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是以速度、耐力和力量为中心,有氧耐力为基础,灵敏、协调、柔韧性为辅的多机能全面身体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年龄均在17岁以下,是运动技能形成的较好年龄阶段,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用多种手段来发展青少年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内脏器官和各肌肉群联合做功能力全面提高,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将来创造优异成绩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实施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1)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制约其运动水平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要达到理想的竞技水平,仅仅依靠耐力素质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过去人们只注重对训练方法、强度、密度及手段组合的研究,忽视了身体素质训练,尤其忽视了篮球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从少年儿童抓起。

要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能力,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对人体生物能力的塑造,需要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逐步完成,在运动员身心趋于成熟时才能达到高峰。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高峰,一般要经过5~8年的系统训练。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力量发展的最快阶段是13~17岁;速度素质快速增长期为11~15岁;协调能力发展最佳期为9~11岁;有氧能力最快增长期为14~17岁;无氧能力增长较快的时期为17岁以后;在14~17岁,耐力所需要的素质都有较快的增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要采用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二、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1.速度素质训练

(1)速度“敏感期”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的各项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青春期是这种自然增长趋势最快的阶段。一般男孩在15岁左右,女孩在12岁左右。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基础阶段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因此科学系统地进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速度训练注意事项:在训练中突出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注重耐力的发展,两者应同步进行;在以提高频率为主的动作练习时,练习时间短,练习强度大,并且练习方法多样,使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遵循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抓住速度发展敏感期。

2.耐力素质训练

(1)耐力“敏感期”训练: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特点,由有氧、无氧供能系统所决定的耐力素质的发展比其他素质的发展要复杂得多,并随年龄的增长呈自然增长的特点。

(2)耐力训练应注意问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和无氧代谢供能能力配合恰当,两者比例要因人、因项、因时势不同而定,一般耐力的练习从有氧代谢入手;依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巩固和提高训练的兴趣和爱好;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作风。

3.力量素质训练

(1)力量“敏感期”训练:①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应符合青少年生理特征,才有利于身心健康。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冲刺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负重练习等。②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方法常见的是以能量代谢为依据的循环练习和其他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如长距离跑的专门性练习。

(2)力量训练应注意问题:

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一般会选择徒手克服自重的方法,训练水平一步步提高,在不使用大力量负重方法的同时可以适当结合轻器械练习。在发展大肌肉力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小肌肉群力量的发展。实现力量和速度发展的平衡,避免“速度障碍”。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多种训练方法并用,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田麦元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篇2

一、青少年中长跑多年训练的重要性

国内外运动训练实践证明:想要达到国际的高水平,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经过多年的、系统的、全面的科学训练,才可能达到目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全面完善的训练体系。青少年时期的训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训练阶段。国外一般是13―15岁开始专项训练,经过8~10年达到国际水平。研究表明,近20年当中,奥运会中长跑前6名的平均年龄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人体的各种机能能力的提高不是同步发展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时期。

所以,长跑训练必须按其本身的固有规律进行,欲速则不达,过时又不候。其训练必须多年系统、全面、完整、科学的训练。

二、青少年中长跑训练手段

1.速度耐力是中长跑训练的基础和保证

速度能力是核心,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现代中长跑比赛的全过程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都是在不断变换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员往往都是在最后几十米或几米才分伯仲,速度慢必然输掉。在当代世界中长跑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速度训练要贯穿青少年时期训练的全过程,基础训练要在发展一般耐力的基础上,以“速度为中心”。

在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都想胜人一筹,并保持一种任何对手都难以跟随的跑速。为了获得这种非凡的有氧运动能力,运动员要进行各种方法的速度力量训练。我们可以采用重复跑训练,每组2-3次,速度等于或高于比赛速度,间歇时间短;变速跑训练,快跑200─400m,5次左右;加速跑训练,在匀速跑途中,突然加速跑,然后保持高速跑。选择的段落以短于专项距离为主。例60m大幅度快跑;60m慢跑开始逐渐加速,最后10m时达到最高速度;60m高抬腿跑练习等。

2.耐力素质是内脏功能以及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在跑动中的综合体现

在训练中,无氧供能的训练,要在有氧供能的基础上进行。专项速度耐力的提高要建立在有氧耐力的基础上。只有提高少儿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增大肺活量和最大吸氧量,才能增加每博输出量,才能推迟“极点”的出现,提高跑的能力。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主要是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通过训练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心脏容量,增加每搏输出量;通过增加肺活量,提高最大吸氧量。所以少儿运动员要选用有效并能迅速提高心脏机能的训练方法。如:要求心率指数在150次/分左右的匀速跑、越野跑,草地上放松跑和树林中的穿越跑和交换方向的蛇形跑;球类和活动性游戏;是由走到跑的变速跑和规定时间、距离的放松跑组合的间断性练习。

发展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跑要有一定的速度来约束(恢复跑除外)。虽然中长跑项目的基础是耐力,但用什么速度来跑是关键。如男队员每千米的跑速达4min40s~5min之间,跑距在4~6km,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之间。训练手段方法符合青少年特点,多样化,带有游戏兴趣的练习方法,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以及个人差异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手段。

3.力量素质是速度与耐力素质的后盾,是中长跑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在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发展力量素质,促进专项能力的提高。力量素质采用动力性练习为主,是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征的。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这三种力量在训练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最大力量大小取决于肌肉的横断面大小。过多的负重练习对少儿的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少儿时期应尽可能减少最大力量的训练,应以大强度的各种跳跃为主,既提高肌肉的横断面,又提高肌肉的伸展性。

而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的冲刺出于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练习等。

篇3

摘要:乒乓球比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因此,乒乓球运动员既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拟就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 乒乓球 心理训练

一、青少年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曾经说过:“平时练的是战术,比赛比的是心理。”在乒乓球比赛中,双方的技术水平往往相当,所以比赛的结果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好的运动员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在比分领先时,能够沉着和冷静;在比分落后时,也能做到临危不乱、顽强拼搏。而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在比分落后时,往往会丧失信心;而在比分领先时,想赢怕输,结果反而失去了优势。

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屡见不鲜,主要原因就在于青少年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感情脆弱,容易激动,最终影响比赛时的发挥。因此,教练员重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明确训练目的与比赛的动机,能正确对待比赛,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和稳定情绪,对培养人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青少年心理训练的具体内容

1.强化自信心的训练

自信心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多激励和鼓励运动员,就会让运动员多一份自信,对培养他们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艺高人大胆,胆大艺更高”,这其中就包含了技术与心理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因此,教练员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要进行自信心教育,要多鼓励他们。

强健的体质、良好的专项素质和充沛的精力是“自信心”的物质基础。乒乓球运动除了要有击球技巧之外,还必须具备反应灵敏、协调、速度、力量和耐力等多种专项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因此,在乒乓球训练中,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

2.提高心理状态、意志品质、韧劲等方面的训练

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普遍现象。他们往往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教练员和家长两个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有的教练员在学生没打好球时,总是一味地埋怨,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以至于学生一看到教练员,就会想到输球后果,从而导致压力过大,产生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采用双奖制,即输赢都有奖。赢了比赛,就要什么有什么;一旦输了比赛,就拳脚相加。

上述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做到: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刻苦训练,不断提高个人技术。只有提高了个人的水平,才能在比赛中有更多获胜的把握;其次,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善于动脑,训练学生分析胜负原因的能力,特别是分析对手优缺点的能力;最后,教练员要多鼓励学生,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其从紧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调节运动员的心态。

3.赛前心理准备及心理适应性训练

在比赛前,运动员应做好技术和战术的准备,这是为了使自己在比赛中打得更好。因此在比赛前,不仅要做好技术和战术准备,还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即不仅要做好拼搏的心理准备,还要做好到了关键时刻,抓住机会能赢的心理准备。面对实力相当的对手时,更应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针对性的心理准备,以便在比赛的“心理对抗”中,始终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力争比赛的胜利。

赛前进行心理适应性训练,可以采用实景模拟比赛的方式,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和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模拟对手特点、模拟不同比赛,甚至模拟裁判的错判和误判。这些模拟可以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只想技术和战术,忽略裁判的行为、观众和场外环境。11分赛制提高了比赛胜负的偶然性,对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要有意识地增加心理训练的内容,培养青少年运动员敢打敢拼的顽强精神。

三、结论

心理因素会影响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和体力潜能的开发。因此,教练员应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心理训练贯穿在每一个训练环节中,在教好学生如何打球的同时,教会学生正视自己的失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精神。同时,教练员还要注重训练中的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专门心理训练,从认识和分析能力、自身调节能力等方面入手,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丁曙,张同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焦虑状态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1).

[2]王鹏.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5,(3).

篇4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了改进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措施,旨在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越野滑雪 力量训练

越野滑雪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最早流传于欧洲的北部地区,所以又称之为北欧滑雪。越野滑雪是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丘陵起伏的山地上按规定线路滑行的一种雪上项目。1924年越野滑雪被列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野滑雪运动的场地、服装、器材越来越先进,滑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对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越野滑雪是一项长时间的有氧和无氧混合的耐力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力量耐力水平,这就对运动员力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量是决定一个人运动水平高低的基本素质之一,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力量的要求不同。越野滑雪运动需要力量耐力,力量耐力通常被认为是有机体抵抗疲劳的能力,其特点是:要求肌肉有较强的爆发力,又要求它能持久保持这种能力。在越野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力量耐力的好坏对整个滑雪比赛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野滑雪对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要求很高,经常进行力量耐力训练可以增大心脏的容积,使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加强,还能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更加丰富,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增多,以增加肌肉在运动中能源物质的供应,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由此可见,越野滑雪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力量耐力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最大力量也一定要练好,作为一名越野滑雪运动员具有突出的最大力量可以在训练或比赛中节省体力,而速度力量在越野滑雪短距离比赛中非常重要。根据测试,在越野滑雪传统技术中,蹬动的力量是体重的23倍,而撑杖的力量每杖在2030kg,在50km比赛当中,滑行时间大约在2.5h,一定要具备较高的力量水平,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力量训练能保证滑行的姿势重心低、平衡更好,这都取决于好的力量水平。

二、改进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措施

越野滑雪作为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素质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青少年运动员处于力量和耐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训练得当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训练中应充分考虑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运动技能形成的年龄规律、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等因素,慎重科学地进行身体训练。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训练计划

严格按照大赛周期安排训练计划,在全年训练计划制定过程中,慎重考虑重大比赛多在2-3月举行的客观实际,避免最佳竞技状态提前或拖后出现。夏季专项训练中,滑轮训练占60%,山地持杖模仿训练占40%,训练强度不宜过大,心率宜控制在140-160次/min,一般情况下,夏季训练量占全年训练总量的40%-45%。9月份训练量达到峰值,10月雪上训练前适度下降,11月回升,12月下降,在雪上训练开始后,速度训练比例逐渐增加,心率可达16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以便保证竞技巅峰与比赛密集期重合。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计划的制定还需切合该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例:3-6岁注重运动兴趣的启蒙和开发;7-12岁预测未来竞技水平,为有潜力运动员制定长期专业训练计划,依生长发育顺序(下肢-上肢-躯干)安排身体训练;11-14岁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在这一生长发育的急增期全面打好身体素质基础,促进身体素质良好发育,忌盲目进行大负荷专项训练。

(二)科学强化力量素质训练

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应符合青少年生理特征,肌肉收缩速度与用力方式应与专项动作要求一致,即实施符合技术特点的力量训练。躯干力量训练可采用传统训练手段与核心训练法相结合,注重绝对力量发展和各肌群力量协调。上肢力量训练宜采用臂部拉力器、拉橡皮带、滑轮推进等训练方法,模拟撑杖动作,锻炼肱三头肌、背阔肌和三角肌后部肌束。越野滑雪技术要求腿部蹬动角度在145b-160b,股后肌群和腓肠肌协同股四头肌动作,迅速有力的完成蹬动动作;目前采用较多的负重深蹲、跳深练习提高股四头肌力量,但却有别于越野滑雪的技术要求。目前,国内外教练员、科研人员探索铺设塑料模拟雪道,进行夏季专项化训练,锻炼运动员蹬动动作中协同肌的力量。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应严格按照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特点,在训练敏感期进行针对性练习,需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青少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耐久力差,不能长时间专注一项活动,单一重复刺激会对大脑皮层活动起抑制作用;但其神经系统灵活性高、恢复快,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可避免疲劳,同时激发其参加训练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日常训练中多选用徒手克服自重方法,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可适当结合负轻器械练习,忌过早采用过大负荷进行力量训练;充分考虑身体素质均衡发展的需要,重视小肌肉群力量,注意大小肌肉群力量发展的平衡性。

三、结语

越野滑雪是一项体能主导类项目,力量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力量素质较差常导致动作技术变形进而影响运动成绩,且缺乏连续参加大型比赛的素质。我国越野滑雪运动员应在力量素质发展敏感的青少年时期积极训练,夯实身体素质基础。在此阶段的训练中应充分考虑青少年越野滑雪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的年龄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训练计划,强化符合越野滑雪项目特点的力量训练,以此推动我国越野滑雪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训练

1前言

1.1 选题依据。对于一名少年运动员来说,他是否具备了从事柔道专项运动训练的天赋条件,在柔道运动方面的潜在能力如何,是通过各种形态学,遗传学,生物学,心里学和运动能力的特征反映出来的。我们在选材时,就要了解少年的体形特点,身体素质特点和心理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1.2文献综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柔道运动员的选材是那么的重要。不但要刻苦的训练 更要去在培养优秀青少年柔道苗子的同时注重选材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长说的科学选材。

如在初级选材时,偏重于身体条件和遗传方面,而在高级选材时,就应偏重于技术。战术,专项心理素质等方面。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蚌埠市男子柔道队15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对于本研究有关国内近期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训练年限为1-2年,训练课主要安排为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结合,以快速打入,快速投入,变速跑,速度耐力训练,小力量循环练习,综合素质联系为训练手段结合短时间实战以及半抗训练,重点要打好基础,发展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小肌肉群力量,柔韧和灵敏为辅助作用,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及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抓住“敏感期”进行合理的训练,结合选材学的要领进行科学的训练

3.1柔道运动员选材的目的任务和重要意义。选材就是在充分研究和认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及遗传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采用调查,测试,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选,进行系统的培养,科学的训练,并且不断地检测其发展趋势,最终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的过程。

3.1.1鉴别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程度。发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儿童少年的发育程度不同,在运动方面表现出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儿童少年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遗传,营养,环境,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发育程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我们用生物年龄(骨龄)反映发育程度。

3.1.2判断运动员未来发展的潜力。选材的核心就是预测,也就是根据儿童少年运动员的现实状态的各种信息,对运动员未来发展潜力作出准确的判断。

3.2柔道运动项目的特点.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反应速度、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3.3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内容和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3.3.1柔道运动员选材的内容。从柔道运动项目特点出发,选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特征、技术水平、战术水平的测量。柔道运动员需要经过多年系统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选材可以认为是科学训练的组成部分。

3.3.2柔道运动员选材测量指标的测量方法

[1](1)体格测量指标。.体格评价可直接用测量获得数据进行绝对值评价,也可把测量数据转换为指数来进行评价。

(2)身体成分的测量。人体主要是由水、脂肪和固体成分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组成,各种成分组成了人体的总重量,即体重。

(3)身体机能的测量。如果要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作出较全面的评价,则应测量在相对安静状态、定量负荷状态及最大负荷状态下的机能反应(即三态反应),不能只测量安静状态时的循环和呼吸机能。

1)安静状态循环和呼吸机能的测量 ①心率的测量 基础心率(晨脉):安静心率:②肺活量的测量 肺活量是指肺的静态气量,不受时间限制的肺充气或排气的容量(与呼吸深度有关)。

2)定量负荷机能测验。

①30秒钟30次蹲起是瑞典体育联合会制定的一种测量运动员心脏机能的简易方法,由于此方法简便实用,作为测量一般人及运动员心血管机能指标被广泛应用

②台阶试验

测量仪器:50.8厘米和42厘米高的台阶、秒表、节拍器。

台阶指数=

评价标准:50以下为差,50~80为中,80以上为良好。

3)最大摄氧量的测定 ①台阶指数推测法使用台阶指数推测法规定,台阶高度男子为40厘米,女子为30厘米,上下台阶次数为22.5次/分,运动时间为5分钟。运动后坐在椅子上休息3分钟,测量受试者恢复期第l、2、3分钟后30秒钟的心率,

②12分钟跑的距离推测最大摄氧量许多研究证实,12分钟跑的距离与最大摄氧

量密切相关。

(4)身体素质的测量

1)速度素质的测量

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是指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①反应速度的测量

反应速度是指运动员对各种外界信号刺激(声、光、触觉等)的快速应答能力。

②动作速度的测量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某个特定动作的快慢,包括人体重心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位移速度)、人体某一肢体或某一部分的运动速度、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某一重复性动作的次数(动作频率)等。

2)力量素质测量

力量是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①爆发力的测量

可用测力台或CYBEX电脑等动测力系统进行测量。动力性爆发力可用纵跳、立定跳远、双手掷铅球等方法进行测量。

力量耐力的测量 动力性力量耐力可用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立卧撑等进行测量。

最大力量的测量动力性最大力量可用测力台或CYBEX电脑等动测力系统进行测量。

②力量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负重测量最大力量时,要根据受试者的能力,选择适当的重量,避免负荷过重或过轻而导致测验无效。

力量测验要充分考虑受试者完成动作的身体姿势、动作规格、用力的方式和方向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耐力素质测量

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内进行肌肉活动及抗疲劳的能力。

①一般耐力测量

一般耐力泛指人体进行一般工作的抗疲劳能力。

②力量耐力测量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疲劳的能力,即肌肉在长时间内进行收缩活动的能力。测验方法如前所述。

③速度耐力测量

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快速运动的能力。

④耐力测量的注意事项

进行耐力测验时,受试者往往承受极限负荷的运动,应做必要的宣传鼓动工作,以鼓励受试者尽力完成测验,以反应出受试者的真实水平。

4)柔韧性测量

柔韧性是指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即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5)灵敏性测量

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它不仅与速度、力量等素质有关,而且也与年龄、性别、体形、肥胖、疲劳和神经类型等因素有关。

(5)心理特征的测量

心理因素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1)运动员心理选材内容

①属于心理机能方面的一般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要求,如感受性的敏锐度、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动作的协调性、思维的敏捷性、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注意的稳定性等。

②不同运动项目所要求的专项心理素质,即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所需要的、并可以通过训练和竞赛充分发挥其竞技潜力的特殊心理素质,如球类运动员的“球感”、游泳运动员的“水感”和柔道运动员的“跤感”等。

③从事专项训练和竞赛所必需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和神经类型、运动员的智力水平、运动员的性格特征(成就动机、意志品质及情绪特征)等。

2)技术水平的测量

运动技术测量概述

直观法是摔跤、柔道、拳击等运动项目采用最多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通过观察新生入校后身体素质测试,都有普遍提高并且对于专项技术动作的感觉和实战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2)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期,各部器官发育不平衡,要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及科学的训练手段、方法,抓住“敏感期”进行合理训练。

(3)柔道运动员的选材要结合专项的特点,年龄和运动能力的增长,两者之间的比例也要随之变化和调整,在选材期间要合理安排身体训练的手段和强度。

(4)运动选材中的心理训练,可以培养其勤学苦练、勇敢顽强、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建立良好的训练与比赛心态。

4.2建议

(1)在柔道运动员选材时安排身体素质训练中,应以全面发展各项运动素质为主,并根据个人和不同训练阶段,采用不同训练手段和方法,应采用多种形式:如游戏、比赛、组合力量和身体练习等,避免一种手段方法重复次数过多。

篇6

【关键词】青少年俱乐部 健康 有序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180-01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对比分析,以典型俱乐部的案例分析为基础,对当前省内青少年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1 广东省青少年俱乐部的发展现状

(1)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身体素质与1985年、1995年相比,儿童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全面降低,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 性下降幅度较大;结果提醒我们必须要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问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为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在有关部门关心和支持下产生的运作模式。

(2)在全国有近2400家国家支持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它们的生存状况差距巨大,一些好的俱乐部可以吸引众多的青少年参加,而差的俱乐部则因经营不善只能关门谢客。

(3)我省先后有3批共38个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目前广东省青少年俱乐部运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青少年对俱乐部的认识和需求,俱乐部经营和管理模式是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接受。怎样提高青少年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效率,健康有序地发展青少年俱乐部,满足不断增长的青少年对体育的需求是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4)目前广东省60%以上体育体育场地设施在学校,把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对推进人民健身运动有着积极意义。广东省参加此次省试点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中小学校共有135所,分布在广东21个地级市。试点期间,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开放工作,每年给予每所试点学校2万元经费支持。由政府支持开放部分学校体育场所,标志国家大力支持全民健身运动,此项活动对推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进程有重要的意义。

2 充分认识青少年俱乐部的重要性及提高参与意识

(1)积极广泛宣传青少年俱乐部的重要和青少年对青少年俱乐部的需求,体育部门支持以青少年俱乐部的形式,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知识、各种项目比赛,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青少年俱乐部,另外还要通过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对青少年俱乐部的认识和认同,推动青少年俱乐部走的更远、更好。

(2)健康在人生占了很大的比重,有良好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才可以把掌握的知识、理想、才能贡献与社会;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到位。

(3)在新的形势下,广东省青少年俱乐部的发展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需求,但应加强对俱乐部的运营体制、组织架构、管理规范、俱乐部的产权的管理。

(4)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对身体锻炼的需要日益提高,迫切需要有大量的锻炼场所,有专门的体育专业指导员进行技术辅导和科学的体育锻炼,目前青少年体育锻炼出现难题是锻炼场所与体育指导员不足,满足不了需求和需要。

(5)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否生存和发展,选好创建单位是关键。而实践证明,选择以下三种类型依托单位,比较有利于发展。县、市体校、(综合性项目)学校。

(6)据统计广东省大部分的青少年俱乐部在县、市体育运动学校都有创办,但所开设是以本体校原有的项目,有一定局限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大。比较有特色的做法是加强地方的传统项目力度,如广东省体校羽毛球、东莞石龙体校举重、汕头金砂小学跳水项目等。在学校方面如广州市一中篮球、水球;华师附中田径、游泳等均以传统品牌项目开路,带动其他运动项目。吸引更多青少年参加青少年俱乐部。

3 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的和意义

(1)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朝健康道路发展。

(2)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如社会福利行业等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启动,“扶上马送一程”;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分寸积极的作用。

(3)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新的群众性组织组织形式,在我省开展有一段时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开展与存在,对广东省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奋斗精神、抵制不良爱好起到积极作用,广大青少年可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学校特点,选拔、培养优秀运动苗子,为省市输送运动员。

(4)要加强、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规章制度,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今后的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寻,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向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5)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工作中,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很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老师、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指导工作,有一批拥有专业运动技术水平的教练、和拥有专业运动技术水平的教练老师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进行指导。使参加锻炼的青少年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6)在发展传统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开辟或引进新的运动项目,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作用。

(7)有计划有步骤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活动;如俱乐部之间,项目之间,城市之间等,以吸引多青少年参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4 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思考

(1)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开展青少年俱乐部对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对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问题的研究,不断满足青少年锻炼身体的需求,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3)充分利用大、中、小学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资源,推进新时期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

(4)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和运作;创新运动项目,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体育活动,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5)健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和会员制度;制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俱乐部管理人。按会员制度的形式筹集经费,做到以“部”养“部”,保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能正常、有续、长期运转。

参考文献

[1] 韩会君.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的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2006,6.

[2] 裴立新.广东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

[3] 万浩.青少年体育与政府资源的整合. 广东省体育科报会.2 006.

篇7

[关键词] 校外 校内 身体素质教育 意义

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体现着现代综合素质教育的理想。当下,评价校内教育业绩仍然是以升学率、优秀率、学生合格率等硬性指标为尺度的,至于学生综合素质、身心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宗旨与意义,则悬而不论。基础教育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迅速,在某种的程度上,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学习文化应该更为重要,它是一生生活与事业发展的基础。正常的、负责任的教育应该时刻意识到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外身体素质教育在某些方面有着校内身体素质教育不可替代作用和校内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青少年素质教育,校内、校外有别。

一、校外身体素质教育是能动的教育

校外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占有主导地位,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自身条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校外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使他们在创造的环境中学习、锻炼、不断地自我完善。校外身体素质锻炼项目有较多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根据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同学进行长期的教学研究和了解,设计和整合出一套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辅导。在为孩子们设立的各种体能锻炼的项目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通过鼓励、表扬或者建议给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学习是自发、主动、有效地进行。校内教育则侧重文化课的学习,身体素质锻炼只能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个性表现的机会很少,因为体能锻炼学生没有更多的自主性。长此以往,也就渐渐对体能锻炼失去应有的兴趣。

二、校外身体素质教育是灵活的教育

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为孩子们创造配备了各种体能锻炼的项目,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素质的强弱、个人的兴趣爱好而自由选择锻炼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再采用灵活多变,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放松,如在乒乓球教学中用少部分的时间进行技术性指导,用大部分的时间根据学生水平高低,让学生组合进行练习,练习中再穿插些竞技对抗赛,使学生在比赛中感觉到在某方面还存在技巧上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在锻炼中学习掌握提高乒乓球技艺。与此同时,也充分体验体能锻炼的快乐,不会有畏难、畏惧心理。

三、校外身体素质教育是趣味的教育

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不但能锻炼孩子们的体魄,还可以开发培养孩子们的特长和爱好,我们根据绝大部分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兴趣性较强的运动项目,组建各种体育团队,如围棋队、游泳队、中国象棋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这些运动团队可打破常规制定训练计划,训练难度,团队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训练有素的团队还可参加市级、省级乃之全国比赛,以最大空间发挥孩子们的特长,为孩子们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随着身体素质锻炼,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印证了大科学家爱恩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就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教学质量也有了保障。

四、校外身体素质教育也是性情的教育

篇8

【关键词】跳台滑雪;青少年;选材

前言

跳台滑雪运动员的条件一般来说包括,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内脏器官功能神经类型、技术、运动素质、训练的可接受性、爆发的好与坏、耐力的持久性等、身材适中匀称、下肢与臂较长、大腿略短于小腿、骨盆纵轴较小、身高、指距长、完成支撑推进技术动作较好、有利于力的传导。国内跳台滑雪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亚洲以及全国也早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跳台滑雪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提高竞技水平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本文就青少年跳台滑雪运动员选材的问题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吉林省通化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跳台滑雪运动员20人,男14人,女6人,年龄:14-17岁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对吉林省通化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跳台滑雪运动员选材考虑因素进行调查。

1.2.2观察法。对吉林省通化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跳台滑雪运动员各方面运动素质进行观察。

1.2.3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跳台滑雪的书籍及报刊查找有关跳台滑雪及选材的资料进行分析。

2.选材需要考虑的因素

2.1遗传因素

许多研究认为,适合体育运动的一整套才能是有遗传的,没有运动天才,就不能出现优异成绩。不少学者认为,遗传对人体发育、体形、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素质的发展速度等关系颇大。在人的身长、体形等形态方面遗传现象比较明显,这是早已知道的事实。

2.1.1主要形态指标特征的遗传度。人体形态在遗传上称体表性态,它受多基因遗传控制。它的形成同样受多基因影响,其中遗传因素仍然是最主要的。各形态指标的遗传度,男女之间有一定的差别。

2.1.2运动素质遗传。运动素质的各种性状,是受多基因遗传控制的。在它形成过程中同样还要受到环境、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材与育才过程中,对各种素质遗传度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遗传相关性特征。

2.2运动素质

运动素质是技战术实现的物质基础。素质提高的程度不仅关系着运动训练的效果,而且决定着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程度以及可以达到的最终高度。跳台滑雪是一项比速度、比力量的运动,因而在选材时应着重重视。

2.2.1耐力素质。跳台滑雪是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的周期性耐力性项目,要求机体长时间活动并抵抗疲劳。耐力素质的好坏与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机能水平直接相关。所以对耐力素质的检测也带表对其他相关素质的检测。因而,一名好的跳台滑雪运动员,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耐力素质。

2.2.2速度素质。速度素质的高低关系着比赛的滑行速度和比赛效率,良好的滑行速度可获得一个良好的比赛成绩,因而在跳台滑雪比赛中,速度也是制胜的根本因素,速度也是跳台滑雪运动员选材的根本。

2.2.3力量素质。力量是一切竞技体育取胜的重要素质,也是跳台滑雪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素质。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下肢爆发力,还需要上肢的快速力量。因为跳台滑雪的滑动力是靠下肢腿的蹬动力和臀部的推撑力完成的,其中主要以腿部蹬动力为主,因此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也是选材的重要因素。

2.3选材时心理素质对青少年跳台滑雪的重要性

在比赛中青少年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迅速选择战术和合理的运用技术的瞬时决断能力的表现,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思维采取相应的对策,合理运用自身的技术和战术的配合,以自己之长制约对手。这种能力是跳台滑雪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动作过程的一个综合的思想过程。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身体形态的发展趋势,这将与以后的运动生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遗传因素到生物年龄与日历年龄因素,都与运动员将来的身体形态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遗传因素决定运动员体形、机能等,变化。

3.1.2青少年跳台滑雪运动员,在青春期的前期和中期,生理机能处于发育的高峰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

3.1.3由于青少年跳台滑雪运动员,在青春期阶段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都在不断地变化,而且变化的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在评价一些生理机能指标时,必须将这些生理指标和绝对值与其相对值同时考虑,如此对比评价才能更准确。

3.2建议

3.2.1在选材时要结合耐力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选择一名初级的运动员,主要着重考虑他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

3.2.2在14岁-18岁之间的运动员,年龄较大,属于运动晚期,但这个年龄的运动员精力旺盛,运动能力充沛,运动成绩提高的会较快。

3.2.3如果在选材时发现运动员有多年的训练基础,力量、耐力较好,可通过教练多年的经验来判断此运动员是否还有发展潜力。

3.2.4在16岁以上的青少年,教练员会认为这是学龄晚期,即使将来有发展,也会把那些喜欢跳台滑雪的青少年,拒之门外,考虑大器晚成,我们不应该让年龄受到限制。

3.2.5教练员选拔运动员,首先应该熟悉项目的选材标准、素质要求,熟悉各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身体发育基本特征,将跳台滑雪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本特点与跳台滑雪项目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要轻易放弃一些具有潜在能力的运动员,尽可能让他们先训练观察一段时间,然后再做结论,这要求教练员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足够的耐心。

【参考文献】

[1]史勇.冰雪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46-447+477

[2]余竹生.运动员科学选材[M].上海:中医大学出版社,2006(12):1-6

[3]高冬霞等.跳台滑雪的心理训练[J].冰雪运动,2008(5):64-66+82

篇9

[关键词]:田径 早期训练 早期专项化训练 方法

一、概念

早期专项化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早期训练期间加入大量的专项化训练内容,使儿童少年过早地进行单一训练。

早期训练:早期训练是根据儿童少年时期人体生长发育的本特点以及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规律,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发展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二、早期训练的优势

少年儿童时期,大脑皮质兴奋占优势,爱好广泛,可塑性很强是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课余训练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可能承受过大的负荷量,更不能进行早期的、大量的专项化训练。所以,在进行课余训练时,必须遵循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按照他们生长发育特点安排训练。少年儿童时期的训练任务是发现和选拔后备人才,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如果在敏感期,盲目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强调单一素质的提高,错过了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再进行其它方面的素质训练,提高会非常缓慢。

三、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后果

优秀田径运动员依靠早期培养,依赖于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实现,大量体育实践与事实表明,少年时期基础训练成果往往为青少年阶段的更好开发创造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由于受当前竞赛体制的影响,多数学校为使队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以显示在任领导业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教练员不顾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束缚了少年技术、体能和全面素质的有序发展,忽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助长了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的倾向,易于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前,中小学田径训练不重视基础训练,盲目求“快”过度成人化的专项训练问题普遍存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田径课余训练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少年儿童过早进行大强度专项训练将束缚和限制他们今后运动水平持续发展,甚至导致运动夭折。

虽然由于早期专项化训练使部分运动员在一定年龄阶段早熟并表现了那个年龄阶段的较高成绩,但由于技术基础薄弱或错误技术的定型,导致了这样的运动员走上早熟早衰的道路,不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更不可能在世界大赛中为国争光。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世青赛、亚青赛或世界中学生比赛中表现的成绩盲目乐观,更不能简单地把我国成人运动员目前的水平与青少年比赛成绩之间的差距归结于“衔接不好”。少年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过分强调早期专项化训练,或刻意抬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过早地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专项化训练,势必会造成内容单一,方法简单,同时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以后的训练计划。训练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以后的发展。有的教练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考虑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盲目追求比赛名次和成绩,加速强化训练或片面地突击训练,进行不适当的大强度的力量训练,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使一些有前途的学生过早“夭折”。

四、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解决方法

田径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应以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制定长远的教学训练规划,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为此,科学合理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训练时只有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的运动负荷量,才能更好地运用体育手段来发展身体,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训练时运动负荷量的大小不同,对青少年生理机能反应不一样,运动量过小,青少年生理技能反应就小,训练效果收效不大。运动量过大,对队员的身体机能刺激过于强烈,会使青少年神经系统肌肉等器官过度紧张、疲劳,造成身体机能失调,影响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科学地大负荷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从实战出发,难点是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关键是如何把握符合项目特点的“量”,从而才能产生项目需要的“质变”。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因而,训练要突出“高效益的全面训练”,所谓高效益,就是高质量,所谓全面训练,就是多因素训练。而多因素训练的体现,不仅在训练设计的意识上,而且更应在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实施上。训练实力不等于参赛能力,所以,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要两手抓,即专项训练实力与比赛参赛能力。所谓专项训练实力的培养,一定要紧紧围绕专项比赛特征进行训练,而田径运动员赛前安排的要求,关键是如何使运动员的体力与专项能力同步达到。

在中小学时期,少年儿童运动员应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防止学校或教练员为了追求短期的运动成绩,大量的专项化训练,给学生上大力量,超负荷的生理与心理训练,大肌肉群与小肌肉群不能同步发展,心理上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出现恐惧、逃避、退却等情绪。

只有安排合理运动负荷量,才能使青少年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反应,运动后又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机能水平,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科学合理安排青少年训练,有计划的、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搞好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和心理训练,要教育青少年重视放松的活动,合理补充营养,加强文化学习,为他们前途负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应科学合理安排儿童训练,有计划地、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笔者认为,教练员应改变管理观念,重新认识训练的阶段目标和训练的长远目标,同时应按照国家训练大纲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来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明确强调青少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输送人才,加强技术教学和技术训练,打好牢固的技术基础是达到高水平的关键。田径竞技运动是成人运动,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员出优异运动成绩的年龄段是在身心发育较为成熟的时候,即成人阶段。因而,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大量的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篇10

            最重要的是我们掌握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基础上,系统性的合理安排训练,几点认识。

    1、练的苦不如练得好,练得好不如练的对,尤其是青少年阶段,生长发育前练什么,青少年期练什么,后期练什么,无论是身体素质,基本功技术应该是、首先练的对,再次练得好,最好才是苦中练,更重要把练什么,怎样练,练多少,落实到每项任务,不注意形式注意质量。

    2、 让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训练,穿于每项要求中,通过积累,运动员理性能力智能就会提高,对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作为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应素。

    3、  青少年高度自觉性,意志品质的培养

      管理或训练中,战胜惰性,伤病困难等坚持不懈,高度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勇猛顽强、拼搏精神,也是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应素。

    4、   严格要求,养成习惯,设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