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医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篇1

关键词: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历代学者在医学文化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毋庸讳言的是,其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有:①受特定学科视角的影响,只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缺乏特定区域间的比较和整体性考察;②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在对其历史形成和现状发展的探讨,较少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生态属性进行考察。③研究方法局限,未能及时汲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缺乏对素材进行时间上、空间上有机的组织、串联和分析,研究总体呈离散型。

2核心价值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闽台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闽台医史医家、流派演变、学术特点与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可以把握闽台中医药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闽台中医药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健康文化心理结构。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沟通两岸医学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既具备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属性,又具有闽台的民俗性特征,体现了闽台中医药发展同出一源的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对认识闽台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著闽台医学史、医林人物传记、各家学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基本内涵

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中医学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天即天文气象,地即地质地理,皆为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的剧烈异常变化往往是导致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它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闽台地域特征。

3.1闽台中医药文化特征

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生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对健康认识的理念,其特征自然首先表现在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即以人的健康价值观念为主要指标的民族性特征上,并且形成了以民间风俗、、饮食习惯和语言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些健康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从历史进程来看,闽台的主要居民都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迁移的汉人,并以之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在其开发进程中,首先表现为宋代之前大量的中原移民涌人福建,植入较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当时福建社会跳跃式发展。宋代以后福建在经济、文化、医药、海外经贸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南徒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又大规模地迁入台湾,开发台湾,于是形成了当前台湾民众80?的祖籍都在福建的血缘关系。在此迁移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也就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传人台湾,受到了闽台人民的认可,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健康理念的精神纽带,以及行为模式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密切的医缘与药缘的文化生态关系。

3.2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与目标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以历代相关文献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传布的传统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考察。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来阐述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汉唐以来,福建、台湾一带文化逐渐昌盛,名医辈出,东汉建安时期的“杏林始祖”董奉、宋代建阳人“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著名医家,都为闽台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繁衍和保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3.2.2从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来阐述自然诊治与现代生态伦理在思想上契合的一致性。对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做专题研究,从文化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学实践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2.3从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两方面阐述台湾、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六个文化分区的中医药文化生态状况;从中医药文化生态问题的成因,维护闽台中医药文化平衡的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中医生态医学的研究,将传统“三因制宜”治则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丰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涵。

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

3.3研究关键与创新

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

3.3.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

3.3.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3.3.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

如实收集、整理、研究现有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生态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生态伦理思想福建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区的生态状况等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发展趋势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上讲,中医是名木,中医药生态文化是沃土。因此复兴中医学术,提升文化精神,完善中医管理,都必须从复兴中医原生态文化做起。实现海峡西岸文化复兴的梦想,呼唤着闽台中医药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

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J].经济地理,1999,19(1):1-5.

[2]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肖林榕,林端宜.福建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于秀萍,刘典恩.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16.

[5]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40.

[6]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123.

篇2

关键词:中医药;高校教师;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C-0077-02

高校教师发展起源于19初期,到20 世纪70 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逐步兴起。它是专门为教师个体发展而设计的一些发展项目,主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完善,实现系统化和综合化。目前实施的高校教师发展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教师发展项目,这类项目为教师提供一些授课帮助,例如,在课堂组织、学生评价、课堂讲演技巧以及作为导师的指导、建议和纪律管理等方面给教师提供咨询和学习服务;第二,提高高校教师作为学者和专职人员水平的项目,这类项目着重帮助高校教师通过基金申请、、学术兼职、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职业规划实现专业发展;第三,提高高校教师个人能力的项目,着重培养教师的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建立信心能力以及对抗压力的能力,旨在提高教师的主观幸福指数。其实施形式也从最初的学术休假发展到设立高校教师发展的专门组织机构。从高校教师发展的推进过程看,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方法随着时期、国家或地区的不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各类高校应该根据文化传统、学校使命、师生规模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师发展活动。

一、施行高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和应具有的本土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的阶段,国家、社会、人民对高校教学质量的需求提高。为了配合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国家、政府和高校投入很大力度开发新校区、扩充教师队伍、调整专业结构、建设课程和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师资队伍质量这个软件的建设对于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教师发展在欧美国家的实施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发展,在促进高校教师自我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保障教师活力以及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教师发展项目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对“教师发展”这一起源于西方教育模式如何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环境,尚在探索和实验阶段。现阶段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到高校的三级行政管理机构, 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了使高校教师发展发挥作用,我国的高校教师发展应具有本土特色,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一)教师发展形式应多元化

目前我国教师发展的开展仍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为主,针对教学能力的培训较少且多针对青年教师展开。培训工作的管理多是自上而下,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师培训进行统一管理,优点在于能够集中优势资源,但并不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实现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平衡,较难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可借鉴于民间办学机构的运作方式,发挥教学发展中心的服务作用,例如,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并深入分析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统筹专业或者地域资源,开展工作协作、交流参观、交换访问等形式的相互学习工作,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教师发展更高效的实施。

(二)教师发展的服务对象应具有针对性

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特别是针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多以青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刚入职时往往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绝大多数缺乏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技能掌握不够,对师德建设缺乏自觉性,迫切需要集中培训,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其他年龄和阶段的教师,仍然有发展的需求和愿望,例如,随着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如何帮助职业中期和晚期的教师积极更新技术能力,如何帮助教师克服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职业危机感,以及中年教师如何面对家庭事业的双重压力等。

(三)教师发展评价体系需具有全面性

目前我国的质量评价体系过多强调了教师学术成果,表现出“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在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发展的目标,避免单纯通过教师待遇与职称评定体系使教师为了自身利益而被动发展;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帮助教师在工作中发现乐趣主动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

(四)教师发展人员的专业化

教师发展中心作为一个专门的机构,需要具备优秀的演讲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熟悉学校文化、具有教育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能为教师的各方面发展提出建议,同时还需具有高校教师发展的研究能力,能够运作教学发展各个项目指导实践工作。目前我国在培养专业教师发展工作者方面还很薄弱,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培养专业的高校教师发展工作者队伍。

二、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高校教师发展的特性

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有现代高等教育的一般特点,又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正因为这种特殊性,中医药高等教育除了存在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还有行业自身的问题。因此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教师发展,既需要面对目前高等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也要重视针对中医药高校的特点,进行有中医药特色的教师发展。

中医药高校教师发展首先应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教师发展规划。为满足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通过促进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使青年教师发挥其掌握先进理念和语言学习快的优势,使老教师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鼓励教师通过互助合作开设国际化课程。对有临床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教师发展的施行,研究并帮助教师解决医、教、研多重任务的平衡,使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中医药高校教师发展应体现中医药特色。中医药高等学校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传播中医药灿烂文化,因此,要求教师对中医药理论及其深厚内涵有深入的认识。中医药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多关注自身领域的研究,对中医药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培育缺乏主动性。在中医药高校教师发展中,不仅要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还要陶冶教师的情操,培养有深厚东方文化属性的中医药教学队伍。

中医药的继承具有厚积而薄发的特点,为实现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各方面能力有更深厚的功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教师发展提升高校师资队伍质量需要有积累的时间和过程。中医药高校教师发展需要深入研究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实现方法上除了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理念,还可以使用我国现代教育早期的听课制度、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老教师一对一的传、帮、带等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中医药高校教师发展仍然在探索和不断改革,虽然其道路可能充满坎坷和挫折,但是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不久的未来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C04-1008)。天津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2013JYA010)。

参考文献:

[1]王春玲,高益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的兴起及组织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6,(9).

[2]徐延宇,李政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 概念、变迁与理论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0).

[3]董玲,彭代银,乔延江.国外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及其启示[J].中医教育,2013,(32).

[4]周刚,李明.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时间、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2,(1).

篇3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中医药国际化;跨文化研究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因此,医学不仅只是智力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2],如此医学人类学和社会医学是生物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必然补充[3]。《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已有学者指出了人类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巨大应用价值[4],目前在国内,将人类学方法运用于中医研究的还不多见,西方关于中医的人类学研究逐渐兴起,但总体还十分有限。本文将对人类学的学科背景进行简介,分析人类学能够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原因,并讨论人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作用。

1人类学概述

“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人类学的起源具有浓厚的博物学以及殖民主义色彩。17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处于一个不断扩张的时代,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殖民地资源,制定针对原住民的管理政策,自然要对当地的物产、风土人情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通过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撰写,人类学这一学科逐渐形成。进入20世纪,各国人类学多元化发展。诞生于西方殖民强权的人类学强调跨文化研究,并接受某些类型的文化相对论[5];在南欧与中欧国家,人类学家往往与民俗学家以及语言学家合作研究地方民族语言和民俗文化,通过博物馆等大众教育方式,再现民族国家的形成,建立民族主义观点[6];前苏联及苏维埃阵营国家的人类学则遵循马克思的社会演化理论[7]。今天人类学中的不同分支分别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8]。“全球化”“医疗”与“生物科技”是当前人类学家最关注的议题,由此,医学人类学成为人类学应用研究领域中成果最丰富的一支。医学人类学同时属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支,是指关于健康、疾病和医疗系统的跨文化研究[9],包括生态、政治经济、公共卫生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2人类学助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2.1人类学与中医药学方法相通

人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知识生产的方法上具有相通性,它们都具有整体观和跨学科的特质,并将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将人类学方法运用于中医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文化现象和中医药理论本质的研究,将产生巨大的价值。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民族志(ethnography),即运用实地考察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和解释性研究。这一方法将社会或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参与性,同时强调在特定的某个社会文化环境中,并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进行描述和解释。因此,人类学民族志同时又是一种知识工具,它所体现的是研究者在某一特定文化群体中的经验。在纳入现代化管理制度以前,中医药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家庭或师徒的经验传递,如跟师生活、采药制备、临证抄方、侍诊于前,强调耳濡目染、口传心授。业师的日常经验是医者主要的知识来源,而医药知识在这些日常实践中也被生产出来。医者也兼具儒家精神,有条件者也会将一己、一家之经验心得付梓成书,可谓文章千古,兼济天下,使后来的知识分子亦能按图索骥,自学成才,这些书籍的内容是医家日常经验的再现,因此具有整体性。而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医家的经验在整体性的基础上也具有地方性。这些医家病案汇集和经验总结构成了中国古代医书中的一大部分,它们从人类学角度亦可以视为一种民族志。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古代的中国,参与性观察和民族志是获得和生产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人类学与传统中医药学在知识生产的方法上具有相通性,这为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鉴于“话语生产能力不足”是目前中医药国际化所面临的首要障碍,若能在中西医科学对话之外,从文化角度开展更多的对话和交流,就能够帮助中医药以更加通用的语言阐释其理论本质,增强中医药跨文化能力。

2.2人类学是不同医学体系间的桥梁

我们在对海外中医教育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海外认同度最高且最系统的中医教育正是从医学人类学课程发展而来,它的设计和建设被视为一项多层次、综合性的文化工程[10]。事实证明,中医药作为医学人类学内容切入主流医学教育是对中医药长久发展的最佳方案。1990年,受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著名医学人类学家马达赫索教授邀请,时为访问学者的中医专家朱勉生教授在达芬奇医学院开设中医课;3年后,增开导引学分课;7年后,法国第一个医学高校的中医文凭教育办成。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当初的教研室已经发展为中医系,而中医专业也成为目前达芬奇医学院十几个专业中人数最多、口碑最好的专业[11]。这一项目针对已经获得医学或药学博士学位的医生、药剂师、研究管理人员和五年级以上具有处方权的医学本科生开设,并且始终围绕“文化内核”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学、经络学、导引功、中医汉语、中国哲学、天文学、中国文字文化、中西医比较等,还设置到中国进行文化旅游和中医实习的环节。通过三年的学习,他们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学员们认为,他们对中医的学习使其临床思维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医的多种技术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借鉴[11]。今天达芬奇医学院中医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教学和临床,辐射到更加广泛的层面。这一项目的毕业生分散在法国各大医院、卫生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专业的医学学会、医生联合会等,他们从高层次操作,正在从不同角度积极推进中医药学同西医药学的交流合作[12]。这一实例表明,作为一种外来医学,中医学要在海外生存、发展,获得当地社会的认同,必然涉及与不同医学文化的交流、渗透、吸纳、融合,因此,这是一项跨文化综合性的工程。而对于中医药的海外教育来说,目前不少西医学院的针灸或中医教学单纯从技术层面着手,而丢弃了中医药的文化根基,这从根本上说是否定中医药而依附于主流医学的操作,从长远来说是不利于中医药发展的。而作为关于健康、疾病和医疗系统的跨文化研究,且具有重视人的生物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医学人类学无疑是不同医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2.3人类学助益跨文化健康服务

在跨文化健康服务或国际卫生项目中,人类学能够发挥3个方面的作用:1)为行政部门提供制度研究,即如何调整卫生制度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2)卫生研究单纯依赖于调研数据是不现实的,参与观察、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访谈的同时结合比较案例研究最适合提供卫生研究所需的各种信息;3)为所服务人群提供普遍健康观念和做法,这在初级卫生保健中极为重要[13]。20世纪40年代在罗斯福总统的支持下,纳尔逊洛克菲勒(NelsonRockefeller)建立跨美事务研究中心(InstitutionofInter-AmericanAffairs,IIAA),这是美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援助计划,旨在帮助拉丁美洲国家开展卫生、农业和教育方面的双边发展项目,以促进美洲国家商业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该机构雇请人类学家对跨国卫生项目从社会和文化方面进行分析,以解决在传统社区中引入预防医学所遇到的障碍。在IIAA的影响下,到了50年代,美国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规划会战略性纳入文化因素,人类学研究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当时医学人类学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跨文化的健康服务国际卫生项目进行支持性研究[14]。近年来中医药的卫生外交价值和公共外交价值正在不断显现,中医药的国际化已经从过去的自然传播向主动“走出去”转变。有学者认为,中医药能够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维护人类健康,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其本质是跨文化的健康服务[15]。中医药要走进异文化,需借助人类学,方能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

3人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应用

3.1增进海外社会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了解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为中医药广泛、深入的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中医药国际化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海外民众不能充分认识中医药文化价值[16]。而海外逐渐兴起的关于中医药的人类学研究(以下简称人类学中医研究)则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从20世纪中国对外开放以后,冯珠娣(JudithFarquhar)、陈南茜(NancyChen)、许小丽(Elis-abethHsu)、蒋熙德(VolkerScheid)、詹梅(ZhanMei)、彭晓月(SonyaPrizker)等陆续来到中国进行中医药的田野调查。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医也逐步走出国门,在外落地生根,孕育了海外独特的中医药文化,特德卡普丘克(TedKaptchuk)、艾米莉吴(EmilyWu)、琳达巴恩斯(LindaBarnes)等对此也有观察和探索。这些人类学家有的到正规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有的走入民间跟随“老中医”、有的就职于国外开设中医门诊的综合医院、有的研究脉诊[17]、有的研究气功[18]、有的探索中医药的翻译[19]、有的记录中医药的创新[20]、有的研究中医门诊中的文化现象[21]、有的研究中医药在海外社会中的涵化[22],这些成果鲜为国内学界所知。而卡普丘克撰写的《一张没有织工的网》(TheWebThatHasNoWeaver)出版30余年来仍是最受西方社会欢迎的中医读物。由此可见,海外人类学家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使者,而国际人类学中医研究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鉴于此,应鼓励国际人类学中医研究,助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具体而言,可由相关机构设立研究基金,鼓励海外人类学家开展中医药研究,通过跨文化研究和交流增进海外社会对中医药及其文化价值的了解。

3.2提升中医药国际话语生产能力

中医药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不足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原因在于中医药话语与主流医学(主要是生物医学)话语的可通约性不强,为此应鼓励中西人类学家合作开展对中医药的田野调查和东西方医学的比较研究。正如赫拉西奥费伯乐加(HoracioFabrega)所说,生物医学被视为一种正式且科学的知识,存在于国家法律关于疾患的陈述之中,作为一种衡量病态的尺度[23]。生物医学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种尺度,是由于人们认为它是科学的,因此是理性的、非文化的。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生物医学的认识,生物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同样具有文化性和地方性[24]。这也就意味着,生物医学不能被视为衡量其他医学体系的尺度。然而目前中医药国际话语的生产主要以生物医学为尺度进行,即目前中医药研究的绝大部分都由生物医学所主导,这种趋势有可能会创造出一种“新医学”,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不坚持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医药也将面临着消亡。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鉴于生物医学的话语具有很强通用性,应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工具之一。这就需要人类学家在东西方两种医疗文化之间搭建桥梁,更多地开展对中医药的田野调查和东西方医学的比较研究,目前已经有若干中外学者正在联合开展这样的工作[25]。这些人类学作品将中医药的文化性完整保留,同时也呈现了具体的中医药技术,中医药的国际话语在人类学中医研究中会自然生成和丰富,因而国际话语生产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3.3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

中医药在主动“走出去”时,将面临来自法律、文化、信仰等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中医药传播基础薄弱的国家和地区,相当一部分中医药跨文化服务效率不高,投入产出比较低,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较弱,为此应聘请人类学家参与中医药跨文化服务设计。中医药跨文化服务涉及到理念设计、市场需求、组织架构、运营模式、质量控制、医学伦理、疗效评价等多个方面,而有关中医药跨文化服务的卫生研究还远不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的需求。而上文已经提到,人类学研究在跨文化健康服务或国际卫生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制度研究、卫生研究以及当地的文化研究。而关于中医药跨文化服务的人类学研究,也能够同时增强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帮助中医药走向惠及全球的公共医学。

篇4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2-02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2]。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 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2 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 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3]。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篇5

一代名医严仓山

严苍山(1898-1968),浙江宁海人,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师承名医丁甘仁先生,曾任上海四明医院中医师,并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苍山先生治学严谨,颇具卓识,一再强调作为医家必须兼取百家,广搜博采,开拓视野。在近50年的医学生涯中,苍山先生在内科杂病与外感热病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诸多独到的学术见解;而且医德高尚,凡有病患相请则必到。苍山先生禀性儒雅,擅长诗画,与著名画家潘天寿为挚友,其书法绘画水平得到了诸多艺术界名家们的好评,被称为“经社”(医生文人团体)才子之一。

? 严苍山膏方处方邮寄信封

? 严苍山在四明医院开具的处方

基地建设:原汁原味的传承

丁氏内科严苍山流派传承基地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基地建设。

曙光医院心内科目前为全国心血管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心衰病)副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基地目前已设立了五个优势病种的研究,包括心衰病(心力衰竭)、胸痹(冠心病)、泄泻(肠炎)、中风和不寐(失眠)。分别以基地的特色验方在流派门诊中广泛运用。

通过继承的方法,苍山先生当年的一些有效治疗方法和方药,得以原汁原味地应用到这些疾病的治疗中。

传承人:名家云集的团队

严苍山基地负责人为严世芸教授,潘华信教授、潘华敏教授为代表性传承人,徐燕教授、严力教授为主要传承人。

? 严世芸 苍山先生之子,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师承班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学会副会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充血性心衰、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常见心血管疾病。

? 潘华信: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苍山先生关门弟子,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特聘教授。擅长以苍山先生学术思想和经验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诸多内科疾病。

? 潘华敏:苍山先生关门弟子,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特聘教授。注重调治先后天之本为基点,脾胃安和,则气血充沛。

? 徐燕,教授、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全国严世芸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对中医膏方调理有独到研究。

? 严世芸教授带教学生

精准膏方“和为贵”

严世芸

“膏”作为一种制剂形式,起源于汉,主要称“煎”。至宋代,不再称“煎”,而以“膏”取代之,大都是固定处方和作用的一种成药制剂。至清代,膏方出现,首先在宫廷应用,因人处方制膏。至清末,膏方走向民间,主要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流行。

膏方是“膏”这种剂型在临床应用方面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医临床辨证处方的一种延伸,充分体现了辨证治疗、养生、治未病的理念和思想。

膏方制剂具有以下特点:

1、 充分体现辨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一人一方,针对性强。

2、 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调治结合为特点,进行整体调理,维护身体健康,或进一步巩固平时治疗效果;

正因为如此,膏方处方要求较高,要求“精到”、“整体”、“全面”,它的处方指导原则,是一个“和”字。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处于不断变动事物各种要素关系的一种哲学表达。膏方的目标,是追求“和”,通过调养与治病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使整体处于和谐状态。

篇6

我国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之后,其独特的整体协调、辨证施治等思维方式和治则治法依然保持了不朽的魅力。任何一种理论形态、思维方式的生成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会有其生成的土壤、阳光和水分。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传统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东方古文化背景的土壤中形成的,也是东方文化中孕育出的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中医药学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特定时代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的变迁。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西方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映射出向东方回归的痕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医药学哲学思想有着深深的默契,后现代医学也与中医药学存在明显的暗合。可以说,后现代科学的脚步正是使中医药学感受到强烈共振的空谷足音,它预示着中医药学将在21世纪与后现代化邂逅。这些都说明,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1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

1.1系统论思想尽管近代的系统方法是从20世纪40年展起来的,但一些朴素的系统思想却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东方出现了。中国古代存在着典型的有机整体观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朴素的整体系统观。如在我国最早的著作《易经》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说。八卦说把世界看作为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整体,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叠形成六十四卦,从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世界体系。而且《易经》还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关系所规定的层次系统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循环演化的系统整体。同样五行说也是将世界看作是由五种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组成的系统整体,这五种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结构,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所以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将最基本的物质元素看作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而整个世界无非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使得整个世界不断循环演化,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整体。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为创始人的道家对系统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经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无”“阴阳”学说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畴,如有与无、一与二、始与终、阴与阳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则。天、地、人都是道的产物,它们具有统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体,也是天地人运动必须遵守的规律和行动法则,认为世界的起源于“无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系统观念。《黄帝内经》中人体被看作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并进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养生规律是与外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故有“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联系,提倡整体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药学的这种观点受到国际上系统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系统科学家,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说:“我们正是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的起点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限于自发组织世界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1]。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依然蕴涵着大量的系统论思想,中医的诊断包括四诊和辨证,四诊除通过望、闻、问、切外,还包括参考病人的社会心理状况、体质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信息,对病因、病位和病机做出明确判断。辨证是以一定的经验(包括理论)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分析和处理的过程,辨证既是对四诊资料的处理,又反作用于四诊技术的运用,同时还受治疗结果的反馈,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中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的方法是针对证候组方遣药,非药物治疗也同时针对证候或病因,选择针灸、推拿或心理、音乐等来治疗。其治疗思路整理如图1。

1.2演化论思想中国古代演化观主要表现在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图等学说之中。大多都是将万物的演化描述成为一个相生相克、连锁轮回的变化链条,其变化在一个闭合的回圈中进行,而始点最后又变成了终点。中医药学思维活动是动态的过程,通过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态描述,去反映出症状或生理现象的表现,如临床中获得的脉象、病人的面色、舌体形状。中医药理论认为人的复杂性在于它自身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元气学说阐明了“形”与“气”相互转化的发展观,强调“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动统一过程状态演化,如中医理论中健康概念实质上体现的是阴阳之间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状态,医疗的任务就是调整这种状态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状态。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角度是从气化的结构和气化的活动这一“耗散”系统出发的。

2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启发

2.1中医药整体认知论的科学思想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天人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至制约,因而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观在古代曾表现为“天命论”“天人感应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学的内容。但在西方工业化进程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社会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古老天人观有助于在现代科学基础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从实践角度看,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日本哲学家和农学家福冈正信先生依据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农法”取代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科学农法”,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有机建筑”的理论,充分注意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与自然有机协调的特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影响到现代技术的发展,这就是强调技术程序应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强调技术的功能是解放人,现代的人体工程学、人-机系统工程学和技术美学研究,正是适应这种需求的体现[3]。

2.2中医药直觉、体验的方法论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某种不同于西方的艺术特性——既有原则,又能进行灵活调整;不仅有科学思想,而且有驾驭科学的智慧。他说:“中国人和日本人所擅长的并以他们的擅长而自豪的,就是直觉的领域——日语叫做‘勘’(がん),这就是一种敏感或机伶。”[4]老庄的思想在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庄子的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故事的启发,联想到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对应。它虽未分化,却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这就是“浑沌”。汤川秀树还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句话的启发,提出了时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医药学思维中的直觉和理性总是互补存在,这种直觉赋予了科学家以新的顿悟使其有所创造。正如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所说:“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当重视“体验”的作用,他通过中医和《易经》来体验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动态平衡,通过《华严经》来体验事物的相互依赖和时空的相互渗透,通过中国哲学中道与气的学说体验“空”与“形”的关系,并将这些体验同现代物理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对基本粒子结构和关系、量子场论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维模式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其强调“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这限制了创造力的有效发挥,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验的模式认识成果恰恰能够启发和激励科学家的创造和想象力的发挥。

3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为现代科学关于有机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李约瑟将中国传统科学思想成为“有机自然主义”[6],因为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主要是针对存在有机联系的事物加以整体的认识和体验,其典型的科学成果应该就是中医药学。这是传统科技体系中至今仍有现代价值的为数不多的成果之一。中医药学在不破坏生命有机体的内外联系的前提下,通过观察、体验和辨证施治,调节人体内在机能,达到内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疗特点,以其举世公认的疗效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认识生命有机体方面独有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科学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体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具备社会有机体特点的组织或群体。早期的管理科学理论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罗制”实际上把工人看作从属于机器生产工具,用机械论观点看待生产活动中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代管理科学中的Z型理论改变了这种倾向,开始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际的有机协调。提出Z型理论的美籍日本管理学家威廉。大内主张经济组织中每个人和每个团体正好象人体中的器官,管理的机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这种观点显然带有东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学家伊藤肇进一步指出,日本企业家能够使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的影响应居首功[7]。

从分子到细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针对功能的遗传学早有定论:基因产物必须在细胞内环境中发挥功能,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机体必须在多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达及作为结果产生的表型常是通过个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饰和改变[8]。最新文献也认为,很多人类常见病代表着我们的基因组与环境毕生相互作用的一种积累,预测基因在复杂疾病过程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令人气馁的任务[9]。由上可见,基因型与表型不总是一一对应。因此单纯以基因表达谱作为“证”的实质或作为“证”“病”的连结点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生命是宏观的”[10]。美国《科学》杂志19990402出版复杂系统专刊,其编辑部导言“超越还原论(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当指出现代基因组学还原论方法的不足,指出:“还原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主要是信息过载和过分简单化,从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议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补充占支配地位的还原论方法”[11]。

中医药学中蕴涵着现代系统科学的基因,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发展呼唤中国传统科学观启迪的今天,中医药现代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其科学内涵将会得到充分揭示和发展,中医药学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中医药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古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中医药学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展示了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从以上的优势和特色可以看到中医药学不但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且在许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现代人体科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以至现代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学进入后现代时代,正在从分析的科学嬗变为整合科学,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2.

[2]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相轮,凌继尧.科学技术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5]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张相轮.东方的智慧[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9]PeltonenI.,MekusickVA.Dissectinghumandiseaseinthepostgenornicera.Science2001,291:1224.

篇7

【关键词】 针灸 医学史 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应用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 [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 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中国针灸史图鉴》。该书分上下2卷,载图1 998幅,总745页,按内容分为“内景与外景”、“明堂与经络”、“器具与技法”、“处方与取穴”、“按摩与导引”、“医家·医籍·医学”、“其他”等7大类,是目前国内医学史领域最大的一部图集。该书既是文物收集、鉴定、保护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又是中国针灸博物馆的形象大使和中国针灸发展史的一个缩影[90]。

阎杜海等总结了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91],叶险峰等分析了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92],谭源生分析了民国时期经络学、腧穴学、针刺手法主要演变产生的原因及演变产生后对后世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为当今针灸学发展提供借鉴[93]。

2.针灸学术的教育、传播、中外交流史

张永树研究了以承淡安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在海外传播的史迹[94],陈泽林等对中日两国针灸教育的历史进行了比较[95],冯诗婉介绍了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和现状[96],李照国等探讨了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97]。朱兵认通过metu系统探讨经络的中外交流[98]。

3.针灸医学史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他认为由于针灸方中文化因素的混杂,影响了人们对古代针灸方的正确理解[99]、柴克义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对针灸学的影响[100]。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特别是在针灸医家、医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不少的学者从语言学、训诂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对针灸医学史展开研究,但总的来说,针灸医学史研究仍还很薄弱。今后,除了加强对于针灸的经络、腧穴、处方、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等方面研究外,应重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检索等先进技术,对史料、医籍进行深入挖掘、系统整理、认真研究,以大力弘扬针灸医学。另外,还应加强对针灸近代史、教育史、中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铁军,黄 芳.对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的探讨[J].中医药学刊,2006,24(3):551.

2 华 萍,吕 虎,原 林,等.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及其分析[J].中国针灸,2006,26(6):407.

3 常小荣,王 超.腧穴学的发展历史概况[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6):51.

4 谭奇纹.汉代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 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5 黄龙祥.腧穴主治的演变[J].中国针灸,2001,(3):52.

6 刘立公,顾 杰,沈雪勇.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1):37.

7 崔孟镐.腑俞募穴源流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4年博士论文集,2004.

8 黄思琴,田小平,黄英华.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J].吉林中 医药,2006,26(1):61.

9 黄龙祥.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研究的突破与反思[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1):1.

10 黄龙祥,徐文斌,张立剑,等.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鉴定与仿制[J].中国针灸,2004,24(5):355.

11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项技术抉择 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1):62.

12 杨 威,马小丽.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J].中国针灸,2002, 22(3):202.

13 箱大昭.日本明治以来灸法发展的历史与现状[D].中国中 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4 田纪钧.刃针疗法(1)——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J].中国针灸, 2005,(2):71.

15 黄 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5,35(4):214.

16 黄 涛.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分析[D].中国中医研究院 针灸研究所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17 杨兆民.中医针灸、方药并用源流纪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4(04):202.

18 樊 旭.泄泻病古今针灸处方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3.

19 张瑞峰,蒋松鹤.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6,31(5):308.

20 富作平.中风病针灸处方配穴原则及规律的研究[D].辽宁中 医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21 郭向军,刘文滨,裴景春.哮喘病古代针灸处方整理及配穴原则[J].中医药学刊,2006,24(1):176.

22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消渴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13.

23 刘立公,顾 杰,杨韵华.时病瘟疫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 [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3):38.

24 王 妮.针灸防治哮喘的文献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25 王全林.针灸补肾法的宋代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2006.

26 李永宸,赖 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24(12):873.

27 刘立公,顾 杰.瘕积聚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5.

28 刘立公,顾 杰,方东行.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4):319.

29 李 云,查 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 2002,(6):41.

30 韩 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 (4):12.

31 王宇恒,常存库,黄寅焱.针灸疗法禁忌症的历史探究[J].针灸 临床杂志,2005,21(7):49.

32 李 戎.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J].中国针灸, 2002,22(8):571.

33 贺小英.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状况与述评[J].甘肃中医,2005, 18(8):30.

34 赵诚基.古代针灸“治未病”方法初探[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5.

35 武晓冬,黄龙祥.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的探讨[J].针刺研究,2005,30(1):53.

36 魏 稼.张机的针灸学说[J].中医药通报,2005,4(1):15.

37 王家骜.张仲景的针灸特色[J].中医文献杂志,2004,22(2): 27.

38 王红云.浅述张仲景对针灸学的贡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3):14.

39 黄晓菁,李永堂.孙思邈针灸学术思想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2005,29(3):64.

40 安贺军.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 (2):46.

41 曹中兵,胡洁琳.浅析孙思邈灸法治风[J].时珍国医国药, 2004,15(4):240.

42 严善馀.试论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J].光明中医,2005,20 (2):29.

43 王千怀,王晓鹤.针灸临证方剂的创始人王执中[J].山西中医 学院学报,2005,6(1):16.

44 严善馀.窦默针灸学术思想考释[J].中医药学刊,2003,21 (12):2163.

(12):49.

46 余雪琴.杨继洲论灸疗[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1): 53.

47 高希言,马巧琳.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6,26(6):451.

48 俞昌德,俞兰英,王 艳.楼英的针灸学说[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4):62.

49 袁宜勤,王泽涛.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4):30.

50 赵欣纪,赵长衍,高希言.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J].河南中医,2003,23(9)“12.

51 李广钧.《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J].北京中医,2006,25 (12):727.

52 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 西中医药,2006,37(10):45.

53 王小平.《内经》针灸调经原理初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29(2):105.

54 徐 晖,许银珊,刘清国.《内经》刺禁初探[J].山西中医,2007, 23(1):42.

55 刘智斌.《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27(3):1.

56 薛西林.《伤寒论》针灸疗法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 24(1):1.

57 訾明杰.《伤寒论》中针灸的应用规律[J].北京中医,2005,24 (6):349.

58 贺 君.浅论《伤寒论》的针灸应用特色[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2):24.

59 李福芝.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中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03,(4):45.

60 赵忠顺.《伤寒论》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浅论[J].江苏中医药,2004,25(12):43.

61 顾一煌,李忠仁.浅析《伤寒论》用灸规律[J].江苏中医药, 2005,26(2):7.

62 李素云,黄龙祥.《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理解方法探析[J].中国针灸,2006,26(11):821.

63 王家骜,苏侗志.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初探[J].湖南中医 杂志,2003,19(6):1.

64 张宝文.《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J].中医药文化,2006,1(6):28.

65 张胜春,赵京生.《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J].中国针灸, 2002,22(7):494.

66 纪 军,王正明.《针灸甲乙经》处方配穴特点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7):38.

67 李 戎,罗永芬.简析《针灸甲乙经》中的禁(慎)针禁(慎)灸腧 穴[J].中国针灸,2001,21(11):695.

68 刘建民,李海棠.《黄帝针灸甲乙经》论治妇科疾病浅释[J].国医论坛,2005,20(4):14.

69 冯禾昌.从《太平圣惠方·针经》看唐代针灸医学[J].中华医史 杂志,1997,27(3):140.

70 万文蓉.《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探析[J].中国针灸,2003,23(3):180.

71 李万庆.《千金要方》针灸禁忌探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4):178.

72 王天生,吕兰萍,王永强.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J].中国针灸,2006,26(10):753.

73 严善馀,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1,19(6):635.中医药,2006,(5):45.

75 周 鹏,赵仓焕.论宋代《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J].陕西中 医,2006,27(3):327.

76 王雪苔.金代佚名氏《针经》考[J].中国针灸,2002,22(5):351.

77 苏春梅.从《标幽赋》的语言看《内经》的经典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2):1.

78 杨俊生,衣 蕾.浅析《标幽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4):33.

79 王报春,刘 超,何伟晔.《标幽赋》针法灸法学术思想浅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

80 严善馀.试论《卫生宝鉴》的针灸学术特点[J].中国针灸,2004, 24(11):809.

81 韩秀珍.论《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 (7):469.

82 邹 敏.《针灸聚英》对火针的论述[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 (1):68.

83 张芙蓉,周益新.《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7.

84 金亚蓓.《奇经八脉考》探析及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3):207.

85 肖元春.《针灸集书》的文献学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86 王 继,孙立虹.《针灸大成·策问》探微[J].中国针灸,2004,24(7):513.

87 刘立公,顾 杰,庞淑英.张镜和《刺疔捷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12):47.

88 武晓冬.《存真环中图》辑考[D].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2.

89 李相昌.许任《针灸经验方》研究[D].上海中医药大学2004年 博士学位论文集,2004.

90 黄龙祥.中国针灸史图鉴[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91 阎杜海,李成文.宋金元时期针灸学的发展[J].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3,18(5):79.

92 叶险峰,李成文,阎杜海.宋代社会背景对针灸学的影响[J].中 国针灸,2007,27(1):66.

93 谭源生.民国时期针灸学之演变[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集,2006.

94 张永树.澄江针灸学派传人苏天佑海外医教史迹[J].中国针灸,2005,25(6):443~444.

95 陈泽林,郭 义,小野泰生,等.中日两国针灸教育历史比较分析[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3):138.

96 冯诗婉.针灸医学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及前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集,2003 .

97 李照国,李 鼎.略论灸术在西方的早期历史[J].中国针灸,1999,(08):53.

98 朱 兵.经络有舶来的成分吗[M].中国针灸,2005,25(10):741.

篇8

关键词:中医药 知识工程 知识库 知识获取 知识发现

分类号:TP182

引用格式:于彤.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关键技术分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5): 336-343[引用日期]. http:///p/1/56/.

1 引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论作为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医学资源,都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对中医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诠释与研究,是中医药传承的一项核心任务。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为中医药知识的组织、存储、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

知识工程是随着信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创造手段。知识工程源于人工智能领域,其最初的目标是构建基于知识的系统(或称专家系统)[1,3]。为了构建基于知识的系统,需要获取足够的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表示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以支持自动推理和问题求解[3]。因此,知识获取、知识表示以及知识运用成为知识工程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随着知识工程在知识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知识工程的研究范畴从知识库和专家系统,扩展到自由文本、半结构性数据和多媒体内容的处理。时至今日,知识工程已发展为涉及知识表示与推理[4]、语义网[5-6]和数据挖掘[7]等多个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在电子科学、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知识工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与计算机专家合作,于1979年研制了首个实用的中医专家系统DD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系统,它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8]。此后,全国兴起了一股中医专家系统研发与应用的热潮[9],知识工程作为专家系统的支撑技术也得到了中医界的重视。近30年来,中医药工作者采用知识工程方法对中医药领域的知识遗产进行广泛采集和永久保存,建成了大量的知识资源和智能系统,为中医药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0]。为此,本文对中医药知识工程进行系统总结和综合论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学者和知识工程师提供参考。

2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概念

中医药知识工程是指将中医药知识整合存入计算机系统,以使计算机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中医药领域复杂问题的工程学科[1-2]。旨在实现中医药知识的“计算机化”,并将计算机技术融入中医药知识的收集、挖掘、整理、更新、传播及转化等环节,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体系,提升中医信息系统的智能水平。之所以称之为一项“工程”,是因为这项工作涉及系统性的方法、大规模的协作、严密的流程以及复杂的产品(本体、知识库、专家系统等),这些都是系统工程的显著特征。

中医药知识来自中医专家的头脑,以及书籍、论文、病案等各种专业资料。为使中医药知识“计算机化”,需要从各种知识源中广泛获取知识,将知识进行编码并录入计算机系统;还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方案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存储;最终实现专家系统、知识发现等各种计算机应用。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关键环节,包括中医药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中医药领域知识的获取、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构建、中医药知识发现研究以及中医药智能系统(如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等。

中医药知识工程是中医药与信息科学(包括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也是中医药知识管理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有助于实现中医药知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3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意义

中医药知识工程有利于开拓临床思路,支持临床决策,研究中医理论,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实验研究,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承与创新[1-2]。具体而言,中医药知识工程可在以下三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1 梳理知识体系,保护知识遗产

中医药知识遗产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化价值,但其知识体系尚存在模糊笼统之处。只有对中医药知识遗产进行系统梳理,去芜存菁,才能凸显中医药知识的精华之处。使用语义网络、描述逻辑等知识表示方法,能够精确描述中医思维逻辑,建立数字化的中医药知识体系,这对中医药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促进知识传承,加速人才培养

中医传承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转化成普遍的知识,从而培养更多经验丰富的名医,提升中医界的整体水平。中医药知识工程旨在系统总结前人经验,将历代医家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全面、系统的领域知识库,研发中医辅助学习系统,以提升初学者的学习效率,促M专业医师之间的交流,从而突破中医传承的瓶颈。

3.3 发现新知识,促进学科发展

通过实施中医药知识工程,可对中医药信息化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建立跨越年代、流派、学说和病证的整体性知识模型,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使中医药领域两千多年来积累的知识遗产得到有效整理和挖掘。

4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体系构建

中医药知识工程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准确表达。可以说,中医药知识工程所研究和处理的核心对象就是中医药知识体系。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经过两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架构,以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体的知识体系[2]。

中医药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特点和复杂性,对知识工程技术产生了独特的需求。中医特色的思想方法、含义模糊的中医概念以及中医专家的隐性知识都对知识表达、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因此,面向西医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工程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医药领域。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迫切需要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有效处理中医药知识的模糊性和复杂性,支持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对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从而指导中医药知识的建模、获取、组织、存储、共享与服务等一系列工程实践活动。建立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体系是一项繁重、长期的工作。本文主要围绕思维模拟、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发现等4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思想、研究热点以及核心概念意涵进行简要论述,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4.1 中医思维模拟研究

中医思维模拟是指在对中医思维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用计算机系统对中医的思维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完成计算机辅助诊疗等复杂任务。中医深受中华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包括“天人合一”“取象比类”以及“辨证论治”等等。中医药知识体系是中医思S的直接产物。开展中医药知识工程研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中医的核心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具有形象性、模糊性和整体性等特点,需要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创新性的思维模拟方法。例如,“取象比类”是贯穿中医知识体系的思维模式,与中医其他的思想方法共同构成了中医“象思维”。在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需要追溯中医“象思维”的思想源流,并采用认知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模拟方法[11]。又如,中医辨证思维是一个涉及分析、综合、推理、归类、鉴别的复杂思维过程,需要将中医辨证理论与实际的病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辨证思维的规律,从而建立合理、准确的中医辨证计算模型[12]。思维模拟研究在中医临床诊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首先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对计算机建立的中医思维模型加以检验,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4.2 中医药知识表示研究

知识表示(knowledge representation)是指通过某种方案、数据格式或语言,将领域知识表达为计算机可直接处理的数据。知识表示处于知识工程的中心地位,它既是知识获取的基础,又是知识存储和运用的前提。为实现基于知识的系统,必须将领域知识表示为某种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并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去,存储于知识库之中。知识表示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知识处理的效率,对知识获取和应用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广义上,知识表示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类知识的显性化、机读化和结构化,从而支持自动推理,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等应用。知识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状态空间、谓词逻辑、框架、产生式、语义网络、与或图、Petri网等。这些方法适用于表示不同类型的知识,从而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取或提出合理的知识表示方法,用最恰当的形式来表示中医证候、中药、针灸、温病、养生等各方面的知识,是中医药知识表示研究的重点问题。

目前,知识工程领域的一种主流观点是将建立一个知识系统的过程视为一种“建模”活动。知识建模(knowledge modeling)是指采用某种计算机方法构建一个“知识模型”,它在特定领域中能像专家那样解决问题。其本质是通过模型来表示知识,因此属于一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近年来,采用本体等技术建立知识模型,已成为中医药知识分析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中医药知识表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13-14]。

4.3 中医药知识获取研究

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是指从专门的知识源中全面、系统地获取知识,并将其转换为某种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如程序、规则、本体等)[15-16]。这里的知识源可以是人类专家,也可以是案例、教科书、论文、数据库、网站等知识载体。一般情况下,知识获取需要由“知识工程师(knowledge engineer)”与领域专家配合,共同来完成工作。知识工程师的任务是帮助领域专家激活隐性知识,完成知识的转换,建立基于知识的系统。

知识工程的一个典型场景是:一组知识工程师找到并访问特定领域的专家,听取专家的介绍,记录专家的经验性知识并将其表达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存入知识库中。将知识库与推理引擎结合起来,也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专家系统。知识获取也必然涉及知识验证的问题:知识工程师需要对知识进行评审和验证,以确保知识的准确性。

知识获取是任何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医药领域,知名老中医的经验和古籍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是知识获取的重点对象。一方面,知名老中医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是中医药知识获取的重要环节。它属于专家认知获取的范畴,也就是将专家头脑中隐含的知识转换为某种形式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医药领域产生了海量的古籍文献。古籍数字化对于中医药信息的快捷传播和永久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从数字化的古籍文本中有效提取中医药知识,则是知识工程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通过专家访谈等方法获取领域专家的经验和实践方法,还是查阅大量文献搜集领域知识,都是复杂的、繁琐的工作,且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方法完成。因此,知识获取是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中面临的关键瓶颈[16]。如何突破“知识获取”瓶颈,也就成为知识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4.4 中医药知识运用研究

知识运用是指将领域知识库以及机器推理、知识发现等技术运用于科研、临床、教学等领域,辅助中医药工作者解决复杂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知识工程在中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四诊客观化研究、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方剂量效关系分析、中药新药发现、中医临床诊疗、中医教学等等。为使知识工程的成果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中医药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必须研究如何运用知识的问题。知识工程学不能逐一研究具体应用的过程或方法,而是研究在各种应用中都可能用到的共性方法,包括知识推理、知识搜索、知识发现、知识服务等。

传统上知识运用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构建专家系y。中医专家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著名老中医诊疗病人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该软件具有专家诊治病人的水平[8]。如前文所述,随着“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系统”的出现,全国兴起了一股研发中医专家系统的热潮。据陆志平等[9] 估计,中医专家系统已不下300个,并遍及中医的内、外、妇、儿、五官以及针灸等各科。专家系统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并产生临床推荐意见和临床警示,可用于辅助职业医师进行临床决策。该系统的构建涉及知识获取、机器学习、知识推理、知识搜索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普及以及数据库内容的不断积累,使业务人员产生了从数据库中挖掘知识的愿望。为此,学者们将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统计学、机器学习等传统技术相互融合,产生了知识发现这一交叉学科[17]。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可被理解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近年来,中医团体探索将各种KDD方法应用于中医药领域。KDD被用于研究方剂配伍规律[18],辅助中医开具中药处方[19],解释中医证候的本质[20-21],以及辅助基于中医药的新药研发[22],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KDD作为中医药知识分析和科研创新的一种新方法,也成为中医药知识运用研究的一个热点。

5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

中医药知识工程将本体(ontology)、文本挖掘(text mining)、语义网(semantic Web)等多种信息技术与中医药领域知识相结合,以促进中医药知识的创造、管理和运用。在下文中,围绕知识建模、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发现等4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5.1 中医药知识建模技术

知识建模是将领域知识表达为计算机可处理模型(即知识模型)的过程,它是知识工程的基础。中医药知识体系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特色,这决定了中医药知识建模的独特性。历代中医普遍采用“取向比类”等形象思维方法,中医药概念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中医文献中包含大量古汉语成分,这些因素导致中医药知识难于精确描述和定量刻画。需要对知识建模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创新,并研究出一套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知识建模框架,以支持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实施以及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

知识建模技术有很多种,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和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都属于知识模型。本体是1990年代出现的知识建模方法,其核心任务是对领域概念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准确表 达[13]。本体在复杂知识建模和自动推理等方面体现出技术优势,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近年来,中医药知识工程的一个热点是通过构建中医药领域本体,对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体系进行辨认、梳理、澄清和永久保真处理。中医团体已经开展了基于本体的中医药知识建模方法研究,并实际构建了一系列领域本体[14] 。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TCMLS)”这一大型中医药领域本体[23] 。TCMLS对中医药领域的概念和术语系统进行了完整的表达,在中医药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本体建模的对象还包括阴阳、五行、脏腑、证候、中药、方剂等诸多领域。这些本体最终可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中医药领域本体,支持知识获取、知识发现、知识服务等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后续工作。实践表明,本体可有效捕捉中医药领域的概念体系,并以概念为核心将中医药知识体系准确地表达出来,能够胜任中医药领域知识建模的任务。

5.2 中医药知识获取技术

如上文所述,中医药知识获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被公认为知识处理过程中的一个瓶颈,严重限制了知识工程和知识系统的发展。近年来,学者们主要试图通过“集体智能”和“机器智能”这两条路径来突破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获取瓶颈。

“集体智能”是指组织大量领域专家一起编辑知识库,从而实现专家知识的共享与融合。实现集体智慧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交流、协作和激励机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推广,中医界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面向中医药领域的知识工程平台,进行跨学科、跨组织、跨地域的协作式知识加工,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知识工程项目,建成了一系列术语系统、领域本体、文献库、数据库和知识库。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医药虚拟研究院”,部署了一个协同知识工程平台,支持全国40余家机构,近300人进行协同工作[24-25]。在该系统的直接支持下,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23]等一系列大型知识系统。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环境能将不同机构、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有效解决资金分散、缺乏协调、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知识工程的规模化[25]。

“机器智能”是指研发文本挖掘技术,使机器能够直接从文献等知识载体中提取结构性知识。文本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已得到成功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知识库加工的效率[26]。但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27]相比,文本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需要针对中医药文献的特点,进一步研发实用的挖掘方法,提升挖掘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深度挖掘中医药文献中蕴含的知识。

5.3 中医药知识存储技术

知识存储(knowledge storage)特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全、可靠、有序地存储知识资源,以支持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应用。知识库是实现知识存储的重要支撑工具,也是知识工程的重中之重。知识库一般是针对特定领域以及问题求解而建立的,对领域知识进行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进而对知识进行组织、分类和保存,以支持知识检索和查询。

构建中医知识库系统,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把中医药理论和专家的经验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组建成知识库[8]。知识库一般具有形式化、结构化、易查询、易操作等特点,能支持机器推理。传统上知识库主要是指采用谓词逻辑、框架等知识表示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表示和存储的知识集合。但在中医药信息化实践中,人们也把文献库、数据库、本体等多种形式的知识载体统称为“知识库”。它们都能起到知识存储的作用,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法相结合后仍可支持智能应用,因此称之为广义的知识库也不为过。

近年来,中医药知识库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在中医人体、中医疾病、中医证候、中医医案、中药、中医养生等方面都出现了知识库系统[28]。中医药知识库在中医药信息化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文献整理、知识可视化、知识共享、临床诊疗、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为中医药知识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深度挖掘提供了创新性的手段。

5.4 中医药知识发现技术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中获取有效、新颖、有潜在应用价值和最终可理解模式的非平凡过程[17]。知识发现是人工智能、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相互交叉产物。知识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产生了高频集、关联分析、分类、预测、聚类、孤立点分析、时序/序列分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出现了Weka、Rapidminer等较为成熟的开源软件。这为知识发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文献和知识。如何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就成了发展中医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KDD所擅长的正是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有意义的模式和知识,是分析中医药海量数据所需的理想技术手段。近年来,中医团体已开展了将频繁模式发现、关联规则发现、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多种KDD方法引入中医药领域的若干探索。例如,使用关联规则发现等方法对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来揭示方剂配伍规律[18];通过知识发现方法辅助中医开具中药处方[19]以及中药新药研发[22];通过基于隐结构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来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21];使用文本挖掘方法从海量文献中挖掘新颖知识,构建并分析中医药复杂网络[20]。这些工作表明,面对中医药领域的海量数据,采用KDD技术进行有效的知识发现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9]。

过2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知识发现的方法和技术已进入相对成熟期,针对中医药领域的各种问题都产生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成熟并不意味着完善,面对中医药数据描述多样化、数据仍不完备的特点,仍然需要对现有的KDD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以满足中医药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需要。

6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医药知识工程实践取得长足发展,成功建立了大量的知识资源。但中医药知识资源往往服务于特定的医疗和研究机构,彼此之间异质、异构,难以实现集成与共享,形成严重的“知识孤岛”现象,成为长期困扰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的技术难题。中医药与西医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资源也难以实现有效的关联,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开展。

为此,学者们[6,30]提出使用语义网作为中医药数据表示标准,实现中医药内部的知识整合以及中西医领域的知识互联,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孤岛”问题。2001年,万维网发明人(T.B. Lee)在《科学美国人》上正式提出了语义网的构想,认为它将是一个机器可以理解的开放性信息空间[5]。语义网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将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各异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并重新,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与集成。语义网为实现跨领域知识关联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有助于构建面向特定领域的大规模知识图谱,进而实现各领域知识图谱的关联与融合。语义网最终将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知识图谱,提供全面、智能的知识检索服务,促进知识共享和人机协作。

可基于语义网技术建立中医药知识图谱,从而实现中医疾病、中药、方剂、针灸、医案等中医药各门类知识资源的集成[30-31]。TCMLS作为一个包含10余万个中医概念以及100余万个语义关系的大型语义网络,为构建中医药知识图谱提供了相对完整的框架。鉴于此,于彤等[31]提出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为骨架,将中医药领域现有的术语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融合起来,构成大规模知识图谱,并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检索、知识展示和知识服务等功能。在未来,可进一步扩充中医药知识图谱,通过语义关系表达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实现这两个领域的知识图谱的关联和融合。这套方法将使中医药知识资源接入全球互联的知识图谱之中,支持各种面向结合医学的知识共享、决策支持和知识发现应用,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6 小结

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文化,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知识遗产。中医药知识工程成为中医药知识遗产保护和知识创造的一种新模式,能有效推动群体性的知识创新活动,加速知识转化过程,促进知识的传播。

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座伟大的知识宝库,这决定了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巨大价值和艰巨性。中医药领域知识体系相当复杂,对知识工程技术提出了独特的需求。在中医药领域实施知识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展望未来,中医药知识工程必将成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廷革, 刘晓峰, 李庆业, 等. 从复方分析模型的研究看中医知识工程的意义[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 6(3): 12-13.

[2] 杨斌. 中医知识工程的建立及其意义[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0, 2(4): 28-30.

[3] Schreiber G, AKKERMANS H, Anjewierden A, et al.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the CommonKADS methodology [M]. 1st ed.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0.

[4] Brachman R, Levesque H.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M].San Francisco: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2004.

[5] Berners-Lee T, HENDLER J, Lassila O. The semantic Web [J]. Scientific American, 2001, 284(5): 28-37.

[6] 于彤, 崔蒙, 李敬华. 语义Web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J]. 世界中医药, 2013, 8(1): 107-109.

[7] Fayyad U, PIATETSKY-Shapiro G, Smyth P. From data mining to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J]. AI magazine, 1996, 17(3): 37-54.

[8] 马斌荣. 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7.

[9] 陆志平, 李媛媛, 魏方方, 等.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 医学信息, 2004, 17(8): 458-459.

[10] 孙燕. 中医知识工程研究进展分析[M].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12): 5-6.

[11] 于彤, 陈华钧, 顾拢 等. 中医象思维的OWL语义建模[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4): 29-33.

[12] 于彤, 崔蒙, 吴朝晖, 等. 基于语义Web的中医临床知识建模[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11):81-85.

[13] Gruber T R. 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J]. Knowledge acquisition, 1993, 5(2): 199-220.

[14] 李兵, 裘俭, 张华敏, 等.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3):100-101,106.

[15] 路耀华. 思维模拟与知识工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16] 陈瑜. 试论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获取[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3, 34(3): 89-92.

[17] FAN J, LI D. An overview of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13(4): 348-368.

[18] 李文林, 段金廒, 赵国平,等. 方剂配伍规律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10):92-94.

[19] QIAO S, TANG C, JIN H, et al. KISTCM: knowledge discovery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10, 32(3):346-363.

[20] ZHOU X, LIU B, WU Z, et al. Integrative m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MEDLINE for functional gene networks [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2007, 41(2):87-104.

[21] ZHANG N, YUAN S, CHEN T, et al. Latent tree models and diagn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2008, 42(3):229-245.

[22] 雷蕾, 慧敏, 崔蒙, 等. 中医药化学辅助研发系统的建设[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8): 100-101.

[23] 于彤, 贾李蓉, 刘静, 等.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研究综述[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 39(6): 56-60.

[24] 崔蒙, 谢琪, 尹爱宁, 等.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研究院建设模式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3(3):5-8.

[25] 尹爱宁, 崔蒙, 范为宇, 等. 中医药虚拟研究院[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6, 28(3): 141-143.

[26] ZHOU X, PENG Y, LIU B. Text mining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knowledge discovery: a survey[J].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2010, 43(4): 650-660.

[27] Rebholzschuhmann D, OELLRICH A, Hoehndorf R. Text-mining solution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enabling integrative biology[J].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2, 13(12): 829-39.

[28] 于彤, 钏叮 李敬华.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研究进展综述[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18): 142-144.

[29] 吴朝晖, 封毅. 数据库中知识发现在中医药领域的若干探索(Ⅰ)[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10): 93-95.

[30] CHEUNG K, CHEN H. Semantic Web for data harmoniz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J]. Chinese Medicine, 2010, 5(1):1-5.

[31] 于彤, 刘静, 贾李蓉, 等. 大型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 10(3): 80-82.

Knowledge Engineering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System and Key Technologies

Yu Tong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篇9

一下车,就受到了医学城的热情接待,相关领导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医学城的发展规划。我对此颇有兴趣,与他们聊起了医学城产业定位、项目规划、产业发展、人才资源、专业技术等。不料闲聊内容翻译给法国友人之后,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法国老年康复医院院长迈克不一会儿也加入了讨论。更让人惊讶的是迈克对中国养生领域的发展状况竟然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他从西医预防医学角度对中医治未病有独特的理解,让我也有所受益。医学城坐落在成都三环以外,路旁密植高树,枝叶繁茂,薄雾弥漫中空气清新而湿润,时有禽影与鸟鸣,颇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感,可谓养生上佳去处。园内主道笔直而宽阔,路面正中每隔三米铺有较大的石板浮雕,记述古蜀及养生文化的人物和故事,雅趣盎然。

边聊边看,不觉中来到了考察的第一站,合一庭健康养生会馆。据介绍,这里是芙蓉长卷现代中医药健康养生园起步区,表达的是中医养生文化,希望传递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精髓。其布置揉合了传统中医养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简洁设计理念,按功能划分为“长年所味药膳馆、芙蓉长卷身心康中医馆、雅同学术交流中心”三大板块。我们先参观了身心康中医馆展示厅,这是国内首个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的防治未病机构,通过中医传统望、闻、问、切四诊,结合现代科技的中医经络检测设备,综合传统手段和现代方法,合理利用方药、针灸、推拿、理疗等,进行个体化的日常生活调养指导和健康管理,从而达到全方位的养生调理效果。

意外的是,在中医馆里竟然遇到了学兄,中医推拿学教授吴佐联,他是中医馆特聘专家。中医馆能请动吴教授坐镇,真是增辉不少。随后,法国白鹤武术养生学院何雁院长亲身体验了吴教授的推拿按摩手法,吴教授也向外宾一行介绍了中医按摩的起源、按摩养生术的形成与发展、按摩的各种手法、按摩养生适宜人群等。并向外宾演示了推、拿、按、摩、揉、擦、摇、扳、抖、弹、拔等十几种按摩手法。外宾对传承千年的中医文化饱含敬意与好奇,希望两国的医学专家多交流学习、携手合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午餐时间,我们来到药膳馆品尝养生药膳。药膳既不同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一般的饮食,是中医药与饮食的紧密结合,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变苦口良药为可口美食。看得出,药膳馆每一种原材料,每一道工序,每一款菜品,都是严格按照中医养生餐的要求进行烹饪,让我们在美食享受中,身体得到调养。何院长在品尝了养生药膳之余,自信地与外宾商谈,希望把中国的药膳推广到法国去。

下午,我们到医学城健康旅游板块的另一个特色项目——药用植物博览园参观。药用植物博览园规模颇大,占地面积约200亩以上,园内种植了千种中草药,布置师法自然,药景同构,分布于林、水、园、丘四大板块,植栽丰富、林木苍翠、藤蔓纵横、药花缤纷,更有果林溪流,湖河雅趣,可谓全面展示了中华医药文化的迷人风采。园内弥漫树木、花草、药物的清香,漫步其中,可观景、闻香、食味、赏形、玩趣、感意,在这里行气功吐纳应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园区内抬眼一片醉人的深绿,外宾们徜徉在森林绿肺养吧,吐纳药气,怡养身心,感受自然的清爽与畅快,极目药树花林的多彩与缤纷,感觉十分新鲜与舒适。

篇10

看过中医的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治疗某个病症时,医生反复开出过多种不同成分的中药材,但是吃过一段时间后,病情却并不见有所好转;或者在看同一种病的时候,在不同的医生那里,也会开出内容迥异的两种药方。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中医师开药似乎全凭经验,如果吃好了,万事大吉。如果疗效不明显,则可以将问题推给中药起效慢。

但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还固守着旧观念。是否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呢?

“从中医的起源不难看出,中医理论是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孕育而生的。中医讲究阴阳五行、讲究气。但是从科学的层面上看,这些哲学层面的东西并不具象。”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皋永利认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属自然科学。鉴于此,中医想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应该摆脱哲学的笼统。比如传统中医认为,“人身分阴阳,脏腑分阴阳”,而这阴阳究竟是什么却说不清楚。所以中医要想作为具体的科学,必须摒弃这种含混不清的概念,发展出一套精确的表述。用“意象”去解读医学,只是古代医学受时代所限的权宜之策。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的中医理论也应该有进一步的发展,从“意象”走向“具象”。

而从另一方面,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田金洲看来,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其说是滞后,不如说是超前。某种角度来看,中医理论的超前性,将时代背景远远抛在了身后,所以反而显得中医理论不合时宜,不如西方。

田金洲说,比如中医讲究“一人一方”的治疗方法,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药方。而这种方法用西医来解读,就是“个体化治疗方案”。这种方法也是目前西医比较推崇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因都不相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但不论是“一人一方”还是“个体化医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医生的技术和医德要十分过硬。这样制定出的治疗方案才能手到病除。但是目前中医师的素质千差万别,有些经验不足、治疗能力不高的医生也敢自称名医。他们开出的方子,虽然也可以算作是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是功效就很难保证了。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个体化治疗方案反而会显得作用不强,有时还会贻误治疗。

“中药无毒副作用”不科学

中药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是一种秉性温良的治疗手段,不但药性温和副作用小,还是一种能彻底消除病灶的方法。这与西医给人的治标不治本的观念完全不同。但实际上,中医也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温和无害、治病除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教授周平安认为,所谓“中药无毒副作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由于体质不相对应、用药量过大、疗程过长,近10年来有关服用中药导致中毒及严重毒副作用的事件屡见不鲜。

这些事件,有的是因为觉得中药无副作用而长期服用某种中药引起的。比如,龙胆泻肝丸具有清泻肝胆湿热的作用,临床效果非常显著。许多患者,特别是女性,常常由于肝火旺,或肝胆湿热,或肝胃不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目赤、胁痛、心烦、急躁、失眠等症状,就医时被告知宜服用龙胆泻肝丸。结果一服便起效,症状很快就能消除。很多患者根据自身体验把龙胆泻肝丸当作家庭常备药,上述症状一出现,便服用龙胆泻肝丸,于是就形成了长期地、间断性地、小剂量地服用龙胆泻肝丸的情况。有的患者断断续续服用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小量累积的结果,最终导致马兜铃酸中毒性肾损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是药三分毒。目前,预防非典常用的两类中药——清热解毒方药和扶正补益方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清热解毒药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药性味苦寒,特别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寒者用药后会造成胃寒、腹泻、神疲、乏力,反而使人体抗病机能下降。而扶正补益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分。一般人气血阴阳是平衡的,一补反而打乱了平衡。尤其是青壮年体质好,乱用补药容易上火,造成口干咽燥,尿黄便秘。所以,中成药跟西药都是靠化学成分作用于机体来治病的,只不过大部分药性相对比较缓和而已,绝非没有副作用。

“同时中医治本,西医治标的说法也并不确切。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套治疗方法,不存在谁治本,谁治标的关系。比如,如果是病菌引起的疾病,西医采用的抗菌药物就能将它治好,这就是找到了疾病的根源,肯定是一种治本的疗法。”田金洲说。

中医药走出国门遇到尴尬

目前在世界上,中医药在很多国家遇到了尴尬的境地:中药不被允许进入主流的医疗市场,只能够以食品、保健品出售。在去年4月,中国的中药企业就撞在了欧盟的“注册门”上。因为欧盟在2004年出台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所有国家的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 2011年 4月 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就得在欧盟禁售。

有观点认为,中医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之所以遇到了众多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中医的理论滞后了。

此前接受采访的针灸专家告诉记者,中国的传统医学,体系复杂,又往往与文化交织在一起。虽然往往被人们统称为“中医”,但实际上,有很多差别迥异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