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电工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水利水电 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方法
一、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水利水电基础的新要求有: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场地要清理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坡度和临时排水设施。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 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然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二是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
三、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首先,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其次,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最后,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四、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结构组成的地基,承载能力很低,一般小于等于50 kN/m2,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1.软土基础的特性。(1)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一般介于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3)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地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2.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黏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黏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3)强夯法。将80 kN 夯锤, 起吊到高达6 m~30 m 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4)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上具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于土层预定浓度,然后对它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做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5)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形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7)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黏土浆、黏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8)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9)加筋法。加筋法是为了减少整体变形,并且同时达到增强整体稳定的性能的目的。土工合成材料,因为其抗拉能力非常之强,会被埋置于土层中,这样在土颗粒和拉筋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土也会与加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话,地基强度就会被提高。(10)桩基法。如果淤土较厚,含水率较高,孔隙也比较大,这样要想对其予以大面积的深处理的话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桩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固处理方法。
五、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一是保证地基与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建(构)筑物的上全部结构荷载和地基的反作用力。二是基础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防潮性、抗冻和耐侵蚀的能力。三是地基和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工作面,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四是保证地基变形值在容许范围内,且应使它不超过建(构)筑物的容许变形值,而不致引起建筑物开裂、倾斜或标高变化等。
篇2
【关键词】建筑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0.引言
建筑的渗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质量控制的重点之一,也是住户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许多建筑在使用不久之后便会出现屋面漏水、墙壁渗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轻者会给建筑的美观带来影响,重者则会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面对渗漏问题,人们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治理,可是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建筑防水工程意义重大。本文就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初步分析。
1.建筑防水材料的选用
据有关部门对防水工程出现渗漏现象分析结果显示,渗漏原因中由于材料不良造成的占20%~30%,由于施工粗糙造成的约占45%~48%,由于设计存在问题造成的占18%~26%,建筑防水工程所谓四漏(屋面漏、厕浴间漏、外墙体渗漏和地下室漏)问题已成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应引起注意。
1.1刚性防水材料
防水混凝土兼有结构层和防水层的双重功效。其防水机理是依靠结构构件(如梁、板、墙体等)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再加上一些构造措施(如设置坡度、止水环等)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
1.1.1作业条件
完成钢筋、模版的隐检、预检的验收工作,并应在隐检、预检中查穿墙螺栓、设备管道、施工缝及位于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埋件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提前编制施工方案;配合比经试验确定。
1.1.2材料要求
水泥:应用不低于3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砂子:应该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石子:应该用卵石,最大粒径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太大;掺和料:其掺量应该由实验确定,等级符合规范要求。
1.2沥青防水卷材
沥青防水卷材是用原纸,纤维织物等胎体材料渗涂沥青,表面撒布粉状,粒粉或片状材料制成的可以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石油沥青纸胎是我国传统的防水材料,目前在屋面工程中仍然占主要地位。它具有低温柔性好,防水层耐用年限短,价格低的特性。在地下防水层施工时,当地下水位较高时,铺贴防水层前应该降低地下水,地下水位到防水层底标高下30cm,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成;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及突出部分应该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和脱皮的现象;防水层所用的卷材、基层处理剂、属于易燃物品,应该单独存放,远离火源,做好防火工作。卷材防水材料的材料要求必须符合规范,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有相应资质等级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卷材防水层空鼓,发生在找平层与卷材之间,且多在卷材接缝处,其原因是找平层不干燥,汗水率大,空气排除不彻底,卷材没有粘结牢固。
1.3涂膜防水材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是以合成橡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加入其他辅助材料配制而成的单组份或多组分防水涂料。与常用的材料相比,显得比较新型。涂刷在基层表面后,经过溶剂的挥发或水分的蒸发或各组分间的化学反应,形成坚韧的防水膜,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涂膜防水层完整、没有接缝、自重轻、施工简单方便、易于修补、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如果防水涂料配合密封灌缝材料使用,可以增强防水性能,有效防止渗漏水,延长防水层的耐用期限。由于双组分.多组分聚氨脂涂料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严重,在某些方面遭到禁止使用,因此使用单组分聚氨脂防水涂料,这类涂料是以聚醚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助剂制成,属于无有机溶剂挥发的单组分柔性涂料,其固体含量低强度高延伸率大于80%,拉伸强度大于1.9%。涂膜防水层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穿平底鞋作业。涂膜防水施工时,不得污染其他部位的墙地面。涂膜层施工后,要严格加以保护,任何人不得进入,也不得在上面堆放杂物,以免损坏防水层。防水保护层施工时,不得在防水层上拌砂浆,铺砂浆时铁棒不得触及防水层,要精工细作,不得损坏防水层。
2.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分格缝的设置技术
分格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差的影响,砼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格缝处,以免板面开裂。分格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当大于6m时,应在中部设一"v"形分格缝,分格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当分格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并设排气孔出气,当屋面采用石油、沥青、油毡作防水层时,分格缝处应加200mm~300mm宽的油毡,用沥青胶单边点贴,分格缝内嵌填满油膏。
2.2屋面找平层技术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与结构找坡相结合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1:6水泥炉渣或水泥膨胀砼石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建筑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鱼线拉直、打点、打巴、泄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浇砌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
2.3屋面隔离层技术
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把面上的这一层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做在找平层与刚性层之间,既起了隔离层的作用,又不被日晒雨淋,既防止油膏老化,又起了防水作用。在做卷材施工时,应注意基层上涂刮基层处理剂,要求薄而均匀,一般干燥后,当不粘手才能铺贴卷材;卷材防水层的铺贴一般应由层面最低标高处向上平行屋脊施工,使卷材按水流方向搭接,当屋面坡度大于10%时,卷材应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铺贴方法:剥开卷材脊面的隔离纸,将卷材粘贴于基层表面,卷材长边搭接保持50mm,短边搭接保70mm,卷材要求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不要拉得过紧,卷材铺妥后,应立即用平面振动器全面压实,垂直部位用橡胶榔头敲实;卷材搭接粘结:卷材压实后,将搭接部位掀开,用油漆刷将搭接粘接剂均匀涂刷,在掀开卷材接头之两个粘接面,涂后干燥片刻手感不粘时,即可进行粘合,再用橡胶榔头敲压密实,以免开缝造成漏水;防水层施工温度选择5℃以上为宜。
3.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
加强防水工程现场材料质量检验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十二五”期间要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和一些重点工程实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让防水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方承担防水工程保修费用和连带的赔偿责任,使我国的建筑防水技术发展和进步建立在可靠的工程质量基础上。在健全防水工程质量专项验收制度的同时,要强调防水工程使用方管理维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修期内防水工程的维修虽然由施工方负责,但要分清是施工方责任还是使用方使用不当责任,其维修费用及赔偿费用由负责方负责。同时,鼓励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4.结语
总而言之,防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了解防水材料的特性,其次要清楚该种防水材料的施工工艺,最后是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的细节进行施工,以满足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防水耐用年限,实现防水工程的高质量及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防水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183-02
交联聚乙烯电缆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作为配电电缆而广泛使用的电力电缆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伴随着电力高压技术以及超高压输电系统相关技术的不断改善和全球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交联聚乙烯电缆高压电力电缆因其优良的性能、简单易行的制造安装工艺等优良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供电厂商的青睐,从而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配电系统及城市电网所采用。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上广等大型城市逐渐使用并推广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但是这一阶段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近年来,随着三层挤出技术、干式交联技术与超静材料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的实现,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使用规模也得到空前的井喷扩张。相关统计表明,当前全世界66kV以及66kV以下的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的销售份额已达到电力电缆销售总量的90%以上。当前我国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生产经营和使用历史已有30多年,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在干燥环境具有其他类型电力电缆产品无法比拟的优良电气和机械参数。
但在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产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缆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或者是敷设后电缆恶劣的运行环境(长期浸泡水中或者是湿度偏高)中长期施工或者运行都极易导致电缆进水或者受潮,电缆本体的绝缘材料会逐渐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在电场的作用下久而久之会在电缆绝缘中引发大量的水树,水树老化使绝缘高分子裂解。当绝缘中水树达到饱和状态时,绝缘电气和机械性能将急剧下降导电的树即电树会损耗大量的电能,并最终引起电缆绝缘击穿从而大大减少电缆使用寿命。
敷设完电力电缆后,电缆的运行环境对供电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运行环境是电力建设者无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电缆施工过程中的有效的采取防水措施对于电力电缆的能否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有必要认识施工过程中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受潮或进水的危害,可能导致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进水的因素以及如何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杜绝可能存在的电力安全隐患。
1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受潮的危害
电缆可能进水部位有两个:一是填充层(缓冲层),二是电缆线芯。高压电力电缆的填充层是由聚酯膨松的半导电材料、半导电粘合剂和高速膨胀吸水树脂组合而成的,当电缆受湿气影响或渗水后缓冲层会逐渐开始膨胀从而能够起到阻水的作用,填充层还有机械缓冲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外力冲击对电缆线芯产生影响。但是如若电缆填充层进水后没有尽快的采取相关处理措施,经过电缆长期的运行将引发填充层电缆绝缘材料出现水状叉树,水状叉树的出现会对电力电缆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电力电缆使用寿命缩短。
如果水渗入电力电缆的线芯中,电缆外壁包裹的绝缘材料将会产生水树,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及时而又有效的防控,很容易导致电力电缆的外壁出现穿孔;而如果渗水在填充材料物当中或者是缓冲层中长期运行则会使电力电缆的防水保护套以及电缆内部的铜带发生氧化而受到损害。正是由于水树的危害性巨大,因此研究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水树产生原理,对于保障电力工程建设顺利以及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轧纹方式的选择角度来说,电力电缆则一般采用螺旋状轧纹或环状轧纹。从电力电缆保护套与缓冲层填充材料的配合角度上看,只要电力电缆的金属铝护套与缓冲层填充材料结构搭配合理科学,环状铝护套对于保护电力电缆阻绝潮湿环境中水汽或深入侵蚀的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从电力电缆轧纹方式的选择角度上看,螺旋状轧纹避免纵向进水的功效弱于环状轧纹,这是因为铝制保护套较为松散,无论采用的阻水材料合格与否,渗入的水滴都会沿着螺纹进入电缆内部,而如果线芯与保护套配合过紧尽管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螺旋状轧纹的进水风险,但是会造成电缆内部的损伤。当前我国内地市场电力电缆的销售数据表明,当前80%以上投入使用的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的铝制保护套所采用的轧纹工艺是——螺纹轧纹,在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敷设的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密封处理措施对电缆两端端口进行高度密闭处理,就很难避免电缆受潮或进水,也就容易产生电力电缆带水运行的安全隐患。
2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进水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台风灾害过后,台风夹带的暴雨往往能导致高压电力电缆严重的受潮、进水,给当地电力工程乃至经济带来严重的打击,因此施工过程中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如何有效的进行防水控制与处理,是电力建设者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而从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发,对可能造成电力电缆进水的原因进行反思,可能造成电力电缆受潮、进水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牵引头设计工艺缺陷:高压电力电缆牵引头设计工艺缺陷引致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受潮进水从而发生大面积电力事故的案例在国内已经屡次出现。在高压电力电缆选择版型的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选用铅封印结构的牵引头,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要对牵引头的牵引受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试与检测。在电缆敷设前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对牵引头的密封可靠性进行检验,而牵引过程中更要注意采取网套保护的方式对牵引头进行有效保护;
2)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力:敷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外力的因素都有可能对高压电力电缆造成保护套刮伤等伤害,甚至有可能直接刮伤外层保护套导致水滴渗入电缆内部的线芯。因此,在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的敷设施工工程现场应该设有专人负责对电力电缆的受力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通过监视电缆外层保护套的受力情况避免野蛮施工对高压电力电缆内部线芯的伤害,同时严格按照电力电缆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半径以及所能承受的拉力范围对电缆敷设进行合理的布置;
3)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在对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进行敷设施工时,需要有动力牵引机作为牵引装置外,还需要采用电缆输送装置加以配合,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牵引装置、电缆输送装置速度基本一致,而且要通过同步运行控制装置进行协调调度;
4)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的运行环境:在对高压电力电缆进行敷设时要尽可能的避免潮湿、可能产生较多积水的环境,尽可能的将电力电缆通过的铺设通道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并采取干燥技术去除湿气,如果遭遇积水无法清理的情况,在进行牵引前需认真清查电缆牵引头是否有损伤、密封性能是否有保障,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二次密封技术对牵引头进行合理的处理;
5)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施工完毕后的检查:当高压电力电缆敷设工程完工后,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电锯锯掉电力电缆的牵引头,同时检查电力电缆是否受潮或者进水,再在确认完毕后使用全新的封帽来密闭电力电缆并将电缆的两头架起以隔绝其与水的接触;
6)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相关配套附件的安装: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敷设过程中,电力施工人员往往将接头井设置在地平面一下,雨水及地积水很容易渗入井内,因此在电力电缆附件的装配过程前要采取抽干积水的方式保障接头井内空气湿度降到合理范围之内,如果施工过程中遭遇恶劣的天气,必须及时停止电缆敷设,同时对电缆的切口采取可靠的封闭措施以避免切断口淋雨或者长期浸泡水中。
3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防水处理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防水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缓冲层(填充层)受潮或者进水的防水处理,另一方面是对电力电缆内部线芯受潮或者进水的防水处理。
3.1堆缓冲层受潮或进水的处理
由于缓冲层使用的材料具有特殊性,也即遭遇水滴淋湿则会充胀,增加了处理进水后的缓冲层的难度。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经验,采取对缓冲层的一端充入足够氮气,另外一端则采用真空技术抽尽空气的方式较为有效。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遵循以下的步骤:首先是将进水的电缆两头按照取对缓冲层的一端充入足够氮气,另外一端则采用抽真空方式处理;其次是启动真空泵,需要注意的是真空泵要在负压0.2MPa的运行环境下进行,并且要逐渐对氮气流入量进行调节,待空泵的真空值稳定在0.05MPa左右则可以听证调整,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这样的状态持续4小时以上,时间充分则可以停止充氮气,1小时候再打开阀门,等真空泵恢复到0.05MPa就可以停止操作。
3.2对线芯受潮或进水的处理
对于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线芯的处理主要按照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通过对受潮或进水较严重的端口,要及时的采取保护措施以减少导体氧化,而电缆的另一端口可以采取对电缆线芯充入氮气的方式进行处理。整个过程要在0.2至0.3Mpa的气压环境下进行4小时左右。
等待操作结束,气压环境0.1至0.05Mpa时,持续120Min后恢复气压到0.2至0.3Mpa,通过这样反复处理待每根电力电缆充过5瓶氮气左右则可以卡是对导体的检查。二是检查方式是讲导体的一段用硅胶堵住,放置于0.05至0.1Mpa的气压环境下持续半分钟左右,同时通过观察硅胶颜色来判别是否可以停止对线芯处理(无颜色则可以停止)。如果硅胶变色就继续重复以上步骤。
4 结论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在北上广等大型城市逐渐使用并推广至全国使用已有30多年,对于施工过程中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的研究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就电力电缆敷设工程展开的现状来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台风灾害过后,台风夹带的暴雨往往能导致高压电力电缆严重的受潮、进水,给当地电力工程带来严重的打击,因此施工过程中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如何有效的进行防水控制与处理,是电力建设者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本文从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出发,重点从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牵引头设计工艺缺陷、敷设过程中应力、敷设方式的选择、运行环境、施工完毕后的检查环节、相关配套附件的安装等六个环节对可能造成电力电缆进水的原因进行反思。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交联聚乙烯高压电力电缆受潮或者进水后会导致水树的产生,而水树是引起电力电缆导电性异常并最终被击穿,从而造成电缆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集聚减弱的罪魁祸首。
为了避免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受潮或进水的危害,电缆进水后可以从缓冲层和线芯进水两方面进行检查,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障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金天雄,黄兴溢,郑学哲.新型抗水树聚乙烯绝缘电缆料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8(3).
篇4
【关键词】水电站; 导流洞交叉段; 开挖支护; 施工技术
【 abstract 】 hydropower station cross section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due to construction work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lex,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excavation support construction relative difficulty, and cross section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excav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to the whole suppor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cisive, so make sure when the excavation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implementation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example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engineering talked about, and then construction procedur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to give explanation, and finall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excav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 keywords 】 hydropower station; Cross section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Excavation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设计参数
水电站1#、2#导流洞均布置于左岸,进口底板高程为988.0m;出口底板高程为984.984m;两条导流洞平行布置,中轴线间距48m.1#、2#导流洞各由30米长进口渐变段,60米长的堵头段和标准断面组成,两洞长分别为861.592m、980.922m,底坡分别为0.3627%、0.3172%,衬砌断面为16×19m及16×19.5m(顶拱不衬段)城门洞形。隧洞沿线边墙、顶拱进行系统喷锚支护。不良地质地段挂网喷25cm钢纤维砼,增设工字钢拱架加强支护。
(二)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两条导流洞埋深均为30~230m,最大埋深约260m,围岩以微风化~新鲜岩体为主,少量弱风化和卸荷岩体主要分布在洞室的进、出口段。围岩的岩性主要为黑云花岗片麻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二者均夹片岩。围岩类别为Ⅰ~Ⅴ类,其中,Ⅳ类围岩分布在进口洞段,1#、2#导流洞Ⅰ~Ⅲ类围岩分别占总长的81%、83.8%,Ⅳ、Ⅴ类围岩分别占总长的19%、16.2%。洞身还分布有一条Ⅱ级断层(F7),4条Ⅲ级断层为F11、F5、F19、F23等。还有若干分属Ⅳ级结构面的小断层、挤压面和节理组,断层影响带岩体破碎。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潜水为主,水位一般高出隧洞顶拱30m~200m,围岩多具微透水性。
二、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说明
(一)施工程序
单洞开挖施工程序依次为Ⅰ层Ⅱ层Ⅲ层。Ⅰ层开挖支护完成后进行Ⅱ层开挖,Ⅱ层开挖支护完成后进行Ⅲ层开挖。各层均利用施工支洞进入主洞后分别向上、下游进行平行作业,其中从上层施工支洞进入完成导流洞洞身Ⅰ层开挖支护;利用下层施工支洞在主洞内向上、下游升坡10%至Ⅱ层底面,完成导流洞洞身Ⅱ层开挖支护;从下层施工支洞进入导流洞底部进行Ⅲ层的开挖支护。
1、洞身第Ⅰ层开挖施工程序
中导洞超前贯通后进行周边扩挖,初期支护滞后30米进行,与后循环开挖平行作业,Ⅲ类围岩视危岩情况及时进行局部支护。
2、洞身第Ⅱ层开挖施工程序
边墙用手风钻预裂4.5m,中部液压潜孔钻垂直钻孔梯段爆破。初期支护滞后30米进行,与后循环开挖平行作业,Ⅲ类围岩视危岩情况及时进行随机支护。
3、洞身第Ⅲ层开挖施工程序
两侧边墙手风钻预裂到底,Ⅲ层采用手风钻及凿岩台车分半开挖,底部光爆,初期支护滞后30米进行,与后循环开挖平行作业,Ⅲ类围岩视危岩情况进行随机支护。
(二)施工方法
第一、1#、2#导流洞Ⅰ层导洞开挖采用两台三臂台车进行两个工作面的开挖,其余工作面开挖采用手风钻开挖。
第二、Ⅰ层扩挖主要采用两台台车进行开挖,部分采用人工在三层平台架上8~10台手风钻进行钻爆;Ⅱ层开挖各工作面采用手风钻造4.5m深预裂孔超前爆破,液压潜孔钻梯段拉槽先行贯通后用凿岩台车进行两端保护层水平扩挖,周边光爆;Ⅲ层开挖采用手风钻两边墙预裂到设计底板高程,凿岩台车及手风钻水平扩挖,底部光爆,出碴采用3m3侧卸装载机配15t及20t自卸车运输。
第三、Ⅰ层及Ⅲ层开挖出碴主要采用3m3侧卸装载机配15t及20t自卸车运输。Ⅱ层开挖出碴采用4m3正铲配15t及20t自卸车运输为主,辅以3m3侧卸装载机配15t及20t自卸车运输。
第四、洞身支护以凿岩台车造孔为主、砼喷射台车湿喷工艺进行喷锚施工;安装锚杆采用人工配合凿岩台车进行,挂网采用人工在平台车上进行。
三、水电站导流洞交叉段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一)一般不良地质段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小湾导流隧洞分布有一条Ⅱ级断层(F7),4条Ⅲ级断层为F11、F5、F19、F23,还有若干分属Ⅳ级结构面的小断层、挤压面和节理组。实际施工中除F7断层、进出口不良地质带,采用特殊施工方法施工外,其余小断层带开挖支护均采用与常规洞段大致同一种方法施工,不同之处是:小断层带开挖时Ⅰ层中导洞开挖时顶拱喷护5cm厚C20进行支护,Ⅰ层扩挖及Ⅱ、Ⅲ层保护层开挖后立即素喷5cm混凝土封闭岩面,部分系统锚杆及时跟进,剩余支护适时跟进。
(二)断层开挖支护施工技术
1、断层结构说明
F7断层部位开挖断面为20.5×23.35的城门洞型,F7段层破碎带纵向开挖程序与一般洞段开挖相适应分三层开挖:第一层开挖高度9.70m,第二层开挖高度10.5米,第三层开挖高度3.15米。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篇5
关键词: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水电工程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中,工程预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水电工程是所有工程的基础,它在工程建设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作为人们生存、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水电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水电工程的造价控制成了投资单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控制造价,就要做好预结算的审核工作,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审核的方法也不一样。为了保障履行合同的权力、责任、义务,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必须加强水电工程合同的规范化管理。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下面本文主要对水电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 预结算审核存在的弊端
1.1利用合同投机多算
有的业主对发包合同重视不够,仅与施工单位商定工程范围、进度和质量等条款就签订合同,开工建设。到工程竣工结算时,才发现原发包合同一无工程价款,二无结算办法,连设计变更也没有限制的条款,甚至随意多算,合同对工程结算没有具体约定,施工单位借此夸大施工难度,不断单项报告建设单位负责人签批增加工日和投资的条子;施工单位办理结算时,又利用合同开口和其它漏洞高估多算,增加工程投资。
1.2对预算定额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不完善
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如果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就很难准确地进行预算管理。我国现行水电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缺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定额单价是用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标准,新增补的定额单价缺少代表性,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这种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
2 水电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内容
对于预结算的审核主要是指针对工程量的准确性、单价的合理性、费用记取的准确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核实。在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合同、变更签证、材料价格、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按照国家以及地方的有关规定进行核实计算。
2.1审核工程量
主要是根据施工图纸、竣工图纸、隐蔽工程记录、变更修改通知、监理现场签证等资料和合同文件中有关工程量计算方法的规定,查对有无重算、错算和漏算。在水电工程中,工程量的误差通常表现在实际的线路由于某些原因绕行而增加材料的使用量,但是在计算的时候仍然按照图纸进行计算产生的误差。例如,在公园的水电工程中,电力系统的开关就要离水池或者其他水景部分远一点,或者为了安全需要绕过喷泉区域,那么就会使实际的电线的使用量比图纸上的要多一些。所以,在对水电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工程量审核的时候,要求审核人员必须下到工地现场查看与施工图有差异的地方。
2.2审核单价
对于单价的审核主要是看所报材料的价格和实际情况是不是相符合。同一种品名的材料,不同的规格,价格也有所不同。而同一规格,不同厂家生产的材料价格仍然有所区别。所以在审核的过程中,要详细的加以区分,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不同时期的材料价格也是有波动的,那么在审核的过程中就要求审核人员认证负责,对于呈报的材料加以考证,避免出现施工单位高报价格,增大成本的现象。
2.3审核费用
取费费率确定应结合工程造价管理与结合合同和招投标书,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对于费用的审核应该根据当地的水电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规定来进行。审核的时候要注意文件的时效性,如果费率有下浮的话,在结算的时候也要相应的同比例下浮。
3 预结算的审核的方法
3.1全面细致审核
全面审核比较适用于初学者使用,这种方法就是按照实际的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现行定额、承包合同或者协议以及相关造价计算的文件和规定等,对工程数量、材料单价以及费用进行计算。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用于投资不多的项目,例如小型的水电工程或者局部的水电改建工程。全面审核法的优点就是:审核的比较全面并且细致,审查的质量相对比较高,效果也比较好;缺点是:耗费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而且存在重复劳动。这种方法在在工程规模比较大,对于审核的进度要求较紧的时候,是不可取的,但是一些工程为了严格的控制造价,还是使用这种方法。
3.2抓住重点审核
重点审核就是在审核的过程中不用面面俱到的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审核,而是抓住工程在预结算中的一些重点进行审核。这种方法和全面审核法比较类似,他们的主要区别就是审核的范围不同。重点审核法是有侧重点的,一般在工程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工程量相对比较大的分项工程进行审核。例如:在大型的游乐场所或者公园等水电工程中,在进行预结算审核的时候由于工程面比较广,工程比较大,所以不适合全面审核,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游乐场中的大型游戏部分或者公园的广场施工部分进行重点审核。这样可以节省审核的时间,缩小审核的工作量,还不会对审核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3.3比较审核法
在同一个地区,针对同一类项目,如果单位工程结构、管路走向、电路接法等标准都一样,那么其工程的造价应该也
基本相似。所以在对预结算资料进行审核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找出同一类工程在造价以及工料消耗方面的规律,整理出不同用途、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地区的水电工程的单方造价标准、工料的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总结出来的指标对需要审核的对象进行分折和对比,从中找出和总结出来的指标不符合的分部分项的工程,再针对这些分项工程进行重点计算。
4 加强水电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措施
4.1严格审核甲方供应材料
在水电工程施工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规定了部分由甲方供应的材料,但施工方在套用定额时忘记或有意不扣除材料费用,造成工程造价增加。所以,决算审核人员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一定要认真研读合同、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将甲方供应的材料列出清单备忘录,审核相关的计价条款的项目是否已按规定扣除,否则,必须将相关材料费进行清零修正。
4.2加强预算定额的动态管理
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加强预算定额的动态管理,按照“量”与“价”分离的原则,对现行定额进行修改和完善。重视预算定额的时效性,定期调整预算定额。建立健全物价信息网络,能够有效合理地确定和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
4.3工程合同要规范化
签订水电工程合同时,要根据水电工程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额计算准确。水电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合同管理精细化。严格履行合同,定期检查、调整合同的执行情况,化解索赔和反索赔的风险。
4.4加强审核人员的素质培训
水电工程的预结算审核,必须选择恰当的审核方法,既节省人力又节省财力。审核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审核的质量,审核人员要具备高尚的思想觉悟,品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切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有一定水平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避免出现人为的欺瞒现象或者由于不专业而产生误差。
篇6
关键词:水电工程 项目总控 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实施
1 引言
目前,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已普遍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度。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工程建设公司作为业主代表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同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公司、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及材料和设备供货单位共同完成水电站这个特殊产品的生产。由于这个“产品”的特殊性,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如何快速、有效的建设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并成功的组织与实施,已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建设工程管理的项目总控模式,并合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提出了快速、成功实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和保障措施。
2 项目总控模式与管理信息系统
2.1 项目总控模式
建设工程业主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多种适应不同工程条件的项目管理模式。项目总控模式就是适应大型和特大型建设工程业主高层管理人员决策需要而产生的,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德国首次出现并形成相应的理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德国统一后的铁路改造和慕尼黑新国际机场等大型建设工程。
大型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形成工程的物质流,另一方面,在建设工程参入各方之间形成信息传递关系,即工程的信息流。通过信息流可以反映工程物质流的状况。建设工程业主方的管理人员对工程目标的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及时掌握信息流来了解工程物质流的状况,从而进行多方面策划和控制决策,使工程的物质流按照预定的计划进展,最终实现建设工程的总体目标。基于这种流程分析,大型和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在组织上可分为两层:项目管理信息处理及目标控制层和具体项目管理执行层。项目总控模式的总控机构处于项目管理信息处理及目标控制层,其工作核心就是进行工程信息处理并以处理结果指导和控制项目管理的具体执行。
项目总控模式有两种类型。
(1) 面组织模式
业主方只有一个管理平面(独立的功能齐全的管理机构),一般只设一个项目总控机构(简称PC机构),称为面项目总控模式。
在面组织模式中,PC机构方的任务就是向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其工作内容首先是协调和确定整个项目的信息组织,确定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对信息的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并把信息处理结果提供给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以使其掌握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决策。
(2) 多平面组织模式
当项目规模大,业主方设置多个管理平面时,PC机构方也设置多个平面与之对应,如图1。
此时,总PC机构对外服务于业主项目总负责管理机构;对内则确定整个项目的信息规划,指导、规范并检查分PC机构的工作,同时承担信息的集中处理。分PC机构则服务于业主各子项目负责管理机构,且必须按照总PC机构所确定的信息规则进行信息处理。
PC机构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具有丰富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人员,另一类是掌握信息技术且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他们不仅能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而且能组织开发适应特定业主要求的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为业主管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项目总控模式为我们建设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信息系统实施组织结构。22.2 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有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组成的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使用的系统。分析工程管理信息流,可知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针对企业中的人、财、物等,是服务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工程项目中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规划和控制,是以建设工程系统为辅助工作对象,涉及参与工程建设各单位。目前,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建设公司组织建设和实施,其内容和功能已拓展并包含了公司办公自动化等公司管理信息系统。 3 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情况
同国内其他行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一样,早期的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基本都是独立自主开发,真正成功地全面投入应用的较少。近两年,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硬件、软件及开发工具和应用平台的标准化,以及长期的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践,产生了一些应用较为成功的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一些国外常用的项目管理软件也在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应用。
3.1 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及原型应用
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是由三峡总公司与加拿大AMI公司合作开发的大型集成化工程项目管理系统,1995年10月启动,1999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是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AMI公司MPMS系统原型进行再造与开发而形成。系统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组织实施,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TGPMS以数据为核心,功能包括编码结构管理、岗位管理、资金与成本控制、计划与进度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设计管理、物资与设备管理、工程财务与会计管理、坝区管理、文档管理等13个子系统。支持各项工程管理业务,为工程各阶段决策服务。
TGPMS在项目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和较强的拓展性,系统可以集成办公自动化和P3等专业软件。作为一个原型系统,目前已在新疆的吉林台、贵州的洪家渡、清江水布垭等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较好应用。
3.2 公伯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公伯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现代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公伯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以工程管理为基础,以投资控制为核心,以合同管理为纽带开发实施的。系统分计划合同、工程管理、施工管理、企业辅助管理(企业网站、视景仿真、工程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等五个子系统共三十四个功能模块。
公伯峡工程管理系统开发工作从2001年8月开始,于2002年3月开发出原型系统, 2002年7月份部分模块逐步开始试用,目前系统已全面投入运行。
3.3 常用的项目管理软件
常用的专业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有综合进度控制管理和合同及费用控制管理软件两大类。
综合进度控制管理软件有:Primavera公司P3和P3e、Microsoft Project、Welcom公司Open Plan 等等。P3 在大型和特大型建设工程中应用最多,国内一些大型发电集团已要求其工程承包单位必须采用P3进行工程施工的进度计划管理。
合同及费用控制专业软件主要国内自主开发,如水电工程概预算、合同管理、财务软件等等。
4 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和实施
建设工程一次性的特点又决定了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必须及时有效。为快速、成功地组织实施,应重点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确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有三种模式:自主开发专用系统的开发应用模式、购买标准商业软件使用模式和引进较成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原型)与开发相结合的实施模式。
自主开发系统首先要建立起基于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岗位责任的信息结构和管理模型,建模工作需要各级领导、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的调研、讨论和需求分析才能完成,加上软件的设计实现、开发、修改、稳定、成熟等工作阶段,这种方式需要众多的人力资源配合和较长的开发周期。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商业管理软件大都只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如:财务软件、工程进度管理软件、人事管理、工商业进销存管理等,它们不是水电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系统,不能从整体上满足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业务和数据处理需求,在不同的专业部门之间,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数据操作标准和数据共享关系,不能达成协同工作和管理的要求。
引进较成熟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原型)与开发相结合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三峡等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由其构成的原型成功的应用为采用这种模式提供了可能。系统原型的建设人员通过长期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践,已是掌握信息技术又有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人员,他们不仅能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而且能根据工程管理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开发适应业主要求特定功能子系统。
4.2 建立合理的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组织体系
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是实现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目标的重要保障。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是由业主方建设公司和多个专业监理公司组成的多平面管理,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以建设公司为主体并成立信息中心或类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在建立实施机构、明确目标、确定职责和人员中应将其提高到工程管理项目总控模式的作用来考虑,并进行:
(1) 确定实施组织内人员组成是业主管理人员、系统开发和实施人员、工程参建单位专业人员;落实对组织内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明确有关人员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职责。
(2) 合理组织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建立信息管理制度。
(3) 建立统一的工程信息编码体系,在参建各单位中强制使用。
4.3 建好互联网络平台
现代大型水电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系统内不同子系统应用的集成,在实现进度、质量、投资目标控制和合同管理等主要功能过程中强调了工作流管理与项目的沟通管理。因此大型水电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需要建立统一的覆盖工程现场参建各单位并能接入INTERNET的互联网络平台,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可进一步促进建设工程在线项目管理、工程多媒体信息交互以及电子采购和电子招投标等电子商务功能的应用。
4.4 进行交互式培训
培训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成功一个重要步骤,应在提交系统原型后进行。培训方式采取交互式,培训的对象分三个层次:决策层、执行层和操作层。
(1) 决策层的培训
对决策层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系统能做什么,提供的信息能否满足决策者的需要;系统对工作流程定义是否符合实际工程管理组织模式,管理思想能否符合或被接受;提出系统实施难点和实施方案,以获得领导者的支持。
(2) 执行层的培训
对执行层的培训应按功能子系统分组进行,主要讲授本功能子系统对工程项目的专业管理是怎么做的,看是否符合或满足业务处理的需要;认真听取工程管理人员建议,不断增加和完善系统功能。
(3) 操作层的培训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全员的,对操作层的培训是在系统操作使用层面上对全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相关功能子系统操作使用等。另外还要及时对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安全、数据备份等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培训,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未来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集成化和网络化。随着三峡等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原型的不断完善和商品化以及由其原型系统应用的成功,以后我国大型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会主要采用由原型系统组织实施的方式。因此快速、成功地组织实施尤显重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篇7
[关键词]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方式;水利工程施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深化,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发展较快。截止2012年3月29日,我国已经有303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生源介于普通本科与专科之间,高考成绩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但是独立学院学生动手能力强,学习受兴趣和爱好引导和驱使,主体需求务实性高。根据2014年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工程系的就业质量调查报告显示:86.36%的毕业生选择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而影响毕业生选择工作岗位的原因中,学以致用和发展空间则占到了57.57%;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经过实际工作的历练,72.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教书育人和社会实践方面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其中选择社会实践的占比最大。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办学定位基本确定在教学型与应用型层面,这恰好与独立学院学生主体的务实需求相一致。作为本科层次教育,应重视较宽厚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应重视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面向经济社会活动实际,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发展的能力。[1]本文根据独立学院《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特点,指出了当前实践教学的成绩和不足,并就案例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该方式创造性的开展了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精选国内外的实际工程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最后指出了该项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
一、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水电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实践性、综合性很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类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工种的施工机械,能初步从事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施工工作。[2]《水利工程施工》在水利工程专业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基础和核心的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面宽广。该课程学习涉及到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建筑材料、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等课程相关内容的运用,需要学生将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增加其学习难度。二是政策性强。该课程的学习涉及到大量国家及地方有关水利工程施工规范、规程、标准、法令、法规的运用,需要学生能了解各种规范、法规。三是灵活性高。某一个具体施工过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分段围堰法导流可以采用二段二期、三段二期、三段三期等方法进行;一个时期常用的施工机械、方法是与当下的科学技术水平相一致的。四是实践性强。该课程涉及大量具体工程的特殊施工机械、复杂施工方法等,而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对讲授的内容不容易理解。在本科的教学培养方案中设置该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力、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能力。[3]
二、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案例教学方式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理工科专业,培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基础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夯实掌握,实践能力的获得却需要大量的工程经历和施工管理经验的累积。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和根本,为了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一直努力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配合”的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与天津市水利工程公司、潘家口水利枢纽管理处、大黑汀水利枢纽管理处、尔王庄水库管理处、屈家店水闸枢纽管理处合作建成了相对比较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的同时,一些阻碍教学发展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在产学合作方面,我国的体制政策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主动权并不是掌握在学校一方,很多时候取决于企业的合作态度,所以去企业实习存在较多困难。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很大程度上是进行参观学习,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很少,不能充分发挥生产实习的作用和效果,依然难以摆脱书本与实际脱节的弊病。针对这一现状,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中创造性的开展了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精选国内外的实际工程案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渗透。
(一)案例选择
当今时代,很多工程项目都是浩大而复杂的项目,其知识领域涉及众多学科,甚至很多的工程项目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大工程”的理念、多学科的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情怀及工程组织素养等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适应和胜任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4]为了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应用型人才,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根据各个章节内容的特点,针对性的选择了一批已建和在建的水利工程。
(二)设置真实施工场景,互动启发式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方式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选定的工程案例,借助于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演示案例内容,设定施工场景,结合教材理论知识设计问题,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发掘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按照事先制定的讨论计划分组讨论、分析。讨论过程中,老师给予方向性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总结阶段,着重指出案例中的关键点,讨论中的不足和长处,在形象生动的实践案例中输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5]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设置问题情境,针对教学主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的务实需求,结合他们期待更多接触工程实际的愿望,通过视频、图片再现真实施工场景,根据书本知识结构,精心选择施工事件,由浅入深设定问题,层层递进,步步结合,形成塔形的案例教学课堂模型,达到螺旋式上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改善考核内容和型式
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案例教学方式考核学生的除了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更侧重的应该是工程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水利工程施工》试卷的试题模式基本上按照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问答题和计算题来安排,学生应对考试的方式就是依靠简单的记忆、背诵,“死记硬背”之后往往很难真正理解如何运用知识。为了配合案例教学方式的开展,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课程的考核方式一改以往传统的试题模式,模仿英语阅读理解,参照现行建造师考试题型,从工程案例和工程科技文章中抽出一段,根据问题难度大小设计名词解释、简答和分析简述等题型来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套试卷通常由5~6篇小案例组成,每个案例结合各章节的理论知识,分值为15~20分。理论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计。[6]
三、教学效果检验
为了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和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需求和建议,以及这种教学方式在不同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为下一步的探索提供依据,立项小组面向2011级水利水电专业3个班106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方式课堂互动情况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情况;教学案例和理论内容的结合情况;案例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情况。通过在问卷网上设计调查问卷,每个班抽样25份,共75份,回收有效问卷66份。调查结果显示:95.45%的同学认为施工案例教学让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认为案例教学方式中实践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形象效果好,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及实际问题变得生动,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占到98.48%;全部参与调查的学生都认为在学校课程设置实习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案例教学对加强实践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帮助。该调查结果说明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中案例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有帮助的。
四、经验总结及进一步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设计;水利水电专业;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08-02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由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桥梁和过渡。因此,毕业设计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无论从占用的教学时间,还是所占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省属农业院校在实施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其特殊性。
一、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质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以农科为优势学科的省属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工科类专业毕业学生,尤其以工程类为主的专业,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基础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许多明显不足,如何提升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一)专业设置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与可利用资源有限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工程类工科专业,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湖南农业大学水利学科类专业是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在2003年调整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连续招生仅11年历史。虽然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逐步获得了认可,但是水利行业对我校水利专业建设的直接支持仍然有限,校企合作项目不多。
(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导致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晋升压力,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加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导致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高校师生比例增大的问题,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此类人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与积累方面重视不够;地方院校待遇不高、人事体制僵化,很难从生产单位引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现有教师工程实践不足,科研能力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扩招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在寻找未来出路时投入的精力也随之增多。我校毕业设计大都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但是,这时候正是毕业生寻找就业或继续深造机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造成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另外,有些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部分参加考研、考村官、考公务员的学生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笔试、复试等相关事情,毕业设计被搁置拖延。
(五)毕业设计执行程序过于繁杂,过程监控制度僵化
学校管理层为了应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的局面,出台了较多管理条例和规定,尤其在高校评估期间相继出台《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选题审批、选题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格式规范、形式要求和时间控制,涉及填写的表格多达7个之多,需教师和学生签字多达7处。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规范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脱离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一味强调标准化,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缺少灵活的过程监控体系,毕业设计内涵质量上并未显著提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一)设计题目来源和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内容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好的课题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的保障。
1.结合毕业实习和就业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择工程实践题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借助老师、校友、亲戚朋友关系等多渠道,协助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结合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题目来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方式选题针对性强,避免重题现象,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题目内容,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毕业设计质量。因学生居住在工地现场,缺少教师面授机会,我们可采用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指导学生收集、消化工程资料;当学生返校后,进一步集中指导和完善。
2.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其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一系列就业类选拔考试的部分毕业生,指导教师选用一些较成熟的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做,或直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其毕业设计。针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管理,我们通常采取间隔固定时间、集中面授指导等手段,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学校和学院制定了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评阅人评价意见表、答辩记录及评分表,并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评分,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再折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或不及格,最后由系答辩委员会审核。这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最后成绩评定结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所付出的时间相符合。
(三)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
1.题型与题目。题型和题目可以反映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表1显示了近12届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从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可分为设计题型和论文题型两大类;毕业生的设计题目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毕业论文数量在减少,从毕业论文内容看,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大而空的题目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源于指导教师的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论文数目增多。
根据12届毕业设计题目来看,毕业设计题目逐步规范,符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专业办学历史延长,毕业生选题的渠道逐步拓宽,来自生产实际工程的设计题目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以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为特色的培养模式逐步凸显,与国家水利建设行业的投入方向关系密切,也充分证明了近几年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小型水库塘坝出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毕业设计完成效果。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系统实施,毕业设计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效:(1)实现了“三年不重题”、“真题真做”,缓解了毕业学生数量多与教师资源有限的矛盾;(2)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评分科学、合理;(3)毕业生的CAD绘图和文字处理水平显著提高;(4)毕业论文题目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解决了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5)“就业与毕业”得到了较好兼顾,实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不下降,就业不落后”的局面。
篇9
关键词:Microsoft Project 项目管理 软件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
1 概述
众所周知,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度设计是否合理往往决定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其工作量在整个施工组织设计中占较大比重,在水利水电勘测设计中大多采用横道图来表示,当工程项目及施工年份较多时,横道图的编制及制图工作量很大,采用电脑绘图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成果的质量,将繁琐的劳动简化。现在,普遍采用的电脑绘制进度图方法有CAD绘图、P3软件、Project软件等,他们各有优劣。
2 软件介绍
Project软件是Office办公软件的组件之一,是一个通用的项目管理工具软件,它集成了国际上许多现代的、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能够帮助项目经理高效准确的定义和管理各类项目。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可以用它来进行工程的总进度安排以及施工强度的计算包括:劳动力强度、混凝土浇筑等主要施工项目的施工强度,使人更直观更简洁地了解进度安排是否合理。
2.1 Project用于进度设计的优点
根据需要,Project可以轻松地以各种格式显示信息,可以设置一页日程或其他报表的格式并进行打印,并可以顺畅地将数据导出到Microsoft Office Word中以用于正式文档,导出到Office Excel中以用于自定义图表或电子表格,导出到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中以用于清晰演示文稿或导出到Office Visio中以用于图示。Office Project为新手和有经验的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帮助。
2.2 Project用于进度设计的缺点
Office Project是个通用管理软件,为商业开发及企业项目管理而设计,不是专门为水利水电工程进度而设计,其输出的一些图表格式与水利工程进度图的习惯格式不相符。但是这个缺点可以通过一些使用过程中的技巧予以克服,使之生成的进度图及附属表格尽量接近我们需要的格式和效果。
3 软件功能及使用技巧
3.1 利用Excel的计算功能
Project与Word、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同属office系列软件,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其中Excel表格的计算能力最强大,可以利用它进行复杂的计算,比如劳动力强度、原材料需要量强度等。可以在Excel上编排好分项工程项目及指标计算好后再粘贴到Project中。
3.2 格式遵照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图格式
在编排分项工程名称时应按水利水电工程的标准进行编排和搭接,比如分项工程种类分为临时工程、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又由各项工程组成,横道图格式除了表示工期的直线外还应标出各分项工程的月平均施工强度,应把需要显示在横道图中的指标按列输入,再利用甘特图向导一次统一设置,将各指标显示在横道图中对应的位置,也可后期利用条形图样式进行一一修改Project中可以在横线上下左右任意显示需要的指标。
3.3 充分利用Project的功能
在利用Project进行水利水电进度设计时我们主要用到的功能有:①自动绘图功能。②自动统计功能。③项目自动搭接功能。④图表输出功能。
3.4 与其他工程软件联合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在输出环节上Project很难直接输出我们需要的格式的图纸,一般需要借助其他工程软件。其中Auto CAD是最常用的工具,借助CAD,可以输出与水利水电工程习惯的进度横道图格式。首先在CAD中绘制好本单位的标准图框,再将Project生成的横道图复制为图片,插入CAD中;同样的方法可以将其自动生成的强度柱状图以图片的方式插入到CAD中。
4 应用实例
下面以位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市以南的头屯河水库为实例,在Project中具体操作说明。头屯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城镇生活供水、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等级为三等。
4.1 首先设置工作界面,添加我们需要的列。其中“工程量、单位、工期月、强度每月”不是Project默认列,需要手动添加。可以在菜单中点击插入,选择插入列,按照软件提示进行添加。
4.2 设置日历及开工日期,因为需要对施工强度进行统计,一般日历选择24小时日历。
4.3 设置时间刻度,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的习惯,需要设置为两层,上层显示年份,下层显示月份。
4.4 在Excel中利用水工专业提供的工程量表编排好需要在进度图中列出的项目,包括工程量及单位三列一起复制到Project中对应的列。
4.5 在编辑各施工项目的等级时工程名称设置为1级,分部工程设置为2级,各分项工程设置为3级,这样可以让进度图更美观,更便于阅读。
4.6 设定各工序的工期,主要以施工强度能够实现为依据。
4.7 设置各工序之间的搭接关系,利用前置任务列直接输入与之相关联的工序或在任务信息对话框输入。
4.8 在资源列里输入各工序的工程量、材料及劳动力,其中劳动力输入格式为人/月。至此主要工作基本完成。
4.9 细部调整,主要根据施工强度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搭接关系,或者调整工序的施工工期。
4.10 成果输出:选定所有任务行,点击菜单栏里的编辑,选择复制图片。粘贴到标准的CAD图框中。以同样的方式粘贴需要在进度图中显示的强度柱状图。再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5 几点体会
5.1 掌握一定的技巧,利用Project进行进度设计比CAD手工绘图至少节省50%以上的时间。
5.2 软件的功能很强大,编制进度只是初级的应用。应更深层次挖掘软件的管理功能,为工程建设整个过程更好地服务。
5.3 发挥Project二次开发的功能,使之更贴近水利水电工程的习惯和格式。
5.4 利用Microsoft Project 2003软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图表具有统一的格式,并能使施工、监理、业主各方技术人员互相及时传递信息,动态掌握工程的实施情况,调整工程滞后的项目。
5.5 利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检查资源使用情况、分析资源使用效率的途径,以及资源分配检查与解决的方法,并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
5.6 使用Microsoft Project 2003软件,采用“从下到上估计法”成本费用估计的方法,准确估算项目费用,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
6 总结
目前在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中采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施工单位还不太多,没有建立和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应Microsoft Project 2管理特点的管理体制。Microsoft Project 用于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项目管理科学化是大势所趋。Project软件凭借其在项目管理方面所起的显著作用,以及其操作简单,跟踪调整方便等特点,已在中国建筑市场占了一席之地。
总之,由于Microsoft Project 软件的功能十分强大,不但可以进行项目时间、资源、成本管理,而且还可以进行对沟通、整合与风险等的多方面项目管理,所以,为了提高在中小水利水电项目管理水平,更好的实现项目目标,推广Microsoft Project软件的使用能够改善在施工管理的过程。
篇10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1- 0406)
作者简介:荣冠( 1971- ),男,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岩体稳定性研究及工程地质教学工作,(e-mail)rg_mail@163.com。
摘要:工程地质是水利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和环节丰富,难点较多,实践性强。如何在课堂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详细分析了水利工程课程中的难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英文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经验及改革探索。提出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技能和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开展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人才的必然趋势,考核机制应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观点。
关键词:工程地质; 水利专业; 教学研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v135;g6424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007工程地质是研究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与力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及方法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1]。工程地质课程是水利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首先必须了解自然环境和工程条件,而环境地质条件是与水利水电工程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自然条件。
当前,中国工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工程地质课程作为水利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凸显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更加突出工程地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3-4]。
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理论教学部分与野外地质实习部分。课堂理论部分主要讲授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地下水、岩体工程特性,边坡、坝基、洞室围压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勘察等知识。野外地质实习部分主要进行岩石及地质构造认识,风化、卸荷及河流地质作用研究,地下水及其作用研究,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分析评价等。
由于工程地质课程涉及的相关课程较多(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材料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等),且这些课程多为地质专业课程。同时,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性很强,但学生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机会。因此,在有限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内,如何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扎实掌握工程地质相关概念及基本原理,并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及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工程地质教学的经验,针对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教学,首先介绍学校工程地质课程的设置,然后分析课程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再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英文教学、考核方式4个部分探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以期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能力方面有所收获。
一、水利类工程地质课程介绍
(一)水利工程地质课程设置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最早可追溯至1928年创建的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学院现已成为国内水利水电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一直以来,工程地质课程为水利各专业(农田水利、水电工程、河流泥沙、水文水资源)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地质课一般在第五学期或第六学期开设,包括48 学时课堂教学和1 周的野外实习。课堂教材主要使用天津大学主编的《水利工程地质》(第四版)[1],实验及野外实习采用武汉大学编写出版的实习教材[5]。
(二)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内容
水利工程地质主要是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地表水流的地质作用及河谷地貌,地下水、岩溶及库坝区渗漏地质条件分析,岩体工程特性,坝基、边坡及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等。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荣冠,等水利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
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
两部分。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地质学基础知识和水利三大类岩体(边坡、坝基及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基本理论。通过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工程地质分析基本原理和岩体稳定性评价基本方法。实践教学通过野外现场典型岩体、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等的直接观察和分析来增强感性认识、理解并深化工程地质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水利类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地质学基础知识和岩体稳定性分析两方面,核心主线则是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课程室内外教学均是围绕该主线开展的。
二、水利工程地质课程中的难点及问题
(一)工程地质相关概念不易理解和掌握
对于水利专业的学生来说,工程地质课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地质学知识。多数学生,尤其是来自平原地区的学生,缺少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这使他们更不易理解相关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水利工程地质课程的开始部分主要讲述地质学基本概念,包括矿物和岩石的成因、成分及分类,内外力地质作用概念,产状、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地层地史,地质图分析,区域稳定等。这些内容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知识。这些概念和相关课程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完全是陌生的。例如:在分析沉积岩的石英砂岩与变质岩的石英岩区别时,一般学生很难从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成因角度深刻理解其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矿物纯度、孔隙率等方面的差异。在现场分析褶皱构造时,不少学生容易把现代地形与褶皱形态混为一谈。实际上起伏的山脊为背斜,剥蚀的山谷为向斜往往是不对的,反过来,背斜核部易形成河谷低地,向斜核部则可能形成山脊。准确定位褶皱应根据现场垂直岩层走向观察结果,若有岩层按新老次序有规律地对称出现时,则可肯定有褶皱。然后根据岩层新老组合关系的分析确定褶皱的基本类型(背斜或向斜),进一步依据两翼岩层产状、轴面产状以及地层层序判断褶皱的剖面类型和平面类型。但现场地层及其年代的划分,对于水利专业初学者而言是难以掌握的,况且岩层的产状及地层的划分往往又具有隐蔽性,因此,地质学基础概念往往是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开始阶段学习的难点。(二)工程地质条件难以全面和深刻理解
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是自然历史发展演变的产物。对大型水利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滑坡、崩塌、泥石流、风化、卸荷、侵蚀、岩溶、地震等)及天然建筑材料等6个方面。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经济和运营管理。兴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首先都要查明枢纽及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差异及水工建筑物类型的不同,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也不同。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难以全面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内涵,这样自然导致对工程地质问题的把握不准。例如:西南水电工程主要集中在川、藏、滇、青等省区河流的深切河谷地区。该区域的自然地质环境十分复杂,相应地在此建高坝大库的工程地质条件也十分复杂。深切河谷往往首选高拱坝方案,此时地形地貌就是关键的地质条件,将直接影响工程高边坡的稳定与安全,同时影响并制约水工建筑物的布置、施工安排等。在西南深切河谷且为深覆盖层坝区,从坝基防渗及挡水建筑物安全的角度考虑多采用当地材料坝型,坝体防渗多为混凝土面板而非粘土心墙方案,这主要就是从天然建筑材料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
(三)对工程地质问题缺乏认识和实践经验
工程地质问题指的是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大型水利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坝基和坝肩抗滑稳定问题,坝基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水库渗漏、水库淤积、库周浸没、库岸再造,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工程地质学简单说就是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因此,工程地质问题是课程的最终落脚点。不同水工建筑物由于对场地条件要求存在差别,其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存在差异。实际工程中,全面揭示工程地质问题是有难度的,尤其是深层隐伏的地质问题,更是从浅表很难观察确认。目前对水利专业,工程地质课程一般在水工建筑物等专业课之前开设,许多学生对水工建筑物知之甚少,对水工建筑及枢
纽区可能会出现哪些地质问题更是难知一二。
例如:对水利工程三大坝型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土石坝主要由粘土、碎石、块石等散体堆积而成,坝体允许产生较大的变形,它对坝基工程地质的要求较低,可以在软基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坝基上兴建。由于坝基河床地质条件多变,易出现过大沉降引起坝体裂缝、坝基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以及粉细沙层震动液化等问题。重力坝主要依靠坝身自重与地基间摩阻力来保持稳定。重力坝对坝基要求高,一般要求修在弱风化下部的岩基上。该类坝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过大变形或不均匀变形导致坝体裂开,软弱结构面组合形成深层滑移块体。拱坝主要通过拱作用传递荷载到坝肩,所以拱坝对两岸岩体的要求较高,而对河床坝基岩体要求相对要低。两岸拱座岩体应新鲜完整、无大断层,狭窄对称的“v”字形河谷是首选地形条件。此时应特别关注顺河向软弱结构面切割形成的滑移块体。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对水工建筑物不熟悉,同时缺乏对三大坝型的现场感性认识,导致他们较难在合理评价相应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潜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四)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不易理解和熟练运用
由于工程岩体结构特征及力学特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针对岩体变形与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主要是定性与定量结合,总体上是半经验半理论性的。针对实际工程,在较大程度上是以现场经验为前提,然后通过工程地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计算综合确定。工程地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表法、室内外实验方法、力学模型定量计算法等。各方法都有一定条件和适用范围,即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实际应用中宜将几种方法结合,互相补充。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刚学习课程的学生对怎样合理选择分析方法缺乏经验,熟练掌握困难更大。
现以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为例,简要讨论工程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思路。总体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岩体结构、地质构造、风化卸荷、水的作用、地震及构造运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首先从经验上判断其稳定性主要从坡形坡高、岩体强度、坡体结构等直观判断,此时工程地质定性方法(如赤平投影)就是较好的方法。对于边坡浅表的变形及破坏情况,则主要考虑岩体的风化和卸荷程度,及其卸荷裂隙等的组合情况。对于边坡的整体及长期稳定性,则需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潜在的破坏模式和滑移边界,采用如三维极限平衡方法、有限元应力应变方法等计算其变形和稳定性。边坡变形模式及边界、结构面和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是关键,同时还应合理考虑地下水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岩石边坡采用工程地质方法合理评价其稳定性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易全面和熟练掌握的。
(五)工程地质实习和工程实践时间不足
工程地质教学来源于实践并回归于实践,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教学实习和工程实践是巩固和加深地质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独立能力的重要渠道。地质实践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亲自接触各种真实的地质现象及工程问题,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观察分析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例如:断层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概念,但学生要理解断层的规模与工程特性、现场鉴别方法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是较困难的。通过现场露头可以较直观地了解断层的三种形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对较大规模的断层可引导学生从地形地貌不协调、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伴生构造及构造岩、地表地下水的异常分布等方面来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断层的级别、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学生就容易理解和熟悉,然而由于教学时间及经费的限制,学生在实习和实践方面的机会相对较少。在有限的实习和实践时间内,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实习路线及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水利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三、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堂教学改革 1.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由于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涉及较多概念和方法,同时关联较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要将所有内容都面面俱到地深入讲解,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在讲授时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突出重点、解剖难点,始终把握地质学基本概念和岩体稳定评价两个主要内容,抓住工程地质条
和工程地质问题两条主线。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较多的概念和方法中理清思路,把握课程主体框架。例如:在地质构造部分,阅读和分析平面地质图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平面地质图的阅读要求熟悉地层年代、产状、褶皱、断裂、地史等理论知识,同时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分析不利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结合教学图件,详细分析褶皱、断裂等存在的依据,并讨论作为坝基或洞室的地质条件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较快掌握地质图的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
2. 理论联系实际
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性较强,各种概念及分析方法较多。这些内容均源于地质作用和工程实践,在讲授课程时如只照本宣科,学生很难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及方法感兴趣,这样教与学的效果均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是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例如:在讲授岩石和地质构造内容之后,学生对三大类岩石的特性及现场鉴别、具体的断层和褶皱构造的理解和分析仍是模糊的。笔者则以珞珈山为例,该地质体即为学生大学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探寻珞珈山的岩石类型,以及是否存在断裂和褶皱。几乎所有学生都对此感兴趣,并乐于了解校园的地质情况。由此对珞珈山地层岩性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褶皱、逆断层及平移断层分布等。学生惊叹常在身边出露的岩石就是典型的石英砂岩,而校园内的樱花大道竟是一条逆断层。通过这个实例很好地将基本地质概念与周边的实际环境联系起来。
3. 传统与现代教学结合
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内容较多、实践性强,而且课时有限,因此要求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这样可以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重要的概念及分析方法以黑板演绎并详细讲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介绍层状岩层产状时,宜采用教学图件分步讲解,使学生切实理解走向、倾向、倾角的真实含义及实际意义。在讲解赤平投影原理时,则需按投影方法介绍点、线、面等的投影过程,使学生理解空间点、线、面与赤道平面投影的关系,这样结构面的空间产状与赤平投影图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后续运用其分析边坡稳定性也就简单易懂。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涉及许多地质作用、地质现象及工程实例。此时多媒体演示则显示其优势,多媒体课件可提供大量信息,形象生动地展现自然现象及复杂事物,其效果是口头表达难以达到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节省讲解时间。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国内外各种网络资源(特别是高校工程地质课教学资源)了解和学习相关工程地质知识,也可以用即时通讯方式解答学生的不同问题,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展教学互动,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工程地质课程。
(二)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保证和检验水利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要真正熟悉和掌握水利工程地质的知识及方法,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以下从室内实验、校内现场教学及水利枢纽地质实习3个环节来介绍实践教学。
1.强化室内实验教学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较早建成工程地质实验室。实验室主要有各种矿物、三大类岩石、古生物化石、构造模型、典型水利枢纽岩石、各种地质图件及影像资料。同时还配有偏光显微镜、gps 、电子罗盘、gis等设备和工具软件。目前实验室可以满足水利类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室内实验教学主要安排造岩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认识。同时还讲授地质图阅读、罗盘及gps使用等教学内容。
以三大岩石的认识为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仅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岩石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在课堂讲授造岩矿物及三大岩类后,需要进行三大岩类认识的室内实验教学: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学生提供三大类岩石标本各一盒。教师先复习岩石的成因、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分类等,然后以3种典型岩石为例分析矿物及结构特征,再分析其成因和类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岩石标本,由各组学生相互讨论以寻找鉴定矿物和岩石的规律和技巧。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教师现场答疑,对相似矿物的鉴别、结构的理解等共性问题由教师总结分析。通过室内实验课教学环节基本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见岩石特征和鉴别方法,对后续现场实习具有重要意义。
2. 重视校内现场教学
武汉大学地处东湖之滨,校园内有珞珈山和狮子山,存在不少良
好的地质露头、各类地质构造较丰富。为配合基本地质理论知识讲授,笔者充分利用武汉大学校园内的珞珈山地区进行现场教学。该地区发育有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等沉积岩,地层呈有规律的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呈现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珞珈山地区安排校内地质现场教学,实习路线从北向南横跨珞珈山,要求学生现场观察珞珈山地区岩石岩性、产状、风化、卸荷、隐伏岩溶、地下水露头、节理、断层、褶皱等现象。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学生可以理解地层划分及年代概念,熟悉产状的概念及测量方法,节理、断层及褶皱的鉴别和分析方法,最后独立完成简要的珞珈山地质调查报告。通过该单元的校内现场地质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基础地质概念和理论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完善野外地质实习
(1) 水利枢纽地质实习目的与安排。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课程教学实践的最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对水利枢纽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及外动力地质作用等的调查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方法,了解水利枢纽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熟悉地质报告编写及地质图件绘制的方法。实习教学包括路线教学、专题调研、现场讨论、内业整理等环节。通过现场调查、专题问题讨论、面试考查、实习报告编写等过程,培养学生野外地质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2) 野外实习区域及路线的选择。良好的实习区域与路线是满足工程地质野外实践教学要求的基础。实习区域应选择岩石类型及地层较丰富,河流地貌及水文地质现象发育良好,具备地质构造发育和风化、卸荷及边坡变形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发育的地带。同时应具备典型的水利枢纽工程以便进行水利水电专业工程问题的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河流地貌与地下水、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水利枢纽地质条件及工程问题等选择4~5条典型路线作为教学单元。路线选择注意地质现象的典型性及易识别性等特点,同时注意地质现象与工程实践的密切联系。
以武汉大学为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陆续建立了陆水实习基地、丹江口实习基地、韶山灌区实习基地等。2010年三峡工程建成后,又建立了湖北秭归三峡库区实习基地,选择茅坪至链子崖(郭家坝)、高家溪、泗溪、副坝大坝及永船等线路进行教学。三峡库区具有大量典型意义的地质露头,同时能够结合具体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如大坝、副坝、高边坡等)进行工程地质条件与问题的分析。主要路线地层出露及地质构造较为齐全,风化、卸荷等动力地质作用和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地下水、岩溶等地质现象均有出露,能够满足水利类专业野外工程地质实习的要求。
(3) 野外实习环节及质量控制。整个实习期间每个教学单元要求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总体上要求完成:①典型剖面地层野外观察和描述,包括岩性、接触关系、产状及测量、岩浆岩和沉积岩及变质岩小构造观察、风化作用、地形图的使用等。②河流地貌及水文地质调查,包括河流侵蚀、堆积,河床、河漫滩及阶地观察,河谷边坡卸荷及变形,潜水露头,岩溶水,岩溶地貌等。③边坡变形及稳定性分析,包括典型卸荷拉裂体、崩塌体、滑坡体的现场调查,变形及破坏特征,边界条件,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变形破坏成因,工程防护及治理方案等。④水利枢纽教学单元,主要侧重水利枢纽主要建筑物的组成及功能,大坝、副坝、高边坡、水工隧洞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⑤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主要是对现场观察的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按要求编写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过程要求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现场特别强调纪律和安全。实习成绩评定综合考虑思想表现、组织纪律、操作技能、野外纪录、面试讨论及实习报告等。
(三) 英文教学探索
1. 工程地质英文教学意义
英语教学或中英文双语教学是目前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面向未来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校对主要课程实行英文教学十分必要[6]。随着中国基础建设及能源等领域大规模工程的开展,在相应学科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已是基本要求。水利行业早已走出国门,承接或合作国际科研和工程项目。这就
求学生不仅有较高专业造诣,而且需要具备较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工程地质课程英文教学实施
(1) 选定英文教材。工程地质英语教学,首先应选择合适的英文原版教材。国外出版的工程地质书籍较多,但适合国内水利专业使用的工程地质英文教材较少。这主要是国外很少有专门针对水利类的工程地质教材,多数教材是针对工程地质专业编写的。考虑到初学及课时情况,笔者建议采用tony waltham编著的《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third edition)[7],这本教材包括岩石、地质构造、物理地质作用、地下水、岩土力学特性、边坡、隧洞及采空区等,内容简洁,通俗易懂。其次,推荐f. g. bell编著的《engineering geology》(second edition)[8]作为主要参考书。这本教材内容较全面,包括岩石、地质构造、物理地质作用、地下水、岩土工程特性、地质勘查及洞室、边坡、坝基等内容。在工程地质英文教学过程,建议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国外知名大学有不少工程地质课程资料[9]可供参考,同时从《engineering geology》和《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刊物学习有关论文及知识。由于专业需要,学生还需使用中文版的水利工程地质教材作为对照读物。
(2) 英文课件及教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方式,可提高讲授速度和效率。在制作英文教学ppt时,应尽量简洁明了、图文结合,英文一定要规范。对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如专业术语)可适当加中文注释。授课语言主要为英语,对不易理解的内容可用中文解释。为了保证教学效率,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适当预习。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平时作业、小测验及期末考核均要求采用英文进行。授课教师自身英文必须熟练,首先是专业概念及术语的准确表达,其次是发音的准确。
(四) 课程考核方式
为更好开展工程地质教学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考核。课程考核目的是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目前水利工程地质课程包括室内教学和野外实习两个部分,一般是独立考核。其中室内教学部分主要考察地质基本知识及水利工程相关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掌握情况,成绩主要由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专题讨论及期末闭卷考试组成,要求学生以掌握地质知识和工程问题分析方法为主,鼓励平时交流讨论,避免考试突击的学习方式。野外实习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侧重考核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从现场主动性、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面试讨论、实习报告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综合评定。
文章总结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及课程改革探索供高校同行参考,以期在提高水利工程地质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冠英, 朱济祥. 水利工程地质[m]. 4版.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eb/ol].(2011-01-08).
[3]王哲, 陈东瑞, 张勇.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19(4): 125-127.
[4]程建军, 王海娟. 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 2012, 21(3): 98-100.
[5]杨连生, 王涛, 李宏明.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6]黄雨, 卞国强, 叶为民.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双语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2): 97-101.
[7]tony waltham. foundations of engineering geology[m]. third edition, spon press, 2009.
[8]f g bell. engineering geology[m]. second edition, butterworth-heinemann press, 2007.
[9]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s[eb/ol]. http://web.mst.edu/~rogersda/
research and reform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water conservancy specialty
rong guan, zhou chuangbing, chen yifeng
(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wuhan uni
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abstract: engineering geology, with rich teaching content and strong practicality,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water conservancy. it is worthy to be deeply discussed on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 field geological practice. difficulties of the course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meanwhil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reform explora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from the point view of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ourse assessment, respectively. it is proposed that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y should be closely tied to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on how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solv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be emphasized. carrying out bilingual teaching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train international talent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should be fully disclosed in assessment system.
- 上一篇:建筑工程管理教程
-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概念和特征