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赵莹,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作者简介:李宝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但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来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的难度较大,新型城镇化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2]只有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城乡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3]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慢,小城镇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镇互动、民资与外资的共同带动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小城镇产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但由于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少、自身发展要素受限,使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较慢,成效不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小城镇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强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但由于区内多数小城镇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加上区域内城市发育成熟度较低,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许多小城镇常陷入产业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盲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看似升级,但因发展脱离小城镇实际,使新兴产业转瞬间变成不良资产,反而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在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方面,小城镇普遍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从区域角度看,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虽已处于城镇化的中高级阶段,小城镇竞争力较强,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但由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较高,东部地区小城镇“候鸟型”农民人数颇多。这些农民在小城镇大多没有归属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并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农民向小城镇靠拢的积极性不大。另外,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进镇定居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贷体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又制约了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新居民”消费对小城镇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三)城镇化建设障碍重重,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缓慢。首先,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投资速度已有所降低,产业规模增幅逐渐减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镇就业压力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又进一步阻碍了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外来人口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剩余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适应能力差,进镇意愿不强,致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慢,小城镇始终“人气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依然是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障碍。第一,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撑,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弃土进镇”的决心较小。第二,我国小城镇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数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更保险。同时,因小城镇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已进镇定居的农民仍需靠自我积累来实现自我保障,这在客观上抑制了进镇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三,成为小城镇永久性居民并获得相应社会权利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镇却人为设定本地农民落户附加条件,跨省农民落户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大量农民长期徘徊在小城镇“正规”门槛之外。目前,虽有部分小城镇落实了以居住地划分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但因未触及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新进镇农民与原镇居民始终无法融合成一个“镇民共同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又加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如,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将小城镇发展看成是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以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一)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在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土地面积、经济和人口规模、财政收入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将中心镇率先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带动效应好”的现代化小城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小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4]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如,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小城镇品牌,提高镇域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5]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同时,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应结合实际,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注重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6]一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较多的农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地价的评估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快农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探索农地有效流转方式,鼓励农民割断与土地的“脐带”,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强农民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以身份证为核心的身份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三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镇社保投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制定面向全体居民的基本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层次,使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医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新”居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增强“新”居民就业能力,从而带动“新”居民乐业,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规划,走紧凑型小城镇发展道路

第一,应制定小城镇布局的优化策略,形成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一是客观分析小城镇当前的综合承载力,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把小城镇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综合考量,明确小城镇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二是小城镇建设要坚持有限扩展理念,结合小城镇具体定位,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小城镇空间扩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引导小城镇进行有序的空间扩展。三是形成以重点镇为枢纽的小城镇总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态势。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土地流转 发展 制度

[中图分类号]F291;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34-01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土地流转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土地是农民的经济生活的来源,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农民在土地流转后的生活保障,以及达成土地流转的条件;土地流转的现状,土地流转的主要渠道,以及土地流转之后农民的就业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方向、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等都值得我们的关注。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论述与分析。

一、土地流转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农村土地问题是一个永远不老,永远值得探究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国家,农村发展关系重大,农村城镇化建设已在多数农村地区开展起来,但是农村土地流转尚且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土地闲置,被迫低价出租,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等。导致一些地区农民与政府的不和谐局面,且这些问题存在于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却并没有得到更为合理的解决。综合考虑,土地流转问题是一个涉及国家快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土地流转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在实现和保障农民利益的条件下实现土地的流转;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切实尊重农民的意愿,实现土地高效合理的流转利用;如何兼顾好资本与农民两者的利益,从而实现土地流转的真正目的;政府、企业、农民三者之间应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流转,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情况的分析

由于在流转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流转信息不对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的管理不善,致使双方产生矛盾,以此形成纠纷。

(一)纠纷形成原因分析

流转纠纷的形成涉及方面较多,主要包括当前农民的认识水平的欠缺,农民主要考虑当前的既得利益,土地流转实现的规模化收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农民当前的既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加之一些当地政府的处理不当,或方法欠缺,引起土地流转的纠纷。对土地纠纷的原因分析如下:

对土地流转制度立法的不足,流转行为的不规范,农民的法律意识欠缺,在大多数情况下缺少正当的流转协议。加之,村镇管理服务的的欠缺,缺少调节机构发挥纠纷调节作用,村级干部面对土地纠纷处理方式的不当,上述都可以加重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二)预防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对策思考

现阶段怎样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好流转纠纷,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相关的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相应的措施,最主要的还在于底层干部的协调作用,县、镇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均应加强对流转纠纷的调解,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纠纷;使村级干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的法律素质;对于农民要采取自治对策加强自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作为土地流转的一方要切实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四、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认识与建议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市场经济自愿、有偿、依法有序的流动起来,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实现农业生产利润的最大化;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便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快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纵观整个社会局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的一个政策目标,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步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就成了显著问题,如何才能让土地流转既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实现了土地最大化的使用价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何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变成了尤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十八届上三中全会中,党的文件提出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其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一味地将农村变为城市,而是城乡统筹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郑州市;金融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市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每年以平均2.44%的速度增长;在2001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郑州市的城镇化水平每年平均上涨1.56%,比同期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增长率多0.36%个百分点。然而在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还是面临着许多障碍,例如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环境污染、失业率上升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而言的,是对传统城镇化的优化。传统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社会由之前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型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人口职业的转变,即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土地和地域空间的转变,即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即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城镇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而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走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出口、消费和投资。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的时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十报告指出,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列为2013年度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可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城镇化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农村人口转移等。为了保障城镇化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无疑需要后勤体系的大力支持,包括金融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支持体系等。其中,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研究,都得出了城镇化建设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发展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又可以深化金融发展。可见,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方面的强大的资金支持。然而在金融支持方面,郑州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

我市的金融支持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在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上,主要采用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相对资本市场如股票、中长期债券、金融衍生品等则利用较少。目前,郑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即以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为主,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所占比重比较低。这种单一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模式所能提供的资金比较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另外,单纯依靠商业银行进行融资也会出现许多问题,不仅会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的效率,导致经济低效,而且还会增加金融风险,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经济危机。同时,单纯依靠货币市场必定会引起资金缺口,而这个缺口一般则由政府承担,政府一般有两种方式进行融资,一是授权央行发行货币,这就容易造成货币发行过多引起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或者发行政府债券来弥补资金缺口,但这种方式又会造成政府的财政风险较高,也有可能造成政府破产。因此,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就会因为资金缺乏难以顺利开展。

(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

近年来,郑州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广泛采用了不同的融资模式以及融资工具,但是新型融资模式和工具所占的比重依然较低,金融支持仍然主要还是以向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然而新型城镇化建设牵扯到不同的参与主体和不同的产业结构,如“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的发展等等,这些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存在差别。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工具还有债权融资、企业直接投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出资等方式;城市功能的完善、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等领域也要通过专业的金融工具来实现。因此,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创新适合不同主体、不同层次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至关重要的。

(三)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动力不强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除了商业银行的融资作用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功能,金融机构在支持城镇化建设方面总体动力不强。例如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村城镇化建设方面,尤其是针对农业工具开发、农作物科研、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仍然一片空白。另外,伴随着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农村的惜贷现象,以及农存比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以及可用的抵押物担保等,使农户出现贷款难,贷款金额受限等现象。

(四)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

信用是衡量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就目前而言,我市信用的生态环境并不好。据有关资料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但是相比之下,我市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很高。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的乱象,这主要是因为惩戒力度不够和相关制度缺失造成的。法律的惩戒力度不够,相关机构执法效率低等问题,虽然可以使部分金融机构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往往增加了隐形成本甚至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声誉,这无疑会打消商业银行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三、完善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首先政府应该发挥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那些公共事业和服务方面,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发行市政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为城镇化建设募集资金。其次,应该引导金融机构形成以政策性银行为引导,商业银行为主力,地方银行类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金融组织体系。另外,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探索公私合营的模式参与到城镇化建设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类资本支持城镇化建设。同时,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的配套机制和法律环境,加强协调和沟通,消除民间资本投资顾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二)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的经营特点,积极探索并开发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多样化的金融创新产品。可适当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针对城镇化建设的专项贷款,同时给予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根据农村的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可以创建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如浙江、四川等省份的农村信用互助合作社等,除此之外,也可开发供应链融资、网络联保、小企业债权集合信托、信贷工厂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抵押、绿色信贷等金融支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应该分别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出发。在货币市场上,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中的的主体地位,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主动承担起建设城镇化的社会效益。在政策性银行的引导下,创新信贷模式和金融产品,积极支持地区城镇化建设。在资本市场上,加快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合理利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货币市场资金供给的压力。

(四)优化金融支持生态环境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先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良好有序的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金融生态环境优劣的最直接的手段。健全的法制环境能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从而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金融机构才能比较积极的开展有关业务。其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该加强相关风险的防范。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各类金融风险,所以应该加强监管以及开展相应的监测预警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从而防范于未然。最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该加大政府政策引导。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金融业务,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城镇化建设。例如中央银行可以对那些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如再贴现、再贷款、存款准备金方面适当放宽限制,在新业务申请准入方面也可以开通绿色通道等。

参考文献:

[1]赵红丽(主持).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市级课题,2016,(10)(项目编号:ZSLX2016944).

[2]王芳.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5,(5):194-196.

[3]李艳芳.阿拉善盟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4]王涛.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5]凌海波.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J].武汉金融,2015,(12):30-33.

[6]凌祯蔚.郑州市城镇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5.

篇4

【关键词】中国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融资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和整体经济的进步,为了谋求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转而向城市聚拢,逐步导致城市出现人口过于密集、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与此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失、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了解决城市和农村在上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从提出至今,城镇化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协调不够、绿色不够、开放不够、共享不够等问题,造成农村生态破坏严重、农村土地荒芜和城市土地粗放并存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2014年3月,国家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吸取城镇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走循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宜居、产业优化、城镇联动、走廊便捷,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构建具有独特竞争力、自优化的生态产业群,最终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而规划建设的生态文明城镇集群。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中保障性住房融资状况

在户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导致购房资格受限、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实际购房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存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城镇外来人口存在“无房可居”的局面,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各地政府均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且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规模。但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其资金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银行借款,其融资效率低下,政府依赖性较强。另一方面,当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经济压力下,土地出让金收入也随之下降,为保障地方财力,部分政府不得不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形式进行融资,从而对其他公共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一些经过政府拨款建立的保障性住房极易发生寻租现象,分房过程中存在的非法家庭参与摇号、摇号环节不公平、乱占指标、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财政支持的杠杆效果不明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另外,外来人口基数过大这一实际情况使得保障性住房缺口依然较大,但因其建设存在投资巨大、效益见效慢、缺乏相应配套措施等问题,导致市场资金介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整体资金面相对紧张。

(二)新型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状况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加强城镇能源、供水、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城镇公共服务,是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方,财政资金支持必不可少,但是由于财政资金有限,且各地政府财政实力存在较大差异,仅靠财政资金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市场配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重基本不到1%,其中债券又成为主要形式。

可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结构亦是不合理的,一是提高了融资成本,加重了银行的经营压力,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二是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形成较大财政风险。地方政府作为资金使用主体,与作为融资偿债主体的融资平台公司是相互脱节的,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偿债意识,助长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不利于融资决策机制和债务偿还机制的有效建立。三是容易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对于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使得各地段开发程度不同,地段比较好的地方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基础设施配套亦相对完善,而地段相对较差的地方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配置明显落后,从而造成土地价值的浪费。

(三)新型城镇化中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

当前,农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位置尴尬。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虽然相关的农业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城镇的田地数量也在大大减少,无法提供足够的农产品支持,从而加大了农业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中的农业发展追求规模化、机械化和电气化,但是由于当前依附于城镇的农业资金供给不足,造成新型城镇化中的农业发展难以实现转型,无法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作为支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银行的促进效用相对有限。在业务方面,银行的城镇网点主要集中于供粮棉油购销贷款,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政策未充分发挥;在客户方面,由于村镇人口收入低、居住分散、治理不规范、资源区域差异大等客观情况,银行更愿意将主要客户群定位于城市人口,从而导致村镇地区金融需求挖掘缓慢、金融服务单一、时效滞后。另外,本应在农业风险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保险,在相关政策不完善、农业回报率低、保险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下,导致新型城镇化中农业保险极度缺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投资的风险,造成农业融资更加困难。

二、金融支持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新型城镇化中的重点主要包括:一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安居乐业问题,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也是新型城镇化提出的“人”的城镇化的核心。二是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土地出让金、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依靠的基础上,科学培育新型城镇的“造血”功能,吸引人、留住人,全面实现以人为本。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问题。这三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解决金融支持的问题。

(一)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创新城镇化资本运营

近年来,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新型城镇化,不断实现政策偏移和财政支持,但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金融支持远远不够,因此,从投资方向到具体的管理,再到具体的筹资、融资机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和创新。一是加强社会金融投入。通过增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创新银行支持方式,打破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局面,在保留其民间借贷模式的同时将民间资本纳入到商业金融体系之中,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另一主要资金来源,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二是推广包括BOT、PPP、PFI、ABS等形式的项目融资模式。在政府招标的良性竞争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融资效率,保障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控制权,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完美融合。三是尝试发行市政建设债券。针对住房问题,当地政府可以在提供一定的房屋补贴的基础上,发行市政债券,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政策等降低房屋建设的成本以吸引房地产商进行投资,从而降低房地产价格,带动周围的经济的发展,环节外来人员住房问题。

(二)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制度,创新融资渠道

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部分参与者对于金融政策制度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相对较少,极大地限制了金融服务的广化和深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合法融资和非法融资之间的法律界限模糊不明确,造成了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隙违法乱纪,同时使得执行者面临具体事务时存在无法可依或执法混乱的情况,不利于城镇市场经济中融资经济的正常运转,造成城镇中的一些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中小型企业的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了解较少,未能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据此,一是应该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制度,加强对商业金融的政策引导,为城镇企业的融资提供政策和金融支持,带动城镇经济的综合发展。二是普及金融知识,宣传融资模式和风险意识,鼓励中小型企业直接进行合法有效的金融融资,如债券、基金等,倡导多家企业联合发行集合债券,以提升信用级别、降低发债成本等。三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应用,通过举办相关专业讲座等形式来提高城镇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互联网知识,争取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金融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四是鼓励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在风险管控和收益合理测算的基础上,开发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并广泛宣传,做到供给有效、供需对接,从而丰富城镇化金融支持手段。

三、小结

中国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最大潜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当前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功能,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方式,为实现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提供足够的金融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军八.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3,(16).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金融体系

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二)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1. 城镇工业化离不开金融支持。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一个国家、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工业化的进程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这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基本规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H.钱纳里(1970)在其著作《发展的形式》中强调:“城镇化的初期必须由工业化来推动,当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逐渐接近到大约 13%的水平以后,城镇化开始明显加速并最终超越工业化水平。在工业化的后期,最显著的特征是制造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边际贡献逐渐趋近于零”。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不但没有起到对农村工业化的有效支撑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因此,在今后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提高对城镇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 中小企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目前,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城镇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中小企业,而城镇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但是,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融资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今后城镇经济及城镇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金融支持的力度。

3.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需要金融支持。当今,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使进城农民逐步学习和熟练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逐步提高他们的金融意识和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已成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金融服务对促进进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以下重要作用:金融支持可以满足进城农民对消费信贷服务的需求;可以满足进城农民对个人财产保险和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可以满足进城农民在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方面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

二、中国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服务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不相称

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就金融部门自身发展情况看,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存在多重矛盾,支撑能力相对薄弱,可能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1. 金融机构商业性与城镇化建设公益性并存的矛盾。金融机构的首要属性是商业性,依靠存贷差赢利生存。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项目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要远大于项目的赢利性和经济效益。

2. 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存的矛盾。以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而其他绝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为城市市场,信贷营销重点为大企业和优质项目,且多数金融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城镇化信贷操作制度和方案,配合城镇化建设的专项贷款也较少。

3. 金融网点分布面窄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面宽并存的矛盾。受资本逐利性影响,金融机构偏好在大中城市、主要城区设立营业网点,而在信用缺失、抵押担保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营业网点极少,导致乡镇和农村地区长期处于金融服务链条的末端。

(二)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市场单一

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包括其他类型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相对于银行来说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制度上都尚未发展成熟。新型城镇化对于资金的需求有三大特点,即规模较小、成本较低、形式灵活多样,这些特点银行难以满足(银行以稳定的信贷为主营业务,偏好大额贷款,且成本较高)。因此,没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城镇化所产生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就难以满足,进而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缺乏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工具

我国金融工具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欠发达地区对于新式金融工具的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我国城镇和农村普遍盛行的融资方式依然是信贷融资。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各不相同,单一的金融工具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如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工具还有债权融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出资、企业直接投资等方式,农业的产品加工、土地流转、生产周期过渡等都需要以特定的金融工具为载体,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仅凭信贷融资是无法满足的。

(四)有关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制度不完善

我国金融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从金融领域来看,金融自由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制度是相对立的,我国金融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三、完善金融支持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与新型城镇化相匹配的金融机构

当前金融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就金融机构而言,要想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分得“一杯羹”,关键在于找准定位、明晰方向。各类金融机构要研究找准各自的着力点和方向,既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又能拓展市场空间。

(二)创新和拓宽成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市场

1.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城镇产业经济转型。银行业主导的金融市场体系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组织能力缺失是制约城镇中小规模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冲破这一枷锁的办法是改变企业的属性,实施股份制经营,打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最终实现上市融资的目标。而上市融资必须依托于资本市场,地方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参差不齐,须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满足城镇地区众多企业不同的上市需求。

2. 实施融资证券化策略。优化金融资产结构要想改变目前资本市场结构中间接融资比重偏大的局面,就必须抓住机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逐步扩大证券化融资的份额。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借鉴国外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经验,尝试实施以“基础设施”为标的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通过施行“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从更多的筹资渠道中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建设者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投资项目的回收期,通过调整资本市场结构把投资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拓展新城镇建设中的金融产品空间

金融机构作用的发挥需要借助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业与城镇化之间直接互动的主要载体。按照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来分析,首先,金融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应只依赖高成本的信贷工具,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应积极开发直接融资工具。

(四)完善新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制度措施

完善相关的金融制度,为新型城镇化铺平道路。相对于大都市来说,城镇地区处于弱势地位,制度的不平等往往会使城镇地区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我国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完善金融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所必须推行的对策措施。例如:(1)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贴息政策并举,支持新型城镇化改革。(2)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3)适度开放民营金融市场,使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

四、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如何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用好、用活金融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准确把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姚香.金融业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J].商,2013(6): 1-2.

[2] 陶艳艳,段虹.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J].银行家,2013(03):17-18.

[3] 赵娅,何兴.新型城镇化下的金融支持[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08):1-2.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湖南;新型城镇化;对策

近年来,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湖南城镇化发展必须实现从重视“城”到聚焦“人”的根本转变,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化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加快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加快人口城镇化,尽可能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地城镇化。这样,必须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布局,努力构建湖南科学城镇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此外,还必须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融入城镇,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2.有利于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是湖南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会使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稳定地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升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城镇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城镇消费需求增长,刺激工农业和城镇投资需求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有利于推动产业聚集和结构升级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加工制造业的升级。此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变革与生活水平提高,将扩大生活需求与生产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有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显然有利于化解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湖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对“人”的重视还不够,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是:

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

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明显滞后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3.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近27个百分点。近年来,湖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近1000万农村人口在城镇居住就业但没有落户城镇,没有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2.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010—201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扩大迅速,超过100%,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只增长了21.33%。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土地城镇化得到快速提升,但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在岗职工人数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2.86%和18.28%。

3.没有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湖南目前3451.88万城镇人口中,有1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未真正融入城镇,实现市民化,没有平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消费需求,影响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4.城镇产业基础薄弱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还不够,没有做到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没有把城镇的发展建立在产业支撑基础上,产城融合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做强城镇的产业基础薄弱。

5.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目前依然还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向城市倾斜的财税金融政策等,依然较为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湖南城镇化发展进程,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遏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当前湖南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最迫切的任务,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最重要的时代要求。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好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要积极调整人口迁移政策,关键是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已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基本做法是实行总体宽松、差别引导的城镇落户政策,要坚持以中小城市为主要迁入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长株潭三市间的迁移落户条件。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要由现行的户籍登记逐步过渡到人口登记,根据就业基础、居住年限等条件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公平有序落户城镇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存量优先、合理引导增量的原则,对已进城的本地区常住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对那些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形成公平合理的户籍管理政策导向。

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要按照共享发展理念,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有效破解城镇内部依然明显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使农民工子女能就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稳定和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渠道。要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能全面覆盖到农民工及随迁家属。要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纳入职业病和大病医疗救助范围。要拓宽住房保障渠道,逐步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3.强化政府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巨大,必须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政府要承担提供城镇公共服务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要承担在本单位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成本,依法为他们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农业转移人口要提升融入城市社会能力,承担自己融入城市社会成本,积极参与和争取享受各类公共服务。二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单位、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引导他们主动参加党团组织、工会、志愿者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三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财政转移支付测算分配要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以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的依据,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予以较多支持。四是探索农业转移人口“三权”有效实现与进城落户的联动机制。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农业转移人口集体收益分配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再开发利用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4.夯实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在提供稳定就业的基础上

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素集中配套的要求,着力推动产业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要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做精做专生物、信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要引导大中小城市产业错位发展,充分挖掘各地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城镇与城镇之间资源相对集聚、功能配套布局、错位互补发展。要以园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规模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三是促进产城融合。要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布局,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完善城镇功能分区,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和同步协调。

5.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镇

篇7

城镇化金融支持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

党的十提出了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是有中国特色的,将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以及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城镇化建设道路。相比较于以往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把重点放在协调与可持续性上,更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是经济增长。金融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日渐成为其核心与枢纽,各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城镇化建设产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需求可通过提供金融支持来实现。

一、问题的提出

在合肥市的城镇化进程中,非农业人口由2007年年的207.73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70万人;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合肥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2%,相比以前年份有较大的增长,但同时期全国平均水平为50.5%,合肥市仍有差距。合肥经济年来发展迅速,金融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稳健的态势。金融业资产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率逐渐增大,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凸显,可以推断金融业对于合肥市的城镇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具体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个方面,需要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研究该问题将对推进合肥市城镇化建设产生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关于金融支持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其做出了分析。伍艳(2005)对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率的现象进行了探究,分析其原因为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抑制的存在;黄勇,谢朝华(2008)通过建设 VAR模型,得出促进城镇化的直接原因是银行贷款的增加的结论,但金融部门对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的兴趣不浓,为了推进城镇化的建设,金融支持是关键;陈元(2010)对开发性金融的发展是否推进城镇化进行了探究,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产业结构忧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城镇化发展指标与开发性金融指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开发性金融发展与城镇化推进之间存在一定的的因果关系;李舟(2014)着眼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研究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原因,认为金融创新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路径。各种实证结果均能证明金融支持能推动城镇化建设,但具体到某个城市时,金融支持的影响机制会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对于合肥市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1、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

(1)金融规模:金融规模的大小直接体现为银行金融资产的数额,可以使用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其中FIR为全年存贷总额占GDP的比重。

(2)金融结构:本文用直接融资额(包括股票筹资额以及债券发行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FS来表示金融结构

(3)金融效率:金融效率的一个重要质变表现为储蓄-投资转化率,可以采用储蓄转化率DLR来衡量金融效率。

2、衡量城镇化建设的指标

(1)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建设最为直接的指标,采用合肥市非农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值UR来表示。

(2)产业化率:城镇化对地区产业的影响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采用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比重IR来反映产业化率。

3、数据来源及说明

以上衡量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均搜集于《合肥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合肥市统计局网站、合肥统计信息公众网。其中涉及到价格的数据,如全年存贷总额,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等指标数据,均已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二)实证分析

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根据经验以及对数据的观测,城镇化建设水平各项指标与金融支持各项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灰色关联度是各指标间关系的量化,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更深层次探究金融支持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机制。

根据以上计算原理,运用MATLAB软件得出城镇化指标UR、IR分别与金融支持指标FIR、FS、DLR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如表1所示:从得出的各项灰色关联度数值可以看出,FIR、FS、DLR与UR、IR之间的关联程度有所差异,为了得出金融支持对城镇化建设影响的具体关系式,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

3、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

(1)单位根检验。数据平稳是建立时间序列计量模型的前提,目的是避免“伪回归”致使结果失去意义。运用EVIEWS软件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表2中为检验结果。各项指标数据在水平上均不呈现平稳状态,但二阶差分均通过检验,即二阶差分均不存在单位根,呈现二阶单整状态。

(2)E-G两步协整检验

在各个时间序列变量均平稳的基础上,分别以城镇化建设指标UR、IR为被解释变量,金融支持指标FIR、FS、DLR为解释变量进行OLS回归,得到两个多元回归方程。对UR与FIR、FS、DLR间的回归方程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的统计量值为-2.9658,小于1%置信水平临界值-2.7057。

对IR与FIR、FS、DLR间的回归方程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的统计量值为-3.2376,小于1%置信水平临界值-2.7057。

以上两方程各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在长期内趋于平衡状态。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模型结果分析

从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合肥市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城镇化率以及产业化率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关联,尤其是金融结构对产业化率的影响,甚至达到了0.9以上。这是因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资金投入的要求较高,在一定的金融规模条件下,合理的金融结构使得各产业能有效获取资金,推动产业发展及结构升级。由于选取的衡量金融效率的指标为储蓄转化率DLR,则可得出DLR对产业化水平产生的影响为负向。关于城镇化率,金融规模及效率相比较于其结构而言产生影响的更大,金融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方面。

根据建立的城镇化率、产业化率的回归模型,金融支持各项指标与两者间的关系均呈现长期均衡状态,这说明金融支持确实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从金融支持指标的影响系数看,在长期内,金融规模与金融结构对城镇化水平都存在较显著的影响,金融效率的作用相对较小。同时,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二)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旨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将金融支持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推动其进程,提高其质量。基于以上建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以及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结论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1、扩大金融规模,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一大动力。城乡协调可持续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不仅要求大量信贷基金投入,同时要求妥善解决进程务工农民的岗位问题、医保完善程度问题以及城镇人口的教育问题等仅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与间接融资不能同步实现人口、产业以及空间城镇化。扩大金融规模,如在农村地区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打破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吸引城市金融资源向其延伸。实行联合自然人贷款制度,鼓励乡镇企业发展,避免农村资金外流,缩小城乡差距。

2、调整金融支持结构,发展多元化融资模式

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是合肥市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调度的灵活性不足,而借助不同类型融资平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如信托、P2P、资产支持证券化等,市场机制引导下减少对银行直接融资的依赖,避免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在金融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优化金融支持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3、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支持效率

金融制度的完善以及金融监管的加强是金融支持效率的保证。在制度方面,仅实现利率市场化仍有不足。合肥市农村及欠发达小城镇的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在合理的利率水平前提下实现贴息政策,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些地区金融业规模较小,结构缺乏完善,稳定的金融环境对提高其金融支持效率尤为重要。因此在制度完善的同时,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对抗潜在的金融风险。参考文献:

[1]郭艳艳.安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绩效的实证分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60-64.

[2]陈元.开发性金融与中国城市化发展[J].经济研究,2010(07):4-14.

[3]李舟.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8-90.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市发展新区 永川区 困境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及三中全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重庆市委提出的城市发展新区规划的战略部署,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我区城镇化建设现状、查找存在的困境和原因,以便找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路,全面推动永川经济社会发展,区委党校课题组深入实地考察、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永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现状及困境分析

(一)基本情况

城镇化率方面:目前,永川区的城镇化率已达63.26%,较去年的61.78%,增幅达1.48%。在国际上,30%――70%的城镇化率是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30%―50%是一个加快推进的时期,50%―70%是一个减速推进的时期。现今我区城镇化率已过50%的拐点,达到63.26%,说明我区城镇化水平进入减速推进时期,应注重查找其暴露出的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健康推进城镇化水平。

城区面积和人口方面:根据区建委2014年关于城镇化建设方面的统计,我区城区面积已达61.68平方公里,两年拓展中心城区面积9.68平方公里。目前,永川区常住人口110余万人,城镇人口已达66.96万人,较之去年增加1.5万人。2014年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了“双八十”大城市的目标。说明我区在城镇化建设方面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还需要继续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发展水平。

(二)永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困境

虽然中央已经对城镇化的发展战略进行多次明确提出,核心是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问题,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程度。但仍有部分人错误或较为直观性的认为城镇化只是在身份上农民转变为市民,在规划建设上大量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忽视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淡化了市场经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以至于产生了很多偏离城镇化的问题。

1.进程务工人员与城镇人享受公共服务不对等。当前永川区城市人口已达66.96万人,其中职业教育学生占了10余万人,占城区人口的%,进程务工人员占了6万余人,占城区人口的%。在座谈中了解到,虽然这6万余人长期在城镇工作和生活,却不能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处于所谓的“半市民化状态”,即未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区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系统,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就日益突出。

2.城乡用地制度紧张加剧征地矛盾。推进城镇化水平势必要占用和开发更多的土地,且我区多丘陵和山地,在土地使用上存在建设用地指标紧,办理土地使用手续繁琐,耗时过长。再加上近些年,大量的征用土地、盖高楼、修道路,致使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大于人口的城镇化。一是城镇化目前仅局限于“要地不要人”、“要人手不要人口”的模式,不利于发挥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人的城镇化。二是被征地农民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升值的收益。城镇发展依赖于低价征用土地,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开发商则获取土地增值收益,获取巨额利润,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因不具备土地开发权而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升值的收益[1]。三是大量的征用土地荒废,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就必然会导致城市用地的粗放利用,加剧征地的社会矛盾。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目前,永川区的道路交通、给排水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远远落后于城区的发展,居民生活区的改造远远低于新城区的建设,致使新老城区的差距越拉越大。一是据初步预算,永川区实现“中心城区-镇/功能组团”城镇体系,每平方公里需投资约4亿多元,今后3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资400余亿元,资金压力巨大。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过多,尤其是污水、供热管网和垃圾处理等主要设施不配套,加上运行资金短缺,影响了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影响了城镇人居环境。

4.工业化和城镇化产生的环境问题继续加大。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我们的城市长期注重绿化、景观等表面,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重平时轻突发的问题。一是城区水的问题比较突出。暴雨来临时,平日表面靓丽的城市不堪一击,立成泽国。还有依山城市的洪水和地质灾害频率加大;城市的水体浑浊、水质恶化,河流黑臭、水华浮萍;水体和周边的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城市水体的服务功能和资源价值下降等等问题。二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所消耗的自然能资源以及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二、以城市发展新区功能为指导永川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启示

(一)完善基础保障,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的城镇化。基于此,我们必须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科学划分了五大功能区为契机,完善永川区的基础保障,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要抓好农民转市民人的素质的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文基础。从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内容上创新、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抓好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第三,抓好市政基础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环境基础。

第四,抓好责任落实,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保障基础。

(二)改变用地方式,注重生态城市建设

新时期,中央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用地,集约用地,避免“摊大饼”式的以土地为代价式的城镇扩张,为此要求我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改变我们现有在土地利用方面不合理的开发。同时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对城市环境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以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筹优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

2.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推进安全饮水、污水、垃圾处理、环境应急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消除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在基本民生、环境安全和生态享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3.注重水污染综合防治和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统筹考虑区域内各地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标准,建立区域协调工作机制,对规划、投资、监测、监管、评估等进行统一部署;同时对区域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解决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平衡因素,以均等化促进城镇群共同发展。

(三)借助社会资本,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短板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为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我们除了依靠政府投入、土地财政及银行贷款等传统渠道以外,我们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资金短板。

一是完善相关的政策吸引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二是树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多元投资为主体的城市经营理念。让更多有限责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参与城市建设,实现收益与风险共担的理念。三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及中介机构,培育良好的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生态环境。

(四)通过产业支撑,加快城乡统筹力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产业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优先发展产业。只有产业发展了,有了经济基础,才能解决农民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吸引人,留住人。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注重一体化设计,加强职业教育和城镇化的同步良性发展,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倾向于互联网、生命科学、智能机器人等专业设置学科体系;二是瞄准永川“三大愿景”,围绕“园区”和“城区”两大文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的提档升级。

2.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一是根据我区自身特点、区位特征和产业基础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二是加强对工业园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平台体系。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二是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广告营销、技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参考文献:

篇9

1金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几乎是世界城市化同期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城镇化程度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2000年~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54.77%。根据预测,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34%,届时全国将有8.37亿人生活在城镇中。每位农民成为市民,国家和政府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这部分投资将占未来几年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10左右。另外,每年增加的城镇居民也将带来数万亿元的市场需求。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1资金来源不足,金融支持手段单一

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成果颇丰,但资金来源不足,金融支持手段单一等问题已成为重大隐患。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城镇承载能力配套设施及农业生产现代化等方面的要求,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各级政府均不同程度地提供支持,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未形成适应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我国城镇化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内外各大银行的信贷,融资部分有限,而且来源于融资的资金,间接融资的比例相对较大。

2.2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大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工程。基础设施及城镇承载能力配套设施等项目资金占用量大,建设周期较长,并且不属于盈利项目,如果国家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不完善,就很难保证按时还款,因此基于以上原因,众多金融机构不愿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项目贷款,以避免贷款带来的高风险。

2.3金融体系薄弱,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低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周期长,资金的需求量大,对效率要求高,而且需求时间上不规则,因此,获得一个完善健全且服务意识和能力兼备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显得尤其重要。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这样一套成熟有效的金融体系显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一方面,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较少,覆盖不均匀,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结构构成比较单一,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为主。

农村经济有其不同于城市经济的特点,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将城市的金融管理方法和金融产品不加处理地移植到农村,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金融机构对适应农村需求的服务和产品开发仍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多样性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3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的建议

3.1金融机构应该有选择地对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领域进行投资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并且潜力巨大的历史任务,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发展导向影响深远。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面临转型,以物质文明为核心的城镇化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人为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发展前景良好的领域急需注入大量资本,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机遇。这些关键领域包括:

第一,健康管理领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人们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加,尤其是生活在大中城市的中青年人群,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人口大量增加,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居民患多种疾病的情况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愿意为健康投资。因此,专业健身、健康管理咨询、户外运动等领域投资潜力巨大。

第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从我国过去的政策来看,环境保护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也不是一个在概念上创新的投资领域。然而,经济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致使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容易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将蓬勃发展,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第三,移动互联网领域。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8.75亿,较前一年增加了7000万,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超80%,智能手机优势明显,超过个人电脑成为最普及的信息终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大力推行的各项信息化管理项目将成为新一轮投资的主要关注点。

3.2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专款专用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富有吸引力的机会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无论对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面对风险时极端保守和极端冒进的态度都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需在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投资,专款专用,统筹安排,共担风险,破解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收益、融资难等问题。

3.3重视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房屋、教育、生活耐用消费品等提出了新要求,传统金融产品提供的品种和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的前提是深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地区开展市场调查,并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据此开发一些有针对性和开创性的金融新产品,并在投入使用后追踪调查,及时跟进市场反馈,并调整金融产品的品类和组合,使其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4完善现有金融体系,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经济生活受到巨大影响,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达到一个新高峰。因此,完善现有金融体系,改进城镇金融服务体系,是一项必须及时完成的任务。各金融服务机构应增加农村地区营业网点的数量和辐射范围,改善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地区金融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将更多的金融产品引入农村和小城镇地区,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物流;发展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5.11.010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城镇化的政策环境已经基本具备,但推动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镇建设的诸多方面[1]。目前湖北省城镇化的条件也已渐成熟。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2]。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改变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应该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

发展新型城镇化可以从物流资源入手,强化物流支撑作用。物流对城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作为第三产业,物流服务业对城市商贸、电子商务、工业企业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从社会流通角度来看可以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②对城市经济贡献大。根据《2014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突破2.2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48%。③城市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和配送能力。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湖北省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相互支撑。

2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

2.1 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加快

根据湖北统计年鉴数据,湖北省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由2009年的46.00%上升到2013年的54.51%,城镇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乡村人口比例整体上减少。这说明了湖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2.2 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建设

全省的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发展,制约了城镇的扩张和城镇功能的形成和发挥。2014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874.15亿元。目前工业化带动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通过“两圈一带”区域产业辐射和扩散效应,助推了武汉城市圈及其周边地域城镇化发展。

2.3 城镇发展规划较为合理

城镇布局充分考虑到了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规划要求,突出了“一主两副”,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湖北省的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大了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核心城市[3]。在中小城市发展方面,湖北择优培育地区重点镇,引导城镇特色发展。2011年被定为湖北省重点特色镇的襄阳黄集镇已初步形成以外向型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副食品加工为基础的多层次工业体系,是鄂西北地区乡镇企业发达的重点乡镇之一。

2.4 新型城镇化物流资源优势明显

湖北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将发展辐射全国的中部商贸流通中心、物资集散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在城镇化建设中,湖北省基本形成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4]。湖北重点建设武汉新港阳逻物流园、武汉天河空港物流园、襄阳现代综合物流园、襄阳余家湖能源化工物流园、宜昌花艳综合物流园、云池物流园等物流园区,这些物流园区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3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3.1 城镇规划不合理

城镇化规划制定与实施缺乏整体性和前瞻性,各地的城镇在建设方面出现趋同的现象,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在规划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大城市因其“城市病”无法将已聚集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发展受到制约;小城镇全省各异,分布广阔,小城镇发展水平低。武汉市区位优势明显,但是核心经济的集聚效应缺乏导致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规划不合理还表现在部分城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城镇建设[5]。

3.2 城镇资源利用率低

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湖北很多城市土地资源粗放式利用,加剧了城镇发展的用地矛盾。一些城镇的土地闲置率甚至高达50%以上。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反映了城镇化发展存在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土地配置的不经济。另外,在城镇化过程中,包括物流行业在内的农民工进城后却不能落户定居与过多地享受城市福利,不能享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农民的总体素质与农民市民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影响城镇化率的提高。

3.3 城镇化率较高但发展不均衡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51.83%,除了东部沿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四个直辖市以外,湖北省城镇化率要高于其他省份。从城镇化水平的分布情况来看,城镇化率45%以上的县市只有20个,而超过半数地区的城镇化率在35%以下。湖北省城镇化主要聚集在武汉周边地区以及“襄荆宜”高速公路为轴的地段中心城市周围,武汉市城镇化率达到66.09%,远远高于其他市县,宜昌市和襄樊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44.5%和46.7%,鄂西山区尤其是恩施地区、鄂东北大别山区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平均在20%以下。湖北省城镇化率呈现不均衡性。

3.4 城镇化质量不高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农民户口变市民户口,城镇规模和数量扩大。城镇化应该依靠的是地区产业的发展、合理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的完善等。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不包括大部分没有常住人口资格的农民工。湖北省城市服务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与城市文明的积淀还不够好。

3.5 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湖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城市物流资源要素指的是开展物流活动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是物流网络中的运输资源、储存资源,突出的表现是城市道路交通及相关设施设备等线路资源,交通中转设施、城市货运道路枢纽、城市货运枢纽、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资源。城市物流在促进地区行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现有物流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进一步制约着城市物流服务水平的广度与深度。

4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措施

4.1 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并严格实施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具备整体性、可扩展性,易操作性。强化对城镇发展的协调控制,解决好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切实解决城镇群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问题。新型城镇规划要同物流规划结合起来,物流规划要与城市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结构与地域结构、辐射半径与布局条件、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市场化程度、交通方面等方面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有利于该区域物流改善,有利于城市物流体系的形成的目的。避免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或因不合理规划造成城镇发展的“瓶颈”问题。

4.2 提高城镇资源利用率

物流园区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部分中小城市物流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缺乏全局性统筹考虑。物流园区要明确发展定位以及盈利模式,要能够与城市建设规划、行业资源配置等统筹规划,避免物流资源闲置、资源利用不平衡等现象。在农民工方面,要不断完善针对农民工问题的政策体系。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安身、就业、生活问题,确保经济区域和行业有高层次的人力资源,这将能够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4.3 加快物流示范县建设

物流具有较强的集聚和整合能力,以物流产业为特色发展功能完善的小城市,不仅可以提高县域经济实力,提高各县域城镇的城镇化率,更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平衡地区发展和缩短与较大城市之间的差距,对县域城镇化发展起到样板和示范的作用。例如,河北霸州市胜芳镇不仅是全国有名的“家具之乡”,还是一个“钢铁重镇”,大小企业5000余家。物流产业在促进行业发展、活跃地方经济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4.4 打造物流型特色城镇

城市内的一些中小城镇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政府和相关应支持和鼓励在条件适宜的城郊地区尝试构建各类特色城镇。如武汉的花山生态新城建设,依托该地区的港口条件、产业优势及生态资源,打造武汉新港江南核心港区。2000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郢城镇在《关于支持郢城集镇建设开发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指导下,由大力发展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物流市场,借助于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使得城市建设有很大的改变。郢城镇以商贸物流业为特色,不但有利于招商引资,而且为新型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5 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群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应该合理规划大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镇的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体制健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相对发达,要促进城镇发展就要使城镇能够合理地组织生产与流通,其中物流设施设备对城镇的产业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同样城镇化水平也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城镇化能够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物流与农业、工业、服务等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5 结 论

本文从城镇化和物流支撑角度来论述新型城镇化以及物流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从物流角度找出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措施。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我们期待着在物流的推动下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辜胜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47-52.

[2]项继权,袁方成.湖北城镇化的发展及政策选择[J].城市观察,2013(1):76-88.

[3]李家志.湖北宜昌城镇化路径选择与空间聚集研究[J].规划师,2012(7):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