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货膨胀的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货膨胀的现象

篇1

【关键词】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紧缩货币政策,理财

近年来,由于贸易顺差等原因使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增长,外汇储备量迅速增加,再加上人民银行大量投放货币,使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目前,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成了我国政府经济工作中重点调控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包括:1、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上涨2、一定时期的持续上涨3、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

二、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

1、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也就是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表现为大宗关键商品需求过多,供给不足。比如前些年房子少买房的人多,造成房子供不应求,房价持续上涨;某些农产品产量少购买的人多,造成短期的价格上涨等。

2、企业生产成本上涨。由于产品原料、劳动力工资等价格上涨引起的成本上涨,最终导致的商品价格的上涨。表现为由于黄豆价格上涨导致的豆油价格上涨,由于工人要求加薪引起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的产品价格上涨等。

3、国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由于国际市场上原料、能源和国外消费品等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表现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原油企业立即跟进;依靠进口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价格上涨,国内产品价格跟进等。

4、垄断行业的带动。国内垄断行业如:电力、自来水、电信、石油、铁路、烟草等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其他行业价格上涨,结果导致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

5、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2008年,我国启动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方案,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迅速增加,信贷量激增,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基础性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的通胀预期快速形成。

三、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我国居民资产的影响。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我们都发现我们手里的钱不值钱了,而我们的房子、和一些收藏品却越来越值钱了。这是因为我们的钱放银行里,虽然有利息,但我们的利率值实际是负数,许多家庭贷款买房、买车,因为借债者的实际债务负担可能减小。而房产、黄金等各类收藏品价格随通货膨胀变动而变动,往往能够保值和升值,所有人们更愿意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进行投资,这也是近几年房地产投资热、黄金投资热的主要原因。

2、通货膨胀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近些年,我国居民工资等收入都大幅提高,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而相对的物价水平也一路看涨。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看涨,使一些低收入人群都不得不算计着花钱,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钱毛了”。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富人把大量剩余资金投入房地产等盈利较多的行业变得更富,而一些低收入者却日夜为生活奔波,微薄的收入很难满足全家人的生活支出。

3、通货膨胀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我国出口企业长期从事的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型产品和贴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以低价格出售。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各种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都上升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业必然会增加,出口商品价格也随之增加,提高价格会削弱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提高价格企业盈利会相对减少。

4、通货膨胀增加了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许多有资金实力的人把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等行业获得大量利润,开豪车、住豪宅、用奢侈品,一些世界品牌奢侈品纷纷进入我国,我国还一度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最多的国家;普通工薪族等低收入人群对日益飞涨的房价和物价都望而却步,物价上涨的幅度如果超过工资上涨的幅度,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普遍提高,低收入人群必然有一种不平衡心理状态,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增加。

四、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1、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紧缩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等宏观调控手段,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进而减少社会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通过收缩信贷规模和减少信贷总额,减少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把流动资金收回到代表国家行使权利的中央银行手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时期最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避免恶性通货膨胀发生。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有利,进口商品因为汇率下降而价格下降,我们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和原来一样的东西,或者说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增加高科技产品和设备、能源等的进口,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降低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然后带动整个国内商品市场价格下降,进而达到紧缩货币的目的。

3、稳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通货膨胀预期是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前些年房地产市场上,买方对通货膨胀有预期,急于购买;卖方也对通货膨胀有预期,所以囤房不卖。政府应该引导人们形成物价稳定的预期,使人们对未来物价环境充满信心,另外应该努力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给,稳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避免因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导致的价格突然暴涨现象,进而影响人们对物价的预期。

4、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最近几年的房地产过热问题也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由于作为固定资产的住房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价格上涨明显,其增值速度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飞涨。政府应该动用各种金融与税收手段,抑制房价进一步上涨,努力增加普通性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发生。

5、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货币资金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流入股票等证券市场,大部分居民手里都或多或少的持有股票,由于股票等证券有规避风险的作用,钱存银行可能是负利率,所以人们更愿意拿来投资,政府应该引导居民更理性投资,通过立法加强对证券市场监督和管理,防止各类违规现象的发生,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五、通货膨胀现象下我们应如何理财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的特点是风险小、流动性好、收益低。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8月份居民消费指数(CPI)同比涨幅至2.0%,而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1.75%,我们都发现把钱存银行,钱会越来越少,负利率的时代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资产中银行存款的比重。

2、购买债券。国债的特点是收益比银行存款高,风险较小,流动性一般,很多投资者把购买国债当做投资首选。事实上,2008年以来,债市呈现出弱势格局,有不断下行的可能,我们可以用部分资产购买债券,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3、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相对收益较高,风险较小,是许多投资者的首选。而且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多,投资额可大可小,收益高的风险也较大,收益低的风险也较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投资品种和份额。是现在较受欢迎的投资方式。

4、购买基金、投资股市。随着央行的不断降息和物价不断上涨,许多人不甘心把钱放银行,开始把钱投入基金和股市。基金和股票收益较高,风险较大,如今年上半年股市走势很好,许多基金和股票的投资收益率都达到100%,让许多投资者眼红,可之后就走向低谷。切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参考文献:

[1]《当前通胀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祝宝良

[2]《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周新普

[3]《通货膨胀威胁中国经济》 ,易宪

篇2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财产保险 措施

经济发展推动了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中的资金、资产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标志着国内社会正在积极步入小康社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财产的增加,相应的财产保险也成为了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国内经济正处于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财产保险是公民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措施。在近几年,国内的财产保险业务不断攀升,创造了非常好的保险业绩。但同时,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重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盈利问题的研究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通货膨胀概述

通货膨胀是非常常见的经济学现象。通货膨胀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同时需要严格控制。通货膨胀一旦超出控制范围则会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通货膨胀控制预警机制,保障国内经济安全运行。但从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来看,通货膨胀将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财产管理任务。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对做好相关工作有重要意义。

1、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出现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出流通纸币、铸币、信用货币的过度发现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2、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财产缩水,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但为什么还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流通货币的过量发行,其间接原因则是控制纸币发现的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而发现的。例如: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国内实施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通过财政刺激拉动内需对保障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此,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将不可避免。

3、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根据通货膨胀的定义,可以看成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整体上涨,间接导致流通货币贬值。近几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指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人工工资也普遍上涨。其次,通货膨胀导致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当前国内的经济现状已经让人们意识到通货膨胀对居民存款的影响。财富缩水已经迫使人们开始关注财产保值方面的投资。最后,通货膨胀一旦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极有可能发展为激烈性通货膨胀。如果一旦出现则会严重破坏整个经济体系。例如: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的美国次贷金融危机,都对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通货膨胀环境下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现状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货膨胀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最终都会呈现一个结果。即:流通货币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通货膨胀是居民财产安全的潜在风险因素。同时,通货膨胀也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有很大影响。

1、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来源分析。国内财险公司的盈利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所谓承保利润是保费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值部分。投资收益则是财险公司利用保费对外投资所取得利润。国内所有保险公司的盈利都来自于这两个部分。其中任何一项收益发生变化都将影响到财产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

2、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利润的影响分析。通胀对保费收入影响主要基于:价格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等。首先,通货膨胀造成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其中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也会在非常上涨的范围内。受保费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一部分放弃投保或改投其他保险或其他投资方式。价格上涨带来的需求下跌是必然的。因此,通货膨胀造成了保费收入的降低。其次,通货膨胀对人们的收入造成了巨大压力。就以国内近两年的经济情况来看,通货膨胀的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但同比的工资水平上涨的比较慢。收入没有很大的增长,但居民用于生活的开支却在不断上涨。这样受生活成本压力的影响,一些居民会选择放弃财产保险的选择。最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国内的金融市场越来越繁荣。居民投资理财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例如:股票、期货、黄金等等。在通货膨胀综合压力下,居民选择其他替资方式成为威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另外,通货膨胀也增加了财产保险理赔的概率和风险,提高了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理赔成本。

3、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分析。投资收益是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来源,而且财产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有加大的灵活性。为了实现投资较高的收益回报,一些财产保险公司会将投资锁定在流动性较高的投资项目上。目前财产保险公司主要以投资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一般情况下通胀会提高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另一方面,由于通胀率升高时,银行存款率也会随之上调,因此通货膨胀下投资银行的收益率也会提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的投资收益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会有所增加。可见,财产保险的是应对通货膨胀比较有效的投资方式。

三、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公司提升盈利水平的措施

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据统计2006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1.78亿,2008年则损伤83.47亿,到了2010年财产保险公司利润总额225.59亿元,实现了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大幅度改善。而在2006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周期内,国内的通货膨胀指数变化明显,是影响财产保险收入的重要观测因素。在国内财产保险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研究通货膨胀下的企业的盈利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

1、财产保险公司要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企业盈利的影响。从前面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影响的分析来看,有坏的一方面也有好的一方面。因此,正确认识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正视通货膨胀下财产保险企业盈利面临的问题是关键。首先,在当前一些财产保险公司过于追求投资收益,以“现金流承保”的方式换取更多利润。该方式的操作在增加了财产保险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财产保险投资的风险。其次,国内现有财产保险体系和制度还不完善。通常财产保险是以承保人财产损失为赔付条件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承保人的财产损失发生概率增加,而现有财产保险制度对财产保险的赔付条件、赔付率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财产保险管理方面对财产赔付准备金的管理也不科学。这些漏洞都有可能增加财产保险的成本。最后,国内可用于投资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现代社会的经济现状越来越复杂,通货膨胀发生概率和指数也越来越高。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任何一项投资其风险都在增加。理性看待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盈利的影响,充分认识到财产保险公司存在的影响盈利的问题,是做好改善工作的前提。

2、财产保险公司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的财务应急预案。首先,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科学的体系用于检测通货膨胀指数。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是由于企业的反应滞后造成的。建立一套完善的通货膨胀监控系统,可以帮助财产保险企业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获得及时的通货膨胀指数,及时做出正确的财务处理,降低损伤。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一方面用于评估承保人的财产风险,相抵理赔风险。另一方面,用于评估财产保险企业内部投资风险,有效降低和控制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最后,重视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可替代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受通货膨胀价格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降低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做好财产保险产品的创新,定制更加合理和让消费者放心的财产保险产品,可以大大提高财产保险的市场销售情况,保障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有效应对通货膨胀对财产保险的影响。

四、结束语

财产保险已经被现代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但在新环境下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问题。通货膨胀的持续存在成为影响财产保险企业盈利的隐患之一。重视通货膨胀对国内财产保险公司盈利状况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及时和有价值的。对保障财产保险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雅琴.论CPI对我国产险保费增长的影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1(04).

[2]周苏玉.我国财险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01).

篇3

【关键词】通货膨胀 CPI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一、中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现象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从而导致货币贬值,引起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2010年中国通货膨胀率2月达到16个月以来新高,消费物价的年通货膨胀率从1月的1.5%升至2.7%,超出了分析师2.3%的预期数字。而且从国家统计局的经济数据看,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等都环比继续上涨,其中3月CPI公布值为102.4,同比增2.4%;PPI公布值为105.9,同比增5.9%;房价公布值为105.89,同比增5.89%;货币供应量为650000亿,同比增22.5%。针对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泰达宏利基金分析认为,未来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率将有所回落,CPI和PPI仍会缓慢地逐步上扬,这证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有关权威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煤炭、铁矿石、钢材、铜和锌等价格上涨明显,主要化工产品亦上涨明显,仅水泥、原油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房地产市场出现热潮,房价越炒越高,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却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米、乳业、啤酒、白酒、饮料等食品行业纷纷涨价,原材料成本的增长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材料的上涨造成的支出增加和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推高了CPI指数,这对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造成了威胁。而官方公布的CPI指数并没有计入住房消费,实际影响居民的CPI指数远远不止于此,普通居民的生活十分直接地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原有的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沉重负担下,还要忍受什么都涨价的艰难,日常的衣食住行开销增加,略微上调的工资实在无法与物价上涨的步调相协调。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货币发行量过大

20世纪中叶,弗里德曼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量而造成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货币的供应量,因此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比例过大,这是为了满足快速复兴经济的需要,现在中国又面临国外要求汇率调整的压力,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货币贬值,最终影响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2、需求大于供给

凯恩斯主义把通货膨胀视为一种宏观经济现象,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实际经济中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缘故,需求过度拉动了通货膨胀的产生,从而形成了需求拉动理论。中国是一个消耗很大的国家,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中国造成了很大冲击,很多企业倒闭,尽管到现在经济开始复苏,就业压力缓解,甚至还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各方面材料的供给量增加到大于需求量,而且最近几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地震、干旱等困扰着中国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造成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之一。

3、经济结构因素变动

在经济活动中,各个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一致,其中部门的兴衰更替频繁,各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度不一样,而社会经济结构并不能非常有效地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性部门转移到开放性部门。但是,生产效率提高慢的部门、和非开放性部门在工资和价格等问题上都要求和其他部门享受一致的待遇,这就导致了通货膨胀。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如下特征:东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率高,而中西部企业尽管有国家政策扶持仍然相对封闭、经济效率低下,地区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和加工业等蓬勃发展和重工业、制造业等发展缓慢,而去年的金融风暴和今年的经济复苏也造成了地区间和部门间发展不平衡的速度加快,这些都是造成今年通货膨胀的因素。

4、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对通货膨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出的相应预期。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作出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作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它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三、启示和建议

目前官方对外宣称,中国CPI上行中并无通货膨胀因素,统计的数据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政府不应只关注上报的数据而需要更关注具体的基层居民的生活现状,因为后者更能反映我国的CPI和通货膨胀率。现在居民普遍对持续增长的物价不满,他们的收入不能使他们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这种现象与我国飞速增长的GDP是相矛盾的,从中可以看出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而政府出台解决通货膨胀的政策能很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1、完善CPI体系

CPI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因为CPI指数不仅影响每一个消费行为,影响着每个消费者的支出预算,也左右着市场经营成本,影响着企业与个人的投资决策,影响着社会财富的分配与转移,影响着政府决策及央行的货币政策,影响着我们社会每一个居民的生活。而我国官方统计出来的CPI指数与实际居民生活消费价格变动不一致,这说明我国的CPI体系存在缺陷,使政府不能准确地了解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和严重性,就不能采取有力的手段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

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首先得准确了解通货膨胀的具体情况,弥补现行CPI体系的缺陷。中国CPI指标体系的缺陷在于官方一直在强调作为国际惯例,CPI不包括商品房价格,而且居住类权重过低(13%左右,国际惯例是30%以上),其基数过低,而食品类占CPI权重为33.6%,食品类通常是通货膨胀最后波及的环节,然而食品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因此,中国应该完善现有的CPI体系,使之真正切合实际和民生,将商品房价格纳入其中,同时合理地调整各方面的比重,使之能真正地反应居民的生活消费情况,否则只能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还会造成居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2、央行实行货币从紧的政策

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实质上是货币问题,资金过多地流向地产部门以及与地产相关的行业,造成其他行业,主要是食品等由中小企业投资的行业资源不足,供给下降,故物价上涨,而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出现泡沫,如果不遏制可能会出现崩盘的现象,到时候经济损失更加惨重,因此得通过央行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而不是采取政府管制价格的行政手段。

中央银行应该采取央行价格机制(即利息)来收紧货币供应,着重调节总供给、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增加财政收入以减少财政赤字、减少银行信贷、遏制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及股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以控制消费物价上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稳定货币作为主要目标。在紧缩财政的同时控制货币发行量以遏制纸币贬值的势头,并注重汇率的作用,防止外来资金带来的副作用。

3、控制通货膨胀必须压低房价

很多学者声称房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虽然反对者很多,但也有其道理。去年以来,我国房价飞涨,一些热点区域的房价甚至一个月上涨超过10%,一年上涨超过100%。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已经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对房子的消费依然占到了居民一生收入的绝大部分。虽然国家统计出的CPI指数没有将房价列入其中,但实际上房价是直接影响到最广大的居民的,应该列入其中,而倘若将房价列入CPI指数,可以说也受到了中央的关注,对防范金融风险有重要作用。

4、改善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两个比重”,一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通货膨胀持续的情况下应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增加劳动者的收入。通货膨胀对于工薪阶层影响很大,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生活水平也必然会相应降低。现有的情况不能改变,就应涨薪以解决居民的生活困难,因为存在着通货膨胀的惯性,通货膨胀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如果不采取这一措施改善民生,就会使惯性延续下去,而且会造成居民的不满。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英国在治理其1979―1981年的通货膨胀中,多次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采取了“建设性干预政策”,即增加对高技术工业的财政帮助,刺激传统工业企业在改造中大量运用新技术工艺。最后,倡导竞争,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鼓励职工持股。法国在治理经济危机时以科技进步为推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陷入衰退的传统部门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收缩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我国在解决现有问题上也应借鉴其方法,采取宏观调控,以干预手段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劳动生产率的速度提高到快于要素成本提升速度的水平,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这样,才能根本解决成本推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威胁,最终促进经济在长期内快速、平稳发展。

四、结语

我国的通货膨胀持续了几年,现在已经到了全面通货膨胀的地步,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危机、货币政策不力、房价过高等,尽管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但其并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根源,其手段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建议完善体系、货币从紧、改善民生等,希望中国的民生问题能得到很好地解决,通货膨胀现象得以消除。

【参考文献】

[1] 葛畅:我国房地产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基于北京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通货膨胀 通胀预期 分析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通胀预期甚为强烈。探讨通胀与通胀预期的关系,对于避免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通胀预期真正转变为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通胀与通胀预期的金融学概念

(一)通胀

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自从纸币在世界范围内发行流通以后,通货膨胀现象便愈加频繁地出现,关于通货膨胀的内涵,中外各国经济学家有着不同的定义,其中:萨缪尔森把通货膨胀定义为“价格和成本的一般水平上升――面包、汽油、汽车的价格上升,工资、土地价格、资本物品的租金上升。”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琼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同样经济活动的经济回报率的收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变动”。目前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发行过多,货币发行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同量的货币现在的购买力小于过去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总水平上涨或持续一段时间的上涨,物价的上升部分超过了物价的下降部分,或物价只有上升部分而没有下降部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尽管至今还没有统一的通货膨胀定义,但中外学者已不约而同地把物价水平持续异常的变动作为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内涵来考察,即从现象的角度来定义通货膨胀。

(二)通胀预期

通胀预期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生的概念,伴随着理性预期学派而出现,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的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直至其达到预期价格以上。这种在市场预期心理作用下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之为“预期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预期如何形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后看”的,即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适应性预期假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前看”的,即主要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有关变量发展变化的可能,从中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合理预期假说”。

(三)通胀与通胀预期的关系

近年来对于通胀与通胀预期,宏观经济学家最新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资产价格和物价之间可能并没有一个很强的因果关系,两者可能都是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外部经济环境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果”。笔者非常赞同上述观点。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不一定等于有明确因果关系,而以往的相关性规律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会分崩瓦解,这次的金融危机带来的所有资产价格的共同下跌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更倾向于对每个特定环境下经济变量的关系进行符合逻辑和市场共识的推导。通胀预期就是我们认为现在值得重视的一个变量。可能导致通胀预期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价本身的上涨以外,宽松政策没有及时回收,或者是汇率、黄金价格,甚至是资产价格上涨的正反馈都是重要原因。但是由于缺乏衡量的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判断更多是依赖于日常生活的直观体验(比如媒体开始鼓吹通胀到来)。必须指出的是通胀和通胀预期是两回事,有了预期不等于一定会真的有通胀。通胀未必和资产价格互相影响,但是至少在短期内,通胀预期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会是正面的。

二 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国内通胀预期的诱因及表现

(一)国内通胀预期的诱因

近年来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之后,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国内学者对其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西方传统的通货膨胀成因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有人认为,“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不能简单归为传统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的任意一种类型,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既有需求扩大导致供不应求的原因,也有成本价格上升引起的产品价格的上涨(如: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我国制造业产品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导致肉类产品价格上涨等),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动的因素(如房地产、公共建设形象工程、基础建设等行业投资过热导致价格水平上涨)。”也有观点在分析我国近年的通货膨胀成因时得出三点结论:①货币供给量过剩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②资源稀缺导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③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国际贸易顺差,这些都导致了中国式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国内通胀预期的表现

总理在今年的多次讲话中提出信心比货币和白银更加重要,在经济学中信心所对应的便是“预期”。对于预期较早的研究是从凯恩斯开始的,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曾专门论述了预期对就业和资本的影响,此后预期成为经济学中常用的重要术语。经济学中的预期是指对同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的未来值的预测。我们知道,在经济理论中,资产价格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预期影响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直接影响着产品和资本的价格,所以无论对产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预期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价格本身就容易产生泡沫的投机品,预期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币值是稳定个人预期的关键环节,随着全球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的显著增加,如何有效控制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未来经济学家和各国中央银行所需要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

变幻莫测的预期转变和投资者的“牛群跟风行为”,是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之一。许多经济学家喜欢用“非理性”来解释预期转变和“牛群跟风行为”,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胜枚举。无论理性还是非理性,金融市场的“牛群跟风行为”,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个人预期的形成是难以判断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大师卢片斯把主观预期和现实的关联,描述为最复杂的哲学问题。1945~1970年,基于固定汇率体系的全球经济体系,热钱流动规模非常有限,个人预期相对稳定,保证了真实经济稳定增长,预期稳定让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保持稳定的联系。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紧接着两次石油危机触发全球流动性暴涨以及个人预期的剧烈变化使新古典综合模型失效,随后兴起的新凯恩斯经济学、行为宏观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动态凯恩斯模型等,本质上都是要回答一个问题:个人预期的转变怎样导致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他们的一个共同基本结论是:只有当个人预期稳定的时候,经济政策才有可能实现所希望的目标。

在我国,人们更加关注将来价格水平的走势。央行表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压力正在逐步积累。货币政策的目标也由保增长,逐步转变为保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轨道上来。去年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V型增长,经济增长的势头逐步增强。同时,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作用的效果逐步显现,随着经济步入上升区问,通货膨胀预期也在上升。目前保增长的经济目标基本达到,防范通货膨胀预期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将是下一阶段又一任务。实际上,从2008年9月开始,央行开始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当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基础货币供应,不断下调法定准备金率,货币和信贷持续上升。随着经济转好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物价水平将会进一步上升,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潜在的风险也在上升。

三 通胀预期的预测分析――理性看待国内通胀预期

(一)通胀是否会发生

通胀预期如此强烈,是否就意味着真实通胀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当前美元汇率持续贬值,货币供应量激增,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人们的通胀预期来自于对这些因素的正常担心,但这些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只是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正常化过程的一部分。我们不否认这些因素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现阶段,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些因素还不太可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通货膨胀局面。

(二)理性应对国内通胀预期

尽管一些学者和市场人士对明年的通货膨胀持乐观态度,认为明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很高,但是笔者认为必须尽早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为将来经济稳定增长打好基础。从实证数据的研究来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都有一定的时滞,货币供应量对总产出的影响通常是一个月到两个月,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弗里德曼的测算,大约需要两年时问。尽管通货膨胀不会马上出现,但是笔者认为等到通货膨胀起来,再采取措施控制,可能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及早管理,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控制引发通货膨胀发生的源头。货币主义的大师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加速度高于产出的增加速度而产生”。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总需求上升和货币扩张总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从货币政策的调控角度来看,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预期,必须调控好货币和信贷的变动。

一是控制货币和信贷增加的节奏。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消费和投资信心下降,信贷市场冻结,需要政府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一旦经济恢复,信贷市场活跃,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必将推动物价水平上扬,因此央行就要适时控制货币和信贷投放的节奏,防止物价水平的过快上升。

二是调整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力度。我国央行主要是用数量型工具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进一步来控制货币和信贷的扩张。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都在考虑刺激经济的政策何时退出,充裕的资金如果不能够及时回收,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预期会转变为现实的通货膨胀,我国央行也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公开市场业务调控的力度,回笼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

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投资决策;现金流量

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投资决策选择

一、引言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社会中的货币发行过量造成物价上涨,导致单位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的一种现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又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研究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对企业正确进行投资决策,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与其他的经济活动一样,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的投资决策在经济活动中对企业的各个方面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有其经济学理论上的依据。

我国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研究正处于认识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用经济学相关原理来对企业投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加以指导,这样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发展,另一方面丰富了相关投资方面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本文分别从通货膨胀的现状和长期趋势以及考虑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和解决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二、企业投资决策的环境条件

1.国际性趋势

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普遍存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中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范围内都需要面临的经济问题。当在市场经济中,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流通大于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流通量,居民就会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存在。而对于企业,对通货膨胀的反应更为敏感,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时刻关注着通货膨胀的变化。

近两年由于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巨大,相应投放的基础货币仍然相当可观,这将会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中国的经济离不开世界经济体,美元的贬值,会导致全球大宗商品、资本、原料产品价格上涨,进而也会推动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虽然在世界上的主要货币兑美元大部分采用的是浮动汇率,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是相对固定,所以美元的贬值会导致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从而使其他货币兑人名币也升值,此时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即输入性的。再加上微弱的经济复苏,美国加息困难,短时间内很难转变美元的弱势。所以,美元兑世界主要货币仍继续加重,相互作用美元的贬值,恶性循环就会加大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影响,整个国际市场很难避免这种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问题。

2.我国当前趋势

2008金融危机后,货币流动性泛滥,美元持续贬值,主要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经济体,在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节节攀升。再加上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一直坚持经济刺激政策,货币的发行量太多,理论上已经超过GDP的两倍,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过大,这时候物价自然要上涨。流通性过大又使得资本的保值增值等投资性需求造成了通货膨胀。在这样的环境状况下,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居高不下,通胀预期也越来越严重,控制通胀迫在眉睫。

不过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不会给我国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尽管中国目前出现了局部物价水平的上涨,但由于受到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约束,中国还没有形成全面的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格局,还没有给中国当前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加上经济调控手段尤其在货币调控依然有效的范围内,通过调控银行储备金率,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的主线最可能是商品价格温和上涨。

尽管在理想中都认为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就是所达到的最好的经济体系。但事实上这未必就是最明智的。适当的通货膨胀可以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其实在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一直存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还不完善出现过多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通货膨胀率基本上控制在百分之三左右,时刻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通货膨胀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属于宏观经济现象,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还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通常情况下都是放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进行投资决策的探析。尽管通货膨胀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是市场经济体的通货膨胀都是相同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每个经济体系都需要的经历的,同样温和的通货膨胀并不一定会给企业投资决策造成多大影响,往往由于温和通货膨胀的存在使企业适应在不确定因素条件下的投资决策选择,提高应对能力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

首先,在温和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企业所做的各项投资预算都会增加,同时企业的营业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费,管理费和各方面的成本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得企业预期的投资预算都会提高。但考虑与不考虑这种温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会产生投入价格预算个估计值方面的差异。没有通货膨胀时,一般在物价总水平的基础上,只考虑投资期间的相对价格变化。有通货膨胀时,除了要考虑相对价格的变动还要考虑市场上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因素。

其次,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也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当通货膨胀率高于贷款利率时,即使存在负债,企业也宁愿自己经营,因为此时借款投资收益率相对会较高。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一般通过发行债券或借款来。只要投资项目的报酬率高于黑市利率,借高利仍然能够获得利益,企业就会贷款扩大经营规模。而此时通货膨胀率高于黑市利率,企业自有资金的收益更不及借高利获得的收益,一定会要贷款,导致社会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乱集资”的现象。所以从企业获得报酬来看,此时投资报酬率会高于借贷利率,企业为了获得利益会通过借贷来扩大生产。

最后,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在投资过程中会有所得税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与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时的到的实际净流量会有很大的不同。而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与现金流量所受到的影响发生的时间会有相同或不同,有时通货膨胀在前有时又在后又或者同时发生。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通货膨胀会对不同的投资项目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投资者对不同通货膨胀的预期估值也会影响到投资必要报酬率的预算。如果在估计现金流量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可能会由于对现金流量产生高估或低估, 而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简而言之,如果在投资过程中忽视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就有可能选择一个无利可图的投资项目或拒绝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

四、完善我国企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投资决策的思考

如何进行有效率的投资,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不论是我国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投资,加大投资项目和投资决策的研究。只有在科学的投资决策下,企业才能减少风险,降低财务压力,获得预期收益。目前,我国企业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同时投资决策应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1.准确定位企业当前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的发展阶段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就会避免盲目作出决策,否则当发生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时,错误的投资决策对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损害会表现出来,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要准确定位企业的发展阶段,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外部相关的咨询与研究机构,综合评判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调整投资结构,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单向影响着企业短期收益,即需要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才能够对于抗击经济冲击有着较好的效果,所以企业在制定短期投资目标时,首先应当考虑对投资结构的调整。为了避免市场不稳定因素造成不良的影响,理性的投资者们可以分散资金的投资方向,投资不同的项目,从而降低非系统风险。由于在进行投资时,不同的投资项目会有不同的风险不同的收益,只有分开进行投资,不同项目共同进行,这样就有在项目中同时出现盈利和亏本时,相抵之后还会有利润。

3.建立投资责任制,权责相结合。按照权力与风险相结合的特点, 把投资决策与投资风险相联系,形成“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体制模式,投资主体既有权利进行投资行为,又对投资行为承担责任。由于此时投资导致的后果会与决策人员和企业的利益直接相连, 投资者就会谨慎的进行么个投资项目的选择,保证了投资行为公平化、合理化。同时,投资者必须对项目运行全面负责,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审批人员,要建立起权利和责任相结合的制度,如过投资过程中造成重大失误或严重损失,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这就能够保证企业投资者在通货膨胀时更加谨慎的进行投资决策的选择。

总之,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货膨胀会给企业经营带来混乱,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入手。

参考文献:

[1]蒋琳.通货膨胀下的企业投资分析[J].内蒙古包头,2003.

[2]陈晨.通货膨胀下资本投资预算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

[3]严德功.企业投资的决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

[4]陈敬慧.中小企业投资决策问题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会计分院,2011.

[5]罗荣桂,王炳志.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方法[J].武汉工业大学,2000.

[6]刘志阳.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J].平顶山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2010.

[7]胜.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决策分析[J].山东财经学院,1997(4).

篇6

关键词:通货膨胀 生产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 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一般认为通货膨胀(Inflation)指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

一、 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区分: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之间)、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区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区分: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进通货膨胀、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相互作用下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二、 通货膨胀的特点

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速度(以通货膨胀为准)。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间接表示。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应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可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NP折算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的特点如下:

1、热钱的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占款的不断攀升致使央行被动增加流动性,致使物价水平攀升;

2、输入型通胀:大宗商品等价格的上升致使多数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引发终端消费品和投资品价格的上升;

3、结构型通胀:部分如房地产、资源类行业过热,但传统行业投资不足,产品价格向终端传导困难(如服装、外贸代工品等)。

三、 通货膨胀的影响

提起通货膨胀,人们往往视为公敌。然而,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我们客观进行分析。如果通货膨胀是平衡的,所有的价格,包括各种产品和劳务、各种生产要素及各种债务的价格都是按相同比例变动的,则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不会使任何人受到伤害,也不会得到好处。如果通货膨胀是完全预期的,可以预先采取某些措施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通货膨胀通常是不平衡的,多少总会造成影响。一般来说通胀的影响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的影响。对大多数人来说工资是主要收入。工资的增长率慢于通货膨胀或者滞后于通货膨胀,则人们的收入就会受到损失,雇主就会得到好处。对于债务人来说,急剧增长的通货膨胀会使债务人得益,而使债权人受损。对于拥有较多房产、黄金或实物财富的人可能在通货膨胀中受益,而手持现金较多的人则会遭受损失。对于发行债券、国债的政府来说,受益要超过居民。2.通货膨胀对产量和就业水平的影响。通货膨胀使得市场非常不稳定,导致购买力和投资的下降,产量随之下降,然后带来更高的失业率。3.通货膨胀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首先,经营成本上升,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了经营难度。 其次,贷款难度加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因而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的时候一般都会采取紧缩银根的政策。通过紧缩信贷,减少整个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提高贷款门槛,会给中小企业造成资金困难的局面。再次,其他财务风险,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会面临着贬值,收回的难度也会加大,造成坏账的可能性增加;此外,企业在进行重大投资时,其长期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四、通货膨胀的对策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分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钱多货少”。西方发达国家不是紧缺经济,市场长期处在商品供给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但是仍然会出现通货膨胀。当前我国经济中货币流动性过大,货币投放的速度过快,以及流动性大的货币(现金和活期存款)增长偏快,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加大,存在着物价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因此,要防止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而防止通货膨胀首先要把着力点放在防止经济过热上面,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和“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防止经济过热,主要应该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过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需求、股票需求的拉动作用。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多次采取紧缩银根的措施,这对于防止通货膨胀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目前采取的措施见效还不是很快。因此,防止经济过热不仅要紧缩银根,而且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本及外贸双顺差的增长过度、企业利润增长过度和政府土地开发过度这三个“过度”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见效。因此,经济增长偏快要逐渐转慢,经济热度要逐渐降温。

对于第二个防止,也应该根据经济发展中新的情况,采取新的措施。首先明确防止通货膨胀要建立在防止经济过热的基础上,只有经济过热的隐患被消除,物价稳定才有牢靠的基础。其次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直补标准;稳定农业生产,保证价格上涨较多的农产品能满足供应。第三要利用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优势,扩大进口一些在国内市场价格高、国外市场价格低的商品,调节市场余缺,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税,控制国内涨价商品出口。第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对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价格和廉租房租金的监管,落实和完善商品房价格管理政策。

在控制物价上涨时,需要引起特别关注的是:要处理好合理的物价上涨与防止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合理的价格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和价格上升是必须的。要把价格总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合理的幅度内,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物价的表面稳定。要实现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高增长和低物价,这是新的形势下宏观调控的难点。需要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国际收支和价格政策,尤其是要运用好外汇政策,处理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宏宇.探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原因及对策[j].云南:时代金融,2011.21期

篇7

Abstract: There are two reason to explain the paradox of inflation and RMB's appreciation. The reason why inflation can not substitute RMB's appreciation is the durative and stability of the expectation of RMB's appreciation. The reasons why RMB's appreciation can not substitute inflation are the invalidation of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structural infl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the reasons caused inflation.

关键词: 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传导机制

Key words: inflation;RMB's appreciation;transmiss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136-01

0引言

近期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再创新高,10月份通货膨胀程度升至25个月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呈现出升值趋势。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现象与经济学理论相违背,即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悖论。本文在分析通货膨胀与汇率之间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解释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1通货膨胀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机制

1.1 汇率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主要表现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和基础货币供应量两个面。①对于进口商品,若本币汇率上升,则以本币计价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如果进口品需求弹性小,且占GDP比重大或没有替代品,进口成本的下降将会带动国内总体消费物价水平下降,这有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该机制同样适用于出口商品,本币汇率上升,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未能出口的外贸商品充斥于国内市场,导致本国商品的供大于求,物价水平下跌。②本币汇率上升,以外币计价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本国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外贸顺差减小,从而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如果之前流动性过剩,本币升值有利于减轻这种状况,缓解通胀压力。本币汇率下降时情况相反。总之,当本币升值时,由于既可能降低进口品价格,又可能减少贸易顺差从而降低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这样就可能缓解通胀压力。

1.2 通货膨胀对汇率传导机制通货膨胀对汇率的传导主要表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通过经常项目变动,通货膨胀往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口商品生产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力下降,打击出口的同时刺激了进口,如果导致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将使本币的汇率下跌;通常,通货膨胀的发生会让该国的央行制定严厉的货币政策,一般表现为实行较高的利率,在国际资本可自由流动的环境下,若本国利率之高超过了国外利率和转移资本所需的成本则会吸引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本币需求增加,汇率上升。以上两个因素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要看资本流动和贸易差额间的关系,若资本流入大于贸易逆差,则货币依然可以稳定升值。[1]

2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悖论”

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来,人民币汇率在这近6个月以来,除在小范围内出现小幅下跌之外,总体呈上升趋势。在6月19日之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在6.828上下波动,11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升至6.6239,涨幅达到2.99%。与此同时,通过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在6月以来的几个月也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根据上面对通货膨胀和汇率之间的传导机制的分析,考虑到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资本的进入助推物价进一步上涨受到限制,那么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之间的基本逻辑应该是:二者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2]为什么我国会出现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并存的情形呢?

3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原因分析

3.1 通货膨胀导致人民币未出现贬值的原因能够解释通货膨胀未导致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通胀差、贸易顺差等多方面的因素,近几年国际资本市场通过美国政府等种种渠道频频向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升值,政府为了维护GDP增长与对外贸易的稳定,采用了有节奏地缓慢升值的策略,从而使得人民币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面对巨大的升值压力。

3.2 人民币升值未使国内物价下降的原因首先,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受阻。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有效是以本币汇率上升造成出口减少,外贸顺差减小为前提的,而我国外贸在汇率持续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等多重压力下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贸易顺差不减反增,使现时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传导存在阻滞。长期来看,名义有效汇率变化会对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所以这种传导会存在一定的时滞。[3]其次,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国内。目前来看,中国本轮通胀是信贷过度投放造成的,而且更多的是蔬菜等非贸易品价格出现大幅蹿升,我国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4%,通胀率升至25个月的最高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10.1%,是通胀率上升的主要推手,而输入型通胀的特征不明显。[4]最后,汇率只是影响物价的一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决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状况决定的。

4结语

食品及各项公用事业费的价格上涨过去曾多次引发公众不满,进而影响社会安定,通货膨胀在我国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此外,公众对人民币升值的认可度相应提高,但是,不愿升值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于是出现了两种政策主张:用较多通货膨胀换取较少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采取比较容忍态度。在当前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并存的情形下,正常的通货膨胀和汇率的双向传导机制受阻,在这种背景下,不论这两种主张孰优孰劣,都难以达到其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司小娟,吕佩娟.解读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J].消费导刊,2008(8):75~76.

[2]崔宇.人民币升值能抑制中国通胀吗?[EB/OL]./gb/20101203/CWS180504.asp.

篇8

[关键词]通货膨胀钉住制度;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116-01

1 我国通货膨胀的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过高并且压力越来越大,这种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楼市与股市)价格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近7年的时间里,银行贷款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从而使金融市场上货币泛滥,进而从房地产市场上寻找出路,抬高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当股市开始发展与繁荣时,大量的资金又流向了股市,从而吹大股市的泡沫。

2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

2.1 对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认识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和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制度,在该制度框架内,要求货币当局对比较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予以承诺;当中央银行预期通货膨胀偏离通货膨胀目标时,需要对货币政策工具作出相应的调整,使通货膨胀重新回到通货膨胀目标上来。

2.2 实施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条件

第一,实施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前提:①货币政策的中长期作用是“中性”的这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仅对价格水平具有持久性的影响,而对产出和就业不会产生持久性的影响;②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③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着时滞,时滞的长短以及货币政策的作用均存在着不确定性。

第二,采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必要条件:①中央银行必须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这是采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所必须必备的必要条件之一;②名义利率的自由浮动,即利率市场化。将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利率市场化,要求利率市场化目的在于保证由基准利率到市场利率引导途径的畅通;③中央银行应放弃钉住其他的名义变量,如钉住汇率或货币供应量目标等。

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

1990年3月,新西兰成为第一个正式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①政府与独立的中央银行签订《政策目标协议》;②通货膨胀目标制只是在反通货膨胀将要成功地完成之后才开始采用的;③价格指数是“基底通货膨胀率”;④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独特特征是中央银行的责任在不断增强;⑤通货膨胀目标是一个较窄的区域目标而不是点目标。新西兰的成功反映了“边干边学”的愿望,以及当局政策调整的成功。

加拿大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特征:①通货膨胀目标制是由政府与中央银行联合决定和公布的;②银行对通货膨胀目标负全部责任;③是在降低通货膨胀的实质性进展已经很明显时开始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④统计局测量的CPI成为加拿大官方的主要目标变量,同时还应用和公布“核心CPI”(剔除产品、能源和间接税费的影响);⑤通货膨胀目标被认为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目标,中期通货膨胀的目标被确定为逐渐地趋同于长期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增强了加拿大银行对价格稳定的承诺,加拿大银行增加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努力帮助公众正确地区分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冲击和趋势通货膨胀,减少了经历一次性冲击传递的风险。

4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

第一,尽管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至少到目前为止,通货膨胀钉住制度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政策效果。通货膨胀钉住制度的基本前提是货币政策,最基本、最主要的目标是价格稳定。保持币值稳定即意味着保持价格稳定,并且保持价格稳定是核心。

第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水平与通货膨胀钉住制度所要求的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水平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第三,我国实行通货膨胀制度的最大障碍在于利率市场化约束。在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采用的是利率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通过对基准利率的调整引导市场利率,并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和其他经济决策,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

篇9

关键词:通胀;市场需求;供给;货币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纸质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退出流通,缺乏自动调节货币供给 量的功能;

(二)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取决于诸多因素,非货币性因 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能看作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是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如果出现普遍的,而且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可以断定是向流通中投放了过多的货币,这就反证了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

(四)通货膨胀的不同时期,对物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通货膨胀初期,由于市场对货币具有一定的容纳能力,物价上涨现象并不明显。随着通货膨胀的发 展,社会公众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便会将多余的货币尽可能地转换成商品,社会购买力急剧增加,物价呈上升趋势。

二、通货膨胀的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主要有生产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零售物价指数三个指标 。

(一)生产者价格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二)消费者价格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三)零售物价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三、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性过剩引起。

高资本回报率推动下的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

(二)资产重估推动信贷扩张,信贷扩张放大总需求。

在我国这一轮通货膨胀中,银行信贷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

资产价格重估和上涨使得企业进行抵押融资的能力大为增强,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而银行信贷 的扩张又将进一步加剧投机需求,推动股票、房地产等价格的上升,形成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的相互推动格局,并且形成了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之间的共生 关系。

(三)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的通胀压力。

首先,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自进入 21世纪以来,我国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由于各种原因,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一直受到阻碍。但是当环境发生变化 时,特别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传导必然会发生,从而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也形成了通胀压力。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某些经济结构问题更加突出,而且愈趋严重。在这样的状态下,过高经济增长和过快投资增长成为了通货膨胀的动因。

四、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对策

从以上的成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 并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多管齐下,进行综合治理。

(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控制商品需求膨胀包括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和对内商品消费膨胀两个方面。就控制对外商品出口需求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 是:运用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和调整出口信贷政策等紧缩性措施,保持对外商品出口的适度增长。就控制国内商品消费膨胀而言,其主要措施是:运用紧缩性货币手段,通过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等措施来降低国内商品需求;通过“有保有压”,从供应方面来控制商品消费水平和规模等。

(二)控制货币供给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供给膨胀主要源于对外贸易中的大量顺差和当前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短期积聚的大量国际游资,控制货币供给膨胀的实质就是控制外汇占款中的对外贸易顺差和积聚的国际游资。其中,就货币政策而言,主要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适度从紧,控制整个社会 的货币供应总量。就外贸政策而言,其主要措施是在保持出 口适度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国外高科技产品和基础产业产品的进口力度,努力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效益等。

(三)控制产品成本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国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传递到国内从而导致该国国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就我国而言, 引发我国产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这些国外商品通常是石油、钢铁等基础产业商品,因此,控制产品成本膨胀以防范和化解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如何来防止国外 的石油、钢铁等这些基础产品价格的上涨对我国整个国内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四)消除国内经济中隐患。具体来讲主要是:大力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粮食的稳产和增产,切实防范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再次发生;对固定资产 和房地产行业进行适度调控,以防止泡沫经济的产生;大力加强煤电油运等基础产业的建设,进一步缓解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加快各类要素市场、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全面促进经济增长等。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

【2】陈舜英、吴国平、袁兴昌:《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拉丁美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

篇10

内容摘要:近期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强,这不仅给现实经济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也给经济决策带来挑战。笔者试图针对近期通货膨胀预期加强的原因进行剖析,以期帮助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和理性的心态来分析通货膨胀问题,并强调政府要对通胀预期加强管理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通胀预期 经济运行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对于是否将要发生通货膨胀的估计和判断,如果预计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就会采取一定措施做好准备以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过大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

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方房价和物价节节攀高,社会舆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日益加强,给人们的通胀预期不断添加压力,使得人们担心物价会继续过快上涨,进而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于投资和消费的抉择。那么,到底通货膨胀离人们有多远?该如何应对呢?这里对于通货膨胀近期能否发生暂且不予讨论,笔者试图分析的是导致近期通胀预期加大的诱发因素,以及通胀预期对于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政府对于通胀预期管理的重要意义,以降低通胀预期对于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近期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加重的因素分析

2009年以来,由于国际范围内一些重要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一些生活物资价格也出现上涨现象。而楼市价格的大幅度上扬,更使得许多专家和民众预感到可怕的通货膨胀越来越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其实针对近期出现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的现象,笔者认为通过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进行通胀预期,具体从以下三个层面分析:

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加大投资力度,银行贷款数量猛增,刺激了物价上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打击不小,为了促进经济复苏,2008年中央财政拿出4万亿元的投资,各地方政府拿出18万亿元与之相配套,加大投入,拉动消费,加大项目发展数量,才使得目前经济企稳回升。可以说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投资,刺激增长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政府的22万亿巨资投到下面以后,由于结构性调整没有到位,体制尚存,所以会产生不少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同时,银行的大量资金投入市场,刺激了经济,也加大了市场上的货币投入。从2009年前三季度看,目前的货币政策甚至过于宽松。2009年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29.31%,增幅比上年末高11.49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9.51%,增幅比上年末高20.45个百分点;M0余额为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6%。这些都可以说明目前我国存在货币投放量过高,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加大,导致国际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当前由于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的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国际上的过剩资金和流动资本纷纷看好人民币升值这个投资增值的通货膨胀预期,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热钱涌入规模达到219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相当于1.5万亿元左右。国际性大规模的热钱涌入中国市场,更加加重了中国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这些热钱在中国又首选进入房市和股市,催生了中国“两市”的大幅度上扬,同时加大了两市的泡沫风险。这也是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性的资源价格上涨导致我国重要物资的价格节节攀高。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资源性产品进入了新一轮的涨价期。例如成品油价上涨每吨提高了480元,水价上涨,北京每吨水提高了0.9元,全国各个省区、各大城市水价纷纷上扬。天然气、煤气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扬,非居民用电价格提高,最近又对居民用电提出了阶梯型涨价的办法。煤水电气这四大资源性、影响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属于上游产业的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这些资源性产品的依赖会越来越强,因而资源性产品涨价势必会推动中游、下游产品涨价,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民众的生活成本必然会随之逐渐提高。群众对此非常敏感,稍有情况就会议论纷纷。所以资源性产品涨价容易催生新一轮的通货膨胀。这也是加大民众通胀预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通货膨胀预期的利弊分析

(一)通货膨胀预期的正面效应

适度的通胀预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物价适度上涨可以激活消费和投资,对经济的企稳回升可以起到固本强基的作用。适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库存积压,增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刺激市场销售,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适度的通货膨胀还可以使资源型产业增收,如农产品涨价会使农民增收,这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民生的稳定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通货膨胀预期的弊端

一是通货膨胀预期过强,上游产品生产者会伺机涨价,这将直接导致中下游企业成本提高,利润下降,而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会直接造成国家的税基规模减少,从而给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加带来难度。

二是通货膨胀预期加大之后,一些重要资源如煤电水气这些民众生活必备品的涨价过多,会使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突增,从而影响民众的消费习惯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投资消费取向的偏差,造成生产消费的不均衡发展。

三是通货膨胀预期加大后会使民众产生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楼市、股市的价格飞扬,极易催生泡沫经济,加大投资风险。而国际热钱的涌入,又会制造虚假繁荣,经济泡沫会随之极度膨胀,长期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将会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和金融危机。

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必要性

实际上,由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存在密切联系,因此,通货膨胀预期是与经济复苏相伴随的一种现象,而同时通货膨胀预期也是引发实际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民众普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消费者就会因为担心价格还会继续上涨而愿意用较高的价格购买产品和服务;劳动者则会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因为他们会预期通货膨胀将导致他们实际收入的减少;生产者也乐于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产品,在利润提高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拒绝工人提高工资的要求,因为这对他们利润的增加影响不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实际的产出不会发生变化,但实际物价水平则会上升。总之,通货膨胀预期加大会刺激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的膨胀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这就是通胀预期对于实际物价上涨的刺激作用的实质。而实际物价水平由于通货膨胀预期而上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由此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如果通货膨胀是在实体经济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或者由于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而引发的,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滞涨”。因此笔者认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也是避免通货膨胀的重要内容。

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的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键是,及时转换经济政策和掌握好政策的力度,避免经济出现过热。除此之外,适时转换宏观调控的目标,表明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增强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引导公众对经济政策和通货膨胀形势做出合理判断,就可以阻断通货膨胀预期自我强化和自我实现的机制,从而避免由通货膨胀预期而引发的实际通货膨胀。在当前的宏观调控中,我国既不应过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应过分追求低通胀率目标,而应当追求“组合式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为了控制实际通胀的发生,减轻民众的通胀预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宏观决策部门应当立足于扩大内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尽快合理确定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并认真执行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处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的行为,并且要及时坚决纠正。只有这样,广大群众的收入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者报酬占比才有可能逐步改善。

二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切实保护农产品价格。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尽管有较大增长,但是与城市相比,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农村居民收入低,不但内需不可能真正调动起来,也无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农村居民收入低的问题,一靠提高和保护农产品的价格,二靠加快城镇化进程,三靠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三是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尤其要着重研究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社会保障缴款措施。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缴款采用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担的办法。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利润低,劳动者工资水平也低,社会保障缴款困难比较大。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非农就业岗位,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扩大非农就业比率,必须尽快研究对于一些企业的社会保障全部或部分实行由政府财政缴款的办法。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才有可能真正发展起来,这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办法,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应对近期能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预期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既不可麻痹大意,也不应不加分析跟风宣传如临大敌,而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和理性的心态来对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进行合理预期,政府部门也要对通胀预期加强管理,及时疏导大众心理,否则只会对经济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以致成为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的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徐明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新金融,2008(11)

2.周新普.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上海城市治理学院,2008

3.王文宁.现代通货膨胀的定义.货币理论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