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地位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的地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独立的法律部门,形式标准,实质标准,经济法的地位
西方市场经济在经历了充分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时期以后,市场失灵问题凸现。传统的民商法以及行政法对市场机制调节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经济法应运而生。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开始进入经济生活的时候,就过多地去采用行政手段来否认市场的作用,直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经济法”这一术语。在过去的20多年里,学术界出现了“协调论”,“调节论”,“需要国家干预说”,“新纵横统一说”,“社会公共性说”五大学派,其中百家争鸣的焦点就在于: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这一问题关系到经济法的地位。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可以从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两方面出发,形式标准有“一元说”是以调整对象为唯一的划分方法,因为划分标准的单一,不适合现代法律体系多样性特征,这种学说已为学界所抛弃。“二元说”又称“主辅标准说”,是以调整对象为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调整方法是辅标准。“多元说”考虑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兼顾考虑法律主体不同,法律文件的多寡等等。多数人的观点采“二元说”为划分的标准,笔者是认同的。毕竟调整对象才是核心,调整方法相对于调整对象来说是次后的。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历来也是学术界争议的热点。目前,北大张守文教授的学说赞同者无数,他主张应将经济法定位在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这两个领域,不应涉及过广,从而才能保持经济法的独立品格和赋予经济法强大的生命力,使其以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身份出现。从这种主流观点看来经济法至少在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形式标准解决的是可行性问题,而实质标准的划分方法是解决必要性问题。它要求一类法律规范要能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要看其有没有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职能,是不是必要的,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并且这种职能是其它法律部门所不具备的,或具备但替代成本过高。经济法具有规范政府和市场的互动职能以及弥补政府和市场双重缺陷职能。这两种职能是现代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等其它部门法所不具备的,并且可以说这两种职能是对现代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等其它部门法的超越,所以经济法从实质上看也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瑞复教授认为要解决部门法的地位关系到以下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看其是否有独立的地位,二是看在与其他部门法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这二个问题,笔者想,一方面要认识到经济法不是泛泛而谈,它是立足于经济大系统,关注其中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以及现有的法律能否满足,并借鉴经济学上的成果做出的法律上的规范,经济法的现实存在就是它价值的外现。上述对调整对象的分析反映出经济法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和其它法律部门的关系是我们分辨部门法的指南,这也是我们对经济法地位理解的重点之处。以下笔者将比较阐述这个问题:
(一)经济法和民法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民法为基本生活准则,对国家干预高度警惕,国家是“守业人”,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但市场机制是有缺陷的,它基于唯利性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等市场障碍,并且市场机制调节是事后调节,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和被动性,还有市场调节的外部效应可能会破坏资源受益的代际公平。此时传统的民法是以个人权利为价值取向,奉行个人本位的理念,对以上一些市场失灵的问题无能为力。再加上随着哲学家庞德,狄骥提倡“社会整体利益”的社会思潮以及经济学中“国家干预主义”的发展,经济法横空出世,并且这种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区别于民法。
1. 民法强调意思自治,而经济法要求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利用国家公权对危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限制。所以我们看到作为市场失灵体现之一的市场主体自由兼并导致垄断,民法是不干涉的,故大多数国家要求垄断法。
2. 民法是从微观经济层面,通过保障自由交易,自由竞争来提高效率并以此增进人们的利益,而经济法是站在宏观经济层面,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由利益协调来减少社会经济震荡造成的破坏和优化经济来提高效率增进利益。经济法除强调一个人是经济人外,还强调人是一个社会人,生态人,要把环境,生态,劳动力资源都拉入到经济立法视野之中来。
3. 民法的国际通用性较强,而经济法有国别特色,有本土化的特点。民法比较容易借鉴与移植,而经济法受社会供求状况的干预,由于各国干预的程度,范围不一样,所以难以移植,这也要求我国对中国经济法的认识和研究不能照搬照抄国外,不能脱离中国现实。
4. 民法稳定性强,而经济法是一门开放性法律。经济发展变化无常,与之适应的经济法律也日新月异,但经济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它的稳定性不是泛在表面的,而是蕴涵在其法律精神之中: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追求社会整体利益。
任何立法者在立法时都是基于条件假设的,民法和经济法概莫能外。如果把上述看作民法和经济法的表层区别,那么下面就可当作深层区别:
1. 对市场主体的假设不同。民法认为其规制的市场主体都是平等均质的经济人,这些市场主体没有经济实力的差别,视为“中人”标准,要求市场主体不损人利己即可,对所有的主体平等地保护;经济法认为市场主体都是不平等,不均质的经济人,存在着经济实力的差别,难免大鱼吃小鱼,因此以“君子”为人性标准,较之“中人”还要求“损己利人”。
2. 对市场整体的假设不同。在民法看来市场整体是市场个体的简单相加,而且市场个体利益的增加也就是市场整体利益的增加,同时如果保证了无数市场个体交易安全,也就是民法对市场整体利益的关怀;而经济法强调市场整体是个体有机地结合,市场个体利益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市场整体利益的增加,市场个体差异很大,不同市场个体在市场中的地位不一样,影响不一样。同时为达到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对于同社会整体利益相冲突个人利益是限制和禁止的。
3. 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假设不同。民法认为政府是外在于市场,强调市场万能,,要实现经济理想状态,就要自由放任;经济法则把政府内置于市场,政府是经济生活内生变量,政府不是万能,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要弥补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情况。
民法和经济法作为市场内部的法律部门,自然也有很多相通之处(1)民法和经济法都有调整横向经济关系,当然经济法所调整仅限于民法中因过于强调个人权利对社会利益造成损害的那一部分经济关系进行调整。(2)在一些法律要素方面也出现了通用,譬如民法接受经济法中经营权的概念;民法中代位权的概念,被税法借用。(3)民法多是任意性的规范,经济法多是强行性规范,这使得二者职能方面可以互补。(4)现代民法的发展与实践证明其呈现出现代化和公法化特征,这使得民法和经济法的价值取向趋同。
(二)经济法和行政法
近代国家权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政权的扩张,“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开始了迈向“行政国”的征程。政府行政法作为“管理管理者之法”,始终是以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为己任,其核心是限制政府行为,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然而这种以控权为目的而授权的行政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便出现以授权为宗旨的“管理者管理之法”,像经济法和社会法,这些法律搭建了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桥梁,赋予了行政机关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经济法一开始的建制就是明显地区别于行政法的。
1. 两者的调整对象虽然说都有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但是行政法侧重于从形式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譬如说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处罚;经济法侧重于从内容来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赋予经济管理部门的监督权,赋予经济管理部门处分的权限。
2. 行政法采直接调整方法,告诉行政主体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经济法更多采间接调整,针对市场主体,由国家制定有关经济政策,诱使企业能够规制自己的行为。
行政法和经济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看到立法背景,调整方法等区别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两者的互补性,首先要认识到经济法是运用国家权利完成行政法所不能完成的国家调控经济职能的法律部门,更好地体现出国家和市场的互动关系。再则经济法可以通过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单处或并处多种方式制裁。同时,传统的行政法重要特点是强制性,经济法作为介于公,私法域的“第三法域”,强调国家干预的适度,在市场机制可以调节时,不主张政府干涉,从而匡正行政权的扩张性。
(三)经济法和社会法
社会法和经济法都是立足于社会本位,都是带有社会性的,它们的最底限度功能是保障人类的生存权,最高限度功能是保障人类的发展权;它们在以国家干预为依托下,都综合地采用了强制性,任意性法律规范;它们都是以公法为指导,是公私法融合的体现。但是两者毕竟不是同一的法律部门,因而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1. 社会法是针对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两个领域,因而国家干预有固定性;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是针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全方面的干预,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干预程度有所不同,就干预状态而言,它有动态性,不稳定性。
2. 社会法的宗旨是保障基本人权和维护社会安全,追求社会公平,把基本人权放在第一位,社会政策目标优于经济政策目标,特别重视社会功能;而经济法要追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均衡,经济稳定和持续地增长,经济与社会与生态相协调的宗旨,经济政策目标优于社会政策目标,故相较而言,所具有的经济功能色彩浓厚。
3. 社会法中国家干预比较单调,固定:团体契约,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三方协调(劳动者,资方和政府三方);经济法国家干预手段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因市场主体情况不同,调整手段不断变化。
在笔者看来,应该突破现在的纯部门法立法的性质,使得社会法和经济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建立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
经济法从萌芽到现在也不过百年光景,中国经济法的发展时间更只是几十年而已,其中很多问题才刚刚起步研究,不足的地方当然不胜枚举,但我们不能扣住某个悬而未决有待探讨的观点就断言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而应该综合考虑经济法的历史背景,现代需要和未来发展,把握它能够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实质要件,联合形式要件全面地进行思考。笔者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而为本文,并且怀着对中国法制建设走向完善的拳拳之心,希望通过更多的学者对经济法的关注,使得中国的经济法能够日趋成熟起来。
主要参考资料:
[1] 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的理念》,《经济法学评论》2003年卷(总第三卷)
[2] 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中国民商法律网,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18512
[3] 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4] 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5]吕忠梅:《论独立的中国经济法》,《法商研究》1997年第4期
[6] 刘大洪 吕忠梅:《现代经济法体系的反思和重构》,中国私法网,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40517-002239.htm
[7] 李昌麒 应飞虎:《论经济法的界限》,中国私法网,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040518-172624.htm
篇2
一、创设情境,引感
情境教学讲究的是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在体育活动中创设具有一定情境的活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认识客观事物,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基本活动技能等。同时,创设情境还能优化体育课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把单调的“蛙跳”创设成“小青蛙学本领”,在课中我没有一味地教给学生“1、2、3”机械的动作,而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了解、观察到的小青蛙来进行情境模仿,并且在练习过程中,把练习场地划分为练习馆、挑战馆、竞赛馆三个场馆。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练习场馆,从而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这样由单一运动形式变成有情趣、有激励、有竞争的多种活动形式,让每个学生在一定的角色中,有兴趣地进行练习或比赛,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练习。
二、角色模仿、再现情境
通过角色模仿和情境的过程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巧性以及走、跑、跳跃、投掷等基本活动能力。如在教一年级立定跳远时,我微笑着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看过青蛙跳吗?”话音刚落,就见学生都学起了青蛙跳,边跳边说:“呱!呱!呱!”我接着又问:“小袋鼠是怎么跳的呢?”学生更加欢蹦着,双手放在胸前边跳边说:“蹦!蹦!蹦!”在原地连续做了几遍。接着我就跟学生一起来模仿青蛙跳,在模仿的同时讲解双脚要同时起跳,手臂摆动与蹬地要协调,落地时要轻巧的道理。另外,我还为学生准备了漂亮的头饰,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一个个欣喜若狂,争相扮演。最后还组织了比赛,小袋鼠、小青蛙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学生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小袋鼠加油!小青蛙加油”,一下子全部进入了情境之中。
三、技能训练,体会情境
低年级学生天真好动,静止的时间短,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有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有意注意,使他们在快乐的“玩”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一年级投掷――持轻物掷远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架纸飞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此时,学生的情绪被激起,在操场上自由结伴练习比赛投掷纸飞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肩上屈肘、自然挥臂投掷轻物的动作。接下来,我拿出准备好的小木头、羽毛球、小沙包等轻物,让学生二人一组,自由组合练习投掷活动。在整堂课中,师生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课堂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持轻物掷远的技能得到了训练与提高,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产生了满足感,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运用游戏,渲染情境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得好:“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教师要想把知识讲清并不是件难事,难的是让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活动兴趣的状态。
篇3
1 要正确理解“精讲点拨”,把时间还给学生
精讲点拨作为教师“主导”的主阵地,是给学生“指点谜津”的过程,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过程,是归纳、总结、强调、提升、拓展的过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1 “讲”要体现“精”字
长期以来,课堂上的话语权几乎全部被教师“霸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准确预设.使自己讲得“少而精”,做到“一句千金”、“言简意明”,才能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1.2 “讲”要突出“点拨”
精讲点拨要突出“点拨”的要求, 教师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认真倾听同学们在交流展示、互动探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存在的疑惑.要讲学生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要讲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然”.这样才能使自己讲得“一语中的”,才能讲到“点子”上,起到“点穴”的作用.
2 要把握“精讲点拨”时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提高“精讲点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精讲到位而不越位,点拨适时而不失度.在课堂上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教师进行“精讲点拨”.
2.1 课堂上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所限,对某些知识不能理解时点拨
物理学科有很多知识表面上“有悖常理”,初中学生不好理解,自学、交流后仍很难真正掌握.此时需要教师精讲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关于“运动要不要力来维持”的问题,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并且2000多年后,“伽利略”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应用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才真正搞清运动和力的本质的关系,牛顿在此基础上才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难理解,老师要充分预设,并根据学生上课反映出的理解情况进行点拨.关键是抓住: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在停止推(或拉)时会停下来,不是因为不受力而停下的,正好相反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所致,如果绝对光滑,一旦获得速度,就会永远运动下去.
再如,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关于“拔河比赛中不论胜负,胜方队员和负方队员之间的拉力大小总是相等的”,也很难理解.这时可以举反例进行点拨:让一个大力士穿着溜冰鞋站在冰面上,和一个站在粗糙面上的小孩进行拔河比赛,小孩子反而会赢.是否赢主要取决于拉力和能达到的最大静摩擦间的关系.
2.2 课堂上交流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进行点拨
课堂上对于较难理解的问题,学生会出现思维障碍,这时需要教师即时进行点拨.
例如在《二力平衡》一节教学时,关于匀速运动火车的受力,一位同学分析火车的受力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动力.关于“动力”受还是不受,课堂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地争论:
甲:火车不受动力,因为动力是火车内部的力.
乙:不受动力它怎么走?
丙:牛顿定律说不受力的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丁:火车不受力吗?它至少受到重力.
同学们一直辩论,并且偏离了原来的问题,这说明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此时,我们就可以用放在桌面上的物体进行类比,将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拉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其中拉力就可以说是物体匀速运动的“动力”.那么火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也受到摩擦力,受不受拉力呢,如果受是谁给的呢?结合骑自行车的经历,可以让学生理解这个拉力就是火车发动机驱动下通过车轮与地面的作用提供的,这就是火车前进的动力.这样因势利导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理解的偏差.
学生思维出现的障碍是学生产生困惑的焦点,它也可以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应该通过精讲点拨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3 在课堂上出现教师预设外的生成性问题时点拨
对于预设外的生成,教师不能因为没有这样的预设目标或者是怕延误教学时间而置之不理.教师应善于捕捉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因势利导,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给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维空间.这样可以更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节教学中,教师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先将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鸡蛋被瓶口卡住没有掉进去.然后,将鸡蛋拿下来,把一根擦燃的火柴放入瓶内,再将鸡蛋放在瓶口,结果鸡蛋被瓶“吞”进瓶中.
师:那位同学能解释这个现象?
生:因为燃烧使瓶内氧气减少,压强降低,低于大气压.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内.
这个问题单靠学生是很难解释清楚的,这时教师必须进行一定的点拨.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部分是正确的,如瓶内的压强降低,低于外界大气压,但原因主要不是因为瓶内氧气减少,而是因为燃烧后瓶内温度升高空气部分被排出,当放上鸡蛋,瓶口被密封,由于瓶内温度降低而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力差,而被“吞”进瓶里.
生:瓶子能“吞”生鸡蛋吗?
这个问题,老师没有想到,是课堂上预设外的生成问题.这时教师必须现场思考,进行点拨.
师:由于带壳的生鸡蛋和瓶口接触很难达到紧密,所以会漏气.瓶内外气压平衡,瓶子无法“吞”进生鸡蛋,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原实验中鸡蛋因为内外气压不平衡而被压入理解的更深.而不能以生鸡蛋易碎,或者这个问题以后再说来唐塞学生.
2.4 课堂上需要教师总结、归纳、拓展和提升时精讲
篇4
一、公法与私法之区分
要正确认识民法的地位,首先应明确公私法之划分。在前苏联和我国80年代以前,一般认为,这一分类是不科学的,对此持批评态度。否认公私法的划分最深层理论是否认各类利益的差别,否定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在一定条件下的对立,因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重新加以认识。王家福研究员提出:“区分公法与私法是建立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前提。”日本学者姜浓部达吉将公、私法的区别称为现代法的基本原则。他说,在现代国家,一切法律规范无不属公法或私法之一方,且因所属不同而不同其意义。对于国家所制定的一切法规,若不究明属于公法或私法,而欲了解其内容和所生效果盖不可能。
公法有很多其自有的特点,从调整对象上看,是国家与公民、法人及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国家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调整方法看,主要是合理组织公共权力,强行性调节社会关系。因为,公法几乎均与“公共秩序”相关,因而无论当事人意愿如何,却必须予以适用。私法主要调整市场主体及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私法以私权为核心,因而特别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市场经济是在市场主体局部利益的驱动下运行的,市场主体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需要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认可及保障,私法的职能即在于此。所以,以私权神圣和私人自治为中心的私法。②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也就具有了重要地位。尤其是民法,被称为私法领域中的基本法。当前我们强调公私法划分,重点在于正确认识民法属于私法而不是公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私法范畴内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划分
1.民法与劳动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部门。劳动法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同于民法。在调整对象上,劳动关系存在形式上平等与实际上并不平等的矛盾,劳动者与劳动组织在许多劳动关系中实际上处于不平等地位。不能把民法调整的互不从属的,等价有偿的一般劳务关系,混同于在从属条件下提供职业上的劳动,享受劳动保险、保护,在各种提留和赋税原按劳取酬的劳动关系。在调整方法上,劳动法与民法存在重大差别。劳动法为维护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确认劳动者与劳动组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平等地位,强调劳动纪律,确认劳动组织对违纪职工的纪律处分权,同时贯彻保护弱小一方劳动者利益的原则。劳动法规范为强行性规范,与民法规范之任意性也是不同的。
2.民法与婚姻家庭法。
把婚姻家庭法从民法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法律现象。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人身关系和体现这些人身关系的财产关系的法律体系,它与民法的区别表现在:
在调整目的上,民法的主要价值取向于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婚姻家庭法的主要价值取向则在于全面调整好婚姻家庭的人身关系,维系家庭,实现家庭的社会职能。
在调整方法上,当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脱离民事法律关系轨道时,民法采用补与赔的方法使该社会关系回复到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模式中,而婚姻家庭法没有补与赔的理念。婚姻家庭法在坚持平等的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感情、伦理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它对亲属间平等地位的维护也采取了民法所没有的一系列手段,贯彻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等弱者的原则。民法的意思自治原则不完全适用于婚姻家庭领域,在婚姻关系的调整上,婚姻家庭法虽也讲婚姻自由,但是又从伦理和繁衍健康后代、教育青少年等社会角度出发,坚决反对对婚姻不负责任的态度,因结婚与离婚的条件和程序限制着婚姻的自由。
3.民法与商法。
商法作为伴随商事交易关系的萌生而建立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其自身的特点也较为明显;虽然民法被称为私法领域内的基本法,但商事法律规范与民事法律规范不可抹煞的区别性,决定了只有采取民商分立的立法形式,才能更好的发挥商法的法律效益和法律价值。两者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规范的性质看,民法表现为任意性规范,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当事人完全以自愿原则参与私法交往,并在行为形式、内容范围甚至法律适用方面享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性,而商法原则上表现为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相结合,其中对商事主体的交易行为的规则基本采取任意性规范,而对商事主体的组织行为则原则上采用强制性规范。
第二,从法律关系上看,民事关系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基于各种民事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之总称。商事关系则是营利性主体基于营业活动而引起的经营性社会关系,其范围仅涉及双方有偿的财产关系。
第三,从归责原则上看,民法实行以过错原则为主要归责原则,无过失原则有许多限制。而商法则在很多情况下适用无过失原则,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第四,从规范的公法性看,商法具有公法性是它区别于民法中普遍私法规范的一个显著特征。本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经济的深刻变化。多数国家相继放弃了放任主义立场,而在商事立法领域实行大规模的公法干预政策,即向商法输人刑法、社会法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公法规范,从而拓宽了商法的领域。这使商法属于私法又不同于普遍的私法部门。
最后,从规范的国际性看,民法注重各国固有的传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而商法则往往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的界限,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和相容性,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国际性。
三、民法与公法范畴内相近法律部门的划分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活动日益扩张,在民法领域出现了一些公法性规范,如缔结契约以公法的监督,注重保护经济上的弱者,还有把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的要件或对抗第三人之要件等。带来了所谓的“私法公法化”倾向。但这并不能削弱民法与行政法等公法部门的差异。只因私法中会有一些公法条款或公法中规定一些私法条文则就称“私法公法化”是不科学的,或称“公法私法化”也是不科学的,只说明公私法之间的界限不再不像以前那样清晰了。但公私法的划分仍然是可行的,基本的法律分类,公法就是公法,私法就是私法。民法作为私法中的基本法与行政法等公法部门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
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法学界有争议的问题,至今在法学界仍没一致意见。在过去十几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大经济法”观点,他们把大量本属于民商法的法律规范也纳入经济法体系,甚至出现了将民法包罗于“调整一切经济关系”或“调整纵横经济关系”的经济法,要求首先制定“经济法大纲”的思潮。确定作为私法基本法的民法在整个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就要澄清民法与经济法的基本差异。
1.民法与基本法的基本假设差异。
法律面对复杂的社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及在此条件下人性总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可改善程度,以不同的规范形式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从而形成不同法律部门。不同的法律部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暗含的对社会人性假设的不同。
民法对正义的价值理念追求,要求国家对民事交易关系可以采取放任态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思,通过平等的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所订立的契约被视为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不仅作为他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础,而且作为法院裁判的基准。这就是民法两个最根本原则平等和意思自治的背景,亦是私法自治的背景,也即民法是建立在个人理性的基础上,经济法对效率及公平价值理念的追求。要求国家以社会代表的身份介人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为使社会经济稳定、高效,公平发展,就必须依主体的两个基本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和差别待遇原则。经济法的手段也主要是财政、金融、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济手段。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制度是建立在社会理性的假设基础上。
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近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原理形成于自由竟争资本主义时期,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节经济运行,使多种要素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应由市场自发地配置资源,由市场自动地协调经济运行。可见民法是建立在假设市场万能的基础上。民法的规制从经济学角度看,旨在保证市场机制运行的条件不受破坏。④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所需的主体平等、意思自由、诚实信用等,都从民法制度中得到反映。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制度却形成于本世纪中叶以后,经济危机的频繁暴发及造成的破坏,使许多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产生怀疑,认为许多原因都可导致市场失灵。可见市场机制并非可能当市场失灵时,必须通过政府的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但政府调节并非完美无缺。由此,经济法学者们认为市场和政府都可能会失灵,但只要约束得当,政府失灵会小于市场失灵给人类造成的损害。经济法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了既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规制及对政府行为进行规制的经济法独特的双重规范,并且着重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规制。
2.民法与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调控社会经济,使之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之法,属公法范畴。无论是西方国家或在中国,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正在日趋发达和完善,宏观调控法正逐渐上升为各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以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控社会经济的,因此其社会性尤为突出。以全局观念综合调整是经济法特有功能,是国家全面调控社会经济的主要法律部门。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兼顾社会个体利益,坚持全局观念,对各类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进行平衡协调,以实现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民法以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属私法的范畴。民法本质上是自由的财产流传法,是市场机制运作的法律保障。民法以私权神圣为其原则。私权神圣即自然人和法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神圣。一个自然人或法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不仅不受其他自然人、法人的侵犯;国家非依法定条件和程序亦不得限制或剥夺任何自然人或法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民法是一个以权利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在处理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上,民法以权利为本位。民事范畴的非权力性即平等自愿、自主诚信,对等补偿性,决定了民事范畴不能适用经济法—公法进行调整,而必须适用民法—私法进行规范调整。国家经济调节管理中的社会关系不同于民间主体平等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法不同于民法。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的主要法律保障,民法则是市场调节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①寇志新.民法典的制定必须以私法观念为指导.法律科学,1998(3):12
②王晨光,刘文.市场经济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中国法学,1993(5):35
篇5
[论文关键词]地域性 环境空间设计 专业教学框架
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教授在其著作《建构文化研究》(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一书中将“建构”(tectonic)解释为具有文化性的建造或称为“诗意的建造”,其本意是关于木、石材等材料的结合问题。它注重建筑的建造方法,包含构造材料的内容和要求考虑人加工的因素。中国的建筑理论体系很早就认识了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技术与形式的高度有机结合,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造型全然得益于结构的本体,这原本是完全符合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的极为积极的因素,理应成为我们所继承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在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架构中,体现出将设计的技能训练分成几个独立的知识加以传授,割裂了其中的有机联系,也割裂了空间和建构。我们应当研究中国建筑的空间和建构内涵,发展营造学社和先辈建筑家的追求,将对空间的认知和建构思想贯彻到设计教学中补充和完善以往的教学。
岭南建筑历史悠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岭南建筑从建构特征与方式上具有建筑与环境空间本质性的特征,从其民居与祠堂的空间构成上和岭南地域的人文、气候、地理、生活方式、当地材料与构造方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建构特征,我校植根于岭南地域文化的土壤中迅速成长,环境空间的设计教学体系也摸索走出地域特色化的建设之路。wwW.lw881.com
一、岭南地域性建构设计教学的思路、目的与方法
与纯艺术不同,建筑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它是真实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象征性的符号。建筑与环境空间是与技术、建造方式以及应用的材料密切相关的,在材料的外部表现和建造技术等方面追求真实。
岭南地域性建构设计教学的思路是以地域性空间设计分析的共性问题为主线,如岭南地域建筑与环境的空间要素、空间类型及次序、建筑细部等问题,由若干共性问题的专题单元构成稳定而开放的教学体系。
岭南地域性建构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运用适宜的地域化材料和技术,在既定的基地内创造出符合内外使用需求的空间和形式。在一年级空间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中贯穿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构成建筑设计中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在二、三年级教程中以专题的形式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教学中强调功能解剖及组织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建构分析方法、环境分析技术以及启动、推进及整合设计的程序方法。
培养岭南地域建构空间建构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岭南建筑空间类型与要素的认知训练、岭南园林空间环境与行为的解读训练、岭南地域主义概念设计与功能的构思训练、岭南地域化生活行为模式与空间的组织训练、岭南地域性技术材料与空间的建构训练和地域性理念构思与设计的综合训练。
二、岭南地域性建构教学单元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建构教学的主线是环境的概念,设计的参考依据为场地和场所。在这条线中,四个层次设置了景观限定、街区限定、坡地以及街道限定四个场地条件。
第二条线是空间的概念,将通常的功能空间类型简化为单一功能空间、单一功能组合空间、简单综合空间以及复杂综合空间。
第三条线是建构的概念,材质和建构是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依据。课程设计中强调的应是材质而不是材料,材质强调的质感、形象以及表现力,而材料强调的是物理性能。设计师的建构活动是通过设计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地域性的空间建构方法与地域建筑的历史理论研究为理论基础,补充验证设计课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地域性建构理论研究是研究地域传统的营造体系理论或者说是传统构件的建构关系与建造过程的原理课程,环境空间设计一年级在整个空间设计教学体系中被定位为空间形态设计入门阶段,可以将空间设计形式分为空间与体积、场地与场所和材料与建构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解释了建筑和景观环境存在的基本含义,即使用空间的要求、场地的几何特征和场所的肌理感、材质与材质运用的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针对岭南的建筑文化,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六个层级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设计内在与外延的逻辑关联性,掌握通过设计分析来形成设计成果表达的设计专业工作方法,实现以建构为主线的设计作品的多样性,实现空间建构实践性教学的互动与反思,将现有的设计教学框架进行调整与完善,以单元教学为组织单位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同步进行,具体如下:
1.专业课程单元分为四个。在一年级时进行功能认知与形式训练单元,在二年级时进行形态与材料建构单元和空间类型与组织单元,在三年级教授综合设计课题单元。
2.基础课程单元分为五个。在一、二年级时进行历史理论研究单元,同时在一年级时进行工程制图与模型训练单元,在二年级时进行计算机设计表达单元。另外,一、二年级时还应进行设计案例分析单元和设计专业英语单元。
3.“回归本源”的教学思路构想。即让环境空间设计回归至最初的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等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正如张永和在《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谈到的:“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掌握设计的技能,即分析、综合、组织建造、基地、空间、使用诸方面条件和可能性的能力。”因此,对建筑设计的基础训练,应逐步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概念的认知,一直到设计构思、真实建构。传统的建筑教育最终成果是图纸和模型,教师根据图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也就到此为止。空间建构教学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空间认知到设计到建构的完整训练过程。
篇6
为保证广安大街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好拆迁居民安置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将部分开发企业现有的拆迁房源作为广安大街拆迁专项用房(以下简称专项用房),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专项用房享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即土地行政划拨,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二、专项用房专项提供给广安大街市政工程被拆迁居民选购。被拆迁居民如要享受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可购买专项用房或经市政府批准上市的经济适用住房,并凭所在区政府出具的证明到开发企业购房。
三、专项用房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建委按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原则审定。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提高价格。
四、市建委、计委、规划委、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用房的工程质量、审批手续等项内容进行审核,并督促有关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完善。崇文区政府和宣武区政府根据审核结果,对专项用房的价格、质量、配套情况等项内容进行认定,满足拆迁居民入住条件的房源,由区政府分期分批公布。
五、被拆迁居民凡购买区政府公布的专项用房,具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产权发证部门依据购房合同和购房人付款凭证,在30日内颁发产权证。开发企业负责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六、广安大街拆迁工作完成后,开发企业将购房人证明和销售合同报区政府核准汇总,开发企业凭区政府出具的证明,统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办理土地划拨及有关费用的减半征收手续,并可按京财税(99)1201号《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享受有关财税减免政策。开发企业购买的拆迁房源专项用于广安大街拆迁的,按照被拆迁居民实际购房面积免收开发企业购买房源发生的有关税费。
七、对于部分房屋已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等费用,由征收管理部门退还或在开发单位后续建设项目中抵减,已享受返还或免收政策的开发项目,不再抵减。
八、专项用房的物业管理费用执行市京价(房)字〔2000〕163号《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试行)》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并按规定的期限收取。任何单位不得以拆迁安置为由,一次收取长期的物业管理费和供暖费等费用。
篇7
京地税营〔2003〕138号
各区、县地方税务局、各分局: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消化空置商品房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京财税〔2001〕1511号)中对消化积压空置商品房免征营业税至2002年12月31日停止执行的政策精神,以及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营业税优惠政策执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京地税营〔2002〕31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消化空置商品房有关税费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44号)文件精神,为了正确执行营业税税收政策,合法终止对积压空置商品房销售免征营业税的审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请各局务必于2003年3月10日以前,采用多种形式再次向所辖各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企业或单位,重申宣传提示上述有关文件规定,确保可依法享有相关税收优惠利益的全体纳税人,及时选择行使或放弃相关税收优惠依法申请的权利。
二、依法可享有上述文件规定相关税收优惠利益的纳税人,应于2003年4月20日以前正式履行申报审批程序。对逾期未报者,不再受理。
三、对需初步审核后上报市局审批的积压空置商品房销售免征营业税的申请,各局应务必于2003年5月20日前,将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书及相关资料上报市局。
四、各局应在近期内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对已经批准的此类免税项目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复查,然后写出工作总结并填写《销售积压空置商品住房免征营业税统计表》和《售积压空置商业用房、写字楼免征营业税统计表》,于2003年6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市局营业税管理处。市局营业税管理处将在适当时间,安排必要的复核与抽查。
附件:1.销售积压空置商品住房免征营业税统计表
篇8
摘 要 实体经济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增强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金融体系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效的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金融 实体经济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金融体系与实体关系之间的作用越来越密切,加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应对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危机的应对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本文就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关系进行有效的反思。
一、关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简述
(一)金融体系的简述
金融体系是指以金融为主导的体系结构,对国家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然而,在世界上,金融体系可以分为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不同国家中金融体系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以银行为主导,例如:德国。有的以金融市场为主导,例如美国,有的则介入两者之间,总之,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体经济的简述
实体经济是指利用生产工具来提高经济收益的现实企业,实体经济主要可以分为: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促进对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的基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体系建设的基础,实体经济可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为金融体系带来收益,金融体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依托实体经济,可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资金的泛滥。可以很好的避免资金流向虚拟经济,造成资金风险,从而产生金融危机,因此,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实体经济的经济地位,做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w系可以有效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金融体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中介,保障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在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实体经济通过金融体系的中介支付功能,可以为企业带来资本,增强企业的融资,提高企业的抗压能力,促进实体经济的有效发展,伴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更加的增加了实体经济的活力,为实体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护。
三、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有效发展的手段
(一)积极发挥实体经济的作用,稳定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首先加强实体经济的建设,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首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积极的发挥实体经济的作用,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指引着金融体系的发展,保证金融体系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实体经济要不断的发展,提升自身交易量,增强资本流通,不断促进金融体系发展,最后,不断的加强实体经济的活力,加强实体经济的改革,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有效的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加强经济效益。
(二)加强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改革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改革应该不断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应该增强资本的获取方式,加强资本循环的速率,缩小资本循环的周期,其次,加强资本的融资,加强对市场的需求,不断的通过实体经济来带动金融体系的发展,最后,加强对市场经济信用的有效监管,建立诚信机制,加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因此,在促进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效的加强金融体系自由化的改革,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金融体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应该加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的运作直接影响着金融体系的发展。在金融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效的加强资本的流通,在资本流通的过程当中,做好有效的信用审查制度,促进资金的有效利用,资本可以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再生产,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的效益,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加强金融体系的不断改革,不断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把握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成因;防范
1.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分离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只是二者分离的一个集中反映。随着开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又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在危机发生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里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中出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显著失衡,这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的兼并行为在大量大型金融企业中出现,导致经济体中出现高度集中的问题。这种因为大肆合并而导致的高度集中进一步又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一则金融企业因高度集中而为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带来了追逐高额薪酬的机会,再则是由于高度集中而使得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即凭借自身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而无需承担破产风险的忧虑,即使有破产的风险和可能,政府也会因为其规模巨大一旦破产就会给整体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出手相助,因此,这些大型金融企业就减少了必要的风险防范,甚至会做出一些严重不利于自身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风险经营行为。
第二,由于金融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大量交易发生在金融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致使金融经济中的交易出现纯粹性的投机行为增加,乃至金融经济彻底抛弃实体经济,脱离与实体经济的正常、必要的联系,致使整经济发生恶化趋势。
第三,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失衡,导致金融经济中的投机因素影响到经济指标,许多价格指数因为实体经济的弱小和金融经济的强大而难以真实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现状,这也进一步致使大量价格指数失去了其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由于金融经济的挤压而受到严重损害,尤其是大量社会资本从创造真实价值的实体经济领域流出,而流向金融经济领域,而金融领域由于其投机而出现出虚假繁荣,这又进一步掩盖了实体经济中的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经济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世界经济结构演变中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这种发展趋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增加,大量社会资源流向金融经济领域,金融经济在社会经济整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资金配置和流动指引的中介和配合作用,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过度失衡,导致金融经济由于过度集中而缺乏约束,甚至因为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而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对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金融经济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其最为主要的职能,一旦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这对实体经济乃至社会整体经济都具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之间的比例并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需要弄清楚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2.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根源及其防范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随着金融经济在数量、规模、地位等方面显著超过实体经济中而形成的,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二者的分离必将对社会整体经济发生消极影响。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因二者的分离而损害实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根源主要有:
第一,金融资产比率增加,风险扩大。在谈金融经济发展甚至超过实体经济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无论是在实践顺序上还是在现实贡献上,实体经济都是比金融经济更具根本性,一方面金融经济必须在实体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能出现,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在任何经济发展时期都是金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经济支撑。
因此,金融经济的兴起、发展都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基础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需要外汇,这离不开金融经济的支持,金融交易对于世界范围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出现金融经济,各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因此,金融交易的增长会比实体经济增长更快,于是就出现了金融资产比率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损失社会经济。
第二,技术和制度因素也是致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重要原因。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深受全球化影响而具有国际性,因此金融经济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金融交易也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率也相应提高。在制度方面,随着金融经济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短期机会主义、各种非理、跟风行为、短期绩效评价等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有关,这些行为都是一定的制度因素的结果。
第三,金融管制的弱化与自由化的膨胀,这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直接影响因素。这种金融管制的弱化首先表现在国与国之间的金融管制的解除,使得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厉害,另一方面还突出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金融管制的弱化和解除,这加强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导致金融交易量的增加。
3.金融经济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看,金融经济产生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将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经济自身的发展乃至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似是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仍在与实体经济,即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又导致金融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持,进而出现了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出现的表现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金融经济已经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经济还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分离,致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撑。
因此,世界走出金融危机根本出路还在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并积极引导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努力改革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根本上是金融经济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金融经济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经济危机走向缓和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
0.引言
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所体现的问题就是经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相互分离的现象十分明显,这所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矛盾的激化以及经济的最终崩溃。上个世界中叶,相关的研究人员就已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进入现代化的21世纪之后,科学全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1.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与危害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这突出地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及其带给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发展的灾难。其实,关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理论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大量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如戈德斯密斯早在1969年开始关注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关注了金融结构变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盖尔托维克、莱文则关注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而麦金农和萧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并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表现、危害、原因及其防范,对于世界经济走出阴霾具有重要意义。
(1)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蔓延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最主要表现就是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蔓延,这种情况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方面,金融企业的集中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也会导致金融企业的管理人员出现道德风险,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风险抛之脑后,即使出现风险,政府也会施以援手,这就会导致金融企业逐渐放松对自己的监管。、实体经济遭到破坏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之下,大量的交易行为集中在金融领域中,其中多数为投机行为,这种投机行为与实体经济逐渐脱离,致使经济进一步的发生恶化。
(2)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由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发生失调,大量的资本就会流入到金融经济之中,这就致使实体经济中的行为受到掩盖,金融经济又呈现出一派虚假繁荣的景象,此时,很多价格指数就能表现出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价格就失去了应有的导向作用。
2.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主要根源及其防范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随着金融经济在数量、规模、地位等方面显著超过实体经济中而形成的,随着这种趋势的延伸,二者的分离必将对社会整体经济发生消极影响。深入分析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原因,这对于防范因二者的分离而损害实体经济和社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总体看来,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根源主要有:
(1)金融资产比率增加,风险扩大。如果需要进行金融经济发展研究,那么实体经济最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也必然需要全面的剖析,不管是在实际的贡献方面还是在实践过程中,起都要比金融经济更加切合实际,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认清的一点就是金融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并且没有一个发展时期,实体经济是能够脱离金融经济的支持而独立存在的,所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需要相互影响,相互协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我国很多这个领域的工作人员,无法真正的认清这个问题,因此,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很大局限性。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需要外汇,这离不开金融经济的支持,金融交易对于世界范围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旦出现金融经济,各种风险就不可避免。因此,金融交易的增长会比实体经济增长更快,于是就出现了金融资产比率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损失社会经济。
(2)技术和制度因素也是致使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重要原因。在技术方面,技术发展和创新使得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深受全球化影响而具有国际性,因此金融经济的类型也日益增多,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大大提高,金融交易也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率也相应提高。在制度方面,随着金融经济超过实体经济,金融交易中的短期机会主义、各种非理、跟风行为、短期绩效评价等都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发生分离有关,这些行为都是一定的制度因素的结果。
(3)金融管制的弱化与自由化的膨胀,这是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甚至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直接影响因素。以上所阐述的金融管制问题,其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管制问题,这使得各个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并且交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综合来说,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相分离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综合起作用的,以上三个方面是其主要方面,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措施也应该从以上方面入手,协调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金融经济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自身发展的立足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看,金融经济产生自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将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经济自身的发展乃至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在表面上看似是金融领域的危机,其根源仍在与实体经济,即金融经济的过度发展和集中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最终又导致金融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持,进而出现了全球性质的经济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出现的表现是金融机构和企业越来越具有自我满足、自我服务、自我强化的倾向,金融经济已经基本上彻底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经济还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分离,致使金融机构和企业缺乏实体经济的必要支撑。
4.结束语
我国处于经济的发展阶段,虽然其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毕竟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的实力与国际大国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的影响和波及还是不容小觑的。为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科学,稳定的发展,充分分析和了解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分离的问题比较严重,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进行有机整合,全面分析和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导致两者分离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体经济是金融经济的基础,而金融经济则是实体经济的必要发展前提。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概念和特征
- 下一篇:新能源技术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