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理性消费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理性消费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于理性消费的看法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念;理性消费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是时代的号角,在未来的文化与消费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可以是整个消费市场的示范者,因此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研究意义。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生活费用来源单一,在经济上对家庭比较依赖。据数据统计,90%以上的同学生活费都是来自父母,小部分同学是靠自己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所获。

消费结构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学校生活都变得丰富多彩,平日的开销不再只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据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同学在购买服装与上网话费方面开销较大;另外20%左右的同学平均每一个月旅游一次,花费在100-200之间,由此可见旅游花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费开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如偶尔的聚餐请客也在生活费消费单上画了重重一笔。

消费存在差异性。根据调查578名同学中73%来自农村,19%来自城镇,8%来自城市。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消费基础,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据调查显示,来自城市的同学每月最高花费可达万元,而来自农村的部分同学每月花费最低至500,两者相差20多倍。

消费的盲目性。作为群体生活的大学生,价值观、审美观免不了受他人影响,这方面女生表现得更为明显,遇到打折促销自身不需要的也会购买,这两年新流行的网购也使同学们花了不少冤枉钱。数据显示60%的男生会对促销打折感兴趣,40%的男生只会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购买;而92%的女生表示见到促销打折就会控制不住自己而购买多余的物品,而8%的女生则表示无所谓,不会因为促销打折而影响购买计划。对于购物方式80%的同学会选择网购,这些同学60%在每次网购中会超出自己的购买预算计划。

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是消费者使用一种价值判断来衡量事物、指导消费的观念,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目标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问题的总的态度和基本观点。在《当代大学生经济状况调查分析及建议》中罗超良总结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主要有三种,即朴素消费观、超前消费观、享受消费观。该观点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出发勾勒出了大学生消费观念的三个不同侧面,从大学生消费现状来看也可以分成两个大块理性消费观和非理性消费观。

(一)理性消费观

大学生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根据其经济条件,在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消费过程中,坚持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依赖任何惯性或心理上的因素,不形成攀比消费等盲目行为,对消费过程能够准确认知和预测,其消费水平与国家经济状况相适应,以达到物有所值的一种消费方式。

调查显示理性消费观各方面所占比例明显多于不理性消费,所以说大学生大部分还是能坚持艰苦朴素的传统、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健康合理,能做到量入为出,属于这类支出的包括食宿,学杂费,必要的网费与话费,服装费,以及一些非主动但不得不支出的开销(为了考证需要,报的一些补习班,这类情况大三大四所占比例较大)等。

(二)非理性消费观

非理性消费是与理性消费相对的,表现为攀比争风、大手大脚的、没有明确目的,仅凭感觉、兴趣引起的冲动需求而产生的消费。大学生出于种种原因,在固守传统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的同时,其消费观念也彰显了一定的超前性、时尚性、享受性等非理性消费观念。

超前性指用未来购买力来弥补现阶段购买力的不足,以达到超过现阶段经济实力所决定的消费水平。从数据中可看出,超前消费在当代大学生消费中已占据一定市场,践行这种观念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9%。在校园里最能体现超前消费的莫过于信用卡消费。信用卡而非现金交易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同时持卡的优越、刷卡的潇洒也给大学生挣足了脸面,于是校园出现了持卡一族。

时尚性是指特定时段内率先由少数人实验、而后来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仿效的生活样式这在大学生间被表现在吃、穿、用、玩各个方面,如大学生为了追求时尚,彰显个性,提高身份地位,请客吃饭要进高档餐厅,穿着打扮要紧跟潮流,手机、电脑要不断更新,休闲娱乐要讲品味,休闲娱乐要将档次。一时间大学生成了时尚的代名词。

享受性是指把幸福等价于尽量多的消费,也就是消费越多幸福越多,无节制进行物质享受。调查分析反映出,部分大学生不管自身条件是否允许,一味的跟风攀比,过分看中物质享受,忘却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从而导致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失败告终。

三、对大学生形成此种消费观念的因素分析

据调查显示,80%以上的同学还是能够进行理性消费,然而部分同学却迷失了方向,不能进行理性消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分析。

(一)社会因素

社会上享乐主义消费观的盛行,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现行大学生价值观、认知能力等有一定程度上的偏颇。为此政府应大力宣传勤俭节约之风,提倡合理消费,净化社会风气,制止不良消费风气,努力提高全民的消费文明程度。另外,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周围环境的治理,取缔那些纯赢利性的、不健康的娱乐消费场所,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消费环境。

(二)学校因素

由于学校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都是将教育重心放在文化知识和素质的培养上,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教育。因此,各高校应充分开展对大学生有关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强化治理、提高改善高校的周边环境。

(三)家庭因素

在中国的家庭中,人们习惯了对下一代的“呵护”。不管经济条件好坏无节制的保证子女的物质需求,“有求必应”。家长的这种溺爱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大部分学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另外,家长了为了让子女考上好的高校,将子女的精力重点限制于学习上,除了学习不准考虑任何其他的事情,缺乏对子女的理财能力的培养,导致子女进入高校后无节制无计划的消费。所以家长不应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还应该及时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和加强教育,培养子女的合理消费习惯。

(四)个人因素

由于大学生所具有的自身特定的社会心理特征:从众性、时尚性、易受暗示性、攀比性、个性化。各种心理特征错综交杂,如果自我控制意识不够强烈,很容易就形成了部分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所以大学生应摆正消费态度;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冲动购买不需要的物品;养成计划性的消费习惯,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

参考文献:

[1]毕启冬,王爱丽,孔彪.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2):143-144.

[2]王钰,石泓.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28):134.

[3]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67.

作者简介:

李肖肖(1990-),女,现就读于郑州大学商学院统计系。

胡乾坤,男,现就读于郑州大学商学院。

篇2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学生;态度;使用行为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072-04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在与各大银行签约后,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接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电子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交易双方资金流通的桥梁,对电子商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经济风险、服务风险等)起到规避作用。随着网络购物、电子交易的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因其能够安全便利地实现银行、商家、消费者间的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等行为,成为B2B、B2C交易及其他电子金融服务的基础之一。

然而2012年2月,占据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前两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财付通同时关闭了信用卡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值的通道,旨在规范互联网支付业务,避免将资金转入支付平台套现的行为。一时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规范性遭到大众的质疑,甚至出现媒体和专家唱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实体银行相继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购物网站也推出了诸如网银直接转账、货到刷卡支付、货到现金支付等支付模式,越来越快捷便利的支付手段正在威胁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生存。鉴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认知与态度,分析其使用行为特征,以便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增强对大学生的影响,扩大市场份额提出参考意见。

1 研究方案设计

1.1 问卷设计

参照消费者使用习惯和态度研究模式(Usage & Attitude Research),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看法及其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状况三个部分共计15个量项。其中:被调查者个人信息(4项)和大学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状况(5项)均采用封闭式问卷设计,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看法(6项)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

1.2 调查实施

2013年9―11月,笔者利用网上问卷平台()、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多种社交网络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中展开调查,共计收回问卷1713份,其中有效问卷1700份。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分析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特征及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使用情况,均值比较在于揭示被调查者的态度与行为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样本概貌

被调查大学生的性别分布比较均衡,男女性比例分别为49.53%和50.47%;被调查者中84.29%为专科或本科学生,15.71%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78.35%的大学生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13.59%的人月收入在1500~2500元之间,只有8.06%的人超过2500元;被调查者中未恋爱者约68%,恋爱者约28%,而已婚者不足5%(见表1)。

2.2 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态度

(1)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态度倾向

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Q1)感知十分强烈,94.7%的人认为给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提供了便利,仅有1.8%的人持反对态度。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Q2)或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Q3),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持中立态度,虽然有39.4%的人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但至少32.3%的人否认第三方支付平台使大学生的消费趋于理性。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Q4、Q5),大多数人依然持中立态度,其中36.5%的人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利于保护大学生消费权益,但也有1/3的人(32.9%)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利于保护大学生隐私信息。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之中的发展前景(Q6),绝大多数被调查者(84.1%)表示看好,并认为大学生使用者的比例会增加(见表2)。

(2)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态度差异

从表3可知: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及其未来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和发展都持积极乐观态度,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积极影响均持中立态度,态度倾向趋于一致。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性,女性大学生的认同度明显低于男性大学生,说明女性大学生更不看好其安全保障性。学历层次不同的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安全保障性及其对消费行为的积极影响以及在大学生中的未来发展等问题的看法均表现出了较为一致的态度倾向,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月收入水平的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安全保障性,以及促成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和在大学生中的发展均持比较一致的态度;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否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其态度倾向与月收入水平成反比,月收入越高,认同度越低,且月收入超过2500元的大学生对此的认同度显著低于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大学生。婚恋状况不同的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促成大学生的良好消费习惯、更好地保障大学生的消费权益等问题的看法比较一致,没有明显差异;而已婚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使大学生的消费趋于理性最不看好,持明显的反对态度,而未恋爱或恋爱中的大学生对此则持中立态度;未恋爱者较之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更看好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消费者的隐私保护作用和在大学生中的未来发展。

2.3 大学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行为

调查发现: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在线支付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使用率位均位居前三名且远远领先于首信易支付等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其他平台在大学生中的知晓者与使用者的比例都比较低,影响力远不及前述三种平台。其中:支付宝在大学生中的知晓者(98.1%)和使用者(91.4%)均超过90%,而财付通和银联在线支付在大学生中的知晓者也达到了70.8%和65.1%,但它们的使用者却远远低于支付宝,相形之下,银联在线支付的使用者(37.5%)还多于财付通(26.1%),说明财付通的普及程度不及银联在线支付(见表4)。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56.7%)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时间在2年以下,2~5年者超过35%,5年以上者不足8%,说明大多数大学生接触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间比较短。大学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目的是购物(91.6%)、充值与缴费(75.3%)和转账(43.1%),而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日常储蓄(12.3%)或担保收款(1.8%)的人比较少,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视之为消费支付渠道,而非创收渠道。在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值时,绝大多数大学生(85.3%)使用网银,其次是使用现金充值(28.3%),其他渠道比例相当低(见表5)。

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间看,学历层次和月收入水平越高的大学生使用时间越长。在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充值时,网银充值是首选,且学历越高、月收入越高的大学生越喜欢用网银充值,男性比女性、已婚或已恋爱比未恋爱者更乐于用网银充值;其次是现金充值,且女性、本专科学历、月收入1500元以下、未婚的大学生更乐于用现金充值。从使用目的看,女性、月收入1500元以上、已婚或已恋爱的大学生比其他群体更热衷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购物;而男性、硕博研究生、月收入2500元以上、已恋爱或已婚大学生较其他群体更喜欢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见表6)。

3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描述统计和均值比较等研究方法探析杭州高校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态度倾向和使用行为特征后发现:(1)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使用度位列前3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次是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在线支付。其中,支付宝在大学生中的知晓度和使用率遥遥领先于其他支付平台。(2)大多数大学生十分认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而对其安全保障性和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积极影响则持中立的态度,但对其在大学生中的推广使用前景看好。(3)多数大学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间在2年以下,主要用于购物、充值与缴费和转账。(4)大学生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知晓程度、态度倾向以及使用行为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女性大学生明显比男性大学生更担心其安全保障性,月收入超过2500元的大学生明显比月收入2500元以下的大学生更不相信其能促进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已婚大学生相对于未恋爱或恋爱中的大学生更不看好其促进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学历层次和月收入水平越高的大学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时间越长;女性、月收入1500元以上、已婚或已恋爱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购物,男性、硕博研究生、月收入2500元以上、已恋爱或已婚大学生倾向于转账。

3.2 研究建议

依据本研究结果,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商要想进一步扩大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促成更多的大学生信任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笔者建议:

(1)进一步增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能,降低客户的使用风险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第三方在支付平台的便利性普遍看好,而对其安全保障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心与忧虑。因此,要让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更多大学生的认可并在消费活动中更加广泛地使用它,第三方支付平台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增强其安全性能,严守客户信息和保护客户的隐私,消除大学生的风险知觉。

(2)扩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方支付平台于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支付工具,但其创收功能体现得并不充分。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可针对大学生推出记账工具、理财工具乃至金融服务等服务项目,强化其创收功能,使之既能满足大学生消费支付的需要,又能让大学生运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理财增收的意愿。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参考文献:

[1]高健.第三方支付应用下的消费者网上购物风险感知――基于山东大学学生的实证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7-69.

[2]檀溪,陈建斌.首都大学生移动支付使用行为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10(23):243-244.

[3]邹玉金,范微娜.基于杭州下沙大学生的手机支付采纳意向实证研究[J].电子商务,2013(4):28-29.

[4]何月.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移动支付使用意向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5]江超.手机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6]刘志雄.大学生网络消费安全支付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2(3):14-15.

篇3

消费者如何看待家电分期付款?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体看来可分为年轻消费群体和中老年消费群体。

大多数中老年消费群体认为,家电价格最贵的也就在几万元左右,并不像房子、车子那样难以承受,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以现金方式结算。目前家电商场经常有各种特价活动,相对于分期付款,中老年消费群体宁可选择等待这样的时机。

不过部分年轻人对家电信贷业务相当感兴趣。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家中的积蓄有限,一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一下子买件大件家电。同时,也由于提前消费观念已经被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体接受,年轻消费群体对家电分期付款比较认同。他们认为:“每个月几百块钱的还贷不算什么,只要计划好收支,就能够提早享受家电产品,何乐而不为?”据悉,目前不少年轻消费者是家电信贷主要人群。

业内人士表示,家电分期付款是否能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目前大部分消费者还都持有传统的观念,倾向于现金结算。因此,消费者的个人信贷消费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等领域,要接受家电信贷尚需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家电分期付款还有可能面临产品跌价的风险。这在电视产品上更为明显。近两年的家电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平板液晶电视为首的新型家电产品,一年至少更新两代产品。而近年来,国内电视两年内就已经经历了由互联网电视到智能电视,再到云电视的技术转变。仅显示技术上也已经经历了LCD技术到LED技术,再到OLED技术的转变,未来3D和智能将成为电视发展的主流趋势。如此快的技术发展,其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缩水程度就有可能在50%左右,因而消费者分期付款买家电前还需掂量掂量,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分期付款”。

篇4

摘要:现代性是一个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概念,涉及到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现代性思潮研究的日益深入,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产生影响。

关键词:现代性现性主义个体主义

现代性这个多义的、具有极大理论穿透力的概念,无疑缘起于欧洲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从11世纪拉丁语中到18世纪法语中的“modernite",其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但到现在为止,何谓现代性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对“现代”概念的看法有多少分歧,其核心的意涵是指一种新的时代意识,也无论其被看作是一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所蕴含的价值意味是鲜明的。“现代概念的起源就是“现代性”这个术语的缘起。现代性首先是对现代意识的觉悟,既包含着对历史事实的陈述,又具有价值追求和规范意味,也就是说现代性就是一种新的意识。

一、现代性及其基本理念

一般认为,现代性概念描述的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诸方面与传统社会和传统人不同的各种特性的总和。诚如有的学者所言,“凡表征现代社会或现代人特征的属性,如商品性、竞争性、民主性、科学性、世俗性、开放性,等等,都包含在现代性的涵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上,现代性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的尺度,现代化是一种事实,现代性是一种对事实的反思。

现代性是一种启蒙理性,即怎样运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一切并运用理性对一切作出审查。从以上对现代性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一)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是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的,正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置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世俗生活逐步获得了认同。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过程,用韦伯的说法就是除魔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此时的“理性”就是人的代名词。现代性强调人的理性高于宗教神性,强调现代文明的一切是理性化思维的产物。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概括了理性主义思维的要点,即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对所追求的具体目标进行价值大小的比较;根据预料的结果权衡行动的必要性;根据目的选择手段,用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作为选择标准;在行动中遵循严格的首尾一贯性,使一切行动合理而有序。

作为一种文化观念,理性主义引起了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在认识领域,理性主义造就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现代性”要求在知识领域应用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逻辑推理证明的数学和实验证明的实证科学,科学成了理性主义的表征。在日常生活领域,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在经济生活领域,理性主义建立了科学的工业生产体系和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关系领域,理性主义导致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和合乎理性的现代法律制度。总之,以创新、合理、绩效、合作为核心的理性文化精神反映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的转变。科学化、人性化、民主化、法制化等都是社会理性化过程中的产物和表现,而科学和民主则构成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的兴起被认为是现代性最大的成就。一方面,个体主义带来了个人的解放,另一方面,个体主义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理性使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独立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相通的。“现代性”意味着对自我的理解上从群体主义向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重大转变。把个人放在了首位,强调个人独立与他人的重要性。这种个体主义的实质是高扬主体性。哈贝马斯指出,黑格尔将现代性的核心原则界定为主体性,并追溯了其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根源,认为笛卡尔是主体性话语的始作俑者。康德发展了主体性话语的典型形态,但康德没有看到现代性带来的科学、道德、艺术的分裂的实质实际上是冲突与不和。西方意义上的个体主义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本意是指一种人本位的理念,也就是上边所说的,但是在中文中没有准确的表述词。这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最需要澄清的概念。在中国,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意识形态中,它都是与“私”这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一提到个体主义就将它与以自我为中心,讲求个人利益,忽略乃至不顾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这类东西联系在一起。不过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平时所误解的“个体主义”的这些东西,是用另一个概念“egoism",即“自我主义”来表示的。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个体主义是一种建设性的、积极的个人本位理念。

理性主义和个体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理念,但是除了理性与个体主义之外,进步的观念也是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这些在西方社会进程中都具体地演绎了出来。“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具体归结为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等等。

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类消费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它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取向得到大致的说明,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理论中,消费方式大致分为传统消费、现代消费和后现代消费三种。但是在本文中我主要讲的是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就是现代消费方式。作为现代社会青年精英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和消费时尚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的整体消费方式。而现代性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影响就是消费方式的科学性和他们个人选择消费的理性。在此特别借助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消费开支的合理计划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计划性,本文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是每学期的费用是否有计划消费。结果显示:在自己的费用开支上,有7.5%的大学生有严格的计划,50%的学生有计划,23%的大学生是稍有计划,只有19.2%的学生选择没有计划,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在每一个学期的开始都会给自己一个大概的计划,也说明他们在消费的时候也是在精打细算的,这种计划也可称作韦伯意义上的算计,是合理的重要特征,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现代性意蕴。匆忙地用消费的盲目性来定义这一切是不合理的,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主流,看到他们消费的主要方向和方式,不要自以为强调个别现象,这就是现代性思潮的理性主义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第一个影响。

(二)消费过程中的理性购物

合理性的消费是一个全面的行动过程,它包括了解商品信息,最后才会实施购买这一手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了解商品的信息只是第一步,也是理性消费的开始。数据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在购买贵重商品前进行详细了解的有45.6%,进行大致了解的有50.1%,这两者之和就是95.7%,而选择直接购买的只有4.3%。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和自主能力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对消费品做出合理的决策。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消费品的质量、价格、品牌和时尚等选择体现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质量和价格,品牌和时尚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选择消费对象的主要因素。消费品的质量和价格反映的是消费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被看作是当代大学生合理消费的一个关键。而品牌和时尚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和形象,其魅力就在于象征意义,带有较多的感性色彩,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选择分别体现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是当前的数据就表明了质量、用途、性价比是吸引他们消费的主要因素,讲求实效、理性消费是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流。这种消费观念在现行的条件下分析起来是合理的,大学生没有自己的固定经济收入,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父母,通过自己兼职挣钱并不多,这就使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钱是固定的,而这笔钱的主要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和伙食开销。在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谨慎消费,他们在购买商品时会尽量选择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

(三)消费资料注重个人发展

篇5

[论文摘要]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研究其消费趋势,对 指导 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 营销 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其他 社会 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其消费行为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容、特点,研究其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内容的特点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

1.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学校所在的各城市 经济 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2.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1)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 英语 和 计算机 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2)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高校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 投资 ,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3)电脑消费。好多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 成本 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沟通方式也多了起来。QQ、MSN、BOLOGE因其互动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经验、增长知识的新途径。同时, 计算机网络 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也成为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3.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 文学 作品、书法、 音乐 、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研究,文体活动、义务劳动、听名师讲座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

(2)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等。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3)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4) 旅游 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公共 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热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数。

4.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当选大学生干部、入党,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宴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2)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抠”出来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根据我院两年来对学生消费情况的 调查 ,05级06级学生一年的消费总额有明显增加趋势,05级学生在校一年的消费总额在6000元~9000元之间,06级学生升为7000元~13000元。

二、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内容表明,他们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1.讲究实用性:从相关 统计 数据中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是知识、事业和健康,其次是友谊、爱情、家庭和金钱,而后才是理想、权力、地位和名誉。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大学生对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较高,而对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较低。

2.崇尚个性化: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当代新青年表现出的时尚化和风格化,表明青年大学生 心理 的成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反映出当前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新的信息 传播 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例如,手机、 银行 卡、电脑、MP3等物品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必备之物,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自己独有的消费现象和观念。

3.追求前卫性: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追求品牌,崇尚权威;二是追求新颖、时尚;三是理性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 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对于品牌商品,青年大学生不太注重的产品的功能,而是追求品牌商品的 文化 价值,更多的倾向于 心理 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所代表的“质量”、“价格”以及“文化”的权威性,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更趋理性化,如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买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要查阅价格、性能等有关资料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4.差异性:在 市场 经济 背景下,高等 教育 属于非义务教育,较高的学费和其他教育费用,对年收入人均才数百元的 农村 家庭、下岗职工家庭,尽管国家充分给予考虑和支持仍然不堪重负,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心理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巨大压力,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同时, 社会 上的高消费现象已波及高等院校,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倡导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他们的虚荣心态和炫耀行为造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导致校园平均消费水平水涨船高,同校特别是同专业、同班、同宿舍同学间消费水平的明显反差。

三、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而传统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消费或生存型消费正逐步向有营养讲质量方面发展。

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开展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也将日益增大。

3.健康、健身消费增加,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 保健 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消费在校园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大学生对各种美容与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 预防 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 电视 、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

4.人际交往消费 成本 昂贵:在校大学生渴望理解,喜欢交友,用于请客吃饭的费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岁~30间岁,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们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几点启示

1.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费,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2. 营销 企业应把握大学生注重个性、时尚性、模仿性的消费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运用不同的销售方式,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也要肩负起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篇6

1.结合材料,说明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峡江风光+文化村落+特色民宿”的乡村旅游模式,体现了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实现旅游与扶贫“手拉手”,体现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湖北恩施将旅游开发与产业调整深度融合,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材料二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然而,对于出游孩子和家长的想法不一样:父母认为,带孩子出去玩,就是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以此来选择目的地、确定游玩项目、规划行程。但孩子不这么想,他领会的游玩,重心在于“玩”,认为父母总喜欢“安排”自己,因此,觉得跟父母出门心情不爽。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分析对于出游孩子和家长想法不一样的原因。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出游,家长和孩子的不同想法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了不同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冲突。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日渐强盛,国人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有些出国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在国外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对诸如大声喧哗、不冲厕所、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竟错误地认为是生活小节、生活习惯,不必大惊小怪。殊不知,习惯影响行为,行为关乎形象。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形象。

(1)正确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对部分中国游客海外不文明举动和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2)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培养和养成良好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进而升华为良好的素质修养。

(3)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随着国力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选择出国旅游作为休闲度假方式的同时,要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培养文明行为习惯。

材料四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购物旅游团”、“低价旅游团”,国家旅游局由此发出了治理“低价旅游团”的通知,明确提出“既要重罚组织者,也要对参加低价团的游客进行处理”。 此消息一经报道,立即激起千层浪。有人叫好整治“低价旅游团”是势在必行;但也有人质疑,对参团游客进行处理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有关观点,谈谈你对国家旅游局提出“既要重罚组织者,也要对参加低价团的游客进行处理”的看法。

(1)矛盾即对立统一,要坚持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低价旅游团”的组织者和消费者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治理“低价旅游团”,当然“既要重罚组织者,也要对参加低价团的游客进行处理”。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低价团”要区分合法与不合法,对报名“低价团”的游客也要区分知情和不知情两类,进而作出不同的处理。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分清旅行社和消费者双方责任的大小,对于出现的“低价旅游团”,主要责任还是在于旅行社,消费者虽然也有贪小便宜的过错,但这个过错还达不到超过旅行社过错的程度,要想逐步杜绝不合理低价团,就要加大对旅行社的惩处力度。

材料五2015年国庆节假期,“青岛天价虾”就给“好客山东”的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景区也是因为监管不力,出现价格欺诈等行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被直接摘牌。和“青岛天价虾”的新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故宫博物院对游客深夜排队的关爱之举,吸引了诸多网友为其“点赞”。

篇7

【关键词】 养生;行业;意识;科普

1 养生的定义

养生一词,古而有之。其意有二:一是指保养生命;维持生计。汉朝时的荀悦在《申鉴・政体》中写道:“故在上者,先丰民财以定其志,帝耕籍田,后桑蚕宫,国无游民,野无荒业,财不虚用,力不妄加,以周民事,是谓养生。”唐代大家韩愈的《与李翱书》中写道:“仆之家本穷空,重遇攻 ,衣服无所得,养生之具无所有;二是指摄养身心使长寿。《庄子・养生主》:“保养身体养生之道得养生焉。”古人对养生的理解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养生首先是要活着,其次是要健康长寿的活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维持生计已不成为问题。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已经成为养生的重点。

2 养生的重要性

人存于世,健康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根本,而疾病和死亡则是一切的死敌。如何抵御疾病,获得健康?西方说:“预防胜于治疗”,东方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此可见,东西方对疾病有着共同的看法:疾病治疗不容易,预防与早期治疗疾病是必要的手段。人类的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从出生开始便在不停地运转。运转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问题,躯体的、心理的,潜在的、明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的生存环境、文明程度虽然在提高,但自然环境却越来越恶劣。气候反常、病毒变异、雾霾严重,各种废气、废水、农药、激素、添加剂,破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激烈的竞争,紧张的节奏,日益加大的生活压力、抽烟、酗酒、夜生活,看似能暂时缓解压力,却从根本上破坏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在这样复杂而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养生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疾病、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

3 目前我国养生行业状况

3.1 养生行业混乱

养生保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养生保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养生保健产业起步晚,发展空间大,行业发展秩序较混乱。由于存在着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国家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服务水平普遍不高、虚假宣传、违规宣传、专家教授的资质认证等问题,使人们在进行消费选择时往往有无所适从之感。很多人因此对养生保健持有观望、怀疑、拒绝的态度。

3.2 极端的养生意识

现阶段,我国的养生状况十分混乱。国人对养生的态度极端而模糊,有人对其嗤之以鼻,一心扑在事业、理想、家庭上,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毫不在意,认为养生是浪费时间。生病了自有医院、医生救治;而另一些人极度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为此不惜花费重金,试用极端手段。为了养生采取一种谨小慎微的极端的生活方式。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都要计算好计量、时辰,散一次步都要数步数、算距离,致使养生不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事实上,无论是大而化之,还是规行矩步都是错误的养生态度。养生的意义在于可以维护人体的健康。健康是一切的前提,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有能力为事业打拼、为家庭努力,才能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而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为了享受生活,为了积极、乐观地过好每一天,不是为了养生而活着。养生是保持健康的手段和方法,不是生活的枷锁。不要因养生而整日忧心重重。

3.3 养生方法杂而无章

中国的养生之术传承千年,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养生理论为依据,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各个领域,经过几千年实践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所得到的,适合于中国人体质的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目前因为养生行业的混乱,“养生专家”不遗余力地宣传各自的养生方法、养生产品,常常是一个说冷一个说热,你说东他说西,还有一些全力鼓吹从西方照搬的养生理论,完全忽略了东西方人种体质的差异,让人无从选择。

4 科普养生知识的重要性

4.1 可以纠正错误养生态度

对养生知识有了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后,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将养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人之生存,总有生死,人并不是怕死,而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命,有了健康的生命,自然就会长寿。所谓的养生,并不等于不干活、不工作,而是要劳逸结合。年轻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老年人有了健康的身体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给家人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讲究养生。

4.2 引导正确的养生方式

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调整体力,以期达到抵御与防治疾病,使身体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身体这部机器只有注重保养和维修,机器运行状态才会良好,使用寿命就会长。养生对身体的作用是任何治疗手段都无法代替的。在健康的时候,要对身体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护,平衡人体内外正邪强弱,在身体还没有受到损伤时加固防御系统,就能提早进行疾病的预防,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加固防御体系的方法就是养生。打个比方,生病的身体好像着了火的房子,就算在起火的第一时间用最完美的救火技术、设备也不可能将着过火的痕迹完全抹去。

4.3 促进养生行业健康发展

一种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因为它遵循了良性发展规律和秩序。而对他最好的约束不仅仅是依靠法律制度,更需要有良性的、理性的市场需求。养生知识普及的力度不足,无法进行理性消费是我国养生业发展处于无序混乱状态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充足的正确知识支持理性消费选择的市场,是最容易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因此,养生知识的科学普及会在客观上促进养生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筱君.养生保健莫陷误区[J].健身科学.2015(05)

[ 2 ] 张文娟.中医养生会馆的概念及类型初探[J/OL].城市建筑

篇8

关键词:大学 独生子女 消费行为

引言:

1979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开始成为一个常用语。作为家庭中心,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的独生子女个性与价值观等方面也与老一辈人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别。他们更加注重自我,更喜欢跟随潮流。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也导致了独生子女与父辈间消费行为的差异。今天,独生子女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这一现象必将会引导中国经济产生变化。大学生独生子女即将步入社会,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对于企业和社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独生子女消费行为基本特征

提到独生子女消费,人们通常会想到超前消费、从众行为、不理智、享受消费这一类词语。而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究竟有哪些特征,实际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我们通过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中南大学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以这两所学校为例来研究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

㈠.消费计划性不强

大部分大学独生子女都不对每月花费做计划,比例是调查人数的81.4%,相比较之下非独生子女计划性稍强一点,比例是72.2%。但是两者中都有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既不做规划,消费时也没有节制。

调查到的独生子女有55.7%每月消费状态都是无计划随便乱花或超支,比例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的45.4%

㈡.注重娱乐消费

总的来说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层面更多停留在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消费层面。独生子女更加注重娱乐方面的享受,除去食品开支,有21.4%的独生子女娱乐消费占了主要地位,而相同情况的非独生子女只有6.2%。

并且独生子女在娱乐方面的消费数额也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更注重享受消费,会花更多的钱去娱乐放松自己,这一点也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一致。

独生子女每月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数额也略高,独生子女比较舍得在学习方面投资,相比较之下,非独生子女更节省一些。

㈢.消费行为较独立

通过对购买电脑的决策过程的调查发现,这一代独生子女比较有主见,从众行为并不十分明显,而且相较于同代的非独生子女来说也比较喜欢自己做主买东西,由下表可以看出,在进行购买行为决策时,独生子女更加的独立。

㈣.价格承受能较强但同时对价格变化也比较敏感

独生子女对所看重的商品价格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明显强于同辈的非独生子女,例如,对于衣服最高承受价格,大多数非独生子女承受价格在200元一下,独生子女的承受价格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多在200-400,500-1000元之间,承受价格在200元以下的不到一半,甚至有5.7%的人认为只要自己喜欢,不管多贵都要买。

但是在每月的饮食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开销方面,两个群体相差不大,都集中在300―500元。

独生子女对价格也比较敏感,经常购买的东西涨价后,很少有人会确定继续购买。同时,就调查到的数据来看,价格对独生子女消费的影响略大一点。

㈤.消费行为较理智

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还是趋于理智的,在问到对“拼车”、“拼房”这类消费的观点时,被调查到的独生子女中25.4%的人十分赞同,54.9%的人基本赞同,认为这种方式可以用同样的钱做更多的事,节省开支,仅有18.3%的人因为感觉会带来不便而反对这种消费方式。由此可见,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主流还是理性的。

对于贷款消费这种典型的超前消费方式,独生子女的接受程度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在调查到的独生子女中只有14.1%对贷款消费十分赞同,35.2%的人基本赞同,29.6%的人不太赞同,还有18.3%的人对此模棱两可。可见独生子女在消费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保守。

在问到自己的消费理念时,大部分独生子女都认为自己的消费理念是追求经济实惠或兼顾经济实惠,很少有人会纯粹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或许少数独生子女会被冠以“享乐主义者”的称号,但是大多数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足够理性。

同时,被调查的独生子女中有70%的人不满于目前的消费情况。

二、大学独生子女消费行为特征的分析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独生子女并完全只是注重享乐消费,他们略显超前的消费观念中也隐含着理性的因素,与此同时,他们更加追求自己做主的消费方式。

我认为大学生独生子女形成具有以上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㈠独生子女较少自己进行理财活动。独生子女一般都不用为钱发愁,家长往往会安排一切。有些独生子女在上大学之前甚至没有住过校,很少自己进行理财,因此会出现消费时计划性不强的现象。

㈡独生子女从小接触的娱乐方式较多,明显多于他们的父辈。他们一出生就能够看到电视、游戏机甚至电脑。各种娱乐设备伴随他们成长,也没有过多的事需要操心,这也使他们形成了趋向于享乐的消费方式。

㈢信息易于获取。当代独生子女处在信息时代,能够用多种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消费决策时也不仅仅是依靠其他人的推荐和商家的宣传了,更多的独生子女往往会自己搜索资料,自己做出消费决策,消费行为更加独立。同时,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也更加有主见,从潜意识里不希望别人插手自己的消费方式。

㈣大部分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比较好,他们提出的条件也一般会得到家长的满足。因此他们的价格承受能力比较强,遇到喜欢的而又比较贵的东西也倾向于买下它。

㈤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尽管独生子女消费的计划性不强、注重享受消费,但是大多数大学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还是较为理智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独生子女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家长们教导孩子们要勤俭节约,这种教育还是能对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的。由此可见,通过教育引导独生子女进行理性消费还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

【1】朱拥军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教育对策”,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2】李爱群.“独生子女消费现状浅探”.消费经济, 1989年05期

篇9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信用卡消费

[论文摘要]:在信用卡消费时代拉开帷幕之际,新的消费观对传统的消费观势必会有剧烈的冲击,研究生应该在信用卡消费中保持理性,着重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校园内兴起了信用卡申办热潮,各家银行在校园内驻点,办起了信用卡代办业务,有的银行甚至在校园内找学生做长期办卡员,在各个宿舍里推销信用卡。本文探讨的信用卡是指狭义的信用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卡,而是一种由银行或其它财务机构发行的无需预先存款就可贷款消费的贷记卡,是一种可以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其与一般银行借记卡的最大区别在于允许一定数额的透支,并且能够为这种透支提供一个月左右的免息期。拿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自2006年招商银行在校内开办了第一个代办宣传点后,在2006~2007年两年内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也相继在校园内开展过连续几天的办卡宣传活动。与热火朝天的办卡活动相对的是学生们在信用卡消费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据2006年9月19日《杨子晚报》报道,因为无力偿还信用卡透支额,一位大四学生无奈之下离校出走到苏州打工。而他的父亲为了寻找到儿子,从家乡跑到学校,住进儿子宿舍,期盼儿子能早点回来。与信用卡消费联系密切的、关于研究生群体的信用卡消费的现状是怎样,关键是其体现了研究生群体怎样的信用卡消费观呢?这是本文试图阐述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定为研究生群体,正如蔡佳文在《发展研究生群体的消费信贷》中所说,研究生是我国个人消费领域最具有超前意识和先进消费理念的消费者群体,代表着物质消费领域和精神消费领域高层次的消费,是我国消费领域最有消费潜力的强势消费者群体。然而我国很多研究生都面临着消费上的尴尬,从年龄来说,比起大学生,研究生已经是社会化基本完成了的成熟个体,他们应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负担自己的生活消费;但是由于学业的原因,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很少有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为自己挣得足够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消费费用。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都有着从家长那拿的生活费只能基本或不能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烦恼,信用卡的出现对他们的消费状态和消费观念一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是笔者选择研究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本文所调查的研究生个体来自于南京河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为了从细节上了解研究生群体的信用卡消费情况和其对信用卡消费的态度,本次研究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和非结构式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调查。主要是在研究生宿舍里随意挑选访谈对象,在询问其对信用卡使用与否,有何看法的基础上,再对符合研究目标(即必须是信用卡持有者)的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笔者在2007年4~5月间一共进行了十二次采访,在访谈过程中笔者都将访谈过程用MP4录了下来,或是将QQ聊天内容复制了下来。整理成了六个文字访谈资料。

三、调查发现

(一)研究生信用卡持有基本情况

1.信用卡持有状况

在初步的调查过程中,笔者就宿舍为单位,随机抽取了三个男生宿舍,两个女生宿舍。男研究生持卡者三个宿舍12个人里有六人;女研究生持卡者两个宿舍十个人全部都拥有一张信用卡。但就开卡情况而言,所有的22个人里无一人将卡开通了。在我访谈的将信用卡开通使用的六个研究生里,其中一人拥有两张信用卡,一人拥有三张信用卡,最多一人拥有五张信用卡。

研究生信用卡的持有率还是较高的,笔者询问了一个在研究生宿舍推销民生银行信用卡的代办同学,她说根据她推销时的反映来说办卡者占研究生群体的60%甚至更高,可是开卡者只占10%~20%左右。

2.信用卡办卡动机

开卡者的动机则主要是受宣传方的影响(4人),信用卡本身方便(不用输密码)、时尚(外观漂亮)、具纪念性等特点的吸引力(4人),预防需要花钱的紧急情况(1人),用来透支消费(1人)。

(二)信用卡的消费现状

1.使用信用卡的消费频率

调查者中只有一名男研究生使用信用卡消费频繁,他说道“去超市去什么地方消费都用信用卡,只要能刷卡的地方我就尽量用信用卡”。而其余三名男生都表示自己只会在要逛街购物,并且购买上百的商品时会将信用卡带在身上消费,也大大超过了信用卡免年费所要求刷卡消费的次数,刷卡频率适中。而两位女生都表示日常消费还是以储蓄卡为主,只有在商场或饭店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或是为了免年费才刷信用卡消费,其消费次数跟免年费要求的刷卡次数基本一样,甚至是为了免年费才刷到一定次数的。一名女研究生说道:“为了刷满次数免年费,我去超市的时候三张卡一共刷了24次,厚着脸皮把商品一件一件地刷的”。

2.信用卡消费结构

信用卡消费的主要组成是:高档消费品,如电脑、衣服、鞋子或化妆品类;网络购物消费;服务类消费,如吃饭结账;日常生活消费,如超市结账。有三个被访者表明他们每次用信用卡都几乎是刷的几百块的消费额。从调查中发现研究生们用信用卡主要用于享受型的购物或服务消费,只有一人是用于日常生活需要消费。其消费方式也呈现多样化,除了通过传统的商店购物方式外,还用信用卡的网上银行功能进行网络购物消费。

3.信用卡消费功能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用信用卡消费的六名研究生都对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十分熟悉,他们能准确说出其所持信用卡的信用额度,刷卡或取现金透支消费的利息计算方式和每月还款日和账单日的期限和时间,每月最低还款额度。这样的了解除了通过办卡时宣传资料和办卡人员的解释外,更多的是通过银行定期发来的消费账单记录和还款提醒短信或电子邮件来形成的。

4.信用卡消费资金的来源

六位研究生中有两位研究生的信用卡消费额比较高,其余四位的消费额都比较小。消费额高的两位男生都表明自己有一定的收入来源,其中一位是完全靠自己挣的工资消费的,而其余四位则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消费资金都是家长给的。其中五位表示自己的信用卡消费都是在有还款能力下消费的,只有研究生A男的消费是超出自己的还款能力之下,向宿舍周围同学借钱来还款的,因其觉得银行一天一元的利息太高,而向同学借钱只用还本金,所以采取了借钱还银行,再自己攒钱还同学的方式来还信用卡消费贷款。

(三)研究生信用卡消费观

从以上两个方面里所显示的研究生信用卡持有的情况和动机,信用卡消费的频率、结构、功能使用、资金来源等现状看来,研究生信用卡消费观存在以下倾向:

1.消费自主性大。研究生在信用卡消费中在经济独立意识、消费者权益意识方面体现出其消费自主的消费观。在经济独立意识方面,研究生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年了,在自己消费多少、消费什么商品方面拥有绝对的自,不需要向家人汇报、解释自己的信用卡消费情况,家长也不会对其消费行为有太多担心,除了少数家长反对、不知其子女使用信用卡外,其他家长都对子女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行为持信任态度。而大多数研究生在现在没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也表明自己会适量消费,不会消费过多后,向家里要钱。

2.享受型消费为主。在使用信用卡消费的这些研究生中,享受型的消费结构成为他们的主流。一方面是有POS刷卡端的商户一般都是对于学生来说消费层次比较高的场所,研究生们在这些场所消费时也是消费几百块的高档商品,或是服务;另一方面,从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长大的当代研究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消费需求,对生活质量十分重视,要求消费物有着个性化的特点和高质量的品质,享受型的消费能在满足他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求。

3.传统消费观和现代超前消费观并存。虽然六个研究生在开卡时都很重视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和预借现金功能,认为信用卡为其提供了一个预备救急的小金库,在需要钱时不用四处去向别人借钱,能够以信用记录做担保,方便及时地提供给自己需要的金额,使自己解决资金紧张或是早点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

4.研究生的现代信用观尚未形成。照理说当代研究生是在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其消费观应该受到现代消费观的影响,他们应该对国际化的信贷消费有基础性的了解,在信用卡消费过程中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有遵守信用的自觉性,避免失信行为的发生。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现代的信用观还未在研究生中形成起来,在笔者调查的六个研究生中他们对自己信用卡的信用情况都是忽视、不关心状态,甚至反映出有欠款,损伤信用也无所谓的态度,所谓的信用契约中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在他们脑子还未有清晰的概念。

5.理性消费观占主流。大多数研究生表明在信用卡消费中,信用卡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很微弱的,他们不会因为办了信用卡就利用其透支和分期付款功能随意消费,增加自己的消费次数,在消费时他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衡量后来决定是否购买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即使有过偶尔的冲动消费,但总体来说研究生的消费行为过程还是经过了一定计划的。而且他们都是在了解信用卡基础消费功能的基础上,接受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方便快捷的、现代的消费方式和手段,并不是盲目使用其带来的消费权利的增加。

四、结语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食堂消费;调研;建议

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消费观作为一种观念,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当前就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大学生群体在饮食上的消费是他们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食堂是他们饮食的主要消费地点,所以研究大学生的食堂消费状况是富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部分全国重点高校大学生的食堂消费水平进行调查,统计大学生的消费数据,分析各层次不同类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承受力及消费观念。同时通过了解同学们对菜价的真实承受能力以及消费喜好等各方面因素,为学校及食堂提供信息,对食堂制定菜价以及食堂的饮食管理方面起到引导性作用。

2.研究方法

调查小组成员均为中国矿业大学的本科生,本身作为大学生,成员对本校以及周边学校大学生的食堂消费情况有所了解,也更容易了解其他大学学生的食堂消费情况。小组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查采访以及网络调查等方式对众多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学校包括东北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大学等。最终汇集资料,分析大学生食堂消费情况。

3.研究结果

小组成员对多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文将以西南大学、东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将三所学校的大学生食堂消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大学生的食堂消费水平。

在西南大学,75.35%的调查对象最愿意消费实惠的产品,52.44%的调查对象消费是有计划的,生活费的60%用于饮食消费,饮食消费的65%发生在食堂。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和稳定。大学生消费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供给,占88.97%,其次是获奖学金,占4.14%,而勤工俭学占2.76%,助学贷款占2.07%,亲朋资助占1.38%,其他来源占0.69%。另外,在大学生消费来源的相对比率中,城市学生依靠父母供给的相对比重偏高,农村学生相对比重偏低,而城市学生依靠奖学金等其他来源的相对比重偏低,农村学生相对比重偏高。

东北大学中83.3%的同学在被调查时表示,在食堂选择菜品时较注重菜品的口味,56.67%的同学注重菜品的价格,50%的同学注重食堂的卫生。68.85%的同学偏好消费质量较高的菜品,73.33%的同学选择实惠营养性的食物就餐。88.97%的学生消费来源为父母供给,少量同学的消费来源除了家庭供给以外,还包括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等,共占11.03%。从菜价方面看,46.67%的同学认为食堂菜价偏高,48.85%的同学认为食堂菜价合理,可以接受,4.48%的同学认为菜价较低,较为实惠。

从中国矿业大学的调查结果看,89.47%的同学注重菜品的口味,其次比较重视的分别是菜的价格与食堂的卫生情况。89.47%的学生消费来源为父母供给,少量同学的消费来源除了家庭供给以外,还包括奖学金以及勤工助学等,共占10.53%。在菜价方面,89.47%的同学认为菜价偏高,与物价水平不持平,10.53%的同学认为价格合理,可以接受,基本没有认为菜价较低的同学。

通过分析调查情况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较为理性,没有过多奢侈浪费的现象。大学生饮食喜好多种多样,整体较为健康,多数愿意选择营养实惠的食物就餐。大学生经济来源多数是家庭供给,且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更依赖家庭经济支持。从对于学校食堂价格满意度看来,不同学校的学生持有不同的态度。对此我们调查发现,不同学校食堂价格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由地区物价水平、学校补贴政策以及食堂经营模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但从整体上看,食堂物价水平在大多数学生承受范围之内。

4.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应树立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从调查看,大多数学生可以做到理性消费,但有少数同学消费盲目,没有规划,且存在饮食不健康的状况。对此,学生应自觉树立良好的消费和饮食习惯,注重饮食的合理健康化。学校也应作出相应措施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和饮食观念。学校可开展宣传课程对学生的消费观和饮食健康方面加以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态度,避免消费过度,奢侈浪费现象。食堂应提供更加营养合理的餐饮搭配,不定期推出新的菜品种类,同时应该注重菜品的质量,不应一味强调便宜而忽视了营养价值。

学校应注重食堂的经营管理。食堂的食品卫生关系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应确保食品安全卫生。此外,食堂应重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食堂不应因此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根据学生的喜好与建议提供更加新鲜、多样且营养丰富的菜品。学校也应对食堂食品质量、服务质量、消费价格和硬件设施等方面加强管理建设。食堂管理者应参考这些因素,结合食堂的现状,进行管理与改革。用制度规范加以约束,用严密的措施保证饮食安全,严把食品加工关,严把卫生预防关,严把督查奖惩关。食堂的服务也应更加到位,中晚餐时期大量学生在食堂易形成拥堵现象,食堂也应注重维持良好的就餐秩序,保证食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饮食环境。

在食堂价格方面,学校和食堂经营者应重视学生的承受能力,在保证菜品卫生健康的同时,合理制定菜品价格。对于学生的多重需求,食堂可以制定多种价位的菜品,以及多种款式的搭配。每月食堂消费额过低的学生很可能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应该引起学校关注。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关怀与帮助,避免因过度节俭而生活质量过低,不利于其成长发展。建议食堂每天提供一些免费汤或其他免费食物供学生食用。

5.总结

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食堂消费水平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本文选择了不同高校大学生的食堂消费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不仅了解了大学生食堂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食堂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且发现了大学生食堂消费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和食堂管理者的注意,注重对学生消费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注重对食堂的经营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菜品多样且价格实惠的就餐场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