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教育的特点

篇1

关键词 中西 语言文化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HUANG Jing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News Media, Yibin University, Yibin, Sichuan 644000)

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in tool for people's daily exchanges, exchanges between the language can comprehend each other in many aspects of the emotion, mood, thought, perception. China is a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compared with Western countries, to form their own civi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change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rious historical factors have led to a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is feature to promote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Western countries to be attracted to Chinese culture. In view of this,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Western culture, and made a comparison study for the corresponding.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and cul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1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的成因

语言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必备工具,通过不同的语言可以传达不同的含义或思想。中西方语言文化对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差异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摩擦出的文化差异是许多语言爱好者或研究者追求的重点。语言文化特点的差异不仅呈现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也让世各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应当结合历史变革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剖析。

(1)历史因素。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事业均处于发展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变革发展更早于中方,无论是经济、政治或科技、文化等事业均比中方发达。①历史因素对后期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容忽略,两个国度人员的交流往往会受到历史环境的约束,从而形成明显的语言差异。

(2)发展因素。发展是促进一切事物变动改革的核心因素,也是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关键要素。毋庸置疑,尽管西方国家承接着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阶段更加先进。西方国家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均超出中国许多,国家发展因素引导了语言文化交流的方向,中西方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造成了语言文化上的明显差异。

(3)文化因素。面对强烈的国际竞争,中国正忙于经济、政治等事业发展,对于文化事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西方国家在长期变革发展中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文化体系,不仅积极发展了本国的文化特色,对海外先进文化也积极吸收学习,更加巩固了西方文化的深厚基地。语文文化作为西方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其必然会受到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4)交际因素。从小的范围来说,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也是在人们的交际之间形成,并且随着语言交流的增加,语言文化差异性特点会更加明显。语言交际过程里可从多个方面体现出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思维方式上,西方人在表达事物时主张从客观地角度看待问题,且考虑的语言范围较广;中国人则偏向于主观意识,语言思维涉及的范围相对狭窄。

2 “语义”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中国文字和印欧语系文字语义上的差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的差别。中文汉字可以一音多义,多义词多势必造成表义的模糊,但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能力。印欧语系的多义字相对少一点,为什么呢?西方人在需要表达一个比较确切的含义时,可以新造一个词,很精确,一个字就是一个含义,但相对说来,词的分类就会多一些。这样一来造成一个什么效应呢?还是以诗词为例,中国文字的多义性造成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②西方语言文字,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

3 “语音”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应该将二者合在一起说,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还是尊重习惯。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如:“kai”就是开音节,如果是“kait”就是闭音节了。如果是闭音节,中国的拼音文字就不可能实现。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中西语言文字区别看起来很微小,但是它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③由于我们一天到晚一直在说一种语言,自出生以来就要天天接受它,语言给予我们一套实践的模式和崭新的世界观,我们不知不觉中便受其熏陶,并且不知不觉地以这种方式来看待外部的世界。

4 “语形”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形就是文字的外形,甲骨文、金文、小篆,形状不一。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而印欧语系的文字则不同。举例来说,希腊字母,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都符号化了。它不是立体型结构,而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没有象形的味道。当看到这个文字以后,不可能立刻将之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和自然界客体之间的联系。④但是这种文字也强调了一些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汉字的人文性不强,但是汉字的自然性很强。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

5 “语法”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语法差别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词法差别和句法差别。在词法方面,汉语言文字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是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甚至可以有“回文诗”,正念、倒念都可以,这也造成汉字的创造性很高。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虽然看似定位功能很强,但是也意味着比较机械。例如拉丁语,每一个词后面都要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词的词性和词态。中国的汉字是绝对自由的,爱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⑤因此,印欧语系限制性太大。这样一来,中西两种语言文字势必把两种文化引向不同的方向。汉语的缺陷在于其词法结构、语法结构不太发达,介词相对来说少一些,但是汉语靠什么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呢?即靠语形和语音。例如“山”字,看起来像一座山,表达的含义非常生动。任何事物如果在一个方面有缺陷,它就可以找出另外一种因素来弥补;反之亦然。

6 结论

总之,中西方之间的语言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均体现了本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深入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导致语言文化差异形成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研究语言文化特点必须要从历史变革、社会发展、交际运用等方面综合考虑。

注释

① 张鑫炎.中西方国家历史发展的差异及语言特点的形成[J].中西文化研究,2010.19(50):33-36.

② 凡修文.历史因素对世界各国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10.14(11):7-10.

③ 周诗婷.从语义角度分析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J].汉语言学,2010.32(17):44-46.

篇2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差异;比较

中西方绘画艺术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瞩目的成就,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绘画因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了迥异的风格。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中西方绘画这两大艺术体系的比较研究也显得更为重要。

我国学者彭吉象先生曾阐述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理解:“如果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艺术观念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画家所受的传统教育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在绘画的艺术观念方面也有着各自的特点。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的艺术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因此画家喜欢描写一些真实的场景和画面;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与和谐相处,不应该破坏自然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欲望。西方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而中国人则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对待自然的观念上的差异,使得中西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比如:中国画的题材多选择动物、植物、山水风景,在中国的绘画中动物的地位很高,绘画者在绘画时多注重对动物细节的描写,他们会去看画中的花鸟鱼虫是否有生气、有灵性,是不是栩栩如生。而西方绘画则更多的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无论是在什么环境和场合人物的形象都是最突出的。

中西方画家在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如:西方画家为了克服空间的局限,通常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利用观者视觉上的错觉和幻觉;中国的画家则善于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表现出空间的无线延伸。又如:西方画家在对待时间问题上,经常突出瞬间的因素,选取具有特征的动作,需要观者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构建画面中的事件;中国画家则往往采用手卷的形式,描绘出连续性的故事情节,要观者的记忆。

从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上看,各自的民族特色是鲜明的,比较起来,中国绘画偏重创造一种和谐的意境,需要时间用心去品味。而西方绘画表现的却是情绪,是在短时间内给予观者以视觉情感的刺激。

二、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艺术特质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在绘画的最初阶段,认识都是一样,绘画就是为了写实。但随着发展,中西方绘画的方向大相径庭。西方绘画继续坚持写实主义,并不断发展壮大。西方的绘画艺术注重“写实”,即模仿,追求对象和环境的真实感,画家尽可能的去还原事物的外貌特征,而不在作品中融入画家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中国绘画从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由原来的追求“形似”转变为追求“神似”,进而发展成为追求“写意”。中国绘画的“写意”,受到宗教尤其是儒家、道家、佛学等的影响,画家不单纯的描摹客观事物,而是更注重了事物对象的意趣和神韵的传达,以及个人主观感情的体现。西方绘画的写实,主张将事物真实再现;中国绘画的写意,并不是抽象,更多的是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的理解以及情感。西方绘画直接反应人类社会,这是的表现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反映社会演变,所以西方绘画可以称之为“艺术的镜子”。中国画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上偏重于主体精神的体现,也就是说画家自身的思想在绘画中占主要地位。绘画中融进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中国画里的色彩、构图、黑白、线条各个方面都表达了这种独特的哲学观念和思维观念。

中西方绘画的色彩观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画的色彩相对简单,但更飘逸灵动,它并不是客观的模仿外物的色彩,墨色更多代表的是一种符号,表达画家心中的情感,引起欣赏者的联想。西方的绘画,尤其是油画,凝重而有质感,色彩更丰富,更具有现实的表现力。其次,中国画特别是南宋以后其成熟形式的水墨画中讲究留白,而西方的油画要将色彩填满整个画布。色彩使用的差异,使得两个艺术系统的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质。中国水墨画看起来十分简单,只利用了黑白两种色相,其实并非如此。墨有“墨分五彩”“墨分六彩”等说法。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黄宾虹就极搜用墨,在他的画外面前,人们不难感受到中国画墨色的内在丰富性。由此可见,中国画之色彩观与西洋画之色彩观是完全不同的。

西方绘画与中国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也不相同。由于中西方审美和文化的差异,画家在构思作品的时候,对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以及技法中线条、色彩、透视等的使用形成了各自的特征。中国画多使用散点透视法,不受视域的限制,在有限画面中表现出无限的艺术空间,如《清明上河图》,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描绘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中国画中的事物都在一个平面上,对物体本身的立体性与相互空间关系的不太重视。西方绘画多使用焦点透视法,欣赏者固定在一个位置来看画作。西方绘画,尤其是油画,十分注重画面的立体感,其中事物的质感、事物之间的距离感和立体感都特别突出。

中西方绘画在题诗、题名、落款等方面也不相同。在西方绘画中很少看到这些内容,即使偶尔出现画家的签名或创作时间,也通常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因为这些签名会影响作品整体的和谐一致。可以说,西方绘画中,题名是属于画蛇添足。而在中国画中,中国画的主题、意境等的营造,不是依靠场景、故事,而是通过题字、题名、落款等方式来烘托和表达,中国画中经常看到画旁是一首诗,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观者能够想象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可以说两者是书画同源、相得益彰。此外,中国画还有一个独特的制作程序――装裱,它几乎是一件作品生产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对作品主题意义最终是否可以被合理地呈现出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同样具有中国式的美学观方面的原因。

总之

中西方绘画是世界上两大艺术体系的代表,它们之间的艺术差异是存在的。然而,两者作为二度空间的造型艺术,也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中西方绘画艺术也出现了相互的影响,如:中国的现代山水画、西方绘画的思想和技法等出现了交叉和创新。中西方绘画通过交流与融合,必然会得到新的启发,从而使两方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与发展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1).

[2] 李芳.中西方绘画艺术比较[J].安徽文学,2009(02).

[3] 王白石.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比较[J].戏剧之家,2014(18).

[4] 王慧军.浅谈中西绘画艺术之差异[J].美与时代(下半期),2009(01).

篇3

【关键词】体育审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aesthetic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background

WANG Yu-ling LIU L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sports basketball, football, table tennis, boxing and martial arts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natur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al etiquette and life attitude, to show the aesthetic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Its difference from the heterogonous countries with rich and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various industry school was its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 of the ordinary, In the sports aesthetic process,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idea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also inevitable by many thousands of yea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Westerners tend to" dare" ( sense ), the Chinese with "ceremony" of lead, two does not divide the merits, ultimately forming a unique sports aesthetics.

【Keywords】Sports aesthetics,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Culture difference

谈到体育审美情趣,首先要提到的是体育美感,作为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美感同其他美感一样,是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作为一种意识活动,它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育美感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直觉性,即它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从而获得美感。体育审美恰恰是对体育美感的一个感受过程。

体育审美,首先是通过人们的视觉系统或听觉系统,逐渐过渡到整个感官系统,而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最终使审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使心情愉悦,获得心理上的满足〔1〕。而审美者通过感官系统接受体育,引起大脑的思维活动,是随着各人的喜好、心情和文化结构而产生的。

中西方文化的主干像两条腾飞的蛟龙,自成体系,相互交融。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在《原始文化》(1871年)的书中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2〕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些中西方传统文化对形成人们在关于体育审美情趣中的判定标准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文化也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西方文化则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3〕。二者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在诸多方面:

1中西方教育上的差异在篮球中的表现

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公益广告; Hofstede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1-027-05

引 言

Ting-Toomey定义文化为特定群体内成员互动形成的传统、价值观、象征、信仰等(2007),不同国度间语言与非语言现象间的差异如同冰山一角,归根究底,源于人们的文化规约、文化价值信仰、文化传统等“冰山基石”。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在文化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而这又指导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为言语行为。但人类的认知共性也会推动文化中的相似成分发展,本文从中西方公益广告中的异与同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性与共性。

一、Hofstede 的跨文化四大维度

Hofstede (Hofstede, 1980)曾提出了文化四个维度,包含个人/集体主义维度(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权力距离维度(Power Distance),不确定规避维度(Uncertainty Avoidance),男性/女性维度(Masculinity/Femininity),其中核心为个人/集体主义维度。以个人主义为主流的社会中,人们的个人身份、个人权利与需求高于集体身份、权利与需求,人们推崇自我效能感、个人责任感、个人自主性;而在集体主义为主流的社会中,人们强调集体的重要性、集体的需求与权利,人们强调集体内部的和谐、相互依靠(Ting-Toomey, 1988)。权利距离维度即人们对社会权利分配不公平的接受程度。据Hofstede调查显示,国家越富裕,人口越少,传统文化越少,现代科技越多,社会流动性越大,城市生活方式越多,权利距离数值就越低(Hofstede, 1991)。不确定规避维度即人们对不确定和不可知情况的规避程度。规避程度越高,人们对不确定和不可知状况的担忧程度就越高。所以人们倾向于用清晰的准则指导人们的言行,而规避程度低的群体乐于冒险,比如儿童的教育中,规避程度低的社会倾向于让孩子自己去发掘自己的价值和品行,而规避程度高的群体中,人们倾向于清晰地熟知家庭角色,儿童自小就在家庭规章中长大。此维度与历史、政治因素和国家富裕程度有关(Ting-Toome, 2007)。男性/女性维度中,男性主义社会里,男性与女性的角色有明显差别,男性角色为健壮刚毅,追求物质上的富有;而女性则被认为应该温柔谦虚,在家庭中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以女性主义为主流的社会中,人们不分性别,强调工作与生活的质量,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关注周围的环境多于关注经营的业绩。

二、中西方公益广告中的文化差异表现

Hofstede理论基于对国际上不同国籍人员的调查研究,而二十世纪的公益广告是否符合此文化维度观点呢?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旨在维护社会所有人的利益。中西方公益广告有很多主题,比如禁烟、预防艾滋病,帮助残障人士等等,经笔者调研发现,在共同主题下中西方文化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一)中西方个人/集体主义维度差别

在中国西方公益广告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表现比较明显。例如,在群体中一人吸烟,其他人投来鄙夷的眼光,然后吸烟人在压力下不好意思地灭掉烟蒂。此场景意为:个人的行为违反了集体的利益,个人受制于集体的压力而灭烟,这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与此同样是戒烟广告的西方某禁烟广告则是这样的场景:一个男人想抽烟,但看到某婴儿就自觉地不抽了,又转到一位老人身边时,想抽时又不愿再抽烟了。以西方社会的角度来看,并非个人受制于集体的压力而不抽,而是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了其他的个体。出于对其他个体的尊重,情愿选择不吸烟。相比之下,中文广告某场景中是爸爸去院外吸烟,而让妈妈和女儿在无烟的环境中看电视。这是从家庭集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中国是非常符合现实的。西方禁烟广告虽也从家庭出发,但角度不同,如有些广告中有妻子在伤心地悼念吸烟致死的丈夫,儿子在缅怀吸烟致死的父亲,这类广告的重点在阐述个体的伤心情怀(个人的得失),而不是家庭集体的缺失(逝去的人对家庭的创伤)。可见从公益广告中可看出中国文化依然强调集体主义,即做事以集体的共同利益为上,说话做事顾忌集体中他人的想法,不愿意伤害集体的利益。而西方文化强调独立的个体,常常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维护个人的权力,尊重他人的利益,集体意识相对没有中国人那么强烈。所以,从中西方个人/集体主义维度看,目前文化差异趋势还是比较明显。

(二)中西方权力距离维度差别

中西方在权力距离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这可从艾滋病公益广告看出。中国的预防艾滋病广告大多是名人代言,如看各演员濮存昕、蒋雯丽、成龙等均有宣传预防艾滋病。中国公益广告用影视音明星在国人中的影响力来影响人们的言行思维,这表明公众比较在意他们的影响力,若换成普通人来发表言论,在公众心中的力度便大打折扣。这说明利距离系数还是比较大。而在美国的公益广告中,预防艾滋病广告中明星或名人的代言较少,广告常聚焦在普通艾滋病人的个人生活细节上(如安全措施下个人的幸福生活等)。可见人们的权力距离相对小,不会因为非名人,效应就变小。对比可见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等级制度根深蒂固,人们的权利距离相对较西方大,人们对社会中的等级制度较西方容忍度较高。现代的中国追求平等,但文化中的传统依然保留着强大的影响力。所以在生活中,中国人们观念中还是比较重视权力、资历、年龄、影响力等。经过分析,中西方权力距离维度存在较大差异。

(三)中西方不确定规避维度差别

Hofstede在四维度理论中指出,中国的不确定规避维度相对较高,人们对于不明了或难于启齿的事情常常避开;但是西方人不确定规避维度系数较低,他们对不确定因素的表达相对比较直接。

笔者从公益广告着手,例如在禁烟广告中,烟草商和禁烟无疑是相互矛盾的两方,但西方禁烟广告中有很多从烟草商的角度拍摄的,以烟草商的内心直白(希望人们不要戒烟,鼓励人们吸烟,鼓吹吸烟对身体无害,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向人们警示,让人们从中认识到烟草商在利益驱动下蛊惑人心,从而达到警告的目的。但中国公益广告不会裸地展示烟草商人的利益驱动,而是以正义的角色宣传禁烟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禁烟广告中,中国文化强调从预防教育,正面教育民众不要吸烟,这正是由于高的不确定规避维度系数高,希望在行动之前用准则指导人们言行,以规避不确定后果。而西方文化强调冒险直接,很多广告从吸烟的悲惨后果出发,比如吸烟后低下或生命垂危,这符合西方人的冒险意识,在不规避不确定因素的文化意识下,人们对严重的后果进行展示以警示人们。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直接指出别人(烟草商)的错误,伤害别人利益的言语属于不确定因素,应规避。再如在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广告中,西方与中国公益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性预防的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性是一个非常隐私的话题,属于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广告语言比较委婉,比如成龙用武打片来做隐喻,暗指生活中要做好保护措施。但西方的相关广告直接地表现艾滋病人在防护措施下可以享受生活。

(四)中西方男性/女性维度差别

中西方男女性社会地位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今中西方文明社会都在呼吁男女应当有平等的权力与社会地位,但实际情况仍有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男女性别差异,所以受此影响,中国民众强调男女的不同社会角色。尽管现在很多女性与男性一样工作与学习,但很多中国人还是认为中国男性角色为赚钱养家,而女性应对家庭的生活琐事负责。所以中国是男性主义的社会,公益广告中男女的身份也非常符合其社会赋予的角色。比如某环保广告中有一个眼睛有问题的女儿睁开双眼抱向妈妈,却看到天空中的空气污染,中国文化的社会赋予妈妈的角色为照顾家庭,关爱儿女,所以女儿扑向妈妈的场景对中国观众而言比较温馨。 再如关于社会和谐的公益广告,有一个场景为一个和蔼的老奶奶买菜过程中与小贩谈话。社会对女性的期望赋予了她们家庭主妇的形象。但西方女性角色不会这样固定,女性和男性一样比较独立,例如某禁烟广告中,为了强调吸烟对男士有害,场景中某男正吸烟,某女士被其吸引慢慢走近,谁知快接近时,男性的那只烟突然无力地弯曲(意指弱),女士傲然将其甩到一边还有某女孩将吸烟男性引诱至酒吧外边,然后突然将其关至门外,让其在外边吸烟。可见西方女性表现为很独立而且行为大胆前卫,倡导与男性平等。不会把女性固定在一个角色(如家庭主妇),中国女性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与工作赋予了女性新的身份,但是传统中国女性的形象还是顺从、温柔、体贴、贤惠。

三、中西方公益广告中的文化相似表现

人类认知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地域、历史、发展等因素,会有相异的文化价值观表现,但认知中的相似内容也会让中西方文化有相似的表现。正因如此,各不同文化间才能有共鸣进而相互交流,才能真正地做到跨文化交际。

(一)中西公益广告主题相似

在公益广告中,我们能看到主题相似的一面。比如中西方都比较关爱儿童的生命与教育。澳大利亚某社会和谐公益广告以“孩子做个榜样”为主题,从儿童模仿父母的处事态度为视角进行教育,视频中父亲骂人,儿童也跟着骂;母亲吸烟,女儿也跟着吸烟;父亲打宠物,儿子也效仿;父亲打母亲,儿子在一边也挥拳等等,最后以“chinlren see, children do. Make your influence positive”结尾。中国有则公益广告表现为妈妈给奶奶洗脚,而宝宝照样子给妈妈洗脚的场景。尽管一个从反面警示,另一个从正面引导,却都表现出父辈对下一代的影响,为了下一展,呼吁为人父母端正行为。这两则广告都以关注下一代为主题渗透了一样的文化内涵。在西方关于关心残疾人的广告中,有一个场景为一个男孩对一个残疾朋友的照顾(和残疾朋友一起吃饼干,在海边玩耍,在家给他按摩),还有一个场景为残疾人对正常人帮助;而在中国关于残疾人公益广告中,除了残疾人的自立自强外,也有很多为陌生人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帮助的场面。中西方都呼吁人们能以正常人的心态对待残疾人,让他们的心底不会感到被社会所冷落。因此看出,中西方虽然有很多价值观和文化的表现方式不一样,但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温情是一样的。人们对儿童的关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尽管表现形式不同,真挚的感情是相通的。

(二)中西公益广告氛围相似

中西方公益广告不论主题与表现手法如何,大体有三种氛围:严肃氛围;搞笑氛围;和温情氛围。比如西方某呼吁人们禁止吸烟的广告,通体只有不同群体人们的一句语言表达,即"no smoking”,以黑色为背景,内容简单,表情严肃,效果透彻人心。而中国禁烟广告有一则也是以黑色为背景,没有一句语言表达,视频中(1)爸爸吸烟,烟圈图形变为塑料袋,捆住了在一边的妈妈和女儿;(2)某男吸烟,烟圈变成手枪打死了他;(3)某女吸烟,烟圈变为了绳子勒住了她。三个场景没一句话,但内容严肃,震慑人心。

西方搞笑公益广告比比皆是,比如某禁烟广告,一群人吸烟,某男正要加入其中,却发现那群人一下子从楼上摔下去了。再如上文出现过的关于吸烟导致性无能的广告,夸张的手法逗笑观众,却也能警示大家。中国公益广告电视中很少有搞笑广告,但是在网络上能看到很多青年人自拍的搞笑公益广告,比如校园广告中的禁烟,学生们拿着饭盆脸盆等砸向吸烟的男生,表现手法夸张,体现了校园学生调皮玩闹的年龄特点。温情公益广告在中西方共存,如西方帮助残疾人朋友的广告,关于关心残疾人停车位(把车停在了残障人士车位的周围,导致残障人士无法开门)的广告等,都是感动人心的。中国公益广告中,也有很多动人篇。比如关于“打包篇”的孝道广告,儿子嫌父亲把饺子往兜里揣丢人,但是父亲却说这是给儿子留的。这广告以宣传子女要关心父母为主题,却使很多人潸然泪下。再如某广告,女儿外出打工,只剩下年迈的父亲和病重的母亲,父亲还给女儿说谎,怕女儿担心。这也是以关心父母为主题,以动人为氛围,感染了大家。从分析中可见,中西方公益广告在氛围上基本相似。

结束语

中西方文化价值历来被二元化所分割,诚然,不同的历史与政治等因素造就了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在社会生活的公益广告上也有所反映。“地球村”使得各国交际频繁,相互间文化也在影响与渗透,但从中西公益广告中可见,在信息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中西文化差异依旧普遍存在。与此同时,由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相似性与现代国家间交流的便利,中西方也存在其文化与认知相通之处,这都表现在广告主题和广告氛围中。在异同共存是如今中西文化的特点,所以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合理认识中西方的文化异同,才能促成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 Hofstede G.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M]. Newbury Park, CA: Sage, 1980.

[2] Ting Toomey S. Intercultural conflict styles: A face-negotiation theory[M]. In Y.Y.Kim&W. Gudykunst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bury Park, CA: Sage,1988.

篇5

关键词: 文化差异 高职 英语教学

地域不同则文化不同,文化不同则语言不同。为什么西方的笑话不能逗乐中国人?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却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就是文化差异。在我国,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高职日常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注意语言的讲授而忽略有关的文化知识,这就造成不少学生虽然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在交际中却常会冒犯对方,导致双方的不愉快。很多情况下,人们可以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但违反讲话规则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沟通。这一切都证明,教师应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英语学习也不例外,要想把中西方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更好地融合,首先我们就应该知道中西方文化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成因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树立文化意识,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能够使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加深对语言的了解,与此同时,语言则会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由来已久,我们在地域和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文化方面的差异。

(一)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不同导致气候差异。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所以,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才会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呢?/你啊,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由此可见,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有很大的不同。

(二)生产劳动

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英语中与水产、航船相关的词语非常多,如:Don’t climb a tree to look for fish.(勿缘木求鱼);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上梁不正下梁歪);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涉及生产劳动方面的词语就特别多,比如英语中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搬或运”这个动作,但在汉语中就有许多,如扛、挑、担、抬、提、挎等。此外,汉语中我们常用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会说 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等。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马)呢?原因是中国人一般用牛来耕田种地,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这些都体现出生产劳动给两国文化带来的差异。

(三)风俗习惯

1.称谓、称呼及敬语谦词

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少。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而因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从而也产生了权力和义务上的不同,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而且,有很多时候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或有时候只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在英美国家人们认为这样是非常得体而又亲切的,但在中国人的眼中,这样的做法却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

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西方,他们喜爱追求平等,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所以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不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汝、尔、你、您和吾、我、在下、敝人等敬语。中国之所以敬语谦词如此多也是源于我们的礼仪制度和中国人传统的等级观念,它要求人们跟长辈、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同时,谈及自己时要用谦词,在我国谦虚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如不使用,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

2.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涉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或家庭情况等问题是不礼貌的,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而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国家,集体主义观念强,所以中国人很可能会问及这样的问题,以示对别人的友好和关心。例如,中国人可能会说“你每个月工资多少?”“你家有几个孩子?”等。而因为西方气候易变,所以见面经常讨论一些关于天气的问题,不会问及隐私问题,这些问题会令他们尴尬,难以回答。

(四)历史典故

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如果我们对彼此的文化了解不多,很多时候就会很难理解对方,很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文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的典故多源于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英美文学作品及神话传说,如莎翁的作品、《圣经》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

(五)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语法形式完整,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away?(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有时句子看上去松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想留就留下,不想留就走,没人管你”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句间关系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

二、文化差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只有清楚和理解文化后,语言学习才会更容易掌握,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要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用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文化差异的渗透。

(一)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

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内容随时抓住时机向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在文化、风俗、生活习惯、政治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更快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为更好地学习英语铺平道路。例如,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和推广,国外的节日也越来越被我们国人所接受。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教师可以就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节日讲有关Christmas和Valentine’s Day的来历以及这方面的习俗,这样将语言与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而且能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英语电影、图片等,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让学生接触到教科书中所没有的更为地道的英语。如,带有中文字幕的英文原版电影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一段优秀的电影片段可以帮学生解决很多问题,学到很多可以随时运用的英语精华。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1.找出电影台词中最切合实际生活的部分;2.反复听电影片段,并跟着模仿;3.疯练,直至脱口而出;4.攻克其中的重点单词、口语要素和实用句子,举一反三,直至运用自如;5.话剧表演。

(三)注重英语俚语(American Idioms)的传授

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有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俚语正是这些文化内涵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与外国人交谈时,俚语很多时候不容易被理解,导致沟通障碍。因此,教师可以随时随堂讲授,要求或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平时积累。此外,还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场合与时间,这样理解会容易些。

(四)开设中西方文化选修课

中西方文化选修课向学生提供了中西方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积淀,让学生去感知、认同和领悟其教育意义,加强了学生对世界的了解。教师可通过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推论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整体素质。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不但可以学到文化史上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分析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到终身学习的本领。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差异与高职英语教学之间关系密切,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设计者对语言本身提出的要求,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得到有效的扩展和深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对比,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他们更理解本国的文化,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文化差异的传授是外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结合文化教育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将文化意识和文化差异真正融会到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语言,并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使英语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更迎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2]刘润清.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家具设计;中西文化;设计风格;文化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在家具中的差异对比

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固有差异,中方的文化更加倾向于陆地文化,而“西”文化侧重海洋文化。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中方文化具有很强的闭塞性与保守性,不过较容易实现文化的传承。西方的文化则更加开放,具有善于变革、善于交换与积极的特性。不同的文化形式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念与艺术理念,而且这些在家具理念以及艺术设计方面都有所体现。

(一)宗教背景形成的艺术差异: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中国受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及道教文化的影响,总体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统一,物质与人心统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式家具在不同的时期造就了不同的造型特点,其审美基本原则更加强调对称,协调和统一的审美观,如道家的太极图、如意、祥云、龙、鱼等。另外,导致中西家具异同的原因还有佛教文化的影响,如盛唐时期的佛教文化尤为显胜,这一时期出现具有明显佛教文化元素的家具。同时,著名的唐代壁画中,莲花、七珍八宝等佛教元素也常常出现,使得壁画华美富丽。无论是家具设计艺术还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都深受宗教文化影响。西方国家在上多半信仰神兽来作为其种族及国家的象征。如古埃及家具很多腿部都采用神兽的形态,如狮足形态,显示了其力量的象征,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勇气和信心,体现使用者的权力与地位。其装饰上也受宗教文化的影响,纹饰都来源于圣经、及其国家文化的象征。如眼睛、太阳、莨苕等纹饰。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艺术差异:中国古典明代家具造型上多采用直线条,其风格简约、浑厚、大气、庄重。不同于西方家具制作精美、雕饰奢华的设计理念,明代家具没有过多雕饰,以简胜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家具装饰上多采用云纹、海水、动物,植物等中国特色传统图案。植物、动物等纹样,被表述为一种形态性符号,这些符号便成为家具装饰的一部分。另外,中式家具在结构造型上的曲线美也有相应的体现,如收背太师椅,其背部采用“拐子龙纹”纹饰(如图1)。西方家具在美学设计上也同样重视线条的应用,不过其线条主要是为了构建家具艺术形态中的“面”,这样的艺术理念使得西方的家具造型以“面”为基准,在结构上重点展现的是局部的面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西方国家更倾向于曲线“S”形,工艺结构、雕刻风格都追求动感姿态美,装饰更加奢华夸张,采用镀金,雕刻、镶嵌等手法。装饰纹样上多采用花卉、藤蔓、海草、动物、贝壳、翅膀、天使等纹样(如图2)。

(三)地域背景形成的艺术差异:中原文化最早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所有的设计融合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因素、劳作方式和乡土风习等因素。《周易》要求“适形”。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符合人性,家具要适中有度,不能逾越儒家长幼尊卑的礼仪等级秩序。[1]根据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中国家具的形式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古朴到精雕几个阶段;[2]从时代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席地而坐的无形式感家具;三国、两晋、隋唐的椅腿发展的雏形家具;宋元时期的垂足而坐形家具;明清时期的工艺鼎盛时期家具。[3]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河流域。其中亚述区域及古西亚时期的家具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木制家具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留存于世的家具甚少,我们只能从其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上窥视到其家具文化艺术的特点。如壁画、浮雕、青铜像、圆形印章等工艺。亚述人更加注重权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坐具高度较高,下部加设脚踏,以此来象征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君臣之别;二是华丽的镶嵌艺术,以体现统治者的奢华。相比之下,新巴比伦时期的家具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但其也深受亚述家具文化的影响。如柱式浮雕、雕刻镂空的装饰图案以及简约厚重的旋木腿等。

(四)民族特点形成的艺术差异:汉族家具特点:从家具的整体造型上来看,主要以直线型为主,整体风格简约概括,给人一种大气、庄重浑厚之感;家具装饰的纹样上,通常采用中国传统元素,“云纹、海水、龙凤纹、狮子等吉祥图案。(如图3)如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从家具的整体外观颜色来看,中式古典家具多使用同一种颜色,采用比较庄重的色调,强调的是古典、朴素、雅观以及精致,颜色选择上主要有红、黑、黄、灰四中,能够借此更好地展现出木材本身的纹路以及肌理,展现给人们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纵观历史,近代欧洲民族在家具历史上也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新古典家具为例(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前期),法国新古典家具其艺术风格古典又时尚,多采用直线结构,腿部呈方柱或圆柱形,由上而下逐渐收缩变细并开槽装饰,装饰以薄木雕刻、镀金、金属镶嵌等为主。装饰题材多为古典纹样,如:古希腊的鸟羽、浮雕、绳结纹、蔓草纹样、古罗马建筑中的柱式、盾牌、橡树叶等,整体显得灵秀、优美、纤巧。家具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处理是法国家具结构上的重点,多以直线为主,很少采用曲线,强调机能和结构的力量。到拿破仑时期,帝政式家具盛行,家具腿部采用兽腿形,如:狮子腿,显示了其力量与权威(如图4)。同一时期西方不同国家也各具不同特色,18世纪60年代英国新古典家具腿部成细条、尖型,截面成方形或圆形,由上至下逐渐变小,方腿配以梯形或马蹄形脚,圆腿则配以车木脚(如图5)。中西方家具设计风格迥异,从宗教背景、艺术文化、地域背景、民族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其设计风格的差异,对中西方家具的造型、装饰及色彩运用上作了探究。这种差异性的分析对未来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立足于中西方家具文化的差异来看,未来我们进行家具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中西方家具的艺术形式差异,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吸收并且尝试利用优秀的设计资源,让中西方古典文化在家具设计中大放异彩。

二、家具设计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探索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艺术区别体现的是中西方对于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以及审美观的差异,具体在家具的整体造型、装饰设计、色彩应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的分析对于未来的家具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一)家具设计在造型方面的分析与融合:在家具造型设计方面:1.中式家具比较注重家具体现的别致意境,因此多选用线条进行家具造型的勾勒。西式家具则多选用面来进行造型构建,对于家具的写实性与真实性较为关注,突出其立体感。2.结合中西式家具对脚的处理来看,中式家具多采用高而且整齐划一的脚部设计。西式家具则选择比较矮但是造型丰富的脚部设计,很多都选用拟态动物的脚部进行点缀。3.中式家具比较重视对称,而西式家具除了对称,还有非对称平衡的造型。中国家具在自己发展的同时,也同样不断地吸收着西方元素,如西式图案运用,借鉴西方家具的样式和吸取西式家具的设计理念,使中国家具不断创新。如清代,家具借鉴西方的一些元素来弥补其内涵的不足,从而使家具整体都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点。在造型上,不少家具部件的造型源于西洋古典建筑,比如一些家具在顶部装饰有带雕饰、看上去类似帽子的部件。(如图6)是一件将中西方家具优秀元素继承与融合的完美典例。

(二)家具设计在装饰方面的分析与融合:从家具装饰来看,中西式古典家具在装饰上同样会选择雕刻作为装饰手段,不过具体的雕刻风格以及材料选择方面则存在很大的差异。1.中式家具雕刻多注重吉祥如意的意境,因此选择比较抽象性的雕刻艺术展现手段。西式古典家具则多选择与大自然接近的动植物作为雕刻表现的手段,以尽力展现宗教意义为目的,而且其中多掺杂着生命、艺术以及永恒等这些韵味。2.结合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装饰物选用方面来说,西式家具多选择铜质的装饰物。而西式家具选择的装饰物件则比较多样化,除了与西式家具类似的铜质物件还选择宝石等作为装饰手段,涉及到的许多装饰手段都十分复杂。中西文化相融合设计的家具,吸取历史上各个阶段家具设计中的精髓,吸收不同时期造型与装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对装饰物以及纹样进行处理,在结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基础上不失古典的美感。如清代紫檀嵌黄杨木宝座(如图7),形象地诠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图中可以看到牙板浮雕由西洋卷草和中国传统的夔纹组合而成,遒劲的中方夔龙与柔美的西番莲穿插交织出又密又透的繁丽效果。

(三)家具设计在色彩使用方面的分析与融合:在色彩使用方面,中西方家具也有较明显差别。中式家具惯用黑、棕、黄、红等色,强调沉稳的色彩,色调的选用上比较单一,体现在中式家具色调上比较典雅而且朴素。西式家具除了传统颜色的使用之外,白色、大红色、金色以及蓝色的使用都较为频繁,在颜色的选用上十分开放,用色鲜艳而且多样,充斥着比较强烈的颜色对比,而且选择比较鲜亮的家具装饰物件,跟家具的整体色调形成极端强烈的视觉反差,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4]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在现代家居中,人们逐渐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家居产品,家具色彩的使用上也趋于多样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不仅仅采用朴素简单的色调,而且开始借鉴西方丰富、鲜明的用色理念,如以典型的蓝白色为基调的地中海风情家具,少了传统家具的中庸,多了一丝简洁轻松、浪漫、明亮、大胆的自然的色彩运用。

结语

中西方家具的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将来家具的设计中尽可能地吸收并且继承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将民族文化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另外,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思维,将中国家具文化与西方优秀设计理念相结合。坚持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之精华的思路,将会给中国家具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李晓锋.关中传统民居的伦理文化意蕴[D].西北大学.2011

[2]白雪云.标准化制造下的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3]钟光明.中国传统家具造型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4):131-133

[4]王文英.织物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选择和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07-108

[5]袁鸿牧.明式家具与文艺复兴式家具审美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6]马瑞萍.中国明代和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篇7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跨文化意识;德育

0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apir早在1921年就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语言同时表达、包含以及象征文化事实。”(Kramsch,1998)因此,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实施。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应具备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教学一方面为语言教学提供真实的语境来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另一方面使学习者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反省母语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

《汉典》中“德育”的解释为“养成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德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大纲上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精神。

高职学生大多拥有10年左右的英语学习经历,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多为应对考试,教师和学生不由自主地将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点上,弱化甚至忽略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长期滞后。

英语文化的学习以及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开阔视野,更加自如地应对学生未来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实践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课程前期准备

通过将跨文化教学融入高职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在课程前期进行充分的跨文化教学准备及课程设计准备工作。

1.1 教师德育思想素质提高

目前大多高职英语教师比较年轻,而且是在应试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缺少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首先,教师应该熟读跨文化教学的相关书籍,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水平,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讲解,教导学生正确学习。其次,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教人先正己,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1.2 课程设计准备

为了较好地将跨文化内容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努力寻找可以将跨文化知识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教师在对所教授的英语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找出跨文化知识中与之内容相接近的部分,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尊重每一种文化。让学生体会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探讨值得我们借鉴的西方文化特色。另外,合理设计教学的互动环节,尽可能地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感受道德精神的魅力,对自己进行指引与“修正”。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感想以及他们对课程掌握的程度,适时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 课堂教学实践方法

2.1 开发学习跨文化知识的相关活动

将跨文化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集思广益,开发活泼有趣的学生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英文版的西方文化内容,开展跨文化知识比赛;可以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不同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还可以指导学生对西方文化中的某一主题进行写作。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作用。

2.2 利用英语教材融入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

可以将相近主题的英语课文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引入点,在对英语课文的讲解上融入中西方文化内容进行概括、评论,使学生体会到中西方文化思想相通的奇妙之处。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翟象俊,2008)教材为例,课文 Thanks, Mom, for All You Have Done通过一封在母亲节来临之前写给母亲的信,作者讲述了在其成长过程中母亲对他的关爱与教诲。作者的母亲以身作则教育儿女,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课文His Life’s Work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妻子死后,含辛茹苦地将7个年龄从2岁到16岁不等的孩子养育成人的故事,文中透露出了父亲的仁爱,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子女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师在讲授这两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引入中国文化中“孝”的内容,同时可与学生分享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孝”是个体在社会中存在的责任的开始,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2.3 与英语教材对比融入跨文化教学与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课文中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地方进行比较。例如,“西方人如何对待工作、生活,西方人怎么教育孩子,西方人的时间概念,西方人的婚恋观, 西方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等等。”(魏春霞,2011)讨论不同文化中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耳濡目染,使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使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达到完美的结合。

3 结语

经过将跨文化知识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跨文化意识,提高道德素质,同时通过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思想的对比及融合,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文化内涵,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23.

篇8

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建立在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之上,梁思成、刘敦祯、柳士英等均是接受了正统的西方建筑教育学成回国的。虽然中国的建筑形制与西方迥然不同,但那时候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外来思想很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包豪斯时期形成的三大构成体系如今仍是各大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反观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思想,大概只能在中国建筑史中管中窥豹。做建筑设计,学生追捧的是解构主义,做室内设计,大家尝试的是地中海风格,言必谈赖特、安藤忠雄等西方建筑领域的圣贤,甚至对梵高、毕加索的绘画作品都耳熟能详,但却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很多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现行建筑学教育体制的一个尴尬。

虽然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但仍涌现出很多卓绝的人物,如奠基人梁思成先生,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遗珠和组成体系,体现了对我们民族的大爱。21世纪,在据佛光寺大殿发现已有76载的今天,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肃的课题。把中国传本文由收集整理统文化引入建筑学教育中,有很多种方法,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同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与现行建筑教育的结合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实践,总结创新,把对祖国、民族的爱转为对建筑教育思想改革的动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把传统文化因子引入建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现在国内很多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如装潢、环艺、摄影、动画等都开设了中外美术鉴赏考查课,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引入建筑学教育中。这门课的中国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品艺术、民间艺术等。在古代雕塑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如装饰性相当突出、具有明显的绘画性、意象性、注重头部的刻画等,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出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别,也折射出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艺术意境的本质不同。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参悟中国文化中“以形写神”的创作意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画的分类、表现技法、艺术传统和风格,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壁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各个分类的作品,学生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而这与中国传统美学是相对应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必将会极大提高同学们的美学素养。除了增设中国美术鉴赏外,还可以增加中国古代诗词赏析、中国书法艺术鉴赏等公选课,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式的美学观念、思维方式,掌握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思想,深谙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取向。而这些知识点也正是建筑师们创作新中式建筑的理念源泉,可以有效避免在中式建筑创作中闭门造车、拼凑符号等缺乏灵魂的设计怪象。

二、在原有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在原有的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因子,也是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一种积极方式。如笔者在建筑学专业平面构成、室内设计等课程的讲解中,增加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内容,介绍了中国精美的云纹、冰纹、花草纹、锦类等纹饰,以及线描、剪纸等传统艺术和装饰,通过图文并茂的几个章节的专题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就像打开了一扇窗,他们作业的选材不再局限于现代的艺术风格和形象,而是扩大到中国古代、现代的所有艺术形式。他们可以从剪纸的图案中获得灵感,经过抽象、简化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基本型”,也可以直接利用冰纹做一套重复构成或者特异构成,甚至在图纸的底色上淡淡地渲染出中国画里的山峦叠嶂。在室内设

计的作业中,很多新中式的设计更是妙意迭出,才思泉涌。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接受知识后的思维反馈是十分活跃、积极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和推广也是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假以时日,学生群体必然会转化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最直接推动力,传统文化因子引入也必然会取得卓越的成绩。

三、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曾组织过一系列电视讲座,如宋晓霞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李仰松的“岩画”、张猛的“汉字的形成”、李大遂的“汉字的现状和未来”、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佛教造像”等。这些电视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学生理想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料。高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讲座版权,组织学生观看。此外,还可以组织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如武汉博士生导师赵林举办的“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讲座,现场有很多学生提出了颇有深意的问题,如“中西方文化内核产生的主要机制和必然性”“中国文化的内敛问题”等。通过赵老师对这些提问的精彩解答,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从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把这种精神理念应用到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这对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境界、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增设中国古建筑实地调研和测绘的课程

开设古建筑调研、测绘课程,让学生实地考察中国古代建筑遗迹的制式、结构、保护现状,也是在建筑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因子的重要手段。如高校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苏州园林、故宫、颐和园等明清代建筑,了解中国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追溯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精神,探讨中国园林与书法、戏曲、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的关联。也可以带领高年级学生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等唐代建筑或者晋祠圣母殿等宋代建筑进行测绘,掌握中国唐、宋、元时期建筑的特点,以及与明清木构建筑的传承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学生看到实物,必然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对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莫大的帮助。

五、开展蕴涵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竞赛

篇9

关键词:中西方思维方式 差异 特点 原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文化发展史上,存在着诸多相对的独立文化体系。这些各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使得不同区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行为方式,譬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在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各国文化交流发展飞速,民族文化处在机遇与挑战的年代。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中西方差异也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思维方式?

有人说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也有人说,思维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最深层次的一部分。官方解释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简洁、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也许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如果没有它,人们就无法认识自然、社会,也无法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活动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这些条件,这点是无可争辩的”。

一、中西方思维的特点

(一)经验与逻辑

经验与逻辑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两种重要形式。经验包含情感,具有模糊性,而逻辑体现为抽象化的概念体系,相对客观精确。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经验性的,并且总是以经验为一切思维活动的起点与基础。古代中国为农业国,自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人们格外重视农业生产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复杂现象和丰富经验。比如“一声惊雷万物欣,虫蛇出洞报三春。春风吹绿杨柳梢,田野农夫闹春耕。”这是24节气中的惊蛰,提醒农民春耕。又有“时逢芒种两头忙,麦子割完抢插秧。待到双抢忙过后,恰逢农历过端阳。”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有经验的r民根据24节气及日常经验推断作物的播种、成熟时期和丰收情况。中国人不仅在农业生产上重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中国人在做吃的时,对于各种佐料的用量是模糊的,全凭经验。因此,同样的一道菜,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则恰恰相反,做任何一道料理,都有严格的量的规定,甚至大多数西方人的厨房中,都有度量的容器。说道度量,又不免想到中西方的度量方式的差异,据悉,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平”等概念,而这些度量虽然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却缺乏理性,且日常生活人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眼尺”依靠直觉来估算。而同时期西方的欧几里德则形成了“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相对而言更为抽象,更具有理性逻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但微积分体系却是西方人建立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我们中国人是大处着眼是有余,精微之处显得不足。可以说中国是用“继承”经验来处理各项事务,而西方则是通过实验检验来判断事物。

(二)整体与解析

中国传统思维不似西方思维,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单个的、局部的、具体的事物上,也不沿着事物的从属关系做纵向思考,而是从全面、总体的角度来把握认知的对象,强调对事物现象普遍性进行横向思考,很少走极端。

中国传统思想在中医理论上体现的尤其充分,中医治病首要是望闻问切,认为所有疾病都不是独立的现象,要全面诊断。因此头痛可能医脚,肚子痛可能医耳朵,主张治本,重视经脉气血,讲究阴阳平衡。通过忘其面相,闻其气味,闻其症状,且其脉象等机理来医治。西医则浑然不同,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主张治标,通过解剖尸体分析研究人体器官。霍布斯的“钟表结构”认为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关节是齿轮。拉美特里则认为人是机器,都是由各种零件组成。

关于宇宙起源,中国古人这样论述:“天地未分,混沌一气,一气充益,分为二仪,有情浊焉,有轻重焉。轻清上,为阳为天,重浊者下,为阴为地矣……”《无能子・圣过》。中国人把宇宙看做一个整体,充盈其中的是“道”或“气”,从而形成“元气论”西方人则看做是一个原子,是“原子论”。中国讲究“人和”、“天人合一”分析问题要整体而又全面。而西方,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和精神的分离,主体与客体的二分、对立。人与物质的互相独立,物质有可分并有自己的内在运动规律的思想深入西方人的血液中,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三)自然与严谨

在艺术领域,中国人崇尚自然,西方人讲究规律严谨。就拿音乐来说,中国最早的音乐来源于农业劳作和祭祀,节奏基本不受定式约束。到汉乐府时期,长短句出现,歌词多依据曲子而填,节奏并不明显。西方音乐的节奏则基本是4/4拍、3/3拍、2/4拍、6/8拍,节奏稳定,严格受十二平均律限制。再如,我国的国粹“京剧”源于“昆曲”和“秦腔”,属于板腔体,也称“皮黄”,旋律是以五音为主,但不拘于五音限制,节奏时快时慢,根据剧情需要。

其次再说绘画。中国画重在写意、传神,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中国画没有阴影,水墨的晕染浓重都是一种多维透视,追求的是自然,画的是意韵,写的是情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西方油画或是素描则讲究严谨,不仅要注意色彩的明暗深浅还非常讲究色相、色性、色调、纯度、饱和度、对比、张力(即强度)等因素,以色彩造型,重光影,透视,还讲究层次,要能表现出物体的远近、常态,类似于现代的摄像原理。

二、中西方思维差异的原因

马克思哲学认识论说,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当然,中西方的差异并不是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大脑机能产生的,而是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制度、自然地理等诸多因素导致的。

(一)历史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凸显的是个性特征与自由,后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在长期的反封建神权统治中,得到复兴、继承、以及发展。使得西方成为一个强调个人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则起源于儒道文化昌盛的古中国,从秦朝到清代,历代皇将最高的权利放在中央,成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并一步步走向顶峰。“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三纲五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也就是说,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并受到等级观念的制约长幼尊,也促使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唯上、唯书。而西方文化主要承袭了基督教中的新教思想,等级观念淡薄。西方人更注重个人权益,追求人人平等,没有辈份间过多的礼节。再而西方记载战事,墨色多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生活状况,而中国人则多用典,旨在把理论灌输给下一代,具有教育意义。

中国人的理想来自天的秩序,靠的是道德力量,这就决定了中国注重人事、习惯人治的思维方式。这种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侧重点,构成了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经济制度

中国与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经济制度。因为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西方多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所以决定了完全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为生活奋斗。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外推为国家统治秩序,是“人治”。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中,早就了人们在群体行为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放弃坚持了个人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的l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等诸多领域的浓厚兴趣,逐步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是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三)地理环境

中国是典型的封闭式大陆型地理环境,受大陆文明影响,人们做事追求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广袤的陆地使中国人有了开阔的胸襟,表现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然而,人们生活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由于缺乏与其他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眼界狭窄,思维保守,明朝时更是闭关锁国,自诩为“天朝上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于本国之内,非常善于总结前人的历史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鉴”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探索。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希腊时期就着重研究自然客体秘密,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与此同时,海洋环境的惊涛骇浪、动荡不安,也形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经常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视野几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发展,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

三、从中西思维差异得来的反思

(一)辩证统一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虽然截然不同,但都只是相对的,没有谁好,谁坏之分,所谓“存在即有理”,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奉献着,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客观形成的,和各自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经济制度、社会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断章取义,需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二者既是相通的,也是对立的。形象思维上,中国人略强,抽象思维上,西方人更高。据说,春秋时期,墨子就有关于形式逻辑的论述,在西方论述中也有比喻和用典。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是历史的投影。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人在看待同样的问题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同。这就成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各有有点,又各有不足。中西方思维的交流对文化的交流有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更多的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充分分析其特点,取其精华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睿.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文教资料,2010,(24). [2][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篇10

关键词:中西儿童;美术教育;教育观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教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中西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

1.不同的教育理念

西方采取了“自治式教育观”,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相信儿童的能力,因材施教,促使儿童发挥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西方家庭和学校都注重培养儿童的管理能力,尊重他们的思想见解,给他们充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但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不是无限的,其提倡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启发和引导下,让儿童依据接触的世界探索人生,独立完成创作,培养自身的兴趣,促进心智的发展,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提升责任感,加强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中国儿童美术教育重视技术和结构,主要采取的是“授受式教育”。其教育以书本为主,注重教师教、儿童学的授课方式。儿童主要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儿童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创作的相似度为主。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常常为课堂教学或者补习班培训,儿童缺少对事物本质和原型的观察,所以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2.不同的教育方式

西方美术教育是个性式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培养,实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西方美术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从发展儿童的个性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内在潜质开发,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中国教育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以命题的方式让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此外,以往的儿童美术教学以传授儿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使儿童对中国美术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中国美术的历史文化,但对儿童个性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已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旨在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但美术教学目前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个性培养不足。

3.不同的培养方式

西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主要采取通才式培养方式。由于西方高等教育较为普及,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职业。面对较低的就业压力,各方面教育力量在实施时能够积极配合,给儿童美术教育提供较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中国教育衡量学校的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学校的等级不同,成绩优异者才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因此,我国教育主要是英才式教育,注重培养精英人才。在英才教育观下,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功利性,其主要为升学服务,儿童主要学习考试涉及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英才式教育观能够培养出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促进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4.不同学习期望下的教育观

西方教育注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基础培训,常使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让儿童多参与、多讨论、多观察,在有效的接受范围内促进身心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促进他们的发展,使儿童对美术产生乐学的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学习美术,并进行美术创作。儿童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密切接触,扩展知识范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提倡苦读式教学观,儿童从小开始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希望,被寄予能够成才的厚望。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传统下,儿童选择或被选择了苦读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不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或培养学生能力,而注重让学生模仿创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但能够促进儿童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分析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差异是由文化差异和教育基础差异引起的,不同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不同的教育观。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又形成了儿童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要从家长和教师入手,因为他们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影响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观受到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反过来教育观又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在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各有利弊。首先,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导致儿童在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传承上处于弱势;中国美术教育理念注重对儿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儿童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儿童的爱国热情,但儿童的个性发展培育不足。其次,西方家庭和学校培养儿童自由发展,优点是能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缺点是容易引起儿童放任自流,不能合理引导儿童发展;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能依据儿童特长进行合理引导,但儿童在自由创作上受到限制。再次,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式能使儿童获得美的教育,但专业领域导向性不强;中国美术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将儿童培养成书画大家,专业性强,但大众美术教育不够普及。最后,西方期望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期望范围宽,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期望目的性强,能够促进儿童专业能力的发展,但是美术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各自的利弊随着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怎样解决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者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对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些对策。第一,从教育理念上促进教育观的发展,提倡全面发展和技能知识并重的观念。中西方都应该借鉴对方合理的理念,促进教育方式的完善。一方面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一方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使知识、技能成为创造的基础。第二,从教育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完善对儿童成才的培养。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寻找中西教育方式上的平衡点,使儿童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合理共存,既要实现儿童自身的价值,又要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教育方式上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既能促进儿童特长的发展,又能发挥选拔功能。第三,从培养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使通才式教育和英才式教育相结合。教育既要培养专业人才,又要促进人的发展。通才式和英才式培养方式各有特长,结合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可以为儿童未来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帮助。第四,从学习期望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让儿童乐学美术并愿意为之苦学。儿童美术教育既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也要使儿童美术教育期望值与儿童发展方向相适应。社会、学校、家庭要将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相互结合,将儿童的发展方向和现有的美术教育观相联系,对儿童美术教育提出合理期望,其期望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使儿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又能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受到各自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特点,就要认真分析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异同。文章对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进行阐述,提出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根据问题阐述解决的途径,期望能够对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和儿童个性发展发挥作用。中西双方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加强交流,促进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