情有增无减。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创新创业活动十分活跃,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变革。在运用互联网技术方面,英美等国早就走在了前列,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及《网络空间国际战略》(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ISC),英国高校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的《JISC2010-2012战略》、《信息经济战略2013》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我国在2017年3月份了《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进一步表明国家对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高度重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许多行业将会发生巨大变化,生产经营形态会发生革命性变革。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新经济的到来,充分把握数据时代机遇,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有望获得新的突破和机遇。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评价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变成中心环节,由末端行业变成先导产业(任保平,2012),成为支撑相关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商贸流通业与消费市场和物流运输市场密切联系,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商贸流通业的支持。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对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有赖其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发展方式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资本和技术的大量投入。如表1的统计,劳动贡献率(1997-2014)平均值为8.97%,而资本的贡献率达到了79.49%,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为77.23%,这种贡献率结构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吻合。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影响下,企业发展依靠投资主导,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这点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中也有明显的体现。从统计分析数据能够看出,无论是劳动、资本还是技术进步都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贡献巨大,且贡献率处在不断的增长当中,技术进步和资本的贡献率基本持平,这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1997年至2001年技术进步贡献率为53.42%,2001年至2005年资本的贡献率超过技术进步(70.81%),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演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商贸流通业传统的发展方式在创造企业利润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问题:一是传统发展方式下商贸流通业依靠单一进销差价盈利模式获得生存,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务相对缺乏,经营方式较为粗放;二是依赖简单重复的物流实现货物跨区域的运输,交通线路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净利润微薄;三是企业库存管理经验性因素过多而技术性因素相对不足,容易出现产品积压和资金周转困难;四是传统发展方式下商贸流通领域的企业融资难问题制约其发展。

“互联网+”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一)“互联网+”的动力之源分析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业的经营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营方式被优化,价值链的主导模式被重构(宋瑞,2015),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高效快捷,交易成本逐渐降低,服务效率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用户规模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提升了2.9个百分点。充分尊重行业发展规模,拥抱信息技术变革,利用互联网生态创造新的价值是商贸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如图1所示,“互联网+”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变革,使得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快捷,参与网络交易的各方积累了原始的数据资源(见表2),通过运算便可转换成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资源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信息基础设施(云+网+端)上实现高效传递,并通过各类算法模型进行信息汇总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以辅助商业决策。信息基础设施的广泛建立为分工形态提供了平台,使得不同主体之间能够实时进行协同合作与分工。“互联网+”催生出新生产要素,与资本、劳动等传统经济发展要素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信息时代里信息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要素,而在DT时代(数据时代)里各类数据构成了新的要素,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能够将各类无关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挖掘商业价值和商业机会。(二)互联网渠道运用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商业生态产生了系统性的变化。众多企业开始逐渐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推广,在国内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市场规模正在进一步扩大。根据CNNIC的调查,2016年我国企业选择互联网作为营销渠道的比例为38.7%,较上年提高了4.9%,手机渠道2015年为10.5%,2016年为10.6%,电视渠道2016年为17.6%,通过户外广告营销的比例为28.7%,占比要低于互联网渠道,整体而言借助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推广模式。表3统计的是我国2010年至2015年间网民数量的增长情况,网民数量的大量增长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是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关键。表4所统计的是我国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的比例,2011年互联网营销占比24.2%,这一数据到了2016年已经增长为38.7%,增长趋势明显。就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多数企业纷纷布局互联网领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行业变革,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表5的统计能够看出,企业开展在线销售和在线采购的比例逐渐增加,2016年在线销售比例达到45.3%,而在线采购比例为45.6%,增长幅度较大。从企业采购、销售、物流到消费者购物等各个方面,互联网技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销售环节而言,互联网技术使得精准营销模式得到大幅度推广,企业获取客户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客户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对市场的分析能力逐步提升。互联网技术也使得物流配送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对库存决策和物流路线规划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消费者而言,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便捷购物,充分做到“货比三家”,提高了购物消费的效率,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变革方向

篇4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吉首市;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50-02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两大部门:一是商业,主要指批发业和零售业;二是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物流业,两者共同构成流通产业体系[1]。它是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国民经济正常循环、周转的大“动脉”[2]。作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的运行效果对经济运行速度效益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吉首的商业源远流长,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雄居4省市边区商贸物流中心之地位。吉首的现代商业,是伴随湘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吉首的城市化进程而同步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吉首的第三产业已成长为吉首经济的支柱产业。近10年来,吉首市商贸得到了迅猛发展,流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商贸已成为吉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建设4省市边区商贸物流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一)商贸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吉首市近10年商贸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社会零售总额迅速增加。2001年以来,吉首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其中近5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保持在60 %以上。吉首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比已由2001年的14.4∶46.7∶38.9变化到2010年的5.8∶34.0∶60.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同期长沙市的比重约为4.4∶53.6∶42.0,而我国的总体比例为10.2∶46.8∶43.0,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在吉首市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二)商贸业态齐全,大型商业网点逐渐增多,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吉首市共有各类商业网点近7 000个,营业面积约为9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约43 000人;各类商品市场30个,其中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的5个,年交易额超亿的商品交易市场3个。2010年,吉首市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3家、二星级饭店15家。旅行社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家。旅游专业运输车队3家,旅游运输车辆120台。年经营收入过千万元的骨干旅游企业4家。可以看出,总体的商业网点虽然不是很多,但网点的业态较为齐全,足够满足本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同时,大型网点的抗风险性以及收益普遍好于中小网点。

(三)零售业网点较为集中,中心商业区初见端倪

零售网点的分布较集中商业中心和专业市场。吉首市商业体系主要由两个市级商业中心和17个社区商业中心构成,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为吉首商业中心和乾州商业中心,两个区级商业中心为雅溪商业圈和规划中的吉凤商业圈。吉首商业中心现有大型商业设施17个,营业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有建材、电器、电脑等专业市场12个;有9条特色商业街,集中了目前全市70%的宾馆酒店。目前为吉首市商业的核心地带,也是大湘西乃至黔、渝、鄂周边地区最有吸引力的高、中、低档商品并存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周边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聚集大量的商流人流,以形成对周边区域的广泛辐射,带动中心商业圈的形成。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依托的市场网络。

(四)新型业态初步展现,传统商业仍占主导地位

商业经营方式和业态正在发生明显变革,超市、便利店、各种中西式连锁快餐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具有各种先进理念的经营方式如总、总经销、厂商直销、物流配送等正在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吉首已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架构。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各型超市、连锁店等配套服务业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现代经营方式快速兴起。

在业态方面,现代的连锁店、专卖店、百货商场等开始兴起,流通方面并无专业的现代化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也未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传统商业模式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缺少现代连锁综合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形式才刚刚兴起,无现代化的商业购物休闲中心,落后的马路集市仍然存在。

(五)物流业发展已具条件,市场潜力巨大

2010年,吉首邮电业务总量101 839万元,增长38.6%;全社会货物周转量74 556万吨每公里,货运量583万吨;旅客周转量44 596万人每公里,客运量1 033万人。物流园区正在规划之中,物流园区建设将为吉首市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仓储、包装、信息等保障。从吉首市客运量与货运量的增长数据来看,发展地区物流中心已经具备条件,虽然客运量与货运量具有波动性,但是总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二、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吉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与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商贸流通业仍是亟须提升的行业,必须加快发展。

(一)经济基础薄弱,商贸业发展的持续力不足

吉首作为州府,是湘西自治州的中心城市,但其首位度很低,对全州城镇化建设贡献比较小,且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少,辐射带动力弱,与其中心城市地位极不相称。考察近十年来吉首及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情况发现,吉首GDP总量在湘西州GDP总量中所占的比值(即GDP贡献率)基本保持在20%—30%的水平,且在5年来不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吉首作为州府,在主要的经济指标比较中并没有凸显州府的优势。同时,吉首承担了州府的建设任务,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吉首市GDP和人均GDP整体增长较为迅速,然而也就是全国的一般水平。由于基础很差,第二产业未形成规模发展,所以商贸业的发展较为孤立,仅靠社会零售发展的支撑,第三产业也很难发挥在资金以及就业方面“蓄水池”的功能,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二)商业网点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亟待解决

虽然商业网点已有规划,但因环境变化以及执行问题导致布局不够合理。目前,吉首市主要商业网点分布相对集中在团结路以南、武陵路以北,人民路以东的地区。该区域为吉首市城区核心商圈,其中,以团结路与人民路交叉地带为商业核心区域,商业网点过于密集,客流量大。据测定,每小时人流量达5 000人,给核心商业区域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核心商业区域网点集中,而新区、新开发区以及居住区网点偏少,社区商业功能较弱,商业网点重复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商业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实力亟待扩大、提升

吉首市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商业企业较少,从2010年看,限额以上零售贸易企业销售额约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受限于规模、实力和产业的开拓能力,商品的辐射和聚集度相对较弱,阻碍了吉首市经济的发展。

(四)商品交易市场体系、结构、功能尚需完善,辐射力有待提高

在吉首市现有的市场中,生活资料市场多,生产要素市场少;综合性市场占比重大,专业性市场相对少;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交易市场多,处于城郊结合部的交易市场少;成规模、经营定位及特色鲜明的市场少,且布局分散,其中近一半是集贸市场,有的还占街为市,成为马路市场。市场交易、管理方式落后,仍采用集市贸易的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建设与主导产业发展联结不够,对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聚集和辐射力较弱,在四省市边区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商品市场交易少。由于重复建设、选址不当,有的市场已是有场无市。市场的信息、运输、配送、仓储、服务、金融、邮电等功能还不完善,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相对落后。

(五)商贸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吉首的商贸企业大多是新发展的个体私营商业,规模化程度很低,而连锁商业集团刚刚开始进入,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未出现。现代的电子商务还未广泛应用,专业物流、市场营销、作业管理等运作方式未得到重视,落后的管理方式大行其道,缺少具备现代商贸知识的专业人才,科技、网络应用水平低下。

商业行业法规不配套,批发市场建设多头审批、各自为政,造成市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同时,行业管理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等不健全,管理出现“断层”,相关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和调控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商贸流通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兴建符合商贸业发展导向目录鼓励类项目。在土地、税费等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对符合吉首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给予重点奖励。

(二)做大做强骨干商贸流通企业

以会展业、旅店业、餐饮业、特色经济为重点,推进商务服务业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在乾州新区规划建设吉首会展中心,会展业要围绕提高国际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围绕吉首市旅游、资源、民族特色,培育做大具有吉首特色的汽车、房产、旅游商品、特色餐饮、椪柑等展会项目。加大星级宾馆和特色餐饮发展,最终形成以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商业中心。

(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适应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大力培育物流市场,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尽快构建起以物流园区为依托,以物流平台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四省市边区区域物流中心及重要物流节点。重点推进老城区、雅溪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吉怀高速小庄至双塘沿线物流建设项目,吸引专业化物流公司进驻我市,建立相应的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实现物流配送的专业化与社会化,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商贸经济发展,主要用于商贸经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经费、企业贷款贴息等,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2.土地优惠政策。企业新建或扩建用地发展商贸业,土地用途为商业用地,允许通过出让(招标拍卖挂牌)、租赁、入股和流转等方式取得。

3.税收奖励政策。每年一次对上缴税金(市级收入)达到一定量的企业(烟草除外)进行奖励,实行超额累进制奖励办法,主要用于奖励企业领导班子。

参考文献:

篇5

电子商务进农村是国家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重点之一,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新常态下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意义、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可行性路径: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培养农村用户的互联网意识,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品牌意识,鼓励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完善农村物流建设。

[关键词]

新常态;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一方面,传统经济面临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和结构矛盾,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新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最为突出的是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发展。其中,由于人口规模的集聚效应和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使得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在城市发展得较为快速,而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分散,硬件设施落后等因素,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发展相对滞后。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一方面是指新常态下农村消费品如何借助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买进来,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下乡”产品;另一方面是指新常态下农村农产品如何借助互联网卖出去,即“进城”产品。此双向流动是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的主要特点。

一、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的意义

首先,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网民数量逐年增加,为开展农村电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6月,农村网民占总体网民比例为27.9%,规模达1.86亿人次。其中,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网民所占比例更高,促使该区域农村电子商务得以蓬勃发展。据阿里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淘宝村共计212个,其中浙江、广东、河北、福建等省份所占淘宝村比例较高,这些淘宝村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次,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于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双向流动特点,一方面农民通过互联网选择消费品时品种更多,购物更加便捷;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销售当地农产品,可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市场规模更大,并且可以零距离接触城市消费者,了解城市消费偏好。随着农村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的建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还将带动农村金融、农村医疗以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的发展,这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可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村产业改革。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下,为满足城市客户对农产品的健康化、新鲜化需求,农户将调整其传统经营方式,通过政府或组织将农户联合起来,改变其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的弱点,形成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以及健康化种植方式,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新常态下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模式

有关“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模式,业界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双向流动特点,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类。

(一)平台型商业发展模式平台型商业发展模式主要利用网购平台为顾客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服务。比如,来自京东商城的“宿豫”模式。江苏宿豫区通过与京东商城开展合作,建成282个京东乡村合作点,并且每个合作点配备一名京东推广员,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京东配合的协调推进机制,引导农村“互联网+商贸流通”业的双向流动发展。

(二)资源整合型商业发展模式资源整合型商业模式主要是指通过把各个优质的产品资源整合为一家进行售卖。比如淘宝的“春上垅”土特产直销店,作为来自甘肃陇南扶贫示范网点,该店除了推广本地特产核桃、蜂蜜之外,还整合了新疆大枣、武都花椒、宁夏枸杞、山西小米等多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进行售卖。另一方面,也可将农村地区较受欢迎的产品进行资源整合,比如淘宝的“飞翔农资”等。

(三)品牌直营型商业发展模式品牌直营型商业发展模式主要指以产品品牌直营店的形式推进全程产业链标准化运作。比如天猫旗舰店的“三千禾”,这家来自于吉林通榆的品牌店,实施的是统一包装、统一形象、统一配送、统一售后的标准化作业,将吉林通榆县的特色农产品如杂粮杂豆、花生、香瓜、草原红牛肉、羊肉等利用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

(四)O2O型商业发展模式O2O型商业发展模式区别于传统的B2C、B2B以及C2C,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作为近年新兴发展的一种模式,O2O在农村市场上开展得并不顺利,目前被认为最接地气的农村O2O项目仅有“村村乐”一家。“村村乐”主要是通过整合农村现有专卖销售渠道(如化肥专卖、家电专卖、日用专卖等店铺),依托其自有客户资源进行产品推广与销售。物流方面,则依托农村本土资源(如农家店、村邮站、三农合作社等)建立村级推广站,记录村民需求并向村村乐提交产品订单,并统一安排企业进行配送。

(五)私人订制型商业发展模式私人订制模式是指将地理位置相近的消费者以“社群”为单位或“会员”制的形式和当地中小农场链接起来,利用互联网,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或APP向群成员信息,群员以社区为单位向农场发出订单,农场进行统一配送。比如农业领域的“小毛驴”市民农园,就是通过会员制方式定期向会员配送产品。

(六)共享经济型商业发展模式共享经济模式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民众通过公平、有偿的共享社会资源,并以不同方式付出和受益。目前共享经济模式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在城市地区有一定的发展,比如以情感分享为主题的“蜜糖”,拼车服务的“滴滴”等,在农村地区,实施共享经济模式在未来也将会是一个趋势。

三、新常态下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非网民转化难度加大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农村人口事实上包括两个群体,一是农村户籍的在城务工人员,二是农村留守人员。其中,第一部分在城务工人员主要为农村中青年劳力,这类群体由于长期在城市工作,对于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较高,也是农村网民的主要来源;第二部分农村留守人员,主要由部分中青年劳力、留守老人以及留守儿童构成,这类群体接触互联网的人员较少,接触网购的人员更少,并且绝大多数还属于未触网用户,这类群体转化成网民的难度非常大。虽然近几年有不少电商企业通过农村在城务工人员将电商理念带回去,但也只局限于部分经济稍发达农村地区,对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认识“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发展模式的人还不多。

(二)农村信息化程度依然较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所提高,但主要体现在城郊农村,对于偏远农村,信息化建设依然滞后,宽带覆盖率依然较低。虽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弥补了PC端的不足,但由于农村地区人员主要是第二类留守人员,这部分群体对于智能手机的消费微乎其微。尽管部分人员拥有智能手机,但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此类群体很难天天抱着手机上网聊天、购物,他们更倾向于面对面的沟通,致使农村信息化程度依然较低。

(三)大部分农村地区网民“互联网+”意识薄弱近几年,伴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淘宝村,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计212个淘宝村,其中浙江淘宝村62个,广东淘宝村54个,福建淘宝村28个,河北25个,江苏24个,山东13个,四川2个,河南1个,天津1个,湖北1个。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目前淘宝村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农民来说,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农民还不能完全接受网购这一事物,他们仍习惯于集贸市场这类面对面的购买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直观感受商品品质,并且易于讨价还价以及商品退换等。而网络虚拟商品,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农民普遍接受度不高。

(四)农村地区物流配送发展滞后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制”的发展,导致农村物流配送体系远远落后于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虽然农村地区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网络,但由于农村人口较为分散,不适合物流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我国农村地区目前还缺少专业的运输组织,缺乏有效的物流资源集聚地,导致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农村地区很大一部分流通产品为生鲜农产品,但由于缺乏冷链物流技术,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性大大降低。2.物流配送网点规模较小。由于农村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导致很多物流企业不敢盲目布局农村物流市场。目前农村物流网点主要由邮政配送,并且“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末端网点基本局限于县区或乡镇所在地。因此,农民收发货需要自取,这不仅大大浪费了时间,还让农民对于电商的便捷性感到怀疑。3.物流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物流主体以私营个体户为主,专业的物流公司还比较少,现有物流企业普遍经营管理水平低、设备设施落后,成本较高,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4.物流人才缺乏。如前所述,农村人口包括两个群体,一是农村户籍的在城务工人员,二是农村留守人员。由于第二群体中中青年劳力相对较少,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物流人才普遍缺乏。

(五)配套设施和政策不健全目前,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政府引导以及各大电商、物流巨头进军农村市场,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除了现阶段农民“互联网+”意识普遍不高和农村物流落后外,与其相关的配套的设施与服务也比较落后。以农村金融为例,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比较少,网银服务相对落后,总体金融服务还难以支撑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此外,对于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的相关配套政策也比较缺乏。

四、农村地区实现“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一)政府主导,带领农村地区实现“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发展通过对全国发展前列的农村电商调研发现,无论是淘宝的“桐庐”模式、“成县”模式,还是京东的“宿豫”模式,都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与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推广本县域农村经济。以“桐庐”模式为例,桐庐县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推进“农村淘宝”项目试点。具体操作为政府顶层设计,着眼于整体改变农村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去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通过“农村淘宝”项目打通上下行物流通道,播撒农村电商的种子。另外,通过建立农产品电商产业园,扶持一批专业电商平台为龙头,运用组织化的方式,整合提升农村产品资源,解决“无标”、“无认证”等关键问题,拓展网上销售市场。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当地农产品的信任;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可以为物流、电商等第三方企业提供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

(二)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信息化程度加快村级信息网络建设,按照乡镇补贴一点、村里出一点、电信企业优惠一点的“三个一点”思路,实现信息宽带网络连到农家。加大各类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扩大影响。对农村种植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信息化扶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鼓励科研院所或社会组织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服务,培训农民上网技能。通过降低农村信息收费标准,扩大农户上网比例。

(三)以农产品电商为切入点,培养农村用户的“互联网+”意识在我国广大农村,还保持着传统的消费、生产方式,要培养农村用户的“互联网+”意识,必须从他们的切身需求出发。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制发展,导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普遍较低,对于多数农民而言,发家致富是他们的毕生目标。因此,在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可以通过帮助农民增收的方式(即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扩大农产品销量,实现增收;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通过农产品单价提高实现增收),加强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过渡到互联网消费模式,实现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双向流动。

(四)结合地域特色,以品牌之路,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发展农村地区发展“互联网+商贸流通”必须结合自身地域特色,找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以专业化、品牌化的包装进行差异化经营。比如“阳澄湖大闸蟹”,吉林通榆县的“三千禾”等。

(五)鼓励在城青年回乡创业,发展农村商业新模式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年回乡创业,投身农业。例如笔者所关注的“好农场”,就对这类回乡创业、投身农业的青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其中不乏很多成功者,这类人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商业发展模式,比如:CSA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私人订制模式,共享经济模式等。因此,以政策引导,鼓励有识青年回乡创业,通过发展农村商业新模式,带领当地农民,共同促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

篇6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流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摸清我市商贸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理清工作思路,编制好“十一五”商贸流通业规划,推动流通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要求,我们组成调研组,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到五区四县及有关企业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综述如下。一、全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近年来,我市商贸流通业坚持从市情和行业的实际出发,在确保市场供应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努力繁荣城乡市场,加快流通领域对外开放,市场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新兴流通业态得到较快发展。1、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快速增长。近几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增幅连续三年列全省第一。到20__年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同比增长20.4,商贸业实现增加值41.2亿元,同比增长17.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1,20__—20__年商贸业增加值增长了2.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6。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4亿元,增长19.1,增幅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全市商贸网点数量已达5.9万,其中百货大楼、大商新玛特、油田商厦等9家零售商场年销售额超过亿元;商业建筑总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左右,全市已有各类城乡市场121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00个,生产资料市场16个,要素市场5个。基本形成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并存,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结合,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和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设施,满足了全市各类层次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商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近年来,商贸业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在3.6左右,虽然比重较小,但扣除中省大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商贸业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的13.1左右,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27左右;全行业从业人数达18.5万人,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40,占全市从业人员的13.4,已经成为吸纳社会新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载体,仅林甸县20__年以来,解决了37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20__年全市商贸业税收5.2亿元,占全市地方企业纳税额的40左右,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支柱。

3、商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服务业逐步开放,__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商家抢滩的重点,每年商贸业新投资额达20多亿元。在全市招商引资中,率先引进了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等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国外知名企业,大商集团、中央商城、黑天鹅、国美电器等国内知名商家也相继进驻,沃尔玛、家乐福、苏宁电器等也都先后到我市考察选址,联系进驻事宜。国内外商业集团的纷纷进入,带来了先进的业态形式和管理技术,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也正改变我市商贸流通的格局。

4、商贸企业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近10年时间里,商品市场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发达国家探索了几十年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业态方式几乎全部导入我市商品市场,经营业态不断创新,连锁经营发展迅速。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关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的商业设施正在建设和应用,商场店铺设施、条形码的普及、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的应用、仓储设施和现代物流配送设施建设都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庆客隆成功加盟国际食品杂货联盟(IGA),接受到国际运营上的专业咨询服务,分享到IGA80年的零售经验。大中型零售企业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计算机管理,部分连锁企业建立了网络管理系统。中央商城全方位上线ERP系统,在商品购销、人员管理等方面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5、商贸业多层面改革向纵深发展。商贸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积极探索股份制、租赁、兼并、破产、出售及跨地区并购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对传统经营模式和运作体制进行改组、改制、改造。市属177户国有商业企业,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组建了大商、昆仑、中央商城三大商业集团,完成了商贸企业并轨改革。目前,我市只有中直大企业所属的商业企业为国有企业,其余的市属商业企业全部变为民有民营,彻底转变了经营机制。到20__年末,在全市商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企业有29家,占全市商业法人企业(3002家)的1,在限额以下2863家商业法人企业中,没有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企业。通过改革,__商业企业体制不断创新,经营机制逐步搞活,在我省各大知名商企纷纷倒闭、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不但没有下滑、亏损,而且实现全行业盈利。

6、新的流通形式和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庆客隆连锁超市、昆仑家电、福瑞邦医药、中央红月亮便利店、燕都餐饮等连锁店、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不断壮大,为市民提供了货真价廉的商品。目前全市连锁超市已达102家,便民店308家,专业店、专卖店413家,新兴业态店铺总数已达到1000多家。配送、、租赁、拍卖、典当等经营方式逐步普及,现代物流业已开始起步,全市已有##家运输、邮政、仓储等物流企业。__石油物资物流园已完成规划论证,年内将开工建设,肇源港桥物流园也将完成规划论证。电子商务开始试点,目前中央商城正在积极筹建中央红太阳网,努力探索电子订货、远程交易、网上服务等营销方式。20__年,全市新兴业态实现零售额1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是全市商贸流通战线的干部职工,在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的特殊时期,思想稳定、队伍稳定,忘我工作取得的。总结起来,__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三改一开放”,即改革、改组、改造和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推进改组做大企业规模,加快改造做强企业实力,扩大开放引进了资金、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起到了“鲶鱼效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在商品市场发育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对商贸流通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扶持力度亟待增强。一是发展环境不宽松。自建市以来,还没有出台过专门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没有像支持 农业、工业那样支持商贸发展。就是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__商业已经饱和,不用支持。“三乱”现象在个别部门仍然存在,服务意识还不强。受土地、采暖、用电、物业、市内运输等费用较高的影响,造成运营成本高,消费品价格相对也较高。如我市商业网点采暖费、物业管理费每平方米平均达80多元,电费每度平均1元左右,都高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同类城市。二是扶持资金不到位。在国内许多城市都设有商贸业发展专项资金,如中山市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商贸发展,深圳每年扶持物流业和连锁业资金达1000万元,而在我市还没有商贸业专项资金。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只有林甸县成立了商务局,内贸机构也只有__*区和__区设有专门机构,其他县区都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商贸管理人员极少,大部分县区只有一人,且人员变换频繁,商贸发展无法抓深,管理无法抓实,工作缺少连续性。

2、缺乏系统、全面的长期规划,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强。多年以来,由于缺乏商业规划的有效引导,我市商业网点建设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造成网点建设随意性大,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城市建设与商贸项目开发常常不能协调一致。据统计,东风新村地区商业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而消费人口达30多万,平均每人拥有商业建筑面积2平方米以上,商业设施已超过市场容量和购买力水平,而乡村商业网点明显不足。

3、市场功能单一,辐射能力较弱。__是典型的生活用品消费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生活消费品加工制造业薄弱,可向外输出的产品少。通过城乡消费结构抽样调查测算,95以上的__生活消费品是外地产品,基本上是只流入、不流出;__是生产资料购入型城市,每年有200多亿元的生产资料从市外购进;__是市场功能缺位型城市,市场功能单一,还没有形成辐射功能较强,大进大出的市场流通体系。

4、市场主体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所占比重较高。在全市5.9万个流通主体中,限额以上的商业法人企业只有139户、只占0.3,独立经营的个体商户高达91%,基本属于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只满足于初级商品交易。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目前新型业态发展虽快但规模过小,流通领域从设施到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三、发展思路及总体目标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商贸流通业发展总的想法是:按照构建__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扩大内需和拉动城乡消费,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一主两次”市级商贸中心区建设;以发展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现代批发为重点,逐步建立起与__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先进、配套完善、竞争有序、便民利民的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努力把__建设成为黑龙江中西部区域性商贸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

总体目标:通过招商引资、结构调整,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商业设施现代化、运营规模化、经营连锁化、服务功能多样化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态,推进商业流通产业升级,努力构筑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现代流通格局。要逐步建成以3个市级商业中心为核心,以8个区域商业中心、36个社区商业中心、10个大型批发市场、20条特色商业街为骨干的商业网络,把商贸流通业变为__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使__商贸业成为总量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分布均衡,具有较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的现代商业网络体系。

到20__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320亿元,年平均增长15左右;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年平均增长18左右;商贸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建成2个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对周边市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培育10个功能齐全,聚集和辐射能力强,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有一定影响的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大型批发市场;2个年销售额在20亿元、门店在50个以上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连锁经营的销售额要占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

四、下步对策措施

为构建__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创建宽松发展环境。聘请国内行业知名专家,对《__市商业发展规划纲要》及《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连锁经营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修改论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纳入城市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即将的国务院《商业网点管理条例》,今后,对新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由商务部门组织召开听证会,进行科学论证,促进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进一步完善、修订《__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若干意见》,落实专项资金,对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新兴业态等进行支持。逐步降低物业、采暖、用电、用水等收费价格,努力创造促进商贸经济快速发展的优良环境。协调县区设立商务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流通领域的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专业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流通业行业自律和经营规范。

(二)深化流通企业改革,提高商贸企业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要求,支持昆仑商贸公司等29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引导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力争到20__年,培育出2家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流通企业,使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要引导中小流通企业体制创新,挂大靠强,逐步发展成为大中型商业企业,加大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手段、营销方式及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小流通企业现代化水平。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按照“内外统一、档次升级、多元发展”的推进思路,支持各类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大力开拓外埠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提高市场开拓水平和竞争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引进来”发展战略。加大商贸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型连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现代批发企业。加大招商引资资金投入力度,搞好商贸项目前期论证工作,设立项目开发论证资金,建立健全__商贸流 通项目库,有针对性地组织招商活动,争取最大效果。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商贸企业大力开展对俄及独联体国家、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争取把更多的__本土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扩大对外流通规模。着重做好开拓俄罗斯市场工作,充分发挥在俄罗斯克市__商品展销中心作用,组织我市服装、汽配、餐饮、建材等民营商贸企业赴俄罗斯考察项目,对接洽谈,寻求多方面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项目合作信息、政策信息等服务,为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创造条件。

(四)大力推进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实现流通现代化。一是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和规范化水平。在继续巩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向石化、烟草、电信等行业及旅游、租赁等多种行业拓展,提高连锁经营的总体规模和水平。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庆客隆、中央商城等大型连锁企业向社区延伸,发展社区连锁,逐步以食品超市、便民超市替代大部分粮店、食杂店。拓展城市连锁领域,以标准生鲜食品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替代农贸市场。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力争用五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二是塑造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重点建成__石油物资物流园区、__港桥物流园区、__万宝石化物流园区等3个大型物流园区。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做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快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试点和示范工程,探索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营造有利于商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网上交易规则,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五)加快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把加快发展餐饮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创造有利于餐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使餐饮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加快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步伐,放开市场准入,促进竞争合作,鼓励企业优化重组,鼓励、支持和引导服务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居民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对住宿餐饮业的行业管理,以推动经济实惠型连锁酒店为重点,促进住宿业的结构调整。强化对餐饮、美容美发和会展市场的规范,建立健全服务业市场信用体系。积极引导和促进洗染、修理、照相、洗印彩扩、印章刻字及家庭服务等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六)引导居民消费,努力扩大城乡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居民消费观念更新,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汽车流通市场。以北方汽配城、高新区汽车园等为依托,多引进集汽车展示、整车销售、配件经销和售后服务与维修为一体的4s店。二是加快发展家电、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消费市场。重点引进国美、苏宁电器等国内外知名家电、通讯产品专卖店、专业店,扶持黑天鹅、昆仑家电等继续扩大连锁规模。三是促进现代建材装饰和家居用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积极引导新潮建材城、正大方盛、友谊装饰材料市场等传统装饰材料市场向主题购物中心和专业连锁超市转变。四是要充分发挥先导带动作用,实行多领域合作。商贸流通企业要加强与工业、农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企业合作,工商联手、农商联手、商旅联手、商商联手,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

篇7

关键词:共生理论 地区经济 商贸流通

商业贸易流通发达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很强的依存关系,前者构成后者的支撑和推动力量,而后者则在多方面对前者提供保障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在现阶段,批发零售贸易、仓储业、物流业以及餐饮业等共同构成我国商贸流通的组成单元,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转承任务也由商品市场和贸易流通来负责完成。同时,城乡间、农工间以及区域间的经济纽带依赖于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地区商贸流通直接引导经济运行的效益与发展速率,是经济繁荣与否的外在展现窗口,商业贸易流通发达程度衡量着一国经济的市场化发育水平,只有完善的地区经济环境与搭配有序的商贸流通体系共生协同发展才能促进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二者的融合具有自然优势属性。

经济学共生理论与地区经济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理

(一)共生经济理论

经济共生是指在性质和规模互有差异的经济组织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金融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在同一共生环境下的多样化交互及协同和谐发展过程,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种基本要素。经济共生单元泛指同一经济环境下的经济组织基本单位,包括个人、企业以及各种盈利机构等;经济共生环境指经济单元协同发展的软性载体,一般以行政地区划分为表现形式;经济共生模式指各种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下的不同合作路径,包括单边依赖、互惠共存以及一体化组织等多种状态。

一般情况下,共生经济包括共享互补和竞争互补两种基本类别,前者是基于“优势资源互补”的各方放大经济共荣状态,也是最为常见的经济共生表现形式,经济单元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强,其共生效益就越好;后者是经济单元之间以整体竞争关系而建立的相互联系,但是在合作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其共生环境经常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结构形态,各单位之间的资源梯度很大,稳定性较差,以“合作-拆分-重组”形式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地区经济与商贸流通之间的共生发展是属于第一种的共享互补类型。

我国学者袁纯清(1998)最早以小型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引入共生理论考察体系,定义和创新了一系列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概念,建立了共生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刘荣增(2006)认为,在“十一五”发展期间,我国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政策具有结构和战略上的兼顾系统性,国家选取的互相支撑、互为依靠的共生经济发展策略具有平衡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方面的谨慎性考虑;徐乔梅(2012)从共生理论的学科来源角度对地区经济和商业贸易的相互依赖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分别以第三产业增长值与地区零售行业作为双向指代指标的经济与商贸协同发展特征,同时也为本文引荐为基本研究切入点。

(二)地区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的保障机制

资金周转保障。大宗商品贸易流通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只有地区整体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才能够为其提供持续的资金周转支持。地区经济环境对于经济单元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了评价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流动资金分布于每一个价值环节的数量和运用质量构成支撑区域经济运作和深化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微观调节砝码。

贸易效率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向好可以有效提升商品贸易流通的效率,原因在于:在一个相对充满活力的地区经济环境下,货物和商品的流通周期时间必然极大缩短,相应的流通速率也会得到同比例提升,流通速度和流转周期无疑是涉及到货物到达率与资金回收率的重要因素,繁荣的地区经济环境可以提供保证贸易效率所需要的一切硬件与软件载体。此外,从经济制度角度来看,与地区经济伴同完善的经济和法律制度也为商贸流通提供了组织和秩序方面的规正手段,以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和行业公认的商贸流通规则进行经济活动,通过组织秩序过程来消除混乱经营造成的效率损失。

商贸流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

(一) 商品与资金流通作用机制

商品、信息、资金以及技术作为流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元,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商品贸易流通的核心是商品,通过在市场上交换各种劳务性产品,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得以进行最优配置。我国现代化商品流通经济的起步阶段较晚,并且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以伴随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贸易的交换功能,更加突出商品流通的增值作用。实物贸易是我国流通体系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作为宏观和微观经济体系的主导结构成分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工具多样化选择。如今,“贸易-流通-经济”的传导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联动基础,持续维持实体经济运转。

商贸流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种促进作用在于资金流通,大量的货币资金伴随商品流动而实现了自由交换,从而远远不断的为地区经济输送血液。在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过程中,费用率、增值率、流转周期、环节复杂程度以及流通网络发达程度都是商品化交易需要格外注意的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贸流通经济以农村和城市进行了二元化划分,至2012年,我国流通业贡献全国税收比例已经达到18.8%,新吸纳就业人员13035.1万人,占据GDP比重高达13.1%,全国性的城乡流通经济网络初步建成,然而示范性物流及信息交流主体架构还有待完善(见表1)。

篇8

去年以来,__城市商贸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注重立足部门职能,突出工作重点,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流通业现代化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推动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20__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亿元,同比增长23.9%,今年1-2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9亿元,同比增长18.9%。工作中,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为流通经济科学发展固本强基

1、加快商贸服务业大项目建设。通过鼓励市内企业投资或招商引资等形式,新建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商贸流通业项目。20__年全市新开工建设29个商贸服务业大项目,其中投资过2亿的12个,利群集团__城购物广场和__中百大厦__城店、__佳乐家__城店、新天地购物广场已开业运营。今年我市把20__年确定为“大项目建设年”,重点筛选了11个服务业大项目作为市级领导包靠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前希努尔国际商贸城、新天地商贸城、东升物流城、栗园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到123家,其中批发企业26家,零售企业65家,住宿餐饮企业32家。

2、加快商品市场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基地,完善两个体系,建设三个中心,突出四个特色”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目前,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83处,其中专业市场24个,消费品综合市场159个,基本形成了以城区大型市场为龙头、以镇驻地集贸市场为骨干、以村庄便民市场为支点的市场网络。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市场辐射面不断扩大。20__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81.5亿元,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16个,其中过10亿元的市场2处,涌现出龙海水产城、林家村辣椒市场等“买全国、卖全国”,甚至“买全球、卖全球”的知名市场。希努尔国际商贸城、新天地商贸城、龙都商贸城、舜通汽车城等一批市场大项目正在建设。今年1-2月份,183处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14.8亿元,其中16个过亿元市场实现10.6亿元,占全部市场成交额的71.6%。

3、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承接青岛、黄岛口岸的辐射与带动,加快市内物流资源的整合及企业二三产业分离,我市现代物流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沿胶新铁路、青莱高速两侧分布,物流带逐步隆起。长运物流园区、金安铁路物流、得利斯120万吨粮食加工物流和外贸200万吨粮食物流等大型物流项目已竣工使用;良丰铁路线货场、昌城镇南物流园区、东升物流城正在建设;__城临港现代物流、贾悦高速公路物流、济铁物流、中丰粮食物流配送及加工等项目已完成规划。同时,新郎、桑莎等大型生产企业,在生产资料采购、产成品销售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物流配送体系。

(二)推广新型流通方式,为扩大内需提供载体和平台

1、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借助我市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积极引导喜相逢、百盛、天益农资等市内流通骨干企业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整合改造社区商业资源,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实现连锁经营向农村社区拓展。目前,全市已建设标准化“农家店”347个,208个农村社区均建起了日用品超市和农资超市。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喜相逢商贸公司、百盛商场为龙头的日用品连锁经营体系,以天益农资和天和汇丰农资公司为骨干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以海王医药为主体的医药连锁经营体系,以得利斯公司和永佳公司为主体的肉品连锁经营体系等。同时,积极推动骨干流通企业加快向市外、省外扩张,推动连锁经营规模化发展,并向生产资料、文化用品和家政服务等行业拓展。

2、积极开展“家电下乡”。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改善民生,在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同时,把农村潜在的巨大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有效扩大内需,以化解金融危机。目前,全市9家“家电下乡”定点销售企业向农村居民直销彩电5959台,冰箱12304台,手机609部,实现销售额2997.2万元,落实发放农村居民购置补贴302万元。

3、推进大型网点建设。利用我市楼宇项目已建成的商业面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来我市设立分销中心或开设超市、商场,加快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大型商业网点。目前,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6.6亩的利群购物广场,由全国500强企业——青岛利群集团投资建设,仅用不足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从开工到运营。总投资5.8亿元、占地76亩新天地购物广场今年元月10日正式运营,营业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是全国县级市中第一个“一站式”消费大卖场,全国零售百强企业__中百、佳乐家来此落户。

(三)关注民生,为流通经济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切实抓好肉品质量安全。20__年以来,向各生猪定点屠宰厂派驻肉品检验监督员,实行24小时监控,从源头上加强管理,确保出厂肉品品质和食用安全。同时,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确保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率实现100%;城区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篇9

摘 要:城乡商贸统筹不仅有利于实现城乡商贸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城乡商贸之间的相互融合互通。从城乡商贸统筹的内涵与研究目标入手,对我国城乡商贸现状和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统筹发展;城乡商贸;综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1302

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以来,学术界对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性研究,但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姜作培、季建林(2004)等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一书中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应包括城乡互通、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四层含义,并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七大城乡一体化目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进一步研究城乡统筹中的微观问题,城乡商贸统筹的研究也就随之产生。由于关于城乡商贸统筹的研究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的起源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体系。

商贸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城乡商贸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减少,学术界普遍关注与城市的商贸流通或者单方面的农村商贸。自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同年8月6日,重庆成为首个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以来,部分学者逐渐把目光转向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城乡商贸一体化、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等研究上。

1 城乡商贸统筹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城乡商贸统筹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而且城乡商贸统筹是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步骤。梁云(2009)认为城乡商贸统筹是对城乡之间的商贸进行统一筹划和协调运行的过程。其目标不是彻底消除城乡市场的差距,实现城乡市场的一致化,而是加强城乡商贸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城乡商贸各自的优势。城乡商贸统筹实质上是对城乡商贸结构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关键是打破目前城乡之间的二元体制,建立一套适合城乡互通的商贸流通机制和制度,从而实现城市商贸流通体系与农村商贸流通体系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联动运行。城乡商贸统筹的核心是实现城乡商贸资源之间的统筹配置,重点是重视城乡市场之间的统筹发展,以推动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来推动城乡商品、服务、资源以及要素之间的顺畅流动,通过城乡市场的联结来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城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融合,充分发挥城乡商贸流通的先导性作用。

对于城乡商贸统筹在城乡统筹中作用,多数学者和专家认为城乡商贸统筹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城乡市场―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张智(2009)认为城乡商贸统筹能够改善城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缓慢现状,能够为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社会一体化等创造条件。应樱(2011)则认为我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市场充分融合,促进商贸经济实力总体提升的关键,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加强城乡商贸发展的一体化、共同化。

2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现状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城乡商贸之间的快速流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制度保障。但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着城乡商贸体系不完善、城乡二元化结构突出、城乡商贸结构不协调、城乡居民观念不协调等种种制约城乡商贸流通的问题,所以中国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路途依然充满着艰辛。

2.1 我国城乡商贸流通面临的有利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良好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和交通设施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业也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应樱(2011)认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国内贸易工作,而且很多地方有自己城乡商贸发展的优势,商贸流通产业基础较好,另外,商贸流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较好。这些都给城乡商贸流通提供了有利环境。张如(2011)则从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形成的外部条件入手,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为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2 我国城乡商贸统筹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乡商贸统筹还处于发展初期,在推进城乡商贸统筹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黎筠(2009)就重庆的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分析出在推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中存在,认识不到位,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配套服务及市场管理差异大,城乡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以及城乡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规划滞后和政策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张如意(2011)认为我国流通体系中存在农产品流通中农户主体地位缺失,农产品流通成本较高,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和城乡消费品市场分割等问题。应樱(2011)指出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统筹仍然面临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研究不够,措施不力,流通规模不大,人均消费水平低,开拓农村市场难度大,城乡物流发展不平衡,市场调控难度增大,商业文化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当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任保平(2010)通过对我国城乡市场结构、城乡市场交易额、城乡商贸业态结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在这几个指标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城乡商贸流通发展的二元格局。而这种二元格局也正是城乡商贸统筹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卫玲(2011)指出目前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依然是单向流通,且二元化结构突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商贸流通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 我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

二元经济结构给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障碍,而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又在于如何破解城乡贸易流通不顺畅的难题。统筹城乡商贸流通被认为是解决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之重,然而就如何实现统筹城乡商贸流通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同的角度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1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本原则

要想保证城乡之间商贸流通的畅通无阻,就需建立一套适合城乡商贸发展和流通的公平公正原则。任保平(2011)指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应坚持“八项基本原则”:(1)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逻辑是坚持城乡交易效率的提升;(2)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先决条件是资源禀赋条件;(3)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础是专业化市场的发育;(4)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基本路径是多业联动;(5)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关键是农村流通主体的再造;(6)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出发点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7)城乡商贸统筹的动力是转型与创新;(8)城乡商贸统筹的目标是城乡双向流通。

3.2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模式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发展不仅要加速发展城市商贸和农村商贸,同时还要合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可以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促进城乡商贸融合、加强城乡商贸互动的商贸流通发展模式。梁云(2009)认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必须选择有利于促进城乡商贸融合、加强城乡商贸互动与互补的发展模式,单纯从城市商贸或单纯从农村商贸发展角度出发来考虑城乡商贸统筹问题都是不符合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本质的。她认为城乡统筹商贸应该从统筹发展理论与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并提出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的5种模式:(1)城乡市场网络化发展模式;(2)小城镇商业发展模式;(3)供应链网络连接模式;(4)产业联动模式;(5)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模式。任保平(2011)则从市场分割背景下的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入手,总结了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运行模式,他认为由于我国城乡市场长期的二元分割,城市商贸流通体系与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分离,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形成了一个相互分离的城市和农村均衡市场,从而导致了城乡商贸统一的大市场难以形成。因此,实现城乡商贸流通统筹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一套“一体化”的城乡商贸流通运行模式,即要实现城乡之间物流的一体化、城乡之间商流的一体化、城乡之间价值流的一体化、城乡之间信息流的一体化。

3.3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对策

商贸的快速发展和协调流通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和健全的商贸制度保障。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完善政策措施和城乡商贸流通体制。关于如何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黎筠(2009)认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必须建立在提高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性和加强城乡统筹商贸管理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的规划策略,完善城乡商贸市场的统筹建设,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创新商贸业态,引导多元经济主体参与,并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保障体制等策略。张如意(2011)认为在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要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根据不同的特点发挥应有力量。根据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中产品流通的特点,他提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优化方面要培育流通主体,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在城乡消费品市场融合方面必须依靠城市消费品市场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全面整合,把城市中现有的先进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引入农村;在农用物资流通方式创新方面,可以成立农资专业协会,设立连锁农用物资超市以及鼓励企业采取专营专授的方式,直接将产品销售到农村地区,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防止假冒农用物资的出现。应樱(2011)提出从加强城乡商贸统筹的基础发展,加大各地重点和特色,精心打造以县域为中心的商业圈,实施振兴“传统品牌”工程,积极推进商贸品牌建设,加强地方商务中心建设,加强商贸人力资源建设,重视商贸文化建设等方面来积极实施城乡商贸发展策略,努力达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研究可以得出: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市场割裂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保障。统筹城乡商贸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人口、资源、经济、社会之间的流通和衔接,达到一种全面均衡发展的局面。城乡商贸统筹工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培养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加工业的发展,建立功能完善的农村商贸市场体系,进而与城市商贸市场达到协调统一;其次,应积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建设,为城乡商贸流通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应加快完善土地制度和城乡商贸流通制度,为构建城乡商贸之间的公平公正提供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姜作培,季建林.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

[2]梁云.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及实践[J].商业研究,2009:205208.

[3]张智.论城乡商贸统筹中商贸流通[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8(1):5860.

[4]应樱.当前城乡商贸流通统筹发展的问题及策略[J].中国商贸,2011,498(09):180181.

[5]张如意.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策思考[J].经济纵横,2011:3639.

[6]黎筠.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17119.

[7]张如意,张鸿.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732.

[8]任保平.统筹城乡商贸流通:态势、机制与模式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0:140143.

[9]卫玲,赵晴,郭俊华.基于城乡统筹视域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1013.

篇10

—、__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状况

(—)城区商贸流通管理体制演变

建国初期,原江北县人民政府设工商科,对国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实行领导管理。1956年撤销工商科设商业科,后撤销商业科成立商业局,领导管理江北县百货公司、煤建公司、纺织品公司、食品公司、专卖公司、饮食公司、贸易公司,管理县城市场及公私合营商业合作企业。20__年机构改革时,将区财贸办公室、商业局(酒类专卖局)、市场建设办公室撤销后组建商业委员会,主管全区商贸流通业、饮食服务业和市场建设工作。目前,一般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全部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政府主管部门只对成品油、液化石油、危险化学品、易燃物品、散装水泥、酒类、拍卖等特种商业行业实施行政审批、行政检查和行政执法等直接管理。工商、质监、药监、卫生等部门,对商贸流通业的设立和运行按其职能进行管理。

(二)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的运行机制

1、产业规划引导。近年来,__城区商业发展,按照商住分开,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中打造的原则,以提升城市形象、核心竞争力及城市价值的理念定位,编制了两路中心商圈和冉家坝中心商圈规划,以及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物流业和会展业发展规划等配套规划。按照这些规划招商引资,一大批知名商家入驻商圈,形成了金港国际__美食大道、金易时尚街、__特色餐饮街和聚信国际建材城、五金机电城、檀香道一号家居馆和港汇家具城等几条特色街和专业市场。

2、政策导向。区委、区政府为了鼓励商贸流通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加快酒店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建设美食名区的意见》、《发展龙溪地区现代服务业的意见》,配套出台了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和评选特色商业街办法等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限制准入,推动商贸流通行业向集中规模化、上档次特色化方向发展。

3、有效服务。政府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兴则__兴”,“企业是我们的上帝”的理念,制定了《重点企业定期沟通交流制度》、《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制度》。每年召开两次重点企业沟通交流会,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用地难等难题。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投诉举报制,用制度保证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通过举办__国际五金机电模具交易会、中国水煮鱼之乡暨美食文化建设论坛,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规模升级。开展商贸流通20强企业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安福汽车等8家企业进入全市商贸流通企业100强。支持行业协会自我服务、自律自强,搭建行业协会与政府对话的平台,实现和谐双赢。

4、招商引资。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国际重点贸易企业档案体系,立足于引进大、优、强商家。20__年引进和新开业物业流通项目50个,其中,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所属商贸集团有6家落户__城区,在西南地区区级城市中名列榜首。

(三)城区商贸流通业在现行体制下快速发展

__城区商贸流通业的管理,从总体上看,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大势,因而推动了城区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0__年以来,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总额跃居主城区第6位。成功创建“中国水煮鱼之乡”,加州美食街荣获“中华美食街”称号。城区商贸流通业吸纳了10多万人就业。

二、__城区商贸流通管理的瓶颈问题

(一)区级决策层认识不够到位

决策者重第二产业和重gdp的观念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重工业、重城区规模扩张,轻商品流通业发展;对商贸流通引导生产、提升城市形象、解决大量人口就业、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等功能认识不

足。认识的偏差!,妨碍了政府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人力物力及优惠政策的投入。(二)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对接不好

因受法律法规和体制制约,商贸部门无法参与城市规划,甚至对规划的建议也无正常渠道沟通表达。导致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衔接失当,商贸产业空间布局不当,城市建设与商贸流通难以协调发展。规划的法律约束力不强,龙溪、两路商业规划被随意更改已屡见不鲜。

(三)商贸流通发展用地难

城市规划中的短视行为,导致政府手中没有可供大型商业流通项目的建设用预留地。由于缺乏大型流通项目用地,致使一大批知名商业项目一直未能进入,法国欧尚集团,__商社汽贸公司总部,大浪淘沙国际俱乐部等品牌商贸企业只能望地生叹。

(四)开发建设平台缺失

近年来我区商贸流通业虽有长足发展,但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20__年两路中心商圈销售额仅为12亿元,只有江北区的16%,更无法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媲美。其原因是缺少一个专门的商圈建设管委会,没有用抓工业发展的办法,全力推进中心商圈建设。

(五)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

商家落地__,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得到政府各个部门的支持、帮助和服务。但某些部门为发展服务的观念淡薄,甚至热衷于收费罚款。如向餐饮企业收取临时车位费,曾经决定取消的餐饮环保罚款依旧照收,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__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

(六)行业协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我区仅组建了商业协会和餐饮协会,其它行业协会尚未建立。这两个协会在行业自律、自我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

三、进一步加强我区商贸流通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区级决策层要确立商贸流通业是城区经济发展主体产业的意识。要坚持工商并重、统筹发展的方针,把城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纳入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

(二)纳入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

规划部门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方案制定时,应首先布局商贸流通业。凡规划涉及商贸流通项目的,应书面征求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意见,要邀请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参加协商方案的有关会议,并采纳其合理化建议。龙溪、两路旧城改造应征求区商委意见,留足商贸企业用地,规划方案中涉及商贸流通业布局的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

(三)搭建商贸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中心商业圈建设

区政府尽快成立__区商圈建设管理委员会,代表区政府负责商圈建设的规划、拆迁、招商引资、协调和后续管理工作。加大两路中心商圈和冉家坝商圈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我区消费外流。中心商圈打造应突出我区特色,将休闲、购物、娱乐、机场、郊区旅游等融为一体。

(四)增强服务意识,完善配套政策

建议区市政部门和交警支队取消美食一条街临时停车位收费,并增加停车位,为企业和消费者营造宽松环境。鼓励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促销,放宽对商品展览活动的限制,允许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节假日在商场周边举行促销活动,免收占道经营费,活跃节日市场。增加商贸流通产业专项资金的额度,以引导全区商贸流通行业规范、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