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观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平衡的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平衡的观点

篇1

    类对环境的不断改造变成物质环境了。哲学中曾讲过,社会生产力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提高,就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改造的结果。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凸显出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工作也是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找到环境科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在我看来应该是: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各生态系统中众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并且依靠对这种规律的正确认识、建立、恢复和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1]。

    想要更加明确的了解环境科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要清楚的认识生态学是什么。生态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环境,也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物的有机体,而是对外界环境和众多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保护环境工作中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治理污染环境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态学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就在于研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其发展规律揭示其实质问题,从而有效的处理之间的关系,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合理的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以很好的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2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生物所处环境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统一体就成为生态系统。不难看出,时间性、隐稳性、流动性和空间性就是生态系统的4个特点。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结构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对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众多构成成员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可以说是没有绝对静止的状态。环境对于被破坏和被污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同时,生态系统自身的趋温稳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生态平衡自我调节的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就很难长期的恢复到平衡状态,乃至很难恢复[2]。

    3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我国东北以红松林为主的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中, 成功地推广了采育择伐方式, 保护了森林资源, 提高了采伐量, 加快了轮伐期, 保证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至于利用人工饲放天敌以消灭农、林生态系统中的害虫, 避免农药污染;建立人工海水、淡水生态系养殖珍珠蚌、海马、水貂等珍贵产品;人工种植防风固砂林以消除风砂为害, 城市植树造林种草以吸收大气毒物尘埃、噪音, 净化空气等等, 无不是人类应用生态学知识于环境, 定向改变环境以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有意识地打破原来自然平衡, 建立新的生态平衡[3]。

    目前的环境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了,而是应该全世界都应该注视的问题。环境问题不仅是自然遭受破坏的问题,还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稳定,这些后果都是全世界人类不愿看到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和生态平衡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现代人类对于环境的认识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在人们不断扩大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这种过程对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是不能避免的,对于生态平衡的承受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于人们如何有效合理的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深入了解和分析生态系统的有关功能和结构,并很好的掌握其发展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程度也是可以有效的避免的。

    4 结语

    总之,我们要加大对生态和环境之间相互辩证关系的研究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科学合理的保护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这也是环境保护科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 早行. 搞好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国情教育参考资料之五.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0(8):34-36.

篇2

[摘要]论述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内涵,分析信息生态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要在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和人本观指导下对信息生态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学信息链

[分类号]G350

信息生态理论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目前的主要构成是以信息生态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生态学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的研究。作为一个发展尚不成熟,体系尚未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应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把握。

1 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内容

自Davenport 1997年首先正式提出了信息生态的概念以来,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者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涉及信息生态系统和信息生态学的相关问题开展了研究。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信息科学和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流和能量流的传递以及系统的合理构建和优化等问题。

目前信息管理领域对信息生态理论的研究比较零散,包括基本的信息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构建、信息生态位、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链、企业信息生态、信息生态失调等概念及其内涵的探究。在研究信息生态理论时,要避免与自然生态简单和机械的类比。自然生态虽然也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人为干预,但自我调节能力仍是主要方面,而信息生态系统是人为的系统,人的行为是主要方面。因而对自然生态系统思维方法、规律、观点的运用必须立足于“信息”这一领域。

信息生态系统由信息、人、信息环境组成,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人工系统。信息环境的范畴比较广泛,既包括与人类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政策与法规等是信息环境的显性构成部分,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的知识结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生产经验等是信息环境的隐性构成部分。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为信息管理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空间广阔,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研究:

信息生态学的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在研究信息生态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产生过程和背景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为内核,进一步厘清信息生态学基本概念、特征,深入探讨学科基础和理论体系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目前学术界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信息、人、信息环境。需要进一步研究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探究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其形成条件、构建机理、构建模式等问题。

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信息生态失衡的核心原因分析、和谐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因素都需要通过运行机制的剖析来破解,为此要对信息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运作规律和过程进行研究,探究信息流和能量流在信息链中流转的规律和方式,得出运行机制。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的信息组织模式与策略研究。通过对信息链的分析以及信息链节点触发信息生态失衡的认识,对信息组织方法、原则、策略进行新的探索,以促进各种信息群落的生态平衡为目的,研究信息组织生态模式,探讨信息组织生态模式的功能、成功条件和实施策略。

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管理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基于知识管理及信息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知识化的特点以及信息生态系统下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容及过程。

信息生态观指导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信息生态系统在企业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以企业信息群落为核心,研究信息生态系统下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环境的策略和模式。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系统的战略与对策研究。研究实现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措施等。

信息生态系统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问题。

要大力推进实证研究。可结合某地区信息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其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方式和方法,提出在具体生态系统下的信息组织、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和策略。

2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方法

从宏观上,要运用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中观上,要运用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这四大信息生态理论基本观念来指导研究工作。从微观上,要运用情报科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应用问题。要灵活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生态仿真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手段,强化实证研究方法,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抽象而空洞的概念演绎。

系统观、平衡观、人本观和互动观是指导信息生态理论研究的核心观念。

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信息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和运行机制。这是因为信息生态是由人、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中各种要素和资源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信息生态中各个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强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它们的变化都是系统性的,一个生态要素所发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信息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理论得以发展受到生态平衡观的很大启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失衡状况严重,信息生产者的无序生产导致有序化信息传播的困难,造成信息供给和信息消费需求严重失调,信息分解环节极为薄弱,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彻底删除。为了促进这种失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态,要探寻信息生产、信息传递、信息消费和信息分解四个环节的运动规律,使系统中各种要素的数量比例、运行模式、功能结构、资源配置和能量交换等都可以处于相对

稳定的状态。信息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功能,但由于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系统,所以人类的积极干预是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失衡――平衡之间变化的主导力量。

一个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信息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生态系统,它自身的各种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磁吸、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促使信息生态系统在平衡态和不平衡态之间变化的主要力量,也是促使信息流在信息链中快速流转,带动能量流动的主要方式。要构建和谐的信息生态系统,必须以互动观为指导思想。

在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人本身。人们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信息环境的改善。信息活动的真正主体是“人”,要加强对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信息的接收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质量。信息生态是围绕着人而形成和展开的,其生成、演变的状况既是由人引起的,也反过来建构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息存在状况。维护信息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人在系统中受益最大化。

3 信息生态理论对信息管理实践的启示

信息生态理论提供了一种观察、分析和处理组织内和组织间信息产生、组织和利用的方法论,可以和已有的信息管理理论和工具很好地结合,进而丰富信息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信息管理实践。

目前信息管理实践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惑是信息供需失衡及信息污染问题。各信息群落的信息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信息冗余、虚假信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信息垄断;信息污染的主要表现是虚假信息、不道德信息、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篇3

    一、尤金?奥德姆及其着作

    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着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

    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着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着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着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

    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

    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

    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

    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

篇4

首先,武松打虎是发生在远古的宋朝。那时,老虎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况且武松打死的这只恶虎,到处行凶吃人,危害乡里,可谓十恶不赦。若是不把这只恶虎打死,将会有更多的人命丧虎口,活着的人也是战战兢兢,不能安心过日子。如果这样的情况下还说什么杀害野生动物是破坏了生态平衡,那么人入虎口不就会酿成新的惨剧?!毕竟,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其次,爱护野生动物是对的,但是老虎封山吃人,危害四方的时候,武松能不打么?何况那时还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以,我们看武松打虎该不该打虎,是不是英雄,应该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去看。

再者说,武松打虎是凭着自身的一身好武艺,凭着十八碗酒的酒劲,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由此,我们也能看到武松高超的武艺和浑身的胆气,单凭这点也足以认定武松是英雄。

我们不能让英雄在千百年后变成罪人!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化构筑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61-02

随着全球生态的不断恶化,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思维逐步成为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新视角。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更是将生态理念上升为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思想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武装途径,除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理念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外,同时也应该注重自身的生态运行问题,即:要树立新的“生态理念”,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主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文明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的必要性、可行性做一简单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是其自身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化构筑不仅是时展对其提出的历史性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进行生态化构筑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转变的认知要求。传统的教育观念习惯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分解为主体、客体、环境、载体等要素来进行研究。这种要素分析法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的纵向深入,另一方面则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不强的问题。而生态论观点所提倡的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定向,把对局部的思考纳入到对整体的思考之中,遵循着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强调世界是以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方式存在的。[1]以生态论而不仅是要素论观点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上的一个重要转变。

(2)进行生态化构筑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的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便是一个有着众多生态因子构成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总体效益并不仅仅依赖于某个单因素或多个确定因素,而是生态系统整体运行的状态及其结果的体现。[2]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这一特点,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对生态系统原理规律的探究,并切实将之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之中,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协调性和连续性。

(3)进行生态化构筑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平衡的功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平衡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和谐、互容、共生的状态。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平衡的维持和发展,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要素自身具有良好的品质,而且要确保教育系统内外部之间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沟通的正常进行。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不断提高系统各要素自身的品质,而且要处理好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持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稳定和生态的平衡。

2.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是增强其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生态思维所具有的整体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的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理论支撑,对于增强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生态化构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整体关照,增强了教育的系统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联系的思考,不仅可以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在宏观和微观上存在的失误,而且从生态平衡的视角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考察和审视,还可发现和主动地调控教育内外部的生态失衡,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地运行。

(2)生态化构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层次视角,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按照生态学层次分析(Level Analysis)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生态、群落生态和系统生态。[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层次的划分不仅是理论分析的需要,而且也确实客观存在。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层次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地采取教育措施和手段,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生态化构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态理念,增强了教育的持续性。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四个特点。[4]全面、和谐、高效是生态文明的存在基础和当前表征,而持续恒久则是生态文明发展的核心主旨和历史趋向。正是生态文明这种追求全面和谐高效基础上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人类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注重人当前的、现阶段的发展,更要注重人未来的、长远的发展;不仅要追求当代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且要教育人们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后代人留出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可能。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职责,而且也是合法性存在和持续性发展的现实依据。

二、可行性探究

1.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提供了思想指导

随着工业文明自身弊端的不断显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步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也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指导。

(1)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最新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观支撑。生态文明是人类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在生态文明新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改变过去那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代之以平等、和谐、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地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人同社会共荣、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态目标。

(2)生态平衡――人类面临的时代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断代式开发,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其危害程度已影响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生态失衡等问题自然也成为人类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服务人、保障人的人类实践活动,对于该问题自然不能予以回避。它必须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己任,不断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号召人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这场拯救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大会战之中。

(3)生态人――人类新文明的主体承负者,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的旨归。生态文明归根到底不是生态的文明,而是人的文明。生态的良性运转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失去了人,生态的良性运转是毫无意义的。[5]人作为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体力量的作用,人的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其舆论导向和开发育人功能,不断地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由“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

2.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提供了理论支持

(1)循环再生原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平等共处、互动共生,保证教育系统的健康运行。物质循环,再生利用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原理。该原理认为一个健康发展、平稳运行的生态系统,其运行演化的过程便是沿着“生产――消费――还原――再生产”这一闭合路线而不断转化、再生、螺旋式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率如何,环节之间通道是否顺畅,都关系着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要做到健康平稳的运行,就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这一闭路循环的规律,从整体性出发,尊重系统每个生态因子的作用,保持各个环节通道的畅通,有效地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系统平衡健康发展。[6]

(2)生态阈限原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反馈调控规律,自觉把握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动态,将干扰控制在阈限范围之内,保证教育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生态系统各个环节内部及不同环节之间的反馈调控机制来实现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起作用,如果干扰过大,超过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这个临界限度称为生态阈限。[7]根据这一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动向,既要充分利用利导因子和正反馈机制来增强系统前进的动力,又要积极发挥限制因子和负反馈的调节功能,将干扰控制在阈限范围之内,使系统在新的状态中保持平衡与稳定。

(3)营养生态位原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竞争和协同进化规律,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其在竞争中协同发展,保证教育系统的动力与活力。生态位是指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稳定的生存资源(食物、栖息地等),进而获得最大生存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生态位的存在使得不同的物种之间和相同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生存竞争。但从长远发展过程看,这种相互竞争又导致了物种的协同进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无论是其内部的教育个体之间,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的活动之间都存在资源竞争与生存协作的问题。如广大的青年学生,他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营养生态位――没有学生的存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又是大众传媒,尤其是各种娱乐传媒的主要营养生态位――传媒没有了广大青年受众,其发展的动力便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由于二者在生态位上存在重叠,必然会导致它们在争夺学生财力、物力、时间精力这一营养资源上的激烈竞争,同时,通过学生这一纽带,二者又实现了有机结合和协同进化。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教育与娱乐等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得它们既能够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协同发展。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构筑不仅是生态时代的必然理论选择和必要实践路向,而且是其自身健康运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大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不断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保持其不竭的发展动力和鲜活的生命力,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任 .生态思维与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6.06.17

2 戴 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思想政治工作,2007(2):150

3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08

4 郭 镭、张 华.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贵州环保科技,2003(1):3~4

5 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5

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85-1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和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地破坏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作为城市园林植物的基本功能,除了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能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园林植物还具有调节小气候,吸收二氧化碳和有毒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吸附粉尘,减少噪声污染等功能,园林植物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的基础,在维持生态环境平衡、改善城市污染环境方面功不可没。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园林植物的重要措施。本人结合多年的经验得出结论:只有针对性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强调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才能使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1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1 经费少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防治经费投入少,负责防治病虫害的绿化部门因为缺乏经费,不得不选择花费最低的化学防治措施。

1.2 治标不治本

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治理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常见的一些病虫害的治理上,忽视园林植物病虫的源头治理,随着城市园林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是越来越多。

1.3 缺乏植物保护的专职技术人员

抓不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因而无法从源头上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1.4 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单一

以喷施农药等化学防治技术为主,而喷施农药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危害到园林植物本身,所以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化学防治,通常会影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整体防治水平落后。

2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则

2.1 注意生态平衡

在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平衡中,由于人类和生物、植物生存的环境之间都有着较为复杂的联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发生改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导致整个园林植物的生态系统失衡。因此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时,首先不要违背了生态学的观点,要把有利于发生病虫害的条件消灭到萌芽之中,尽量避免用喷施农药的方法,大力提倡引进植物病虫害的天敌,运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则,使园林植物生态保持稳定。

2.2 全面治理

在制定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对策时,应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如需注意维持生态平衡、控制经济支出、保证防治效果等方面,并以做好植物检疫为前提,保证植物养护,不滥用农药,争取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尽可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许为害范围之内。

3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3.1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强化组织领导,做到防治监测人员专业化,各类高效低毒的农药要储备充足,药械配备齐全,以备发生突发性病虫害时能及时进行有效控制。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不可单一使用某种农药,应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避免病虫产生耐药性。

3.2 把好植物检疫关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国内国际园林部门间的苗木品种交换日益频繁,这就为人为传播园林植物疾病提供了机会,因此在引进苗木品种时,必须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要把进苗地区繁殖快、危害大、易传播的危险病虫种类,作为重点检疫对象,发现有害生物就要立即进行除害处理,严禁将危险性害虫传入或传出,以免给园林绿化带来更大的损失。

3.3 大力推广诱杀技术

诱杀技术是一种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技术,它的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把害虫诱集杀死,比如灯光诱杀技术就是最常用的一种诱杀技术,此外还有色胶板诱杀技术、饵料诱杀技术等等。这些诱杀技术不仅容易操作,成本低廉,而且效果也很好,而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安全,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已把诱杀技术作为重要技术措施。

3.4 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1)近几年无毒无污染的生物性农药不断推陈出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非常有利。此外,人工合成昆虫内外激素的种类也较以前不断增多,也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一些生物防治方法在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益兽、益鸟、益虫、益螨、有益的细菌、真菌、病毒、激素等来消灭害虫。生物防治有许多优点;保护环境,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害虫不易发生抗性,不会引起害虫再猖獗,对人、畜、植物安全。使用得当,不仅可以做到经济有效,技术好,还可以节省劳力,在园林病虫害防治中很有前途。

(3)正确选用无公害农药和施药技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选低毒、对环境污染小的药剂,如生物农药、仿生农药及植物杀虫剂。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农药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说,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更具有优势,它能够持久有效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只需喷两次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学农药每代害虫都必须防治两遍以上。另外需要改进农药施用技术。以往的农药喷雾施药方法弊端很多,有人曾经测算过,常规喷雾从施药器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植物叶片上,而能起到杀虫作用的农药仅有0.03%。可见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周围环境中,既造成了农药浪费,还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居住环境。因此改进农药的施用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李孟楼.资源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生态系统

一、引言

“生态学”( Ecology) 这一术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 Haeckel 于 1866 年在其著作《General Morphol-ogy》中提出,它以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原理为研究对象。生态学强调生态平衡,也即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个体与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随着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开始应用于社会学领域,研究者尝试将教育置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研究教育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机理,“教育生态学”( Ecology of Education) 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生态平衡。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1] 这一思路拉开了英语教学生态化的序幕,为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出现了很多颇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纵观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从教学设计上进行的研究,从整体上考量教学环节和过程;二是从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的生态化探讨;三是选取教学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对自主学习、精读教学、口译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进行的生态化探讨。

上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来看,研究还相对有限,研究成果还有待丰富。本研究从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的整体出发,从教与学、教学要素及教学环境三个生态因子考察网络环境下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失衡现象,探讨了如何从三个生态因子方面重新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平衡的相关措施。

二、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失衡的表现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各个生态因子(教师、学生、环境等)都有着各自合适的生态位,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共同实现大学英语生态系统的自然和谐发展。然而,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这一新的生态因子进入大学英语,必然会打破原有的生态系统,出现生态失衡的现象。

(一)教与学及师生角色的失衡

多媒体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部院校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格局,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内容脱节等问题。以青海大学交互式英语教学为例,有1/3教学环节属于上机学习,即由教师监督、指导,学生自己利用多媒体复习学过的知识,这本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的好机会,但是却由于学生不善于利用网络媒介的信息资源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使学生产生“疑惑”心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教师督导不足致使学生学习方法不当甚至产生盲目等心理,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生态学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教师可能是培训者,也可能是组织者;学生可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合作者等,教师期望的学生角色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合作者和评估者,然而在实际学习中主要担任的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而对于评估者的角色教师的期望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权威支配性角色,转变为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支持促进角色。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教学的中心,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二)教学生态环境的失衡

信息技术环境为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发展相对落后、师资严重缺乏的西部院校来说不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无疑是一个机遇。但是现实却不尽人意:一方面,多媒体用于课堂辅助教学,增加了信息量,然而教学仍以教师单向流动为主,偏重于单词和句型的讲解和练习[5];另一方面,除课堂环境外,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是生态教学的重要环境。课外学生很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也没有起到督促、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三、重建信息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平衡

信息技术进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导致各生态因子均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失衡现象,包括教与学的失衡、教学要素(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的失衡及大学英语教学环境的失衡。针对此现象,本文认为必须对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进行优化,使失衡的大学英语教学重新走向平衡。

(一)“以生为本”――解放思想,实现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以多媒体为媒介的环境中,学生必须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开启和教师沟通交流的平等对话机制,把自己的个性学习需求和期望传达给教师,开展自由的学术争论,为自己争取学习机会。作为课堂生态的两大主体要素,它们是互动发展的,学生只有一改旧有传统,发挥主体意识,才能与教师等其他课堂要素最大化地创造学习机会,实现和谐共生发展。

(二)“以教师为主导”――加强自省,合理转变角色。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的关键因子――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透彻理解生态课堂的内在要求,不能限于表层意思,而要结合教学实际,把生态理念融入到教学中,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每一教学因素,把其当作系统的组成部分整体性地审视。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超越教材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里与教师积极平等地交流,以主体生态化大学的地位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同时能把自己观点引介给师生,并进行探讨,要超越纯知识的探讨,进而上升到文化素养的提升层面[3]。

(三)倡导多样化生态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应该多样化,师生不能局限于课堂多媒体学习,而应该放眼学习的整个大生态环境,积极加入社会、家庭、媒体等大课堂,增强辨别能力,主动汲取鲜活知识,贯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回归课堂”的循环路线,体现生态课堂的动态性和开放性,通过大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使自己得到整体提升。

四、总结

通过回顾生态学理论进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文献,本文在应用生态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失衡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8.

[2]刘婷婷.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4).

[3]刘向辉.教学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4):126―218.

[4]年晓萍.“陌生化”:构建生态课堂的潜动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3一155.

[5]任丽.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6]章木林,彭灵芝.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程体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3(1):108―112.

[7]张静.民族地区生态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J],海外英语,2013(5).

[8]赵陆.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构建 奏议[J].渤海大学学报,2013:96―98.

作者简介:

李琼(1983―),女,陕西岐山县人,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篇8

一、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生态伦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表现在我们能够运用它的道德规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生态伦理的价值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协调和统一。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非常重要。生态伦理正确价值目标的建立能将我们的生态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从而放弃这种传统方式,选择生态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朝着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明确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生态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就是要突出人们选择生产、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为的善恶、荣辱、对错的价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和驱动力引导人们趋善避恶、趋荣避辱、趋对避错。我们中华民族通往生态文明的道路是非常独特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渗透着许多古朴而神秘但又非常深刻的生态伦理学知识。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思想、道家的关于“万物平等自化”、“体验真实生命”、“法天贵真、道法自然”和“节制物欲”的思想在现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号召力量,对于我们恢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支柱。

二、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调节和规范作用

生态伦理从道德层面调节经济利益矛盾、规范人类生产生活行为的效力就是它的调节和规范作用。生态伦理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是生态伦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必然结果,因为生态伦理的理论指导作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纳入有利于生态平衡发展轨道上来。生态伦理能够对社会活动中的所有主体发挥调节作用。个人、企业、政府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环境利益矛盾。根据生态伦理的观点,任何个人或者社会组织都不应该把自己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变成一个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过程,应该自觉尊重、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伦理就是以这个原则协调好社会主体之间的环境利益关系的。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体与自然之间关系调节方式属于“软调控”,它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的协调是靠社会舆论、教化引导、鼓励敦促等方式来唤醒我们意识深处的生态伦理责任和义务意识,引导我们自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时也应看到生态伦理“软调控”的局限性。首先,生态伦理调节对对抗性环境利益矛盾的调节无法奏效;其次,生态伦理调节作用的发挥要以社会成员生态伦理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基础。虽然生态伦理的调节具有局限性,但是它具有广泛性、经常性、灵活性、持久性、深刻性等优势,因而在协调环境利益矛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教育和激励作用

对公众进行生态伦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是使公众从认识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介,是使生态文明从理念到行动的关键步骤。生态伦理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强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第二,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丰富生态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实现我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第三,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之一;第四,加强生态伦理教育,能够让我们从道德精神层面拥护和执行有关生态保护的各项法规、政策、方针、制度。

四、生态伦理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立法及其实施起基础和促进作用

篇9

【关键词】和谐;和谐发展;意识行为;教育素材;教育资源

作家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而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一个美丽的世界是由种种”和谐“因素构成的,“和谐”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和谐”这一光辉的字眼在十的报告中也屡次三番的出现过,所以“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社会发展前沿的教育,作为培养接班人的一线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向学生传递“和谐”的理念,由理念去支配他们的意识行为,从而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走向和谐平衡的理想状态。下面就“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谈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

1重视利用教材中“和谐”教育素材,开展针对性教学

生物教材中含有许多现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育内容(图文资料、信息等),教师不能忽略,应及时抓住,把握其编写意图,开展针对性教学。

《食物链》中的“野味”、“打狼”两资料就应充分利用,首先在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组成成份”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各成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达成学生认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存在的食物链关系从而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实现情感目标“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平衡能力,我们人类不能随意改变系统中任意一种成份的数量或比例,干扰它们的“吃与被吃”关系来破坏生态平衡。而“野味”和“打狼”两资料,恰恰是能充分说明这一点的现成“佐料”,我们不能看它成是可有可无的普通资料,应引领学生仔细阅读,再通过我们点拨关键,使学生由“生物间通过食物链相制相依来维持生态平衡”,产生树立“保护每一物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识,帮助学生成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十二幅图片,引领学生仔细分析图片展示的内容,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建立起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生成“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核心思想。

充分认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唯一家园。进行《生物圈―我们的家园》学习中,可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生物圈二号》小资料,引导他们探求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学生会认识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唯一的家园”,由“唯一性”学生更清醒的认识“保护生物圈、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世间主宰,应爱护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从情感上学生会认同生物与环境和谐、生物与生物和谐共存的必要,在此,递进一步:“你怎样做,从自己身边谈起”,学生踊跃:“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告诫父母,不抽烟、少开车、步行上下班”、“不欺负其他小动物,及时放生”……由此看出学生会将情感意识自觉自愿地落实于日常具体行动中。我们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时,也要及时向学生施教,帮学生明白:生物多样对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我们要与所有生物“和谐”共存!

2注意挖掘教材隐含的“和谐”教育资源,在知识传递中有意引申和拓展

教师备课时,首要任务是深刻领会教科书编写者的意图,理解表面材料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在对知识归纳、整理后适度地进行延伸和综合,挖掘有关“和谐”素材,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进行“食物链”的学习中,引领学生分析草原生态系统获得食物链概念和特征后,应深入一步追问:“如果某饭店老板为赚钱,将此系统中的蛇大量捕抓后会出现什么结果?”以此诱导学生站在生物圈的角度综合考虑生物间的关系,应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经小组合作后得出:鼠泛滥,啃食草根、打鼠洞―破环植被,生态平衡被打破,草原逐渐变为荒漠。分析中,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了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含义,还由学习结论“营养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向下一级生物流动,有毒物质也会流动和积累,而食物链的最后往往是我们人类自己!”感悟出了环境污染的危害有多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绝不能以牺牲自身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利益!

3及时抓住课堂中突现的灵感,增设活动环节,增强“和谐”教育针对性

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如突现“和谐”教育灵感,应及时抓住,有必要设计活动环节,实现“和谐”教育目标。

《计划生育》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充分理解了“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四项措施的含义后,就有学生提出:“计划生育”与当今“和谐”有关吗?针对学生明智的发问,我增设了一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去改动书中的一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彩色图片,在学生盎然地“改丑”图片后,我问了一句:“这样大的改动后,图片的背景还相衬吗?”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悟,灵感被激发:“七彩阳光的背景应改成灰色的!”“白色的和平鸽应改成黑色的!”……我追问:“为什么这么改?!”学生踊跃:“人多了,污染就严重了”、“人多了,资源浪费也多,环境就恶化了”,再追问:“这么一改,画的标题还相符吗?”,学生画龙点睛“改成《多生差生―劳累一生》”。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了学生思维。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会伴随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疾病纠缠及生态平衡等问题,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杜绝这些弊端,情感教育自然到位!

4结合生物学科实验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有意安排有关“和谐“教育的实验和实践活动

都知道“做中学”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学习方式,所以动手操作、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指导学生多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

用干湿球仪测量不同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先让学生将几台干湿球仪分别置于草坪中、灌木丛下、水泥地上,在半小时后学生由干湿球仪表读出(数据对比)“不同环境中空气湿度不同”时,及时向学生传递了“植树造林可以改变气候”的信息。

用废电池水浇花、养鱼。让学生收集废弃电池用清水浸泡一周,然后将浸泡水稀释用以浇花、养金鱼,学生当场看到了清水中(对照组)的金鱼与电池水中的金鱼表现明显不同,:电池水中的金鱼鳃盖开合急促、游动激烈(现象出现后,要求学生立刻将金鱼放生);并且在三周后,用废电池水浇过三次的花也枯败了,学生从中强烈意识到了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开展“白色污染”活动。学期初,让学生将家里吃鱼时剥出的鱼内脏和废弃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同时埋入一块草坪下,学期结束时再引领他们翻开此处草坪,结果发现:鱼内脏已消失不见;塑料袋虽破却还在;一次性饭盒丝毫没有变化;学生在现象面前惊叹“白色污染“的永久性危害,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会从情感上排斥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从行为上会告诫家人及他人减少使用,学生成为了“杜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员。

设计制作环保购物袋。在上面活动的基础上趁热打铁,有意安排他们制作环保购物袋,学生们明确任务后,由于受上面活动情感的支配积极性很高,主动收集来家中准备丢弃的衬衣盒、礼品盒、旧挂历、饼干箱、烟盒、酒瓶盖等废弃物,按照自己的设计或折或缝,忙的不亦乐乎,各式各样的酒瓶盖也被点缀在购物袋上熠熠生辉,活动结束后,学生不仅制作出了各种色彩斑斓的购物袋,更重要他们还将做好的购物袋在社区内免费发放供大家使用,由购物袋向人们传递了环保理念,进行了“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无声宣传。

办生物手抄报,设立“和谐发展专栏”。结合学校艺术节,要求学生制作手抄报,并设有关“和谐发展”的专栏展示他们的作品:“保护野生动物”、“杀手――雾霾”、“身边的它”等,学生在查阅收集资料、制作中完成了自我“和谐”教育的过程,提升了有关和谐发展的认识。

参加社会活动。联系环保部门,带领学生与他们一同走访了黄河水域边的化肥厂、污水处理厂,并在排污口附近的黄河水域中,采集了水样,拿回后经稀释饲养金鱼(与清水饲养对照),对比观察金鱼生活的状况。这一探究中学生亲眼目睹了污染水对生物生存的危害、对黄河水域的危害,从而激发学生迫切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环境污染的欲望,发出“爱护环境、保卫黄河母亲”的呐喊。在此基础上,将活动再追加一步:让他们就此写出小论文发往报社。曾有位学生在他文章的最后这样写道:“世人如再不挽救我们的母亲―黄河,那么黄河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这些儿女的眼泪!”,可见其环保意识之强烈,在此意识作用下,他必将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所作为,很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一名环保方面的专家,为“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从以上看出,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帮他们树立“和谐”意识;还要让他们明白:“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一片森林可以改变气候!”;要想法提升他们的“和谐”素养,以促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这个目标的机会很多,方法也很多,究竟怎样具体去做,就看我们做教师的有心无心了。“和谐”并非仅仅是一个无关痛痒的口号,而是人类迫切需要实现并经营得更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社会的发展,让我们都做个有心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城乡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思考

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级政府为发展基础教育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还面临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偏低,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因此,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仍然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如何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学与生态平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后,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研究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达到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与失衡主要表现在它的输入与输出及结构与功能上。教育投入,是所有教育输入中最重要的一项,要保持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发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与其相适应,以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教育生态学意义下的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有效分配,它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资源”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教育生态系统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教育系统运作和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一)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生态平衡。

要保持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发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与其相适应。所有教育投入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在教育经费投入的层次上呈现“倒金字塔”型,即教育经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配上出现了“倒挂”。由于财政投入的低水准,很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都很困难。“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它表明每个物种在整个生物群落中都处于不同地位,这就形成了同一群落中各种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并带来了资源分享问题。当前基础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地表明,在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方面,已非常接近耐度定律的最低限度,甚至低于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最低限度,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财力配置城乡差距较大,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

翟博,孙百才的中国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看,农村与城市普通中小学的差距在扩大。可见,城乡投入比例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较城市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加上农村学校零散、交通不便,物资运费高,办学成本高。4—6个班的学校经费只等于一个大班额的经费,更显农村学校的待遇极为不公平。教育经费投入上还存在校际差异,优质学校凭借社会声誉,汇集了当地最优的教师资源,而且比薄弱学校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在资源上“锦上添花”。限制因子定律(木桶理论)告诉我们,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即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能量流不足和低于基本需求时,就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已经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

(三)师资配置城乡差距较大,违背了社会群聚性原理。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指出:强教先强师,教育的发展要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然而,城乡教师资源在配置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教师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教师数量少、素质低,整体水平不高;城市环境和待遇的吸引,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扎堆而形成隐性浪费;在职称、年龄和学科等方面也出现结构失调、结构性缺编的状况,城乡差距很大;农村教师参加观摩培训的机会少,专业发展程度不高。这些问题违反了教育生态学中的社会群聚性原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社会性群聚,不论哪一种教育群体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发挥产生影响。

(四)物力配置城乡差距较大,接近农村教育的耐受度极限。

学校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国家施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量和质都远远不及城市,城乡之间差别明显。就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校舍简陋;图书馆、体育运动场、音体美器械配备、实验仪器等设施配备缺乏或严重不足;由于布局调整,学生接送车和学校寄宿等问题突出。总之,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根据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系统其耐受度与承受能力是一定的,都有最适合的度。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要求学校物力资源配置要与学校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相协调,使学校的教育生态和学校的发展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

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建议

(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实现生态系统平衡。

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我国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因子。从基础教育系统自身的持续发展角度看,保证基础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尤为重要,否则不仅影响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超过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使生态系统得以顺利循环和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调整教育资源放置结构,避免现有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中许多不合理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实现基础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学校布局。

运用自组织原理,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自组织原理强调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它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涵发展。政府应在财力、人才和物力资源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良好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调整农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各类别学校的衔接,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

(三)突破基础的瓶颈,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

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达不到或超过一定的度,都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明显存在失衡的现象。“最好的学校在中国,最差的学校也在中国”。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适当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它们适度的补偿,使它们的办学条件能从不及向适度提升,获得基本的生态承载力,千方百计把薄弱学校扶上去,努力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

(四)调整教师资源配置,使教师结构合理化。

教育系统是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与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经过输入—输出,达到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就城乡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放置问题,首先,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使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保证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其次,要努力实现学历、学科、职称结构合理化,年龄结构梯队化,以期达到教师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平衡。最后,加大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充分整合优秀师资资源,使优秀教师在网络上成为所有学生的教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凌玲,贺祖斌.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区域教育规划[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2]王勇.生态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

[3]宾祖昌.基础教育投资失衡的思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