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学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病理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病理学的问题

篇1

关键词:病历档案;科学管理;作用;问题;对策

病历档案是临床医学实践最为原始的资料,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的具体记录,是患者就医期间所有的症状变化的真实描述,同时也是学者研究以及临床教学最有价值的资料,是人们战胜各种疾病过程原始文献。

1 病历档案的作用

1.1病历档案的法律作用强 病历档案全面地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就诊的各类情况,是保护医生、患者及医院利益的原始记录,对于医疗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还是处理各类事故、肇事和伤残鉴定的重要依据,其分析数据可以提供司法参考。

1.2病历档案的诊断价值优 患者诊断的确立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都要参考病历档案。一个完整的病历档案可以指出通向正确诊断的途径,也是决定诊断方案的关键依据。

1.3病历档案的教学意义好 通过病例分析、临床病案讨论、病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等对学生及临床医师很有帮助,所以病历档案是临床师资培训的重要信息和基础资料,也是实习医生极为生动的教材。

1.4病历档案的医学科研作用大 病历档案记录着最丰富、最新鲜、最具体的医学科学实验和临床医疗实践的重要资料。通过病历档案的统计分析能够找出规律,为医学科学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推动医学的发展。

1.5病历档案的医院管理作用多 真实而完整的病历档案反映了医院和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服务的态度、服务的质量和医疗业务水平。因此,病历档案是检查和监督全院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可靠依据。可供医院领导在改善服务质量、考核医师业绩、评估医生业务水平等方面作出决策,还可用于计划和总结工作、以及为加强行政管理、医疗管理等方面做参考。

2 病历档案管理的问题

2.1领导层的认识有偏差 有的医院领导片面认为病历档案管理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且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认为其占用空间而已,忽视了病历档案在教学、医疗事故处理、科研、医疗质量、医疗纠纷及医院管理等方面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有的医院又"过于"重视,但这种重视是将其称为"病案",之后又极力将其从"档案"中抽离出来或避开档案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2.2 病历档案质量不高,使用价值不大。医护人员对病历档案的认识不足,意识淡漠,对病历的书写草率行事,字迹潦草,记流水账,诊断依据缺乏,质量低;主次诊断不准确,医学术语使用不规范,记录不及时、不完整;某些医生不询问病史,不深入了解患者,不按规范书写病历,造成病历档案存在诸多质量问题。

2.3管理人员少且不专业 按我国病历档案工作的要求,每百张病床应配备专职病案管理人员1名,100∶1。这与国外(美国)的40∶1,相差近2.5倍,所以很难实现深层次管理的水平,所以我国的病例档案管理工作一般做得比较粗,基本上只做简单的整理分类、编码、装订、装袋,编目录、上架等工作。且目前很多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综合素质较低,制约着病历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2.4强调特殊而独立管理 多数医院对病历档案强调是"病案而不是档案",没有把病历档案管理纳入医院档案管理体系中,医院档案管理部门无权管理病历档案,上级档案部门基本上不过问,这就导致了病历档案无规范的档案指导和监督检查。

3 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对策

病历档案管理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的建设管理以及医疗水平的进步,提升管理水平的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

3.1加强病历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病历档案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医院对做好病历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思想基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成开展病历档案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领导层的档案观念,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3.2构建机制、健全制度。确定适应各类医院特点的病历档案管理机制,是做好病历档案工作的必要保障。根据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档案法规,最好的模式是医院设立综合档案室,病历档案纳入大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系。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形成档案资料信息中心,集中管理所有档案以及图书、情报、电子数据,真正做到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3要把好病历档案的形成和归档关,确保病历档案记录规范、质量好。要加强对病历档案书写质量的管理和签署审批管理,做到病历书写内容完整准确,文字简练明了,记录及时,手续齐全,书写整洁。为了确保病历档案的完整、准确、精练和系统,必须在病历文件材料形成过程中把好质量关,加强对病历档案管理各环节的超前控制、全程控制。

3.4病历档案整理、编目规范化:①必须对病历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②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体系,充分揭示病历档案的内容;③通过借阅、计算机检索、编研等多种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使档案的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5病历档案管理要采用现代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病案管理也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缩微存储功能可以将较小的病案以光盘的形式存储起来,销毁原件,从而减少库存,避免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现象,同时还有助于对医院的管理以及对各种医疗数据的统计分析。

3.6 配足配强档案人员,并切实提高其管理科学化素质。医院综合档案室或档案资料信息中心应当配备2人以上,并在相应科室配备兼职档案人员,形成医院档案人员网络队伍。同时,根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的素质。

3.6.1政治素质过硬 档案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却是一项带有很强的政治性的工作,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了解和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路线方针,并且能够自觉遵守与医院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制度,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

3.6.2崇高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是对每一位参加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讲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不仅要做好档案的整理,同时还要为使用者提供服务,因此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中,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3.6.3敢于创新 档案工作虽然比较琐碎,简单,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但是要使档案的管理能够在医院的建设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要具备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管理思维,使得档案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好的服务于医护人员。

3.6.4熟悉业务 档案管理人员的作用在于能够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档案资料,所以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对历史、文秘以及行政管理、目录等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以保证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八年制教育;病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23-02

当下很多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临床和科研能力,达到医学博士水平的应用型临床医师。绝大部分的八年制学生经过8年的培养,以后主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应当具备较强的临床能力,尤其是临床诊断能力、急症处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需要一定的临床思维。大部分医院规定,八年制学生毕业后经过1年的临床轮转即可晋升主治医师,而在上海市则需要经过2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后可晋升主治医师。相较于医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八年制学生的总体培养周期较短。那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较强的临床综合实力,是摆在各医学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病理学虽然属于基础医学范畴,但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与临床疾病相关的课程。因为病理学中涉及到了全身各大系统、器官的疾病,学生对这门学科往往非常好奇。如何把握学生对临床疾病的好奇心,转变为对病理学的学习热情,是病理学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外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以教师课堂讲课为主,是目前各大医院院校采用的最为普遍的方式。这种模式类似小学、中学的授课模式,老师讲,学生记,最后的考核根据学习内容出考卷考试。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模式,优点是系统性强,重点内容突出,学生最容易适应。但是其缺点也很显而易见。其一是教学模式中缺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要是被动接收信息,“死记硬背”,学习方法比较死板。其二是各器官系统被分割成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授课时间也分跨了几个学期,跨度很长。对于病理学而言,组织学是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往往已经不记得正常器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这给病理学教学尤其是切片实习带来了很大困难。第二种是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和教师辅导相结合。但是PBL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临床学科的教学。第三种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跨越了从前的学科分类,注重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强调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例如,讲述神经系统疾病时,就从神经系统解剖学、组织学、神经生理学到病理学,令学生对人体各器官系统有了整体的概念,从前所学的也不再是各个孤立的学科了,而是被有机地整合起来,有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构架。由于这种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因而也被称为系统整合课程。这种教学模式能显著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兴趣,但是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且由于与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差别较大,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国内一些知名的医学院已经开始试行这种系统整合型课程,而且越来越成为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为例,他们将系统整合课程安排在八年制教学的临床医学阶段,包括了临床外科学总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10大块内容,涉及到了组织胚胎学、解剖、病理、病理生理、医学影像、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等十几个教研室。通过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医学教学也不再是以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而本校也在八年制教学中开展了以神经系统为主线的多学科联合教学课程,其中整合了神经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物学等学科,以疾病为基础,授课期间穿插了各个学科的内容。课堂内容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条条框框,而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病例,从解剖学、组织学基础到疾病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内容十分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授课效果也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变得勇于提问,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从教员那里得以求证。从教员角度来讲,对主讲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需要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各种资料,对于授课内容要十分熟悉。教员不仅要起到良好的课堂引导作用,而且还要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其中花费的精力要远远多于传统教学。

在临床教学中可以实行系统整合课程,在基础医学中同样也可如此。病理学的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学习理论内容,然后安排一定的课时观察病理切片。由于组织学课程与病理学并不安排在一个学期,学生在学习病理学时由于已经记不起正常组织学的特点,所以在观察病理切片时学习效率较低,疾病的病变特征很难记得住。在系统整合课程中,可以将病理穿插安排到组织学、解剖学甚至生理学的内容之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详细介绍其解剖结构、生理特点、组织学特征以及相关疾病的特点。而病理学实习部分中,可以将常规HE切片转换为数字切片。这样整个器官从正常到异常,条理和逻辑性强,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能加深理解,前后所学的内容不会脱节而不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王子妤,黄玉芳,程雪琴,王中立.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中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总结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2,(23):150-1.

[2]李震,毛柏青,舒涛,万宝俊,谭飞,诸倩.课程整合在八年制医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5):509-11.

[3]罗春英,黄照权,卢云龙,吴若实,平静,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整合优化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3):400-1.

[4]曾静,易群,卿平,万学红,左川,王一平,李为民,刘伦旭.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进行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步探索及反馈[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2):3516-20.

[5]孙丽梅,米小轶,邱雪衫,王恩华,孙宝志,闻德亮.病理学课程整合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81-2.

篇3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医学基础部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摘 要】文章介绍了我院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开展病理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并对病理学双语教学从师资、学生、教法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病理学; 双语教学; 涉外护理; 高职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需求的剧增,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护理专业被列为我国紧缺人才专业,既懂英语又掌握护理技能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为顺应当前形势,我院于2011 年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形态学改变的基础桥梁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1],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基于涉外护理专业对英语的特殊要求,课堂教学也应以双语教学为主。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同时为学生阅读英文献奠定坚实基础。由于本人从事该专业病理教学时间不长,在此针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双语教学中的现状浅谈一些体会。

1 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双语教学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尚处于浅尝阶段,还没有相应的双语教材,7 年制英语教材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内容多、难度大,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材选取上以内容够用、适度为原则,选取徐久元、李惠兰主编的《病理学》高职教材,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安排讲课。我院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有限;加之双语教学在专科教育中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双语教学实施中,课堂讲授以中文为主,穿插简单英文表述。对重点专业词汇用英文讲解,对于特别难的部分则全部采用中文讲解。这样的讲解能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英文词汇,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专业英语词汇,通过课后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当然,这样的教学距真正意义的双语教学[2,3] 有很大距离。

2 针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双语教学提出几点的建议

2.1 师资建设

开展双语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双语师资队伍。双语教学要求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英语听说和表达能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素质,才是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目前我院专业教师英语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功底不深。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选拔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还可以聘请外院有经验的双语教学专家到学院开展讲座。采取这种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可以提高教师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同本院英语教研室合作,成立双语教学小组[4],加强教师间相互合作和学习。还可针本专业特点,共同编写难度适中、知识结构合理的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的校本双语教材。另外,双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相应增大,学院应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付出,调动双语教学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学生作为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其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结果。目前我国英语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不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于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中加入了英文讲解,课堂进度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学的目标是获取专业知识,因此必须保证专业课的学习。这就要求在公共英语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际应用水平的提高,多进行听、说、读的练习,以达到能实际使用英语的目的。另外,病理学作为一门桥梁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因此专业名词概念多,而医学专业词汇是开展双语教学的难点,学生熟悉了专业术语可提高其对双语授课的听课水平。因此课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向学生发放相关英文授课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准备, 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英文资料,熟悉相关专业词汇,从而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2.3 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多媒体辅助的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对照讲解。笔者体会,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双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课件制作中,文字言简意赅,疾病名称、重要发病机制、主要临床表现用醒目颜色标注。课件除了要求制作精美,还需加入典型的病理图片和生动形象的病理机制的动画展示。这些均有助于学生较快的理解和接纳授课内容和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把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如:“PBL 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结合病理学与临床接轨的特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紧扣教学目标,精心编写简单、易懂的典型英文病案。采取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由小组推选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师生间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

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虽然我院是高职院校,但根据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已成专业教学的趋势,特别是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良好的双语教学将为有效培养“业精技高、懂英文”的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病理学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新的挑战,目前,我院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都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总结出适合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的双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久元, 李慧兰. 病理学( 第一版)[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

[2] 赵颖海, 孙宁, 陈小毅等.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课程双语初探[J]. 医学教育探索,2004,3(4):39-41.

篇4

1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1.1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病理学知识点繁多,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学生没有太多的积极性[4]。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将每个实验室学生分组,分组完成小组讲课和综合考试,让学生参与讲课和病例讨论的教学活动中,增加师生的交流合作,通过综合考核、学生小组讲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终身学习、互助协助等职业素质能力。

1.2综合能力培养

实验考核是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是评测实验效果的重要举措[5]。我们在病理学实验课中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考核模式,尝试培养具备敏锐的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协助精神、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初步的文献检索能力和撰写论文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临床医学生。

2病理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1修订原有病理学教学大纲关于成绩的组成方式原有组成方式:期评成绩由段考成绩30%、期考成绩50%、标本考试10%、平时成绩10%组成。修订后组成方式:阶段性测验10%+标本和切片考试10%+学生小组讲课10%+综合考试10%+期末考试60%。

2.1.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病理学实验安排的教学实践

学生按照学号分成6组,每组7-8人,推选小组长一名,负责协调和安排小组成员的任务,包括学生小组讲课(小组制作PPT课件并向实验室同学讲解所学章节知识、辅导同学学习切片和标本)和综合考试(小组尸检病例讨论分析并撰写尸检报告、相关疾病新近研究进展的综述撰写)。学生小组讲课由该实验课的任课老师和实验室学生共同评分,尸检报告及相关疾病综述由老师批改评分,各占病理学期评成绩构成的10%。

2.1.2阶段性测验

安排4次病理实验课节段性网上抽题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各个章节病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通过网上考试系统进行批改,占病理学期评成绩构成的10%。

2.1.3标本和切片考试

病理教研室收集整理典型教学标本和切片资料制作数字化病理实验教学系统,通过系统抽题完成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1145人次的网上无纸化标本和切片抽题考试。试卷由教师进行网上阅卷批改,占病理学期评成绩构成的10%。

2.1.4期末考试

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病理学》章节要求,结合授课教师强调的重点内容进行出题,客观题占65%,主观题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重在考核学生运用基础病理学知识判别临床病例的能力。

2.2实施步骤

设计制作网上标本切片考试系统、网络试题库、实验测评系统和期评评分系统。根据病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改革的需要,病理教研室老师设计、制作了网上数字化三维立体标本和数字切片系统(收集整理病理学实验教学资源,用于辅助实验教学和网上标本和切片无纸化考试)和病理学网上实验测评系统(用于学生小组讲课的评分,如表1)

2.2.1开放病理学实验室

每周一、三、五晚上19:00-21:00开放病理学实验室,安排病理学教师答疑、辅导学生小讲课的备课、尸检病例分析,开放实验室提供给学生进行标本和切片自学。2.2.2收集临床尸检病例的病理资料收集和完善6例尸检报告,包括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并提供典型病变的标本图片和各个脏器的显微镜下图片,让学生自主观察、结合病史资料进行小组内讨论,查询课外资料,最后作出病理诊断并撰写完成尸检报告。

2.2.3学生临床实践

安排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的学生到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参加临床病理科工作实践,共80人次,分为8个组,每组见习2周。通过参加病理大体标本取材、切片制作和病理诊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病理诊断技术的操作技能,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病理学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学会将所学基础知识转化为临床专业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3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期末和期评成绩分析

2.3.1平时成绩学生小组讲课评分区间为77.5-88.7分,平均分为83.5分;尸检报告平均分为82.3分;网上小测验平均分为61.5分;网上标本和切片考试平均分为89分。以上平时成绩反映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认真态度,通过小组讲课和小组讨论尸检病例、查阅文献,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科研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网上小测验平均分较低也提示我们在病理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要督促学生学习和掌握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临床应用。2.3.2期末成绩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病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为47.7%,及格率为94.52%,不及格率为5.48%。

2.3.3期评成绩

按照期评成绩=学生小组讲课(10%)+尸检报告(10%)+网上小测验(10%)+网上标本和切片考试(10%)+期末理论考试(60%)计算,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病理学期评成绩优秀率为48.4%,及格率为94.68%,不及格率为5.32%。临床本科专业学生的病理学期末与期评成绩相符,说明期评成绩组成能充分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进行临床应用的能力。

3调研总结,不断完善病理学课程改革方案

病理教研室老师对病理学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临床专业的病理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不仅促进了学生素质、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进一步完善了病理学教研室软件系统的建设。与此同时,还通过组织期中师生座谈会、期末学生问卷调查和组织学生调研等方式收集同学对病理学教学和考核模式改革的建议,进行教与学的沟通。参与课程改革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对于病理教研室组织的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内容评价良好。在病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不足并进行不断改进。在2009级临床医学生病理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实验教学活动多样化,实验课时相对不足;病理形态学实验室的部分网络设备老化,不能满足网络化考试的要求;考核模式改革实施后,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篇5

关键词:病理学 教学技能点 实证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29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0-01

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促进病理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本文就通过对病理学课堂教学录像进行了观看,并深入地分析了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技能点分布与主要特征。

1 病理学分析资料与分析方式

病理学课堂教学技能点的研究主要选取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录像进行了观看,主要有从2006年到2012年之间的精品课程录像。其录像的时间长达800多分钟的时间,其主要录像对象包括有学院院士、学院教授、学院副教授以及其他教学人员。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选取了病理学课程教学中课堂讲授内容相近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观察的录像特征主要有一下几点:录像内容方面主要有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方面、肿瘤、法医病理鉴定以及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课程;每个精品课程录像时间分布主要有20到30分钟、30分钟到40分钟以及40分钟到50分钟等等;每个课程录像的录制节次有5次、6次以及10次等等。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教学知识,使课堂教学过程形成一个稳定、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技能包括了课堂导入技能、课堂教学秩序技能、课堂交流环境技能、教学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提问技能以及课堂讲授技能等等。总结来说,课堂教学技能包括了三个主要方面:课堂知识讲解技能、课堂知识演示技能、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技能,这三个技能还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具体技能,详细来讲,课堂知识讲解技能有知识概念的诠释、课堂权威树立、课堂知识对比、课堂知识重点和难点介绍等等;课堂知识演示技能主要有课堂直观观看以及课堂具体实物观摩等技能;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技能主要有课堂赞扬技能、课堂关爱技能、课堂幽默技能、课堂共鸣技能以及课堂提问与组织技能等等。

在课堂教学技能研究中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是费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研究方法、所谓费兰德斯研究分析方法主要是指侧重于定量性分析的方式,注重于研究中的量化数字,通过量化数字的结果来总结和分析研究的成果。研究程序主要有:首先,通过观看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分析和总结录像中讲解着所使用课堂技能点的次数,并在每个技能点的使用频次中表明;其次,反复不断的对录像技能点使用进行确认,以避免记录中的错误影响分析结果;最后,总结和统计记录中各个教学技能点的情况。

2 课程录像观看结果分析

通过对精品课程的观看以及分析总结,本次研究主要得到了关于课程中主要技能点的使用情况、具体技能点的使用情况以及各自分布的具体情况。详细结果如下表1,2:

表1 课程主要技能点的使用情况

表2 具体课程技能点的使用情况

3 结果分析

3.1 知识演示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分布及作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视觉上的印象要比声音和文字印象效果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知识演示技能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次数较多达到了2604次,所占比例达到了54.08%。所以,可以总结到在病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演示技能是一种常用的技能点,其效果要比其它技能点使用好。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以图像、视频的方式呈现到学生面前,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2 师生互动交流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分析及作用。在病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易于形成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从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师生互动交流技能使用的次数有1284次,所占比例达到了26.96%。教师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表达对学生的关怀、赞扬以及鼓励等等,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的提问,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等,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达到病理学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

3.3 知识讲解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分析及作用。在总结录像过程中,知识讲解技能的使用次数较少,使用次数仅有932次,所占比重约为18.96%。这说明在现行的病理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知识讲解技能的使用偏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被普遍性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所以传统的口头讲解知识比较少,这对于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讲解以及知识的信息量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关真民;李靖王;慧鹿勇;程俊关.病理学课堂教学技能点的实证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05

[2] 程俊美;赵家坤;谢峰.病理学课堂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篇6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活动设计 改革

2012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历时7年研究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对410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了界定,此次标准制定的突出特点是“职业化”。尤其对于高职临床医学,教育部要求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助理医师,并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危急重症的处理,就业面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疗岗位。因此,为使《病理学》的教学能促使高职生满足国家要求和社会需要,本教研室在教育部的文件要求和学校的支持下,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对病理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做了较大的实验性改革。

我们以“消化性溃疡”为例来介绍此套病理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病例导入

病例摘要:患者,男,30岁。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5年,剧烈疼痛伴呕吐半小时入院。疼痛多发生在上午11时左右,进食后缓解,常有夜间疼痛。有时有反酸、胃烧灼热感。入院当日中餐后突然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半年前曾做纤维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椭圆形,中心覆盖白苔,周围潮红,有炎症性水肿。入院体检:体温37.2℃,脉率10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4/80mmHg。急性病容,板样腹,上腹部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叩诊肝浊间界消失。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0X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嗜中性粒细胞0.85,腹部X线透视膈下有游离气体,经外科急诊手术治愈出院。

思考:

1、请为患者作出诊断并列出诊断依据?

2、结合病例归纳消化性溃疡有那些临床表现及合并症?

首先通过介绍“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真实病例来引导同学们了解和认识该疾病。对于本病历摘要中的病情描述同学们大多都不陌生,再结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病例,更能抓住大家的学习兴趣,去思考病历摘要中的疾病要点并互相讨论,不仅能快速切入本次课主题,还可迅速托起班级的学习气氛。

二、展示学习任务

理论:1、描述消化性溃疡的形态学变化、结局及并发症。

实践:1、会观察消化性溃疡的大体标本、病理切片;

2、会描绘消化性溃疡的镜下观图。

应用:1、能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断,并描述可能出现的病理变化。

2、正确认识消化性溃疡,为其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3、能进行病例分析讨论。

4、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能说出防治措施。

在新课开始前即向高职生明确本次课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和具备的运用能力,使大家更能从宏观上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本次课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完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收获。

三、知识链接

1、介绍胃的结构与功能。

2、介绍十二指肠的结构与功能。

本课程的知识链接其实即是将与本次课(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关于这部分知识在开展病理学的前一个学期同学们已经通过《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学习过,但由于部分同学已经对这两门学科的知识点开始淡忘,不记得某些细胞、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结构以及显微镜下的表现是如何,从而就严重影响本学期对《病理学》的学习。因为不记得正常,就无法分辨异常,而我们《病理学》主要介绍的就是疾病的肉眼和镜下形态。所以这短短几分钟的知识链接,即能快速令同学们回忆起曾经学过的医学基础知识,为本次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病例分析和新知采集

患者,男,38岁,工人。骤发剧烈上腹疼痛,并放射到肩部,呼吸时疼痛加重3小时,急诊入院。20多年前开始上腹部疼痛,以饥饿时明显,伴返酸、嗳气,有时大便隐血(+)。每年发作数次,多在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或饮食不当时发作,服碱性药物缓解。5年前疾病发作时解柏油样大便,人软,无力,进食后上腹痛加剧,伴呕吐,呕吐物为食物,经中药治疗后缓解。人院前3天自觉每天15时~16时及22时上腹不适,未予注意。人院前3小时突然上腹部剧痛,放射到右肩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入院。体格检查脉搏110次/min,血压13.3/8kPa。神清,呼吸浅快,心肺(-),腹壁紧张,硬如木板,全腹压痛,反跳痛。腹部透视:双膈下积气。临床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诊手术。行胃大部切除术。

分析患者发生了哪些病理学的改变。要求收集以下新知

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

2、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新知采集是教学活动设计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主动学生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教师补充”的自主学习模式。希望采用新的方式激励出学生最大的能动性,自主采集新知,并进行小组讨论,将各位同学所采集的新知做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做补充、纠正和统一。

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为:1.列出病例、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出引导性问题,要求同学们将病例的信息点与课本相结合来回答问题,答案即为本次课的新知;2.根据同学们采集的新知,教师对其作出详细的解释;3.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将各自所采集的新知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本次课新知的初步总结;4.教师再根据同学们的归纳做适当的补充和纠正,使本次课的知识点正确、完整。最后,由教师做全面的总结性的讲授。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锻炼学生,1.用动态、唯物、职业的观点认识疾病,可迅速将疾病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连贯起来;2.学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会理论联系临床,可运用病理学知识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临床症状与病变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入;3.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成为课堂上推动课堂流程进行的主体,而教师进行的是引导、补充、纠正、归纳总结的工作,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度高,把握牢固,记忆深刻。

五、知识拓展

1、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2、介绍消化性溃疡的综合防治。

知识拓展是提升同学们对本次课所讲授的疾病的兴趣、加强对疾病的理解和记忆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该疾病病人日常生活特点及注意事项、老百姓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该疾病的社会讨论热点、新兴药物等相关方面。授课前即要求同学们去搜集各自感兴趣的相关疾病的文章和讯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交流和探讨,发表各自的看法与心得,然后由教师对同学们讨论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解释。知识拓展该环节的不可或缺体现在,充分地将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日常生活、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同学们在搜集和讨论的同时,能深刻体会到病理学的重要性及它是如何为临床打基础为临床服务的。不仅如此,知识拓展也锻炼了同学们以开阔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疾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病理学不只是低着头记忆知识点,而是要抬着头看它的发展它对病人生活的影响和普通人对它的认识。将书本上的枯燥知识点与真实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看法结合,知识点不再是单一的、琐碎的、无味的,而是与病人临床表现、临床治疗、病人日常生活一环紧扣一环,与高职生将来的临床工作构成有趣的严密的充满奥妙的医学知识体系。

六、知识运用

在同学们获得了本次课相关疾病的知识点并对疾病的新兴观点和发展有所了解后,接下来是让同学们将新知运用于病例进行分析,试着用知识点解决问题。对于刚接受的新知,同学们在运用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各种错误或困难,由这些错误和困难就能反映出同学们在把握新知时的各种不足。例如,有的同学对新知理解不够深刻甚至理解错误,有的同学由于记忆不牢固而无法对临床病例给出的信息进行正确有效的归纳,有的同学知识点理解正确掌握牢固但缺乏将知识点应用于病例分析得能力等等。因此,新知在应用中出现错误和不足更能使同学们对自己把握新知过程中的问题迅速、直观地发现和改正,通过知识运用这一环帮助同学对刚接受的新知进行趁热打铁的完善和巩固。

七、任务检测

任务检测即为向同学们提供一套科学、完整的习题,去检测知识点的记忆和把握。该环节更侧重帮助学生认识和熟悉期末考试、助理执业医师考试以及执业医师考试的测试题型、考试范围、题量、测试难度。

我校临床医学的学生未来将面临助理执业医师和执业医师两大考试,这两次考试合格的同学才能真正具备当医生的资格。因此,为了尽早使同学们了解医师考试。尽早帮助同学们为考试做准备,在每次新知讲授后,都会在任务检测环节中提供与新知相关的习题和历年考试真题。

结束语

本教研室在过去的一年中试用本套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进行《病理学》的教学。试用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主动、课后习题完成度和准确度高,在两次期末考试均取得了优于以往年份的成绩。说明,本套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虽然有某些不足或缺陷还有待修改,但改革实施后的确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保护;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12-02

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的科学,它既具有基础研究学科特性,又具有应用学科特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植物病害流行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起步较晚,它是植物病理学与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的交叉学科[2],主要包括植物病害流行因素分析和遗传学基础、植物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预测和防治策略等内容。目前,植物病害流行学是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时间为三年级下半学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植物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可促进其对群体病害的直观认识,掌握群体病害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完善知识体系。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该文针对以往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教研室近年来开展植物病害流行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其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植物病理学不同,植物病害流行学是与群体发病规律有关知识的总其大成,该课程理论性强,涉及大量的概念、定义和数学模型,较抽象、难理解。此外,要掌握该学科知识和技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气象学等方面,对农学类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虽然从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学科发展来看,利用分子生物学和3S(GPS、GIS和RS)等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微观和宏观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即整个学科向着越来越微观和宏观方向发展的趋势[3],但传统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手段中没有包含分子生物学等新方法、新技术,因此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此外,对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来说,植物病害流行学教学处于较弱地位,师资力量薄弱[4];同时学生考研考试复习压力较大,而植物病害流行学又非笔试考试科目,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

2 对策

2.1 与时俱进,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理念和方式

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优化组合并更新教学内容(例如分子生物学和3S技术等新内容),达到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通过更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的相关知识时,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新鲜感,教师应结合目前该学科的一些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或一些科普性质的名人轶事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如在讲解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时,可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WJXV范德普兰克(Vanderplank)将逻辑斯谛方程引入到植物病害季节流行动态分析的过程及其主要科学贡献,这样学生就会对该部分知识印象深刻。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每次课前简单复习并提问上节课内容,并概括此次课堂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听课,这样可帮助学生将短暂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注重实践与教学的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

当前创新教育的要求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学习与锻炼。目前,安徽农业大学根据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正在大力地实施创新创业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前提,以形成创新创业品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促使受教育者个性不断得到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5]。因此,在拟定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主动结合该校实际,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是针对多种植病流行学相关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以比较经典的植物病害流行学研究实例为实验讨论内容,回答相关思考题,从而完成实验的讨论课程环节,这样可使学生熟悉各种植病流行学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并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的效果。二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讨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选择一部分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中,使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6-7]。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植物病害流行学相关科研的部分过程,既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2.3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以及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并保持其人员学历结构合理,成员组成稳定。另外,教师自身需加强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及时了解本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和研究动态,更新自身知识系统,并能够应用于日常教学[8]。

3 结语

作为农业院校,安徽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独具特色。如何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植物病虫害相关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竞争力,并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这是该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继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同时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以使自己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9-10],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杨演.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J].安徽农学院学报,1980(1):1-7.

[2] 曾士迈,杨演.植物病害流行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 曾士迈.关于宏观植物病理学[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3):3-7.

[4] 王海光.《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5] 李淼,檀根甲,丁克坚,等.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280-8281.

[6] 王海光,马占鸿.《植病流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57-258.

[7] 巩文峰,岳海梅,旺姆.学生《植物病害流行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8):130-132.

[8] 张长青,章松柏,鲁红学,等.关于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326-328.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病理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55-01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基础医学学科病理学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提高教学质量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多媒体课件具有图片精美、画面不断变换且生动形象、声像资料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特瑞拉研究表明,在接受的信息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分别占83%、11%、3.5%、1.0%和1.5%,前两者所获得的信息占绝大部分,充分说明人类学习过程中听觉和视觉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将文、图、声等集为一体,利用教师的讲解,调动学生使之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1.2 增强感官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赞可夫认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做到文字、照片、图片、动画、录像、声音并茂,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表达的教学内容或观察到的病理现象显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和现象,可解除学生的疲倦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能深入浅出地学会相关理论知识。

1.3 促进学生发展思维空间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启发式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观察大体标本和镜下图像,自我理解并描述组织器官病变,通过动画、文字飞入画面指出相应完整的病变部位,这不仅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和探索时间,学生根据正确结果可判定自我结论的正误,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1.4 有利于知识温故知新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学科,涉及很多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内容,是学习临床医学学科的桥梁。学习新课程前应根据内容的不同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传统教学手段没有充足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或只让学生空想,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将所需相关内容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充分发挥其温故知新的作用。

1.5 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应用多媒体教学可大幅度降低传统教学中板书、画图的时间,为弥补标本数量不足的缺陷,挂图、幻灯、胶片等可在课件中以标本照片和动画形式体现,节省了大量实验室建设和辅助教学用品经费。同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网络或外校课件进行加工充分和删减,这充实了课堂内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先进技术,如利用超文本功能为学生讲解一些前瞻性知识,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和远期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1.6 实验教学更直观更清晰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幻灯、挂图、电视电脑与显微镜同步演示等为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有时难以弥补实验教学的缺陷。如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时,如果教师长时间不能找到病变或找到的为不典型病变,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电视屏幕,这使学生难以正确理解某些镜下结构,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室:在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的前提下,教师通过计算机将选用典型的病变切片或照片直观清晰地呈现给每一名学生。教师应先用显微摄像系统进行示教,让学生在看片前有一个大体印象。授课过程中,通过电脑屏幕显示并统一讲解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或镜下观察的典型病变,由传统的一对一实验教学扩展到一对多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大幅度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效率。

2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灵活等特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如平时不注意维护和保养设备,加之教师制作课件和使用设备的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有时难以达到多媒体教学的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弊端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表达方式上并不具有优势

受思想观念、相关制度的制约,多媒体教学的表达方式上并不具有优势。如在没有充分备课时,教师授课时只能坐在电脑前点鼠标切换幻灯片来照“屏”宣科,教学过程死板,难以完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心理过程,若单纯强调其中之一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2.2 信息超量、展示速度过快

信息量大、展示方便快捷是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具体体现。但实际应用时,有的教师唯恐优势体现不出来,制作课件时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在授课时,由于教学内容众多,时间的限制使教师不得不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学生的思维及其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授课速度难以发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作用,学生被超量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所包围,学生理解知识难以适应信息所呈现的速度,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客,出现走马观花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件设计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控制把握好信息展示的速度和节奏,与学生互动充分结合起来。上课时,幻灯片切换不得过快,要留出学生消化理解和记忆知识的充足时间。另外,还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的实际,随时调整演示内容和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用。

2.3 设备和环境因素影响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室使用率相对较高,多位教师会轮流使用同一个教室。多数教师使用设备存储教学课件,病毒难免进入教室计算机主机,进而造成各类问题。

几年的教学实践日益显现多媒体在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弊端。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多媒体与传统和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晓庆,吴义春,潘献柱,等.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4,23(1):87-88.

篇9

免疫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对机体免疫系统不良反应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在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是容易受到攻击的靶器官,在其他器官系统尚未观察到毒作用时,免疫系统可能已经受到损害,如免疫病理学改变、细胞免疫异常、体液免疫异常、特异性免疫改变或宿主抵抗力下降等。因此,免疫系统的效应变化是某些危害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较为敏感的指标,而选择敏感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早期健康危害效应将会极大的提高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例如,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局(agencyfortoxicsubstanceanddiseaseregistry,ATSDR)在制订砷、狄氏剂、镍、1,2-二氯乙烷、2,4-二氯酚的安全限量时,就采用了免疫毒理学的安全性评价结果。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国家的相关部门相继尝试制定免疫毒性的评价策略。其中有关杀虫剂和药物的免疫毒性评价方案最早出台。欧洲(欧盟、荷兰等)和美国(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NTP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都进行了早期的免疫毒性试验指南的制定。但由于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以及免疫毒物毒作用的靶细胞和靶分子的多样性,目前尚未有一种免疫毒理学试验方法能够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全面反映外源性化学物对整个免疫系统的影响,因此国际上一般采用一组试验多项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分级筛选的试验方案也逐渐被多家国际机构所认可,成为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精髓,目前各国将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的重点放在分级试验策略的优化和国际间的协调统一上。

1美国的免疫毒性评价程序

1.1美国FDA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82年美国FDA颁布了红皮书I,就免疫毒性评价而言,内容仅涉及在一般毒理学试验中进行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器官脾的组织病理学检测。考虑到所要监管的产品可能具有免疫毒性,1993年FDA颁布的红皮书II《直接食品添加剂和着色剂的毒理学安全评价指南》中将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纳入其中。2007年修订的红皮书2000中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方法继续采用1993年版的内容。该指南适用于食品添加剂、药品、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等的免疫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推荐采用个案处理原则。制定了标准试验,同时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试验或指标。试验分为两个水平:水平I,无需向动物注射抗原,可以采用标准的毒理学试验进行免疫指标的测定;水平II是免疫功能试验,通常需要多个系列组,每个系列组用来进行不同的试验。水平I包括基础指标和扩展指标,基础指标通过标准的动物短期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测得(主要的免疫毒性指标包括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数及其分类;血生化指标:血清总蛋白,白/球蛋白比;组织病理学:淋巴器官如脾、胸腺、淋巴结、骨髓等),以及啮齿类动物发育毒性试验(包括:a.母体发病率和死亡率;b.组织病理学:胎体的肝脏、胸腺和脾脏;c.F1和F2代的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器官重量和体重等);扩展指标:血液学指标中外周血或脾脏B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血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血清细胞因子如IL-1、IL-2和γ-干扰素、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等;组织病理学:动物脾脏以及淋巴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组化,脾脏生发中心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的精密测定,淋巴结中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的精密测定,胸腺皮质和髓质的形态学测定。体外免疫细胞的功能测定:NK细胞活性测定;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巨噬细胞功能试验;骨髓干细胞测定。水平II也包括基础指标和扩展指标,基础指标包括T细胞依赖性体液免疫应答、T细胞非依赖性体液免疫应答、迟发型变态反应等,扩展指标包括宿主抵抗力(PYB6肿瘤细胞、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1999年美国FDA的医疗器械和放射健康中心(CenterforDevicesandRadiologicalHealth,CDRH)颁布了免疫毒理学试验指南,这一指南用于指导医疗器械及组成成分的免疫毒理学评价,提出最佳的试验方案。包括一个流程图和三个表格。流程图用于决定是否进行免疫毒性试验(G95-1/ISO10993),如果某种医疗器械与已合法上市的医疗器械的材料、与人体接触方式、剂量和接触时间一样,或其有长时间使用历史但无毒性结果,或文献报道其无毒性,则不需进行免疫毒性试验。如通过流程图建议进行免疫毒理学试验,则通过三个表格的指示来进一步选择所要进行的免疫毒性试验,对免疫抑制、慢性炎症、超敏反应、免疫刺激和自身免疫进行评价。表格1列出根据医疗器械的材质、类型、与人体接触途径和时间选择不同的免疫毒性试验;表格2包括关键指标和非关键指标,组织病理学是炎症和自身免疫的关键指标,而是免疫抑制、超敏反应和免疫刺激的非关键指标;体液免疫是免疫抑制、超敏反应、免疫刺激和自身免疫的关键指标,而是炎症的非关键指标;T淋巴细胞免疫分析均为关键指标;NK细胞活性和宿主抵抗力仅是免疫抑制的关键指标;表格3则列举了表格2中关键或非关键指标的具体方法。2002年美国FDA的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enterforDrugEvaluationandResearch,CDER)公布了审查新药的免疫毒理学评价行业指南。该指南较为全面和详细,涵盖了免疫毒性概念中的所有内容如免疫抑制、免疫原性、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和不良免疫刺激。免疫抑制筛选试验首先进行标准毒性试验,通过动物重复剂量试验测定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和白/球比)、组织病理学(脾、胸腺、淋巴结和骨髓)、免疫器官重量和脏体比以及动物感染和肿瘤发生率;扩展试验对免疫功能进行测定如对绵羊红细胞的初级免疫应答、对绵羊红细胞的次级免疫应答、NK细胞活性测定、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宿主抵抗力试验、骨髓祖细胞功能试验、巨噬细胞功能测定、中性粒细胞功能测定、免疫细胞表型及标志物。免疫原性用于测定药物引起免疫反应的可能性,但采用非临床毒理学试验手段仍困难重重,因此CDER未推荐明确的方法。超敏反应分为I型-IV型,该指南主要针对小分子药物进行评价。

I型超敏反应的评价方法包括:主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但上述方法对于确定是否具有潜在的I型超敏反应仍十分有限,并未正式推荐使用。目前尚无标准的非临床试验可以很好预测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但CDER认为如果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可能异常即推荐按照“个案处理原则”进行深入研究。IV型超敏反应推荐的方法包括:Buehler封闭斑贴试验>豚鼠最大值试验(GuineaPigMaximizationTest,GPMT)>局部淋巴结试验。目前尚未制订标准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药物的自身免疫毒性和不良免疫刺激。该指南同时提供了一个流程图用于指导免疫毒理学评价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了药物的给予途径、免疫抑制方面的证据、针对人群、针对的疾病、药物代谢物是否在免疫系统有蓄积等因素。

1.2美国EPA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1982年,美国EPA最早出台了农药免疫毒性评价指引,要求对新农药按照两级筛选程序进行评价。但当时该指引所推荐的方法和动物模型没有被标准化和验证,是不成熟的。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多次对早期版本进行了修订,曾先后提出了OPPTS800.3550、880.3800和870.7800等指南用以指导免疫毒性评价。1996年美国EPA修订了免疫毒性试验指南OPPTS800.3550,该指南主要针对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免疫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尽管超敏反应、免疫刺激和自身免疫也是免疫毒性的重要内容,但该指南仅限于免疫抑制。作为受试物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I级筛选试验,包括标准毒性试验和免疫功能试验。标准毒性试验即进行动物重复剂量毒性试验,小鼠和大鼠是首选试验动物,可选择单一性别的动物,但必须保证该性别动物对受试物更为敏感,每组动物至少10只,连续给予受试物至少30天。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中、高3个受试物剂量组和1个卫星试验组。测定血液学指标(白细胞数及其分类、红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生化指标(血糖、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白蛋白、总蛋白等),组织病理学(脾、胸腺、淋巴结、骨髓、肝、肺、肾、肾上腺、脑垂体、性腺),免疫器官重量及其脏体比,脾、胸腺和骨髓细胞数和细胞存活率。免疫功能试验中体液免疫包括抗体空斑形成细胞试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细胞免疫包括混合淋巴细胞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非特异性免疫毒性试验包括NK细胞活性测定、巨噬细胞活性测定。如果以上试验出现一项阳性结果、结果无法解释、有资料显示该受试物具有免疫毒性或与其结构相关产品具有免疫毒性,均需进行II级筛选试验。

随后美国EPA公布了OPPTS880.3800,本指南为II级筛选试验,如果OPPTS800.3550I级筛选试验中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出现异常则必须进行宿主抵抗力试验,另外可采用其他的试验如血清补体、抗体对T细胞非依赖抗原反应、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粒细胞功能测定、骨髓功能测定、细胞因子测定、空斑形成细胞反应、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体内注射异源淋巴细胞后腘窝淋巴结增大反应、激素、免疫系统发育、巨噬细胞发育及其功能试验。

1998年美国EPA制订了OPPTS870.7800,该指南主要针对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重复暴露的免疫抑制评价。并且引入限制试验的概念,即如果受试物经口摄入量至少1000mg/kg或经呼吸摄入量达到2mg/L仍未观察到毒性反应,则不需设计3个剂量,只需依据人体暴露量进行较高剂量的试验即可。小鼠和大鼠为首选试验动物,可选择单一性别的动物,但必须保证该性别动物对受试物更为敏感,每组动物至少8只,连续给予受试物至少28天。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受试物剂量组。进行免疫功能试验如抗体空斑形成试验、免疫球蛋白(SRBC免疫动物后4天测定血清IgM)、NK细胞活性测定、血液或脾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

1.3美国NPT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88年LUSTER等提出外源性化学物和药物小鼠免疫毒性评价方案,被美国多家毒理学机构及实验室采用。此方案分两级,第一级筛查可能的免疫毒性物质,包括七类十余项指标;第二级包括四类八项指标,对于第一级试验中的一个或多个试验有影响的化合物需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1.4美国NRC推荐的人群免疫毒性检测方案

人群免疫毒性检测对于确定外源化学物对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NRC)提出的人群免疫毒性检测方案分为三级,所有接触免疫毒物的人均需进行一级检测,在一级检测中发现有异常的所有人或选择部分接触人群进行二级检测,如发现异常则需进行三级试验。

2欧洲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83年欧盟首次提出对新医疗产品进行免疫毒性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虽存在很多的不足,其仅对免疫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但引发了学术界和官方管理机构对新医疗产品的非临床免疫毒性评价的广泛关注。欧洲医药评价署(EuropeanAgencyforEvaluationofMedicalProduct,EMEA)的专卖医药委员会(CommitteeforProprietaryMedicinalProducts,CPMP)在1998年首次引入免疫毒性的新概念,即免疫毒性评价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免疫抑制,明确强调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也是免疫毒性评价的重点内容。2000年CPMP了重复剂量毒性试验指南,其中第6部分对上述免疫毒性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可适用于人用药物如生物技术衍生物、疫苗、抗癌药物等的毒性评价。一般选用两种哺乳动物进行试验,其中必须有一种为非啮齿动物。试验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受试物3个不同剂量组,试验周期为28天。初级筛选试验中进行血液学检测、免疫器官重量及其脏体比、免疫器官组织病理学检测、骨髓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NK细胞活性测定。如任一结果呈阳性,则需进行体内或体外免疫功能扩展试验如迟发型变态反应、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增殖反应、巨噬细胞功能试验、对T细胞非依赖抗原的抗体反应以及宿主抵抗力试验。

EMEA更名为欧洲医药署(EuropeanMedicinesAgency,EMA)于2005年加入了“人用药物免疫毒性研究ICHS8”,并于2006年实施。

该指南用于对人用药物的非临床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的评价,而不包括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并不适用于ICHS6所评价的生物技术衍生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品。试验包括标准毒性试验和追加试验。2008年EMA下属的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ommitteefortheMedicinalProductsforHumanUse,CHMP)的“基因治疗药物临床使用前的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也指出,有些基因治疗药物可能携带可编码对免疫系统具有影响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或大分子的基因,要评价其免疫原性和免疫毒性需进行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试验。

3日本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在欧洲医药署和美国FDA的指导原则出台之后,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于2004年了免疫毒性评价指南草案,基于这两家机构的指导原则,MHLW也采纳了分级筛选的评价策略。首先进行标准毒性试验,通过动物重复剂量试验测定动物体重及脏器重量(脾、胸腺、肾上腺)、组织病理学(脾、胸腺、淋巴结和骨髓)。如在常规免疫毒性试验或其他研究中发现毒性时,需要在开始I期临床试验前进行初级抗体反应试验并选择性进行NK细胞活性试验。如出现阳性结果时对免疫毒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骨髓细胞计数,免疫细胞表型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抗体水平,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血清补体,细胞因子,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功能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宿主抵抗力试验,关节腔淋巴结反应(lymphnodereactionofarticularcavity),速发型超敏反应,自身抗体,尿蛋白。MHLW也提出超敏反应的检测方法包括GPMT、贴片试验(patchtest)和Buehler试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试验组合:Draize试验、佐剂和斑贴试验(adjuvantandpatchtest)和Buehler试验;弗氏完全佐剂试验(Freund’scompleteadjuvanttest)、开放皮肤试验(opencutaneoustest)、最优化试验(optimisationtest)和裂口辅助试验(splitadjuvanttest)。

4国际组织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4.1ICH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1997年国际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Harmonisation,ICH)制订了人用药物登记技术要求的生物技术衍生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指南S6[18],其中涉及免疫毒性效应的有免疫抑制、免疫原性、自身免疫。考虑到药物对人体产生免疫原性的可能性,应进行抗体反应试验、抗体水平测定、补体活性试验、免疫器官的组织病理学检测。常规毒性试验不足以对生物技术衍生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评价,还应涵盖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方面的内容。但这一指南并未系统提出免疫毒性评价的具体方法。2005年9月15日,ICH了专门针对免疫毒性评价的ICHS8指导原则即“人用药物免疫毒性研究”,对于国际免疫毒理学来说是一个极具里程碑的事件。ICHS8将欧洲医药署(EMEA)、美国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以及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三方关于免疫毒性评价的观点中一致的方面统一起来,即关于免疫抑制和免疫刺激的评价。该指南主要用于人用药物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评价,但不适用于ICHS6中涉及的生物技术衍生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品的评价。初始筛选试验包括对啮齿类动物的标准毒性研究和非啮齿类动物的慢性毒性重复试验,试验方法涉及血液学(白细胞数及其分类)、血生化(球蛋白和白/球比)、免疫器官重量和组织病理学、血浆免疫球蛋白、感染和肿瘤发生率。然后对初始筛选试验结果、药物药理学特性、潜在目的人群、与已知免疫毒性物质的结构相似性、药物在人体的分布以及临床信息等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决定是否进行追加试验。追加试验包括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TDAR)、免疫细胞表型分析、NK细胞功能、宿主抵抗试验、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功能试验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等。新的ICHS8指导方针指出如果恰当的评价标准试验终点,可以检测到大多数药物的潜在免疫抑制作用。ICH三方关于免疫毒性指导原则的进度和方式各有不同。对于是否在常规的标准毒理学试验中加入免疫功能性试验存在争议,只有EMEA要求常规筛选试验中应包括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和NK细胞活性的测定。2010年初ICH又了ICHM3,即“药物在人体临床试验和上市授权前的非临床试验指引”,该指引在欧洲、美国和日本之间达到共识,并且希望能对药物的非临床试验方法达成国际间协调,尽量减少各国和地区间的分歧。对免疫毒性评价仍采用个案处理的原则,并依据ICHS8指导原则进行。

4.2OECD的免疫毒性评价指南

目前为止,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OECD)尚未单独制订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指南,但在后期修订的一些非啮齿类或啮齿类动物28天经口毒性试验、啮齿类和非啮齿类90天经口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等指南中阐明应观察免疫系统的毒性反应。对免疫器官脾、胸腺和淋巴结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这是免疫毒理学安全评价的一大进步,但遗憾的是缺乏必要的免疫功能检测,而后者在预测免疫毒性方面更为敏感。

篇10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中国女性第二个最常见的癌症,在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在中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1]。目前子宫内膜癌分为两种类型: I型( 子宫内膜样) 和 II型( 非子宫内膜样) 子宫内膜癌,两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癌不仅组织学表型和分子机制不同,其生物学行为也大不相同。由于子宫内膜癌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以及分子表型,本文回顾了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新进展,并对这些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1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学特点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子宫内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它有两个亚型[2]:雌激素相关的I型子宫内膜癌和雌激素不相关的II型子宫内膜癌。

1.1雌激素相关的I型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相关的I型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类型,占所用病例数的75%~80%。多数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有时会伴有鳞状细胞的成分。I型子宫内膜癌被认为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雌激素过量造成的,由于孕激素的拮抗,这些雌激素的作用不完全(或根本没有)。子宫内膜增生是这一类型的组织学前病变[3]。目前的WHO分类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癌变风险小于1%),复杂性增生(癌变风险约2%),单纯非典型增生(癌变风险约8%),和复杂非典型增生(癌变风险约30%)[4]。

1.2 II型子宫内膜癌 10%~15%的子宫内膜癌是II型子宫内膜癌,它的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浆液性癌或透明细胞癌,多被认为是中低分化的癌。这类癌特征性的来源于萎缩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它们不表达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目前唯一已知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及子宫接受过放射的病史(例如,宫颈癌的放射性治疗)[5]。

2 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学特点

根据独特的显微镜下结构特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包括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以及一些罕见的亚型。虽然子宫内膜癌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组织学特征,> 95%的子宫内膜癌可以被分为两种临床病理学类型:子宫内膜样(I型子宫内膜癌)和非子宫内膜样(II型子宫内膜癌)[6]。

2.1子宫内膜样型子宫内膜腺癌(I型子宫内膜癌) 大部分子宫内膜癌(70~80%)都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I型子宫内膜癌受内分泌激素调节的影响,并且多数呈现出一个惰性的临床过程。这些肿瘤分化较好,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核异型,较少的肌层浸润和淋巴管转移。

2.2非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II型子宫内膜癌) II型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组织学特征是浆液性癌和透明细胞癌,或分化很差的癌肉瘤及未分化癌。它们多表现出对孕酮较低的敏感性,并且多源自于萎缩性的子宫内膜。这类癌具有较高的核异型性,深肌层浸润,淋巴管蔓延风险极高,表现为极具侵袭性的临床过程[7]。

2.3子宫内膜癌前病变 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被称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EIN反过来又可能导致"潜在的癌前病变",或是正常子宫内膜腺体表现出自发的获得突变的PTEN[8]。在潜在的癌前病变中,PTEN缺失的出现频率是相当常见的,发生于43%的正常绝经前妇女中。

激素机制已经被运用到Ⅰ型子宫内膜癌致癌模型中。雌激素的影响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就显现出,潜在的癌前病变和EIN中均出现了PTEN缺失上调。假设PTEN缺陷细胞会有一个选择性增殖优势,由于PTEN不执行其正常细胞限制分裂率的作用,两者都表现出高水平核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并受雌激素的刺激影响[10]。

与I型子宫内膜癌相比,关于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早期事件知之甚少,这导致与子宫内膜样癌相比,从浆液性状癌来源的那部分是相对罕见的[7]。浆液性状疾病的两个公认的癌前病变已提出,分别是浆液性上皮内癌(EIC)和子宫内膜腺体发育不良(EGD)。

浆液性EIC是浆液性状癌的一种非侵袭性形式。EIC在90%子宫浸润性浆液性状癌中被观察到,通常是从现有的浸润癌扩展而来。浆液性EIC很少作为非侵袭性浆液性状腺癌的初始诊断。

EGD在53%的子宫侵袭性或非侵袭性浆液性状癌中被确诊。EGD表现出的组织学形态和基因表型介于正常子宫内膜和浆液性癌之间。具体地说,它缺乏浆液性癌的细胞学异型性,有中度的p53异常和较低的有丝分裂活动[11]。虽然这一病变已被公认为癌前病变,发生的频率却是未知的,组织学表型也不容易识别,容易与子宫内膜反应性改变混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更多关于这些Ⅱ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3 分子病理学特点

3.1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病理学特点 Ⅰ型子宫内膜癌的最常见遗传改变是PTEN失活。子宫内膜癌表现出的PTEN失活的比例在不同的病例中并不一致。在散发病例中最高发生率可以达到83%,这与同时合并的或之前观察到的癌前病变有一定的关联[13]。此外,在PTEN基因敲除小鼠中,PTEN的功能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展中表现显著,其中的20%病例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KRAS突变引发的异常激活在10%-30%的I型子宫内膜癌中出现[12]。CTNNB1基因的3号外显子的增益功能的突变(β-catenin)也在25 %的I型子宫内膜癌中被观察到。有趣的是,MSI,PTEN和KRAS突变经常共存于同一肿瘤中,然而这些分子改变却通常不与β-catenin突变组合出现。因此,已有的研究表明,有β-catenin突变的I型子宫内膜可能通过一种独特的途径发生,包括针对鳞状上皮形态的分化状态的改变[14]。

3.2 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病理学改变 Ⅱ型子宫内膜癌在染色体水平上表现出遗传不稳定性,导致了一个高水平的异倍体,却同时保持完整的MMR[12]。最初的遗传缺陷是p53基因突变,这可以在75%~100 %肿瘤中观察到。一项研究报道,透明细胞癌中的异常p53表达水平可能介于浆液性状癌和子宫内膜样癌之间[15]。HER2扩增或过表达也已在20%的Ⅱ型子宫内膜癌中被报道[16,17]。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较多,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仍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深入研究的开展,许多问题将会解决,相信针对子宫内膜癌这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疾病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文献:

[1] Cramer D W. The epidemiology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J]. Hematology/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2, 26(1): 1-12.

[2] Denschlag D, Ulrich U, Emons G. Diagnostik und Therapie des Endometriumkarzinoms: Fortschritt und Kontroversen[J]. 2011.

[3] Furness S, Roberts H, Marjoribanks J, et al. Hormone therap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risk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8.

[4] Lacey J V, Sherman M E, Rush B B, et al. Absolute risk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during 20-year follow-up among women with endometrial hyperplasia[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0, 28(5): 788-792.

[5] Kumar S, Shah J P, Bryant C S, et al. Radiation-associated endometrial cancer[J].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09, 113(2, Part 1): 319-325.

[6] Semaan A, Ali-Fehmi R, Munkarah A R, et al. Clinical/pathologic features and patient outcome in early onset endometrial carcinoma: A population based analysis and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from the Detroit metropolitan area, Michigan[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12, 124(2): 265-269.

[7] Hamilton C A, Cheung M K, Osann K, et al.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and clear cell carcinomas predict for poorer survival compared to grade 3 endometrioid corpus cancers[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6, 94(5): 642-646.

[8] Mutter G L, Zaino R J, Baak J P A, et al. Benign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sequence and 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 Pathology, 2007, 26(2): 103-114.

[9] Denschlag D, Ulrich U, Emons 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ncer: progress and controversies[J]. Deutsches ?rzteblatt International, 2011, 108(34-35): 571.

[10] Wang Y, van der Zee M, Fodde R, et al. Wnt/Β-catenin and sex hormone signaling in endometrial homeostasis and cancer[J].Oncotarget, 2010, 1(7): 674-684.

[11] Mehasseb M K, Latimer J A. Controvers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 update[J].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ternational, 2012.

[12] Merritt M A, Cramer D W.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J]. Cancer Biomarkers, 2011, 9(1): 287-305.

[13] Marzo-Castillejo M, Vela Vallespí C, Vilarrubí Estrella M. Novedades de los cribados del cáncer[J]. FMC-Formación Médica Continuada en Atención Primaria, 2011, 18(6): 330-338.

[14] Goodfellow P J, Buttin B M, Herzog T J, et al. Prevalence of defective DNA mismatch repair and MSH6 mutation in an unselected series of endometrial cancer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3, 100(10): 5908-5913.

[15] Pijnenborg J, van de Broek L, Dam de Veen G C, et al. TP53 overexpression in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rcinoma[J]. Gynecologic oncology, 2006, 100(2): 397-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