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族饮食文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陕北的饮食可谓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既有汉族饮食的传统特色,也有少数民族饮食的风味传承。在整个陕北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交融对其影响甚巨。无论是食物的制作材料,还是烹饪手法,都能找出少数民族影响的痕迹。
关键词:
陕北地区;民族交融;饮食文化;影响
吃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温饱的满足,更是情感的寄托。饮食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还是人类从事其他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推动人类饮食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要数民族交融。在人际交往中,民族交融的方式无非就是迁徙、战争、贸易交往等等。而饮食则是通过这些方式发生改变,体现不同民族的风俗特征。陕北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因此陕北的传统饮食不可避免地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一、陕北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1)陕北地区的独特性陕北,现在指的是隶属于陕西省的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相对于陕西的陕南和关中而言这两个地区地处陕西北部,故称陕北。该地区东隔黄河与晋西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宁夏相邻,北与内蒙古相接,南与关中相连。[2]陕北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是个典型的半农半牧区,既适合少数民族畜牧业的发展,也符合农业种植的要求,是民族融合、杂居的地方。陕北是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争夺的要塞,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咽喉之地。于是陕北有各个民族杂居,居民成分复杂,有不少源于北方游牧民族。(2)陕北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次民族融合,其影响程度不一。而陕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融合更为明显。在秦朝之前,陕北地区已经有少数民族例如鬼方、猃狁、犬戎等在活动,双方最直接的交往就是战争。秦汉时期为抵御外族入侵在陕北地区也修筑长城、直道,其中央向塞上边防驻军运送粮草和军队。汉武帝时派众多名将在陕北等地屡次大败匈奴,迫使部分匈奴归降于汉朝结成秦晋之好。“和亲”成了民族交融的重要手段,直道是汉室公主和亲匈奴的必经之路,因而被看作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3]。除此之外,多年战争伴随着大量的民间百姓包括战争俘虏的迁徙,他们将双方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交换学习,让陕北的民族交融更加频繁化。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多次迁徙混合融为一体。陕北地区四百余年胡汉杂居生活,加速了民族融合。以统治政权为主导的饮食文化必然会使下层民众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影响更为明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以及赫连勃勃在陕北建立大夏国,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汉族人民。隋唐时期对待陕北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一族,当朝者巧妙打击分化了突厥内部,让汉人、部分突厥人、土著在陕北共同耕作、放牧,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并且在李世民当政时,陕北北部成为了唐朝对突厥施行政策的重要地区。由此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政权割据再到隋唐的建立,胡汉杂居过程中,通婚成为了融合最直接最密切的手段,中央统治者及世家大族、平民都有少数民族血统,无法辨别。因此少数民族的习俗也影响了汉人。陕北一直是金、夏、蒙人争夺追逐的战场。元朝建立后,陕北就属于元朝陕西行省延安路辖治,处于元帝国的心腹内地。元代的等级划分将北方汉人与党项、契丹、女真一律统称为“汉人”。这直接促进了本来已经汉化的上述各民族和汉族的迅速融合[4]。蒙元民族的习俗,也被陕北人民欣然接受。明代,在陕北设立了九边,用政治、军事手段继续经略着陕北以及陕北附近的少数民族。陕北从上古三展到明朝,一直与少数民族进行交往,民族融合程度很深。在少数民族的汉化过程中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汉人的饮食文化,使陕北的传统饮食发生着变化。
二、民族交融对陕北饮食文化的影响
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民族关系上讲陕北都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各民族融合较为明显。因此,陕北的饮食文化在中原汉族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不管是潜移默化还是直接的战争对垒,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饮食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都冲击。我们研究今天陕北饮食文化,就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所以陕北的部分带有异族风味的饮食,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陕北食物:
1、从材料上看,(1)由羊肉做成的食物:在秦汉时期平民大多以粮食为主食,肉类只有富贵者、年老者方可食用。经过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陕北农耕区的饮食习惯受到影响,改变了原有的饮食观念,食牛羊肉者不断增多。由于牛是汉族的主要农耕劳力,食用牛肉者少而羊肉较多。尤其到了唐朝,人们普遍爱吃羊肉。陕北地区处于农业与牧业的交界地带,再加上与少数民族混合杂居。不仅许多县城养羊放牧并且喜食羊肉,能用羊肉做出各种美食。榆林地区的羊肉是人们餐桌上的最爱,可谓是“无羊肉不成席”。榆林人还把羊肉唱进了信天游里,融进了饮食文化中。除了效仿少数民族食用羊肉方法外,陕北人将羊肉与汉族的饮食相结合,做出更多的美味,如羊杂碎、羊肉跺荞面、羊肉饸饹、羊肉圪饦等。在毗邻内蒙古的府谷县,烤羊腿颇为出名,还有清蒸炖羊肉等等,其食用手法与蒙古族相似。(2)由面粉制作的食物在传统观念上,我们一直认为少数民族是以肉食为主,然而少数民族因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导致了他们的食物不同。因此除了食用肉类,少数民族还食用米、面等粮食。例如新疆维吾尔族喜食囊,西北回族喜食面条、面片等,蒙古族也食面食等等。陕北的很多由面粉做成的食物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胡食”自汉魏以来,即在中国风行,到唐代最盛。胡饼亦是如此,胡饼在东汉时期就流传于中原地区。据《续汉书》记载“灵帝(155—189)好胡饼,京师皆胡饼。”胡饼本是少数民族之地的面食,因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胡饼便流传到中原汉族地区。胡是中国古代中原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亦用来指这些民族的事物,如胡椒、胡桃、胡琴等。胡饼的形态与味道并无严格的限制,其实是大范围的称呼。中原传统也有饼类面食,如面条类的“汤饼”;用铛或者蒸屉来制的饼与馒头。胡饼因民族交融进入汉族生活当中,汉人的饼类出现了繁荣景象。借鉴了少数民族的制作工艺后,不论是外形还是味道大有改变。制作胡饼需要特别的烹饪工具——胡饼炉。这种类似工具在今天的两个地方仍有使用:一是新疆等广大西北地区使用的“馕坑”;二是内地等许多省份多在用的烤饼炉。后者是前者的演变,而两者都是古代“胡饼炉”变化而来。在陕北地区烤饼炉很常见,它是以大铁皮桶内套泥制成的。陕北人用它制作干炉、糖棋子、油旋等面饼。这些食物制作手法与胡饼的制作大体相似,都是将面剂揉成不同形状,放置烤饼炉上烤制五成或者七成熟,然后放置炉的内壁烤熟。事实上除了制作手法,干炉,也叫炉饼,可以说是胡饼的一种,也可认为是胡饼与汉族饼的结合。它的形状和新疆的馕很相似,据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时身边带的东西就是囊。另一说榆林糖棋子是从内蒙厚糖饼子演变过来的。原因是榆林人走边由来已久,与蒙古族人进行贸易。在此过程中,蒙商有可能也用厚糖饼子与汉商交易其他物品,榆林人继而改造成糖棋子。这是商品交易互惠最原始,也是最快捷延伸和发展的途径。榆林糖棋子和内蒙古厚糖饼子非常相像。从外表看,只是大小、薄厚与表皮的差异。内蒙古的糖饼子厚而大,表皮没有棋盘线,并且加入了少量酥油,烤制的时间加长,更加酥散、清香,可以长时间携带不坏,尤其凸显地方特点和民族习性。陕北的饼类面食,干炉、油旋还是糖棋子等,不管是从制作手法上还是形状,都可追溯到少数民族的食物上,可以得出古代陕北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频繁交往的区域。正因为这种交融,所以影响了陕北饮食的发展。
2、从烹饪手法上看,(1)烩制类的食物:如拼三鲜、大烩菜、猪肉烩粉条、粉汤。陕北人喜欢拼三鲜、烩菜、粉汤等烩制类食物,这些菜品都体现了榆林作为边塞名城的包容性,各民族在此杂居融合,都在陕北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印记。这种一锅烩的烹调习惯是受草原饮食文化影响形成的。陕北曾是汉民族和少数游牧民族杂居地,游牧民族因迁徙频繁,生活不稳定,制作炊具和食用餐具携带不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简单的饮食习惯。每迁徙到了一个地方只要用石头搭起简易灶台,放上锅就可制作大烩菜供一家人食用。烩菜,此菜源于内蒙古,传到汉族后成为当地百姓为解决人多菜少或冬季吃菜难而制作的一种类似于“大锅饭”的食物。几乎所有蔬菜都可以入烩,口味却千差万别,常见的有白菜烩菜、萝卜烩菜、洋芋烩菜等。其中最典型的是榆林大烩菜。拼三鲜是经过改良后的类似于大烩菜的饭食,它制作的材料有肉类、蔬菜,是集各种烹饪方法为一身的精美菜肴。除此之外,榆林迎亲嫁女招待宾客的老十二件也和少数民族的饮食有些关系。粉汤是回族人喜爱的吃食,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都要熬制粉汤,恭敬贵客和亲友们的到来。受少数民族饮食影响,在陕北人们也会熬制粉汤,陕北人的做法与回族人略有不同。但整体的外形与味道差不多。在调料使用方面陕北人喜欢用生葱,蒜、韭菜等来调味,这与契丹、女真及其后裔满族的饮食习惯的传入有关。(2)干炒类:如炒面,炒米等陕北人到现在依旧保留着吃炒米、炒面的习惯。这里所说的炒米和炒面不是平常大家所见到的米饭与面条。而是将生米或者干面粉倒入铁锅中炒熟食用的。这种吃法实际上是古代游牧民族流传下来的饮食习惯。例如在蒙古族炒米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食品之一。炒米含水量低,耐贮存,不易发霉而且便于携带,营养丰富吃起来可口,适合外出放牧时食用,所以深受蒙古族的喜爱。羌族人也喜欢把青稞和小麦磨成面粉后,倒入锅中炒成炒面,劳作回来食用。因蒙古族与党项族曾在陕北地区居住生活,他们的饮食习惯影响到了当地陕北人。直到今天陕北的佳县、横山等县仍在食用炒米和炒面,只不过陕北人的炒面是由豆类、玉米、糜子等各种杂粮炒熟磨制而成,食用时用开水搅拌即可。综上所述,陕北因地理位置及历史渊源等因素,其饮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陕北饮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管是主动地融合,还是被动的交往,都不能否认这一事实。今天陕北的饮食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与少数民族的饮食清楚的区分开来,然而仔细观察之下,隐约能看有些饮食当中依然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种影响与交流一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传承,成为陕北乃至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
[2]高长天、张小兵.陕北历史文化述略[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3.
[3]高萍.陕北宗族的形成于特征[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15.
篇2
[关键词]维吾尔族;饮食民俗;文化特色
“饮食民俗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具特色、最具群众性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1)不同地区、民族的饮食民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地理、文化诸多背景。新疆地域辽阔,是多民族习俗、文化交融的前沿,其中维吾尔族民间饮食以其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颇受瞩目。本文将以被誉为维吾尔文化发祥地的喀什地区为例,从饮食习俗特色、形成原因、保护与传承三个方面,论述维吾尔族民间饮食文化特色,以期得到大众对维吾尔族民间饮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一、喀什维吾尔族民间饮食习俗特色
在新疆这个饮食文化圈中,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反映着他们几千年来文明的发展变化,在新疆当地独具特色。喀什是历代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和活动地域之一,独特的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浓郁、朴素,鲜明的饮食风格成为整个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圈的主要代表。喀什维吾尔族在继承优秀传统饮食文化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传统与创新结合形成当下饮食特色。
(一)传统喀什维吾尔族饮食习俗特色
喀什维吾尔族在传统的饮食烹饪上拥有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烹调技艺。在今天喀什市的街市上,传统的烤炸蒸煮是维吾尔族民间饮食中最常见的烹饪方法。最典型的如烤肉,在喀什市大多数餐厅中,烤肉是用红柳条(或铁签)将切碎的肉块穿在一起,置于炭火之上烤制,待快熟时撒上调味品,就成一道独具特色的风味快餐。此外还有烤馕、烤包子、炸鱼,以及“丝绸之路”时期的玛仁糖(由葡萄干、核桃仁、红枣、白砂糖、蜂蜜等熬煮后蒸制而成)、现在最常见的薄皮包子等。它们的烹饪方法简单直接,食材处理大多较为粗糙。简单的烹饪技艺,由过去延续到今天仍被人们广泛使用。而他们的饮食习俗特色在选择性的继承的食物种类上也与其他民族区别甚大。
在食物种类的选择上,肉类一度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中的主食,经过历史变迁,维吾尔族现在主要以麦、粟磨成的面粉为主食,除了最常见的馕之外,还有包子(薄皮包子及烤包子)、馄饨、搅团、拉面、油塔子、汤饭、面肺子、纳仁等等都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面食种类多种多样,民族特色鲜明。而作为副食的肉类主要有羊肉、牛肉、鸡、鱼等,其中尤以羊肉为最。除经常食用手抓肉、羊杂碎、馕坑肉等以外,以面米为主的食物也多伴有肉类,如羊肉抓饭、肉拌面、汤饭和烤包子等。维吾尔族食用肉类食物往往结合传统的烹调技艺,制作肉类食物时多用烤制,他们烤肉的品种十分丰富,烤羊肉串、烤羊排、烤里脊、烤羊肝、烤羊腰子等,这些与烤全羊、馕坑肉合称“喀丽普”。维吾尔族人民饮食结构中蔬菜种类较少,蔬菜主要有胡萝卜、洋葱、辣子、香菜、南瓜、西红柿、土豆等。一般用作面食和米饭的配菜,并常常加入肉类共同烹饪。
维吾尔族人民在夏季常常以瓜果代替茶饭,以瓜果就馕吃,不仅消渴止暑而且营养丰富。在冬季,干果是维吾尔族贮存过冬的主要食物之一,新疆特色干果品种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深受维吾尔族及新疆其他各族人民的喜爱。
维吾尔族的饮料有三大种类,一类是以乳类为主的饮料,如牛奶、酸奶、奶茶、多噶普(在酸奶中加入冰屑调制而成);一类是以果汁为主要成分的饮料,在喀什市诸多餐馆内都售有果汁,如银特扎尔快餐店有果子露、干果泡制的果汁、鲜果汁等;另外是以茶为主的饮料,维吾尔族民谚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在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现代喀什维吾尔饮食习俗特色
随着喀什作为中国第六个经济特区,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为了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维吾尔族饮食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新的特点。如维吾尔族家庭饮食偏爱清淡,并且制作手法简单,食物原始味道浓郁,而维吾尔族餐馆则会加入较多的调味品,并且注重新鲜刺目的颜色搭配来刺激顾客的食欲。此外,为了节省成本,很多餐馆对食物原材料进行了改革,如餐馆里的薄皮包子馅常以价格较低的牛肉代替传统的羊肉馅。
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发现,在维吾尔族聚居稠密地区,由于顾客多为维吾尔族,顾客追求传统正宗的维吾尔饮食风味。比如喀什地区的维吾尔族餐饮行业在原料选用、烹调方式上往往遵循传统饮食习俗,辅以创新性特色饮食来招徕顾客。而在汉族人口较多的首府乌鲁木齐,维吾尔族餐饮业为了迎合汉族人的饮食习惯,也为了降低成本,对原料和烹调方法都进行了一定改革。多数餐馆采用植物油烹饪食品,而牛羊鸡肉这些原料多来自肉类加工厂。这也是喀什地区的餐馆里食物味道更鲜美、自然、醇正的原因。又如,喀什和乌鲁木齐的人民因为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会在制作面食的和面过程中加入鸡蛋和盐巴来增添面食口感,乌鲁木齐的民间饮食还会加入更多的肉类,可是喀什会相对来说比较少。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喀什维吾尔族传统民间饮食也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二、喀什维吾尔族饮食习俗的成因
喀什维吾尔族以其独具魅力的饮食特色在新疆饮食文化圈经久不衰,探索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形成的原因,有助于了解维吾尔族饮食文化背后所蕴含着的民间智慧、、族群记忆。自然环境的选择作为它的表层原因,而人文环境促动才是它的深层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选择
新疆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维吾尔族人最初的饮食文化形态。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的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居住在新疆土地上的维吾尔族人形成了一系列与此气候相适应的日常饮食种类和食品制作、储存方式,并在自然环境变化之下不断改进。在食物的烹调技艺的形成方面,烤制食品由于干燥便于携带、耐储存不易变质的特性契合了游牧活动流动性强的特点被决定为维吾尔族原始狩猎、游牧生活的首选食品。
维吾尔族在游牧文明时期以及后来的农耕时期都是以蓄养动物来获得生存资料,肉类一直处于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重要位置。在新疆各地出土的古代文化遗存和考古资料也表明,维吾尔族早在漠北时期便以肉食为主。汉文文献中记载铁勒“所使用的食具如广口圆底的钵、筒形杯、高足杯,正好适应其饮酪食肉的饮食文化”(2),回鹘西迁后,当地“贫者皆食肉”(3),之后才“渐加粒食”(4)。这种饮食文化的背后体现着由于新疆地区冬季十分寒冷,定居在此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脂肪来抵御寒冷的气候环境,维吾尔族人民喜食牛羊肉的表现也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适应自然环境所做的潜意识的行为活动。因为这些肉类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即使后来新疆维吾尔族逐渐脱离了流动性强的游牧生活,烤制食品依然被传承下来。
在维吾尔族定居新疆早期常用烤制食品,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极少,在长期经验中,他们发现水果所蕴含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于是开始对瓜果情有独钟。喀什盛产瓜果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喀什雨量少,气候干,云层薄,光照时间长,由此导致白天受到长时间太阳直射而温度极高;植被稀少,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植物可以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淀粉、糖类等物质,到了气温极低的夜间,植物养分消耗很少,因此瓜果中能够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
(二)人文环境的促动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孔道,也是中西文化汇聚碰撞的熔炉。历史因素奠定了维吾尔族饮食的主要形态,饮食禁忌影响了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社会因素逐渐成为维吾尔族当代饮食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在历史上,维吾尔族祖先一支最初是“丁零”一族,公元前3世纪,丁零是在东起北海,西到额尔齐斯湖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地区的游牧民族,进入新疆后在保持了原有民族特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环境进行了巨大的变革,由粗放的游牧业向农业和畜牧业转化:善种五谷,多食水果,住穹居堡,“留须辫发”(5),“土火葬俗”(6)。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维吾尔族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也产生了巨变。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内地与维吾尔族的交流和沟通渐趋频繁,将桃、苹果、梨、茶叶等中原地区的食物传入新疆,丰富了维吾尔族的食品种类。在一九九二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发掘的唐墓中,就出土过饺子梅花形带馅点心等食物,十分精致,这些食品的制作方法显然是从中原传过去的。维吾尔族饮食结构逐渐向以面、粟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汉族以米面为主食的饮食习惯影响,汉文史料记载高唱回鹘王国内“厥土良沃,麦一岁再熟”,是通过小麦和杂粮套种实现一年两熟,这样已经算作高产“良沃”的土地了,但维吾尔族仍无法以单纯的农业经济保障足够的生产资料,最终形成了畜牧业作为副业长期存在并发展着的状态。维吾尔族人民在生产方式转变初期仍然受游牧时期影响喜食肉类和奶制品,但是在饮食结构上谷物的分量越来越重。
维吾尔族饮食禁忌源自伊斯兰教义,伊斯兰教对饮食禁忌有诸多规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教清真饮食文化。伊斯兰教在食物方面要分合法和非法。关于合法的食物,《古兰经》以“佳美”作为合法食物。关于非法的食物,《古兰经》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如“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读非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宰杀后才死的,仍然可以吃;禁止你们吃在神石上宰杀的。”(7)维吾尔族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不食用猪肉、血液等食物,就连盛放过这些事物的炊具、碗筷、器皿都不使用。另外,《古兰经》也规定禁赌戒酒,因此在维吾尔族饮食中,饮品一般为动物奶以及茶水,含酒精饮料稀少。伊斯兰教饮食禁忌使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呈现以传统饮食为基础并融合伊斯兰饮食文化的维吾尔清真饮食文化。
被传承下来的最具年代性的食物种类最初都基于新特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结构,而经过长期形成的新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深受所处周边地区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另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特征。当初那种只有马上民族和游牧部落在辽阔无边的草原牧场上才会孕育出来的强悍与豪放的性格影响着他们的饮食文化。在后来的民族饮食文化变迁过程中,维吾尔族也是以粗犷的性格进行选择,如,在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中,可以看到简单直接的烹饪方法和用具,粗糙的食材处理方式,喜食肉类的饮食结构特征。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新疆封闭性的地理环境得到打破并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在经济社会中,维吾尔族饮食作为商品也开始受到市场的自动调节,呈现商品化趋势。这就是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在城市与城市、家庭与街市之间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的原因所在。维吾尔族饮食通过商品化成功融入了以汉族人为消费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且走出了新疆,得到了各民族的普遍认可。
以上这些自然和人文环境都进一步改变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特色。通过研究维吾尔族民间饮食文化特色的形成原因,有助于我们摸清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发展脉络和潜在规律,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
三、喀什维吾尔族饮食习俗的保护与传承
古人说:“食、色,性也”(8)。“‘食’本来是满足个体生命的实际需要,它是实用、功利的。……但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食’就有可能不单纯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是在吃饱肚子的同时,追求食物的‘美味’”(9)。随着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各种美食节目火热播出,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美食密探》等等,便说明了这个现象。在这现象背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饮食文化,还看出了孕育出这种民间饮食文化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文明等背景,因此对饮食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启示和影响。
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极具保护价值。它不仅反映出传统文化心理、民间风俗和审美情趣还具有表达民族情感、强化民族认同、秉持传统信仰的作用。古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的一些名点、名吃有的已经失传,有的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所以对于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我们必须进行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团体为辅,规范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有区分、有限度的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中人文蕴涵、传统特质、民族风味,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规模效应,单纯地迎合、屈从市场需求。
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独具传承价值。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其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对于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不仅是要学会继承传统的制作方法,而应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应结合本民族饮食特点对外来饮食文化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本民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喀什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在制作的同时,遵循扬弃的观念,不仅要求遵循维吾尔族传统的饮食文化,而且也需要有所创新和改革。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在多民族中传播,不仅是传承维吾尔族文化、发扬本民族精神文化,同时也可以让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当今的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是在历经历史沉淀和人民选择后的精华,未来的发展价值无可限量,我们应当将优秀文化发扬并善加利用,趁着如今的“饮食热潮”,使喀什维吾尔族民间饮食文化发展成中国特色饮食文化。通过发掘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使饮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更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体验,从而促使新疆菜更好的发展,与中国“菜系”呈鼎足而立的趋势,甚至步入国际市场。
当前传承与发展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需要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向全国推广,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当代经济文化相结合,作为一种商业链条经济推广,传承发展这种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形态所带来的多元化,使其带动喀什饮食业、旅游业、商业等周边产业的发展壮大。如将独具特色的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联系起来,成立关于介绍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节目,创建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的相关经济文化,使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产品转化状态更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并且要对这种饮食产业给予相当的关注和传播,以此作为另一有效途径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喀什更好更快发展。
结语
喀什维吾尔族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凭借其兼收并蓄的强大包容力和坚持民族特色的自守力不断吸收借鉴其它民族饮食文化,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由于地区的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和大众社会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化,喀什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喀什维吾尔族饮食只有抓住这支激流勇进的时代的浪潮,对其饮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合适的回应,并保持自身的饮食特色,才能形成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特色饮食文化。
注释:
(1)李冬梅:《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民俗中的文化质点――馕》,《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薛正宗主编,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3)《宋史》卷四九,高昌国,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第14113页
(4)《魏书》卷一三,高车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第2309页
(5)《旧唐书》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第5348页
(6)《旧唐书》卷一二一,仆固怀恩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第3489页
(7)《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篇3
清真菜是指我国信奉伊斯兰教少数民族菜点的总称,是中国菜重要的组成。清真餐饮业是经营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菜肴、食品的饮食行业。
清真菜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在1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萌芽到成型,成熟到繁荣,创造了无数风靡全国的名菜,创办了众多闻名海外的清真餐饮名店,使得清真餐饮业成为了中国餐饮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随着无数国际知名餐饮企业进驻中国市场,使得原本特色突出的清真餐饮业受到了冲击,清真餐饮业发展明显滞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制约清真餐饮业发展的因素
人才缺乏
清真餐饮企业大多属于传统型餐饮企业,家族式管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使得大多数清真餐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严重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未来企业的发展空间,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企业经营服务的质量。人才引进缺乏新机制,人才培养缺乏新方法,员工缺乏系统的培训等现状是制约清真餐饮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技术滞后
虽然人才的缺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术的滞后,但清真餐饮业技术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受产品结构的影响。清真菜制作讲究,强调工艺,厨房中的主要烹饪设备就是炒灶,厨师的工具就只有菜刀、锅铲、炒锅,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色重、味厚、量足的特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完全依靠传统技术的清真菜已经满足不了顾客追求快速、营养、健康、品质等多元化的需求,也跟不上餐饮产业革命时代的发展。
管理落后
大多数清真餐饮企业为家庭式经营,规模较小,很多经营者满足现状、急功近利,缺乏市场观念和管理理念。未来的餐饮消费将趋于大众化、多元化;生产法方式将趋于现代化、科学化;经营方式将趋于连锁化、品牌化。而管理落后则成为限制清真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清真餐饮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特色
特色是清真餐饮业吸引汉族顾客最重要的因素。挖掘产品特色、打造环境特色成为清真餐饮业特色发展的重要思路。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饮食习俗和饮食禁忌基本相同,但也有各自的特色食品。清真餐饮业产品最大的特色就是“清真”,突出表现在原料选择上,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干净卫生、风味独特、民族特色鲜明,使得清真食品在老百姓心中具有较高的信誉度。深入挖掘产品特色最成功的,在全国清真餐饮也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兰州拉面。兰州拉面是兰州回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最民间的一种风味食品。关于它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清朝光绪年间,兰州一个叫马保子的回民,其在兰州城门外开的小面馆专门卖的“热锅子面”远近闻名,后来他认真钻研,在热锅子面的基础上发明了清汤牛肉拉面,成为了兰州拉面的鼻祖。兰州拉面最大的特色是“面十分筋道,汤十分鲜美”。兰州牛肉拉面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特色突出、产品适应性强、价格公道合理,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围绕兰州拉面所诞生的“马兰拉面”“金鼎牛肉面”“黄师傅牛肉面”等企业成为了中国清真餐饮业的名片。开封的马豫兴桶子鸡也是近年来清真餐饮市场上经营的较为成功的企业之一。
据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张娟的《中源回族清真饮食文化发展初探——以开封马豫兴为例》文章中所记载,其创立者为马永岭,于道光年间在开封创制“桶子鸡”,并开办了“金陵教门—马豫兴鸡鸭店”,生意兴隆。后几经周折,传承至今。曾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推荐为“全国食品行业优秀产品”“中国十大名鸡”、被国内贸易局认定为“中国名菜”、被中国烹协认定为“中国名小吃”,同时还被河南省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凭借产品特色,才有“桶子鸡”的今天。
北京的清真涮羊肉、北京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清真羊腿、酱汁牛肉;新疆的手抓羊肉、油酥馍、烤馍;山东的扒羊肉、炸羊尾等一系列清真名菜;东来顺、南来顺、又一顺、烤肉季、老孙家饭庄、安德坊食府等众多清真餐饮名店均推动了清真餐饮业的发展。
环境的特色是近年来餐饮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要素,传统的清真餐饮企业比较注重环境的卫生,忽略了民族特色的打造,使得很多顾客到清真风味餐厅消费时,感觉除了产品与汉族餐厅不同之外,其它方面没有任何区别,这无形中限制了清真餐饮企业的发展。现如今顾客们来餐厅就餐,吃的不单是食物,看重的是氛围和文化、吃的是感受。所以清真餐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突出伊斯兰文化的特色,通过建筑风格、空间布局、色彩、灯光、装饰物件、餐具等突出环境的特色,同时也可以与汉族传统文化结合,增加条幅、匾额、字画等提升餐厅装饰的文化品位。使顾客在就餐过程中除了品尝清真的食品外,同时感受伊斯兰教的文化氛围。
文化
饮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享受,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高层次的需求是追求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将文化与餐饮嫁接,深入挖掘清真餐饮文化特色,是清真餐饮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宁夏大学李自然教授将清真饮食文化定义为“清真饮食文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族群在遵守《古兰经》和《圣训》等宗教戒律的前提下,通过与特定的生态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互动,围绕着进食这一行为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范畴”。要发展清真餐饮业,就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清真饮食文化的特征,并加以开发和利用。
关于清真饮食文化的特征国内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如鲍长德认为是地域性和兼容性;马兴仁认为饮食为良、必慎必择、注重保健、讲究营养;刘涛认为用料比较严格、品种丰富多样、烹调日臻完善、筵席繁简兼收。宁夏大学的李自然教授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写到:新时期中国清真食品管理与立法研究的成果中则论述了文化的嫁接性、文化的观念性、文化的表达性、文化的扩张性、文化的地域性、文化的变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蔡宇安博士则从精神要素、制度要素、物质要素的角度出发对清真饮食文化做了精辟的论述。
从精神要素来看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是清真餐饮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伊斯兰教重视商业,鼓励穆斯林进行正当的商业活动,允许他们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和拥有财富,同时重视商业道德建设,“禁止重利”,主张公平教义、利润适当。正是这种良好的商业道德使得清真餐饮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良好的信誉、优质的产品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从物质文化层面上来看,清真餐饮企业一直恪守伊斯兰教饮食的教义和教规。在原料的选择上坚持“清真”的特色。如《古兰经》说:“他命令他们行善,禁止他们作恶,准许他们吃佳美的食物,禁戒他们吃污秽的食物。”所以大多数清真餐饮企业所提供的食品从卫生及安全的角度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信任。
篇4
关键词:新疆特色;饮食特征;发展
Abstract: Xinjiang halal food flavor becomes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the country; its varieties, cooking methods and food nutrition are little-known. Delicious food is roasting whole lamb, the pit barbecue, nang, rice, chicken, pasta and so on.
Key words: Xinjiang characteristic; diet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天山南北各民族,根植于新疆这块土地,繁衍发展着各民族共同融合下的民族民俗文化,清真饮食文化是我国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南北疆地区的清真饮食文化,地域特色 、民族特色非常令人称赞。新疆各民族之间饮食的交融和对外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同时对当地的人们饮食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1.民族传统习惯
饮食习惯新疆风味浓烈,各种食品色香味俱佳。烤羊肉串风靡全国,烤全羊是新疆著名菜肴。吃法别致的抓饭、手抓羊肉是少数民族最喜欢的食品,也是逢年过节、婚事嫁娶的必备食品。脆香而薄的烤馕、烤包子、油馓子、油塔子、薄皮包子、拉面、奶茶则是少数民族的传统的食品。用马奶发酵而成的马酒,清凉适口,沁人心脾。
2.新疆特色菜简介
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及外来经营理念的影响,新疆餐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有影响的著名菜系相继落户在新疆市场,经营特色菜品的餐饮业大量涌现,充斥着新疆的大街小巷,发展势头强劲。
2.1西域羊肉
2.1.1新疆人制作的羊肉好吃是出了名的,口感滑嫩并且没有膻味,食之爽口也不用担心上火。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新疆传统小吃,其色焦黄、油亮。瘦肉入口香嫩,肥肉外脆而焦,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2.1.2历史悠久的烤全羊是新疆菜的著名特色,其风味可以同北京烤鸭相媲美。烤全羊色泽光亮、皮脆肉嫩、香浓味美。吃的时候剔肉切片,蘸盐而食。
2.2手抓肉
2.2.1新疆菜中,羊肉还有一种出了名的吃法就是手抓羊肉,既然有手抓饭,羊肉自然也可以下手去抓。吃完手抓肉,再喝碗肥美清亮的原汁肉汤,以达到“ 原汤化原食”。
羊肉最香的吃法或许就是这种白水一把盐的大块手抓,它拒绝酱油排斥孜然,护卫了本质的纯正;原汁原样非烤非炒,袒露着天然的诱惑。这种古朴的、独特的、带有原始风趣的吃肉方式,让人充分享受盈满口颊的肥美,细细地体味咀嚼柔韧的。
2.2.2以羊为原料的风味小吃也是种类繁多,米肠子与面肺子便是其中的代表。肠糯鲜,肺软嫩,羊肚、面筋有嚼劲,香喷可口,风味独特。
2.3烤馕
烤馕,在新疆的历史悠久,古代称为“ 胡饼”、“ 炉饼”,是一种烤制而成的圆饼。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烤馕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在新疆,这是维吾尔族人的家常食品。
2.4酿皮子
酿皮子是一种蒸制的凉面,又称作凉皮、面皮。将经过涮盘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小指宽的细条,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卤汤等佐料,搅拌一番,就可以“ 哧溜”、“ 哧溜”地开吃了;酿皮子色泽橙黄而透明,吃起来柔软又有韧劲,酸辣咸香。
2.5手抓饭
手抓饭,是维吾尔族的传统主食之一,从味道上分甜咸两种。甜抓饭的主要原料为米、鸡蛋、清油、葡萄干、杏脯、花生仁等干果;咸抓饭多为肉抓饭,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抓饭必得手抓了才好吃,吃抓饭要就着清淡的小咸菜,吃完再喝一碗酽酽的砖茶才好,否则真有点降不住那油水丰厚的抓饭了。
2.6新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属清真小吃中聚餐方式食用的新派品种,因用大盘盛装鸡块而得名。此品成菜后,红,白,绿,酱红几色相间,使人观后爽心悦目,口感微甜,辣中带麻,肉质软嫩爽口,此小吃在新疆主要以回、维、哈、汉等民族消费为主。
2.7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将羊肉清水煮熟后用手抓食而得名。手抓羊肉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常食的一种肉食品。从营养科学饮食观上讲、羊肉味甘性温,对虚劳、赢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等症都有一定的疗效。品尝手抓羊肉时,一般配有洋葱碟、食盐碟和烤馕,还备有热的砖茶水,边吃肉边食馕,同时在食完几块肉之后,还会上一碗煮肉的原汤供你品尝,一般在汤内要放一些洋葱末和香菜末,有一些地方还在羊肉汤中放一些切薄片的西红柿片,则风味更佳
2.8胡辣羊蹄
烹制味美适口的羊蹄、羊头是新疆维吾尔、回等穆斯林民族的传统习俗,胡辣羊蹄由于其味辣而故名。胡辣羊蹄作为新疆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在新疆各城镇的农贸市场、夜市及晚上的街头巷尾等均有摊点销售,您可尽情任意选择,品尝胡辣羊蹄时,一般手执而食,尤在夏秋季节,吃胡辣羊蹄喝新疆啤酒,可以说是一种邀朋聚友的最佳消闲方式。
2.9馕包肉
馕包肉维吾尔语称为“塔瓦喀瓦甫”,属新潮小吃品种,是新疆风味名食之一。馕包肉这种面肉合一的风味食品非常能代表新疆的传统民族特色。食用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既可以作为小吃推车或店门前兜售,也可以作为一种风味菜食,登上清真宴席的的大雅之堂,作为一种名菜供中外宾客品尝。
2.10新疆炒面
新疆炒面在新疆的面食小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人说可以将它推之为新疆方便小吃之榜首。在新疆任何一家中小型餐馆中,都能找到新疆炒面地名称。制成成品的炒面,具有片片成型,红油亮汁,引人食欲的特点。
新疆炒面的品种有:爆炒蝴蝶面、丁丁炒面、炒猫耳朵、素炒面、羊肉炒面、鸡肉炒面、牛肉炒面、炒拉条子等品种。
2.11新疆拌面
新疆拌面制法独特是我国面食系列中一类,因拌以菜食(以牛羊肉为主)而得名。属清真食品,为维,回,哈,汉等民族所喜食。
新疆拌面系列化的品种有:羊肉拌面、鸡蛋拌面、酸菜拌面、过油肉拌面、碎肉拌面、牛肉拌面、鸡肉拌面、土豆丝拌面等许许多多的品种。
2.12酸揪片儿
酸揪片儿也叫揪面片,是新疆维吾儿、回等少数民族最常见的一种风味面食品,也是新疆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食品。既可以作为正餐的品种,也可以作为正餐的一种补充。配料中的羊肉、西红柿、香菜、土豆、萝卜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也符合西北人西食酸辣的特征,是风味汤食中的代表。
2.13馕
馕是新疆各民族兄弟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2.14烤包子
烤包子是维吾尔族的名小吃之一,因其包馅用馕坑烤制而故名。羊肉与洋葱配合为馅后,其营养成分能得到互补,经常食用烤包子的维吾尔族得血栓疾病得人较少。
烤包子在新疆是普通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在食用烤包子时,一般配有汤饭和茶水,边吃烤包子边吃汤饭。
3.结束语
篇5
摘要:本文以初探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演变融合作为研究主题,首先,课题从两个时间段总结回顾了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历史融合过程,其次,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概述了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影响,最后,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对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未来演变融合提出了综合思考。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提供积极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维吾尔族文化;汉文化;演变融合
引言
维吾尔族和汉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文化互动,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深入研讨这一课题具有较好的实现意义。
一、回顾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历史融合过程
(一)建国前
在建国之前,维吾尔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交融过程相对较为缓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维吾尔族人民过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家庭作为其民族文化中的基础单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男性族人掌控着统治地位,支配着人际关系,也不断的完善着涵盖宗教、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进程。尤其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由于被剥夺了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所以导致两族文化的融合程度相对较低。
(二)建国后
在1949年建国后,国家开始从法律的层面上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因此,受到大环境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维吾尔族开始改变了传统的“视妻子和子女为私有财产”的观念,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维吾尔族家庭内部的关系结构和生活思维习惯。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以来,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民族间、家庭间、成员间的平等、互助、民主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带动了维吾尔族深化了家庭关系变革的步伐,即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和权利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女性权利和地位开始提升,年轻人的权力开始凸显。和汉族人的生活交流生活中,维吾尔族人开始了解并逐步接受了汉人的思维方式,对汉族人的各项文化传承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局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两族文化的融合。
二、概述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影响
(一)饮食文化及其变迁
我国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面食占主要位置,其次是肉类和水果,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其长期的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维吾尔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肉类的选取基本都集中在羊肠灌食、骆驼肉、牛肉等,通过烧烤或者晾晒等技术保证食物可储存,同时调制的喂料可以保证食物的鲜美,同时,由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即由游牧民族逐步过渡到耕种民族,导致维吾尔族也注重农业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以面食为主,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面条等物品,热性饮食和凉性饮食涵盖了稀饭、馕和饼等多种形式,另外,古代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各类饮品,但是对酒类的饮品涉及较少,基本上不饮酒,这是由于其文化中伊斯兰教的综合影响决定的。但是,随着和汉族文化的融合,我们也惊喜的看到维吾尔族在饮食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现代饮食结构接轨也较为明显。
(二)家庭相关的文化价值及其变迁
在维吾尔族的家庭传统中,其家庭相关文化的变化在婚姻关系上体现的较为明显。之前的婚姻包办现象比较普遍,长辈在婚姻关系中起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现代婚姻观念的变化,维吾尔族年轻人开始自己选择理想的伴侣,情感作为纽带的婚姻已经开始取代之前的血缘关系组建的基础,于是维吾尔族女性在婚后开始不再专注于家庭琐碎的事情,开始独立承担家庭之外的其他社会职责。家庭环境的变化给新时期的维吾尔族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直接的触动,并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传统服饰文化及其变迁
维吾尔族人在服饰方面的变化较大,之前男子更多的采用“袷袢”的形式,如今西装革履的打扮在年轻人也十分常见,年轻女孩也开始趋向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时尚装束,男子带出门必须带帽子的传统被打破了,女子带头巾的历史传统也消失不见了,短发开始流行,各式各样的头发样式也开始流行。汉族男性和维吾尔族男性在服饰上的最显著差异体现在部分传统服饰图案的保留方面,各类暗色调的网格面料较为受到欢迎,而维吾尔族女性也保留了自身的传统偏好,那就是色彩多变的花纹图案一直留存。
三、对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未来演变融合的几点思考
(一)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提升青少年文化适应力
我国维吾尔族文化与汉文化未来演变融合会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提升青少年文化适应力,是保证未来两族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以及对少数民族教育体系的搭建不断完善,维吾尔族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接受了现代教育方式,从两族语言文化的交流开始,逐步过渡到包括思维方式变革、生活习惯变革、行为方式变革以及价值观变革等多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加强师资力量,不断推动完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的革新,从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文化适应力。
(二)通过养老方式研究降低老年人的文化冲突
通过养老方式研究降低老年人的文化冲突是一个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维吾尔族的养老文化根深蒂固,非常注重儿女的孝顺,但是对晚年的生活标准等需求并不高,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人的家庭核心价值观较为明确,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和现代社会发展部一致的情况,比如说社会上推行的养老方式和维吾尔族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有一定的障碍存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维吾尔族中的推行效果并不理想,造成了维吾尔族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存在隐患。如何通过文化的导向作用化解养老问题上的冲突,是我们需要深入研讨的一个课题。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保障民族融合进程平稳有序
要保证维吾尔族和汉族的文化融合进程平稳有序,确实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等相关部门积极结合地方情况研讨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化解文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对抗情况,积极引导文化因素融合的过程,同时努力探索符合双方核心利益的沟通过程;第二,在维吾尔族的聚居区做好文化宣传和普及工作,加强内部的文化沟通,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和丰富多彩的互动节目拉近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距离,并努力形成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第三,通过打造城市文化氛围,从整体上锤炼民族交融地区的文化沟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结束语
总的说来,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作为一面镜子,在时代变化与民族特色的交替中、在保留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现代文化,反映出维吾尔族新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因此,研究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思艳.解放后新疆维吾尔族服饰变迁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彭修建.清代伊犁维吾尔族移民经济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3]黄丽.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D].兰州大学.2008年.
篇6
一、引言
伴随旅游业的兴起,旅游经济学也应运而生,现在旅游业正在以较快速度发展,关于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国外有关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认为,对旅游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因素主要是旅游产品价格、旅游者收入、闲暇时间,此外部分学者也考虑到了政策变动、相对汇率、大型赛事活动的举办及目的地营销宣传对于旅游市场的影响。国内学者偏重于游客经济收入水平、旅游价格、时间因子、交通因子、目的地经济水平等。
本文对有关喀什旅游的研究文献中,发现对喀什旅游市场的整体研究,尤其是从旅游者需求角度进行旅游市场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方法主要是SWOT分析法、SPSS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喀什旅游业发展态势正盛之时,分析喀什国内旅游市场的现状,研究制约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于喀什国内旅游市场的长远快速发展非常重要。
二、研究区概况
喀什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富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地理地貌丰富,地跨塔里木盆地及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两大地貌单元,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历史朝代的更替过程中,一直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的中心,极具旅游发展潜力。喀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可归纳为民俗民风文化、登山观光、沙漠探险、丝绸之路体验四种旅游资源类型。截止2015年喀什地区A级景区(点)共有37处,5A级2处,4A级3处,3A级15处,2A级18家。
三、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一)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确定
为了获取客观全面的研究因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确定影响因素。设计调查问卷时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并结合喀什地区旅游市场的特征,一共列出21项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根据问卷结果统计得出各项影响因素所占的比例,选取比重超过50%的因素作为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即闲暇时间、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喀什经济发展情况、民族生活风俗、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交通状况、旅游饭店接待水平、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和社会治安状况等10项因素。
闲暇时间取决于带薪休假时间,由于近几年国家法定休假日变动不大,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将不予考虑。民族生活风俗、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条件缺乏满足时间序列的数据统计资料,本文选取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
喀什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维吾尔族外,还有汉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民族,民族特色浓厚,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大区别,他们的生活风俗对于很多游客而言充满了神秘感,这是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喀什地区旅游的主要动因。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民族性、文化交融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饮食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丰富的饮食种类是其旅游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喀什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载体,但是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范围广,部分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资源禀赋不高,发展条件欠缺。
(二)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本文以喀什地区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表示表示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喀什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服务水平由旅游服务从业人数表示;选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额来表示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旅游饭店接待水平由旅游饭店床位数表示;用喀什地区每年的公路、铁路、民用航空客运量之和表示旅游交通状况;以治安案件的查处率量化社会治安状况,其中,治安案件查处率=查处案件量/受理案件量。
(三)喀什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由于灰色关联分析允许最少的数据为4个,考虑到所搜集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以2006-2010年的数据作为时间序列。
1、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与喀什地区国内旅游人数的关联度分析
选取喀什地区2006-2010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作为参考序列X0,2006-2010年的生产总值、旅游服务业从业总人数、旅游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旅游饭店床位数、交通客运总量、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的查处率作为比较序列X1,X2,X3,X4,、X5,X6。
通过初值化变换对各变量序列进行无量纲化,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绝对差值,最终计算出喀什地区旅游饭店床位数、交通客运量、治安案件查处率、旅游基础设施投资额、生产总值、旅游业从业人数与国内旅游人数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104、0.6037、0.5978、0.4631、0.4442、0.3407。则喀什地区旅游市场影响因素对喀什地区国内旅游人数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饭店接待水平、旅游交通状况、社会治安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喀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服务水平。
2、国内旅游市场影响因素与喀什地区国内旅游收入的关联度分析
选取喀什地区2006-2010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作为参考序列X0?,2006-2010年的生产总值、服务业从业总人数、旅游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旅游饭店床位数、交通客运总量、公安机关受理查处治安案件的查处率作为比较序列。
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绝对差值,最终计算出喀什地区旅游饭店床位数、治安案件查处率、交通客运量、旅游基础设施投资额、生产总值、旅游业从业人数与国内旅游收入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7548、0.6874、0.5040、0.4903、0.4147、0.3555。则喀什地区旅游市场影响因素对喀什地区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饭店接待水平、社会治安状况、旅游交通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喀什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旅游业服务水平。
四、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
为了促进喀什地区国内旅游市场的更好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合理规划、整合旅游资源。旅游规划部门应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各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并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二)加强维吾尔族文化建设。喀什地区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突出民族文化建设,例如建设维吾尔族文化体验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一条街、大型维吾尔族演艺厅等,其次,喀什地区的街道建设和建筑风格也可以凸显维吾尔族风格,以增加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饭店接待水平,加大对信息服务设施、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的投资额,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景区环境和城市环境,使游客达到更高层次的旅游享受。
(四)喀什地区应加强旅游交通的建设,尤其是注重远距离旅游景点的交通建设。
篇7
[关键词]酒文化;金代;女真人
金代的酒文化的产生、发展,带有明显的东北区位的印记和风格。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探讨金代的酒文化能有助于我们了解其颇具特色的民俗及其民族性格,对金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一、金代社会生活中的酒文化
在金代女真人社会生活中,真可谓无“事”不酒。婚嫁之时,离不开酒:“婿纳币,皆先期拜门,戚属偕行,以酒馔往,少者十余车,多至十倍。”[1]在金代私有财产观念之中,酒馔是男方财产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其重要的彩礼。祭祀之时,人们通常会给死者送去酒饭。各种祭祀仪式中,更是少不了酒。通过给祖先神灵献祭美酒佳肴来祈求能得到他们的保佑,人们用酒虔诚地祈祷祝福,希望能免灾除病,降福给人们。这种习俗祭祀方式,在金代的统治阶级中已经形成礼制,有严格的规定,民间祭祀也是普遍使用酒水,直到金朝末期,这种祭祀方式仍然有遗留痕。在民间,多能看到百姓以酒祭天的事情,人们希望能借此祈福驱病:乾道六年(1170年)奉命使金的范成大,在其行程中写下的《揽辔录》中记载,其使金经过邯郸县,看到“墙外居民以长竿磔白犬,自尻洞其手。别一竿,缚茅浸酒揭于上,云:女真人用以祭天禳病”。酒是人神沟通的必不可少的媒介物。在重大的节庆中,人们畅饮更是尽兴至极。(南宋)范成大在其《使金绝句七十二首》之中的《燕宾馆》这首诗中写道:“九日朝天种落欢,也将佳节劝杯盘。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原文有注释云:“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可见,金代重阳节那天还要举行祭天仪式,祭天仪式中离不开劝人饮酒之类的程序。
在“重五(五月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九月九日)”这三个节日中,女真都会举行有宗族特色的活动就是“拜天射柳”,即一年正规的会有三次重大仪式。有史料多处都记载过,每遇到过端午、中元、重九等三个节日,人们都会“择宽敞之地,多设酒醴、牢饩、饼饵、果实,祭于其所,名曰拜天”[2]。所以,拜天等重大节日都会离不开酒水的参与,无酒不成席。
有文献记载之外,还有考古资料的佐证。在山西省的繁峙县岩上寺,其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在岩上寺的西壁的左上方,绘有一座酒楼,反映的应该就是当时真实的市民生活。在画面中酒帘高挑,上面写着:“野花攒地出,村酒透瓶香。”[3]酒楼里面坐客满堂,有形形各行各业的人群,其中有品茶饮酒的角色,这些都是市井生活的生动体现,更是金代社会史中丰富形象的考古资料的体现。金代,酒店茶坊等处所是当时人们交往生活的重要场所,其中的一些大酒店还从事酿酒生产,自产自销吸引了更广阔的客源。这些资料都反映了饮酒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
金代女真人有独特的饮酒方式,有的地方与现今社会是有很多差异的。按照金代制度规定是酒后食饭。“彼方(指宋朝),酒一行、食一上必相须成礼。而国朝之例,酒既罢而食始进。”[4]
“女真人行酒的次数大多为奇数……行酒都是三行、五行、七行、九行(也偶有称‘盏’或‘巡’的),乃至高兴时不计巡数,以醉为度,皆旧例也……女真人行奇数酒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5]女真人喝酒也多用木制的酒器。《三朝北盟会编》卷3引《女真传》记载:“其饭食则以米酿酒……冬亦冷饮……饮酒无算,只用一木勺子,自上而下循环酌之。”女真人金初时期居地多林木,所以饮食器具多用木制是自然之事,现在有的东北农村之地,仍然可见这些木制的酒杯,酒碗之类器具。女真民族都是擅长歌舞的,所以宴饮之际以歌舞助兴是最常见之事,男女皆可以借酒兴翩翩起舞,或者即兴歌唱。(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四月,据《金史》卷39《乐志上》记载:“宗室妇女起舞,进酒毕,群臣故老起舞,上曰:‘吾来故乡数月矣,今回期已近,未尝有一人歌本去者,汝曹来前,吾为汝歌。’”
二、金代酒文化中的悖论
金代从上到下,可以说女真人的男性都几乎嗜酒成性,有的因为喝酒导致荒废农业,有的甚至酗酒危害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大金国志》附录1曾记载,金世祖劾里钵时期,为防止喝酒大醉导致的危害,有的会把喝醉的人绑缚起来,等待其醒酒,即“醉则缚而俟其醒,不然杀之,虽父母不能辨也”,酒喝多到连自己生身父母都不认识的地步,可见酒劲很大,是烈酒,或者是饮酒者贪杯,嗜酒如命。有很多人也将这些错误归咎在酒的身上,许多人被酒毒害丧失理智和良知,其实酒的危害性的发挥程度,也的确是因人而异的。金朝的统治者多次严令禁酒,规定了许多关于饮酒的多方禁令,《金史》本纪中多有记载。金海陵王完颜亮时期,“禁朝官饮酒,犯者皆死”,之后又规定,扈从人员亦不得“游赏饮酒,犯者罪皆死”,饮酒居然能导致死罪,虽然饮酒就要被判处死刑,统治者为了保证禁酒令的实施,采取严厉的刑律惩处饮酒者,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这样有悖人之常情,是封建社会不以人为本的本质体现,但是通过这样的规定,仍然可见金朝统治者对治理饮酒之事下了很大的工夫与决心,也能推论出当时社会因酒误事的现象十分严重。金世宗时期也规定,猛安谋克人“虽闲月亦不得痛饮,犯者抵罪”。总之,可以看出,金代统治者对禁酒的态度非常严厉。
女真人嗜酒好酒是有很多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大金国志》附录三《初兴风土》记载,当时,“冬极寒……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衣,衣履稍薄则堕指裂肤。”女真初兴之时,其生活的环境处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为了能在这种寒冷的地理环境下生存,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保暖御寒的方式,饮食文化也受其影响,颇喜饮酒就是其御寒的方式之一。东北人常称酒为“水棉袄”。酒不仅可以御寒解忧、消除疲劳,还可以活筋通络,更可以入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酒食肉与地域、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寒冷的气候也需要高能量高热食物,酒可以取暖,这是女真人嗜酒的自然原因之一。另外,除了地域(最主要的)原因,民族性格、生活习俗、长时期形成的信仰等原因,都是女真人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酒文化的原因。饮酒活动透射着金代女真人的性格特征、情趣倾向和精神寄托。通过对其饮酒习俗的探讨,可以发掘出其民族心理的饮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中华民族酒文化内涵不能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分析了饮酒文化在金代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体现,也指出了嗜酒在金代是突出问题,但是不能归咎于酒的弊端,是饮酒者不能自控,金代统治者的政治导向不健全的表现。对于饮酒文化来说,其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金熙宗时期,确立了全面学习汉文化的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等各方面对汉文化进行吸收,仿照汉人饮酒方式丰富了其饮食文化,金世宗时期,“燕饮音乐,皆习汉风”[6]。随着金代封建化的发展,金代传统的酒文化不断地与契丹、渤海、中原地区等各种文化发生接触互相影响与整合,酒文化的内容随之变化、丰富和发展,这在金中后期尤为显著。各族互相影响,以民间交流为媒介,浅层次的饮食文化交流,具有直观文化的特点,促进文化深层心理认同,使女真族饮酒文明向前跨进很大。在其吸收融入整合的过程中,其饮食文明的程度,也因与农耕文化的远近存在着地理分布的不均衡状态,由北向南,几乎是越靠近中原农耕文化的区域,受其影响越大,其饮食文明程度也越高。
参考文献:
[1]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卷39《初兴风土》,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3页。
[2]文惟简:《虏廷事实》。
[3]潘兹:《灵岩彩壁动心魄――岩上寺金代壁画小记》,《文物》1979年第1期。
[4]《金史》卷38《礼志・朝仪》,中华书局出版社1975年版,第869页。
[5]王孝华:《金代女真人与酒》,《北方文物》2007年第3期。
篇8
关键词:两汉;装饰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62-01
一、汉承秦制的体现
秦虽灭亡,但是它所推行的政策制度并未因此而消亡,而是被西汉王朝所继承,史称“汉承秦制”。由于楚汉战争,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经济凋敝、政局不稳,可谓百废待兴。所以刘邦在继承了秦朝制度的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主要是摒弃了“法家有为”的治国方针,改为“黄老无为”的安抚政策,凡事力求简约,以稳定社会秩序。经过高祖吕后与文景两帝前后近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武帝年间社会安定繁荣、国库粮饷充足,所以汉武帝停止了这种权宜政策,全面的恢复了秦代体制,并在其基础上得以发展。但是西汉初年的这种无为思想对汉代社会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却一直存在。因此两汉时期的装饰风格都显得古朴大方,简洁实用,不像先秦时期那样镶金嵌玉,华美富丽。
以西汉五铢钱(图1)为例。西汉初期全国货币制度混乱,除中央铸币外,地方官府与私人也有权利仿铸,而且货币规格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民间商业流通与国家的赋税征收。因此汉武帝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流通全国。钱币继承了秦朝半两钱的形制,内外有郭,上有“五铢”二字,并以其为计量单位,全面取消了以前的“半两”等单位。这种钱币重量相同,样式简单大方,中间留有方孔可用绳索将其串联,方便保管与携带,并且铸造起来也可省材省力。使用后情况稳定,一直沿用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被废除,前后持续了七百多年的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货币。
又比如汉代的青铜器。青铜器在两汉时期已经基本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更加注重实用性与经济性,所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体量方面都没有先秦时期的那种规模,其外表也不像先秦时期那般镂金错彩,而是变为光洁朴素,简洁大方的风格。著名的长信宫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是宫廷用品,所以通体鎏金,但是并无刻意雕饰,而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实用性与经济性,达到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统一。造型既生动活泼又通过巧妙的构思来解决照明与排烟的问题,确实是一件佳作。
二、为政治服务 具有教化意义
两汉时期主要从事艺术创作的部门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统治阶级明确要求艺术为政治服务,公开阐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强调艺术的宣传教育工作。所以汉代装饰题材多是具有伦理教化,彰显封建地主阶级权贵的色彩。这一点从汉代的建筑装饰,绘画雕塑中都可以得到证实。
汉初丞相萧何主持修建的未央宫前殿因高大雄伟,刘邦见状责问,萧何解释道:“非壮丽无以重威”。到了汉武帝时增饰未央宫:“以木兰为棼,大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雕楹玉,重轩镂槛。青锁丹墀,左槭右平。黄金为璧带,间以合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可见是何其的侈丽华美,充分的显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权威。
绘画方面更是如此,尤其是宫殿壁画,大量的三纲五常、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等内容,起到了积极的政治宣教作用。东汉王延寿所作《鲁灵光殿赋》就详尽而生动的描绘了西汉鲁国灵光殿壁画的情景。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海神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由行其情。上纪开辟,遂古之初,玉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黄帝唐虞,轩晃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妃乱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示后。”
在雕塑方面也同样如此,西汉大将霍去病之墓周围的石雕都有着政治宣教目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马达匈奴,象征着他的卓越功勋。并且为冢像祁连山,周围数匹战马皆无铠甲,或跃或卧,显得悠闲自得。这些石雕都寓意着再无战事,天下太平,因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不难看出,这些特征都反映出了两汉时期装饰艺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化育人,为政治服务。其实这一特征不仅是在汉代的装饰艺术领域有所反映,在其他领域同样如此。比如汉代对人物的品藻也是以服务政治为中心的,基本上是围绕着仁义礼智信这五点,具体展开就变成了九征,这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观念大相径庭。
三、反映了神仙方术在社会上的流行
汉代初年,经过秦代动乱,百姓民不聊生,天下衰弱。为此,汉高祖刘邦接受了陆贾的意见,采用了无为而治的安抚政策,用以稳定政局、恢复经济、修养生息。所以黄老之道成为了主流思想,并通过政治渠道逐渐渗透进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当中。这就为神仙方术的发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时间能够长生不老成为了汉代人的普遍追求,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成仙梦寐以求。因此就形成了一批专门追求长生不老和成仙的的方士,后来被称为方仙道,这也为东汉中期出现的道教提供了信息基础。
两汉时期的装饰艺术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神仙方术的发展情况。汉代墓室壁画中常会有墓主死后升仙的场景,比如西汉洛阳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就绘有夫妇分别乘龙与神鸟在仙翁的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画中还出现了玄鸟游龙,伏羲女娲以及白虎朱雀等神兽,充满了幻想色彩。
另外,羽人(图3)也是这一时期装饰题材中经常出现的面孔,一般都生有双翅,耳长面尖。人们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羽人,羽化登仙。所以从汉代出土的铜器以及玉雕中都可见到这种形象,这也反映了神仙方术的流行。
四、表现了上层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吃穿游乐是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两汉时期在这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发展,极大的提高了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而这些内容也被两汉时期的装饰艺术所表现出来。
汉代人们的服饰较之以前更为绚丽多彩,并且根据不同场合加以区分,祭祀、上朝、丧葬、婚庆和日常所穿都不相同。此外,不同的社会地位与职业也需穿着不同的服饰。从出土的汉代彩绘陶舞俑身上就可见宫廷的穿着打扮。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两汉时期的贵族生活享乐常以宴饮观舞的形式进行,山东沂水出土的石像画中就描绘了主宾对饮的场景。又如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中也描述了宴饮观舞的内容。还有专门描绘庖厨的石像砖,比如山东诸城出土的庖厨图(图4),就充分显示了这一时期饮食文化的繁荣。
游乐可以说是古时贵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狩猎、出游、观赏歌舞杂技等活动。这些内容在两汉时期的装饰艺术中被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如乐舞百戏、车骑出行等这些内容就经常出现在绘画题材当中。
总之,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如实得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汉代长治久安的社会面貌。
参考书目:
篇9
【关键词】文化适应;民族心理
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建设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民族教育工作的核心驱动力。在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根据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加快少数民族专业人才的培养,国家在招生和培养方面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降分录取,先办预科打基础,后上本科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等措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双重推力作用下,大量的少数民族学生离开民族聚居区来到东、西部的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由于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以及饮食习惯等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来到民族聚居区之外接受高等教育时普遍面临着文化适应的过程,本文以安徽A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状况研究为个案,对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进行尝试探索,来了解和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之一大学校园殊群体的文化诉求和现实情况。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革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频次日益频繁,交往的层次不断加深,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群体在持续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碰撞和融合的过程,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将这种由于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当初生活的文化不同的异质文化中,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调整称之为文化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聚居区之外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融入大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来自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即面临着母体文化和汉文化的碰撞和交融的问题,如何来处理好母体文化的汉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需要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
A大学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校学生近3万人,以本省学生为主,汉族占学生民族构成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近400,占学生总数的3%不到。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内蒙古、贵州、吉林、广西、湖南等省份,包括蒙古族、回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傈僳族、畲族、纳西族、仫佬族、普米族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相对集中在回族、蒙古族、苗族、满族、土家族几个民族。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个案研究等形式对A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文化适应状况进行调查,从民族心理、学业适应、饮食习惯、等四个维度结合来分析。
一、民族心理认同感强烈,身份标签鲜明
美国人类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的心理需求是研究民族集团行为与文化的出发点,不同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刺激共同作用使得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心理诉求。在一定经济地域基础上形成的,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的性格、感情、爱好和习俗构成了特定的民族心理。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呈现的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特点,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由于长期的民族生活所形成了特点的民族心理在来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其民族心理认同感显得尤其强烈,特别在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的时候,他们迫切需要民族文化情感的输出渠道,而在中部地区高校中文化环境提供不了这样的机会,因而他们容易感受到一种文化孤寂感,小晴来自贵州,是苗族小姑娘,她说每年过苗年的时候是她心里最难受的时候,学习没有状态,连饭都不想吃,只想给家里打电话。她还开玩笑的说,刚来的时候第一年过苗年都有退学回家的冲动,而周围人尤其是寝室汉族同学的不理解更是让她心里十分孤独。
二、学业压力较大,学习存在较大困难
A大学的招生是普招,每年根据招生计划在省外进行招生录取,所有填报A大学志愿的考生都是按照所在省份重点批次来招生录取的,除了生源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照顾政策外没有额外的倾斜和照顾,也没有设置民族班级和预科教育制度。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发现,A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分布在各个院系和专业,呈分散分布的状况,在录取分数上普遍低于其他省份的学生,尤其是在外语和数学等科目上的分数差异尤其明显,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从成绩上看,存在学习困难的比重很高。以A大学某学院2010级为个案,笔者发现该年级共有五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三名蒙古族学生名苗族学生、一名壮族学生,该五名学生均排在班级的后5%,其中有四名学生多次受到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学业提醒书和退学警告。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基础较为薄弱之外,还要经历语言关、心理适应关等诸多障碍,而学校也缺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他们在学业上有着与普通学生更大的压力。
三、饮食习惯差异明显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A大学从2005年开始就设置了清真餐厅,然而由于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数过少,尤其是穆斯林更少,清真餐厅从菜式上并没有明显的民族餐饮特点,而回族同学的存在客观上又对饮食有着特殊的需求,除此之外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在饮食习惯上与汉族人有差异,而学校在现实层面上很难对于这些少数群体有额外的照顾,因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饮食文化的差异性感受得尤其强烈,如小正是回族人,他说在学校食堂就餐很难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菜肴,除了刚入学的那段时间之外,他现在不是在寝室自己用电炉煮菜吃,就是去学校门口的兰州拉面馆吃饭,由于电炉是学校宿舍禁止使用的电器,每当学校进行寝室抽查的时候他都显得特别紧张。
四、
尊重和保护自由,是我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构成了不同高校的文化特征,也是高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里一般不鼓励学生进行宗教活动,因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民族情感维系的需要对于看得较深,尤其是宗教情感迫切需要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由于中部地区以汉族人口为主,在校园里学生们由于宗教知识的缺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感情和活动缺少足够的理解。小卢来自内蒙古赤峰,一家人都是蒙古族,从小爷爷就告诉他蒙族人都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小卢从小生活的环境里周围人也都是和他有着同样的信仰,而到了大学之后,他忽然发现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藏传佛教信仰的,他感觉非常不适应,尤其在周围人议论喇嘛的时候,他觉得别人普遍缺少对喇嘛的尊重,因而甚至影响到他正常的人际交往。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依靠力量,从访谈记录上看被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表示毕业后会选择回到家乡来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获得来到民族外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文化适应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甚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因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需要得到高校建设和管理者更多的关注,是必将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从笔者对于A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文化适应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边缘化的风险,这必将给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因而需要大学管理者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不仅在学业上要多关心他们,给予他们额外的指导,在校园素质人文课程设置上也可以开设一些介绍少数民族文化的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能歌善舞的特点,给他们搭建一些平台,如A大学中阿里郎社团就是一个集中体现,有几个朝鲜族学生组织的这个社团通过组织韩语学习、朝鲜族服装秀等活动在A大学校园文化发展中发挥着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2).
[2]黄彩文,于爱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7).
[3]程孟瑾.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5).
篇10
1.哈尔滨旅游文化市场的现状
旅游市场的开发需要鲜明的主题性,通过旅游主题的确立,可以使旅游资源本身蕴涵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并对旅游爱好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哈尔滨旅游市场的主题性的形成是原始的、自然的,而且各主题之间是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同时极好的反映了地域特色。
1.1冰雪文化主题游
冰雪节:自1985年1月5日创办中国•哈尔滨冰雪节以来,哈尔滨人以寒地气候为资源条件,开发冰雪文化、打造冰雪艺术,使哈尔滨冰雪节与日本札幌的雪节、加拿大魁北克狂欢节、挪威奥斯陆的雪节并称为世界四大冰雪节。是每年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冰雪宴:伴随第一届冰雪节的开场,江南春饭店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菜点技术大赛,揭开冰雪饮食文化的序幕。新颖美观、玲珑精巧的冰雪餐点艺术,展现了冰城厨师的精湛技艺。宾客在品尝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冰雪餐点中,领略与品味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特色。其他体验项目:除了领略圣洁华美的冰雪景观和品尝美食外,旅游者还可以亲身体验冰雪文化带来的冲击与震撼。如冰上健身项目滑雪、滑冰、爬犁、雪橇等,及代表哈尔滨人不畏严寒精神的冬泳活动等。
1.2民俗风情主题游
东北二人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东北大秧歌:大秧歌源于2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0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冰上婚礼:用洁白无瑕的冰雪,来见证纯洁美好的爱情。自1984年哈尔滨首次举办冰上婚礼至今,已持续了22届,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近800对国内外新人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喜结良缘。特色饮食:哈尔滨的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的移民,同时还有旧时俄侨,多元文化背景形成了哈尔滨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农家饮食———大饼子、大馇子、小米饭、炖菜、黏糕和黏豆包;山东饮食———面食和鱼;河北饮食———米饭、高梁米粥;俄式饮食———“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苏波汤等;还有延续了百年的啤酒文化。
1.3金源文化主题游
金源文化是以女真族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广泛吸纳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及其他民族、部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形成了自己独具时代和特定地域特点的文化。金源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复合体。现存金源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阿城区境内,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二批国家4A级旅游区。有金朝1115———1234年间的都城,是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处金代都城遗址。至今,皇城午门及宫殿建筑遗址,均保存完好,外城城墙、瓮城、马面、角楼及护城河遗址尚存。
1.4欧陆风情建筑主题游
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在这样一个梦幻般的城市里,在并不久远的历史背景下,她不可思议地保存下来了世界各种建筑风格———巴洛克、拜占庭、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以及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更有令其它所有城市褪色的教堂建筑,从而被誉为“世界建筑博物馆”。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拜占庭风格的索菲亚教堂;巴洛克式建筑天主教堂;中国古典建筑佛教寺院建筑群———极乐寺;规模庞大,仅次于曲阜孔庙的三进式中国古典建筑群———文庙等。
1.5历史名人主题游
除了雄厚的建筑与环境资源外,哈尔滨同样拥有值得流连忘返的丰富的人文景观。如兆麟公园就是为纪念革命英雄李兆麟将军而修建,一年一度的冰灯游园会也在此举行;以《呼兰河传》而著名的现代女作家萧红早期住所———萧红故居;以民族英雄杨靖宇命名的靖宇公园等。
1.6风景名胜主题游
哈尔滨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是一座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的旅游城市,同时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这里有闻名遐迩,幽雅静谧的太阳岛风景区;及座落在太阳岛风景区内的极地馆;继北京、深圳之后,东北惟一的以微缩世界经典建筑景观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园林———欧亚之窗;世界第二、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中国研究中温带森林植物的橱窗和缩影的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等。
2.优势分析
2.1旅游资源丰富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是一座从来没修建过围墙的城市,因而最早具有开放意识,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19世纪末,有30多个国家的侨民集聚于此,使哈尔滨成为当时东北亚最富盛名的国际商埠,中西方文化在此融会贯通,时代流传。凭借如此独特的历史背景,加上世代哈尔滨人的努力,哈尔滨已成为美誉扬天下的“东方小巴黎”、“北国冰城”“、丁香城”。哈尔滨冬季冰趣横生,夏季自然风光旖旎,异国情调浓厚,是集冬季冰雪旅游,夏季避暑、度假旅游多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同时我们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开创工业游,因为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啤酒———哈尔滨啤酒、号称“亚洲之最”的车间厂房、催人奋进的创业史等,都是可开发的具有国际价值的旅游资源。
2.2地域特色浓厚
冰雪之城:哈尔滨旅游市场最享誉中外的就是基于“寒地文化”而开创的冰雪主题。冰雪旅游是哈尔滨市每年都如期举办的旅游精品,也是国家旅游局推向世界的35个王牌产品之一。和大自然联在一起的冰雪文化,使哈尔滨又多了一条通向世界的渠道。音乐名城:松花江水养育了哈尔滨人诗一样的浪漫情怀,也赋予了哈尔滨人百灵鸟般动人的歌喉。因此哈尔滨被誉为“音乐名城”。“哈夏”这个地方性音乐会现已被提升到国家级,哈尔滨人用美妙的音符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每年因“哈夏”这一热点来此旅游的人群也占有很大比例。历史名城:哈尔滨市的建筑,象一个个凝固的音符,有欧洲中世纪的浪漫,有中国古典的典雅,还有现代的奔放。近年来,又兴起了若干现代建筑,使这个城市突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倘若登高俯瞰哈尔滨全景,就会看到一座座鳞次栉比的现代高楼大厦及各时期风格迥异的古典建筑矗立在你的脚下,别具一番风韵。
2.3商业契机增多
针对我国国情,会议与休闲旅游的结合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原因在于选择一个好的城市环境可以鱼和熊掌兼得,会议、休闲旅游两不误。作为主办方对会议地点的选择主要有3个条件的要求:一是先进完备的会议设施;二是良好的城市环境;三是较好的可达性。哈尔滨自会展中心建立以来,加之原有的大型酒店、度假区等,已具备了较完善的会议设施水平,可承办国际各类型会议。同时便捷的陆、空交通条件,四季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哈尔滨成为召开会议兼顾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2.4旅游产品种类多
与旅游相配套的产品种类很多,也比较驰名。比如秋林红肠、干肠、大列巴、榛子、木耳、蘑菇、马哈鱼、俄罗斯套娃……。带有浓厚的黑土特色和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特点。在向国内外弘扬黑土文化的同时,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 上一篇:对航空服务的理解
- 下一篇:服装设计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