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污染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气体污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规制缺乏法律依据
在我国,如何对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进行法律规制,一直在理论上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如常纪文认为‘匕旦二氧化碳在立法上被作为污染物质,西方发达国家就会要求我国的环境立法建立排放标准和超标排放处罚制度,这将不利于我国工业的发展。胡苑、郑少华也认为“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不宜将二氧化碳界定为污染物。”李艳芳主张“我国不宜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作为空气污染物由《大气污染防治法》加以规定,而应当选择制定专门的低碳发展促进法或者气候变化应对法”。与此相对的是,孟伟主张“将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环境问题纳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内容,并设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专章。姚莹则认为“规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专门立法的缺失需要已有的单行法进行功能补位《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最优选择。
在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过程中,2014年6月提交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除了第2条关于协同控制、综合管理的规定之外,还专门辟出专章,在第六章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进行规定。主要涉及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原则和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管理能源效率、探索推广低碳技术、能效标识管理、增强碳汇功能以及国际合作等内容。然而在后来的修订草案和最终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中,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章节被全部删去了,与温室气体排放直接相关的内容仅剩下第2条关于协同控制的规定。
可以说,目前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在我国没有国内法律法规对其直接进行规制。《京都议定书》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武器,在附件中明确列明了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六种温室气体,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其中并没有直接的减排义务。虽然温室气体在此次修订中被首次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但是协同控制的提法是将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并列,实际上承认了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在法律地位上的差异。我们可以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物进行管控,但还不能依据该法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管控。因此,对温室气体进行严格的排放数量控制,目前还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
(二)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分别由不同机关管控
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虽然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缺乏法律规制,但是为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机构改革中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司,其主要职责包括了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组织拟订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政策和牵头协调、组织、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具体工作。发改委在“十二五”期间,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行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发改委正在编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在大气污染法律规制方面,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手段,也曾经是目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设立环境保护部门以来,经历了环保小组、环保局、环保总局和环保部等组织形态,但负责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一直是其基本职能。总体而言,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理念、实现目标、制度设计、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将会成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有力武器。除了要求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领域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外,还明确了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根据新《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在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上实行的是分头管控的模式。这与协同控制的要求显然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三)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在治理目标上也有差别
篇2
关键词:燃气特许经营权;实务问题;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1.070
1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定义与特征解读
1.1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定义解读
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实际生活中,燃气利用主要形态包括管道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LGP(液化石油气),本文论述范围不包括LGP。燃气经营,指燃气经营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燃气基础设施,提供燃气公共产品或者燃气公共服务。燃气特许经营,是指政府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约定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燃气基础设施和燃气公用事业,提供燃气公共产品或者燃气公共服务并获得收益。燃气特许经营权,指燃气经营企业经过竞争方式从政府取得并通过协议约定明确权利义务,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燃气基础设施和燃气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提供燃气公共产品或者燃气公共服务的排他性权利。
1.2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分析
1.2.1 特S经营权的竞争性与独占性、排他性的辩证统一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竞争性来源于燃气经营的公用事业特征以及燃气产业本身的市场竞争性,燃气经营的公用事业特征决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较强的投资实力与较高的监管要求;燃气产业本身的区域垄断、收入稳定等特征导致其目前深受投资者追捧。鉴于此,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与取得按照规定应当采取竞争性谈判、招标、拍卖等方式。
另一方面,燃气投资属于长周期行业,投资大、回收周期较长,同时涉及民生保障,需保障经营行为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为避免重复建设、浪费投资以及管网交叉导致安全隐患,在已经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区域在有效期内,不宜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燃气经营者取得的燃气特许经营权,在对应的区域与期限内,具有独占性与排他性,不仅约束授予一方的政府,还能够对抗第三方的侵权行为,具有对世权的特征。
1.2.2 服务性
燃气经营企业作为商事主体,获得投资收益是应有之义。但因为燃气经营项目属于公用事业,燃气经营者应当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与社会责任。
1.2.3 管控性
燃气特许经营权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能源规划、民生保障等事项,因此,地方政府在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时,同时对燃气气源、燃气种类、燃气供应方式和规模、燃气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燃气设施建设用地、燃气设施保护范围、燃气供应保障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通过燃气特许经营权协议对经营者予以约束,并对其经营行为持续进行监管。
1.2.4 行政授权与民事权利的双重属性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方是国家一级政府,其与燃气经营主体的地位并不完全对等,鉴于燃气经营的公用事业特征,地方政府与燃气经营者之间具有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具体而言,包括在燃气规划、燃气利用、保障供气、用气安全、经营收费等方面的监督、指导与服务,如燃气经营者违背协议或有其他违法违规事项发生,地方政府有权暂停、取消或收回燃气特许经营权。因此,燃气特许经营权带有行政授权的属性,同时又体现了市场经济形势下打破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实现公权力为私权利服务、公私权利融合的趋势。另一方面,燃气特许经营权又兼具民事权利属性,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具体内容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燃气特许经营权协议予以约定,双方作为合同主体,在权利义务的分配以及合同履行中,带有平等性与对等性。
1.2.5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权与经营权、收益权
建设权包括投资新建燃气管网与储配气设施;经营权包括签订燃气供应协议,向用户供应燃气或提供燃气器具或维修服务;收益权指向用户或其他服务对象收取费用,取得投资收益。
2 燃气特许经营权法律规范解读
规制燃气特许经营权的主要法律规范包括:《城镇燃气管理条例》(2016年2月6日国务院最新修订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年5月4日住建部最新修订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六部委于2015年6月1日颁布实施;其他规定见省市地方性规范。
现有主要法律制度与原则包括: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护各方信赖利益原则,发挥社会资本融资、专业、技术和管理优势,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商合作;保护社会资本合法权益,保证特许经营持续性和稳定性;兼顾经营性和公益性平衡,维护公共利益。
(2)燃气特许经营权的竞争方式取得原则。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实施机构根据经审定的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应当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标准和监管要求明确、有关领域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应当通过招标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
(3)燃气特许经营权内容、区域、期限制度。
燃气特许权包括建设权、经营权、收益权。燃气特许经营区域应当在协议中予以明确;燃气特许经营期限以不超过30年为一般原则。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燃气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约定超过前款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
(4)燃气特许经营权许可证制度。
国家对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符合燃气发展规划要求;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气源和燃气设施;③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经营方案;④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运行、维护和抢修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
燃气经营许可证是对经营者经营主体资格与行为能力以及特许经营权享有的记载与确认,主要登记内容包括经营者名称、住所,经营燃气的区域与业务范围。根据规定,严禁倒卖、抵押、出租、出借、转让、涂改燃气经营许可证,对于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而从事燃气业务的,将被处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5)燃气特许经营权协议制度。
地方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与燃气经营者签署《燃气特许经营协议》,是燃气特许经营权授予与取得的必经程序。《燃气特许经营协议》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项目名称、内容;②特许经营方式、区域、范围和期限;③项目公司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出资方式、出资比例、股权转让等;④所提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标准;⑤设施权属,以及相应的维护和更新改造;⑥投融资期限和方式;⑦收益取得方式,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方法以及调整程序;⑧特许经营期内的风险分担;⑨政府承诺和保障;⑩应急预案和临时接管预案;B11特许经营期限届满后,项目及资产移交方式、程序和要求等。
3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与取得
3.1 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3.1.1 主要通过协议方式取得燃气特许经营权阶段
2004年2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施行之前,立法对燃气特许经营尚未规制。燃气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竞争尚不充分,很多区域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远区域及县级区域,燃气经营多以政府招商引资引入投资企业,主要通过签订投资协议约定,较少订燃气特许经营权协议,基本上未采用竞争方式,燃气特许经营权无偿取得,并且一般未约定期限。
3.1.2 招标方式与协议方式并存取得燃气特许经营权阶段
2004年2月《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施行至2015年6月1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颁发期间,一方面因燃气供应能力增强、燃气利用率提高,燃气市场竞争日趋充分;另一方面因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用事业,民间资本的强势进入与原燃气经营巨头维护市场垄断地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再者以《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燃气管理条例》为代表的立法逐步规范,以招标方式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占有比例越来越高,但协议方式仍占有更大比重。
3.1.3 逐渐过渡到竞争性方式取得燃气特许经营权的阶段
2015年6月1日,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实施为标志,辅之以《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燃气特许经营权在内容、区域、期限,授予方式、程序等方面,逐渐达到了规范完善,以竞争性方式取得燃气特许经营权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仍存在部分以投资协议或燃气特许经营权协议方式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的个案,期间,地方政府对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有偿拍卖属于新的方式。另一方面,处于宏观经济下行期,燃气产业以其稳定回报、稳定现金流等优胜特征,受到了投资者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市场热捧,市场掀起了一轮并购燃气产业的热潮。在原有区域,因时日较久,行政区域更迭,或者因为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大型生产企业的上马导致燃气利用空间更大,原有区域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其中既有合乎公共利益与法律规定的区域整合与调整,也有新势力寻机进入以分得一杯羹,甚至不乏地方政府出于自利动因的“一女二嫁”,将已经授予的燃气特许经营权区域再次授予给第三方,导致市场争议频发。
3.2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主体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燃气经营管理行政权划分包括三个层面: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并将燃气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属于宏观领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承担具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燃气管理工作,承担配合管理工作。
具体到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主体,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即住建部门。
3.3 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程序
(1)编制燃气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审定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
燃气特许经营项目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安全生产规划等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中期财政规划等相符合,并且具有明确的建设运营标准和监管要求。项目方案编制完成后,项目提出部门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特许经营可行性评估,可行性评估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技术方案、项目资金投入、市场发育程度、公众付费能力与意愿等方面。经过可行性评估并对方案进行完善后,住建部门会同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查,然后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实施方案。
(2)以竞争性方式选择特许经营者。
竞争性方式主要包括竞争性谈判与招标、拍卖方式。竞争性谈判指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主持与多家意向投资者就燃气特许经营进行项目实施谈判,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条件最优者获得燃气特许经营权。招标与拍卖方式指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就特定区域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授予,明确投资条件与实施方案,公开招标文件或拍卖文件,符合条件的投资者都可以参加投标或竞买,经过公开程序确定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取得者。目前,鉴于招标与拍卖方式的公开、透明,以及便于更多投资者参与竞争利于政府选择更为优秀的经营者,故招标与拍卖方式运用较为普遍。
(3)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授予特许经营权。
4 燃气特许经营权立法与实务问题汇总分析
燃气特许经营权法律规范体系已经逐渐形成,但除《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之外,其他皆为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效力层级较低,各地规定内容也较为多样化。现有规范中,对燃气特许经营权的权利性质、内容界定不够清晰,对燃气特许经营协议的性质界定也不清晰,未能确定燃气特许经营权的独占性、排他性权利属性。不仅导致理论上的纷争,也导致实务中争议频发。
在规范内容上,主要从操作层面考虑。对于燃气特许经营权纵向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前瞻性问题缺乏考量。比如:对特许经营权延期及协议终止后的处理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如重新授予特许经营权,原经营者有无优先权,期限届满后,已经形成的燃气资产如何进行公平、有效的处理,如直接移交政府有无法理或法律依据,是否有损投资者利益;规定对颁布之前的事实经营行为有无溯及力,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未作规定;对特许经营权授予的有偿、无偿性未作规定;燃气特许经营权授予主体的管辖权未作明确规定,实务中已经发生不同层级政府主管部门将相同区域燃气特许区域权授予给不同经营者并酿成纠纷的案例。
篇3
关键词:农药污染;环境保护;防治建议
1 我国农药的使用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农药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无机合成农药时代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2 农药的危害表现问题分析
2.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害人体的健康。
2.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畏。(2)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3)农药对大气的污染。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且污染程度不同。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第一带。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3 基本结论与几点建议
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1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
3.2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甲烷排放;减排政策;国际气候谈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2)07-0008-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7002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已经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不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1]。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或者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影响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需要正确认识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占2004年全球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3%[2]。中国的甲烷排放问题同样十分突出,仅考虑二氧化碳排放已经不能全面代表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3]。根据国家气候变化初始信息通报公布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清单,1994年中国甲烷排放总量为34 287 Gg,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二氧化碳排放当量计,不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的二氧化碳排放)的23.4%[4]。据Zhang和Chen[3]的估计,在2007年中国经济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的构成中,仅考虑甲烷一项,其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989.8 Mt,这一数值均已远高于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考虑甲烷对于反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同等重要。
然而,尽管甲烷排放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整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尺度甲烷减排相关的政策研究仍然相对薄弱,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厘清。本文将从中国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出发,立足于甲烷排放的历史和现状,力图通过辨析甲烷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中国甲烷系统减排策略与措施、中国甲烷排放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国家立场等问题,系统阐述中国甲烷排放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为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1甲烷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战略
全球大气中的甲烷与二氧化碳相比,其浓度要低2个数量级,属于大气痕量气体,其排放量的微小增加将会导致大气中甲烷浓度的明显升高。由于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较短(12-17年),减缓甲烷排放对大气中甲烷的减少具有迅速的影响,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很长(50-200年),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见效。因此,大气中甲烷浓度可以相对迅速地对甲烷减排活动做出响应。虽然多数研究集中于中国二氧化碳的减排策略,然而在《京都议定书》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氧化亚氮、氢氟化碳、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碳五种温室气体均在限制之列。显然,甲烷的纳入统计将拓宽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选择,甚至可以以最低的减排成本为目标实现优化减排。
甲烷排放在中国整体温室气体排放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未来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甲烷减排可以做出直接贡献。2002-2007年,中国甲烷排放的年均增长率为4.2%,而同期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为12.5%[5]。从排放强度来看,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与2005年水平相比减排40%-45%。按照历年单位GDP甲烷排放的下降趋势,在保持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情况下,中国甲烷排放也完全能实现相应40%-45%的减排目标。2005-2007年,中国单位GDP的甲烷排放已经下降了20.7%,而同期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仅下降了4.3%[5]。即使基于最低的全球增温潜势(CO2∶CH4∶N2O=1∶25∶298)计算,甲烷排放强度(单位GDP排放量)降低了47.6 g CO2-eq/元,而同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了48.4 g CO2-eq/元。甲烷排放强度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幅度基本相当。显然,甲烷强度减排对中国温室气体强度减排产生直接影响。
篇5
由于人类长期直接或间接的活动,使得大气组成发生变化,这不仅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人类自身健康和社会经济运作遭到严重不利影响。基于此,世界各国掀起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行动热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便是其中之一。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首先要对于作为交易客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做一理论上的探讨,在此基础上由立法来明确其权益属性,从而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展开奠定法律基础。
温室气体排放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向大气环境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的权利。人类所享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应当体现为两个层级,第一层是基于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而向大气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的权利,这是全人类生而公平享有的一种权利,属于基本人权的范畴,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第二层,为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类需要获得基本生存所需以外的更多的排放权,而这种排放权则已不属于基本人权范畴,这种权利的行使有一定的界限,应当限制在大气所能容纳的范围之内,以不影响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而且其获得应该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南开大学韩良教授将第一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称之为“生存排放权”,而将第二层级称之为“发展排放权”。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中所指的便是第二层级的排放权,也就是韩良教授所说的发展排放权。本文中所探讨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也是第二层级的排放权。
温室气体排放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客体是大气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并非是一个法学术语,而是环境科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在满足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该地区大气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排放总量。在此范围内大气是具有自净能力的,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造成大气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类和自然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超过了大气环境可承受的的范围。由此可见,大气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而温室气体排放权正是人类对这种有限的大气环境环境容量的使用、收益权。
第二,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获得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在文章前面论述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中所说的温室气体排放权并非基本人权范畴,其行使应当以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基于此,私人主体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获得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首先由当地的环保部门对于当地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评估,确定可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应主体的申请赋予其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权。这实际上是一个行政行为,是政府公权力行使的结果。
二、温室气体排放权法律性质
(一)温室气体排放权法律属性
温室气体排放权属于排污权的一种,民法学界对于排污权的权利属性已经探讨了很多年,按照朱家贤、邓海峰等的观点,排污权属于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基于此,作为排污权的一种,温室气体排放权也属于我国民法权利体系中的用益物权。当然这需要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分析,从民法学角度来论证其用益物权属性。
按照民法理论,用益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具有绝对性、支配性、排他性特点。所以,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用益物权的前提,就是要满足用益物权的概念和其所述的权利特征:
第一,做为温室气体排放权客体的大气环境容量是公共物品。大气环境容量是一种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而国家是这种公共物品的所有者,私人主体要行使对于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收益等权利时,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从政府相关部门申请所得;第二,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权客体的大气环境容量是一种特殊的不动产。按照中国民法理论规定,不动产是性质上不可移动的特定物、独立物,并且可供人类所支配。据此大气环境容量似乎难以特定化、难以分割,因而并不满足条件。但是大气环境容量是大气环境对于自然和人为的排放污染物的最大承受范围,这个范围是有限度的,是特定的,在此范围内通过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将其分为若干份,并授予不同的排放者行使,从而使之特定化、独立化,并可为权利享有者所支配,因而满足民法上对于不动产的要求;第三,温室气体排放权具有支配性、绝对性,排他性特点,依法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主体,在法定的范围内享有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占有、使用、收益权,权利主体可以将排放权用于自己温室气体排放使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富余或不足情况到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去出售或购买,而权利人以外的他人负有消极的不作为义务,不得妨害权利人依法行使其权利。
基于以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温室气体排放权完全满足民法上用益物权的权利特征:大气环境容量作为环境资源的一种,是公共物品,国家是权利的所有者,温室气体排放权正是排放者依法获得的对大气环境容量这种公共物品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其具有用益物权所具有的绝对性、支配性、排他性特点,获得排放权的主体可以依法自主行使其权利,排除他人干涉,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诉讼来获得救济,所以符合用益物权的属性。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就是温室气体排放者依法享有的,在大气承载范围内向大气排放一定温室气体的权利,是权利人依法对有限的大气容量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归属于财产权中的用益物权
(二)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特殊性
上文已分析过,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用益物权所具有的支配性、绝对性、排他性的权利特征,但基于其权利客体是大气环境容量这种特殊的环境资源,其又区别于一般用益物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温室气体排放权是一种“具有公权色彩的私权”。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取得受到公私法双重制约,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其属于私权范畴,但是其最初取得要经过政府公权力的行使,政府作为大气环境容量的所有者,通过法定程序赋予申请者相应的排放权,这首先是一种行政行为,受到公法的调整。第二,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取得以总量控制为前提。政府赋予排放者温室气体排放权之前先要对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评估,确定大气环境可容纳的温室气体的最大排放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申请赋予申请者不同量的排放权,权利主体在行使时,其权利范围受到各自所获得的排放权范围的限制。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就是温室气体排放者依法享有的,在大气承载范围内向大气排放一定温室气体的权利,是权利人依法对有限的大气容量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归属于财产权中的用益物权。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低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0203
1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希望以最少的碳排放量,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低碳经济概念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有限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控制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2 农业生产与温室气体排放
2.1 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之一
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引起各类生态系统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放牧、种植经济收益高的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森林和草场破坏所引起的大气CO2浓度变化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CO2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原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数量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2大来源,其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每年向大气中排放1.6pgC/年,约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20%。长期以来大量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换,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施肥不当会加剧温室效应。向土壤中施用石灰能够降低土壤的酸性,促进作物生长,但是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CO2。尿素施用过程中碳素的易挥发性也导致大量CO2的损失。因此施用石灰和尿素也成为CO2的排放源。 由此可见,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减少农业的温室效应是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
2.2 气温升高威胁农业生产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气候变化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幅度增大。气温升高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致使海水变暖和膨胀,不利于沿海滩涂的农业开发,同时也将增加盐渍土地范围。台风、风暴潮、暴雨等造成的危害也使农业结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产生了变化,加剧了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使农业需水量加大,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3 南通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侵蚀严重
目前,由于工业化扩张等原因,南通市优质耕地的损失尤为严重,同时耕地质量面临环境恶化问题的严峻挑战。南通市农业土壤中HCH、DDT的残留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这2年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仍相当高[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滞后,污染治理力度小,难度大。农业生产中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3.2 农业的水环境问题
目前,农业的水环境状况十分严峻,灌溉水污染严重,且呈逐渐加剧趋势。近年来监测结果显示,南通市通扬运河、如海河、焦港河、新通扬运河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通昌运河、九好港河、通启运河、如泰运河符合地表水W类水质标准;拼茶运河符合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由于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为、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相对于土壤和空气的污染要严重[3]。
3.3 农业废弃物的污染
南通市近年来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畜禽粪便运输困难,施用麻烦,又没有化肥的速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受到冷落,因此大量畜禽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粪便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以及病原微生物进入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膜的推广和大面积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残膜严重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抑制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致使作物减产。
3.4 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
生活污水中主要是洗衣粉和洗涤剂的磷负荷贡献率。农村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垃圾,由于没有集中处理更谈不上利用,露天堆放,其渗滤液污染了地下水和地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南通市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加。除了传统的航运、造船等工业发展迅速外,造纸、印染、化工等高耗水工业也沿水系密布,尤其在长江和较大河流沿岸,高污染企业组成的工业区沿江排列,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影响农村生产。工业废气除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之外,其引发的酸雨对土壤的影响更大,使得土壤的宜种性变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标便排入水系,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废渣受雨水冲刷进入土壤耕作层,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加剧对农业环境的破坏。
3.5 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焚烧现象普遍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对其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反,对其不利用或不合理利用,则会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污染农业环境、降低生产效益等。据环保部门监测,在夏、秋两季秸秆焚烧比较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大气中的CO2, CO和氮氧化物的浓度为平时的3~5倍,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3.6 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发展不平衡
南通市沼气建设发展很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尚没有开展沼气建设;对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生物质固化成型、生物液体燃料、太阳能利用等投入有限;沼气建后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严重滞后;沼气技术的科研和教育落后。
4 发展低碳农业的具体措施
4.1 垄作免耕技术
过度耕作使土壤中的C素释放,是农业排放C的主要途径。垄作免耕可以从很多方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摒弃传统的犁铧翻耕的耕作方式而采用免耕,可以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有利于土壤对碳的固定,相应减少CO2的排放。免耕对环境的有益之处还包括,免耕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地表水水质,减少沙尘的发生,提高生物多样性。
4.2 灌溉节水技术
(1)进行土地平整和条田建设,平整度较好的土地比较差的土地平均节水10%~20%,这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基本条件。
(2)高度重视农艺节水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需求饱和度进行适时、适量供水,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打破部分农民只要有水就浇,浇的越多越好的片面认识。此外,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技术,较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4.3 施肥技术
农业施肥不但会通过影响地上植被的生物量来影响土壤碳源的供应量,而且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决定土壤呼吸强度。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间暴露时间,减少土地耕作活动,改善土壤水分管理。可以减少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4.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恢复和保持农田生态平衡,达到控害、保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
4.5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不仅排放大量废水,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6种温室气体中的CO2、N2O和CH4的主要来源。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畜禽养殖业通过改变养殖方式,对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等措施,为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及降低气候变化影响作出贡献。在进行畜禽养殖场改造时,提倡推广干法清粪工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降低粪便流失率。建设固体粪便有机肥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固体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制成有机肥,反哺生态农业,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4.6 沼气工程节能减排技术
农村沼气工程的实施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农村沼气工程不但能解决农村燃料能源问题,节约大量薪柴、煤炭资源,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沼渣还可作为有机肥在农田中施用,作为一种高效有机肥,沼渣不但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效果比专用叶面肥还要好。同时,农村利用沼气除了省柴、省煤、省电、省时之外,还能减少烟雾和粪便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使用沼气还可以节省农民对能源和肥料等的支出,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7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0.38%,约为煤的33%,而热值则达标准煤的50%。在南通市农村,多数秸秆仍是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就作物残留物的管理方式而言,焚烧秸秆不仅直接释放碳,还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损失;而秸秆还田则可以缓解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减少农田CO2排放的最直接有效措施是提高地面秸秆还田的比例。此外,在治理污染、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秸秆饲用、秸秆发电、秸秆碳化等是继秸秆还田处理后,适合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
5 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5.1 大力宣传,总体规划
低碳农业,对于许多人来讲,特别是农民,可能是闻所未闻。因此,必须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提高全面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制定总体规划,一是将低碳农业纳入南通农业生产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农业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计划之中。三是制定农业能源发展规划,实现农业生产由高碳向低碳转型。
5.2 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开展减排技术示范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垄作免耕技术、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绿肥种植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5.3 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农村能源服务思维
目前南通市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问题与潜力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在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治理空间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等。因此,必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转变农村能源服务的思维,形成开源、替代、减排、增收,低碳化的农业能源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5.4 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当前,低碳农业发展急需制定有机肥补贴、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与奖励办法,出台化肥农药税的财政政策等,同时完善农业固碳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等,提高农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
6 结语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一种绿色模式[4]。而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带动的则是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经济,这将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低碳农业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结构矛盾,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75~76.
[2] 吴晓丽,许 泉,王 进,等.江苏南通常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5):7~9.
篇7
无论是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还是澳大利亚退出再进入,无不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全世界迄今提出的20多种排放权交易方案背后,是各种利益的纠葛。没有单纯的环境问题,环保话题是个国际话题,说到底也是一个经济话题。
美国为什么退出《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
《京都议定书》要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需要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而且这些成员排放的气体总量要达到所有发达国家1990年总量的55%。
与全球贸易谈判相比,气候谈判的难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贸易谈判对于参与者而言,往往有明确的即期利益可供追索,但气候谈判对所有参与者而言,是看不到任何短期利益的。相反,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要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类能源的使用,或者采用成本更加高昂的节能技术等。这需要即期的巨大投入。
历经“八年抗战”,2005年2月16日,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批准后,《京都议定书》才终于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但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美国当年也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但2001年布什上台后,却宣布退出。美国的突然变脸差点让《京都议定书》流产,幸好后来俄罗斯加盟,才使得《京都议定书》得以顺利通过。
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当然不是布什一时兴起。美国立场的改变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美国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以上,《京都议定书》为美国规定的减排数字是7%,美国当时答应了。可1997年之后美国经济开始起飞,能源消耗增长很快,如果按照这个数字减排,美国将多花很多钱,于是布什不干了。布什认为议定书规定的要求太高,会损害美国的经济。
澳大利亚退出的原因与美国大同小异。当时,霍华德任总理,他说:“批准《京都议定书》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霍华德表示,批准《京都议定书》将会提高澳大利亚的劳动成本,损害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反对批准《京都议定书》。
直到2007年12月,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正式宣誓就职后,才在有关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文件上签了字。至此,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签署这个文件的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发难
《京都议定书》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规定减排任务。但近两年来,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众矢之的。一是这两个国家将是未来几年国际碳交易市场最大的卖家,将会有大批商人拿着钱排队买碳。二是中印两国是世界上碳排放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中国的总排放量甚至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由此看来,虽然在第一阶段的《京都议定书》中没有为中国设定任何排放额度,但2012年之后这种优待很可能会取消。
布什说:“世界第二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是中国,但是中国却被排除在《京都议定书》的限制之外。这是一个需要全世界付出100%努力的问题。美国还要在对付气候变化的问题中担任领导地位,但不愿意被这一有缺陷条约所束缚。”
此外,美国、日本、韩国开始抱怨,说它们国家的大气污染都是从中国飘来的。
当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有申诉的理由: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环境该破坏的,你们都破坏了,我们刚一发展,你就喊治理,要求减排。虽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大,但人均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奢侈型人均排放水平,还属于基本需求型排放。
退一步讲,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实现13亿人基本生存权利,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名世界第一恐怕也是无可厚非的。
中国的难处
对外,我们当然可以辩解。但回头看国内,2007年太湖蓝藻发难,老百姓喝不上水,恐慌情绪四处蔓延。除了太湖,还有松花江、巢湖等,连连告急,一档接一档,惊心动魄。中国已经进入环境事故高发期。环保部每两天就接到一起环境污染事故报告。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2005年SO2排放2549万吨,COD排放1414万吨,在当时都是全世界排名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在2001年的时候还是28亿吨,2005年就达到53亿吨。如果不加以控制,不搞节能减排,专家预测,煤炭产量到2010年将超过30亿吨,那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2006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600多个城市中,还有200多个没有污水处理厂,还有1/3的城市是直排。
环保形势是严峻的,但另外一组数据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我国年收入683元/人以下被认定为绝对贫困标准,相对贫困标准为年收入958元/人以下。据此标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调研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是5700万。
如果采用国际上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1.35亿,其中农村人口1.26亿。
勒紧腰带喊节能减排,显然是天方夜谭。话再说回来,建污水厂,上节能设备,哪一样不需要经济投入?排污权交易之所以能在太湖流域先行试点,首先得益于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
环保和发展的两难选择
有经济学家认为,环保和发展是一个选择问题。是先发展再治理,还是先治理再发展,还是一边治理一边发展,在发达国家也是比较难的选择。
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从历史来看,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包括日本在内,他们在上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曾面临与我们相类似的问题,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泊污染。他们曾经面临的窘境比我们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有钱了,治理环境的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将重污染产业向外转移或者升级换代,再加上环境法规标准严格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环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目前,污染严重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我国现在仍是粗放经济模式,高消费、高投入、低效益。国外把中国叫做世界工厂或者制造基地,环境保护遇到这种增长方式就产生很大矛盾,这个冲突一时难以解决。
篇8
关键词:沼气,科学发展,清洁发展机制
1引言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两难选择,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不牺牲发展的前提下,保护环境是当今中国的现实出路,也是太湖治理、京杭运河生态保护的最佳选择。发展沼气是鱼和熊掌兼得的重要举措,沼气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
2沼气是污染源头治理的有效途径
2.1有效治理农业废弃物
根除畜牧公害、秸秆露天焚烧公害、减轻大气、水体污染。将畜禽粪便作为沼气原料生产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畜牧公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对遏止愈演愈烈的江河湖库富营养化、海洋赤潮现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由江苏组织设计、施工的大中型畜禽场污水处理沼气工程有138处年处理畜禽污水能力达397万t。兴望养殖场地处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是一家较大规模的生态农业养殖企业,养猪生产区面积约100亩,周围还有3300亩无公害蔬菜、粮食及花卉苗木基地和鱼塘。目前该养殖场的生产能力为年出栏商品猪12000头,存栏规模6000头。每天产生的粪尿污水40t,其中含猪粪12t,猪尿18t以及少量冲洗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质能和有机肥资源,如不加以处理利用而直接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提高沼气工程发酵料液的浓度,确保沼气发电工程的气源。提高沼气工程发酵料液的温度,利用沼气发电的余热对料液进行增温与保温,确保在冬季没有外界热源补充的情况下,实现沼气工程一年四季能产沼气并发电,使项目本身产生可观经济效益。沼液沼渣全部用于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液态肥。所采用的厌氧工艺和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厌氧池容积为100m3地下折流式混凝土结构并配有10m3贮气柜的沼气工程,整个工程总投资约需20万元左右。通过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其环保能源综合效益比较明显,由于这类工程具有投资少、工期短、便于管理等特点,所以这种池形适合于处理存栏规模500~1000头养猪场的畜禽污水。另一种是主体为容积300m3左右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上流式污泥床的厌氧塔、并配有60m3左右的贮气柜,整个工程一次性投资需不到70~100万元,适合于存栏规模为1000~3000头的养猪场。这类工程以直接用气为主。再一种是主体为容积800m3以上的地上的厌氧塔、并配有200m3以上的贮气柜,整个工程一次性投资到1505元以上,适合于存栏规模为5000头以上的养猪场。这类工程由于投资规模较大,建设宜采用各级财政支持和养殖业主自筹相结合的方法,并且要建在周边有接纳排出沼渣、沼液的农田、果园的地方,这样才能取得生态和能源的综合效益。
农业废弃物的致力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规模养殖场为例加以说明。网上调查四个国家建立沼气工程处理畜禽养殖粪便,减少温室气体减排量。情况表明,大约2万头猪的养殖场可以减排1万tCO2,中国一个近19万头养猪场,年减排CO2量达11万t,印尼一个23万头养猪场年减排11.6万t,智利10万多头的养猪场,CO2年减排8万多1。四个国家中三个国家的养殖场计算7年温室气体减排量,只有一个国家计算1 0年温室气体减排量,这是根据CDM规则,各养殖场自行决定的。前者可获得总计21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收入,在第一、第二个七年后需重新计算之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后者只能获得10年内温室气体减排收入,10年后减排的温室气体不可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如果以10美元/t二氧化碳计算,亚美尼亚、中国、印尼和智利四个养殖场年获得二氧化碳销售收入分别为60、110、116、84万美元以上,是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
2.2沼气是治理城市污染的重要途径
篇9
谁是三氧化氮
大多数人也许对三氟化氮并不熟悉,但一定知道半导体和液晶电视。目前,三氟化氮主要用于电子行业的清洗和蚀刻。其中,浓度为15%~20%的三氟化氮被用于清洗液晶显示器:浓度为65%~70%的三氟化氮用于半导体的清洗和蚀刻。
1960年,三氟化氮作为一种实验火箭燃料首次得到应用。随后,它被用于美国星球大战导弹防御系统的化学激光。目前,三氟化氮在平板电视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半导体和人造钻石的生产过程中被大量使用。
在常温常压下,三氟化氮为无色、无臭、性质稳定的液化气体;沸点为129℃,熔点为206.8度。高纯三氟化氮几乎没有气味,它是一种热力学稳定的氧化剂,大约在350℃左右可分解成为二氟化氮和氟气,故其反应性质类似于氟。
三氟化氮也是一种有毒气体,人吸入该气体后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
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该气体受热或与火焰、电火花、有机物等接触能燃烧,甚至爆炸。它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三氟化氮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的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因此。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三氟化氮,必须格外小心。
三氟化氮是这样产生的
前面已经提过,高纯度三氟化氮是一种微电子工业中使用的特种气体,被称为高纯电子气体,这个家族还有六氟化硫、四氟化碳、三氟化氮、硅烷等。
作为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三氟化氮可以在集成电路板上“蚀刻”出只有几十纳米的线槽,使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越做越小。这意味着,手机、电脑、MP3等各种数码产品将可能变得更加小巧玲珑。
不仅如此,对硅和氮化硅蚀刻,采用三氟化氮比四氟化碳和四氟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有更高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而且对电路板表面无污染。
同时,三氟化氮还可以作为清洗剂。在生产液晶显示器的时候,由于周围环境中会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用常规的办法很难清理干净,这时候三氟化氮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它能为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创造出近乎零污染的环境。
国外对三氟化氮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比较早,伴随着20世纪电子工业的发展,三氟化氮本来已经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
但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半导体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三氟化氮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世界主要生产商,如美国的空气产品和化学品公司、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等又纷纷扩大了产能。
我国对三氟化氮的研究生产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最早仅仅应用于国防工业,产量很小,主要是自用。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氟化氮产业化的研究迅猛发展,以及电子工业用三氟化氮问世,生产线相继投产。其制造水平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当。
目前,三氟化氨这种人造化学物质在工业化生产中主要依靠两种办法产生:一是合成法,即将氟化氢铵在镍制反应器中加热,氟气、氮气和氨通过分布器进入反应器直接发生氟化反应生成三氟化氮:二是电解法,即在一定温度下,电解熔融氟化氢铵,在阳极产生三氟化氮。阴极产生氢气。
可怕的温室气体
虽然三氟化氮在当今的电子工业中不可或缺;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环境学院主任迈克尔・普拉瑟发现,三氟化氮是一种相当可怕的温室气体。该气体在现阶段的年排放量虽然仅为4000吨,它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却相当于6700万吨二氧化碳。
美国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地球化学教授瑞尔・韦斯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三氟化氮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最近30年,三氟化氮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20倍。虽然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中,三氟化氮只占0.04%:但这种气体所占比例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至2010年,三氟化氮的排放量可能会达到8000吨,主要在生产液晶电视时排放。预计,随着平板电视机和液晶笔记本电脑需求量的增加,厂商会使用更多的三氟化氮。统计显示,仅我国台湾地区2006年对三氟化氮的需求量就达到1300吨左右。美国商业情报机构(GIA)的分析数据表明,到2012年,三氟化氮在亚太地区的需求量将达到1.95万吨,其中大部分用于半导体制造和液晶显示器行业。
最近几年。液晶电视机由于耗电量少于等离子和背投电视机,一直被宣传成最环保的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需求量一路攀升。与此同时,人们对三氟化氨等在液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监测工作却远远不够。
虽然使用、运输和配制三氟化氮过程中,只有大约2%的三氟化氮会排入大气:但问题的可怕性在于,三氟化氮拥有导致全球变暖的强大潜力。更糟糕的是,三氟化氮能够在大气中稳定存在580~740年,基本不能依靠生态循环来消除,因此它在大气中的总量会不断积累,由此造成的危害也会相应累积。这意味着,三氟化氮排放在不远的将来极有可能会变成非常严重的环境威胁。
在目前,人们还找不到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的化学物质来替代三氟化氮。东芝松下显示器、三星和LG选择使用氟来代替三氟化氮,理由是氟不会成为温室气体,而且,在大气中也无法存在。然而,氟的成本比较高,而且毒性很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则试图使用硅来代替三氟化氮,但是硅的成本也很高。
鉴于三氟化氮潜在的温室效应,200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将其添加到了需要进行监管的气体之列。但目前,《京都议定书》还没有对三氟化氮进行限制,部分原因是因为制定该条约时,三氟化氮在大气中的排放量非常有限。其不利影响还没有为人们充分认识。
以往,人们只把二氧化碳(CO2)当作温室效应的元凶,其实,除二氧化碳外,人们经常提到的温室气体还包括水汽(H2O)、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O、全氟化碳(PFC)、六氟化硫(SF6)等。对这几种气体的排放,《京都议定书》中都做了严格规定。
篇10
关键词:碳排放;外部性;CO2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82-03
一、 研究背景
1.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自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分工有了新的形态,社会生产力也开始狂飙突进式地发展,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前所未有地扩大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1]。统计学意义上的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值和气候离差值出现了显著变化,如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等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 “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这个定义旨在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本文所涉及“气候变化”的含义都依据此定义。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虽然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近五十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指出,近五十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自从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及CH4氮氧化物浓度显著增加,目前已经远超过了工业革命之前的值。全球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了2005年的379ppm。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55%。在现行的国际碳排放交易活动中,交易的对象也都是CO2,因此本文所说之温室气体即指CO2而言。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4年正式生效。为完成《公约》的目标,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其中规定工业化国家确保二氧化碳、甲烷等六种受控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2008―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内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减少5.2%,2001年的COP7上通过了《马拉喀什协议》,为《议定书》的执行制定了细则,铺平了道路,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对污染物排放量做出定量限制。也是继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第三个影响世界发展格局的国际新规则。为了帮助发达国家各缔约方减轻其承担的减排义务负担,在《京都议定书》别规定了三种减排机制以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其中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和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 [3]。这些机制的共同指向在于通过按照规定程序核证的减排单位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即构建国际上有效的碳交易形式。
2.理论与实践。各国的工业和经济活动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外部性,就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而国际碳排放交易旨在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在确定总的环境容量和各经济体排放限额的前提下,各排放单位之间可以通过货币的方式互相调剂排放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的目的。它对企业的激励在于,超量减排的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他的排放权剩余,以获得保护环境的经济补偿,而增加排放的企业必须付出经济代价。通过市场交易的机制使CO2这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资本化。
1960年,英裔美国经济学家科斯[Coase,Ronald (Harry)]提出排污权交易理论概论;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Dales)于1968年首次提出排污权交易制度安排[4]。并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被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用于大气污染源及河流污染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2000年以来,中国在部分两控区省市也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纷纷成立。2009年8月16日,昆明环境能源交易所挂牌成立。
温室气体的排放本身是一个环境问题,但排放交易机制确实一种经济安排,而排放限额的设定又涉及国际政治格局博弈,因而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视野。同时,国际排放贸易区别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成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态,因而引起经济学者的极大兴趣,以这一课题为主体的环境经济学也于近年来成为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本文即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学家针对CO2排放交易这一新贸易形态所作出的经济学解释作一系统梳理。
二、目前的理论研究现状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源稀缺和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因而用边际效用理论和一般均衡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即在自由市场机制下,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新古典主义在解释全球气候变暖的碳排放交易问题上遇到了困难(沈小波,2008)[5]。其一,新古典经济学假设市场是完备的和信息是完全的,而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这两个假设都不存在,各国的环境容量与减排能力等相关信息并不是完全的,目前也并无完备的市场机制来安排这一交易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考察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时,遇到的是跨期选择下的不确定性问题。其二,新古典主义认为市场上交易的都是私有物品,而非公共物品,但CO2这种气体本身即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其三,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不存在外部性,而温室气体排放本身却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失灵,一国生产的发展带来的是全球温度的升高。基于以上原因,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国际碳排放贸易的形成机制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这一全新的交易领域的魅力又的确吸引着众多经济学家的注意力,因而,不同的经济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企图对此作出新的解释。
(二)外部性理论和公地悲剧
1.庇古税。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是一个外部性的问题。在经济中,每一个经济行为人都关注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外部效应,当外部性出现时,市场机制不一定会是帕累托有效率的[6]。Sandler和Hartley(2001)认为,此时一个国家的行为使其他国家获利或受损,且无法通过市场来进行弥补[7]。福利经济学认为,当私人成本小于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时,政府应该发挥作用,以使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美国经济学家庇古(Pigou,Arthur Cecil,1877―1959)提出应通过税收或者补贴的办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这就是著名的庇古税(Pigouivaintax)。庇古税属于直接环境税,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来确定纳税义务,因而是一种从量税,单位税额的确定按照一项经济活动的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均衡点来决定。其实质是,通过政府的作用来矫正私人成本,以使其等于社会成本。庇古税实施的难点在于怎样准确计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温室气体不仅是一种厌恶品,而且是一种公共厌恶品,换言之,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并非是外部性的一个简单推广,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国境,而不再局限于那些产生这些问题的国家。还有,外部性理论的讨论目前只是集中于消费的外部性,而没有涉及生产的外部性。
2.公地悲剧。科斯(Ronald Coase)[8]认为,如果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话,外部性就不会带来什么问题。但如果产权界定不明确的话,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将毫无疑问是无效率的。在产权明确界定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机制给人们提供谈判的机会,那么人们就可以交换他们产生的外部性,前提是交易成本为零。因而在科斯看来,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阻止污染,而是对公共厌恶品产权的界定。
在科斯条件下,政府是没有必要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科斯定理强调明晰的、可实施的产权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设想一下,在一个法律不健全、腐败盛行、偷盗成风的国度,当有人随时可能以非法方式抢劫属于他人的合法财产时,谁还会愿意进行投资并付出劳动努力呢?因此,得到法律保护的明晰产权,是保证资源被用于最有价值的用途,进而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权,因而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气候问题之所以会产生,原因是排放的产权没有得到明确界定,或者虽然有明确规定但无法有效实施。
大气是一种全球公共物品(Global PublicGoods,简称“GPG”),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进行转让。结果是各经济体必然大肆排放。
3.排放权交易。假定当前环境资源的配置是帕累托无效率的,现在存在着某种帕累托改进的方法,此时所有成员都应该能够接受这种改进,更重要的是,更好结果的出现与谁拥有排放的权利没有关系。如果A国有权利排放温室气体,但B国愿意向其支付的金额比A国减少排放的成本更高,那么A国会削减污染,全球的福利都改善了。反过来,如果B国拥有享受清洁空气的权利,而A国愿意向其支付,以换取有权利排放一定量的CO2,只要这种支付在边际上超过了A国排放对B国造成的损失,那么B国会允许A国排放,全球的福利也同样改善了。所以不论谁拥有排放的产权,他们都会讨价还价,直到在某一点上,额外排放对排放者的边际收益正好补偿了对被受害者的边际损害。
基于科斯定理的上述证明,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Dales)首先提出“排放权交易”的设想。这一设想试图从生产的外部效应的角度来解决排放的问题,但这种机制实现排放总成本最小化的必要条件是各厂商之间控制排放的边际成本必须相等。但所有厂商的排放成本信息是很难得到的。因而政府很难估计出各厂商适合的排放限额。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科斯定理要成立,交易成本必须为零,而在现行京都体系之下,各交易方都面临着巨大的时间成本与谈判成本。
另外的问题是,由于前面论述过,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一种全球的公共物品,因而在所有国家都加入《京都议定书》体系之前,就很难避免“搭便车”的行为发生。“搭便车”的行为阻碍了防止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矫正,那么就很难在全球变暖问题上达成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也是对《京都议定书》达成后的后续减排目标谈判如此艰难的一个经济学解释。在此方面,西方经济学者Maler(1990)、 Cline(1992)、Carraro和Siniscalco(1993)以及Barrett(1994)相继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此给出了解释,其中Barrett(2008)还提出一种“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需要少数几个甚至单个国家就可进行,避免了“搭便车”的问题,但关于技术的管辖权仍需妥善解决[9]。
三、结论
国际碳排放贸易,是一种新的贸易形式,对于其产生的经济学解释,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研究。综合起来看,这些研究着眼的大多集中于对贸易形式本身的解释,且关注点多在需求侧。从目前现有的资料看来,还没有从供给观点出发来解释这一现象的。CO2的排放本身源于生产环节,其与供给活动息息相关。因而从供给侧对其发生机理作出恰当的经济学解释,并由此提出一种系统的分析框架,或许将开启这一领域新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Z].
[2]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Z].
[3]京都议定书[Z].
[4]戴尔斯.污染、财富和价格[Z],1968.
[5]沈小波.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策工具及前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
[6]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7]Sandler,T.and Hartley,K.“Economies of Alliances:The Legson8 for Collective Action.”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精品范文
10温室气体排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