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安全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食安全的定义

篇1

关键字: 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连接段;安全距离

Abstract: Aiming at the status of increasing urban road tunnels connecting section and relevant safety theory is not perfe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safe distance of the city road, put out the bridge and tunnel connecting section quantified definition,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unction of bridge traffic will bridge-tunnel sections divided into simple and complex (including complex A, complex B type) two categories,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all kinds of bridge-tunnel sections to define the scope of the model,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heory system of bridge-tunnel sections.

Key words: city road; bridge; tunnel; connecting section; safety distance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出现大量桥隧相连的情况,例如重庆市 [1]。桥梁隧道作为城市道路上特殊构筑物,其交通运行环境较一般路段要恶劣,特别是桥梁隧道连接段,是公认的交通事故黑点。国内外部分学者针对桥梁、隧道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但是针对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相关安全研究却少有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连接段的准确定义和分类,各项研究都不是针对桥梁隧道连接段开展的。因此,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连接段定义与分类研究对于桥梁隧道系统交通安全分析和保障就有重要意义。

1基于安全距离的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定义

文献[2]从桥隧连接工程建设,对桥隧连接段进行了定义,没有充分考虑交通运行安全影响。鉴于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环境比高速公路要复杂得多,因此本文从交通安全运行角度对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进行新的定义。

1.1安全距离分析

所谓安全距离是为了防止人体、车辆或其他物体触及、碰撞等造成危险,在两者之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间距离。在道路交通中,有很多重要设计指标与安全距离有关,例如停车视距、路侧横净距等。另外,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汽车行驶中安全距离也有明确的规定[3]。在城市道路上,安全距离同样是交通运行安全的重要判定参数,特别是桥梁隧道这种特殊构筑物范围内,因此安全距离可以有效反映桥梁隧道连接段交通运行安全性。

1.2定义的提出

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运行角度出发,给出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定义,可表述为:在城市道路上,当城市道路桥梁(包括跨河桥、城市立交桥等)与城市道路隧道(包括道路下穿隧道、穿山隧道)两种构筑物的起终点相隔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内时,此段距离行车会受桥梁、隧道起终点的共同影响,因此定义此段距离为桥梁隧道连接段。其中安全距离是由驾驶员进出隧道适应距离、进出桥梁决策距离共同决定的。

相比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的定义,本文对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的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性更强,本文对城市桥隧连接段的定义,是从此段交通安全运行角度出发,更多的考虑与交通运行相关的范围,较少考虑此段土建工程特征,因此定义具有更强针对性,更适合于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环境下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分析;

(2)定量化更准,相比高速公路桥隧连接段定性范围描述,本文主要引入安全距离、隧道适应距离、桥梁决策距离等概念,来定量研究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的范围,是针对此段各项措施、方法的研究更具有目标;

(3)内涵更全面,本文对城市桥隧连接段的定义,考虑了城市具有的桥梁、隧道类型,为城市桥隧连接段的分类,提供了依据。

2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的分类

由于城市桥梁、隧道按照交通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分类,因此相应的桥隧连接段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第一类是隧道与具有方向转换功能的桥梁相接,此类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交织,同时还要考虑有桥梁和隧道两种不同明暗环境交替对交通运行的影响,因此交通运行过程复杂。并且从隧道到桥梁运行的过程和从桥梁到隧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交通运行情况大不相同,因此安全距离也不一样,要分别计算。隧道与城市立交桥相接、隧道与城市具有方向转换功能的跨河桥相接属于此类,这也是城市道路桥隧连接段最常见的形式,鉴于此类桥隧连接段交通运行形式复杂,因此可以称这类桥隧连接段为复式桥隧连接段。

第二类是隧道与不具有方向转换功能的桥梁相接,在此桥隧连接段上的交通运行较为简单,不需要考虑交通交织运行对安全距离的影响,只需考虑桥梁和隧道不同环境变化对交通的影响,因此此类桥隧连接段可称为简式桥隧连接段。

2.1复式桥隧连接段

复式桥隧连接段安全距离模型的构建,又根据汽车驶过桥隧的先后顺序,也即交通运行方向分为以下两类:

1.复A式桥隧连接段

复A式桥隧连接段安全距离的模型可按照式2.1构建:

(2.1)

式中,LCAS为复A式桥隧连接段安全距离;

Lb为驾驶员驶出隧道明适应过程距离,此距离与隧道照明、洞外亮度、驾驶员自身条件等因素有关;

Lt为驾驶员驶出隧道明洞效应适应后,到达桥梁转向匝道分流鼻之前决策并实施决策的识别距离,此段为交织区域。

2.复B式桥隧连接段

复B式桥隧连接段安全距离的模型可按照式2.2构建:

(2.2)

式中,LCBS为复B式桥隧连接段安全距离;

Lt为驾驶员在桥梁上,由正常桥梁路段经过方向转换决策并实施所经历的交织区域距离;

Ln为驾驶员经历交织区域后及进入隧道前所行驶的正常路段距离;

Ld为驾驶员驶入隧道后经历黑洞效应的暗适应过程。

2.2简式桥隧连接段

篇2

关键词:粮食金融化;粮食安全;金融化;粮食价格

前言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有着世界人口的22%,但仅有世界耕地的7%,粮食安全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十七届三中全会把粮食安全放在了农村各项政策的首位。当前,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能源的出现、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粮食金融投机的凸显,使得粮食金融化特征愈发明显。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粮食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波动,在粮食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当前热点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的由来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

对粮食安全至今仍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的,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曾任粮农组织总干事的爱得华.萨乌马198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其内容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具体包括三项目标:(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2)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们都能获得粮食。

(二)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认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可分为悲观派、中立派和乐观派和三种。悲观派以莱斯特·布朗为代表,他认为,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迅速城市化,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将急剧增加,从而挤占农业用,最终影响中国的粮食生产,其结果仍然是中国巨大粮食缺口及其由于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强大购买力将使中国买断世界所有粮食出口,而其它贫穷而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生存将受到威胁,从而动摇世界安全。更多的学者则处于中立派,美国农业部费里德克·科鲁克认为,布朗博士在长期预测中没有把市场经济的自我矫正机制因素考虑进去,中国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无动于衷;林毅夫(2008)认为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国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还有一些学者则属于乐观派,芝加哥大学的约翰逊教授(1994)认为,中国并没有粮食问题,倒是有一系列与粮食收购、贮藏和购销有关的政策问题。

二、粮食金融化的特征

在粮食供给和需求两端都没有剧烈变化的情况下,2008年粮价上涨带来的粮食危机,说明了粮食不仅是农业问题,更是一个金融问题,粮食的金融化特征越发明显。

(一)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和国际化

2008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报告说,截至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已降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粮价再也不是一国自己能说的算的事,粮价的国际化趋势明显。

(二)粮食价格与期货交易紧密结合,金融投机性明显

当前,世界粮食供给稳步上升,而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也没有表现出强烈上升的趋势,粮食供给和需求两端都没有剧烈变化。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能源的出现、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和粮食的金融投机的凸显(主要由于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危机转移风险的需要),粮食成为被炒作的对象,使得粮食金融化特征愈发明显。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粮食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波动。《粮食战争》作者拉吉.帕特尔(2008)认为粮食不仅仅是食物,而且是战略武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高价时代已经带来。美国通过生物(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能源战略和美元的不断贬值成为这次粮食危机最大的受益者,非洲一些国家则成为最大的受害者,粮食的金融特性不断显现。

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的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粮食金融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建立粮食安全新框架,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政策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内涵,不仅是重要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笔者建议:

(一)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粮食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在粮食流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期货市场所特有的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现货流通,利用期货市场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基本理念。魏东(2008)认为美国通过金融市场牢牢地控制着粮食的定价权,是由于芝加哥市场已经成为国际粮食贸易的一个定价中心,以及风险控制的一个中心。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健全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要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来给自己规避风险,通过这个市场来发现市场的趋势,并且为自己将来的采购计划做预先的风险控制策略。

(二)政府应尽快采取有力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看,所有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中,政策居于核心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制度政策是经济增长农业、粮食增长的内生变量。王雅鹏(2001)认为,我国粮食总量主要靠自己来解决,应坚持“国内生产自给为主,国际进口调节为辅”的方针来调控国内外粮食供给总量与结构,同时他建议政府以保护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清仓核库、积极收储,完善粮价监测调控体系,遏制粮食总量供给下滑。郭生祥(2008)认为建议成立中国“三农”投资公司,正如为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投资基金中国外汇公司;为建立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成立中国金融中心投资公司;发展“三农”,长期来看必须建立中国“三农”投资公司。

(三)加快技术进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黄季焜(1995)通过建立农作物生产供给模型,证实了技术在农业发展方面至关重要,例如:水稻产量增长中各因素的贡献率是投资科研(94%)、制度创新(29%)、灌溉投资(5%)、价格政策(2%)、环境(-3%)、耕地与劳动力(-22%)、其他因素(-5%)。目前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严重不足(不到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0%),其中仅仅有1%的投资用于推动我国最大规模和最复杂的农业的技术进步,自然难以担负重任。笔者建议,在

农业银行体系中(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设立类似于“助学贷款”的农业科研专项贷款,发挥银行项目评估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农业科研投入,这也是目前可行和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肖国安.中国粮食安全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王守臣.我国农业的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的选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观;粮食供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2)10-0006-06

中国粮食安全状况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极为重视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立足于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也始终被看作是国策性的基本战略。从2004至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增产,总量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然而,“连续增产的时间越长,可能离减产的拐点也就越近”(陈锡文,2010a),因此在8连增的大好形势下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进行一些冷静的思考,将更具警醒的意味。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对近几年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尝试将他们置于一个多维的分析体系之中,以便在宏观把握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到一些重要但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问题。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粮食安全观

粮食安全是一个不断丰富、充实和深化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从宏观层面追求粮食产量增长的粮食安全观,即较多地从宏观供需的角度来考察粮食安全。如1992年我国政府就将粮食安全定义为“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随后学界对粮食安全的认识逐步深化及延伸,并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从单纯重视粮食生产,转为综合性、全局性地考察粮食安全。

1. 能力安全观

学界普遍认为应从能力的角度来考察粮食安全的实现基础,即不仅要考虑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能否满足粮食需求,更要考虑如何以多种渠道来保障粮食的生产能力。相应的,粮食安全战略也要从藏粮于民和藏粮于仓、以丰补歉的战略(周小萍等,2008),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外汇储备、藏粮于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姜长云,2005)相结合的战略。

2. 非传统安全观

将粮食安全置于国际经济背景下考察,可以发现当前国际粮价的波动原因已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已从之前的供给、需求和库存转变为金融和能源(高帆,2011)。或者说,我国粮食生产已开始呈现出粮食石油化和粮食金融化的倾向,本文将这两种倾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界定为粮食的非传统安全。由于我国粮食生产高度依赖化肥、农业机械等生产要素,而这些生产要素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的相关程度较高,因此通过生产要素的价格传导机制国内粮价将会与国际油价直接关联,这便会增加国内粮价及生产的波动性。我国粮食生产正在成为“石油农业”(国研中心课题组,2009)。此外,粮食的消费品属性逐渐弱化,而其作为投资品的属性显著增强。石油化和金融化因素交织在一起对我国粮食价格及生产的复合影响逐步凸显。

(二)粮食安全形势

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学界主流观点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即在短期内我国粮食能够维持供求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处于紧平衡状态。从众多学者对我国未来粮食供需的预测来看,尽管预测方法有所差别,结果也不近相同,但普遍认为未来我国将会出现粮食“产不抵消”的局面。柯炳生(2007)认为2020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为3,650万吨~5,840万吨,而到2030年产需缺口将为3,100万吨~6,600万吨;马晓河、蓝海涛(2008)预测2020年产需缺口在1,600万吨;李国祥(2010)推算2020年产需缺口会达到约1亿吨;陆文聪(2011)预测2020年产需缺口为5,100万吨。

学界作出“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一判断的依据则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自然资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凸显,表现为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而且这种制约在中长期不仅很难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甚至会进一步强化;第二,粮食生产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粮食产能越来越向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倾斜,区域供求矛盾逐渐加大;第三,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下降的约束不断强化,与之相伴的是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反向变动,这将直接损害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第四,科技支撑粮食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在技术研发、推广转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环节尚有诸多问题。(姜长云,2005;梁子谦,2007;马晓河、蓝海涛,2008;国务院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

也有学者对我国粮食长期供求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黄季焜(2004)认为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坚实的农业生产力基础,完全可以在未来的几十年保持高水平的食物安全。卢峰、谢亚(2008)则认为我国粮食长期供求会朝相对宽松的方向]变,从经济而不是政治策略的角度考量,认为未来粮食供求长期紧平衡的观点可能缺乏依据。

(三)科技进步

篇4

关键词:渔业;粮食安全;作用;

农牧渔林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渔业乃是四大产业之一,在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问题最重要的是粮食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人口不断膨胀,我国又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反映到农业上为:耕地面积急剧的减少,耕地退化,沙漠化严重。最终导致粮食产量在低水平徘徊,严重影响民生。怎样解决粮食安全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国际社会同样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看似没有太大关系的渔业和粮食安全问题就联系到了一起,因为渔业水产品的增产成为粮食安全性增加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就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阐述。

1 保障粮食安全中渔业的重要性

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粮食的安全储备率正在不断下降,世界上也还有八亿左右的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我国虽然已经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粮食安全仍处于紧张性的平衡中。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粮食安全问题显的更加的重要。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对耕地的开发,应放眼长远改变现代食物观念。

渔业不仅仅可以作为独立的产业存在,同样可以作为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如今农业的后备资源,给予潜力的发掘与开发。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多都是水,可见渔业的发展前景是多么的广阔,解决粮食问题,应大力开发非耕地的资源,大力加产非粮食产物。

2 保障粮食安全中渔业的作用

2.1 渔业是重要的农业后备资源

渔业作为农业的后背资源,具有在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特点与优势。根据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水产品属于优质粮食,在粮食供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渔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的平衡

渔业的生产与发展不仅能改善粮食产量,而且可以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我国土地广阔,幅员辽阔,许多地方饱受干旱的折磨,导致粮食产量非常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而渔业的发展给那里的人民带来了希望。若有大面积的鱼塘,显然对环境的改善会有很大的帮助,水分的蒸发必定会增加空气的湿度和地方的降雨量,这样粮食产量不仅增加了,蓄水量也增加了,改善了灌溉改善了当地小气候,植被绿化又美化了环境,一举多得。

2.3 新型的生态渔业有利于改善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新型的渔业形式悄然而生,我们称其中一种为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养鱼的形式。是一种节约粮食、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节约农药型的渔业。稻田中的鱼能够吃草和害虫,减少了杂草和害虫的存在,鱼类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的肥料节约化肥,经过有关细菌的分解,会培养出足够的浮游生物,为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样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最终实现粮鱼的双增产。有了足够的粮食,农民有了增收,生活也会更加稳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会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4 渔业养殖低耗高产更有利于粮食安全

渔业养殖消耗的粮食是最少的,但是能获取丰富的鱼蛋白,而鱼蛋白在维持人的身体健康中有重要作用。大部分的鱼类是不消耗粮的。有的鱼即使吃饲料,饲料的报酬率也很高,同等种的饲料所产的鱼蛋白能是所产牛肉的三到四倍,是所产猪肉的两倍。因此无论从经济效益方面还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水平来看,渔业都是一种优化产业,应该得到优先选择,这也是大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3 渔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强化大农业观念,提高对渔业工作的领导

要认识到农业产业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交叉的生态系统。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积极发展渔业,实现各产业间综合利用,立体经营。

3.2 大力发展生态渔业

生态渔业是渔业产业的未来之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树立宏观的土地概念,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水域的开发和利用, 拓展人类的发展空间。

3.3 推进渔业产业化

首先要确立主导的产业, 实行区域化的布局。再者要集中力量建设渔工技贸一体化的渔业龙头企业。最后要增强渔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为产业提供发展的保证。

4 结语:

在认识到渔业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之后,只要能够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看法,在行动上积极落实,不断促进渔业产业的创新发展,相信粮食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

篇5

【关键词】粮食作物人均产量 退耕还林 粮食人均产量综合影响系数(Rj)

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供给波动性加大,粮食安全再度为人们所关注。我国粮食产量从1999年退耕实施前的51229万吨逐年降至2003年的43069万吨,最大降幅达19%,然后逐年回升呈U型走势。同期退耕面积自1999年起,由16.46万公顷逐年大幅增加,至2003年达到顶峰223.65万公顷,然后逐年呈倒U型回落。这与同期间的粮食产量波动在变化趋势上呈明显的对应关系。在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的同时,国内对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需求却在逐年增加,粮食供需矛盾凸现。故而分析评价退耕工程实施后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十分必要。

雷玉桃(2003)、谭晶荣(2003)等认为退耕还林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更多的学者持反对意见。徐志刚、徐晋涛、黄季、Emi Uchida等(2006)认为1999年以来的退耕政策对粮食产出影响甚微,对粮食价格和进口几乎没有影响。Feng, Z. ,Yang, Y.等(2005),Feng, R. Dawson等(2006)得出退耕虽然对部分地区的粮食供给有一定影响,但是对国家层面的粮食供给和世界谷物市场没有显著影响。Uchida, E. & Rozelle等(2005)指出由于退耕地类型明确,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分别是15度和25度以上坡耕地,因此对粮食产量没有太大影响。鲜祖德等(2005)计算出退耕工程和单产提高共同作用下西部粮食减产量仅为15亿公斤,影响甚微。何蒲明(2006)、刘鸿儒(2005)等认为,以“减粮扩经”为主旋律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原因。杨红、Yang & Li(2000),Jing Zhu(2004)认为现有的耕地政策对长期粮食安全弊大于利,应该将农业研发支出作为更有效的政策工具保障长期粮食安全。

一、变量、数据与方法

1、变量和数据

粮食人均产量是反映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朱泽(1997)、徐逢贤(1999)、刘晓梅(2004)、吕新业、王济民(2004)等都将它作为衡量粮食安全的重要标准。本文以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把稻谷(DG)、小麦(XM)、玉米(YM)、豆类(DL)、薯类(SL)人均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影响粮食产量的4类12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为了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在模型中引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值DGT、XMT、YMT、DLT、SLT。所有数据均以省份为单位,选取我国31省份1999―2006年共8年的截面数据,共计248个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2000―2007年国家统计年鉴、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以及1998―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分析方法

本文将五种粮食作物的人均产量分别与12个影响因素建立5个面板数据模型(模型I,II,III,IV,V),将每个模型依次进行混合、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估计,然后对混合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F检验,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从而确定最优估计模型。最后将五个模型的最优回归结果汇总,整体分析影响粮食作物人均产量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5个模型的回归分析,把影响5种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汇总,将“解释变量对某种农作物人均产量影响是否显著”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该变量对粮食人均产量的影响力,每种变量共得到5个指标(分别为该变量对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人均产量是否显著),通过对每个指标以及其相应的显著性水平赋予权重,建立每种因素对人均粮食产量的综合影响力指数(Rj)。

以下的检验过程均借助计量软件EViews6.0完成。

二、五种粮食作物人均产量模型

1、模型I(人均稻谷产量模型)

(1)建立预期人均稻谷产量方程:LnDG=a0+a1lnTG+ a2lnJS+a3lnJD+a4lnDC+a5lnYD+a6lnJX+a7lnHF+a8lnGG+a9lnSZ+

a10lnCZ+a11lnRG+a12lnDGT。

LDG、LTG、LJS、LJD、LDC、LYD、LJX、LHF、LGG、LSZ、LCZ、LRG、LDGT分别代表取对数值后的DG、TG、JS、JD、DC、YD、JX、HF、GG、SZ、CZ、RG、DGT,详见表1。

(2)模型I(人均稻谷产量模型)分析。将1999―2006年共8年的数据取对数整理后共得到30个截面数据(由于青海省不产稻谷,故将其剔除),237个有效样本,其中,2003年前的各省份农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CZ)采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与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之和与地方财政总支出之比;2004年之后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包括了往年未变更上报数据。本文对237个样本数据依次进行混合、个体固定效应以及个体随机效应回归,并选择截面加权估计减少由于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三种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

(3)最优模型的选取。①F检验。从表2中可得:SSEr=6.2369;SSEu=2.4513;N=30;T=8;K=12。

=11.56> F0.01(29,199)

结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②Hausman检验。利用Eview对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Hausman统计量值为185.41,对应概率0.0000,说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③由F检验和Hausman检验可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解释模型I的最佳方法。

2、模型II、III、IV、V(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人均产量模型)

本文采用分析模型I同样的研究方法,对模型II、III、IV、V各自依次进行混合、个体固定效应、个体随机效应分析,检验后发现其最优的模型都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将1999―2006年的省级截面数据对数化处理之后,模型II、III、IV、V分别获得有效样本数:237、243、244、244个,有效截面数:30、31、31、31个,LJD2、LJD3、LJD4、LJD5表示经济作物与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播种面积比率;LCD2、LDC3、LDC4、LCD5表示该四种粮食作物单产。在下面的分析中将该两类变量分别综合为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播种比率(JD),粮食作物单产(DC)。结果表明JD、DC、YD、JX、HF、GG影响显著,TG、JS、SZ、CZ、RG影响不显著,其中TG影响最不显著。鉴于篇幅限制,文章省略了该部分的估计过程,只显示最终结果,见表3。

三、结果分析

1、指标选取和权重赋值

根据结果(表3),将五种粮食作物的影响因素汇总,把“解释变量对某种农作物人均产量的影响是否显著”作为一个指标,每个解释变量共有五个指标(I稻谷指标、II小麦指标,III玉米指标,IV豆类指标,V薯类指标),分别为该变量对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人均产量的显著性估计结果,用来衡量该变量对粮食人均产量的影响力。为了将5个指标的综合影响汇总,本文尝试对每个指标及其显著性水平赋值,显著性越高,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越高,相应赋值越高。为了计算方便,定义以下3个数据:

(1)Xi (i=1,2,3,4,5):对每个指标赋予的权重。

0.274,0.046,0.076。

(2)Yij(i=1,2…5,j=1,

2…12):赋予第j个变量的第i个指标对应的显著性水平的权重。对1%、5%、10%的显著性水平分别赋予权重1、0.9、0.75,不显著则权重为0。

(3)Rj (j=1,2…12):第j个变量对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的综合影响系数。

按照上述定义的指标,计算结果详见表4。

2、I、II、III、IV、V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1)农业结构调整的“扩经减粮”政策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如表4所示,经济作物与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播种面积比率(JD)的综合影响系数(Rj)值为1(5个指标均达到1%显著性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1998年以来实施的农业结构大调整“减粮扩经”政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显著影响。与1999年相比,2006年我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9%达832万公顷,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同期减少6.8%达767.1万公顷,两者增减面积基本持平。

(2)技术类因素仍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在4个传统技术类要素中,粮食作物单产(DC),单位面积农村用电量(YD),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JX),在15个衡量指标中有14个显著,只有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HF)影响力较小,其Rj值分别为1、0.9712、0.7048、0.2592,说明技术类因素仍是衡量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

单产(DC)Rj值为1,据鲜祖德等人测算由于单产提高使得西部粮食增收接近100亿斤,使得实际退耕致使西部地区粮食减产30亿斤。与1999年相比,2006年我国单位农用大中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总动力分别增长了2.2倍和1.5倍,单位面积农村用电量提高了2.96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粮食单产。

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Rj值较低,只有0.2592(对稻谷、玉米、豆类人均产量的影响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化肥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农作物――化肥功效相关系数降低问题。洪玉(2004)研究得出稻谷、小麦、玉米、大豆与化肥使用的相关系数已经由七十年代末的0.90以上,分别降至

-0.92,0.1336,0.2155,0.0381,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降至1%。

有效灌溉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率(GG)对人均粮食产量的影响也很显著,Rj值达到0.8874,说明它也是影响粮食人均产量,缓解环境资源因素对粮食产量影响的重要因素。

(3)退耕还林对人均粮食产量的影响最不显著。退耕还林占粮食作物面积比重(TG)对五种粮食作物的影响均不显著,虽然累计退耕面积已达到1999年全国耕地总资源的4.4%,但退耕地类型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分别是15度和25度以上坡耕地;以陕西、四川为例,25度以上坡耕地分别达到99%、86.3%,退出的平地为沙化地,其原本的粮食产量就很有限。同时,退耕之后森林覆盖率提高、径流含沙量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其带来的生态效益为提高粮食单产提供了有力条件,从这个侧面来看对粮食产量有积极作用。

(4)建设占用耕地影响不明显。人均建设占用耕地(JS)只对小麦和玉米有一定影响(Rj值为0.3963),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自1999年至2007年,我国累计建设占用耕地109.95万公顷,虽然它是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占耕地面积年均减少量的30.1%,但其累计占用总量只占1999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不足以对粮食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黄季等人(2007)研究也得出我国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已经向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其增速明显减慢。

(5)社会经济类变量影响不显著。人均GDP(RG)只对玉米和豆类有一定影响(Rj值为0.3154),说明我国各省份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并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原因,这与我国长期实行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有关,各省虽有经济发展和要素禀赋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对本省粮食安全重视程度。

各省份农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CZ)只对薯类人均产量影响显著(Rj值为0.392),考虑到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有滞后效应,本文也曾将滞后一期的CZ2加入到模型中进行验证,得出相同结论(只对薯类显著)。1999―2007年我国31个省份年均农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仅为3.18%,其中最大的云南为4.32%,最小的上海仅为1.58%,相对而言,地方财政对农业支出投入力度小,对农业影响不十分显著。

(6)自然灾害不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原因。耕地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SZ)比率只对薯类人均产量有影响(Rj值为0.076),随着有效灌溉面积的提高,农业机械、化肥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平抑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四、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的“减粮扩经”政策和农作物单产是退耕实施以来影响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最重要的因素;传统技术类因素(单位面积的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单产)以及有效灌溉面积仍显重要。两种政策类因素(退耕还林和人均建设占用耕地)以及社会经济类因素对粮食人均产量影响不显著,自然灾害不构成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对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人均产量五个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并不是1999年以来我国出现较大幅度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建议将生态退耕工程制度化并长期坚持下去,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出,将推进技术进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Zhigang Xu,Jintao Xu,Xiangzheng Deng,Jikun Huang,Emi Uchida,Scott Rozelle: Grain for Green versus Grain:Conflict between Food Security and Conservation Set-Aside in China[J].World Development,Vol.34,No.1,2006.

[2] Dan-Feng SUN,Hong LI,R. DAWSON,Cheng-Jie TANG,Xian-Wen LI:Characteristics of Steep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Impact of the Grain-for-Green Policy in China[J]. Pedosphere,Volume 16,Issue 2,2006(4).

[3] H. Peng,G. Cheng,Z. Xua,Y. Yin,W. Xu:Social,economic,and ecological impacts of the‘Grain for Green’project in China: A preliminary case in Zhangye,Northwest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

[4] 雷玉桃、谢建春、王雅鹏: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浅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3).

[5] 谭晶荣:退耕还林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3(1).

[6]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粮食供求的影响[R].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7] 何蒲明: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的博弈[J].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6,6(2).

[8] 刘鸿儒等陕西省农调队:退耕还林对陕西粮食生产和需求的影响[R].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9] 洪玉等浙江省农调队课题组:我国粮食安全标准研究[R],2005年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篇6

【关键词】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耕地的问题多少都与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五大问题相关[1,2],已涉及到人类方方面面,引起相关专家、研究机构的重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耕地资源安全的核心内容,目前研究关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指标选取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二是学者多是从粮食安全的保障角度,对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无法从本质上揭示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为科学地评价区域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本文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模型入手,分析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探索更科学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于耕地资源安全的研究较少,大部分都集中在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变化、粮食安全、土壤质量评价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定义。在耕地资源安全概念、内涵的研究[3,4]上,多数学者是以资源安全的概念为基础进行相关分析和定义的。资源安全的概念是源于地缘政治,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安全的范畴,多指能源安全,只要限定在供给安全的范围。耕地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但是土壤,作为构成耕地的主要性能的部分,是可再生资源,尽管再生的速度较慢,但远快于化石能源,且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特殊属性。因此,以资源的安全为基础,演绎解释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或涵义并不妥当。

综合国内外有关耕地资源安全的相关研究,尝试构建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模型,是指耕地资源及其上生物群落的良好运行,能够满足人们或社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合理需要。即,在人类的外力作用下,耕地资源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进行地输入输出,以维持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良好运行,持续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人类作用下以自然因子驱动的耕地资源安全自然子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在人类作用下以人文因子驱动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或耕地资源安全社会经济系统的健康运行状态。

二、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

耕地资源系统的外界环境包含因素很多,但基本来讲,就是四大因素: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耕地资源系统与这四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耦合,构成了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耕地资源的复合系统[5]。所谓的机理是指,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耕地资源安全的运行机理则是指在分析耕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耕地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四大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探索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的基本规律,掌握耕地资源利用的程度和方向,促进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持续、良好、健康发展,以实现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设计思路

从耕地资源安全运行机理判断出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作用于整个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研究耕地资源的安全,要从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所受的内外作用力和系统内外各种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着手。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以物理学与系统学中正、反作用力与正、负反馈的逻辑思维,全面分析在耕地资源安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人的活动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科技、政治、管理水平等外力,对于耕地资源系统产生的正负作用,作为判断耕地资源是否安全的依据。

2、设计方案

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菜单式指标类型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四个不同层次构成(表1)。目标层反映出耕地资源安全系统的总体状态,准则层反映了耕地资源安全系统所受社会力、经济力、环境力以及资源力等,因子层反应准则层的状态,指标层则具体描述各类作用力的影响指标。本文构建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近似一个具有指导性框架,指标的选取应因地制宜,各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制定适合本区域的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社会力。主要包括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管理调控能力、科技水平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主要有人口增长率、粮食自给率、耕地保护意识普及率、三废处理率等指标。

(2)经济力。主要从耕地经济效益、发展压力两个方面评价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指标选用了单位面积耕地产出增长率、单位面积耕地收益增长率等持续性的指标,更合理地体现耕地的经济收益状况,还选取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衡量在经济发展中耕地压力。

(3)环境力。主要包括耕地负荷力、耕地抵抗能力两个方面,从单位面积农药、化肥、农膜负荷等方面考察耕地的负荷情况,从粮食产出稳定性指数,耕地结构性指数等评价耕地资源安全的抵抗力。

(4)资源力。从耕地质量、耕地数量两个方面评价耕地资源安全状况,主要包括资源总量、储备情况和土壤侵蚀模数、地表起伏度等指标。

四、总结

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出发,以系统运行机理为基础,涵盖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四个方面的,克服了目前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中忽视对社会、环境方面评价的情况,结果更为合理,为当前或今后的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目标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土地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课题组,近年来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中期发展趋势[J].中国土地科学,1998.1(1).

[2] 贾绍风,张豪禧.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7(3).

[3] 赵其国,周柄中,杨浩.中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及其相关对策思考[J].土壤,2002(6).

篇7

关键词:粮食产量;回归预测;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12-0068-04

近年来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对此河北省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把粮食安全问题列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应地,对河北省粮食产量有效预测方法的研究也摆在了重要位置。目前,国内关于粮食产量预测问题,研究的文献大多采用回归预测、灰色预测、马尔科夫、神经网络等几类方法,这些均为单一方法地建立模型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测的精度。本文尝试用回归和马尔可夫预测联合模型的方法对河北省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

一、预测模型的选择

(一)模型选择的依据

粮食产量的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气候影响为主要因素。由于气候的变化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它与粮食产量的变化几乎同步进行。根据多年统计资料显示,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它的趋势增长;二是随气候条件变化的波动性。因此,我们认为,粮食产量的变化既有按回归规律变化的趋势,又受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的影响。选择一元回归与马尔可夫链联合预测模型能同时兼顾粮食产量的两种变化过程,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粮食产量的变化规律进行描述和预测。

(二)建立模型的原理

1. 回归预测模型简介

在农业中生成“S形”的生长曲线是很普遍的,反映了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资源的稀缺性。由于Logistic曲线具有“S形”的特征以及在生物生长曲线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本文采用Logistic的回归模型,其表达式为:

Y(t)=

式中:L、a、b是参数(a>0,b>0)。当t-∞时,Y0;t+∞时,YL,L是Y的增长上限。

2.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简介

马尔可夫将时间序列看作一个随机过程,其理论基础是马尔可夫过程,具有无后效性的特点,即:已知过程在每一时刻t所处的状态Ei,仅与t-1时刻的状态有关,而与t-1时刻之前的状态无关。因此,只需知道各状态间的一步转移概率就可以知道从初始状态到将来时刻转移到另一状态的概率。在实际计算中,计算一步转移概率的公式为:

Pij(1)=(i,j=1,2,…m)

式中:Mij(1)为随机变量由状态Ei经过1步转移到状态Ej的原始数据样本数;Mi为处于状态Ei的原始数据样本数;m为系统的状态个数。

由于系统的状态共有m个,所以系统一次转移概率的全体组成一个矩阵,记为:

P=P11 P12 … P1mP21 P22 … P2m┆┆ … ┆Pm1 Pm2 … Pmm

如果系统的状态不只经过一次转移,而是经过多次转移,则可以用m步转移矩阵来描述。记m步转移矩阵为P(m),有:

P(m)=P(m-1)•P=Pm

预测模型为:S(m+1)=S(0)•Pm+1,其中S(0)为系统的初始状态向。

(三)建立联合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趋势变量的变化规律可用回归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而随机变量则用马尔可夫过程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行状态的转移。因此,建立回归与马尔可夫联合模型来预测粮食产量,可以兼顾作物本身的生长曲线性和产量的随机性两种变化规律,还能提高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这就是本文建立回归与马尔可夫联合预测模型的思想。其模型为:

(t)=+s(t)(t=1,2,…n)

式中:(t)为回归预测趋势拟合值;s(t)为随机变量;(t)为联合预测值。

二、实证分析

(一)回归预测方程的确定

根据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原始数据绘出趋势图(见图1),运用SPSS11.5选择与原始数据拟合较好的趋势线,确定趋势方程。关于Logistic曲线中L的确定是目前理论界的难点,本文根据河北省历年的产量及年增长幅度,确定2015年粮食的极限产量为4 000万t,即为L=4 000。

((t)=

(R2=0.938)

(二)粮食产量的状态划分及随机变量数值的确定

当预测对象本身已有明显的状态界限,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状态界限;若不存在明显的界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人为地划分界限;划分时要注意对预测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并结合预测目的加以分析确定。对于随时间变化而呈现某种趋势变化的非平稳随机过程,状态的内涵和边界都要求发生变化。许多实践经验表明,当样本较大时,状态数目不妨多些,这样有利于从有限的资料中掌握更多的信息,也有利于避免系统封闭于一种状态的僵死局面的出现。

1. 状态划分

状态的划分可定义为根据随机变量占趋势变量的比值来确定状态区间[Ci,Di]。用随机变量占趋势变量的比值来确定:

s(t)/(t)×100%

其中,s(t)=M(t)-(t)为联合随机变量的随机部分。M(t)为t时刻原始数据,(t)为t时刻回归拟合值。

根据原始数据大致可以把粮食水平划分为五种状态,并通过计算确定了相应的变化区间[Ci,Di](见表1)。

2. 随机变量的数值的确定

对状态未来转移作出预测,实际上预测了系统未来时刻的取值区间。利用转移概率矩阵,确定了随机变量未来状态的转向后,即确定了其值的变动区间为Ei=[×Ci,×Di],。最有可能的预测可认为是该区间的中点,则随机变量的值为:

s(t)=

(三)粮食产量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通过图1以及各年的状态表可计算得到一步转移矩阵为:

P0=4/501/5001/12 7/12 2/12 2/12 004/197/19 7/19 1/1902/177/174/17 4/170 0 1/5 4/5 0

可以发现,对于状态一步转移矩阵P0满足:矩阵中各元素aij>0(i=1,2,…,n ; j=i=1,2,…,m),且aij=1(i=1,2,…,n)

所以矩阵P0为标准概率矩阵,即马氏链必定有稳定状态。所以任一时刻t的概率可由初始概率确定,即:Pt=(P0)t。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得到主要矩阵:

P4=0.4193 0.1109 0.2222 0.1508 0.04020.1247 0.2388 0.1830 0.2182 0.06260.0462 0.2025 0.1611 0.2365 0.07520.0257 0.1273 0.1094 0.1760 0.05160.0212 0.1535 0.1337 0.2096 0.0800

P9=0.1756 0.1402 0.1587 0.1893 0.05020.0901 0.1323 0.1222 0.1523 0.04600.0584 0.1148 0.0997 0.1319 0.04030.0370 0.0770 0.0663 0.0888 0.02720.0418 0.0941 0.0801 0.1088 0.0333

(四)预测河北省各年粮食产量

根据表2的实证分析结果,选择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中后期河北省主要年份的实际产量和联合模型预测的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用回归和马尔可夫预测的联合模型,比单个模型预测更加符合实际产量和更加准确,所以本文的模型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根据已知粮食产量的数据特征,将已知粮食产量的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1965年粮食产量在1 000万t以下,在这一区间内粮食年产量极差为495.03万t,环比最大波动幅度为35.46%;第二阶段,从1966-1987年粮食年产量在2 000万t以下,在这一区间内粮食产量极差为989.13万t,环比最大波动幅度为28%;第三阶段为1988-2007年粮食年产量大于2 000万t,在这一区间内粮食产量极差为819.1万t,环比最大波动幅度为10%。这说明河北省粮食产量增长逐渐稳定。再从上述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06-2010年粮食增长率为15.2%,而2015相对于2010年的增长率为15.1%,这说明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的粮食产量增加的幅度不明显,粮食产量增长潜力不足。随着未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大量的耕地被占用等问题的出现,保证粮食的平稳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粮食增长的潜力不足或是增长缓慢,也会影响到河北省未来经济强省的实现。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和河北的省情,提出以下建议:

1. 保护耕地面积,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提高其种粮积极性。要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协调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三补一减”政策,建立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补贴机制,稳定种粮收益预期,农民种粮实行政府最低收购价。

2.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增加粮食对外贸易。扩大河北省自己的粮食品牌,争取让本省的粮食产品走入国际市场。一方面,增强了河北省农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不仅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而且提高了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3.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粮食种植品种和种植数量。河北省有山区县28个,平原县91个,丘陵县19个,沿海开放县12个,位于九大农区―黄淮海区的县以及县级市达106个,位于九大农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的县以及县级市达23个。所以要充分利用不同地形,区分不同市场及不同经济发展区,种植不同的作物,使粮食产品形成差异化,这不仅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也可保持农作物市场的稳定和良性循环。

4. 尽快减少贫困人口及缩小贫困地区范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目前河北省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39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甚至是河北省经济的发展。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贫困人群的扶持和引导创业力度,开办特色农业,从多方面争取粮食的创收。

5. 积极开展农业市场经济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沟通城乡市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要积极把河北省的粮食市场融入到京津唐和环渤海经济区发展的框架中,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之能够充分利用商品期货交易等一系列工具保障农户的利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胡木强.WTO框架下的河北省粮食安全问题[J].经济论坛,2002,(8).

[2]孙文生,扬栋,赵慧峰.河北省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与生产景气安全研究[J].预测,2002,(2).

[3]胡岳岷.中国粮食安全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评论,2007,(4).

[4]李小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优秀硕士论文.

[5]徐学荣,林少伟.福建粮食单产风险预警的马尔可夫方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

[6]李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论文.

[7]易丹辉.统计预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

On the New Forecast Method of Food Output of Hebei Province

Zhang Caixia, Wu Zhangwei

(School of Maths and Statistics,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篇8

关键词粮食需求;人口转变;标准人消费权数;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322;F063.2;C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6-0117-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6017

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之首,约为世界总人口的1/5。制定准确、高效的粮食安全策略是稳定中国社会的重中之重。粮食需求预测是我国制定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虽然,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对粮食安全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我国未来人口总量仍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对我国未来的粮食需求预测的研究也从未断过。虽然,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开始注意到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强度的变化导致人均粮食需求调整的问题[1-2]。但是,在现有的粮食消费分析和预测,仍主要关注人均的收入水平、粮食价格、食品消费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等变化的方向和作用的大小,鲜有有关人口结构和职业构成等对粮食需求的影响放入到粮食需求的预测之中。在充分理解不同年龄人群的生理需求导致的粮食消费能力的差异[3-4]之后,采用传统的粮食估计方法获得的粮食需求预测结果很可能会因为忽略人口构成的调整而出现巨大误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获得分配给各年龄人口一个等标准人的消费权数,再将这些权数与对应的年龄人口数量进行加权求和,最后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标准人计算出来的人口总量,并乘上一个标准人的粮食需求量进而估计得到该国家或地区的粮食总量需求水平。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与传统的人均粮食消费和人口总量的乘积进行对比,分析考虑与不考虑人口构成的调整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的误差范围有多大,进而对我国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修正与改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人口结构对人均粮食需求的影响

1.1人口结构与粮食需求的关系

无论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和增长快慢,其粮食消费量总要受到自然和生理条件的限制。从社会各成员生理需求来看,个体间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决定其所需的能量和食物摄入量。如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其消耗的热量大,对应的粮食消费也高,而老人或儿童的热量摄入需求量相应较小,对应的粮食需求也低。为了将人口结构变量引入到粮食需求预测中,需要一个衡量人口结构的定量测度指标。综合现有人口结构对消费影响的研究来看,较为合适的是采用标准人消费权数或等成人消费权数(Adult Male Equivalent Scale)这一概念,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测度各年龄性别人口的需求,来分配其不同的消费权数,即标准消费系数,从而可以计算与标准人对等的个人需求。目前标准人消费权数这一概念在消费、储蓄、儿童福利测度以及其他特殊的商品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1,5-11]。

对不同的人群而言,其粮食需求不仅仅取决于年龄构成,同时个人的饮食习惯以及食物的消费结构差异也会对最终的粮食需求产生影响。简单地采用分年龄人口实际消费粮食的做法,可能会因不同年龄人口的食物消费构成差异(如,素食主义者消费的肉类少,其最终的粮食需求量很可能低于以肉食为主的人群)造成更多的问题和混乱。加上,我国未来人口结构本身也会发生巨大的调整。这就使得以现有的膳食构成来分析未来人口构成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变得难以理解。这里,我们以一个标准成年人需要的热量为基础,根据我国居民标准膳食结构表,来测量一个标准成年人在既定的热量需求下的最终粮食需求。这样做不仅仅消除了因收入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带来的膳食结构调整对我国需求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专注于考虑人口年龄构成对我国未来粮食需求的影响,而不受膳食结构调整带来的预测干扰。

通常,粮食消费总量是单个个体消费量的加总。用公式可以表达为:

Ct=∑p[]1ckt=Ptct(1)

其中,Ct表示粮食消费总量,ckt表示第k个人的粮食消费水平,Pt表示人口数,ct表示人均粮食消费水平。

根据FAO(2001)提供的分年龄性别人口的日热量需求量表,我们以17-18岁男性作为标准成人,确定其标准消费系数为1,并计算出其其中AMESt(=∑90[]i=1βi·[SX(]nit[]Pt[SX)])表示的是一个国家或是地区全部转化为标准消费人的有效消费总指数,这一指标直观的展示了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对粮食总需求的影响幅度。

1.2标准人粮食消费的确定

从公式(3)可以看到,粮食需求总量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标准人消费水平和按标准消费权数计算的有效消费总人口增长的幅度。由于不论人们的收入水平增长多高,其食品消费总量是生理条件限制的,因此本文拟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8)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12](以下简称《指南》)的最新营养标准,作为一个标准成人的食物用粮数量。

《指南》提供了每日每天摄入的食物品种和摄入量,并以膳食宝塔的形式分为5层。本文主要考虑粮食消费的变化,因此只考察与食用粮食消费有关的食物品种。其中将畜产品等的消费量根据各自的料肉比转化为粮食消费量。则对应一个标准人的粮食消费总量计算公式为:

sct=∑αjfj

其中,sct表示一个标准人的粮食消费总量,αj表示第j种食品的料肉比,fj表示第j种食品的建议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膳食宝塔中建议的食物摄入量有上下限之分。如建议谷物每日摄入量取值范围为250-400 g,相差150 g。如果以14亿人口计算的话,则谷物作为口粮消费的总量预测将相差0.77亿t。根据一个标准人的定义,以最高消费量作为标准摄入水平,因此本文取各食物建议摄入值的上限作为一个标准人消费量。即一个标准人日谷物消费为400 g,豆类消费50 g,肉类消费75 g,蛋类消费50 g,奶类消费300 g,水产品消费100 g。根据各类食品的料肉比[13],最后计算的一个标准人的日粮食需求总量为1 053 g,约384.35 kg/a。

本研究主要从人口结构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粮食需求做分析,故在未来粮食消费估计时,假定标准人消费情况不变(虽然地区、季节性导致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但本文暂不考虑这些因素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未来中国人口结构进行模拟,观察未来中国粮食需求的波动趋势,以期对未来的粮食安全政策提供指导。

向晶等:人口结构变动对未来粮食需求的影响:2010-205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

22010-2050年人口预测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比有无人口结构变量的情况下,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分析。因此,在对未来的人口分析预测当中,我们采用的是年龄推移法进行估算。

2.1人口预测的数理模型

为建立预测模型,给出假设:①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在无较大的战争、流行病等情况下,生育率不会出现大的波动;②假定国内迁出和迁入的人口数相等;③生育和死亡结构不会发生显著变化;④人口的年龄上限为90岁。

以各年龄性别人口数为基础,年龄从0到90岁的男性人口数表示为:

其中,Sit和Xit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t年时i岁人口的存活概率。Sbt和Xbt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的新生人口。

存活概率是根据对应人口的死亡概率求得,新生人口用处于育龄女性的人口和平均生育率计算的。一年的新生人口为zt=∑49[]i=15wi(t)·git

,其中wi(t)和git分别表示年龄i妇女的生育率和妇女人口数。新生儿男女比根据以往的性别比进行推算。

2.2模拟结果

2.2.1模拟的可信度

本预测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涵盖分别年龄的人口性别结构、分年龄的妇女生育率以及分年龄的死亡率。先通过预测2000年到2009年人口情况,然后将2009年全国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调整,再以2009年往后推算预测2010-2050年人口。

2000年我国男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69.84岁,女性为73.40岁。根据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计算出我国男性的预期寿命为76.95,女性为81.59,以此保持不变至2050年。虽然,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为1.22,但大量的学者研究表明这一数值被低估了[14-16]。于此,在人口模拟进行调整,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设定为1.60。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龄,考虑到夫妻两人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因此预计2009年以后的生育水平有所回升。因此预测方案假定总和生育率将从2000年的1.60上升到2009年的1.8,此后保持不变。根据2009年0-8岁男女生的性别比,2001年的性别比为119∶100,到2009年为120.21,此后保持不变。

据此,以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推测了2009年的人口情况,模拟的人口总数为133 739万人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33 747万人接近,误差范围为0059 9‰;且各年龄人口的模拟情况见图1,可见人口模拟情况良好。

图12009年全国人口抽样数据与模型模拟值的比较

Fig.1Comparison of simulation values and national population

sample data, 2009

2.2.2模拟结果

根据模拟结果可以看到,我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为14.57亿。其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从2009年的9.71%上升到2050年的26.75%。对一个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有决定性贡献的经济活动人口,将出现大幅度下降。据估计,15-65岁人口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7365%下降到2050年的59.20%。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医疗服务的改善,中国的社会总抚养比((老年人+少儿)/经济活动人口)将增长近1倍,且在2025年以后的增长幅度会大于2010-2025的水平(见图2)。

图22010-2050年总人口和抚养比情况

Fig.2Population and dependency ratio, 2010-2050

3我国未来粮食消费估计

根据人口预测,未来中国人口总量最高将达到14.57亿,且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在2010-2050年间整体上呈现先上升然后持续下降的趋势。如果不考虑人口结构变化,我国人口总量增幅于2030年达到峰值,增长幅度为7.87%(见表1)。然而,如果按照将所有人都转化为可计算的标准人之后,标准消费人口总量将于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增长幅度略小于实际人口增长率,增幅最高约为6.26%。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按标准人计算的总人口增长速度的放缓,还表现在其对未来的粮食总量消费预测估计上。从表1中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国未来粮食消费量将在2030年达到65 872.90万t的最高峰;如果考虑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未来粮食消费量最高峰将出现在2025年,且最高消费量为64 82292万t。

从这里可以看到两种差异:一个是消费高峰时间上的差异,即加入人口结构变化的因素以后粮食消费高峰出现较早;另一个是最高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即加入人口结构变化因素以后粮食消费总量减少1 050万t,相当于我国进口大豆总量的1/5。

注:粮食消费总量=人均食用粮食消费量×总人口/0.85。除0.85的理由在于:粮食消费总量包括食物用粮和非食物用粮,假定食物用粮占总粮食消费的85%。而人均食用粮食消费总量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有关粮食产品建议摄入量获得的。

进一步观察两种方法计算的粮食消费总量的差额可以看到,2040-2050年预测值相差最高达2 834.43万t,最少的为2 493.43万t。这个数额约占我国现在粮食消费总量水平的5%。也就是说,未来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减少5%的实际粮食总需求。

4结论

在过去的粮食需求预测中,人们往往关注收入、价格等经济因素,忽略了因人口构成(年龄和性别)下的生理需求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正在进行高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发生着快速的人口结构调整,则两项正向作用很可能迅速推高该国家粮食的需求总量。因此,本研究对目前现有的粮食预警系统做了进一步地完善,同时对我国未来的粮食需求分析进行了尝试。本研究通过引进标准人消费的概念,将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变动引入到实际测量模型之中。研究结果显示:

(1)从人口预测的结果来看,未来2010-2050年我国的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约为14.57亿人,随后出现下降,同时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强。社会总的抚养比会从2009年的36.68%上升到2050年的6892%。总人口的增长幅度在2030年达到峰值,同2010年相比增长787%。如果不考虑不同年龄性别人口消费差异的话,我国2030年的粮食消费总量将比2010年增加787%,随后出现下降,并于2050年恢复到2010年左右的消费水平。

(2)如果考虑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将提前5年左右达到峰值,2025年的需求量最高,但峰值的绝对量低于没有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即比2010年的消费总量只高6.26%,但比没有人口结构变化时的峰值低1 050万t。2040年以后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每年粮食消费总量大体减少2 500万t。

(3)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法我国未来的粮食消费总量最高都可能达到6.5亿t左右。如果没有人口结构变化的作用,中国未来的粮食消费总量最高将达到65 872.9万 t;但如果人口结构变化发生影响,最高消费量将只有64 82292万t,两者的差额接近1 050万t。

总结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未来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幅度很可能要小于人口的增长幅度;相应地,粮食总需求量的预测值不仅较低,而且差距逐渐加大。虽然从总量上看,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压力仍然很大,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未来世界粮食安全更应该关注那些人口增长速度快,且人口构成向中青年型转变的国家,而非中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ngus D, Jean D. Food and Nutrition in India: Facts and Interpretations [J]. 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 2009,(7):42-65.

[2]钟甫宁. 世界粮食危机引发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9,(4): 4-9,110. [Zhong Funing. Reflections on the World Food Crisis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09,(4) : 4-9,110.]

[3]Pollak A, Wales T. Demographic Variables in Demand Analysis [J]. Econometrica, 1981, (49): 1533-1551.

[4]Zhong F N, Xiang J, Zhu J. Impact of Demographic Dynamics on Food Consumption:A Case Study of Energy Intake in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2,(23): 1011-1019.

[5]Barten A. Family Composition, Prices and Expenditure Patterns. //Hart P, Mills G, Whitaker J K, et al. Econometric Analysis for National Economic Planning: 16th Symposium of the Colston Society [C]. London: Butterwoeth, 1964.

[6]Buse R C, Salathe L E. Adult Equivalent Scal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8, 60(3):460-468.

[7]Blaylock J. Adult Equivalence Scales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 Applied Economics, 1990, 22:1611-1623.

[8]Blaylock J. The Impact of Equivalence Scales on the Analysis of Income and Food Spending Distributions [J]. West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1, 16(1):11-20.

[9]Chavas J, Citzler A. On the Economics of Household Composition [J]. Applied Economics,1988, (20):1401-1418.

[10]Gould B, Villarreal H. Adult Equivalence Scales and Food Expenditures: An Application to Mexican Beef and Pork Purchases [J]. Applied Economics, 2002, (34):1075-1088.

[11]Meenakshi J, Ray R. Impact of Household Size and Family Composition on Poverty in Rural India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2, (24): 539-559.

[1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8.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Dietary guidelines for Chinese residents (2007) [M]. Lasa: Tibet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8.]

[13]胡小平, 郭晓慧. 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6):4-15. [Hu Xiaoping, Guo Xiaohui. Structure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Chinas Grain Demand in 2020: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utritional Standards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0, (6): 4-15.]

[14]陈卫.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2005-2050年[J]. 人口研究, 2006,(4).[Chen Wei. Chinas Population Prospects: 2005-2050 [J].Population Research, 2006, (4).]

篇9

关键词:水稻不完善粒;检验;区分

前言:

不完善粒等指标作为小麦质量限制指标,该标准是水稻收购过程中判断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水稻容重是指其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每升表示,其大小是由包括籽粒本身结构、水分、杂质和不完善粒含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一般来说,籽粒成熟饱满、结构紧密、颗粒小、含水量低的样品,容重较大;反之,容重较小.在水稻的贸易中,判断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指标就是水稻不完善粒的多少。不完善粒是指受到损伤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未熟粒、生芽粒和霉变粒,其实质就是输掉的胚或胚乳受到机械损伤或生理变化和微生物的侵害,导致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下降的一种变化。那么,本文就水稻的不完善粒进行检验与区分。

1. 不完善粒产生的原因

物理损伤不完善粒是受到物理力作用,使种子的保护组织种皮破碎,胚和胚乳外露形成不完善粒。田间虫害、储存期间储粮害虫的发生、收获时籽粒的成熟度和脱粒机械的性能都是虫蚀粒和破损粒形成的原因。生化变化不完善粒是自身营养物质未储存完备或氧化分解供给能量或病毒、微生物侵害,造成粮食种用和食用品质下降甚至消失的不完善粒。

不完善粒由破损粒,生芽粒构成,破损粒多由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生芽粒由穗上生芽粒和储存运输过程湿度过大引起的生芽粒两部分组成。穗上发芽是一种气候灾害,在现代科技还不能控制天气状况的条件下,生产上只有依靠品种本身的能力抵御穗发芽。

不完善粒直接决定了水稻的商品价值,产生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水稻良种的选购、播种、田间管理到后期的天气情况、收获储存等环节都存在发生的因素,水稻种的饱满度、播种时间的选择、种衣剂的成分和田间管理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侵蚀,是病斑粒、未熟粒形成的主要因素,收获季节阴雨天气、整晒不及时不彻底、人库粮质不达标,致使水稻籽粒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生芽粒、霉变。

2. 水稻不完善粒的检测

2.1未熟粒

未熟粒是指籽粒不饱满,糙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未熟粒定义为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不管糙米粒的形状、大小怎样,只要外观全部为粉质、无光泽就归属未熟粒。反之,只要糙米外观可见角质,哪怕只是一点就归属为正常粒。

2.2虫蚀粒

虫蚀粒是指被虫蛀蚀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并形成蛀孔或隧道,特别是粒面是否有细小蛀孔。对于只受虫蚀,但未形成蛀孔或隧道,仅仅在颗粒表而有轻微的虫蚀痕迹,而且没有虫尸、虫网,应作为完善粒。检验时应特别注意是否伤及胚或胚乳,伤及其一就应归为不完善粒。还应细致观察糙米粒而是否有细小蛀孔,以免漏检。同时,要注意区别机械损伤和虫蚀损伤。

2.3病斑粒

病斑粒是指粒面带有病斑,颗粒不完整。它是由于病虫害或稻谷生霉所致糙米粒面产生斑点的颗粒。只要糙米胚或胚乳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病斑就为病斑粒。有时是一个点,有时是一片,有时是一些斑纹。水稻病斑粒病斑部位的色泽与正常部分的色泽明显不同,如紫色、褐色或茶黑色等。在具体检验时,除了粒面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病斑,关键还要确认其是否已经伤及胚或胚乳。当有人认为!病斑浸染的程度不深,面积不大,可以用刀片轻轻刮掉的,就不算病斑粒,这是不对的。一是刀片刮的力度不好界定,容易引起争议。二是有病斑的颗粒已受到伤害,不能认为是完好粒。不容易判定时,应剖粒检验,观察是否伤及胚或胚乳。若病斑浸染的程度不深、并未伤及胚或胚乳,就不算病斑粒。

2.4破碎粒

破碎粒是指籽粒破碎达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破碎粒检验的关键是如何准确界定其破碎部分的体积是否达到本颗粒体积五分之一(彻以上。这就需要在检验时根据具体破碎部位的形状,通过目测对整粒水稻的体积进行大致5等分。同时,还要注意籽粒上有裂纹但并未破碎掉落下来的不能检作破碎粒。

2.5生芽粒

生芽粒是指芽或幼根突出表皮,或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该定义对生芽迹象的颗粒进行了界定,不仅仅看见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为生芽粒,而且对芽或幼根刚刚萌动状况,也要进行判定,对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己破裂和表皮明显隆起且有生芽痕迹的颗粒也要归属为生芽粒。检验时应注意观察发芽的痕迹,以免漏检芽已经断落的籽粒。该定义中说明了生芽粒的2种情况:一是芽或幼根突出表皮的籽粒。二是芽或幼根虽未突破表皮但胚部表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有生芽痕迹的颗粒。所谓的“萌动粒”,具体检验时若不能准确判断,应剖粒检验,观察有无生芽痕迹。检验时应注意观察发芽的痕迹,以免漏检芽己经断掉的籽粒。

2.6生霉粒

生霉粒是指稻谷粒生霉,去壳后糙米表而有霉斑的颗粒。指粒而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无食用价值的颗粒。检验水稻生霉粒时,首先要注意观察稻谷粒而是否生霉,若生霉,则需手工剥壳,看糙米胚或胚乳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明显霉斑。分3种情况:无霉斑则归属于完善粒;有霉斑则归属于生霉粒;若整粒玉米完全生霉,且胚乳已变色变质无任何食用价值,则应按霉变粒归属为杂质。同时还受到卫生标准的限制。生霉粒与卫生标准中霉变粒如何区别:生霉粒是指粒而生霉的颗粒。《粮食卫生标准》中霉变粒为粒而明显生霉并伤及胚或胚乳、无食用价值的颗粒。生霉粒与霉变粒有本质区别,检验中关键要观察霉变现象是否伤及胚或胚乳,未伤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霉粒,伤及胚或胚乳的是霉变粒。两个指标归属不同,生霉粒归属不完善粒,霉变粒归属卫生指标。卫生指标强调无食用价值,质量指标强调使用价值。

3.结语

今年来,食品安全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那么粮食质量与安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保障粮食安全,但是影响粮食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从近几年粮食的储存情况来看,不完善粒严重偏高。全国多地小麦不完善粒超标#出现售粮难的问题$粮食收储企业因新春号生芽粒较往年偏高,收购入库意愿降低,团场小麦收获后不能及时入储,导致收割速度降低,收割期延长,田间损失增加,挫伤了种粮积极性。随着水稻不完善粒的增多,检验的工作量就加大了很多。检验工作切实地联系着国家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那么,正确的检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水稻不完善粒进行了检验区分,进而可以使人们更多的了解不完善粒,从而区分不完善粒,进而更好的维护自己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UB1350-2009稻谷.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篇10

摘要:资源稀缺是我国乃至全球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耕地资源安全包括了耕地数量的安全和耕地质量的安全,基于这一定义,从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出发,分析我国耕地资源安全问题现状及原因,为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源耕地安全问题

0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和世界资源研究所把耕地的概念定义为:“包括暂时种植和常年种植作物的土地、暂时草地、商品和家庭菜园、暂时休耕地,还包括种植诸如可可、咖啡、橡胶、果树和葡萄等这些在每次收获以后不需要重新种植的土地,但不包括用来种植为获取薪材的林地”(Knihgeli,1961;姜爱林,1999)。《辞海》对耕地的解释为:耕地是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耘的土地,包括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夏早发等在《关于如何界定耕地概念的研究》中认为,比较科学的耕地定义应该是:耕地,即耕作土地,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土地,耕地可以分为六个二级类,即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园和园地,其中灌溉水田包括由水田开挖形成的未做水泥底层的渔塘。(夏早发,1999)。

资源安全分为战略性资源安全和非战略性资源安全,也可以分为水资源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包括耕地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生物资源安全、海洋资源安全和环境资源安全等。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民情,资源安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相对匾乏,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强我国的大国地位,必须保障资源安全的相对安全,否则将受制于人;资源安全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资源短缺问题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和政治动荡。其中,耕地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安全问题直接而明显的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所涉及的耕地资源安全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耕地资源的质量安全两个方面。

1耕地资源数量安全

2003年国土资源公报公布,截止2003年底我国现有耕地资源数量为1233922万hm2,园地1108.16万hm2,林地23396.76万hm2,牧草地26311.18万hm2,其他农用地2550.83万hm2,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3542万hm2,交通运输用地214.52万hm2,水利设施用地356.53万hm2,其余为未利用地。

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目前,我国耕地资源数量的72.25%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和中部地带的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等4个地区,但这4个地区国土总面积仅占全国的43.49%;西部地带的西南和西北等2个地区,国土总面积占全国的56.51%,但耕地资源数量仅占全国的27.75%。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数量为9.55×10-2在hm2/人,在全部31个省份里,人均耕地资源数量大于13.33×10-2在hm2/人的有10个;人均耕地资源数量低于6.67×10-2 hm2/人的有8个;人均耕地资源数量最少的为上海和北京,分别为1.65×10-2在hm2/人和1.78×10-2在hm2/人;人均耕地数量最大的是黑龙江和内蒙古,分别为30.58×10-2 hm2/人和29.43×10-2 hm2/人。(以上为2003年数据)

2耕地资源质量安全

耕地质量是在一定的土地用途下其适宜性程度、肥力大小以及产出能力的综合反映(周江等,1999;刘友兆,2003;梁艳,2003)。衡量耕地质量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耕地适宜性、耕地生产潜力和耕地的现实生产能力。

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数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有耕地资源中,一等耕地资源数量为57477.9khm2,占全国耕地资源数量的41.33%;二等耕地资源数量为48023.2 khm2,占全国耕地资源数量的3.455%;三等耕地资源数量为2847.25khm2,占全国耕地资源数量的20.47%;不宜继续耕作的耕地资源数量为508.27khm2,占全国耕地资源数量的3.65%。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优质耕地数量少比重低。

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存在优质耕地比例不高、坡耕地数量多、水土资源匹配不均衡、土壤养分缺乏问题严重和耕地障碍因素多、面积大等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投入有机养分的比重下降、化肥投入量急剧上升、耕地污染及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讨论

由于耕地质量定义的特殊性,不仅包括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这给耕地资源安全的研究和评价带来一定困难。要保护和提高我国耕地质量,必须建立并健全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的耕地资源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耕地资源质量安全预警体系。我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地矛盾问题一直存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避免,人地矛盾问题将更为突出。因此,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共同转变,是一个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课题,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蔡运龙、俞奉庆.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中国土地科学[J].2004,18(6):13-17.

[2]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R].2003年.

[3]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03[R].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

[4]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调研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及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R].国土资源通讯.2002(12:)30-36.

[5]韩长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J].求是.2004(2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