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文化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

篇1

[关键词] 旗县级;中医院;文化建设;发展;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5-01

旗县级中医院起步晚、环境差、底子薄,医院的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硬件设施大多难与同级西医综合医院争锋,要想提高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充分认识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中医院的管理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中医院管理的重点,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发展优势。

1 中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中医药的文化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精髓,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价值理念,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使广大医护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思想理念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发展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什么、放弃什么”[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职工医德档案,并与工资、职称挂钩。大力倡导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使全院上下形成共识,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

2 中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有主导作用

中医院的文化的核心价值应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特色。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言语仪表规范:是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语举止、衣着服饰、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同道相处规范:是处理同道关系中所持态度、沟通方式、交往等方面的行为准则;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特定礼仪规范:是医院员工在重大活动或特定场合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提高全院职工的综合素养。

3 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能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

在中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形成、发扬医院精神贯彻始终,在提炼医院精神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医院职工的智慧,发动职工积极参与,重大活动齐唱院歌,使广大职工树立“院兴吾荣、院衰吾耻”的思想。为更好的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我院团支部举办“让青春为证、向祖国承诺”的宣誓仪式,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医师誓言。在“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日及护理人员上岗前,悬挂南丁格尔肖像,朗诵南丁格尔誓言,举行庄严地授帽仪式;在历届师承工作开始时,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通过贯彻医院精神、院训、齐唱院歌等多种活动,达到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从而在工作中起到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的作用。

4 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使医院环境大为改善

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医院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开设中医院文化知识专栏,健康教育宣传栏,介绍中草药知识、中草药煎煮知识,针灸理疗知识,并成立“治未病”科,通过滚动屏广泛宣传中药养生保健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兴趣,庭院中种植中草药,既美化环境又有所收益。在优化医院环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规范化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断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

总之,旗县级中医院通过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了核心竞争力,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出发点,通过中医院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有效的促进了医院的和谐、稳定、发展。

篇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21-0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和根基。中医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生发展流传演变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也正是中医药文化所贯穿并延续了中医药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与时俱进、自成一家的完备体系。

传统中医药文化起源于歧黄时代,《黄帝内经》就是第一部以文字记载问答形式的医书,近现代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则缘起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医学领域的拓展,如冯友兰的《先秦道家思想与医学的关系》。然而,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并未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进行系统考察,也迟迟未被正式提出。

诚然,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内在因素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研究的根本动力和迫切需求。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热潮更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发展迎来了蓬勃生机,与此同时,中医药文化研究在中医药学术界渐次开花结果。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和全面的研究与应用,滥觞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主要标志如下:①1993年8月,由陕西中医学院和西安医科大学牵头举办的我国首次以“中医药文化”命名的学术研讨会,并正式出版了《中医药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张文教授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②1994年4月,由陕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医史文献暨医古文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的概念得到初步确认;③1996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分会和医古文研究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文献、医古文、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医药文化分会”作为独立的学术团体正式宣告成立。由此开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每次出版一部中医药文化学术论文集。

随着中医药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有关学术会议的召开、有关研究机构的成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应用便如雨后春笋,迅速开展起来。通过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以内涵研究为核心的不断深化,在体系建设、院校教育、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事业单位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民俗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落实和加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对原《医古文知识》杂志进行改造,于2006年3月开创了我国第一份,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份以“中医药文化”为专名的学术期刊《中医药文化》,每年发表大量中医药文化研究论文,打造了中医药文化学术争鸣的主阵地。

大量的中医药文化方面的学术著作、科普文献不断涌现,如《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医与文化漫谈》、《中医文化溯源》、《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论丛》、《中医哲学基础》、《中医药文化选粹》、《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药文化传播丛书-黄帝内经养生堂》、《中医体质与饮食调理》等等。

不容忽视的是,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仍远远落后于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的研究现状,有鉴于此,政府逐年加大中医药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推出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支持。简列如下:《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医药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等。

在如上所述一系列政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并响应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办大量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历时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2007――2009),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型中医中药科普宣传活动,紧随其后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2010――2013)继往开来,深化主题-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走“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路线。建立“中医中药中国行”专题网站,并开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中医药文化”专栏。

2005年启动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1年制定《“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截止2013年10月,已批准成立16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5个建设单位。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2010年“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在历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各省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的基础之上,于2009年6月组织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促进了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2009年6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在各地尤其是中医医院、中医药博物馆广泛建立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科研和展播工作。2011年开始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信息库,组织选聘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至今已举办四期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培训班,建构了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人才支撑力量。

2012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选评推出“首届全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科普图书”15种。2012年8月则特别创设了以“中医文化学”为名的中医药文化学科(培育)。

篇3

日本的药膳食疗源自中医药学和中医食疗,也可以认为是中医药膳食疗方法的“日本化”进程。作为接收方日本从完全照搬中国的体系到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创造,自主完成了将中国药膳食疗文化“日本化”的过程。近年的药膳热大约起源于1980年前后的餐饮业。当时日本处于经济高度成长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和追求也逐步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复古食风大热潮中,从中国舶来“药膳”一词,日本有人立刻前往中国寻找药膳的真谛,这就是在日本的中华餐馆中引进“药膳”的开始。但是这一“药膳”热潮并未持续很久,此时兴起的药膳多采用名贵药材,掀起一股奢靡之风,随着1991年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的崩溃,药膳热也随之结束。经济危机结束之后,“药膳”一词又被日本国人提及。但是再次起兴起的“药膳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真正的“药膳”进入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此次药膳热之所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日本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成人病、生活习惯病等多为慢性病,现代医学尚没有研制出有效的治疗手段或药物,长期的服用化学药物又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其原因之二即西方国家一些医学机构已经开始重视食疗药膳研究。药膳食疗在北美属于自然疗法的范畴。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设立了替代医学研究办公室,对药膳等进行评估。中国药膳研究协会与新加坡、美国、韩国、德国等进行食疗药膳方面的讲学和交流,这些都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药膳食疗的优势,并结合本国国情,开创日本化的药膳食疗文化。中医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天人合一”“药食同源”“取法自然”的药膳食疗思想深入日本国人人心。如每年正月初七是日本的人日,是日本的5大节日之———七草节。当天,日本人习惯吃“七草粥”。所谓“七草粥”是用芹、蓟、鼠曲草、繁缕、宝盖草、芜菁和白萝卜等熬制成的粥。日本的新年被说成是从喝屠苏酒开始的,新年喝屠苏酒是从中国传来的习俗,屠苏的正式名是“屠苏延命散”或“屠苏散”,采用10余种的草药,用日本酒和甜料酒浸泡制成的。配方多为山椒(さんしょう)、白术(びゃくじゅつ)、防风(ぼうふう)、桔梗(ききょう)、陈皮(ちんぴ)、桂皮(けいひ)等药草,处方因家庭和地域不同而异。日本许多主妇都有自制药酒的习惯,用枸杞子、人参、肉苁蓉等药草配以清酒和冰糖,可以防治高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再如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中国引进药膳学和药膳烹饪技术。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成立了100个健康村,村村有“中医药膳”,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卫生部的派遣,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赴日本传授中医药膳食疗学和烹饪技术、开办中医药膳餐厅、中医营养学培训班,输出的中医学专家同时也会参加日本健康村养生保健活动,与日本专家交流,也受到日本各界人士欢迎和好评,日本国内还有许多药膳餐厅,采用中医药膳理论,把传统药膳方和现代日本料理加工技术相结合,做出了地道的日本药膳。许多注册的药膳指导师会定期为主妇们举办“药食会”,到野外去登山采药,教主妇们如何识别原植物药,讲解药性并进行现场药膳烹饪。

日本也成立了很多学术团体,举办各类学习班、交流会来传播药膳食疗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用技术,如日本神奈川县生活俱乐部与中国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办了二年制的药膳函授教育,各县市还成立了不同形式的药膳研究会,很多大学也设立了药膳专业,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日本分校设立了药膳专业,名古屋国际综合中医研究所开办了中医营养学讲座,日本在认识到药膳食疗的优势之后,大力宣传并弘扬药膳文化,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药膳知识与技巧的人才,并结合本国风俗习惯、历史因素、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形成了本国的药膳食疗文化与技术。

二、结语

篇4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20-04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uji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ENG Haiyuan1 ZHU Xiangzhi1 HONG Fan1 WANG Fangren2

1.Fuji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3, China; 2.School of Public Health,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indust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al industry has varied degre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nside som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TCM culture deep city and area where ha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ujian TCM cultural industry, this paper is 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uiting its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ujian TCM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随着文化多样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日益显现,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医药文化产业作为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支持,2009年我国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1],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2]。因此,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其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5]。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机构开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相关研究。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张超中[6]开展了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提出了中医药文化科技园区的建设方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周钊和等[7]从中医药文化研究保护、宣传教育、行业文化、文化产业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对湖湘中央医药文化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黄冈师范学院江军民等[8]通过对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同时,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呈现逐步壮大的趋势。如浙江现代联合集团投资超过60亿元筹建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园;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投资近十亿元建成了省内首座宏济堂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安徽启动了中华医药科技文化产业项目;黑龙江也明确了2014年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产业等。福建省在中医药文化开发方面也有所成就,但仍存在中医药文化产业领域的研究较少、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福建省(以下简称“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医药文化产业内涵

中医药文化产业是健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主要借助传媒、科技手段,将中医药的属性,蕴含的历史、地理、民族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人文元素进行文化加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其经济价值的的全新产业,涉及科研、教育、医疗、休闲娱乐、国际交流合作与传播等各个领域[9-11]。

中医药文化产业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联的历史、人物、文物等为内容,利用图文、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制作的书刊、包装、广告、广播、影视、戏剧、曲艺等产品;另一类是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各种养生保健服务项目及平台,包括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医药主题公园、医药文化会展、文化养生机构等文化服务性消费行业[12]。

1.2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优势,福建省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建省在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及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并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1.2.1 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优势,引领了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我省积极推广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弘扬传统文化。据统计,我省从2006年开始开展并认定了三批共53家“福建老字号”,其中34家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领域包括片仔癀、灵源、采善堂等品牌[13]。这些品牌企业依靠中医药“老字号”涉及医药、食品、餐饮、酒业等行业,牵起了整条产业链。如以漳州市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中医药骨干企业依托传统品牌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基本形成从药品、保健食品到饮料、家庭药膳,从原料、片剂到胶囊、口服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链条。漳州片仔癀公司在四川阿坝州和陕西秦岭山脉以南的凤县投资建立养麝基地,产品由单一的药品发展至保健品、特色化妆品、医疗器械、日化产品及其他护理用品等多个品种,逐步覆盖了上游原材料、中游研发、下游生产销售产业链。泉州市灵源药业有限公司打造“灵源”牌,产品由“灵源”万应茶延伸至茶剂、散剂、饮料、食品和中药饮片等多系列品种。

1.2.2 加大了中医药文化宣传 发展中医药文化会展业。利用地缘优势,我省坚持办好“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闽台中医药学术论坛”“海峡两岸慈济中医药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推广中医药品牌,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等各方力量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漳州片仔癀公司就常通过展览、视频及作为馈赠礼品等方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示了源于宫廷秘方、历经弥新的传统名贵中成药文化。

开发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产品。近些年,我省反映中医药内容的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等中医药文化产品深受观众喜爱。比如,中央电视台慕名采访、拍摄的片仔癀专题片――《国宝秘药之秘》上下集在CCTV国际频道播出后,引起海内外的强烈反响;同时,为了弘扬片仔癀文化,宣传国药普济苍生的MTV《爱的传奇》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唱;与原卫生部、国家药典委员会合作制作的大型系列专题片《中华特色药―片仔癀》专集,翻译配音了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广泛宣传;与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合作的介绍国宝名药片仔癀的专题节目播出后也在海内外引起较好反响[14]。另外,福建三明市也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并正式出版发行了保护民族中医精华的2部民间医药专著――《三明畲族民间医药》和《三明畲药彩色图谱》[15]。

参与大型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在“中医中药中国行”福建活动中,我省也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走进社区和农村培训社区及乡村医生、举办义诊与健康讲座等,并为现场群众发放扑克牌、团扇、科普小册子、单病折页、中国中医药报特刊等宣传用品,开展草药辨识、药膳制作、膏方介绍、中药炮制、制药等服务项目,颇受群众欢迎。此外,利用地缘优势,加入海峡两岸中医业务交流活动,组织我省中医药专家奔赴马祖等地,开展肾病、胃病的中医治疗和饮食宜忌、中医保健养生等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

1.2.3 推动了中医药文化融入旅游产业 在打造“海峡旅游”品牌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省越来越多企业,尤其是中医药企业选择开发品牌文化,与旅游业“结缘”,将智慧和创意注入冰冷的产品,让其华丽转身,成为给旅客带来欢乐和惊喜的时尚旅游产品。如漳州片仔癀公司打造片仔癀博物馆、中药标本馆、植物园、中成药生产车间等组成的片仔癀中药工业园浏览路线,通过物化形式,形象、客观地反映片仔癀的文化特定,展现片仔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同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工业旅游示范点供游客参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个团[16]。灵源药业也参与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打造以灵源山风景区、灵源禅寺、公司等为核心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使企业产品、管理、文化与游客无缝对接。

1.2.4 筹建了一批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 为实现中医药相关产业有机整合,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我省积极鼓励支持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方式,建设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由万好国际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投资2.5亿元,以纯药用植物为景观的中医药文化创意博览园将于2014年7月开放,园内拥有神农谷、体质辨识园、万博园、经络园、中医药文化博览馆等十八个贯穿中医药发展史的文化互动景点。2012年3月,尤溪县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提出建设一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园内包含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2013年2月22日,融合两岸中医药科技、金融、产业等优势要素的海峡两岸中药现代(福建)产业园落户漳浦,将重点建设两岸药用植物园示范区、两岸药材集散中心、两岸现代生命科技园、中医药文化体验园等。

1.2.5 建设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和凸显中医药特色的平台、宣传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窗口。我省确定片仔癀博物馆、海沧青礁慈济宫景区闽台中医药博物馆、万好药博园等为我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另外,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和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联合打造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内容涵盖中医药文化起源、古近代名医介绍、杏林典故、养生保健知识、中医特色疗法及用具、常见中药展示等。

1.3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3.1 中医药文化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中医药文化产业空间巨大,中医药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但目前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主体较弱,具有竞争力的中医药文化品牌较少,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发展能力明显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仅少数如漳州片仔癀、厦门中药厂等企业的经济规模、企业规模、品牌影响力等具有抗衡能力。如漳州片仔癀已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居我国中成药行业50强,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20强。近几年,该公司产品畅销海内外,年出口超千万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单项中成药出口金额首位。

1.3.2 中医药文化遗迹开发与利用不足 我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规律和思路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较少,中医药文化遗迹开发与利用不足。如武夷山地区是早期福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区域,该地区的医籍医事是古代福建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出现了法医学家宋慈、理学家研医有成就者蔡元定、为官习医者钱闻礼等[17],但该地区开发利用名人品牌明显滞后,没有真正把名人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中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1.3.3 尚未形成集群优势 纵观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基本还处于单兵突进状况,布局分散,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因此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如漳州片仔癀位于漳州,灵源药业位于泉州。另外,可集群化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基地)尚未完工,大量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政策等多因素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此外,我省还存在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区特点不突出、地域同构化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产业配套不到位等问题。

2 发展福建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2.1 制订相关发展方针,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相关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从政策、机制、投入、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影视、出版等给予政策支持,大力扶持扩大中医药文化事业;并积极引导、鼓励中医药企业和文化产业链相关企业联合,深度开发医药文化内涵,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健康成长。同时立足全省中医药发展大局,统一规划全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结合区域文化资源特色,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体系,避免出现特点不突出、地域同构化等问题。

2.2 发挥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培育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

政府应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一是培养国际中医药文化名人、国际中医药文化品牌、国际中医药文化著名企业、国际品牌中医院等,通过文化贸易、中医药服务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多种方式,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二是采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措施,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2.3 调研福建省中医药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

福建省孕育了众多著名医家,如东汉建安时期与华佗、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的长乐人董奉、宋代建阳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著名的医学理论家、临床家和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18]。因此,应对福建省各地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包括中医药文化古迹的考察、传统中医药地方风俗民情的考证与开发利用研究、近代中医药贸易故址与文化研究、知名中医药种植基地、企业与医院文化的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等。通过深度挖掘、整理、研究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把名人古迹等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

2.4 重视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力度

2.4.1 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中医药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其文化内容的传播者往往较难替代,中医药文化产业需具有中医药知识、中医药事业管理知识、文化产业化专业知识等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因此,我省应建立集中医药、文化、创意、市场运营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中医药文化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4.2 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 我省可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等方面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机制,从北京、广东、台湾等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引进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是那些闽籍的在外工作的高端人才,以提高我省中医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素质。

2.4.3 搭建中医药人才交流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专院校、中医医疗机构、研究机构、中医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产业基地等应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人才交流平台,达到人才培养机制共建、师资队伍互动、课程体系共享、科研项目合作等目的。

2.5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影视、广告、书刊音像、演出活动和动漫等形式多样、科学实用、健康向上的中医药文化精品,通过生活化、时尚化的创作,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向人们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开发新兴传播方式,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医药文化。如以魔方为基础,融合五行和阴阳元素的中药魔方,就是借助益智类玩具传播中医药文化理论,进而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加强闽台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我省可充分利用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福建对台“五缘”优势和中草药资源丰富等独特的有理条件,以及台湾在现代中药制造业的优势,积极开展闽台中医药科技文化交流。通过筹办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海峡西岸区域内中医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人才流动、产业合作、监管联动、标准互动,实现两岸中医药优势互补;建立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中草药产业基地,使福建成为两岸中医药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和对台中草药供应集散地,形成两岸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通过闽台民间共同信仰的医神“保生大帝”吴加强合作,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2.7 深化中医药文化与金融合作,建立投融资平台

我省中医药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因此应将中医药文化产业与资本进行有效对接,为投融资双方搭建一个对话平台,应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如在相关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争取政府的专项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成长性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及国内外社会资金,银行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

3 结语

福建省中医药文化独特,地域性鲜明,同时也孕育了众多著名医家。因此,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发挥特色优势,通过挖掘中医药文化价值、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等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从而使中医药文化得到弘扬、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Z].2009-05-0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Z].2012-04-20.

[3] 高彦彬,赵慧玲.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J].世界中医药,2011,6(6):461-464.

[4] 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6(5):372-374.

[5] 官翠玲.中医药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 34(11A):75-77.

[6] 张超中.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5-7.

[7] 周钊和,徐海燕,范霞,等.湖湘中医药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9):165-166.

[8] 江军民,陈中文.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3,(2):100-102.

[9] 赵立冬.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意义重大[C].北京: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09:893-896.

[10] 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1-136.

[11] 蔡光先,陈志鹏,宁泽璞.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化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0-04-08(3).

[12] 秦伟民,刘蔚.简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桎梏及对策[J].湘潮,2013,(10):82-83.

[13] 刘文艳.泉州再增一家福建老字号[N].泉州晚报,2014-06-18(10).

[14]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宝秘药之秘――中央电视台慕名拍摄并将播出介绍片仔癀专题片[EB/OL].[EB/OL].2012-04-18/2014-07-22.

[17] 吴童,王莹颖.理学与宋代武夷山地区中医药文化[J].中华医史杂志,2011,41(4):214-216.

篇5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 中医思维

中医药教学不仅仅是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思维模式。自觉地按照中医传统文化处事为人,练就的是中医人的思维,才能把抽象的理念变为临床的疗效和发展中医的硬道理。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50多年,反思教材建设有助于我们做得更好。

1 中医思维的起源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东方传统文化

东方传统文化体系是以中国为发源地,流传及盛行于东南亚国家,至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是包含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体系。由以阴阳统一对立、天人合一的《周易》文化,孔子为主体的儒家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印度为发源地的佛教文化4部分构成,是已经历几千年经久不衰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体系。

中医思维是指受中国传统文化始祖《周易》影响的《黄帝内经》所奠定的认识世界,探讨生命的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技术。受易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医药学的生存土壤和基础,《黄帝内经》是科学技术与辨证法统一的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渗透和表现于中医学,还直接参与其有关概念、范畴乃至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理论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如“天人相应”“气化万物”“阴阳五行”“辨证施治” “以外以揣内”“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稳态调节”等等都是古代哲学的直接应用,正所谓“医易相通”。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古代中国在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而中国医药学是惟一的继续发挥着功能并仍旧产生着影响的学科。一百多年以来,随着西方医学逐渐昌明于世界,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的传统医学都相继衰落,惟独中国医药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成废之中顽强立于世界自然科学之林的中国医药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铸就。

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五十余年来,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中医基础学》成为对《黄帝内经》的梳理和白话文解释。在笔者30年中医药的教与学生涯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从教材的角度仅仅局限于《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学》和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四大经典著作学习。但其中许多课程对教材其中所反映的传统文化内涵并未“点破”,仅仅限于字面解释。这不在于教师的水平问题,而在于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的导向问题,很难让学习者和授业者在切身体验中感受中医药的文化氛围,领悟到由中医思维所支撑的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和民族自豪感,临证中医思路无从谈起。

需要“点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周易》以论自然之道为主,而兼及社会与生命之道;奠定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以论生命之道为主,而兼及自然与社会之道。《周易》和中医学的学科形式表明,其属于不同的知识形式和结构,之所以称为“医易相通”,是指其作为共同的哲学本体而言的,具体讲,《周易》的哲学思维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学与《易经》在“道”的层次上相通,法则相同。 《周易乾凿度》指出:“‘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1.1 《易经》中永远难以改变的“不易”是凡事总有自身内在规律宇宙世间万事万物总有自身内在规律性,如同天亮总有天黑时,太阳升起总有落下时,生命出生总有死亡时,潮起总有潮落时……这些不容置疑,不容改变,这也是“天人相应”,“道法自然”思想的由来。延伸到临证对待处理疾病上,我们是被病情表现的表面现象如头痛、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牵着走,还是去找出引起这些症状原因的外邪入侵,正气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并非气不足)的自身内在规律。只有外邪入侵的思路,治疗会仅限于杀细菌、抗病毒、祛外邪,而有了正气不足的思路,治疗会考虑到扶正祛邪,解决或反复感冒,或单纯杀、抗、祛之后有体弱不适的问题。就像临床许多重症病人大剂量、长时间抗生素使用的结果是机体平衡自稳系统能力破坏而菌群失调,最后不是因细菌、病毒感染而加重,却死于机能衰竭。治病是为救人而设立,不注重生命乃阳气在阳间的活动,一味抑制和摧毁机体阳气活动,再好的杀菌抗毒祛邪都是无济于事,治病不留人的做法就是违反机体生命自身内在规律。强调的是:遵守事物自身内在客观规律是天地之道,万物同理!

1.2 《易经》中永远单纯明了的“简易”是凡事总有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宇宙世间万事万物再复杂,总是由简单事件构成。因为凡事总有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凡事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就是内在规律所反映出的内在必然。以糖尿病为例,现代疑难症也好,难治病也罢,血液中糖分高的事实是现实存在的,这个现实存在造成了对组织细胞腐蚀的酸环境,继而引起了机体的病理性衰老。因此,解决血液中糖分高造成的酸环境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这就是糖尿病治疗中单纯明了的“简易”。一是控制酸环境产生的源头(脾不升清化水谷为精微反而下泄湿浊为酸腐,健脾益气自然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二是清理已经产生的酸环境(糖尿病谷气下注小溲甘甜,湿浊酸腐留在膀胱,健脾渗湿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茯苓、扁豆能排酸)。

1.3 《易经》中永远需要调整的“变易”是凡事总有最适合的状态方式宇宙世间万事万物不变的是规律,变的是形式。仍以糖尿病为例,Ⅰ或Ⅱ型糖尿病除增强已有的酸环境代谢为共同治疗原则,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加强促使胰岛素分泌和补充的动力作用才能平衡酸环境;而Ⅱ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选择疏肝理气、化痰祛瘀畅通胰岛素到达受体细胞的路线,加强促使接受胰岛素的动力作用才能改变酸环境。这就是从《易经》“唯变所适”,到中医的“辨证施治”,都证明了“适者生存”这个普遍法则。

2 中医药近展史让中医药学生有必要强化中医药文化

《黄帝内经》从反映《周易》思想文化的春秋时期到汇编成书的西汉中晚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虽历经战乱、焚书、思想专统和上千年历史的考验,162篇非一人一时所作,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致性,是因其没有受到外界干扰的中国社会主流文化所决定。

然而,近代与现代受“西学东渐”影响,促使清朝政府推行了;国破家亡的命运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的许多成分,被以西方的标准重新估定其价值,在从民国以来愈演愈烈的“废除中医”思潮中不可避免的对中医药文化造成冲击。

现代中医人才培养除部分沿袭近代民办中医教育模式外,基本是仿照西医的办学模式,现代学习中医的人出生就在多元化思维影响下成长,没有学习中医药的传统文化背景氛围。一方面是“西学东渐”影响淡化了我们传统文化思维,另一方面却是我们任其淡化的不作为。学生在校专业思想不稳定,毕业后改行,甚至责难于中医,成为中医药发展的掘墓人也就在所难免。在多元化发展中教授中医药学科,强化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是保证中医思维特色的关键,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对此等闲视之就等于放弃。

目前的中医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系列教材的《中医思维学》[1]已经开始了对中医思维学研究,但是,其一,目前没有进入必修课程体系;其二,仅仅是一门课的教材,中医思维还没有渗透到临证辨治的教材中去解决中医思维指导选方用药或取穴,没有形成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的系列行为。但毕竟是我们已经有了在教材中解决中医思维的意识,只是远远不足,需要整体教材的反省和改变才可能营造出中医药文化氛围,建立起中医思维。

3 在中西医比较中领悟中医思维的优势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

“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而未止。就医学而言,1840年以后,中西医共存是无容置疑的现实。中国人不论是从医者,还是老百姓治病或生病都会面对两种医学办法、手段和思维方式的选择。谁都回避不了的中西医比较,而且也无须回避,客观理智的比较之才会显现优势。

3.1 中西医发展背景和中西医课程设置决定了中医教育更需注重学科优势近代医学教育出现的清代(1644—1911),中国自办的西医学校始自1865年同文馆附设的医学科;近代中医学校始自清代后期1885年浙江名医陈虬在瑞安创办利济医学堂。

中医的近代教育不仅晚于西医近代教育,而且一直是在“西学东渐”的干扰和影响下挣扎生存。中医和中医教育自晚清开始就受到批评和指责,批评和指责多来自于没有学过中医或不懂中国传统思维的人。看现代中西医教育就可见:西医的课程体系中,一门60~72学时的《中医药基础》课程,成就了西医学生对中医药的全部理解;中医的课程体系中西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几乎各占50%,甚至于西医还超过中医课程学时。在此不是强调西医课程体系要多增加中医药课程比例,或者是中医的课程体系要减少西医药课程比例。至少说明学习西医的对中医的了解程度不如学中医的对西医的了解程度,加上中医思维所训练的客观态度。因此,多听见西医批评和指责中医,很不容易听见中医批评和指责西医。事业发展离不开政策保护,但政策保护不是万能的,事业发展更注重学科优势。

3.2 中西医比较中出优势需转化为教材里的授课内容西医内科是病因治疗,但现代病有许多是原因不明或即便认识病因,对付病因的药物尚未问世,如SARS的治疗无法体现西医内科针对性强的治疗优势;西医外科是病位治疗,但现代病有许多是发病部位不确切,如肝肾综合症等,无法体现西医外科病位准确的治疗优势;而中医的辨证施治却显现出“不认病,只认证”的优势;西医对致病因素治疗准确,却对如何恢复被致病因素损害的器官和各个系统的活力和功能一筹莫展,以至于能治病不能救人。中医依靠恢复和加强气的功能来增强生命活力,体现治病救人的优势;西医注重出问题后的修理,中医更重于出问题之前的调养,尽管西医也有三级预防,但预防手段和办法的绿色自然性不如中医药的取其自然……发展不是批评和指责其它医学,而是在客观的比较之中显现优势。

我们今天的教材:其一,中西医不做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何为中医药优势,而西医学反而凭借“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可信,让学生认可;其二,一本教材里中西医治疗方法同时陈列,但实际上中医和西医的师资谁也讲不清,教材和师资都停留在“是什么”而不解决“为什么”。老百姓把中西药同时吃进肚子里,美其言是中西医结合,学中医越学越糊涂也是自然;其三,我们花了许多精力在争辩中医药优势,却放弃了对事业发展后来人的中医思维教育。既然有优势就扎扎实实写进我们的中医药教材中,转化为教材里的授课内容,干有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事。

3.3 中医药教材不能只看到“西学东渐”而看不到“紫气东来”学科优势是发展事业的核心,中医药的学科优势就是中医思维。“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无疑是补充与替代医学中最为绚丽的瑰宝。中医药一经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必将对现代医学发展作出贡献,同时,现代科学发展也将为中医药现代化创造条件。”[2]

科学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中心论”正在打破。国学大师钱穆晚年在最后的著作《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提到自己“彻悟”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并“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3]。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反对把中国传统科学视为失败的典型,认为它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觉悟到应该按东方的见解行事 ,“因为从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医治现代病症的良药,以及推进今后全人类的哲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4];美国科学史学家萨顿重视东方思想的巨大价值,力求达到东西方文明相互理解和借鉴,其强调指出:“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的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双臂欢迎它”[5]。

生命和死亡是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医学最终要归于哲学,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精神内核的一致性,决定了在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中体现中医思维,让学生和授业者不能只看到“西学东渐”而看不到“紫气东来”,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王庆宪.中医思维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2]韩启德.现代医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讲话,该文首贴于人民网2003年9月13日.

[3]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4:23.

篇6

(辽宁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中医院校纷纷设置了英语专业。中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对外传播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的特殊使命。在中医院校英语专业的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十分重要。本文旨在探究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开展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新型的跨文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教学模式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44—02

收稿日期:2014—07—01

作者简介:张莉(1967— ),女,辽宁建平人。辽宁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这是语言学家经多年研究而得出的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结论。从19世纪初开始,语言学家就将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美国语言学家、“文化决定论”的首创者萨披尔(Sapir)在1921年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自存在。20世纪60年代后,语言学家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内对跨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胡文仲、顾嘉祖、邓炎昌、刘润清等都先后针对语言和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等问题撰写了许多的文章和书籍。大量研究成果和实践都证明,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具有同步性、互补性和兼容性的特点。[1]在英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语言技能的提高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中医院校英语专业开展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越来越被世界各地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加之中医院校转向综合性大学规划的实施,全国许多中医院校设置了英语专业,用以培养对外传播中医药技术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英语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加医学专业(如中医药对外交流、翻译,中医药贸易等方向)开始于21世纪初,尤其集中在 2003~2004年。在全国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13所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最早的开设于2001年。[2]我国中医院校的英语专业均是新办专业,最长的也不过十多年,鲜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英语教学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有关中医英语专业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研究很少。

(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育部于2005年5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修订后)中的第四条“教学原则”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部两次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都强调了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对东西方文化非常了解和熟悉,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翻译人才。[3]

(三)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特殊性的要求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中医起源于先秦,深受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历史的熏陶与影响。相对西医而言,中医不是依靠现代科学实验手段的医学,而是融合了大量文化因素的医学。由于中医英语译文的读者是西方人,所以,许多西方人对中医及中国文化不了解,无法明白和赏析中医语言中的文化意蕴。

二、中医院校英语专业跨文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设置

新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即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其中英语国家概况、英美社会与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入门等被列入专业知识课程。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已经包括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国家文化等课程,但是,有关中国文化和东西方文化对比的英文课程在中医院校的英语专业中则很少开设。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在中医英语翻译中,两种文化的碰撞更为突出。目前,中医英语专业基本都开设了综合英语、视听说、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等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不但可以掌握语言技能,还能了解一些西方文化。但作为跨文化教学模式,中医英语专业应开设专门的东西方文化对比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历史、宗教以及社会习俗等,最大化地消除文化隔阂,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中医英语专业还应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医英语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其课程设置决定了是否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医药翻译人才。

(二)教学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根据中医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特点,除了要在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与文化相关性较大的课程中进行文化教学外,还应该深入地研究在其他英语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例如,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即低年级的精读或综合英语课,是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的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可以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教学认为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授课内容不仅要包括句子、段落、结构、主旨等,还应包括语言背后深厚的文化知识。同样,翻译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中医英文对照,让学生分析译者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理论和策略,译文版本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与译者的跨文化思考有关,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能加强对英汉思维和文化差异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译文,让学生进行分析。从1925年开始,截至2005年,已有11部正式出版的《黄帝内经》英译本。[4]面对相同的原文,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而这些不同之处充分体现了译者的跨文化思想。

(三)评估测试

测试对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测试应与文化教学同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掌握情况。但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评估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语言方面的测试相比,进行文化方面的测试难度较大。对于文化知识的测试可以采用传统的笔试,如设置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等客观题, 也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主观题,如东西方宗教、习俗等的比较。而对于文化意识、文化态度和文化行为等不容易进行测试的方面可以采取过程评价的方法,教师将学生平时的课内外表现纳入课程考核的范围,可以通过role?play、case study、group project、writing essay 等形式记录下学生的各种表现,并加以打分。文化测试最终的成绩评定可以由教师打分、学生自我打分和同学之间互相打分构成,这些测试方法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的要求。

语言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由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担负着对外传播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任务,因此,文化教学在中医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探索,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医药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璁,吴青,陈铸芬.谈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回归自然”的浪潮。中医药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抓住这一契机,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8-0095-02

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再次受到重视,传统诊疗方法如“扶正气,调平衡”,秉承“上工治未病”等健康理念,可有效应对亚健康带来的困扰。中医药提倡天人合一,指导人们追求天、人统一的思想,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中有着独特作用,中医药的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策略和机制提高到政策层面,中医药的发展势头良好,在我国医药行业中的比重稳中有升,必将迎来大发展。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为中国医药科技创新提供信息服务。

1高校图书馆是提供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

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分类、传递中医药相关信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 “中医药信息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信息,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图书馆中医药的信息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的特色优势与最新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这样中医药信息学与图书馆学就出现了交叉。近年来,在系统生物学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药理学 (network pharmacology),“通过网络分析,揭示多分子药物协同作用于人体的奥秘”。其中 “疾病是由多个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基因、蛋白引起的基本生理和病理现象 ”,与中医药的综合整体观及其复方的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原则一致,可指导新药研发,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不再只是存放书本的场所,而是所有新旧媒体共存、互利的场所。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就要对中医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

2对残缺不全的中医药古籍校对、注释、装订,影印成书

2.1古籍影印与校注

如今的古籍医书通常指清代乾隆以前的书籍,目前存世量有限,并由于人为或自然损坏的原因,将会日渐减少。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中医药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既是古代的文明成果,又是现今人们仍需学习利用的科学知识。开展此项整理工作,可有效地抢救和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

2.2类书、丛书汇编

类书与丛书是我国古代两种重要的图书编纂形式,在古代文化的传播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其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对现代图书的编纂体例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类书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工具书,是采掘群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随类相从而加以编排,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奠定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的基础。由于类书中保存了许多佚文的内容,可以依据类书辑录已经失传的书籍或校勘古籍(参见后“古籍辑佚”)。

丛书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使用对象,选择若干种书编为一套,在一个总名称下刊印,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或专题性的。丛书所保存的往往是古籍中的善本、珍本、孤本,较之类书,更有生命力、更为后人重视,对现代图书编纂的影响很大。

整理以前零散的类书和丛书时,先按时间纵线梳通,再以中图分类法按各级类目来横切整理。这将为文献保存、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做出贡献。

2.3编制索引

其方法是首先一部一部地进行,然后再分门别类地综合起来编制。编制索引将为阅读古书带来极大便利。信息资源的数量激增,使得数字资源对印刷型文献的冲击越来越大。编辑整理这些中医药经典名著和历代的中医药各家学说、医案,编制文献索引、综述、简报等二、三次文献,可实现中医药信息的完整系统性,科学实用性和充分发展性。

2.4古籍辑佚

辑佚就是从现存文献中辑录已经散佚的文献,以求完全或部分恢复散佚文献原貌的古籍整理工作,是古籍整理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整理古籍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原书尚存,但有短缺,通过搜集、考校,从其他记载中辑录补充;二是原书已佚,而在他书中尚有全书或片段保存,可补充恢复,使已佚古书全部或部分复原。辑佚是古籍整理工作中十分艰辛而又颇具学术意义的事情,开展辑佚工作需要根据目录著作了解古书的存佚残缺,通过版本和校勘来审订所辑字句。因此,辑佚工作需要运用目录学、辨伪学、版本学和校勘学多方面的知识,用以辑佚的资源很多,主要有类书、总集、方志等古代文献。

3提供专题服务

3.1帮助临床制定决策

对比较特殊的临床问题,应及时通过网络获取国内外中医药卫生领域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重要的是隐性知识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准确匹配,科学整理、评价和分析,进而提供最佳依据,为专家做好信息支撑。

3.2提高信息服务的时效性

现代图书馆将实体空间的特质和虚拟空间的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关系,彼此成为镜像,而不是分离。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 捕捉尖端的信息,帮助他们发现和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和导航信息,为他们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针对性、高层次的学科参考咨询服务。

3.3辅助中药新药研发

图书馆信息技术服务部门提供中医药信息检索、信息标准构建等情报,利用中医药信息理论,基于网络监测的快速反应,推动信息研究支撑中医药临床决策,建立新药研发信息工作组。

3.4提供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信息

张鹏:中医药创新中的信息服务*张鹏:中医药创新中的信息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及时准确的信息提供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非典型性肺炎( SARS)之后,国务院立即提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将信息服务导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决策与救治中。中医药信息机构通过定期简报、专题数据库等平台,利用长期积累的文献资料,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查找相关资料,及时开展临床救治,推动新药研发。

4参考咨询服务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方向

4.1起源

1876 年美国公共图书馆馆长塞缪尔・ 格林最早倡议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时称“帮助读者”。1883 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在世界上最先设置了专职参考咨询馆员、 参考阅览室, 这是“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始,与读者面对面的咨询交流就一直是图书馆的主导工作模式。

4.2发展

1984 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图书馆首先利用 E-mail 开展参考咨询服,参考咨询服务的空间和时间都有所拓展。 20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联机检索应运而生,信息传递可以在任何有连接网络的计算机上进行。美国图书馆教授威廉・卡茨在《参考工作导论》一书中简明地阐释了参考的基本含义“回答各种问题”。

4.2.1帮助用户查找信息, 提供中医药信息,推介学科资源,解答一般性的中医药知识。提供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的信息,方便用户自我保健,完善基层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长期以来,有许多老中医和医药研究人员文献检索基础较差,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及时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为方便他们查阅资料,图书馆员要充分搜集或代查有关信息,分析加工后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新的治疗技术等具体、最优的方案,提出预测结果。

4.2.2教育用户利用图书馆,加强信息素养培训。编撰中医药信息教材,培训中医药信息技术人员,帮助用户学会查找和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技能,使其具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减轻图书馆员的压力。培养“图情教授”、“学科馆员”,图情教授熟悉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将本学科对图书馆的各种信息需求实时反馈给图书馆, 协助举办相关学科的培训和讲座。对研究范围内的资源进行主动推荐和定点、跟踪服务,及时提供图书馆最新服务、最新资源,双向互通。

4.2.3指导并帮用户选择和利用网上资源。以学科为单位提供更多更强的专业性数字资源。如:学科简介、发展动态、精品课程等特色服务信息。直接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制作成课件,于图书馆的网页上,实现人机结合的数据共享。

电子资源已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保证现有中文资源的基础上,加大电子资源的购置力度。针对目前采购电子资源费用高的特点,应仿照 CALLS “集团采购”的模式与经验,开展电子资源联合采购。由若干图书馆组成集团,共同与电子资源供应商达成协议,由供应商与各成员馆分别签订互惠互利的购买合同,图书馆可获取最优价电子资源,开展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及时将最准确、最有价值的高质量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图书馆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陈进.大学图书馆学科化创新服务体系构建[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3):1-4.

[2]等.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现代化的新机遇 [J].药学学报 2012 (6): 696-703.

[3]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篇8

中国医学史教育作为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 和纽带,能将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 地连接起来。在中医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 度、适量地运用一些中国医学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中医。因此融中国医学史于教学之中是中医教育教 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中国医学史在中医教学中的作用

    0.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医,树立正确的中医 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是 不断继承前人的理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在同一时 间,溶解其他人文文化,丰富和拓展自己的历史,所以 我们真的要懂中医,就要找到它的起源和发展。通过中 国医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原产地的名词概念,以便 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知识。对于一些抽象概 念的理解,只有明确了它们的知识事件,学生才能加深 对其发生顺序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经络定义的讲授,如 果把经络的起源、发展及各家学说穿插于其中,那么就 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在现实形态学中看不到的东西, 就不会使学生感觉很迷惑,很抽象。

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医思 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 的成分,学生形成学习中医的兴趣,产生愉快的学习情 感态度,不仅有助他们对中医知识的记忆,同时还可以 推动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现在的学生只知道死记 硬背,而对深奥的中医问题的深层结构和思想实质不 做思考,当他们面对新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而学习 前人面对中医时的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大有裨益。

3.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医 学既是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 践体验,更是一种智慧和能力的心灵感悟和培养。在中 医学的发展历史中,许多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在研究的 道路上留下了太多使我们受益的故事。有效应用中医 材料,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向学生介绍 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讲述中医学家的趣闻轶事,不仅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 生集中注意力,自觉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二、中国医学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教师向学生传授的中国医学史知识 必须是客观的、正确的,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既不可 随意编造,也不能无端拔高,更不可艺术加工,实事求 地把人类认识方式和认识途径告诉学生,是科学主义 的表现,它有利于中医学保持自己的特色,激发学生的 爱国主义热情。

2.针对性原则。中国医学史对学生的中医学习及将 来工作有直接帮助作用。要让学生能听懂,有兴趣,对 学生有启迪性,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中 国医学史的教育功能,起到教育作用。

3.趣味性原则。趣味性指课堂教学要有趣味。中国 医学史上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仅题 材典型,而且情节生动曲折。恰当选材,教学时教师生 动的讲述,可以使知识与趣味共生,使得课堂教学更有 吸引力。应避免照本宣科或哗众取宠,在注重寓教于 乐,以教为本。

4.辅原则。中国医学史知识只能渗透在授课内 容中,正确把握好课堂教学内容和中国医学史的主次 及渗透度,不能喧宾夺主。在授课过程中自然地引出中 国医学史话题,不应过分渲染,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内 容和教学步骤。

三、拓宽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渗透中国医学史教育

    1.课内结合教材,渗透中国医学史教育。首先,对教材中每一章中引言部分的讲解,是渗透中国医学史教育的绝好时机。因为每一章开始要向学生介绍本章所 要讲述的主要问题、方法等。这时渗透中国医学史,能 尽快地激发起学生对新一章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 心。其次,结合教材内容,“见缝插针”地渗透中国医学 史,增加中医内容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可读性,使中国 医学史教育很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最后,利用章节小 结渗透中国医学史教育。在一章或一单元内容讲完后, 通过章节小结或单元小结,理顺这部分内容,使学生从 整体上把握它。如果我们能以其发展历史为顺序,以其 中医思想为主线,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中医知识,更 能让学生从全局把握它,以了解这些中医知识、中医思 想的来龙去脉。

篇9

中药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人生在世免不了生老病死,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中不断与疾病抗争,从畏惧迷信逐渐实践,不断认识逐步走向理性,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古时候没有文字,人们便师承口授,随着时代变迁有文字之后,这些宝贵经验便得以记录,这便形成了最早的医书。这些医书不断流传丰富,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代代相传。通过总结对比,不难发现这些医书记录的药物中,最多的便是草类,所记载药物的书籍便被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时,本草就已经流行,但是由于保存技术有限,这些被称之为“本草”的书籍都已亡佚,无从查考。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就是《神农本草经》,这便是中药发展的起源。

日本汉方药说起来与中药应属于同根同源。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文化政治都互相影响。据史书记载,汉方药在秦汉时期传入日本。中国医学在传入日本后被称为汉方医学或东洋医学。日本江户时期,日本医学界掀起了研究仲景医学的浪潮。学术上形成了古方派,成为汉方医学之主流,并与后世方派在学术上产生论争,使汉方医学得到迅速发展,诞生了日本传统医学:汉方医学,或称东洋医学,日本的汉方药也由此诞生。

二、发展

中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历史。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药一直站在优势性地位上。随着历史的发展,中药渐渐不受人们重视。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中国的社会性质却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的的社会性质。社会动荡、战乱、经济衰退,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强国。在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大量涌入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加之民国政府废止中医的政策,严重的阻碍了中药的发展,中药的发展困难重重,但是通过学术医药工作者的努力中药仍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药专著有260余种。代表性的有蒋玉柏的《中国药物学集成》,秦伯未的《药物学讲》等等。

日本汉方药的发展也十分曲折。清代,中国医生仍不断到日本行医或传授医学,汉方药逐渐发展成一个明朗的体系。日本明治维新后,受西方影响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汉方药几乎灭绝。进入上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出现老龄化趋势,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面对如此状况束手无策,西药副作用大价格高,因此汉方医药又逐渐兴起。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三、现状

据统计,中国药品消费群众主要是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后,农村将变成潜在市场。中药包括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中成药。据《2013-2017年中国中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我国有80%以上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过中成药。国内市场的需求成为中药发展的巨大动力,中药在中国又流行了起来。

根据日本社会调查研究所的统计资料,1996年至1999年期间,一般用汉方制剂的生产厂家数在逐年增加,种类也增加了600余种。汉方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疾病及慢性病治疗,目前使用汉方药的医师已占72%,而其中又有70%的医师用药时间达10年之久,这说明汉方药在日本医学界的重要地位。

四、展望

去年十月,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肯定了中国医学发展的水平。根据我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报告指出,未来十多年,将加速实现中医药现代化,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中医诊断与治疗水平,使更多人、更多国家接受和享用中医技术。同时,中国还将逐步实现中药现代化,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中药标准体系,提高中药创新能力。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国家中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传统药物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化工业的根本转变,传统药物也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中国和日本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与中国相比日本汉方药在产品药剂类型、包装精细度和质量控制以及采用西方制药法等方面均优于中国的中成药。因此汉方药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竞争力,也将成为中国中成药的最大竞争对手,对中国传统中药的市场是个巨大的冲击。2007年,第58届日本东洋医学会学术总会在广岛召开。关于记者对于日本汉方医学发展的提问,日本汉方医学者安井广迪医生在大会演讲中,针对日本汉方界今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他指出,日本医学着乃至世界医学者应该面对“中医学已经成为世界标准”的现实,同时也应该强调日本汉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优势。250年来日本汉方界确实积累了运用《伤寒论》方、《金匮要略》方的超乎寻常的丰富经验。仲景方的临床效果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有很好治疗效果的方剂群,其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极大的临床意义。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汉方颗粒固定剂型的开发,是日本汉方界取得的一项硕大成果,以此扩大了汉方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他认为,作为日本的汉方医家,应该把日本的宝贵经验升华到理论水平的高度,从而使中医学的世界标准更加充实与完善,日本的汉方医学拥有乐观的前景。

中日两国作为友好邻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往来,在医学方面一直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两国在中药和汉方药之间,应该互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两国医疗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开发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1、乡村景观与乡村旅游

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 包括乡村聚落景观、乡村文化民俗景观和乡村自然环境,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

随着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利用各类农村资源(农业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景观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成为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渠道,并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乡村旅游的开发条件

2.1区域条件

乡村所在的区域位置对于其旅游业的开发有重大的影响。我国农村天地广阔,乡村景观一般为非稀缺性资源,以之为载体开发的旅游业,吸引力及辐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只能对乡村所在区域的周边城市产生吸引力。而那些能吸引远程旅游市场的乡村景观或是位于风景名胜区附近,依托景区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或是本身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保留较多较好的历史建筑的著名古村落。因此,适合开发乡村旅游的农村,必须依托于周边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大中城市。分析乡村旅游的区域条件一般可从3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与周边城市的距离远近;二是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条件;三是周边城市的消费水平及倾向。

2.2农业基础条件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旅游者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因此,乡村的农业基础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活动具有季节性变化,它的基础条件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从而产生不同的季节性乡村景观视觉效果、不同的农作物产品以及不同的农事活动。开发乡村旅游,需对所在农村的农业基础条件进行考察选择,看其是否有利于开发为旅游者体验的农事活动、适合观赏的田园风光、适于携带的农作物产品等。(如赏花、采摘瓜果等适宜于开展为旅游活动项目;而犁地、洒农药等较危险的传统农事活动不宜开发为旅游项目)。

2.3乡村景观质量条件

同样,特别的乡村景观也是吸引游客欣然前往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的吸引力包括可以是自然景观资源(新鲜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原汁原味的在城市中从来都看不到的各种动植物等),也可以是感官的无形信息(民俗风情、特殊文化、游客对乡村的特殊感情等)。因此,对乡村景观质量的评价,一要考察其自然景观的美感度、奇特性和生态价值;二要研究其文化内涵、风土民情、历史遗迹等。

2.4开发管理者及乡村社区条件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部分旅游项目的盲目开发,使得乡村旅游给乡村本身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社会和文化的消极影响。这些,促使人们开始对旅游开发管理者、乡村社区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寻求到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实现旅游发展中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开发管理者及社区是乡村旅游的直接执行者,具有造景、提供服务、保护自然景观的功能,层次越高的开发管理者及社区越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越利于旅游的发展。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应综合考察开发管理者及乡村社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商业意识、居民素质、政府政策要求等条件。

3、乡村旅游的开发

以温州泽雅叶同仁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园为例,作一一具体分析。泽雅地处温州市瓯海区西部,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境内风景秀丽,主要有泽雅湖、纸山、五凤、崎云、西山、七瀑涧、金坑峡、高山角等八个主要风景区,全境200余处名胜景点。

3.1开发条件分析

3.1.1区位条件

泽雅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西部,相距温州市区(鹿城区)42.9公里,不足1小时的路程。泽雅风景原汁原味、人工雕饰不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为城里人所喜欢的山野田趣。同时,作为省级风景区的泽雅景区已拥有一定的基础服务设施,为旅游开发奠定了较好条件。

3.1.2农业基础

泽雅地处亚热带沿海丘陵山地地带,多种多样的地形、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为其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以经济竹林为主、山地梯田适当发展粮食作物、地域水网经营水产及农副业的农业经济结构。此类农业基础有利于开发组成适合旅游者观赏、体验、参与的旅游产品。

3.1.3景观质量

泽雅自然景观以雄秀葱郁、山水秀美而著称,境内苍山逶迤烟霞飘绕,银溪秀水蜿蜒如带;群峰挺拔气势参天,瀑布如注凝绿碧潭,山庄村落绰绰,青山溪水依依,天然原始韵味无穷,如一幅连绵不绝的典雅水墨山水画卷。叶同仁药文化休闲养生园就建立在泽雅这秀美的青山绿水及淳朴的民族风情之中,地处省级风景区泽雅湖畔,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地势顺坡而下,梯田层叠,竹林成荫,常年流水潺潺、阳光充足,可谓伴水而居,居而有竹,同时泽雅风景原汁原味、人工雕饰不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为城里人所喜欢的山野田趣。

叶同仁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园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利用“叶同仁”百年老品牌的魅力将浓厚中医药文化底蕴融入休闲园中,将其开发成区别于单纯旅游性质的农家乐的健康养生休闲基地,在泽雅这幅典雅水墨山水画中添上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笔。

3.1.4开发管理者

叶同仁药文化健康休闲园由温州百年老字号药业名店――温州市叶同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筹划建设,凭借其优秀的管理能力,百年老品牌的医药文化底蕴,结合泽雅的灵山秀水,为休闲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开发建议

3.2.1旅游开发定位

开发定位是乡村旅游开发与设计的基础,一个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需通过合理的定位来确定其在城市旅游格局中的特征,保证旅游产品的市场生命力。开发的定位包括区位选择、市场定位、产品选择和组合三方面内容:①区位选择:乡村旅游是依托周边城市消费群体的远郊旅游圈,其交通应便于到达,以1日和2日旅游为周期。温州市泽雅湖风景区与温州市区交通顺畅,具有1―2日旅游行为的时空特征,服务区域以温州城区为主,周边县城为辅。②市场选择:泽雅湖风景区展示的是梯田、竹海及湖面风光,结合叶同仁的中医药文化及养生休闲活动,其主要目标市场应定位为以休闲养生为主的大众市场,开展以草药采摘、中医养生等为主的参与性旅游活动,同时,利用叶同仁百年老店深厚的历史内涵,开展各种传统医药文化活动,建立温州中医文化、中医名人纪念馆,为在校学生及各类中医爱好者提供中医药文化的展示、教育场所。③产品选择和组合:泽雅湖畔天然的乡村自然景观是漫山的竹海及层叠的梯田,因而根据基地自然条件,在梯田栽植、采摘草药,山地竹海散种野生中药,以让游客参与辨别、采摘。同时,开发各类中医养生项目,对叶同仁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园的旅游产品进行综合性的组合设置。

3.2.2景观意象塑造

景观意象是自然景观在人们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记忆性、分辨性的整体性特征,是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叶同仁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园在开发的过程中对景观意象的塑造应强调“自然”、“原真”、“文化”三大特色,具体包括:①保留自然景观背景:自然景观背景是乡村旅游区存在的依托,在区位选择时就强调具有相当的美感度、奇特性和生态价值,无须太多的设计和改造。叶同仁中医药文化休闲养生园位于温州市泽雅湖风景区内,应尽可能保留和强化其原赋自然景观的特色,保护山地竹海风光、恢复山地梯田景观。②重塑泽雅山地民居景观:泽雅的山地民居是是体现乡村景观意象最基本因素之一,也是体现场地“原真”特色的重要载体。发展泽雅的乡村旅游应重塑其山地民居景观意象,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应采用泽雅民居建筑风格,强调与自然景观背景相协调,内部应根据使用功能优化布置,同时结合生态工程技术建成生态建筑;另外,为维护原赋景观资源的特色,新建筑基本在原有建筑基地上设计建造,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③塑造园区文化景观:结合自然景观与中医文化内涵,加强对园区景观的建设,通过景观小品、文化雕刻的设置,使游客既有自然美景的享受,又有中医文化的熏陶,同时,通过建立温州中医文化、中医名人纪念馆,为中医爱好者提供中医药文化的展示场所。

3.2.3加强社区参与

乡村社区参与开发及提供服务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措施。发展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高层次的开发管理者的管理、组织,加强社区参与,注重对社区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投资,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加强旅游服务意识,促使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维护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使社区农户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王云才: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中国园林》,2004.06

2、杨国良:观光农园旅游区开发与规划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