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饮食文化的起源

篇1

一、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

乐器是体现该民族该地域音乐文化的一种代名词,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产生不同的乐器,同时乐器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以中国音乐较典型的乐器组为例,其体现了乐器文化的地域性因素。如:中国传统乐器中的天津十番乐“粗十番”;福建南音的“上四管、下四管”等等。

天津十番乐中的“粗十番”?熏也称为“清十番”或“素十番”,即表示只用打击乐器演奏锣鼓乐?熏而不加任何管弦乐器演奏。“天津十番”最初是由苏南传入天津的?熏在多年传承和研习过程中?熏受到天津地方语言、风土人情、北方人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熏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津十番。“粗十番”锣鼓乐铿锵有力的敲击声,显现出北方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特征,在音调上低沉苍劲,这和天津地方语言有着较紧密的联系,天津方言的语调多为平降调,因此在唱念锣鼓经时?熏习惯于把“七”“仓”“扎”等锣鼓经用较重的降调来念诵,进一步增加了音调与力度变化的感染力②,因而更具有北方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地处中国东南海隅的福建,东临大海,西、北、中部临山脉,这在交通闭塞的古代,给福建造成与世隔绝的另一番天地。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很好地保存了传入福建地域的音乐形式,如福建南音上四管中的琵琶演奏,至今还是延续了唐朝时期的演奏手法与抱持方法,演奏手法仍用手指甲演奏,抱持仍为横抱,在音品方面南琶只有九品或十品,只能满足演奏福建南音的旋律。③南音中的洞箫与当代所使用的箫在形制与演奏上也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继承了古尺八、宋尺八精华的乐器。结构上南音洞箫保留了唐代六孔尺八的规制,音域从d―b2,拥有两个八度和一个五度音;造型上又吸收了宋尺八的特长,以竹的十目九节和一目两孔为标准,下部无底;长度上恰好与明清两代营造尺的一尺八寸相当,尺八到了明代又有一如今天的南音洞箫这种规制的进步。演奏讲究端坐、挺胸。左手拇指按后孔,食指、中指(或无名指)按后孔,右手拇指把稳乐器,食指、中指、无名指掌握三、四、五孔;左右手臂展起,成凤凰展翅之势④,与今演奏形式不同,颇具古风。南音体现了福建文化自古多山、交通不便的地域性因素,为中国音乐保留了“一部活的音乐史”⑤,是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⑥

有些地区的乐器不仅涉及乐器的原生物质形态?熏而且还同该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和经济文化方式结合紧密。⑦如在东北部呼伦贝尔呈交错状态分布着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林业、牧业和农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自然地理条件有所差异: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森林腹地,人烟稀少而苔藓、石蕊丰富,是鄂温克族游猎和饲养训鹿之地,在此环境下形成了山林型的萨满鼓,即鼓体沉重、粗犷,鼓圈宽大,为“上圆下尖”之蛋卵形,鼓面为鹿皮蒙制,鼓的制作材料为木、皮、铁,鼓槌粗短,为木板槌体面附带毛兽皮;西部,地跨森林、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多为天然牧场,在此环境下形成了草原型萨满鼓,即鼓体轻便,鼓圈较小,为圆形,鼓面为羊皮,鼓的制作材料主要为木、皮,鼓绳为三根,鼓槌细长多为狍腿加工制作;东、南部山地、丘陵、河谷、平原兼具,体现出林牧农结合的特点,形成了混合形态的萨满鼓,即鼓圈为圆形或蛋卵形,木框,鼓面为鹿皮蒙制,鼓绳为八根,鼓槌为狍腿加工制作。⑧在同一个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地区里其乐器就有此差异性,可见地域性差异对乐器形制影响之大。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有迷人的“会说话”的乐器:如凉山彝族的青年男女用来谈情说爱的口弦;苗族用来问路、聊天的芦笙;傣族商贩用来与买主讨价还价的葫芦丝等等;⑨鄂伦春族狩猎时还有专为诱捕鹿的鹿哨;⑩西南各少数民族可模拟鸟雀鸣唱的口弦;“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如马嘶鸣的马头琴等。这些乐器都是在其地域里产生并发展的,蕴涵着该地域的文化内涵。

全世界有很多属热带雨林气候的国家盛产竹子,而反映在乐器上,即产生了大量的竹制乐器。如: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上,印地安人的代表性乐器具有竹制的盖纳竖笛,他们还采用竹子和其他植物茎制成各种尺寸和规格的排箫。在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巨大的竹排箫是他们的典型乐器。在东南亚,有各种竹笛竹箫,还有摇奏的安格隆竹筒琴和用手指弹拨的竹皮弦琴(是一种竹筒表面挑起竹皮为琴弦的自娱性乐器);印度尼西亚的甘邦竹琴、缅甸的帕德拉竹琴、柬埔寨的罗奈特竹琴、越南的德朗竹琴和菲律宾的达姆加底琴等,{11}这些竹制乐器都体现了竹文化的地域性因素。竹乐器在中国的西南、东南地区屡见不鲜,如苗族的芦笙、芒筒等;台湾高山族的口簧琴(过去所称的口弦),台湾高山族音乐学者巴奈・母路于1997年夏参加了在奥地利举办的国际口簧艺术季,巴奈・母路带去的阿美人制作的口簧琴因其为竹子制作且多簧而引起西方音乐家的扼腕惊叹:“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多簧的竹片口簧琴,而且是活体的生态,你们不能使它消失,这是你们对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12}现此乐器仍在高山族阿美人中使用并保存,成为高山族乐器史活的实物见证。

二、乐器文化的代表性因素

乐器是用来了解当地音乐文化的一种代名词,不同的音乐文化联系着不同的代表性乐器,而这些乐器也被用于了解一个音乐文化的切入点。

就乐器组而言,二十世纪初期的乐器分类学者大都注意到古代中国以乐器材料为划分依据的“八音”?熏他们认为这个整体性的乐器分类反映了古代中国关于世界的概念?熏含有宇宙的威力和要素,背后所蕴藏的是有机哲学下的一个现象。因为早期中国是农业社会,一切以农为中心,中国产生了最早的四分法:丝、金、革、竹。秋天,以钟等金属乐器,将帅鸣金收兵,秋气收敛,方位在西;冬季,以鼓宣告太阳重行前进,方位在北;春季,万物更新,竹经严冬而长绿,如日出东方,方位在东;夏季,蚕吐丝成蛹,适演奏丝弦乐器,方位在南。而当时人类靠天生活,乃有各种祭祀,向八个方位舞蹈,分以不同乐器来掌握,则扩展为八种乐器分类,{13}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14}澳洲学者克托米的观点?熏早期的“八音”?穴及另一种相关的四分法?雪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分类法,它们同季节、风水、政治权力和人类福祉观念有关。{15}此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乐器分类组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因素。文化代表性因素的乐器组在古希腊也存在,如古希腊将音乐与天体的运行作了关联,音乐是由恒星与行星运转所创造出来的,柏拉图认为音乐的本质在反映心灵的意向,认为“多样性”会造成有害的影响,例如弦数太多的弦乐器,音域太广的乐器都是不好的。古希腊与印度一样,将乐器与神作关联性的描述,如七弦琴与阿波罗神相关联等等。{16}这些关于乐器组的分类体现了国家文化的思想代表,同时也成为这些思想的载体。

从独立乐器来看,中国的古琴、日本的琵琶、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等都是各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这些“代表性”乐器因其文化及社会中的特殊角色而受到民族音乐学者的注目(Baumann 2001)。{17}每一乐器都在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而且发展,是民族文化因素的反映,如:中国的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主要在于无品而适应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组织形态――带腔的音。古琴的七弦乐器构造中的无品正为音高的变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其吟、揉、绰、注等演奏手法的运用,又适合着“音高、力度、音色的某种变化”,从而使琴的演奏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组织紧相吻合。此后,许多乐器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承继着这一“无品、音腔”模式,如:胡琴类乐器和三弦等。古琴音乐又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紧密相关的基础。琴歌乃是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产物。千百年来所积累有大量琴曲,如:《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广陵散》、《龙朔操》、《阳关三叠》等,这些琴曲都与一定的文学题材或文学形象相联系,这也成为中国传统器乐曲发展的一个主流。{18}黄翔鹏先生曾指出:“古琴音乐和昆曲历来被看作保存着中国古代音乐的两大宝库。”{19}“古琴音乐对中国音乐史说来类似钢琴文献对于欧洲音乐史的意义。因为它在历史上实际曾吸收、保存汉魏清商乐、南北朝隋唐俗乐大曲和唐宋以来诗、词乐的某些精华。”{20}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第23号决议,将古琴艺术列为世界遗产。2003年11月7日,该组织宣布古琴艺术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如此更奠定了古琴在中国的代表性地位。古琴贯穿几千年来泱泱大国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乐器。

日本琵琶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日本琵琶是在唐代?穴平安朝初期?雪由中国传入日本后作为雅乐管弦乐合奏中的一种主要乐器而被运用的。日本琵琶为四弦、四柱?熏 腹板?穴面板?雪 上开有对称的两个半月形发音孔称半月?熏 腹板中央靠近复手处有一个横约10―12厘米长的用皮革蒙着的地方,叫做拨面或拨皮,拨面上画有美丽的图案。颈部有四个柱?穴即品位?雪。琴弦至今仍用绢丝搓成,从左至右、由粗而细分别称为第一弦、第二弦、第三弦、第四弦。抱持方法至今仍是唐宋时期的首向左上方的斜抱。用右手拿拨击弦弹奏,是唐代拨弹法的保存。演奏时有拨手、一拨、掬?穴又称反拨?雪、搔手等演奏技巧。{21}这些与当时传入日本时的形制与演奏方法基本一致。日本琵琶演奏起来音色古朴、深厚,具有对古老传统原样继承的特色,因其在日本保留了一千多年来传统的琵琶形制、琵琶演奏方法而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乐器。

另外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印度的Table等等乐器同样也是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音色与民族魅力,在其国家内保存发展并成为具有代表性因素的乐器。

三、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因素

亚欧之间国家与亚洲之间国家乐器的交流,使得音乐织体横向性思维和多声性纵向性思维互相借鉴,{22}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在国家之间不断深化,在认同中改造、在改造中认同是乐器文化认同性因素的主旨,同时延伸到亚欧之间音乐思维的认同。

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十六世纪起,对其他文明(阿拉伯、中国、印度、印第安和非洲)的发现和征服为欧洲带来了其他文明的乐器实物,同时也为中国、日本、印度等非欧国家带来了欧洲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进入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不但得到了认同而且得到很好的发展。“乐器之王”钢琴在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不但将国外的乐曲演绎得很好,而且自进入中国起就有大量具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乐曲产生,赋予了其中国文化特色,如钢琴曲《牧童短笛》《采茶扑蝶》等。年轻的钢琴家也证明了对于异文化乐器钢琴的接受程度:郎朗、李云迪继前辈演奏家在当代国际舞台上绽露出中华民族的锋芒。小提琴为欧洲乐器中的“皇后”,传入中国后,一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赋予了其中华民族的精神而成为千古绝唱。在当代,社会上形形的考级制度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对于钢琴、小提琴这些欧洲乐器的认同和发展程度。

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在自己的作品中力图从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Gamelan)音乐中吸取灵感创造出一种静止、无发展、沉思的适合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管弦乐《大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十九世纪初的莱佛士起先后有几代西方音乐家对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使得甘美兰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3}

俄国人德米特里・卡林?穴Dmitri Kalinin?雪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世界音乐中心”由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赞助向日本音乐家学习日本音乐与日本筝(Koto?雪的演奏,他不仅曾为日本乐器创作了日本风格的作品,而且于2003年9月25日晚在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举办了“三国演绎中日传统音乐――中、日、俄音乐家联袂演出”音乐会,在中国二胡、琵琶及日本尺八的伴奏下,他依照日本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穴铺毛毯、筝触地、脱鞋跪坐?雪演奏了三首乐曲,均用日语边弹边唱。令人称道的是一位俄罗斯人居然把日本筝和歌谣弹唱得如此地道。此举突破了单一的欧洲-苏联音乐教育模式,批判“单一进化论”和“欧洲文化中心论”,拓展为“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模式。此现象或许可以作为“它山之石”,以平等的目光与身份进入世界音乐平台,突破单一模式,使乐器使用更加多元化。{24}

亚洲之间的国家自古以来交往甚多,以中国与日本的交往为例。日本是一个不长于乐器的国家,其乐器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或经由我国传入印度、西亚等国的乐器。田边尚雄在《日本音乐史》中称:“在原始民族中,有广泛使用乐器的民族;也有极少使用乐器的民族,而其代之的是有着丰富的、旋律自由的民谣。我们把前者称着为长于乐器的民族,把后者称着长于声乐的民族。古代中国和埃及等国属前者,日本属后者”,{25}庆幸的是,传入日本的乐器得到了认同性并成为日本的传统音乐,乐器保存完整并应用广泛,在传习中有严格的教习制度,使其更好地得以保存。

王耀华教授的《三弦艺术论》中主要论述了中国三弦及其音乐、日本冲绳三线及其音乐、中国三弦音乐与日本冲绳三线音乐之比较研究,通过三弦这一乐器为主线对两地之间存在的历史关系、文化交流、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把中国与日本冲绳置于世界、亚洲这一大格局之中,从日本冲绳与日本本土、朝鲜、中国、东南亚的多重历史关系,来认识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关系;从中国与日本冲绳的全部音乐中来研究三弦、三线及其音乐,从文化整体来研究音乐与乐器,以明确音乐在文化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26}同样说明了同一乐器在不同国家的认同性。

日本筝(Koto)是在中国的唐代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穴公元八世纪左右?雪,因此,在形制及演奏方法上传承了唐筝的一些特点。中国作曲家唐建平创作的日本筝曲《自鸣》,是应日本筝演奏家松村小姐委约而作的,该曲的“自鸣”来自于中国敦煌壁画的“不鼓自鸣”,该曲在乐器定弦方面首次采用了非音阶定弦法和特殊的记谱法。既不用中国音阶,也不用日本音阶,而是将十三根弦分为三组,每组四个半音,加上演奏中的按弦、颤音和划奏,这种音乐便形成一种全新的音响韵律。他的记谱方式很独特,码左方弦与码右方弦都作琴弦使用,乐谱分作码左方弦和码右方弦两行记谱,使原本不多的琴弦翻了一倍。全曲力图表现一种无拘无束的艺术创作精神,音乐节奏自由?穴不记拍?雪,从容、深邃、韵味悠长,带着一种特有的东方文化精神,给人以无尽的遐想。{27}此举说明了乐器文化的互为认同并进一步发展。

亚欧之间国家与亚洲之间国家乐器的交流,使音乐思维互相借鉴,使乐器文化的认同性在国家之间不断深化,在认同中改造、在改造中认同是乐器文化认同性因素的主旨,同时延伸到亚欧之间音乐思维的认同。乐器是人类音乐发展的实物见证与文化载体,“乐器是迄今历史上唯一可以把握的东西,在这一点上它对音乐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8}

①见萨克斯1929年所做研究《乐器的精神及发展》,转引自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之乐器学》,《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第55页。②王满《天津十番中的“粗十番”套曲》,《天籁》2005年第1期,第85―86页。

③这些特点与今天普遍使用的右手五指带假指甲演奏、竖抱、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的北琶形成鲜明的对比。

④王耀华《福建南音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第375页。

⑤赵h《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题词》,1987年春。

⑥黄翔鹏《“弦管”题外谈》,《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

⑦杨民康《中西乐器和音乐分类法的多维关系比较研究》,《黄钟》2006年第3期,第99页。

⑧刘桂腾《呼伦贝尔萨满鼓之类型――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族萨满乐器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1―28页。

⑨白兴发《“乐器说话”在南方少数民族社会中的应用》,《音乐探索》2003年第4期,第22页。

⑩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280页。

{11}陈自明《关于“竹乐器”的思考》,《艺术科技》1995年第3期,第32页。

{12}刘冬《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记福建师大的台湾高山族博士生巴奈・母路》,《福建民族》2000年第3期,第30页。

{13}郑德渊《乐器分类体系》,《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第72―74页。{1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穴上册?雪,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15}“八音”分类虽然早已被国外学术界所认识?熏但并未像印度分类系统那样被后世采用为世界性的分类法标准。

{16}同{13},第72页。

{17}蔡灿煌 《音乐物质文化研究(乐器学)的新途径――乐器的传记性案例及乐器博物馆案例》,《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第118页。

{18}王耀华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3―24页。

{19}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4期。

{20}转引自同{19},第87页。

{21}孙丽伟《福建南音琵琶与日本琵琶比较两题》,《音乐研究》1998年第2期,第30―34页。

{22}在音乐上有两种不同的音乐思维:一个是亚洲的音乐织体横向性思维;一个是欧洲的音乐织体多声性纵向性思维。

{23}奚泰来《竹摇神韵 鼓瑟天籁――浅谈印尼的传统音乐甘美兰》,《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8页。

{24}唐朴林《俄国人・日本筝和歌谣》,《天籁》2003年第4期,第73页。

{25}徐元勇《日本传统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交响》1996年第1期,第10页。

{26}王耀华《三弦艺术论》(上、中、下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27}李吉提《玲珑塔中话玲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首届年度新作品音乐会有感》,《人民音乐》2003年第5期,第10页。

篇2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球罐 定期检验 表面裂纹 残余应力 H2S含量

2004年9月,我所对粤长燃气有限公司2台10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定期检验,2台球罐的参数如下:直径为φ12300mm,板厚为40mm,材质为16MnR,设计压力为1.77Mpa,设计温度为45℃。

按球罐的一般检验工艺,以往的检验实践以及2台球罐的实际,其定期检验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资料审查及制定检验方案

主要审查罐体设计、制造、安装资料及使用登记证;检验修理记录及运行记录。制定检验方案,确定采用的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及各种探伤的比例。

二、检验前准备工作

现场水、电供应及脚手架搭设落实;检验过程必用仪器,防火通风设备及防护用品准备,检验人员及非检验人员的任务落实;现场操作安全措施落实;被检贮罐液、气排放及置换、冲洗、开罐;贮罐气体检测;对贮罐内壁清扫度对贮罐焊缝表面及其热影响区进行除漆、打磨。

三、球罐内外部检验

罐体内外金属表面、焊缝、基础、接头、阀门、液位计进行宏观检查;罐体钢板测厚;焊缝及热影响区100%表面探伤(MT),80%超声波探伤;5%焊缝X射线探伤抽查;安全附件检查、核对。

四、耐压试验

五、评定安全状态等级,得出检验结论,出具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外观检查及测厚均合格,钢板厚度未见有减薄现象,超声波及射线抽查也未发超标缺陷,但是对于内外表面的磁粉探伤,却发现不少表面裂纹,且大部分发生在赤道带与温带的对接环缝上。以上发现的表面裂纹深度都不大,最深2mm,最长80mm,经核算打磨后仍满足强度条件,因此采用打磨方法清除。可以看出,对于此类在用球罐,其表面裂纹是其主要缺陷,应引起足够重视。对这2台球罐,都是由四川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负责安装,该公司有较丰富的球罐安装经验,技术力量雄厚,安装过程经我所现场监督检验,确保安装质量,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超标缺陷较少,且在安装投入使用前已处理消除并通过验收,但是由于球罐在组装及焊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拘束应力及焊接残余应力,在热处理后不能完全地消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应力作用,而且随着不断进气、出气面产生应力波动,加上该公司液化石油气中的H2S含量偏高,因此在某些应力较大部位容易产生表面裂纹(部分为应力腐蚀裂纹),这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时,从表面裂纹发生的部位看,赤道带与上、下温带的对接环缝及其热影响区处现裂纹的几率较大,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赤道带球壳板应力状态复杂,而且应力峰值较高,不仅受到正常的内力作用下产生的薄膜应力的作用,而且承受支座反力和组焊过程中遗留的残余内应力,其受力情况较恶劣;其次,根据组装工艺,环缝是最后组装,此时球罐已基本成型,刚性很大,球壳板的变形、错位现象在所难免,所以在装配施工中为减少错边量而进行强制装配,导致在环焊缝中形成了很大的残余应力,成为较薄弱环节,在使用中容易引起裂纹;而且,该处焊接条件较差,焊接位置为横焊,而且为45°,操作难度高,焊接质量不易保证。

综上所述,对于此类液化石油气球形贮罐,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在其表面容易引起表面裂纹,而且大多发生在赤道带与温带的对接环缝及其热影响区上。因此,对于在用球罐的表面探伤十分重要,而且应特别注意赤道带与上、下温带的对接环缝,超声波探伤及射线探伤抽查也应重点注意这些部位,重点抽查。

而且在组焊球罐的过程中,严格地执行焊接工艺,合理地焊后热处理是减少焊后延迟裂纹的关键,也决定了球罐的质量以及第一次开罐检验较少地出现表面裂纹。焊前预热有如下几个作用: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而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极为显著。焊后整体热处理能有效地降低球罐的残余应力水平,稳定结构尺寸;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使焊接造成的非平衡组织变为平衡组织,从而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断裂韧性,提高疲劳强度;进一步释放焊缝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是氢气,以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篇3

饮食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日本亦有“衣服一代、家居二代、饮食三代”这样的俗语,可见饮食文化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2、自古以来中国与日本之间就进行着饮食文化的交流

2.1 中日两国的大米情缘

大米自古以来就作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主食,殊不知,它也是重要的能源之一。在古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等河的沿岸种植了适合当地气候生长的水稻,距今2000至3000年之前这种种植技术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大米的起源。

2.2 中日间的茶道渊源

众所周知,茶道虽起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如今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接待宾客以及用餐前后,饮茶无疑成为了一种习惯。

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祖国。茶传到日本后,在京都孕育了茶文化。日本高僧最澄于唐贞元二十年来到中国,回国时携浙东茶籽回国传播,这标志了日本茶文化的开始。

虽然地域不同,但中日两国所追求的都是相同的茶道境界——清静的环境、舒畅豁达的心境、精神上的升华。

3、中国菜和日本料理

3.1 不同的风土人情形成了不同菜式

中国菜往往油量大、味道浓郁;日本则通常直接食用不加工的生鲜食物。风俗文化大概就是造成这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日本四面环海,由4,000多个岛屿组成。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样食物就比较容易保存。吃生鲜食物就这样发展起来。此外,日本平原较少,饲养家畜比较困难,所以人们很少能吃到牛肉和羊肉。更没有中国吃鹿肉、兔肉、驴肉这样的习惯。这就是为何日本能够制造出不用加工就能食用的日本料理的原因。

3.2 加热食物和脂肪

中国菜大多需要通过加热才食用。其实中国人喜欢把菜加热了再吃也与中国的水土有关。食材在干燥的地方保存过后就要浸泡在水中来保证其新鲜,要使其味道不流失,就需要用油烹饪。食物在加热后更容易入味,也更好消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菜通过对食用油的独特使用使其技术得到了发展。

中国与日本相比,日本生食食物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当然,这与日本气候有关。日本海鲜食品往往无需加工或轻微的加工即可进一步保持鲜度、而且海鲜本身含有盐分,所以生吃亦可。再加上日本有良好的水质量,温度变化小,寒冷的地方也很少,比较适合吃生鲜食物。

3.3 浓厚和新鲜

中国菜的最大特点是调味。就是不同的制作方法融合各种食材所展现出来的不止一种味道,而是多种味道的完美结合。以中国的传统美食——饺子为例,有猪肉馅、羊肉馅、鱼肉馅,当然也可以是素馅。往饺子馅中加入各种调味料,就可以制作出不同风味的饺子了。可以用水煮水饺,也可以用蒸屉蒸蒸饺。

与此相对,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新鲜、丰富,味道原始。提到日本料理,脑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生鱼片和寿司这样的食物。传统料理的思想就是“无需制作出来的料理”。在这种思想的支撑下,生鱼片成为了典型,将生的鱼肉切成片,蘸着酱油和芥茉吃。

3.4 盐和甜品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咸菜,这些菜品特别适应中国的水土。因为中国有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气候干燥,蔬菜水分容易蒸发,所以大量放盐是有必要的。加上中国寒冷地域面积较大,大量摄入盐分能够促进机体代谢,让人精力充沛、产生温暖的感觉。而且盐不仅仅只是一种调味料,也可以为伤口消毒,防止化脓。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巧妙地用盐预防蛀牙及牙周疾病。

与中国菜相比,日本料理偏甜。从日本的气候及国土来看,下雨天较多,没有盐田。但是,温和的气候使周围海域降雨量增多,空气潮湿。人们不易出汗,因此甜品符合了日本人的口味。而且砂糖进入口中会刺激神经中枢产生,从而使大脑分泌啡肽,啡肽使人放松,因此会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5 饮食方式的改变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于饮食的要求也相对苛刻,每个人都追求健康、营养的饮食方式。近几年,中国的食疗行业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药膳型料理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另一方面,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轻人对于欧美式的饮食文化特别热衷,或许这一改变将对中日两国今后的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4、结语

虽然日本料理与中国料理的风格存在很大差异,但日本料理受中国菜的影响也最大,中国与日本的饮食文化渊远流长,日本的大米和茶均起源于中国,加上与其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米文化与茶文化。

自然条件是造成中国菜和日本料理不同的主要原因,日本料理的主要特征是菜品新鲜、原始,没有复杂的加工过程,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清淡、少油脂是其最大的优点。与此相反,煎、烤、烹、炸的制作方式与色、香、味的综合则是中国菜的主流特色。两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与发展所形成的瑰宝,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04).

[2]徐静波.试论日本饮食文化的诸特征[J].日本学刊,2008,(05).

[3]贺亚芹,隋国荣.日本饮食文化琐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版),1999,(02).

篇4

关键词:徐州;饮食文化;价值;传承发展

江苏省2015年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徐州两汉饮食文化的挖掘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XCX2015061);徐州市2015年度科技情报研究项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示范研究”(项目编号:XKQ015)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9日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历史。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北部,是古“九州”之一,拥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除此之外,徐州也是中国传统烹饪文化的发源地,其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早在尧舜时期,彭祖就曾调制口味鲜美的雉羹(野鸡汤)进献给帝尧,帝尧甚是欢喜,因而将彭祖封于大彭(今江苏徐州)。相传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其所创的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楚汉相争后期,刘邦大军屡战屡胜,项羽军队在逃亡中粮草供给不上,士兵于是将黄豆煮熟充饥,将剩下的黄豆就被装进蒲包,加上盐粒,这就成了后来流传民间的盐豆,影响深远。而坡在任职徐州的一年多时间里,对徐州的饮食文化也颇有推崇。据历史考证,徐州著名美食“把子肉”就起源于苏公的东坡肉。到了清代和民国,徐州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冻豆腐、酥鱼、蹄卷、芙蓉肉、糟猪耳、搅瓜等普遍食于民间。乾隆帝六下江南,封徐州雉羹为“天下第一羹”。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品尝彭城鱼丸时,曾赋诗赞誉“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持越北南”。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传承。徐州,作为中原文化的覆盖地,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同时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正是这绚烂悠久的历史积淀中,传承着各色各样、独具风味的彭城饮食文化。例如,“第一食神”彭祖从儿子夕丁误将鱼藏入羊肉罐内而得到启发,烩制的羊方藏鱼。鱼的鲜美和羊肉的香嫩融为一体,其做法传承至今,并成为汉字“鲜”最早来源。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沛县狗肉传承至今,不仅是因为其美味,更是因为其是对楚汉争霸历史的一段见证。

在众多饮食文化的传承典范中,“伏羊节”作为徐州当地特有的美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史上,羊是被人类最先驯养的家畜之一,食羊的传统习俗自古就有。古语有云:“仲春之月”,“食麦与羊”(语出 《礼记月令》)。此外,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出土的一块《庖厨图》上亦记载着当时人们用羊肉烹调食物的情景。尽管中华民族的食羊传统习俗已源远流长,但人们还是将在三伏天大口吃羊肉大碗喝羊汤这一饮食习俗继承至今,并逐渐发展成一种全民参与的美食节日。由此可见,不论是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盛行的吃羊习俗,还是以徐州为地理依托的地域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徐州“伏羊节”的文化意蕴。

对于徐州饮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这是对当地人类祖先饮食传统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一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汉风古韵的向往,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对民族感情的承载。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一)徐州饮食文化的特色

1、徐州饮食具有包容性。如果说徐州悠久绚烂的历史给予了当地饮食丰富的内涵,那么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环境,更赋予了徐州饮食文化难得的包容性。徐州地处苏皖鲁豫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华北平原的门户城市,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出现加速了当地居民的人口流动,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带来了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从整个气候上来看,徐州处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暖夏凉,雨热条件充足,适合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生长,给当地的饮食提供了充裕的食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逐渐形成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徐州风味。

徐州的饮食文化受到南北各地的共同影响,体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既包含了齐鲁菜系的红烧类与酱类菜点的风味,又加入了江淮菜系清淡香甜的爽口。川菜的麻辣鲜香,中原的面食点心也都在徐州饮食上都有所体现。总体来说,徐州菜五味俱全、自成风格、鲜咸醇厚、味道适中。

2、徐州饮食具有养生性。“药食同源”是中华传统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药膳,顾名思义,即以药材与食材为原料而做成的膳食。它“寓医于食”,是将食药相结合所制成的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佳肴。自中华文明产生以来,药膳就一直发展至今。早在4,000多年前的彭祖时期,人们就已意识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了。彭祖所创“雉羹”就充分体现了“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这一观点。彭祖开创了中国食养和食疗先河,徐州当地的彭祖养生菜系极其注重食疗与养生相结合的观点。《列仙传》云:“彭铿好恬静,惟以养神治生为事,并服糜角、水桂、云母粉。”中医学认为糜角等三物均具滋补、开胃、美容的功效。彭祖还以此三物匹配其他菜肴,算得上域内最早的食疗菜了。口碑良好至今仍享誉“国菜之首”的“羊方藏鱼”,被现代饮食文化人称之为“民族养生文化”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挖掘、继承徐州菜具有深刻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二)徐州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可谓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同时,还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不仅包括相关食材的加工与制作,还包括在饮食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属于生产消费的范畴,是消费经济中活跃度最大、最具特色、最具群众性以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此可见,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提高旅游地的经济水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满足旅游者口腹之欲。徐州地方饮食南北交融,贯通东西,在历史的发展中展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中不乏美味,例如霸王别姬、彭城鱼丸、沛县狗肉、羊方藏鱼、麋鱼鸡、云母羹等,旅游者对这些美酒佳肴的消费,可满足其口腹之欲,获得生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增加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的积极体验。

2、满足旅游者文化好奇心理。旅游者旅游的目的是为获得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文化体验。旅游者在其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旅游地的一些特色美食。以徐州特产沛县狗肉为例,即使当地有这样的门店出售,但实际上口味会有所不同,远不及徐州当地门店的美味。因此,旅游者对这些地方特色美食往往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加之徐州特色两汉文化饮食享誉全国,旅游者自然会想亲自前来品尝美食,体验徐州不同的饮食文化。

3、饮食文化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徐州的旅游资源丰富,饮食独具特色,在很多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汉文化的代表、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只是历史的展现,而饮食则显示了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传承的价值。如果能够成功将饮食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提升旅游经济活动附加值、增强旅游吸引力。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进而采用美食以打造旅游形象,用美食文化来吸引游客,以达到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三、徐州饮食文化发展建议

(一)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1、饮食文化发掘不深。徐州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品种多样,但就目前开发状况而言,当前徐州还未对当地两汉饮食文化的开发加以重视,忽视了其文化内涵,开发仅仅停留在最基础的需求――品尝佳肴上,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感性体验,而更深层次的,比如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内涵的开发力度还大大欠缺。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对于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品尝美味上,而对文化体验的要求更高,希望能对当地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此外,旅游者为获得完整的体验,往往会对食物的制作过程很感兴趣,甚至萌生有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的想法。然而,徐州目前的旅游开发还没到位,所以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饮食产品创新不足。如上文所述,徐州菜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又集南北各地菜肴所长,风味独特,别具一格。但在菜系发展过程中,徐州菜逐渐被苏菜和鲁菜吸收和融合。而新产品开发速度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产品开发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差距日渐扩大。虽然徐州饭店开发了“彭祖养生宴”、汉园宾馆推出了“汉宫御宴”等等特色餐饮,但碍于市场化、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导致这些特色饮食加工制作仅限于徐州本地,很难在国内外扩大知名度。而其他各大菜系都能在不断发扬本地菜肴风味特点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口味,与时俱进,在旅游行业中占足了份额,而徐州却因长期未能开发出富有徐州特色的菜肴而被限制,其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时并存

1、将保护饮食文化上升为一种自觉意识形态。徐州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底蕴,成为整个淮海地区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是一代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州地区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能得以充分利用,必定会发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利用并发扬好徐州特色两汉饮食文化,必定会对徐州旅游业起到推动作用。

2、开发饮食文化发展的路径。徐州应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兼并外来菜系的特点,开发具有徐州特色的饮食。彭祖曰:“不欲甚饥,饥则败气,食诫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食过则症块成疾,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在继承羊方藏鱼、麋角鸡、雉羹等名菜名宴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开创饮食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形式。借助彭祖文化,将徐州的饮食文化和养生结合,打造徐州饮食文化的养生品牌,这既能传承彭祖饮食文化,也能更好地传递现代人生活理念,

3、加强市场宣传,弘扬饮食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保护徐州本土饮食文化就显得极为迫切。如果想获得新的市场发展空间,就必须进一步弘扬徐州饮食文化。首先,徐州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彭祖饮食文化节”等一系列饮食文化活动,达到传播饮食文化的目的;其次,徐州饮食文化要注重品牌宣传。在要求徐州的餐饮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产品的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电影、电视等多元化媒体,创新饮食文化,开拓新的市场,从而提升徐州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四、结语

旅游的六大要素中,“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吃”的文化,也就是饮食文化自然而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文化逐步成为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深度挖掘徐州饮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开发,有助于促进徐州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剑锋.徐州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知识经济,2013.21.

篇5

恕我直言,尊重客观事实,对《烹调知识》(2011年合订本)又有新的感受,再度写这“千字文”,让广大读者、作者来评述,以享美食中的天伦之乐。此次新的感悟分为六点:

一、立足山西、眼看世界:《烹调知识》是山西的地方性美食刊物,本以山西为主,但编辑者却“立地山西,普及全国,眼看世界”,因而使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烹调知识》中可以观察到全国美食的动态和知识,更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趋势,还辟出了《异域风情》的专栏,如“解密来自地中海的美食——西班牙菜”、“奇特的德国饮食文化”之类的文章,使读者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动态。不仅如此,还连载了“世界各国的长寿食品”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到世界上一些长寿国家为何长寿,一句话,与美食有关。各界长寿的食品,各种不同,各具特色。

二、从美食走向营养化:当今有句时尚话:“不但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出营养来”。《烹调知识》编辑部顺应这一潮流,辟有“美食养身”专栏,不仅仅“为美食而美食”,而是在美食的基础上,“吃出营养”来,如“五行与中医养生”一文中,中医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及“肺、肝、肾、心、脾”的养生原理,深入浅出,颇有哲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五行”与“五脏”中最强时间,最弱时间,对养生与食疗的关联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随着形势的发展,从美食走向食疗。“食”不仅是果腹问题,吃的好不好,吃得适不适时,这对人体增强抗病能力,“吃出健康来”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烹调知识》(2011年7期)卷首语中所刊出的“新论饮食养生”一文中三点颇有说服力,一是什么时间吃比吃什么更重要,二是一日多餐比少餐更重要,三是食品比食补更重要,说得具体、颇有说服力,虽是“千字文”,却抓住“饮食养生”的要点。

四、食医被破格提到议程上来。如何办好《烹调知识》杂志,不能因烹调而烹调,而是跳出“烹调圈子”,结合当前饮食与治病的关系,这在2011年中尤为突出。一些疾病的发生,当然有诸多原因,但饮食调理、饮食治病(即为“食医”)是重要的一项。辟出“食养寄语”一栏(笔者建议:是否为“食疗”或“饮食治病”更具体化),如“五谷杂粮”引领健康营养新时尚(刊于2011年8期),不但对“五谷杂粮”进行了考证,而且提出“如何吃五谷杂粮才有营养”,进而引伸到五谷杂粮称为美食的话题,这样有层次的、深化介绍,实为难得的好文章。

五、敢于争论。关于美食,并不一言堂,敢于论据找点、提出新的观念。众所周知,国内风行的“舶来品”——比萨饼,这是意大利的美食,因此,一些洋餐馆,尤其是意大利式的,常以“比萨饼”为自荣,无可非议,意大利以吃比萨饼为习俗,但诚可知,比萨饼并非源于意大利,而是中国。时今中国的比萨饼应为“返销”而已。《烹调知识》(2011年12期)刊出“比萨饼的起源及流行,”一文,简介了比萨饼起源的三种传说,由于尚无史料可证,无法下结论,相信不久的将来,对比萨饼的原产地会有个结论。

篇6

【关键词】德育 职业教育 教学内容

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只重视技能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用人单位则是需要既有良好技能又有良好品质的工作人员,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成为大多数中职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思想品德教育不能仅依赖于政治课来完成,各个学科都应该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共同来完成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我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

一、教学内容中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饮食文化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是要找好德育渗透与饮食文化知识的结合点,这就要从饮食文化教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知识的传授或者练习中,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进行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在学习《酒文化》这一节课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了解酒文化的起源以及历程作为这节课的切入点,纵观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中国的文明历史从来不曾间断过,相对应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也不曾间断过,酒文化历史也没有间断过。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环节完整,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立足不曾间断的文化这个切入点,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传承,从而产生出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爱国感,这比单独讲授爱国知识能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在学习《中国饮食文化基本特征》这节课时,可以展示一张张从古代到现代的饮食器具、酒具,通过这些图片使学生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样在学习饮食文化的同时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借这些素材,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经常性

学生每天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且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各种课程,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自觉的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那么学生可以说天天都在接受德育教育。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教师也是学生的镜子,要想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就要做那样的人,这样的教师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也就是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的熏陶比任何渗透方法效果都好。所以我的每节课中都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德育熏陶。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为学生展现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状态,不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工作中去,每堂课都以饱满的精神对待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愉快的心情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不摆老师架子。例如,在学习《酒文化》中,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切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酒,婚丧嫁娶、亲朋好友聚会等等,然后再问学生在家中或者是同学聚会中是否喝过酒,对酒有怎样的了解,通过这个进行切入,同学们都有话可说,也特别爱说,这样和老师自然而然就拉近了距离,形成了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教学氛围,然后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讲饮酒与养生,并和学生讨论饮酒的好处与坏处,教育学生在今后进入社会应该适量饮酒,并举一些例子证明酒大伤身误事,这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找准最佳结合点,具有针对性

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研究教材,寻找教材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它们进行科学的整合,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渗透德育时要对症下药。职高的学生大多不爱学习、不喜欢老师、不爱进学校,上课睡觉,看小说,听音乐等等,所以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学生爱听音乐,我们就可以选取一段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作为切入点,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歌曲,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突兀,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味道》时,教师先放《中国味道》这首歌曲,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曲子,它讲述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节目的主题曲等等,一下子就能吸引住W生的眼球,自然而然就把课程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而且中国味道这首歌曲也表达出了对中国饮食的热爱,“难掩热血涌动着情怀”,这也是一种爱国教育。教师也可以采用创设德育情景的方法,创设出一个德育情景,可以是一个案例,也可以是一个课堂游戏模拟,还可以是音像视频等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中,注意教学素材的积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各种资源都可以信手拈来。情景教学法适合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茶文化》的课程时,可以放一个小例子,冯梦龙撰写的《广笑府》卷八中的“茶酒之争”,通过这个让学生思考一下茶在我们生活之中起到了什么功用,茶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而且通过这个例子也教给了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这比我们去平铺直叙的讲要好的多。

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具有实践性

实践是实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教材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在学习《中国地方菜系及代表名菜》这节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家的时候动手做一些地方小吃,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讲述所做小吃的做法,以及是哪里的名吃等等。让学生体会到中国56个名族的特色及风味。而且可以直接把课堂搬到实践室中,教师先讲课,然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尝试,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各民族的特色,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7

关键词:承德;饮食类词汇;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97-03

饮食文化的范畴非常广,关于“吃”的一切都可以包括在内,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吃的内容、吃的方式、吃所体现的内涵都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饮食文化也是通过语言来承载。饮食的词汇很丰富,比如食源食品类、食具类、饮食动作类、饮食礼仪类等,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饮食类词汇中有很多是方言词汇,方言词汇和地方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本文将通过分析具有承德地方特色的饮食词汇来探讨其中体现的地方文化。

一、承德特色饮食词反映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

饮食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客观性,即饮食文化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农作物的类别,从而影响到食物的种类、饮食特点、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等;或者反过来说,地域食物的种类、饮食特点、食物制作等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种类和饮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饮食文化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物质层面,即吃喝的“东西”本身,概括为野果野菜类、主食菜肴类、酒茶饮料类三大类,这三类食用饮用品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承德地处东北、华北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汇处,与其它他区相比,冬季严寒漫长。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原因,承德野生资源丰富。崔海明在概括承德自然环境时说:“承德市位于河北省的北部,地处燕山山脉的东北段,地质结构属于燕山地槽和内蒙古高原的地质过渡带,境内多山、水系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约为1400米,全区丘陵山地约占80%,高原约占12%。总面积5261.7万亩,森林覆盖率31.9%。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产品资源,野菜资源也十分丰富。”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了承德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对所饮食的对象有最直接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承德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承德人常常采集野果野菜来食用。采食野菜、野果在古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比如《诗经》中描述了众多的农作物、野菜、野食等。现在虽然不用靠此维持生命,但这种生活方式相沿成习,居住在偏僻山^的人仍保留着先人采集野果野菜的习惯。承德的野菜野果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刺柳、山丁子、酸姑、刺玛果、托盘儿、鸥粒、带黄、山大黄、蘑菇、苦力芽、哈拉海、蕨菜、黄花菜等。每到春夏之际,人们就到山上去采集野果野菜,或直接食用,或经过简单加工将其制成美味佳肴。这些野果野菜是承德多丘陵山地、地形复杂的产物,比如刺柳生命力很强,具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山大黄学名酸模,分布在围场坝上和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间潮湿、肥沃的地方。

承德特色的面食包括莜面做的诸如猫耳朵、莜面鱼子、莜面窝子、二代王等,荞面做的、拨面,粘面(大黄米磨的面)做的黏糕、驴打滚儿、粘米粥等,小米面玉米面做的发糕、散状儿、烙糕、窝窝头、酸粥等。莜面属于北方尤其是坝上地区常吃的食物。莜麦喜寒凉,耐干旱,生长期短。

承德本地的酒茶饮料中,酒类饮品有酒、大黄米酒等,茶水类饮品有露露杏仁露、杏仁霜、沙棘汁、金莲花茶、山丁子茶、玫瑰花茶等。这些酒茶的原料马奶、大黄米、杏仁、沙棘、金莲花、山丁子、刺玛果等,均是承德本地产物,是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的产物。

我国北方的饮食特点是“咸”,这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北方气候寒冷,菜相对比较少,所以就多放盐,使其偏咸。

(二)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影射出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承德无霜期短,冬季比较漫长寒冷,本地蔬菜品种和数量都相对关内要少,冬天缺少新鲜蔬菜,所以承德人的习惯是在蔬菜旺产季节储备大量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制作方式,即干、腌、冻的方式,用来充当承德在寒冬时节的蔬菜。

干菜即把菜晾干了储藏的菜,如干白菜、豆角丝、葫芦条、瓜条(角瓜搜的条)、蘑菇、黄花等。

腌菜有两种,一种是酸菜、一种是咸菜。最具特色的便是用白菜或疙瘩白腌制的酸菜,这是过去承德人冬天的当家菜。咸菜种类很多,不可缺少的是腌制的芥菜疙瘩,其他的如葱叶、芹菜、胡萝卜、白菜、鬼子姜、黄瓜、尖椒等腌制咸菜。

承德冷冻食品也是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冻肉、冻豆包、冻年糕、冻水果、冻豆腐、冻豆角、冻野菜等。

可见,承德的饮食,源自于当地物产资源,而当地物产是气候、土地的特定产物。

二、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反映了承德的社会历史文化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饮食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说,饮食文化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

(一)承德特色饮食词汇蕴蓄着满族文化特色

文化传播对饮食方言词汇有很大影响,人口迁移会推动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交流会促使新词的产生。在清代满族人统治时期,承德成为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满族在文化上有权威影响。很多满族人定居到承德,所以承德留下了很多满族的习俗,而饮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承德地区的饮食在主食上表现出来的满族特色比如小米面饽饽、棒子面饽饽、粘豆包、粘糕、二代王、酸粥等。具有满族特色的菜肴比如八碟八碗、酸菜、猪皮冻等。这些都是满族饮食文化的充分体现,并被继承下来。其中,粘豆包、酸菜、萨琪玛等特色饮食,对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主食方面,满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喜欢吃粘食,粘食的特点是比较抗饿,有利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更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粘豆包、烙粘糕饼、撒年糕、驴打滚等。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食品,是承德尤其是围场、丰宁人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尤其是过阴历年前要蒸大量的粘豆包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以备年前年后食用。粘豆包是赠送远方亲友的理想食物,每当蒸豆包时,互赠豆包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俗。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满族饮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吃杂粮面食,如小米面饽饽、玉米面发糕、二代王等。饽饽是满族特色食品,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夏天食用一种解暑食品“酸粥”,是用发酵后的玉米面制成的,味道与酸奶相同,酸爽可口又解暑。

八碟八碗起源于满族,原为满族正宗桌席。现一般在招待新亲或年节请客习惯吃八碟八碗或八碟一个火锅。八碟一般四凉四热,八碗通常是蒸菜,一般有蒸大块碗肉或白片肉、丸子、豆泡或豆丝、海带丝、葫芦条或瓜条、豆角丝、鱼等。酸菜是满族寒冬时节的主要素菜,是塞罕坝满族人在漫长冬季的主菜,白片肉、酸菜、血肠下铜火锅,风味鲜美、独特。猪皮冻是满族传统风味菜肴,为满族在中国烹任史上发明之一。在副食上还喜欢自制豆腐、酱,以备平时作菜待人和节日、喜庆、祭祀之用。

马奶酒是蒙古族牧民将马奶发酵后酿造的一种味美可口的饮料,俗称酸马奶。大黄米酒是满族传统饮料之一。

有些形容词也是满语的遗留,如:哈喇(形容东西受潮变质了,如:瓜子有点儿哈喇味了,不能吃了),乌了巴图(指水的温度不冷不热,来自满语的音译,即满语“温水”的意思)。

(二)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反映了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在人类的早期,狩猎和采食野菜野果是古人主要的饮食来源。之后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早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生存方式,但是狩猎和采食野果野菜却作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清代时承德围场就是皇帝专门狩猎的地方,现在打猎被禁止了,但是纯天然野菜成为近些年越碓绞芑队的大众菜品,这也体现了承德人淳朴的个性。

承德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制作腌菜、干菜、冻菜,以备漫长的冬季食用,充分体现了承德人的聪慧和实在。饮食用具制作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水葫芦(成熟的葫芦劈两半,晒干后用来舀水,也称水瓢)、盖顶(用高粱杆编的剪成圆形的用来盖缸或盆的盖子)等。

承德特色的火锅、八碟八碗、平泉羊汤等都具有“热气腾腾”的特点,也反映了承德人的饱满的热情。每年一到腊月,农村家家户户都蒸粘豆包、撒年糕、摊煎饼、做豆腐、走油(炸肉、炸丸子、炸豆泡)等,走亲访友时就互赠这些“年货食品”,凸显了承德人的友善与好客。

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过去北方多在婚宴、满月宴吃到八碟八碗。承德农村直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传统,每年一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蒸几大锅粘豆包,基本都杀猪、杀鸡、宰羊,把肉、豆包都储藏在大缸里,以备正腊月尽情食用,充分展现了承德人朴实、传统的性格特点。

承德还有一些特色饮食类器具词汇,也是承德人豪爽、粗犷、大大咧咧的性格特点的体现。比如:烙糕锅子(摊烙糕的工具)、碗架子(放置碗碟的器具)、筷笼子(放置筷子的器具)、床子(压的器具)、锅篦子(用来担在锅上的蒸或赘闪傅钠骶撸、浅子(用柳条或别的东西编的比较浅的用来盛东西的器具)等,这些词都以“子”为后缀,而不是以“儿”为后缀,证明了承德人属于“豪放”派。

表示“吃”的动作的词也展现出了承德人的豪放,如:“逮”,本是“抓住”的意思,用来指狼吞虎咽地吃,如“那小子吃饭大口逮”;“撸吃”本是“收拾、打”的意思,用来比喻吃饭狼虎、快,如“他3分钟就把一大碗面条撸吃光了”。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方特色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承德特色饮食类词汇,具有承德地方特色的食物种类和饮食特点以及干、腌、冻的食物制作方式源自于承德所处的地理环境,即承德地多丘陵山地,地形比较复杂,无霜期短,冬季比较漫长寒冷。承德特色饮食类词汇还蕴含着丰富的承德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满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反映了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参考文献:

篇8

饺子与汉堡包分别是中西方的特色美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饺子与汉堡包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中西文化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关键词

饺子;汉堡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象征意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通过符号活动创造、传承和共享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1]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饺子与汉堡包是体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特色代表。通过对饺子、汉堡包及其历史的介绍,分析中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饺子与汉堡包的起源

(一)饺子的起源

饺子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著,其中讲到:“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提到这种食品,隋朝的时候颜之推说馄饨的形状像偃月,偃月即半月形,正是目前饺子的形状。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座唐朝墓葬地里发掘出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和今天饺子的形状完全相同,这不但是中国最早的饺子实例,同时表明,在唐代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3]

(二)汉堡包的起源

乔治•奥泽斯基(JoshOzersky)是《纽约》的美食专栏作家。在他眼里,汉堡包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是众多食物中的佼佼者。汉堡包的起源也很早,原始的汉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饼,古称牛肉饼。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借助工业化时代的机械,查理•纳格林(CharlesNagreen)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设立作坊,专门生产汉堡包,开创了美国汉堡包商品化经营的先河。[4]

二、饺子和汉堡包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生活方式

1.饺子体现的中国生活方式

中国人具有典型的集体主义思想,而包饺子正是大家齐心合力,集体完成的事情。而且,每道环节都有含义,剁馅儿是说碎碎(岁岁)平安,包饺子时说杂事都包上了,开锅时说喜事都开花了,饺子破了说粮仓都撑开了,盛饺子时说元宝入库了。[5]这些含义常常是家庭的共同体验。因此,吃饺子在很多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由此体现,在生活方式上,饺子与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农耕生产、自然经济的特点使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和整体性思考,喜欢大团圆,追求统一,形成一种有机的自然观,重视生命,热爱生活,追求均、安、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生活方式

吃汉堡包讲究的是简单、快捷与营养。它注重效率与结果,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把传统的餐饮业改造为具有专业化社会分工的行业,用机械代替手工,用流水线作业代替个体生产,让人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营养与保健的需求。乔治•奥泽斯基在《汉堡:吃的全球史》中讲述了汉堡从19世纪美国小贩出售的、工人填饱肚子的街头食物,到工业化世界、速食革命过程中最有权势的食物的历程。由此得知,在生活方式上,汉堡包体现的是工业化的特征。[6]

(二)思维方式

尼斯贝特在《思维的版图》中认为:“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7]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对群体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美国偏向个人主义,而我国则偏向集体主义。

1.饺子体现的中国思维方式

饺子馅儿肉菜姜末等混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眼睛不容易区别馅儿的具体成分,只能靠味蕾来一一辨析,就像俗语所说:“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这种混沌状态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相连,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8]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思维方式

做一个汉堡包所需要的材料是分别制作的,烘烤面包、煎炸肉饼、新鲜蔬菜,只有到顾客购买时,才把几样材料夹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汉堡包,里面的肉饼和蔬菜看得清清楚楚。这种饮食与西方注重分类的思维方式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习惯从自我的角度,把对象与自身对立起来加以切割,分门别类,认为知识的本质就是区分,区分得越具体、越细微,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对事物的把握就越明晰,认识就越正确。饺子的混沌与汉堡包的精确,在中国人与西方人性格上也多少有所体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场十八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路爱情暗示,中国人会随着剧情的进展与其一同缠绵悱恻;而西方人则听得心力交瘁,不明白祝英台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山伯真情实意的爱。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角伊丽莎白和达西,求婚与拒婚都干脆利索,而不是转弯抹角。[9]

(三)象征意义

饺子和汉堡包作为中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都有着浓烈的象征意义。一个小小的饺子和汉堡包都承载着较重的分量,但饺子的象征意义更强烈些。

1.饺子的象征意义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大年三十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过年的习俗。剁菜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越多,象征日子富裕兴旺。饺子的形状也颇具象征意义。“元宝”形的饺子摆在盖帘上,象征着遍地财宝,金银满屋;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屯满仓粮。但更多的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事事如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丰富多彩。[10]饺子作为一种特别的吉祥食品,与人们的整个生活过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从生到死,要经过若干的重大礼仪礼俗活动,饺子也由此成为某些礼仪内容的祥瑞之物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载体。婚礼是人生的重大礼仪活动之一,在这个气氛热烈的活动中,人们同样用饺子作为传达某些愿望的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谚,即“上轿饺子下轿面”,说的就是饺子在婚礼中的重要作用。上轿前吃的饺子,多少不拘,但必须是偶数,常见的是只吃一对,预示着喜事顺利圆满,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闹洞房后,新郎新娘吃饺子时,二人要相互交换,意为百年好合,永不变心,这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传统婚姻的态度。而借饺子之生熟以喻新婚夫妇生儿育女的意义,正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子嗣观念。[11]

2.汉堡包的象征意义

汉堡包中的肉以牛肉为主,而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此象征源于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埃及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在西方文化中,牛也象征直率和毅力。西班牙则是将牛当作冒险娱乐的对象,如专业的斗牛与常民化的奔牛活动。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饮食西化指标,有时甚至会用来当作衡量经济贫富的象征,如希特勒曾提出他的愿望: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面包。汉堡包中的面包也有深厚的宗教含义。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其意义在于,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代人类赎罪,上帝就不消灭人类了。

三、结语

饺子与汉堡包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如今,享受中西方特色美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饺子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喜爱,我们在大街上也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饮食。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我们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时展的要求。

作者:闫安 王永祥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燕.跨文化态度———一种跨文化交往的伦理[J].中美英语教学,2009,(12):18-24.

[2]杜丽,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

[3][4][5][9]陶黎铭,厉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4.3.8.

[6]周惠民.汉堡包之美[J].世界博览,2014,(17):88.

[7]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M].李秀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9-40.

[8]邵光学.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93.

篇9

1.1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在对全世界各民族进行描述与分析,对人类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其是以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为研究基础的,属于人类学研究的范畴。童恩正(颇有名望的人文学家)曾认为:“文化文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进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藉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倾向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相比之下,物质文化研究的涉及面较为狭隘,但其属于文化人学学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研究已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分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物质文化,可丰富我国物质文化的内容,推动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1.2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研究具有相似性

1.2.1历程的相似性

国内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历程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历程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1)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以及停滞期。1901-1949年,文化人类学在中国萌芽,与此同时,学者也开始着手探索物质文化;1950-196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十分迅猛,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也带动了我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传播;1960-1970年,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属于其停滞期,与此同时,此十年是的十年,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无可置疑,物质文化研究也只能停止步伐。(2)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0-至今,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始终与物质文化研究紧密相连。

1.2.2特征的吻合性国内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特点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特点十分吻合,主要体现在:(1)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历史的研究,其重在应用历史资料,对历代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也就是将人类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颇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史,中国现有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都离不开历史,比如:中国饮食、服装、交通、建筑都是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进而丰富或发展起来的。(2)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本质与物质文化研究的本质几乎是一致的。现代文化人类学旨在探索出各种理论方法,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而物质文化的研究也是以人类的健康发展为目的的。(3)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所需的资料,一般都是研究人员深入最基层得到的,其揭示的现实意义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而且具有客观性,不具备太多主观色彩。这一特点正符合物质文化研究的要求,对物质文化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

2.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

中国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过于追求形式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饮食文化和服装文化研究,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叙述。(1)饮食文化。虽然中国重视通过饮食来疗养和滋补身体,然而人们在评价饮食的好坏时,往往更注重从味觉、嗅觉、视觉、触觉、文化等方面进行主观评价,而往往忽略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色、味、形俱全的食物就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食物是否营养过度或不足,人们很少关注。(2)服装文化。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现实生活中,服装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物质产品。然而很多人在选择服装时,一味地在乎服装的外形设计,而对于服装的材质、价格却置之不理。也就是:只要款式新颖、独特或突显人的气质,就一定会成为挑选人的囊中之物,即使该服装的材质不佳,或者价格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外。

2.1.2关于物质文化研究的范围过于狭隘

通过查阅及总结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关于我国物质文化研究的文献并不多,且绝大多数都集中研究中国古代物质遗产,古代民族文化(如三国、汉朝、明清朝的物质文化),且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有形的饮食、服装、交通、建筑等,而对于一些艺术(诸如音乐、舞蹈、美术等)物质文化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物质文化的研究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

2.2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决中国物质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2.1注重客观事实

研究人员应深入最基层进行实地调查,以调查的客观事实为研究依据。比如在研究饮食文化时,研究人员不仅要对人们的饮食进行调查,而且要对其谋食方式进行调查。迄今为止,人类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五种,即狩猎和采集、初级农业、畜牧业、精耕农业、工业化谋食。选择的调查人群应具备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及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只有按照以上条件进行调查,才能了解社会的平均饮食水平,才能对人们的饮食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

2.2.2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

物质文化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物质文化可能与其他物质文化或社会层面紧密相连,因此,在研究某种物质文化时,还必须对其他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否则,就无法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同样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例,众所周知,饮食文化与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诸多方面紧密相连,研究人员只有对餐饮业、旅游业、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常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深入探析饮食文化,才能在相互比较中得出最佳的结果。

3.结语

篇10

关键词:流行小吃;名称;语义关系;文化传播

事物名称是人类命名世间一切已发现或其意识中所存在事物的符号,这些符号是人们对它们所代表的事物进行有效区分的标识,从而使人类能够在交际中顺利使用它们而不会产生误解。事物名称和文化息息相关,它既是命名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及其心理文化内涵的体现,又是对所命名事物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饮食名称,因为“能够为听众敏感捕捉到、易于理解的恰恰正是反映流行小吃的饮食文化词语”[1]。从语言的角度出发,除结构为单纯词的食物名称如可口可乐、肯德基、沙琪玛、饽饽等,其他食物名称的语言构成成分之间有动宾式、主谓式、偏正式、并列式、附加式、重叠式等结构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关系的存在,为食物名称的被接受和被记忆提供了名称方面的便利,同时也为宣传该食物所含有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不同层面的传播。以流行小吃的名称为例,其内部语言成分不仅在结构及语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而且其语义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性,向大众揭示其特质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即是说,流行小吃之所以能够流行,不仅仅是它的原料及烹制方式富有特色或者是价格比较低廉,它在名称方面也具有能够流行起来的特质。

一、流行小吃名称中内部要素的语义关系

主谓结构是汉语中词和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非常重要的结构类型,按照结构中名词性词语和动词的关系往往可分为施事、受事及中性三种语义关系。但与一般主谓结构的施受关系不同,流行小吃名称内部构成要素在主语及宾语语义上主要存在受事和中性两种,体现出了食品原料的非能动性特点。

(一)受事语义

在主谓结构类型的流行小吃名称中,很少有代表制作者本人即施事者的语言成分出现,能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成分一般都为流行小吃的原料,如“黄焖鸡”“牛肉泡馍”“虾爆鳝”“辣炒蛤喇”“鸡翅包饭”“小鸡炖蘑菇”等流行小吃名称中的“黄”“牛肉”“虾”“辣”“鸡翅”“小鸡”即为受事主语,它们是其所在名称中动词的承受者,在命名者眼中,这些原料是该流行小吃中的核心原料,故将其放置于主语的位置。就宾语而言,这些名称中的“鸡”“馍”“鳝”“蛤喇”“饭”“蘑菇”为受事宾语。显然,同时具有受事主语和受事宾语两种成分的流行小吃名称中,包含了两种主要的构成原料,使其名称类似于简要说明书,便于大众在众多的流行小吃中,能够迅速将其辨别出来。流行小吃名称中,也有只存在一种原料且其语义为受事的名称。如“烤冷面”“炒肝儿”“烤面筋”“拔丝地瓜”“涮牛肚”“熏鸡”“卤鸡”“爆肚”“炸土豆”“炸串”中的“冷面”“肝儿”“面筋”“地瓜”“牛肚”“鸡”“肚”“土豆”“串”等。这部分流行小吃名称之所以只出现一种原料作为受事成分的现象,是因它们的确只由一种原料构成。“在中华饮食文化系统中,成品菜的命名或是以形命名,或是以意命名,或是以原料和烹饪方法结合命名”[2]。上面所言含有受事语义的流行小吃名称,都是第三种类型,即其名称是原料和烹饪方法的集合体。也就是说,每一个存在受事语义关系的流行小吃名称,内部必定存有一个体现其制作特征的动词,如“烤面筋”中的“烤”“拔丝地瓜”中的“拔丝”。这种烹饪方法和原料在名称中的和谐搭配,因其简洁易懂性,故具有亲民的特征,很容易让大众接受。

(二)中性语义

所谓中性语义,即是结构中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上的成分和结构中的动词不存在施受关系,仅仅是作为一个当事者存在。如“煎饼果子”中的“煎饼”“肉夹馍”中的“馍”就是中性主语,“煎饼果子”为“煎饼卷果子”的简称,虽然它也是一种食品原料,但其是被制作者作为工具,承载了将鸡蛋、果子等原料卷为一体的功能。故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表工具意义的特殊中性主语。“肉夹馍”中的“馍”同样也是中性宾语,作为食品原料,它的功能之一是将肉夹起来,以便食用。即是说,在流行小吃名称中类似于“煎饼果子”“肉夹馍”中“煎饼”“馍”这种食品原料的存在,由于其担负了其他食品原料不具有的功能,故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中性主语或宾语。类似的还有“石屏烧豆腐”“腾冲大救驾”“老昆明烧饵块”“端士街卤饵丝”中的“石屏”“腾称”“老昆明”“端士街”,这些主语表示地点,和名称中的动词并没有施受关系;“法式焗苹果”中的“法式”则特别点明“焗”的方式,和“焗”并没有施受关系。流行小吃名称中的这种受事语义和中性语义关系的存在,是由流行小吃为了满足大众的饮食需要而决定的。流行小吃的消费人群主要为中下层,这部分消费群体在选择流行小吃时着重点不但在其物美价廉的特征上,还在其名称的简洁及其通透性上,若像“青龙过江”“母子相会”“火山下大雪”等一些食物名称通过文字展现所谓的意境,显然与特定消费人群的需求欲望相悖,自然是无法成为流行小吃的。

二、流行小吃名称内部要素的语义分布特征

流行小吃名称内部要素不仅在语义关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语义分布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征,统而言之,主要是把流行小吃特征、人们兴趣点及原产地作话题,也就是将这些要素作为名称的第一个组成要素。

(一)把能满足食客兴趣的特征作话题

流行小吃一般为街边摊或街边小店,主要集中在学校及商贸地带,这两个地点决定了某种流行小吃想要在众多的流行小吃中被食客迅速注意到,就必须明确地把其具有吸引性的特征放在名称中最明显的位置,即话题或主语部分。如“肉夹馍”中的“肉”即是这种流行小吃最明显的特征。根据目前的市场,去任何一家饭店,稍微带点肉的菜肴,其价格一般都在15元以上,而“肉夹馍”的名称主要点明了其特征即是有肉,既能满足食客的饮食欲望,又因其比较低廉,一般为3.5元左右,普通食量的人通常2个就可以,故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这也正是肉夹馍能够得以全国流行且一直兴盛的原因。“煎饼果子”“蛋炒饭”“鲅鱼卷煎饼”“鸡蛋灌饼”等流行小吃的名称显然都具备同样的特征。

(二)把流行小吃原产地作话题

流行小吃通常都是地方特色小吃,由于其地域特色鲜明,在食品原料及制作方法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如“北京炒肝”“扬州炒饭”“石屏烧豆腐”“腾冲大救驾”“老昆明烧饵块”“端士街卤饵丝”“秦川烩麻食”“关东煮”等,都是极富地域特征的流行小吃。如上文所言,流行小吃的分布地域有着特定性,外地人若不是事先有所研究,很难找到其所到地域的特色小吃,如此,供需双方都没有得到满足。在交通便利、市场成熟的时代,这种特色小吃往往都会走出其原产地,进入更大的市场,此时若在其名称上标识原产地,对食客而言就有一种不出门也能吃到其他地域特色小吃的满足感。久而久之,随着其市场广度的延展,这种特色小吃也就成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为广大食客所熟知的流行小吃。

三、流行小吃名称语义的文化传播作用

语言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际而生,名称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以及生活需要而生,流行小吃名称所具有的语义类型及其语义分布特征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区别于其他食物名称,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易于大众迅速抓住其核心要素以及便于地域文化的传播。

(一)易于大众迅速抓住其核心要素

恰当的言语表达形式能够将流行小吃吸引大众的核心要素准确揭示出来,以一种极其简练、别致的语言形式挑起大众的消费欲望。所以在为流行小吃或其他食物命名时,人们总是习惯将其最能抓住大众注意力的特征突出。这种表达欲望,使得流行小吃的名称在结构上虽然合乎汉语常规,但是在表意方面就具有了个体及特异感。如“生煎锅贴”的特点在于其向食客强调的是“煎的生锅贴”,也就是现做现卖,透露出了其新鲜性的特征。同样,“黄焖鸡”则是将该小吃中原料“鸡”的特征向食客做了预先说明,即这里的“鸡”是黄喙、黄爪、黄色羽毛的三黄鸡。“黄焖鸡”将“黄”提前,正是为了强调所用为三黄鸡,可谓是别出匠心。

(二)便于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播

对地域饮食文化的传播,是流行小吃名称所具有的一个功用。不难发现,有很多流行小吃的名称直接带有其原产地的名称,如“德州扒鸡”“朝鲜族冷面”“杨家吊沪饼”“宜宾燃面”“洪江鸭血粑”“周村烧饼”“嘉兴粽子”“湖南臭豆腐”“哈尔滨红肠”“延吉冷面”“四川麻辣烫”“十八街麻花”“逍遥镇胡辣汤”“烟台焖子”“岐山臊子面”“陕北苦菜”“汉中米皮”“兰州拉面”“天水凉粉”“南京小笼包”“杭州虾肉小笼包”“湖州大馄饨”“歙县豆腐脑髓”“孝感麻糖”“常德米粉”等。这些流行小吃名称多在早餐店及一些小吃店中出现,在让食客享受到与众不同的食品时,也让食客感受到了其名称所富含的地域文化特征。因为食客选择这些带有地域名称的流行小吃,一是为了满足其想尝试不同地域特色饮食的欲望;二是在食用时,自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所了解的该地域的其他情况,再兼以有些小吃店还专门配有该流行小吃的起源故事,由此使流行小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知道,地域饮食文化能够“使饮食呈现出缤纷多彩、构思巧妙的形态与菜系”[1]因此,流行小吃在名称中嵌入的地域饮食文化特征,能够使其所代表的地域饮食文化得到迅速传播。

(三)对中国烹饪文化的传播

与中华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文化相配的是独特的烹饪文化,这一点在流行小吃的名称中也有所体现。如“油泼辣子”“烤冷面”“关东煮”“炸油馒头”“卤煮火烧”“蛋炒饭”“羊肉泡馍”“醉虾”“涮牛肚”“小鸡炖蘑菇”“生煎锅贴”“蛋烘糕”等流行小吃,其名称中直接点明了它的制作方式。同样的食品原料,不同的烹饪方式做出的口感及外形是不一样的,流行小吃名称中之所以直接出现烹饪方式,正是明确地告诉食客其本身的特质之处,以便于食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流行小吃的名称就像文章的标题一样,属于点睛之处。名称是否新颖、是否能够在最简洁的语言形式下为食客提供最大的信息量,是食客能否选择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一种食物要想成为流行小吃,无论在其原料、烹饪方式还是名称上都需要策划,如此,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进而在餐饮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美雨.语言文化视域下的子弟书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190,183.

[2]王美雨.论网络小说作者笔名中的饮食文化元素[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