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旅游 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

0 引言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2010.6)和《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010.12)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规模宏大、产品结构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强、游客满意度高的旅游大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省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0年,将河北省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达到旅游强省发展水平,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实现这些目标,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各地逐步兴起的产业融合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它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1 产业融合与乡村旅游概述

1.1 产业融合分析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与扩散而产生的,并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Tapscott,1996)。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品形态。产业融合的结果,使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进一步促进市场发育,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王朝辉,2011)。

1.2 乡村旅游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1.3 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它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同时与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邮电通讯业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这些产业的支撑和彼此间的协调,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带动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旅游业与农业进行产业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农业提供资源,旅游提供服务。乡村旅游成为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都市型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如何更好的利用农村资源开发旅游是当前重要的课题。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开发、政府在开发担当什么样的角色与责任、农村建设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2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河北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160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超过20%和30%。

河北是综合性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大,农作物种类丰富,农业生产类型多种多样,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主要既有自然生态型资源也有文化资源;既有农事体验旅游,又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适合开发的旅游类型有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体验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历史观光和乡村度假等类型。目前河北省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家、示范点31家,省级示范点61家,四星级乡村酒店17家。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对河北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制约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

3.1 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与类型等多种原因,导致部分重点乡村旅游景区分属多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一山多主”、“一水多主”、“一景多主”等多头管理现象。这种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制约了旅游景区的发展活力,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尤其是乡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农场或是庄园的规模经营。

3.2 经营理念落后 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足,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导致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缺乏规划不合理,开发模式单一,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刻意模仿城市,内容与服务项目雷同。不能有效展示乡村差异、挖掘乡村内涵、突出乡村特色。乡村旅游企业或经营者各自为战,缺少联合促销,存在恶意竞争现象。

3.3 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河北省特色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资源集中在山区和相对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经济收入水平不高,不但留不住自己的人而且很难吸引外地人才,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管理、导游以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落后。

3.4 产业融合度不够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县仍是国家或省级贫困县,资金缺乏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地的首要任务,基础设施薄弱与资金的不足,不仅导致了旅游产品的低层次、粗放式开发,而且阻碍产业融合。由于乡村对农业的依赖和资金问题,导致农业与旅游,农业与工业,新农村建设与新能源推广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

4 促进河北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策略

4.1 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管理体制 在充分调研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理顺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土的规模化经营,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有赖于乡村集约化的进程。根据相关土地流政策,可以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耕作式,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可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乡村根据资源类型与市场需求等因素,实现区域性的大规模生产和差异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区域化、农业景观集约化、村庄主题化,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4.2 加强规划,引导树立市场观念 组织相关专家与学者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为了避免盲目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打破以单体景点吸引游客的传统促销方式,以复合型资源和整体形象产生魅力,形成强势吸引,塑造乡村旅游地品牌。

4.3 加强培训,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保障。为了提高乡村旅游业服务质量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加大对当地居民与员工的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巧;组织他们外出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审美水平,帮其认识不足。积极探索与省内高校合作,一方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定向培养,进行旅游人才储备;一方面建立大学生实习或是见习制度,或是利用当前大学生村官或是选调生,吸引人才投入乡村旅游建设。

4.4 加强产业协作,积极引导产业融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旅游产业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的思维,以开放的观念求产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要跳出本产业看待产发展形势,树立大旅游观念,以产业部门的联动政策的出台,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政府应在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宏观管理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实现旅游业融合发展中的导性作用,关键是要加快放松行业管制。旅游业现融合发展必然要求各种要素能够在不同行业之间较为自由的流动,旅游业才能与其他产业实现市、技术和功能等的融合。政府主抓战略规划、产品标准制定、提供公共物品和加强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1]吴三忙.旅游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作用[J].旅游学刊,2011.6.

[2]李赞.河北环京津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旅游纵横,2012.8.

[3]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8.

篇2

关键词:农田水利;乡村景观;融合

1、前言 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乡村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在发展农田水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出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融合,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发展能力,美化村容村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构筑和谐村镇,为开展生态、民俗、观光旅游和农民通过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奠定基础,对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乡村景观和农田水利的分析 2.1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表现

村落是大地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景观学对景观含义的定义及描述,景观首先是一种格局。最主要的表现是反映现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使用,而历史的记录则成为了乡村景观中最有历史价值的内容。主要表现有: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以外的所有景观空间,包括了郊区、乡村、景观野生地域的范围。

乡村景观是由乡村形成聚落、聚落有经济活动、聚落的文化积淀以及自然环境构成的景观环境整体。

乡村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影响程度较低、自然景观的属性和特征保持的较强,在景观中占据主置,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

乡村景观区别于其他定义上的景观来说,最关键的的不同在于乡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型经济下土地利用的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背景。其次,乡村景观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乡村的优势、摆脱乡村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2.2 农田水利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农田水利任务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拦蓄、调控、分配和使用,并结合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改土培肥,扩大土地利用,以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

2)特点

(1)需高度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简单明了的将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表达了出来。有了完善的基本农田水利措施,其他耕作,施肥等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其效果。但是,这些最基本的农业措施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收益慢,而且直接受益不明显,而如今很多地方对这些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已经非常的重视,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力度。

(2)具有很高的群众性

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项群众性的事业,广发的遍布在全国每一个乡村,并与每一位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每年为了兴建水利设施,都要发动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由此可见,群众性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特点。

(3)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涉及面非常广,极有各种兴利功能(如农田灌溉、生活供水等),又包括各种除害减灾功能,另外,还包括各种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如花卉、养鱼等)。此外,还要承担大田作物灌排等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农田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我国城府的大力扶持。

3、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融合方式

3.1 工程景观融合

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机融合,既保证了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有效的防洪,也为农村居民营造了良好的视觉环境,使农村经济水平得以提高,文化环境也得到有效维护。工程景观的融合,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上与乡村景观进行融合,如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堤坝建设中,有效结合农村地形,并将乡村景观与堤坝建设进行有机融合,通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实现农村的工程景观融合。通过将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进行工程景观融合,不仅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还能在工程建设基础上有效维持乡村景观对农民的视觉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应对农民的乡村景观开发加以引导。由于工程景观融合过程中,强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因此,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开发的同时很可能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固性,因此,为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固,在农民开展对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3.2 文化景观融合

开展农田水利一乡村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工程的进一步美化,还能有效保障农村的人文历史和传统文化。文化景观融合的含义,是指在农田水利工程与乡村景观融合过程中,注重工程与农村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工程融合中创新设计思路,使得农村文化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于乡村景观建设能够更为直接的反应农村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文化景观融合中,更加偏重于乡村景观建设。为有效实现农田水利和乡村景观的文化景观融合,应注重开展农田水利创新发展,有效结合农村建设中的美学设计,并以农村的文化背景为建设基础,开展乡村景观与农田水利的文化景观融合。

结束语

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的的融合对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两者的有效结合,对于未来发展农村,为农村的经济进一步发展有着深远和持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钊.农田水利与乡村景观融合方式研究 [D].东北农业大学 ,2012.

篇3

农旅同步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重视地区资源优势分析,汇总现有资源类型,在产业规划中发挥出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带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农旅同步概念分析

1.1内涵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所谓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访问。“农旅同步”是一种新型产业融合形式,将农业经济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发展路径。“农旅同步”具有农业与旅游双重特征。

1.2原则

“农旅同步”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地区的传统游戏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对农业与旅游进行合理规划,并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就政策、价值、空间和生态的角度来说,“农旅同步”的规划原则为:第一,关注政策变化,对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出联动效应的正面影响力;第二,把握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实现产业的融合;第三,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与地区文化融合,促进文旅互动;第四,生态理念,需具备长远发展意识。

1.3模式

常见“农旅同步”发展模式如下:一是农业景观+观光旅游;二是采摘种植+体验旅游;三是保健种植+养生保健旅游:四是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五是特色农业+探险旅游。

2 “?r旅同步”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对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创新模式,建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出农业的利用价值,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与融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形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但是在“农旅同步”发展模式下,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对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产业的建设规模较小,对于外部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农旅同步”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平衡产业关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 “农旅同步”发展对策

3.1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发挥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影响,加强运作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宣传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倡导私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农旅中的利用价值。其次,坚持产业联动。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时空局限,将农旅作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在农旅景区周边布设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局面。最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对发展计划进行分化,细化各阶段、各地区、各产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节奏,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2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第一,需进行地区资源调查,明确资源优势,对产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出农旅生产、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复保健、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需要结合生态资源如温度、光照、土壤、生物分布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建立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二,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农旅综合体规划需要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布等,对功能区域和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时空效应。传统农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且已经形成了与地区市场相适应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根据现有产业布置以及自然地形地质对农旅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可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区,不断引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

为了保证“农旅同步”产品的质量、农村景观的生态性、旅游的舒适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农旅道路规划,需要分化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而车型主要以游览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为主,低碳环保,有效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大型观光区,需要建立专门的游览廊道以及产业片区栈道,满足农业生产和景观游览的双重需求。对于道路规划,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差异化景观。

篇4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篇5

【关键词】勃利县 农村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一、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2015年以来,在县委书记、县长的主要领导下,勃利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勃利县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和《勃利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并设立5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扶持县域电商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论坛,创办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引导农村青年、妇女发展农村电商;加快农村电商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推进村级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招募电商合伙人开设农村电商网店,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特色农业”,推动电子商务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工艺制品等产业融合发展。

(二)首家农村电商服务站落户大四站

在人民银行“互联网+普惠金融”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大四站镇率先成立勃利县首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邮储银行对大四站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进行了信贷支持,县农村信用社也有信贷投放意向,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洽谈中。大四站电子商务服务站中国电信、中国移动、2688商城、邮储银行、苏宁易购、悠乐生活网等各大网络平台的多个项目,用一站式服务的方法向区域内的村民提供日常购物、农特产品销售、代买代卖、金融理财等的系列惠民业务,解决了部分村民不懂电脑、网上销售难等问题。该服务站依托申通、天天、快捷、全峰、中通、百世汇通、国通等七家快递公司解决了大四站镇电子商务发展中物流难题。同时它作为物流仓储,从此网购回来的商品无须亲自前往县城去取,村民们不仅可以购买商品,通过服务站还可以将农产品出售到全国各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完善、高效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安全发展的前提。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设施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但许多偏远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仍不完善,相关的网络信息服务也未真正深入基层,没有做到真正为农村居民服务,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

(二)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

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阻碍了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长期以来,勃利县农村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认识,加上受自身的消费行为习惯影响与传统观念束缚,农民对电子商务缺乏足够信心,对网络经济的作用认识模糊。同时农民上网率不高,对网购商品的质量及网络支付安全也缺乏足够信任。

(三)缺乏电子商务人才

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方面较为滞后,受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农民对电子商务技术掌握水平较低,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慢,对于政府部门推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心存疑虑,农村本身培养电子商务人员存在极大困难,这使得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解决对策

(一)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为使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得以有效开展,需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网络是电子商务的传媒和载体,没有高速廉价的信息网络,农村电子商务将无法开展。因此,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体系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要建立传统媒体与现代信息网络优势互补的信息服务网络,推进面向农村居民的信息服务,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提高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同时,进行市场细分,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乡镇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种养殖专业大户,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主体信息窗口;再次,政府应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制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落实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扶持、补贴政策。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针对网下物流难以送达勃利县偏远乡镇的问题,政府应注重财政补贴政策的落实,使农村电子商务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

(二)注重农民电子商务意识的增强

现阶段,勃利县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认识仍处于概念阶段,当务之急,应转变观念、增强农民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识。同时,农民也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时代性、复杂性,对这种大数据时代的新生事物培养兴趣,并且能够正确看待;相关部门可组织懂得专业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到农村进行电子商务发展的宣传推广,引导农民学习使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让农村电子商务从概念阶段向务实阶段转化。

(三)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以一定的人才基础为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农业产业信息的采集和,农业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反馈,农村市场的管理和调节,都需要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相关部门可与各类大中专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密切合作,培养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鼓励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参与到农村基层工作中;要加大农村教育的力度,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让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加强勃利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篇6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中央1号文件连续6年明确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国务院提出了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以信息化推动城乡统筹的新任务。在这个重要发展时期,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不仅是经济转型和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而且对建立和谐社会,提高农业竞争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技术特点

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以下技术特点:一是“三网融合”技术逐渐走进农村。“三网融合”能够突破部门网络资源分割的体制障碍,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无线互联技术正在日益受到农村市场追捧。随着农民意识变化和农村网民规模的不断壮大,农村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提升,农村市场将是无线互联技术大展身手的下一站。有关专家认为:对于三网融合的实际应用,一种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即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的融合。

2 云计算及资源整合服务云平台简介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概念提出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在学术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通过启动Cluster Exploratory(CluE)和POMI 2020研究计划,支持研究机构对数据密集型计算及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型应用支撑技术开展研究,2010年NASA启动了OpenStack计划,研发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平台服务。欧盟在FP7中资助了Vision Cloud、4CAAST等20多项针对云计算的系列研究项目,覆盖云数据资源存储、管理,虚拟化计算、互操作框架、安全服务等诸多方面。在产业界,也出现一系列的典型云计算系统,如Google Clou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IBM Blue Cloud、Amazon EC2、Microsoft Azure。云计算发展已经呈现出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应用和服务形态越来越多样化,更加注重低耗高效等特点。云计算是当前计算架构发展的主流方向,基于云计算架构的信息服务是信息技术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信息科学发展战略规划”中确定的优先发展领域。

3 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技术

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云平台可以帮助实现农村信息化从设施建设、资源整合、技术应用、体系构建到环境优化的全面提升。在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和资源基础上,采用和集成前沿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多源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等,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资金、情报、人才、市场、咨询、数据分析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以提高农村和乡镇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由于涉农信息系统繁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各系统通常是面向不同的领域并构建于不同的平台之上。需要对现有系统的集成支持和服务扩展是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任务。

3.1 基于云端融合的应用集成技术

对于涉农各个信息化系统,以SOA(面向服务的结构)框架为集成标准规范,采用ESB(企业服务总线)技术进行重构和整合。研究SaaS模式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技术对复杂应用服务建模并有效组合,解决信息服务平台面临的多行业、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问题,提供封装后的服务接口及应用开发模式,实现现有应用的快速开发部署和贯通应用。

3.2 异构终端接入的云环境构建

面向多类型异构终端(如PC,Netbook,Notebook,Tablet,mart phone等)提供普适接入服务的需求,研制异构终端云接入服务系统,突破传统网络服务对终端资源受限、客户端定制困难、交互过程复杂等问题,提高服务接入的适应能力,增强用户体验。研究面向异构客户端的云服务部署及任务迁移技术,实现不同应用模式的服务按需加载,确保任务迁移的连续性。研究异构终端与云服务远程交互控制协议及服务管理技术,降低网络传输数据量和客户端计算压力,减少客户端的能量消耗。

3.3 应用服务管理优化技术

研究企业应用大规模并发问题。在业务层以ESB(企业服务总线)技术为基础,研究开源ESB架构,对其并发服务处理模块进行配置和扩展,在业务处理层面部分解决大规模并发带来的计算、资源系统压力;在云基础服务平台层,采用虚拟化资源调度技术,动态扩展云平台计算资源服务能力,解决大规模并发问题,提供系统可用性保证。

篇7

关键词:休闲农业;功能;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7-128-02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2]徐广才,史亚军,谢翔燕,等.休闲农业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15.

篇8

    事实上,荆州市如桃花村般发展成熟的都市农业并不多见,与桃花村相比,很多发展中的都市农业由于前期经验不足、选址不合理等因素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不幸夭折,都市农业的发展应跟随经济发展的脚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荆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应秉承“以农为本,贴近生活,发展楚都文化”的新型都市文化理念;以“战国”为魂魄,突出特色,发展有特色的都市农业旅游产业;以“融合”为途径,农、旅结合,发展产业化的都市农业项目;以“环保”为前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低碳化的都市农业。同时,在湖北构建世界现代卫生城市的背景下,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必须体现“自然生态、城乡一体”的概念,即实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现促进农村发展、惠及农民生活、融通城乡一体、服务大众社会的核心理念。荆州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推动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为实现未来荆州市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

    1.1荆州市都市农业人才转型培养升级方案

    高素质人才是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升级的重要支撑,荆州市都市农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人才。人才的教育与培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荆州市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荆州郊区旅游农业服务业的整体行业素质。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和企业也要摒弃传统家庭经营观念和守旧思想,加强自身学习和参观培训,从根本上提升都市农业整体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

    1.2荆州市都市农业市场转型升级方案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荆州市都市农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基础性拓展。目前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市场覆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远未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市农业的产业规模。在市场的基础性拓展上,荆州市应该着重于营销合作模式,推动荆州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都市农业市场由“区域化竞争”向“区化域合作”的转型,从而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提升的共赢局面;二是深入和细分市场的营销。荆州市需要深入研究湖北省都市农业产业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针对湖北省荆州市的楚都文化、关公祠堂、三国争霸等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着重扩展湖北省周边的消费者,针对节假日休闲、旅游团等大型散客为主设置相应的与旅游风格结合的都市农业活动,积极发展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进行网站建设和在线服务。

    1.3荆州市都市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方案

    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应置于湖北省都市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湖北省农业经济的统筹发展,在实现湖北省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前提下,实现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大发展。在发展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同时,将旅游业、农业、饮食产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等产业融合贯通,形成共同良性发展的局面。在荆州市大力发展花园城市、黄花菜基地、鄂菜产业化基地、中部花乡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同时,抓住荆州市的都市农业的发展机遇,借助其他产业发展的“东风”,使荆州市的都市农业大力发展;在发展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同时,重视产业链的强化发展,大力推广创新思维,以生态都市农业为优先,合理配置其他相关资源,建立旅游———文化———娱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都市农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善和创新;将引进旅游和农业项目作为实现手段。荆州市引进了鱼米之乡、关公祠堂、中国战国文化博览园、楚都文化探秘之旅等大型推广项目,应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产业内要素资源。

篇9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思考;重庆市九龙坡区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1-03

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跨越的一道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如何解读城乡一体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思想观念,冲破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规划,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赶超战略,建设全新九龙坡,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涵及标准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缩小、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同步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质是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生态建设一体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良性推进过程,包括以下四大内涵:(1)城市化首先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产业工人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从事较低效率的第一产业转向进入城市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经济实力提高的过程。(3)城市化的社会内涵。城市化是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集中,参与工业化并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4)城市化的空间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技术、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传播、拓展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产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有三条衡量标准:(1)经济标准,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2)社会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3)制度标准,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可见,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高质量的城市化,它是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2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

(1)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韩国先后走上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发展快车道。(2)21世纪初,沿海发达地区及成都等地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何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热点、难点问题。(3)“十一五”规划建设之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之年,重庆直辖10年之际,时任总书记寄语重庆“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龙坡区为重庆市委、市府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

3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3.1有利条件

(1)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综合实力;(2)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产业基础;(3)拥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4)进行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有益探索。

3.2制约因素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认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1)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2)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3)城乡一体化就是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2发展规划欠统筹现有的规划是以城市为主体的规划,城乡分割二元机构特征明显,农村规划是规划学的空白,没有涵盖广大农村,即表现为: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市场无主体,公共产品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不力。3.2.3体制机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二元结构障碍制约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流转不畅;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动力,且稳定性较差;最紧缺的要素在于市场主体,农村地区缺乏市场主体,导致各类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发展活力不强;最现实的差距在于公共服务,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薄弱,公共产品供给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民生活环境不容乐观。

4推进九龙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对策

4.1以先行试点为契机,探索综合改革经验

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心编制试点方案。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一体发展”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综合实力。坚持“五个突破”:(1)从重点地区突破,以华岩、西彭、白市驿为试点镇,沿华福路、白彭路实施主城西进,建设西部新城现代产业经济核心区,推进东西两翼互动发展,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验区,努力建成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极。(2)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绿色庭园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物流配送等为主的都市经济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全市产业发展。(3)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4)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5)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创造经验。

4.2以统筹规划为前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重庆主城区总体规划要求,精心编制《九龙坡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乡统筹的新农村绿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4.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最大的制约是户籍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制度,最现实的差距是社会保障,因此必须要在制度上突破,才能确保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点取得成功。4.3.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民由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4.3.2加快推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附着物物权化抵押贷款信贷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农村产业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企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4.3.3加快推进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变市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4.3.4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卫生“五大体系”建设。4.3.5加快推进促进农村资本市场活跃的财政金融制度改革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形成财政投入“城乡统筹、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完善区镇财政分配体制,强化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控制使用土地补偿机制,对镇村社实施控制使用的耕地、生态保护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建立土地收益支农机制,将土地出让金的大部分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本金补助。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信用机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4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线,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需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形成以工促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1)鼓励工业集中发展,积极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农科城和农业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做强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变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休闲业。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提供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搭建新型工业产业载体。(2)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做强汽车摩托车、机电设备制造、材料加工业、电子产业,大力发展石墨烯、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九龙坡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产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化模式,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新体制。

4.5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

篇10

[关键词]产业区域转移;产业集群转移;家电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217-02

1 产业区域转移的概念

产业区域转移,简称产业转移,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界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理论逐渐得到拓展。产业转移,本质上来说是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而其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资本。王先庆(1998)从产业转移的内在机制进行定义,他认为资本转移是产业转移的实质,技术转移是主轴。张可云(2001)从要素流动的角度定义,认为产业转移是对商品贸易要素流动的代替,同时也促进了人力、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流动。王成文(2004)认为产业转移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源的移动。陈晓涛(2009)则从产业演进角度,认为产业转移是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20世纪初出现的大规模资本输出的经济现象就是早期的产业区域转移的表现形式,也是第一次全球经济浪潮。

2 产业集群转移动力、类型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一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是指企业由于政策、自然、社会等因素,将产业转移到人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政治经济环境更适合产业发展的同一区域,在这一区域上相关产业间的企业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由于产业的聚集而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共担,进而降低成本,提高产业收益的现象。

2.2 产业集群转移的动力

产业集群转移有区域扩散、区域辐射效应,可以提升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概率,对我国区域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产业集群转移的动力有多种,包括降低成本、外部效应、人力资本、能力创新等。产业集群可以刺激企业的创新,并在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学习竞争,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效率。

2.3 产业集群转移的类型

(1)成本降低型产业转移。区域间的土地和人力资本要素价格的不平衡是导致产业集群转移的诱因之一。随着土地、人力资本要素价格的上涨,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纷纷向我国东部沿海转移。对于制造业,生产制造成本高低决定着企业利润的高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和人力成本逐渐提高,同时,东部沿海城市的纺织服装、食品、机械电子等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也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寻找生产成本的洼地。

(2)资源利用型产业转移。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了产业集群的不同收益率,也是导致产业集群转移的诱因。为了获得廉价的资源,降低资源的运输成本,导致了空间上的产业集群转移。产业集群区域有更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外部规模效应也可降低物流成本,可以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这也可以解释我国东南沿海产业纷纷向资源丰富的中西部转移的现象。

(3)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位于消费需求大的地区,可以大大降低物流运送成本,并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消费者市场有着更全面真实的了解,集群企业间的资源信息共享,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对于消费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

3 中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3.1 世界家电业竞争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家电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了国际企业间,国内企业间与国外企业间的竞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早已经成为国际家电企业主要争夺的市场对象。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入,我国家电产业面临一个技术发展更加迅速,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的时代。

全球家电产业一直都是受技术的推动而迅猛发展。美国、日本和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家电技术和生产工艺,控制着家电产业的核心命脉,全球家电产业今后有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产品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家电类产品总体发展目标是智能化、系统化。二是家电产品与计算机、通信产品相互融合。产品的融合促进了家电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计算机、通信厂商纷纷进入家电产业,加剧了家电产业的竞争形势。三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生产企业数目逐步减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弱肉强食,一些经不住市场考验的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世界性家电企业在全球兼并重组小企业,并将其生产基地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3.2 我国家电业的竞争格局

(1)国内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目前国内家电业已经经历了第一轮的淘汰,但优胜劣汰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家电市场,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定位与营销渠道类似,各大厂商只能大打价格战,使得家电行业利润微乎其微。家电业一段时间内结成的战略联盟也往往因为企业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迅速土崩瓦解。

(2)国外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仅在中国市场,全球范围内家电行业也面临着市场饱和的难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备受世界家电企业的关注。随着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在中国市场上抢占先机。而与发达国家的家电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技术、管理、产品质量上难免相形见绌。而国内一些家电企业被迫沦为外资家电企业的加工、组装基地。国外品牌的高质量形象在中国早已深入人心,在市场份额利益驱使下,国外家电厂商也在中国打起了价格战,对本来利润就不高的中国家电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3)来自外资制造业转移的竞争。在全球经济发展脚步放慢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维持了较快的增长。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着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著名的生产厂商如NEC、SONY也在向中国转移生产线。在日元大幅贬值的条件下,日本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不减反增。国外制造业的进入,对中国家电行业是又一重大威胁。

4 中国家电产业集群转移出路

4.1 家电产业集群转移的成本优势

我国目前有三大家电产业集群,分别为青岛家电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和慈溪家电产业集群。位于东南沿海的土地、人力、物流成本均远高于内陆地区。家电产业集群向中西部城市或农村转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家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家电产业能够和国外新进家电企业竞争。同时,东南沿海城市家电市场几近饱和,而广大内陆城市及农村市场仍然有待开发。产业集群向中西部转移,使生产厂商更接近于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2 家电市场产业集群转移有利于开拓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