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成就;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京张联合申奥对张家口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HB14YJ008)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日
一、张家口旅游资源概况
张家口素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美称,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品位高、历史悠久。这里是人类发源地之一,20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生息繁衍在泥河湾一带;这里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三位人文始祖黄帝、炎帝、蚩尤都曾生活战斗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千古文明开涿鹿”的旷世伟业。这些旅游资源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具有很高知名度。
此外,境内还有被誉为中国“万里长城第一门”的大境门4A级旅游风景区;有国内首家开放式滑雪场,首个以滑雪为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崇礼万龙滑雪场;有“一峰奇秀高插云”的鸡鸣山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有史称“关外第一泉”的赤城温泉4A级旅游景区;有康熙大帝“八百里金莲川百花争艳”盛誉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沽水福源度假村;有“神京屏翰”之称的宣化文化古城国家3A级旅游景区等。目前全市有各类型景区景点43家,已形成崇礼滑雪、坝上草原观光、始祖文化、温泉养生四大特色旅游品牌,是观光旅游和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
二、张家口旅游产业发展成就
(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一定规模
1、景区建设不断上档升级。2014年,借助申冬奥契机,张家口市景区建设不断上档升级。启动了崇礼县万龙――云顶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及市区大境门景区、赤城温泉度假村、下花园鸡鸣山景区和沽源沽水福源度假村等12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改建停车场21个,改扩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2.3万平方米,完善游客服务设施341项。
2、酒店住宿类型更加齐全,区域布局趋向合理。目前,全市各类旅游接待设施约700家,星级酒店达到50家,改造提升四星级以上饭店,加快新建一批旅游饭店、农家旅馆,形成“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新型农家乐”等类型齐全、区域布局合理的旅游住宿接待网络。
3、交通网络更加便捷。便捷的铁、路、航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为张家口的旅游业提供可靠的交通输送保障。张石、宣大、丹拉、京藏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08公里,位居全省第一。
铁路建设方面,目前已建成并运营的铁路包括京包线、丰沙线、大秦线、沙蔚线、张集线、宣庞线及企业铁路专用线等,境内通车总里程623公里。2013年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消息,让这两个城市联系更紧密。京张高铁预计2015年上半年开工,通车后,北京到张家口只需40分钟;京张高铁崇礼支线项目如获批,一小时内可直达位于崇礼的多家亚洲顶级滑雪场。张家口作为北京的后花园,将迎来稳定而巨大的客源。
张家口军民合用机场已经通航,现已开通石家庄、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海口、深圳、沈阳等多条航线。机场的通航使张家口市旅游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目前,已经有多家旅行社与机场合作推出了包机业务,张家口旅游目的地、集散地效应日益显现。
4、旅行社、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大幅提高。张家口市的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70家,比2004年增加了33家;与旅游相关的从业人员为15.24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7万多人。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截至2014年,全市持证导游发展到约1,800人,比2004年增加了1,400多人。此外,专业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专业的中高等院校达到6所,为张家口的旅游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张家口在大力推介旅游产品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景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火车站、大境门为中心,建设以怀来、崇礼、张北、赤城为组团的2+4游客集散中心,在靠近机场、火车站、高速出口的地方建设一批游客转运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站。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营销宣传平台、手机移动服务平台等,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全方位实现旅游资讯和动态服务。
(二)旅游市场火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创出新高。张家口地处京、晋、冀、蒙四省市区交界处,属“环渤海、环京津”休闲带,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既可拓展京津市场,又可承接华北及周边地区商务、度假旅游。
2004~2013年间,全市累计接待国际游客44.41万人次,年均增长29.12%;国际旅游创汇8,802.19万美元,年均增长31.28%。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0,535.49万人次,年均增长26.37%;国内旅游创收618亿元,年均增长32.37%。2004~2013年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约625亿元。
2014年,旅游市场再度火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奥两大历史背景下,全市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滑雪温泉大区,旅游人数持续增长,大幅度拓展了张家口市冬季旅游的市场空间。201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308.38万人次、创收236.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7%和29.09%;接待国际游客9.9万人次,创汇2,724.8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15%和20.69%。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就业空间。旅游人数的增加直接带动了交通、餐饮、商品零售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据测算,旅游直接和间接地关联带动着60多个部门的投入和产出。旅游业是综合性经济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旅游业是“注意力经济”,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有效地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近年来,张家口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以国际著名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在分析张家口的区位、资源、交通、市场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一心一环两轴五区的大空间结构,由此形成一个奥运城市、三个度假城、十四个旅游特色小镇和三十到四十个旅游特色新农村社区的空间结构。
2014年,张家口市借京张联合申办冬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积极推进各项造林绿化工作,并最终荣获 “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也是河北省首个获得此称号的设区市。
三、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近年来,张家口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加大投入,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主要景区的吃、住、娱、购条件与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一些景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备。景区之间旅游专线及旅游道路有待进一步延伸和改善,旅游旺季,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阻塞成为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落后于旅游业增长。此外,从事旅游客运的高档客车所占比例偏低,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电力、通讯、网络还需大面积覆盖;酒店停车场面积小;景区旅游厕所少、重点旅游线路上也需要修建旅游厕所,并进行有效管理。
(二)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人均消费较少,无法延伸旅游产业链,致使旅游经济总量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旅游总收入较小。从河北省11个市旅游业发展比较中看出,张家口市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以及在GDP中的比例在河北省都不具绝对优势。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张家口市景区发展大多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且开发规模小,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开发不足;旅游项目和内容不够丰富,传统的观光旅游多,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旅游品种开发不足。旅游商品品种少,销量低,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低,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不够。一些传统工艺商品虽然具有地方特色,但制造业的工艺水平较低,产品的质量、包装都有待于改进。
(四)旅游人才资源缺乏。目前,该市旅游专业人才不足,优秀导游、专业导游稀缺,且导游人员的学历偏低,一线带团的导游人员实际学历水平大多处于中专、高中或大专水平,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许多导游人员提供的讲解服务达不到游客的期望值。精通外语的导游也是目前缺少的人才,特别是小语种导游,屈指可数。
四、张家口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抓住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的机遇。与北京联合申办冬奥会,是张家口旅游业提级上位的重大机遇。将大幅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带动比较大规模的投资,提升城市方方面面的基础建设,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冬奥会的总投资概算报告,将在张家口市相关领域的直接投资达500亿元,带动民间投资390亿元,2014~2022年平均每年拉动张家口市服务业经济多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拉动旅游业每年多增长1.16个百分点,到2017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能达到5%以上,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保持长达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发展。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条件。要重点围绕滑雪、温泉、草原、水景、山林、文化和特色农业等几大旅游区的建设,加快景区道路、水电、住宿、餐饮、通信、金融、环保等设施建设,建立完善重点旅游景区的服务体系;要结合精品线路,完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发展旅游自驾车服务体系;要加快星级饭店建设,尤其在高星级饭店建设上要有大的进展,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三)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提升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对未来有发展潜力,经济效益好的中型旅游企业给予相关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扶持其由中型企业向大型龙头企业规模发展,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同业中的竞争力;二是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开发区域旅游精品路线,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和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增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四)不断创新旅游产品
1、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要深入挖掘多元而又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分析研究现有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旅游消费的时尚需求,通过创意和包装,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质旅游产品。也可将旅游商品的制作工艺作为一种观光产品加以开发,如带领到蔚县的游客参观剪纸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将“口梆子”、“二人台”艺术培育壮大,使文化产业变成旅游产品。
2、加大系列休闲养生产品开发力度。例如,在景区宾馆开发温泉、中医理疗和健身休闲等产品,使游客在游玩后能够及时享受到各种服务,放松身心,这样既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又可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收入。另外,还要大力开拓京津、华北及西北等周边地区的商务、会议、探亲访友旅游市场,延长旅游旺季时间。
3、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力度。全市乡村旅游资源众多,发展乡村旅游是未来大众旅游休闲的主打产品,大力发展游客喜好、便于携带的旅游商品,杏扁、金莲花、山野菜等山野坚果系列;坝上莜面、蔚县贡米等绿色食品系列等。这样,既有利于加快区域内旅游产品建设和功能布局,又有利于增加旅游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层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成效。
(五)加快引进和培养旅游人才步伐
首先,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实用型人才,充实到旅游产业队伍中。在申办冬奥会的历史背景下,尤其需要一批精通外语、特别是小语种的旅游服务人员。
其次,完善旅游培训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规划和营销人才。一些旅游、酒店企业仍缺乏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需聘请专家对其进行系统培训。此外,旅行社应建立导游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导游的整体职业素养。除了导游考试培训外,加强导游在岗培训、现场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使每个导游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春山.重庆北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10.5.
[2]吴璇欧,孔伟.张家口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远景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2.4.
篇2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能够提升旅游的内涵,旅游可以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因此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目前,以文化旅游城市定位的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并未深度融合,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主要体现为:没有打造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对商丘文化的内涵挖掘深度不够。由此,未来商丘旅游业的发展要注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在文化景区做好旅游服务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实现集聚式发展,对商丘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
关键词:
文化旅游;商丘古城;产业融合;文化产业;旅游产业
商丘是中国旅游活动的发祥地,在旅游史上是浓重的一笔。然而,今日的商丘旅游业却困难重重,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的贡献很有限,游客来源单一,数量不足。从客观的自然资源来看,这里是豫东平原,没有风景如画的山水风光,也没有奇特的地质地貌等。但是,商丘却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各种人类文明文化的遗迹众多,有些还是独特的。因此,作为中国旅游活动发祥地的商丘如果想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就必须紧紧抓住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旅游事业。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
文化和旅游原本是融为一体的,旅游本身是为了欣赏和体验异地的文化,在异地文化的哺育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文化就是旅游的根本所在,如果天下文化同一,我们就没有必要外出旅游了,也就失去了外出游玩的动力。然而,在现代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文化和旅游却发生了分离,形成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成了贩卖的商品,越来越庸俗化、破落化,旅游成了吃喝玩乐的代名词。[1]文化不再被敬重,仅仅为了“到此一游”,我来过,我又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旅游成了仅仅能满足自己的“感官欲望”、带来物质享受的事物,它的精神需要慢慢在消退。如此一来,旅游的意义终将失去,人们也会失去旅游的兴趣,使旅游变成一种十分疲劳却一无所获的行为。这既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也会对旅游业产生深远影响。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提出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提出来的,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应该是一种新的、独特的旅游理念,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历史故事和历史遗产,体验别家的文化文明的生活和思想方式。[2]这一概念和观念一经提出,便产生了重大反响。使人们再次思考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问题,或者说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问题。人们确认:“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素质、提高旅游内涵和韵味的重要内容,旅游和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3]因此,实现两者的融合,对两者的发展都有好处,是两者未来发展的应由之路。其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天然具有耦合性。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支撑下,可以使其内涵得到丰富,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品质升级。从实践来看,文化在旅游上不是一个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它带来的主要是门票收入,这种收入是非常有限的,也难以带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难以带动周围居民收入的增长。但是文化却可以带动旅游产业,甚至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该市原本旅游资源乏力,在自然资源上,既没有奇山,也没有秀水,只是北方平原上的一个城市,种着和其他北方城市一样的农作物。但是,它有历史和文化,曾是七朝古都,尤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北宋曾定都于此。开封就以宋文化为主体,重建和修复一系列承载着宋文化的古代建筑,开封府、大相国寺、包公祠、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等,成功开辟了自己的旅游业。在2016年春节,其旅游业非常红火,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以至于其市长感慨,好像中国人都去开封过年了。旅游产业是不能没有文化的。连作为国家地质公园的云台山风景区也都在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文化意义。“竹林七贤”“太极文化”“宗教名山”“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等都被发掘出来。文化可以给旅游注入生命内涵,使人和旅游景区融为一体,在旅游中思考人自身,反省人自身,从而可以得到耳目之娱之外的收获,也会使人们多次重返,成为“回头客”。同时,文化产业如果以旅游产业为载体,可以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经济支持,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挥更大的价值。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形势看好。并且其成本不像其他产业那么高,但收益却超过其他产业,而且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其他地方去旅游,感受异地的风土人情,体验另一种生活式样。有了旅游业的收入,文化遗址、文明遗迹等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同时增加新的文化设施。
二、商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距今约有5000年的文明史。正因如此,商丘在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拥有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行走在商丘,处处可以感受到人类文化文明创造的“痕迹”,从远古时期直到近代,绵延不绝。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商丘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其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多。从文化的精神类型来看,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这里汇聚了火文化、商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木兰文化、黄河文化、音乐文化、戏曲文化、根文化、运河文化、书院文化等,应有尽有,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浓缩版。因此,商丘是一个文化大市。但是,商丘却不是一个文化旅游强市,其文化中的旅游和旅游中的文化都有不足,两者没有深度融合,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
第一,商丘文化旅游缺少一个标志性符号。如前所述,无论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精神文化遗产来看,商丘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众多,具有多样性和缤纷性。然而,这么多的文化资源中,哪一种是商丘文化旅游的标志,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商丘商文化很独特,商丘是商业、商品、商人的发源地,是华商之都。但是定位成商文化却有自己的困境。一方面,商丘的商业并不发达,经济不强,难以支撑起一个“模范商业城市”的称号;另一方面,商业文化难以把握其历史性,商业往往和追逐利润相关联,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商业在历史上和文化结合不强,难以凸显出文化的历史性。火文化虽然在商丘文化中也比较独特,但开发价值有限,操作性不强,除了“钻木取火”,很难发掘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儒释道宗教文化,商丘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其寺庙等在国内知名度不够,难以“叫响”。其他文化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产业困境。以至于媒体上对商丘文化旅游的称谓出现多种,如“商文化”“殷商文化”“豫东平原文化”商宋文化”等。[4]
第二,商丘文化旅游中旅游产业服务支撑乏力。从整体来看,商丘文化旅游还主要处于“看景”阶段,走马观花,看完即走,所以来商丘的游客多是短途游,以半日游和一日游为主。其游客来源以商丘市以及周边市县居民为主。商丘市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商丘市南,包括古城、燧皇陵、商祖殿、宋国故城、张巡祠等。这些地方住宿、饮食、购物、交通、休闲娱乐均发展滞后。内部及周围没有成规模的酒店、饮食文化长廊、购物中心、娱乐休闲中心,交通也很不便,甚至晚上出租车都不愿意过去。这就导致人们在此看景,还要去别处住宿、饮食、购物和休闲娱乐等。即使以整个商丘市的服务业来看,游客也难以享受到满意的旅游服务。调查显示,游客对商丘旅游服务的满意度不高。[5]
第三,商丘文化旅游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缺少整合。商丘文化景点基本上都是分散经营、各自管理。城墙城楼、应天书院、归德府文庙、张巡祠、燧皇陵、商祖殿等,每到一处都要购买门票,给人的感觉这些文化资源就是为了卖门票的,门票收入是商丘文化旅游的主要收入来源,严重制约了商丘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的真正经济价值、收入来源在于服务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比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缺少整合和集聚就难以做大做强。
第四,商丘文化旅游缺少深度发掘。目前商丘文化旅游主要局限于对一些古代遗址的重建和修复。但对其深层意义发掘不够。文化旅游主要不在景上,而在文化上,必须让游客通过看景,体会到其深度文化。文化的意义在于对人的一种自觉和注解,也即认识我们自身。每一种文化,都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理解人、诠释人。以商丘古城为例,它就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含有对人的深刻诠释。它又名“八卦城”:外圆内方,代表天人合一;城内街道呈棋盘式布局,共有93条街道,9为“极阳”之数,3寓意圆满和谐;东西南北四城门,南北相对,东西相错,体现出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原理。如果仅仅是游客在城内浏览一圈,没有导游讲解、没有大屏幕展示等,人们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这是五百年前的城墙,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真幸运。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商丘文化旅游缺少人才支撑,既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旅游从业者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商丘未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基于前述,笔者建议,在未来发展中,商丘文化旅游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提炼出自己的文化产业标志和品牌。旅游产业和任何服务行业一样,也需要自己的品牌,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标志。旅游产业若想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标志,使人们在想体验某种文化旅游服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地方。以文化旅游定位的城市商丘,当然应当在自己文化资源中提炼出自己的品牌和标志。如前所述,商丘文化旅游中这一点还没有实现。笔者认为,商丘文化资源中最吸引人的、最独特的是古城文化,其古城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商丘古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商丘古城曾荣获“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1名。商丘在古城资源上,除了现有保存完整的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归德古城外,在古城周围还层压着古宋国都城、秦汉睢阳城、隋唐宋城以及北宋南京城等。借助这些旅游资源,商丘可以打造“中国古城博物馆”,让人们不出商丘,就可以完全领略中国古城文化。
第二,在商丘文化旅游产业带,即商丘古城、燧皇陵、商祖殿、宋国故城、张巡祠等附近,开发建设旅游服务产业带,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购物服务等。使游客在此既可以领略商丘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尽享舒适便捷的住宿、商丘独特的美食;在旅游中既可以实现休闲放松的效果,同时还能买到独特的旅游纪念品、特产以及其他各种优质商品。这样的规划具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大大拉长商丘文化旅游的产业服务链,增加文化旅游的附加值;二是可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使游客享受到优质的旅游服务资源,甚至带来“回头游”;三是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此的深度融合,还可以带动周围居民的产业开发,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缓解很多农村问题,比如“三留守”问题,周围居民在家就可以实现致富的愿望。
第三,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文化旅游集聚模式。如前所述,商丘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以分散经营、各自管理为主,导致难以做大做强。商丘在文化旅游上完全可以采取集聚发展模式,充分整合资源,实行规模发展,互相支撑和合作。从内部来说,完全可以把古城旅游区、燧皇陵旅游区、商祖殿旅游区、宋国故城旅游区等联结起来,变成一个景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一票通”,各景区之间开通便利的旅游观光车;还有商丘市区的这些文化资源也可以和永城芒砀山文物旅游景区整合起来,建立一票通、通班车等系统,实现对于非自驾游的便利。从外部来说,商丘应该实现和周围相关旅游城市的合作,比如优惠共享、市民待遇,这样对这些城市的居民以及来此旅游的游客都会有吸引力。当然,这些城市之间也可以互相扶持,相互宣传。比如开封、洛阳、安阳、许昌、平遥、枣庄等,这些景区都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甚至都以文化旅游为主,但是其文化特点和风格却相异,可以实现互补。
第四,建立文化旅游的人才队伍。商丘在教育方面也不是一个强市,虽然其境内坐落有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学院、商丘工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但层次不够,至今都没有实现硕士授权点的突破,引进人才不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需要有专业的人才相匹配。商丘可以专设一个历史文化研究机构,比如“商丘历史文化研究院”,从事对商丘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宣传推广、召开相关学术会议等,加大这方面的人才引进。一个地方的文化层次是由该地方的教育科研层次支撑的,一个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主导的城市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
总之,商丘在开发文化旅游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文化资源丰富且又独特。在文化旅游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商丘应该抓住机会,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对旅游的底蕴支撑,旅游对文化保护开发的经济支撑,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作者:葛宇宁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侯菊英.抵制旅游低俗文化之风的对策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85-289.
[2][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蒲红,等,译.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67.
[3]卜伟.浅谈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中国商贸,2010(4):124-125.
[4]朱智慧.商丘商宋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5-57.
[5]蒋丽君,方宏杰.商丘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5-58.
篇3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九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092-01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东北与安徽省毗邻,西北接湖北省,西临湖南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2011年,全市旅游经济突飞猛进,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3.88%;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同比增长43.88%。但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以期对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
九江旅游资源品类齐全,共有54类,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230多个,现已开放的有130多处,形成了集名山、名湖、名江、名城和名人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适合各种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等等,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具有多重旅游价值。
(二)景点可进入性不断增强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长江水运大动脉与京九铁路大动脉的交汇点上,交通运输便利。境内铁路线总长389公里,主要有沙大、合九、京九等铁路,是南浔铁路终点,并与浙赣、京广和鹰厦铁路连网。公路四通八达,总里程3753公里。九江港是江西唯一对外口岸,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九江机场已开辟了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的航线。九江所有景点以庐山为核心而逐次展开,名山、名江、名湖、名洞、名城、名寺、名楼、名院环绕在庐山周边,全长近80公里的双向四车道环庐山高等级公路恰似庐山的一条美丽项链,将各景点有机串联。从九江市区出发,1个小时内能到达98%以上的景点。
(三)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九江旅游配套设施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89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36家,二星级19家;农家星级饭店18家,乡村旅游示范点12家。2009年,有9家旅行社通过了全省首批三星级旅行社初评,2家旅行社通过四星级旅行社初评,庐山西海温泉创建4A景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定。市内有旅游汽车近500辆,各景区点的通讯、金融、购物等服务设施也基本完备。
(四)九江旅游产业发展机遇难得
1.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机遇。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优势产业,也将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都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并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和吸引力,刺激旅游需求的增长。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九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主战场,旅游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的产业,九江要抓住这个契机,率先打响旅游品牌。九江是环鄱阳湖城市中的唯一沿江城市,使九江的“要冲”位置更加凸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促进九江生态经济的发展,推动九江生态城市建设,并带动九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二、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
(一)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紊乱
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落后,造成了部分景区管理粗放,景区盲目开发,致使资源浪费,景点之间恶性竞争,不能共享游客资源。
(二)资源开发不合理
一些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如鄱阳湖、柘林湖以及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县(市)如共青、彭泽、瑞昌、修水等其旅游开发还还不够深入,处在起步阶段。相反,部分著名景点尤其是庐山风景区则过度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旅游旺季,牯岭街、含鄱口、仙人洞等人满为患,堵车非常严重,为庐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差
九江市内星级饭店很少,四星级饭店10个,五星级饭店只有1个。在旅游交通方面,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等级状况较差,市内高级公路通车里程少,通往部分景点景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车站设施老化,车况较差;管理服务不到位,宰客、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旅游市场开拓滞后
由于市内各景区在经营开发方面基本上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行动的市场联合宣传和促销。作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旅游局,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旅游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后进行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更谈不上对全市旅游业的开发进行统一的对外宣传和市场促销。
(五)旅游人才缺乏
九江旅游的专业队伍人数少,质量不高,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紧缺。在宾馆饭店业,相当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普通服务岗位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在导游业,导游人员的专业素质、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三、九江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理顺旅游管理体制
政府应把理顺体制作为工作的重点。旅游景区应突破行政区限制,建立“全方位”的旅游管理协调体制,进行各精品景区和黄金线路的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客源、市场共享,取得区域旅游生产力的效应最大化。保障九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旅游产业
通过区域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区域区位分析,准确地把握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科学、合理、有效地引导九江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开发,避免低层次开发和先破坏后治理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切实改善景区景点的路、讯、水、电等设施水平,拉近重要景区景点的时空距离,形成“1小时旅游圈”,继续提高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加速建设,配套完善。
篇4
【关键词】旅游产业;华阴;经济社会;文化;亚核心
一、陕西省华阴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华阴市委、市政府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依山兴城,以城带乡,旅游牵头,全面带动”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富市、开放开发、项目带动”四大战略,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关键,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障”的5项工作格局,团结和带领华阴人民,抓旅游、争项目、促发展、保稳定,使华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二、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对华阴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经济意义
作为关中平原东部的重要城市,华阴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里有雄居五岳之尊,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有在道教文化的发展起着深远影响的名园玉泉院,有被誉为“陕西故宫”的帝王行宫西岳庙,还有比万里长城早建百余年的魏长城遗址等,旅游景点多达500多处。华山景区是全国风景名胜40佳,全国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入选中华十大名山,并被国家建设部列入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华阴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源源不断的旅游者,旅游业累积的经济价值在城市经济总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一大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并带动城市餐饮、宾馆、运输等大批行业的发展,同时增加了城市税收,优化了城市经济结构。
(二)环境意义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差,生态脆弱,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直接成本,而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尤其应当注意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保证西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华山旅游体制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华阴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依托华山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树立“大华山、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按照“登山、戏水、论道”和“山、城、庙、水”一体化建设的生态发展思路,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准则,结合华阴市城市发展与旅游业现状,全力构建“山水绿色华阴”。
(三)社会意义
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等级,不断创造社会效益。华阴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构建山水绿色华阴,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的目标,按照“东扩南接,城景一体”的城市发展思路,以十大民心工程为重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包联责任制,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政府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把关,实行责任追究,坚决制止乱占乱建行为,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华阴市狠抓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作,积极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
(四)文化意义
西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结合地带,西距西安120km,东距洛阳230km,南依秦岭,北临黄渭,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岳华山所在地。华阴春秋设邑,战国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为华阴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整体品质,不断更新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意识。
三、对发展壮大华阴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亚核心”视角的旅游产业化模式
所谓“核心区”,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其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边缘区是一个区域中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通常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区域的边远位置,在经济上对区域的贡献不大,在生产上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所谓“亚核心”,是指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次级核心,是局部边缘区的核心区。
如果把整个华阴市看作一个区域,“核心区”就是以华山山岳区为核心的旅
游经济发达的华阴市区,而华阴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偏远地区就可定义为“边缘区”。因此,华阴县域经济“亚核心”视角的旅游产业化模式是以华阴市的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等为依托,建立多个次级核心,通过“亚核心”的极化作用聚集市区周围“边缘区”的旅游、人力、科技等资源,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华阴市特色的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华阴县域经济发展。
(二)充分依托自然地理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
分析县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农产品种植基地,依托基地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以食宿、采摘、娱乐、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建立农业旅游体系。华阴市有些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单纯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无法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不仅能为当地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还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素材。
以大规模农产品种植基地为基础,发展植物观赏、水上运动、垂钓、农产品采摘、生态就餐等旅游活动,形成景观优美、旅游功能相对完善的农产品景观旅游区,使当地群众通过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产品景观旅游区发展食宿、采摘、娱乐、休闲为主的“农家乐”,实现统一管理、集体化经营,既能增强旅游区的服务功能,又能使当地群众实现多渠道创收,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三)重点发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华阴市旅游资源应该在突出特色的前提下彰显人文,把华阴市自然与人文并重齐驱。人文旅游是文化在旅游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的旅游就会缺乏魅力。受季节性影响的旅游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旅游之路就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深度发掘旅游的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促使地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华阴旅游胜地的文化形象。
1.温泉文化。
华阴温泉资源丰富,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温泉旅游的开发规划与华山壮丽的自然风光与西岳文化、关中文化、道教文化等相融合,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这样既开发了温泉资源,同时也将华山地区优良的文化传统很好的保留并传承下来。可以借鉴温泉旅游开发成功的案例,比如华清池温泉,华清池旅游开发的成功之处在于有效的利用温泉资源,同时把唐文化融入到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像在华清池景区可以看到杨贵妃的身影,听到关于李杨的爱情故事。这些都为华清池的发展创造了文化氛围。
2.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是我国主流文化之一,完美应取精华,将这一优良文化发扬光大。华山景区建设发展应联手道教文化研究机构,组织社会道教文化爱好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华山道教文化的发源、流传,以及文化地位与价值等进行系统地整理与研究,修饰改建华山道教宫观,使其作为道家文化场所吸引游客前去 拜谒。并广泛组织区域或全国性的道教文化活动,弘扬积极的道教精神,以拉动华阴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在当今“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陕西省“全面提升陕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旅游产业在加快西部强省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标下,华阴应依托自身旅游资源特色,积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促进华阴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农业生态旅游
一、引言
海南全省土地总面积占我国热带面积的42.5%,农业作物种类繁多,热带作物品种十分丰富。海南海域辽阔,河库众多,水产品种类和数量丰富,空气和水环境质量世界一流。丰富的“3S”资源、奇特的山野温泉、原始雨林、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热带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优越的旅游资源库。目前旅游客源来自于三方面,一为国际游客,这部分游客主要倾向于历史特色与国家特色浓厚的旅游景点;二为外地游客,这部分游客出行时间较为集中,其出行受旅游营销或口碑的影响较大;三为本地游客,这部分游客一直是各地区旅游开发中的盲点,大量、多次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
传统旅游业发展受旅游资源分布限制,其开展的地域与项目泾渭分明,其面对群体也相对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代表的旅游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得到普及,旅游资源分布界限被打破,固化的旅游景点被充满地域特色的特殊旅游项目替代,吸引可更多旅游需求群体的参与。创新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淡化了旅游业中一直存在的旺季与淡季之分,使区域旅游持续繁荣成为可能。
海南省一直致力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大前提下发展旅游业,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带动了诸多产业协同发展,强化了生态资源保护。旅游电子商务的出现为旅游业发展插上了翅膀,突破了传统旅游对时间、地域、信息的依赖,成为旅游产业在现阶段发展的特色,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旅游电商产业已成为振兴传统旅游业的重要手段。
二、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在兴建国际旅游岛的战略方针下,海南地区的旅游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想要强化和振兴海南旅游行业,提升海南区域旅游在国际市场市场上的竞争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是十分有效的渠道。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现阶段在国民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呈飞速发展态势。由于消费习惯传统、从业人才缺乏、个性化服务缺少、协同能力差及整体协调性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且发达国家旅游电商经验与国内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在借鉴国外经验过程中缺乏本土化改造。所以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旅游电商方案与对策,从而提升海南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最终使海南旅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旅游电商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区域性特色,不能形成合力。大部分的旅游电商网站功能单一,偏重于基本的信息与交易功能,所含信息量较少、更新缓慢、技术落后,没能实现社会化功能。作为新亮点和突破口的海南生态旅游呈现规模小,发展慢,规划差的特点。虽然海南生态旅游电商网站正在抓紧建设,但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现阶段,技术支持和发展思路成为行业革新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电商如何利用好流行的新技术,引进社会化智能旅游新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海南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围绕着产品信息化、交易电子化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普遍存在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低、旅游企业网站宣传不到位、支付手段单一等问题,缺陷明显。同时旅游产品类别不足,社会化旅游服务不够,移动电商建设滞后等问题是旅游电商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上述因素直接制约了海南旅游电商的发展速度。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进程设想如下表所示。
1.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情况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体可分为企业主导与政府主导两种。由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映出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就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而言,政府主导的主动性高于企业主导,这也凸显出旅游业对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海南金旅网”作为国家旅游局倡导和发起“金旅工程”的组成部分,成为海南公共旅游信息官方网络平台。由于人力、资金及管理体制及职能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海南金旅网只承担了政府政务网的基本功能,还没有发挥出作为拥有社会公共资源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对农业生态旅游等新生项目,导致政府主导建设后劲不足,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来看,海南旅游电商面对的客户群体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不能脱颖而出,势必淹没在市场的洪流中。政府主导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的权威性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无法比拟的,但企业主导的建设更具灵活性更接地气转化更高。因此,采用两种主导平行发展是海南旅游资源推广与建设的关键所在,任何一条线的弱化都会影响到另一条线的正常运行,进而拖累整个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旅游电商市场发展趋向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统计,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传统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也引发了电子商务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宣传开始由线下往线上渠道转移,线上渠道所占比重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以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化发展在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拓展中展现了巨大力量,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1.强化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产业链中的地位
传统旅游业与旅游电子商务的结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与必然趋势。旅游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优势,其发展伴随技术进步与消费习惯转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旅游业发展策略中,应将旅游电子商务放到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资源配套和建设规划等方面加强对旅游电子商务的投入力度,使之成为推动旅游产业链整体发展的外部动力。
2.本土化发展策略
发展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结合海南区域情况,深化旅游电子商务服务。海南旅游企业电子商务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完善与借鉴的地方很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适当借鉴其他区域的发展经验,在短期内有助于旅游产业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要避免缺乏本土化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而导致的旅游产品整体竞争力不足,没有长效性的局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有本土特色、难以复制的旅游项目与商业模式。另外,要大力培育“服水土”的本地旅游企业,以旅游企业带动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
3.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顾名思义,互联网+旅游不仅需要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应互联网操作技能。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网络技术是旅游产业整体腾飞的重要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竞争,也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关乎旅游产业当前与未来,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系统性工程,人才是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海南整体旅游产业经济呈现上升势头,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关注。传统的旅游行业间竞争也日趋激励,具体体现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旅游企业在整合和优化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兴旅游项目的开发,弥补本区域产业结构不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海南应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热带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大力开发和推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将农业生态旅游与传统人文、历史、自然景点等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开发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技术高、线上线下结合的试点项目,实现海南区域旅游特色突围。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将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以技术为产业驱动力,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使农业生态旅游搭乘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快车,为海南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同样明显。旅游产业作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托海南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区域特色旅游服务,组建云服务、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化、智能化的海南农业生态旅游电商平台。坚持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将农业生态旅游打造成海南旅游的标识性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颖杰.海南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
[2]蔡舒.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科技展望,2015(05).
[3]雷春.在线商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及对策研究--以海南三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05).
[4]陈璐.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2(01).
[5]易振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1).
[6]陈文婷.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8(02).
篇6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内涵
当今时代,创意产业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旅游最核心的东西是创意”,将无限的创意融入到旅游产业中,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走势。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融入创意元素,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活动展现出来,形成旅游者可以体验参与的旅游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接待海外旅游者在连续两年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和3倍的基础上,2012年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幅并首次突破10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在连续多年以两位数增幅的基础上,突破了3000万人次。通过有多达8503名报名者参加的、面向全国筛选的我市旅游形象大使的活动,我市建立了专业化的旅游推广队伍。与东航联合举办了空中文化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行风建设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肯定,国家旅游局在其《旅游行风》杂志上刊登了我局的经验。我局的旅游网在前年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旅游网站之后,去年,韩文、俄文旅游网站又被选进“国内优秀”集合网站中并排名在前10位。西安连续两年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中国青年报社组织的有150万人参加的、对全国120个旅游城市投票中,被评为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12年8月份,获得亚太旅游推进组织颁发的最佳旅游广告奖。
数据表明,西安旅游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经济的“三大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西安市旅游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地方十年走过的历程,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被誉为西北地区旅游界的一匹“黑马”。但西北地区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存在问题。
创新意识落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虽具有先进性但并未为大众所熟识。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并融入创意元素,人们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认识上。西安在发展旅游业时主要依靠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意识落后。
创意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的落后加之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人们的创新思维,导致创意型人才缺乏,据调查,西安创意型人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旅游创意型人才则更低于此比例。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西安旅游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属于新兴产业,政府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基于陕西省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对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出发展路径。
培养旅游创新精神和文化。创新是产业源源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沂水旅游创新精神和文化,是保证沂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全民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认识和重视,使大众参与其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政府制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促进政策。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导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在相关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设立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在优化资源配置、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引进创新型人才、保护创意知识产权、研发创新等方面制定促进政策,促进沂水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
引进创意型人才,培育旅游创意团队。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其根本。引进高端创意人才,为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创意,打造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培育自己的旅游创意团队,打造西安市专属的文化旅游创意梯队;加强与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创意产业的研发注入新鲜血液。
建立健全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具有独特性,创意旅游产品具有唯一性,这是吸引八方游客来沂水旅游,使西安市旅游业出奇制胜的关键。在信息共享高速发达的今天,为防止旅游创意的不断被“复制”,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制定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创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才能保证西安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篇7
本文研究对象是典型的创收不高区域代表之一。但由于历史以及现实的原因,保护区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旅游资源的价值未受到重视,旅游发展水平较低。本文旨在探讨适宜的保护性开发策略。高效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开发活动不影响当地原始景观,并且推出具备当地特色的系列生态旅游产品,带动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为社区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瓯江中上游、闽浙交界处,是浙江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辖莲都、龙泉、缙云、青田、云和、遂昌、松阳、庆元和景宁9个县(市、区)。全市土地面积1.73万km ,人口248万,其中畲族人口7.5万。丽水以中低山地形为主,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丽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山地垂直小气候明显。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1%,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保存着浙江省最完整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华东最大的生态休闲旅游地”,天然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目前对丽水市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万旭仙等(2015)对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构建了丽水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熵值法进行指标客观赋权,最终得出丽水市当前生态旅游发展水平较低,通过分析得出应从继续降低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继续加大污染源治理的投入和提高星级饭店餐位数和床位数,加大旅游特色项目的开发等措施拟为实现丽水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王静梅等(2014)主要对丽水生态旅游的背景、发展现状及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危机分析,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预防和处理危机的方法。邱云美(2015)提出了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文章认为瓯江文化融入丽水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能促进丽水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但目前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文化挖掘不深、开发层次低和市场运作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对瓯江文化与丽水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节庆活动市场运作程度、增强对经济的关联带动性,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措施,以及"瓯江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地域集中式、专题线路式和主题附会式开发模式。金海波(2015)首先肯定了浙江省丽水市具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但在践行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提出了为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品牌,丽水市还应在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路、理念、布局、体制机制方面以及发掘本土文化和提升人员素质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吴保刚(2011)对丽水生态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章认为丽水市的发展战略是围绕”生态”展开的,促使了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随着旅游业在丽水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加,生态旅游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丽水生态旅游产业仍存在诸如”单打独斗”、以开发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竞争力差、异质性不大、生态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等劣势.本文通过对丽水现有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将丽水的本土产业纳入生态旅游产业体系、注重当地居民参与性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思路。
综上所述,目前有很多学者对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都做出来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丽水市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天然条件的,在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构建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与瓯江文化相结合,如何对生态旅游进行危机管理,影响丽水市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但这些研究对如何保护性开发丽水生态旅游资源的微观层面还少有涉及,因此本研究对丽水市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生态文明”观;现状和问题;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2-0055-04
一、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类型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空间聚集和集群化发展趋势。各级政府在新一轮的“十二五”规划中将培育旅游产业集群作为发展目标写进议事章程。农业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业旅游项目应运而生,种类不断增加,一些原来分散经营的品种通过不断地优化组合,逐渐集中到一起,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进入萌芽期。
(一)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含义
许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了定义和研究。笔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以农村区域的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以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产业为目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的旅游企业及其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趋向和集聚的现象。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必须依据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关系,从而获得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形成更具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合形式,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类型
根据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分类方法――内生性集群和外生性集群,结合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划分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
1.资源禀赋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各地基于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使旅游企业在长期竞合博弈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共享的竞争规范以及长期稳定的合作性竞争关系,并在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旅游产品整体的创新。资源禀赋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见图1。
2.政府(行业)助推型
这种类型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政府把集群战略作为促进地区农业、旅游业发展或振兴的政策和手段,在行业协会或集群组织发挥主要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形成的。政府(行业)助推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见图2。
二、“生态文明”观对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要求
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即通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融现代农业与自然资源景观及旅游资源为一体的优化产业结构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
(一)“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农业旅游发展再认识
(1)定向于持续发展目标,即把“生态文明”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农业旅游发展与村镇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乡村旅游才是生态旅游。
(2)定向于产品和旅游项目的“绿色化”,即将“生态文明”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绿色生态游项目”,同时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田园观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业科考旅游、采摘体验旅游等都属于生态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比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3)定向于行为规范的“生态化”,即强调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环境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道德观。
(二)“生态文明”观对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出发,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符合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并满足旅游生态资源的要求
旅游生态资源表明一个地区旅游发展可利用资源的容量和质量,有其成长的极限,是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成长的营养源泉。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一般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可待开发,且集群成员数量小于资源的承载量,集群规模的成长基本不会受到资源的限制;随着集群的发展,可开发的旅游生态资源越来越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必将下降,新成员进入集群的障碍也会逐步增多,集群的规模增长将会放缓;当旅游资源的承载量达到极限时,集群发展将陷于停滞。因此,旅游生态资源的开发潜力直接影响集群规模的扩张,当生态环境的潜力接近极限时,如果不能开发新的资源,终将导致集群的衰退。
2.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重视内部生态的和谐,着力打造生态成长机制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于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有序的合作竞争关系。在集群发展初期,由于有大量的生态资源可供选择和依赖,集群的成长主要受益于成员对资源的开发运用能力;然而,随着成员数量的增多和资源的争夺,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或恶性竞争,旅游资源和集群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必将遭到破坏,旅游服务质量将难以提高,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将受到影响。“生态文明”要求集群成员开展合作基础上的有序竞争,树立共生与协调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构建内部生态的和谐,着力打造生态成长机制。
3.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体现与其他要素的协调关系,不断完善外部环境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内外环境要素的影响,除了资源禀赋外,自然条件、人文社会环境、充足的市场供需条件、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效服务、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态度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经济环境支撑体系的建设,始终维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关系,形成集群发展与社会组织要素和非社会组织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以我国生态旅游典型代表村镇为例,对其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梳理现状,查找问题,提出“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
(一)“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多以传统产业形态为发展基础
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的农业旅游多以田园观光休闲游产业(100%比例)、农产品、土特产品产销业(90%比例)、民俗文化体验游产业(90%比例)等传统产业形态为主,集群发展演变过程中鲜见以生态养生、现代农业科普等代表新型产业形态和生态发展方向的集群发展模式。
2.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社会效应初显
调查数据表明,100%的受访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90%的受访者认为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并增强了生态资源的发展潜力;同时,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就业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
推动了村庄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实现了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乡村旅游配套客房数、床位数、餐饮娱乐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1.集群发展特色不明显,旅游吸引物单一化,雷同化
目前,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一般以下列五种模式为根本,即农业观光游、乡村休闲游、自然生态游、民俗文化游、古镇(古村落)游。这几种模式因受到游客的喜爱而成为各地竞相发展的首选,其结果造成产品单一、雷同建设等问题;相邻地区农业旅游产业群之间及其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没有互补性,集群发展特色不明显,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相互之间“价格战”过度。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不够重视,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细节不注重,特色不鲜明,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旅游吸引力缺乏,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集群规模小,产业联动效应不显著
到目前为止,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呈现出规模小,资源不足,经营分散的特点,不能形成完善的一套融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活动体系和产业链。如一些采摘项目,产业发展仅限于“吃”、“购”、“娱”,而对于“住”与“行”由于配套设施所需资金大,不容易在短期内得以补偿,致使产业发展功能缺位,甚至出现产业链断裂的危险,从而不仅不能发挥集群的独特功能,而且经济效益也不显著。农业旅游产业集群规模小还表现在旅游业仅局限于与农业的结合,缺少与乡镇工业、商业多方联系,农村中工业、农业、旅游三者没有结合成有机的产业链,产业联动效应还不够显著。
3.集群内部缺乏系统规划与管理,未能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农村旅游景点分散,景区地域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要想整合农村旅游资源并实现集约化运作,集群内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地的一些资源优势统筹发展,以期形成集群竞争力并实现良性循环。目前的情况是乡村旅游区缺乏总体规划,集群化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乡村旅游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4.集群赖以生存的公共设施薄弱,管理多头化
农村旅游点卫生状况还不理想,例如:排污排水通道不畅、农家旅馆设备简陋、缺乏基本的消毒设施和卫生监督,生活垃圾严重污染环境等。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开办休闲旅游后,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增多,负荷加重,而电线电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造和定期检修,极易漏电走火,造成安全隐患;一些位置相对偏僻的农家旅馆,在保障游客生命安全方面也缺乏必要的设施。加之,“生态文明”视野下农业旅游是农业、旅游业与环保业交叉的一种形式,需要农业部门、当地政府、旅游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而目前的情况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5.集群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季节性强,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
“生态文明”观要求旅游发展持续化、均匀化,以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然而,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致使农业旅游产业集群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像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资源消耗严重、集群内部竞争严重甚至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环境和资源的自我修复。
四、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模式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内部所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也是推动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理论和案例研究以及笔者的调查来看,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动力来源于集群内充分的生态位要素、资源以及企业间合作关系,而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推力、创新带来的绩效拉力以及集群外部生态条件支撑体系又为创新提供了中介和平台。
(一)优势生态位选择创新
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是旅游产业集群的资源支撑和经营管理状况等本体特征与旅游产业集群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人文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区位条件、客源条件等要素互动匹配后所处的状态。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生态文明特征,要求走生态位错位发展、优势发展、个性化发展道路,从而明确不同集群在一定区域旅游市场中的发展定位,以期形成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独特的自我发展空间。
1.优势生态位选择定位
为了避免各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由于生态位重叠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和生态环境恶化,产业集群必须因地制宜,在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选择特色化、典型化生态位发展策略。为此,必须做到:
(1)优势生态产品定位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拳头产品必须特化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差异性。为此,增加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投入,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丰富产品内容十分重要。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如利用周围耕地、果园、鱼池、水潭等开展插秧、锄草、割稻、采摘、垂钓、划船等娱乐活动;也可以借助草坪举办小型茶话会、歌舞会、野外烧烤等,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还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发展农业旅游的经验,把土地租给城市居民,让他们自由耕作,主要目的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是体验耕作的乐趣,从而打造各具特色、各有所强、各有所优的产品组合,带动集群产业链的发展。
(2)集群市场开发特化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所依托的市场必须特化,即找准自身相对优势的旅游细分市场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为此,应该注重对集群所在区域的特色品牌塑造,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采取更加务实、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点线面、海陆空、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针对当地农业旅游特色量身定制营销计划,通过营销手段进行需求旺季分流,减少农业旅游需求随季节波动的不良影响,使农村服务能力在一年中得到更均匀的发挥。
2.优势生态位拓展创新
生态位拓展要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具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特色产品系列的能力,从而不断延伸产业集群生态空间,拓宽集群生态位深度与宽度,实现集群可持续发展。为此,应该改变农村旅游业由农户自发发展的局面,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把农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人口集聚、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和建设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休闲场所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等,实现产业集群“布局更加合理、定位更加科学、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目标。同时,兼顾农民生产生活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双重需求,结合“山、海、滩、岛、湖、潮”等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发展差异化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群、生态养生产业群、农事种植产业基地等凸现各地优势的产业建设,让农业旅游逐渐形成“一户一业”、“一村一景”、“一镇一品”、“一区一特”的发展格局。
(二)资源整合利用技术创新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承载容量,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盲目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将会造成相同或类似资源需求在一定空间、时间范围内过度集中,从而导致集群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短缺。本研究中的资源由基础条件、资本、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构成,它们与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如图3所示。我们关心的是这些资源如何通过一定的机理整合成集群的竞争力,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1.基础条件利用技术创新
基础条件包括集群发展所依托的自然条件(地理地貌、土壤、水资源、植被、气候等)、旅游吸引物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交通条件等。资源整合利用技术要求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必须改变片面化、单一化发展思路,综合考虑基础条件的承载能力,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行认真细致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并建立区域环境容量监测系统,建立资源动态数据库,实施气象监测、环境监测、生物资源消长变化、地貌保护、动植物保护、安全保护、景点选址保护,再到生态恢复、燃料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及时地科学地解决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提高资源整合利用效力。
2.资本利用技术创新
在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开发初期,就应该对当前和未来可使用资本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重点,解决好产权关系和各种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形成开发梯度,控制好集群生态系统的承载量,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资源整合利用机制要求农业旅游产业群的发展应吸引民营企业和一些民间资本的投入。要重点推动农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如小额贷款)挂钩,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集群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旅游,鼓励发展各类为“三农”提供服务的金融中介组织,依法建立区域性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促进农村旅游加速发展。
3.人力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良好的生态道德可以使人们自觉地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依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保证在享受环境、认识环境的同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此,作为资源整合重要一极的人力资源,必须首先加强旅游管理人员的生态理念及其生态保护专业素质的培训,强化其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其次,教育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奉行生态道德,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激发旅游者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尚品质;再次,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现代化等技术手段,尽快培养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法制观念。
4.社会资源利用技术创新
社会资源包括集群发展所依托的公共设施资源、当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社会环境等要素。基于资源整合利用的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饮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制约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农民饮用水工程、路网、电网、通信网建设和旅游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加强社会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已势在必行。
同时,要重视维护与集群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保护集群所在地居民的利益,提高其参与旅游开发并成为集群产业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积极性,为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集群内部合作竞争制度创新
一方面,农业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得益于相似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度、合作程度(彼此间的互补与共生)、相互学习和创新效应、地理可进入性等。另一方面,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因此,构建和谐畅通的“生态产业链”,使集群内企业从共存中获益,必须在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引导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实施制度创新战略。
1.政府管理职能创新
各级政府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改变农业旅游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和生态平衡现象;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以往包办代替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行为,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监管,构建社会管理体系,做好公共服务工作;深入整顿规范集群成员竞争秩序,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反对不正当竞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和危害集群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行业协会管理创新
要加快发展农业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集群内相关企业的分工协作网络,拓展集群生态发展空间;促进各种群体及成员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构建公平、和谐的集群共生环境;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质量监督、引导集群成员发展多样化经营和产品创新,鼓励差异化发展,避免集群成员间由于生态位重叠而造成竞争过度。
篇9
关键词:森林旅游;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1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01年四海湖景区初步建成,正式向游人开放。2013年6月洮南市四海明珠度假村开工建设。四海明珠度假村现租用疏林地5.7hm2(租赁期为30年),目前已投入建设资金500多万元(自筹),目前,已建成冬季滑雪、滑冰、滑沙、雪地摩托、冰车、雪中飞碟等冰雪项目;夏季浅滩嬉戏、水上乐园、游泳、垂钓、狩猎、骑马、真人CS等娱乐休闲项目,还建有特色餐厅、五所独立小憩房舍和办公大厅等场所。这是洮南市唯一一家旅游产业景区,填补了洮南市空白。建设一年内共接待游客近3万余人次,解决了30多人的再就业,拉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森林旅游产业存在问题
2.1生态环境脆弱,旅游季节性明显。洮南市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燥,风沙大,“五一”旅游黄金节则容易遭遇风沙;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旅游淡旺季明显,每年“十一”后即进入长达半年多的漫长淡季,这给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境。2.2森林旅游品牌开发不足。洮南市虽有特色森林旅游资源,但并未开发出特色的旅游品牌,重点旅游景区间缺乏能够吸引游客长久停留的旅游产品。2.3配套设施不健全,景区景点可进入性差。长期以来,洮南市旅游发展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与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市(县)相比,差距较大。在目前的旅游服务体系中,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综合配套程度不高,旅游交通问题尤其突出,如道路等级水平偏低、条件差。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也较落后,旅游营销、服务接待、旅游人员培训、旅游商品开发与销售等方面与洮南市旅游业发展需要差距较大。2.4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洮南市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进行强度较高的旅游开发,将对部分自然景观及其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区域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和其他经济类资源不适当开发也将对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环境带来突出的负面影响。2.5旅游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旅游管理机构设立较晚,部分景区景点管理体制不顺,如四海湖、老道沟等。旅游从业人员中受过专业训练、懂业务、会管理、精外语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较缺乏。旅游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要求。
3发展对策
3.1加快森林旅游景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森林植被良好,景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森林、湿地等区域,加快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在理顺产权利益关系和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支持鼓励林农利用具备一定景观条件的集体或个人经营管理的森林资源,提供森林旅游服务。鼓励各类林业观光园、采摘园和特色文化园的建设。3.2提升景区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森林旅游景区的外部交通条件,完善景区的供电、供水、供气、供热和通信等设施。加快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设施、科普教育设施、旅游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各种安全、环卫设施的建设。改善景区接待服务条件,创新完善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大力提高森林旅游接待服务质量。积极开展森林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定和网上支付,逐步提高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3.3构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森林旅游产品体系。在提升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发展山地森林生态游、冰雪度假游、森林生态养生游、城郊森林休闲健身游、民俗风情体验游等特色森林旅游形式。丰富特色森林旅游项目,在加强保护、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开展登山、滑雪、山地自行车、探险、攀岩、露营等森林旅游活动。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加强“森林人家”等森林旅游接待服务品牌建设,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和富有文化创意的森林旅游纪念品。3.4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宣传推介,充分发挥旅游公司的介商和推商作用,并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宣传册、广告、横幅、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手段,让更多的游客获取我市森林休闲旅游信息,进一步开拓森林休闲旅游业客源市场,吸引游客来我市旅游休闲观光,提升森林旅游的知名度。3.5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引导森林旅游景区积极为周边林农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林农依托各类森林旅游景区,大力发展餐饮、住宿、运输、导游服务等森林旅游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直接为森林旅游服务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造业,着力兴办“森林人家”等接待服务设施,让游客体验“住森林人家、吃绿色食品、呼吸清洁空气、欣赏森林美景、品读自然山水”的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的森林旅游新形式。鼓励农民积极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建设经营各具特色的森林旅游景区(点),引导各地立足自身文化特色,建成民族村寨、民俗文化村等。
作者:何洪光 侯迎泉 单位:洮南市林业局 洮南市公园管理中心
篇10
关键词: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理论
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有着蒙古族丰富的存在形式,对于体育旅游产业的形成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尤其是体育旅游业的成长与发展,为体育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内蒙古地区的体育产业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角度,迎来了新起点。整体上看,关于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的研究较少,对于体育以及经济理论研究缺少较为深入性的探究,没有起到理论支撑实践的必要条件,阻碍了其发展。因而需要从体育经济学、旅游学和民族学等多视角学来研究,将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内部各种因素和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来探讨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运用产业化的视角,探索体育旅游产业理论的内容与价值。
1.关于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面积辽阔,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份。也成就了多样的自然形态,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形态。如东部的草原、西部地区的巴丹吉林沙漠;兴安盟的大兴安岭森林、中部的阴山山脉;多样的蒙族文化民族特色。多样的蒙古民族生存发展为体育旅游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内蒙古地区独特蒙古民族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开发内蒙古体育旅游的特有优势。
2.提升民族体育产业理论的研究
2.1蒙古族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内蒙古体育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领域和价值。目前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缺少稳定的调控,相对较为单一,是较为粗放的发展形式,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该地区基础产业发展、经营方式有待完善、体育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规范,存在的问题成为了阻碍自治区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相比而言最为严重的问题则是对本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和重新认识。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要走向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就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本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和经济领域。
2.2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重要地位的需要
作为内蒙古旅游业色鲜明的一部分,体育旅游业也将成为拉动地区旅游经济的新亮点。我们重视它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必将在内蒙古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及优势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现有发展水平,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理论深度。借鉴发展较快的其他省份的发展模式,将旅游产业列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中进行培育。同时需要理论不断重视和加强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以体育产业的深度为突破口,加大创新与合作的力度,突出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的重地位。
2.3制定完整的体育旅游产业指导方向
产业的指导方向是产业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产业指导方向,是为各地政府部门制定相配套的产业政策理论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并针对体育旅游业的相关指导政策,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更是相对落后,也没有地方性的建议及要求。特色体育旅游发展较好的等省、市制定了部分相关内容和管理制度,且处于相对初级的状态。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的成长需要相关法规的支撑。
3.内蒙古体育旅游业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产业中的各种分类构成了基本的经济整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所占比例也在做着微笑的调整。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地区的新型产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也作为综合产业的一种,与该地区其他产业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构成都构成了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对象。
3.1旅游业与体育产业间的联系
体育旅游产业是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交叉产物,二者是广义范畴,依赖于更为广义的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融合了两者的共同特性。研究的初衷应该是基本理论的梳理,涵盖其结合的社会科学背景,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它们服务对象的一致性程度。
3.2关于内蒙古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初衷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在原有旅游产业的基础与体育的交叉理论作用下形成的。所以二者相互的作用与联系十分重要,由此确立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理论的基本方向。出发点应放在内外经济发展的角度,以发现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动机,发掘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3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近年来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经历了发展的初期,如今的发展应站在更为长远的视角下,针对长期的发展目标制定更加科学的规划。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持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怎样保持产业的规模,发展过程中坚持的主导方针是什么,如何丰富消费种类,吸引消费人群等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4.研究方法
4.1调查与理论分析并举
对于内蒙古体育旅游业蒙古民族文化与特殊的高原的特点形成了它独特的存在形态,尽管特点明显,依然伴随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的调查,如对牧区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调查还需进一步加强,通过实地考察,较好的掌握内蒙古地区有关体育旅游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从而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挖掘体育旅游业相关构成及影响要素。
4.2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
内蒙古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研究,是介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在对待地区性产业的相关研究时,不但要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内部的微小变化和作用关系,衡量具体的要素;还需要加强宏观层面的研究力度,从当今国内的整体经济产业现状出发,在西部大开发和西部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的层面进行分析。
4.3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
在产业经济领域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前者主要研究经济现象,即考虑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怎样运作的,而不回答这样的运作效果是好是坏。后者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怎样的,并对经济活动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作出判断的。在研究体育旅游产业的过程当中,我们对初期发展的基本要素有了一定了解,仅处于起步状态,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与规范分析进行相结合,提高对内蒙古体育旅游产业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相关认识。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 上一篇: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 下一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